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含沙对水轮机组的危害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陈佳瑞[1](2021)在《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关系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多泥沙流域上,各大中型水电站中泥沙颗粒对水轮机存在不同程度的磨损影响。尤其在汛期河流输沙量为全年的77%以上,故汛期水轮机在多泥沙河流上遭受泥沙磨损问题十分严重。水轮机作为水电站的核心设备,泥沙磨损会使机组产生振动,效率降低,检修周期缩短等危害。尤其是汶川大地震后,造成岷江沿岸水土流失加剧,使得岷江河流输沙量迅猛增加,导致岷江流域水电站水轮机泥沙磨损进一步严重。因此水轮机泥沙磨损研究对寻求有效减轻映水轮机过流部件泥沙磨损的技术方法和措施,以及水电站水轮机的设计和改造都非常重要,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研究如下:1.对岷江流域映秀湾水电站HLA982a-LJ-418型水轮机全流道沙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水轮机过流部件区域各工况下压力分布均匀,从导叶进水边到转轮出水边压力沿向心方向逐渐减小,流态较好。在蜗壳底部,导叶下端,转轮靠近下环处泥沙浓度均稍高于其他截面。随着来流方向,转轮叶片出水边泥沙绕流速度最大。2.采用绕流试验方法对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进行了泥沙磨损试验,并利用3D形貌测试仪测试了叶片表面泥沙磨损量。3.建立了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含沙量的关系。4.根据计算和试验数据,通过多元线性分析方法获得了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磨损率计算公式,并按照国家标准对水轮机寿命进行了预估,提出了电站水轮机改造和合理运行的建议。
龙孝平[2](2020)在《三峡水库排沙比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文中指出泥沙淤积影响水库综合效益的发挥,对水库的长期使用不利,三峡水库作为国家内河关键性工程,其淤积问题备受关注,排沙比是水库排沙效果的重要指标,在库区淤积问题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三峡水库运行阶段向前推进,库区水沙运动特性发生改变,导致水库淤积和排沙比发生变化,针对变化后的库区排沙比研究尚少,因此本文基于三峡水库运行以来实测水沙、地形等资料,分析了新水沙条件下库区来水来沙特性、冲淤特性变化,通过入库控制站实测水沙数据,计算了不同阶段和不同时期库区排沙比,分析了排沙比特征及其变化,总结出影响三峡水库排沙比的主要影响因素,探讨了排沙比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单因子和组合因子响应关系,构建了排沙比与主要影响因素间响应关系表达式,可为进一步缓解三峡水库淤积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收集整理三峡水库基础资料,由选取的进出库控制站实测日均流量、含沙量计算每日进出库水沙量,求得不同阶段和时期淤积量与排沙比,分析表明三峡入库水沙量集中在汛期,库区不同阶段来水量变化不大,上游梯级水库投入运行后来沙量大幅减小,泥沙粒径细化,支流来沙占比相对增大,但入库水沙年内分布变化不大,累计淤积量逐年增加,泥沙淤积速度减缓。(2)根据沿程实测地形和水沙资料,分析了库区整体冲淤特性、沿程冲淤特性和纵、横断面冲淤特性,发现三峡水库运行以来淤积逐渐减小,淤积量和来沙量呈正相关,约92%的淤积发生在常年回水区,主要发生在宽谷和弯曲河段,河段形态和水流流速是影响淤积的关键因素,变动回水区的冲淤还受采砂影响,库区总体深泓线变化不大,部分淤高或冲深,断面淤积形态多样。(3)对比不同阶段排沙比特性,发现整体上围堰蓄水期排沙比最大,其次是试验性蓄水期,初期蓄水期最小,入库水沙量和坝前水位是影响排沙比的重要因素,对比年内不同时期,发现主汛期和非汛期排沙比较大,汛前消落期和汛后蓄水期排沙比相对较小,三峡水库排沙主要取决于汛期,以细沙排沙为主,粗沙淤落程度相对更重。(4)经过前述分析,总结了三峡水库淤积影响因素主要在于进出库水沙、坝前调度、河道形态和人为因素这四个方面,从工程运用角度出发,对进出库水沙、坝前调度两方面,包括流量Q、含沙量S(沙量)、泥沙粒径d和坝前水位Z这几个影响因素进行排沙比响应关系探讨,发现汛期排沙比与入库流量呈正相关,与坝前水位、滞洪时间V/Q呈负相关,在流量作用下排沙比与含沙量表现出正相关,但视作独立变量时呈负相关。(5)库区不同时段排沙比所受主要影响因素的作用不同,汛期长时段排沙比主要影响因素是滞洪时间,较短时段主要影响因素是滞洪时间,其次是出入库流量系数、最后是含沙量,除此以外还受泥沙粒径和其他因素综合影响。主汛期排沙比主要影响因素是滞洪时间,非汛期排沙比主要影响因素是含沙量,汛前消落期和汛末蓄水期受各因素综合影响较强;随着水库运行阶段向前推进,排沙比与单一影响因素间响应关系逐渐变差,受各因素综合作用增强,水库后续调度运行中尽量避免滞洪时间为16天左右的情况。(6)通过排沙比与主要影响因素间响应关系分析,本文构建了年度汛期和汛期月度排沙比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响应关系式,通过与已有排沙比公式对比,分析得出该排沙比响应关系式能较好地反映三峡水库排沙比与主要影响因素间关系,可为后续研究和提出更有效的排沙措施提供参考。
吴振[3](2017)在《水流含沙特性对金属材料磨蚀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河流泥沙含量较多,含沙水流所引起的磨蚀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为了更科学的研究含沙水流对水力机械的磨蚀危害,本文通过使用磁致伸缩仪配合自发研制的泥沙搅拌装置进行磨蚀试验研究,旨在揭示泥沙对45号钢磨蚀破坏的实际影响,为构建泥沙预测模型及水轮机的优化运行提供试验依据。本文对影响磨蚀的众多因素进行了考虑,主要包括泥沙粒径、泥沙含量、含沙水体粘性、掺气等多种情况,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装置的研制,根据试验要求,自行设计制作了相应的泥沙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在泥沙含量达到300kg/m3仍能正常运作,能较好的配合磁致伸缩仪进行磨蚀试验,并给出了详细操作使用说明。(2)单粒径泥沙磨蚀试验,结果发现随着试验的进行,45号钢磨蚀量呈现先缓慢增加,再到磨蚀量的快速增加阶段。临界粒径泥沙是确实存在的,本文给出的临界粒径范围为0.045mm-0.062mm之间,并发现临界粒径的大小与泥沙含量有关,在这一区间小幅度变化。当泥沙粒径小于临界粒径时,45号钢磨蚀量是小于清水空蚀量的,并随着泥沙含量增加磨蚀量呈现减小的趋势;当泥沙粒径大于临界粒径时,45号钢磨蚀量开始明显大于清水空蚀量,随着泥沙含量增加磨蚀量呈现增加的趋势,且增加的幅度逐渐减小。(3)临界含沙量及其掺气空蚀研究,泥沙含量由低到高增加时,磨蚀总量并不是线性增长的,而是呈现先随泥沙含量增加而增加,到达某一临界值本文认为在12kg/m3左右,即临界含沙量时随着泥沙含量增加磨蚀总量开始呈现下降趋势,当含沙量继续增加时,45号钢材料的磨蚀总量降低越来越慢,逐渐趋于稳定。试验过程中发现增加扇叶转速,水体掺气量越大,清水静止空蚀量与最大转速空蚀量相差18mg,掺气减蚀作用明显。(4)混合粒径,小于临界粒径的两种泥沙颗粒掺混其磨蚀特性与单粒径细颗粒泥沙磨蚀特性相同,均表现出来随着泥沙含量增加,磨蚀量减小的特性;大于临界粒径的两种泥沙颗粒掺混其磨蚀特性与单粒径粗颗粒泥沙磨蚀特性相同,均表现出来随着含沙量增加,磨蚀量增加的特性。通过掺混分布在临界粒径两侧的泥沙,发现在含沙量较小时,其表现出来细颗粒泥沙的磨蚀特性,磨蚀量与清水空蚀量较为接近,随着含沙量增加,逐渐表现出来粗颗粒泥沙磨蚀的特性,45号钢磨蚀量逐渐增加。
蒋文山[4](2016)在《大型水库化学污染对水力机组空化性能的不利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水能资源是我国能源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西南一大批巨型水电站规划上马和南水北调工程许多大型泵站相继建成,大型水利工程中水力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显得尤为重要。而水力机械具有良好的的空化性能是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与机组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在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大规模建设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目前我国诸多河流与湖库面临着严峻的水污染形势,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和重金属络合物等。此前,水力机械的设计、试验、模拟等大多以清水为基础进行。当引用水质遭受化学污染性质发生变化时,对水力机械的空化性能是否造成影响和造成何种影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重点就以遭受严重总磷污染的乌江流域内的电站为例,研究总磷污染水体的空化压力特性以及对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并将试验结果运用到空化流的数值模拟中去,取得较好的效果。为了了解乌江流域的总磷污染形势,实地采样考察了流域中、下游梯级电站引用水的总磷含量和底泥情况,并对流域内主要支流的污染情况作了资料收集和取样化验。化验结果表明:乌江流域中、下游总磷污染严重,水质为劣V类,底泥重金属含量高。为了研究化学污染的水对水力机械空化性能的影响,在射流试验装置中对比了引用水质为磷石膏悬浊液和清水时空化初生的条件和空化发展的状态,高速摄影观察到射流装置内引用水为总磷悬浊液时更容易发生初生空化,相同工况下空化发展更为强烈,空泡云体积明显变大。同时对总磷污染水的空化压力特性进行了专项实测,表明水体的初生空化压力与临界空化压力较清水时压力值明显增大,且在饱和浓度内,空化压力值随着总磷浓度的提高而增大。长期以来,许多水力机械书籍以及论述空化与空蚀的文献中,都将空化与水的汽化混为一谈,将发生空化时的水压认定为当时温度下水的汽化压力或饱和蒸汽压力,并将该压力值应用到水力机械的空化计算中。根据以上试验结果,考虑水质因素对描述水力机械空化性能的主要参数如空化数、水轮机空化系数、水轮机吸出高度等值做了必要的修正,并应用修正值对遭受总磷污染的构皮滩电站和三峡电站的空化性能做了评价分析。绕流物体如水轮机与叶片泵转轮叶片,当沿流面所截的翼型吸力面发生空化且来流冲角不大时,便可形成犹如附着在固体表面上的空穴。通过试验观察空化发生时空泡的变化过程,得到了空化压力与单位体积内空泡的数量和直径的关系。实验证实,空穴内部为含有很多空泡的混合水体,而不是以往普遍认为的气体,空穴的形状和尺寸同空穴内部的空泡尺寸与数量直接相关,空泡的尺寸与数量则由引用水的空化压力特性和吸力面压力分布决定,将引用水空化压力特性与三维湍流数值模拟结合起来模拟了叶轮内部的空化流动,与实际情况相符。
张欣[5](2016)在《小浪底枢纽进水塔前允许淤沙高程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浪底水库是黄河进入下游前最后一座具有较大调节能力的峡谷型水库,能为黄河下游的防洪减淤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黄河来水含沙量高,来沙量大,自1999年小浪底水利枢纽投入运用至2014年4月,库区泥沙淤积日益严重,有可能导致枢纽进水口淤堵、闸门启闭困难等问题出现。随着库区泥沙淤积发展,三角洲顶点进一步向坝前推进,当泥沙淤积推进至坝前时,随着淤沙高程的增加,将会对水库进水底孔造成一定的淤堵。当进水口底孔前泥沙淤积高程超过允许淤沙高程,打开泄水孔洞,洞前泥沙淤堵泄水孔洞,会造成孔洞不出流或短时间内不出流,从而影响工程效益发挥甚至影响枢纽工程安全运行。因此,为了确保水库安全运行及工程效益的正常发挥,开展小浪底水利枢纽进水塔群前允许淤沙高程值试验研究至关重要。本文以小浪底水库为研究对象,建立坝前库区正态浑水动床物理模型。在对模型的相似性进行验证的基础上,选取坝前特征水位210m为控制条件,分别对进水塔前183.5m、187.0m两种淤沙高程状况进行短历时拉沙,与187.0m淤沙高程状况进行持续拉沙试验,复核现阶段水库最大允许淤沙高程值的可行性。针对最大允许淤沙高程状况,开展排沙洞闸门不同相对开度方案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结果分析对比,提出了满足拉沙要求而较小弃水量的闸门相对开度运行方案。试验结果表明:(1)在坝前运行水位为210m情况下,当进水塔群前淤积面高程达183.5m或187.0m时,开启排沙洞泄流均能够有效拉沙,泄水孔洞前无淤堵。根据金属结构设备安全运行条件,小浪底水利枢纽泄水建筑物底孔前允许淤沙高程值仍可采用187.0m;(2)针对进水塔前187.0m允许淤沙高程状况,当1号、2号排沙洞工作闸门取相对开度0.15,3号排沙洞工作闸门取相对开度0.18进行泄流拉沙时,在满足预期拉沙效果,保证发电效益不显着降低的前提下,所需拉沙弃水量较小,其单位输沙弃水量约为24.48m3/t。
李孟洋[6](2016)在《水电站库区泥沙淤积及过机泥沙特性研究:小湾案例》文中研究说明河流水库水文泥沙观测是水库枢纽工程科学运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实践证明,对水库进行泥沙观测,分析研究库内水沙运动、进出库泥沙及其理化组成、库区内冲淤变化规律等,为电站水土保持、水库水沙调度和安全运行提供科学、客观的依据是很有必要的。过水轮机水沙的特性是造成水轮机的磨损破坏的原因之一,严重时将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开展过水轮机泥沙特性和对轮机磨蚀的关系研究,对制定水土保持和机组保护措施将起到支撑作用。本论文以小湾水电站库区为案例,针对小湾电站库区实际情况,合理制定了采样布置点,建立样品分析方法,并开展2015年全年进入库区和流出轮机的泥沙的全面观测采集和分析工作。通过对2015年小湾电站库区的输沙量、泥沙特性、水质情况等基础数据的剖析,总结出2015年小湾库区各项环境因素的时空环境因素变化与泥沙的相关性等规律。结果表明:小湾电站入库泥沙主要由铝硅酸盐组成,其次是Fe2O3、K2O、 CaO、MgO、Na2O等,悬沙和床沙主要化学元素O、Si、Al占据元素总量的80%以上,含重金属元素除了锰(Mn)的含量以外,均低于1ppm;床沙颗粒粗,磨圆度差,外形极不规则,尖角和棱线明显,此类石头对机组的磨损存在较大的影响?;水库的水温变化基本上遵循气温的年变化特征,年内变差幅度不超过3℃,水体一直呈弱碱性,年但变差不大,坝下水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几乎都高于坝前水体,尤其是8月最为明显,坝下水体的溶解氧略高于坝上水体,盐度一直维持在0.2ppt。小湾库区整体水质基本上长年处在二类以上。研究工作通过水库汇水区降水资料比对,选定1 972年作为2015年水文近似年,利用国际上目前认可的Brune模型对小湾库区2015年的淤积量进行了测算,值为114万吨。另外,结合2015年测量出的过水轮机泥沙量,利用水轮机流道一般磨损规律模型分别测算出2015年小湾电站机组汛前、讯中、讯后的磨蚀情况,全年平均磨蚀率为6.05mm/kh,数据显示泥沙会对水轮机造成明显的磨蚀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小湾电站后续的泥沙观测方法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同时为其它水库开展此类监测和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范玉[7](2017)在《水沙两相流理论及引水工程管道输沙问题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泥沙问题是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探讨和完善水沙运动理论,研究河流泥沙特性也是理论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综述了泥沙运动力学方面的基础研究成果,包括泥沙起动、推移运动和悬移运动、推移质输沙率及挟沙力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悬沙浓度垂向分布的一些经典理论进行了总结,对管道水流的输送方式进行探讨,讨论了对应不同水流强度下管道内水沙的流动状态。总结了水沙两相流的研究现状,结合连续介质模型和颗粒动力模型这两种模型方法的特点,从连续介质微元体的运动分析出发,建立了平均意义上的流体流动和颗粒运动的固液两相流基本方程,对流体N-S方程、描述颗粒运动的B.B.O方程、多孔介质中流体运动的Brinkman方程和渗透Darcy方程等进行了统一解释,得到了水沙两相流连续和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推导了河床底部泥沙运动方程。泥沙颗粒特性是水力输送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山西中部引水工程中泥沙特性试验分析,介绍了泥沙取样、泥沙含沙量、颗粒级配、矿物成分以及颗粒的几何特性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在颗粒形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泥沙颗粒的平面圆度系数的方法,通过傅里叶级数展开对颗粒的形状进行拟合,模拟出泥沙颗粒边缘轮廓的变化,在该研究工程中得出了圆角形颗粒占泥沙颗粒的主要成分的结论。根据球体绕流解建立的静水泥沙沉降阻力系数,分析了球度系数与形状系数对水流阻力系数的影响。考虑黄河为高含沙水流河道,引水工程中不可避免的会挟带部分泥沙进入输水系统。本文对管道引水输沙首次提出管道水流挟沙力的概念,运用经典的Einstein输沙理论方法,用管道推移质输沙率代替传统推移质输沙率概念,确定水流强度与管道推移质输沙率的关系,同时得到了管内悬移质的参考浓度,通过对悬移质浓度垂向分布的扩散理论进行修正,得到了不同参考浓度对应的悬沙浓度的垂向分布,并进行了验证,运用管道水流挟沙力的概念,得到了不同泥沙中值粒径、水流强度对应的水流挟沙力,结合浆体管道输送状态的经验流速公式,确定管道输沙的水流运动状态,为引水工程的泥沙运动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最后借鉴床面冲淤变形方程,通过量纲分析,建立了壁面磨损方程,并对管壁和水泵的相对磨损率进行了估算。
柳王荣[8](2013)在《龙江河饮用水源突发性隔污染处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饮用水源重金属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威胁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面对日显严重的饮用水源重金属污染问题,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已成当务之急。本论文紧密结合2012年广西龙江河镉(Cd)污染突发事件,探索了以聚合氯化铝(PAC)为絮凝剂的氢氧化物沉淀法与混凝联用技术去除饮用水源中镉污染的影响因素及最佳混凝技术条件,研究了采用该技术除镉后所形成絮体的稳定性及其在龙江河中的迁移规律,并通过该技术在龙江河应急处置中实际应用,验证了其应用于饮用水源突发性镉污染应急处置的可行性及可靠性。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混凝沉淀实验表明:以PAC为絮凝剂的氢氧化物沉淀法与混凝联用技术对模拟龙江镉污染河水中镉的去除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河水初始pH、PAC投加量及水力条件。其最佳混凝技术条件为:河水初始pH为9.0,PAC投加量为40mg/L,第一至第四阶段搅速分别为400、250、100、50r/min,各阶段搅拌持续时间分别为0.5、5、3、3min,静置时间为1h。在最佳混凝技术条件下,PAC对模拟龙江河水环境中的镉去除效果较好。(2)含镉絮体稳定性实验表明:河水初始pH及扰动对含镉絮体中镉的溶出或释放影响很大。在中性至偏碱性的水环境中,含镉絮体中镉的溶出量较低,稳定性较好;而酸性水环境中,含镉絮体中镉的溶出量较高,稳定性较差。扰动条件下,含镉絮体中镉的释放量较高,稳定性较差;若扰动的同时降低河水pH值至酸性,则含镉絮体中镉的溶出量及释放量更高,稳定性更差。因此,在龙江河的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估工作中应加强汛期的监测。(3)龙江河应急处置后汛期的密切监测结果表明:龙江河、柳江水体中镉浓度总体上缓慢下降至背景值水平;汛期龙江河大部分含镉沉积物随泥沙、水流及附着藻类向下游迁移,含镉沉积物对水质的环境风险逐渐消除;龙江河底泥镉含量也已逐渐降低,并逐渐恢复至背景水平。(4)2012年龙江河突发性镉污染事件的成功处置,并且处置后含镉沉积物的生态环境风险逐渐降低,有效验证了以PAC为絮凝剂的氢氧化物沉淀法与混凝联用除镉技术的可行性与可靠性较强,可以应用于饮用水源突发性镉污染的应急处置。
刘娟[9](2013)在《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关键部件动力特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机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进步,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容量不断提高,与此同时,机组的振动问题也日益突出,因而对水轮发电机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组的轴系稳定性和动力特性是机组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不仅直接影响机组的运行品质,同时也影响机组的使用寿命。为了避免水电机组共振现象的发生、保证其稳定运行,对大型水轮发电机进行了机械计算。由于发电机转子系统的稳定性对供电可靠性以及并网稳定性有很大影响,这就要求发电机转轴有很高的承载力和刚度。并且设计合理的临界转速,确保发电机额定转速远离临界转速,避免产生共振现象。本文首先概述了大力发展水力发电的必要性;为了深入的了解大型水轮发电机发展历史,讲述了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发展背景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本文以某卧式大型水轮发电机为研究对象,详细地介绍了引起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的三大主要因素—机械因素、电磁因素、水力因素,再分别讨论了各种因素引起振动的现象以及如何减小或消除该种振动的方法;其次,本文运用公式计算的方法计算其动力学特性。着重对转轴进行了机械计算,具体包括转轴承载能力、轴的各种机械应力、安全系数、挠度、临界转速、轴的强度计算和结果验证。根据计算的结果分析转轴的特性,为水轮发电机组的设计和稳定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最后,在经验公式计算的基础上,利用ANSYS软件对机组的重要零部件部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动力特性分析。分析过程中充分模拟并体现了整体和局部的受力特性,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分析结果表明,该结构达到了设计要求。与传统经验公式计算方法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时间,其精度也更能满足工程要求。为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同时为机组结构的合理设计提供了研究方法。为机组合理优化配置,减少维护,增加寿命,提高了经济效率提供了前提条件。
张芳麟[10](2011)在《水轮机稳水栅损坏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对四川东方电机厂给雅安石棉金窝电站设计的冲击式水轮机的稳水栅在机组运行不到半年,就被从转轮排出的水流冲击而使稳水栅与工字钢焊接的根部被冲断裂为探讨问题的起因。文章从冲击式水轮机的概述、工作原理、性能分析和参数的选择,以及机组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汽蚀损坏、泥沙磨损损坏、机组振动损坏和焊接损坏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稳水栅被水流冲击损坏的根本原因。通过对影响水轮机正常运行的主要原因的分析,最终确定稳水栅与工字钢焊接根部被水流冲击损坏断裂的根本原因是水流冲击的力学特性和稳水栅的焊接结构,为此,建立了力学模型进行探讨。把稳水栅受水流的冲击作用力简化为简支梁模型,利用流体力学的能量方程和物理学中的动量定理,从力学探讨中找到了稳水栅与工字钢焊接根部断裂的根本原因。根据其原因进行了改进和提高,达到了机组正常运行时不被损坏的目的。文章从水轮机的焊接特性和焊接结构进行分析。焊接在水轮机制造中已广泛应用,而且相当成熟,就连转轮这样重要的部件都是通过焊接打磨而成的。由于稳水栅被冲击水流损坏的是稳水栅与工字钢焊接的根部,因此,本论文只探讨其焊接根部。由于机组在运行过程中有机组的振动,文章认为把稳水栅和机壳分开,在原有的稳水栅两边各焊一根钢条,起导向和减小摩擦用。把改进后的稳水栅放在论文中所说的改进后的水工建筑物中,这样才会有效的保护机壳、稳水栅和水工建筑物。文章最后把分析和探讨的结论给以延展,为以后设计水轮机提供理论借鉴,对其它水电站水轮机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类似工程问题提供工程实践参考。
二、高含沙对水轮机组的危害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含沙对水轮机组的危害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数值计算模型 |
2.1 固液两相流动基本方程 |
2.2 湍流计算模型 |
2.3 本章小结 |
3 映秀湾电站水轮机计算几何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3.1 水轮机基本设计参数 |
3.2 三维几何模型 |
3.3 计算网格划分及无关性检验 |
3.4 边界条件 |
3.4.1 进口边界条件 |
3.4.2 出口边界条件 |
3.4.3 壁面条件 |
3.5 本章小结 |
4 映秀湾电站水轮机内部沙水流动计算结果及分析 |
4.1 电站泥沙参数及计算工况 |
4.2 不同工况转轮和导叶区域局部压力分布 |
4.3 不同工况过流部件泥沙浓度和速度分布 |
4.3.1 出力P=42.2MW工况 |
4.3.2 出力P=30.9MW工况 |
4.3.3 出力P=11.8MW工况 |
4.4 本章小结 |
5 映秀湾电站水轮机转轮叶片磨损试验及结果分析 |
5.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5.1.1 试验原理 |
5.1.2 磨损测试方法 |
5.2 试验装置的设计和制作 |
5.3 试验系统 |
5.4 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1 表面形貌测试 |
5.4.2 叶片表面试验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机组寿命预估 |
6.1 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含沙量的关系 |
6.2 磨损率计算式 |
6.2.1 测试标记点数据结果 |
6.2.2 磨损率计算式 |
6.3 磨损预估方法 |
6.4 过流部件磨损寿命预估 |
6.5 映秀湾水电站水轮机改造和运行建议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2)三峡水库排沙比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淤积研究现状 |
1.2.2 水库淤积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
1.2.3 三峡水库淤积研究现状 |
1.2.4 水库排沙与排沙比研究现状 |
1.2.5 三峡水库排沙比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三峡水库概况及淤积特性 |
2.1 三峡水库概况 |
2.1.1 流域概况 |
2.1.2 蓄水进程 |
2.2 来水来沙特性 |
2.2.1 来水特性 |
2.2.2 来沙特性 |
2.3 冲淤特性 |
2.3.1 整体冲淤特性 |
2.3.2 沿程冲淤特性 |
2.3.3 纵、横断面冲淤变化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三峡水库排沙比特性 |
3.1 排沙比基本参数确定 |
3.1.1 排沙比计算方法 |
3.1.2 入库出库控制站选取 |
3.2 年际排沙比特性 |
3.3 年内排沙比特性 |
3.3.1 月排沙比特性 |
3.3.2 汛期排沙比特性 |
3.3.3 非汛期排沙比特性 |
3.3.4 场次洪水排沙比特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三峡水库汛期排沙比与水沙关系探讨 |
4.1 排沙比主要影响因子 |
4.2 排沙比与单因子响应关系 |
4.2.1 排沙比与入库流量响应关系 |
4.2.2 排沙比与入库含沙量响应关系 |
4.2.3 排沙比与入库沙量响应关系 |
4.2.4 排沙比与泥沙粒径响应关系 |
4.2.5 排沙比与坝前水位响应关系 |
4.3 排沙比与组合因子响应关系 |
4.3.1 排沙比与入库流量及坝前水位联合响应关系 |
4.3.2 排沙比与入库沙量及泥沙粒径组合响应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峡水库排沙比计算及分析 |
5.1 排沙比计算 |
5.2 不同排沙比公式对比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着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3)水流含沙特性对金属材料磨蚀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泥沙磨蚀问题的研究现状 |
1.2.1 空蚀、磨损和磨蚀研究现状 |
1.2.2 磨蚀试验设备 |
1.2.3 磨蚀公式 |
1.2.4 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泥沙磨蚀实验设计 |
2.1 试验条件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3 试验方案 |
2.3.1 单粒径泥沙磨蚀 |
2.3.2 级配粒径泥沙磨蚀 |
2.3.3 临界含沙量磨蚀研究 |
2.3.4 水流掺气对磨蚀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泥沙起动装置的研制 |
3.1 装置的研制 |
3.1.1 装置的总体效果 |
3.1.2 泥沙的起动 |
3.1.3 装置各部位详细介绍 |
3.2 装置操作 |
3.2.1 技术指标 |
3.2.2 使用过程 |
3.2.3 装置存在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粒径泥沙对磨蚀的影响 |
4.1 破坏过程 |
4.2 临界粒径试验研究 |
4.2.1 泥沙粒径对磨蚀的影响 |
4.2.2 泥沙含量对磨蚀的影响 |
4.3 磨蚀程度系数 |
4.4 水体粘性对磨蚀的影响 |
4.5 临界泥沙粒径探讨 |
4.6 临界含沙量 |
4.7 转速对空蚀的影响 |
4.7.1 磨蚀结果 |
4.7.2 结果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混合粒径泥沙对磨蚀的影响 |
5.1 试验结果 |
5.2 总含沙量对磨蚀的影响 |
5.3 泥沙级配对磨蚀的影响 |
5.3.1 小于临界粒径的级配泥沙磨蚀特性 |
5.3.2 大于临界粒径的级配泥沙磨蚀特性 |
5.3.3 大于和小于临界粒径的级配泥沙磨蚀特性 |
5.3.4 掺混泥沙与单粒径不同含沙量结果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4)大型水库化学污染对水力机组空化性能的不利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空化与空蚀的研究历史与进展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空化的基本原理 |
2.1 空化核理论 |
2.2 水力机械中的空化 |
2.3 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乌江流域水污染评价 |
3.1 乌江的水文条件 |
3.2 乌江电站的梯级分布 |
3.3 乌江流域的水质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化学污染水体的空化压力特性研究 |
4.1 引用水的射流空化试验 |
4.2 引用水射流空化试验结果及分析 |
4.3 化学污染水体的空化压力特性试验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化学污染引用水对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
5.1 引用水质对绕流空化系数的影响 |
5.2 引用水质对水轮机空化系数的影响 |
5.3 引用水质对水轮机吸出高度的影响 |
5.4 构皮滩电站水轮机吸出高度分析 |
5.5 三峡电站水轮机空化性能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考虑水质特性的空化流数值模拟 |
6.1 空泡数量与尺寸同引用水空化压力的关系 |
6.2 附着空穴的形成和内部结构 |
6.3 水泵叶轮内部空化流数值模拟 |
6.4 空化流模拟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小浪底枢纽进水塔前允许淤沙高程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小浪底水库工程概况 |
1.3 小浪底水库泥沙淤积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模型设计与验证 |
2.1 模型设计 |
2.1.1 模型相似理论 |
2.1.2 比尺选择 |
2.2 模型布置 |
2.2.1 整体平面布置 |
2.2.2 模型制作 |
2.2.3 量测仪器 |
2.3 模型验证 |
2.3.1 试验水沙条件 |
2.3.2 河床边界初始条件 |
2.3.3 模型验证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进水塔群泄水底孔前允许淤沙高程值复核试验 |
3.1 研究方案 |
3.2 底孔前允许淤沙高程 183.5m方案 |
3.2.1 试验过程 |
3.2.2 试验成果 |
3.3 底孔前允许淤沙高程 187.0m短历时方案 |
3.3.1 试验过程 |
3.3.2 试验成果 |
3.4 底孔前允许淤沙高程 187m持续拉沙方案 |
3.4.1 控制条件 |
3.4.2 试验成果 |
3.5 底孔前允许淤沙高程复核试验结论 |
4 排沙洞工作闸门不同开度短历时拉沙试验研究 |
4.1 试验控制条件 |
4.2 工作闸门不同相对开度方案试验成果 |
4.2.1 1 号、2 号排沙洞取相对开度 0.40,3 号排沙洞取相对开度 0.48 方案试验 |
4.2.2 1 号、2 号排沙洞取相对开度 0.15,3 号排沙洞取相对开度 0.18 方案试验 |
4.2.3 1 号、2 号排沙洞取相对开度 0.35,3 号排沙洞取相对开度 0.40 方案试验 |
4.3 不同开度方案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4.3.1 拉沙用水量对比分析 |
4.3.2 闸门开启后,泥沙淤堵孔洞时间对比分析 |
4.3.3 出口含沙量对比分析 |
4.3.4 塔前冲刷漏斗对比分析 |
4.3.5 单位输沙水量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水电站库区泥沙淤积及过机泥沙特性研究:小湾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 |
1.2 课题主要内容 |
1.3 课题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断面布设 |
1.3.2 观测频次 |
1.3.3 野外采样方案及设备 |
1.3.4 样品分析测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电站建设对河流泥沙的影响 |
2.2 河流输沙对电站运行的影响 |
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2.4 澜沧江-湄公河水电开发的泥沙变化响应研究及其存在问题 |
2.5 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研究 |
2.6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入出库断面泥沙量及过机泥沙特性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断面泥沙量及过机泥沙特性研究方法 |
3.2.1 出入库泥沙测验 |
3.2.2 过机泥沙特性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小湾出入库断面泥沙含量 |
3.3.2 泥沙矿物组成及硬度 |
3.3.3 泥沙元素组分 |
3.3.4 泥沙颗粒微形貌特征 |
3.3.5 重金属含量 |
3.4 小结 |
第四章 过机水体环境指标分析 |
4.1 研究方法 |
4.1.1 断面布设 |
4.1.2 水样分析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常规八项指标检测 |
4.2.2 离子浓度分布及总硬度 |
4.2.3 重金属含量 |
4.3 小结 |
第五章 水库泥沙淤积及机组磨蚀评估 |
5.1 库区淤积计算 |
5.1.1 数据整理及计算方法 |
5.1.2 计算过程及结果 |
5.2 机组磨蚀评估 |
5.2.1 评估方法 |
5.2.2 评估过程及结果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6.3 存在不足 |
附录:洱源、云龙、漾濞、永平历年降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水沙两相流理论及引水工程管道输沙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水沙两相流理论及研究进展 |
1.2.1 水沙两相流理论 |
1.2.2 水沙两相流研究进展 |
1.3 管道输沙研究 |
1.3.1 流动状态研究 |
1.3.2 浓度和速度的分布研究 |
1.3.3 临界流速的研究 |
1.3.4 摩阻损失的研究 |
1.3.5 泵送设备与管道动态特性 |
1.4 引水工程与泥沙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水沙运动机理 |
2.1 泥沙起动研究 |
2.1.1 起动流速 |
2.1.2 起动拖曳力 |
2.1.3 起动功率 |
2.2 颗粒的运动形式 |
2.2.1 推移运动 |
2.2.2 悬移运动 |
2.3 管道输沙的基本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固液两相流耦合运动方程 |
3.1 两相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3.1.1 欧拉?欧拉方法 |
3.1.2 欧拉-拉格朗日法 |
3.2 固液两相流耦合方程的建立 |
3.2.1 几点假定 |
3.2.2 固液两相流连续方程 |
3.2.3 固液两相流运动方程 |
3.3 方程应用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引水工程泥沙特性分析及静水沉降规律研究 |
4.1 泥沙特性 |
4.1.1 山西中部引水工程概况 |
4.1.2 泥沙含沙量 |
4.1.3 泥沙颗粒分析 |
4.1.4 矿物分析 |
4.1.5 颗粒几何特性分析 |
4.2 泥沙静水沉速 |
4.2.1 拟序渐近序列解 |
4.2.2 沉速阻力系数公式 |
4.2.3 球度系数与形状系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引水工程管道输沙规律研究 |
5.1 引水工程输沙特性 |
5.2 管道水沙分布 |
5.2.1 管道内流速分布 |
5.2.2 泥沙浓度分布研究 |
5.3 摩阻损失及管壁磨损计算 |
5.3.1 运动状态与摩阻损失 |
5.3.2 壁面磨损方程 |
5.4 水泵磨损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8)龙江河饮用水源突发性隔污染处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课题来源及背景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背景 |
2 水体镉污染概述 |
2.1 水体镉污染现状 |
2.2 水体镉污染的来源 |
2.3 水体镉污染的危害 |
2.4 水体镉污染处理技术 |
2.4.1 植物修复技术 |
2.4.2 生物去除技术 |
2.4.3 物理化学处理技术 |
3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概述 |
3.1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定义 |
3.2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分类 |
3.3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特点 |
3.4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危害 |
3.5 突发性水体镉污染应急处理技术 |
3.5.1 吸附法 |
3.5.2 化学沉淀法 |
4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意义 |
4.3 主要内容 |
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5.1 研究方法 |
5.1.1 室内模拟实验 |
5.1.2 实际工程验证 |
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强化混凝技术条件研究及其效果验证 |
1 实验器材及试剂 |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单因素实验 |
2.1.1 最佳pH范围的筛选 |
2.1.2 最佳投药量范围的筛选 |
2.2 正交实验 |
2.3 氢氧化物沉淀法与混凝联用技术除镉效果验证实验 |
2.3.1 烧杯混凝沉淀验证实验 |
2.3.2 有机玻璃柱混凝沉淀验证实验 |
2.4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单因素实验结果 |
3.1.1 最佳pH范围的确定 |
3.1.2 最佳投药量范围的确定 |
3.2 正交实验结果 |
3.3 氢氧化物沉淀法与混凝联用技术除镉效果验证实验结果 |
3.3.1 烧杯混凝沉淀验证实验结果 |
3.3.2 有机玻璃柱混凝沉淀验证实验结果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龙江河突发性镉污染事件及其应急处置 |
1 龙江河突发性镉污染事件概况 |
1.1 流域概况 |
1.2 事件过程 |
1.3 污染源识别与控制 |
2 龙江河突发性镉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 |
2.1 应急决策 |
2.2 应急目标 |
2.3 应急总体方案 |
2.3.1 总体思路 |
2.3.2 监测方案 |
2.3.3 污染物削减措施 |
2.4 污染物削减工程的实施及其效果 |
2.4.1 原理概述 |
2.4.2 工程实施 |
2.4.3 实施效果 |
2.5 工程削减除镉措施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
2.6 结论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镉絮体稳定性实验研究 |
1 实验器材及试剂 |
1.1 实验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PAC混凝沉淀实验生成含镉絮体的稳定性实验 |
2.1.1 相同模拟河床类型下的镉溶出实验 |
2.1.2 相同模拟河床类型下的模拟洪水实验 |
2.1.3 不同模拟河床类型下的镉溶出实验 |
2.1.4 不同模拟河床类型下的模拟洪水实验 |
2.2 龙江河镉污染应急处置产生含镉絮体的稳定性实验 |
2.2.1 不同搅速对絮体稳定性的影响实验 |
2.2.2 扰动条件下不同pH对絮体稳定性的影响实验 |
2.2.3 含镉絮体在模拟水环境中的稳定性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PAC混凝沉淀实验生成含镉絮体的稳定性实验结果 |
3.1.1 相同模拟河床类型下的镉溶出实验结果 |
3.1.2 相同模拟河床类型下的模拟洪水实验结果 |
3.1.3 不同模拟河床类型下的镉溶出实验结果 |
3.1.4 不同模拟河床类型下的模拟洪水实验结果 |
3.2 龙江河镉污染应急处置产生含镉絮体的稳定性实验结果 |
3.2.1 不同搅速对絮体稳定性的影响 |
3.2.2 扰动条件下不同pH对絮体稳定性的影响 |
3.2.3 含镉絮体在模拟水环境中的稳定性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含镉沉积物迁移规律初探 |
1 监测方案 |
1.1 概述 |
1.2 监测断面及监测项目 |
1.3 监测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质监测结果与分析 |
2.2 悬浮泥沙及含镉沉积物监测结果与分析 |
2.3 底泥监测结果与分析 |
2.3.1 底泥分布特征 |
2.3.2 底泥镉含量变化特征 |
2.3.3 柳州水厂污泥镉含量变化特征 |
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论 |
2 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关键部件动力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当前我国水电开发概况 |
1.1.2 大型水轮发电机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
1.2 水轮发电机组结构 |
1.3 水轮发电机组振动的振源分析 |
1.4 基于 ANSYS 的有限元分析过程 |
1.5 本文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因分析 |
2.1 机械原因引起的振动 |
2.2 电磁原因引起的振动 |
2.3 水力原因引起的振动 |
2.3.1 卡门涡动引起的振动 |
2.3.2 尾水管内低频涡带引起的振动 |
2.3.3 涡壳、导叶和转轮水流不均匀引起的振动 |
2.3.4 压力管道中的水力振动 |
2.3.5 其他水力振动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轮发电机组转轴的刚、强度计算 |
3.1 计算参数 |
3.2 转轴强度计算 |
3.2.1 转轴强度基本数据计算 |
3.2.2 机械应力计算 |
3.2.3 转轴强度计算分析 |
3.3 转轴刚度的计算 |
3.3.1 计算转轴刚度的基本参数 |
3.3.2 转轴刚度计算 |
3.3.3 转轴刚度计算分析 |
3.4 转轴临界转速的计算 |
3.4.1 转轴临界转速基本数据 |
3.4.2 转轴第一临界转速计算 |
3.4.3 临界转速对发电机转轴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机组关键部件动力特性分析 |
4.1 机组轴系挠度有限元分析 |
4.1.1 建立主轴挠度计算模型 |
4.1.2 网格划分 |
4.1.3 机组轴系临界转速和固有频率计算 |
4.2 水轮机整体流道流动有限元分析 |
4.2.1 计算模型及网格划分 |
4.2.2 计算边界条件 |
4.2.3 压力计算结果 |
4.3 机组地脚螺栓支反力有限元分析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水轮机稳水栅损坏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冲击式水轮机 |
1.1 冲击式水轮机概述 |
1.1.1 冲击式水轮机的定义 |
1.1.2 冲击式水轮机的特点 |
1.1.3 冲击式水轮机的分类 |
1.2 冲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 |
1.2.1 冲击式水轮机的能量特性 |
1.2.2 比转速和最佳直径比值的关系 |
1.2.3 射流对水斗的运动 |
1.3 冲击式水轮机的性能分析及其主要参数的选择 |
1.3.1 性能分析 |
1.3.2 能量平衡 |
1.3.3 主要参数的选择计算 |
第2章 冲击式水轮机工作特性及相关机理分析 |
2.1 水轮机的汽蚀特性 |
2.1.1 汽蚀和汽蚀破坏 |
2.1.2 水轮机中的汽蚀现象和汽蚀类型 |
2.1.3 水轮机汽蚀系数和装置汽蚀系数 |
2.2 冲击式水轮机的泥沙磨损 |
2.2.1 泥沙磨损的特性、危害及分类 |
2.2.2 泥沙磨损机理及影响因素 |
2.2.3 泥沙磨损与汽蚀破坏的关系 |
2.2.4 水轮机抗泥沙磨损措施 |
2.3 冲击式水轮机的振动成因 |
2.3.1 涡带激起的振动 |
2.3.2 吸出管中涡带激起的振动 |
2.3.3 转轮止漏环(迷宫环)中的压力脉动 |
2.3.4 转轮叶片进口处压力脉动引起的振动 |
2.4 金窝电站水轮机效率及效率的修正 |
第3章 金窝电站水轮机稳水栅被水流冲击破坏的原因 |
3.1 金窝电站地理成因 |
3.1.1 金窝电站地理位置 |
3.1.2 金窝电站概况 |
3.1.3 贡嘎山简介 |
3.2 金窝电站使用冲击式水轮机的原因 |
3.2.1 田湾河流域概况 |
3.2.2 田湾河流域电站布置 |
3.3 水流的力学特性和机组的振动 |
3.3.1 稳水栅在冲击式水轮机中的作用 |
3.3.2 稳水栅与冲击式水轮机的连接方式 |
3.3.3 转轮出口水流的流动 |
3.3.4 水流力学特性及力学模型 |
3.3.5 冲击式水轮机的振动 |
3.4 稳水栅的焊接特性及焊接结构 |
3.4.1 焊接工艺 |
3.4.2 焊接在水轮机中的应用 |
3.4.3 稳水栅的焊接工艺及焊接模型 |
第4章 防止稳水栅被水流冲击破坏的措施 |
4.1 改变水流的力学特性和防止机组的振动 |
4.1.1 改变水流的力学特性 |
4.1.2 防止机组的振动 |
4.2 改变并强化焊接结构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四、高含沙对水轮机组的危害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映秀湾电站河流浊度与水轮机转轮叶片泥沙磨损关系研究[D]. 陈佳瑞. 西华大学, 2021(02)
- [2]三峡水库排沙比与水沙响应关系研究[D]. 龙孝平.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水流含沙特性对金属材料磨蚀的影响机制研究[D]. 吴振. 天津大学, 2017(06)
- [4]大型水库化学污染对水力机组空化性能的不利影响[D]. 蒋文山.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5]小浪底枢纽进水塔前允许淤沙高程试验研究[D]. 张欣.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6]水电站库区泥沙淤积及过机泥沙特性研究:小湾案例[D]. 李孟洋. 昆明理工大学, 2016(02)
- [7]水沙两相流理论及引水工程管道输沙问题的研究[D]. 范玉. 天津大学, 2017(04)
- [8]龙江河饮用水源突发性隔污染处置技术研究[D]. 柳王荣.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9]大型水轮发电机组关键部件动力特性分析[D]. 刘娟. 湖南大学, 2013(04)
- [10]水轮机稳水栅损坏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 张芳麟. 安徽理工大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