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佛教史》书评

《五台山佛教史》书评

一、《五台山佛教史》书评(论文文献综述)

曲晓燕[1](2020)在《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文中研究表明域外新史料的挖掘与利用是近年来学界倡导的“从周边看中国”的研究前提,有助于更加全面地审视本土形象。本文以日本人的山东游记为中心,考察在近代中日关系巨变的时代背景下,日本的山东认识及其演变,探讨其对本国殖民侵略山东地区的“知”与“行”,进而分析其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可谓是从“异域之眼”观察中国的一个典型个案。山东半岛因与日本、朝鲜半岛隔海相望,自古以来便在中日关系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唐代中期,日僧圆仁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书写便在日本人的历史记忆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儒家典籍等中国古典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使得孔孟之乡、贤人辈出的齐鲁之地在日本广为人知;而江户时期以山东为舞台的《水浒传》等白话小说的流行,为山东地域形象抹上了“侠气”与“匪气”并举的色彩。19世纪中期,随着西力东渐,中日关系逆转,日本由中国文明的崇拜者、模仿者一变而成为中国的觊觎者、侵略者。甲午战前日本人在山东进行局部调查,以沿海地区为中心重点搜集军事情报;德国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兴趣骤增,大力开展工商调查;而日本取代德国后,则对山东进行了地毯式调查;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仍然关注山东问题,持续对山东资源、胶济铁路、重点城市等进行详细调查。近代日本人不仅通过书写泰山,缅怀与追寻古典中国诗意;同时也从对“他者”衰败景象的过度描写中,确立了其文明进步的自我形象。曲阜从“朝圣地”逐渐演变为日本人游历山东必游的“观光地”;对孔孟思想衰颓形象的书写也罢,对“今其道,独传我国”的自鸣得意也罢,丑化与赞美殊途共归,其背后仍是日本近世以来“自中心化”的思想潜流。当然,在这些观察者眼中,孔孟之乡的人情风俗尚可,地方性色彩明显,同时也表现出一定的保守性、落后性,如注重贞节、乐于围观、聚众赌博等一些陈规陋习,屡遭日本人诟病。而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以及西方基督教的渗透,也推动了西学之风的蔓延。德国租借胶州湾后,日本逐渐对山东资源产生兴趣,受李希霍芬相关学说影响,山东“贫瘠说”开始褪色。占领青岛后,日本对山东“富源”展开大规模实地调查,倡导“山东富饶说”。东亚同文书院学生持续对煤矿、劳动力、棉花、花生等山东资源进行调查,报告书中不乏政策性建议,以服务于日本对山东资源掠夺的需要。日本极为关注山东的外国经济势力,德、英等欧美各国在山东的经营与扩张是日本工商资本学习的对象,又是其竞争对手。近代日本人游历者敏锐地观察到芝罘、运河及小清河流域城镇的衰落,将调查重点放在胶济铁路及其沿线城市,并极力宣扬其重要性。19世纪七八十年代,“政体尚存,兵备仍张”乃是对当时山东政治认识的高度概括,表明日本对山东军事力量尚存畏惧,这与日本国内兴起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互为表里。甲午战后,日本人多以蔑视和鄙夷的目光看待山东军备和士兵,认为中国军警没有维持社会秩序的能力。山东地方官僚在日本人游记中多以“老好人”形象登场,留日官僚多对日本人较为友善,但却未必都是亲日派。日本游历者对德国经营的“模范殖民地”青岛充满憧憬与赞美之情,视之为“槐树乡”“东方乐园”。随着日本对山东侵略加深,山东人民对日感情日益恶化,“济南惨案”将山东反日运动推向高潮,但大多日本人却未意识到中国民众的觉醒。近代日本凭借地缘优势,较早对山东开展以“学术调查”、教育渗透、宗教渗透等为形式的文化侵略。且以日军强大武力为后盾,对山东藏于民间与地下的资源进行掠夺以攫取巨额利润,凭借“殖民进步说”的强盗逻辑不断在山东扩张利权。为助力日本在山东的殖民扩张,这些游历者以强烈的“国民使命感”收集情报,为殖民山东献计献策,大力鼓吹殖民有理有利,在狂热的扩张潮中能保持冷静思考者则凤毛麟角。自近代中日正式建交到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短短六十年里,近代日本人对山东的调查,在范围上经历了从“点”到“面”,从沿海到内陆的过程;内容的侧重点从军事、经贸扩展到德国的殖民经营以及山东的“富源”;在调查方式手段上,迅速地实现了从道听途说、引用二手资料到实地调查的转变;调查者包括谍报人员、学者文人、学生、政治家,实业家、宗教家等,他们对近代山东的书写和认识,可谓反映了近代日本山东认识的最大公约数。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与日本自身实力的增强,日本的山东认识影响着近代日本对山东“知行”的选择,且具矛盾性与双重性,其文明取向和反文明取向的转换,暴露了近代日本国家形成和对外扩张过程中的矛盾与悖论,充满机会主义与实力至上主义的功利色彩。近代日本山东认识具有“虚实”相兼的特点,既有客观反映山东历史事实的一面,也有夸大失实的一面。此外,近代日本并未从一开始就视山东为“停滞中国”的一部分,但其山东认识亦处在日本近世以来“去中心化”与“自中心化”的延长线上。

张旭[2](2019)在《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文中认为藏经为佛教典籍之总汇,包括经律论三藏等汉译佛典与本土僧俗撰写的佛教撰述文献。从两晋南北朝时期,便有经藏之建立,执掌经藏的律僧随之而撰写经录,以纪译经之人代,甄别疑伪,勘定单本与重翻。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为本文的研究对象,此时期有三大时代背景。一、隋唐时期,决定经典入藏的权力逐渐由僧人收归统治阶层,王权在经藏的建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整理经藏的同时诞生了许多敕撰经录。在此背景下,入藏录开始被创造出来,中国撰述文献的入藏成为经录学家们关心的问题。二、唐代中后期,历经安史之乱、会昌灭佛与黄巢之乱,政局之动荡对此时期之佛教典籍打击重大。三、从藏经的角度来看,唐宋之际是书籍形态从写本向刊本过渡的关键时期,佛教藏经也经历了这一变化。以往的研究专注于唐AI写作本藏经和宋代刊本藏经,而对处于这一过渡时期的宋AI写作本藏经关注不足。本论文首章着眼于写本藏经向刊本藏经转化的过程,关注产生于江南地区的宋AI写作本藏经和该地区的南方系刊本藏经之间的联系,提出写本藏经经历了从唐AI写作本藏经每纸28行的行款到宋代江南地区写本藏经每纸30行的变化,并揭示出江南地区的写本藏经可能影响到在湖州刊刻的《思溪藏》行款。第二章主要关注中晚唐之际的动乱对佛教典籍的影响,以《贞元录》的文本演变为引子,探讨会昌灭佛以后,宣宗和懿宗时期西明寺僧人重整经藏的举措。中晚唐的动乱时局还导致经典之异本间出,文本的讹脱衍倒问题严重,僧人校勘经典、比勘异本的必要性逐渐凸显,在此情况下中晚唐时期的品次录逐渐创立,诞生了《经源录》和《开元释教录广品历章》两大经录。第三章主要探讨唐代前期,经典入藏的权力收归上层以后,僧人拟定入藏标准的过程中对中国撰述文献的态度。从早期经录到隋唐时期的入藏录、综合目录,撰述文献的收录方式与类目不断演进,最终智昇在《开元释教录》中为撰述文献开设《贤圣集》一目,虽然收录的经典尚少,但相对前人的经录,为一重大突破。

和璇[3](2018)在《纳藏毗连地域塔城勒巴舞研究》文中指出论文以塔城勒巴舞为主要研宄对象,基于较为翔实的田野考察资料和文化特质分析,研宄在纳藏毗连地域,以藏语形式流传于纳西族的、藏传佛教特征明显的塔城勒巴舞的场域、仪式、特质解读、文化意义、传播变迁、当代传承,进而得出以纳藏毗连地域为例的位于族群互动前沿一一“中间带”所具有的文化融合特征。塔城位于滇西北的纳藏交界地带和文化交汇区,这一地域文化多样化的特征明显,有着藏传佛教特别是噶玛噶举派的信仰基础。规约禁忌的伴随、仪式物件安排、人神共舞的特定人物关系、神灵体系的构建、回忆附着中的起源表述……共同形成勒巴舞中各个要素牵连互动的场域。论文基于录像、舞谱、访谈,对如今难以得见的传统勒巴舞进行了完整的记录,另外,记录了“非遗”传承点挂牌仪式上的勒巴舞展演。在仪式整体中解读勒巴舞的服饰、道具、角色、唱词、动作等文化特质,最终力图形成勒巴舞的文化解释。分析勒巴舞中信仰体系的建构,特别关注其中的藏传佛教噶举-噶玛噶举的信仰特征、勒巴舞的噶举派密法传统。鲜明的藏传佛教信仰特征、撵鬼趋吉的舞蹈功能构成勒巴舞仪式性的基础。在艺术的延续性考察中,可显见塔城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门巴戏的密切关系,与藏传佛教舞蹈的大量共同文化特质。延续性引发了边缘与中心的探讨:勒巴舞体现了藏文化圈边缘地的古老文化特质留存,并可以与西藏热巴舞、门巴戏、其他藏传佛教艺术形成相关文化特质的对照。进而结合“年代-区域假说”,分析在勒巴舞的传播与变迁中,文化区域的层级表现及中心的难以确定、分布范围与文化特质关系判断困难、传播的复杂性等影响因素。如今的勒巴舞,在政府在场、市场关注、外界确证的语境中,传承面临着仪式特征淡化、自身迅速变迁等困境。纳藏毗连地域作为纳藏族群的互动前沿,相似文化模式的存在,是舞蹈得以从藏族传播至纳西族形成塔城勒巴舞的内因。勒巴舞的流传范围界定了相似的文化模式,形成突破族群界限的文化边界,并在后来的地方化建构中带上族群、地域的深深烙印。在族群艺术与文化模式的互动中,勒巴舞进行着自我身份的持续建构,不断适应文化区域的变迁、完成“地方化”调试。案例体现了纳藏毗连地域“中间带”之区域特征,族群互动前沿的“中间带”在边界模糊化的基础上,形成文化兼容多元、和融内敛的特点,发挥了族群及区域关系调和功能,并以边缘的地域特征得以在漫长的历史中国存留了许多教之中心区域更为古老的文化特质,勒巴舞就是其中的典型一例。

景天星[4](2017)在《近百年的中国佛教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百年来,奠基于宗教学、历史学和地理学的中国佛教地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其研究内容,聚焦于宗教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和区域地理学等学科,或融涵于宗教地理之理论,或收摄于断代史佛教地理,或归属于区域佛教地理,从不同角度对特定历史与地区的佛教传播、寺院分布、高僧籍贯或驻锡地等进行了研究,但在中国佛教地理理论方面仍显薄弱;其研究方法,以历史地理学研究方法为主,兼及宗教学、生态学等方法,同时引入新文化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新方法,但仍需继续探索。

张书彬[5](2017)在《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文中研究表明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与信仰空间重现,是佛教美术史上一个关键的视觉命题,对于研究东亚佛教的传播与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放在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跨语境、跨文化背景下,其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唐宋时期,随着天竺、西域、日本、朝鲜半岛等地朝圣者的巡礼和王权的支持,五台山文殊信仰在东亚文化圈内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东亚多地实现信仰空间的异地建构。本文重点关注佛教在东亚范围内的视觉传播模式,以唐宋时期五台山信仰在东亚跨语境交流中的传播和视觉呈现作为研究主线,结合实地考察体验和相关史料、视觉材料的梳理解读,反思“五台山信仰”对阐释艺术和宗教的关系所呈现的典型意义。一方面探究五台山形象在东亚佛教传播过程中发生多层次演变的原因及“文殊—五台山”信仰的流动过程;另一方面探究如何通过国家、宗教以及民间的力量实现五台山圣地的建构及信仰空间的重现过程,以及如何通过信仰空间的不断建构及复制来确立国家与宗教的正统地位。全文共分为五章。绪论“清凉圣境:五台山信仰在东亚”,重点呈现了五台山信仰建构的大画面及在东亚范围内的传播语境,并通过批判性思考提出关键视觉命题。第一章“示现与感通:圣地信仰建构的缘起”,侧重于分析五台山信仰形成与发展的外缘,关注圣地建构的理论依据、影响因素及其他可能性。第二章“巡礼与见证:五台山信仰的流动”,重点分析五台山信仰在东亚信仰体系内产生重要影响的内因,关注圣地异地建构过程中的人为力量、政治互动等因素。第三章“五台灵石:圣地的异地建构与正当性”,重点关注圆仁如何通过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设计来完成五台山圣地在日本的异地建构,并借助皇室支持,确立比叡山的正统法脉。第四章“释迦瑞像的摹刻与渡海:奝然与日本清凉寺的建构”,主要关注奝然借助安置栴檀释迦瑞像和宋版大藏经的契机,欲在日本建立清凉寺的一系列举措、构想和宗教背景。第五章“视觉朝圣与神圣导引:敦煌五台山图的时空逻辑”,试图将《五台山图》作为“神圣舆图”,着眼于其神圣导引作用,探究该图的时空逻辑、视觉设计和朝圣之途的视觉化,并试图整理出新的敦煌壁画的观看与阐释模式。结语“像教精严:五台山与东亚佛教的跨语境传播”部分,则重新将五台山问题置于唐宋时期东亚佛教跨语境传播的大画面中进行反思。

王孟[6](2016)在《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佛教疑伪经是佛教研究的重要资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所以,佛教疑伪经研究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佛教学术界的一大研究热点。由於中国古代僧人出於纯洁信仰的考虑,禁绝佛教疑伪经的流通,将它们排斥在大藏经之外,以致中国绝大多数佛教疑伪经都亡佚不存。赖敦煌藏经洞的发现,我们今天可以重睹100多种久已亡佚的佛教疑伪经。虽说敦煌遗书中保存的疑伪经为佛教研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料,但因敦煌遗书散藏在世界各地,且无总目录可以导航,故研究者至今很难把握其全貌以及寻觅本人研究所需的佛教疑伪经。这一现状导致敦煌学虽已百年,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缺乏总体把握的现状并无根本改观。本论文的题目为《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依托方广錩先生主持的《敦煌遗书数据库》,采用文献学的方法对敦煌藏经洞所存佛教疑伪经做一个鸟瞰式的整理,目的有两个:一是汇总、梳理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所有敦煌佛教疑伪经,公布其目录资料;一是梳理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至今为止的研究史,罗列其研究编年,并努力对这些研究成果加以述评。前(5学者教导我们,学术研究要靠资料讲话。资料有三类:原始资料、研究资料与动态资料。本论文力求为研究者提供至今为止与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相关的原始资料、研究资料的基本信息,力图为从事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研究者提供一本可信的工具书。本论文的导论部分,通过梳理对佛教疑伪经的诸种判别标准及其背後反映的思想倾向,认为就对佛教疑伪经的认知与研究而言,应将疑伪经的判别标准回归到中国古代僧人确立的“翻译标准”上。论文回顾了以往诸位研究者对佛教疑伪经的各种分类法,尝试以撰作目的为标准,对敦煌佛教疑伪经进行分类。力图在具体操作中进一步解决疑伪经的分类问题。本论文的正文部分,对每一部敦煌佛教疑伪经,分别以“相关资料”、“研究编年”、“研究述评”为序进行论述。在“相关资料”部分,对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经录着录、现存状况、异本系统、经文内容等予以介绍,力图使读者把握该佛教疑伪经的原始资料。在“研究编年”部分,用“编年史”的方式,按时间顺序对该佛教疑伪经的研究史进行梳理,使读者能够基本把握该部佛教疑伪经的研究现状。在“研究述评”部分,以问题为中心,对相关学术研究问题进行梳理,力图总结以往对该敦煌佛教疑伪经研究的成绩和不足,以期通过总结,发现问题,进一步推进对该疑伪经的研究。

王志超[7](2016)在《构建“五台山学”的尝试之作——评《五台山学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0年,崔正森先生积20年心血撰成的煌煌70余万字的《五台山佛教史》出版,引起国内外学界一片热议,好评如潮,把五台山佛教文化热烧到了白热化,为推动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与旅游热起到了积极作用。当时,我在一篇书评中就欣喜地说到:"五台山学已经呼之欲出了。"2009年,五台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再次掀起五台山热,构建"五台山学"已

赖岳山[8](2013)在《考论:“民国教育部‘着作发明及美术奖励’(1941—1949)”与“吕澂柳诒徵《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审查书》”》文中研究说明引言第一节汤着获奖之"三十二年度第三届"与《审查书》"卅三年"考订(一)汤着获奖在前评审在后:年份问题与结论(二)奖项缘由(三)《规则》的历届修订与送审截止时间(四)送审过程、审查用时与获奖公布的时间(五)结论第二节"临时补助"与"矜审消极":此奖性质判断与汤先生对此奖的可能态度(一)"临时"与"补助":此奖性质判断(二)"矜审"与"消极":汤先生对此奖的可能态度第三节"第三者"是谁:汤着进入评审的相关问题(一)谁推荐?

王启元[9](2012)在《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的首要目的,在于真实表现晚明僧侣作为一个群体,如何参与到当日中央政治、士大夫俗世生活的形态原貌;继而在僧侣生平、重大事件遇之考证建立以后,进一步讨论僧人之文学交游及其诗歌创作,以发掘方外群体在文化史背景下的文学史意义。高僧之俗世生活状况,并不妨碍其宗教职责,相反在晚明,其弘法传教亦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同时,本研究亦欲证明,当日僧侣们结交政治高层,游走士大夫之间,以及频繁的诗歌创作等种种入世之行为,亦为其出家人本职之衍伸,槛内外之作为,始终相辅相成。僧侣于晚明时代所参与之政治争端、俗世交游、文学酬赠,皆为其欲达佛教中兴而不得不为者。本研究第一章所欲讨论,为有明一代之佛教发展状况,及于外部政治环境、内部佛教义理及僧人自主选择弘法之方式三方面,并解释了明代前中期为何佛法不盛,而万历后重又高僧辈出之关键。首先是前中期之历朝帝王,大都于佛教无甚兴趣,甚至时有打压;其次,佛教义理发展缓慢,尤其是禅修之形式严重僵化,其对俗世的吸引力亦逐渐丧失,佛教昌盛之充分条件因而缺失。而晚明隆万间之佛教中兴,首先由于外部之帝王及中央高层笃信佛法,又因穆、神易祚之际,佛教势力成为执政者手中之棋子,其中兴之必要条件业已成熟,僧侣内部研习义学,改正积习,佛教之面目焕然一新。皇家之眷顾与佛学振兴,又成为佛教接触士大夫阶层之机缘,为其在俗世弘扬佛法打开方便之门。第二章着重讨论了晚明时,政治生态更替之中心人物——神宗生母慈圣李太后,如何于万历朝初,改变旧日政治面貌之大胆作为。其重用张居正,使之放手经济改革,整顿吏制者,旧时史论中已颇多涉及;然慈圣藉佛教信仰,自立宗教偶像,亲近奉佛士大夫,广开禅林,施刻大藏事,前代研究多以之不关政事,而将之割裂讨论,则未必妥当。今知慈圣此举,即为借崇佛而阴易朝中政治势力之举,张居正、申时行等皆于佛家示好,而后起之东林诸子,亦多奉释迦;自万历中期之“争国本”起,近慈圣之奉佛士大夫转而支持皇长子常洛,遂开启晚明党争之序幕,其幕后操纵,亦出慈圣之手。今观僧人于此政教相合之万历朝,其政治倾向必近慈圣;而一旦陷入纷争,则僧人亦甚可能为后党一时失势而牺牲,万历间两大高僧紫柏、憨山,即因游走宫门而下狱甚至瘐死,即为其例。第三章叙僧俗交游之规模及方式。僧人与士大夫有所交游,是为显而易见之事,然当日僧俗间交游之规模究竟如何,与僧人交往之士大夫党派、学派身份如何,一直未有全面的梳理。本论所考出万历间与紫柏、憨山等急进派僧人过往之士大夫,多为东林清流一党,同时江右籍人士而亲近王学者尤多,是为晚明儒释融合及僧人与政治融合之见证。万历间僧人与士大夫交往之典型事件,一为议罢矿税,一为开雕方册大藏,亦曾为研究界忽视,或仅作为僧人世俗生活之一部分,而流于简单。据本论考证,议罢矿税、开雕方册大藏,皆属僧人为党争而起,且结果皆未能于万历朝中有所了结,而为僧侣引来诸多风险。至于嘉兴藏之刊刻,本研究亦能从常见之文献中,梳理出诸多僧俗间交往奔走之故实,或可补大藏刊刻史之阙。第四章凭藉前文所搭建之晚明僧侣与士大夫之关系结构,讨论僧侣与士大夫如何诗歌往还,及僧人创作之诗世界。僧人诗歌造诣,于晚明诗坛虽难属上乘,然其中所展示之精神风貌、处世态度,仍多有可论者。僧人诗歌之表现内容,依其对诗歌功用认识之态度,大致可分为三类,除积极入世、激进改革,及与世无争、隐身禅林两端外,介于槛内外之间者占多数,其诗歌所表现之日常生活,亦最为丰富。今观僧诗中之上品,多出自雪浪门下,尤其雪浪法孙苍雪读彻,其诗歌成就为僧中第一,恐非吴梅村之谬奖。基于僧俗诗歌酬唱往还之频繁,此章最后一节,尝试讨论晚明僧侣,或者说当日佛教思想本身,对晚明诗坛的若干影响,以回归此前所预设的文化史视野下,晚明僧诗的文学史意义之讨论。

程佩[10](2011)在《北宋张商英护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张商英(1043—1121),是一位活跃于北宋中后期的官僚、佛教居士。相对于他有限的政治影响力,其佛教影响力要大很多。他不仅深崇佛教,而且一生积极护法,成为其时佛界着名外护,被后人看作“北宋佛教最得力的外护居士”。本文以历史文献为基础,探索其护法的时代背景、护法的原因、护法的活动以及护法的思想,从而尽可能多的还原张商英的护法形象,并据此对北宋士大夫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居士的护法状况有所管窥。文章共分三章。第一章略述了张商英护法的时代背景。该章从宋代佛教发展的趋势、北宋王室佛教、北宋士大夫佛教和北宋民间佛教四个角度探讨了张商英时代佛教的生存环境,力求从宏观的角度来阐释北宋百余年来佛教发展的趋势及当时社会不同阶层与佛教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第二章论述了张商英护法的缘起及其所参与的护法活动。文章通过考释张商英如何一步步走进佛教、深信佛教并广结佛缘的事迹,使我们能够切身感受到他因亲近佛教而甘为佛教护法的心态。文章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讨了他护法的深层次原因,这其中既包括他身为官员本身所肩负的宗教职能,也有他为了积攒政治资本、对宋徽宗崇道抑佛政策作出反应等个人主观因素。张商英所参与的护法活动,笔者大致分为四类,分别为举荐高僧与提拔新秀、兴崇佛寺、调解丛林纠纷以及废淫祠、置佛寺。第三章对张商英在其着作中表现的护法思想进行了较详细论述。文章从他驳斥各种排佛之说、对三教进行调和以及对佛教现状产生的反思与担忧三个方面来梳理张商英的护法思想,同时简要回顾了历史上相关思想的发展流变。通过分析和比较,笔者既肯定了张商英护法思想的合理之处,也指出了其中所包含的不足。

二、《五台山佛教史》书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台山佛教史》书评(论文提纲范文)

(1)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要旨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学术史综述
    三、概念界定与分析框架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第一章 古代日本的山东书写与近代日本的山东考察
    第一节 古代日本的山东记载与山东形象
        一、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的山东记载
        二、《水浒传》与日本的山东人群体形象建构
        三、近代来华日本人的山东历史记忆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的山东游历考察
        一、日本的“大陆政策”与日本人山东游历考察的缘起
        二、甲午战争前日本人的山东踏查
        三、德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探查
        四、日占青岛期间日本人的山东游历
        五、归还山东主权后日本人对山东的持续关注
第二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文化认识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笔下的齐鲁名胜
        一、古典与现实的碰撞: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泰山形象
        二、从“圣地”到“观光地”: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曲阜书写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民众信仰
        一、孔孟思想的空洞化
        二、佛教和道教的融合与衰颓
        三、基督教的传播与扩散
    第三节 近代日本人眼中的齐鲁人情习俗
        一、“齐鲁犹可”:风尚朴素、热情好客
        二、“孔子的叹息”:陈规陋习
    第四节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教育观察
        一、地方政府兴办新式学堂
        二、西方势力兴办教育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经济认识
    第一节 对山东资源的认识:从“贫瘠说”到“富饶说”
        一、德占青岛之前对山东资源的认识
        二、德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三、日占青岛期间的山东“富源”调查
        四、归还青岛后东亚同文书院的山东“富源”调查
    第二节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一、官方主导:日占青岛前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二、官民一体:日本占领青岛后对外国经济势力的调查与认识
    第三节 对山东地域经济兴衰的认识
        一、芝罘的兴衰
        二、运河及小清河沿岸城镇的衰落
        三、胶济铁路沿线城市的兴起
第四章 近代日本人游记中所见山东政治的几个面相
    第一节 日本人眼中的山东官僚与军警
        一、“老好人”:山东传统官僚
        二、亲日与反日:留日官僚
        三、从畏惧到鄙视:山东军队之装备与素养
        四、旅途中的守护者:护兵与警察
        五、士兵“土匪”论
    第二节 对德国在山东殖民举措的认识
        一、“槐树乡”与“东方乐园”:对德占青岛的向往与歌颂
        二、对德国殖民政策之评价
    第三节 对山东民众反日运动的认识
        一、日占青岛前山东民众的对日憎恶
        二、日占期间山东的反日情绪
        三、“济南惨案”引发的反日风潮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游记作者对日本殖民侵略山东的“知”与“行”
    第一节 “学术调查”与文化侵略
        一、“学术调查”:日本游历者的山东考古与文物掠夺
        二、近代日本对山东的教育渗透
        三、日本宗教界对山东的渗透
    第二节 游记所反映的日本对山东经济侵略的典型个案
        一、“有趣的特殊事业”:制钱贸易
        二、“得享其利”:煤炭掠夺
    第三节 游记作者的国家意识与使命感
        一、情报收集的责任与使命
        二、为日本侵略扩张建言献策
        三、闪烁其词的批判与反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特点与话语逻辑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与特点
        一、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底色——日本的中国观
        二、近代日本人山东调查与山东认识的特点
    第二节 近代日本人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与日本对华政策
        一、近代日本人建构山东认识的话语逻辑
        二、近代日本人的山东认识对日本对华政策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近年国内翻译出版的日本人赴华游记
附录2 芝罘?威海卫(山东半岛)旅行记
附录3 近代日本山东游记解题
参考文献
    一、近代日本人游记史料
    二、着作
    三、期刊论文与学位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主持课题
致谢

(2)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与具体内容
第一章 “刊本时代”的写本藏经
    引言
    第一节 宋AI写作本藏经概况
        一、金粟寺之历史与《金粟山藏经》
        二、《法喜寺藏经》
        三、《海惠院藏经》
        四、《崇明寺藏经》
        五、《景德寺藏经》
        六、其他宋AI写作本藏经
    第二节 宋AI写作本藏经的写造时间和卷数
        一、唐藏抑或宋藏
        二、“写造非一时”
        三、“起首写造”与藏经的写造时间
        四、《金粟山藏经》与宋AI写作本藏经之卷数
    第三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与刊本藏经三系说
        一、行款
        二、千字文帙号
    第四节 写经题记与宋代造藏人员的分工
    第五节 宋AI写作本藏经之流传
        一、《秘殿珠林》与清宫所藏宋AI写作本藏经
        二、叶恭绰与上海图书馆藏《金粟山藏经》
    小结
第二章 新出文献与佛教经录藏经的研究
    引言
    第一节 《贞元新定释教目录》考辨
        一、《贞元录》的版本与流传
        二、增窜与删改——从古写经到刊本藏经
        三、《贞元录》的增补与晚唐五代时期经藏的整理
    第二节 品次录的生成与流变
        一、品次录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敦煌文献中的品次录与《大集经》的异本
        三、《高丽藏》初雕本《一切经源品次录》
        小结
    第三节 俄藏黑水城TK326号写本考辨
        一、刊本藏经在西夏的流传情况
        二、TK326号写本与《契丹藏》密切相关
        三、《护净经》诸版本关系的再考察
        四、从唐代中原写经到《契丹藏》
    小结
第三章 中国撰述类文献在经录中的演变
    引言
    第一节 何为“中国撰述文献”
        一、概念的界定
        二、《阅藏知津》与撰述文献的分类
    第二节 中国撰述文献之兴起
        一、经典之传译
        二、经藏之建立
        三、着述之风潮
    第三节 早期目录中的中国撰述文献
        一、道安《综理众经目录》
        二、僧佑《出三藏记集》
        三、《梁世众经目录》《魏世众经目录》《齐世众经目录》
        四、《众经别录》
        五、法经《众经目录》
    第四节 入藏录与中国撰述文献
        一、费长房《历代三宝纪》
        二、彦琮《众经目录》
        三、静泰《众经目录》
        四、道宣《大唐内典录》
        五、明佺《大周刊定众经目录》
        六、智昇《开元释教录》
    第五节 《西明寺录》与道宣的杂藏
        一、《西明寺录》的结构
        二、唐代前期的皇家官藏与《西明寺录》入藏录的复原
        三、《西明寺录》与《大唐内典录·入藏录》
        四、道宣与西明寺的“杂藏”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秘殿珠林续编》所载宋AI写作本藏经
    附录2: 现存宋AI写作本藏经
后记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3)纳藏毗连地域塔城勒巴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选题与对象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对象
    二、理论视角与方法
        (一)历史学研究方法
        (二)人类学研究方法
    三、研究综述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的重点难点
        (二)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勒巴舞边界维持:界定、起源、当代传承
    第一节 勒巴舞的传承区域
    第二节 勒巴舞的起源表述
        一、建寺院、宫殿时为免于妖魔破坏而起舞迷惑之的起源说
        二、印度、藏区传播来源说
        三、体现地方化特征的起源传说
        四、起源传说小结
    第三节 勒巴舞的当代传承
        一、传承范围及民族
        二、勒巴舞“磋崩”传承
        三、勒巴舞的当代传承境遇
第二章 勒巴舞本体研究
    第一节 勒巴舞服饰、道具
        一、勒巴舞的服饰
        二、勒巴舞的道具
    第二节 勒巴舞的仪轨
        一、勒巴舞的信仰规约性
        二、勒巴舞的禁忌
        三、勒巴舞的角色
    第三节 勒巴舞唱颂词、动作及其宗教隐喻
        一、勒巴舞唱颂词
        二、勒巴舞舞段及动作
        三、勒巴舞藏传佛教-噶举-噶玛噶举的信仰特征隐喻
    第四节 不同类型勒巴舞的比较
        一、舞段分析
        二、舞蹈动作分析
第三章 边界扩展:勒巴舞-热巴舞-藏传佛教舞蹈的延续性
    第一节 勒巴舞-西藏热巴舞的延续性:渊源与差异
        一、唱词分析中的勒巴舞与热巴舞渊源
        二、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的中间形式:子母雄热巴舞-斯农热巴舞
        三、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的比较
        四、勒巴舞与西藏热巴舞的差异形成
        五、信仰的弱化:勒巴舞-西藏热巴舞的功能变化隐喻
    第二节 勒巴舞-热巴舞-藏传佛教舞的延续性:共同文化特质
        一、藏传佛教舞蹈艺术共同文化特质表述
        二、共性的解释:整合基础上的藏传佛教艺术
        三、多样性的解释:藏传佛教艺术传播中的固化与流变
第四章 边界内涵:勒巴舞体现的艺术传播及变迁
    第一节 边缘地古老文化特质留存:与“年代-区域假说”的适应性
        一、勒巴舞、热巴舞比较视域下的外显古老文化特质在勒巴舞中的留存
        二、早期印度渊源的体现
        三、息解派、觉宇派等宗教痕迹的保留
        四、噶举派密法传统的体现
        五、边缘地文化特质留存研究的对照佐证:门巴戏
        六、勒巴舞新的边缘地形成:山地文化与谷地文化的博弈
    第二节 艺术传播的复杂性:与“年代-区域假说”的不适应及补充
        一、边缘地考察:文化区域的层级表现及中心的难以确定
        二、分布范围与文化特质关系判断
        三、文化区域边界的模糊性和可变性
        四、传播的多向性、复杂性、随机性
        五、族际艺术边界与文化区域边界
第五章 边界阐释:勒巴舞边界与族群边界
    第一节 勒巴舞定义的纳藏毗邻地域文化模式相似性
        一、在互相包含关系中递进的文化边缘:藏文化区-康区-滇西北
        二、噶举派传承的特殊性:滇西北的噶举-噶玛噶举信仰基础
        三、藏区文化模式与滇西北文化模式差异的形成
    第二节 跨越纳藏族群边界的文化模式
        一、共同的经济、文化基础之上的边界模糊化
        二、纳藏艺术融合的发生
    第三节 勒巴舞案例体现的纳西文化之和融性
        一、汉藏文化的调和中凸显民族文化特色
        二、勒巴舞案例中的纳西族文化和融性特征
结语
附录 玉龙塔城勒巴舞唱颂词完整记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完成的成果
致谢

(4)近百年的中国佛教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史回顾
二、基于宗教地理学的佛教地理理论之研究
     (一) 国外学术界对宗教地理学的研究
     (二) 国内学术界对宗教地理学的研究
        1. 对宗教与地理关系的探讨
        2. 对中外宗教地理研究的回顾
        3. 新方法的引入以及重视和展望
三、基于历史地理学的佛教历史地理之研究
     (一) 汉代佛教历史地理之研究
     (二) 魏晋南北朝佛教历史地理之研究
     (三) 隋唐佛教历史地理之研究
     (四) 宋代以来的佛教历史地理之研究
四、基于区域地理学的区域佛教地理之研究
     (一) 分区佛教地理研究
     (二) 省域佛教地理研究
     (三) 佛教道场地理研究
        1. 关于佛寺的地理学研究
        2. 关于佛教圣山的地理学研究
五、结语

(5)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清凉圣境:五台山信仰在东亚
    第一节 五台山信仰的建构与传播语境
    第二节 学术史上的五台山
    第三节 五台山研究的视觉命题
第一章 示现与感通:圣地信仰的建构缘起
    第一节 示现的佛教史源
    第二节 文殊示现与五台圣迹
    第三节 行化东瀛为行基
    第四节 秘传新罗:慈藏入唐及五台想象
第二章 巡礼与见证:五台山信仰的流动
    第一节 西域梵僧:佛陀波利与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的流行
    第二节 求法巡礼:圆仁眼中的五台胜景
    第三节 法难遗珠:正统法脉的“刻意转移”
    第四节 皇权与佛法:五台山的政治互动
第三章 五台灵石:日本延历寺文殊楼的营造
    第一节 弘法与营造:日本延历寺文殊楼的缘起
    第二节 求法巡礼所见的唐代佛寺建筑
    第三节 圆仁遗戒:文殊楼的兴建
    第四节 圆仁对不空三藏的“效仿”
    第五节 圆仁与日本的文殊造像传统
    第六节 大圣五智:土石为基的宗教意义
第四章 释迦瑞像的摹刻与渡海:奝然与日本清凉寺的建构
    第一节 海上闻梵声:奝然的渡海巡礼之行
    第二节 释迦瑞像的摹刻
    第三节 造像的圣化术
    第四节 圣像与宗派竞争
    第五节 “清凉寺式”与摹刻系统
    第六节 像教思维
第五章 视觉朝圣与神圣导引:敦煌五台山图的时空逻辑
    第一节 莫高窟第61窟《五台山图》
    第二节 文本和图像的想象空间
    第三节 视觉朝圣与修行实践
    第四节 神圣舆图
结语 像教精严:五台山与东亚佛教的跨语境传播
附录一 敦煌石窟《五台山图》一览表
附录二 圆仁入唐所见建筑样式一览表
参考文献
致谢
图版

(6)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佛教“疑伪经”及其判别标准
        (一)佛教“疑伪经”
        (二)佛教疑伪经的判别标准
    二、佛教疑伪经的分类概说
    三、佛教疑伪经研究史及其评价
        (一)佛教疑伪经研究史
        (二)佛教疑伪经研究评价
    四、敦煌佛教疑伪经
    参考文献
说明
一、反映、指导和规范佛教僧俗生活
    《般泥洹後诸比丘经》
    《宝车经》
    《出家功德经(出贤愚经)》
    《慈教经》
    《大乘莲华马头罗刹经》
    《华严十恶经》
    《大威仪请问经》
    《犯戒罪报轻重经》
    《金刚经纂》
    《敬福经》
    《决定罪福经》
    《善恶因果经》
    《善信菩萨二十四戒经》
    《五辛经》
    《像法决疑经》
    《遗教法律三昧经》
    《讃僧功德经》
    《斋法清净经》
二、宣扬特定的佛教教义、实践和信仰
    (一)三阶教典籍
        《大乘无尽藏法》
        《佛性观修善法》
        《七阶佛名经》
        《人集录明诸经中对根浅深发菩提心法》
        《人集录依诸大乘经中略发愿法》
        《人集录於十二部经修多罗内验出对根起行法》
        《三阶佛法》
        《三阶佛法密记》
        《瑜伽法镜经》
        《要行舍身经》
    (二)具有揭帖性质的谶记类疑伪经
        《大慈如来告疏》
        《定光佛菩萨救诸衆生》(拟)
        《佛图澄所化经》
        《救诸众生苦难经》
        《劝善经》
        《太平年志公谶记伪经》(拟)
        《新菩萨经》
    (三)禅系疑伪经
        《禅门经》
        《大辩邪正经》
        《法句经》(伪经)
        《法句经疏》
        《法王经》
        《佛为心王菩萨说头陀经》
        《金刚三昧经》
    (四)与菩萨信仰有关
        《地藏菩萨经》
        《地藏菩萨十斋日》
        《佛为善男子说地狱报应经》(拟)
        《救苦观世音经》
        《普贤菩萨说此证明经》
        《僧伽和尚欲入涅盘说六度经》
        《水月观音经》
        《四门经》
        《天公经》
        《证香火本因经》
    (五)与禅定有关
        《阿弥陀佛觉诸大众观身经》
        《观经》
        《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
        《十想经》
        《相好经》
        《最妙胜定经》
    (六)与佛名忏法有关
        《观世音佛名》
    (七)反映中国人对佛教宇宙论的理解
        《二十八宿次位经和三家星经》
        《二十八天并四天下地狱已上下经》
        《楼炭经略》
        《妙法莲华经度量天地品》
        《妙法莲华经马明菩萨品》
    (八)反映中国人对佛教思想和历史的理解
        《佛性海藏经》
        《究竟大悲经》
        《如来成道经》
        《太子成道经》
        《五百梵志经》
        《照明菩萨经》
三、调和佛教与中国传统思想
    《佛母经》
    《净土盂兰盆经》
    《须弥四域经》
四、以满足人们现实需要、解决人们现实苦难为目的
    《安宅神咒经》
    《佛顶心陀罗尼经》
    《解百生怨家陀罗尼经》
    《护身命经》
    《救疾经》
    《龙种上尊王佛印法经》
    《摩利支天经》
    《七千佛神符经》
    《三厨经》
    《消灾除横灌顶延命真言经》
    《续命经》
    《延寿经》
    《呪魅经》
五、其他
    (一)伪经不伪
        《小法灭尽经》
        《孝顺子修行成佛经》
        《现报当受经》
    (二)情况不详
        《秽迹金刚禁百变法经》
        《说五佛八菩萨坛经(拟)》
        《四谛法门经》
        《天皇梵摩经》
索引
    经名首字笔画检字并索引
    经名音序首字检字并索引
    经名索引(附卷号)
    卷号索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後记

(7)构建“五台山学”的尝试之作——评《五台山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台山学”对社会发展进步具有积极意义
二、“五台山学”有丰富的学科建设内容
三、构建“五台山学”有坚实的学理支撑

(9)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明代佛教发展与僧侣生存环境
    第一节 列朝执政者对佛教的态度及影响
        一、洪武、永乐之际佛教状况
        二、仁宣英代宪诸朝之佛教
        三、孝、武两朝之佛教
        四、世宗及后来晚明佛教之中兴
    第二节 佛教义学在前中期的停滞与晚期的转变
    第三节 晚明僧侣之积极入世及其展示的意义
第二章 隆万间权力更替与僧侣势力的渗透
    第一节 女主统治与“九莲菩萨”
    第二节 憨山之于无遮会及其下狱原因
    第三节 紫柏游走宫门及“癸卯冤案”
第三章 晚明党争中的僧俗交游及相关方式
    第一节 万历朝僧人所交往之士大夫群体概况
    第二节 矿税与党争的经济立场
    第三节 开雕嘉兴藏前后的错综人事
        一、刻经场地
        二、南还与道开隐去诸原因
        三、刻经时紫柏行踪
        四、密藏道开的角色与遗集所载党争之实
    第四节 启祯间雪浪系弟子之于士大夫
        1) 与崇祯前进士之交游
        2) 与钱谦益之交游
        3) 与崇祯间进士之交游
        4) 与由儒入佛者交游
        5) 与吴伟业之交游
        6) 与东林顾、高后人交游
第四章 晚明僧侣之诗世界
    第一节 紫柏与积极入世之僧诗
    第二节 僧诗中游宴寄怀之常态
    第三节 “不拈佛法不谈诗”——意清修之僧诗
    第四节 佛学与晚明诗歌的交互影响
        一、宗教与文学之关系刍议
        二、禅宗思想影响晚明诗歌的途径
        三、格义之法下僧俗的佛典运用
附录:晚明僧侣年谱合编
参考文献
后记

(10)北宋张商英护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章 张商英护法的时代背景
    一、宋代佛教发展的趋势
        1. 佛教义理的衰落
        2. 佛教世俗化趋势的加强
    二、北宋王室佛教
        1. 宋徽宗以前北宋诸帝对佛教采取的主要政策
        2. 宋徽宗的崇道抑佛行为
    三、北宋士大夫佛教
        1. 北宋部分士大夫排佛之原因
        2. 北宋部分士大夫亲佛之原因
    四、北宋民间佛教
        1. 宋代民间佛教信仰的盛行及其表现
        2. 与佛教相关的民间宗教在宋代的流行
第二章 张商英的护法缘起与护法活动
    一、张商英的佛教因缘
        1. 张商英其人
        2. 从首触佛教到深信佛乘
        3. 嗣法兜率从悦
        4. 广泛的佛界交游
    二、张商英护法的原因
        1. 宋代官员的宗教职能
        2. 积累从政资本
        3. 对宋徽宗毁佛政策的反应
    三、张商英的护法活动
        1. 举荐高僧与提拔新秀
        2. 兴崇佛寺
        3. 调解丛林纠纷
        4. 废淫祠、置佛寺
第三章 张商英的护法思想
    一、驳斥各种排佛之说
        1. 否认佛法乃夷狄之法说
        2. 回应老子化胡说
        3. 反驳戒肉迂腐说
        4. 评析梁武帝奉佛亡国说
        5. 破析僧人不耕而食说
        6. 驳斥沙门不孝说
    二、张商英对儒、释、道三教的调和
        1. 张商英对佛、道二教的调和
        2. 张商英对儒、佛二者的调和
        3. 张商英的"三教"调和论
    三、反思与担忧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四、《五台山佛教史》书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近代日本人游记中的山东认识(1871-1931)[D]. 曲晓燕.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编目与造藏 ——唐宋之际的经录与藏经[D]. 张旭. 浙江大学, 2019(07)
  • [3]纳藏毗连地域塔城勒巴舞研究[D]. 和璇. 云南大学, 2018(04)
  • [4]近百年的中国佛教地理研究[J]. 景天星. 宗教学研究, 2017(02)
  • [5]正法与正统 ——五台山佛教圣地的建构及在东亚的视觉呈现[D]. 张书彬. 中国美术学院, 2017(05)
  • [6]敦煌佛教疑伪经综录[D]. 王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构建“五台山学”的尝试之作——评《五台山学探究》[J]. 王志超. 五台山研究, 2016(01)
  • [8]考论:“民国教育部‘着作发明及美术奖励’(1941—1949)”与“吕澂柳诒徵《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审查书》”[J]. 赖岳山. 汉语佛学评论, 2013(00)
  • [9]晚明僧侣的政治生活、世俗交游及其文学表现[D]. 王启元. 复旦大学, 2012(03)
  • [10]北宋张商英护法研究[D]. 程佩. 华中师范大学, 2011(11)

标签:;  ;  ;  ;  ;  

《五台山佛教史》书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