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一、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平爽[1](2021)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显性化的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学物理科学方法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我国科学方法教育方式正在经历从隐性向显性的过渡阶段,在方法教育不断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许多一线教师对于科学方法显性化教学的相关经验十分匮乏。本文通过教学实践以及深入研究,验证科学方法的显性化教学对于学生科学方法教育的积极性,探索科学方法显性教育的教学价值,为一线物理教学提供借鉴,推动我国科学方法显性教育的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第一部分,阅读物理科学方法相关的文献与书籍,结合前人研究结果,进行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材中的全部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及其科学方法的梳理,并依据科学方法显性化的设计理念,进行部分实验的方案设计。第二部分,选取天津市重点中学(XX中学)的两个平行班级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以科学方法的显性化教学与隐性化教学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实施,并对后测结果进统计与分析。第三部分,分析后测结果,得出以下结论。科学方法显性化的实验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具有积极影响;科学方法显性化的实验教学对于学生掌握不同科学方法的影响存在差异;科学方法显性化的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方法的关注与重视。根据研究结论,建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显化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意识,并且提高自身的科学方法素养。

高利亚[2](2021)在《运用科技制作培养初中学生物理思想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旨在以科学探究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物理思想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运用科学探究方式培养学生物理思想是近年来基础教育工作者和学科教学研究者感兴趣并不断研究探索的问题。本文以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科技制作方式培养学生物理思想为研究目的,基于科学素养理念,分析了物理思想的独特性和学生学习物理思想的重要性,结合物理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教学的具体要求,并通过对物理教师的访谈和对学生问卷调查,提出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引入科技制作培养学生物理思想的实施方法,在实际课堂中进行了科技制作教学实践,通过观察课堂中学生的行为,对教学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实践和研究结果表明在教学中引入科技制作能够培养学生物理思想,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学生自信心有明显的效果,也为中学物理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李畅[3](2021)在《求同存异 比较发展——比较法在高中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比较法是中学物理教学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对突出教学重难点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让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化理解。

曹挺[4](2020)在《华北地区近五年中考物理科学探究试题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都对学生的科学探究的要求,指出注重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交流能力是落实课标和核心素养的关键。那么在笔试条件下中考物理试题对于探究能力的考查情况究竟怎样,对一线广大教师都有着一定的导向作用。本论文运用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华北地区五省(市)的中考题进行统计分析,统计过程将科学探究题分为六个维度进行分析。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分为以下三个:研究一中考物理科学探究试题框架建构的研究。在分析初中“课标”和其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确定从以下的六个维度即科学探究要素、科学内容、素材来源、题型、物理方法、探究分值和比例对中考物理科学探究试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对应的例题界定各维度的分析标准。研究二华北地区近五年中考物理科学探究试题分析和统计。选取近五年华北地区五省市30套中考物理试卷作为分析样本,对其中的科学探究试题从上述六个维度进行分析和统计。研究目的是探究目前中考物理科学探究试题在探究要素等方面的评价特点。研究三中考物理探究试题案例分析研究。本研究主要内容是根据“课标”对初中生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内容的要求,分析典型例题,通过分析例题得出探究试题的考点。本论文得到的结论:科学要素考查中分值比例占的较大的有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其次是分析与论证,“评估”类试题近几年也有逐步上升的趋势,而“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这一类型的试题不是考查的重点。在科学内容方面考查与电与磁相关知识的比例最大其次运动与力、密度的考查,其他的光学、热学等各个内容都有所涉及。在素材来源方面得出大多数都是以已经在课堂教学中涉及到的内容为题材命题的其次是生活现象类的试题来源,课外实验和小制作考查较少。在题型方面可以看出中考物理科学探究试题主要以实验题为主,此外,选择题、填空题和作图题也会考查。在物理方法方面控制变量法在近五年的物理试卷中考查比例较大,其次是转换法。在分值比例方面得出华北地区五省市的物理总分存在差异,北京市从100分降为90分,其余省市的物理试题总分都很稳定。北京卷、河北卷、山西卷、内蒙古包头卷探究试题分值都很稳定。天津卷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卷的探究试题分值变化较大,北京卷、山西卷、内蒙古包头卷的探究类试题比例较大达到了40%以上,天津卷、河北卷在30%左右,呼和浩特卷在30%以下。但是纵观全国的各省市的中考题探究比例都有不同的差异,但是目前新课改的趋势下,探究比例稳定的提升。在案例分析角度,近几年的中考题中科学探究试题越来越呈现多角度的考查。在科学探究要素中加大开放程度。在科学内容方面考查更广,落实考查了“活动建议”,在素材来源中,加入了如物理学史、物理小制作、课外实验等内容,加大了科普阅读的考查,使内容更加丰富,探究更加完整。

邢可可[5](2020)在《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互联网+教育”给高中阶段物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带来了变革的动力和深刻的影响。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重视现代教育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充分运用,并在一定学科范围内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高。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领域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研究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作为高中生必考科目之一,很多学生在物理学习上倾注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却始终无法取得理想成绩,逐渐丧失学习信心和兴趣,甚至厌学。作为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与时俱进的产物,微课是物理学科重要的辅助教学模式。高质量的微课堂不仅可以激发高中生学习物理学科的兴趣,吸引他们的课堂注意力,更可以为同学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促使学生成为物理课堂的主体,提高学习效率。近些年来,微课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各地中小学均在积极倡导和开展微课资源建设工作,微课在全国范围的初步发展已获得广大师生及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反响。但是在微课结合基础教育中的学科教育方面,还缺乏细致深入的挖掘,相关研究还需要更加完善。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来探究适合高中物理教学的微课设计、制作和实践应用,以期获得一套适合高中物理的微课辅助教学方法,旨在为新时代下的高中物理课程改革做出有益尝试。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首先通过学生问卷和教师访谈了解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其次结合笔者长达两年的微课在高中物理的物理教学实践来探究微课的应用模式和分享模式;最后通过三个具体的案例研究来探究微课的设计制作,借助学生的课堂表现及微测试成绩分析来证明微课对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主要采用了比较法。选择学生水平相近的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物理教学,实验组同学加入微课,将微课广泛应用于自主预习、教学重难点深化、典型习题归纳与总结、课外拓展、周末及假期复习,通过观察两组学生的课堂反应和错题统计,分析比较两次月考的成绩,比较两个班的准确率情况,凸显微课在物理教学中的优势。本文的研究结论归纳如下: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展现教学的目标、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帮助教师知识讲解、帮助学生复习,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水平。本文研究的创新在于结合笔者所在学校课改教学模式“三环六步”学习法,即引导、自学、交流、总结、巩固、提升,将微课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为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提供实用的平台,同时以学生的周末和假期为切入点,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存在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微课。当然,目前还存在一些无法妥善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或原先的学习经历导致学习习惯较差,甚至厌学,对于这部分学生,微课堂要如何吸引他们?第二,个别学生自律性较差,他们使用手机究竟是微课学习还是玩游戏、看小说等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如何做到有效监管?第三,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面对丰富的微课资源,他们要如何选择、如何运用?瑕不掩瑜,借助微课辅助物理教学,实验班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及学习成绩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基本达到了实验的预期。因此,将微课引入高中物理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值得推广。希望本研究能为高中物理教师提供借鉴,产生示范和辐射作用,为微课的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提供实践素材。

邱士庆[6](2020)在《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物理概念是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中生认识物理概念的有效程度直接影响他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中学物理核心素养把物理观念作为基本内容之一,其中也对学生认识物理概念有明确要求。电磁场是物理概念中既抽象又难掌握的概念之一,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对物理教师有效教学、学生有效学习以及物理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中生认识电磁场概念为主线,从物理核心素养出发,在阐述了物理概念的本质、特点及物理概念形成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后,首先基于电磁场概念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结合认识规律梳理电磁场概念的实质、特点、表征及相关教学理论。从人类认识电磁场的发展历程对电磁场概念进行了较全面地研究,总结了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物理学理论基础。然后,针对高中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现状从学生、教师和教材三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高中生认识电磁场概念教学现状、教师对电磁场概念的施教情况以及现用高中物理教材中电磁场概念部分编排和难易度调查情况,总结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教学改进方案后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表明,实施有效教学方案后,教学效果有较大改善。本文紧扣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遵循问题到理论再到实践的研究过程,总结了优化概念教学的方法,以期为一线物理教师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刘艳梅[7](2020)在《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为例的研究》文中提出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是指运用包含引入、探究、解释、迁移、评价5个教学环节的“5E”教学模式,针对培养学生提出探究问题、收集有效证据、基于证据解释结论以及交流的能力等科学探究素养而制定出的教学方案。本研究旨在探索解决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薄弱问题的方案,同时给一线物理教师一些教学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工作:首先,采用文献研究法调研并汲取国内外教育专家和学者针对“5E”教学模式的研究成果。其次,结合相关教育理论制定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的原则、环节及评价;并依据教育评价理论研究编制《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然后,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为例,设计出3个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并通过案例研究法,请评价者结合本研究制定的形成性评价表对教学设计案例进行评价,结合笔者自评与评价者的评价形成教学设计案例的评价。最后,进行研究的总结、反思及展望。对教学设计案例的评价表明: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案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适用性及有效性。

董瑞彩[8](2020)在《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物理科学方法相关概念进行了归纳和介绍,并探讨了物理科学方法的功能、层次以及在教学中应用物理科学方法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完成的工作:(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常运用的科学方法进行重新分类,构建适合高中生学习的物理科学方法分类体系,并结合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的内容对每一种科学方法进行阐述、举例说明。(2)按教材章节顺序、栏目设置梳理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的科学方法。(3)探讨科学方法在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和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依据学生形成物理概念、规律及习题知识的心理过程,制定出进行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策略并结合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的科学方法数量多且涉及面广;(2)科学方法在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系列)中显隐并存;(3)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4)科学方法应用于物理概念、规律、实验和习题教学四种途径。这些结果对实际教学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应用参考价值。

王雅欣[9](2020)在《力学史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旧版《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都蕴含着对学生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培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至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科学方法”教育始终是物理课程目标达成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以初中力学教学内容为案例,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研究,旨在力学史视野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层面引领学生掌握物理科学方法,并进行深层建构,促进学生的科学认识,提高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兴趣。全文共分五章,包含理论和实践两部分。理论层面,首先,利用文献调查法梳理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背景,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意义与方法;其次,对“力学史”、“物理科学方法”进行了概述,简述了力学史的教育特征并对人教版初中物理力学部分所涉及的物理科学方法进行分类,依据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从物理课程标准、力学史本身的性质以及在掌握科学方法的层面上对教学实践进行可行性分析;最后,在课标的基础上对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教材中所涉及的相关力学史进行汇总,对其中的科学方法做了界定,进而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在实践部分,利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学生和一线教师进行相同维度的调查与分析。基于统计数据量化学生对科学方法的重视和掌握情况、教师在科学方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对物理学史内容的兴趣程度,为教学实践提供事实依据;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设计了结合力学史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教学案例,主要通过课堂形式展开,包括:常规教学和专题讲座。选取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实验班结合力学史进行科学方法教育和研究。实践结果表明:结合力学史进行科学方法教育,提高了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科学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物理中科学方法的深层建构,研究过程形成了可供参考的教学案例。最后,讨论研究不足,给出进一步研究展望。

马颖[10](2020)在《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精加工策略是指对新知识的深层次加工,使其与学生原有经验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将新信息长久保持的方法和技术的总称。虽然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精加工策略,但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教学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文献梳理研究,笔者根据学者刘电芝的研究内容,将精加工策略在大致分为“先行组织者”、“类比”、“比较”、“质疑”、“扩展和引申”等五个方面。本研究旨在对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中精加工策略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根据现状提出教学方法并制定相应教学设计[4]。第一部分,对不同中学共32名初中物理教师发放问卷,意在了解一线教师对精加工策略的了解程度以及使用精加工教学策略的具体方法;然后大量收集上海市大同初级中学初二初三学生在校学习资料,调查精加工策略在教学中应用程度;最后对在大同初级中学实习期间旁听的3节优秀课程节选分析,进一步了解精加工策略在实际课堂中的使用情况。根据以上三方面的调查可初步得出:初中物理教师大多数对精加工策略有一定的了解,但只是停留在实践层面,在教学过程中有时会使用到精加工策略帮助学生细化知识,但在理论上对精加工策略的认识不足,并不能熟练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种现象说明教师对理论层面的了解还有待提高。第二部分,遵循“自上而下”的研究理念,将精加工策略与初中物理的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将沪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九章共71节新课共114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将适用不同精加工策略的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汇总:教材中共有18节新课共62个知识点可用先行组织者策略进行精加工教学;13节新课共16个知识点可用类比法进行精加工;20节新课共24个知识点可用比较法进行精加工;14个知识点可用质疑法进行精加工;17个知识点可用拓展与引申进行精加工。第三部分,在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将精加工策略的不同应用方法与初二初三具体知识点进行结合,并形成相应的教学案例。本课题的研究成果以表格与案例形式去体现精加工策略的相关研究,希望通过教学案例呈现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为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中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帮助教师一定程度上提高自身教学能力。

二、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显性化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概念界定
    3.1 方法
    3.2 科学方法
    3.3 物理科学方法
    3.4 物理实验科学方法
    3.5 科学方法显性化
4 理论基础
    4.1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4.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4.3 终身教育理论
5 研究过程
    5.1 研究思路
    5.2 研究方法
    5.3 研究工具
    5.4 研究对象
    5.5 变量控制
    5.6 研究内容
6 物理实验方案设计
    6.1 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
    6.2 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实验方案设计
    6.3 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方案设计
    6.4 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方案设计
    6.5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方案设计
7 教学实施及前后测分析
    7.1 前测分析
    7.2 教学实施
    7.3 后测问卷
    7.4 后测分析
8 研究结论与不足
    8.1 研究结论
    8.2 教学建议
    8.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科学方法梳理
    附录2 访谈内容
    附录3 科学方法检测后测题
    附录4 八年2 班后测结果统计
    附录5 八年5 班后测结果统计
致谢

(2)运用科技制作培养初中学生物理思想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目的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分析
    第一节 物理思想
        一、物理思想的概念
        二、物理思想的重要性
        三、物理方法与物理思想概念辨析
        四、物理知识与物理思想概念辨析
        五、基于《物理课标》分析物理思想
        六、基于教材分析物理思想
    第二节 科技制作
        一、科技制作
        二、科技制作的活动组织形式
    第三节 运用科技制作培养初中生物理思想的理论依据
        一、科学素养理念下探究式教学法
        二、STEAM理念下科技制作教学的应用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下物理学习过程
第三章 科技制作应用于教学的现状调查分析
    第一节 运用科技制作培养初中学生物理思想教学模式应用情况的访谈及分析
        一、访谈对象与目的
        二、访谈内容
        三、访谈结果及分析
    第二节 中学生对科技制作和物理思想认识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目的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三节 运用科技制作培养初中生物理思想的实施方法
        一、以科学素养为导向,进行体验式学习
        二、以“适时显现、重点揭示”为原则构建物理思想
        三、以物理知识为载体,深化学生对物理思想的理解
第四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科技制作培养学生物理思想的实践及教学效果分析
    第一节 科技制作在物理实验课堂中的实践应用
        一、科技制作在学生实验中的实践
        二、科技制作在演示实验中的实践
    第二节 科技制作在学生物理科技制作课中的实践应用
        一、开展物理科技制作课的意义
        二、科技制作在物理第二课堂中的实践
    第三节 教学效果分析
        一、课堂观察分析
        二、课堂观察老师的反馈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第一节 总结
    第二节 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求同存异 比较发展——比较法在高中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物理教学中的“求异比较法”
二、物理教学中的“求同比较法”
三、比较法运用注意事项
    1. 物理教学中要灵活地运用比较法
    2. 比较法的运用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4)华北地区近五年中考物理科学探究试题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意义
第2章 中考物理试题中科学探究类试题框架建构研究
    2.1 物理的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能力要求
    2.2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对科学探究的要求
    2.3 物理科学探究试题分析与编码
    2.4 本章结论
第3章 华北地区近五年中考物理试题中科学探究试题统计与分析
    3.1 研究目的
    3.2 近五年中考题取样
    3.3 统计与分析
    3.4 结论
第4章 中考物理探究试题案例分析
    4.1 案例分析的框架建构
    4.2 案例分析
    4.3 结论
第5章 总的结论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1.3 国内外对微课的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案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高中生的认知特点
    2.2 微课概念的界定
    2.3 微课应用的理论基础
第3章 调查研究
    3.1 调查目的
    3.2 调查对象
    3.3 学生问卷统计与分析
    3.4 教师访谈调查与分析
第4章 功能研究
    4.1 微课可以在不同类型课堂应用
    4.2 微课可以在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中应用
    4.3 微课资源共享形式的研究
第5章 案例研究
    5.1 案例一:知识生成型性微课《电源的功率与效率》
    5.2 案例二:解题研究型微课《含容电路的分析与计算》
    5.3 案例三:实验操作型微课《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之处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问卷调查表(学生卷)
    附录二 :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访谈提纲(教师卷)
    附录三 :功能研究中的微课课例
    附录四 :2019年暑假开学考试物理成绩单
致谢
在学期间获奖情况

(6)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在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1.2.2 国外电磁场理论研究及现状分析
        1.2.3 国内在核心素养下的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现状
        1.2.4 国内电磁场理论研究
        1.2.5 国内电磁场概念教学研究
    1.3 研究的目的
    1.4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的方法及思路
第2章 有效认识物理概念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认识物理概念在中学物理核心素养中的基本要求
        2.1.1 认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2.1.2 有效认识物理概念是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2.2 了解物理概念
        2.2.1 什么是物理概念
        2.2.2 物理概念的特点及分类
        2.2.3 认识前概念及其影响
    2.3 心理学认知理论基础
        2.3.1 皮亚杰(J.Piaget)认知理论
        2.3.2 建构主义理论
        2.3.3 认识物理概念的心理学基础分析
        2.3.4 对“有效认识”的心理学概念界定
    2.4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2.4.1 中学物理核心素养的教育学理论规律探析
        2.4.2 基于核心素养教学内涵的教育学理论探析
        2.4.3 核心素养下认识物理概念的一般教学方法研究
    2.5 认识电磁场概念的物理学理论基础
        2.5.1 认识“场”概念
        2.5.2 电磁场概述
        2.5.3 电磁场理论的发展与电磁场概念的建立
第3章 高中阶段电磁场概念教学的实际现状调查及分析
    3.1 高中学生认识物理概念现状调查问卷的设计与结果分析
        3.1.1 学生调查目的及问卷的设计意图和分析
        3.1.2 高中生认识物理概念现状(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1.3 学生问卷调查小结
    3.2 教师教学现状调查问卷设计及结果分析
        3.2.1 针对高中物理概念(含电磁场概念)教学现状的教师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和分析
        3.2.2 针对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现状的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3.2.3 教师问卷调查小结
    3.3 高中物理教材的相关调查和研究
        3.3.1 高中不同版本物理教材中电场概念陈述部分的比较研究
        3.3.2 针对高中物理教材指导认识电磁场概念作用的相关问题分析
    3.4 教学现状调查及教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4章 教学实践研究
    4.1 针对学生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实践研究
        4.1.1 实践研究过程介绍
        4.1.2 学生前测验卷的设计意图及分析
        4.1.3 学生后测验卷的设计意图及分析
    4.2 实践教学研究结果分析
        4.2.1 实验班(488 班)与比照班(491 班)前测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4.2.2 实验班(488 班)与比照班(491 班)后测验结果及对比分析
    4.3 教学实践研究小结
第5章 研究启示及总结
    5.1 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学法启示和总结
    5.2 高中教师对电磁场概念的有效教学的启示和总结
    5.3 高中物理教材编排对学生认识电磁场概念的影响启示及总结
    5.4 研究的不足之处
    5.5 对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附录 E
附录 F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7)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为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信息经济时代对公民应具备的素养的要求
        1.1.2 当前高中物理教学对新的教学模式提出的需求
        1.1.3 高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薄弱转变的需求
        1.1.4 “5E”教学模式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理念的契合
        1.1.5 目标导向培养高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利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5E”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1.2.2 科学探究素养的研究现状
        1.2.3 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1.2.4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研究及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5E”教学模式
        2.1.2 科学探究素养
        2.1.3 教学设计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5E”教学模式的学习理论基础
        2.2.2 科学探究素养的学习理论基础
        2.2.3 教学设计的教学理论基础
    2.3 高中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薄弱的成因
        2.3.1 教师方面
        2.3.2 学生方面
第3章 教学设计的原则、环节及评价
    3.1 教学设计的原则
        3.1.1 物理问题情景化原则
        3.1.2 以实验为基础原则
        3.1.3 以问题为中心原则
        3.1.4 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3.1.5 师生行为协调一致原则
    3.2 教学设计的环节
        3.2.1 确定课程内容
        3.2.2 分析教学背景
        3.2.3 制定教学目标
        3.2.4 选择教学方法
        3.2.5 教学设计策略
        3.2.6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3.2.7 教学评价及修改
    3.3 教学设计的评价
        3.3.1 确定评价对象和评价目标
        3.3.2 初拟评价指标
        3.3.3 筛选评价指标
        3.3.4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3.3.5 设计教育评价标准
        3.3.6 整合及编制形成性评价表
        3.3.7 选择教学设计案例的评价者
第4章 教学设计案例
    4.1 实验探究课型:摩擦力
        4.1.1 “摩擦力”教学设计案例
        4.1.2 “摩擦力”教学设计评析
    4.2 合作探究课型:力的合成
        4.2.1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案例
        4.2.2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评析
    4.3 问题探究课型:牛顿第三定律
        4.3.1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4.3.2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评析
第5章 总结、反思及展望
    5.1 总结
    5.2 反思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两两比较法各指标权重比较次数表
附录 B: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的形成性评价表
附录 C:“摩擦力”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附录 D:“力的合成”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附录 E:“牛顿第三定律”各项指标具体分值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8)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
        1.1.2 物理学中的科学方法教育存在不足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
        1.2.2 国内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 物理科学方法
    2.1 相关概念梳理
        2.1.1 物理科学方法教育
        2.1.2 物理科学方法
    2.2 物理科学方法的功能
        2.2.1 导源功能
        2.2.2 突破功能
        2.2.3 中介功能
        2.2.4 建构功能
    2.3 物理科学方法的层次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2.4.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4.2 维果茨基的认知发展观
        2.4.3 物理科学方法的判定原理
第3章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
    3.1 物理科学方法的分类
    3.2 物理科学方法的示例
        3.2.1 观察法
        3.2.2 实验方法
        3.2.3 思维方法
        3.2.4 数学方法
第4章 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内容梳理
    4.1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1》中的科学方法
    4.2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2》中的科学方法
    4.3 《普通高中教科书物理必修3》中的科学方法
第5章 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应用研究
    5.1 科学方法在物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5.2 科学方法在物理规律教学中的应用
    5.3 科学方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5.4 科学方法在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应用
    5.5 物理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5.5.1 物理概念、规律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5.5.2 物理习题教学中渗透科学方法的教学策略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9)力学史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现状
        1.2.2 国内外以物理学史促进科学方法教育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2 力学史视野下开展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理性思考
    2.1 力学史概述
        2.1.1 力学史
        2.1.2 力学史的教育特征
    2.2 物理科学方法概述
        2.2.1 物理科学方法
        2.2.2 物理科学方法分类
    2.3 理论依据
        2.3.1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3.2 建构主义和皮亚杰认知理论
        2.3.3 教育重演论
        2.3.4 班杜拉观察学习理论
    2.4 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分析
        2.4.1 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2.4.2 符合力学史本身的性质
        2.4.3 促进科学方法的掌握
3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教材分析
    3.1 教材样本选择
    3.2 教材中力学部分物理学史内容的梳理
    3.3 教材中力学部分科学方法的梳理
    3.4 教材中力学部分科学方法与物理学史的对照分析
4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现状调查研究
    4.1 调查说明
    4.2 调查目的
    4.3 调查数据处理
        4.3.1 课堂上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数据统计
        4.3.2 物理学史内容的兴趣数据统计
    4.4 教师访谈记录
    4.5 调查结果分析
        4.5.1 课堂上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现状分析
        4.5.2 物理学史内容的兴趣现状分析
    4.6 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教学建议
5 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研究
    5.1 教学实施情况
    5.2 教学模式
    5.3 教学案例展示
    5.4 初中物理科学方法教育的实践
        5.4.1 实践设计
        5.4.2 实践前测
        5.4.3 实践后测
6 结束语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反思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
    附录2 :教师访谈
    附录3 :实验前测试卷
    附录4 :实验后测试卷
致谢

(10)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二章 精加工策略的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精加工策略的定义
        2.1.2 精加工策略的意义
        2.1.3 教师引导学生精加工的教学指导
    2.2 理论基础
        2.2.1 当代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
        2.2.2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第三章 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3.1 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分类
    3.2 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
        3.2.1 调查问卷分析
        3.2.2 教学资料分析
        3.2.3 课例分析
    3.3 三方面调查与文献分析总结
第四章 精加工策略分类及与初中物理教学结合之研究
    4.1 精加工策略之“先行组织者”
        4.1.1 先行组织者在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1.2 先行组织者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4.2 精加工策略之“类比法”
        4.2.1 类比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2.2 类比法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4.3 精加工策略之“比较法”
        4.3.1 比较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3.2 比较法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4.4 精加工策略之“质疑法”
        4.4.1 质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4.2 质疑法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4.5 精加工策略之“拓展与引申”
        4.5.1 拓展与引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4.5.2 拓展与引申与教学内容之结合
第五章 精加工策略研究及相关案例
    5.1 “先行组织者”策略教学设计及案例
        5.1.1 “先行组织者”策略运用分析
        5.1.2 “先行组织者”教学模式
        5.1.3 案例:牛顿第一定律
    5.2 类比法教学设计及案例
        5.2.1 类比法在教学中运用分析
        5.2.2 类比法教学主要环节
    5.3 比较法教学设计及案例
        5.3.1 比较法在教学中运用分析
        5.3.2 比较法教学主要环节
        5.3.3 案例:声波的产生与传播
    5.4 质疑教学策略研究及案例
        5.4.1 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思维能力
        5.4.2 设计探究性教学,培养质疑能力
        5.4.3 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提供质疑途径
        5.4.4 案例:液体内部压强
    5.5 拓展与引申教学策略研究及案例
        5.5.1 学科间拓展与引申,提高学习素养
        5.5.2 典型例题拓展与引申,举一反三
        5.5.3 案例:浮力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之处和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四、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科学方法显性化的实践研究[D]. 刘平爽.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运用科技制作培养初中学生物理思想的实践研究[D]. 高利亚.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3]求同存异 比较发展——比较法在高中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李畅. 新课程, 2021(04)
  • [4]华北地区近五年中考物理科学探究试题分析研究[D]. 曹挺. 西南大学, 2020(05)
  • [5]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D]. 邢可可. 西南大学, 2020(05)
  • [6]核心素养下高中生有效认识电磁场概念的教学研究[D]. 邱士庆.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7]基于“5E”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为例的研究[D]. 刘艳梅.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高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方法的分类及应用研究[D]. 董瑞彩.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9]力学史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中进行科学方法教育的研究[D]. 王雅欣.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精加工策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马颖.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标签:;  ;  ;  ;  ;  

比较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