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混凝土施工(论文文献综述)
刘沐[1](2021)在《下凯富峡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快速筑坝技术》文中提出随着混凝土新型外加剂的研发和施工新设备的出现,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在高坝和恶劣自然环境条件下得到广泛应。以赞比亚下凯富峡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为项目依托,对快速筑坝关键技术进行归纳和总结,为类似项目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卢绍昌[2](202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材料是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为了确保混凝土材料配合比的合理性,需综合考虑力学性能、材料均匀性、经济性、耐久性、施工适用性等多方面的因素。为了设计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应系统性地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情况展开深入研究。本文分析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了四种优化策略,旨在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柏茜[3](2021)在《滑模混凝土配合比及出模平整度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模施工技术因其施工的方便、快捷以及经济性等优势,逐渐受到广泛的关注与研究,现阶段滑模施工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而其中一些工程对滑模施工混凝土表面的平整度有严格要求;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张家口崇礼进行滑雪项目,要求滑雪道的助滑道线形施工以及表面平整度达毫米级精度。本次课题在以上两大背景下,通过物理试验的方式,开展了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滑模施工中模板的滑升时间提供参考以及为本课题后期试验中混凝土工作性提供依据;以及研究混凝土在振捣作用下的振动加速度、振动粘度系数与混凝土的振动液化性之间的关系,以及混凝土振动液化性对密度和混凝土出模平整度的影响。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以混凝土配合比中水胶比、粉煤灰、早强剂、减水剂为参数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发现混凝土强度增长速率由快变缓,在7d左右时变化最为明显。混凝土7d强度影响因素排序为:早强剂>水胶比>减水剂>粉煤灰;28d强度影响因素排序为:粉煤灰>水胶比>早强剂>减水剂。(2)在振动棒的作用下,通过改变混凝土中振动加速度传感器与振动棒间的距离以及混凝土的坍落度测量加速度的值发现。距离一定时,混凝土振动加速度的最大值从零增加,且在振捣一段时间后出现稳定,不随时间的增加继续增大,混凝土达到稳定的振动液化状态;当增大距离时,混凝土振动加速度最大值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根据混凝土到达振动密实的最低振动加速度,计算出相同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分别为0~20mm、20mm~40mm、40mm~60mm时,振动棒间距分别为22.2cm、25.8cm、27.6cm。(3)采用气球法(乒乓球代替)测量混凝土的振动粘度系数,通过改变混凝土的水胶比、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坍落度、以及测点与振动棒距离研究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发现,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随水胶比和水泥用量的增大而减小且其与两者间都存在明显的线性关系;粉煤灰掺量超过30%后对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影响不再明显;前三个因素中对振动粘度系数影响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水胶比,水泥用量,粉煤灰掺量;而振动棒的有效作用半径是比水胶比对振动粘度系数影响更大的因素。混凝土坍落度越小时振捣密实所需要的时间越长。(4)通过测量采用滑模施工浇筑的助滑道模型平整度及线形,计算出测量高程与设计高程之差的平均值小于等于3.6mm,且模型的测量线形与设计线程重合,表明采用滑模施工技术时,通过提高混凝土的振动液化性能可提高平整度,可以达到助滑道的线形施工以及表面平整度达毫米级精度。
秦琳[4](2021)在《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工业固体废弃物的产量也在与日俱增。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环保政策,消纳大量堆积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学者研究发现,解决这些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有效措施就是将其用于生产混凝土。本文采用新型材料——固废基胶凝材料代替水泥来制备混凝土。依据河北工程大学生命学院教育实习基地项目,项目采用喷射混凝土技术,对混凝土坍落度要求较高,故本文在制备全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基础上,结合均匀设计方法,进行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随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最佳配合比,并应用到项目当中。结合项目要求,分析水胶比、胶砂比、粉煤灰掺量、砂子种类等因素,筛选出影响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坍落度和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得到配合比中各组分的大致范围,其中水胶比范围为0.36~0.44,胶砂比范围为0.24~0.32,粉煤灰掺量范围0%~16%。试验采用均匀设计法进行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并结合SPSS分析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的工作性和不同养护时间的强度回归方程,分析各个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程度和趋势,并确定一组各方面性能良好且满足施工要求的配合比。对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试块进行劈裂抗拉试验,研究混凝土强度的增长幅度与一般混凝土规律的差距。试验设计不同温度和养护条件下的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研究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混凝土的不同龄期抗压强度的影响。
师海霞,马志华[5](2021)在《积极推进混凝土三级配合比自学习智能制造系统建设》文中研究指明一、预拌混凝土智能制造能够实现成本精细化管控,客户智能化服务,系统助力提升质量控制能力预拌混凝土行业特点及我国商品混凝土企业特点决定了混凝土企业成本控制应当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综合考虑,更应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坚定地走智能制造道路。(一)预拌混凝土是高风险运营行业,过程控制才是根本,智能制造是高端手段
潘本金,王蒙蒙[6](2021)在《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施工》文中指出以梁渠沟大桥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混凝土施工为依托,对C60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优化与施工技术的研究进行阐述,其重点就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添加优质粉煤灰、矿粉掺合料的配合比优化,得以具有较高施工性能的施工配合比,在高墩、大跨桥梁中使用的施工技术进行论述,以供同行学习提高。
张戈[7](2021)在《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喷射混凝土以其凝结时间短、超早强以及施工工艺简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隧道与基坑支护、加固等工程中。现有喷射混凝土存在强度等级低、回弹率大、后期强度增长缓慢且对耐久性无明确要求等问题,已引起广泛关注。因此可喷性良好、强度高、耐久性优异的高性能喷射混凝土已成为发展方向,如何实现普通喷射混凝土的高性能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以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作为主要研究目标,通过试验与理论分析相结合,开展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分析胶凝材料用量、水胶比、砂率、矿物掺合料、聚乙烯醇纤维、速凝剂掺量等对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影响规律,给出提高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和强度的技术措施,制备出具有高工作性、高耐久性的C50喷射混凝土,形成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如下:(1)研究了掺入硫酸铝系列无碱速凝剂的喷射混凝土水化和硬化机理。结果表明有碱速凝剂和无碱速凝剂均加速了水泥中C3A和C3S早期水化,提高了水泥诱导前期和诱导期的水化放热速率,促使喷射混凝土迅速凝结和硬化。掺入无碱速凝剂在加速了C3A水化反应速率的同时往溶液中提供了SO42-离子,并没有明显改变溶液中Al3+/SO42-比例,使溶液处于合适硫酸盐体系下,C3A水化速率总体可控,对于C3S后续水化及C-S-H凝胶致密化进程没有阻碍,因此喷射混凝土后期强度稳定增长,并未发生明显倒缩。(2)研究了配合比参数、矿物掺合料和聚乙烯醇纤维等因素对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和流变特性的影响规律,给出了可喷性能的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及聚乙烯醇纤维是提升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的有效措施。当水胶比在0.38~0.40时,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明显降低,当硅粉掺量在10%~15%时,可喷性能提升显着。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有助于提高可喷性能,以体积掺量0.50%~1.0%较为适宜。确定适宜的流变参数范围同时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的可喷性能,当屈服应力在190Pa~250Pa之间,塑性粘度在210Pa·S~250Pa·S之间时,喷射混凝土回弹率低于10%,一次喷射厚度大于340mm。(3)研究了掺入无碱速凝剂喷射混凝土强度影响因素及其提升方法。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配合比参数、掺入适量的速凝剂、矿物掺合料有助于提高喷射混凝土强度,胶材用量在520~540kg/m3,水胶比在0.38~0.40时,砂率在50%左右时,喷射混凝土强度较高。掺入硅粉和偏高岭土有助于提高抗压强度,当硅粉掺量为10%~15%时,强度提升效果最为显着。对于有抗拉强度要求的喷射混凝土,建议掺入适量的聚乙烯醇纤维,建议的掺量范围为0.25%~0.50%。根据以上研究基础,建立了高强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关系式fts=0.41·(fcc)0.59,测得C50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并给出了C50喷射混凝土本构方程。(4)研究了速凝剂、聚乙烯醇纤维和成型工艺对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的影响。喷射工艺的冲击和紧密压缩作用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因此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抗冻性能和抗碳化性能均高于模筑混凝土。掺入无碱速凝剂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掺入聚乙烯醇纤维明显增加了1200um以上的气孔体积,降低喷射混凝土的抗渗性能,电通量和平均渗水高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冻融循环过程中,聚乙烯醇纤维明显抑制微裂缝的产生与发展,限制基体内气泡的连通和扩展,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掺入无碱速凝剂小幅提高了喷射混凝土的碳化深度,聚乙烯醇纤维的掺入降低了喷射混凝土的抗碳化性能,且碳化深度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喷射混凝土碳化深度预测模型。(5)研究了喷射混凝土材料组成与成型工艺特征,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考虑成型方式、速凝剂和矿物掺合料种类与掺量的共同作用,修正了强度计算公式,确定了密实度影响系数k和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μi,给出了不同种类矿物掺合料的建议取值。基于骨料堆积和润滑协同作用原理提出了喷射混凝土浆体体积含量计算公式,提出了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依据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可为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提供支撑。
刘云鹏,申培亮,何永佳,王发洲[8](2021)在《特种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骨料是水泥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随着水泥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场景的拓展,某些基本性能、表面状态与天然砂石骨料有较大差异的特种骨料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通过使用轻质/重骨料是满足高层与大跨结构、桥梁悬臂施工、建筑地基抗浮等重大工程对混凝土特殊密度需求的主要手段。同时,利用再生骨料替代天然骨料制备再生骨料混凝土,可有效解决天然砂石资源匮乏与废弃物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的问题。这些特种骨料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某些共性的科学与技术问题,所配制混凝土的性能、界面过渡区结构、施工特性等与普通水泥混凝土有着显着的区别。本文综述了轻骨料混凝土、重混凝土以及再生骨料混凝土三类特种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特种骨料的性质、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结构与混凝土施工性能等方面的技术现状,最后对上述特种骨料混凝土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议。
姜涛[9](2021)在《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们国家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拆旧建新工程不仅消耗了大量的天然资源,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故对于建筑废弃物的回收利用迫在眉睫。同时由于清水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无需二次抹灰,减少了施工扬尘和建筑垃圾的产生,但是清水混凝土长时间将其外表面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污染,导致清水混凝土失去了原本的饰面效果甚至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故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加工成的再生骨料用于制备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同时解决了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天然骨料资源匮乏、环境污染、混凝土表面污染等问题,形成了结构-功能一体化的绿色建筑材料,具有很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符合土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围绕再生骨料自清洁清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制备工艺展开研究,首先通过探索不同因素对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的影响规律及显着性,对混凝土配合比参数进行优选,得到最佳配合比参数;其次基于最佳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研究不同光催化剂浓度、光催化剂引入方式和喷涂龄期对混凝土光催化自清洁效率的影响规律;最后对再生粗骨料含水状态、搅拌工艺、模板处理工艺和光催化剂引入方式对再生骨料自清洁清水混凝土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形成一份相关施工技术指南。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基于正交试验优选出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最佳配合比参数选取水胶比、砂率和胶凝材料含量作为三个关键因素,每个因素选取三个水平,以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表观性能作为试验指标,并采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不同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规律及显着性,结合综合平衡法优选出同时满足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表观性能要求的最优配合比参数:水胶比0.27,砂率49%,胶凝材料含量500kg/m3。基于此配合比将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和天然粗骨料混凝土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相较于天然骨料混凝土,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工作性能和表观性能相差无几。(2)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混凝土光催化自清洁效率的影响规律在优选出再生骨料自密实清水混凝土配合比的基础上,研究了再生粗骨料负载法、表面喷涂法和衬板材料负载法三种不同的光催化剂引入方式、不同光催化剂浓度和不同喷涂龄期对混凝土光催化自清洁效率的影响,得出:随着光催化剂浓度的增加,三种制备方式的混凝土光催化自清洁效率都有所提升,但是提升效果存在差异;采用不同龄期喷涂所得到的混凝土光催化自清洁效率存在一定的差别,但并不是很明显;在光催化剂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表面喷涂法的光催化自清洁效率都要优于另外两种引入方式。(3)优化了再生骨料自清洁清水混凝土制备工艺从再生粗骨料含水状态、搅拌工艺、模板处理工艺和光催化剂引入方式四个方面优化了再生骨料自清洁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工艺,发现采用气干状态再生粗骨料制备的混凝土性能相对较好;二次搅拌工艺中的水泥裹石法对混凝土性能提升最大;采用衬板材料处理的方式要优于涂刷脱模剂的处理方式;透水模板布负载法同时兼顾了混凝土的表观性能和自清洁效果,更符合再生骨料自清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基于上述制备工艺的优化选择,编写了一份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
常伟[10](2020)在《青岛地铁香江路站抗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青岛位于山东半岛,是一座北方滨海城市,地下水系丰富,地下混凝土工程长期受地下水系甚至海水的腐蚀侵蚀,因此,对地铁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的抗裂性和耐久性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的调研情况来看,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很容易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形成有害裂缝,且因原材不稳定、施工环境、温湿度的变化,导致混凝土质量的波动。现有的规范计算模型未考虑多因素耦合的作用,且现场施工很难做到结合当地地材,选用最优配合比和恰当的质量管控措施,由此可见,找到解决混凝土的裂缝控制问题和采取有效的质量管控手段,从而实现高性能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使用需求,尤其满足类似青岛等沿海地铁地下车站主体结构混凝土的使用功能要求,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青岛市地铁13号线香江路站的建设工程实例,首先对青岛地下车站裂缝调研和分析,研究分析不同部位开裂原因,根据以往经验和数据建立车站模型,采用“水化-温度-湿度-约束”多场耦合的抗裂评估和方法,并结合青岛地铁具体结构形式,对出现裂缝的可能性进行定量计算和研究,分析出各类因素对结构混凝土的影响,为抗裂混凝土施工措施的提出与应用奠定基础;然后采用全面质量管控措施,明确原材性能指标,通过对一系列性能指标的试验比对,优选出符合青岛地铁建设实际工况的低温升高抗裂混凝土最优配合比;在此基础上,将全过程质量管控的理论措施和实体监测的技术应用于香江路的主体结构的整个过程建设中,通过监测数据和实体对比,青岛地铁香江路站主体结构达到预期的效果,进而建立起一体化的高性能抗裂混凝土的制备及质量管控的方案。通过本文的研究,将本文提出的混凝土全面质量管控措施和技术方法应用于青岛地铁13号线香江路站,通过监测手段检查和现场实践证明,结构混凝土的开裂系数可以实现有效控制且不超过0.7,与普通混凝土常规做法对比,无渗漏水现象,避免后期大量维护修补费用的投入,提高工程使用寿命,为青岛地铁抗裂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为后续类似工程施工地铁抗裂高性能混凝土的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借鉴。
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混凝土施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混凝土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1)下凯富峡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快速筑坝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工程特点 |
3 快速筑坝设计技术 |
3.1 坝体分区优化 |
3.2 坝体廊道系统优化 |
3.3 坝顶检修门库优化 |
4 快速筑坝施工技术 |
4.1 全皮带机系统快速入仓及布料技术 |
4.2 全断面准三级配碾压混凝土技术 |
4.3 高掺粉煤灰和超长龄期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 |
4.4 间歇层铺洒水泥浆技术 |
4.6 围埂法底部加浆振捣变态混凝土施工技术 |
4.7 碾压混凝土层缝面处理修正成熟度判定法应用技术 |
5 结 论 |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要素概述 |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分析 |
2.1 原材料 |
2.2 环境 |
2.3 结构部位 |
2.4 其他方面 |
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策略 |
3.1 掌握多种类型混凝土配合比技术要求 |
3.2 总结和统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数据信息 |
3.3 结合施工实际严控混凝土生产过程 |
3.4 严格遵循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要求 |
4 结束语 |
(3)滑模混凝土配合比及出模平整度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滑模施工混凝土出模平整度影响因素分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滑模施工技术发展历程 |
1.3.2 混凝土振动液化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试验理论基础 |
2.1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 |
2.2 滑模施工技术原理 |
2.3 滑模施工混凝土特性要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滑模混凝土配合比试验与数据分析 |
3.1 引言 |
3.2 滑模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试验原材料及技术指标 |
3.4 配合比设计步骤 |
3.5 试件制备过程及性能测量方法 |
3.5.1 试件制备过程 |
3.5.2 混凝土凝结时间测量 |
3.5.3 混凝土强度测量 |
3.6 正交试验 |
3.6.1 正交试验方案 |
3.6.2 正交试验混凝土坍落度分析 |
3.6.3 正交试验混凝土凝结时间分析 |
3.6.4 正交试验混凝土抗压强度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振动液化对滑模平整度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振动液化机理及评价指标 |
4.3 振动液化过程与振动波的传递规律 |
4.4 混凝土振动加速度对振动液化的影响 |
4.4.1 时间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 |
4.4.2 距离和时间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 |
4.4.3 混凝土振动棒的最佳间距 |
4.5 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对振动液化的影响 |
4.5.1 振动粘度系数试验设计 |
4.5.2 水胶比对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的影响 |
4.5.3 水泥用量对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的影响 |
4.5.4 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的影响 |
4.5.5 浆集比对振动粘度系数的影响 |
4.5.6 振动棒距离对振动粘度系数的影响 |
4.6 混凝土振动粘度系数与振动加速度的关系 |
4.7 振动液化对混凝土密度的影响 |
4.8 本章小节 |
第5章 滑模混凝土平整度检测分析 |
5.1 滑模混凝土板平整度检测分析 |
5.2 滑道平整度检测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4)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理利用现状 |
1.2.1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
1.2.2 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利用现状 |
1.3 工业固废生产胶凝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1 固废基胶凝材料概述 |
1.3.2 工业固废制备胶凝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喷射混凝土技术现状 |
1.4.1 喷射混凝土概述 |
1.4.2 喷射混凝土技术的国内外现状 |
1.5 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背景 |
2.1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 |
2.2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工艺流程 |
2.3 钢筋混凝土施工 |
2.4 气膜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难点 |
第3章 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试验原材料 |
3.1.1 固废基胶凝材料 |
3.1.2 细骨料 |
3.1.3 矿物掺合料 |
3.1.4 外加剂 |
3.2 试验方案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水平确定 |
3.2.3 配合比设计 |
3.2.4 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测试内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结果分析 |
4.1 工作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1.1 回归模型的建立 |
4.1.2 结果阐述 |
4.2 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分析 |
4.2.1 早期抗压强度回归分析 |
4.2.2 56d抗压强度回归分析 |
4.3 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分析 |
4.4 配合比优选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温湿度对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性能影响研究 |
5.1 拌和水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
5.1.1 拌和水温度对凝结时间的影响 |
5.1.2 拌和水温度对强度的影响 |
5.2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
5.2.1 试验方案 |
5.2.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程应用 |
6.1 工程概况 |
6.2 工程应用 |
6.2.1 确定配合比 |
6.2.2 喷射混凝土施工 |
6.2.2.1 喷射混凝土大板试验 |
6.2.2.2 正式施工 |
6.2.2.3 施工后的养护及检验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积极推进混凝土三级配合比自学习智能制造系统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预拌混凝土智能制造能够实现成本精细化管控,客户智能化服务,系统助力提升质量控制能力 |
(一)预拌混凝土是高风险运营行业,过程控制才是根本,智能制造是高端手段 |
1.混凝土生产是一个多环节、长工艺加工链的过程。 |
2.从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度,搅拌站是一个科技型企业。 |
3.混凝土行业本质是服务业。 |
(二)投资者众、精通者寡是我国混凝土企业发展的基本特点,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向绿色智能高端制造转型 |
二、混凝土三级配合比自学习智能制造系统的前期准备条件 |
(一)利用价值工程理论,建立混凝土三级配合比自学习智能制造系统工作平台 |
(二)明确五阶段原材料成本分析与责任考核 |
(三)全过程混凝土企业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平台的建设 |
(1)智能化生产制造系统。 |
(2)原材料预均化和多级配系统。 |
(3)原材料质量波动检验和使用跟踪系统。 |
(4)设备故障精准检测和搅拌车、搅拌站、泵车精准化维修。 |
(5)智能调度及工程供应过程模拟系统。 |
(6)混凝土出厂资料自助完成系统。 |
(7)客户电子对账APP系统。 |
(8)全系列混凝土产品研发及共享系统。 |
(9)基于网络的混凝土质量问题解决方案及在线支持系统。 |
(10)基于混凝土每盘生产数据的成本分析系统。 |
(11)财务、智能制造、精准化和客户服务的友好贯通界面。 |
(12)与施工相结合的加强手段。 |
三、混凝土三级配合比自学习智能制造系统的建设 |
(一)专家系统的基本结构 |
(1)知识库用来存放专家提供的知识。 |
(2)推理机模块用来控制、协调整个系统。 |
(3)人机接口。 |
(4)解释机。 |
(5)知识获取与管理。 |
(二)知识库的基础数据积累 |
1.周边原材料资源信息库和原材料性价比分析模型。 |
2.混凝土工程特点数据积累。 |
3.混凝土三级配合比的实现实例积累。 |
(三)智能制造系统建设路径 |
(1)知识获取。 |
(2)知识表达方式的选择。 |
(3)专家系统的建立。 |
(6)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施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程概况 |
2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则 |
2.1 最小水泥用量原则 |
2.2 水胶比原则 |
2.3 密实体积原则 |
2.4 最小用水量原则 |
2.5 最佳工作性原则 |
3 C60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原材料选用 |
1)水泥: |
2)中砂: |
3)粗集料: |
4)水: |
5)外加剂: |
6)掺合料: |
3.2 配合比设计 |
3.3 基准配合比确定 |
1)水胶比为0.27、砂率39%。 |
2)水胶比为0.29、砂率40%。 |
3)水胶比为0.31、砂率41%。 |
4 高性能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
4.1 施工配合比管理 |
4.2 高性能混凝土泵送施工要求 |
4.2.1 泵机及泵管的选择 |
4.2.2 泵管的使用冲洗 |
4.2.3 泵送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
4.2.4 施工质量验证 |
5 结语 |
(7)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喷射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1 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的影响 |
1.2.2 工作性能 |
1.2.3 力学性能 |
1.2.4 耐久性能 |
1.2.5 组成设计方法 |
1.3 喷射混凝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水化与强度影响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概况 |
2.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2.2.2 试件制备与养护 |
2.2.3 试验方法 |
2.3 NaAlO_2和Al_2(SO_4)_3对水泥水化及浆体微结构的影响 |
2.3.1 水化特征 |
2.3.2 水化产物 |
2.3.3 硬化浆体微结构及形貌特征 |
2.4 NaAlO_2和Al_2(SO_4)_3对硬化水泥浆体强度发展的影响 |
2.4.1 强度 |
2.4.2 化学结合水 |
2.4.3 矿物组成及含量 |
2.4.4 孔结构特征 |
2.5 速凝剂对水泥水化及强度发展的影响 |
2.6 无碱速凝剂对喷射混凝土强度和气泡结构特征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3 喷射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因素及提升方法 |
3.1 引言 |
3.2 试验概况 |
3.2.1 原材料 |
3.2.2 试件制备 |
3.2.3 试验方法 |
3.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3.1 试验设计 |
3.3.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3.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3.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4 速凝剂掺量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5.1 试验设计 |
3.5.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5.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5.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6.1 试验设计 |
3.6.2 可泵性能的影响 |
3.6.3 可喷性能的影响 |
3.6.4 流变参数的影响 |
3.7 聚乙烯醇纤维对工作性能的影响 |
3.8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和可喷性能的影响 |
3.8.1 流变参数对可泵性能的影响 |
3.8.2 流变参数对可喷性能的影响 |
3.9 喷射混凝土可喷性能调控方法 |
3.9.1 回弹率控制方法 |
3.9.2 一次喷射厚度提升方法 |
3.10 本章小结 |
4 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验概况 |
4.2.1 试件制备与养护 |
4.2.2 试验方法 |
4.3 关键配合比参数对强度的影响 |
4.3.1 抗压强度 |
4.3.2 劈裂抗拉强度 |
4.4 速凝剂掺量及成型工艺对强度的影响 |
4.4.1 抗压强度 |
4.4.2 劈裂抗拉强度 |
4.4.3 速凝剂反应对强度的作用 |
4.5 矿物掺合料单掺对强度的影响 |
4.5.1 抗压强度 |
4.5.2 劈裂抗拉强度 |
4.6 三元矿物掺合料对强度的影响 |
4.6.1 抗压强度 |
4.6.2 劈裂抗拉强度 |
4.7 聚乙烯醇纤维对强度的影响 |
4.8 可喷性能对强度的影响 |
4.9 高强喷射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 |
4.10 高强喷射混凝土单轴受压本构关系 |
4.10.1 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 |
4.10.2 单轴受压本构方程 |
4.11 喷射混凝土强度提升方法 |
4.11.1 早期强度 |
4.11.2 后期强度 |
4.12 本章小结 |
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耐久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试验概况 |
5.2.1 原材料及配合比 |
5.2.2 试验方法 |
5.3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渗性能 |
5.3.1 电通量 |
5.3.2 水渗透性能 |
5.4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抗冻性能 |
5.4.1 质量损失率 |
5.4.2 相对动弹性模量 |
5.4.3 抗压强度 |
5.4.4 劈裂抗拉强度 |
5.4.5 气泡特征参数 |
5.5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碳化性能 |
5.5.1 碳化深度 |
5.5.2 碳化深度预测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6 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组成设计方法研究 |
6.1 引言 |
6.2 组成设计原则 |
6.3 强度影响系数研究 |
6.3.1 密实度影响系数 |
6.3.2 矿物掺合料影响系数 |
6.4 组成设计 |
6.4.1 混凝土配制强度 |
6.4.2 水胶比 |
6.4.3 浆体体积含量 |
6.4.4 胶凝材料用量和单位用水量 |
6.4.5 砂率 |
6.4.6 粗细骨料用量 |
6.4.7 速凝剂用量 |
6.4.8 组成设计流程图 |
6.5 组成设计方法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特种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轻骨料混凝土 |
1.1 结构用高性能轻骨料 |
1.2 轻骨料与水泥石的界面过渡区 |
1.2.1 轻骨料的吸释水效应 |
1.2.2 轻骨料的火山灰反应 |
1.3 轻骨料的功能化 |
1.4 轻骨料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术 |
2 重混凝土 |
2.1 重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
2.2 重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 |
2.3 重混凝土的泵送施工技术 |
3 再生骨料混凝土 |
3.1 再生骨料混凝土设计 |
3.2 再生混凝土的界面过渡区 |
3.2.1 碳化再生骨料界面强化效应 |
3.2.2 碳化再生骨料表面结构和反应活性 |
3.2.3 再生骨料快速法碳化 |
3.3 再生骨料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应用 |
4 展 望 |
(9)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2 清水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3 光催化自清洁混凝土研究现状 |
1.2.4 目前研究不足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原材料及试验方法 |
2.1 原材料 |
2.1.1 水泥 |
2.1.2 矿物掺合料 |
2.1.3 骨料 |
2.1.4 减水剂 |
2.1.5 拌和水 |
2.1.6 亚甲基蓝试剂 |
2.1.7 光催化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物理性能测试 |
2.2.2 工作性能测试 |
2.2.3 力学性能测试 |
2.2.4 表观性能测试 |
2.2.5 光催化自清洁性能测试 |
2.2.6 细微观性能测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3.1 再生粗骨料性能研究 |
3.2 正交试验设计 |
3.2.1 正交试验设计原理 |
3.2.2 配合比参数控制 |
3.2.3 正交因素表和设计表 |
3.2.4 正交试验分析方法 |
3.3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正交试验结果 |
3.3.2 工作性能分析 |
3.3.3 力学性能分析 |
3.3.4 表观性能分析 |
3.4 配合比优选 |
3.4.1 正交试验多指标综合分析 |
3.4.2 最优组合配合比及试验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再生骨料自清洁清水混凝土光催化效率研究 |
4.1 光催化自清洁机理 |
4.1.1 光催化反应机理 |
4.1.2 光致亲水性机理 |
4.2 试验方案及试件制备 |
4.2.1 试验方案 |
4.2.2 光催化自清洁试件制备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试验结果 |
4.3.2 亚甲基蓝溶液标准曲线 |
4.3.3 光催化自清洁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再生骨料自清洁清水混凝土制备工艺优化研究 |
5.1 再生粗骨料含水状态 |
5.1.1 试验方案 |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2 搅拌工艺 |
5.2.1 试验方案 |
5.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3 模板处理工艺 |
5.3.1 试验方案 |
5.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4 光催化剂引入方式 |
5.4.1 试验方案 |
5.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5.5 施工技术指南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再生骨料自清洁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指南 |
作者简介 |
(10)青岛地铁香江路站抗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的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2章 混凝土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
2.1 工程质量管理的相关概念 |
2.1.1 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
2.1.2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
2.1.3 工程质量管理理论、方法 |
2.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
第3章 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 |
3.1 青岛地铁地下车站主体结构开裂及其处理情况调研 |
3.2 混凝土主要收缩分类 |
3.3 不同结构部位开裂原因分析 |
3.3.1 底板结构混凝土 |
3.3.2 侧墙结构混凝土 |
3.3.3 板式结构混凝土 |
3.4 结构混凝土收缩裂缝主要影响因素 |
3.5 青岛地铁地下车站砼抗裂性评估参数及工况模型 |
3.5.1 计算参数 |
3.5.2 计算模型 |
3.6 结构混凝土开裂风险仿真定量计算分析 |
3.6.1 结构因素—墙体厚度 |
3.6.2 环境因素—气温(季节变化) |
3.6.3 材料因素—水化放热速率,自生体积变形 |
3.6.4 施工因素—分段浇筑长度,模板类型,拆模时间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全面质量管理 |
4.1 质量管控目标 |
4.2 质量管控方法 |
4.3 全面质量管控措施 |
4.3.1 人员保障措施 |
4.3.2 机械设备管控措施 |
4.3.3 混凝土原材料保障 |
4.3.4 施工方案和生产工艺保障 |
4.3.5 理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4.3.6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确定 |
4.3.7 混凝土配合比各项性能指标测试 |
4.3.8 配合比基本参数的优选 |
4.4 小结 |
第5章 香江路地铁车站混凝土施工工程实践 |
5.1 工程概况 |
5.2 混凝土全过程质量管控实施 |
5.2.1 事前质量管控 |
5.2.2 事中质量管控 |
5.2.3 事后质量管控 |
5.3 实践效果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四、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混凝土施工(论文参考文献)
- [1]下凯富峡水电站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快速筑坝技术[J]. 刘沐. 西北水电, 2021(06)
- [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影响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J]. 卢绍昌. 四川水泥, 2021(12)
- [3]滑模混凝土配合比及出模平整度试验研究[D]. 柏茜.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4]喷射固废基胶凝材料混凝土配合比研究与应用[D]. 秦琳. 河北工程大学, 2021
- [5]积极推进混凝土三级配合比自学习智能制造系统建设[J]. 师海霞,马志华. 混凝土世界, 2021(11)
- [6]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施工[J]. 潘本金,王蒙蒙. 山西建筑, 2021(22)
- [7]喷射混凝土高性能化机制与组成设计方法研究[D]. 张戈.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8]特种骨料混凝土的研究进展[J]. 刘云鹏,申培亮,何永佳,王发洲. 硅酸盐通报, 2021(09)
- [9]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的制备与应用[D]. 姜涛. 浙江大学, 2021(02)
- [10]青岛地铁香江路站抗裂高性能混凝土制备及质量控制研究与应用[D]. 常伟.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