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夏大地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走入网上教学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刘奕[1](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张慧[2](2016)在《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数字化学习环境和支持工具,对于语言运用、文化传承具有重要作用。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既要促进双语言的学习,又要承担双文化的传承任务,同时还要克服双语教学中各主体的跨文化适应问题。在“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三通两平台”、“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的推动下,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取得显着发展。应然层面,双语教学资源库、语音识别技术、手持数字设备、可弹出视频、双语教学软件等信息技术的融入,极大地促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发展;实然层面,信息技术的强势进入与民族地区双语教学需求产生对接错位,海量教育信息资源闲置、信息技术应用效率低下、民族文化传承式微等问题依然突出。如何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实现信息技术应用、双语教学与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整合成为亟需探讨的课题。本研究以信息技术支持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方式、适切性与融合度为切入点,以新疆16所双语学校为调查样本,采用文献梳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等研究方法,提炼出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典型特征,梳理了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及存在问题。研究发现,目前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本民族语言、文字是双语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双语教学形成了完备的模式和体系;具有完善的双语教学研究与管理体制;南、北疆双语教学发展差异较大。同时,在教育信息化热潮推动下,新疆双语教学信息化的发展取得了显着进步,一方面嵌套在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体系中;一方面也体现出自身的独特性,如构建独立的双语教学资源库、开放交互式双语教学服务体系、维汉双语学习APP等。然而,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结果却收效甚微。尽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已经较为完善,教育信息资源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但“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造成资源适切性欠缺、民族文化资源“孤立、薄弱”,双语教师与学生资源“饥渴”仍然难解。此外,信息技术在双语教学中的应用出现盲目模仿、急躁冒进现象,而双语教学中的语言障碍、文化传承式微、跨文化适应问题、双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低、相关研究薄弱等多重“短板”,进一步加剧了“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之间的冲突。由此,本研究基于“共生教育”视野,结合新疆双语教学的特征,从信息技术支持双语教学的方式、双语教学的技术需求、技术如何引领双语教学等多重视角反思,强调在双语教学过程中渗透各民族的价值追求、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等,注重“民族要素之间的异质共存”。具体而言:(1)在双语教学资源建设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融入民族性和地域性特色,同时关注学校之外的民族文化信息资源。构建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双语教学资源云平台,建设梯级与适用的多媒体双语教材资源;将已有民族特色数据库引入双语教学,并加强传统文化资源的数字化转化与应用,进而促进本民族语言文化、他民族语言文化、现代化发展之间的和谐共存、共同发展。(2)在信息技术应用上,以双向融合理念化解“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之间的冲突,以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与创新能力为抓手,通过本土化研究活化双语教学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互动与转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沟通“线上”与“线下”,逐步提升双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以新疆双语教学中“活”的问题为取向,关注本地典型案例,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的本土化研究,融通理论与实践,促进信息技术与双语教学的双向融合,实现双语教学体系中各要素及其整体形成共生、共融状态。
肖顺良[3](2016)在《美国汉语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立足于整个美国语言生态系统,从宏观视角全面系统地考察美国语言环境,以美国汉语传播体系的各个方面为研究对象。剖析美国语言政策、追溯美国汉语传播的历史、考察汉语教学现状和中美政府的汉语传播政策以及相应的助推汉语传播的项目,进而分析美国汉语国际传播的动因及其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及作用,探讨汉语在美国的传播规律,并总结研究的新发现,建构语言国际传播活力模型,提出汉语国际传播的新观点:因国制宜,因需利导,和谐传播。本文运用语言学的语言生态理论、语言传播理论、语言活力学说,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比较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因素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美国汉语传播进行分析研究。同时运用数学上统计、图表的办法,采取比较法、文献研究法和实证法来对美国汉语传播中的现象进行量化的比较分析。此外,笔者为了掌握第一手材料,还采用了田野调查(实地调查)法,实地考察了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的机构和学校。根据Cooper的语言传播研究框架,语言传播就是语言赢得更多使用者的过程,是特定时间空间里发生的社会现象。他就语言传播的研究要回答的问题归纳为“谁、什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为什么,怎么样”(who、what、when、where、why and how)。本论文的研究范围涉及Cooper框架里提到的每个方面,但研究重点放在“谁”、“为什么”和“怎么样”上面。“谁”要回答的是关于人口因素的问题,其中包括在美国使用汉语的人口数量、民族状况、年龄结构、受教育程度、使用语言情况等等。“为什么”的问题是要考察分析学习汉语和接纳汉语的动因,即美国人为什么以前不学汉语现在要学汉语?为什么美国政府把汉语定为“关键语言”?为什么中国政府要大力支持美国汉语传播?“怎么样”是关于汉语在美国是怎么样传播的问题。从语言生态环境来看,美国汉语的生存环境怎么样?什么样的语言政策、策略和规划,通过什么方式和手段来推动汉语传播的?近十几年来为什么汉语会在美国这样一个对外语不感兴趣的英语大国“热”起来,并且汉语学习的需求愈来愈大?其中有哪些因素起作用?哪些是主要因素?这些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如何对汉语传播产生影响?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是本研究的目的。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的世界体系中,某种语言在像美国这样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广为传播,其因素很多,从宏观来看,其中主要和最重要的影响语言传播的因素有:(1)源语国的实力,(2)学习和使用该语言的人口,(3)语言制度的支持,(4)语言本身的价值和吸引力。源语国的实力是源泉,语言价值是根本,语言人口是基础,语言制度是保障。源语国经济强弱是语言冷热、盛衰的决定性因素;语言制度(即语言政治制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习和使用该语言的人口越多,该语言活力越强;语言活力越强,语言传播活力越强。语言价值通过国际政治、全球性劳务市场和商贸活动影响主流社会语言意识形态和语言选择,从而影响语言国际传播;由此本文把这些因素称之为“语言传播活力因素”。任何语言只要在以上四个语言传播活力因素占优势,就必然具有活力,也具有国际传播活力。国际传播活力越强,传播愈快愈广愈久。本研究从内因和外因(美国方向和中国方面)入手,以语言传播理论、语言生态学和语言活力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来指导研究影响美国汉语传播的四大语言传播活力因素。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确实力和软实力都在上升,这是不言而喻、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且这方面的论着不少,对语言本身的价值和吸引力的研究和着述也不少,所以本文调研和论述的重点放在人口和语言制度两大因素上面。内容涵盖三个主要部分:第一、美国语言生态中的人口、语言状况和汉语教学状况。第二、美国语言政策。第三、汉语传播中的语言制度和相应的措施。论文的焦点是汉语国际传播活力,即推动汉语在美国传播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的合力。本研究发现,美国汉语在以上四个语言传播活力因素方面均占优势,因而得出结论:美国汉语具有强大的活力和国际传播活力。美国汉语传播正处于上升时期,方兴未艾。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实力的增强、中美贸易的扩大,美国汉语传播活力进一步增强,汉语在美国的使用人数继续增多,使用领域和范围将继续扩大。基于美国汉语传播的研究,构建了语言国际传播活力模型,由以下影响语言国际传播的语言活力因素构建而成:1.源语国的实力因素,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2.语言价值因素1)语言的地位,指该语言在接纳国的语言生态环境中的认同度以及接纳国对该语言的语言意识,观点,态度。2)语言的价值,包括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商业价值,指在外交、商务、科技、文化、就业升迁等方面的价值。3.人口因素1)语言接纳国使用(说)该语言的人口数量。2)语言接纳国学习该语言的人口数量。3)使用(说)该语言的总人口数量。4.语言制度因素1)语言政策--官方的语言政策、法律、法令和民间的语言意识形态是否正面,是否有利于该语言的传播。2)教学机构和教学资源-该语言在大中小学、培训机构的教学状况;开设该语言的学校数量和比例:教师、教材和教育资金供给状况。3)使用该语言的机构—国际组织、政府机关、商业公司、科研机构等机构。4)传媒的支持-音像书报和新闻媒体使用该语言的状况。5)典籍、政府公文和科技书刊使用该语言的状况。美国汉语传播研究对中美汉语政策和策略的制定,甚至对中美政治、经济和安全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现实意义,本研究提供了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的个案,可作为范例为其他英语国家汉语传播研究作参考,以丰富语言国际传播理论。此外,本研究不但给中国政府对美国未来汉语传播政策和策略提供参考,而且也为美国制定适宜的国家层面的汉语教育政策和规划,更有效地实行本土化汉语教学提供依据。
熊艺[4](2009)在《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提供更多学习机会,使人人享有优质教育”是远程教育的永恒主题与根本使命。随着我国远程教育的迅猛发展,提高远程教育的质量,对其进行科学的管理与评价已经成为我国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本文以远程教育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管理学的角度,应用系统理论对我国远程教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从远程教育的教学、师资、核心竞争力、办学效率等方面探讨了我国远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方法。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研究基础,文章从分析远程教育的相关理论入手,阐述了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及相关理论研究的主要观点,进而对远程教育的大系统进行分析,研究了远程教育系统的结构,并对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环境进行了SWOT分析。第二部分内容体现在本文的第四章,对远程教育的教学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包括远程教育课程的设置,分析中国远程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并指出远程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原则,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最后对远程教育的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分析,并结合对英国开放大学课程建设范例的分析,得出对我国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启示。第三部分研究了我国远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出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和角色定位,并对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师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最后对远程教育教师综合素质评估建立了指标体系,并给出了评估的方法。第四部分主要研究远程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提出学习支持服务是远程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影响因素。进一步分析了学习支持服务的特征,学习支持服务的内容等,并就如何提高学习支持服务的水平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第五部分对远程教育办学效率进行研究。介绍了采用DEA方法,从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两个角度来综合评估远程教育机构在各年的效率情况。文章以各省级电大为决策单元进行了办学效率的比较与分析。
王庆[5](2007)在《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学集群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的新视界。这一研究从集群理论中得到启示,并围绕高等教育发展规律以及大学自身办学行为的特点予以展开,其基础命题是:大学集群能否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思维。本研究以三维资本——知识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的整合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探讨以资本导向为中心的运作模式,以价值形态为主的管理方式,以及资本的优化组合和合理支配、使用,寻求大学集群知识放大效应、资源放大效应、时空放大效应的优势,以及由此实现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途径。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个研究高等教育现象的新分析框架——群分析框架,为进一步开展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探索一个新的领域;借鉴多学科研究成果探讨大学集群,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将目前研究中有关一组自主独立的大学在某一区域或特定领域依据内在关联因素联系在一起,并与周边环境整合一体化的现象予以本质上的凸现,使行为主体称谓在学术上加以归一化,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概念;围绕提高高等教育效益,探索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对建立高等教育资本运作机制、提高高等教育资源使用效率、加强高等教育价值形态管理等方面的作用,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用动态的、系统的和联系的观点探讨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组织、管理、环境、竞争与合作等问题,为探究大学之间合作发展的某些现实理论问题,为政府、大学和相关机构在实践中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通过集群内外关系的分析,为大学与社会经济的互动发展、区域创新发展、社区人文环境的建设,提供一条新的研究途径。 本文共分十一章。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提出问题,阐明研究的意义;提出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二章是综述部分。对集群理论、资本理论和高等教育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第三章是内涵和特征分析。从形态、业态、动态三个方面分析大学集群的特征;从中间性组织、网络组织、种群生态系统、自组织系统四个方面分析大学集群的组织属性,并分析大学集群要素结构。在此基础上,从范围、类型、程度、要求四个方面提出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的视角,并分析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的必要性以及整合的特征。第四章是动力机制分析。主要运用三个理论展开:一是基于需求与供给理论,分析高等教育的定位及其供需约束、高等教育需求总量与供给能力、高等教育需求类型与供给结构,表明大学集群与供需之间的关系;二是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分析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及其特征、外部规模经济对内部规模经济的影响,以及大学集群与外部规模经济的关系;三是基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大学外部交易活动及交易费用构成,大学集群的关系型交易特征,以及关系型交易对三维资本整合的激励。第五章是知识资本整合分析。提出大学集群知识资本的概念、构成、特征;从人力资本、结构资本、顾客资本三个方面分析知识资本整合效应;提出知识资本整合的策略;分析知识资本整合视角下的大学集群发展模式;分析知识资本整合过程中高位势和低位势学校的关系、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溢出的关系、知识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第六章是物质资本整合分析。分析物质资本的构成和特征;从大学集群物质资本的配置、物质资本的利用、物质资本的投入三个方面分析物质资本整合效应;提出大学集群物质资本整合策略和途径;分析物质资本整合与产权结构优化的关系、集群投融资与风险规避的关系。第七章是社会资本整合分析。提出大学集群社会资本的定义、构成和特征;提出不同组合大学集群社会资本的发展情境;从社会网络、信任、规范、信息等方面分析大学集群发展与社会资本整合要素关系;分析大学集群社会资本整合的创新效应、交互学习效应、交易成本节省效应、风险分担效应;探讨非正式制度对大学集群的影响;分析大学集群成员竞合关系、强关系和弱关系、嵌入性和开放性关系。第八章是三维资本互动整合分析。提出大学集群三维资本运动公式;分析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投入组合;分析大学集群三维资本互动整合作用关系、三维资本互动整合要素的基本流动轨迹;提出推进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的创新能力提升机制、学习激励机制和成本效用机制。第九章是系统动力学分析。择取大学集群资本整合过程中的教学资源共享、基础设施效用、技术创新三个问题进行重点研究。第十章是案例分析。以上海西南片大学集群联合办学为例,分析该集群知识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整合情况和绩效提升的空间。第十一章是结论与展望。对全文的论述进行概要总结,并对今后的研究作出展望。
胡泽民[6](2005)在《“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文中认为以ICT为技术核心的现代远程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主流教育形式。我国近几年通过发展远程高等教育为人们提供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但是,从整体运行态势反思远程高等教育近几年的发展,对数量扩张的重视远远高于其它方面,使得远程高等教育发展出现了困境。教育部近期提出,要把握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节奏,远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例外,而要把握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节奏,就是要以学生为本,把握好教育发展规律及教学规律,重视解决那些制约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促进其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以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主要承担群体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和重点大学网络学院的运行过程为对象,特别是以作者工作的单位广西广播电视大学为研究实验点,以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视角,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远程高等教育理念的建立与教学运行模式的建立上。在理念研究方面,抓住远程高等教育的“服务”特质,通过思考与传统教育的差异,结合远程高等教育的特点和实践中“学习支持服务”思想和技术的发展需要,以借鉴融合“客户”理念作为前提,结合笔者几年来的思考和研究成果,提出了“学习用户”理念。同时明确指出“学习用户”既是一种称谓,在其名称中又蕴涵着具有服务特性的理念内涵。它既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以学生及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也综合了市场特性和远程教育的特点。有了符合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特点和规律的“学习用户”理念,研究才得以进一步深化,同时研究才得以进入下一个主题:对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为此,研究从综述国内、国外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现状入手,分析现存于远程高等教育中的发展困境问题,并借鉴国外远程高等教育典型开放大学的运行经验得出一些有利于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这为探讨
吴辉[7](2004)在《网上巴蜀学校营销战略研究》文中提出人类进入21世纪,一个全新的时代,即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一个全新的网络社会已经在逐渐形成。由互联网引发的人类历史上的媒体革命正在迅速涉及到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多媒体综合运用、人类终身教育理念的确立,都为网络教育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可以说,网络教育的推进正在引发教育领域的一场新的革命,它一出现,立刻引起世界各国前所未有的关注。有关专家感叹:网络教育将是人类教育发展史上的又一里程碑。 网上巴蜀学校正是顺应了网络时代的召唤,在重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强力支持和众多人士的高度关注下,以网络速度超常发展。办学规模迅速扩大、网络技术日臻成熟、师资力量更加雄厚、教育质量日益提升,已发展成为西部唯一的、着名的基础教育品牌网校,为重庆市广大的小学生提供网络教育服务,是现有学校教育的最好补充与拓展。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小学网络教育,并以重庆首家基于宽带的以视频为特色的小学网校-网上巴蜀学校为研究主题,运用的理论知识主要涉及到发展战略和市场营销两大方面。环境分析理论包括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分析和微观环境分析三大方面。波特五力模型分析从本项目的供应商、消费者、潜在竞争者、现有竞争者以及替代者五个方面进行的分析和论证,运用SWOT的分析方法对本项目进行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分析。从市场定位、产品生命周期、品牌、价格、渠道、促销等多方面进行了可行性阐述。同时,紧密结合市场,结合网络教育市场化的特点,不拘泥于理论,通过具体的市场实施积极探索新的发展策略。本案例涉及的教育问题是刚刚兴起的小学宽带网络教育,主要是以探索研究为主,更注重的是实际的操作是否可行,因此本文紧密的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密切关注市场反应,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摸索出一条关于小学网络教育切实可行的发展道路。 作者一直参与网上巴蜀学校的市场开拓工作,对其发展过程和实际市场推广中遇到的阻碍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在本文结尾部分,作者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希望能在实际运用中能产生有价值的作用和借鉴。
二、华夏大地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走入网上教学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夏大地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走入网上教学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2)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已有研究基础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
(一)新疆双语教学的历史概况 |
(二)新疆双语教学实施现状 |
(三)新疆双语教学的特点 |
二、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 |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新疆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 |
(二)信息技术进入双语课堂的方式及应用频率 |
(三)双语教学信息资源的建设情况与需求分析 |
(四)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效果的因素分析 |
三、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困境分析 |
(一)“教育信息资源”与“本土民族文化”相剥离 |
(二)“信息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特殊性”出现冲突 |
四、共生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
(一)共生教育:“信息资源”与“民族文化”的和谐之道 |
(二)双向融合:“技术应用”与“双语教学”冲突的化解之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美国汉语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本研究的相关问题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路 |
四、美国汉语传播研究之现状 |
五、研究的对象、内容和重点 |
六、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七、研究的方法和材料搜集 |
八、研究的预设和理论假设 |
九、研究的理论创新点 |
第二节 美国汉语传播及相关概念简述 |
一、关于美国汉语传播 |
二、利益是汉语国际传播最根本的驱动力 |
三、汉语的传播价值是汉语国际传播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
四、语言意识形态是语言价值的反映 |
五、语言政策、语言规划与语言意识形态 |
六、语言政治与语言制度 |
第三节 语言传播理论概述 |
一、语言传播理论框架 |
二、语言生态学 |
三、语言活力(Language Vital ity)理论 |
第二章 美国语言生态-英语‘熔炉’中的多语共存 |
第一节 美国族裔众多,语言多样,文化多元 |
一、美国人口族裔众多,高度城市化 |
二、语言多样、文化多元、语言资源丰富 |
第二节 美国同化、宽容与限制的语言政策 |
一、美国殖民时期强迫性的英语同化 |
二、美国建国初期“宽容”的语言态度 |
三、二十世纪初期的排外主义和语言限制主义 |
四、二战后到二十世纪80年代的过渡性双语教育(transitionalbilingual education) |
五、二十世纪80年代英语独尊(English Only)运动 |
第三节 当代美国外语教育政策的演变 |
一、美国的语言意识和外语教育观 |
二、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至上的美国外语政策 |
第三章 美国多语环境中的汉语教学 |
第一节 美国汉语教学历史回顾 |
一、19世纪50年代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起始阶段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至1957年前兴起阶段 |
三、1957年至2000年稳步发展阶段 |
四、2000年至今美国汉语教学的飞跃发展阶段 |
第二节 美国大专院校汉语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 |
一、2002至2013年美国大专院校汉语注册人数显着增长 |
二、1990-2013年美国大专院校开设汉语课的学校大幅增加 |
第三节 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 |
一、1890年至2000年美国主流的中小学汉语教学非常薄弱 |
二、自2000起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蓬勃发展 |
三、AP中文课程美国中小学汉语教学的里程碑 |
第四节 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院的个案考察 |
一、关于美国孔子学院 |
二、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基本情况 |
三、汉语教学活动 |
四、文化交流活动 |
五、中文教师培训 |
六、中美合作双方高层的交流和互访 |
七、达拉斯德州大学孔子学院的发展目标、瓶颈及问题 |
八、孔子学院考察分析——如何构建和谐双赢、可持续发展的孔子学院 |
第五节 美国中文学校考察与述评 |
一、美国中文学校发展历史回顾 |
二、达拉斯现代汉语学校考察 |
三、考察发现与分析思考 |
第四章 美国汉语传播中的语言政治及制度支持 |
第一节 中美合作推动汉语传播 |
一、美国汉语传播是世界格局变化的必然、是中美共同的需要 |
二、中美合作的汉语传播项目和措施 |
三、中美合作交流及制度 |
第二节 美国政府推动美国汉语传播 |
一、二十一世纪美国外语教育主要的改革政策和措施 |
二、美国汉语教育支持项目 |
第三节 中国对美国汉语传播政策及相应措施 |
一、中国政府大力推动美国汉语传播 |
二、中国政府支持对外汉语传播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 美国汉语传播中的语言政治及制度简析 |
一、美国汉语传播具有明显的政治关联性 |
二、美国汉语传播的关键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
三、语言政治制度影响美国汉语传播 |
第五节 美国华文媒体概述 |
一、美国华文媒体的起步、发展和繁荣及其背景因素分析 |
二、美国华语报刊 |
三、美国华文电视 |
四、美国华文广播 |
五、美国华文互联网 |
六、美国华语媒体对中华文化传承以及美国汉语传播的影响 |
第五章 基于美国汉语传播研究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研究发现和理论扩展 |
一、研究发现及结论 |
二、语言国际传播活力模型 |
三、汉语国际传播的新观点 |
第二节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
一、本研究的局限 |
二、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着作及论文集类(按中文顺序排列) |
二、中文期刊类(按中文顺序排列)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外语文献 |
附录 |
Ⅰ. UNESCO(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问卷调查:语言的活力和多样性 |
Ⅱ. 200-2001年美国汉语使用人群各州分布表 |
Ⅲ. 2000-2011年美国说外语的人口数量百分比变化图 |
Ⅳ. 美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名单(截止2015年5月4日) |
Ⅴ. 中美两国建交双边教育交流协议和高层互访 |
Ⅵ. 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成果清单 |
Ⅶ. 美国华文网站排行榜(2016年1月)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远程教育管理现状与理论研究综述 |
2.1 理论回顾与相关研究 |
2.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2 远程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发展 |
2.2 国外远程教育研究综述 |
2.2.1 英国远程教育管理特色综述 |
2.2.2 美、澳、日、欧洲等国远程教育管理现状分析 |
2.3 国内远程教育系统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2.3.1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现状 |
2.3.2 中国远程教育的主要管理模式 |
第三章 中国远程教育大系统分析 |
3.1 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结构分析 |
3.1.1 大系统理论介绍 |
3.1.2 远程教育系统的外部环境分析 |
3.1.3 远程教育系统模型分析 |
3.1.4 远程教育系统结构分析 |
3.2 中国远程教育的定位分析 |
3.2.1 远程教育系统与传统教育系统的比较 |
3.2.2 远程教育系统的定位 |
3.3 中国远程教育环境的SWOT 分析 |
3.3.1 SWOT 分析方法简介 |
3.3.2 中国远程教育环境的SWOT 分析 |
3.3.3 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战略 |
第四章 中国远程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
4.1 远程教育课程设置研究 |
4.1.1 中外远程教育院校课程设置现状 |
4.1.2 中国远程教育院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与对策 |
4.1.3 远程教育课程设置的案例及分析 |
4.2 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研究 |
4.2.1 教学设计的相关概念 |
4.2.2 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的原则 |
4.2.3 远程教育教学过程设计 |
4.3 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研究 |
4.3.1 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相关概念 |
4.3.2 国内外远程教育教学资源的现状与发展 |
4.3.3 我国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4.3.4 远程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案例及分析 |
第五章 中国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评估 |
5.1 中国远程教育教师素质要求与角色定位 |
5.1.1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要求 |
5.1.2 远程教育教师的角色定位与特点 |
5.2 中国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
5.2.1 我国远程教育师资现状 |
5.2.2 远程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5.3 中国远程教育师资综合素质评估 |
5.3.1 现代远程教育师资综合素质评估分析 |
5.3.2 现代远程教育师资综合素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5.3.3 现代远程教育师资综合素质评估方法 |
5.3.4 模拟算例 |
第六章 中国远程教育核心竞争力研究 |
6.1 远程教育核心竞争力的概念 |
6.1.1 核心竞争力 |
6.1.2 远程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
6.2 远程教育核心竞争力影响因素研究 |
6.2.1 远程教育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6.2.2 核心影响因素的确定 |
6.2.3 对学习支持服务理论的研究 |
6.2.4 学习支持服务的概念与特征 |
6.2.5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的内容 |
6.3 如何培育远程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
第七章 中国远程教育办学效率评价 |
7.1 远程教育办学静态效率评估 |
7.1.1 DEA 模型简介 |
7.1.2 远程教育机构办学静态效率评价实例分析 |
7.2 基于Malmquist 指数的远程教育办学动态效率分析 |
7.2.1 动态效率的测算理论 |
7.2.2 Malmquist 指数及其分解 |
7.2.3 远程教育办学动态效率实例分析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 |
致谢 |
(5)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学术构想与思路 |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2.1 集群理论综述 |
2.2 资本理论综述 |
2.3 高教研究综述 |
2.4 综述之启示 |
第3章 大学集群及三维资本整合的内涵和特征 |
3.1 大学集群定义 |
3.1.1 有关集群的表述 |
3.1.2 大学集群定义 |
3.2 大学集群的特征 |
3.2.1 形态特征 |
3.2.2 业态特征 |
3.2.3 动态特征 |
3.3 大学集群的要素结构 |
3.3.1 要素结构 |
3.3.2 结构分析 |
3.4 大学集群的属性 |
3.4.1 中间性体制组织 |
3.4.2 网络组织 |
3.4.3 种群生态系统 |
3.4.4 自组织系统 |
3.5 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的视角 |
3.5.1 整合的一般解释 |
3.5.2 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的视角 |
3.5.3 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的必要性 |
3.5.4 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的特征 |
3.6 小结 |
第4章 大学集群及三维资本整合动力机制 |
4.1 基于需求与供给理论的解释 |
4.1.1 高等教育的定位及其供需约束 |
4.1.2 高等教育需求总量与供给能力 |
4.1.3 高等教育需求类型与供给结构 |
4.2 基于外部规模经济理论的解释 |
4.2.1 外部规模经济理论及其特征 |
4.2.2 外部规模经济对内部规模经济的影响 |
4.2.3 大学集群与外部规模经济 |
4.3 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解释 |
4.3.1 交易费用理论概述 |
4.3.2 大学外部交易活动及交易费用构成 |
4.3.3 大学集群的关系型交易特征 |
4.3.4 关系型交易对三维资本整合的激励 |
4.4 小结 |
第5章 大学集群知识资本整合 |
5.1 大学集群知识资本的内涵、特征 |
5.1.1 知识概念和知识资本理论概述 |
5.1.2 大学集群知识资本定义及构成 |
5.1.3 大学集群知识资本的特征 |
5.2 大学集群知识资本整合效应 |
5.2.1 人力资本整合效应 |
5.2.2 结构资本整合效应 |
5.2.3 顾客资本整合效应 |
5.2.4 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的整合关系 |
5.3 知识资本整合视角下大学集群发展模式和途径 |
5.3.1 知识资本整合策略 |
5.3.2 大学集群知识共享网络 |
5.3.3 大学集群技术创新网络 |
5.3.4 大学集群社校互动网络 |
5.4 大学集群知识资本整合过程中的若干关系 |
5.4.1 高位势和低位势学校的关系 |
5.4.2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溢出的关系 |
5.4.3 知识共享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
5.5 小结 |
第6章 大学集群物质资本整合 |
6.1 大学集群物质资本的内涵、特征 |
6.1.1 物质资本理论概述 |
6.1.2 大学集群物质资本的构成 |
6.1.3 大学集群物质资本的特征 |
6.2 大学集群物质资本整合效应 |
6.2.1 物质资本配置效应 |
6.2.2 物质资本利用效应 |
6.2.3 物质资本投入效应 |
6.3 大学集群物质资本整合的策略和途径 |
6.3.1 物质资本整合的"五个结合"原则 |
6.3.2 物质资本整合途径 |
6.4 大学集群物质资本整合过程中的若干关系 |
6.4.1 物质资本整合与产权结构优化的关系 |
6.4.2 集群投融资与风险规避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7章 大学集群社会资本整合 |
7.1 大学集群社会资本的内涵、特征 |
7.1.1 社会资本理论概述 |
7.1.2 大学集群社会资本的定义及构成 |
7.1.3 大学集群社会资本的特征 |
7.2 不同组合大学集群社会资本的发展情境 |
7.2.1 低整合—低联结 |
7.2.2 高整合—低联结 |
7.2.3 低整合—高联结 |
7.2.4 高整合—高联结 |
7.3 大学集群与社会资本整合要素关联度分析 |
7.3.1 大学集群网络拓扑结构 |
7.3.2 大学集群社会资本价值模型 |
7.3.3 大学集群发展与社会资本要素关系 |
7.4 大学集群社会资本整合效应 |
7.4.1 创新效应 |
7.4.2 交互学习效应 |
7.4.3 交易成本节省效应 |
7.4.4 风险分担效应 |
7.5 非正式制度对大学集群的影响 |
7.5.1 非正式制度概述 |
7.5.2 大学集群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变迁的影响 |
7.5.3 大学集群非正式制度的特征 |
7.5.4 大学集群非正式制度的表现形式 |
7.5.5 实现大学集群非正式制度推进功能的措施 |
7.6大学集群社会资本整合过程中的若干关系 |
7.6.1 竞争与合作关系 |
7.6.2 强关系与弱关系 |
7.6.3 嵌入性与开放性关系 |
7.7 小结 |
第8章 大学集群三维资本互动整合 |
8.1 三维资本运动形式 |
8.1.1 资本运动的总公式 |
8.1.2 大学集群三维资本运动公式 |
8.1.3 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投入组合 |
8.2 三维资本互动整合过程 |
8.2.1 三维资本互动整合的作用关系 |
8.2.2 三维资本互动整合要素的基本流动轨迹 |
8.3 三维资本互动整合的实现条件和推进机制 |
8.3.1 实现条件 |
8.3.2 推进机制 |
8.4 小结 |
第9章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若干问题研究 |
9.1 系统动力学概述 |
9.1.1 系统动力学特点 |
9.1.2 系统动力学对系统的描述 |
9.1.3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9.2 基于SD的大学集群教学资源共享经济效率研究 |
9.2.1 研究思路 |
9.2.2 模型构建 |
9.2.3 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 |
9.2.4 现状和策略 |
9.3 基于SD的大学集群基础设施效用影响因素研究 |
9.3.1 研究思路 |
9.3.2 模型构建 |
9.3.3 效用影响因素的变化趋势分析 |
9.3.4 现状和策略 |
9.4 基于SD的大学集群技术创新研究 |
9.4.1 研究思路 |
9.4.2 模型构建 |
9.4.3 现状和策略 |
9.5 小结 |
第10章 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案例分析 |
10.1 上海西南片大学集群概况 |
10.2 上海西南片大学集群知识资本整合分析 |
10.2.1 人力资本整合情况 |
10.2.2 结构资本整合情况 |
10.2.3 顾客资本整合情况 |
10.2.4 知识资本整合绩效的提升空间 |
10.3 上海西南片大学集群物质资本整合分析 |
10.3.1 物质资本整合投入情况 |
10.3.2 物质资本整合配置情况 |
10.3.3 物质资本整合利用情况 |
10.3.4 物质资本整合绩效的提升空间 |
10.4 上海西南片大学集群社会资本整合分析 |
10.4.1 社会网络情况 |
10.4.2 社会资本整合情况 |
10.4.3 社会资本整合绩效的提升空间 |
10.5 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研究结论 |
11.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现实背景 |
一、远程高等教育从边缘补充型走向主流教育型 |
二、我国远程高等教育按“现代远程教育”意义运行存在的问题 |
三、现代远程教育的“服务”特性成为从业者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
第二节 确定选题及选题的解析 |
一、确定“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运行模式的研究 |
二、研究的视角及研究的思路 |
第二章 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状况简述及实践启示 |
第一节 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演化与状况述评 |
一、我国广播电视大学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状况的简述 |
二、重点大学网络学院的运行状况简述 |
三、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办学理念与运行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简述国外远程高等教育运行的状况——以国外典型开放大学为例 |
一、几个发达国家典型学校远程高等教育运行模式的状况 |
二、几个发展中国家典型学校远程高等教育运行模式的状况及特点 |
三、国外的实践对我国远程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 |
第三章 “学习用户”理念的提出及称谓的成立 |
第一节 从历史的视角考察对学生认识的演变 |
一、传统教育学对学生的认识 |
二、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对学生认识的转变 |
三、当下教育理论对学生的再认识 |
四、终身教育思想和开放教育的理念对学生认识的拓展 |
第二节 远程教育的特点突显了远程教育的“服务”特质 |
一、远程教育的“服务”特质 |
二、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差异 |
第三节 远程教育“服务”的实施系统——“学习支持服务” |
一、“学习支持服务”思想溯源 |
二、“学习支持服务”与“客户”理念的融合催生“学习用户” |
第四节 “学习用户”理念的诠释 |
一、“学习用户”理念的内涵 |
二、“学习用户”运行的特征 |
三、“学习用户”对“客户”在教育意义上的超越 |
第四章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的基本认识 |
第一节 从“教学模式”到“教学运行模式” |
一、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嬗变 |
二、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理论模型 |
一、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界定 |
二、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特点 |
三、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理论依据 |
第三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基本构成分析 |
一、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系统构成 |
二、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基本要素 |
第五章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建立的相关借鉴 |
第一节 对“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基本认识 |
一、客户关系管理(CRM)理念出现的背景 |
二、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内涵 |
三、客户关系管理(CRM)质的规定性 |
第二节 对客户关系管理(CRM)中可供借鉴的相关技术及运行典型模型的列举 |
一、体系化环境的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技术 |
二、客户关系管理(CRM)的呼叫中心 |
三、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一对一营销模式” |
第三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中对客户关系管理(CRM)思想和技术的借鉴 |
一、远程高等教育借鉴客户关系管理(CRM)运行的前提分析 |
二、远程高等教育中客户关系管理(CRM)的体现 |
三、远程高等教育对客户关系管理中几种典型模型的借用 |
第四节 远程高等教育对“客户关系管理”思想和技术借鉴的一些反思 |
第六章 “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 |
第一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原则 |
一、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的原则 |
二、制约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的因素 |
第二节 侧论:“教学运行模式”的基本支撑——组织运行架构的构想 |
一、我国现有远程高等教育机构运行架构的简要分析 |
二、“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组织结构构建运行原则和本质特征 |
三、我国远程高等教育的组织运行结构的构想 |
第三节 基本构架: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构建 |
一、远程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维度一:教学运行模式的基本框架 |
二、远程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维度二:教学运行模式的“一对一”实施架构 |
三、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维度三:教学运行模式的服务组织系统构成 |
四、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构建维度四:教学运行模式的制度保障体系 |
第七章 对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主要运行要素的特征分析 |
第一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师特点的变化 |
一、远程高等教育教师与传统教育教师特征的几个转变 |
二、远程高等教育教师应该具备的从事该类教育特殊的基本能力 |
三、远程高等教育中教师与学习者的关系需要关注的问题 |
第二节 远程高等教育学习过程的特点 |
一、理解远程教育学习过程对学习者基本要求 |
二、注重远程教育学习过程中的教与学现象 |
三、对远程高等教育学习过程特性的归结 |
四、对远程高等教育学习过程的学习模式的理解 |
第三节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特征 |
一、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的内容及特征 |
二、对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作用的认识 |
三、远程高等教育的教学资源建设中应该把握好的几个问题 |
第八章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有效运行的支撑机制建设的建议 |
第一节 建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
第二节 运行数据的标准:网络信息数据标准化机制的建立 |
第三节 构建“超市”平台,服务于“学习用户” |
第四节 建立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机制 |
第九章 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的具体实践与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运行模式的实践 |
第二节 毕业生调研:教学运行模式适应性的检验 |
第三节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教学运行模式实践的评析 |
结束语 |
附录 |
参考书目 |
后记 |
(7)网上巴蜀学校营销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本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 |
1.3 本文的主体结构 |
2 论文的基本理论知识 |
2.1 战略的含义以及任务 |
2.2 环境分析理论 |
2.2.1 宏观环境理论 |
2.2.2 行业环境理论(波特五力模型理论) |
2.2.3 企业本身能力分析 |
2.2.4 SWOT理论 |
2.3 营销战略理论 |
2.3.1 市场定位的方法与策略 |
2.3.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3 价格策略 |
2.3.4 促销策略 |
2.3.5 渠道策略 |
2.3.6 品牌策略 |
3 国内外网络教育现状比较分析 |
3.1 国外网络教育发展概况 |
3.2 国内的网络教育发展现状 |
3.3 中西部教育信息化状况及未来需求 |
3.4 国内国外网络教育发展比较 |
3.5 国内网络教育面临的问题 |
4 本项目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社会经济环境 |
4.1.3 科学技术环境 |
4.2 本项目行业环境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
4.2.1 行业进入分析 |
4.2.2 竞争者分析 |
4.2.3 提供商分析 |
4.2.4 消费者分析 |
4.2.5 替代者分析 |
4.3 网上巴蜀自身能力分析 |
4.3.1 财务状况 |
4.3.2 产品线以及竞争地位 |
4.3.3 设备状况 |
4.3.4 市场营销能力 |
4.3.5 销售业绩 |
4.3.6 研发能力 |
4.3.7 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
4.3.8 组织结构 |
4.4 本项目SWOT分析 |
5 本项目市场营销策略 |
5.1 战略目标 |
5.2 市场定位战略 |
5.3 产品战略 |
5.4 品牌战略 |
5.5 价格战略 |
5.6 渠道战略 |
5.7 促销战略 |
6 战略实施与评估 |
6.1 网上巴蜀学校起步阶段的战略实施与评估 |
6.2 网上巴蜀学校发展阶段的战略调整与实施评估 |
7 结论 |
7.1 对本项目的建议和想法 |
7.2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华夏大地携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走入网上教学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2]信息技术在新疆双语教学中应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D]. 张慧. 西南大学, 2016(02)
- [3]美国汉语传播研究[D]. 肖顺良. 中央民族大学, 2016(10)
- [4]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 熊艺. 天津大学, 2009(01)
- [5]大学集群三维资本整合研究[D]. 王庆. 同济大学, 2007(02)
- [6]“学习用户”理念下远程高等教育教学运行模式研究[D]. 胡泽民. 厦门大学, 2005(05)
- [7]网上巴蜀学校营销战略研究[D]. 吴辉. 重庆大学,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