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春市城区无公害蔬菜战略转移基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李括,彭敏,赵传冬,杨柯,周亚龙,刘飞,唐世琪,杨帆,韩伟,杨峥,成晓梦,夏学齐,关涛,骆检兰,成杭新[1](2019)在《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文中研究指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计划是我国继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之后一个新的国家地球化学填图计划,该计划实施20年来,在支撑土壤环境污染防控、土地资源管理、国家重大立法、精准扶贫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显着拓展了地质工作服务链。本文从计划的提出背景、项目的组织实施、主要进展、调查技术的进步和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控制方案的完善等方面回顾了该计划的发展历程。从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4个方面对调查成果做了全面总结。全方位介绍了调查应用成果在土地管理、土壤污染防治、农业种植结构调整、脱贫攻坚、地方病防治、油气勘查、固体矿产勘查等7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在调查技术革新、评价方法创新和调查与研究融合三个方面对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郭海鞍[2](2017)在《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来,伴随着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我国乡村建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些地区出现了“乡村热”、“田园热”、“民宿热”等现象。乡村问题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量的国家财政和社会资本进入乡村,各方面的学者、专家和社会人士也都投身到乡村建设当中,在取得了一定的建设和发展的同时,一些乱象也随之而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工程院、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各级政府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大量的科研课题项目,希望发掘我国田园乡村特色风貌的营造策略。笔者在博士攻读期间,有幸参与其中,并深入广大乡村,实地调研走访了两百多个乡村,发现很多乱象都最终都指向并归结于文化之症结,于是对乡村文化的发展脉络、相关理论和经验进行研究,并通过一些乡村项目的具体实践,尝试提出通过文化引导乡村特色风貌的策略。本文研究基于历史资料、调研情况、理论研究、工程实践、案例分析的方法,提出我国乡村文化发展过程中断裂,造成不同类型的乡村风貌和各种问题,尝试通过优秀乡村文化传承,社区文化营造,乡土文化的现代发展来指导乡村规划、景观设计和建筑设计,并通过具体项目的实践,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乡村文化的地缘、血缘、业缘和情缘的四缘构建方法,来树立正确的乡村建设价值观,在尊重地缘,重视血缘,发展业缘,营造情缘的基本原则下重新塑造中国的新乡村文化。2)反思过去的乡村规划方法,采取基于推演和容错的“微介入规划”设计策略,不再通过总图和鸟瞰来进行乡村设计,而是通过“介入点”的干预,基于实际的推演,适当的容错,来激发乡村的自我更新与发展。3)结合社区营造的理念,提出对于乡村景观风貌的“景观微治理”策略,这种方法与用力较重的“环境整治”不同,同样强调文化的引导和刺激作用,激发乡村风貌保持活力的持久性。4)建立基于乡土文化现代传承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理念,通过四缘传承、改造更新、环境应对、材料创新、持久相伴等基本原则立场,进行新乡土建筑的创作,或作为微介入规划的介入点,亦或作为乡村风貌的直接呈现,形成有特色的乡村风貌。最后,综合上述内容。尝试建立完整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体系:树立四缘文化价值观——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基于长久陪伴的推演与容错。
王琳琳[3](2017)在《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合心镇总体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首次突破了 50%,2014年达到了 57.35%。标志着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向城市人口大国转变,我国的城镇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积极在全国区域范围内试点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加大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建设模式。不断推动新常态背景下的城镇化建设工作。小城镇作为连接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和纽带,编制好小城镇规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和现实途径之一。我国全国各地区具有千千万万个小城镇,在国家城镇化发展战略中,具有较高的城镇化发展载体作用。从农村向城镇化的市民化转移化过程中,较多的人口应向小城镇转移集聚。以小城镇来承载新型城镇化的人口与产业集聚发展。以小城镇建设来实现推动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论文以长春市郊区城镇—合心镇为例,通过深入梳理了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相关理论,并对德国、日本等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经验借鉴解析。结合我国当前新型城镇化的现实问题,特别是社会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城乡统筹融合,城乡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以及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空间用地布局置换等发展问题背景下的郊区城镇发展建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现状解析。在规划问题与背景解析的基础上,以合心镇与长春市区在产业结构升级与产业空间用地布局与承载基地建设为中心,以产城融合为主轴,通过人口与产业的协调布局,提升合心镇产业职能与长春市区产业类型的协调互补。以产业承载基地为依托,以产城融合为理念,从合心镇的空间结构、用地布局、产业空间布局以及城乡交通网络建设、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城乡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提档升级、城乡生态环境与绿地系统规划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分析。论文最后从明确总体规划的法定地位,加强公共参与与规划落实,提高规划分期的可实施性与可操作性以及加强规划落实的财政支出与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我国东北地区大城市近郊小城镇的发展与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陈媛[4](2014)在《新洲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区域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的地理概念。它反映区域性的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现状及其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区域经济的效果,并不单纯反映在经济指标上,同时也反映在社会总体发展效益和地区性的生态效益上。研究表明,能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一般地区,发展效益明显高于一般地区,合作开发的步伐明显快于一般地区,民生改善的力度明显强于一般地区。特别是在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以及市场经济体系日益完善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的好坏,已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省市能否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制约因素。本文以武汉市新洲区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研究对象,运用区域经济学的知识,从政府管理宏观经济的视角,对新洲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提升本区区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首先,通过总结概括国内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综述,提出区域经济研究的方向和趋势。其次,在调查相关文献及数据的基础上,对新洲区区的基本区情概况做介绍。再次,从外部和内在两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分析,外部主要对国际、国内、省域、市域经济发展环境进行全方位分析,内部主要侧重新洲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进行全方位分析。第四,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新洲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近远期发展思路,包括发展的定位、发展目标、发展的基本原则等。第五,综合全文分析,本文从工业、农业、服务业、生态文明等几个角度提出发展新洲区区域经济的主要对策。
付丹官娜[5](2013)在《大庆市大同区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研究》文中认为观光农业是旅游业和农业交叉的产业,既具有农业的生产性,又具有旅游业的游览参与性。随着观光农业在我国的兴起,人们对观光农业的关注也越来越高。大庆市作为全国着名的资源型城市,也在不断寻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新方式,发展观光农业就是其中之一。大同区是大庆市的农业大区,是发展观光农业的重点地区。因此,整合各个学科的理论,结合观光农业的特点,探索、研究并总结大庆市大同区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的原则依据方法及发展对策,对大同区观光农业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实地调查、文献法、综合分析法等方式分析总结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中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国内外对观光农业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动态,明确有关观光农业的概念、内涵、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大同区观光农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选取已经存在的观光农业景点进行实际调研,并总结出大同区观光农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大庆市大同区观光农业进行概念性的总体发展布局规划。通过农业区位理论解决观光农业布局中特色景观如何分布问题,景观美学理论指导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运用景观生态学理论主要解决如何在空间角度提高观光农业景观布局的连续性问题。根据大同区农业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区位和基础设施条件、风景资源的空间差异性,将大同区观光农业划分为景观观光农业区——林源镇,双榆树乡(新华湖部分),高台了镇;休闲观光农业区——大同镇,双榆树乡(除新华湖部分),八井子乡;产业观光农业区——祝三乡,太阳升镇,老山头乡。并针对每个区的不同条件,提出相应的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杨猛[6](2013)在《环首都经济圈产业承接力研究 ——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0年11月,河北省开始制定"建设环北京经济圈"规划,加快与北京对接,北京市也将立足建设世界城市,将建设"首都圈"作为"十二五规划"的一个主要内容提上日程。因此,已圈定的环北京十四个县(市、区)经济发展的时机已经到来。在这一阶段,就有必要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加以客观评价,对环北京经济圈建设中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展开前瞻性的分析和预测。滦平县作为环首都经济圈的十四个县(市、区)中的其中一员,大量企业由于紧邻北京,受到防止空气污染和下游排污政策的制约,所以滦平县一方面要持续发展社会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从根本上改善落后的经济;另一方面又不可以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因此,怎样使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发展,就成为关系京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滦平县为例,从滦平县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角度分析了滦平县的现状,以产业转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为基础,定量与定性地对滦平县的核心竞争力、主导产业选择、比较优势以及产业承接的能力进行分析,并相应进行了评价,提出了京冀产业承接的重点及模式途径,进而根据滦平县实际情况、资源禀赋等提出了相应的关于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城镇发展的战略。本文对滦平乃至整个承德来说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首先县域经济是整个承德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滦平县的健康发展对于整个承德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二,合理地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于发展滦平县县域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背景和强大动力。第三,科学合理地分析滦平县在环首都经济圈的优劣势,有选择地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对推动整个承德的其他县域经济发展意义借鉴重大。通过研究,可以提升滦平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为承德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思路,助推承德经济增速提质。
杜婉君,陈萍,张亚伟,何亮[7](2013)在《固原市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控制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确保"菜篮子"工程项目的实施。以蔬菜种植基地和污水灌溉区为研究区域,以《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为评价依据,对固原市农田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进行了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除头营马园的灌溉水和四营水库的氯化物超标外,东门菜园和沈家河水库两地的农业环境状况良好,均可作"菜篮子"基地。
邓婕[8](2012)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市生态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先生产、后治理”的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使得资源型城市资源始终处于被掠夺式开发状态,随之而来的生态环境恶化,以及因资源枯竭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严重影响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迫在眉睫。摆脱资源约束,恢复良好生态环境,实现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是进行城市生态转型。研究采取文献检索、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文章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理论和实践进行评述。第二部分探讨资源型城市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并提炼贵阳、阜新两座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生态转型经验。第三部分通过对焦作城市发展历史的回顾、分析和对焦作城市产业结构演变、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分析,揭示资源开采和利用是焦作市形成和前期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后期则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约束力量,提出焦作市应该进行生态转型。第四部分对焦作城市生态转型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态城市指标要求与焦作市目前的发展状态进行对比,认为焦作市生态转型任务艰巨。应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城市文化内涵等一系列途径,实现焦作城市的生态转型。
梁严冰[9](2011)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既是新中国建立以来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地方政府领导下建设陕北的真实反映与写照,也是新中国60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变迁的一个历史缩影与聚焦。通过对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陕北经济发展、变迁的历史轨迹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当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有突出的矛盾及存在的不足,认真汲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更好地服务于陕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陕北独特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以及20世纪初至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的发展,既是新中国建立后陕北经济发展的基础,又为日后陕北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前景。20世纪50—70年代,计划经济下的陕北地区农业、工业、商业贸易及交通运输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总体上讲这一时期的陕北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种植为主,且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改革开放,陕北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的建设,陕北经济突飞猛进、蓬勃发展。经过60年的发展,陕北经济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农业的基础地位稳固,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能源工业强势崛起,快速发展;商业贸易繁荣昌盛,交通运输规模不断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呈现出自身鲜明的特征。陕北地区为典型的“两源并富”地区。新中国建立,陕北能源、矿产资源的储量优势不断显现;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陕北工业经济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点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资源型工业结构;并且资源的开发是以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工业开发方式。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现代特色农业成效显着,农业产业化不断推进;与此同时,陕北地区的退耕还林(草)工程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理方式。这些都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同于其它地区之处。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看出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国60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历程证明陕北农业结构变化特点鲜明,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20世纪50—70年代,陕北工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工业部门主要是毛纺、服装、日用工业、陶瓷等部门;改革开放,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陕北重化工基地的建设,能源工业迅速崛起,与此同时陕北工业部门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石油、煤炭、天然气、煤化工、电力等部门发展迅速;除此以外,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第三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陕北经济结构演变的原因既与国家的政策及陕北经济的客观发展有关,同时也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要求密不可分。通过对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研究,可以发现,经济的发展对陕北社会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新中国建立60年来,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社会保障不断发展与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发展;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不断丰富。60年来,陕北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逐步走上健康发展道路。陕北经济社会呈现出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反观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的变迁,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在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存在问题的艰巨性与长期性也不容忽视;认真总结陕北经济发展的借鉴、启示与成功经验,希望对陕北未来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正视经济发展中的矛盾与突出问题,这将是陕北经济未来发展中必须面对与解决的问题,以避免出现“富饶的贫困”及“资源枯竭型”地区及城市发展经济的老路在陕北地区重演。
宋雷平[10](2011)在《城郊经济环境特性与人力资源开发取向研究 ——以长春市英俊镇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三农”问题从96年提出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至今历时14年。期间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所引发的一连串的农村的深层次问题也相继出现,如土地的集中和恶意侵占、土地的开发流转和农地的征用及农村劳动力过剩等等。特别是加入世贸后,参与国际竞争,使得三农的矛盾更为突出,三农正式成为是经济协调发展的瓶颈,其解决的根本方法是加大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有效途径是提高人口素质和技能,大量创造就业机会,实现人力的有效转移。本文以农村中的一个特殊的区域郊区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寻求加强城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契机,对于转变产业结构,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促使农民“增产增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从郊区的特定经济环境属性分析出发。以长春市英俊镇为例,寻求城郊农村在不同的环境特性下结合其特性有针对性的对所辖的农民进行最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方式。从而达到农民收入富裕,生活安定,社会和谐。也为拓宽农村的人力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提供新的视角。本文在结构上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及本文的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角度,对国内外的农村发展的历程和人力资源开发的相关概念进行阐述。并且从理论上界定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含义特征分类及其作用,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产出、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及增加农民收入的功能,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源开发的取向特点。第三部分:全面考察了长春市英俊镇的经济环境特征。继而对城郊的经济环境特性进行详细的分析。第四部分:英俊镇是吉林省的十强镇,其快速发展的背后有着其自身的经济环境属性。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本章中详细分析。最后结合其经济环境的优劣势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取向选择。第五部分:城郊人力资源开发取向的研究分析。不同的经济环境有其最佳发展策略,在对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最优化的对郊区农村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将变得有理可循。第六部分:本文主要结论。
二、长春市城区无公害蔬菜战略转移基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春市城区无公害蔬菜战略转移基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提出背景 |
1.1 20世纪90年代国外现状 |
1.2 20世纪90年代国内现状 |
2 组织实施 |
2.1 实施方案的制定 |
2.2 计划推进 |
3 主要进展 |
3.1 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程度 |
3.2 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程度 |
4 技术进步 |
4.1 调查技术 |
4.1.1 1∶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 |
4.1.2 1∶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 |
4.1.3 地块尺度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技术 |
4.2 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与质量监控方案的完善 |
4.2.1 分析方法的筛选和多元素配套分析方案 |
4.2.2 关键元素的分析方法检出限进一步降低 |
4.2.3 质量监控方案的提出、形成与完善 |
5 主要调查成果与成果应用 |
5.1 全国耕地地球化学状况 |
5.2 全国省会城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
5.3 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状况 |
5.4 中国主要农耕区20年来土壤碳库变化 |
5.5 调查成果应用 |
5.5.1 调查成果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
5.5.2 调查成果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应用 |
5.5.3 调查成果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中的应用 |
5.5.4 调查成果在国家脱贫攻坚中的应用 |
5.5.5 调查成果在地方病防治中的应用 |
5.5.6 调查成果在油气勘查中的应用 |
5.5.7 调查成果在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应用 |
6 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
6.1 调查技术革新 |
6.2 评价方法创新 |
6.3 调查与研究融合 |
(2)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增长的城镇化率与大量消失的乡村 |
1.1.2 乡村风貌发展同质化与城乡建设同质化 |
1.1.3 传统文化危机与全民乡愁意识 |
1.2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解析 |
1.2.1 本文关键词汇的概念界定 |
1.2.2 本文相关概念解析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1.3.1 乡村文化方面的相关研究和论着 |
1.3.2 特色风貌方面的研究和论述 |
1.3.3 乡村营造策略的研究和总结 |
1.3.4 国内外文献综述小结 |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1.5 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
1.5.1 论文创新点 |
1.5.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章 近现代我国乡村文化与风貌的兴衰历变 |
2.1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经济发达、文化昌盛 |
2.1.1 1840年前夕中国的经济总量占比世界的三分之一 |
2.1.2 两千年基本稳定的“耕读传家”乡村文化教育观念 |
2.2 清末至建国前中华文明遭受的巨大颠覆与发展博弈 |
2.2.1 西方文化冲击下的洋务运动与“中体西用”(1861-1912) |
2.2.2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与东西方文化救国实践(1912-1937) |
2.2.3 抗战前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和农村文化建设(1921-1937) .. |
2.2.4 持续的战争加剧了农村的贫穷与文化的没落(1937-1949) |
2.3 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2.3.1 战后百废待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1949-1978) |
2.3.2 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的剧增与文化堕距的出现(1978) |
2.3.3 快速统一建设的新农村社区和农民上楼问题(1990) |
2.4 美丽乡村建设与全社会对乡村的热切关注 |
2.4.1 政府主导下的美丽乡村建设 |
2.4.2 艺术家、文学家下乡与实践成果 |
2.4.3 社会学、经济学的乡村关注 |
2.4.4 民间组织与民营机构的全面介入 |
2.4.5 进入乡村的建筑师的研究与实践 |
2.5 小结 |
第3章 乡村风貌的分类与现状调研 |
3.1 调研方法与调研对象的选择 |
3.2 调研乡村风貌的总体情况 |
3.2.1 全国各地乡村风貌建设发展不均衡 |
3.2.2 各个时期建设的乡村呈现出不同的风貌特征 |
3.2.3 受到城市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风貌差别很大 |
3.3 不同风貌特征的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1 原生态的传统特色风貌乡村 |
3.3.2 旅游发展的特色风貌乡村 |
3.3.3 无明显特色的一般风貌乡村 |
3.3.4 发展中的风貌混杂的乡村 |
3.3.5 统一建设的单一风貌乡村 |
3.4 由于与城市距离不同而产生的乡村风貌问题 |
3.4.1 城边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4.2 近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4.3 远郊村的主要风貌问题 |
3.5 风貌营建存在的问题剖析 |
3.5.1 各地经济发展失衡导致乡村风貌千差万别 |
3.5.2 乡村文化传承失序导致乡村风貌乱象百出 |
3.5.3 乡村政策管理失准造成乡村发展有失偏颇 |
3.5.4 乡建技术策略失当致使乡村设计不尽人意 |
3.6 小结 |
第4章 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筑师的乡村风貌营造策略 |
4.1 欧洲建筑大师的乡村建筑实践方法 |
4.1.1 工匠精神:卒姆托(Peter Zumthor)坚持不变的乡村守候 |
4.1.2 有机更新:斯诺兹(Snozzi)30 年在蒙特加拉索(Monte Carasso) |
4.1.3 融入自然:RCR家乡的事务所的自然景观与人文建筑有机融合 |
4.2 日本建筑师的崇尚乡村、敬畏自然的艺术实践 |
4.2.1 敬畏之心:安藤忠雄(Ando)将作品融入乡村自然的土地 |
4.2.2 崇尚乡村:妹岛和世(SANAA)将遗弃的乡村塑为艺术殿堂 |
4.3 我国台湾地区建筑师的社会学乡村实践 |
4.3.1 在“田中央”:黄声远始终不变的宜兰坚守 |
4.3.2 甘当“水牛”:陈永兴俯首耕耘的后壁土沟 |
4.3.3 做“潮间带”:陈育贞一点一滴的社区营造 |
4.4 小结 |
第5章 基于优秀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四缘”价值观 |
5.1 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
5.1.1 弘扬传统文化可以提升村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 |
5.1.2 保护传统文化利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
5.1.3 维护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乡村社会村民自治和自立 |
5.1.4 恢复传统文化成为乡村人文生活风貌的重要展现 |
5.2 乡村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构建因缘分析 |
5.2.1 地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基础 |
5.2.2 血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纽带 |
5.2.3 业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导向 |
5.2.4 情缘是乡村文化构建的核心 |
5.3 尊重“四缘”,构建新的乡村文化价值观 |
5.3.1 尊重地缘特点,保持与山水环境和谐的文化观 |
5.3.2 借助血缘关系,恢复一定的伦理家风 |
5.3.3 推动业缘发展,从利益共享到文化共建 |
5.3.4 促进情缘建设,营造和谐的社区文化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文化传承的微介入规划及推演容错策略 |
6.1 与乡村文化传承相适应的微介入规划设计方法 |
6.1.1 何谓微介入的规划方法 |
6.1.2 渐进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异同 |
6.1.3 参与式规划理论与微介入规划方式的关系 |
6.1.4 反规划理论对微介入理念的借鉴关系 |
6.1.5 微介入方式在乡村的适用性 |
6.2 对“介入点”的分析与推演 |
6.2.1 推演的概念 |
6.2.2 推演的作用 |
6.2.3 推演的方法 |
6.3 对结果的容错与校验 |
6.3.1 容错的概念 |
6.3.2 容错的重要性:容错引发文化自觉 |
6.3.3 容错的时效性:从容错到纠错 |
6.4 建立可持续的开放式设计体系 |
6.4.1 开放式设计的重要性 |
6.4.2 建立“微介入、推演、容错、修正”的持续设计体系 |
6.5 昆山市锦溪镇祝家甸村微介入规划的试验和效果分析 |
6.5.1 介入以前:2014 年的祝家甸村 |
6.5.2 开始介入:选择最合适的介入点 |
6.5.3 分析推演:从砖厂到对面的砖窑 |
6.5.4 推演成立:针对介入点实施改造 |
6.5.5 容错机制:允许村民的发挥创造 |
6.5.6 设计不止:楼上到楼下,村口到村里 |
6.6 小结 |
第7章 基于社区文化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
7.1 以村民为主体的景观微治理策略 |
7.1.1 景观微治理概念与环境整治的区别 |
7.1.2 景观微治理与景观先行策略的辨析 |
7.1.3 景观微治理是微介入规划的景观学延伸 |
7.2 景观微治理是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风貌改善策略 |
7.2.1 社区营造与社区文化的形成 |
7.2.2 景观微治理和社区营造的关系 |
7.2.3 日本和我国台湾基于社区文化的乡村景观治理实践 |
7.2.4 景观微治理是一个不断激发创造社区文化的过程 |
7.3 景观微治理的实施步骤 |
7.3.1 环境卫生的清扫和垃圾清理 |
7.3.2 公共空间的景观设计和改造 |
7.3.3 引导村民各家各户景观提升 |
7.4 黄山市歙县瀹川汪村景观微治理的实例分析 |
7.4.1 汪氏通宗、血缘世亲 |
7.4.2 集体参与、家园理清 |
7.4.3 村民振奋、梦想萌生 |
7.4.4 家家动手、户户提升 |
7.4.5 共同创业、文化再兴 |
7.5 小结 |
第8章 基于乡土文化的新乡土建筑设计策略 |
8.1 乡土建筑与新乡土建筑 |
8.1.1 匠人与乡土建筑 |
8.1.2 当代建筑师与新乡土建筑 |
8.1.3 当代新乡土建筑的发展概况 |
8.2 基于乡土文化的“四缘”价值观 |
8.2.1 因循地缘的当代乡土民居 |
8.2.2 尊重血缘的传统民居改造 |
8.2.3 重视业缘的乡村公共建筑 |
8.2.4 促进情缘的交流空间改造 |
8.3 改造更新是创作的基本立场 |
8.3.1 原结构加固 |
8.3.2 新框架支撑 |
8.3.3 安全核植入 |
8.3.4 拆解再构造 |
8.4 环境应对是设计的不变原则 |
8.4.1 形体隐于自然 |
8.4.2 场所融于生活 |
8.4.3 空间谋于发展 |
8.5 材料技艺是发展的努力方向 |
8.5.1 乡土材料技艺的现代化 |
8.5.2 现代材料技术的乡土化 |
8.6 在地陪伴是建造的有效方式 |
8.6.1 乡村建筑师对比“赤脚医生” |
8.6.2 建立有效的乡村建筑师制度 |
8.6.3 乡村建筑师依盼的那份情怀 |
8.7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在研期间调研乡村目录及类型标签 |
附录B 现行法规、中央政策导引关于乡村文化风貌的要求整理 |
附录C 国家第1/2 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四缘构建分析 |
附录D 住建部2015/2016 田园建筑一二等优秀案例情况分析 |
附录E 调研计划大纲(以珠三角调研为例) |
附录F 研究调研乡村调研日志(部分节选) |
附录G 调研报告(以山东邹平地区调研为例) |
附录H 江苏特色田园乡村调查报告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合心镇总体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与内涵 |
2.1.1 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
2.1.2 新型城镇化内涵 |
2.2 相关理论分析 |
2.2.1 大都市圈理论 |
2.2.2 田园城市理论 |
2.2.3 新都市主义理论 |
2.3 典型城镇建设案例解析 |
2.3.1 南京市白马镇新型城镇化建设 |
2.3.2 英国米尔顿凯·恩斯新城建设□ |
2.3.3 美国马里兰州肯特兰小镇建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合心镇城乡发展现状特征分析 |
3.1 合心镇概况解析 |
3.1.1 自然条件概况 |
3.1.2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3.1.3 产业发展现状特征 |
3.1.4 人口总量与增长特征 |
3.2 合心镇城乡建设条件分析 |
3.2.1 镇域城乡建设条件分析 |
3.2.2 镇区城乡建设条件分析 |
3.2.3 镇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较低 |
3.2.4 村镇职能结构现状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心镇总体规划研究 |
4.1 规划原则与策略 |
4.1.1 规划原则 |
4.1.2 规划策略 |
4.2 城乡统筹发展目标 |
4.3 城乡统筹与地区人口转移研究 |
4.3.1 城乡人口市民化转移的驱动机制分析 |
4.3.2 城乡统筹建设的发展目标与预测 |
4.3.3 新型城镇化驱动下的合心镇域城镇化水平预测 |
4.3.4 新型城镇化驱动下的合心镇区人口规模预测 |
4.4 基于点轴开发模式的镇村等级规模结构规划研究 |
4.5 城乡协调的村镇职能结构规划 |
4.6 城乡均衡的网络化交通系统规划 |
4.7 城乡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
4.7.1 产业发展策略 |
4.7.2 产城融合的产业结构规划 |
4.7.3 二、三产相互协调的产业转型发展策略 |
4.7.4 基于集聚扩散模式的产业园区布局规划 |
4.8 基于城乡均等化发展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
4.8.1 城乡均等化视角下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原则 |
4.8.2 网络化构建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布局 |
4.8.3 行政办公设施规划 |
4.8.4 文化设施布局规划 |
4.8.5 医疗卫生设施布局规划 |
4.8.6 教育设施布局规划 |
4.9 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风貌规划 |
4.9.1 地域景观风貌特色定位分析 |
4.9.2 景观分区设计 |
4.9.3 景观节点设计 |
4.10 以人为本的规划实施策略措施 |
4.10.1 城乡统筹的规划行政管理 |
4.10.2 普及城乡规划的各类规划法制 |
4.10.3 多元化的城乡规划财政金融支持 |
4.10.4 丰富规划实施的宣传普及,鼓励公众参与 |
4.11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新洲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2、国内外研究体系、现状及趋势 |
3、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新洲区基本情况 |
1、区情概况 |
2、地理特征 |
3、行政区划 |
4、气候特点 |
5、自然资源 |
6、地形土质 |
7、历史沿革 |
8、经济发展现状 |
二、新洲区区域经济发展综合环境分析 |
1、国际经济环境 |
2、国内经济环境 |
3、湖北省省域经济环境 |
4、武汉市市域经济环境 |
5、武汉市六新城区对比 |
三、新洲区区域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
1、优势分析 |
2、劣势分析 |
3、机遇分析 |
四、新洲区区域经济近远期发展思路 |
1、远期发展思路 |
2、近期发展思路 |
五、新洲区发展区域经济的主要对策 |
1、工业方面 |
2、农业方面 |
3、服务业方面 |
4、生态建设方面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大庆市大同区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
1.2.1 国外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
1.2.2 国内观光农业研究综述 |
1.3 观光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概况 |
1.3.1 国外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
1.3.2 国内观光农业发展概况 |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的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实践在观光农业总体布局中的应用 |
2.1 观光农业的内涵及相关概念 |
2.1.1 相关概念 |
2.1.2 观光农业的内涵 |
2.2 观光农业的特征 |
2.2.1 农游合一性 |
2.2.2 高效生产性 |
2.2.3 季节性和区域性 |
2.2.4 可参与性 |
2.2.5 观赏趣味性 |
2.2.6 文化示范性 |
2.2.7 市场性 |
2.2.8 可持续性 |
2.3 观光农业的功能 |
2.3.1 经济功能 |
2.3.2 游憩功能 |
2.3.3 环保功能 |
2.3.4 社会功能 |
2.3.5 教育功能 |
2.4 观光农业的分类 |
2.4.1 根据观光农业的结构分类 |
2.4.2 根据观光农业的功能分类 |
2.5 相关理论在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中的应用 |
2.5.1 农业区位理论 |
2.5.2 景观美学 |
2.5.3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5.4 城市规划理论 |
2.5.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5.6 环城游憩带理论 |
2.6 相关政策对观光农业总体布局的引导 |
2.7 本章小结 |
3 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的方法 |
3.1 对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的相关因素分析 |
3.1.1 区位交通情况分析 |
3.1.2 特色资源分析 |
3.1.3 地区发展水平分析 |
3.2 确定观光农业总体发展目标 |
3.3 观光农业总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
3.3.1 突出特色原则 |
3.3.2 多样性原则 |
3.3.3 参与性原则 |
3.3.4 科学性原则 |
3.4 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的内容 |
3.4.1 遵循与自然同构的法则 |
3.4.2 尊重自然界内在的规律 |
3.4.3 合理利用理论方法 |
3.4.4 与文化相结合 |
3.5 观光农业总体布局分区规划 |
3.5.1 观光农业分区规划原则 |
3.5.2 根据景观和生产功能分区 |
3.5.3 对各分区适合发展观光农业模式进行规划 |
3.6 本章小结 |
4 大庆市大同区观光农业发展的现状及分析 |
4.1 大庆市大同区农业概况 |
4.2 大庆市大同区旅游业现状 |
4.2.1 旅游发展现状 |
4.2.2 客源市场现状 |
4.3 大同区发展观光农业的条件 |
4.3.1 资源优势明显 |
4.3.2 客源市场优势明显 |
4.3.3 投资收益优势明显 |
4.3.4 政府政策支持 |
4.4 大同区发展观光农业的意义 |
4.4.1 大庆市资源型城市转型 |
4.4.2 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 |
4.4.3 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
4.5 大同区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
4.6 大同区各乡镇部分观光农业景点调研 |
4.6.1 八井子农业科技主题公园 |
4.6.2 八井子乡民俗园 |
4.6.3 松基三井教育基地 |
4.6.4 八井子特果采摘园 |
4.6.5 红旗林场森林公园 |
4.6.6 新华湖旅游度假区 |
4.7 大同区观光农业发展的特点 |
4.7.1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
4.7.2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
4.7.3 推进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战略转移 |
4.8 大同区观光农业发展趋势 |
4.8.1 政府政策支持 |
4.8.2 规范性加强 |
4.8.3 综合性加大 |
4.9 大同区观光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9.1 相似性项目多差距较大 |
4.9.2 季节性、周期性限制因素 |
4.9.3 各景点间缺少联系 |
4.9.4 整体发展不均衡 |
4.9.5 其他旅游点的存在 |
4.10 本章小结 |
5 大庆市大同区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 |
5.1 指导思想 |
5.2 发展目标 |
5.3 布局原则 |
5.3.1 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
5.3.2 坚持多业并举,贸工农相结合的原则 |
5.3.3 坚持多元开发,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 |
5.3.4 坚持多学科探索,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 |
5.3.5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投资开发的原则 |
5.3.6 坚持全方位服务,游购娱相结合的原则 |
5.4 布局规划依据 |
5.4.1 区位及交通设施建设 |
5.4.2 各乡镇特色产业 |
5.4.3 发展水平 |
5.4.4 人口规模 |
5.4.5 客源市场分析 |
5.4.6 客源市场定位 |
5.5 大庆市大同区观光农业布局规划 |
5.5.1 根据生产及景观功能分区 |
5.6 不同分区观光农业发展思路 |
5.6.1 资源分析及发展方向 |
5.6.2 功能分区 |
5.6.3 特色景观带 |
5.6.4 适合大同区观光农业发展模式 |
5.6.5 具体模式分布 |
5.7 发展对策 |
5.7.1 健全观光农业的规划保障体系 |
5.7.2 健全观光农业的投入保障体系 |
5.7.3 健全观光农业的技术保障体系 |
5.7.4 健全观光农业的组织保障体系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环首都经济圈产业承接力研究 ——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2 研究意义 |
1.2 可行性分析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转移概念 |
2.1.2 产业承接力概念 |
2.1.3 影响产业承接力的因素 |
2.1.4 产业承接条件及动力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2.2.3 产业结构调整理论 |
2.2.4 比较优势理论 |
2.2.5 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3.3 文献评述 |
2.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三章 滦平县产业发展现状综合评价 |
3.1 基本概况 |
3.1.1 三次产业发展现状 |
3.1.2 经济发展水平阶段 |
3.1.3 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 滦平县产业核心竞争力综合评价 |
3.2.1 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产业核心竞争力指标含义与主体结构 |
3.2.3 滦平县产业核心竞争力实证分析 |
3.3 滦平县三次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
3.3.1 滦平县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3.3.2 滦平县第一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
3.3.3 滦平县第二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
3.3.4 第三产业主导产业评价 |
3.4 环首都经济圈十四个县(市、区)竞争优劣势分析 |
3.4.1 十三个县(市、区)竞争优劣势分析 |
3.4.2 十四个县(市、区)竞争对手综合分析 |
3.5 滦平县产业承接力分析 |
3.5.1 产业吸引力分析 |
3.5.2 滦平县产业选择力分析 |
3.5.3 产业承接对滦平县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滦平县对接北京农业发展战略 |
4.1 北京市农产品供求分析 |
4.2 滦平县高效种植业发展战略 |
4.2.1 高效种植业产业布局现状 |
4.2.2 存在的问题 |
4.2.3 战略思路 |
4.2.4 发展战略 |
4.3 滦平县畜牧业发展战略 |
4.3.1 畜牧业产业发展布局及现状 |
4.3.2 存在的问题 |
4.3.3 战略思路 |
4.3.4 发展战略 |
4.4 滦平县林果业发展战略 |
4.4.1 林果业发展现状 |
4.4.2 存在的问题 |
4.4.3 战略思路 |
4.5 滦平县农产品对接北京市场营销战略 |
4.5.1 多元化的宣传渠道 |
4.5.2 推销对象群体的选择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滦平县承接北京工业产业发展战略 |
5.1 北京工业产业梯度现状分析 |
5.1.1 北京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
5.1.2 北京市工业产业梯度的分析 |
5.1.3 北京市工业产业转移类型优化选择 |
5.2 滦平县重点工业产业发展战略 |
5.2.1 冶金矿产业发展战略 |
5.2.2 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
5.2.3 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战略 |
5.2.4 新型建材产业发展战略 |
5.2.5 能源产业发展战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滦平县承接北京服务业发展战略 |
6.1 北京服务业现状分析 |
6.1.1 北京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
6.1.2 北京旅游业发展现状 |
6.1.3 北京旅游业对周边县(市、区)的积极影响 |
6.2 滦平县旅游业发展战略 |
6.2.1 滦平县旅游发展现状 |
6.2.2 滦平县旅游发展优势和劣势 |
6.2.3 滦平县旅游发展战略 |
6.2.4 滦平县旅游客源市场与营销战略 |
6.2.5 战略实施保障体系建设 |
6.3 滦平县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 |
6.3.1 现代物流业(园区)发展定位 |
6.3.2 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原则 |
6.3.3 现代物流业(园区)发展战略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滦平县经济增长极与城镇化战略 |
7.1 滦平县产业布局与未来经济增长极 |
7.1.1 滦平县产业布局 |
7.1.2 滦平县未来五个经济增长极 |
7.2 滦平县城镇化发展战略 |
7.2.1 现状分析 |
7.2.2 存在的问题 |
7.2.3 城镇化发展战略 |
7.3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7)固原市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项目区概况 |
2 监测内容与方法 |
2.1 农田灌溉水水质监测 |
2.1.1 采样点的布设 |
2.1.2 水样采集时间和频率 |
2.1.3 采样方法 |
2.2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 |
2.2.1 采样点的布设 |
2.2.2 采样时间、频率 |
2.2.3 样品采集方法 |
3 质量评价体系 |
3.1 农田灌溉水质量评价体系 |
3.1.1 评价项目 |
3.1.2 评价标准 |
3.1.3 评价方法 |
3.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体系 |
3.2.1 评价项目 |
3.2.2 评价标准 |
3.2.3 评价方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农田灌溉水水质监测结果与评价 |
4.1.1 单项污染指数评价 |
4.1.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
4.1.3 综合评价 |
4.2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和评价 |
4.2.1 单项污染指数评价 |
4.2.2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 |
4.2.3 综合评价 |
5 小结与讨论 |
5.1“菜篮子”基地 |
5.2 污灌区 |
(8)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市生态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相关研究评述 |
1.3.1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 |
1.3.2 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 |
1.4 研究方案 |
1.5 焦作市概况 |
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理论基础与经验借鉴 |
2.1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循环经济理论 |
2.1.3 产业转型理论 |
2.1.4 生态城市理论 |
2.2 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转型的经验借鉴 |
2.2.1 贵阳市生态转型:循环经济主导的生态城市发展 |
2.2.2 阜新市生态转型:产业转型主导的城市综合发展 |
3 焦作城市发展的历史分析 |
3.1 焦作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 |
3.1.1 焦作城市发展阶段 |
3.1.2 焦作城市发展动力 |
3.2 焦作城市产业结构演变 |
3.2.1 焦作城市产业结构演变概述 |
3.2.2 焦作城市产业结构演变特征 |
3.3 焦作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3.3.1 焦作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一般描述 |
3.3.2 焦作市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分析 |
3.4 焦作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 |
3.4.1 焦作城市发展的生态效应 |
3.4.2 焦作城市发展的环境效应 |
4 焦作城市生态转型及其可持续发展 |
4.1 焦作城市生态转型的初步探索 |
4.1.1 焦作城市生态转型的实践背景 |
4.1.2 焦作城市生态转型的发展进程 |
4.1.3 焦作城市生态转型的现实困境 |
4.2 焦作城市生态转型的持续发展 |
4.2.1 焦作城市生态转型的目标导向 |
4.2.2 焦作城市生态转型的路径选择 |
4.2.3 焦作城市生态转型的实施策略 |
5 结语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及其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回顾 |
三、本课题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四、理论及史料依据 |
第一章 新中国陕北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资源条件与历史回顾 |
一、陕北行政区划与地理环境 |
(一) 陕北地区行政区划历史沿革 |
(二) 复杂的陕北地理环境 |
二、陕北丰富的自然资源 |
(一) 农林牧副业资源 |
(二) 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 |
(三) 自然、人文旅游资源 |
三、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陕北经济 |
(一) 陕北的农业与农村经济 |
(二) 陕北的工业 |
(三) 陕北的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 |
(四)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北经济发展的历史认识 |
小结 |
第二章 计划经济下的陕北经济(1949—1978)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
(一) 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建国初期农业与农村经济的恢复 |
(三) 1958—1965年陕北的农业及农村经济 |
(四) 农业学大寨与陕北农业 |
二、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一) 工业经济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手工业的新发展 |
(三) "学大庆"与陕北石油工业 |
(四) 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 |
三、交通运输业与商业贸易的发展 |
(一) 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国家、地方政策法规 |
(二) 初具规模的陕北交通运输网络及其发展 |
(三) 新的多种商品流通体制的初步形成及国营商业的壮大 |
(四) 地方特色产品的进出口贸易 |
小结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与陕北经济的发展、腾飞(1979—2010) |
一、农业与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 |
(二) 农业生产责任制与陕北农业 |
(三) 适用、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农业和农村经济 |
(四) 农业产业的进一步调整、优化与陕北特色农业 |
(五) 农产品的产业化 |
(六)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
二、能源矿产资源的规模开发与工业快速崛起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工业经济的政策法规 |
(二) 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壮大 |
(三) 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 |
(四) 天然气的开发与广泛利用 |
三、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网络化 |
(一) 国家、地方促进陕北商业贸易与交通运输业的政策法规 |
(二) 公路交通网的建立与发展 |
(三) 铁路的开通与延伸 |
(四) 航空运输业的发展 |
(五) 商业贸易的新篇章 |
小结 |
第四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发展的成就 |
一、60年来陕北农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农业经济总量不断迈上新台阶 |
(二) 粮食产量大幅提高 |
(三)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四) 农业生产条件显着改善 |
(五) 农业优势产业开发成效显着 |
(六) 支农惠农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
二、60年来陕北工业发展的成就 |
(一)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
(二) 能源工业强势崛起 |
(三) 工业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
(四) 工业技术设备不断更新,投资效果显着提高 |
三、60年来陕北交通运输与商业贸易发展的成就 |
(一) 交通运输规模的增长与扩大 |
(二)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拉动社会经济发展日见成效 |
(三) 商业贸易繁荣昌盛 |
小结 |
第五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特征 |
一、"两源并富"的陕北地区 |
(一)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多矿共生 |
(二)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的演变 |
(三) 能源、矿产资源储量的产业优势不断显现 |
(四) 20世纪90年代以来能源优势产业集群迅速崛起 |
(五) 能源、矿产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
二、由点状分布到面及带状分布的陕北工业布局 |
(一) 工业布局以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导向为主 |
(二) 以重工业为主 |
(三) 资源型的工业结构 |
(四) 能源工业产业聚集度高 |
三、政府主导的嵌入式、跳跃式陕北工业 |
(一) 国家组织力量对陕北地区进行资源勘探 |
(二) 援助建设陕北工业 |
(三) 选派管理和技术人员支援陕北经济建设 |
(四) 机器设备、资金由国家进口调拨和援助 |
(五) 跳跃式的陕北工业开发 |
四、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到高效、集约化的特色陕北农业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发展的历程 |
(二) 陕北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的优势 |
(三) 陕北的高效、特色农业 |
五、掠夺式开荒到退耕还林、还草的陕北生态环境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的演变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生态环境变迁的特征 |
小结 |
第六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结构的变迁 |
一、陕北产业布局与经济结构的演变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布局的演变 |
(二) 影响陕北产业布局变化的因素 |
(三)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产业结构的调整 |
二、陕北农业结构渐趋合理 |
(一)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演化 |
(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农业结构的特征 |
(三)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
(四) 农村三产的蓬勃发展 |
三、陕北工业结构的重构 |
(一) 陕北轻重工业结构的调整 |
(二) 陕北工业部门结构的变化 |
(三) 陕北工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
四、陕北第三产业结构日益加强 |
(一) 陕北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
(二)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的原因 |
小结 |
第七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对陕北社会的影响 |
一、陕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 |
(一) 城乡人均收入大幅增长 |
(二) 城乡居民储蓄额不断增加 |
(三) 消费水平与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
(四) 社会保障与社会服务不断完善 |
二、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不断扩大 |
(一) 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
(二) 卫生事业不断前进 |
(三)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 |
三、陕北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 |
(一) 陕北的人口发展 |
(二) 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
(三)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
四、城镇化程度快速提升 |
(一) 城镇化规模不断扩大 |
(二) 城镇在陕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逐步增强 |
(三)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 |
(四) 城市规划逐渐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
小结 |
第八章 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思考 |
一、60年来陕北经济变迁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整体上讲陕北地区仍然比较落后 |
(二)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 |
(三) 农民离乡问题突出 |
(四) 贫富差距逐渐拉大 |
(五) 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程度低 |
(六) 领导和群众的思想观念保守 |
二、陕北经济发展中的借鉴与启示 |
(一) 陕北经济变迁的几点规律性认识 |
(二) 坚持发展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基本方向 |
(三) 坚持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
(四)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五) 全力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
(六) 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 |
结束语 |
一、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进程 |
二、陕北经济变迁的历史经验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城郊经济环境特性与人力资源开发取向研究 ——以长春市英俊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 研究方法 |
(四) 本文创新之处 |
(五) 本文不足之处 |
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概念与理论 |
(一)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涵义 |
(二)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特征 |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长春市英俊镇的经济环境特性与城郊的经济环境特性分析 |
(一) 长春市英俊镇的经济环境的特性 |
(二) 城郊经济环境的特性分析 |
三、长春市英俊镇的人力资源开发取向 |
(一) 长春市英俊镇的人力资源的现状分析 |
(二) 长春市英俊镇的人力资源开发特点 |
四、城郊人力资源开发取向 |
(一) 以区位为经济环境特性的开发取向 |
(二) 以结构为特征的开发取向 |
(三)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开发取向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长春市城区无公害蔬菜战略转移基地环境质量检测与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全国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二十年[J]. 李括,彭敏,赵传冬,杨柯,周亚龙,刘飞,唐世琪,杨帆,韩伟,杨峥,成晓梦,夏学齐,关涛,骆检兰,成杭新. 地学前缘, 2019(06)
- [2]文化引导下的乡村特色风貌营建策略研究[D]. 郭海鞍. 天津大学, 2017(10)
- [3]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合心镇总体规划研究[D]. 王琳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7(01)
- [4]新洲区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陈媛.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5]大庆市大同区观光农业总体发展布局研究[D]. 付丹官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13(03)
- [6]环首都经济圈产业承接力研究 ——以河北省滦平县为例[D]. 杨猛.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7]固原市农业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J]. 杜婉君,陈萍,张亚伟,何亮. 宁夏农林科技, 2013(01)
- [8]资源(枯竭)型城市焦作市生态转型研究[D]. 邓婕.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0)
- [9]20世纪50年代以来陕北经济变迁研究[D]. 梁严冰. 西北大学, 2011(05)
- [10]城郊经济环境特性与人力资源开发取向研究 ——以长春市英俊镇为例[D]. 宋雷平. 长春工业大学, 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