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市场 解除困扰 推动消防工程公司健康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孙梓倞[1](2021)在《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站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面临诸多问题,在有限的施工空间中,因施工管理混乱和管理手段落后造成多专业交叉施工资源浪费和工期延误,从而严重制约了此类项目施工的良性发展和项目效益提升,而多专业交叉施工可更新资源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核心,其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到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的成败。因此,本文从可更新资源配置角度出发,以研究工作面资源为主导影响因素,建立多专业交叉施工蚁群优化模型,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多专业交叉组织优化系统平台。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为识别影响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的主要因素,根据现场调研、查找文献以及站场工程的特点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工作面资源是制约施工组织管理的关键因素,是导致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混乱、项目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多的根本所在。(2)为解决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的问题,根据设计图纸和现场施工条件,将站场工程施工时有限的施工工作面划分为若干个工作区。基于蚁群算法特性构建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为符合多专业交叉施工的顺序逻辑和工作面资源约束规则,定义了模型中工作面资源转移规则、基于交叉关键点数量计算的分配优先级权重计算方法。(3)利用所构建的模型对某站场工程施工案例进行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智能优化。通过例证仿真结果与传统方法计算的结果对比显示,该模型具备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零冲突”优势,能有效优化工作面的工作安排顺序和缩短施工总工期、降低施工管理成本,解决了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混乱和工期延误问题。并基于MATLAB平台实现了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集成系统平台开发。(4)根据影响工作面资源配置的专业间交叉关键点数量计算专业间的交叉关联程度,结合各专业的施工特点和施工要求,基于合同管理理论制作符合项目的合同表,将合同表经多方确认编入项目合同文件,使其产生法律效力。通过优化发承包模式减少合同数量和分包单位数量,减少各专业管理的风险。通过制作合同表可以针对施工变更和专业间的融合进行动态管理,预防后期的经济纠纷。合同措施优化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优化施工组织管理,还可以对优化模型的计算结果做出进一步应对的措施,促进专业工序间的融合,两者共用会大大提升多专业施工组织管理的水平。通过本文研究构建的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及智能优化系统平台,结合合同优化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服务于工程实践。
宋子昕[2](2021)在《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文中研究表明所谓浴堂是指供人洁身沐浴之场所。浴堂的发展在古时与宗教仪式及庶民文化联系颇深。进入20世纪,北京的公共浴堂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社会功能、经营模式、行业组织、使用设备、顾客群体与以往相比截然相异。这一时期,北京代浴堂的发展沿革可以简单划分为五个阶段:1900——1911年,北京浴堂快速发展阶段;1912——1927,北京浴堂繁盛阶段;1927——1937,北京浴堂沉浮阶段;1937——1949,北京浴堂衰落阶段;1949——1952,北京浴堂回暖恢复阶段。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的演变与城市现代化进程推进、社会经济起伏、卫生观念普及、民众生活习惯变迁联系紧密,浴堂在这一时期可以被视为这样一个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并存于其中,国家、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浴堂从业者、浴堂消费者皆对其有着基于自身需求的建构。因此研究北京浴堂可以管窥20世纪上半叶北京城市中公共场所及小商业的发展模式及行业依托。对北京浴堂进行自下而上的微观考察能够从另一个维度上理解20世纪上半叶的北京社会,获知近代北京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及文化环境。以浴堂这一社会基层单位为切入点,分析其中不同群体的活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微观层面的个体经验、实践与宏观社会进程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浴堂行业的发展得益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20世纪以来,自来水、电气设备、日化产品等现代产物在北京的浴堂中普及开来,现代技术改变了浴堂的生产方式,与此同时浴堂的资本组织形式、产权结构、经营手段也相应调整。在浴堂广泛使用现代设施的时候,其运营成本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各浴堂不得不开源节流,甚至无视政府颁布的诸项规定。浴堂与政府不断地协调互动又常发生冲突,这点在社会经济困难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二者产生矛盾的根源在于双方对浴堂不同功能的侧重:政府注重浴堂的卫生功能,浴堂则偏重于追求更多的利润。现代化带来了社会结构的调整,雇佣制度的变化、顾客消费核心需求的转移,社会价值观念的变革,这些变化改变了浴堂业的生产体系,亦影响了浴堂伙计的生存实践。具体而言,社会结构的调整改变了浴堂的消费群体与消费需求,这直接导致浴堂经营模式的变化——服务质量成为决定浴堂收益的重要指征。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浴堂行业构建了工资制度,以行业内伙计的生存为条件,强迫他们提高服务水准。在此约束之下,伙计为了生存,不得不市侩殷勤以赚取更多小费,形成了浴堂业独有的服务方式、工作态度与营生技巧,他们的生存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浴堂的行业体制。浴堂经营者为了逐利,浴堂伙计为了生存,出于维护各自利益,浴堂同业公会与浴堂职业工会便应运而生。不同于传统的行会,北京浴堂同业公会是在行业资本化的趋势之下,以各店家共同的经济利益为基础而设立,其主体是各店铺的经营者,为了保障自身的经济收益,他们尽可能地降低伙计数量,延长其工作时间。因此同业公会的存在使得浴堂内部劳资双方的矛盾更加尖锐。在此情形下,浴堂伙计为了生存,便合力抵抗资方压迫,开始组建浴堂职业工会。职业工会的出现增强了工人店伙群体在浴堂行业中的地位,改善了工人的生活待遇,平衡了资方与工人之间的矛盾。城市公共卫生事业的开展,市民卫生意识的提高使得浴堂成为20世纪上半叶北京市重要的公共场所。与此同时,国家也试图凭借对城市的卫生改良将自己的权力传达到基层,浴堂既是政府施政的对象,又是政策实施的场所。但国家权力通过城市改良、卫生行政来介入城市基层事务的意图并非顺水推舟,政府虽然针对浴堂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定,着力建设平民及女性浴所,但效果均不尽如人意,这些政策及规定常受到来自浴堂经营者、从业者及顾客的巨大阻力。浴堂的卫生改良并不单纯是公共健康问题,浴堂并非像政府想象的那样,能够顺利成为既卫生廉价,又能“批量生产”干净整洁、遵纪守法市民的公共场所,其中还包含有浴堂经营状况、民众消费观念、行政机关经费等诸多变量。在推行现代化政策、改良城市面貌的过程中,城市移民人口大量增加,居民成分复杂,这使得城市肮脏、拥挤、贫困,充斥着犯罪、不良行为。暗娼、偷窃、赌博、毒品等问题同样在浴堂中滋生。对这些社会问题的治理力度不可谓不大,甚至还常会有矫枉过正的现象发生,但北京浴堂盗窃、嫖娼等案件依旧频频发生。社会问题屡禁不止的根源在于社会环境而非问题本身。现代社会意识、公共道德、现代劳动薪酬制度与时人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是社会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此外殖民者的文化介入等因素对其亦有影响。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之际,作为社会体制得以存续的介质,日常生活逐渐受到国家、政府及社会进步人士的关注,成为推进现代化进程的主要场域,以及国家权力支配、组织的重要对象。对人们沐浴经验的改造是这一趋势的范例,改造方式是将沐浴行为与现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关联,将浴堂、浴室及沐浴行为赋予平等、自由、健美、文明等现代意义,并通过重复单调的日常生活内化于人们的意识中,以为世人所接受。其实现途径是制造闲暇时间与构建消费观念,前者意图将沐浴规律化、惯习化、日常生活化,后者旨在通过引导人们对沐浴的需求来传递现代日常生活的价值观。但这种尝试在实施层面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和分歧。浴堂中并非自由平等,其中阶级分明,闲暇会带来如“有闲阶级”、“不劳而获”等不被时人称道的世风,消费则培养起人们崇奢心理。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非政府、社会进步人士本意与预期的情形,这些歧义自然也会体现在浴堂中。浴堂中充斥着政府与浴堂店家、资方与劳方、店伙与顾客、国家权力与个体实践之间的对抗,不过这些对抗并非总是发挥着消极作用,其也会改变执政者们的政策,调节社会资源的分配,形成人们对社会的认知。政府所制定的每一个政策,浴堂店家、伙计、顾客对政策的每一次回应,政府与社会进步人士对这些回应的反思与治理,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经环节。中国的现代化并非是单方面受西方经验的影响,其自身亦有腾挪的空间。
杨传义[3](2020)在《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要素分析与应用研究 ——以M公司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实力的不断发展,众多企业及个人投资者越来越关心大健康类新兴产业发展带来的投资机会,近年月子会所服务业发展的如火如萘,但在如此红火的市场中真正发展起来且盈利的月子会所企业寥寥无几,归根结底,盲目投资成为失败的罪魁祸首。月子会所服务业存在挑战但同样蕴藏着机会,对于月子会所投资者来说如何建立一套投资决策体系尤为重要,在投资决策方面运用科学的数学方法进行管理,成为月子会所企业在当前形势下的首要任务。本文首先从投资决策的基础理论入手,详细阐述了投资决策方法及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接着,总结分析了月子会所服务业的整体状况与发展趋势,并对M公司实际完工并运营的三个典型项目进行问题分析,为研究影响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因素找到了突破口。然后,结合文献研究法全面总结、分析影响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因素,主要是区位、租赁房屋品质、财务指标、风险等四类共计二十二个影响因素。再运用专家研讨法最终建立了月子会所项目决策指标体系:共四类十七个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专家调查法对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体系进行定量分析,在定量分析过程中,首先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调查问卷法确定了各项指标在本层的权重,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建立了独栋生态链月子会所综合评价模型,在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过程中利用专家研讨法确定了月子会所项目决策评价指标评分标准。最后根据M公司D项目进行实证研究,得出D项目整体决策评价为“良”的结论;验证了采用层次分析法为指标赋权的科学性和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作为评价方法的适用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项目投资决策理论研究成果,并从实操角度为月子会所企业投资决策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地投资决策模型,为推动母婴服务业健康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
邱雅清[4](2020)在《XT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消防工程施工是消防行业的一种重要的类别,很多消防企业都是从事这部分业务的。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十分迅速,所以消防工程建设这方面的业务也发展得十分迅速。但是,自从2018年经济进入新常态一来,各行各业都发展较缓慢,而工程建设发展也不例外,这样一来,依附于工程建设和房地产行业发展的消防工程建设也遇到了危机,在市场上业务总量减少而消防工程企业没有减少的情况下,这使得行业竞争十分激烈。为了破局,在惨烈的竞争者生存下来,广大消防工程企业需要有效地利用公司内外的各种有利的优势,改变和优化本企业的竞争战略,才能有重整旗鼓,逆市上扬的机会。本文以XT消防工程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XT公司的竞争战略的实际情况和竞争战略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这种研究对于竞争战略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充实与丰富的意义,对于XT公司以及其他类似消防工程建设公司的竞争战略的制定与选择,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的现实意义。在具体研究中,本文主要通过企业战略制定、管理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一些分析工具和相关企业的竞争战略参考,并对XT公司宏观环境、行业竞争环境、内部环境的分析,得出其竞争战略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消防工程服务模式多年未变、消防工程施工质量趋同、消防工程建设品牌不够、消防工程建设没有差异性等,然后对XT公司的竞争战略环境进行SWOT分析,从而进行XT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与选择。在上文的分析基础上,找出XT公司的竞争战略——差异化竞争战略。这种竞争战略对XT公司有着重要的影响力,能够促使该企业最终实现既定大目标。本文得出的XT公司的竞争战略的实施方案包括:强化品牌价值、加强与甲方客户的联系;加快技术研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改善企业内部运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希望这些竞争战略的有效实施,对XT公司的发展壮大有指导作用,也对其他类似企业也能有所参考。
姚绪健[5](2020)在《山东DC公司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消防工程项目涉及的范围极其宽广,其项目周期长,投资相对较大,责任要求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但现阶段消防工程项目进行中的风险管理,往往处于最原始的粗放型、被动型、零散型的管理中。因此,消防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优化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本文将以山东DC公司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作为研究对象。首先,简要阐述国内外有关学者针对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现状。然后,就消防工程项目、项目风险管理、项目生命周期等观点进行概念界定,并进一步的阐述了其特点及风险成因、Charette风险管理模型、波姆风险管理模型、全面风险管理等相关理论。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评述山东DC公司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策略与出现的问题。最后,根据山东DC公司消防工程风险管理问题的原因,探讨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在研究中得出山东DC消防公司存在风险识别评估体系缺失,风险管理措施不足的结论。然后论文从进度风险、技术风险、材料费用风险、人员合同风险、管理风险、社会环境风险等方面构建了山东DC公司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优化方案。从构建合理的分权授权体系,加强核心人才及优秀管理团队建设,以公司文化提升员工项目风险管理意识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方案实施保障对策。
张淑河[6](2020)在《基于平台生态系统推动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的构建:匀视网案例》文中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信用是维持社会秩序、推进经济发展的基础要素,而工程建筑行业作为事关民生大计的重要产业,其良性有序的发展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关键,因此诚信在工程建筑行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信用缺失可能导致工程建筑行业的经济秩序紊乱,最终建筑质量也难以保障,甚至对当地经济造成影响。工程建筑行业信用制度缺失和信用关系扭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通过召开专题讨论会、开辟专栏和设立专题研究等方式,积极展开信用管理和评价研究,但仍无显着突破。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该行业诚信生态环境的构建进行探索。对传统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进行分析,本文发现业内普遍存在着信息滞后和孤岛化、三角债普遍以及欠薪维稳压力大等诚信缺失的现象。结合信用、信息技术和平台生态系统相关理论与综述,本文分别对各类主体,影响诚信环境的关键因素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为诚信评分体系的构建路径提供线索。本文以匀视网的创业经验为案例,分析匀视网基于信息共享的系统构建过程和措施。其基于云平台开发了“云专户”、“云视哥”、“云施工”、“云贷宝”等多种产品,建立了工程建筑行业关系人的诚信生态圈,同时基于大数据打造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诚信评价体系,为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成功经验。研究表明,互联网背景下以平台为核心,建立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有益于规范和监督工程建筑行业的市场行为,从而构建诚信、规范的环境秩序,为我国社会经济信用环境的发展指明方向。
刘怡莎[7](2020)在《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8年消防部队改制,不再列武警部队序列,成建制划归应急管理部,承担灭火救援和其他应急救援工作,同时作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主要力量。国家为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对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能力素质方面尤其重视。消防救援作为应急救援的主要力量,在应急救援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消防救援人员则是消防救援队伍中最核心的人力资源。因此,全面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能力素质是当下的重要任务和关键问题。胜任力理论及模型的发展为研究消防救援人员的能力素质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因此,本研究以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胜任素质为目的,构建消防救援人员的胜任素质模型。研究依据“冰山模型”理论,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BEI)、STAR工具、LIKERT量表,应用SPSS 25统计软件,对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模型的构建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编制《消防救援人员胜任力访谈提纲》,依据STAR原则对确定的访谈对象实施行为事件访谈,收集整理访谈文本资料,编码分析提炼主题,初步确定了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2)编制《消防救援人员胜任力指标调查问卷》。包括40项指标,以获得对各项指标的评分即重要性程度。对40项指标进行可行性检验和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表明KMO值为0.924,表示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着性水平结果为0.000,表示拒绝零假设,适合因子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法比较累计方差贡献率和累计载荷平方和提取了12项公共因子,提取结果真实有效,经过局部调整后符合职业习惯理解,指标和胜任特征性能良好。(3)根据“冰山理论”模型的逻辑结构,构建了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模型分为“知识与能力”、“价值观”和“特质与动机”三个维度,共包括12个胜任素质特征,40项胜任力指标。(4)理论上探讨了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模型在“招募与选聘管理”、“培养管理”和“考核管理”三个管理环节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各环节的管理提高消防救援人员的素质水平和胜任力水平。
陈志铅[8](2020)在《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社会,作为一种技艺传承的方式和从业准入资格,学徒制一般是在行会等团体的组织监督下,由师傅与学徒家长签订《学徒协议》,由师傅向学徒传授技能,经考核合格的学徒获得具体行业的从业资格。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学徒制的内涵与外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已不再是一种从业资格的获得,但仍旧是技能培训的重要方式。英国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曾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工业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是英国在世界历史上叱咤风云的不二法门,学徒制为劳动力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英国的学徒制起源于中世纪,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历经行会学徒制的辉煌,遭受工业革命打击后的没落,却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进入20世纪,英国学徒制凭借顽强的生命力,重回世人眼前。经过一系列的改革后,已经形成了结构完整,层次明晰的体系。囊括了准学徒制、青年学徒制、高级学徒制、高等学徒制、学位学徒制和成人学徒制等各种类型的学徒制。论文主要探讨了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英国学徒制发展的历史过程。将这一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初步干预阶段(20世纪60~70年代),本阶段英国政府通过颁布《1964年产业培训法》设立产业培训委员会,开始对学徒制的发展进行初步干预;放任自流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撒切尔夫人的上台,英国政府开始将解决青年人就业问题作为技能培训的重要目的,学徒制受到冷落,进入“自生自灭”状态;政府主导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10年代初),政府意识到以就业为目的的技能培训不利于建设高水平的劳动力队伍,决心通过主导学徒制的发展来提升劳工素质;雇主主导阶段(21世纪10年代初至今),政府主导学徒制改革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带来不少问题,为了更好地推进学徒制的发展,政府认为有必要将主导权交给雇主。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伴随着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的更新换代,运行机制的完善以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加强,英国现代学徒制为广大青年拓宽了工作本位学习的路径,成为他们学习知识与提升技能的纽带,有效地将国家发展战略、劳动力技能训练与雇主需求结合在一起,较好地满足国家、雇主和学徒的发展需要。尽管中英两国制度不同,文化各异,但英国在学徒制发展历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值得我国在开展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借鉴与关注。
陈圆月[9](2020)在《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央政府大力宏观调控房地产行业的背景下,一些重庆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经历了供不应求的房地产红利时代后,迎来了巨大的生存挑战。为了降低项目工程变更给技术和管理都不够成熟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带来的生存风险,本文基于WSR理论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进行了分析,搭建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人理维协同管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1506项已发生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完成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模型分析。得到了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逻辑层级关系。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十大关键因素是:项目赶工、合同内容遗漏、施工方案优化、保证人员安全需要、业主方管理问题、新增工作内容、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验收要求、局部功能更改、设计遗漏。根据关键因素关系矩阵计算出了ISM结构模型,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的根源性因素是“项目赶工”和“业主方管理问题”,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二层级因素是“合同内容遗漏”、“新增工作内容”以及“施工质量不满足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三层级因素是“施工方案优化”和“验收要求”。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第四层级因素是“保证人员安全需要”、“局部功能更改”以及“设计遗漏”。(2)通过对工程变更的根源性因素分析,搭建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的事理维控制系统。得到项目的经济(方案预估金额、合同金额变动率、成本容纳风险程度及投资变化率)、工期(工序工期影响、相邻工序影响、总工期影响)、安全(结构安全、施工安全及人员安全)和风险(索赔风险、技术风险)四项主要指标,实现了业主视角的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价值工程评价。从工程变更的初审、工程变更的因素识别及技术评审、工程变更的风险管控、工程变更的实施与总结进行层级权限的分解,完成了业主方工程变更过程审批的有效控制。(3)从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实际管理问题出发,完成了人理维协同管理的研究。分别从内部和外部分别进行协同管理分析,打破专业不同、阶段不同导致的项目工程变更管理的分离,整合管理思维和行为方式。业主方内部主要是从组织结构优化和设立奖惩机制来实现协调管理。而培养外部良性竞争关系以及增设交流沟通平台有助于外部协同管理。
李树静[10](2020)在《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文中研究指明契约是当事人对交易标的达成基本共识基础上的交换关系。“契约秩序”意指特定社会组织通过契约安排所达成的运行状态。全方位贯穿于农村生产生活中的契约,既内生于农村社会,又与国家权力密切关照,构建了当代中国饶有特色的农村契约秩序。通过契约实现产权价值,是契约秩序的内在功能,契约的缔结形式、内容、契约的履行和纠纷解决方式,是契约秩序的外在表现。本文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将当代中国农村契约分为公共事务契约、私人事务契约两大板块,从三个层面对农村契约秩序加以梳理和分析:第一,通过翔实的数据和鲜活的事例展现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的基本样态;第二,以产权相对性理论为基础,阐释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在实现产权价值功能方面的实然与应然状态;第三,通过分析契约秩序所具有的系统性特征,从农村秩序系统的外在表征,即农村契约的形式与内容、农村契约的履行、农村契约争议解决三个维度,论证农村契约秩序的法治化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研究北京市延庆区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基本样态。农村公共事务契约以农村集体经济合同为主,因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和村民(代表)会议决议(统称“村民自治规约”)建立在村民合意基础上,并且作为村民自治领域极其重要的社会规范,对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在内的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本章将二者共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2019年1月前延庆区尚在履行中的四类集体经济合同(资源类合同、资产类合同、资金类合同和其他类合同)基本样态进行分析,发现作为当代中国农村的主要契约类型,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存在多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代表“村集体”行使产权人权能的主体混乱,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组织关系不清;二是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合同内容或过度规制,或监管不足,其中,乡镇政府审批和备案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三是已签约的村集体资源、资产闲置率较高,产权价值未能充分实现;四是合同内容违法者不在少数,集中体现在合同期限超过法律规定、违反土地用途管制法规(尤其是在未履行转批手续的情况下将农用地用于非农建设);五是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面临口头形式不稳定、书面形式不完善的双重挑战。通过对延庆区现存村民自治规约体例形式、内容、制定实施程序的分析,发现尽管随着国家对乡村治理关注程度的加深,村民自治规约的规范化水平有所提高,但目前延庆区村民自治规约的共通问题是:不能充分体现“民意”,村干部、政府的意志过多注入,尤其是村干部与村民代表组建的利益共同体,凌驾于村民之上操纵村民自治决定的情况仍很突出。另外,村民自治规约的频繁变动、村民自治规约与法律难以有机协调,法律法规对于村民自治规约侵犯村民基本权利的救济途径不畅,导致维权之路步履维艰,也是困扰延庆农村的重大难题。第二章,研究北京市延庆区农村私人事务契约基本样态。家庭承包土地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具有社会保障属性的用益物权,与之相关的农户家庭承包合同、土地流转合同、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合同,直接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本章梳理了延庆区此三类农村私人事务契约及相关制度的演进脉络、契约的稳定性与规范化程度,认为农户家庭承包契约秩序相对稳定,以出租为主要方式的土地流转需要通过村集体实现,延庆区土地大多流转给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用于造林绿化,土地流转存在区域差异,并且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现象普遍。尽管国家对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施加诸多限制,但延庆区此等交易意愿强烈,受内生传统规则、外在法律规制以及时代发展进程多重影响,通过契约所交易的农村房屋宅基地因环境而异,相关买卖契约样态不断演变,现实中的农村房屋宅基地的权利主体多元、用途一主多辅。农村家事契约兼具人身属性和财产属性,延庆区农村普遍存在婚约,相应制度调整需求强烈,广泛的“假离婚”现象冲击着当地社会秩序的公平与稳定,父系传统下准契约性质的传统分家协议,逐渐被父系传统弱化下具有契约特征的当代分家协议所取代。第三章,分析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实现产权价值。农村契约秩序形成的前提是存在用于交换的产权,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在于通过契约交换实现产权价值。以产权相对性为理论基础,本章对村集体资产、家庭财产、宅基地以及农用地的产权内容、产权限制及其价值实现方式展开研究。村集体对其资产所享有的所有权,受到承包权、经营权制约,最终收益权及其处分决策权属于村集体成员。有资格代表村集体行使产权人权能的法律拟制主体包括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二者之间的界分无论在法律规范层面还是在现实执行层面,都不清晰。避免村民委员会和集体经济组织在代表村集体过程中出现僭越,确保村集体意志的载体(包括但不限于村民自治规约)真实反映其成员的集体合意,有赖于村级民主程序的正常履行,解决之策在于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加强司法审查力度、推动行政干预恰当有据。家庭财产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研究,建立在家户关系、家庭结构分析基础上,由于中国农村家庭财产价值实现方式具有契约化特征,应以尊重家庭成员的契约自由为根本原则,但当此等契约严重扭曲了社会公认的价值理念时,需要外部权威力量及时恰度介入。在宅基地产权价值实现方式一节,首先阐述了宅基地产权限制政策的演变过程,推导出2018年后宅基地三权分置与农房使用权放活之必要性,借助宅基地“三权”的具体权利内容分析,建议通过宅基地使用权附条件入市,实现农村房屋和宅基地产权价值的最大化。关于农用地的产权价值实现研究,首先以翔实的数据论证了当前农用地产权价值实现状况,进而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农村存在一定程度的产权价值攫取问题,建议构建尊重产权人意愿、集体积极参与、国家适度干预和社会广泛动员的农村契约秩序。第四章,论证农村契约秩序的法治化。农村契约秩序具有自成一体的系统性特性,该系统的运作全部围绕契约铺开,契约的形式与内容、契约的履行与争议解决,共同构成了农村契约秩序系统的外在表征。本章通过对农村契约形式与内容的法律规制及实然状况分析,从法治化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与静态展现农村契约秩序的契约形式与内容不同,契约的履行和争议解决更多关照动态运作中的农村契约秩序。分析发现,当代中国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履行状况较好,土地流转合同履行状况不稳定,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契约履行状态欠佳。提升农村契约履约水平,有赖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本章聚焦于公权机关对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所应发挥的作用,建议政府强化程序性服务与指导、法院建立裁判文书依申请公开制度、检察机关配合公益组织推动农村环境公益诉讼以及监察机关强化村干部监管。为稳定农村契约秩序,本章提议构建农村契约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以解决当前以与村民自治规约相伴的农村公共事务契约纠纷、村民自治规约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益纠纷、国家法律刺激下的农村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工合同纠纷和农村家庭契约纠纷为主要类型的农村契约争议。所构建的农村契约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应科学定位及有效发挥现有解决方式的作用,司法机关在充分履责的基础上坚守底线,行政裁决与行政复议机构回归为民服务定位,信访部门在发挥纽带职能的同时强化问责,各级调处机构在前线冲锋陷阵将矛盾消解于基层,而农村契约的缔约者自行解决纠纷,至少通过提高缔约能力、强化留痕观念减少纠纷,方为根本之策。农村契约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需要通过统一尺度、搭建平台,信息共享、引导到位,村为平台、各方辅助的方式协调互动,形成农村契约纠纷化解共同体。
二、规范市场 解除困扰 推动消防工程公司健康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规范市场 解除困扰 推动消防工程公司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RCPSP问题研究现状 |
1.2.2 合同管理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论文重点和难点 |
2 站场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特征分析 |
2.1 站场工程项目特征 |
2.1.1 站场工程特征 |
2.1.2 站场工程项目特点 |
2.1.3 站场工程项目资源特点 |
2.2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 |
2.2.2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体系不科学 |
2.2.3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粗放 |
2.2.4 项目工期延误率高 |
2.3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流程 |
2.3.1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的依据 |
2.3.2 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原则 |
2.3.3 施工组织优化辅助方法 |
2.4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思路 |
2.5 本章小结 |
3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建模与求解 |
3.1 蚁群算法思想的借鉴与应用 |
3.1.1 蚁群算法对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构建启发 |
3.1.2 蚁群算法在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应用的关键步骤 |
3.1.3 蚁群算法应用于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的先进性分析 |
3.1.4 蚁群寻优系统与多专业交叉施工优化相似性分析 |
3.2 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构建 |
3.2.1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蚁群算法模型约束 |
3.2.2 施工资源配置蚁群模型优化流程 |
3.2.3 施工逻辑思路 |
3.2.4 基于多专业交叉施工优先级权重计算 |
3.2.5 施工优化蚁群模型可行解构造 |
3.3 基于MATLAB平台的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求解 |
3.3.1 施工组织优化蚁群模型求解思路 |
3.3.2 搜索逻辑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4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验算及智能优化系统平台设计 |
4.1 项目概况 |
4.2 利用传统流水施工方法计算 |
4.2.1 统计专业工程量和工期 |
4.2.2 计算施工工期和相关费用 |
4.3 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模型计算 |
4.3.1 求解步骤与建立相关矩阵 |
4.3.2 工作区优先级权重计算 |
4.3.3 案例数值仿真求解 |
4.3.4 施工工期优化有效性分析 |
4.3.5 施工经济优化有效性分析 |
4.4 施工组织智能优化配置系统设计 |
4.4.1 智能优化系统基础框架设计 |
4.4.2 项目资源智能优化配置系统功能设计 |
4.4.3 智能优化系统案例应用展示 |
4.5 本章小结 |
5 施工合同措施研究 |
5.1 计算交叉关联程度 |
5.1.1 解决思路 |
5.1.2 计算交叉关联程度 |
5.2 优化发承包模式 |
5.3 合同措施研究 |
5.3.1 施工工作面的运输通道配合合同表 |
5.3.2 施工变更合同表 |
5.3.3 通信、信号及电力专业的配合施工合同表 |
5.3.4 消防及给水专业的配合施工合同表 |
5.3.5 汇编入项目合同文件 |
5.3.6 合同管理流程 |
5.4 项目施工组织管理的建议 |
5.4.1 构建有效直接的的多专业综合评价决策依据 |
5.4.2 施工组织管理系统建设 |
5.5 项目管理组织体系的建议 |
5.5.1 建立完善制度体系 |
5.5.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旨趣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界定与文献来源 |
四、研究方法与文章框架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城市空间与浴堂生态 |
第一节 北京浴堂的发展概述 |
一、元明清时期的北京浴堂 |
二、新式浴堂的发展及繁荣(1900——1926) |
三、北京浴堂行业的由盛及衰(1926——1952) |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行业兴起的社会条件 |
一、沐浴的文明化 |
二、沐浴的知识化 |
第三节 浴堂与北京城区商业格局 |
小结 |
第二章 浴堂的经营与管理 |
第一节 浴堂的资本与流水 |
一、浴堂的资本模式 |
二、浴堂的产权结构 |
三、浴堂的营业流水 |
第二节 浴堂的日常开支 |
一、电力与通讯 |
二、毛巾与肥皂 |
三、燃料 |
四、自来水 |
五、铺底与房租 |
六、纳税与认捐 |
第三节 收费标准与价格起伏 |
一、价格的分化与浮动 |
二、影响价格的因素 |
三、恶性通胀时代的澡价调控 |
第四节 浴堂经营与管理策略 |
一、浴堂的管理体制 |
二、浴堂的营业方式 |
三、浴堂的经营之道 |
小结 |
第三章 浴堂的从业者及社会团体 |
第一节 浴堂从业者的工作与生活 |
一、浴堂从业者的工作职责 |
二、浴堂从业者的身份与社会来源 |
三、北京浴堂伙计的工作日常 |
四、北京浴堂伙计的收入与生活状况 |
第二节 北京浴堂伙计的价值观念及社会形象 |
第三节 北京浴堂同业公会 |
一、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成立始末及历史沿革 |
二、北京浴堂同业公会的组织情况 |
三、浴堂同业公会的功能 |
四、政府在浴堂同业公会中的权力渗透 |
第四节 北京浴堂职业工会 |
一、浴堂职业工会产生的社会要素 |
二、浴堂职业工会成立风波 |
三、浴堂职业工会成立后的劳资纠纷 |
第五节 浴堂中的地下活动 |
一、浴堂中开展地下工作的优势 |
二、北平市和平解放之际浴堂业的地下工作 |
小结 |
第四章 公共卫生、卫生行政与北京浴堂业 |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城市改良 |
一、北京的卫生环境与市民沐浴观念 |
二、浴堂卫生规章的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国民政府对北平浴堂业的管理 |
一、北平市政府对浴堂卫生的监督与稽查 |
二、北平市政府对违章浴堂的惩处 |
三、政府对浴堂卫生管理不力的原因分析 |
第三节 市政体系中的浴堂 |
一、浴堂与城市沟渠排水系统 |
二、防疫、公共卫生与浴堂 |
第四节 女性及平民浴堂 |
一、女性浴所的设立 |
二、平民浴堂的创办 |
小结 |
第五章 浴堂中的社会问题 |
第一节 浴堂的公共安全 |
一、晕堂 |
二、火灾与触电 |
三、建筑安全 |
第二节 浴堂中的盗窃犯罪 |
一、盗窃案件频发的社会背景 |
二、浴堂中偷窃案件的地缘因素 |
三、浴堂中偷窃案件的犯罪方式与窃贼身份 |
四、浴堂中偷窃犯罪的治理 |
第三节 浴堂中的风化问题 |
一、浴堂中的混浴现象 |
二、女浴堂中的男性工役 |
三、政府对浴堂社会风化问题的治理 |
小结 |
第六章 浴堂与日常生活 |
第一节 沐浴社会价值的重塑 |
一、沐浴内涵的转释 |
二、沐浴的日常生活化过程 |
第二节 沐浴的日常生活化建构 |
一、作为惠工设施的职工浴堂 |
二、作为规训手段的学生浴间 |
三、作为现代日常生活基本单元的家庭浴室 |
四、以消费构建现代生活的公共浴堂 |
第三节 公共浴堂与沐浴之现代释义的争论 |
一、浴堂消费模式与平等观念的矛盾 |
二、日常生活构建过程中的分歧 |
三、闲暇与国家权力之间的抵牾 |
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要素分析与应用研究 ——以M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母婴健康产业发展概况 |
1.1.2 M公司发展概况 |
1.2 文献综述 |
1.2.1 月子会所研究综述 |
1.2.2 综合评价理论应用研究综述 |
1.2.3 实物期权理论应用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4 创新点 |
2 理论概述 |
2.1 投资决策的概念 |
2.2 投资决策的特点与分类 |
2.3 投资决策方法 |
2.3.1 财务评价决策法 |
2.3.2 综合评价法 |
2.3.3 层次分析法(AHP) |
2.3.4 模糊综合评价法(FCE) |
2.3.5 专家研讨法 |
2.4 文献分析 |
3 月子会所服务业发展概况 |
3.1 月子会所定义及基本特征 |
3.2 月子会所分类 |
3.3 月子会所服务内容 |
3.4 月子会所未来发展趋势 |
3.5 月子会所项目房源获取方式 |
3.6 M公司现状 |
3.7 M公司月子会所竣工工程项目状况 |
3.8 M公司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存在问题 |
4 影响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要素分析 |
4.1 区域因素 |
4.1.1 城市的选择 |
4.1.2 城市区域选择 |
4.1.3 交通因素 |
4.1.4 周边环境因素 |
4.1.5 同业竞争力 |
4.2 租赁房屋品质因素 |
4.2.1 平面布局 |
4.2.2 房屋建筑结构 |
4.2.3 原有设施设备 |
4.2.4 租金因素 |
4.3 财务指标 |
4.3.1 总投资额 |
4.3.2 静态投资回收期 |
4.3.3 投资利润率 |
4.3.4 单位造价 |
4.4 风险因素 |
4.4.1 行业政策风险 |
4.4.2 服务质量及服务纠纷风险 |
4.4.3 人力资源风险 |
4.4.4 企业信誉风险 |
4.4.5 产品结构风险 |
4.4.6 融资风险 |
4.4.7 成本风险 |
4.4.8 合伙经营风险 |
4.4.9 品牌风险 |
5 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模型的建立 |
5.1 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基础 |
5.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5.1.2 评价指标选取方法 |
5.2 决策指标建立 |
5.2.1 决策指标的初选 |
5.2.2 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确定 |
5.3 确定决策评价方法 |
5.4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5.4.1 构造判断矩阵 |
5.4.2 单层次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4.3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5.5.1 建立步骤 |
5.5.2 影响投资决策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6 实证研究-以M公司D项目为例 |
6.1 D项目区位概况 |
6.1.1 D项目区位分析 |
6.1.2 青岛地区月子会所市场分析 |
6.2 D项目拟租赁房屋状况 |
6.3 D项目规划 |
6.3.1 整体环境规划 |
6.3.2 客房规划 |
6.3.3 服务规划 |
6.3.4 收费标准 |
6.4 D项目财务分析 |
6.4.1 投资费用分析 |
6.4.2 成本效益预测分析 |
6.5 可能存在风险分析 |
6.6 D项目投资决策模糊综合评价 |
6.7 D项目评价结果 |
6.8 D项目评价结果分析 |
6.9 投资建议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B D 项目竞争对手调查表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4)XT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框架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竞争战略理论概述 |
2.2 竞争战略类型 |
2.2.1 成本领先战略 |
2.2.2 差异化战略 |
2.2.3 专一化战略 |
2.3 分析工具 |
2.3.1 PEST分析 |
2.3.2 SWOT分析法 |
2.3.3 波特五力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XT公司竞争战略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政治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分析 |
3.2.2 潜在竞争者分析 |
3.2.3 替代品分析 |
3.2.4 购买者分析 |
3.2.5 供应商分析 |
3.3 内部环境分析 |
3.3.1 公司概况 |
3.3.2 公司内部资源分析 |
3.3.3 基于价值链的内部能力分析 |
3.4 目前竞争战略存在的问题 |
3.4.1 消防工程服务模式多年未变 |
3.4.2 消防工程施工质量趋同 |
3.4.3 消防工程品牌建设不够 |
3.4.4 消防工程建设没有差异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XT公司竞争战略的分析与制定 |
4.1 XT公司战略环境的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遇 |
4.1.4 威胁 |
4.1.5 SWOT矩阵分析评估 |
4.2 XT公司竞争战略的制定与选择 |
4.2.1 XT公司竞争战略目标的制定 |
4.2.4 XT公司竞争战略的选择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XT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方案及保障措施 |
5.1 公司竞争战略的实施方案 |
5.1.1 强化品牌价值、加强与甲方客户的联系 |
5.1.2 加快技术研发、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
5.1.3 改善企业内部运营 |
5.1.3.1 加强市场营销管理 |
5.1.3.2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1.4 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
5.2 XT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战略实施的组织保障 |
5.2.2 战略实施的人才保障 |
5.2.3 战略实施的制度保障 |
5.2.4 战略实施的资金保障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山东DC公司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3 研究动态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
2.1 概念的界定 |
2.1.1 项目 |
2.1.2 项目管理 |
2.1.3 项目生命周期 |
2.1.4 消防工程项目 |
2.1.5 项目风险 |
2.2 理论综述 |
2.2.1 消防工程项目的特点 |
2.2.2 项目风险管理流程与模型 |
2.2.3 消防工程项目的常见风险成因 |
第三章 山东DC公司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现状 |
3.1 山东DC消防公司简介 |
3.2 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简介 |
3.2.1 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工程构成 |
3.3 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 |
3.4 汇海酒店消防安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做法 |
3.5 汇海酒店消防安全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山东DC公司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分析 |
4.1 选择风险分析的方法 |
4.2 风险概率分值分析 |
4.3 风险影响度分析 |
4.3.1 建立汇海酒店消防工程的风险层次分析模型 |
4.3.2 构造各层级判断矩阵 |
4.3.3 风险影响度汇总 |
4.4 风险最终影响度分析 |
第五章 山东DC公司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优化方案 |
5.1 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优化的原则 |
5.1.1 风险规避 |
5.1.2 风险转移 |
5.1.3 损失控制 |
5.1.4 风险自留 |
5.2 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优化的思路 |
5.3 施工进度风险优化方案 |
5.3.1 关键施工进度延期风险的控制 |
5.3.2 供货延迟的优化 |
5.3.3 设计变更的优化 |
5.4 技术风险优化方案 |
5.4.1 设计失误风险的优化 |
5.4.2 项目施工计划的优化 |
5.4.3 施工工艺流程的优化 |
5.5 费用材料风险优化方案 |
5.6 人员合同风险优化方案 |
5.7 管理风险的优化方案 |
5.8 社会风险与环境风险优化方案 |
第六章 山东DC公司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优化方案实施保障措施 |
6.1 架设风险管理分权授权体系,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 |
6.2 注重核心人才管理,建设优秀管理团队 |
6.3 创建公司项目管理文化,提升人员项目管理意识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风险因素概率评分数据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平台生态系统推动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的构建:匀视网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
1.2.1 内容与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综述 |
2.1 信用内涵及影响因素 |
2.1.1 信用概念界定 |
2.1.2 信用指标 |
2.1.3 信息技术对信用的影响 |
2.2 信用评价的内涵与特征 |
2.2.1 信用评价的内涵 |
2.2.2 信用评价的特征 |
2.2.3 信用评价方法 |
2.3 信息技术应用与平台生态系统构建相关研究 |
2.3.1 平台与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内涵 |
2.3.2 平台生态系统对产业环境构建的影响 |
第三章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现状、问题与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3.1 工程建筑行业概况 |
3.2 工程建筑行业的业务格局和流程 |
3.3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
3.3.1 信息滞后和孤岛化,缺少信用判断依据 |
3.3.2 资金流紧张,三角债务普遍 |
3.3.3 监管手段缺位,欠薪维稳压力大 |
3.4 影响工程建筑行业诚信构建的主要因素 |
3.4.1 业主的诚信影响因素 |
3.4.2 承包商的诚信影响因素 |
3.4.3 中介机构的诚信影响因素 |
3.4.4 政府对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监管的影响因素 |
第四章 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的匀视网诚信环境构建案例 |
4.1 案例概况 |
4.2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评价体系的构建 |
4.2.1 基本方法和步骤 |
4.2.2 指标的选取 |
4.2.3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及确定权重 |
4.2.4 企业诚信评价标准的实践应用 |
4.3 工程建筑行业数字化诚信平台的构建 |
4.3.1 平台构建的基本原则 |
4.3.2 匀视网诚信平台构建的具体过程 |
4.3.3 工程建筑行业数字化诚信平台的模块及作用 |
4.4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构建成果的评价 |
4.4.1 匀视网诚信评价体系的效果 |
4.4.2 匀视网诚信平台的发展前景 |
4.4.3 构建平台生态系统对行业诚信环境作用的评述 |
4.5 政府在匀视网平台构建中的作用 |
第五章 措施与建议 |
5.1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构建的措施 |
5.1.1 加强外部诚信环境实施 |
5.1.2 加强内部诚信信息处理 |
5.2 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构建的建议 |
5.2.1 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易采集的特点改善诚信环境的构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信用相关指标打分表 |
附录2 信用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判断评分调查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目的 |
1.4 文献综述 |
1.4.1 胜任力 |
1.4.2 胜任力模型 |
1.4.3 应急救援队伍 |
1.4.4 消防救援队伍 |
1.5 问题的提出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 |
2.1.1 胜任力 |
2.1.2 胜任素质模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胜任力理论 |
2.2.2 成就动机理论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思路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工具 |
3.5 研究内容 |
第四章 数据收集与编码分析 |
4.1 胜任力指标框架的建立 |
4.2 访谈对象的确定 |
4.3 访谈资料整理 |
4.4 编码分析 |
4.5 编码结果 |
第五章 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 |
5.1 胜任力指标的确立 |
5.2 消防救援人员胜任力指标的调查问卷分析 |
5.2.1 问卷编制与评分获取 |
5.2.2 问卷发放与样本情况 |
5.2.3 问卷的评分统计 |
5.3 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 |
5.3.1 因子分析的可行性检验 |
5.3.2 公共因子提取分析 |
5.4 胜任特征的命名和定义 |
5.5 权重确定与模型构建 |
5.5.1 胜任特征权重确定 |
5.5.2 构建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模型 |
第六章 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模型在管理中的应用 |
6.1 招募与选聘管理中的应用 |
6.2 培养管理中的应用 |
6.3 考核与激励管理中的应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概念界定 |
(一)学徒制 |
(二)工作本位学习 |
(三)职业教育 |
三、研究现状 |
(一)关于学徒制的历史研究 |
(二)关于学徒制的理论研究 |
(三)关于学徒制运行机制的研究 |
(四)关于学徒制成本与收益的研究 |
(五)关于学徒制具体项目的研究 |
(六)史料情况说明 |
四、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英国学徒制的历史溯源(20 世纪60 年代以前) |
第一节 行会学徒制的发展 |
一、行会的发展 |
二、行会的组织架构及其功能 |
三、行会学徒制的发展及其作用 |
第二节 教区学徒制的运作 |
一、《济贫法》与教区学徒制 |
二、教区学徒制的开展 |
三、教区学徒制的成本与收益 |
第三节 传统学徒制的衰落 |
一、经济发展:新的生产关系的萌芽 |
二、国家干预:相关法律的颁布与废除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初步干预: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萌芽(20 世纪60~70 年代) |
第一节 政府对学徒制初步干预的动因 |
一、人力资本:学徒制改革的催化剂 |
二、工党执政:学徒制改革的推动者 |
三、与工会斗争:学徒制改革的导火索 |
第二节 政府对学徒制初步干预的措施 |
一、成立各类组织开展相关工作 |
二、《1964 年产业培训法》的实施 |
三、培训附加费的征收与发放 |
第三节 初步干预阶段英国学徒制的开展 |
一、学徒的选拔 |
二、学徒制的类型 |
三、学徒制的课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自由放任: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受挫(20世纪70年代末~20世纪90年代初) |
第一节 学徒制蛰伏的历史背景与原因 |
一、政治环境的改变 |
二、经济政策的波动 |
三、培训成本的高涨 |
四、高等教育的冲击 |
五、参与各方的疑虑 |
第二节 自由放任阶段学徒制蛰伏的表现 |
一、学徒制发展规模的萎缩 |
二、学徒制发展空间被挤占 |
三、学徒制进一步发展受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政府主导:英国现代学徒制的勃兴(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10年代初) |
第一节 政府主导学徒制发展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因素: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需要 |
二、人力资源因素:改变技能培训现状的需要 |
第二节 政府主导时期现代学徒制体系的构建 |
一、“现代学徒制计划”的颁布 |
二、青年学徒制的开展 |
三、学徒制的组织保障 |
四、学徒制的法制保障 |
五、学徒制的经费保障 |
六、学徒制的质量保障 |
第三节 政府主导学徒制发展的成效与问题 |
一、取得的成效 |
二、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雇主主导:英国现代学徒制的转向(21世纪10年代初至今) |
第一节 《理查德学徒制报告》的出台与学徒制的转向 |
一、《理查德学徒制报告》出台的背景 |
二、《理查德学徒制报告》的主要内容 |
三、政府对《理查德学徒制报告》的回应 |
第二节 雇主主导时期学徒制的发展 |
一、新型学徒制的推出 |
二、学徒制的组织保障 |
三、学徒制的经费保障 |
四、学徒制的质量保障 |
第三节 雇主主导期学徒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一、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的策略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分析、展望与启示 |
第一节 英国学徒制的特色分析 |
一、历久弥新:绵延将近千年 |
二、与时俱进:紧扣时代脉搏 |
三、重视法治:依法开展工作 |
四、注重分权:调动各方力量 |
第二节 英国学徒制的发展趋势 |
一、雇主成为开展学徒制项目的主导方 |
二、高校成为学徒提升学历的重要平台 |
三、加速社会流动促公平成为学徒制的使命 |
第三节 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一、保障参与者的权益 |
二、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
三、稳定经费保障机制 |
四、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1396 年苏格兰诺思汉普顿学徒契约 |
附录2:1965 年英国学徒制种类一览表 |
附录3:学徒毕业证书 |
附录4:企业与培训机构关于开展学徒训练的协议(模板) |
附录5:青年学徒制案例 |
附录6:学位学徒制案例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一)着作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 |
(四)报告、报纸等 |
(五)政策法规及其他 |
(六)网络资源 |
二、英文文献 |
(一)着作 |
(二)学位论文 |
(三)期刊 |
(四)报告 |
(五)政策法规及其他 |
(六)网络资源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一、期刊论文 |
二、课题研究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一、教育经历 |
二、工作经历 |
(9)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外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
1.3 国内工程变更研究现状 |
1.4 国内中小型地产公司研究现状 |
1.5 研究现状分析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意义 |
2.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工程变更概论及WSR方法论 |
3.1 工程变更概述 |
3.2 WSR方法论 |
3.3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 |
3.4 WSR方法论指导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的适用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物理维因素分析 |
4.1 工程变更因素识别 |
4.2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分析 |
4.3 工程变更关键因素相互关系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事理维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
5.1 工程变更产生因素识别分析及构建因素信息库 |
5.2 工程变更评价体系 |
5.3 构建业主方为主导的工程变更控制流程 |
5.4 事理维的工程变更评价控制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WSR理论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人理维协同管理 |
6.1 协同管理介绍 |
6.2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问题 |
6.3 基于WSR理论的人理维工程变更协同管理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数据 |
附录2 ISM结构模型调查问卷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一览表 |
(10)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缘起:农村秩序具有契约偏好 |
一、农村契约具有构造社会秩序的作用 |
二、诸多与农村契约相关的问题有待解决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推动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实现和法治化 |
二、研究内容: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和私人事务契约 |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契约”及其与“合同”的异同 |
二、农村契约 |
三、农村契约秩序 |
第五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北京市延庆区农村公共事务契约基本样态 |
第一节 农村集体经济合同 |
一、资源类合同 |
二、资产类合同 |
三、资金类合同 |
四、其他类合同 |
第二节 契约合意下的村民自治规约 |
一、延庆区村民自治规约的总体样态 |
二、村规民约 |
三、村民自治章程 |
四、村民(代表)会议决议 |
第二章 北京市延庆区农村私人事务契约基本样态 |
第一节 农户家庭承包及流转合同 |
一、农户家庭承包合同 |
二、土地流转合同 |
第二节 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契约 |
一、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意愿强烈 |
二、农村房屋宅基地买卖契约基本样态 |
第三节 农村家事契约 |
一、婚姻契约 |
二、分家协议 |
第三章 农村契约秩序的功能:实现产权价值 |
第一节 产权与农村契约秩序的关系 |
一、产权明晰是契约秩序形成的前提 |
二、产权具有相对性 |
三、实现产权价值是契约秩序的主要功能 |
第二节 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价值实现 |
一、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人及产权内容 |
二、村集体资产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 |
第三节 家庭财产的产权价值实现 |
一、家与户的关系 |
二、家庭结构 |
三、家庭财产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 |
第四节 宅基地的产权限制及其价值实现 |
一、宅基地的产权限制政策 |
二、宅基地的产权价值实现方式 |
第五节 农用地的产权价值实现与攫取 |
一、当前农用地的产权价值实现状况 |
二、农用地的产权价值攫取 |
三、农用地产权价值最大化的建议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农村契约秩序的法治化 |
第一节 农村契约形式的规范化 |
一、立法对农村契约形式的规制 |
二、农村契约的实然形式 |
三、农村契约形式现存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二节 农村契约内容的法治化 |
一、立法对农村契约内容的规制 |
二、完善农村契约文本内容 |
三、农村契约内容的法治化问题及解决方案 |
第三节 以法治方式推动农村契约履行 |
一、农村契约履行状况 |
二、公权机关对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应发挥的作用 |
第四节 农村契约纠纷的多元解决机制 |
一、农村契约纠纷的主要类型及发生原因 |
二、农村契约纠纷多元解决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四、规范市场 解除困扰 推动消防工程公司健康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站场工程室外管网多专业交叉施工组织优化研究[D]. 孙梓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20世纪上半叶北京浴堂研究(1900-1952)[D]. 宋子昕. 河北师范大学, 2021(09)
- [3]月子会所项目投资决策要素分析与应用研究 ——以M公司为例[D]. 杨传义.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0(12)
- [4]XT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邱雅清. 华侨大学, 2020(01)
- [5]山东DC公司汇海酒店消防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优化研究[D]. 姚绪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4)
- [6]基于平台生态系统推动工程建筑行业诚信环境的构建:匀视网案例[D]. 张淑河.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3)
- [7]消防救援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的实证研究及其应用[D]. 刘怡莎. 西北大学, 2020(07)
- [8]英国现代学徒制发展研究(20世纪60年代以来)[D]. 陈志铅.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9]基于WSR的重庆市中小型地产公司工程变更管理研究[D]. 陈圆月. 西南大学, 2020(01)
- [10]当代中国农村契约秩序研究 ——以北京市延庆区为样本[D]. 李树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