现代红外物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现代红外物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现代红外物理研究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尹一鸣[1](2021)在《锰钴镍氧热敏薄膜材料及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非制冷红外探测器在红外成像、空间科学与技术、生物、医药、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发展高性能、宽波段、大规模集成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过渡金属氧化物Mn-Co-Ni-O薄膜材料具有负电阻温度系数大、光谱响应范围宽、长期稳定性好等优点,适合于制备宽波段响应的高性能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然而,由于材料制备温度过高、器件性能不具优势等原因,Mn-Co-Ni-O薄膜材料尚无法得到广泛应用。本论文针对Mn-Co-Ni-O薄膜材料广泛应用存在的问题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研究了后退火对低温制备的Mn1.56Co0.96Ni0.48O4(MCN)薄膜材料微结构、表面形貌和电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以相对较低的温度(450℃)制备了MCN薄膜,将薄膜分别在450℃、600℃和750℃条件下退火20分钟。结构与表面形貌表征表明退火对薄膜的结晶性和晶粒尺寸有重要影响。变温电学性质研究结果显示450℃退火的薄膜有最低的电阻率(326Ω·cm)和较大的负电阻温度系数(-3.4%/K),MCN薄膜材料中的小极化子跳跃电导均符合最近邻跃迁模型。这种低温溅射MCN薄膜的方法与现代硅工艺技术兼容,对发展基于MCN薄膜材料的线列与阵列器件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了沉积温度对Mn1.56Co0.96Ni0.48O4(MCN)薄膜材料微结构、离子价态分布和电学性质的影响。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200℃、400℃和750℃下沉积了Mn1.56Co0.96Ni0.48O4(MCN)薄膜,XRD和SEM结果表明沉积温度对薄膜材料的结晶性和表面形貌具有重要影响,采用XPS谱分析了Mn、Co、Ni元素的价态,确定了不同温度沉积的MCN薄膜材料的离子分布和分子式。Mn3+/Mn4+的比值随沉积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在400℃时,Mn3+/Mn4+离子对的浓度最大。变温电学测试表明MCN薄膜的电阻率随沉积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所有薄膜材料均具有相近的特征温度和激活能。基于材料的结晶性和XPS结果,我们对MCN薄膜材料电阻率与沉积温度之间的依赖关系进行了分析。这项研究工作深入分析了沉积温度对MCN薄膜材料的影响,对制备高质量MCN薄膜材料具有重要参考意义。3.研究了多种组分Cu和Sc掺杂Mn1.5Co1Ni0.5O4(MCN)薄膜材料用于增强MCN薄膜材料的光电学性能。采用化学溶液法在氧化铝衬底上制备了未掺杂的Mn1.5Co1Ni0.5O4薄膜和Cu、Sc共掺杂的Mn1.5Co1Ni0.25CuxSc0.25-xO4(x=0.05,0.1,0.15)薄膜。研究了薄膜的结晶性、表面形貌、电学输运性质、光学性质和1/f噪声性质。Mn1.5Co1Ni0.25Cu0.15Sc0.1O4薄膜的负电阻温度系数和特征温度高于Mn1.5Co1Ni0.5O4薄膜,而295 K时的电阻率(250Ω·cm)仅为Mn1.5Co1Ni0.5O4薄膜的一半。研究分析了MCN薄膜和掺杂MCN薄膜在0.55-2μm范围内的透射光谱和反射光谱,这些薄膜在测量光谱范围内表现出相似的吸收特性。掺杂MCN薄膜的1/f噪声显着低于MCN薄膜,Mn1.5Co1Ni0.25Cu0.15Sc0.1O4薄膜的(γ/n)0.5/|TCR|值在295 K时为2.3×10-12 cm1.5 K/%,较MCN薄膜低两个数量级。这项研究发现了一种性能优异的热敏薄膜材料,有望应用于高性能非制冷红外探测器。4.超宽波段均匀光谱响应的非制冷红外探测器性能及成像研究。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法在室温下沉积了低电阻率(131Ω·cm)和负电阻温度系数(-3.1%/K)的Mn1.56Co0.96Ni0.48O4(MCN)薄膜,基于MCN薄膜和一种商用有机薄膜实现了一种超宽波段响应的红外探测器,其光谱响应范围为1.3-27μm(SWIR-VLWIR),光谱响应非均匀性小于5%。同时,设计并制备了MCN线列探测器,器件探测元的平均响应率为260 V W-1,探测率为1×108 Jones,响应时间为9.9ms。利用超宽波段均匀光谱响应的MCN线列探测器进行了“真实”红外成像实验,验证了“真实”红外成像在应用中的显着优势。这项研究结果解决了红外探测器兼具超宽波段和均匀光谱响应的难题,发展了一种具有更高探测率和识别率的成像方法。

马楠[2](2021)在《阱内δ掺杂GaSb0.93Bi0.07/GaSb单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致发光(Photoluminescence,PL)光谱是研究半导体材料发光特性的经典手段,具有非破坏、高灵敏等优点,在分析半导体材料能带结构等方面具有相当大的优势,不但能够揭示半导体的本征光学过程,还可以提供有关材料中的缺陷和杂质信息。所在课题组创新研制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谱仪的宽波段红外调制PL光谱实验系统,具备显着增强的光谱分辨率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的优点,为半导体材料的光谱获取及准确分析提供有效手段。GaSbBi因其禁带宽度较窄,被认为是2-4微米高性能发光器件的重要材料。与In Ga As/Ga As单量子阱(Single quantum well,SQW)类似,在GaSbBi/GaSbSQW阱内进行δ掺杂,形成近δ电势,将载流子局限在二维掺杂薄层附近,有望进一步延展其发光波长。由于界面结构可能导致的发光波长移动与非均匀展宽,GaSbBi/GaSbSQW的发光效率与δ掺杂面密度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目前所报道的稀Bi半导体红外探测器只限于单元探测器,尚未见适用于红外焦平面阵列(Focal Plane Array,FPA)探测器应用报道。因此,揭示δ掺杂对发光效率影响的机制,表征其面内均匀性,可以为GaSbBi基高性能红外发光器件制造和性能优化提供参考。本工作针对阱内δ掺杂GaSbBi/GaSbSQW的红外发光特性问题,基于宽波段红外调制PL光谱实验系统,开展不同阱内δ掺杂面密度的Ga Sb0.93Bi0.07/Ga Sb单量子阱及其非掺杂SQW参考样品的激发功率、温度依赖、以及面内均匀性的PL光谱分析。取得的研究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室温条件PL光谱分析Te掺杂GaSbBi/GaSbSQW与未掺杂对比样品结果表明,由于掺杂引入的电子局限在阱中,使其能量降低,PL强度降低,所带来的带尾效应拓展了PL峰的半高全宽。过高掺杂面密度还会引起背景杂质的影响。低温PL光谱测试结果表明,材料可以表现出很强的光谱信号;变温PL光谱比对分析各样品特征峰能量、强度、半高全宽随温度的演化,发现Te掺杂对温度稳定性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效果。(2)变激发功率红外PL光谱分析GaSbBi/GaSbSQW和Ga Sb势垒/衬底成分发光强度演化发现,阱内δ掺杂导致界面恶化和阱内晶格质量下降,引发“电子损失”和“光子损失”,使红外辐射效率显着降低,相对下降幅度约为33%-75%。(3)低温条件下空间分辨扫描成像PL光谱分析阱内δ掺杂GaSbBi/GaSbSQW发现,掺杂在提高样品的稳定性的同时,也会引入局部缺陷。相关研究进展可为对该体系材料的制备及工艺优化提供参考,为稀Bi红外发光器件的性能优化提供帮助。

范光勇[3](2020)在《隐身飞机红外特性与探测技术仿真研究》文中认为目前各发达国家的隐身飞机隐蔽性越来越好,这对我国造成了很大的军事威胁,隐身飞机探测手段急需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研究隐身飞机红外特性以及红外目标探测技术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围绕隐身飞机的红外特性和探测技术进行了数字仿真研究。首先,使用HITEMP光谱数据库提供的数据进行理论外推计算得到更加准确的参数,对隐身飞机主要辐射尾焰部分进行了流场建模仿真,并完善了红外短、中波尾焰辐射计算,且提出了长波尾焰辐射计算方法。然后,探讨大气环境和大气红外特性,并通过编程调用仿真软件计算了1~20μm波段范围大气透过率情况,计算了短、中、长波段范围的探测距离。还根据探测器海拔高度为××~××km,目标飞行高度为10km的工程要求合理的设计了探测系统参数。最后,本文通过Unity3D构建了隐身飞机红外视图下的三维飞行场景,并录制得到了隐身飞机红外仿真数据集,使用改进后的YOLOv3进行了隐身飞机目标检测。本文主要工作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多波段尾焰辐射计算。首先,从HITEMP数据库中标态数据出发,使用理论外推方法计算得到精度更高、波长范围和温度范围更广的谱带模型参数。接着,重点探讨尾焰红外辐射,对尾焰流场进行几何建模与仿真,得到尾焰流场相关参数。最后,使用Curtis-Godson(C-G)近似法进行了多波段零视距红外辐射的计算。2.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和参数设计。考虑大气对辐射传输影响,介绍了大气组成成分和大气环境,总结了大气分层现象和一般规律,介绍了大气对红外辐射吸收机理,并通过调用PcModWin3.7软件计算了大气透过率。从探测距离一般公式出发,对公式中平均大气透过率进行了修正,计算得到多波段探测距离。根据一般公式逆推求解得到探测系统重要参数的合理数值,并简要介绍了虚警概率和探测概率。3.红外数据集仿真和红外目标检测。使用Unity3D建立了红外视图下隐身飞机3维飞行场景,并通过视频录制采集到用于目标检测的仿真数据集。使用YOLOv3算法进行训练和改进对隐身飞机目标进行检测。综上所述,本文在尾焰红外辐射特性方面,详细计算了谱带模型参数,仿真了尾焰流场和全面的计算了尾焰辐射强度。在探测系统研究方面,着重仿真计算了大气透过率对辐射传输影响,深入计算分析了系统可探测距离,合理分析与设计了系统参数;最后,在隐身飞机检测方面,自制作了红外数据集,使用YOLOv3算法进行了隐身飞机红外目标检测,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分析改进。本文工作量较充足,有一定的创新,达到了预期目标。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王小平[5](2019)在《不同参数艾条温和灸红外光谱特性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利用先进的体表红外辐射光谱检测系统,研究在自然状态下不同参数的艾条燃烧表现出来的红外辐射光谱特性,为艾绒生产、存储及临床应用中的参数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严格统一的条件下分别测试不同密度(四种质量不同的艾条)、不同存储年份(一年陈、两年陈、三年陈、五年陈、七年陈)、不同叶绒比(5比1、10比1、15比1、30比1)、不同粗细(6mm、16mm、18mm、20mm)、不同产地(南阳、蕲春、汤阴)和不同施灸材料(传统艾条灸、茵陈药物灸)的艾条的红外光谱,使用高灵敏度的红外光谱测试仪,每类里面的一种艾灸要求测试六次,最后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所有参数艾条燃烧时的红外光谱波峰都主要集中在波长3.75μm处;2.在特征性波长3.75μm处,三年陈艾、五年陈艾与一年陈艾、七年陈艾的红外光谱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五年陈艾和三年陈艾、一年陈艾和七年陈艾红外光谱强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在3.75μm处,5比1、10比1、15比1、30比1的艾条红外光谱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密度的艾条之间的红外辐射光谱强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5.直径6mm与直径16mm、18mm、20mm的艾条的红外辐射光谱强度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直径16mm、18mm、20mm三种艾条之间的红外光谱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产地的艾条之间的红外辐射光谱强度无统计学意义(P>0.05);7.在特征性波长3.75μm处,不同施灸材料的红外光谱强度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条的红外辐射光谱与存储时间密切相关,而与叶绒比、产地和密度关系不大;艾绒存储时间以三到五年为佳;艾灸治疗时无需追求过高的叶绒比。

刘甜[6](2019)在《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光电图像非等信息转换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光电图像非等信息转换,可利用任意场景下的可见光图像资源,在一定条件下转换生成对应的红外图像资源,从而为红外场景仿真和红外特性分析领域提供有效数据源。非等信息指的是非对等信息,由于非等信息属于不对称信息,转换存在很大难度,因此本文就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光电图像非等信息转换这一方法进行研究,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介绍了现有的红外图像生成方法,针对传统生成方法存在的物理模型复杂、生成图像真实度不够等问题,结合深度学习在信息转换领域的广泛应用以及生成对抗网络中对抗机制的引入,确定了使用生成对抗网络进行光电图像信息转换的研究思路。(2)针对现有图像转换方法存在的问题,引入条件生成对抗网络。选择合适的生成网络和判别网络结构,对已有数据集中可见光和红外图像数据对进行训练,得到收敛的网络模型。使用生成模型,以可见光图像作为输入条件,初步生成对应的红外图像。结果显示,该生成图像可详细反映场景红外辐射分布特性。(3)针对网络生成红外图像所存在的局限性,同时为使复杂场景转换结果的纹理细节更为丰富,对网络生成结果引入纹理细节优化。使用可见光纹理优化和目标灰度差分布图优化两种优化方法进行纹理细节优化,实验结果显示,对生成结果使用灰度差分布的纹理细节优化,优化结果的纹理细节更为精细,峰值信噪比更高,转换真实度更高。综上,本文使用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方法,将可见光图像进行转换和后处理可得到其对应的红外图像。可将本文所述方法用于红外图像资源的扩充,这对于红外场景仿真、目标追踪、红外目标检测等技术具有重大意义。

陈效双,何家乐,李庆,李冠海,王文娟,胡伟达,陆卫[7](2018)在《中红外波段雪崩光子探测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中红外雪崩光电二极管(APD)阵列,以其高增益、高灵敏度和高速探测的优点,成为光纤通信、三维激光雷达成像、天文物理以及大气观测等应用的重要器件。本文具体介绍了中红外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结构和探测原理,对其结构参数相关的性能以及优缺点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展望其发展前景,同时介绍了一些中波红外雪崩光子探测器研究和应用进展。

宋淯知[8](2016)在《褚君浩 谦谦君子 浩博院士》文中认为在褚君浩的心中,国家利益、社会责任始终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褚君浩,1945年3月20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红外物理学家、着名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上海市政府参事、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第十、十一

黄曦[9](2014)在《高真实感红外场景实时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外场景实时仿真技术通过生成目标、背景的红外特性并模拟红外成像系统的实际工作方式,具有可靠、无破坏性、可多次重复、不受气象条件和场景空域限制、控制灵活等特点,能够降低研发风险、缩短研制周期、节约研究与试验经费,具有重要的军用和民用应用价值。而随着个人计算机与图形处理单元相结合的仿真硬件在运算性能上的飞速进步,进行更真实、复杂的物理现象与过程实时模拟成为可能,使得基于GPU构建红外场景实时仿真软件,并提高软件各子模块的拟真度越来越为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以建设系统化、基于物理的、高真实感、实时红外场景仿真软件为目标,对通用仿真框架设计、红外纹理生成、辐射特征渲染与大气传输效应仿真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开展的具体工作如下:第一部分研究基于GPU的红外场景实时仿真框架设计。分析了红外场景仿真的相似理论与复合系统的全链路关系,剖析了国外典型红外场景仿真软件的框架特点、模块组成与图像生成流程,总结出红外场景实时仿真框架应遵循的模块化、层次化、系统化及实时优化等设计准则。依据设计准则,完成了红外场景实时仿真框架与子模块设计,模块具备低耦合与高内聚特点,易于扩充与修改;工作层次分解为“数据管理-建模与设计-图像生成”三层结构,层中数据接口稳定,层间交流清晰、方便;模拟成像链路,实现了“目标-背景-大气-成像系统”的复合系统设计;对仿真模块基于物理建模,保障计算结果物理可信;在高级渲染引擎基础上构建基于GPU的三维红外渲染引擎,提高了稳定性,降低了开发难度。通过构建红外导引头半实物仿真试验系统验证了仿真框架的可用性。第二部分研究高真实感红外纹理生成方法。依据红外辐射计算理论设计了红外场景GPU实时仿真框架所用的红外物理纹理格式。分析了实测法与数字仿真方法生成目标红外纹理的优缺点互补性,提出了将测量图像与数学反演模型结合来生成准确、自然、细节丰富的目标表面温度场分布,再结合三维渲染技术实现灵活的目标红外图像仿真,得到了一种基于实测反演方法的目标红外纹理生成方法。分析了由于实测法红外数据获取困难、成本高,而人工设计法生成的大规模地物红外纹理边界生硬、细节重复等问题,采用可见光遥感图像分割获取了准确、自然的地物材质区域分布,然后分别从材质的可见光光学属性变化、地物海拔变化、相邻区域热传递等方面对温度分布细节进行了基于物理模型的调制,得到了一种基于可见光遥感图像生成大规模地物红外纹理的改进方法,应用于三维地表仿真,生成的红外图像真实感强,实用性好。第三部分研究复杂场景本征红外辐射特征实时渲染方法。针对红外本征辐射计算方程光谱与空间积分耗时问题,明确了方程的简化条件,得到了基本红外局部光照模型,进一步基于事先辐射特征评估实现了不同情景的红外局部光照模型优化。针对光照模型物理量难以实时计算的问题,进行了基于GPU的物理量查找表预计算。针对实时渲染时单位时间方程计算量庞大问题,根据方程间相互独立的特点采用GPU平台进行并行计算加速,实现了基于实时辐射特征评估的不同表面辐射方程加速计算。以GPU为计算核心将上述方法融合为一体,得到了一种适用于复杂场景的综合实时辐射渲染方法,实现了实时性与准确性的同时保障。第四部分研究高精度红外大气传输效应实时仿真方法。研究了平均透过率衰减在不同波段、辐射体条件下的误差,提出了基于有效均值的辐射衰减计算方程光谱耦合辐射项分解方法,将光谱辐射方程改进为基本辐射项与有效平均因子之间的简单四则运算;利用索引参数变采样间距、函数拟合等方法解决了生成大气透过率、有效平均因子等高维物理量的GPU查找表时的容量与维度优化问题;基于GPU实现了衰减方程的并行计算,得到了一种高精度、实时、普适的红外大气传输效应仿真方法。

刘红伟[10](2014)在《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 躬身半导体研究 执着写就春秋》文中研究表明"提起半导体,今天的人们并不感到陌生。它已渗入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手机到计算机,从飞机到产业机械,从云端和移动通讯到分子集半导体制造,到处都可以看到半导体的身影,半导体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二、现代红外物理研究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红外物理研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锰钴镍氧热敏薄膜材料及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测微辐射热计
    1.3 锰钴镍氧化物材料简介
    1.4 Mn-Co-Ni-O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1.4.1 射频磁控溅射法
        1.4.2 化学溶液沉积法
        1.4.3 脉冲激光沉积法
    1.5 Mn-Co-Ni-O薄膜材料及器件的研究进展
        1.5.1 Mn-Co-Ni-O薄膜材料电学性质研究进展
        1.5.2 Mn-Co-Ni-O薄膜材料光学性质研究进展
        1.5.3 Mn-Co-Ni-O非制冷红外探测器研究进展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Mn-Co-Ni-O薄膜材料的制备及表征方法
    2.1 Mn-Co-Ni-O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
        2.1.1 射频磁控溅射法制备Mn-Co-Ni-O薄膜材料
        2.1.2 化学溶液法制备Mn-Co-Ni-O薄膜材料
    2.2 材料结构、形貌和离子价态表征方法
        2.2.1 X射线衍射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
        2.2.4 原子力显微镜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
    2.3 材料光学与电学性质分析
        2.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2.3.2 椭圆偏振分析
        2.3.3 变温电学性能测试
第3章 后退火对射频磁控溅射低温沉积的Mn_(1.56)Co_(0.96)Ni_(0.48)O_4薄膜的微结构及电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3.1 Mn_(1.56)Co_(0.96)Ni_(0.48)O_4 薄膜材料及电学测试样品制备
        3.1.1 射频磁控溅射生长Mn_(1.56)Co_(0.96)Ni_(0.48)O_4 薄膜
        3.1.2 Mn_(1.56)Co_(0.96)Ni_(0.48)O_4电学测试样品制备及测试方法
    3.2 Mn_(1.56)Co_(0.96)Ni_(0.48)O_4 薄膜材料微观结构与形貌表征
    3.3 Mn_(1.56)Co_(0.96)Ni_(0.48)O_4 薄膜材料电学性质
    本章小结
第4章 沉积温度对磁控溅射制备的Mn_(1.56)Co_(0.96)Ni_(0.48)O_4薄膜的微结构、离子分布及电学性质的影响研究
    4.1 射频磁控溅射制备Mn_(1.56)Co_(0.96)Ni_(0.48)O_4 薄膜
    4.2 Mn_(1.56)Co_(0.96)Ni_(0.48)O_4 薄膜材料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4.3 Mn_(1.56)Co_(0.96)Ni_(0.48)O_4 薄膜材料离子价态和阳离子分布
    4.4 Mn_(1.56)Co_(0.96)Ni_(0.48)O_4 薄膜材料电学性质
    本章小结
第5章 Cu和 Sc共掺杂增强Mn-Co-Ni-O热敏材料性能研究
    5.1 Mn1.5Co1Ni0.5O4 薄膜和掺杂Mn1.5Co1Ni0.5O4 薄膜制备
    5.2 薄膜材料表征和电学性质测试方法
    5.3 晶体结构和形貌表征
    5.4 Mn_(1.5)Co_1Ni_(0.5)O_4薄膜和掺杂Mn_(1.5)Co_1Ni_(0.5)O_4薄膜的电学输运性质
    5.5 550-2000 nm光谱范围内Mn_(1.5)Co_1Ni_(0.5)O_4薄膜及共掺杂Mn_(1.5)Co_1Ni_(0.5)O_4薄膜的光学性质
    5.6 Mn_(1.5)Co_1Ni_(0.5)O_4薄膜和掺杂Mn_(1.5)Co_1Ni_(0.5)O_4薄膜的1/f噪声性质
    本章小结
第6章 超宽波段Mn-Co-Ni-O线列探测器及红外成像研究
    6.1 Mn-Co-Ni-O薄膜材料制备
    6.2 室温溅射Mn-Co-Ni-O薄膜材料的微结构及表面形貌表征
    6.3 Mn-Co-Ni-O薄膜和OF的光学与电学性质
    6.4 超宽波段均匀光谱响应的Mn-Co-Ni-O单元探测器
        6.4.1 Mn-Co-Ni-O探测器制备
        6.4.2 Mn-Co-Ni-O探测器光电响应特性分析
        6.4.3 Mn-Co-Ni-O探测器响应光谱研究
    6.5 Mn-Co-Ni-O线列探测器性能表征
    6.6 Mn-Co-Ni-O线列探测器“真实”红外成像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阱内δ掺杂GaSb0.93Bi0.07/GaSb单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稀铋半导体
    1.2 稀Bi半导体研究现状和趋势
    1.3 半导体的光谱学表征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 章 红外光致发光光谱原理和实验方法
    2.1 光致发光光谱基本原理
    2.2 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致发光光谱方法
        2.2.1 FTIR光谱仪结构与工作原理
        2.2.2 性能优势
        2.2.3 FTIR-PL光谱方法
    2.3 空间分辨扫描成像红外PL光谱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阱内δ掺杂GaSbBi SQW的红外光致发光研究
    3.1 实验描述
    3.2 室温PL光谱研究δ掺杂对GaSbBi SQW的影响
    3.3 低温PL分析δ掺杂GaSbBi SQW的红外发光特性
    3.4 阱内δ掺杂GaSbBi SQW的温度依赖PL
    3.5 变激发功率 PL研究阱内δ掺杂GaSbBi SQW红外发光效率
    3.6 δ 掺杂的GaSbBi SQW的均匀性探究
    3.7 本章小结
第4 章 总结与展望
    4.1 论文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隐身飞机红外特性与探测技术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外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目标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
    1.4 论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红外物理、流体力学和目标检测理论
    2.1 引言
    2.2 红外物理学基础
        2.2.1 红外辐射基本规律
        2.2.2 红外辐射基本定理
    2.3 流体力学理论基础
    2.4 深度学习与目标检测基础
        2.4.1 全连接神经网络
        2.4.1.1 神经元
        2.4.1.2 前向传播
        2.4.1.3 反向传播与梯度下降
        2.4.2 卷积神经网络组成和代表实例
        2.4.2.1 卷积层
        2.4.2.2 池化层
        2.4.2.3 典型的特征提取网络
        2.4.3 目标检测的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影身飞机尾焰的红外辐射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谱代模型参数计算
        3.2.1 谱代模型参数计算方法
        3.2.2 谱带模型参数计算结果
        3.2.3 谱带模型参数计算结果验证
    3.3 F-22 尾焰流场仿真
        3.3.1 尾焰仿真步骤介绍
        3.3.2 尾喷口几何建模
        3.3.3 计算域确定与网格划分
        3.3.4 求解物理条件和求解器设定
        3.3.5 尾焰流场仿真结果及分析
    3.4 多波段尾焰辐射强度
        3.4.1 辐射强度的计算
        3.4.2 尾焰辐射计算结果及分析
        3.4.3 尾焰辐射计算结果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隐身飞机红外探测分析与设计
    4.1 引言
    4.2 大气透过率
        4.2.1 大气组成与环境
        4.2.2 大气对红外辐射的作用
        4.2.3 大气透过率计算与仿真
        4.2.4 大气对尾焰辐射的衰减
    4.3 红外探测系统的构成和相关参数
        4.3.1 探测系统构成
        4.3.2 探测系统相关参数
    4.4 探测系统的探测距离
    4.5 探测系统设计
        4.5.1 探测系统参数设计
        4.5.2 探测概率与虚警概率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隐身飞机红外目标检测
    5.1 引言
    5.2 实验平台及评价指标
        5.2.1 实验平台介绍
        5.2.2 目标检测的评价指标
    5.3 隐身飞机数据集制作
        5.3.1 隐身飞机红外3 维飞行场景构建
        5.3.2 制作pascal voc数据集
    5.4 YOLO系列关键技术分析
        5.4.1 YOLO检测原理
        5.4.2 YOLOv1到YOLOv3 演进对比分析
        5.4.2.1 主要异同点
        5.4.2.2 主干网络对比
        5.4.2.3 损失函数对比
    5.5 训练优化过程及结果
        5.5.1 训练与参数调节
        5.5.2 网络结构的调整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后续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不同参数艾条温和灸红外光谱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材料与方法
    1.1 艾条的参数
    1.2 检测仪器
    1.3 实验方法与步骤
        1.3.1 实验环境
        1.3.2 称重
        1.3.3 实验方法
        1.3.4 统计学分析
2.实验结果
    2.1 不同密度的艾条红外辐射光谱
    2.2 不同存储年份的艾条红外辐射光谱
    2.3 不同叶绒比的艾条红外辐射光谱
    2.4 不同粗细的艾条红外辐射光谱
    2.5 不同产地的艾条红外辐射光谱
    2.6 不同施灸材料的艾条红外辐射光谱
分析与讨论
    3.1 灸法研究的现代意义
    3.2 艾灸的热辐射与温热效应
    3.3 实验结果分析
        3.3.1 不同存储时间对艾条红外光谱的影响
        3.3.2 不同叶绒比对艾条红外光谱的影响
        3.3.3 不同密度对艾条红外光谱的影响
        3.3.4 不同粗细对艾条红外光谱的影响
        3.3.5 不同产地对艾条红外光谱的影响
        3.3.6 不同灸材对艾条红外光谱的影响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文献综述 灸法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6)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光电图像非等信息转换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光电图像非等信息转换研究现状
        1.2.2 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转换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3.1 研究内容
        1.3.2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光电图像非等信息转换理论概述
    2.1 非等信息转换概念
        2.1.1 可见光图像
        2.1.2 红外图像
        2.1.3 光电图像非等信息转换
    2.2 传统光电图像非等信息转换相关理论
        2.2.1 红外辐射相关规律
        2.2.2 红外辐射物理模型
        2.2.3 可见光图像转换为红外图像的传统方法
    2.3 基于深度学习的信息转换相关理论
        2.3.1 深度学习相关理论
        2.3.2 基于卷积网络的信息转换
        2.3.3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信息转换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可见光到红外图像转换
    3.1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
        3.1.1 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引入
        3.1.2 生成网络
        3.1.3 判别网络
        3.1.4 网络损失函数
    3.2 实验部分
        3.2.1 数据集介绍
        3.2.2 实验环境
        3.2.3 网络训练过程
    3.3 转换结果
        3.3.1 评估方法介绍
        3.3.2 主观人眼分析
        3.3.3 客观参数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转换结果纹理细节优化
    4.1 纹理细节优化
        4.1.1 红外成像影响因素
        4.1.2 网络转换生成图像特点分析
        4.1.3 纹理细节优化分析
    4.2 基于可见光的纹理细节优化
        4.2.1 基于可见光的纹理细节优化方法
        4.2.2 优化结果分析
    4.3 基于灰度差分布的纹理细节优化
        4.3.1 基于灰度差分布的优化方法
        4.3.2 优化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工作总结
    5.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红外波段雪崩光子探测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雪崩光子探测器性能指标
2 光子探测器技术
    1) 光电倍增管
    2) 雪崩光电二极管
    3) 频率上转换 (Frequency up-conversion)
    4) 可见光子计数器
    5) 临界温度跃迁超导传感器 (Superconducting Transition Edge Sensor, STES)
    6) 超导纳米线单光子探测器 (Superconducting Nanowire Single-photon Detector, SNSPD)
    7) 量子点场效应晶体管 (Quantum-dot Field-effect Transistor, QDFET)
3 中红外雪崩光子探测器研究现状
    3.1 碲镉汞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结构
        3.1.1 碲镉汞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理论模拟
        3.1.1. 1 平面结碲镉汞APD理论模拟
        3.1.1. 2 台面结碲镉汞APD理论研究
        3.1.2 碲镉汞APD实验进展
    3.2 高密度垂直集成碲镉汞APD研究进展
4 结论

(9)高真实感红外场景实时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红外场景仿真的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与结构
        1.3.2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物理可信的红外场景仿真框架设计
    2.1 引言
    2.2 红外场景仿真的基本原理
        2.2.1 基于相似理论的辐亮度仿真机理
        2.2.2 基于复合系统的仿真流程
    2.3 红外场景仿真框架设计
        2.3.1 国外典型光电场景仿真框架分析
        2.3.2 基于GPU的红外实时成像仿真框架设计
        2.3.3 红外场景仿真应用设计
    2.4 小结
第三章 高真实感红外纹理生成方法
    3.1 引言
    3.2 红外纹理定义与生成方法
        3.2.1 红外纹理定义
        3.2.2 红外纹理分类
        3.2.3 红外物理纹理生成方法概述
    3.3 基于实测反演方法的目标红外纹理生成
        3.3.1 目标红外纹理生成流程
        3.3.2 红外成像过程模型
        3.3.3 目标温度场反演模型
        3.3.4 目标红外纹理生成及应用
    3.4 基于可见光遥感图像的大规模地物红外纹理生成
        3.4.1 大规模红外地物纹理生成流程
        3.4.2 地物区域分割与材质映射
        3.4.3 材质热特征建模与温度计算
        3.4.4 红外纹理细节调制
        3.4.5 地物红外纹理生成及应用
    3.5 小结
第四章 复杂场景本征红外辐射特征实时渲染
    4.1 引言
    4.2 基于OGRE的本征红外辐射实时渲染方法
        4.2.1 本征红外辐射实时渲染优化方法概述
        4.2.2 复杂场景本征辐射渲染综合实时优化框架
    4.3 红外本征辐射方程及其简化
        4.3.1 红外本征辐射计算方程
        4.3.2 基本红外局部光照模型
        4.3.3 定制化的红外局部光照模型简化
    4.4 红外本征辐射渲染方程预计算加速
        4.4.1 介质表面光学属性建模及预计算
        4.4.2 黑体辐亮度预计算
        4.4.3 太阳辐射特性及预计算
        4.4.4 环境辐射特性及预计算
        4.4.5 红外诱饵弹辐射特征建模及预计算
        4.4.6 烟幕辐射特征建模及预计算
    4.5 复杂场景本征红外辐射GPU实时渲染
        4.5.1 大规模红外场景实时渲染流程
        4.5.2 场景运动计算
        4.5.3 红外场景实时渲染结果及分析
    4.6 小结
第五章 高精度红外大气传输效应实时仿真
    5.1 引言
    5.2 红外辐射衰减方程及其改进
        5.2.1 大气辐射传输原理及计算方法
        5.2.2 光谱辐射衰减计算方程
        5.2.3 平均辐射衰减计算方程
        5.2.4 有效均值衰减计算方程
    5.3 大气效应物理量预计算
        5.3.1 平均透过率与路径辐射预计算
        5.3.2 有效平均因子预计算
    5.4 大气传输效应GPU仿真
        5.4.1 基于GPU的大气传输效应渲染流程
        5.4.2 实时大气效应渲染结果及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0)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 躬身半导体研究 执着写就春秋(论文提纲范文)

从小立下科学志
与德国的不解之缘
创新成果蜚声海外
心系国家能源发展

四、现代红外物理研究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锰钴镍氧热敏薄膜材料及非制冷红外探测器件研究[D]. 尹一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2021(01)
  • [2]阱内δ掺杂GaSb0.93Bi0.07/GaSb单量子阱的光致发光光谱研究[D]. 马楠.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3]隐身飞机红外特性与探测技术仿真研究[D]. 范光勇.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7)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不同参数艾条温和灸红外光谱特性研究[D]. 王小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
  • [6]基于条件生成对抗网络的光电图像非等信息转换方法研究[D]. 刘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中红外波段雪崩光子探测器研究进展[J]. 陈效双,何家乐,李庆,李冠海,王文娟,胡伟达,陆卫. 红外技术, 2018(09)
  • [8]褚君浩 谦谦君子 浩博院士[J]. 宋淯知. 民主与科学, 2016(02)
  • [9]高真实感红外场景实时仿真技术研究[D]. 黄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3)
  • [10]中国科学院院士褚君浩 躬身半导体研究 执着写就春秋[J]. 刘红伟.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4(08)

标签:;  ;  ;  ;  ;  

现代红外物理研究的发展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