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发性阑尾恶性淋巴瘤1例(论文文献综述)
武颖超,文龙,窦伟冬,张峻岭,吴涛,汪欣[1](2021)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手术决策》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采用描述性病例系列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2017年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消化道肿瘤第四版进行病理分类, 着重对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LAMN)的手术方式进行疗效分析。纳入接受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阑尾肿瘤的病例。排除盲肠肿瘤侵犯阑尾和其他脏器肿瘤种植于阑尾的病例和复发阑尾肿瘤病例。收集观察临床病理资料、治疗情况、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的3年、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 并分析阑尾切除和盲肠部分切除对比右半结肠切除方式治疗LAMN的疗效。结果共计纳入115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 其中男性52例, 女性63例, 中位年龄59(51, 71)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固定隐痛、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和腹胀。24例由术中偶然发现, 21例由体检发现。术前CT和B超确诊率分别为40.2%(43/107)和25.5%(24/94)。术后病理类型包括LAMN 83例、黏液腺癌12例、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aNEN)9例、黏液腺癌伴印戒细胞成分2例、锯齿状腺瘤3例、杯状细胞类癌2例、淋巴瘤2例、平滑肌瘤1例、神经鞘瘤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切除, 其中阑尾切除术41例, 盲肠部分切除术21例, 右半结肠切除术48例, 因阑尾肿瘤浸润或播散而行联合脏器切除5例。18例患者术中发现腹膜假性黏液瘤(PMP)。共纳入98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进行随访。中位随访时间58(5~172)个月, 本组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5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分别为84.5%和88.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恶性程度高(HR=25.881, 95% CI:2.827~236.935, P=0.004)和PMP形成(HR=42.166, 95% CI:3.470~512.439, P=0.003)是影响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右半结肠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长、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阑尾或盲肠部分切除组(均P<0.05), 但两组5年无复发生存率和5年总体生存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27, P=0.718)。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临床症状不典型, 术前诊断率低。LAMN、黏液腺癌和aNEN是常见的病理类型。阑尾切除术或盲肠部分切除术治疗LAMN可获得较好的预后。肿瘤恶性程度高和伴发PMP是影响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吴义军[2](2020)在《766例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回肠末端(terminal ileum,TI)指回盲瓣至回肠肛侧约30cm的部分,是小肠病变好发部位。回肠末端疾病起病多不易察觉、发展较慢,病情迁延。近年随着结肠镜检查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内镜检查技术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回肠末端病变检出率逐年升高。部分患者全结肠、直肠为正常镜下表现,仅回肠末端存在孤立性病变,病变可表现为糜烂、溃疡、狭窄、增生等形态,因患者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内镜医师及临床医师仅根据内镜下表现,难以确诊。本文对766例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内镜下表现、病理活检、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研究目的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766例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总结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的一般特点、临床表现、内镜下特征、病理表现及诊治随访情况,综合性分析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的各方面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的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9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并首次发现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且进行病理活检的766例患者资料,综合分析患者的一般特点、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诊治随访情况等方面因素。结果1本组资料中,男492例(64.23%),女274例(35.77%),男女之比:1.79:1,年龄682岁,平均年龄:41.26±15.24岁。2 766例患者中,临床表现为腹痛者475例,占62.01%(475/766);表现为腹泻者237例,占30.94%(237/766);表现为腹胀者138例,占18.02%(138/766);表现为便血者69例,占9.01%(69/766);表现为发热者26例,占3.39%(26/766);表现为消瘦者19例,占2.48%(19/766);表现为腹部包块者8例,占1.04%(8/766)。3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检出率1.27%(766/60259);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病理特征及诊断、治疗的随访情况,最终明确诊断的疾病有12种疾病:非特异性回肠末端炎598例(78.06%)、肠结核41例(5.35%)、非特异性小肠溃疡35例(4.57%)、淋巴滤泡增生31例(4.05%)、淋巴瘤23例(3.00%)、克罗恩病13例(1.70%)、溃疡性结肠炎10例(1.31%)、白塞氏病6例(0.78%)、嗜酸细胞性肠炎4例(0.52%)、缺血性肠病3例(0.39%)、小肠腺癌1例(0.13%)、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0.13%)。4结肠镜下回肠末端病变内镜表现主要包括4种形态:粘膜充血、水肿、糜烂495例(64.62%)、溃疡性病变199例(25.98%)、增生45例(5.88%)、狭窄27例(3.52%)。结论1.全结肠镜检查在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的诊断中,是一种简洁、快速、有效的特异性检查方法,对于提高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的诊断、鉴别、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但需结合患者的一般特点、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的随访情况等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2.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中以非特异性回肠末端炎最常见,但小肠非特异性溃疡、肠结核、淋巴瘤、炎症性肠病依然不可忽视。3.随访在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需加强患者的随访意识,以达到早期诊断、及早治疗的目标。
赵得志[3](2020)在《原发性阑尾肿瘤49例临床诊治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进一步为临床诊疗提供更为准确详实的理论依据。方法:查阅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阑尾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9例病理诊断为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纳入本次临床回顾性分析研究。临床病例资料主要包括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血常规、血清肿瘤标志物、腹部B超、腹部CT、纤维结肠镜)、手术方式、术后病理结果、辅助化疗方案及预后。随访主要通过电话联系患者或其家属,部分通过门诊复查。生存期是指从手术治疗到死亡日期或到随访截止日期(2019年12月30日),以月计算。通过SPSS 25.0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法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其中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描述,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数资料用中位数描述;占比以百分比(%)表示。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及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法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在同期阑尾切除病理标本4362例中,占1.1%。其中,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23例(46.9%),高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2例(4.1%),黏液型腺癌4例(8.2%),结肠型腺癌7例(14.3%),神经内分泌肿瘤10例(20.4%),阑尾腺瘤2例(4.1%),阑尾间质瘤1例(2.0%)。男性17例,占34.7%;女性32例,占65.3%;男女性别比为1:1.9。年龄在12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55±18.439岁。首发症状为右下腹疼痛、右下腹肿物、腹胀、其他腹盆腔手术偶然发现分别有29例、7例、2例及11例,各占59.2%、14.3%、4.1%及22.4%。在4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中,患者均行血常规检查,27例(55.1%)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内,22例(44.9%)白细胞计数升高;31例(63.3%)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较为重要的相关肿瘤指标包括CEA、NSE、CA72-4和CA19-9,任意一项阳性者有14例,占45.2%(14/31),其中CEA升高为8例,占25.8%(8/31),NSE升高为6例,占19.4%(6/31),CA72-4升高为5例,占16.1%(5/31),CA19-9升高为3例,占9.7%(3/31);19例(38.8%)行腹部B超检查,影像学表现为阑尾增粗、右下腹混合回声包块、无异常发现分别有8例、10例及1例,各占42.1%(8/19)、52.6%(10/19)及5.3%(1/19);32例(65.3%)行腹部CT平扫检查,影像学表现提示阑尾增粗、回盲部或盆腔软组织肿块影、阑尾局部呈囊性扩张、无异常发现分别有12例、8例、5例及7例,各占37.5%(12/32)、25.0%(8/32)、15.6%(5/32)及21.9%(7/32);3例(6.1%)行腹部CT平扫+增强检查,其中2例影像学表现为回盲部椭圆形囊性密度影,内见斑片状轻度不均匀强化,病灶边缘轻度强化,术后病理为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低度恶性),1例影像学表现为回盲部长管状囊性密度影,局部见壁结节,囊壁及壁结节明显强化;腹膜见多发条片状、结节状高密度影,轻度强化;肝右缘局部受压凹凸不平,术后病理为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合并腹膜假性黏液瘤;9例(18.4%)行纤维结肠镜检查,其中5例于回盲部及阑尾开口未见异常,3例于回盲部靠近阑尾开口处见隆起形包块,1例于盲肠靠近阑尾开口处见溃疡性病变,活检病理示:见少量异型细胞,局部腺体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血清学检查、腹部B超、腹部CT平扫+增强、结肠镜检查),本组49例患者术前无1例诊断为阑尾来源的肿瘤,术前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右下腹肿物、阑尾黏液囊肿、阑尾周围脓肿、腹腔积液、其他腹盆腔疾病分别有20例、13例、2例、1例、2例及11例,各占40.8%、26.5%、4.1%、2.0%、4.1%及22.5%。在4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中,31例(63.3%)行单纯阑尾切除术;6例(12.3%)行阑尾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和/或肿瘤细胞减灭术;3例(6.1%)行回盲部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和/或肿瘤细胞减灭术;8例(16.3%)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2.0%)行右半结肠切除术+联合脏器切除术和/或肿瘤细胞减灭术。本次临床研究的随访截止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49例原发性阑尾肿瘤患者随访671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0个月(95%CI:20.435.6),死亡5例,全部为阑尾腺癌(2例黏液型和3例结肠型)。11例阑尾腺癌(黏液型和结肠型)的随访时间最短为8个月,最长为71个月,1年、3年及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90.9%、40.4%及40.4%。单因素分析表明,扩大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和回盲部切除术)和单纯阑尾切除术对阑尾腺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P=0.5)。结论:1.原发性阑尾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是主要的诊断及治疗方法。2.阑尾黏液性肿瘤包括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高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阑尾黏液型腺癌,统一、规范且准确的病理诊断对于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3.低级别阑尾黏液性肿瘤具有低度恶性,较以往相对有了一个规范的命名与分类,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也更为精确。4.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首发症状以右下腹疼痛多见,术前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大多预后较好。5.阑尾腺癌恶性度高,预后较阑尾其他病理类型明显差。
刘颖[4](2019)在《55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KRAS、BRAF及MSI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及预后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primary malignant tumor of appendix,PMTA)是临床上非常罕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约为胃肠道恶性肿瘤0.4%-1.0%[1]。主要的病理类型包括阑尾黏液性腺癌、阑尾结肠型腺癌、阑尾类癌及印戒细胞癌。PMTA的临床表现与急性或慢性阑尾炎相似,主要表现为右下腹的隐痛,临床上常被误诊。因此,患者最终确诊时大多已处于晚期。目前对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化疗,手术方案包括单纯性阑尾切除及右半结肠切除术。PMTA尚没有标准化疗方案,目前均参照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而PMTA对化疗不敏感,预后差,因此急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法,寻找新型治疗模式。近年来,细胞毒药物疗效进展缓慢,而靶向和免疫治疗临床获益越来越多,在恶性肿瘤的全程管理中,靶向和免疫治疗单用或联合放化疗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的生存获益。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结直肠癌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发生率较高,可达15%,右半结直肠癌的MSI-H发生率为20%,而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Lynch综合症)几乎均通过MSI途径发生[2]。阑尾恶性肿瘤亦属于消化道肿瘤,因发病率低,目前对于该肿瘤的微卫星状态的检测非常少见,并且微卫星高度不稳定的肿瘤患者不能从氟尿嘧啶的化疗中获益,因此,检测阑尾恶性肿瘤的微卫星状态十分必要。近几年随着对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免疫逃逸机制的深入研究,利用新的分子靶点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恶性肿瘤也开始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于肠道肿瘤,通常检测的靶点包括KRAS、BRAF等,可根据相关靶点是否突变,指导靶向治疗。本文通过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疾病特点,总结该病的特征,可提高对此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通过检测KRAS、BRAF及MSI状态,探索阑尾恶性肿瘤的新的治疗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材料与方法1.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55例的临床资料,其内容主要包括:性别、年龄、首发症状、病理类型、肿瘤标志物、腹部多普勒超声、腹部螺旋CT、手术方式、化疗方案、预后情况等;2.55例阑尾恶性肿瘤患者有51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6例于外院手术,余35例于本院手术,收集本院35例病理组织,提取肿瘤组织DNA,进行KRAS、BRAF基因检测,明确KRAS、BRAF是否突变;提取肿瘤组织及正常组织DNA,应用多重荧光PCR-毛细管电泳法检测MSI状态。结果55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中,男性病人26例,女性病人29例,年龄在8-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7岁。临床症状以腹痛、腹胀为主。多数患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及CA724升高。腹部CT、腹部彩超及结肠镜等检查可帮助发现病灶,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55例阑尾恶性肿瘤患者病理类型分别为:阑尾类癌5例(9.09%),阑尾黏液性腺癌34例(61.82%),阑尾结肠型腺癌13例(23.64%),阑尾印戒细胞癌3例(5.45%),阑尾黏液性腺癌所占比例最高。阑尾切除的35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中,阑尾黏液性腺癌24例,结肠型腺癌8例,类癌1例,印戒细胞癌2例。提取24例阑尾黏液性腺癌患者的病理组织DNA进行KRAS、BRAF基因检测,其中8例患者发生KRAS基因突变;BRAF基因均为野生型。对8例阑尾结肠型腺癌肿瘤组织DNA进行KRAS、BRAF基因检测,其中1例患者发生KRAS基因突变;8例患者BRAF基因均为野生型。1例阑尾类癌患者KRAS、BRAF基因为野生型。2例阑尾印戒细胞癌患者KRAS、BRAF基因均为野生型。24例阑尾黏液性腺癌患者进行MSI检测,其中1例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1例患者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22例患者微卫星稳定(MSS)。8例阑尾结肠型腺癌患者进行MSI检测,其中1例患者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7例患者微卫星稳定(MSS)。2例阑尾印戒细胞癌及1例阑尾类癌患者MSI检测结果均为微卫星稳定(MSS)。结论1.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发病率低,常见于中老年人;2.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首发症状多为右下腹疼痛,常误诊为阑尾炎;3.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以黏液性腺癌多见;4.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MSI-H很少见,可能很难从免疫治疗中获益。阑尾恶性肿瘤KRAS突变比例较高(9/35),BRAF突变比例极低(0/35),KRAS、BRAF野生型的患者可能会从靶向治疗中获益。
於婧婧,张文奇,陈雅青,陈建军[5](2019)在《阑尾原发性肿瘤的CT征象特征与手术病理相关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阑尾原发性肿瘤较罕见,1998年Cornnor等[1]对7970例阑尾手术病理数据库进行统计,发现阑尾原发恶性肿瘤发生率为0.9%左右。约30%~50%的阑尾原发肿瘤患者临床表现均为急性阑尾炎[2],术后病理检查时得以确认。阑尾原发性肿瘤肿块较小时常无临床症状,其病情进展与阑尾炎相似,易被误诊,术前诊断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本次研究对本院近3年内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0例阑尾原发性肿瘤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此类肿瘤的认识。1资料与方法
朱宏[6](2019)在《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及相关文献复习》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及目的】卵巢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实体恶性肿瘤。恶性淋巴瘤累及卵巢可能是原发性结外疾病,继发受累可能是临床隐匿性淋巴结病的初始表现,也可能是播散性淋巴瘤的晚期并发症。原发性结外淋巴瘤的侵袭性较低,5年生存率为80%,而继发性淋巴瘤为33%。因此,区分它们是非常重要的。结外淋巴瘤是指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瘤,其中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 y ovarian non-Hodgkin’s lymphoma,PONHL)极为罕见,仅占节外非霍奇金淋巴瘤的0.5%和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的1.5%。本文对3例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经过及预后状况进行分析比较,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学术研究,增加临床医生对PONHL临床特点、影像学检查、免疫组化结果及治疗方式的认识,从而提高临床工作者对PONHL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治疗的能力。【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3例PO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该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回顾,讨论了P ON-HL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手段及预后等,并且提出了对PONHL在治疗方面的建议。【结果】病例1及病例2患者为绝经后女性,病例3患者为19岁年轻患者,均因腹部胀痛不适入院。其中病例1行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病例2行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病例3行腹腔镜下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术后病理均为卵巢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其中病例1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20(3+),Pax-5(3+),mu m-1(3+),Ki-67(3+,80%)。术后因经济因素给予单用CHOP方案静脉化疗7个疗程。术后1年余因突发便血再次入院,盆腔彩超提示左侧腹腔内混合性包块,考虑肿瘤复发可能,随访过程中死亡。病例2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20(+),Pax-5(+),mum-1(+),Ki-67(+,>70%),CD10(-)。术后给予R-CHOP方案静脉化疗8个疗程。术后2年余因“言语障碍”在门诊查头颅CT提示脑转移可能,随访过程中患者死亡。病例3术后免疫组化结果:CD20(3+),Pax-5(3+),mum-1(+),CD30(+),ALK-1(-),bcl-6(-),CD10(-),Ki-67(+,>90%)。术后给予CHOP方案静脉化疗8个疗程,术后8月因“自觉扪及腹壁肿块”入院,入院行穿刺活检,病理提示恶性肿瘤,考虑肿瘤复发可能,予以R-GDP方案静脉化疗4次。现腹壁肿块较前明显缩小,仍在门诊随访中。【结论】PONHL是临床上罕见的恶性肿瘤,确诊常常依赖于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及免疫组化标记结果。目前临床上对其主要治疗方案为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后,辅以放化疗,化疗方案常常为CHOP,对于CD20阳性的淋巴瘤,可以加用美罗华,其预后较差。对于年轻患者,可以考虑实行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方案,我们可以在放化疗前将卵巢组织冷冻保存,在疾病完全缓解时,冷冻保存的卵巢组织可以在患者中重新植入,从而恢复卵巢功能和自发妊娠。
侯振,索岳尔,穆剑锋,张厚君,何亮,周天宇,王权,曹雪源[7](2017)在《原发性阑尾肿瘤30例临床诊治分析》文中指出为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阑尾肿瘤的诊治水平,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6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阑尾肿瘤30例患者临床资料。本组30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阑尾炎和腹部包块,均经手术和病理确诊,包括黏液性肿瘤19例,阑尾腺癌8例,阑尾类癌2例,恶性淋巴瘤1例。行右半结肠切除术3例,行回盲部切除术8例,15例行单纯阑尾切除,其他手术方式4例。随访25例,2例腺癌术后死于其他疾病,1例粘液性肿瘤死于白血病,1例腺癌于术后10个月复发,余均无复发和转移。阑尾肿瘤临床少见,缺乏特异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主要依靠术中快速冰冻切片和术后病理确诊。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术式选择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因素。
杜舟,韩少良,贾曾荣,王鹏飞,程骏[8](2014)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中临床表现类似急性阑尾炎者22例、慢性阑尾炎者15例、阑尾周围脓肿者12例、腹部包块者7例、胃肠道穿孔者2例。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确诊10例,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48例,组织学类型:阑尾类癌40例、阑尾腺癌6例、黏液囊肿2例、黏液囊腺瘤5例、腹膜假性黏液瘤2例、恶性神经鞘瘤1例、恶性淋巴瘤2例。58例中手术方式为单纯阑尾切除术6例,回盲部切除术8例、右半结肠切除术44例(其中腹膜假性黏液瘤2例行右半结肠切除+5-氟脲嘧啶1 000 mg腹腔化疗);根治性切除术55例,姑息性切除术3例。腹膜假性黏液瘤2例分别于术后36个月和54个月肿瘤复发死亡,5例黏液囊腺瘤和2例黏液囊肿均长期生存无复发。7例阑尾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14%),其中肝转移4例、腹腔复发3例。49例恶性阑尾肿瘤的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49/49例)、92%(35/49例)及80%(39/49例),其中阑尾类癌为100%(40/40例)、98%(39/40例)及92%(37/40例),阑尾腺癌为100%(6/6例)、67%(4/6例)及33%(2/6例)。结论原发性阑尾肿瘤术前确诊困难,但术中快速病理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方式应根据肿瘤大小、性质及部位来确定。
董学峰,马振海,赵永福[9](2012)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8例》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分析如何减少误诊及二次手术,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1-2011年收治的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患者8例及国内2001-2011年公开发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文献434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患者8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76岁,中位年龄48.37岁.病程10h-8d6例,3年1例,最长1例20年.术后病理:类癌4例,腺癌4例.8例患者术前及术中均未考虑阑尾恶性肿瘤.治疗结果6例获得随访,其中4例至今生存,1例死亡,1例复发.文献收集的434例患者:男220例,女214例,年龄10-86岁,中位年龄45.14岁,术前仅2例确诊.术后病理:类癌287例,腺癌138例,恶性淋巴瘤6例,平滑肌肉瘤3例.预后:阑尾类癌预后较好,腺癌、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预后相对较差.结论: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术前确诊困难,主要依靠术中冰冻切片及术后病理确诊,根据病理类型、肿瘤的大小、病变部位、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选择合理术式是保证预后的重要手段.
龚龙波,孟良,吕孝鹏,徐玉振,谢志远[10](2012)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治分析:附17例报告》文中提出目的探讨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徐州医院1993年3月至2008年11月的17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无一例术前确诊,均在术中及术后病理确诊,其中黏液腺癌6例,类癌9例,恶性淋巴瘤2例。3例术中快速病理回报后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3例患者术后3<d天再次手术,均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行回肠双腔造瘘术。结论阑尾肿瘤临床少见且无特异性症状,术前诊断困难,对术中可疑肿瘤患者,应行术中快速病理检查,对术后提示为阑尾恶性肿瘤患者,应及时再次手术治疗。
二、原发性阑尾恶性淋巴瘤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原发性阑尾恶性淋巴瘤1例(论文提纲范文)
(2)766例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回盲肠解剖结构分析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3)原发性阑尾肿瘤49例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一般资料 |
3.2 首发症状 |
3.3 辅助检查 |
3.3.1 血清学检查 |
3.3.2 影像学检查及纤维结肠镜检查 |
3.4 术前诊断 |
3.5 手术方式 |
3.6 术后化疗 |
3.7 随访 |
3.8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分类 |
4.2 性别及年龄分布 |
4.3 首发症状 |
4.4 手术方式 |
4.5 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 |
4.6 术后病理特点 |
4.7 预后 |
第5章 讨论 |
5.1 发病情况 |
5.2 临床表现 |
5.3 诊断方法 |
5.4 治疗及预后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55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KRAS、BRAF及MSI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及预后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1.引言 |
2 资料 |
3 结果 |
4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疾病特点及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阑尾原发性肿瘤的CT征象特征与手术病理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病理结果 |
2.2 CT表现 |
3 讨论 |
(6)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及相关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资料:病例报道 |
2.方法:相关文献复习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中英文术语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 个人简历 |
附录C 综述 原发性卵巢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
参考文献 |
(7)原发性阑尾肿瘤30例临床诊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一般资料 |
2 讨论 |
(9)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8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材料和方法 |
1.1材料 |
1.2方法 |
2结果 |
2.1本院收治的8例患者 |
2.1.1临床资料: |
2.1.2治疗结果: |
2.2文献收集的434例患者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
2.2.1病例特点: |
2.2.2临床表现: |
2.2.3术前误诊情况: |
2.2.4术后病理情况: |
2.2.5文献中246例阑尾类癌直径大小、生长部位及手术方式见: |
2.2.6治疗: |
2.2.7随访: |
3讨论 |
■背景资料 |
■同行评议者 |
■研发前沿 |
■创新盘点 |
■同行评价 |
(10)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治分析:附17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
一、一般资料 |
二、病理结果及手术方式 |
三、预后及随访 |
讨论 |
一、发病和预后 |
二、诊断 |
三、治疗 |
四、原发性阑尾恶性淋巴瘤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及手术决策[J]. 武颖超,文龙,窦伟冬,张峻岭,吴涛,汪欣.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21(12)
- [2]766例回肠末端孤立性病变临床分析[D]. 吴义军. 郑州大学, 2020(02)
- [3]原发性阑尾肿瘤49例临床诊治分析[D]. 赵得志. 吉林大学, 2020(08)
- [4]55例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KRAS、BRAF及MSI基因突变与临床表型及预后的分析[D]. 刘颖. 郑州大学, 2019(07)
- [5]阑尾原发性肿瘤的CT征象特征与手术病理相关性分析[J]. 於婧婧,张文奇,陈雅青,陈建军.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9(04)
- [6]原发性卵巢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及相关文献复习[D]. 朱宏.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7]原发性阑尾肿瘤30例临床诊治分析[J]. 侯振,索岳尔,穆剑锋,张厚君,何亮,周天宇,王权,曹雪源. 医学与哲学(B), 2017(02)
- [8]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J]. 杜舟,韩少良,贾曾荣,王鹏飞,程骏.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14(08)
- [9]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8例[J]. 董学峰,马振海,赵永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28)
- [10]原发性阑尾恶性肿瘤的诊治分析:附17例报告[J]. 龚龙波,孟良,吕孝鹏,徐玉振,谢志远. 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 2012(05)
标签:淋巴瘤论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论文; 病理报告论文; 病理检查论文; 阑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