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清代嫩江流域的鄂温克族(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博[1](2020)在《非遗视域下鄂温克族瑟宾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瑟宾节是鄂温克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也是鄂温克人一年一度的狂欢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民族特征、活态传承特征以及娱乐狂欢特征,该民族节日于2011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过去相比,瑟宾节发生了很大变迁,作为非遗项目的瑟宾节无论是节日形式还是内容都更加丰富,现如今其涵盖了鄂温克族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艺术、民族风情等众多渔猎农牧信息,服务于鄂温克人的物质生产、社会生活及精神信仰,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群体性、稳定性、多样性等特点。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瑟宾节是鄂温克民族文化的集合体,将其置于整个鄂温克族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中考察和理解,有助于在保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通过全方位了解鄂温克族瑟宾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视角,对瑟宾节进行文化解读,进而对其在当代社会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进行探讨。通过对瑟宾节的历史文化渊源的了解,明析瑟宾节产生发展的五个阶段,厘清其文化变迁的缘由,通过瑟宾节呈现的各种民俗活动,深入挖掘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进一步了解瑟宾节的价值功能与时代意义,让文化传承、民族认同、调节娱乐和社会教育融入到鄂温克族同胞的节日活动中,有利于存续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唤醒民族文化历史记忆。通过剖析瑟宾节保护与传承的现状,针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更好地创新保护与传承方式、开发与利用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是当务之急。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非遗传承主体、保护主体、传播媒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四个维度加强瑟宾节的保护与传承,借鉴其他少数民族节日保护与传承的经验,创新鄂温克族瑟宾节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对当下瑟宾节的文化传承以及节日的未来走向提出具体的保护路径,无疑对瑟宾节的保护与延续、传承与发展大有裨益。
秦琪[2](2020)在《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乡村振兴、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等政策背景下,黑龙江的传统村落也正处于转型发展阶段,一方面提供了历史契机,另一方面,因缺乏对黑龙江传统村落的研究,不免出现脱离村民、脱离实际、脱离特色等诸多建设问题。如何脱离“拿来主义”和“趋同建设”,实现黑龙江传统村落的顺利转型和持续性发展,是目前面临的困惑。因此本文从乡村景观角度切入,试图丰富基础性研究并挖掘本质特色,以实现黑龙江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的良性健康发展。首先,基于乡村景观理论和实践基础,以黑龙江省14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查、文献查阅、归纳演绎和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总结得出黑龙江传统村落的乡村景观要素,并将其归纳为自然生境景观、居住生活景观和经济生产景观三个层面。其次,在三个层面的基础上进行展开研究,将自然生境景观分为村落选址、景观格局、边界形态;居住生活景观分为建筑空间、街巷空间、院落空间、节点空间和非物质文化;经济生产景观分为农业种植景观和其他生产景观,逐一进行分析与总结,从而系统性、全面性、针对性的了解黑龙江传统村落的乡村景观内涵。最后,分析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的现存问题,反思问题根源之所在,提出共生性、整体性、活态性和生态性的保护原则。从生境、生产、生活角度,分别提出实际性的保护与提升方法,以实现村落“生境、生产、生活”间的有机支撑和联动发展,推动乡村景观的良性转型。本文从风景园林学科出发,基于乡村景观理论的研究,能够拓展黑龙江传统村落的研究视角,丰富传统村落多元化理论研究。同时,理论研究及策略的提出,为黑龙江传统村落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都永浩[3](2020)在《黑龙江流域鄂温克族的来源、部落族群与社会结构——基于北方丝绸之路文化带的研究》文中指出埃文基人迁徙到黑龙江中上游右岸后,分化成鄂温克的不同部落族群,形成了文化上有所区别的三个次级部落族群"索伦人""通古斯人"和"雅库特人"(使鹿部)。这三个鄂温克部落族群南迁以前属于同一个地域族群,拥有大致共同的语言和文化,这个地域族群不是政治共同体,也不是统一的部落联盟,但由于拥有相似的文化而自称为"鄂温克"(埃文基)。鄂温克族是一个在黑龙江流域中上游具有重要影响的部落族群集团。在国家职能没有完全介入前,还不能说是一个具有明确自我认同的民族,在此前鄂温克族还不是一个具有自我政治认同的民族共同体。从文化角度而言,原始社会末期的文化是这一部落族群集团的主要特征,只是从近代开始,国家职能的介入改变了这一特征,出现了多样化的变异,这在现今黑龙江两岸的鄂温克族(埃文基人)得以体现。特别是部分南迁黑龙江右岸的鄂温克族,这种文化变异更为明显,通古斯鄂温克族从事了牧业,而部分索伦鄂温克族从事了农业。研究鄂温克族的历史变异情况,特别是文化的变化过程,是鄂温克(埃文基)部落族群研究的重要课题。
苏丽君[4](2020)在《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达斡尔族(Daur)是我国北方人口较少民族之一,现今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市、黑龙江省的齐齐哈尔市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城地区。扎恩达勒是达斡尔族人在过去长期的生产活动中自然产生的一种音乐形式,在达斡尔族传统音乐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与达斡尔族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是其表达情感、抒发心绪的重要载体。同时,扎恩达勒蕴含着浓厚的民族历史文化,具有珍贵的价值。近年来,关于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一些令人欣喜的成果,但笔者通过对文献的梳理后发现,这些成果多集中在达斡尔族传统音乐、民歌的整体研究,或相同区域内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比较研究方面,而对于扎恩达勒这一音乐形式的专题性研究,以及对扎恩达勒与达斡尔族人生活之间关系的解读等方面的探究较少。本文将研究视角锁定为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的整体研究。首先,笔者运用民族身份的“局内人”进行参与观察及学者“局外人”的理论视角,在调研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对扎恩达勒进行重点的考察,探讨了扎恩达勒的基本定义,简单梳理出20世纪以来扎恩达勒的发展历程。其次,运用音乐形态分析的方法,分析出扎恩达勒的音乐、唱词等艺术特征,对扎恩达勒在四个方言区存在的区域特色及原因进行描述与分析。最后,运用民族音乐学、人类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扎恩达勒背后体现的音乐文化价值进行诠释,为扎恩达勒这一独特的民族音乐文化能够更好的延续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举措建议。文章主要由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组成。在绪论部分整理、分析了达斡尔族传统音乐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笔者在此文中的研究目的与方法。正文部分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简要概述了达斡尔族及其传统民歌,对生成扎恩达勒这一音乐形式的自然、人文生态进行了背景介绍,并简要描述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的发展历程与类型;第二章分别从定义、艺术特征及区域特色三个角度对扎恩达勒进行论述与分析;第三章以扎恩达勒为中心,从社会功能、文化价值及保护与传承方面对扎恩达勒所蕴含的音乐文化意义进行解读。
王丽伟[5](2019)在《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文中指出有关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对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研究还十分薄弱。本文发挥笔者专业知识结构特长与地域文献资源的优势,运用历史学与音乐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与视角,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与尝试,较系统、全面、深入地探究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以利于东北区域社会文化史的研究。本论文内容如下:一、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社会环境。主要阐述近代东北社会环境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的影响,包括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民族构成与分布,分析东北区域社会环境与民族民间音乐文化影响成因,以对近代东北区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形态及特征进行理论阐释,对主体内容加以客观把握。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考察。运用长时段的研究方法,考察东北古代与东北近代民族民间音乐。有关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即古代东北的肃慎、挹娄、勿吉音乐;渤海国的靺鞨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及“渤海乐”在后世的流传;金代女真音乐、金代民间音乐。自清代以来,随着东北民族的发展,与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渗透、各民族杂居的地区风俗互染,形成了蒙古族草原音乐文化、满族的萨满音乐文化、朝鲜族的音乐文化等等,将东北独具特色的民族民间音乐呈现出来。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包括东北民族民间歌曲;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东北说唱音乐(曲艺音乐);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东北民族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东北民族民间器乐。阐释与分析各类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内在艺术形式、音乐本源艺术特色、多元文化特徵,以及艺术中的意蕴之美、审美情趣与追求;通过列举个案,再现其旋律音乐中的“吟、柔”之美;通过对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丰富的内涵情感及客观性分析与描述,展现东北区域本土的音乐文化,在东北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不可割舍的情感与审美表达,以及思想与文化相互间的联系。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特征。较深入探究了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共性与特殊性,世界历史性,以及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地方性,体现东北历史悠久,各民族间相互吸收融合文化的精华,形成地方特色的东北民歌、东北秧歌、东北二人转等民族民间音乐。共性或普遍性,即是指东北民族音乐艺术之“族性”与“个性”之诸多交叉圆圈之“叠合域”、审美意象之“共识区”、理想与进步的“大方向”。特殊性,是指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多态性、多样性艺术,以及艺术的个性、艺术差异性。世界性,体现“跨界民族”俄罗斯、朝鲜等境外民间歌舞音乐文化的影响,形成中国俄罗斯族、朝鲜族音乐等艺术特色;日本以日本音乐为“介质”,将日本所接收的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东北民族音乐之美独具特色,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之中。五、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汉族音乐与民间文化,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重点考察萨满神歌的“音乐特征”和“文学特色”,萨满乐器的依姆钦、西沙、嚓拉器、托力、单鼓、同肯等;蒙古族音乐与游牧文化,经历了森林文化、草原文化、草原文化与农业文化并存三个时期的音乐文化。其分布形成为五个色彩区域。蒙古族民族音乐包括蒙族民歌、乐器与乐曲、民间歌舞、歌舞音乐等;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宫廷音乐文化、民间音乐文化、宗教音乐文化。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以民歌为主,大体分为“柬达仁”、“吕日格仁”、“萨满调”三类。通过历史“事实叙述和问题分析”,体现出东北各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融合、各民族民间音乐域内、域外之间交流关系,以及东北民族独特音乐风格与传统文化的包容性。六、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东北民族民间音乐遗存——即诸多少数民族各类民间歌舞音乐、民歌说唱、民间民谣、戏曲剧种、民族史诗、民间曲艺及民间乐器等等,笔者将多次深入民族聚居地进行田野考察和走访调研。本研究论文选择东北区域音乐文化中,比较典型个案中的两类:东北地方性民间戏曲剧种——吉林农安黄龙戏、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等民族文化艺术进行探究,希望在详实、客观的理论依据和史料文献基础上,能够再逐步将具有东北地域民族文化艺术特色之瑰宝,不断深入发掘、研究和整理,以此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地方性剧种、曲种等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艺术之体系建设并加以保护和弘扬中国东北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文化。
王雨竹[6](2019)在《达斡尔族斡包祭的文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祭祀是一门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时间的见证下,它承载着部分北方少数民族的情感,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祭祀文化。达斡尔族作为古老契丹族的后裔,达斡尔族是一个相信一切都有着“灵”性的民族。在达斡尔族内祭祀仪式有很多种,但在达斡尔族中最为推崇的是斡包祭。迁徙至嫩江流域后的达斡尔,在归顺清朝后建立了布特哈总管衙门的斡包。2003年2月18日,莫力达瓦达斡尔族人大常委会确定每年的6月28日为斡包节。斡包象征着达斡尔人坚强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力量,斡包祭更是承载着达斡尔族人民的民族文化。经过查阅资料和多方调查发现,现在的很多研究还是少了关于达斡尔族民族文化心理这一部分,所以在此研究的意义很大。本文以达斡尔族斡包祭作为切入点,结合地方志以及所获得的文献资料、访谈资料、影像资料等,为进一步探索斡包祭所承载的达斡尔族民族文化,来挖掘达斡尔人的文化心理。全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内容、方法、目的及意义。第二章对达斡尔族的概况进行介绍与展开。第三章叙写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满斡包祭。第四章为斡包祭承载的民族文化意蕴。第五章为结论,通过对前面几章的陈述,进行总结与表态。达斡尔族萨满斡包祭,已在2011年被批为内蒙古自治区第三批自治区级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斡包的历史久远,在祭祀中官祭与民祭的分开还是清朝时的事情。斡包不仅仅是神灵居所,而斡包祭也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祭祀,在其中所蕴含的民族意蕴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对研究达斡尔族斡包祭内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具有积极意义。希望通过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达斡尔族的文化和达斡尔人,也希望自己的学术能力与水平得到提高。
朱振华[7](2018)在《基于地名的中国东北地区满族文化时空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中国东北地区的满语列为极度濒危型语言。满语曾被认为是满族文化的核心部分,在清朝时期曾有过极其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国语”。而现今的千万满族人中,会说满语的已经不足百人,只有黑龙江省的少数老人会使用满语。这不仅意味着语言多元化的减少,更意味着满族文化资源的流失和文化传承的消逝。中国东北地区作为满族的发祥地,有众多地名来自于少数民族语言,特别是有来自于满语的地名。民族地名是反映当地文明的窗口,作为珍贵的满族文化遗产,满语地名不仅保存了丰富的语言资料,更是沉淀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当地民族的文化特征,可以作为研究历史和文化的“活化石”。而东北地区的其他民族在清朝时期作为满族文化共同体的一部分,对满族文化有着一定影响。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基于地名来反映东北地区满族及其相关民族的时空分布特征,同时分析民族地名的空间分布受到何种因素的影响,探讨历史背景中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近代东北移民对满族文化的深刻影响,解释各民族相互融合与迁徙的演变过程。本文参考地名词典,以及对相关史料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搜集得到东北地区民族地名,通过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东北地区各民族历史时期的空间分布范围。并且通过对比分析民族地名和现今民族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得到民族文化现今的空间分布情况。同时将其生态环境作为民族文化分布的相关环境要素,利用核密度(Kernel)生成空间分布图,与文化分布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东北地区满族时空分异特征,从而分析影响满族文化的因素,从而探讨分析影响满语濒危的因素。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东北地区来源于民族语言的地名,现今都已经是汉化地名,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发现这些汉化后的民族地名,依然能够反映东北地区历史时期各民族及其文化的空间分布范围,并且与历史时期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分布情况相吻合,从而证明在中国东北地区可以利用民族地名分析民族文化的历史分布情况。民族地名的命名规律能够体现该民族原始的生活生产方式,通过民族地名的由来分布,发现多数地名的名称是与其所在地的地理要素相关。(2)基于东北地区的民族地名和民族人口,分析发现两者的空间分布格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通过空间回归模型建立两者的回归关系,结果都是呈现正相关,说明利用民族地名能够反映民族人口及其文化的空间分布情况。并且利用地名所代表的文化多样性,与生态景观多样性回归分析,得到内蒙古地区的生态文化多样性呈现正相关,而其他民族聚集区呈现负相关关系。(3)分析来源于满语(ML)的地名与满族聚居区(MAR)的地名,发现基于两者的核密度分布,反映了东北地区满族的历史变迁过程。来源于满语的地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历史时期满族的空间分布情况,而满族聚居区的地名则反映现今满族的分布情况。结合地名和柳条边的空间分布得出,除蒙古族一直分布在柳条边以西,汉族的分布已经扩大到整个东北平原地区。结合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背景,可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空间分布与其生活生产方式有较强相关性。并对各民族的植被和交通要素进行空间分异特征分析,得到民族地名的分布与植被类型以及交通距离的空间分异特征,并发现这两种要素具有很强的划区效应。(4)植被以及交通因素对于民族分布的空间分异影响,通过地理探测器分析得到,在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下,具有很强的划区效应。通过空间分异特征分析得出,植被类型在相同的地名密度栅格大小下,植被型的解释能力较大。而对于交通距离使用不同的离散方法,交通因素对于民族分布的解释能力不同,但随着分类数目的增加,基于各离散方法得到的结果趋于平稳。(5)通过分析民族地名所代表的文化与环境要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发现柳条边、生态地理分区、公路交通以及其交互作用,是影响东北地区满族和汉族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而影响蒙古族空间分异的主要因素是生态地理分区及其干湿状况。随着东北地区的封禁解除,大量汉族移民迁移到东北地区,加速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东北地区的文化的融合。满族的聚居地区适宜农耕且交通便利,更易受到汉族的农耕文化的影响。而蒙古族一直生活在半干旱的草原地区,受到汉族文化影响较小,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6)影响满族时空分布的柳条边和生态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结合东北地区满族以及汉族的生态环境因素分布特征发现,满族现今的生活生产方式已经发生改变。从原有的骑射鹰猎等民族传统的渔猎狩猎文化,逐渐向汉族的农耕文化转变。这种文化涵化带来满族语言的转化,满族人更易选择交流方便且更符合现今生活生产方式的汉语,使得满语不再成为满族广泛使用的语言。最终导致满语逐渐濒危。
李红琳[8](2018)在《东北地域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渔猎民族,在历史上世代以捕鱼、狩猎、采集为生,在漫长历史发展中创造了一系列独具地域或民族特色的渔猎文化,形成纯粹的渔猎民族和渔猎文化构成的狭长的“北方渔猎文化带”,也是中国唯一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渔猎文化分布区(带)。在我国东北地区以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为主要代表,他们人口较少且生活方式经历了从传统聚居到现在下山定居的转变,脱离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的特色人居模式渐趋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渐趋濒危,因此,对东北寒地渔猎民族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再生已刻不容缓。本文以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中的驯鹿鄂温克为具体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搜集了大量史料、实地调研和访谈口述的基础上,基于复杂系统演化的自组织理论对聚落形态的认知,剖析影响渔猎民族传统聚居形成的关键参变量,对三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文化习俗分别进行阐述。以上述影响民族聚居空间的参变量的研究成果为依托,以图解的方式,分别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层面,挖掘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的空间结构和文化空间。对传统聚居空间结构原型的挖掘,主要结合原型理论,分别从人与自然的宏观维度,图解基于人-地关系的生存景观原型;从人与社会的中观维度,图解基于家庭-族群关联的生产聚居原型;从人与家庭的微观维度,图解基于身体-家庭构成的生活居住原型。对传统聚居文化空间的挖掘,引入复杂系统演化理论中核心、动力、支撑、边界、自复制的“五种功能”,以文化空间概念转换非物质文化遗产,将无形的非物质文化转换为有形的空间模型,从个体、群体和家庭三个层面着手,分别挖掘萨满教演承所形成的仪式性文化空间、篝火舞社交而形成的艺术性文化空间、手工艺演绎形成的生活性文化空间,从而对每种文化空间进行图解分析并提取出每种文化空间的构成机制。
刘雅芳,回嘉莹,闫冠韫[9](2018)在《清代嫩江流域医学发展述略》文中研究指明嫩江是松花江最大的支流,流经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及吉林省的部分地区。清代嫩江流域的医学状态既有少数民族医学与中医学并存的多元化格局,又有巫术与医学两种医疗形式的此消彼长。少数民族中达斡尔族、满族、鄂温克族、赫哲族等都有自己独特的医疗形式,但整体医疗水平较低,没有专门的医生,各民族中基本都是由萨满巫医担任医生的角色。清代嫩江流域是流人的谪戍地,流人中医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医学面貌,吕景儒、谢振宗、华照、武诩等医家为嫩江流域中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范晓峰,郭凤志[10](2017)在《试论嫩江流域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特点与文化自信》文中认为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存续的根基。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当从各个民族做起,全国的文化自强,也要从基层开始。本文通过对嫩江流域各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研究,探求这一地区文化丰富的底蕴,从而促进本地区民族文化的自觉、自信和自强。
二、简述清代嫩江流域的鄂温克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述清代嫩江流域的鄂温克族(论文提纲范文)
(1)非遗视域下鄂温克族瑟宾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五、重点解决问题 |
第1章 鄂温克族瑟宾节整体概述 |
1.1 瑟宾节的历史渊源 |
1.1.1 鄂温克族概况 |
1.1.2 瑟宾节的由来 |
1.1.3 田野点背景介绍 |
1.2 非遗视域下的瑟宾节 |
1.2.1 现代瑟宾节状貌 |
1.2.2 瑟宾节的时空分布 |
1.2.3 瑟宾节的节日特征 |
1.3 申遗后瑟宾节的文化变迁 |
1.3.1 文化变迁的表现 |
1.3.2 文化变迁的成因 |
1.4 瑟宾节研究相关理论阐释 |
1.4.1 语境理论和表演理论 |
1.4.2 文化圈理论和仪式理论 |
第2章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文化表征及内涵 |
2.1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文化表征 |
2.1.1 节日传承空间与流程 |
2.1.2 民族体育竞技项目 |
2.1.3 民族歌舞与游艺娱乐 |
2.1.4 宗教信仰与祭祀仪式 |
2.2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文化内涵 |
2.2.1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2.2.2 人文精神熠熠生辉 |
2.2.3 敬天务实的感恩情结 |
2.2.4 .热情好客的待人接物 |
2.2.5 淳朴善良的美好品德 |
2.3 瑟宾节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情感 |
2.3.1 勤劳勇敢,顽强拼搏的自强精神 |
2.3.2 不屈不挠,崇尚和平的家国情怀 |
2.3.3 团结友爱,慷慨无私的奉献精神 |
2.3.4 热爱生活,乐观积极的进取精神 |
第3章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功能价值及启示 |
3.1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主要功能 |
3.1.1 文化传承功能 |
3.1.2 民族认同功能 |
3.1.3 调节娱乐功能 |
3.1.4 社会教育功能 |
3.2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现代价值 |
3.2.1 历史和文化价值 |
3.2.2 教育和精神价值 |
3.2.3 审美和经济价值 |
3.3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时代意义 |
3.3.1 呈现历史,唤醒民族历史记忆 |
3.3.2 保存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魅力 |
3.3.3 展演节日仪式,维系民族情感 |
第4章 非遗视域下瑟宾节的当代保护与传承思考 |
4.1 瑟宾节的保护传承现状及问题 |
4.1.1 瑟宾节的保护与传承现状 |
4.1.2 瑟宾节保护传承中的问题 |
4.2 瑟宾节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复兴 |
4.2.1 传统思考:瑟宾节的文化传承 |
4.2.2 现代反思:瑟宾节的文化复兴 |
4.3 加强国家级非遗项目瑟宾节的保护与传承 |
4.3.1 维度一:非遗传承主体 |
4.3.2 维度二:非遗保护主体 |
4.3.3 维度三:非遗传播媒介 |
4.3.4 .维度四:文化生态保护区 |
4.4 瑟宾节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路径探析 |
4.4.1 借鉴其他民族节日保护传承经验 |
4.4.2 创新和发展瑟宾节保护与传承对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书目 |
(2)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与解析 |
1.3.1 传统村落 |
1.3.2 乡村景观 |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5.1 传统村落研究 |
1.5.2 乡村景观研究 |
1.5.3 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研究 |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乡村景观调研及分类 |
2.1 黑龙江传统村落概况 |
2.2 传统村落田野调查综述 |
2.2.1 调研对象及时间 |
2.2.2 调研内容 |
2.2.3 传统村落基础现状综述 |
2.2.4 传统村落聚落内部环境综述 |
2.3 黑龙江传统村落分类 |
2.3.1 传统村落分类依据 |
2.3.2 黑龙江传统村落分类原则 |
2.3.3 黑龙江传统村落分类 |
2.4 黑龙江传统村落乡村景观要素构成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传统村落自然生境景观特征 |
3.1 村落选址 |
3.1.1 地域因素 |
3.1.2 历史因素 |
3.2 景观格局 |
3.2.1 水田格局 |
3.2.2 山水格局 |
3.3 边界形态 |
3.3.1 形态分类 |
3.3.2 团状聚落 |
3.3.3 带状聚落 |
3.3.4 带状倾向的团状聚落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传统村落居住生活景观特征 |
4.1 建筑空间 |
4.1.1 民居建筑 |
4.1.2 布局形态 |
4.2 街巷空间 |
4.2.1 街巷肌理 |
4.2.2 街巷尺度 |
4.2.3 连接形式 |
4.2.4 街巷界面 |
4.3 院落空间 |
4.3.1 无围合院落 |
4.3.2 围合式院落 |
4.4 节点空间 |
4.4.1 入口空间 |
4.4.2 广场空间 |
4.4.3 植物空间 |
4.5 非物质文化景观 |
4.5.1 民族图腾 |
4.5.2 民俗节庆 |
4.5.3 传统技艺 |
4.5.4 文学艺术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传统村落经济生产景观特征 |
5.1 黑龙江农业发展概述 |
5.1.1 原始农业阶段 |
5.1.2 传统农业阶段 |
5.1.3 现代农业阶段 |
5.2 农业种植景观 |
5.2.1 旱田种植景观 |
5.2.2 水田种植景观 |
5.2.3 小型种植场地景观 |
5.3 其他生产性景观 |
5.3.1 畜牧 |
5.3.2 渔猎 |
5.3.3 手工业 |
5.3.4 旅游业 |
5.4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传统村落乡村景观问题及保护 |
6.1 黑龙江传统村落现存问题 |
6.1.1 自然生境景观单一且缺乏保护 |
6.1.2 村落空间的衰败 |
6.1.3 非物质文化的流失 |
6.1.4 产业功能单一 |
6.1.5 设计规划思想的滞后 |
6.2 黑龙江传统村落乡村景观保护原则 |
6.2.1 共生性原则 |
6.2.2 整体性原则 |
6.2.3 活态性原则 |
6.2.4 生态性原则 |
6.3 黑龙江传统村落保护与提升策略 |
6.3.1 自然生境层面 |
6.3.2 居住生活层面 |
6.3.3 经济生产层面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黑龙江流域鄂温克族的来源、部落族群与社会结构——基于北方丝绸之路文化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鄂温克三部落族群的来源 |
二、鄂温克部落族群③ |
1.索伦部落族群 |
2.通古斯①部落族群 |
3.使鹿部落族群 |
三、鄂温克部落族群的社会结构① |
1.索伦鄂温克部落族群的社会组织 |
2.使鹿鄂温克部落族群的社会组织 |
3.通古斯鄂温克部落族群的社会组织 |
(4)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目的和方法 |
三、文献综述与分析 |
四、实地考察与书写方式 |
第一章 达斡尔族及其传统民歌 |
第一节 达斡尔族的人文生态 |
一、达斡尔族族称与族源 |
二、达斡尔族分布区域 |
三、达斡尔族生产生活方式 |
四、达斡尔族语言及民俗节日 |
第二节 达斡尔族的传统民歌 |
一、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的发展历程 |
二、达斡尔族传统民歌类型 |
第二章 达斡尔族传统民歌中的扎恩达勒 |
第一节 扎恩达勒的基本定义 |
一、扎恩达勒的称谓含义 |
二、扎恩达勒的发展历程 |
三、扎恩达勒的分类 |
第二节 扎恩达勒的艺术特征 |
一、扎恩达勒的音乐特征 |
二、扎恩达勒的歌词特征 |
三、扎恩达勒的演艺特征 |
第三节 扎恩达勒的区域特色 |
一、音乐特征的不同 |
二、题材内容的不同 |
三、扎恩达勒存在区域特色的原因 |
第三章 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的文化释义 |
第一节 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的文化意义 |
一、扎恩达勒的社会功能 |
二、扎恩达勒的文化价值 |
第二节 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的传承现状及思考 |
一、扎恩达勒的传承现状 |
二、扎恩达勒的现状分析 |
三、保护与传承扎恩达勒的举措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资料的收集 |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与东北的社会环境 |
一、东北民族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 |
二、东北民族生存的经济环境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社会文化环境 |
四、东北民族的构成与分布 |
第二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回顾 |
一、东北古代民族民间音乐 |
二、东北近代边疆民族与民间音乐 |
第三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种类 |
一、东北民族民间歌曲 |
二、东北民族民间歌舞音乐 |
三、说唱音乐(曲艺音乐) |
四、东北民族民间器乐 |
五、东北民间戏剧音乐(戏曲音乐) |
六、宗教信仰与民族音乐 |
第四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民族性的艺术特征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地方性 |
二、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共性与特殊性 |
三、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国际性 |
四、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韵味 |
第五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
一、汉族、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二、满族音乐与萨满文化 |
三、蒙古族音乐与草原游牧文化 |
四、朝鲜族音乐与农耕文化 |
五、鄂伦春族、赫哲族音乐与渔猎文化 |
第六章 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 |
一、东北民族民间音乐与文化传承 |
二、东北地方性剧种黄龙戏 |
三、朝鲜族说唱艺术“盘索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6)达斡尔族斡包祭的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田野调查法 |
1.3.3 访谈法 |
1.3.4 文化学的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达斡尔族概况 |
2.1 达斡尔族的历史渊源 |
2.1.1 “达斡尔”一词的由来 |
2.1.2 达斡尔族契丹论 |
2.1.3 达斡尔民族的本源 |
2.2 莫旗达斡尔族的生态与人文 |
2.2.1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服饰文化 |
2.2.2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饮食文化 |
2.2.3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建筑文化 |
2.2.4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教育 |
2.2.5 达斡尔族的生态与其他文化 |
第三章 非物质文化遗产萨满斡包祭 |
3.1 萨满斡包祭产生的背景 |
3.1.1 达斡尔人的原始意识 |
3.1.2 萨满斡包祭的主要特征 |
3.2 萨满斡包祭的活动内容 |
3.2.1 祭祀斡包 |
3.2.2 祭祀先祖典礼 |
3.2.3 民间传统竞技和民间文体表演 |
第四章 斡包祭承载的民族文化意蕴 |
4.1 斡包祭是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的本源 |
4.1.1 斡包祭对于达斡尔族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
4.1.2 达斡尔族民族文化特点 |
4.2 斡包祭与达斡尔族的民族文化 |
4.2.1 斡包祭在达斡尔族中的文化价值 |
4.2.2 斡包祭在达斡尔族中的社会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基于地名的中国东北地区满族文化时空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1.1 满语为极度濒危语言 |
1.1.2 地名蕴含民族文化 |
1.1.3 基于GIS分析民族地名及其文化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满族文化及语言研究 |
1.3.2 地名研究 |
1.3.3 基于GIS的历史地理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据来源 |
2.2.1 地名数据 |
2.2.2 环境数据 |
2.3 研究方法 |
2.3.1 标准差椭圆 |
2.3.2 空间自相关分析 |
2.3.3 空间回归分析 |
2.3.4 核密度分布 |
2.3.5 地理探测器 |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区历史民族空间分布 |
3.1 历史时空数据分析 |
3.1.1 历史城镇数据 |
3.1.2 历史人口数据 |
3.2 历史时期民族分布 |
3.2.1 基于地名的民族分布 |
3.2.2 历史时期民族分布 |
3.2.3 历史时期聚落分布 |
3.3 民族地名由来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东北地区民族文化空间分布 |
4.1 民族地名空间分布格局 |
4.1.1 民族地名空间分布 |
4.1.2 民族地名空间自相关 |
4.1.3 民族地名空间热点 |
4.2 民族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
4.2.1 民族人口空间分布 |
4.2.2 民族人口空间自相关 |
4.2.3 民族人口空间热点 |
4.3 民族文化空间回归分析 |
4.3.1 空间回归模型 |
4.3.2 空间回归系数分布 |
4.4 生态文化空间格局分析 |
4.4.1 生态景观多样性 |
4.4.2 生态文化多样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与生产方式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
5.1 民族的空间分布格局 |
5.1.1 历史时期满族空间分布格局 |
5.1.2 现今满族空间分布格局 |
5.1.3 汉族空间分布格局 |
5.1.4 蒙古族空间分布格局 |
5.2 生产方式的空间分布格局 |
5.3 空间分布相关性分析 |
5.4 植被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5.4.1 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
5.4.2 MAR植被因素空间分异特征 |
5.4.3 ML植被因素空间分异特征 |
5.4.4 汉族植被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5.4.5 蒙族植被因素空间分异特征 |
5.4.6 植被大类空间分异特征 |
5.5 交通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5.5.1 交通因素的可塑性面积单元问题 |
5.5.2 公路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5.5.3 水路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满族文化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分析 |
6.1 影响因素及其分布 |
6.1.1 人文因素 |
6.1.2 自然因素 |
6.2 影响因素的因子探测 |
6.3 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探测 |
6.3.1 MAR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6.3.2 ML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6.3.3 汉族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6.3.4 蒙族的影响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
6.4 影响因素的风险区探测 |
6.4.1 人文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6.4.2 自然因素的空间分异特征 |
6.5 满语濒危的影响因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8)东北地域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有关聚落形态的研究 |
1.2.2 国内外渔猎民族研究 |
1.2.3 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理论建构 |
1.4.1 复杂系统演化理论 |
1.4.2 原型理论 |
1.4.3 文化空间概念 |
1.5 论文基本框架 |
第2章 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的成因溯源 |
2.1 渔猎民族自然环境特质 |
2.1.1 空间分布的地理格局 |
2.1.2 民族生存的物产资源 |
2.1.3 族群繁衍的地形地貌 |
2.1.4 东北寒地的气候条件 |
2.2 渔猎民族社会经济结构 |
2.2.1 氏族制社会制度 |
2.2.2 赫哲族沿江捕鱼的生产方式 |
2.2.3 鄂伦春族狩猎为生的经济模式 |
2.2.4 驯鹿鄂温克族驯鹿游牧的生产活动 |
2.3 渔猎民族文化习俗特性 |
2.3.1 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 |
2.3.2 代代相传的渔猎艺术 |
2.3.3 源于族群的民俗民风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的空间结构 |
3.1 基于“人-自然”维度下的生存空间模式 |
3.1.1 大河捕鱼型的赫哲族 |
3.1.2 山林骑马狩猎型的鄂伦春族 |
3.1.3 森林牧猎型的驯鹿鄂温克族 |
3.2 基于“人-社会”维度下的生产空间秩序 |
3.2.1 “哈拉莫昆”组织下的赫哲族渔猎秩序 |
3.2.2 “乌力楞”主导下的鄂伦春族狩猎秩序 |
3.2.3 “乌力楞”关联下的驯鹿鄂温克族游牧秩序 |
3.3 基于“人-家庭”维度下的生活空间原型 |
3.3.1 渔猎生产行为与临时性居住建筑 |
3.3.2 避寒需求与固定性居住建筑 |
3.3.3 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与固定性仓储建筑 |
3.3.4 渔猎民族住居建筑原型提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的文化空间 |
4.1 萨满宗教的仪式性空间 |
4.1.1 仪式活动承载下的场所选择 |
4.1.2 萨满活动的表现形式 |
4.1.3 仪式空间的构成—个体的观演 |
4.2 篝火舞活动的艺术性空间 |
4.2.1 篝火舞的来源—火的神圣 |
4.2.2 艺术空间的构成—群体的互动 |
4.2.3 篝火舞空间的组成 |
4.3 手工艺演绎的生活性空间 |
4.3.1 桦皮和兽皮成品的制作技艺 |
4.3.2 生活空间的构成—家庭的演绎 |
4.3.3 手工艺文化空间的组织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9)清代嫩江流域医学发展述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嫩江流域的少数民族医学 |
1.1 达斡尔族医学 |
1.2 满族医学 |
1.3 鄂温克族医学 |
1.4 赫哲族医学 |
2 萨满巫医与疾病治疗 |
3 中医学的出现与发展 |
3.1 流人中医谢振宗 |
3.2 商医武诩 |
3.3 吕留良后裔 |
3.3.1 名医吕景儒 |
3.3.2 商医吕懿兼 |
3.4 流人华照 (熙) |
4 结语 |
(10)试论嫩江流域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特点与文化自信(论文提纲范文)
一、富饶的嫩江流域沃土孕育了各族先人的独特文化 |
二、嫩江流域各民族传统精神文化及其特点 |
(一) 传统文学 |
1. 民间歌谣。 |
2. 民间神话。 |
3. 民间传说。 |
4. 民间故事。 |
5. 长篇叙事诗 |
(二) 民间歌舞艺术 |
1. 民间音乐 |
2. 民间舞蹈 |
(三) 民间造型艺术 |
1. 达斡尔族民间造型艺术 |
2. 鄂温克族民间造型艺术 |
3. 鄂伦春族民间造型艺术 |
三、嫩江流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价值与文化自信 |
(一) 传统文化的要素和特征 |
(二) 传统精神文化的价值 |
(三) 传统精神文化的精神 |
四、简述清代嫩江流域的鄂温克族(论文参考文献)
- [1]非遗视域下鄂温克族瑟宾节研究[D]. 孙玉博.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020(01)
- [2]黑龙江省传统村落乡村景观研究[D]. 秦琪.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3]黑龙江流域鄂温克族的来源、部落族群与社会结构——基于北方丝绸之路文化带的研究[J]. 都永浩. 黑河学院学报, 2020(03)
- [4]达斡尔族扎恩达勒研究[D]. 苏丽君. 中国音乐学院, 2020(09)
- [5]近代东北民族民间音乐研究[D]. 王丽伟. 吉林大学, 2019(06)
- [6]达斡尔族斡包祭的文化研究[D]. 王雨竹. 延边大学, 2019(01)
- [7]基于地名的中国东北地区满族文化时空特征分析[D]. 朱振华. 东北师范大学, 2018(02)
- [8]东北地域渔猎民族传统聚居空间研究[D]. 李红琳.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
- [9]清代嫩江流域医学发展述略[J]. 刘雅芳,回嘉莹,闫冠韫. 医学与哲学(A), 2018(05)
- [10]试论嫩江流域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特点与文化自信[J]. 范晓峰,郭凤志.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