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舞蹈创造形体运动空间——第五届全国舞蹈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为舞蹈创造形体运动空间——第五届全国舞蹈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一、营造舞蹈的肢体运动空间——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作品启示录(论文文献综述)

刘小艺[1](2021)在《湖南省歌舞剧院舞剧创作的湖湘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张顺[2](2021)在《杨威舞剧创作的诗性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1年,一部舞剧《红梅赞》将杨威推上了国内一线舞剧编导的地位,如果说这次成功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偶然因素的话,杨威接下来创作的《文成公主》《梅兰芳》《大地·震》《丝绸之路》《石榴花开》《河》等舞剧作品便不断让舞蹈界建立起对她的编导才能的充分认识。杨威也在这些创作中不断探索着、实践着自己对舞剧艺术的创作主张,显露出其创作独特的诗性品格。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杨威的部分舞蹈、舞剧创作,探究杨威舞剧创作诗性品格的形成基础、独特的诗性表达构成,以此探求和解析杨威舞剧创作的文化特质和诗性美学建构原理,从而总结出她的“诗性表达”特征。本论文一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对杨威舞剧诗性品格的生长基础阐释,杨威的习舞经历及其由演员向舞蹈编导的身份转化、西北地区地理与历史文化对她的滋养、21世纪初期以来国内政治文化语境的影响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浸染都影响杨威这种具有极强敏感度与极其细腻的艺术家的创作,也为其之后的舞剧创作诗性品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第二章重点解析了杨威舞剧创作的诗性表达构成,以杨威创作的7部主要舞剧为例,分析其作品的诗性表达内涵、诗性表达方式以及诗性创作理念,在“不模仿他人,也不重复自己”的创作原则的引领下,杨威在创作中逐渐建立起以编导个体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并且通过虚化隐喻的诗化表达方式,促进其创作的诗性品格的生成。第三章是在前述基础上,对杨威舞剧创作的诗性美学特质背后所隐含的杨威对舞剧文本、舞台意象、诗性思维和诗性品格的整体论述和提炼总结。基于以上内容的论述,本论文阐明杨威舞剧创作是以富有诗意的形式,在感知舞剧文本后提炼典型意象,进而对其进行舞台转化,从而引发观众的审美想象的创作方法,由此得出杨威舞剧的诗性品格是对人生、社会、历史、时代的诗意审美关照。这种关照世界的方式绝非是仅由意境组合而成的抒情方式,而是通过舞蹈进行生命哲思的诗性言说。正因如此,杨威的舞剧创作在中国当代舞剧舞台上焕发出其独特的、具有诗性品格的艺术特质。

于平[3](2021)在《从《红梅赞》到《石榴花开》——杨威大型舞剧创作述评》文中认为杨威因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而名声大振,自此走上了舞剧创作的道路。此后,她先是创编了大型舞蹈诗《成长》和大型舞剧《文成公主》;后于2014年创编了大型舞蹈诗《女娲》和大型舞剧《梅兰芳》。2015年,杨威为雷动天下现代舞团做了大型作品《大地·震》;翌年,又创编了舞剧《丝绸之路》。总的来说,杨威的舞剧形象塑造带有某种"现代气息",其整体创作具有"符号化"思维的特征。但是,这一"符号化"作为主观感受的高度抽象,在貌似"哲思"的追求中严重缺失"文化"的底蕴。2020年,杨威的新创舞剧《石榴花开》面世,该剧以鲜活的形象摆脱一度耽溺的"符号化"思维。可以说,《石榴花开》是杨威对其创编开局时《红梅赞》的时代攀升,她的舞剧创作将再度迎来"生如夏花之绚烂"!

宋哲琦[4](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王靓彧[5](2020)在《中国当代双人舞蹈的动作形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当代双人舞蹈的动作形式研究”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动作形式”,并将中国当代双人舞蹈的动作形式归纳为“非接触性”与“接触性”两类。笔者结合中国当代现有的双人舞蹈作品,对其动作形式在作品中独特的表现方式、舞蹈的内容与表达之间的关系进行总结。本文对“中国当代双人舞蹈的动作形式研究”一题,共分四章展开论述:第一章,笔者以纵向的时间概念为基点,针对不同历史阶段中的“中国当代双人舞蹈动作形式”的发展风貌做出分析与总结;第二章,为双人舞蹈的“非接触性”动作形式,笔者用两节题量分别对“非接触性”双人舞蹈的空间关系和动作层的配合关系进行论述;第三章,为双人舞蹈的“接触性”动作形式,此章节笔者重点论述了在双人接触时,隐藏于动作本体的重心转换关系,以及“对抗”和“顺应”的力量关系;第四章,笔者从“时空关系的转换”和“动作的多意性表达”两方面分别阐述了动作形式在中国当代双人舞蹈作品中的独特呈现。

孙兰[6](2019)在《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创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以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为研究对象,以艺术学和美学的理论视角,结合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的创作方法和审美表现,解析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的创作特点,分析其获取成功的原因、当下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及发展趋向。笔者通过研究、形成的认识,主要有两点:其一,从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的角度来看,它的创作风格和传统民间筷子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传统民间筷子舞的新发展。传统民间筷子舞形式比较简单,但风格浓郁、韵味十足。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经过广大舞蹈工作者深入鄂尔多斯采风学习,搜集、整理民间筷子舞素材,创作出大量优秀的筷子舞舞台作品。在舞台画面中,筷子舞反映了草原生活新貌,受到全国文艺工作者的高度评价,给海内外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吸引众多追随者竞相模仿和学习。这些筷子舞舞台作品堪称内蒙古蒙古族舞蹈创作发展的珍贵财富,在创作形式上有很大的突破,提升了内蒙古蒙古族舞蹈创作的影响力。其二,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所取得成绩,是蒙古族舞蹈艺术工作者和热爱草原文化的各族编导们集体发挥审美创造力的结果。这些根植于内蒙古地区的舞蹈艺术家顺应历史潮流,将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融合,积累了丰富的筷子舞创作实践经验。基于长期以来对蒙古族筷子舞的学习和研究,笔者认识到:蒙古族筷子舞属于传统民间舞蹈,从创作形式上看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民众自行传承的民间筷子舞,是舞台作品创作的活水之源。《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创作研究》一文,除了绪论和结语部分,主体共四章。绪论部分,以笔者去内蒙古鄂尔多斯做的田野采风和对内蒙古相关舞蹈工作者的专访为基础,结合当下筷子舞的发展动态及学术界的相关研究现状,提出本论文的选题缘由和研究方向,阐述其具有的研究意义与学术价值,最后介绍本文的研究创新点及方法。第一章,“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创作概述”。本章主要依据史料考证和采集寻访的方法,指出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的发展,主要受鄂尔多斯蒙古族的地域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影响,阐述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的创作起源及文化内涵,论述传统民间筷子舞的传习变化,分析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的创作历程,厘清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的创作发展脉络。第二章,“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代表作品分析”。本章从艺术学角度观察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以12部作品为代表对其基本主题进行分类,并对这些作品的内在和外在形式,包括各自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蒙古族筷子舞巧用道具筷子传递主体情感、塑造人物性格、诉说地区风情等自身独特的创作方法,以及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相融合的创作特点。同时,重点阐述蒙古族筷子舞的内在形式的舞蹈结构和外在形式的舞蹈语言,并就各自的艺术特征进行解析。从作品中可以看出,道具筷子的运用方法在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中得到了长足发展,体现了内蒙古自治区舞蹈工作者创作时紧贴现实生活的用心之举,也表现了他们对本民族舞蹈艺术特点的深入挖掘。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没有停留在一种超然于日常生活的审美追求,努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真情实感的彰显,从而促使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焕发出勃勃生机。第三章,“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专业化创作的形成原因及审美价值”。本章上承第二章蒙古族筷子舞代表作品分析,着重从美学的角度出发,就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专业化创作的形成原因展开探讨并分析它的审美价值。其中,内蒙古先后成立文化艺术组织机构、编写筷子舞基础训练教材、培养筷子舞创作人才等举措是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专业化创作的主要形成原因。通过分析蒙古族筷子舞专业化创作的审美价值,从而感受内蒙古舞蹈工作者的创作能力和普通民众对蒙古族筷子舞的审美需要。第四章,“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创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本章从舞蹈本体发展的角度,分析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的当下形态,思考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存在的问题,概述创作主体审美现代性观念之影响的同时,研究创作方向上的审美嬗变,进而呼唤铸造创新的自觉意识和打造共容共存的创作环境,以此展望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能够继续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结语部分,总结了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的发展路径,重点阐述道具筷子的击打速度与肢体动作的幅度,它们的搭配变化是打造筷子舞舞台作品造型效果和视觉效果的重要因素,指出内蒙古的舞蹈理论仍有待深入,加强对蒙古族筷子舞舞台作品创作规律、道具击打动作与肢体动作有机配合等相关理论研究,重视理论创新对实践创新的指导作用。

侯叶[7](2019)在《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二十一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面临成熟与转折并存的时代大背景,中国体育建筑在实际建设发展层面已取得丰厚成绩,却面临转型需求;在学科发展层面有了多元扩展,却亟需理性总结、回顾得失。此时,将中国体育建筑的发展历程进行尽可能完整、客观的回顾总结,不但有利于体育建筑学科的完善,也有利于我们理性地应对这个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代。体育建筑是一个涉及多学科、外延广阔,却又专业性强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命题沿着两个轴向进行研究:在纵轴上,基于时间线索,从线性历史观视角将近现代以来的中国体育建筑分为四个时期进行梳理。在横轴上,基于要素脉络,从系统视角对体育建筑的发展背景、发展概况、演变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其中,演变特征则主要包括功能、形式、技术(结构技术、材料技术、设备技术、数字化技术等)三要素,以形成多层次的研究系统。本文采用跨学科研究法、文本研究法、实地考察法和访谈法作为研究方法,引入系统论作为理论基础,构建以时序系统、空间系统、背景系统、建筑系统为内容的多层次系统构架,从而形成清晰明确的研究框架。本文第一章为绪论,指出课题的时代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范围、相关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和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基础,从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和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两方面来探讨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发展来源及发展土壤。第三章到第六章分别分析了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各时期包括近代时期、现代时期、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的当代时期、新千年后的当代时期的发展进程,对每一时期的发展概况以及功能、形式、技术的发展特征进行分析。第七章为中国体育建筑体系演变解析及未来发展预判。一方面从要素的角度总结分析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的演变特征,探讨现状问题;另一方面结合未来社会发展背景预判中国体育建筑发展趋势,并提出理性设计策略。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从薄弱的基础开始发展,经历四个时期,功能、形式、技术均有所演变发展。在新常态的社会背景下,基于未来体育事业和建筑事业的发展,中国体育建筑将面临功能、形式和技术的理性回归。

韩芬[8](2018)在《新中国现代舞思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眼于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21世纪后的新世纪中国现代舞的相关历史活动的论述,通过对新中国现代舞思潮的梳理和系统研究,力图解决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第一,中国现代舞在新中国的发展状况;第二,现代舞思潮对新中国现代舞的引领、影响和作用,了解新中国现代舞与中国现代舞思潮的多层面关系;第三,挖掘中国现代舞思潮对新中国现代舞的价值,对深化新中国现代舞研究提供有益启示;第四,深刻分析西方现代舞对中国现代舞传播演进的由来和特点;第五,探索新中国现代舞思潮体系下繁荣中国现代舞创作、优化中国现代舞批评、深化和拓展中国现代舞思想研究,构建富有时代感和民族特色的新中国现代舞思潮的规律。引言部分引入到本研究论文领域,阐述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介绍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以及要到达的目标。第一章论述新中国现代舞思潮的开端,论文试图从思潮、现代主义、西方现代舞、中国现代舞的相关定义及中国现代舞的开端展开论述。第二章论述改革开放新时期在西方现代舞的影响下,中国现代舞所呈现的一元多样及90年代中国现代舞迈出一元化雷池的概貌。第三章论述步入新世纪以来,新中国现代舞的多元、个性态势及更加自由、自主的独立编导时期。

肖梦雅[9](2018)在《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使者 ——戴爱莲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戴爱莲(1916-2006)是中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当代舞蹈之母、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使者,自1940年回国,开始探寻中国的舞蹈之路,挖掘中国民族舞蹈的宝藏并在世界进行传播,她将西方芭蕾、现代舞引入中国,积极为中外舞蹈交流搭建桥梁。本论文以她的中外舞蹈交流历程及其贡献为研究对象,从史实梳理出发,以戴爱莲引领的中外舞蹈交流事件为对象,分析其交流的层次与特点,以此总结出舞蹈对中外交流产生的影响与作用。本篇论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概述,以时间为序,梳理戴爱莲的习舞岁月和早、中、晚三期的中外舞蹈交流历程。第二章是阐述与分析戴爱莲对内引入外国舞蹈的贡献,包括西方舞蹈的教学与运用;西方芭蕾的引入与外国舞团的品鉴;英伦归来的自省与自信。第三章是阐述与分析戴爱莲对外输出中国舞蹈的活动,包括在美国的舞蹈活动;在东南亚国家的舞蹈活动;在欧洲的舞蹈活动。跨越时间的长河与国界的鸿沟,戴爱莲引领的中外舞蹈交流已超越了舞蹈的层面,更具有传播中国文化的意义与价值。她引领的中外舞蹈交流强调了在多元中立足自我,在交流中认识自己的独特,并展现出中国个性与中国气派,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寻找文化之根,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这正是中外舞蹈交流带给我们的影响与启示。

于平[10](2016)在《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 新时期中国“新舞蹈”运演的阅读笔记 1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看见了河岸"到开悟《雷和雨》或许是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98级现代舞本科班教学具有王玫"工作坊"的特性,王玫自《旧夜》《潮汐》《红扇》《两个身体》《椅子上的传说》《也许是要飞翔》等之后开始"发力"了。一跨入新世纪,王玫带着她的教学班(此时三年级)推出了大型现代舞作品《我们看见了河岸》。王玫的《关于<我们看见了河岸>》(《舞蹈》2001.5)以"创作谈"的方式说:"‘我们看见

二、营造舞蹈的肢体运动空间——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作品启示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营造舞蹈的肢体运动空间——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作品启示录(论文提纲范文)

(2)杨威舞剧创作的诗性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与文献分析
        一、与研究对象直接相关的材料
        二、与研究方向相关的背景资料
        三、与研究方向相关的方法论资料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杨威舞剧诗性品格的生成基础
    第一节 个体因素:习舞经历造就的性格与气质
        一、军艺习舞流露出的执着与精益求精
        二、身份转化显现出的灵性和与众不同
    第二节 环境因素:成长的自然场域与文化场域
        一、西北自然环境对杨威文化气质的滋养
        二、西北历史文化对杨威诗性文化精神的影响
    第三节 时代因素:九十年代到新世纪中国的时代背景
        一、在弘扬“主旋律”的文艺创作方针中趁势而上
        二、在“现代意识”的大潮中如鱼得水
第二章 杨威舞剧创作的诗性表达构成
    第一节 生命哲思的表达内涵
        一、家国情怀的书写
        二、生命意绪的抒发
    第二节 虚化隐喻的表达方式
        一、“无场次”结构的言说功能
        二、人物性格的“群像式”抽象
        三、舞台美术以简约寓以深刻
    第三节 特立独行的诗性表达观念
        一、追求真、善、美的主题内涵
        二、探索“陌生化”的舞剧语言
第三章 杨威舞剧创作的诗性美学建构
    第一节 主体表达的诗性思维
        一、直觉性的生命独白与思辨
        二、女性视角下价值观念的精神引领
    第二节 表意对象的艺术升华
        一、舞剧文本的意象感知
        二、典型意象的舞台转化
    第三节 “舞以载道”的诗性品格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口述采访摘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从《红梅赞》到《石榴花开》——杨威大型舞剧创作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因“空间运动理念”而名声大振
二、如何理解舞剧《红梅赞》的“动感装置”
三、江姐的主要舞段建构起舞剧的“形式感”
四、舞剧《文成公主》表达“爱可以抚平一切”
五、通过“符号化”的舞台手段进行隐秘的语言表达
六、舞剧《梅兰芳》创编中的“符号化”思维惯性
七、警惕“符号化”思维使舞剧形象“流于泛泛”
八、杨威的“焦虑世界”及其“对世界的焦虑”
九、让“丝绸之路”本身成为舞剧叙事的主角
十、要“舞剧拓荒”不要“舞剧落荒”
十一、《石榴花开》在传统根脉的维系中香溢清远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2.1 期刊论文类
        1.2.2 专着类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1.3.1 研究的方法
        1.3.2 研究的思路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2.1 《装饰》创刊溯源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2.2.1 封面文字
        2.2.2 封面视觉图案
        2.2.3 内页版面设计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3.1 复刊时代背景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3.3.2 “装饰热”的兴起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4.1 走入“全球化”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4.2.1 和谐的整体性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5 总结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作者简介

(5)中国当代双人舞蹈的动作形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研究对象的范围选定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中国当代双人舞蹈的动作形式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态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发展状态(1949年至1977年)
    第二节 改革开放政策下的发展状态(1978 年至2001 年)
    第三节 21 世纪的发展状态(2002 年至2019 年)
第二章 当代双人舞蹈的“非接触性”动作形式
    第一节 非接触性双人舞蹈所占据的空间关系
        一、“大空间”的方位关系
        二、“小空间”的配合关系
    第二节 动作层之间的关系
        一、时间关系
        二、配合关系
第三章 当代双人舞蹈的“接触性”动作形式
    第一节 双人接触点
    第二节 双人重心
    第三节 双人接触“磨合”
    第四节 空间中的多维度动作
        一、托举动作
        二、把位动作
第四章 动作形式在中国当代双人舞蹈作品中的独特呈现
    第一节 时空关系的转换
        一、同一时间、同一空间
        二、相同时间、不同空间
        三、不同时间、相同空间
        四、不同时间、不同空间
    第二节 动作的多意性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的研究(创作)成果

(6)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及目标
    0.3 研究创新点及方法
    0.4 文献综述
第一章 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创作概述
    1.1 蒙古族筷子舞创作的起源与文化内涵
        1.1.1 起源
        1.1.2 文化内涵
    1.2 蒙古族筷子舞创作历程
        1.2.1 搜集素材阶段
        1.2.2 探索规范阶段
        1.2.3 推进精品阶段
    1.3 蒙古族筷子舞创作概况
        1.3.1 80至90年代的蒙古族筷子舞创作概况
        1.3.2 新世纪以来的蒙古族筷子舞创作概况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代表作品分析
    2.1 代表作品的内容表达
        2.1.1 礼仪文化映射
        2.1.1.1 蒙古族风情的演绎—《盅·碗·筷》《草原春天》
        2.1.1.2 蒙古族习俗礼仪的保留—《旃檀席热》《筷子舞-盅碗舞》
        2.1.2 主体情感抒发
        2.1.2.1 道具筷子对传统技艺的传习—《传承》《三代人》
        2.1.2.2 道具筷子对爱情情感的表达—《筷子情》《碗·筷》
        2.1.3 人物性格塑造
        2.1.3.1 动作变化与情感的递进发展—《筷子舞》《送亲歌》
        2.1.3.2 节奏变化与情绪的递进发展—《筷子舞》《筷·乐》
    2.2 代表作品的艺术形式
        2.2.1 内在形式——舞蹈结构
        2.2.1.1 “A——B”二段体的结构形式
        2.2.1.2 “A——B——A”三段体的结构形式
        2.2.1.3 舞蹈结构的艺术特征
        2.2.2 外在形式——舞蹈语言
        2.2.2.1 单手握筷的舞蹈语言
        2.2.2.2 双手握筷的舞蹈语言
        2.2.2.3 舞蹈语言的艺术特征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专业化创作的形成原因及审美价值
    3.1 专业化创作的形成原因
        3.1.1 文艺组织机构的成立
        3.1.2 筷子舞创作人才的培养
        3.1.3 筷子舞基础训练教材的编写
    3.2 专业化创作的审美价值
        3.2.1 创作主体审美体验的个性彰显
        3.2.2 群众主体审美能力的普遍提升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创作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4.1 存在的问题
        4.1.1 经典元素的消解
        4.1.2 审美体验的缺失
    4.2 解决的策略
        4.2.1 经典元素保留与动态式创新:铸造自觉创新的创作意识
        4.2.2 传统和现代创作观念的融合:打造共容共存的创作环境
    4.3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一 :蒙古族筷子舞的田野调查
    附录二 :蒙古族筷子舞基本动作一览表
    附录三 :蒙古族筷子舞研究相关图片资料
    附录四 :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代表作品目录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3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 中国体育建筑发展相关文献综述
        1.2.1 针对整体历程的发展研究
        1.2.2 针对部分时间段的发展研究
        1.2.3 针对部分区域的发展研究
        1.2.4 针对世界体育建筑的发展研究
        1.2.5 体育建筑学科丰富的研究成果
        1.2.6 细化的研究类型和多元化的研究意识
        1.2.7 文献综述小结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基于系统论的理论架构
        1.3.4 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点
        1.4.1 研究创新点
        1.4.2 研究的未尽事宜
    本章注释
第二章 中国近现代体育建筑发展基础
    2.1 中国古代传统体育建筑与文化
        2.1.1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
        2.1.2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2.1.3 中国古代“体育建筑”
    2.2 西方现代体育建筑与文化
        2.2.1 西方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历程及场馆建设
        2.2.2 西方大众体育运动发展
    2.3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三章 近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萌芽
    3.1 西方体育建筑的被动输入
        3.1.1 满足西人娱乐休闲需求的体育建筑
        3.1.2 青年会主导下的体育文化传播及体育设施建设
        3.1.3 教会学校中的体育建筑
        3.1.4 殖民政权主导的体育建筑
    3.2 本土体育建筑的主动发展
        3.2.1 现代建筑师的培养与成熟
        3.2.2 现代体育概念的本土萌芽及发展
        3.2.3 华商建设的娱乐体育建筑
        3.2.4 公立学校体育建筑的建设
        3.2.5 城市公共体育场建设及发展
    3.3 现代体育建筑功能的泊来与探索
        3.3.1 竞技体育功能标准化探索
        3.3.2 从单纯到复合的功能演进
        3.3.3 总体规划思想的萌芽
    3.4 西式风格的泊来与“中国固有式”的探索
        3.4.1 西式风格的泊来、模仿与改良
        3.4.2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与创造
        3.4.3 风格承载的文化意义
    3.5 现代大跨体育建筑技术的初步探索
        3.5.1 现代材料和传统本土材料的互补应用
        3.5.2 屋架体系的初步应用与发展
        3.5.3 现代设备设施的设置与自然通风采光措施的结合
    3.6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四章 现代时期中国体育建筑的探索
    4.1 建国初期体育建筑的建设探索
        4.1.1 过渡时期的简易场馆建设
        4.1.2 ―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场馆建设起步
    4.2 “大跃进”及“大调整”时期的体育建筑
        4.2.1 大跃进时期的场馆建设
        4.2.2 调整时期体育建筑的收缩简化方针
    4.3 “文革”时期的体育建筑
        4.3.1 ―文革‖期间建筑事业的停滞与体育事业的低潮
        4.3.2 不退反进的体育建筑建设
        4.3.3 作为外交手段的援外体育建筑
    4.4 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体系的初步建立及坎坷发展
        4.4.1 从―引入‖到―研究‖的体育建筑学科萌芽
        4.4.2 政治运动影响下功能定位
        4.4.3 平面形式的初步丰富
        4.4.4 多重使用需求下的多功能拓展
        4.4.5 总体规划与整体布局思想的起步
    4.5 政治风潮影响下的形式制约与探索
        4.5.1 民族形式——从推崇到批判
        4.5.2 现代主义——夹缝中的艰难探索
    4.6 大跨建筑技术体系的研究与创新
        4.6.1 结构技术研究潮流及大跨结构的创新发展
        4.6.2 饰面材料及性能材料的初步丰富
        4.6.3 基于功能发展的设施设备技术探索
    4.7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五章 改革开放到新千年间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发展
    5.1 以“亚运会”为核心的体育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1 重点保障的竞技体育事业
        5.1.2 洲际级别的赛事及场馆建设
        5.1.3 逐渐稳定的国家级别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
        5.1.4 奥运会的申办工作及场馆设施规划
    5.2 竞技场馆建设的初步丰富
        5.2.1 体育馆的丰富发展
        5.2.2 体育场的建设开展
        5.2.3 游泳馆的建设开展
        5.2.4 冰雪体育建筑在东北区域的建设
        5.2.5 其它小众竞技体育建筑的零星建设
        5.2.6 体育中心的建设开展
    5.3 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起步
        5.3.1 校园体育建筑的起步
        5.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
    5.4 理论及作品的输入输出
        5.4.1 国际体育建筑发展成果的输入
        5.4.2 援外体育建筑的输出
    5.5 市场经济改革下的功能新发展
        5.5.1 市场经济对赛事举办及场馆建设的影响初显
        5.5.2 基于经济因素的场馆多功能研究与探索
    5.6 多元思潮涌入下体育建筑的创作繁荣
        5.6.1 现代主义的形式新探索
        5.6.2 与结构紧密结合的形式创作
        5.6.3 体育建筑中的地域性思考
        5.6.4 环境意识与城市意识的思考觉醒
    5.7 开放交流中的技术发展
        5.7.1 国产材料的创新及国外材料的引入
        5.7.2 结构技术的创新
        5.7.3 新型设施设备的应用
        5.7.4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引入
    5.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六章 新千年后中国当代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1 奥运策略下的竞技体育建筑发展高峰
        6.1.1 奥运争光计划及竞技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6.1.2 国际级别赛事的举办及战略扩展
        6.1.3 国家级综合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4 国际单项赛会及其场馆建设
        6.1.5 省级运动会及其场馆建设
        6.1.6 其它类型盛会及其场馆建设
    6.2 竞技体育场馆类型的进一步丰富
        6.2.1 传统综合型体育场馆的丰富建设
        6.2.2 专项体育建筑类型的建设兴起
        6.2.3 体育中心的蓬勃发展
    6.3 校园体育建筑及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新契机
        6.3.1 校园体育建筑的飞速发展
        6.3.2 大众体育建筑的发展进步
    6.4 全球化与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发展转变
        6.4.1 建筑行业的开放及体育建筑创作的全球化
        6.4.2 市场经济深化改革下的体育建筑发展转变
        6.4.3 快速城市化下的建设机遇
    6.5 体育建筑功能发展新特征
        6.5.1 总体布局的新特征
        6.5.2 复合化的功能模块设置
        6.5.3 灵活化的功能设计
    6.6 体育建筑形式发展新思潮
        6.6.1 建筑形态的有机化
        6.6.2 立面设计的表皮化
        6.6.3 结构美学的新表现
        6.6.4 对地域性的丰富思考和追求
        6.6.5 生态理念下的形式探索
    6.7 体育建筑技术的飞跃发展
        6.7.1 数字化技术的革命性发展
        6.7.2 张拉、混合结构的发展潮流
        6.7.3 材料的性能挖掘与创新
        6.7.4 设施设备技术的发展革新
        6.7.5 生态节能技术体系的探索
    6.8 小结
    本章注释
第七章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发展面临问题及设计策略探讨
    7.1 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系统元素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1 社会背景发展脉络分析
        7.1.2 功能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3 形式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1.4 技术演变脉络及特征分析
    7.2 目前体育建筑发展面临的问题
        7.2.1 体育建筑建设存在误区
        7.2.2 对现存体育场馆历史价值和保护意识不足
        7.2.3 体育产业化发展水平有待提高
        7.2.4 建筑形式的"形而上学"
        7.2.5 技术利用的不适宜
    7.3 基于“新常态”社会背景的体育建筑发展背景
        7.3.1 新常态下的社会发展背景
        7.3.2 新常态下的体育事业发展趋势
        7.3.3 新常态下的建筑事业发展趋势
    7.4 新常态下平衡化的体育建筑发展趋势探讨
        7.4.1 综合竞技场馆与专项竞技场馆的平衡
        7.4.2 竞技体育建筑、校园体育建筑与大众体育建筑的平衡
        7.4.3 新建场馆与改建场馆的平衡化发展
    7.5 新常态下中国体育建筑理性设计策略探讨
        7.5.1 适宜化的总体布局策略
        7.5.2 灵活、整合的功能设置策略
        7.5.3 多样化的形式创作策略
        7.5.4 理性的技术发展策略
    7.6 小结
    本章注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新中国现代舞思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新中国现代舞思潮的相关概念及先声
    第一节 新中国现代舞思潮概述
        一 思潮的有关定义
        二 现代主义的有关定义
        三 西方现代舞的有关定义
        四 新中国现代舞的有关定义
    第二节 现实主义舞蹈思潮
        一 中国现代舞蹈的先声
        二 吴晓邦与“现代舞蹈”
第二章 新时期的现代舞思潮
    第一节 伤痕主义舞蹈思潮
        一 新时期中国现代舞背景
        二 创作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舞蹈
        三 伤痕主题
    第二节 “五四”精神寻根与文化寻根思潮
        一 “五四”精神寻根与文化寻根主题
        二 思辨的象征主义风格
        三 整体化造境
    第三节 本土主义思潮
        一 悲怆主题
        二 交响化编舞的美学追求
        三 传统精神与现代思维相结合
第三章 新世纪现代舞思潮
    第一节 现代舞多元化思潮
        一 曹诚渊——现代舞的“都市化、平民化”潮流
        二 王玫——“现代中国舞”之执念
    第二节 自由化思潮
        一 独立编舞的概况
        二 独立编舞家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9)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使者 ——戴爱莲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分析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研究难点
第一章 舞蹈实践及交流历程
    第一节 习舞岁月
        一、从特立尼达到英国
        二、从古典芭蕾到现代舞
    第二节 交流历程
        一、早期交流(1946——1966)
        二、中期交流(1976——1996)
        三、晚期交流(1996——2006)
第二章 戴爱莲与外国舞蹈的输入
    第一节 西方舞蹈的教学与运用
        一、教学活动之体现
        二、创作成果之体现
    第二节 西方芭蕾的输入与外国舞团的品鉴
        一、引进专家、剧目促发展
        二、品鉴外国舞团作品促交流
    第三节 英伦归来的自省与自信
第三章 戴爱莲与中国舞蹈的输出
    第一节 戴爱莲在美国的舞蹈活动
        一、以个人身份首次访美交流
        二、带领中央芭蕾舞团首次访美交流
    第二节 戴爱莲在东南亚国家的舞蹈活动
    第三节 戴爱莲在欧洲的舞蹈活动
        一、参加三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
        二、致力于“拉班舞谱”的交流与传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采访摘要
    附录二 戴爱莲生平年表
    附录三 戴爱莲表演年表
    附录四 戴爱莲创作年表
    附录五 戴爱莲文章年表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四、营造舞蹈的肢体运动空间——第五届全国舞蹈比赛获奖作品启示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歌舞剧院舞剧创作的湖湘文化研究[D]. 刘小艺. 南京艺术学院, 2021
  • [2]杨威舞剧创作的诗性表达[D]. 张顺.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3]从《红梅赞》到《石榴花开》——杨威大型舞剧创作述评[J]. 于平.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21(01)
  • [4]《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5]中国当代双人舞蹈的动作形式研究[D]. 王靓彧. 上海戏剧学院, 2020(08)
  • [6]1980年代以来蒙古族筷子舞创作研究[D]. 孙兰.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7]中国近现代以来体育建筑发展研究[D]. 侯叶.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8]新中国现代舞思潮研究[D]. 韩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12)
  • [9]中外舞蹈交流史上的使者 ——戴爱莲的个案研究[D]. 肖梦雅.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8(01)
  • [10]中国现代舞与现代中国舞 新时期中国“新舞蹈”运演的阅读笔记 10[J]. 于平. 舞蹈, 2016(07)

标签:;  ;  ;  ;  ;  

为舞蹈创造形体运动空间——第五届全国舞蹈大赛获奖作品揭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