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家宝访美:加强合作 互利双赢(论文文献综述)
王宁[1](2019)在《美国跨国公司的话语权建构 ——基于中美经济外交的视角(2008-2018)》文中研究表明2018年对于在华经营的美国企业而言是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年:2018年不仅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美建交以来双边关系最充满不确定性的时期。作为21世纪初以来国际关系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基于意识形态的不同和美国多变的对华外交政策,经济关系从1998年至今在几乎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成为维护两国双边关系向良性发展的“压舱石”。而在特朗普执政时期,经济却已经有从“压舱石”向“政治武器”演变的趋势,因此,在当前多变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中美经济外交的地位不言而喻,对中美经济外交的现实和历史研究尤为必要。从21世界初经济外交这个理念被提出以来,中美两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在重大的经济议题上积极通过斡旋、谈判和利用国际机制等外交手段来解决经济领域的问题,这就为掌握经济权力和希望获取最大经济利益的经济权力主体和利益集团提出了新的课题和争夺话语权的新的领域,其中以美国跨国公司为主要代表。本篇论文首先在理论层面上通过阐释福柯的“话语权”理论来解释话语如何产生权力,以及话语权力的构成,话语实践的语境,并逐步延伸到国际关系领域中的国际话语权及其建构的五个维度。在理论上确定话语可以产生权力以及如何产生权力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关系中的“复合相互依赖”理论来提出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中成为话语主体的理论和制度保证。在宏观制度层面上,通过分析中美经济外交机制的双层博弈机制和美国对外政策制定的权力结构,找到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机制框架下拥有国际话语权的制度依据,即“话语语境”,再进一步在微观层面上采取传播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美国跨国公司的国际话语权建构的五个维度:话语主体、话语对象、话语内容、话语平台和话语效果来在“话语实践”维度进一步探讨美国跨国公司这一非国家行为体是如何在2008-2018年历时十年的中美经济外交中作为话语主体建构起自己的话语权力路径,并探讨该话语路径和机制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通过“人民币汇率”、“中美双边投资协定”和“关税”三个案例进一步检验和探讨这一话语建构机制,并发掘影响其话语效果的因素。为了回答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十年间不同阶段的变化,笔者通过对媒体的内容分析找寻变化背后的原因。最后,基于研究结果,笔者指出了该项研究对于当代中美经济外交的重大意义。
孙宇晨[2](2017)在《“天道—天理”观念对现代中国身份的重构效应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国家身份的塑造是历史和现实互动的结果,是自我与他者对话的结果,同时也是话语和观念建构的结果。就国际关系学科而言,建构主义一直是身份理论的主流,重视的是国际社会、外部他者对行为主体身份塑造和自我认知的影响。但对于大国来说,其身份的建构往往更多地受到本身的历史实践和思想观念的作用。在这一方面,后结构主义则提供了较多的理论资源。综合运用上述两派理论,采取内外结合的双重视角分析现代中国身份的建构,从广义的“天下观”即“天道-天理”观念入手,研究外来观念和实践冲击如何通过这种思维结构的转化,塑造中国自身的身份认同,进而提出“现代性”和“民族国家”话语并未从本质上规范中国身份和中国外交的核心论点。以建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有关国家身份的理论认知为研究基础,以甲午战败后进化论思想传入中国为历史起点,梳理百余年来中国国家身份建构同“天道-天理”思维结构的关联进程。首先细致分析社会达尔文主义在中国传播过程中的变构,并辅以案例解读严复“天演论”以中式思维对西方学说的整合与阐发。在此基础上,通过剖析革命党人在辛亥革命前后“国族”观念的转变,以及作为其政治结果的民国创制对清朝国家建构理念的继承,指出中国“以国立族”的现代建构路径和“内含天下的中国”的政治意涵。选择以“极端的年代”长时段视角梳理从一战到冷战结束这七十余年间中国身份认同的变迁,剖析“革命民族主义”作为中国“天道-天理”观念同时代主题的结合对国家身份建构的制动作用。其中将具体说明:20世纪上半叶中国从“游离性”国家到“革命性”国家的转变过程中,马列主义引入中国的内外意义以及抗战并未完成中国身份认同建构的事实,重点阐释“革命理性”对新中国外交及民族国家建构的作用,深入挖掘其背后冷战“天下观”的两极性趋势,强调20世纪70年代“三个世界”理论对国家外交方略回归到现实主义、以经典“天下”思维结构定位中国身份的鲜明特征。通过剖析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以“负责任大国”身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出一系列世界构想的实践进程,得出如下结论:中国以“现状性”国家身份融入国际社会的过程本质是一种“协调”;以“和谐世界”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代表的世界愿景足以说明“天道-天理”观念在当下中国身份建构中仍在扮演重要角色。作为一种尝试,研究最后以“东西南北”的整全性世界观探究当下中国的战略布局和国际认同路径的塑造,并就未来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影响因素给出一家之言。综合上述,揭示现代中国的外交哲学本质上是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杨荣国[3](2017)在《“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是在古代丝绸之路基础上创造性形成的、全方位推进中国与欧亚非各国各领域务实合作的一种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新型多边跨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其致力于欧亚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欧亚非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互联互通、互利共赢的欧亚非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实现欧亚非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一带一路”倡议是党中央根据全球形势变化和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首次在国际社会提出的宏大区域合作倡议,是我国实施新一轮扩大开放的重要举措,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一带一路”倡议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并获得了相关国家及国际组织的积极支持和参与。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仍存在诸多疑虑和误解,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也始终夹杂着质疑和反对的声音,这将严重制约和影响“一带一路”建设的进程和成效。可以说,疑虑与不信任已成为“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如何获得广泛的国际认同与深厚的社会民意基础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成败的关键。面对国际社会和“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疑虑、误解和责难,公共外交作为一种改变国际公众心目中一国国家形象定位、培养国际公众对一国的好感、对该国国家利益的理解以及对其政策的支持的外交努力,应该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推动作用。因此,有必要调动国内各类政府行为体与非政府行为体围绕“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和实施以传播丝路文化、传递丝路友谊、讲好丝路故事、弘扬丝路精神为内涵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全面、准确、鲜活地展示、宣介和传播“一带一路”倡议,以增进“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对“一带一路”倡议及中国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为“一带一路”建设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氛围与外部环境、奠定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民意基础以及赢得更多的参与者、建设者和支持者。本文在吸收借鉴中西方公共外交理论、结合中西方公共外交实践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外交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观点和方法,提出了涵盖理论分析、历史分析、概念界定、环境评估、战略规划、路径选择等环节构成的“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分析框架,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这一新命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论文除导论和结语之外,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集中阐释了公共外交的基本理论,从基本概念、特点功能、发展历程与发展动力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以及兴起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从理论维度、理论范式、构成要素与运行等方面对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第二章主要概述了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以及“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提出背景和战略意义,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外交理论与实践概述与展望的基础上,提出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向“一带一路”域内外国家公众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对于营造“一带一路”良好国际舆论环境、夯实“一带一路”社会民意基础、应对和缓解中国崛起困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第三章主要从主体对象、战略内涵、目标任务、核心理念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相关概念范畴进行了界定和说明;第四章主要从现实基础、挑战障碍和影响因素三方面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评估,明确开展和实施“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所拥有的资源与优势以及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第五章主要结合“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实施对象、实施环境对“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进行了探讨,包括明确“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确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选择“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开展形式、制定“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体系;第六章主要探寻了“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包括构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丰富“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拓展“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推进“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加强“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刘涛[4](2013)在《冷战后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研究》文中指出冷战后至今,国际局势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当中,国际格局开始向多极化发展。美国的经济增长趋缓,新兴大国日益壮大,大国间权力差距呈缩小态势。多极化格局萌芽——形成——稳固的历史进程,具体表现为新兴大国通过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实现权力同美国接近的漫长历史过程。这一过程充满国家实力的起伏追逐,战略战术的竞争对垒,地缘政治的聚散重整,是一个波折而复杂的历史进程。冷战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国际体系当中扮演领导者的角色,对国际规则、秩序的制定、运行具有主导力。美国不允许任何国家挑战美国的领导者地位,对于任何可能成为领导者的国家,美国都实施防范、牵制的战略。一方面试图将潜在领导者国家纳入到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当中,使其成为美国世纪的合作者与马前卒。另一方面对于不完全按美国意志行事的潜在领导者国家牵制阻遏,不允许它挑战美国。总结来说,在多极化国际格局从萌芽直至稳固的历史进程当中,美国必然不放弃世界领导者的地位,必然要维持目前一超单极的格局,排斥新兴大国参与国际格局的历史性重塑。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实际上就是美国维持本国单极领导地位,避免新兴大国同美国发生权力更替,防止多极化格局形成、稳固的大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本论文共设五章,全文的逻辑结构为“是什么(东亚的安全状况)——应对(美国的安全政策)——再应对(中国的安全对策)”,按照这一逻辑推动全文。全文的基本架构是:首先阐述东亚的安全状况,然后介绍美国面对历史而具体的东亚安全状况所作出的安全应对(安全战略与部署、同盟、非同盟),最后阐述中国在美国的安全应对面前,应当做出怎样的再应对。具体结构与观点如下:第一章:冷战后东亚地区安全形势。冷战之后,东亚地区结束了两极争霸,开始了探索地区新安全秩序、维护地区和平与经济发展的新时期。在权力格局上,美国对东亚地区的安全事务仍然具有最强的主导力,但地区大国崛起对美国的主导者地位形成了竞争,东亚多边安全合作也对美国的主导者地位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东亚地区在冷战后面临严峻的传统、非传统安全威胁。上述种种态势,为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划定了大背景。第二章:冷战后美国的东亚地区安全战略。第二章承接第一章。阐述了面对冷战后的全球安全形势和东亚安全形势,美国安排了怎样的全球安全战略和东亚安全战略来加以应对。东亚军事前沿部署是东亚安全战略的物质载体与最终手段,是美国全球安全战略与东亚安全战略的最直接体现。第三章:美国在东亚的安全同盟政策。东亚安全同盟是美国引导、塑造东亚安全秩序、安全局势的重要手段。本文用同盟体系——同盟内部联结机制——同盟运作机制的模型来研究美国东亚同盟问题。在美国的东亚安全同盟政策中,有三个问题是无法绕开的。第一个问题是美国在东亚建立了五个同盟。美国要避免这五个同盟各自为战,必须要把分散的同盟组织化,实现1+1+1+1+1>5。第二个问题是同盟需要维护管理,缺乏管理的同盟涣散虚弱,盟国间互不配合,同盟就失去了意义。美国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对东亚同盟加以管理,保障强大的同盟内聚力。第三个问题是美国如何具体运作在东亚的安全同盟。建立好同盟之后就要把它运转好,美国如何与东亚同盟国家协调政策,如何指挥与东亚同盟国家的军事行动,这些具体内容落实了同盟机制,保证了同盟有效运转。第四章:美国对东亚非同盟国家安全政策。冷战之后,国际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冷战时期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之间建立的服务于两极争霸格局的安全互动机制已经过时,美国自冷战后至今一直在调整着同东亚非同盟国家之间的安全互动模式。这一调整形成中的新模式首先是强调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的伙伴关系。其次是重视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的战略对话。第三是发展美国对东亚安全机制的参与。第五章:美国东亚安全政策的影响与中国战略对策。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在维持美国领导地位的同时,增加了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和安全紧张,损害了中国的周边安全、军事安全,妨害了中国的主权领土统一。中国需要同美国加强战略对话、开展安全合作,建立互信互惠的大国关系。中国也要发展同东亚主要国家的军事合作,壮大维持世界和平稳定国家的阵营。中国还要持续发展综合国力。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世界近二十年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之一。中国的军事力量是为和平崛起服务的军事力量,担负维护中国核心利益的重任,也为维护世界和平承担责任。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崛起道路,中国不与别国争霸,中国更不会称霸,中国永远是和平与发展世界潮流的拥护者和中坚力量。通观全篇,本文认为:美国目前的世界霸主地位是历史的产物,是硬软实力、安全战略等因素共同决定的。就实力而言,美国是全球最强的国家,凭借巨大的力量领先,在东亚维持同盟体系与前沿部署,领导东亚安全秩序,并从中获益。就安全战略而言:美国的战略重心日益向东亚移转,军事力量也日益向东亚重点投射;美国维持与日本、韩国、菲律宾、泰国的军事同盟关系,并将美澳同盟拉入东亚安全格局当中,实现了自北向南扼守地缘要害,威慑整个地区;美国发展与非同盟国家的战略关系,与非同盟国家建立伙伴关系,开展战略对话,参与安全机制,以此实现地区战略目标。在美国的挤压之下,一超多强格局的发展前景引人关注。中国如何克服困难,把化解美国压力同参与地区安全规则、安全秩序结合,走出一条大国和平崛起的全新道路,需要思考,值得探索。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和平崛起是中国对全世界各国与各族的庄严承诺。中国有决心也有能力破解大国和平崛起、中美和谐共存这一难题,为国家的复兴,东亚乃至世界的和平、繁荣,做出伟大的贡献!
周宏刚[5](2013)在《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形象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发展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中印两国的相互认知对于亚洲的繁荣与稳定以及边界问题的最终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三家印度英文主流报纸《印度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为研究对象,抽取2003至2011年间与中国相关的4687篇报道。由于印度的官员、受教育阶层以及对外交政策有影响力的人士都讲英语,印度英文媒体对政府的外交决策具有重要的舆论影响力。一般认为,《印度时报》是印度右翼势力的代言人;《印度教徒报》代表左翼政党的利益;《印度快报》对中国保持警惕,但态度较为温和,总体上“中间偏右”。三家报纸的基本上能够代表印度英文媒体对中国的看法。2003年以来,中印关系回暖,经贸交往带动了中印关系的全面发展。虽然中印关系经历了一些挫折,但是两国政府发展友好关系的决心从未动摇,两国全面合作的进程从未中断。反映在舆论界,就是中印关系成为三家报纸持续报道的焦点。9年间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的恢复期。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访华是中印友好关系的新起点。《印度时报》关于中国的报道从2002年的76篇迅速增长到2003年的120篇。三家报纸讨论的是要不要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如何评价瓦杰帕伊对中国的访问。第二阶段,2004年到2006年的稳定发展期。由于中印两国的交往已停滞多年,三家报纸对中国有一些好奇,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快速发展,印度应该在哪些方面学习中国,如何开拓中国市场。与此相应的是,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稳步增长,反映出中印关系欣欣向荣的景象。第三阶段,2007年到2011年的怀疑挫折期。中印贸易不平衡的加剧、边界问题的悬而未决以及地缘竞争的愈演愈烈,这些都成为中印关系的障碍。三家报纸对中国的报道数量持续走高,但是报道倾向开始发生变化,从友好转向猜忌,中国的国家形象开始下滑。本文采用内容分析和话语分析的方法,以议题为经,以时间为纬,分析了三家报纸在政治、经济、军事等七大议题上的差异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中国形象。《印度时报》采用二元对立的框架,把中国看成竞争者和敌对者,处处担心中国,反映出其自卑的心态。《印度教徒报》采用中印一体的框架,把中国看成友好的邻居,折射出其乐观自信的心态。《印度快报》采用对比的框架,既强调在经济上与中国合作,又在政治军事上高度警惕中国。中国形象受到三家报纸报道框架的制约,通过议题的设置、报道数量的多少、报道角度的选择以及报道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来。《印度时报》最关注的是经济和社会议题,议题设置是“封闭式”的,焦点效应突出,加上故事化手法的运用,能够增强报道的系统性和说服力,但是容易以偏概全,误导读者。《印度教徒报》对政治和文化议题关注较多,议题设置是“开放式”的,议题分散,报道手法比较客观,但是这些都削弱了报道的力度。《印度快报》注重军事和环境议题的报道,关注宏观议题,对事件的历史和国际背景的介绍较多,报道手法客观、冷静,常常采用对比的视角。《印度快报》对中国的立场表面上比较温和,而实际上关注的都是事关全局利益的战略性议题。本文最后从新闻生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报道框架的各种因素,包括国家利益、市场压力、政党政治、职业理念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在国际传播中,媒体中的国家形象受国家利益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市场和政党政治的压力。三家报纸中不同的中国形象体现了中印关系的复杂性,也反映出中国自身存在的问题。因此,中国形象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自身状况的改善。
王国浩[6](2012)在《冷战后中美准安全共同体研究》文中认为从1784年美国派出“中国皇后”号前往中国开始,中美关系绵延200多年,期间尽管经历坎坷曲折,但总体而言趋势是日趋紧密,交往日益频繁。冷战结束伊始,尽管“六·四”风波使中美关系跌入冰点,贸易需求使得无论是老布什政府还是克林顿政府都最终采取了与中国合作的政策。尽管受到1995-96年的台海危机、1999年的炸馆事件和2001年撞机事件的挑战,20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美关系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并日臻成熟。中美关系大致经历了从安全上的战略需要到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再到多领域的交流合作,中美关系呈现越来越紧密的特征。双方各领域合作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小到大,从被动地推动合作到积极拓展合作领域,更逐渐呈现出形成准安全共同体的趋势。本文的目的在于论证中美之间出现存在准安全共同体的事实与所带来的结果。
余利红[7](2011)在《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也随之而频繁发生,其中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延续至今。当前,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仍然是美国在中美经贸关系中关注的中心问题。本文试图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演变历程、特点、形成机制及其对中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的影响进行研究。这不仅有利于深刻认识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本质、和成因,也为我国应对当前和未来激烈的知识产权保护摩擦提供启示。首先,本文就研究背景、意义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关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现有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的成果:(1)对知识产权保护经济效应的研究,尤其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等研究强调了南北国家之间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利益冲突;(2)对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发展过程以及中国面临的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法学研究和少量的经济学研究;(3)贸易摩擦的政治经济学研究,从贸易政治经济学角度揭示了各种贸易摩擦的内生过程。本文将从贸易的政治经济学视角对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进行系统的理论和经验研究。其次,本文对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发展演变过程和表现形式进行概述,并对其政治经济学特征进行分析。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主要有三种形式:“特别301”条款下的争端显示出美国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准入情况的高度不满;“337”调查争端中,中国是美国的头号目标国,而“337”制度的多次修改也反映了美国知识产权密集型行业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政治诉求;在世贸组织下的中美知识产权争端也主要反映了美国知识产权利益集团对中国履行TRIPS义务的不满。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背后呈现出明显的政治经济学特征,突出表现在美国以国际知识产权联盟(ⅡPA)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利益集团通过各种频繁的政治活动来推动美国政府施压中国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第三,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了美国和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方面的决策机制及其政策特点。随着美国上世纪70年代出现贸易逆差,霸权地位逐渐衰退,美国开始推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战略,以此重振其霸权地位。这一战略在新世纪被进一步强化,表现为美国国会、总统领导的政府部门、知识产权利益集团一致地支持高水平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中国是美国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重点对象。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是美国强力推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战略的必然结果。在“依存市场的国家主义”的政治决策体制下,中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引入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最高领导人作出改革开放重大决策后的一个配套举措。中国的利益集团活动只对知识产权保护决策起到“边际性”的影响。近几年来,我国政府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显示了更大的政府主动性,2008年颁布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激励自主创新。第四、对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是否促进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进行了计量研究和案例分析。在对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度量的相关研究基础上,运用我国1985-2009年的相关数据构建时间序列模型,得到了18个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美国在“特别301”条款下对我国施加的单边压力并没有显着地带来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上升;但TRIPS所代表的多边压力却显着而有力地导致了我国知识产权实际保护水平的提高。由于TRIPS协定本身体现了美国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战略及美国国内知识产权利益集团的保护要求,因此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给中国施加的保护知识产权压力的确促进了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加强的过程呈现出明显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特征。中美版权摩擦与中国软件正版化过程的案例表明以BSA为首的美国利益集团一方面加剧了中美版权摩擦,但同时也和中国国内利益集团一起推动了中国软件正版化进程。最后,本文对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未来发展态势进行了预测,认为中美之间的这一摩擦将会长期存在,并且呈现出较大的复杂性,但这不会影响中美经贸关系的整体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应对知识产权摩擦的战略性对策建议,并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个方面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屠珊[8](2010)在《中国省级卫视发展战略探索 ——以上海东方卫视为个案》文中提出中国省级卫视的发展始于1986年新疆电视台的上星传输,1999年海南卫视成为最后一个上星的省级频道。在14年间,全国31个省、区、市电视台实现了上星。目前省级卫视的竞争呈现白热化的态势,影响力可以说直逼央视,在全国的电视媒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上海东方卫视作为一个典型的省级卫视,定义为是上海城市的名片,它拥有从1998年到现在十多年的历史,这部历史是中国省级卫视发展的缩影,随着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它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虽然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资源不同,中国省级卫视发展中存在着不均衡性,但是同时,卫视在发展中同质化倾向明显,东方卫视的发展轨迹有着值得探究的普遍性,其面临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本文从东方卫视的发展历程、现状以及始终在博弈的问题入手,对其发展战略做了初步的探索,希望通过研究能对中国省级卫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东方卫视长期对某几个问题存在两难选择,这些问题总结下来存在于组织架构、节目制作方式、频道定位等方面。从借鉴其它兄弟卫视的关键发展战略入手,正确面对东方卫视目前遇到的两难问题,才能打造出适合上海定位的品牌,找到一整套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最终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突破之路。俗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东方卫视需要发掘上海全国金融中心的特殊地位、做出上海本地的特色,才能创出自己的品牌。只有内容为先,才可能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
陈旺[9](2009)在《东南亚华文报纸涉华社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选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这4个华人华侨人口都超过百万、地区影响力位居前列的东南亚国家,考察当地影响力大、代表性强的华文报纸中涉及中国、华人华侨的社论,得出其关注重心和观点倾向,进而想办法利用其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本文先用内容分析法,从报道的主题(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报道的地域(大陆、台湾、所在国等)、态度倾向等方面,对其做量化统计,系统地了解东南亚华文报纸涉华社论,以此知道它们的关注重心和观点倾向;再用文献分析法就内容分析得出的几个主题做更进一步的解析,并重点补充内容分析无法表达的研究发现,从而使得两种研究方法相互补充,并适当补充些文献研究法,共同完成本研究。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概述了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视角和方法等,并回顾了相关研究的学术成果,阐述了本文选题的形成以及研究的创新等;第二章介绍了本研究涉及到的主要华文报纸及其所在国华文报业概况;第三章开始进入本研究的核心部分,用内容分析法系统地了解了东南亚华文报纸涉华社论,由此知道它们的关注重心和观点倾向;第四章和第五章都属于主题评析部分,其中第四章分析有关中国大陆的报道,包括中国大陆内部事务、中国国际外交事务、中国与华文报所在国之间的两国关系等,而第五章则是有关中国台湾的报道分析,包括台湾岛内事务和两岸关系事务;最后一章是结论和讨论。
严怡宁[10](2008)在《国家利益视野下的美国涉华舆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目前的发展急需打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而美国舆论的国际影响力使我们不得不重视中国在美国的舆论发展。为了深入理解美国涉华舆论的复杂现实并寻找对策,本文力图从国家利益的视角出发,全面分析美国近十年来包括政府、媒体、公众三个环节在内的涉华舆论。论文首先基于国家利益的历史性、主客观交融性、其内涵的丰富性以及舆论主体的多元集合剖析了舆论在国家利益判定过程中的复杂性,同时还审视了舆论过程中政府、媒体及公众的复杂互动。与此同时,论文又梳理了美国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以及美国涉华舆论的历史变迁,为研究当下的美国涉华舆论奠定了理论基础及历史背景。论文采取了以实证研究为主的研究方法。以1996年至2006年间能够反映中美利益关系变化的八大里程碑事件作为研究对象。这八个事件分别为:1996年“台海危机”、1998年克林顿总统访华、1999年北约“误炸”中国驻南联盟使馆、1999年中美签署入世协议、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2002年布什总统访华、2003年温家宝总理访华,以及2006年朝核危机激化等。研究选择了《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媒体文本;《美国国务部公告》和《总统文档每周编辑》为政府文本;以及各民意调查机构相关数据为公众意见来源。论文针对国家利益判定过程中的矛盾焦点所在以及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复杂关系,确定了六大分析指标:美国涉华舆论关注的国家利益内容分布、国家利益的指向范围、中国在中美国家利益关系中的角色、美国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分布、媒体/公众对美国政府维护国家利益过程的意见、媒体如何通过消息源体现利益视角。在实证研究部分,论文根据八个事件,分阶段对美国涉华舆论进行了剖析。在各个阶段都分别将报纸与政府文本进行了比较,并分析公众意见作为对照。综合各阶段研究,论文试图总结了国家利益视野下的美国涉华舆论规律,就研究的六个指标概括了两国友好阶段和冲突阶段的一些舆论特征以及政府、媒体、公众的不同侧重。就关注的国家利益内容而言,美国涉华舆论有以下几个特征(1)意识形态利益影响深,但有渐弱趋势;(2)遭遇中美关系重大突发事件时,外交、安全利益关注度上升;(3)报纸更突出敏感的利益内容;(4)政府从利益内容关注广泛向关注点相对集中发展;(5)公众对与切身实际利益紧密相关的内容关注力度呈加大趋势。就关注的国家利益指向范围而言,美国涉华舆论有以下几个特征——(1)常态关系中关注美国的全球利益影响和中美共同利益,后期国际地区利益关注上升;(2)遭遇中美关系重大突发事件时,针对中国的相对利益关注度上升;(3)报纸更重视相对狭隘的利益;(4)政府更倾向于将利益指向范围扩大;(5)公众能从更大利益指向范围考虑框架性问题,具体问题更针对狭隘范围。就中国在国家利益关系中的角色而言,美国涉华舆论有以下几个特征——(1)报纸对中国负面角色塑造偏多;(2)美国政府更为突出中国积极正面的角色;(3)美国公众负面认知略占优势,但有优化趋势。就维护国家利益的手段而言,美国涉华舆论有以下几个特征——(1)报纸相对更偏向敌对手段;(2)政府较推崇积极手段;(3)公众从务实角度选择手段。此外,论文还总结了美国媒体与公众对政府维护国家利益过程的意见规律,即(1)报纸负面意见为主,后期有所改善;(2)公众支持意见偏多,911后经历高峰向低谷的滑落。美国媒体消息来源则体现了突出政治精英视角,兼顾社会不同层次的特点。在此基础之上,论文概括了美国涉华舆论中政府、媒体、公众的互动关系。即(1)政府、媒体及公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点一致;(2)媒体议程善于体现政府高度,公众议程时有偏离政府和媒体轨道;(3)公众的意识形态认识受媒体和政府共同影响;(4)公众对中国的负面形象认知主要源于媒体;(5)两国直接冲突时,公众倾向于支持政府策略。最后论文结合研究展示的舆论现实还提出了改善美国涉华舆论的整体策略以及分别针对美国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对策。针对本研究的局限,论文又提出了今后对这个话题的研究进行改进和拓展的一系列建议。
二、温家宝访美:加强合作 互利双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家宝访美:加强合作 互利双赢(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跨国公司的话语权建构 ——基于中美经济外交的视角(2008-2018)(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篇章结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权力与话语 |
第二节 国际关系中的跨国公司话语权 |
第三节 经济外交和跨国公司 |
第四节 经济外交机制下的跨国公司话语权 |
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小结 |
第三章 中美经济外交机制与美国跨国公司话语权 |
第一节 中美经济外交与美国跨国公司 |
第二节 美国对外政策制定机制与美国跨国公司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十年间的话语权建构 |
第一节 中美经济外交包容化时期的“人民币汇率”议题(2008-2012年) |
第二节 中美经济外交竞治化时期的“中美双边投资协定”议题(2013-2016年) |
第三节 特朗普执政时期的“关税”议题(2017-2018年) |
小结 |
第五章 美国跨国公司在中美经济外交十年间的话语权变化 |
第一节 话语主体的变化 |
第二节 话语对象的变化 |
第三节 话语平台的变化 |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发现 |
第三节 对未来中美经济外交的启示 |
第四节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美国在华跨国公司话语权指标、赋值及说明 |
(2)“天道—天理”观念对现代中国身份的重构效应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选题意义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0.2.3 小结 |
0.3 研究方法 |
0.3.1 历史分析法 |
0.3.2 比较研究法 |
0.3.3 文献分析法 |
0.4 难点和创新点 |
0.4.1 难点 |
0.4.2 创新点 |
1 身份认同:“民族国家”与“天下”之间 |
1.1 国家身份理论述要 |
1.1.1 国家身份的含义与类别 |
1.1.2 国家身份的界定与制约要素 |
1.1.3 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塑造功能 |
1.2“现代性”叙事与国族建构 |
1.2.1“现代性”及其内在张力 |
1.2.2“天道-天理”:传统要素重构中式国族的必然性 |
2 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天下”基因:以民国创制为起点 |
2.1 瓜分危局中的身份震荡 |
2.1.1 体系文化习得与社会进化论 |
2.1.2 力量崇拜思潮的道德转换 |
2.2 主权再造:从“排满”到“五族共和” |
2.2.1 革命党人国族身份观念的变迁 |
2.2.2“天下观”与主权原则的对接 |
3 国家身份选择与“极端的年代” |
3.1 走向“革命”的体系角色 |
3.1.1 存天下于心:马列主义的引入 |
3.1.2 抗战胜利:没有完成的身份认同 |
3.2 纵横冷战:“社会主义大国”的身份建构 |
3.2.1“革命理性”下的新中国外交 |
3.2.2 准确定位“三个世界” |
3.2.3 冷战“天下观”的两极性趋势 |
4 国际视域下新时期中国主体意识的塑造 |
4.1“现状性国家”的积极进取 |
4.1.1“负责任大国”的身份担当 |
4.1.2 从“和谐世界”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
4.2 以道义为终极关怀:民族主义价值的工具性 |
4.2.1“东西南北,中国居中”的探索性视角 |
4.2.2 中国身份认同的未来瞻望 |
结论与启示:传统外交哲学的创造性转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3)“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逻辑框架 |
四、研究重点与创新思考 |
五、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公共外交及其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公共外交的兴起与发展 |
一、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及其辨析 |
二、公共外交的基本特点与功能 |
三、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与动力 |
第二节 公共外交的理论体系 |
一、公共外交的理论维度 |
二、公共外交的理论范式 |
三、公共外交的构成要素与运行 |
第二章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
第一节 中国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 |
一、新中国成立后寻求国际承认的公共外交 |
二、改革开放后服务经济建设的公共外交 |
三、冷战结束后强调和平发展的公共外交 |
四、中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理念与方略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倡议与公共外交 |
一、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背景 |
二、 “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内涵 |
三、国际社会对 “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反应 |
四、中国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意义 |
第三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概念界定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主体对象 |
一、主体选择:政府与非政府行为体 |
二、对象确定:域内外国家公众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内涵 |
一、传播丝路文化 |
二、传递丝路友谊 |
三、讲好丝路故事 |
四、弘扬丝路精神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目标任务 |
一、短期目标:消除疑虑误解、提升 “一带一路”认同 |
二、中期目标:夯实社会民意基础、增进各国战略互信 |
三、长期目标:强化共同体意识、化解中国崛起困境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核心理念 |
一、和平合作、互利共赢的利益共同体理念 |
二、开放包容、互鉴互融的文明共同体理念 |
三、复兴发展、互存互荣的命运共同体理念 |
第四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施环境 |
第一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现实基础 |
一、理论基础:中国外交思想与理论的创新与丰富 |
二、实践基础:中国公共外交工作的拓展与深化 |
三、资源基础:硬实力与软实力资源的潜能与优势 |
四、经验借鉴:国外公共外交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第二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挑战障碍 |
一、中国崛起的结构性矛盾 |
二、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 |
三、国际舆论的歪曲与抹黑 |
四、域内外大国的干涉与影响 |
五、传统与非传统安全的挑战 |
六、国民素质与外交素养偏低 |
第三节 实施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影响因素 |
一、国内支撑体系的有效性 |
二、文化与文明间的融合度 |
三、域内外国家的政治社会环境 |
四、国家间关系与地区地缘形势 |
第五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战略规划 |
第一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体制架构 |
一、机构设置与定位 |
二、隶属关系与层级 |
三、权责分配与分工 |
四、组织运行与管理 |
第二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策略安排 |
一、主题形象策略 |
二、信息传播策略 |
三、公关营销策略 |
四、人文交流策略 |
五、危机管控策略 |
第三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形式选择 |
一、媒体网络公共外交 |
二、文化宗教公共外交 |
三、跨国企业公共外交 |
四、对外援助公共外交 |
五、华人华侨公共外交 |
第四节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效果评估 |
一、效果评估的理论依据 |
二、效果评估的方法技术 |
三、效果评估的指标体系 |
四、效果评估的过程控制 |
第六章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的实践路径 |
第一节 构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话语体系 |
一、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战略 |
二、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创新 |
三、 “一带一路”国际话语传播 |
四、 “一带一路”意见领袖培养 |
第二节 丰富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公关模式 |
一、政府公关:政府主导下的公关外交 |
二、游说外交:政府与民间合作的公关外交 |
三、委托外交:非政府部门的公关外交 |
四、战略沟通:项目运作下的公关外交 |
第三节 拓展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交流领域 |
一、教育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二、科技医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三、文化艺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四、体育旅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
第四节 推进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政策布局 |
一、针对域内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
二、针对域外大国公众的公共外交 |
三、针对域内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
四、针对域外中小国家公众的公共外交 |
第五节 加强 “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机制建设 |
一、高层磋商机制 |
二、交流对话机制 |
三、整合引导机制 |
四、人才培养机制 |
五、投入保障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冷战后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意义 |
二 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研究现状 |
(一) 安全 |
(二) 美国的东亚安全战略 |
(三) 美国的东亚同盟安全政策 |
(四) 国际安全机制 |
三 核心概念 |
(一) 安全 |
(二) 东亚 |
(三) 同盟 |
(四) 非同盟合作 |
四 主要研究方法 |
五 论文创新 |
六 结构设计与基本观点 |
第一章 冷战后东亚地区安全形势 |
一 冷战后东亚地区国际关系 |
(一) 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 |
(二) 东亚国家的权力制衡 |
(三) 多边安全合作对地区安全格局的重塑 |
二 东亚地区传统安全形势 |
(一) 东亚地区的领土与海洋权益争端 |
(二) 东亚地区的核扩散 |
(三) 东亚地区的安全困境 |
三 东亚地区非传统安全形势 |
(一) 东亚地区的三股势力 |
(二) 东亚地区的经济安全 |
(三) 东亚地区其它非传统安全威胁 |
第二章 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演进与部署 |
一 冷战后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 |
(一) 老布什政府的全球安全战略 |
(二) 克林顿政府的全球安全战略 |
(三) 小布什政府的全球安全战略 |
(四) 奥巴马政府的全球安全战略 |
二 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的安全战略 |
(一) 老布什政府与克林顿政府的东亚安全战略 |
(二) 小布什政府与奥巴马政府的东亚安全战略 |
三 冷战后美国在东亚的军事部署 |
(一) 美国在东亚的军事基地 |
(二) 美国在东亚的岛链防卫 |
第三章 美国在东亚的安全同盟政策 |
一 美国在东亚的安全同盟体系 |
(一) 美国东亚安全同盟的战略布局 |
(二) 美国东亚安全同盟的结构 |
(三) 美国东亚安全同盟的功能 |
二 美国与东亚同盟国家间的联结机制 |
(一) 美国与东亚同盟国家间的利益基础 |
(二) 美国与东亚同盟国家的安全依赖 |
(三) 美国与东亚同盟国家间的同盟义务 |
三 美国与东亚同盟国家的安全合作 |
(一) 美国与东亚同盟国家的磋商运作机制 |
(二) 美国与东亚同盟国家的军事指挥与海外协作 |
第四章 美国对东亚非同盟国家安全政策 |
一 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的伙伴关系 |
(一) 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伙伴关系的发展沿革 |
(二) 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伙伴关系的战略意义 |
(三) 东亚非同盟伙伴关系对东亚同盟关系的影响 |
二 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的战略对话 |
(一) 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的主要战略对话 |
(二) 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战略对话的特点 |
(三) 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战略对话的意义 |
三 美国与东亚非同盟国家安全机制 |
(一) 美国对东亚非同盟国家安全机制的参与 |
(二) 美国在东亚非同盟国家安全机制中的作用 |
(三) 美国参与东亚非同盟国家安全机制的影响 |
第五章 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影响与中国战略对策 |
一 美国东亚安全战略对地区安全的影响 |
(一) 维持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霸主地位 |
(二) 增加了东亚地区安全困境 |
(三) 加剧了东亚的安全紧张 |
二 美国东亚安全战略对中国安全的影响 |
(一) 对中国周边安全的影响 |
(二) 对中国军事安全的影响 |
(三) 对中国领土、领海安全的影响 |
三 中国对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的战略对策 |
(一) 加强中美安全战略对话 |
(二) 发展中美安全合作 |
(三) 加强与东亚重要国家的军事合作 |
(四) 提升中国的综合国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难点 |
2 基本统计 |
2.1 样本分布 |
2.2 报道篇幅 |
2.3 稿件来源 |
2.4 发稿地点 |
2.5 消息来源 |
3 议题分析 |
3.1 政治议题 |
3.2 经济议题 |
3.3 军事议题 |
3.4 文化议题 |
3.5 社会议题 |
3.6 环境议题 |
3.7 科技议题 |
小结 |
4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1 报道框架与国家形象 |
4.2 报道框架的体现 |
5 新闻生产过程的制约因素分析 |
5.1 国家利益 |
5.2 市场压力 |
5.3 政党政治 |
5.4 西方文化 |
5.5 职业理念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样本摘要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参加会议及课题目录 |
(6)冷战后中美准安全共同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设计 |
1.4 论文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准安全共同体理论框架 |
2.1 “安全共同体”概念与形成过程 |
2.1.1 安全共同体的概念 |
2.1.2 安全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
2.2 准安全共同体概念的可能性 |
2.3 “准安全共同体”概念与特征 |
第三章 冷战后中美准安全共同体建构分析 |
3.1 战略伙伴关系 |
3.1.1 共识与认可 |
3.1.2 战略合作 |
3.2 制度化交往机制 |
3.2.1 高层对话机制 |
3.2.2 各领域对话沟通机制 |
3.3 危机协调管理 |
3.3.1 危机“烈度”指标定义 |
3.3.2 危机协调管理效果 |
第四章 中美“准安全共同体”的效果 |
4.1 经济成果 |
4.2 信任 |
4.3 认同 |
第五章 挑战与回应 |
5.1 中美关系中的挑战 |
5.2 回应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附件 |
(7)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点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2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概况及其政治经济学特征 |
2.1 "特别301"条款下的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 |
2.2 "337"条款下的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 |
2.3 TRIPs协议下的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 |
2.4 本章小结 |
3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决策机制 |
3.1 美国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理论解释 |
3.2 美国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战略及其决策机制 |
3.3 美国加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重点对象——中国 |
3.4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的决策 |
3.5 本章小结 |
4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经验分析 |
4.1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影响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计量检验 |
4.2 中美版权摩擦与中国软件正版化 |
4.3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5.1 本文的研究结论 |
5.2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发展趋势 |
5.3 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对两国经贸关系的影响 |
5.4 中国应对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对策建议 |
5.5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中国省级卫视发展战略探索 ——以上海东方卫视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上海卫视发展的早期阶段(1998年—2003年) |
(一) 中国省级卫视的发展初期(1986年-1999年) |
(二) 上海卫星电视的诞生和发展初期状况(1998年-2003年) |
1.上海卫视的基本特点 |
2.对海内外落地的探索 |
(三) 上海卫视发展初期反映出省级卫视当时的一些问题 |
本章小结 |
二、上海东方卫视进入竞争时代(2003年—2008年) |
(一) 上海东方卫视发展初期(2003-2005年) |
1.东方卫视的频道专业化改革 |
2.东方卫视初期的内容定位 |
3.东方卫视的企业化经营 |
4.主要竞争对手:凤凰卫视和央视新闻频道 |
5.竞争中的合作整合探索 |
6.东方卫视发展初期存在的问题 |
(二) 以季播选秀节目推动影响力的时期(2005-2008年) |
1.竞争对手湖南卫视的异军突起 |
2.东方卫视"真人秀"节目的发展 |
3.选秀节目的问题 |
4.后选秀时代东方卫视发展的主要方向 |
本章小结 |
三、上海东方卫视的发展现状 |
(一) "风从东方来"东方卫视2009年改版分析 |
1."新闻立台"的状况分析 |
2."文艺兴台"的状况分析 |
3."影视强台"的状况分析 |
(二) 省级卫视发展现状的几大特点 |
1.2009 年中国省级卫视整体收视和市场份额上升明显 |
2.省级卫视第一阵营收视高速上升 |
3.市场份额向排名前列的卫视集中 |
4.综艺节目成为中国省级卫视竞争的主战场 |
(三) 上海东方卫视与其它本地频道情况对比 |
(四) 上海东方卫视的发展诉求 |
本章小结 |
四、上海东方卫视发展主要面临的两难问题 |
(一) 事业性与公司制的博弈 |
(二) 制播分离与自行制作的博弈 |
(三) 新闻和娱乐权重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五、其它省级卫视的发展战略 |
(一) 湖南卫视的关键发展战略 |
1.湖南卫视的发展之路 |
2.值得借鉴的关键战略:先发制人 品牌为王 始终如一 |
(二) 浙江卫视的关键发展战略 |
1.浙江卫视2008年的全新改版 |
2.值得借鉴的关键战略:内外兼修 打造精准执行力 |
(三) 北京卫视的关键发展战略 |
1.北京卫视的新闻事业发展 |
2.值得借鉴的关键战略:充分发挥地区优势 |
本章小结 |
六、上海东方卫视发展战略探索 |
(一) 机制体制创新推动内容创新 |
1.内容创新是体制机制创新的最终目的 |
2.内容创新的几个前提 |
3.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内容创新的几点建议 |
(二) 打造有海派特色的频道定位 |
1.选择之一:采用定位财经特色的价值驱动型发展战略 |
2.选择之二:采用定位上海及上海周边的区域驱动型发展战略 |
(三) 捆绑新媒体谋求新突破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东南亚华文报纸涉华社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视角和方法 |
第三节 研究范围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第二章 主要华文报纸及所在国报业概况 |
第一节 新加坡及《联合早报》 |
第二节 马来西亚及《南洋商报》 |
第三节 印尼及《印度尼西亚日报》、《国际日报》 |
第四节 菲律宾及《世界日报》 |
第三章 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内容分析说明 |
第二节 研究发现 |
第三节 研究结论 |
第四章 主题评析──中国大陆报道分析 |
第一节 大陆内部:正面评论为主 批评指责为辅 |
第二节 国际关系:多为中国说话 |
第三节 两国关系:促进交流合作 |
第五章 主题评析──中国台湾报道分析 |
第一节 台湾岛内:纷乱是主旋律 |
第二节 两岸关系:反对台湾独立,乐见统一进程 |
第三节 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思考 |
第一节 塑造中国形象 |
第二节 发展华文媒体 助力外宣工作 |
第三节 借着东风“走出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国家利益视野下的美国涉华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 理论及历史综述 |
一、国家利益与涉外舆论 |
二、判定国家利益的舆论过程中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关系 |
三、美国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 |
四、美中利益关系与美国涉华舆论的历史演变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内容的文本来源 |
三、研究方法 |
第三章 分析结果 |
第一节 1996年台海危机时期的美国涉华舆论 |
第二节 1998年克林顿访华时期的美国涉华舆论 |
第三节 1999年北约"误炸"中国驻南使馆时期的美国涉华舆论 |
第四节 1999年中美签署WTO协议时期的美国涉华舆论 |
第五节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时期的美国涉华舆论 |
第六节 2002年小布什总统访华时期的美国涉华舆论 |
第七节 2003年温家宝总理访美时期的美国涉华舆论 |
第八节 朝核问题激化时期的美国涉华舆论 |
第四章 总结 |
一、国家利益视野下的美国涉华舆论发展规律 |
二、美国涉华舆论中政府、媒体、公众的互动 |
三、改善美国涉华舆论的策略建议 |
四、研究局限及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温家宝访美:加强合作 互利双赢(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跨国公司的话语权建构 ——基于中美经济外交的视角(2008-2018)[D]. 王宁.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2]“天道—天理”观念对现代中国身份的重构效应探析[D]. 孙宇晨. 辽宁大学, 2017(05)
- [3]“一带一路”公共外交战略研究[D]. 杨荣国. 兰州大学, 2017(01)
- [4]冷战后美国东亚安全战略研究[D]. 刘涛. 吉林大学, 2013(08)
- [5]印度英文主流报纸的中国形象研究[D]. 周宏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6]冷战后中美准安全共同体研究[D]. 王国浩. 上海交通大学, 2012(07)
- [7]中美知识产权保护摩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余利红.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5)
- [8]中国省级卫视发展战略探索 ——以上海东方卫视为个案[D]. 屠珊. 复旦大学, 2010(03)
- [9]东南亚华文报纸涉华社论研究[D]. 陈旺. 厦门大学, 2009(12)
- [10]国家利益视野下的美国涉华舆论[D]. 严怡宁. 复旦大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