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局科技大楼消防给水系统的优化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常雅婷[1](2020)在《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规程对比分析及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范编制研究》文中认为人工湿地作为一种生态友好型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投资少、处理效率高、兼具景观价值等优点,逐步应用于污水处理并在近二十年迅速发展。但由于我国由于地域辽阔,不同省份在气候、地理、生活习惯、经济水平等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统一的设计规范适用性较弱。目前陕西省还未有本省设计规范,亟需编制一套适宜于陕西省实际情况的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用于科学性、合理性的设计、建设及管理维护人工湿地工程。本论文通过资料收集国外人工湿地规范十七部、国内规范十六部。通过阅读对设计过程中各方面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最终形成陕西省首部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草案,即《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及成果:(1)从国外十七部规范中选择时间上最新的爱尔兰、德国、印度三部,其中印度与我国接壤。爱尔兰强调设计前调研工作及客户喜好。德国注重基质组成及配比。印度详细分析不同湿地类型下多种面积计算方法及优缺点。国外湿地规范形式灵活,侧重不同。(2)对国内所有可收集到的国家级和已发布各省级人工湿地设计规范中各项内容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表明人工湿地发展存在地域性差异,华东地区发展最好。这些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工湿地的应用,但也存在缺陷。例如水量及水质确定需考虑城镇及农村差异性,考虑回用灌溉时应适当放宽对TN的要求;设计参数受多因素影响,需结合实际工程运行数据;国内规范在基质堵塞方面的“蚯蚓疏通”、“反冲洗”及植物种植方面的“加覆土层”条文不合理。(3)对陕西省地形、气候、水资源等进行分析,结合陕西省实际水量、水质、植物等数据,形成《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该规程对人工湿地设计、建设、运行、管理维护等各方面均作出了要求,适宜于陕西省范围内处理城镇或农村生活污水,或具有类似水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对于该技术在陕西地区的应用及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罗文城[2](2020)在《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处于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阶段,结合我国目前人口劳动力资源的逐渐减少,环境保护的压力与日俱增,对于装配式建筑这一全新建筑形式也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国内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也已经开始研究预制建筑物,并且学术界也对预制建筑物进行了许多研究。预制建筑物的快速发展也引起了人们对其质量的关注。随着各类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针对建筑质量问题的新技术解决方案。建筑信息模型(BIM)作为信息技术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为解决预制建筑物的质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以装配式建筑的质量管理为研究对象,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基本发展情况,总结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的存在的质量问题,多角度地研究影响和制约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因素,从而研究分析装配式建筑质量的对策。在对BIM技术与预制建筑相结合的研究的基础上,基于BIM技术与预制房屋建筑质量的研究,提出并实施了基于BIM的预制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计划。在实际项目中,该计划将预制房屋的质量控制分为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质量控制:在施工前创建BIM模型,通过碰撞检测和预先识别预制组件的安装和重叠问题来进行预制。从施工模拟中选择合适的设计解决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将检查预制部件的质量和施工过程的质量。事后质量控制包括检查BIM模型中的建筑质量信息,识别质量问题并分析BIM模型记录的建筑质量问题。为今后工程施工质量的提高控制提供参考。理论分析和案例分析表明,在施工前使用BIM技术识别质量问题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实际发生的质量问题。由于施工模拟,工程机械的布局和施工计划更加合理。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对预制建筑物的技术了解。有效实施预制构件和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为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供经验和参考依据。
周京春[3](2016)在《地下管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自动化精细建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城市能量输送、物质传输、信息传递、排涝减灾和废物排弃的重要载体。作为城市地下空间中的一种重要对象,正承载着日益增长的城市居住人口及城市活动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压力,成为了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的重中之重,日益呈现出错综复杂、相互交叠的立体特征,并具有施工不可见性、难度大、投资大、开发后不易改变等特点,因此,实现城市地下管网定位管理精细化、安全监管综合化、应急处置高效化和信息共享全面化已成为地下管网信息管理的本质目标。但是,目前面向地下管网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其相关标准不统一,在数据信息含量、空间表现和分析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不足,三维模型缺乏完整的精细化构模和井室内外一体化表达的有效方法,造成了地下管网信息资源在表达和理解上各有不同,共享困难,建成的地下管网3D GIS成为了“信息孤岛”,三维模型建模自动化程度不高且更新困难,难以实现业务融合和协同互联,更无法支撑各种管网专业领域的知识模型。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昆明市地下管网信息应用与共享平台建设为基础,以城市地下管网实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种顾及几何、时态、拓扑、语义的一体化的地下管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并在模型基础上,寻求一种自动化程度高、精细化、便于更新维护的三维构模方法。本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如下:(1)分析了面向智能管网的地下管网综合管理的需求及其内涵,提出了一体化的地下管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以三维地下管网对象为核心,包含了语义数据模型、几何数据模型和时态数据模型三个部分,通过现实世界中的地下管网→地下管网本体系统→地下管网对象类库→地下管网时空对象的映射和转换,将地下管网实体的几何特征、时间特征、拓扑特征、语义特征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便于模型在计算机中得以实现,又保障了语义信息无歧义地传输和执行。(2)提出了基于CSG+Sweep+体布尔运算的混合方法来自动化、完整地建立三维地下管网精细模型的新方法。将地下管网实体分为了抽象化的不规则形体的管点实体、尺寸结构属性驱动的管点实体、拓扑连接关系驱动的管点实体和管段实体四类,不同的实体采用不同的表面数学建模方法,并设计了3种基本几何元素和7种实体对象的数据结构,研究了井室内外一体化表达的方法。(3)研究了地下管网三维模型数据在线更新的方法。针对管网变化后整体生成管网三维模型,时间长而无法满足应急等相关应用需求的难题,采用面向服务的架构(SOA),在服务器和客户端采用XML进行数据交换,实现了管网二维数据变更后,同步在线自动化局部更新管网三维模型数据的技术流程,填补了国内的空白。(4)基于上述研究成果,以昆明市地下管网信息应用与共享平台为原型系统,重点阐述了其中三维系统的实现路线及其建模效果,并以两个真实的应用案例,验证了本文研究成果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应用价值。
冯志彬[4](2015)在《基于集对分析的在建工程火灾风险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镇建设力度不断的加大,在建工程项目的数量将会持续攀升,加之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巨型建筑的层出不穷,在建工程的火灾风险程度会随之增大,造成极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对在建工程项目进行火灾风险评估非常必要。通过对在建工程项目火灾风险评价,可以系统地识别出火灾的风险因素;揭示各种风险因素及施工场地整体的火灾风险程度,为施工管理者制定消防安全措施提供决策依据,以便降低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同时可以提高施工企业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也可为工程建设保险行业制定科学合理的火灾保险费率提供支持。为了达到研究目的,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在以对在建工程火灾案例的研究及结合施工场地环境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在建工程火灾发生的原因,从在建工程项目的自身状况和施工消防安全管理两方面总结了其火灾所具有的特点。(2)依据对在建工程火灾原因及特点的分析,初步建立起在建工程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对指标必要性分析、重要度分析、完整性分析和对指标体系结构“深度”与“出度”、聚类情况分析,最终建立起一套适合在建工程的火灾风险评价体系,涉及到火源控制、防火能力、灭火能力、安全疏散、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因素六大项内容,并对其下的各个子指标进行了解释和评价内容的界定。(3)分析总结了层次分析法在赋权应用上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对其各种的改进。提出了基于SPA-IAHP的赋权方法,该方法的优点在于指标间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区间数的形式给出,克服了专家需要对相对重要程度做出精准判断的缺陷,避免了一致性检验,并运用集对分析思想将区间数形式的权重转化为精确值。(4)依托集对分析理论,建立了基于n元联系数的系统风险评价模型。通过对风险等级的判定以及对集对态势和偏联系数的分析,可以综合评判出系统风险程度及发展趋势。
熊路[5](2014)在《红谷滩110kV输变电工程设计》文中研究说明红谷滩中心区是新城区的发展重心,规划发展成为南昌市新的政治中心和商务中心。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大量项目在建设中,人口也逐步向该地区迁移,未来负荷发展空间较大。但红谷滩110kV电网结构相对薄弱,供电可靠性不高,与红谷滩地区作为未来南昌政治中心的地位不相适宜。根据调查,无论是从满足红谷滩中心区用电负荷增长的需要,满足110kV变电容量平衡,以及缓解沙井变的供电压力,提高供电可靠性、经济性来看,新建红谷滩110kV变电站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阐述了所设计的输变电工程总体概况,重点介绍了电力系统一次及二次的设计、变电站站址及线路路径的选择。并对工程所采取的节能、环保措施进行了分析。该工程无论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的角度来看,都是可行的。最后笔者根据红谷滩地区总体规划提出关于电网建设的建议。
周珺量[6](2014)在《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营销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邮政市场化改革中,利润率较高的金融与速递物流两大业务已独立剥离出邮政主体,导致邮政整体收入大幅受到影响,邮政必须尽快找到极具增长潜力的业务来填补收入空缺,作为基础业务的函件广告业务首当其冲。但近几年,随着通信科技、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的普及,传统的函件广告业务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因此,如何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空间是摆在每个邮政人面前的当务之急。发展函件广告业务是邮政把握市场机遇、业务结构转型、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本文试图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将理论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以市场营销观念、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等理论作为基础,通过对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的经营现状、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经营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明确邮政目前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和函件广告业务的市场定位,对当前业务开发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业务营销创新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打造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针对函件广告业务的营销特点和邮政自身的管理体制,建立适合南昌邮政函件业务发展的营销体系架构,结合南昌市场特色,打造邮政媒体品牌,推广产品文化和提升服务能力,最终制定能够促进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未来发展的市场营销战略。
苗展堂[7](2013)在《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来我国多个城市连续遭遇了特大暴雨袭击,约2/3的国土面积正日益遭受不同类型和危害程度的洪涝灾害影响;但同时我国城市发展又普遍面临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频发和地下漏斗扩大的困扰,600座城市中约400座城市面临缺水问题,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频发与水资源紧缺并存的矛盾冲突。在这一背景下,学术界开始反思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中提高重现期以及增大雨水管径以期实现快速排放的雨水资源规划方法,并基本达成了工业化割裂了雨水微循环模式从而引发洪涝与缺水并存的共识。国内外据此展开了雨水资源化和雨洪利用的大量研究,提出了可持续城市排水、低冲击开发模式等相关理论,并建设了一批示范工程,雨水管理正在经历由雨水疏浚到雨水利用的过渡阶段。然而,我国目前采用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并没有将这些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结合进来统一考虑,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的雨洪排放、雨水回用的雨洪削减与景观水体的雨洪蓄滞处于各自分离状态,缺乏纳入统一系统进行协调规划的研究。为此,本文首先基于微循环理念提出构建统一的雨水生态系统的规划思路,建立起一套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水资源规划方法。这一系统综合了雨水基础设施的排水功能、雨水回用设施的雨水利用功能、地下水补充的生态修复功能及城市防洪设施的减灾功能,是融合了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雨水设计策略。与单独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仅解决城市防洪排涝相比,雨水生态系统更强调将雨水作为一种系统资源进行循环利用的概念,能够综合解决水源短缺、水系污染、防洪减灾、生态环境恶化、地下水补充等多种城市问题。其次,本文对雨水生态系统进行了架构,提出应由集流系统、径流系统、渗流系统、储流系统、蓄流系统和净流系统六个子系统要素构成,并对各个子系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梳理。其中:集流系统将屋面、铺装、植被和水体四种集雨面上降落的雨水汇集起来,提倡由屋顶花园代替防水屋面、由渗透铺装代替不透水硬质铺装、由凹式绿地代替传统花池型绿地并使水体增加调蓄容积;径流系统将集雨面汇集起来雨水通过植被浅沟等设施进行渗透与输送;汇集后的雨水通过雨水花园、渗透管沟、渗滤井等渗流系统入渗地下以补充地下水源和蓄滞雨洪;同时通过雨水樽、雨水储存池等储流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以供冲厕、洗车、灌溉等雨水回用;为实现雨洪的削峰、错峰目的可增加池塘、人工湖面等容量较大的蓄流系统将暴雨径流量蓄存起来延迟排放;如需要提高水质环境,可选择人工湿地、稳定塘等净流系统对雨水进行净化。本文对每一个子系统的设施类型选择、适用范围及其计算方法进行了总结。再次,本文从宏观区域、中观城市、微观社区三个层面提出雨水生态系统的不同规划模式。其中:在宏观区域层面上,各干湿分区应根据不同的降雨量条件采用不同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模式的策略,即: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以雨水调峰模式为主,半湿润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应采用雨水回用模式,而干旱半干旱区域城市雨水设施规划则应鼓励雨水入渗模式。各干湿分区应突出各自区域特色,不应该统一对待。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构建三种模式各自的设施体系及设计流程。在中观城市层面上,契合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体系构建由小到大的雨水花园、暴雨公园及湿地公园的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将雨水从源头开始蓄滞、渗透等微循环利用,逐层消纳重现期较高的降雨;同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径流系数的指标控制将整个城市的雨洪量由全局至局部分摊至各个建设地块,实现整个城市的雨洪控制目标。在微观社区层面上,将整个城市分为居住区和道路两个不同特点的区域,分别构建各自的雨水设施规划模式,并尝试提出居住区和道路雨水零排放的新理念,对其所需要的环境和设施条件进行了探讨。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最后以河南省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为案例对文中提出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石庄新社区规划中通过人车分流设计、竖向错层设计、庭院空间设计等设计理念的运用,实践了将规划、市政、景观进行同步统一考虑的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构建了由小至大的庭院级雨水花园、组团级雨水花园和社区级雨水花园三个层次设施系统组成的石庄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然后运用本文总结的子系统计算方法对石庄新社区中采用的植被浅沟、雨水花园、雨水樽等低冲击开发设施的关键因素进行了实证验算,并从雨水管道覆盖面、雨水流程设置、雨水资源化程度、径流污染程度和社区洪峰强度五个方面与运用传统方法编制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进行了比较分析,使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的优势得以验证。据此本文还以世界范围内广泛采用SWMM模型软件为平台,建构了石庄新社区中的居住庭院和停车庭院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对其相关参数进行了设定,剖析了其流程和特点,对模拟结果进行了评价分析,得出了一年一遇洪峰流量和径流总量可完全削减的结论,从而从模型模拟的角度实证了社区雨水生态系统的洪峰削减能力。
赵靖茹[8](2012)在《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国家如何对待和解决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今世界的研究热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全球经济竞争的需求还是社会凝聚力的需要,教育都是民族国家制定国家政策的重要工具。民族国家运用教育手段解决少数民族问题,是世界民族国家保证国家安全与地区稳定发展的一般规律。西藏是我国最特殊的少数民族地区。西藏地处世界屋脊、单一的藏民族高度聚居、长期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残留痕迹、全体藏民笃信喇嘛教、外国势力策划分裂活动一直活跃,西藏因此成为一个斗争繁杂、举世注目、非常敏感的地区。西藏的稳定,涉及国家的稳定,西藏的发展,涉及国家的发展,西藏的安全,涉及国家的安全。西藏的安全、稳定与发展,从根本上依靠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培养新西藏建设人才,是发展经济和繁荣文化的人才保证。作为未来西藏建设人才的藏族中学生,借助1984年制定的内地西藏班政策,在内地获得了富有内涵的成长。该政策创造了少数民族教育最独特的异地办学方式,在藏族学生成长的最关键时期施加影响,以同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影响和带动藏族群众,在内地营造民族教育的自然成长环境,有效促进了汉藏民族交流,藏族中学生毕业后返回西藏工作,成为建设新西藏的优质人力资源。内地西藏班政策是中央针对特殊的西藏采取的独创性尝试,成为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成功借鉴。本研究根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策略,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构筑理论框架,重点研究内地西藏班政策,围绕该政策的起源、目标、实施、结果、评价,通过对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研究和内地西藏班政策实施过程与效果研究,探寻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效果、藏族中学生跨地域跨文化成长、执行党的民族政策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为藏族民族教育政策提供有益借鉴。本研究立足于三个研究层面:宏观上从世界上不同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内涵与发展,深入到西藏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变化的研究;中观上从内地若干西藏民族中学的办学研究,深入到藏族中学生的内地适应性评价研究;微观上从上海共康中学的历史与特色研究,深入到共康中学学生个体的成长效果研究。三个层面的研究运用了以下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历史发展和最新研究成果;通过问卷研究法,对全国一届近50%的内地西藏班藏族中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并做了数据分析;通过访谈研究法,了解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实施,笔者赴武汉、重庆、上海、绍兴、常州、南通、北京、天津、郑州等地的11所西藏民族中学访谈校长、德育教导、班主任、学生;通过实地考察法,进行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效果和价值研究,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本人赴西藏调研,深入到拉萨、日喀则、山南、林芝、那曲五个地市,走访西藏地市级和乡村学校10所,了解西藏中小学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对比研究,深入到内地西藏班在校学生的家中向其家长了解对该政策的看法和建议,向现在藏工作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了解其求学感受和政策评价。技术手段上借助因子分析法,选取了“对中学生提升文化知识的质量评价、对中学生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效果评价、对中学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对学习中国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传递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联系评价、对拓展文化视野的评价、对认同本民族文化的评价”等十个指标进行综合分析,通过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运用因子分析模型,将十个实测变量转换为学习、文化、民族三个主成分因子,并对参加问卷调查的上海共康中学94名学生的三个主成分因子的计算得分进行分析,按照综合评价得分数据左偏分布特征,获得了对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较高评价的结论。根据因子分析法结论、问卷数据结果,结合访谈观点,得出以下结论:综合得分左偏分布证明内地西藏班政策整体效果良好;学习、文化、民族是影响内地西藏班政策效果评价的三大因子。政策执行方面:生源的质量保证了内地西藏班政策的高起点与可持续发展;限定的西藏领导干部子女的入学率,保证该政策的严格执行和教育发展的公正公平。藏族学生培养和选拔制度的分离,保证了对藏族学生评价的客观公正,以及人才培养明确的目标和民族政策执行的可持续性。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性方面:藏族厨师内地支教可以提高政策效果评价;藏族中学生在内地的藏语学习难度超过汉语。政策评价方面:内地西藏班政策全面带动了汉藏文化交流;大量的内地西藏班毕业生成为西藏基层干部,维护国家政权,保证民族团结,体现鲜明的政治功效;内地西藏班政策带动中央在藏其它政策的落实和执行。政策建议方面:实施了26年的内地西藏班政策需要适当的调整,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用市场理念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内地西藏班教学质量,注重内地西藏班政策与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与西藏人才政策的一体化衔接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内地西藏班政策独特的政治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促进藏汉民族相互认同、保证国家安全稳定具有重大政治意义,为世界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选题新颖独特。从国家、区域、学校、个体四个层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客观评价了政策效果,方法科学准确。在宏观、中观、微观等层次都获得富有意义的成果,对国家层面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制定、对区域层面教育政策的执行、对个体层而藏族等少数民族学生的成长都具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内地西藏班的独特政策,体现了中央更强的统筹性、地方服从中央的政治性、民族地区与内地省市更融洽的协调性、学校自主办学的灵活性、培养人才更鲜明的适用性,是最独特、最有效的中国特色少数民族教育政策。该政策的成功实践对我国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体系的建立完善具有积极的策略意义:通过教育带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是最有效的手段;按照“积极差别对待”的原则,保证藏族等少数民族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少数民族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承担民族团结的使命;尊重少数民族文化与传统,优先加大少数民族人才培养力度;加强政策宏观调控,把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纳入国家整体发展规划。
黄莺[9](2009)在《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公共建筑为研究对象,在对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基本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面向建筑防火设计、施工、使用与维护的全寿命期,对公共建筑防火设计阶段、建造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三个阶段的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进行研究,主要内容有:1.对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理论进行了研究和探讨首先根据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概念和建筑物防火安全管理的特点,提出了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期的概念,指出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期可划分为设计阶段、建造阶段、使用维护阶段,并分析了各阶段在火灾安全管理主体、任务目标和内容上的差异。在总结公共建筑火灾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危险源理论的公共建筑火灾风险的概念,并对其所包含的内容进行了描述。对公共建筑火灾风险成本的构成进行了研究,并对风险成本费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期的各个阶段在确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差异,分别构建了公共建筑设计阶段、建造施工阶段、使用维护阶段的多层风险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和火灾事故所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得出建筑火灾风险矩阵,分析了火灾风险矩阵各区域对应的风险水平。2.构建了一种基于FPN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模型首先介绍了性能化防火方法、性能化防火分析的内容、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假设和框架等基本理论。通过分析指出性能化防火设计成果仍然会存在火灾风险,需要进行火灾风险评价;针对火灾风险评价主体多元化,结合Petri网基本理论,探讨一种基于FPN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模型,并讨论了该模型的基本算法。应用该模型,对西安市某小区经济适用房配套综合商业楼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进行了风险评估。3.建立了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事故树,并进行了定性分析以2007年发生在施工现场的部分火灾事故为引,介绍了目前我国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的现状和特点。以1998年~2007年建筑施工现场火灾事故为研究对象,对施工阶段常见火灾危险源进行了分析,描绘了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事故树,并对该事故树进行了定性分析,求出了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和模糊重要度,得出各基本事件的重要度排序。4.建立了公共建筑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针对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源,提出了对施工阶段火灾安全应从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对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施工现场火灾应急预案的框架体系,对应急预案的基本任务、机构组建和职能划分、火灾响应步骤及预案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5.公共建筑使用阶段防火安全可靠度分析及风险评估基于结构可靠度理论对建筑物使用维护阶段火灾损失的预损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了公共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根据Petri网的基本理论和建模方法,构建了公共建筑使用阶段火灾风险评价Petri网模型。对建筑物应对主观因素火灾事件的火灾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简单、快捷的非意外火灾风险定性评估方法。6.对火灾风险法律体系、火灾保险制度和火灾风险管理主体等火灾风险管理体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对英国、美国、日本三个火灾法律体系较完善国家的火灾法律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我国火灾管理法律体系的历史沿革。对英国、美国、日本的现行火灾保险制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分析了我国的火灾保险现状,探讨了我国火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提出发展我国火灾保险制度的六方面途径。最后分析了我国火灾风险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对消防部门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博弈关系进行了讨论。
李明虎[10](2004)在《十堰市科器大厦重大火灾隐患性能化整改方案探讨》文中研究表明十堰市科器大厦只有一座疏散楼梯多年来未能整改,本文通过对大厦现状、消防安全目标、预期火灾风险、应对措施等进行全面地性能化分析,得出该火灾隐患的性能化整改方案。
二、南昌局科技大楼消防给水系统的优化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局科技大楼消防给水系统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规程对比分析及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范编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发展历程 |
1.2.2 国外发展历程 |
1.3 人工湿地概述 |
1.3.1 人工湿地概念 |
1.3.2 人工湿地类型及特点 |
1.3.3 污染物去除机理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国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研究 |
2.1 国外人工湿地相关设计标准 |
2.2 爱尔兰规范梳理 |
2.2.1 多元化人工湿地(ICW)介绍 |
2.2.2 现场评估 |
2.2.3 设计ICW系统 |
2.2.4 运行、维护和监管 |
2.3 德国规范梳理 |
2.3.1 一般规定 |
2.3.2 湿地设计 |
2.3.3 滤料要求 |
2.3.4 植物 |
2.3.5 维护及成本 |
2.4 印度规范梳理 |
2.4.1 预处理 |
2.4.2 一级处理 |
2.4.3 人工湿地设计 |
2.4.4 运行维护 |
2.5 综合分析 |
3 国内人工湿地设计规范研究 |
3.1 国家及各省级规范发布情况 |
3.2 国内规范内容对比分析 |
3.2.1 总体布置 |
3.2.2 水量与水质 |
3.2.3 工艺选择 |
3.2.4 湿地面积计算 |
3.2.5 设计参数 |
3.2.6 几何参数 |
3.2.7 湿地填料 |
3.2.8 湿地植物 |
3.2.9 布水、防渗及附属设施 |
3.3 小结与建议 |
4 陕西省人工湿地规范编制技术研究 |
4.1 编制背景及目的 |
4.2 陕西省概况 |
4.2.1 地理位置及气候特征 |
4.2.2 水资源量 |
4.2.3 水资源开发 |
4.2.4 水质状况 |
4.3 陕西省湿地工程实例 |
4.4 技术问题研究 |
4.4.1 水量 |
4.4.2 设计进水水质 |
4.4.3 设计出水水质 |
4.4.4 设计参数 |
4.4.5 植物及基质选择 |
4.5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论文创新点 |
5.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工程技术规程草案》 |
附录2 陕西省人工湿地工程应用调查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应用现状 |
1.3.1 国内外BIM技术的应用 |
1.3.2 BIM技术运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的技术路线与创新 |
1.5.1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2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装配式建筑特点与BIM技术应用分析 |
2.1 装配式建筑分析 |
2.1.1 装配式建筑施工特点 |
2.1.2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
2.1.3 预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2.2 BIM技术应用分析 |
2.2.1 BIM技术在预制装配式施工阶段的应用价值 |
2.2.2 装配式BIM构件库的建立 |
2.2.3 装配式构件的跟踪管理 |
2.2.4 5D装配工序模拟体系 |
2.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分析 |
2.3.1 可行性分析 |
2.3.2 价值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模型构建 |
3.1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
3.1.1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的特点 |
3.1.2 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 BIM技术对于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适用性分析 |
3.2.1 技术适用性 |
3.2.2 经济适用性 |
3.2.3 环境适用性 |
3.3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模型 |
3.3.1 质量管理模型设计原则 |
3.3.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模型 |
3.4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模型应用 |
3.4.1 基于BIM的参数化建模 |
3.4.2 基于BIM的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因素识别 |
3.4.3 基于BIM的质量管理模型应用模块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项目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案例分析 |
4.1 M项目概况 |
4.2 BIM团队的组成 |
4.3 BIM应用规划编制 |
4.3.1 BIM技术对预制构件运输装卸质量管理对策 |
4.3.2 BIM技术对预制构件现场存放质量管理对策 |
4.3.3 BIM技术对吊装作业质量管理对策 |
4.3.4 BIM技术对临时支撑体系质量管理对策 |
4.3.5 BIM技术对临边及高处作业质量管理对策 |
4.3.6 BIM技术对施工人员质量教育培训对策 |
4.4 BIM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 |
4.4.1 事前质量控制 |
4.4.2 事中质量控制 |
4.4.3 事后质量控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地下管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自动化精细建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地下管网建模需求概述 |
1.2.1 国家政策层面 |
1.2.2 智慧城市与智慧管网 |
1.2.3 BIM与地下管网三维模型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地下管网三维GIS的研究现状 |
1.3.2 地下管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章 地下管网的特征及数据分析 |
2.1 地下管网的特征及分析 |
2.1.1 地下管网的几何特征及分析 |
2.1.2 地下管网的时间特征及分析 |
2.1.3 地下管网的语义特征与分析 |
2.2 地下管网数据的内容 |
2.3 地下管网数据的获取与表达 |
2.3.1 管线探测技术 |
2.3.2 管道闭路电视(CCTV) |
2.3.3 管线电子标识系统 |
2.3.4 管线状态传感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体化的地下管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3.1 地下管网一体化的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
3.1.1 模型建设思路 |
3.1.2 一体化模型的设计 |
3.2 地下管网的语义数据模型 |
3.2.1 基于本体的语义数据模型 |
3.2.2 地下管网本体与专业管网本体间的集成与互操作 |
3.3 地下管网的几何数据模型 |
3.3.1 几何数据模型 |
3.3.2 空间关系的描述 |
3.4 地下管网的时态数据模型 |
3.4.1 规划设计时态 |
3.4.2 建设工程时态 |
3.4.3 管网设施时态 |
3.4.4 运行维护时态 |
3.4.5 在线监测时态 |
3.4.6 事件时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下管网三维自动化精细构模方法 |
4.1 构模思路 |
4.1.1 管网实体表面数学构模方法的选择 |
4.1.2 模型数据结构设计 |
4.2 地下管网实体的构模方法 |
4.2.1 三维管网整体构模步骤 |
4.2.2 数据约束及数据处理 |
4.2.3 CSG方法构模 |
4.2.4 Sweep方法构模 |
4.3 管井相交处理 |
4.4 管网三维模型的更新 |
4.4.1 模型更新架构 |
4.4.2 模型更新工作流 |
4.4.3 模型更新规则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管网三维原型系统及其应用分析 |
5.1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1 原型系统概述 |
5.1.2 三维原型系统实现 |
5.1.3 建模效果及分析 |
5.2 应用分析 |
5.2.1 辅助管网工程在线三维规划审批 |
5.2.2 对排水管网专业模型的支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的研究工作 |
6.2 主要的创新点 |
6.3 进一步的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所编着作与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博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项目 |
攻读期间获得的科技奖励 |
致谢 |
(4)基于集对分析的在建工程火灾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2 在建工程火灾原因及特点分析 |
2.1 在建工程施工现场起火原因分析 |
2.2 在建工程火灾特点分析 |
2.2.1 在建工程自身状况呈现出的火灾特点 |
2.2.2 在建工程消防安全管理现状呈现出的火灾特点 |
3 在建工程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3.2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
3.2.1 指标体系元素的配置 |
3.2.2 指标体系结构的构造 |
3.3 评价指标体系构造的过程 |
3.3.1 评价指标的初选 |
3.3.2 评价指标的优化 |
3.3.3 指标体系的结构优化 |
3.4 指标解释与评价内容界定 |
3.4.1 火源控制 |
3.4.2 防火能力 |
3.4.3 灭火能力 |
3.4.4 消防安全疏散能力 |
3.4.5 消防安全管理 |
3.4.6 施工人员因素 |
4 基于集对分析的在建工程火灾风险评价模型 |
4.1 集对分析理论 |
4.1.1 集对 |
4.1.2 联系度 |
4.1.3 偏联系数 |
4.1.4 集对势 |
4.2 基于SPA-IAHP的赋权方法 |
4.2.1 层次分析法的缺陷、不足和改进 |
4.2.2 基于SPA-IAHP的赋权方法 |
4.3 基于n元联系数的系统风险评价模型 |
4.3.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建立指标集对评价分级标准集 |
4.3.3 确定指标体系的联系度 |
4.3.4 系统风险程度的综合评价 |
5 实例分析 |
5.1 工程概况 |
5.2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状况 |
5.3 确定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5.4 计算指标权重 |
5.5 划分指标集对评价分级标准 |
5.6 计算指标体系的联系度 |
5.7 火灾风险程度综合评价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I 集对态势排序表 |
附录II 指标集对评价等级划分标准 |
(5)红谷滩110kV输变电工程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红谷滩新区中心城区电网现状 |
1.2 红谷滩变电站建设的必要性 |
1.3 红谷滩 110kV 输变电工程概况 |
1.3.1 供电范围 |
1.3.2 工程规模 |
1.3.3 站址概况 |
1.4 设计水平年 |
1.5 主要设计原则 |
1.6 设计范围及配合分工 |
第2章 电力一次系统设计 |
2.1 负荷预测 |
2.1.1 负荷预测 |
2.1.2 红谷滩中心城区 110kV 变电容量平衡分析 |
2.2 接入系统方案 |
2.2.1 红谷滩 110kV 变电站周边电网概况 |
2.2.2 变电站规模 |
2.2.3 接入方案 |
2.3 电气计算 |
2.4 调相调压计算 |
2.5 线路型式及导线截面选择 |
2.6 系统对有关电气参数的要求 |
2.6.1 主变参数 |
2.6.2 短路电流水平 |
2.6.3 中性点接地方式 |
2.7 无功补偿容量 |
2.8 电气主接线 |
第3章 电力二次系统设计 |
3.1 继电保护 |
3.1.1 现状 |
3.1.2 方案 |
3.1.3 备自投装置 |
3.1.4 主变保护 |
3.1.5 10kV 相关设备保护 |
3.2 系统调度自动化 |
3.2.1 调度自动化系统现状 |
3.2.2 远动系统 |
3.2.3 电量计量及终端 |
3.2.4 调度数据接入配置 |
3.2.5 二次系统安全防护 |
3.3 系统通信 |
3.3.1 调度组织关系 |
3.3.2 系统通信现状 |
3.3.3 通信系统方案 |
3.3.4 其他通信设施 |
3.3.5 建设项目一览 |
3.4 其他二次系统 |
3.4.1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的应用 |
3.4.2 智能辅助系统 |
3.5 二次设备组屏及布置原则 |
3.5.1 二次设备布置原则 |
3.5.2 二次设备组屏方案 |
第4章 红谷滩变电站站址选择 |
4.1 站址选择过程概述 |
4.1.1 工作经过 |
4.1.2 协议收集情况 |
4.2 站址区域概况 |
4.3 征地及赔偿情况 |
4.4 出线条件 |
4.5 进站道路和交通运输 |
4.6 站用电源 |
4.7 站址环境 |
4.8 通信条件 |
4.9 施工条件 |
4.10 站址方案结论 |
第5章 红谷滩变电站工程设想 |
5.1 电网概况 |
5.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5.2.1 防污等级 |
5.2.2 电气设备选择 |
5.3 电气布置 |
5.3.1 电气总平面布置 |
5.3.2 接地网型式 |
5.4 总体规划和布置 |
5.4.1 站区简述 |
5.4.2 站区总平面布置 |
5.5 建筑规模及结构设想 |
5.5.1 建筑 |
5.5.2 结构 |
5.5.3 地基处理 |
5.5.4 建筑围护系统节能措施 |
5.6 供排水系统 |
5.6.1 水源及现有排水条件 |
5.6.2 给水系统 |
5.6.3 排水系统 |
5.7 采暖、通风方案及设备选型 |
5.8 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系统 |
5.8.1 消防措施 |
5.8.2 电气设施 |
5.8.3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
5.8.4 消防给水系统 |
5.9 主要施工方案 |
5.10 “两型一化”及四新应用情况 |
第6章 110kV 线路路径选择及工程设想 |
6.1 线路工程概况 |
6.2 路径选择 |
6.3 电力电缆及其附件的选型 |
6.3.1 电缆选型 |
6.3.2 电缆截面选择 |
6.3.3 电缆附件选型 |
6.4 过电压保护、接地及分段 |
6.4.1 过电压保护 |
6.4.2 接地及分段 |
6.5 敷设方式和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
6.5.1 敷设条件 |
6.5.2 电缆的支持与固定 |
6.6 土建部分 |
6.6.1 横断面及纵断面设计 |
6.6.2 电缆井 |
6.6.3 顶管 |
6.6.4 排水 |
6.6.5 通风 |
6.7 电缆通道附属设施 |
6.8 电缆通道防火设计 |
6.8.1 阻燃电缆 |
6.8.2 电缆工井 |
6.8.3 站内电缆 |
6.9 电缆敷设中对特殊环境段的处理 |
6.10 电缆在线监测 |
6.10.1 安装测温系统的目的与意义 |
6.10.2 监测功能 |
6.10.3 软件安装方案 |
第7章 配套 110kV 间隔扩建工程 |
7.1 工程概况 |
7.2 电力系统一次 |
7.3 系统继电保护 |
7.4 调度自动化 |
7.4.1 本期扩建间隔的远动信息接入站内现有的远动系统 |
7.4.2 电能计量 |
7.5 系统通信 |
7.6 电气一次 |
7.6.1 电气主接线 |
7.6.2 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
7.6.3 防雷接地 |
7.7 电气二次 |
7.7.1 测控装置 |
7.7.2 防误闭锁 |
7.7.3 二次设备组屏方案 |
7.8 土建部分 |
第8章 10kV 配套工程 |
8.1 各 10kV 配套出线名称 |
8.2 各 10kV 配套出线情况 |
8.3 10kV 配套出线设计原则 |
第9章 本设计节能、环保措施分析 |
9.1 系统节能分析 |
9.1.1 接入系统方案 |
9.1.2 导线截面选择 |
9.1.3 无功补偿 |
9.2 变电节能分析 |
9.2.1 选用低耗能设备 |
9.2.2 照明节能 |
9.2.3 建筑节能措施 |
9.3 线路节能措施 |
9.3.1 线路敷设方式选择 |
9.3.2 电缆线路节能分析 |
9.4 环保措施 |
9.4.1 水土保持 |
9.4.2 环境保护 |
9.4.3 劳动安全卫生 |
第10章 结论 |
10.1 结论 |
10.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营销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主要创新 |
1.4.1 体系构建的创新 |
1.4.2 营销战略的创新 |
1.4.3 思路转变的创新 |
第2章 邮政函件广告业务营销的理论基础 |
2.1 市场营销观念理论 |
2.1.1 营销观念概述 |
2.1.2 企业导向营销 |
2.1.3 客户导向营销 |
2.2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
2.2.1 注重企业利润 |
2.2.2 重视消费者需求的满足 |
2.2.3 协调平衡公共关系 |
2.3 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2.3.1 4Ps 组合策略 |
2.3.2 7Ps 组合策略 |
2.3.3 4Cs 组合策略 |
第3章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的经营现状 |
3.1.1 南昌邮政的组织结构 |
3.1.2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现有的产品体系 |
3.1.3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局的后台支撑体系 |
3.1.4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的营销方式与方法 |
3.1.5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的收入情况 |
3.2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的市场分析 |
3.2.1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的市场分布 |
3.2.2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的市场特征 |
3.2.3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市场开发的主要做法 |
3.3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传统业务面临严峻的市场竞争 |
3.3.2 业务运营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函件广告业务的开发 |
3.3.3 技术支撑明显滞后 |
第4章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营销创新与发展方案 |
4.1 项目模式创新:主推“4+X”主题营销项目 |
4.1.1 “安全进万家”项目 |
4.1.2 “回乡送大礼”项目 |
4.1.3 “卡情满校园”项目 |
4.1.4 “优惠过大年”项目 |
4.2 项目市场创新:主攻“五大市场”做实函件广告业务 |
4.2.1 政务市场 |
4.2.2 商务市场 |
4.2.3 校园市场 |
4.2.4 大众市场 |
4.2.5 旅游市场 |
4.3 项目营销渠道创新:立足“传统”突出“新型”渠道 |
4.3.1 邮政网点渠道 |
4.3.2 商超渠道 |
4.3.3 人员销售渠道 |
4.3.4 主题邮局渠道 |
4.3.5 网络渠道 |
4.4 项目产品创新:创新产品及业务开发模式 |
4.4.1 创新开发联动产品 |
4.4.2 利用数据驱动,促进行业开发 |
4.4.3 发挥公益功能,拉动明信片定制 |
4.5 项目管控创新:经营工作举措转型 |
4.5.1 以项目为抓手,促业务开发模式的转型 |
4.5.2 创新技术手段,促产品内涵的升级转型 |
4.5.3 巩固寄递市场主导地位,促经营发展方向的转型 |
4.5.4 创新服务品质和内容,促支撑平台的全面转型 |
4.5.5 强化产品研发和市场策划,促产品组合形式的转型 |
4.5.6 提升投递质量,促服务形象的转型 |
第5章 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营销创新的保障机制 |
5.1 建立完备函件广告业务营销管理体系 |
5.1.1 严格执行邮政大客户管理办法 |
5.1.2 强化营销组织 |
5.1.3 加强市场整顿 |
5.2 加强营销团队的建设与管理 |
5.2.1 建立高素质的专职营销队伍 |
5.2.2 加强营销人员的整体培训 |
5.2.3 以培训为市场开发保障 |
5.3 加强函件广告业务宣传推广 |
5.3.1 宣传目的 |
5.3.2 宣传形式 |
5.3.3 宣传步骤 |
5.4 营销团队的激励与考核机制 |
5.4.1 健全营销激励机制 |
5.4.2 完善营销考核机制 |
5.4.3 改革营销规范机制 |
5.5 以人为本创新基础工作管理方法 |
5.5.1 抓住重点工作,基础管理出效益 |
5.5.2 建立日常沟通机制,提高投递支撑功能 |
5.5.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 |
5.5.4 完善业务操作流程 |
5.5.5 重视细节,加强运行组织管理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分析 |
6.2 讨论与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资源紧缺与洪涝灾害频发并存 |
1.1.2 雨水利用新设备与技术日益成熟 |
1.1.3 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亟待完善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灰色基础设施 |
1.4.2 绿色基础设施 |
1.4.3 生态基础设施 |
1.4.4 雨水生态系统 |
1.5 论文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进展与相关理论综述 |
2.1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研究评述 |
2.1.1 雨水利用技术研究 |
2.1.2 雨水利用建设实践 |
2.1.3 雨水利用政策与法规 |
2.1.4 雨水利用的发展方向 |
2.2 微循环理念解析 |
2.2.1 微循环概念本原及内涵拓展 |
2.2.2 基于微循环理念的雨水生态系统提出 |
2.3 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理论依据 |
2.3.1 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SUDS)理论 |
2.3.2 低冲击开发模式(LID)理论 |
2.3.3 源分离生态卫生排水系统理论 |
2.3.4 城市基础设施共享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城市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存在的问题 |
3.1 城市水资源系统循环 |
3.1.1 城市水资源系统构成 |
3.1.2 工业化前后水资源系统循环变化对比 |
3.1.3 城市雨水资源系统循环 |
3.2 城市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 |
3.2.1 城市传统雨水资源系统规划方法 |
3.2.2 以排为主的雨水基础设施规划理念 |
3.3 传统规划方法对雨水资源微循环方式的影响 |
3.3.1 微循环的渗透通道(吸)隔断 |
3.3.2 微循环的供水链条(呼)过度拉伸 |
3.3.3 微循环的净化功能(免疫)堵塞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循环理念下城市雨水生态系统构成要素解析 |
4.1 城市雨水生态系统架构 |
4.1.1 雨水生态系统基本功能 |
4.1.2 雨水生态系统要素架构 |
4.2 集流子系统 |
4.2.3 集流系统类型选择 |
4.2.4 集流雨量计算方法 |
4.3 径流子系统 |
4.3.1 径流系统类型选择 |
4.3.2 径流水力计算方法 |
4.4 渗流子系统 |
4.4.1 渗流系统类型选择 |
4.4.2 渗流系统适用范围 |
4.4.3 渗流面积计算方法 |
4.5 “储流子系统 |
4.5.1 储流系统类型选择 |
4.5.2 储流系统适用范围 |
4.5.3 储流容积计算方法 |
4.6 “蓄流子系统 |
4.6.1 蓄流系统类型选择 |
4.6.2 蓄流系统适用范围 |
4.6.3 蓄流容积计算方法 |
4.7 “净流子系统 |
4.7.1 净流系统类型选择 |
4.7.2 净流系统适用范围 |
4.7.3 净流面积计算方法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循环理念下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模式研究 |
5.1 宏观层面:区域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
5.1.1 干旱半干旱区域入渗模式 |
5.1.2 半湿润区域回用模式 |
5.1.3 湿润区域调峰模式 |
5.1.4 三种模式特点比较 |
5.2 中观层面:城市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
5.2.1 契合绿地系统的层级式规划模式 |
5.2.2 结合径流系数的雨水系统生态控制方法 |
5.3 微观层面:社区雨水微循环系统规划模式 |
5.3.1 居住区雨水微循环系统 |
5.3.2 道路雨水微循环系统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微循环理念下社区雨水生态系统规划实证研究 |
6.1 基于规划案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架构 |
6.1.1 驻马店石庄新社区规划案例编制背景 |
6.1.2 契合雨水微循环方式的社区规划理念 |
6.1.3 层级式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架构 |
6.2 基于规划案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实证研究 |
6.2.1 驻马店新社区雨水生态系统实证验算 |
6.2.2 基于传统方法的社区雨水基础设施规划 |
6.2.3 与传统雨水基础设施规划方法差异比较 |
6.3 基于 SWMM 模型的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评价分析 |
6.3.1 SWMM模型主要功能及应用简介 |
6.3.2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型流程及特点 |
6.3.3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型参数设定 |
6.3.4 社区雨水生态系统模拟评价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研究不足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表出处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相关概念与研究对象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少数民族教育理论和政策 |
二、内地西藏班实证研究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研究文献 |
四、本项研究的理论意义 |
五、本研究的政策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一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认同和民族教育 |
一、加强民族认同 |
二、增进国家凝聚 |
三、促进经济发展 |
第二节 教育公平理论 |
一、教育公平在我国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二、西方教育公平理论的历史发展及特点 |
三、教育公平理论的核心思想 |
第三节 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 |
一、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理论基础 |
二、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内涵精髓 |
三、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的特点分析 |
四、多元文化主义的国际比较 |
第四节 人力资本理论 |
一、人力资源的含义和特征 |
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
三、当代人力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 |
四、跨文化管理中的人力资本 |
五、人力资本积累的基本途径依靠教育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一、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 |
二、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人的发展 |
三、可持续发展中的公平含义 |
四、可持续发展中的和谐理念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二章 若干国家民族教育与政策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美国、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美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二、加拿大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其特点 |
第二节 德国、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德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二、英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分析 |
第三节 印度、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及特点 |
一、印度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二、中国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三章 从蒙藏学校到内地西藏班:中央对西藏特殊的教育政策安排 |
第一节 1985年以前的西藏教育情况概述 |
一、旧西藏的历史和教育 |
二、独特的西藏礼仪和文化 |
三、西藏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四、西藏中学教育的发展历史及政策规定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校)政策的起源 |
一、历史上的蒙藏学校制度 |
二、洋务运动时期的留美幼童计划 |
三、内地西藏班的最初设立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生态环境分析 |
一、特殊教育政策的客观环境 |
二、教育援藏方针的初步确立 |
三、教育援藏政策的正式实施 |
四、教育援藏政策的物质保障 |
五、教育援藏政策的人才支持 |
六、教育援藏政策的配套政策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发展脉络追踪 |
一、内地西藏班政策的基本内容 |
二、内地西藏班的招生人数 |
三、内地西藏班初中毕业生的分流 |
四、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扩招 |
五、内地西藏班招生政策的调整 |
第五节 特殊的教育政策与人力资源的形成 |
一、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主导因素:教育 |
二、影响藏族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外部条件:汉文化环境 |
三、促进藏族中学生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自塑能力 |
本章参考引文 第四章 当前内地西藏班的办学格局与特点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的教育特点分析 |
一、特殊的道德教育 |
二、特殊的师生关系 |
三、特殊的管理方式 |
四、特殊的教学方法 |
五、特殊的家庭教育 |
第二节 东中西部地区内地西藏学校办学分析 |
一、南通西藏民族中学 |
二、武汉西藏中学 |
三、重庆西藏中学 |
第三节 政策执行效果评价研究 |
一、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一:日常生活管理 |
二、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二:教育教学管理 |
三、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依据之三:汉语言的使用 |
四、藏族中学生对政策的改善建议分析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五章 教学机构个案分析:上海共康中学 |
第一节 上海共康中学 |
一、共康中学的前身——回民中学 |
二、共康中学的现状 |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道德教育 |
四、“健全学生人格”的心理教育 |
五、三年制教改实验 |
六、开设多元文化课程 |
第二节 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的届别情况分析 |
一、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三) |
二、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四) |
三、200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分析(参照附录五) |
第三节 上海共康中学对西藏教育发展的贡献 |
一、学校招生覆盖面不断扩大 |
二、藏族中学生学业成绩良好 |
三、上海内地西藏班毕业生职业发展良好 |
本章参考引文 第六章 内地西藏班学生成长轨迹分析 |
第一节 藏族中学生内地适应情况分析 |
一、内地西藏班学生性别分析 |
二、藏族中学生的业余生活怎么过 |
三、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有哪些不适应 |
四、藏族中学生的交友情况如何 |
第二节 藏族中学生文化民族的认同与传承 |
一、藏族中学生对本民族文化了解多少 |
二、藏族中学生的语言取向如何 |
三、对多元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分析 |
一、为什么来内地读书 |
二、如何看待内地办班效果 |
三、藏族中学生的自我期待是什么 |
第四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对藏族中学生的成长影响 |
一、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描述 |
二、藏族中学生内地生活适应的四大关 |
三、藏族中学生在内地学习生活的适应性测验 |
本章参考引文 第七章 绩效评价:价值与效果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政策评价 |
一、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总体评价 |
二、评价的指标选择及数据来源 |
三、考察原有变量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
四、提取因子 |
五、西藏社会各界对政策的高度评价 |
第二节 政治价值分析 |
一、积极的道德建设 |
二、增进民族认同 |
三、培养信念坚定的新西藏建设人才 |
第三节 文化价值分析 |
一、汉藏双语促进文化交流 |
二、藏汉文化相互融合 |
三、带动文化援藏力度加大 |
第四节 教育价值分析 |
一、改善西藏教育教学设施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推动西藏中等教育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学生享受同等优质教育资源 |
四、提高西藏教育师资水平 |
第五节 经济社会价值分析 |
一、“全国援藏”推动西藏经济社会大发展 |
二、独特办学政策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
三、内地西藏班毕业生直接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 |
第六节 西藏发展成就对制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启示 |
一、西藏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
二、西藏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
三、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基本策略 |
本章参考引文 第八章 内地西藏班:面临的新挑战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内地西藏班学生的成长烦恼 |
第二节 内地西藏班教师的发展困惑 |
第三节 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管理优化 |
一、管理体制问题 |
二、经费问题 |
三、教材和教学计划问题 |
四、教学质量监督问题 |
第四节 基干文化适应的教育政策调整 |
一、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
二、以“民居制”代替封闭式学校管理 |
三、以“助学金”方式支持学生回家探望 |
四、引进藏族厨师 |
五、适当调整教学安排 |
第五节 少数民族教育政策一体化衔接 |
一、完善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的建议 |
二、内地西藏班政策与我国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对接 |
三、内地西藏班政策与西藏自治区人才政策对接 |
本章参考引文 结论与展望 访谈观点摘要 采访程序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科研成绩 附录一:访谈实录 |
上海地区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访谈四 |
访谈五 |
访谈六 |
访谈七 |
访谈八 |
重庆地区 |
访谈九 |
访谈十 |
访谈十一 |
西藏拉萨市 |
访谈十二 |
访谈十三 |
访谈十四 |
访谈十五 |
访谈十六 |
访谈十七 |
访谈十八 |
访谈十九 |
访谈二十 |
访谈二十一 |
访谈二十二 |
访谈二十三 |
访谈二十四 |
访谈二十五 |
访谈二十六 |
访谈二十七 |
访谈二十八 |
西藏山南地区 |
访谈二十九 |
西藏日喀则地区 |
访谈三十 |
西藏林芝地区 |
访谈三十一 |
西藏那曲地区 |
访谈三十二 |
访谈三十三 |
浙江绍兴 |
访谈三十四 |
江苏常州 |
访谈三十五 |
访谈三十六 |
江苏南通 |
访谈三十七 |
访谈三十八 |
北京地区 |
访谈三十九 |
访谈四十 |
访谈四十一 |
天津地区 |
访谈四十二 |
河南郑州 |
访谈四十三 附录二: 内地西藏班办学模式调查问卷 附录三: 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附录四:199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情况表 附录五:2005届上海共康中学学生情况表 附录六:1985届上海内地西藏班学生毕业去向情况表 附录七:上海市共康中学西藏班学生各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及排名 附录八 共康中学2009学年度总课表 附录九: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朱镕基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摘要) 致谢 |
(9)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火灾及建筑火灾的危害 |
1.1.2 火灾科学研究现状 |
1.1.3 公共建筑发展现状及其火灾特点 |
1.2 国内外火灾风险评估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常用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
1.3 国内外火灾风险评估应用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1 设计阶段防火评估方法研究 |
1.4.2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 |
1.4.3 使用与维护阶段防火安全可靠度分析及风险评价 |
2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的理论研究 |
2.1 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周期的概念 |
2.1.1 全寿命周期的概念 |
2.1.2 建筑物火灾安全管理全寿命周期 |
2.2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基本理论 |
2.2.1 风险及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 |
2.2.2 基于危险源理论的公共建筑火灾风险 |
2.2.3 公共建筑火灾成本分析 |
2.3 公共建筑火灾危险性的性能化评估 |
2.3.1 火灾危险性的影响因素 |
2.3.2 公共建筑防火性能化评估的目标 |
2.3.3 火灾风险的可接受水平 |
2.4 确定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 |
2.5 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5.1 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5.2 建造施工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5.3 使用维护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2.6 本章小结 |
3 公共建筑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
3.1 公共建筑性能化防火理论与方法 |
3.1.1 性能化防火方法 |
3.1.2 建筑物防火安全的基本条件 |
3.1.3 设计阶段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假设和框架 |
3.1.4 公共建筑性能化火灾风险评价的特点 |
3.2 Petri网基本理论 |
3.2.1 Petri网及其理论 |
3.2.2 Petri网的基本定义 |
3.2.3 FPN应用于系统性能评价的理论基础 |
3.3 FPN在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
3.3.1 基于FPN的建筑防火设计方案风险评估模型 |
3.3.2 模型的基本算法 |
3.3.3 模型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4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危险源识别及安全管理 |
4.1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及其特点 |
4.1.1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现状 |
4.1.2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隐患特点 |
4.2 基于事故树的火灾危险源辨识 |
4.2.1 危险源及其识别方法 |
4.2.2 施工阶段常见火灾危险源分析 |
4.2.3 事故树分析方法 |
4.2.4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事故树分析 |
4.3 公共建筑施工阶段火灾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
4.3.1 施工阶段火灾安全管理的技术措施 |
4.3.2 施工阶段火灾安全管理的组织措施 |
4.3.3 施工现场火灾事故应急预案 |
4.4 本章小结 |
5 公共建筑使用阶段防火安全可靠度分析及风险评估 |
5.1 公共建筑结构可靠度理论 |
5.1.1 结构可靠度的基本概念 |
5.1.2 结构安全可靠度计算方法 |
5.2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公共建筑火灾财产损失分析 |
5.2.1 火灾的模糊随机失效概率 |
5.2.2 失效条件下火灾的损失度 |
5.2.3 建筑物火灾的预损模型 |
5.3 公共建筑火灾人员伤亡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1 公共建筑类型的影响 |
5.3.2 人群密度对人员伤亡的影响 |
5.3.3 火灾发生时间对人员伤亡的影响 |
5.3.4 火灾产物对人员伤亡的影响 |
5.4 基于Petri网的公共建筑使用阶段火灾风险评价模型 |
5.4.1 火灾风险评价Petri网模型建模步骤 |
5.4.2 建立火灾风险Petri网模型 |
5.5 建筑物应对主观因素事件的火灾安全风险评价 |
5.5.1 主观因素事件引起的建筑火灾及其危害性分析 |
5.5.2 主观因素事件火灾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
5.5.3 主观因素火灾的火灾风险评估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6 火灾风险管理体制研究 |
6.1 火灾管理的法律体系 |
6.1.1 国外火灾管理法律体系 |
6.1.2 我国的火灾管理法律体系 |
6.2 火灾保险制度 |
6.2.1 国外火灾保险制度发展 |
6.2.2 我国现行的火灾保险制度 |
6.2.3 火灾保险制度的发展趋势探讨 |
6.3 火灾风险管理主体及其相互关系 |
6.3.1 火灾风险管理的主体 |
6.3.2 管理主体的相互关系 |
6.3.3 火灾风险管理主体的博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建筑火灾事故 |
附录2 某综合商业楼建筑防火设计相关数据 |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发表的科研论文 |
编写的教材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获得的奖励 |
四、南昌局科技大楼消防给水系统的优化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外人工湿地设计规范/规程对比分析及陕西省生活污水人工湿地规范编制研究[D]. 常雅婷.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D]. 罗文城. 南昌大学, 2020(01)
- [3]地下管网三维空间数据模型及自动化精细建模方法研究[D]. 周京春. 武汉大学, 2016(08)
- [4]基于集对分析的在建工程火灾风险评价研究[D]. 冯志彬.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5]红谷滩110kV输变电工程设计[D]. 熊路. 南昌大学, 2014(05)
- [6]南昌邮政函件广告业务营销创新研究[D]. 周珺量. 南昌大学, 2014(02)
- [7]微循环理念下的城市雨水生态系统规划方法研究[D]. 苗展堂. 天津大学, 2013(12)
- [8]我国藏族的民族教育政策研究 ——基于“内地西藏班”的实例分析[D]. 赵靖茹. 复旦大学, 2012(03)
- [9]公共建筑火灾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方法研究[D]. 黄莺.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10)
- [10]十堰市科器大厦重大火灾隐患性能化整改方案探讨[A]. 李明虎. 2004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竞赛论文集,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