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呕吐患儿胃肠动力的特点及发病机制

周期性呕吐患儿胃肠动力的特点及发病机制

一、小儿周期性呕吐胃肠动力特点和发病机理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莉梅[1](2014)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周期性呕吐40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周期性呕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门诊治疗的患者80例,将患儿按就诊时间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西医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呕吐频率为8次,患者呕吐间歇期时间为30d至半年,患者治疗后实验组均比较满意,高于西医组(P<0.05),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呕吐停止时间、治疗后1年内发作次数少于西医组(P<0.05)。结论:周期性呕吐比较常见,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李萍[2](2013)在《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分析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的临床特征、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诊断的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赛庚啶、阿米替林防治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儿,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呕吐,发作间期无任何临床症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赛庚啶、阿米替林,总有效率达93%,4个月内均未发现再发,6个月内复发1例,1年内复发4例。结论对反复、突然发作的呕吐患儿经相关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应考虑CVS;在对症治疗和心理疏导的基础上,使用赛庚啶、阿米替林能提高治愈率。

范秋霞[3](2012)在《儿童再发性呕吐临床治疗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儿童再发性呕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儿童再发性呕吐病例60例为常规组32例,治疗组28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临床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2.85%,常规组总有效率65.62%,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着差异性(P<0.01)。结论发病率约为儿童3.15/10万,是继胃食管反流造成儿童反复呕吐的第二病因;本病反复频繁发作,发作形式刻板,具有突发突止特性,任何年龄阶段儿童均可发病<5岁的儿童多发,无显着性别差异;典型症状为突然出现反复剧烈恶心、呕吐,发作可以持续数小时到数天,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全身症状如轻度血压增高、多汗、流涎、发热、面色苍白、嗜睡、乏力等;神经系统症状可以出现头痛、眩晕、畏声、畏光等。急性期应用胞二磷胆碱及连续应用多虑平、赛庚啶可以显着缩短儿童再发性呕吐急性发作期,减少复发。

游洁玉,赵红梅,陈昌斌,罗艳红[4](2011)在《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治疗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对丙戊酸钠治疗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01年5月2009年2月收治的35例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使用赛庚啶、胞二磷胆碱治疗后仍反复发作加用丙戊酸钠治疗,固定给药时间和给药间隔,同时定期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血药浓度分为两组,血药浓度<50μg/mL为A组,血药浓度50100μg/mL为B组,并对两组病人呕吐停止时间、1年内发作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100μg/mL比血药浓度<50μg/mL更能缩短呕吐时间,降低发作次数。结论:丙戊酸钠是治疗周期性呕吐有效的药物,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唐硕,游洁玉,欧阳文献,赵红梅,刘莉[5](2010)在《小儿再发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晁占湖,秦凌阳[6](2010)在《赛庚啶、多滤平、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临床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应用赛庚啶、多滤平、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4-032008-01我院儿科确诊的周期性呕吐综合征患儿32例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7)例,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急性期止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1年内复发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1),随访1年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赛庚啶、多滤平、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具有对胃肠功能中枢调节的协调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孙桂莲,江雅静,姜琳,王东颖,杨志亮[7](2010)在《46例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分析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对1995年11月1日至2009年5月30日期间于我院确诊为CVS的46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断治疗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6例患儿,男22例,女24例,平均发病年龄4.5岁(111岁),平均诊断年龄8.5岁(4.514.5岁)。66%有偏头痛家族史,74%有晕动症史,83%有明显诱因。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呕吐,发作呈突发突止的刻板形式,呕吐可持续数日,2次发作间有完全健康的间歇期。发作期伴有面色苍白、倦怠、顽固恶心、腹痛、头痛、畏光、怕声、眩晕等症状。29例随访5年,5例用丙戊酸钠,5例用塞庚啶,5例用塞庚啶与丙戊酸钠联合治疗,4例用阿米替林、丙戊酸钠和赛庚啶三联治疗;3例用西比灵和塞庚啶联合治疗;用药平均10个月(1.5个月2年),除3例用药后仍有发作,间歇期延长外,其余基本无发作,其中28%(8/29)转为偏头痛。结论CVS是儿科较常见的疾病,应提高对该病认识,临床上遇到反复发作性呕吐者,且有完全健康间歇期,在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基础上,应考虑到本病的可能。

向梅[8](2009)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再发性呕吐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再发性呕吐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例再发性呕吐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对照组常规输液、纠酸、补充电解质、止吐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红霉素35 mg/(kg.d)口服,疗程至少一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P<0.01)。结论: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再发性呕吐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谢光洪,李小兵,李妍,张乃生,周昌芳,韩红伟,闫海洋,王哲[9](2009)在《硫酸钡治疗犬单纯性呕吐的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2004年8月2006年9月某动物医院就诊的频繁呕吐的144例病犬,灌服硫酸钡后,30和120 m in各进行1次X线检查,判定为单纯性呕吐的病犬68例,观察记录钡餐(BM)的止吐效果。结果44例病犬一次性治愈,23例再次灌钡并配合其他疗法治愈,钡餐治疗单纯性呕吐的治愈率为95.6%,1例并发胃大面积溃疡,回肠部梗阻和穿孔后死亡。表明用硫酸钡治疗犬单纯性呕吐比较有效。

李正红,董梅,王智凤[10](2008)在《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胃肠动力特点》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的胃肠动力特点,探讨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总结27例 CVS 患儿的钡餐造影、胃和全消化道排空时间测定(>5岁)、体表胃电图等检查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 27例中12例发作期消化道钡餐造影表现动力功能低下,如胃蠕动差、胃滞留液、胃肠排空延迟、胃食管反流;16例停止发作>1个月检查无动力异常。25例于发作及围发作期体表胃电图示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均值餐前为36%,餐后为47%;5例呕吐停止≥3个月时胃电图餐前正常胃电节律百分比为69.1%,餐后为86.8%。20例围发作期检测胃排空延迟占7例,全消化道排空延迟5例。发作≥1次/月患儿予多虑平、丙戊酸钠、塞庚啶等预防性治疗,21例有长期随访,17例预防治疗患儿已停止发作>6个月。结论 CVS 患儿有胃肠动力障碍,尤其在发作期。中枢水平的神经调控药物治疗有效。[临床儿科杂志,2008,26(10):842-845]

二、小儿周期性呕吐胃肠动力特点和发病机理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儿周期性呕吐胃肠动力特点和发病机理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周期性呕吐40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疗效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2)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临床表现
    1.3 相关检查
    1.4 治疗与转归
2 讨论

(3)儿童再发性呕吐临床治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入选标准
    1.2 临床资料
    1.3 方法
        1.3.1 分组
        1.3.2 治疗方法
        1.3.3 临床疗效
        1.3.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2.2 远期观察
3 讨论

(4)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治疗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仪器与试剂
    1.3 治疗及血药浓度测定方法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及转归
    2.2 不良反应观察
3 讨论

(5)小儿再发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辅助检查
    1.4 治疗方法
    1.5 疗效判定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2.2 随访
3 讨论

(7)46例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诊断标准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临床表现
    2.3 辅助检查
    2.4 治疗和随访
3 讨论

(10)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胃肠动力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消化道排空时间测定
    1.3 体表胃电图检查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消化道钡餐造影
    2.3 胃电图
    2.4 胃和全消化道排空时间
    2.5 治疗及随访
3 讨论

四、小儿周期性呕吐胃肠动力特点和发病机理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周期性呕吐40例临床观察[J]. 张莉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19)
  • [2]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J]. 李萍. 安徽医学, 2013(08)
  • [3]儿童再发性呕吐临床治疗分析[J]. 范秋霞. 中国实用医药, 2012(32)
  • [4]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对治疗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意义[J]. 游洁玉,赵红梅,陈昌斌,罗艳红. 儿科药学杂志, 2011(01)
  • [5]小儿再发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 唐硕,游洁玉,欧阳文献,赵红梅,刘莉.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2010(12)
  • [6]赛庚啶、多滤平、胞二磷胆碱联合治疗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临床分析[J]. 晁占湖,秦凌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13)
  • [7]46例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 孙桂莲,江雅静,姜琳,王东颖,杨志亮.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10(01)
  • [8]小剂量红霉素治疗小儿再发性呕吐临床疗效观察[J]. 向梅. 儿科药学杂志, 2009(05)
  • [9]硫酸钡治疗犬单纯性呕吐的效果分析[J]. 谢光洪,李小兵,李妍,张乃生,周昌芳,韩红伟,闫海洋,王哲. 畜牧与兽医, 2009(01)
  • [10]小儿周期性呕吐综合征的胃肠动力特点[J]. 李正红,董梅,王智凤. 临床儿科杂志, 2008(10)

标签:;  ;  ;  ;  ;  

周期性呕吐患儿胃肠动力的特点及发病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