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藻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溶藻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一、溶藻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席席[1](2020)在《非O1霍乱弧菌对青虾的致病性、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拮抗菌的益生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sis)是我国最重要的淡水经济虾类之一,因其具有高繁殖力,强适应性,杂食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可常年上市等优点已成为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之一。但是,随着青虾养殖规模的扩大和水域生态环境的逐渐恶化,致病性微生物对青虾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病害的发生已经严重制约了青虾养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2017年至2019年期间,江苏省扬州市部分青虾养殖场出现大规模死亡现象,发病青虾表现为体表及肝胰腺发红,活力减弱,食欲下降,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继而引起大批死亡。目前,有关这一疾病的爆发病因尚未有报道,针对这一疾病的发生,本研究鉴定了引起青虾发病的病原菌XL1,探究了病原菌的致病性及其引起的宿主免疫反应,并筛选出一株对病原菌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芽孢杆菌CPA1-1,从而为该疾病的防治建立一定的理论基础。1.从发病濒死的青虾肝胰腺中分离出优势菌株XL1,并对该菌的分类地位、致病性、毒力相关基因的携带、胞外酶的分泌以及感染青虾后的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人工感染实验结果表明该菌株对青虾有较强的致病性,其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4.09×104CFU/mL。通过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征以及细菌16S rRNA和gyrB序列研究确定该分离菌株XL1为病原非O1霍乱弧菌(Non-O1 Vibrio cholerae)。PCR扩增结果表明该菌携带金属蛋白酶(Mp)、溶血素(HlyA)、粘附因子(RtxA)、外膜蛋白(OmpU)、辅助霍乱肠毒素(Ace)、小带联结毒素基因(Zot)和Ⅵ分泌系统(T6SS)等毒力基因。分离菌XL1胞外酶检测结果表明,该菌株具有淀粉酶、卵磷脂酶、明胶酶和溶血素活性,但不具有脂肪酶和脲酶活性。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病青虾肝胰腺中的肝小管腔及肝小管间间隙增大,刷状边界消失,青虾肝胰腺组织的损害可能是导致青虾死亡的主要原因。2.为研究青虾感染病原非O1霍乱弧菌后的免疫反应,本研究对致病菌XL1感染青虾6 h和12 h后的肝胰腺进行了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在6 h时共有189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104上调基因和85个下调基因。在12h时总共有5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39个上调基因和17个下调基因,且在6h时免疫相关基因表达明显上调的数量较12 h时多。此外,发现通过转录组分析得到的数据与荧光定量PCR试验得到的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基本一致,这也说明了我们转录组分析结果具有可靠性。病原非O1霍乱弧菌感染青虾后,与Rap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ECM-受体相互作用、胞吞作用、Hippo信号通路、泛素介导的蛋白水解和吞噬体相关的基因都表现出明显变化,表明这些信号通路均被激活。本研究获得的数据为进一步的研究免疫应答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资源。为进一步研究非O1霍乱弧菌感染后青虾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了青虾感染致病菌XL1后13个免疫相关基因在不同时间点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青虾血淋巴中的dorsal,relish,p38,crustin1,crustin2,crustin3,hemocyanin,i-lysozyme,anti-lipopolysaccharidefac-tors 1,anti-lipopolysaccharide factors 2,prophenoloxidase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这些结果揭示了免疫相关基因在青虾血淋巴中的表达谱的变化和转录激活,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病原非O1型霍乱弧菌入侵的发病机制和宿主防御系统。3.为研究芽孢杆菌对青虾的益生机理,本研究采用双层平板法从健康的青虾体内分离出一株具有明显拮抗作用的菌株CPA1-1。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以及16SrRNA和gyrB序列分析,最终确定该菌株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并对该菌株的生长特性、抑菌效果及携带抗生素相关基因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CPA1-1对非O1霍乱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7×105CFU/mL,且该菌株携带srfAA、ituA、fenA、dhbA、bmyA、beaS、dfnA等脂肽类、聚酮类化合物以及抗菌蛋白的合成相关基因。此外,研究了养殖水体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贝莱斯芽孢杆菌发酵液对青虾肝胰腺和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和酶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水体中添加益生菌能调节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和免疫相关酶活活性,降低水中氨氮和亚硝酸氮含量。攻毒实验结果表明水体中添加贝莱斯芽孢杆菌CPA1-1可以增强青虾抗病原非O1霍乱弧菌感染的能力,提高青虾成活率。本研究为芽孢杆菌在青虾养殖中的合理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厚荣[2](2020)在《三疣梭子蟹SP基因与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免疫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具有clip结构域的丝氨酸蛋白酶(clip domain serine protein,c SP)在甲壳动物天然免疫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该蛋白酶在同一物种中不同c SP功能的比较研究较少,更是缺乏对免疫信号调节作用的研究。可变淋巴受体基因(variable lymphocyte receptors,VLRs)是脊索动物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获得性免疫的分子基础,近年来已有报道VLRs在无脊椎动物的适应性免疫防御中发挥独特作用。本研究基于基因克隆、原核系统蛋白表达、RNA干扰、实时定量PCR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对3个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clip结构域丝氨酸蛋白酶(PtcSP1、PtcSP2、PtcSP3)进行了免疫功能比较分析,探讨了PtcSPs与其他免疫基因间的调控关系,并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可变淋巴受体(EsVLRA)进行了结构分析及免疫致敏效应的研究,从先天免疫和免疫致敏两个维度分别研究了PtcSPs基因在蛋白水平的功能多样性以及EsVLRA的免疫记忆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PtcSPs-C的序列比对结果显示,PtcSP1、PtcSP3具有胰蛋白酶所特有的Asp189、Gly216和Gly226位点,而PtcSP2在底物结合口袋位点序列则更为多样,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PtcSP2与胰凝乳蛋白酶聚为一枝。经原核重组蛋白表达系统,分别重组表达了三疣梭子蟹PtcSPs的SP结构域(PtcSPs-C)和clip结构域(PtcSPs-N)。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活性验证实验进一步证明,重组表达复性的PtcSP1、PtcSP3具有胰蛋白酶活性,而复性的重组蛋白PtcSP2具有胰凝乳蛋白酶活性。PtcSP1、PtcSP3的clip结构域(PtcSPs-N)对测试的革兰氏阴性(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菌具有抑制作用。值得注意的是,PtcSP1、PtcSP3抗菌特性有所不同,r PtcSP1-N对革兰氏阳性菌藤黄微球菌的抗菌活性最高(MIC值小于0.99μM),r PtcSP3-N则对革兰氏阴性菌溶藻弧菌的生长(MIC值小于0.58μM)表现出最强抗菌活性。然而,并没有观察到重组蛋白针对酵母的明显的抗菌活性,也未检测到明显的PtcSP1-C和PtcSP3-C的抗菌活性。此外,菌结合试验中发现,r PtcSP1-N和r PtcSP3-N均对检测的革兰氏阴性菌(P.aeruginosa和V.alginolyticus)革兰氏阳性菌(S.aureus和M.luteus)以及真菌(毕赤酵母菌Pichia pastoris)表现出菌结合活性。菌清除试验结果表明,PtcSP1具有溶藻弧菌的菌清除活性并呈现时间依赖性响应模式,暗示PtcSP1可能作为调理素参与免疫反应。三疣梭子蟹PtcSP1、PtcSP2基因沉默后,除抗脂多糖因子5(Pt ALF5)之外,其他Pt ALFs表达均受到抑制,而PtcSP3沉默后所有检测的Pt ALFs表达均受到抑制,提示PtcSPs调控Pt ALFs合成的多样性;PtcSP1和PtcSP3的沉默可上调补体样相关分子的表达,暗示丝氨酸蛋白酶基因与补体样基因之间的拮抗关系。此外,PtcSP2基因沉默后机体酚氧化酶(Phenoloxidase,PO)活性并未受到影响与PO激活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相关基因表达也未受到明显干扰,而PtcSP1和PtcSP3的低表达则使机体内PO活性明显降低。中华绒螯蟹EsVLRA的ORF长度为2400 bp,编码一个799个氨基酸长的蛋白。包括一个LRR_NT结构域,十三个LRRs结构域和一个LRR_CT结构域,同时,在其C末端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凸出环结构。氨基酸序列的多序列比对分析表明,EsVLRA具有与其他物种VLRA一致保守的氨基酸序列组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EsVLRA被归为VLRA一类,说明中华绒螯蟹中的VLR是VLRAs家族的新成员。在所有检测的血细胞、心脏、肌肉、肝胰腺、腮和性腺组织中都检测到EsVLRA的m RNA表达,其中,在肝胰腺、性腺和鳃中具有高表达水平;值得注意的是,EsVLRA在雄性蟹的肝胰腺、性腺、鳃和脑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雌性。重组表达的rEsVLRA可以与革兰氏阴性菌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氏阳性菌藤黄微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毕赤酵母强烈结合,但并没有显示出任何抗菌活性,说明EsVLRA主要作为一种病原微生物的受体参与免疫识别。免疫致敏试验中,发现健康蟹经过甲醛灭活的副溶血弧菌刺激时首先在第3小时表现出显着升高(P<0.05);在第二次注射活菌后,EsVLRA的表达在注射后的第1小时便显着上调,并且比第一次注射时表达量高得多(约为第一次峰值的50倍,P<0.01);最高的表达水平出现在第二次攻击后的第6小时(约为第一次峰值的240倍,P<0.01),这种显着的高表达水平还一直持续到第48小时(P<0.01)。表明EsVLRA可能对于病原刺激具有记忆性。对三疣梭子蟹3丝氨酸蛋白酶的免疫功能研究表明,它们具有丰富多样的免疫活性。研究认为PtcSPs可分别通过抗菌活性,病原微生物识别,调理素介导的细胞免疫,酚氧化酶原激活反应介导的体液免疫以及调控其他先天免疫基因等多个方面在甲壳动物先天免疫中执行免疫抵御功能。对中华绒螯蟹免疫致敏相关基因可变淋巴受体的研究表明,EsVLRA在结构上与七鳃鳗中的VLRA具有较高相似性,在功能上作为模式识别受体参与到甲壳动物的免疫致敏过程中。综上,本研究丰富了丝氨酸蛋白酶的多样性免疫功能的理论基础,同时为甲壳动物的免疫致敏现象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王依龙[3](2020)在《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不同致病因素响应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为对象,选取对虾养殖生产中较为突出的三种不同致病因素——黄曲霉毒素B1(AFB1)、高密度养殖、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作为胁迫因子,分别对健康的凡纳滨对虾进行胁迫实验,研究不同致病因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氧化、免疫以及营养性能的影响,并结合转录组和微生物16S测序技术系统地研究了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不同致病因子的潜在响应机制及其关联性。1、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投喂AFB1响应机制的研究实验选取体质健康的凡纳滨对虾(初始体重为2.55±0.08 g)为研究对象,分别投喂含有5 p.p.m.(实验组)和含有0 p.p.m.(对照组)AFB1的饲料,进行周期30天的养殖实验。分别在第3、6、12、18、24和30天进行生长指标测定,并收集肝胰腺和肠道样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实验组对虾的存活率和体重增率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且肝胰腺和肠道显微结构破坏严重;实验组肝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养殖时间延长不断降低;实验组肝胰腺和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且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实验组中肝胰腺和肠道中的免疫基因(Toll、IMD、pro PO、Rab、GST)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总体上呈现先升高后显着降低的趋势;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实验组肝胰腺和肠道中分别鉴定了12,410和1,387个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肝胰腺中有1,995个DEGs被注释,其中有18条与免疫相关的通路或过程。在肠道中有152 DEGs被注释,其中有7条与免疫相关的通路或过程;肠道微生物16S测序结果表明,随着实验天数的延长,实验组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厚壁菌门(Firmicutes)、弧菌属(Vibrio)和发光细菌属(Phot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明显增加,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_sp_M、Tenacibaculum)的相对丰度下降,且对照组的菌群数量和种类均比实验组丰富。以上结果说明,投喂含有5 p.p.m.AFB1的饲料会诱导凡纳滨对虾抗氧化和免疫系统损伤、造成肠道菌群组成紊乱(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加)、消化系统抑制、组织结构损伤,从而导致对虾生长受到阻碍、死亡率升高。另外,相比于肠道,肝胰腺是响应AFB1感染的主要免疫器官,而肠道起了重要的代谢作用。2、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高密度养殖以及在高密度条件下对副溶血弧菌E1(VPE1)感染响应机制的研究实验选取体质健康的凡纳滨对虾(初始体重为7.52±0.12 g)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高密度组(800尾/m3)和低密度组(400尾/m3)进行周期15天的养殖实验,然后,使用副溶血弧菌E1(VPE1)分别对高密度组和低密度组的凡纳滨对虾进行周期为72小时的感染实验,分别在不同密度养殖实验的第5、10和15天以及攻毒实验的第12、24、48和72小时进行生长指标测定,并收集肝胰腺和肠道样品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高密度组对虾存活率和体重得率显着低于低密度组(P<0.05),且肝胰腺和肠道组织显微结构出现明显损伤;高密度组对虾肝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显着低于低密度组(P<0.05),且随着实验时间延长不断降低;高密度组对虾肝胰腺和肠道中T-SOD、CAT和GPX活性显着低于低密度组(P<0.05),总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不同密度养殖实验的第15天,高密度组对虾肝胰腺和肠道中免疫基因(Toll、IMD、Pro PO、LZM、Relish)的表达量均显着高于低密度组(P<0.05),VPE1感染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养殖实验的第15天,在高密度组对虾肝胰腺中共鉴定了45个DEGs,并富集到4条与免疫相关的通路或过程,而在肠道中鉴定了5,470个DEGs,并富集到17条与免疫相关的通路或过程;VPE1感染第48小时,在高密度组对虾肝胰腺中鉴定了639个DEGs,富集到免疫相关通路或过程14条,在肠道中鉴定了279个DEGs,富集到免疫相关通路或过程5条;微生物16S测序结果表明,在不同密度养殖的第15天,高密度组对虾肠道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假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和Blastopirellula的相对丰度降低,浮门菌门(Planctomycete)、发光细菌属(Photobacterium)和弧菌属(Vibrio)的相对丰度增加。以上结果表明,高密度养殖(800尾/m3)会抑制凡纳滨对虾的生长、破坏肝胰腺和肠道组织形态结构、损伤免疫和抗氧化系统,进而导致其抵御副溶血弧菌侵染的能力下降,最后由于疾病感染造成更高的死亡率;同时高密度养殖不仅导致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大量差异基因表达,还造成肠道有益菌群的种类和数量减少,有害菌群增加。另外,相比于肝胰腺,肠道对密度胁迫更为敏感。3、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VPE1感染响应机制的研究实验选取体质健康的凡纳滨对虾(初始体重为12.28±0.10 g)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VPE1感染组(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周期为3天的攻毒实验,并收集了攻毒后第48小时的肝胰腺和肠道样品进行了转录组测序。结果如下:实验组对虾的死亡率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VPE1感染导致对虾肝胰腺产生2,628个DEGs,其中有2,489个基因显着上调,139个基因显着下调,总共富集到27条免疫相关通路或过程;同时,在肠道中鉴定了1,963个DEGs,其中有1,732个基因表达显着上调,231个基因显着下调,总共富集到27条免疫相关通路或过程。以上结果表明,感染VPE1会诱导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大量差异基因表达,进而引起肝胰腺和肠道免疫相关通路紊乱,最终导致其死亡率升高。另外,相比于肠道,肝胰腺是响应VPE1感染的主要免疫器官。4、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与肠道免疫响应不同致病因素潜在关联性的初步探究本研究利用转录组和生物信息学技术,分别对AFB1、密度胁迫和VPE1三种不同致病因子所引起的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在转录水平上的差异和联系进行了整合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三种致病因子条件下对虾肝胰腺和肠道中差异基因所富集到的共有的GO功能条目有7条,而共有的KEGG通路有18条,其中有5条与免疫相关,包括凋亡、吞噬、AMPK信号转导、抗原处理及呈递和EB病毒感染。因此推测,这些通路可能是肝胰腺与肠道在免疫防御功能上具有潜在关联性的通路或过程。

黄雪敏[4](2020)在《凡纳滨对虾育苗系统细菌资源挖掘及溶藻弧菌基因组初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从华南沿海地区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育苗系统采集水样和幼体,通过高通量测序对育苗水体菌群结构进行分析;从水体和幼体分离鉴定细菌,筛选潜在有益菌;对弧菌耐药性进行检测与评价;对7株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和基本信息分析,为对虾育苗系统细菌资源挖掘和弧菌病害防控提供了基础。首先,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对9个对虾育苗场(广东:DH、GL、HD、HY、RH;广西:HT、ZK、ZZ;海南:HC)共42个苗池水体菌群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育苗场地理位置、幼体期和幼体健康状态对水体菌群结构都具有明显影响。除GL苗场仔虾5期组外,其他组苗池水体菌群均以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为最优势或次优势菌群。科水平上,以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束缚杆菌科(Haliscomenobacteraceae)和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为优势,其中红杆菌科以绝对优势存在于所有苗池,相对丰度为22%-49%。优势属水平上,海命菌属(Marivita)、褐杆菌属(Phaeobacter)、鲁杰氏菌属(Ruegeria)、栖东海菌属(Donghicola)、棕指藻杆菌属(Phaeodactylibacter)、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和Epibacterium普遍或较普遍存在于正常苗池,可作为健康苗池的候选指示菌群,而弧菌属(Vibrio)则可作为发病苗池指示菌。接着,从育苗水体和幼体分离细菌并通过16S r RNA基因测序初步鉴定,结合胞外酶和拮抗荧光弧菌活性等特征筛选非弧菌类的潜在益生菌。本研究共分离保存了231株非弧菌属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最为常见(94株),其中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菌株最多;其次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67株),且大多数分离物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而拟杆菌门分离菌(46株)均属于黄杆菌科,且南海海杆菌属(Meridianimaribacter)菌株最多;而24株放线菌分离物中,一半为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筛选到2株均能抑制荧光弧菌且属于水体优势菌群的潜在益生菌,即Pseudoalteromonas sp.HD-L11和Epibacterium sp.CX-W13,其中,HD-L11还具有较强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进一步,结合16S r RNA和HSP60基因测序对46株弧菌进行鉴定,并通过纸片扩散法测试其对17种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溶藻弧菌是育苗水体最优势弧菌;耐药性分析显示:46株弧菌对呋喃唑酮、头孢克肟、氨苄青霉素和阿莫西林的耐药率都达50%以上,对红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较低(<5%),而对氯霉素均无抗药性;63%弧菌耐受≥4种抗生素,15%菌株耐受≥7种抗生素。最后,利用三代Pac Bio测序技术,对7株溶藻弧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注释和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7株菌均有ch1与ch2两个环状染色体,其中3株溶弧菌有1-2个质粒。大小约5.20-5.33 Mb,GC含量为44.61%-44.74%。基因组编码蛋白功能注释获得CDS为4531-4768个;其中3030-3069个CDS获得COG功能注释,2643-2675个获得KEGG注释,2740-2799个获得GO注释,4474-4711个获得Refseq注释,3937-4029个获得Pfam注释,1517-1541获得TIGRFAMs注释。其中COG功能注释显示已知的基因中,氨基酸转运和代谢基因比列最多,其次是转录相关的蛋白基因。共线性分析显示,7株溶藻弧菌主要分为两大类,菌株间存在较频繁的同源片段倒位与缺失现象。

顾雯雯[5](2019)在《罗氏沼虾病原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鉴定及对宿主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提出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淡水虾之一,具有生长快、个体大、食性广、易驯养、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等优点,当年繁殖的虾苗经3-5个月养殖即可达上市规格,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目前已经成为内陆水产养殖中重要的经济甲壳动物,在我国10余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养殖,我国已成为全球罗氏沼虾产业大国。随着罗氏沼虾产业的快速发展,养殖生产中大量死亡现象频繁发生,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病害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制约罗氏沼虾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2017至2018年,江苏某地区多家罗氏沼虾养殖场出现大量死亡情况,发病的罗氏沼虾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摄食减少、活力弱、虾体发红、空肠、空胃等症状。本研究针对发病的罗氏沼虾养殖场进行了病原分离检验、分离菌的致病性、表型特征、16S rRNA和gyrB基因的同源性,研究结果表明,非01/0139群霍乱弧菌是危害罗氏沼虾重要病原之一,菌株GXFL1-4感染罗氏沼虾96 h后半数致死浓度LD50为4.5×106 CFU/mL;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检测表明菌株GXFL1-4具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卵磷脂酶活性,不具有明胶酶活性,在血平板上呈β型溶血;对35种抗菌类药物的耐药谱测定结果显示,菌株GXFL1-4对红霉素等8种药物敏感,对青霉素G等22种药物耐药;对发病罗氏沼虾的肝胰腺和肠道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发病的罗氏沼虾出现组织细胞坏死、炎症等现象;菌株GXFL1-4毒力因子检测结果表明,该菌具有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卵磷脂酶和溶血素活性,但不具有明胶酶活性;菌株GXFL1-4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该菌携带toxR、hlA、ompW、U、hap、rtxA 和rtx7 个毒力相关基因,不携带ctxA、ctxB、tcp ace和zot基因,为深入研究非01/0139群霍乱弧菌的分布、宿主范围及病害防控等提供一定的参考。本研究进行了病原非01/0139群霍乱弧菌对宿主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通过荧光定量PCR测定了不同时间点罗氏沼虾肝胰腺和血细胞HSP70、Crustin、Lysozyme、TRL1、ALF1、Lectin、Peroxinectin、proPO 和 SOD等 9 个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罗氏沼虾感染非01/0139群霍乱弧菌6 h和12 h后肝胰腺组织和血细胞中9个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都显着上调,24 h开始下调,并逐渐恢复到初始水平,研究结果为揭示病原非01/0139群霍乱弧菌和宿主罗氏沼虾的免疫应答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张超,王印庚,张正,孙金生,韦信贤,马来[6](2019)在《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介绍了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的一般结构、危害及典型发病特征等研究进展;综述了消毒剂的使用(包含消毒剂的类型、优缺点、杀菌机理及其发展趋势等),中草药的分类及特点,并从药物作用和免疫效果2个方面阐述其在水产养殖业上的应用价值;益生菌的特点与优势,及其在水产养殖方面的应用;RNAi和疫苗在WSSV防治方面的研究进展以及健康养殖措施等白斑综合征病毒的防治技术。

卢芷程,许銮佳,卢文宇,谭翠婷,陈劲鑫,郭慧[7](2018)在《溶藻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和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明确溶藻弧菌对凡纳滨对虾的毒性影响及应激情况下对虾的生理响应,为揭示凡纳滨对虾的免疫机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微量注射器于凡纳滨对虾第二、三步足间注射10.0μL溶藻弧菌悬液(1×108CFU/mL),对照组注射等量灭菌生理盐水,分别于感染后0、1.5、3.0、6.0、12.0、24.0和48.0 h取样,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对虾血细胞中的活性氧(R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并以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溶藻弧菌感染对血细胞过氧化氢酶基因(CAT)、QM基因、谷氨酰胺转移酶基因(TGase)、细胞色素C基因(CYC)和Caspase-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凡纳滨对虾感染溶藻弧菌后,其血细胞中ROS和NO含量均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呈持续上升趋势;CAT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6.0 h极显着升高至峰值(P<0.01,下同),随后持续下降,至感染后48.0 h极显着低于对照组;QM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于感染后12.0 h达峰值,而后持续下降,至感染后48.0 h其相对表达量极显着低于对照组;TGase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感染后1.5和12.0 h出现峰值,从出现第2个峰值后开始快速下降,至感染后48.0 h其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下同);CYC基因相对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于感染后1.5 h达峰值,随后持续下降,从感染后12.0 h起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Caspase-3基因相对表达量在感染后1.5 h达峰值,至感染后6.0 h其相对表达量显着低于对照组,随后逐渐恢复,于感染后24.0 h出现第2个峰值,但至感染后48.0 h又降至正常水平以下。【结论】溶藻弧菌感染初期凡纳滨对虾启动免疫机制并产生ROS和NO以对抗病原菌入侵,随感染时间的延长,机体内积累过多ROS和NO,此时抗氧化系统被激活;当过多的ROS和NO无法被抗氧化系统清除时,CYC和Caspase-3等凋亡相关基因大量表达以清除受损细胞。

吕莉,朱志东,邓剑壕,冯豆,蔡延渠,朱宇嘉,朱盛山[8](2018)在《对虾弧菌病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本文依临床症状、回归感染试验、弧菌培养特征等综述了对虾弧菌病的诊断方法,整理了抗生素及中草药的抑菌试验研究和中草药、微生物制剂等的临床试验研究的最新资料,阐明了对虾感染弧菌病的症状、弧菌鉴定和防治方法,为对虾弧菌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参考。弧菌对沙星类抗生素最敏感,对其他抗生素类多具耐药;中草药复方NZ抑菌效果最好。

闫明磊[9](2018)在《饲料中胆固醇、大豆卵磷脂及其交互作用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抗逆性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课题组前期通过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抗弧菌及亚硝态氮胁迫的影响,得出了凡纳滨对虾对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的最适需求量。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本实验继续探究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抗低温胁迫及低氧胁迫能力的影响,并探究了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的交互影响。为探究饲料中胆固醇(CH)含量对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在鱼粉含量为10%的基础饲料中设计胆固醇添加量分别为0.00(CH0)、1.00(CH1)、2.00(CH2)、3.00(CH3)、4.00(CH4)mg/g的五组等氮等能饲料(实测胆固醇含量依次为0.54、1.51、2.54、3.04和4.14 mg/g)。选取初始体重为(0.14±0.03)g的凡纳滨对虾,经8周养殖实验后检测对虾副溶血弧菌感染前后免疫相关基因(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表达量,并检测急性低氧胁迫和低温胁迫下对虾的耐受性能。结果表明:弧菌感染前CH2组与CH3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mRNA的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而CH3组对虾IMD mRNA的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但与CH4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虾鳃组织中溶菌酶mRNA表达量随饲料CH含量的增加呈升高的趋势(P>0.05)。急性副溶血弧菌感染后,饲料中CH含量显着影响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感染后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峰值在CH2组最大(P<0.05);而IMD mRNA表达量峰值在CH1组最大。弧菌感染48小时内,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变化幅度在CH2组最大,而鳃组织中IMD mRNA表达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是CH1组,其次为CH2组;并且大部分组Toll受体基因表达量恢复到初始值大小,而各组IMD基因未恢复到初始值附近。急性低氧胁迫下各组凡纳滨对虾的耗氧量和致死溶氧浓度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急性低温胁迫下各组对虾死亡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CH3组与CH4组对虾存活时间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为探究饲料中大豆卵磷脂(SL)添加量对淡水养殖的凡纳滨对虾免疫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在10%鱼粉饲料基础上设计五组SL添加量分别为0(SL0)、1%(SL1)、2%(SL2)、3%(SL3)和4%(SL4)的等氮等能饲料,各组饲料中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含量依次为1.87、2.61、3.45、4.20和5.41 mg/g。分别养殖初始体重为0.14±0.03 g的凡纳滨对虾八周,检测副溶血弧菌感染前后对虾免疫相关基因(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的表达量,并检测急性低氧胁迫和低温胁迫下对虾的耐受性能。结果表明:SL2组对虾Toll受体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而SL3组对虾IMD 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其他组(P<0.05);对虾腮组织中溶菌酶mRNA表达量随SL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急性感染副溶血弧菌后,饲料SL含量影响各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并且影响三个免疫基因表达量的峰值。急性感染后各组对虾鳃组织中Toll受体、IMD和大部分组的溶菌酶mRNA的表达量峰值均出现在24 h,但SL1组溶菌酶mRNA的表达量峰值出现在42 h。感染后SL2组对虾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峰值显着高于SL0组(P<0.05)。急性感染48 h后SL2组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幅度最大。急性低氧胁迫下,各组对虾的耗氧量和致死溶氧浓度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急性低温胁迫下,SL3组对虾死亡历时显着高于SL0组(P<0.05),并与其他组无显着差异(P>0.05)。急性低温胁迫下18°C时SL2组对虾死亡率显着低于SL1组(P<0.05),与其他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17°C时SL2组和SL4组对虾死亡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但均低于SL1组死亡率(P<0.05)。在此基础上,研究了CH和SL联合添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生化组成、免疫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按3×3双因素设计,在10%鱼粉饲料中分别添加CH(0、0.2%和0.4%)和SL(0、2%和4%),制成九组等氮等能的凡纳滨对虾饲料。八周养殖实验结束后,检测对虾的生长性能、肌肉常规、磷脂酰胆碱和胆固醇含量、消化酶活性、血清免疫酶活性及溶藻弧菌感染前后免疫相关基因(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的表达量、抗溶藻弧菌胁迫能力、抗亚硝态氮胁迫能力及抗低氧胁迫能力。结果显示:1、饲料中CH水平的增加显着提高了凡纳滨对虾终末体重(FBW)和特定生长率(SGR)(P<0.05),但对存活率(SR)、饲料系数(FCR)无显着影响(P>0.05);而饲料中SL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无显着影响(P>0.05);并且CH和SL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没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而0.4%CH-2%SL组合对虾表现出最好的生长性能。肌肉中粗脂肪、粗灰分和胆固醇含量随饲料中CH水平增加而升高(P<0.05),随着饲料SL水平的增加,肌肉中粗蛋白含量降低(P>0.05),并且肌肉PC和胆固醇含量减少(P<0.05);饲料CH和SL对凡纳滨对虾肌肉粗蛋白、PC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对虾肝胰腺蛋白酶活力在0.2%CH时最低(P<0.05),CH水平与淀粉酶活力呈正相关性(P<0.05),而与脂肪酶活力呈负相关性(P<0.05);随SL水平的增加,对虾肝胰腺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P<0.05),而淀粉酶活力下降(P<0.05);饲料中CH和SL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力的影响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饲料中CH水平对凡纳滨对虾鳃中Toll受体、溶菌酶和IMD mRNA表达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随SL水平的增加,Toll受体和IMD mRNA表达量上升(P>0.05),而溶菌酶mRNA表达量先降低后升高(P<0.05);饲料中添加CH和SL对Toll受体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有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但对IMD mRNA表达量无显着的交互影响(P>0.05)。2、随饲料中CH水平的增加,凡纳滨对虾血清溶菌酶活性显着升高(P<0.05),而对虾SOD活性先降低后升高(P<0.05)。饲料中SL显着提高了对虾SOD活性(P<0.05),但不影响溶菌酶活性(P<0.05)。CH和SL的交互作用显着影响对虾血清SOD活性(P<0.05),但对溶菌酶活性影响不显着(P>0.05)。饲料CH和SL添加水平显着影响人工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后凡纳滨对虾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饲料CH水平的增加,对虾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的峰值均随之增加;并且Toll受体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延后,而IMD 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提前。随饲料SL添加量的增加,Toll受体mRNA表达量的峰值先升后降,而IMD mRNA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的峰值逐渐增大;并且Toll受体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提前,而溶菌酶mRNA表达量峰值出现延后。溶藻弧菌感染后0.4%CH-4%SL组对虾96h累积死亡率最低(P<0.05)。而在亚硝态氮胁迫后,96 h时累计死亡率在0.2%CH-2%SL组最低(P<0.05)。饲料中CH和SL对低氧胁迫下凡纳滨对虾的致死溶氧浓度无显着的交互作用(P>0.05);凡纳滨对虾致死溶氧浓度与饲料CH水平成负相关(P<0.05),而SL水平对致死溶氧浓度无显着性影响(P>0.05);0.4%CH-2%SL组对虾致死溶氧浓度最低。

董小林,赵敏,陈家林,刘家寿,钱雪桥[10](2018)在《微生态制剂在对虾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开发进展》文中认为1对虾养殖病害现状及措施1.1对虾养殖的病害威胁我国养殖产量较多、经济价值较高的对虾有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as)、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长毛明对虾(F.penicillatus)、墨吉明对虾(F.merguienrsis)等[1]。但是目前养殖病害已经成为制约对虾产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其中细菌性疾病是最主要的对虾疾病之一,尤其弧菌病是当前造成虾

二、溶藻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溶藻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非O1霍乱弧菌对青虾的致病性、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拮抗菌的益生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青虾产业概况
        1.1.1 青虾的特征
        1.1.2 我国青虾发展历史
        1.1.3 我国青虾产业现状
        1.1.4 我国青虾养殖模式
    1.2 青虾常见疾病
        1.2.1 黑鳃病
        1.2.2 红体病
        1.2.3 蜕皮障碍症
        1.2.4 固着类纤毛虫病
        1.2.5 霉菌病
    1.3 霍乱弧菌
        1.3.1 霍乱弧菌的生物学特性
        1.3.2 霍乱弧菌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1.4 水产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1.4.1 抗菌药物防治
        1.4.2 微生态制剂防治
        1.4.3 中草药防治
        1.4.4 免疫防治
    1.5 青虾免疫系统
    1.6 转录组测序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及思路
        1.7.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7.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7.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青虾病原非O1霍乱弧菌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1.4 病原菌的分离
        2.1.5 分离菌的致病性
        2.1.6 组织病理切片制作
        2.1.7 病原菌的鉴定
        2.1.8 病原菌胞外酶与溶血活性检测
        2.1.9 病原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1.10 病原菌药物敏感性测定
    2.2 实验结果
        2.2.1 疾病发生情况
        2.2.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2.2.3 组织病理变化
        2.2.4 病原菌对青虾的致病性
        2.2.5 病原菌的鉴定
        2.2.6 胞外酶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2.2.7 药敏试验
    2.3 讨论
第3章 青虾感染病原非O1霍乱弧菌的免疫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菌株及动物
        3.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3 样品采集
        3.1.4 转录组RNA提取、文库构建和测序
        3.1.5 转录组组装和功能注释
        3.1.6 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
        3.1.7 转录组测序结果的qRT-PCR验证
        3.1.8 细菌刺激后青虾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2 结果
        3.2.1 转录组序列组装拼接
        3.2.2 转录组功能注释
        3.2.3 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
        3.2.4 转录组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功能注释
        3.2.5 转录组差异基因荧光定量验证
        3.2.6 细菌刺激后青虾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
    3.3 讨论
第4章 贝莱斯芽孢杆菌对青虾病原非O1霍乱弧菌的拮抗及益生作用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动物及菌株
        4.1.2 拮抗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4.1.3 拮抗菌株CPA1-1的鉴定
        4.1.4 拮抗菌株CPA1-1的生长特性
        4.1.5 拮抗菌CPA1-1发酵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4.1.6 拮抗菌CPA1-1抗生素相关基因检测分析
        4.1.7 拮抗菌CPA1-1药敏实验
        4.1.8 养殖实验分组与管理
        4.1.9 氨氮和亚硝酸氮浓度的测定
        4.1.10 菌株CPA1-1对青虾保护率的研究
        4.1.11 样品收集
        4.1.12 实验期间免疫相关酶活测定
        4.1.13 实验期间免疫相关基因测定
        4.1.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实验结果
        4.2.1 拮抗菌CPA1-1的筛选
        4.2.2 拮抗菌CPA1-1的形态特征
        4.2.3 拮抗菌CPA1-1的鉴定
        4.2.4 拮抗菌CPA1-1的生长特性
        4.2.5 拮抗菌CPA1-1抗生素合成相关基因
        4.2.6 菌株CPA1-1发酵液的最小抑菌浓度
        4.2.7 拮抗菌株CPA1-1的药敏实验结果
        4.2.8 贝莱斯芽孢杆菌处理期间养殖水体的水质测定结果
        4.2.9 菌株CPA1-1对青虾的保护率
        4.2.10 青虾养殖期间免疫相关酶活测定结果
        4.2.11 青虾血淋巴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4.2.12 青虾肝胰腺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
    4.3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三疣梭子蟹SP基因与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免疫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1节 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机制
        1 前言
        2 物理防御
        3 细胞免疫
        4 体液免疫
    第2节 丝氨酸蛋白酶免疫功能研究
        1 丝氨酸蛋白酶的结构
        2 丝氨酸蛋白酶参与的免疫反应
        2.1 凝血过程中的丝氨酸蛋白酶
        2.2 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统中的丝氨酸蛋白酶
        2.3 补体系统中的丝氨酸蛋白酶
        3 甲壳动物丝氨酸蛋白酶研究进展
    第3节 无脊椎动物免疫致敏
        1 无脊椎动物免疫记忆的发现
        2 免疫致敏的概念
        2.1 免疫致敏的基本特性
        3 免疫致敏机制研究
        3.1 抗菌活性
        3.2 吞噬活性
        3.3 模式识别分子
        3.4 协同交互作用与剂量效应
        4 甲壳动物中免疫致敏研究现状
    第4节 VLR的免疫特异性
        1 LRR基序
        2 VLR基因研究进展
    第5节 蟹类SP基因与VLR基因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第1节 三疣梭子蟹3种PtcSP基因免疫功能研究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和菌株
        1.2 主要试剂
        1.3 仪器设备
        2 实验方法
        2.1 质粒提取
        2.2 目的片段的扩增
        2.3 序列分析与系统进化树构建
        2.4 重组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2.5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
        2.6 重组蛋白收集、纯化与复性
        2.7 复性蛋白浓缩与浓度测定
        2.8 重组蛋白的蛋白酶活性分析
        2.9 抗菌活性试验
        2.10 菌结合试验
        2.11 溶藻弧菌清除活性的鉴定
        2.12 siRNA合成与PtcSP1-RNAi实验
        2.13 dsRNA合成及PtcSP2-RNAi、PtcSP3-RNAi实验
        2.14 血细胞RNA提取及c DNA合成
        2.15 干扰效率检测
        2.16 基因沉默后相关免疫基因表达
        2.17 干扰后酚氧化酶(PO)活力测定
        2.18 统计分析
    第2节 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功能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2.1 VLR的组织分布实验样品制取
        2.2 EsVLRA的 RNA分离、cDNA合成和基因克隆
        2.3 序列和系统发育分析
        2.4 EsVLRA的实时定量PCR分析
        2.5 重组质粒的构建
        2.6 重组EsVLRA的表达和纯化
        2.7 抗菌活性测定
        2.8 菌结合活性的测定
        2.9 “疫苗”接种与二次刺激实验
        2.10 统计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第1节 三疣梭子蟹PtcSP1重组蛋白功能及免疫基因互作分析
        1 重组蛋白PtcSP1-C和PtcSP1-N表达
        2 重组蛋白底物结合位点分析及酶活性验证
        3 rPtcSP1-N的最小抗菌浓度
        4 重组蛋白的菌结合活力
        5 菌清除实验
        6 最佳干扰时间检测
        7 PtcSP1干扰后相关免疫基因表达情况
        8 干扰后的PO活性
    第2节 三疣梭子蟹PtcSP2蛋白酶活性及免疫基因互作分析
        1 PtcSP2的同源和系统发育分析
        2 蛋白酶活性
        3 PtcSP2的干扰效率
        4 PtcSP2干扰对AMPs和SPIs表达的影响
        5 PtcSP2沉默蟹的总PO活性
    第3节 三疣梭子蟹PtcSP3重组蛋白功能及免疫基因互作分析
        1 PtcSP3-N、PtcSP3-C的蛋白表达
        2 重组蛋白底物结合位点分析及酶活性验证
        3 rPtcSP3-N最小抗菌浓度
        4 重组蛋白的菌结合活力
        5 菌清除实验
        6 PtcSP3最佳干扰时间检测
        7 SP干扰后相关免疫基因表达情况
        8 干扰后的PO活性
    第4节 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克隆、表达及免疫功能研究
        1 EsVLRA的序列分析
        2 多序列比对、系统发育分析和三维结构模型
        3 EsVLRA表达模式分析
        4 EsVLRA的重组表达与纯化
        5 抗菌活性和菌结合活性
        6 疫苗接种后蟹的存活率
        7 疫苗接种和活菌二次刺激
第4章 讨论
    第1节 三疣梭子蟹3种PtcSP基因免疫功能
        1 PtcSP1、PtcSP2、PtcSP3蛋白酶活性多样
        2 PtcSP1、PtcSP2、PtcSP3抗菌活性各不相同
        3 PtcSP1、PtcSP2、PtcSP3均为PRP
        4 PtcSP1 具有调理活性
        5 PtcSP1、PtcSP2、PtcSP3对AMP合成具有调节作用
        6 PtcSP2不参与proPO激活
        7 PtcSP1与PtcSP3具有补体样分子的调节作用
    第2节 中华绒螯蟹VLR的免疫功能
        1 EsVLRA的序列特征
        2 EsVLRA广泛的组织分布
        3 EsVLRA是一种PRP
        4 EsVLR参与免疫致敏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第1节 结论与创新点
        1 三疣梭子蟹PtcSPs具有多样的生物学功能
        2 三疣梭子蟹PtcSP1、PtcSP2、PtcSP3参与多种免疫基因的调控
        3 三疣梭子蟹PtcSP2不参与proPO激活
        4 中华绒螯蟹中存在七鳃鳗中的免疫适应性基因VLR
        5 中华绒螯蟹EsVLRA可能是一种PRP
        6 中华绒螯蟹EsVLRA参与免疫致敏
    第2节 存在问题
        1 三疣梭子蟹中的VLR基因
        2 中华绒螯蟹EsVLRA的记忆时效
    第3节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不同致病因素响应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及其免疫系统研究进展
        1.1.1 凡纳滨对虾养殖现状
        1.1.2 凡纳滨对虾免疫系统
        1.1.3 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免疫研究进展
        1.1.4 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与肠道关联性研究进展
    1.2 水产养殖中常见的致病因素
        1.2.1 黄曲霉毒素B1(AFB1)
        1.2.2 高密度养殖
        1.2.3 副溶血弧菌
    1.3 组学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3.1 转录组学
        1.3.2 蛋白质组学
        1.3.3 代谢组学
        1.3.4 肠道微生物群落多态性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2章 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投喂黄曲霉毒素B1(AFB1)响应机制的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用虾及养殖实验
        2.2.2 攻毒实验及实验饲料制备
        2.2.3 生长指标测定
        2.2.4 肝胰腺和肠道显微结构观察
        2.2.5 肝胰腺和肠道基因表达测定
        2.2.6 肝胰腺和肠道酶活性测定
        2.2.7 RNA提取、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2.2.8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2.2.9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2.2.10 微生物16S r RNA基因扩增及测序
        2.2.11 微生物16S测序数据分析
        2.2.12 统计分析
    2.3 结果
        2.3.1 AFB1 对虾生长的影响
        2.3.2 AFB1 对肝胰腺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2.3.3 AFB1 对肝胰腺和肠道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2.3.4 AFB1 对肝胰腺和肠道消化系统的影响
        2.3.5 AFB1 对肝胰腺和肠道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3.6 AFB1 对肝胰腺和肠道TOR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2.3.7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2.3.8 AFB1 对肝胰腺和肠道基因表达差异的影响
        2.3.9 肝胰腺和肠道免疫应答AFB1 的潜在通路
        2.3.10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2.3.11 AFB1 对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2.4 讨论
    2.5 小结
第3章 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高密度养殖以及在高密度条件下对副溶血弧菌感染响应机制的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用虾及养殖实验
        3.2.2 不同密度养殖实验设计
        3.2.3 副溶血弧菌E1(VPE1)的制备及攻毒实验
        3.2.4 生长指标测定
        3.2.5 肝胰腺和肠道显微结构观察
        3.2.6 肝胰腺和肠道基因表达测定
        3.2.7 肝胰腺和肠道酶活性测定
        3.2.8 RNA提取、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3.2.9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3.2.10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3.2.11 微生物16S r RNA基因扩增及测序
        3.2.12 微生物16S测序数据分析
        3.2.13 统计分析
    3.3 结果
        3.3.1 高密度养殖对凡纳滨对虾生长的影响
        3.3.2 高密度养殖及VPE1 感染对肝胰腺和肠道形态结构的影响
        3.3.3 高密度养殖及VPE1 感染对肝胰腺和肠道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
        3.3.4 高密度养殖及VPE1 感染对肝胰腺和肠道消化系统的影响
        3.3.5 高密度养殖及VPE1 感染对肝胰腺和肠道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3.3.6 转录组测序及组装
        3.3.7 比较转录组分析肝胰腺响应高密度养殖及VPE1 感染的分子机制
        3.3.8 比较转录组分析肠道响应高密度养殖及VPE1 感染的分子机制
        3.3.9 高密度养殖对肝胰腺和肠道免疫响应VPE1 感染的影响
        3.3.10 差异表达基因验证
        3.3.11 高密度养殖和VPE1 感染对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4章 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副溶血弧菌 E1(VPE1)感染响应机制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用虾及养殖实验
        4.2.2 副溶血弧菌E1(VPE1)的制备及攻毒实验
        4.2.3 生长指标测定
        4.2.4 RNA提取、文库构建及转录组测序
        4.2.5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
        4.3.1 副溶血弧菌E1(VPE1)感染对虾存活率的影响
        4.3.2 副溶血弧菌E1(VPE1)感染对肝胰腺和肠道基因表达的影响
        4.3.3 肝胰腺和肠道免疫响应副溶血弧菌E1(VPE1)感染的潜在通路
    4.4 讨论
    4.5 小结
第5章 凡纳滨对虾肝胰腺与肠道响应不同致病因素潜在关联性的初步探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生物信息学分析
    5.3 结果
        5.3.1 GO功能富集分析肝胰腺和肠道的潜在关联性
        5.3.2 KEGG通路富集分析肝胰腺和肠道的潜在关联性
    5.4 讨论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创新点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肝胰腺和肠道免疫应答AFB1 感染的潜在通路
附录二 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肝胰腺免疫响应VPE1 感染的差异表达基因
附录三 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肠道免疫响应VPE1 感染的差异表达基因
附录四 肝胰腺免疫应答VPE1 感染的潜在通路
附录五 肠道免疫应答VPE1 感染的潜在通路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凡纳滨对虾育苗系统细菌资源挖掘及溶藻弧菌基因组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综述
    1.1 对虾育苗现状
    1.2 对虾育苗细菌性病害
    1.3 益生菌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1.3.1 益生菌定义
        1.3.2 水产益生菌的作用机理及选择标准
        1.3.3 益生菌在对虾育苗中的应用
    1.4 对虾育苗系统细菌多样性
        1.4.1 分离培养基础多样性
        1.4.2 免培养基础多样性
    1.5 细菌基因组研究概况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2 不同苗场凡纳滨对虾育苗水体菌群多样性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3 水样基因组DNA提取和PCR扩增
    2.4 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
    2.5 结果与分析
        2.5.1 水体菌群多样性
        2.5.2 苗池水体菌群结构组成
    2.6 讨论
        2.6.1 水体菌群多样性
        2.6.2 水体菌群结构组成和差异
3 对虾育苗系统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及潜在益生性评价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样品来源
        3.2.2 菌株和培养基
        3.2.3 细菌分离
        3.2.4 16SrDNA扩增和测序分析
        3.2.5 胞外淀粉酶、蛋白酶和溶血活性检测
        3.2.6 拮抗弧菌活性检测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分离鉴定结果
        3.3.2 蛋白酶与淀粉酶活性
        3.3.3 溶血活性
        3.3.4 拮抗弧菌结果
    3.4 讨论
4 对虾育苗水体和幼体可培养弧菌鉴定与耐药性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菌株、培养基和主要试剂
        4.2.2 水样采集与弧菌分离纯化
        4.2.3 16SrDNA扩增和测序分析
        4.2.4 HSP60基因测序和分析
        4.2.5 药敏试验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弧菌分离和16S测序鉴定结果
        4.3.2 HSP60分子鉴定及系统进化分析
        4.3.3 弧菌药敏实验结果
    4.4 讨论
5 溶藻弧菌基因组测序及信息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菌株和培养基
        5.2.2 细菌培养和基因组DNA提取
        5.2.3 基因组测序、组装与注释
        5.2.4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全基因测序组装与注释基本结果
        5.3.2 COG聚类分析
        5.3.3 KEGG通路分析
        5.3.4 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5.4 讨论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5)罗氏沼虾病原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鉴定及对宿主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罗氏沼虾产业现状
    1.2 罗氏沼虾常见疾病
    1.3 霍乱弧菌
        1.3.1 霍乱弧菌生物学特征
        1.3.2 霍乱弧菌对水产养殖的危害
    1.4 水产细菌性疾病的防治
        1.4.1 抗菌药物防治
        1.4.2 微生态制剂防治
        1.4.3 中草药防治
        1.4.4 免疫防治
        1.4.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罗氏沼虾病原非O1/O139霍乱弧菌分离鉴定与毒力特征
    2.1 材料与仪器
        2.1.1 被检病(死)罗氏沼虾
        2.1.2 健康养殖的罗氏沼虾
        2.1.3 试剂
        2.1.4 主要仪器
    2.2 方法
        2.2.1 病原细菌分离
        2.2.2 分离菌致病作用检验
        2.2.3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
        2.2.4 分离菌透射电镜观察
        2.2.5 分离菌理化特性测定
        2.2.6 分离菌分子鉴定
        2.2.7 分离菌胞外产物活性测定
        2.2.8 分离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
        2.2.9 分离菌药物敏感性测定
    2.3 结果
        2.3.1 患病罗氏沼虾临床症状
        2.3.2 分离菌致病性分析结果
        2.3.3 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
        2.3.4 分离菌形态特征及理化特性
        2.3.5 分离菌16S rR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
        2.3.6 分离菌胞外酶活性及溶血活性
        2.3.7 分离菌毒力相关基因检测结果
        2.3.8 分离菌对3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致病性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对罗氏沼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动物
        3.1.2 试验菌株
        3.1.3 主要试剂
        3.1.4 主要仪器
    3.2 方法
        3.2.1 非O1/O139群霍乱弧菌人工感染实验
        3.2.2 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3.3 结果
        3.3.1 感染后肝胰腺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3.3.2 感染后血细胞中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消毒剂
    1.1 卤素类消毒剂
    1.2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1.3 醛类消毒剂
    1.4 醇类消毒剂
    1.5 酚类消毒剂
    1.6 酸、碱类消毒剂
    1.7 表面活性剂类消毒剂
2 中草药
    2.1 药物作用
    2.2 免疫效果
3 益生菌
    3.1 益生菌特征和益生菌制剂分类
    3.2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业的应用
        3.2.1 水质调节剂。
        3.2.2 抑制有害微生物。
        3.2.3 提高水产动物机体免疫力。
4 RNA干扰技术 (RNAi)
5 疫苗的应用
    5.1 DNA疫苗
    5.2 蛋白亚单位疫苗
6 健康养殖措施
    6.1 投放SPF苗种
    6.2 投放优质饵料
    6.3 水质调控
    6.4 混养模式
7 小结

(7)溶藻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和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感染试验
    1.3 血细胞指标测定
        1.3.1 流式细胞仪分析
        1.3.2 血细胞ROS和NO含量测定
    1.4 基因差异表达
    1.5 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溶藻弧菌感染对凡纳滨对虾致死率的影响
    2.2 血细胞毒性指标测定结果
        2.2.1 ROS含量的变化
        2.2.2 NO含量的变化
    2.3 溶藻弧菌感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和凋亡相关基因表达情况
        2.3.1 CAT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2.3.2 QM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2.3.3 TGase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2.3.4 CYC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2.3.5 Caspase-3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变化
3 讨论
    3.1 溶藻弧菌感染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的影响
    3.2 溶藻弧菌感染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3.3 溶藻弧菌感染对凡纳滨对虾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4 结论

(8)对虾弧菌病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诊断
    1.1 弧菌病症状
    1.2 回归感染试验与弧菌鉴定
        1.2.1 副溶血弧菌
        1.2.1. 1 回归感染试验
        1.2.1. 2 弧菌鉴定
        1.2.2 哈维氏弧菌
        1.2.2. 1 回归感染试验
        1.2.2. 2 弧菌鉴定
        1.2.3 鳗弧菌
        1.2.3. 1 回归感染试验
        1.2.3. 2 弧菌鉴定
        1.2.4 霍乱弧菌
        1.2.4. 1 回归感染试验
        1.2.4. 2 弧菌鉴定
        1.2.5 创伤弧菌
        1.2.6 溶藻弧菌
2 抑菌试验研究
    2.1 抗生素类
    2.2 中草药
3 临床试验研究
    3.1 中草药防治
    3.2 微生物防治
    3.3 免疫防治
4 讨论

(9)饲料中胆固醇、大豆卵磷脂及其交互作用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抗逆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1 胆固醇研究进展
        1.1.1 胆固醇结构与性质
        1.1.2 胆固醇生理功能
        1.1.3 胆固醇的代谢
        1.1.4 甲壳动物对胆固醇的需求
    1.2 磷脂研究进展
        1.2.1 磷脂的结构与种类
        1.2.2 磷脂生理功能
        1.2.3 磷脂的代谢
        1.2.4 甲壳动物对磷脂的需求
    1.3 胆固醇和磷脂在水产动物上的共同作用研究
    1.4 本研究意义
第二章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及抗急性胁迫能力的影响
    2.1 材料和方法
        2.1.1 饲料制作
        2.1.2 养殖管理
        2.1.3 样品采集
        2.1.4 急性低氧实验
        2.1.5 急性低温实验
        2.1.6 急性副溶血弧菌弧菌感染实验
        2.1.7 样品测定
        2.1.8 数据分析
    2.2 结果
        2.2.1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2.2.2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凡纳滨对虾急性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2.2.3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凡纳滨对虾抗急性低氧胁迫能力的影响
        2.2.4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凡纳滨对虾抗急性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2.3 讨论
        2.3.1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凡纳滨对虾副溶血弧菌感染前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2.3.2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凡纳滨对虾抗急性低氧胁迫能力的影响
        2.3.3 饲料中胆固醇含量对凡纳滨对虾抗急性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2.4 小结
第三章 饲料中补充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及抗急性胁迫能力的影响
    3.1 材料和方法
        3.1.1 饲料制作
        3.1.2 养殖管理
        3.1.3 样品采集
        3.1.4 副溶血弧菌弧菌感染实验
        3.1.5 急性低温实验
        3.1.6 急性低氧实验
        3.1.7 样品测定
        3.1.8 数据分析
    3.2 结果
        3.2.1 饲料中大豆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2.2 饲料中大豆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急性感染副溶血弧菌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2.3 饲料中大豆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抗急性低氧胁迫能力的影响
        3.2.4 饲料中大豆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抗急性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3.3 讨论
        3.3.1 饲料中大豆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副溶血弧菌感染前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3.3.2 饲料中大豆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抗急性低氧胁迫能力的影响
        3.3.3 饲料中大豆卵磷脂水平对凡纳滨对虾抗急性低温胁迫能力的影响
    3.4 小结
第四章 饲料中补充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生化组成、免疫能力及抗胁迫能力的影响
    4.1 饲料中补充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生化组成和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1.1 材料和方法
        4.1.1.1 饲料制作
        4.1.1.2 养殖管理
        4.1.1.3 样品采集
        4.1.1.4 样品测定
        4.1.1.5 计算与数据分析
        4.1.2 结果
        4.1.2.1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4.1.2.2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常规组成的影响
        4.1.2.3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PC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
        4.1.2.4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1.2.5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的影响
        4.1.3 讨论
        4.1.3.1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4.1.3.2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常规组成的影响
        4.1.3.3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胆固醇和PC含量的影响
        4.1.3.4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4.1.3.5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含量对凡纳滨对虾鳃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1.4 小结
    4.2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含量对凡纳滨对虾免疫能力及溶藻弧菌感染后免疫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2.1 材料方法
        4.2.1.1 饲料制作
        4.2.1.2 养殖管理
        4.2.1.3 溶菌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测定
        4.2.1.4 溶藻弧菌人工急性感染试验
        4.2.1.5 亚硝态氮胁迫实验
        4.2.1.6 急性低氧胁迫实验
        4.2.1.7 溶菌酶、Toll受体和IMDmRNA相对表达量的测定
        4.2.1.8 数据分析
        4.2.2 结果
        4.2.2.1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血清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4.2.2.2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溶藻弧菌感染后Toll受体、IMD和溶菌酶mRNA表达量的变化
        4.2.2.3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溶藻弧菌感染后对虾鳃组织中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灵敏性和平衡性的影响
        4.2.2.4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溶藻弧菌感染后累积死亡率的影响
        4.2.2.5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亚硝态氮胁迫后累积死亡率的影响
        4.2.2.6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低氧胁迫能力的影响
        4.2.3 讨论
        4.2.3.1 饲料中添加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血清SOD和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4.2.3.2 饲料中添加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感染溶藻弧菌后凡纳滨对虾溶菌酶、Toll受体和IMD基因表达量的影响
        4.2.3.3 饲料中添加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人工急性感染溶藻弧菌后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的影响
        4.2.3.4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抗亚硝态氮胁迫的影响
        4.2.3.5 饲料中胆固醇和大豆卵磷脂对凡纳滨对虾耐低氧性能的影响
        4.2.4 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微生态制剂在对虾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开发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虾养殖病害现状及措施
    1.1 对虾养殖的病害威胁
    1.2 对虾的免疫系统及免疫强化措施
2 微生态制剂在对虾病害防控中的研究进展
    2.1 对虾肠道菌群组成的研究是开发益生菌的基础
    2.2 益生菌的筛选及应用效果研究成果
        2.2.1 芽孢杆菌
        2.2.2 乳酸菌
        2.2.3 弧菌
        2.2.4 假单胞菌
        2.2.5 其他益生菌
    2.3 益生菌的使用方法是提高其功效的关键
3 现状与展望

四、溶藻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非O1霍乱弧菌对青虾的致病性、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拮抗菌的益生效果研究[D]. 李席席. 扬州大学, 2020
  • [2]三疣梭子蟹SP基因与中华绒螯蟹VLR基因免疫功能研究[D]. 刘厚荣.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3]凡纳滨对虾肝胰腺和肠道对不同致病因素响应机制的研究[D]. 王依龙.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20(01)
  • [4]凡纳滨对虾育苗系统细菌资源挖掘及溶藻弧菌基因组初步分析[D]. 黄雪敏. 广东海洋大学, 2020(02)
  • [5]罗氏沼虾病原非O1/O139群霍乱弧菌分离鉴定及对宿主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D]. 顾雯雯. 扬州大学, 2019(02)
  • [6]养殖对虾白斑综合征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 张超,王印庚,张正,孙金生,韦信贤,马来. 安徽农业科学, 2019(07)
  • [7]溶藻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血细胞毒性及细胞凋亡和免疫相关基因的影响[J]. 卢芷程,许銮佳,卢文宇,谭翠婷,陈劲鑫,郭慧. 南方农业学报, 2018(12)
  • [8]对虾弧菌病的研究进展[J]. 吕莉,朱志东,邓剑壕,冯豆,蔡延渠,朱宇嘉,朱盛山. 水产学杂志, 2018(04)
  • [9]饲料中胆固醇、大豆卵磷脂及其交互作用对淡水养殖凡纳滨对虾抗逆性的影响[D]. 闫明磊.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10]微生态制剂在对虾病害防控中的应用开发进展[J]. 董小林,赵敏,陈家林,刘家寿,钱雪桥. 水产科学, 2018(01)

标签:;  ;  ;  ;  ;  

溶藻弧菌疫苗对凡纳滨对虾免疫功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