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缘何青睐上海电气(论文文献综述)
林明灯[1](2020)在《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文中研究指明对外直接投资(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FDI)曾经是发达经济体跨国企业特有的经济现象,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也以其为研究对象,成果丰富且已形成较为完善理论体系。然而近十年,中国OFDI呈几何式增长,即使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全球资本流动规模持续下滑,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仍逆势上扬,并于2016年首次成为全球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企“走出去”发展轨迹,无法用传统OFDI理论中利益最大化解释:在经济飞速增长的趋势下,中企留在国内深耕发展才是合理选择,加之中企整体呈现国际化经验匮乏,自主品牌与技术拥有度较低等特征。传统理论无法从微观视域对中企OFDI行为做出合理解释,究其原因,发达经济体国内制度质量较高,营商环境优越,企业开展跨境投资无“后顾之忧”,无需考虑制度成本与政府寻租,母国制度可视为基本“背景”,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普遍制度建设滞后,政府干预较高,尤其是处于转轨时期的中企OFDI收益更多体现宏观经济利益,而企业微观利益是被兼顾的,其OFDI行为势必受区域制度政策、地方政府治理、国际双边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基于上述背景,本文试图探讨和回应下述核心问题:国际投资领域中,母国制度包含哪些维度?它们间关系是什么?是否都能显着影响企业OFDI?母国制度能否与经典OFDI理论中的资源观、区位观相结合?最后,基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广袤,区域间制度体系演化差异大,地方政府调控力度高、范围广,涉外(投资)协议种类多、缔约频繁的特点,区域制度质量和企业OFDI选择是否具有显着的空间相关性?据此,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1)在梳理现有国际投资理论与研究基础上,综合中国对外投资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有效评估母国制度影响中企OFDI的有效性。(2)以新制度经济学等经典理论为基础,解析母国制度的理论内涵与框架结构,并在修订OLI范式基础上构建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3)以2003-2015年上市企业OFDI决策为样本,通过Logit模型实证检验母国制度对中企国际化选择的直接影响与调节效应。(4)为中国政府提升区域OFDI水平提供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思路线索,本文得出结论可归纳为下:(1)母国制度分为国内层面(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国际层面(涉外制度),共三个维度。国内层面:税制结构优化、信贷制度改革、技术市场成熟、知识产权完善,政府干预降低,补助补贴增多、审批效能提升,腐败活动减少,都能激励中企境外投资,呈现对OFDI的“挤入”效应,另一方面,物权保护力度提升,契约机制有效实施,政府支出规模增加,公共品高质量供给,反而会抑制中企“走出去”,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国际层面:避免双重征税制度与双边投资协议多以资本流入国身份签订,中企在“走出去”进程中无法得到缔约国高标准待遇,因而两类协议无法促使中企OFDI,甚至避免双重征税制度更多呈现对OFDI的“挤出”效应,与之相反,自由贸易协定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对投资保护与投资激励态度更为积极、开放程度更高、范围更广、条款更具操作性,激励中企到缔约国投资作用效果更佳。(2)母国制度也能以企业所有权优势(或东道国区位优势)为媒介,间接影响企业OFDI选择。国内层面:物权制度、契约制度、信贷制度、技术交易市场与知识产权制度提升,以及政府干涉降低,补贴规模增大,寻租行为减少,都能赋予创新型中企更高水平的技术所有权优势,呈现母国制度“强化”技术所有权优势特征;而企业承担税率降低,公共品供给效率提升,研发投入较多企业倾向留在国内发展,呈现母国制度“弱化”创新型企业OFDI意愿特征。国际层面:涉外制度能优化东道国较低的法治质量与营商环境(如双边投资协议与自由贸易协定),降低东道国沉重的税收负担与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资流入的抑制作用(如境外经贸合作区),鼓励中企到制度区位优势缺失的缔约国OFDI,呈现涉外制度“强化”东道国区位优势特征。(3)从“两个统筹”到“三个统筹”是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水平战略思想的重大创新:国内层面,制度环境作为母国制度最为稳定的制度内核,其本身是静态框架,需要政府构建与之适应的执行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其优越性,本文考察国内制度的十二个子制度对微观特征异质企业OFDI影响差异,可以帮助地方政府重新审视如何利用中企在OFDI决策上表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精准激励目标企业“走出去”;国际层面,既需要中国研究借鉴国际经济规则调整国内制度,为中企培育“走出去”能力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也要求政府调整国内制度政策工具,配合涉外(投资)制度体系效率效能发挥,以争取国际投资领域更大的制度性权力。本文考察中企至签订不同涉外(投资)制度的缔约国OFDI呈现出对国内制度的“异质性偏好”,所得结论能帮助中国在参与国际经济活动进程中更好实现“统筹国际国内规则”。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第一,从母国制度视角对OFDI研究,建立对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OFDI具有更强解释力的理论框架。第二,本文将母国制度与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中的OL优势有机结合,丰富和发展了国际投资理论。第三,本文的研究对将从国际规则国内化以及国内规则国际化两条路径着手,推动现有治理机制和规则体系变革的中国具有较大的实践价值。
李梦芳[2](2020)在《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方式选择的研究》文中提出对外投资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国际化进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我国“走出去”政策的不断深入,选择对外投资的电力企业不断增多。随着电力行业对外投资失败案例的不断增多、对外投资回报率的不断下降,需要企业在对外投资活动中更加谨慎,对企业的要求也会更高,而想要在投资活动中获得利益就更需要企业实施正确的投资策略。电力行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行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单纯的对外贸易合作和工程外包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力企业的发展,探究电力企业的投资方式对我国电力企业成功“走出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聚焦电力企业对外投资方式的选择,首先论述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的现状与海外投资失败的矛盾,基于行业的特殊性,明晰电力企业对外投资方式选择的重要性和意义。通过国内外文献研究分析,讨论了影响企业对外投资方式选择的因素,主要从企业和东道国两个方面来考虑。之后主要介绍了中国对外投资概况、国内外电力企业对外投资发展状况,并根据现状提出中国电力企业出现的恶性竞争和投资失败问题、对外投资方式单一和创新力不足的问题。然后进一步的通过实证研究,建立了ordered probit模型估计,选取2019年世界五百强的中国电力企业近11年的投资项目,从企业的投资动机和东道国的投资吸引力两方面选取变量,并对实证结果采取ordered logit模型进行稳健性检验,实证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我国电力企业在面向资源较为丰裕的东道国投资时,选择对外投资方式的概率大小依次为合同进入、并购投资、绿地投资;当我国电力企业面向市场机会较多的东道国投资时,选择对外投资方式的概率大小依次是合同进入、并购投资、绿地投资;当电力企业在技术较为发达的东道国投资时,选择对外投资方式的概率大小依次是合同进入、并购投资、绿地投资;当电力企业竞争力较强时,选择对外投资方式的概率大小依次是合同进入、并购投资、绿地投资;当我国电力企业在政治欠稳定的国家投资时,选择对外投资方式的概率大小依次为合同进入、并购投资、绿地投资;当东道国的投资开放较为宽松时,我国电力企业选择对外投资方式的概率大小依次为绿地投资、并购投资、合同进入;当我国与东道国的贸易联系度较高时,电力企业选择的对外投资方式的概率大小依次是绿地投资、并购投资、合同进入。本文基于国家电网公司在四个国家不同的投资方式,分别讨论了东道国的投资吸引力、选取该投资方式的推动力、投资实现的效果以及实证结果的检验。最后根据中国电力企业出现的两个问题,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本文的主要贡献:(1)以电力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分析不同因素对企业投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并将对外投资方式做出排序选择,对其他电力企业“走出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2)以国家电网公司的多种不同的投资方式来进行分析,探讨国家电网进行对外投资成功盈利的案例,以案例分析进行实践性检验,丰富了国际化理论。
瞿淦[3](2020)在《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研究 ——理论与实证》文中研究说明产业升级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杠杆。按照国际经验,产业升级动力结构源自国内与国际环境变动的双重驱动。无论是边际产业论,还是产品生命周期假说,都显示对外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的结构变革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已经从资本净输入国转变为净输出国,因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内产业升级的战略机遇期所产生的驱动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在探讨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母国产业升级方面形成了不少研究成果。这类研究成果主要是描述一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与母国产业结构变动的正相关关系。但相关研究或囿于对产业升级概念内涵理解的差异、或囿于理论关注的层面的不同,大多未能对国际直接投资助推产业升级的特殊性作出准确概括,同时对这种产业升级助推作用的内在机制及其传导过程也缺乏系统分析。本文在对产业升级作出“改进型”与“结构型”归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证据,提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的基本假说。对外直接投资回馈国内产业升级的“反哺效应”,其本质是导入国际市场机制而非政府政策参数推进产业升级,从而将产业升级置于世界市场的大格局中加以考察和定位。基于这一假说,本文对“反哺效应”展开了分层解构。通过选取不同行业代表性厂商,刻画其在效率改进或产业链升级的具体路径。相关的案例分析不仅总结了我国厂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推进产业升级的运作经验,而且深入揭示了产品升级-企业升级-产业链升级的产业升级的微观和中观基础。并且,本文通过采集相关的面板数据,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设定计量经济模型,从宏观视角对不同投资类型的“反哺效应”进一步加以检验。实证结果显示,中国企业资源寻求型、市场寻求型和技术(效率)寻求型的对外直接投资,其“反哺效应”的作用机制不仅存在路径差异,而且厂商的空间分布和行业选择的异质性,对效应的强弱程度亦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的案例研究和计量检验,本文基于对外直接投资“反哺效应”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机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建议认为,跨国公司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的主体,是“反哺效应”能否生成的关键战略支点。“反哺主体企业化”要求我国大力培育多元化的跨国公司体系,这是国内产业升级耦合世界产业发展方向的有效抓手。而充分发挥对外直接投资“反哺效应”的必要前提,是厂商的对外直接投资遵循国际市场需求导向,高效率的对外直接投资助推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反哺机制市场化”政策建议的实质,是要求企业在选择对外直接投资方式和投资区位时注重合理性和稳健性。对外直接投资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企业化的“反哺主体”和市场化的“反哺机制”,其特点集中在反哺路径的国际化。“反哺路径国际化”对我国国内产业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政府以更宽广的国际视野制定产业升级政策。综上所述,“反哺效应”假说表明在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的“回路”中,产业升级并不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可有可无的“副产品”。放大“反哺效应”既对中国现阶段的对外直接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国内产业升级开创了更广阔的国际经济空间。
陈烨铮[4](2019)在《PH签字注册会计师配置及其对审计行为影响研究》文中指出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审计的保驾护航。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公允性,能够保护投资者免于遭受虚假信息引致的投资损失,增强投资者信心和市场参与度,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内外审计领域的文献已经十分丰富,研究话题涉及审计质量、审计费用、审计独立性、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签字注册会计师变更、审计失败等多个方面。从研究的观察对象来看,自安达信倒塌事件发生后,国内外审计研究观察对象已逐步由会计师事务所整体到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然而,审计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行业,签字注册会计师是审计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审计报告的签署者,其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直接影响审计行为进而影响审计质量。在竞争激烈的资本市场,如何物尽其用,人尽其力成为一个焦点问题。如何吸纳优秀的人才是一个难题,而之后如何进行人员配置亦是一个难题,若不重视事务所人员配置问题的研究,很可能出现“一手好牌打烂”的情况。遗憾的是,就注册会计师个体层面的审计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系统而严谨的研究还十分缺乏,关于代表性会计师事务所人员配置对审计行为影响的研究可谓少之又少。本文将目光着眼于注册会计师个体,重点研究注册会计师个体的配置对审计行为影响。论文选取PH会计师事务所为案例研究对象,以PH会计师事务所2013至2017年客户为样本,在描述注册会计师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政治面貌等基本特征之后,结合行业专长、客户经济依赖程度等执业特征,系统分析注册会计师的配置如何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并重点分析高低风险客户的人员配置、大小客户的人员配置、长短期客户的人员配置,进而就PH是否进行了正确的人员配置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发现除了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能产生影响,签字注册会计师本人的个人特质或执业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发挥作用,影响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就审计质量而言,尤其是在大客户小客户的分类中,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年龄、是否是党员影响显着;在高风险低风险客户的分类中,签字注册会计师是否是党员影响显着;在短期客户长期客户的分类中,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学历影响显着。就审计收费而言,在大客户和小客户的分类中,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学历和年龄对审计收费影响较大。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以下两个方面:理论上,本文进一步补充了签字注册会计师的基础特征对审计质量、审计收费的影响,拓宽了审计领域的研究广度,加深了审计领域的研究深度。实践上,本文研究发现了PH人员配置问题存在的优点和不足,对PH会计师事务所乃至其他事务所提出了参考建议。
高鹏[5](2019)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为标志的新科技浪潮的兴起,新一轮产业革命已见端倪,全球先进制造业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在此形势下,各个制造业大国为了保持自己世界经济竞争中的领先地位,相继制定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战略规划。美国率先提出了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国家战略后,德国继而提出了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工业4.0”规划,而英国和日本也不甘落后,纷纷提出发展先进制造技术的战略规划。作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中国根据自己的国情也提出了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战略规划——《中国制造2025》。然而,这些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提出,其本质就是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顶端——核心技术的竞争而设计的。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在全球经济日益融合的当下,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独占,其有效的实现路径之一就是通过国际间的海外并购这一方式来获取。尽管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制造产能,但制造业的总体产业技术水平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是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终极目标。先进制造业如何利用海外并购这一有效途径快速地提高产业核心技术水平,从而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是当下产业经济学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全球价值链的理论是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和海外并购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该理论中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理论框架准确地描述了全球不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地位和态势,而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则进一步说明了这种地位和态势的动态变化。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处于中下游地位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先进的产业核心技术本身也是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过程。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变化,判定海外并购战略目标实施的效果,可以为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途径快速提高核心技术的竞争力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研究围绕着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途径获取核心技术能力这一议题,在对全球价值链、先进制造业和海外并购进行理论文献梳理的基础上,以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动因为切入点,从全球价值链升级的角度,采用规范分析、案例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通过对不同动因驱动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带来的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尤其是技术获取动因驱动的海外技术并购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创新效应进行的深入分析,得出关于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获取核心技术、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相关结论,认为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无论是从获取技术的角度,还是寻求品牌的角度,抑或是扩张市场的角度等,基本上都能够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提高中国先进制造业整体竞争力的目标。然而,从获取产业核心技术也就是全球价值链最顶端的产业关键技术的角度来说,尽管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技术并购的技术溢出效应总体上获得了产业技术的快速提升,实现了技术的追赶效应,但对于产业核心技术的获取和推动技术创新的作用却并不明显。也就是说,中国先进制造业通过海外并购的途径来提高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从而实现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对于当下处于中低端的中国先进制造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对于中国先进制造业获取产业核心技术从而占领全球价值链顶端、实现制造业强国的战略来说,作用却不显着。因此,中国先进制造业想要获得产业核心技术从而突破全球价值链锁定、实现价值链重构,只能自力更生,通过对研发的大力投入进行内生性创新来实现。
孙文珂[6](2018)在《西门子风电齿轮箱在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些年来,我国风电产业迅猛发展的势头不减,累计装机容量连年蝉联全球榜首位置,在2017年,我国风电新增装机占全球市场份额比重已达到37%,而年累计装机占全球份额则为35%,庞大的市场容量正吸引着跨国企业纷至沓来,它们逐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资源投入。西门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公司风电业务部门现在的经营产品有风电齿轮箱以及相关配套传动设备,虽然这两年中国风电市场的发展速度下降,但凭借着品牌优势仍能取得不俗的市场业绩。所以本篇论文以西门子齿轮箱以及风电业务部门为例,对其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同时给予相应的改进建议,希望为我国跨国风电公司所参考和借鉴。本篇论文以市场营销管理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先对西门子风电齿轮箱在华市场营销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现行实施的营销组合策略存在的问题,同时对所在的外部营销环境进行了研究分析,对于公司暴露出的客户细分不精确、产品竞争优势减弱、定价策略细分不合理、渠道管理混乱、营销手段单一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以下改进建议:产品策略方面要加强对客户群体的细分,构筑产品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价格策略方面包括实施弹性的价格体系;在渠道策略方面,要强化直销渠道的建设,加强对核心代理商的支持。此外,在促销策略方面,应加强营销推广。如果西门子风电业务部门能改善上述问题、贯彻落实适合自身的市场营销策略,那么其在华业务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对西门子在华风电齿轮箱产品营销的分析、研究,得出一些产品营销成功之道,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进而为探索新的全球化背景下风电设备公司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国际营销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期为我国风电行业跨国公司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意义。
葛昀洲[7](2018)在《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文中认为迈入21世纪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产出越来越高,其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日益成为我国自主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离企业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唯一受官方认可且以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博士后(Industry Postdocs)制度从发达国家被引进至我国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企业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应企业研发实力大幅上升、知识产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招收引进模式变革等综合因素而产生,总体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呈现出:(1)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相协同、(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3)学术化与产业化相平衡的三大特点。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1994年,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多种类型设站、博士后基金覆盖4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企业研发体系和企业博士后培养水平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差距。本文聚焦企业博士后培养的最主要参与者(企业博士后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企业博士后的培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并检验了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对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更进一步,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现状让人较为满意的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实力,高校导师,企业博士后教育背景,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程度等因素。本研究总结提炼了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主要类型。从宏观来看主要有:市场调节下的美国模式、行政主导下的中国模式和协同创新体制下的加拿大模式三类。从微观来看可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工程型、业务型和复合型四类;按培养模式分为:导师制、部门制和混合制三类。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博士后培养、提升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博士后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建议。首先,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定位、类型、学科选取的问题。其次,培养机制的落实应注重“博士后导师不作为”、“部门经理不重视”、“招收机制太单一”和“各阶段考核没重点”等问题。最后,培养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协同中央、各省及各高校的协同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已有研究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影响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四个主要维度,从企业因素、高校因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对各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发现了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是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的四个影响因子,为后续给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提供政策性建议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国RPIF项目和IBM项目、加拿大Elevate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光明集团等案例的深入分析,分别提炼美国校企联培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体制、美国企业独立培养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机制和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的现状。通过跨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的三种培养模式,即美国的市场模式、加拿大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我国的行政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系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构建了流程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系统优化建议。从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入手,本文从战略规划、培养机制和各界支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分配,细化了企业博士后从招收、开题到考核、出站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步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范有粮[8](2016)在《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众多企业为抢占战略高地纷纷加入海外并购浪潮,加之鼓励政策频发,跨国并购交易在数量和金额上均增长明显。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如火如荼开展的同时,与并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相关的问题也广受关注。对此研究一方面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一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在未来年度预计会持续火热的跨国并购操作提供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并购交易公告日绩效和短期经营绩效两方面对跨国并购绩效进行实证研究。针对公告日绩效,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6年初152家沪深A股上市公司披露并完成的177起跨国并购事件为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通过调整后的市场模型及单样本均值检验,实证检验了并购交易事项披露前后导致的跨国并购公告日绩效,即股东短期收益的变化,并对可能影响公告日绩效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研究发现:(1)跨国并购交易的披露具有显着的公告日绩效:跨国并购交易的披露可使收购方股东短期收益得到显着提升;相比针对英语母语区域的跨国并购,针对非英语母语区域的跨国并购交易披露会使收购方股东短期收益得到更高更显着的提升。(2)针对非英语母语区域的跨国并购,中国同这些区域的文化距离对收购方股东短期收益的提升有显着的负面影响;并购交易相对规模与股东短期收益之间呈现显着正相关关系。针对短期经营绩效,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3年完成跨国并购的76家上市公司作为样本,通过构建3层次4方面11个财务指标的短期经营绩效评价体系,选取样本总体及3个维度(收购方所在行业、并购类型、收购方企业性质)分类后的子样本在并购交易完成前1年至完成后第2年共4年间的财务指标作为基础数据,采用均值检验、非参数检验的方法,逐一对各样本并购后的短期经营绩效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总体而言,跨国并购交易并未显着提升收购方的盈利能力,其短期经营绩效虽有所提升,但难以为继。(2)从行业细分来看,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短期经营绩效整体呈下滑趋势,工业、能源、材料行业下降趋势相对显着,信息技术行业整体下降趋势居中,可选消费和日常消费行业整体表现相对较好。(3)从并购类型来看,横向并购和纵向并购的短期经营绩效优于混合并购,横向并购与纵向并购短期经营绩效没有显着差异;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相关行业上市公司而言,横向并购的短期经营绩效优于混合并购。(4)从收购方企业性质来看,民营企业主导的跨国并购短期经营绩效优于国有企业。本文选取了三一重工并购德国同行普茨迈斯特的案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交易的披露在窗口期产生了正的公告日绩效;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及市场低迷拖累,三一重工各财务指标虽然呈下降趋势,但通过此次并购,三一重工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并进一步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同时,该案例提示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要有清晰的并购战略,注意选择合适的并购目标、并购时机和整合方式。此外,本文从投资人和企业两方面提出了建议。
郑霄鹏[9](2014)在《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与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中国逐步成长为国际直接投资的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长期以来,外商直接投资为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弥补国内技术和资本差距,提升国内企业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中国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的改观,中国企业的核心技术、品牌影响力的缺失,导致中国企业长期被锁定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陷入“技术依赖路径”的困境。因此,在当今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技术寻求型OFDI已成为中国企业获取先进技术、突破产业发技术瓶颈、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和现实选择。因此,研究如何通过开展技术寻求型OFDI提升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并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随着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尤其以获取型先进技术、品牌、经营管理经验、市场营销体系等战略资产为目标的技术寻求型OFDI,对传统的FDI理论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极大关注。在此背景下,本文基于企业的视角,结合相关研究的前沿成果,系统梳理了技术寻求型OFDI的相关理论,在此基础上从逆向溢出效应的视角研究了跨国公司OFDI的技术寻求动因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重点探讨了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主体特征差异、行业特征差异、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动因、进入模式等战略分析,最后落脚于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绩效分析,本文立足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企业的OFDI实践,在继承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结论。综合来看,本文认为,由于逆向溢出效应的存在,技术寻求型OFDI不仅成为跨国公司提升竞争优势的工具,而且对发展中国家企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赶超”战略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国企业发展企业特定优势从而实现竞争优势转型和升级的迫切需要,驱动着中国企业到发达国家进行技术寻求型OFDI;绿地投资、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中心)及构建战略联盟是中国企业进行技术寻求型OFDI的典型模式,其中又以跨国并购和设立海外研发机构(中心)最为突出。两种模式的实施效果均有赖于逆向溢出效应的实现,而逆向溢出效应的强弱则受制于企业内外各种因素,其中企业吸收能力和整合过程至关重要。通过实证检验,验证了长期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引进外资战略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技术落后的状况的观点,技术寻求型OFDI是提升中国企业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和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选择和有效途径。
郜蕊蕊[10](2014)在《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基于上海电气案例》文中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技术创新不仅仅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长期发展,而且还关系到一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发展,但是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如何促进技术创新成为了我国国家和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市场环境瞬息万变,传统的封闭式技术创新模式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应运而生。在开放式技术创新模式下,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实现了技术创新,这也为我国企业实现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经过改革开放后的长期发展,我国企业实力也得到较大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走上了跨国并购的道路。获取技术并实现技术创新成为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动因之一,跨国技术并购也成为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类型之一。但是跨国并购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相关研究却不多,并且没有取得统一的研究结论。本文首先对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概况、跨国技术并购的现状及技术创新的整体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理论的分析框架下,运用产业升级、技术差距等理论对我国企业跨国技术并购的动因进行了解释,并在3L-3E理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影响技术创新的机理,论证了跨国并购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我国企业基于跨国技术并购实现技术创新的经济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3L-3E模型对上海电气跨国并购日本秋山机械的案例进行了解剖式的分析,再次论证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技术创新效应。最后针对现状中指出的问题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缘何青睐上海电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缘何青睐上海电气(论文提纲范文)
(1)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可能创新点与难点 |
第二章 理论述评与文献综述 |
2.1 传统OFDI理论 |
2.1.1 垄断优势理论 |
2.1.2 内部化理论 |
2.1.3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1.4 比较优势投资论 |
2.1.5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
2.2 发展中国家OFDI理论 |
2.2.1 小规模技术理论 |
2.2.2 技术地方理论 |
2.2.3 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 |
2.2.4 投资发展周期理论 |
2.3 OFDI理论的新发展 |
2.3.1 战略管理理论—产业观、资源观、制度观 |
2.3.2 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
2.3.3 新新贸易理论 |
2.4 关于中国OFDI的研究 |
2.5 中国OFDI的竞争优势与来源——制度视角提出 |
2.5.1 传统理论对中国OFDI行为的适用性分析 |
2.5.2 制度因素的提出 |
2.6 制度视角下的OFDI研究 |
2.6.1 东道国视角 |
2.6.2 制度距离视角 |
2.6.3 母国制度视角 |
2.7 理论述评 |
第三章 中国OFDI制度变迁与发展现状 |
3.1 制度视角下中国OFDI发展历程 |
3.2 当前中国OFDI突出问题 |
3.2.1 境内主体结构失衡 |
3.2.2 投资产业结构失衡 |
3.2.3 投资区域结构失衡 |
3.3 制度视角下原因分析 |
3.3.1 非国有资本在境外投资重点领域的“母国制度优势”有待提升 |
3.3.2 金融税收制度改革滞后与外企超国民待遇造成大量的返程投资 |
3.3.3 区域市场化改革进程差异造成各地投资主体结构分布差异显着 |
第四章 母国制度影响企业OFDI理论模型构建 |
4.1 理论基础 |
4.1.1 母国制度的定义与构成 |
4.1.2 母国制度三个维度的框架构建 |
4.1.3 新兴经济体跨国企业竞争优势来源:母国制度安排 |
4.2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理论模型构建 |
4.2.1 前提假设 |
4.2.2 函数设定 |
4.2.3 母国制度嵌入的OFDI-S模型的经济学分析 |
4.3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制度环境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1.1 产权制度 |
5.1.2 经济制度 |
5.1.3 创新制度 |
5.2 研究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5.2.2 计量模型构建 |
5.2.3 变量说明 |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5.3.1 制度环境对中企OFDI行为的直接影响 |
5.3.2 制度环境对东部企业OFDI行为的调节效应 |
5.4 异质性检验 |
5.4.1 所有制差异 |
5.4.2 要素密集度差异 |
5.4.3 产业差异 |
5.4.4 行业集中度 |
5.5 稳健性与内生性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政府治理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1.1 财政资源配置效率 |
6.1.2 市场主体激活效率 |
6.1.3 行政权利运行效率 |
6.2 研究设计 |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政府治理对中企OFDI决策的直接影响 |
6.3.2 政府治理对东部企业OFDI决策的调节效应 |
6.4 异质性检验 |
6.4.1 所有制异质性 |
6.4.2 要素密集异质性 |
6.4.3 产业异质性 |
6.4.4 行业集中度异质性 |
6.5 稳健性与内生性 |
6.6 母国制度环境、政府治理与异质性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
6.7 本章小节 |
第七章 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研究 |
7.1 研究背景与理论假设 |
7.1.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
7.1.2 国际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与自由贸易协定(FTA) |
7.1.3 境外经贸合作区 |
7.2 研究设计 |
7.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7.2.2 回归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
7.2.3 描述性统计 |
7.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7.3.1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直接影响 |
7.3.2 涉外(投资)制度对中企OFDI的调节效应 |
7.4 异质性检验 |
7.4.1 以自然资源寻求为动机 |
7.4.2 以战略资源寻求为动机 |
7.4.3 以廉价劳动力寻求为动机 |
7.4.4 以规避贸易壁垒为动机 |
7.5 稳健性与内生性 |
7.6 制度环境、政府治理、涉外(投资)制度与企业OFDI关系综合研究 |
7.7 本章小节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完善母国制度环境 |
8.1.1 契约制度 |
8.1.2 物权制度 |
8.1.3 税收制度 |
8.1.4 信贷制度 |
8.1.5 知识产权制度 |
8.1.6 技术交易市场 |
8.2 提升政府治理水平 |
8.2.1 政府支出 |
8.2.2 供给效率 |
8.2.3 政府干预 |
8.2.4 政府补贴 |
8.2.5 行政审批 |
8.2.6 政府腐败 |
8.3 构建涉外(投资)制度体系 |
8.3.1 避免双重征税制度 |
8.3.2 国际投资协定 |
8.3.3 境外经贸合作区 |
8.4 管理启示 |
8.4.1 对政府的启示 |
8.4.2 对企业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
二、主持及参与项目 |
致谢 |
(2)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方式选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本文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3.1 本文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关于对外投资的研究 |
2.2.2 关于投资方式的研究 |
2.2.3 关于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方式选择的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2.3 理论基础 |
2.3.1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
2.3.2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
2.4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中国对外投资概况 |
3.2 国内外电力企业对外投资现状 |
3.2.1 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状况 |
3.2.2 国际电力企业投资发展状况 |
3.3 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的问题 |
3.3.1 恶性竞争与投资失败问题突出 |
3.3.2 对外投资方式单一,创新力不足 |
第4章 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方式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1 对外投资方式的影响因素 |
4.2 假设的提出 |
4.3 构建对外投资方式选择模型——排序模型 |
4.4 变量的衡量 |
4.4.1 被解释变量的衡量 |
4.4.2 解释变量的衡量 |
4.4.3 控制变量的衡量 |
4.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
第5章 国家电网对外投资案例分析 |
5.1 并购投资葡萄牙国家能源网 |
5.1.1 案例简述 |
5.1.2 案例评述 |
5.2 在巴西投运首个独资输电项目 |
5.2.1 案例简述 |
5.2.2 案例评述 |
5.3 合资经营俄罗斯电网股份公司 |
5.3.1 案例简述 |
5.3.2 案例评述 |
5.4 以BOOT投资巴基斯坦输变电项目 |
5.4.1 案例简述 |
5.4.2 案例评述 |
第6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政府层面 |
6.2.2 企业层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研究 ——理论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概念界定 |
1.2.1 对外直接投资 |
1.2.2 产业升级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2章 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理论综述 |
2.1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形成与发展 |
2.1.1 传统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2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1.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2.2 对外直接投资与母国产业升级的研究综述 |
2.2.1 国外研究成果 |
2.2.2 国内研究成果 |
2.3 现有理论评述 |
第3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产业升级特征分析 |
3.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特征 |
3.1.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增速快 |
3.1.2 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跟美国存在较大差距 |
3.1.3 中国已步入净资本净输出阶段 |
3.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分布特征 |
3.2.1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 |
3.2.2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分布 |
3.2.3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 |
3.2.4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类型选择 |
3.3 中国产业升级的特征和演化分析 |
3.3.1 中国产业升级基本特征 |
3.3.2 中美产业升级水平对比 |
第4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生成机制分析 |
4.1 产业升级的基础条件 |
4.1.1 资源供给 |
4.1.2 市场需求 |
4.1.3 技术创新 |
4.1.4 战略资产 |
4.2 反哺效应假说 |
4.2.1 反哺效应的定义 |
4.2.2 反哺效应的特征 |
4.2.3 反哺效应的内涵 |
4.2.4 反哺效应微观理论模型 |
4.3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生成机制 |
4.3.1 对外直接投资资源供给反哺机制 |
4.3.2 对外直接投资市场扩张反哺机制 |
4.3.3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帕累托改进机制 |
4.3.4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战略导向反哺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跨案例分析 |
5.1 市场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
5.2 资源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
5.3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
5.4 战略资产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案例分析 |
第6章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实证分析 |
6.1 理论假说和变量选择 |
6.1.1 理论假设 |
6.1.2 变量设置 |
6.2 样本选择和模型介绍 |
6.2.1 样本选择 |
6.2.2 模型介绍 |
6.3 描述性统计分析 |
6.3.1 基于整体视角 |
6.3.2 基于年份视角 |
6.3.3 基于区域视角 |
6.4 平稳性检验 |
6.4.1 面板单位根检验方法 |
6.4.2 面板单位根检验结果 |
6.5 整体实证分析 |
6.5.1 静态面板结果 |
6.5.2 动态面板结果 |
6.5.3 稳健性检验 |
6.6 母国空间异质性与产业升级反哺效应 |
6.6.1 东部地区 |
6.6.2 中部地区 |
6.6.3 西部地区 |
6.6.4 小结 |
6.7 东道国投资区位与产业升级反哺效应 |
6.7.1 平稳性检验 |
6.7.2 协整检验 |
6.7.3 回归分析 |
6.8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选择和产业升级反哺效应 |
6.8.1 灰色关联度方法 |
6.8.2 数据选取 |
6.8.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第7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有显着的反哺效应 |
7.1.2 东中西部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产业升级反哺效应不均衡 |
7.1.3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区位选择有差异 |
7.1.4 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存在产业异质性 |
7.2 产业升级反哺效应放大的政策建议 |
7.2.1 反哺主体企业化 |
7.2.2 反哺路径国际化 |
7.2.3 反哺机制市场化 |
7.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主持和参与课题 |
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4)PH签字注册会计师配置及其对审计行为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3.1 研究创新 |
1.3.2 研究不足 |
2 文献综述 |
2.1 审计质量和审计收费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审计质量 |
2.1.2 审计收费 |
2.2 签字注册会计师特征相关文献综述 |
2.2.1 签字注册会计师特征与审计质量 |
2.2.2 签字注册会计师特征与审计收费 |
2.3 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相关文献综述 |
2.3.1 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的概念 |
2.3.2 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的重要性 |
2.3.3 签字注册会计师行业专长的度量方式 |
3 PH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人员构成介绍 |
3.1 PH会计师事务所介绍 |
3.1.1 发展历程 |
3.1.2 人员简介 |
3.2 签字注册会计师人员构成介绍 |
3.2.1 总体情况介绍 |
3.2.2 基于性别和年龄构成分析 |
3.2.3 基于学历背景和政治面貌构成分析 |
3.2.4 基于执业年限构成分析 |
3.2.5 基于行业专长分析 |
4 PH签字注册会计师配置对审计行为影响分析 |
4.1 整体配置情况分析 |
4.2 基于特定客户的人员配置进一步分析 |
4.2.1 高风险和低风险客户的人员配置 |
4.2.2 大客户和小客户的人员配置 |
4.2.3 长期客户和短期客户的人员配置 |
4.3 人员配置对审计行为影响分析 |
4.3.1 签字注册会计师配置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4.3.2 签字注册会计师配置对审计收费的影响 |
5 结论和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本文贡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
1.4.1 研究创新 |
1.4.2 研究局限 |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全球价值链相关文献综述 |
2.1.1 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2.1.2 全球价值链的动力机制 |
2.1.3 全球价值链“经济租”的产生和分布 |
2.1.4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 |
2.1.5 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及路径 |
2.1.6 全球价值链评述 |
2.2 先进制造业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先进制造业内涵 |
2.2.2 先进制造业的特征和分类 |
2.2.3 中国先进制造业基本分类 |
2.3 海外并购相关文献综述 |
2.3.1 海外并购的内涵 |
2.3.2 海外并购理论 |
2.3.3 海外并购的历史 |
第3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态势 |
3.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历史进程 |
3.2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 |
3.2.1 数量和金额齐飞 |
3.2.2 第二产业为主,细分行业增多 |
3.2.3 区位不断拓宽 |
3.2.4 民营企业队伍不断壮大 |
3.3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趋势 |
第4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动因分析 |
4.1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般动因 |
4.2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动因分析 |
4.2.1 技术获取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
4.2.2 市场扩张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
4.2.3 多元化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
4.2.4 品牌获取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
4.2.5 全球价值链重构为动因的海外并购 |
4.3 中国先进制造业企业海外并购案例分析 |
4.3.1 并购背景 |
4.3.2 案例介绍 |
4.3.3 案例分析 |
4.3.4 并购的评价 |
4.4 中国先进企业海外并购动因的趋势 |
第5章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技术效应分析 |
5.1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的效应 |
5.1.1 海外并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 |
5.1.2 海外并购技术整合协同效应 |
5.1.3 海外并购技术创新效应 |
5.2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
5.2.1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技术并购基本情况 |
5.2.2 海外并购整合模式 |
5.2.3 上汽集团收购罗孚案例分析 |
5.3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创新效应分析 |
5.3.1 中国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基本情况 |
5.3.2 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绩效评价 |
5.3.3 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6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6)西门子风电齿轮箱在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概述 |
2.1 文献综述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PEST理论 |
2.2.2 STP理论 |
2.2.3 市场竞争理论 |
2.2.4 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营销现状分析 |
3.1 行业背景及公司概况 |
3.1.1 风电装备企业发展状况 |
3.1.2 西门子公司简介 |
3.1.3 西门子公司在华风电业务现状 |
3.2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现行的营销策略 |
3.2.1 风电齿轮箱在华的营销组合策略 |
3.2.2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的本土化策略 |
3.3 风电齿轮箱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3.3.1 产品策略问题 |
3.3.2 价格策略问题 |
3.3.3 渠道策略问题 |
3.3.4 促销策略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策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竞争环境分析 |
4.2.1 买方议价能力分析 |
4.2.2 供方议价能力分析 |
4.2.3 行业内竞争者分析 |
4.2.4 替代品威胁分析 |
4.2.5 潜在进入者威胁分析 |
4.3 市场需求分析 |
4.3.1 中国风电市场需求分析 |
4.3.2 风电齿轮箱市场现状分析 |
4.3.3 配套产品市场需求分析 |
4.3.4 产品售后服务市场需求分析 |
4.4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4.1 公司的资源分析 |
4.4.2 公司的能力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营销优化措施 |
5.1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定位 |
5.2 西门子风电齿轮箱营销改进建议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营销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7)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目的 |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
1.2.1 研究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文献综述 |
2.1 企业博士后培养相关理论 |
2.1.1 国内外学术关注程度综述 |
2.1.2 后学院科学 |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1.4 协同理论 |
2.2 关于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2.1 关于博士后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
2.2.2 关于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2.3 关于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2.4 关于博士后考核与评估的研究 |
2.3 关于企业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
2.3.1 关于企业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
2.3.2 关于企业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
2.3.3 关于工作站建设的研究 |
2.3.4 关于企业博士后现存问题的研究 |
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协同创新理论的企业博士后培养综述 |
2.4.1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三重螺旋理论模型 |
2.4.2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经验研究 |
第三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
3.1 企业博士后在北美的形成与发展 |
3.1.1 历史起源 |
3.1.2 发展阶段 |
3.1.3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博士后的比较 |
3.1.4 加拿大政府基金——产业研发博士后基金的发展研究 |
3.1.5 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
3.1.6 特点与启示 |
3.2 企业博士后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
3.2.1 历史起源 |
3.2.2 发展过程 |
3.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发展的研究 |
第四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
4.1 罗格斯大学医药企业博士后项目的研究 |
4.1.1 项目简介 |
4.1.2 项目培养体制分析 |
4.1.3 项目特点 |
4.2 IBM公司哥尔斯廷企业博士后项目研究 |
4.2.1 项目简介 |
4.2.2 项目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成长研究 |
4.2.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3 加拿大“跃升”项目研究 |
4.3.1 项目简介 |
4.3.2 项目机制分析 |
4.3.3 项目特点与启示 |
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 |
4.4.1 企业博士后招收 |
4.4.2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分析 |
4.4.3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
4.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特点与启示 |
4.5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案例研究 |
4.5.1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项目简介 |
4.5.2 光明乳业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 |
4.5.3 光明乳业企业博士后培养特点 |
4.5.4 经验与启示 |
4.6 中外企业博士后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1 三种模式概况 |
4.6.2 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
4.6.3 三种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
4.6.4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理论模型 |
第五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
5.1 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
5.1.1 指标设计过程 |
5.1.2 问卷发放形式与过程 |
5.1.3 访谈调研设计 |
5.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5.2.1 企业博士后 |
5.2.2 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 |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
5.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
5.3.2 数据质量检验结果 |
5.3.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4.1 企业因素 |
5.4.2 高校因素 |
5.4.3 外界因素 |
5.4.4 自身因素 |
5.4.5 培养结果 |
第六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系统优化 |
6.1 以战略规划为统筹,发挥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 |
6.1.1 明确企业博士后的角色定位 |
6.1.2 搭建分类培养体系 |
6.1.3 对企业博士后分布进行整体设计 |
6.2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
6.2.1 企业博士后招聘机制 |
6.2.2 企业博士后开题机制 |
6.2.3 企业博士后考核机制 |
6.3 以服务保障为支撑,深化各界的协同参与力度 |
6.3.1 抓好高校导师队伍建设 |
6.3.2 推进高校各类资源共享 |
6.3.3 推进企业育人团队建设 |
6.3.4 完善企业博士后激励体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附录1 :调查问卷 |
附录2 :国家关于企业博士后领域的重要文件 |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快速发展的内部因素 |
1.1.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快速发展的其他因素 |
1.1.3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之新特点 |
1.2 课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不足之处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跨国并购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2.1 跨国并购定义及效应 |
2.2 跨国并购理论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产业组织论 |
2.2.3 企业成长论 |
2.2.4 效率规模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文献 |
2.3.2 国内文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实证研究框架 |
3.1 并购绩效评价方法 |
3.1.1 事件研究法 |
3.1.2 财务指标法 |
3.1.3 案例研究法 |
3.1.4 本节小结 |
3.2 市场模型方法概述 |
3.3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概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分析 |
4.1 样本选取及分类 |
4.2 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并购公告日绩效 |
4.2.1 超额收益分析 |
4.2.2 累计超额收益分析 |
4.3 利用财务指标法研究并购短期经营绩效 |
4.3.1 财务指标体系构建 |
4.3.2 财务指标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1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假设 |
5.1.1 环境层面因素 |
5.1.2 公司层面因素 |
5.1.3 交易层面因素 |
5.2 多元回归分析过程 |
5.3 多元回归结论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6.1 并购背景及交易 |
6.2 并购整合及绩效 |
6.3 并购启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建议对策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9)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2.1 技术 |
1.2.2 对外直接投资 |
1.2.3 技术溢出效应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一节 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理论研究 |
2.1.1 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概念研究 |
2.1.2 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动因研究 |
2.1.3 关于技术寻求型OFDI条件研究 |
第二节 技术寻求型OFDI实证研究 |
2.2.1 基于生产率视角的实证研究 |
2.2.2 基于专利数据的实证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研究 |
2.3.1 关于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理论研究 |
2.3.2 关于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实证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的现状与特征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技术寻求型OFDI现状及特征 |
3.1.1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OFDI的成长与壮大 |
3.1.2 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OFDI行业分布及地区变化 |
第二节 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现状及特征 |
3.2.1 中国OFDI现状 |
3.2.2 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阶段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对发达国家的实践状况 |
3.3.1 中国对欧盟技术寻求型OFDI状况分析 |
3.3.2 中国对美国技术寻求型OFDI状况分析 |
第四章 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主体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企业OFDI主体现状 |
4.1.1 中国企业市场主体总体状况 |
4.1.2 国有企业的发展 |
4.1.3 民营企业的发展 |
第二节 国有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分析 |
4.2.1 国有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 |
4.2.2 国有企业OFDI面临的问题 |
第三节 民营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分析 |
4.3.1 民营企业OFDI面临的问题 |
4.3.2 民营企业OFDI的发展潜力 |
第五章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行业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行业变迁 |
第二节 中国企业OFDI各行业生产率的核算及分解 |
第三节 中国各行业OFDI技术进步效应的灰色关联分析 |
5.3.1 中国各行业OFDI逆向技术溢出的估算 |
5.3.2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行业差异分析 |
第四节 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分析 |
5.4.1 产业发展概况 |
5.4.2 中国装备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
5.4.3 中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分析 |
第一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动因 |
6.1.1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动因分析 |
6.1.2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的内涵 |
第二节 中国企业TSOFDI进入模式战略及其机理分析 |
6.2.1 绿地投资OFDI技术提升及其机理分析 |
6.2.2 跨国并购OFDI模式的技术提升 |
6.2.3 战略联盟技术投资方式的技术提升 |
6.2.4 国际研发中的技术提升 |
第三节 技术寻求型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博弈分析 |
6.3.1 基本模型 |
6.3.2 影响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七章 中国技术寻求型OFDI绩效分析 |
第一节 技术寻求型OFDI绩效:理论分析 |
7.1.1 模型设定 |
7.1.2 模型结论 |
第二节 中国企业技术进步途径测算及其关系 |
7.2.1 变量选取及测算 |
7.2.2 对外直接投资与其他技术进步相关性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绩效实证分析 |
7.3.1 文献回顾 |
7.3.2 理论假设 |
7.3.3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取 |
第四节 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绩效实证分析 |
7.4.1 模型设定及变量选择 |
7.4.2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
第八章 结论、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相关建议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基于上海电气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主要内容及研究思路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可能的创新及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存在的不足点 |
第2章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及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2.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及技术创新概况 |
2.2.1 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
2.2.2 我国企业的跨国技术并购 |
2.2.3 我国企业的技术创新 |
2.3 我国企业跨国技术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获取核心技术成功率不高 |
2.3.2 资源整合能力较差 |
2.3.3 并购企业消化吸收能力不足 |
2.3.4 政府支持力度不够 |
2.3.5 中介服务机构不完善 |
第3章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与技术创新效应的理论分析 |
3.1 我国企业跨国技术并购的动因 |
3.1.1 产业升级的压力 |
3.1.2 技术差距的驱动 |
3.1.3 技术垄断优势的获取 |
3.2 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技术创新效应的机理 |
3.2.1 3L- 3E 理论模型介绍 |
3.2.2 3L- 3E 理论模型的拓展 |
3.3 我国企业跨国技术并购母国的技术溢出效应 |
第4章 上海电气并购日本秋山机械案例分析 |
4.1 案例描述 |
4.2 上海电气并购日本秋山机械技术创新效应 |
4.2.1 跨国并购实现资源嵌入式互联 |
4.2.2 资源整合实现平衡性杠杆 |
4.2.3 跨国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 |
4.3 案例启示 |
第5章 政策建议 |
5.1 微观企业层面 |
5.1.1 选择合适的目标技术 |
5.1.2 增强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
5.1.3 重视技术知识积累 |
5.2 宏观政府层面 |
5.2.1 完善相关政策 |
5.2.2 大力发展和完善中介服务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缘何青睐上海电气(论文参考文献)
- [1]母国制度对企业OFDI影响研究 ——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D]. 林明灯. 苏州大学, 2020(06)
- [2]中国电力企业对外投资方式选择的研究[D]. 李梦芳.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1)
- [3]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产业升级反哺效应研究 ——理论与实证[D]. 瞿淦. 苏州大学, 2020(06)
- [4]PH签字注册会计师配置及其对审计行为影响研究[D]. 陈烨铮. 东华大学, 2019(03)
- [5]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先进制造业海外并购研究[D]. 高鹏. 辽宁大学, 2019(05)
- [6]西门子风电齿轮箱在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孙文珂.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7]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D]. 葛昀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8]我国上市公司跨国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D]. 范有粮.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
- [9]中国企业技术寻求型OFDI战略与绩效研究[D]. 郑霄鹏. 南开大学, 2014(04)
- [10]我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技术创新效应研究 ——基于上海电气案例[D]. 郜蕊蕊. 湖南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