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光光度法研究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氧化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齐萌[1](2020)在《超价金属化合物催化氧化体系脱除燃煤烟气中Hg0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汞主要来自于煤炭燃烧,因汞的毒性和生态效应,燃煤烟气中汞的污染和控制问题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燃煤烟气中汞一般有3种形态,分别是:颗粒态汞,可表示为Hgp,元素汞,可表示为Hg0;和氧化态汞,可表示为Hg2+。前二者可被电厂已有的污染物控制装置协同去除,但Hg0易挥发且难溶于水,成为燃煤烟气脱汞的难点。为了提高烟气中Hg0的脱除效率,将Hg0氧化为高价汞(Hg2+)继而液相吸收被认为是控制燃煤烟气Hg0排放的可行方法。因此,研发高效、经济和环境友好的催化氧化烟气脱汞新技术对大气污染物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超价金属化合物普遍氧化还原电位较高、电化学容量较大,且自身及放电产物环境风险较小,在一定条件下是良好的氧化剂。超价金属阳离子往往无法单独稳定存在,但某些超价金属可与特定的多齿配体赘合后稳定存在,如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diperiodatoargentate(Ⅲ),DPA),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iperiodatocuprate(Ⅲ),DPC)以及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dyhydroxy diperiodatonickelate(Ⅳ),DPN)。但通常配合物的氧化反应速率较慢,而某些金属离子如 Ru(Ⅲ)、Ir(Ⅲ)、Os(Ⅷ)、Cr(Ⅲ)、Ni(Ⅱ)、Cu(Ⅱ)等作为催化剂痕量掺杂,能够降低反应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效率。本研究利用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化合物与过渡金属离子催化剂组合成为催化氧化体系,用于燃煤烟气中Hg0的氧化吸收。具体工作如下:构建了多种以超价金属化合物为氧化剂的催化氧化体系,以气液两相催化氧化反应实现了烟气中的Hg0到Hg2+的高效转化,通过系统实验研究,提出了三种基于催化氧化及吸收的烟气脱Hg0的新方法。本研究通过氧化剂、催化剂及脱除产物的表征结果分析,以及催化氧化脱汞反应的宏观动力学研究,提出了各体系催化氧化法脱除烟气中Hg0的反应机理。(1)DPA(Ⅲ)-Ru(Ⅲ)催化氧化体系烟气脱汞研究,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痕量Ru(Ⅲ)的添加,可使Hg0的氧化脱除效率明显提高。实验得到最佳的反应条件为:DPA浓度为1.03 mmol/L,Ru(Ⅲ)浓度为2.0 μmol/L,DPA溶液的pH值为8.5,反应温度为40℃。实验结果还表明由于竞争氧化,烟气中的SO2尤其在高浓度时,对脱汞有较大抑制作用,烟气中的NO对脱汞影响较小,烟气中的O2对脱汞几乎无影响。对氧化剂及催化剂溶液分别进行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表征,并对催化氧化反应进行了汞穿透实验,实验结果证实了Ru(Ⅲ)的催化途径:首先Ru(Ⅲ)与Hg0形成中间配合物,继而该配合物被氧化剂的活性物种氧化得到氧化产物,在此过程中Ru(Ⅲ)得以复原。应用冷原子荧光分析法(CVAFS)对氧化产物进行了分析,证实了氧化产物为Hg2+,并根据测定结果开展了物料平衡计算。根据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推测催化氧化脱汞反应为一步双电子转移的反应机理。(2)通过对比试验,比选出DPC(Ⅲ)-Ni(’)催化氧化组合体系,通过系统实验,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DPC(Ⅲ)为0.18 mmol/L,Ni(’)为4×10-5 mmol/L,反应温度为45℃,溶液pH为8.5。在最佳条件下,Hg0的脱除效率可达93.3%。同时,首次提出了 DPC(Ⅲ)-Ni(Ⅱ)催化氧化体用于烟气脱汞的相关反应机理,DPC的解离产物过碘酸合铜单体(monoperiodatocuprate(Ⅲ),MPC)被认为是主要的氧化反应活性物种。推测催化剂Ni(Ⅱ)的存在形式为[Ni(H20)6OH]+,其在催化氧化反应中与Hg0首先形成中间配合物,继而被MPC氧化,该氧化反应为一步单电子反应。(3)比选出DPN(Ⅳ)-Ni(Ⅱ)催化氧化体系,并实验考察了多种因素对脱汞效率的影响,得到最佳的实验条件为:DPN 浓度为 0.5 mmol/L,Ni(Ⅱ)浓度为 2×10-5 mmol/L,反应温度为 40℃,溶液pH为9。根据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氧化剂DPN(Ⅳ)在碱性介质中的存在的形式为[Ni(OH)2H2IO6)2]4-,其中酸根质子化程度较低,而反应的活性中心为更低质子的形式,Ni(Ⅳ)与Hg0的氧化反应为一步双电子转移。(4)对超价金属化合物催化氧化体系烟气脱汞的宏观反应动力学进行了实验研究和相关计算,实验表明,超价金属化合物催化氧化烟气脱汞反应均符合准一级动力学反应,其中Ag(Ⅲ)-Ru(Ⅲ)催化氧化脱汞的反应速率常数(k)为0.0237 min-1,表观活化能(Ea)为25.32 kJ/mol,未加催化剂时的k为0.0154 min-1,Ea为42.96 kJ/mol,显然Ru(Ⅲ)的加入提高了反应速率降低了反应活化能。Cu(Ⅲ)-Ni(Ⅱ)和Ni(Ⅳ)-Ni(Ⅱ)两体系的催化氧化脱汞反应k分别为0.0291 min-1和0.0371 min-1,烟气脱汞的Ea分别为28.26kJ/mol和33.33 kJ/mol。超价金属化合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很小,催化剂浓度对反应速率的提高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弱,最佳投加浓度应根据前期的单因素实验共同确定。pH值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较大,在酸性条件下反应速率极低,即该催化氧化体系依赖于碱性的反应环境。杂质气体,尤其是SO2的高浓度存在对反应速率有极大抑制作用。
王倩倩[2](2016)在《碱性介质中Cu(Ⅲ)配离子氧化醇类、胺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和二过碲酸合铜(Ⅲ)配离子作为氧化剂,采用分光光度法对新戊二醇、3-苯氧基-1,2-丙二醇、1,3-丁二醇、季戊四醇、正丁胺、异丁胺、1,4-丁二胺进行了氧化动力学研究。且在碱性介质中,对Cu(Ⅲ)配离子氧化这些有机物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本实验主要控制在20℃-40℃范围内,然而二过碘酸合铜氧化新戊二醇时,温度控制在25℃-45℃范围内。在碱性介质中,研究了Cu(Ⅲ)氧化醇类和胺类的反应动力学,根据实验数据结果表明:反应对Cu(Ⅲ)遵循一级反应,对新戊二醇、1,3-丁二醇、季戊四醇、1,4-丁二胺的反应级数也遵循一级反应。对3-苯氧基-1,2-丙二醇、正丁胺、异丁胺的反应级数遵循1<nap<2反应。在二过碲酸合铜氧化新戊二醇的反应体系中,新戊二醇反应级数遵循分数级反应。通过实验表明,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还原剂的浓度增加而增大,随着[IO4-]或[TeO42-]的增大而减小。对[OH-]和表观速率常数kobs的依赖关系中,二过碘酸合铜氧化胺类还原剂时,与氧化醇类不同的是表现出了随着[OH-]的增大,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之减小,这可能与还原剂中官能团的不同有关系。此外,离子强度对表观速率常数kobs表现出了一定的盐效应。基于实验数据和各种因素对表观速率常数kobs的影响讨论,我们提出了合理的反应机理,其中存在着速控步之前的前期平衡,在速控步前存在着DPC的质子化,离解出一个高碘酸根配体,形成了更具有活性的Cu(Ⅲ)配离子,从而推导得出了反应速率方程,计算出了速控步的速率常数以及相关的活化参数,并解释了反应机理。
刘艳平[3](2012)在《Cu(Ⅲ)配离子氧化醇类、羧酸类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文中认为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过碲酸合铜(III)氧化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1,2-丁二醇、麦芬新、磺基水杨酸和2-氨基异丁酸化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通过实验分别讨论了[还原剂]、[TeO42-]、[OH-]、离子强度的变化对反应体系表观速率常数kobs的影响,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速控步速率常数以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通过实验我们得出,二过碲酸合铜(III)在碱性介质中主要存在的形式是低质子的配离子[Cu(H4TeO6)2]-,并且提出了以质子化程度低的Cu(H3TeO6)作为活化中心与还原剂形成中间络合物,再通过内部电子转移,最终得到产物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在准一级条件下,在不同的反应体系中,反应对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1,2-丁二醇、麦芬新以及磺基水杨酸均为分数级,而2-氨基异丁酸的反应级数为1<n <2。我们还发现:由于还原剂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有所差异,导致表观速率常数随着氢氧根的变化有所不同。其中丙二醇甲醚、丙二醇乙醚、1,2-丁二醇、麦芬新以及磺基水杨酸的表观速率常数随氢氧根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而2-氨基异丁酸的表观速率常数随氢氧根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基于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在同一温度下二过碲酸合铜(III)氧化不同还原剂时,反应速率不同:丙二醇甲醚的反应速率常数小于丙二醇乙醚;麦芬新的反应速率常数小于1,2-丁二醇。通过假设提出的反应机理,能很好的解释我们的实验现象。我们的研究验证了配合物以低质子化的形式存在的假设更为合理。通过这类反应体系的动力学及宏观实验研究,为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证据,且为分析化学的定量分析和有机合成路线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杨春艳[4](2010)在《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自从20世纪初人们肯定了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的存在后,国内外的学者开展了大量的关于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的研究工作。目前人们已经成功地制备和分离出其纯品,不同超常氧化态过渡金属稳定存在形式是不同的。例如在已知的超常氧化态过渡金属中,Ni (Ⅳ), Ag (Ⅲ),Cu(Ⅲ)都是借助于适当的多齿配体而稳定存在,如二过碘酸合镍,二过碲酸合银,二过碘酸合银,银的多肽配合物,二过碘酸合铜,二过碲酸合铜等,而Fe(Ⅵ)则通常以高铁酸盐(如FeO42-)的形式存在。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具有特殊的结构,在适当的条件下有较高的氧化能力,目前人们对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1)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与小分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和机理研究;(2)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引发高分子领域中的自由基聚合反应的研究。但到目前为止,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在发光分析中的应用却很少。本论文在第一章中对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的研究及其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作了评述;本论文的研究报告分为三部分:一、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及其在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发现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铜(Ⅲ)配离子(DPC)、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配离子(DPA)和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配离子(DPN))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均具有很强的催化性能,且远超过通常的金属离子催化剂、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金属蛋白类催化剂和纳米粒子催化剂。例如在低浓度的鲁米诺(10-7 mol L-1)条件下,常用的催化剂(Co2+, Cu2+, Ni2+, Mn2+, Fe3+, Cr3+, K3Fe(CN)6)对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反应都几乎无催化能力,而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在相同条件下仍然表现出很强的催化化学发光。由此建立了一种的用于测定过氧化氢的化学发光新体系。克服了文献中报道过的各种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测定过氧化氢所存在的干扰问题,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同时减少的试剂的消耗。过氧化氢又是一种基础化学传感器,与产生过氧化氢的酶识别反应相结合,可以构建多种生物传感器。在此设计中酶反应器的制备是一个关键技术,文中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将海藻酸钙纤维与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相结合作为酶载体的酶反应器。该反应器将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对酶的吸附作用和聚合物对酶的笼蔽效应相结合改善了酶从载体上的泄露问题,同时由于纳米介孔二氧化硅的特殊表面结构,催化增强作用和生物相容性使得被固定在载体上的酶具有较强催化活性并能长时间的保持其稳定性。本文以葡萄糖氧化酶为模板研究了该酶反应器在流通式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中的性能。将该酶反应器与鲁米诺-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配离子-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的流通式葡萄糖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检出限比已报道的化学发光传感器低两个数量级。该流通式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响应速度快,寿命长,灵敏度高和操作简单的特点。进而又制备了将葡萄糖氧化酶和β-半乳糖苷酶同时固定在氨基化纳米介孔二氧化硅-海藻酸钙纤维上的双酶反应器。由此构建的化学发光乳糖生物传感器,化学发光强度与乳糖浓度在8.0×10-8-4.0×10-6 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是2.7×10-8 g mL-1。该流通式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已经成功地应用于测定牛奶中的乳糖含量。二、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作为氧化剂在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在鲁米诺-过氧化氢-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化学发光体系中,当过氧化氢缺乏时,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则主要呈现出高的氧化性,可以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某些化合物可以增敏该化学发光。通过对该体系反应前后的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化学发光光谱及反应动力学的分析,结合文献中的一些研究成果,本论文认为,这一化学发光体系涉及一系列自由基反应过程。以鲁米诺-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配离子(DPN)-异烟肼化学发光体系为例,在反应过程中起氧化作用的活化物种是二羟基一过碘酸合镍配离子(MPN)。它经过两步单电子转移氧化异烟肼逐级生成异烟肼自由基、二氮烯自由基和苯甲酸自由基,同时MPN氧化鲁米诺生成鲁米诺自由基。由异烟肼产生的一系列自由基与鲁米诺自由基反应生成α-羟基过氧化物,α-羟基过氧化物分解生成激发态的氨基邻苯二甲酸根离子,当其由激发态回到基态时,将能量以光子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化学发光。在此研究基础上建立了测定异烟肼、硫酸阿米卡星和硫酸双肼屈嗪的化学发光新方法。(1)四价镍配合物作为氧化剂的鲁米诺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研究了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配离子在碱性条件下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的行为。以异烟肼为模板,通过化学发光光谱和紫外吸收光谱讨论了该发光现象的可能反应机理。该化学发光体系具有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并且已经成功的应用于血清中异烟肼的测定。(2)鲁米诺-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银配离子化学发光新体系测定硫酸阿米卡星实验发现在碱性介质中三价银的配合物能够氧化鲁米诺产生化学发光,而硫酸阿米卡星可以极大地增敏该化学发光。结合流动注射技术建立了测定硫酸阿米卡星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硫酸阿米卡星浓度在5.1×10-8-5.1×10-6 mol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是1.9×10-8 mol L-1(3σ),对浓度为5.1×10-7 mol L-1的硫酸阿米卡星溶液平行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是2.8%。将该方法用于测定血清中的硫酸阿米卡星,结果令人满意。(3)鲁米诺-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配离子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硫酸双肼屈嗪基于在碱性介质中硫酸双肼屈嗪能极大地增敏鲁米诺-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配离子的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新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测定硫酸双肼屈嗪的方法,并且探讨了该发光行为的可能反应机理。在优化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硫酸双肼屈嗪浓度在7.0×10-9-8.6×10-7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是2.1×10-9g mL-1(3σ)。对浓度为5.2×10-8 gmL-1的硫酸双肼屈嗪溶液平行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是3.1%。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响应迅速,灵敏度高的特点。并且用浓度很低的鲁米诺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分析结果,减少了试剂的消耗量,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该方法已经成功地应用于血清中硫酸双肼屈嗪的测定。三、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直接氧化化学发光反应研究研究发现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铜(Ⅲ)配离子(DPC)、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银(Ⅲ)配离子(DPA)和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配离子(DPN)具有超常的氧化能力使它们能直接氧化某些物质而产生化学发光。基于此建立了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直接氧化化学发光测定尿酸、肾上腺素、林可霉素的新方法。通过研究体系的动力学曲线、紫外光谱、荧光光谱、化学发光光谱,讨论了直接氧化化学发光新体系可能的反应机理。在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直接氧化化学发光体系中,尿酸、林可霉素和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之间(DPA,DPN)发生的是一步双电子转移的氧化还原反应,首先形成激发态的DPN,DPA与分析物的配合物中间体,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活化中间体的内界双电子转移来完成,当激发态配合物中间体回到基态时,能量以光的形式释放,产生化学发光。而肾上腺素-DPN体系的反应历程是DPN氧化肾上腺素生成激发态的3,4-二羟基苯乙酮,当其回到基态时发出波长为450 nm的光。(1)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银配离子直接氧化化学发光法测定尿酸基于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银配离子在碱性介质中能够直接氧化尿酸而产生化学发光,建立了一种新的灵敏的测定尿酸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化学发光强度与尿酸浓度在4.0×10-7-2.0×10-4 mol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是1.2×10-7 mol L-1(3σ)。对浓度为5.0×10-5 mol L-1的尿酸溶液平行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是2.1%。该方法与其他已报道的化学发光法相比较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已经成功的应用于测定血清中的尿酸含量。(2)四价镍直接氧化化学发光法测定林可霉素基于在酸性条件下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能够直接氧化林可霉素产生化学发光,建立了测定林可霉素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新方法。在优化条件下,相对化学发光强度与林可霉素浓度在8.0×10-9-1.0×10-6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是2.5×10-9 gmL-1(3σ),对浓度为1.0×10-7 g mL-1的林可霉素溶液平行测定7次,相对标准偏差为4.0%。将该方法用于测定注射液、血清和尿样中的林可霉素含量,结果令人满意。(3)四价镍直接氧化化学发光新方法测定肾上腺素报道了一种在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直接氧化肾上腺素产生化学发光测定肾上腺素的新方法。在最优的条件下,相对化学光强度与肾上腺素浓度在1.0×10-7-1.0×10-5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是4.0×10-8 g mL-1(3σ)。对浓度为2.0×10-6 g mL-1的肾上腺素溶液平行测定11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7%。该方法已经成功的用于测定注射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
杜荣健[5](2009)在《Ag(Ⅲ)配合物氧化特种氨基酸和α-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研究了对生物体有特定功能的氨基酸L-谷氨酰胺、肌氨酸和α-二醇与Ag(Ⅲ)配合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用化学方法和质谱等多种现代分析手段鉴定并表征了氧化产物:采用传统的分光光度法跟踪反应动力学;通过对氧化产物及动力学数据分析,得出了氨基酸、醇与Ag(Ⅲ)配合物的反应机理。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Ag(HIO6)2]5-)氧化谷氨酰胺反应为总二级,对Ag(Ⅲ)和Gln各为一级,表观二级速率常数随[IO4-]tot增大而减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同[OH-]的变化几乎无关。碱性介质中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Ag(HIO6)2]5-)氧化肌氨酸反应为总二级,对Ag(Ⅲ)和Sar各为一级,表观二级速率常数随[IO4-]tot增大而减小,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同[OH-]的变化几乎无关。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Ag(HIO6)2]5-)氧化α-二醇(乙二醇、1,2-丙二醇、1,2-丁二醇),对Ag(Ⅲ)为一级反应,表观速率常数kobs可表示为kobs=kx[α-二醇]+ky[α-二醇]2。
韩冲[6](2008)在《碱性介质中铜(Ⅲ)配合物氧化醇、胺类有机物动力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1,2-丁二醇、2-氨基-1-丁醇、3-氨基-1-丙醇、1,3-丙二胺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通过实验得出了还原剂、[OH-]、[I04-]、离子强度的变化对kobs的影响的变化规律,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求出了不同温度下的速控步速率常数及298.2K时的活化参数(Ea、ΔH≠、ΔS≠)。根据其反应的宏观规律,假定了反应的活化中心,并提出了相应的能够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机理。通过研究OH-的浓度对表观速率常数的影响规律,我们认为: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在碱性介质中是以低质子化的[Cu(H2IO6)2(OH)2]5-的形式存在,这与理论计算相一致,并且由此提出的反应机理与实验现象相符。基于实验结果,我们发现同一温度下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含有不同位置、不同活性基团的还原剂时,反应速率不同,1,3—丙二胺>3-氨基-1-丙醇;2-氨基-1-丁醇>1,2-丁二醇;2-氨基-1-丁醇>3-氨基-1-丙醇,这可能是与活性基团和氧化剂形成过渡态中间配体的难易程度及还原剂的空间位阻有关。以上体系的研究使配合物以低质子化的形式存在的假设得到了验证,认为其更为合理。我们的探讨和研究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信息,可为动力学的发展及有机合成的路线设计和分析化学的定量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红梅[7](2008)在《过渡金属离子催化Ce(Ⅳ)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分别研究了酸性介质中过渡金属离子催化Ce(Ⅳ)氧化某些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并用化学方法、红外光谱等多种现代分析手段鉴定、表征了氧化产物;通过对氧化产物及动力学数据的分析,推导出了相应的反应机理。在酸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痕量钌(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98-313K区间氧化四氢糠醇(THF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离子为一级,对THFA和钌(Ⅲ)离子均为正分数级。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κobs随[HSO4-]增加而减小。在氮气保护下,反应能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痕量钌(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88-303K区间氧化1,2-丙二醇(PRD)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离子为零级,对钌(Ⅲ)离子为一级,对PRD为负分数级。速率常数κobs随[H+]的增大而增大。反应中没有自由基产生。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痕量钌(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98-313K区间氧化异丙醇(IPA)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离子和钌(Ⅲ)离子均为一级,对IPA为零级。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κobs随[HSO4-]增加而减小,随[H+]的增大而增大。反应中没有自由基产生。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痕量铱(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98~313K区间氧化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离子为一级,对铱(Ⅲ)离子也是一级,对乙醇胺(EAN)的反应级数为正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κobs,随[H+]和[HSO4-]增加而减小,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痕量铱(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98-313K区间氧化1,2-丙二醇(PRD)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离子为一级,对铱(Ⅲ)离子是正分数级,对PRD的反应级数为正分数级。准一级速率常数κobs随[H+]增加而增加,随[HSO4-]增加而减小,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痕量铱(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298-313K区间氧化乙二醇(EG)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离子和铱(Ⅲ)离子均为一级,对EG为正分数级。准一级反应速率常数κobs随[HSO4-]增加而减小,随[H+]的增大而增大。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在酸性介质中用氧化还原滴定法研究了铈(Ⅳ)离子在铬(Ⅲ)离子催化作用下,于303K-318K区间氧化甲酸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反应对铈(Ⅳ)和甲酸均为一级,准一级速率常数κobs随催化剂[Cr(Ⅲ)]增加而增大,亦随[H+]增加而增大,而随[HSO4-]增加而减小。反应中有自由基产生。通过κobs与[HSO4-]的依赖关系,并结合Ce(Ⅳ)在溶液中的平衡,找出上述各个反应体系的动力学活性物种多数为Ce(SO4)2。通过假设提出的反应机理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并求得不同温度下的速控步骤的速率常数及298K时的活化参数。此外,本文还借助紫外可见光谱对反应机理进行了佐证。上述系统研究为催化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分析化学中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刘红妹[8](2007)在《碱性介质中镍(Ⅳ)配离子氧化醇、胺类有机物动力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氧化α-丁二醇、1,3-丙二胺、丙酮酸、β-氨基丙酸的化学反应动力学,通过实验得出了物质的结构、介质条件、还原剂的浓度、温度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均有影响,并确定了反应的最佳条件,由此测得了不同条件下的κobs。根据其反应的宏观规律,假设反应的活化中心,并提出了能够解释实验现象的反应机理。通过研究OH-的浓度对表观速率常数κobs的影响规律,我们认为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在碱性介质中是以低质子化的[Ni(H2IO6)2(OH)2]4-的形式存在比以高质子化的[Ni(H3IO6)2(OH)2]2-形式存在更为合理,与理论计算的相一致,且由此提出的反应机理与实验现象相符。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同一温度下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氧化含有相同位置的活性基团的还原剂时,反应速率不同,如:1,3-丙二胺>β-氨基丙酸,这可能是与活性基团与DPN形成过渡态中间配体的难易程度及还原剂的空间位阻有关。我们假设的反应机理能很好的解释实验现象,并进一步求得了不同温度的速控步速率常数及298.2K的活化参数。本文的探讨和研究对于基元反应动力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数据,且为有机合成的路线设计和分析化学的定量分析建立分析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此类反应体系的系统动力学及宏观实验的研究,对配合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推测出反应过程中过渡态配合物的结构和稳定性,这对配位化学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张素娜[9](2007)在《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作用及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渗透压和动力学两个角度对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性质、作用及其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天然生物材料的吸水机理及其自身在外界环境影响下进行水分传输过程中作出的响应进行了分析,重点阐述了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作用和脯氨酸同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反应动力学的方法与存在的问题。最终选定的天然生物材料是葫芦科一年生攀援植物丝瓜幼苗,研究了它在低浓度不同种类盐溶液中的吸水规律,在不同浓度的KCl盐溶液中以总吸水倍率和叶子中脯氨酸质量分数以及培养外液渗透压变化作为测定指标,从渗透压作为丝瓜幼苗时期吸水动力的角度,探讨其吸水动力学及生长规律。结果表明:低浓度(0.0010 mol/L)各种盐对丝瓜幼苗的总吸水倍率的影响LiCl>KCl>二次蒸馏水>NaCl;不同浓度(0.0010-0.0140mol/L) KCl影响下丝瓜幼苗总吸水倍率、脯氨酸质量分数、培养液进入植物体内的粒子个数随KCl浓度成峰形变化,并且三者的变化基本吻合。KCl盐溶液浓度为0.0010mol/L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达最低值,0.0040 mol/L时达最高值,在无盐和高盐环境下脯氨酸的大量积累是植物细胞的适应性反应。脯氨酸质量分数与进入植物体内粒子个数变化正相关,并拟合出关系式WPro为脯氨酸质量分数,n为进入植物体内粒子个数,k0,α,R0均为常数。冬瓜与丝瓜同属葫芦科一年生攀援植物,对冬瓜进行同样的实验能否得出一样的规律引起了我们的兴趣。以冬瓜幼苗为材料,作了和丝瓜同样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0.0010-0.0100 mol/L) KCl盐溶液影响下冬瓜幼苗总吸水倍率、脯氨酸质量分数、培养液进入植物体内的粒子个数随KCl浓度成波浪形变化,并且后两者的变化基本吻合与总吸水倍率的变化负相关。KCl盐溶液浓度为0.0010 mol/L时脯氨酸质量分数达最低值,0.0080 mol/L时达较高值,在无盐和高盐环境下脯氨酸的积累是植物细胞的适应性反应。脯氨酸质量分数与进入植物体内粒子个数变化正相关,并拟合出关系式WPro为脯氨酸质量分数,n为进入植物体内粒子个数,k0,α,R0均为常数。与丝瓜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本研究为探讨植物体中脯氨酸积累的生理作用及意义提供参考。植物体内脯氨酸质量分数和进入植物体内K+个数之间关系的建立,引起了我们对脯氨酸自身所具有的性质的关注,抛开植物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对脯氨酸的影响,我们对脯氨酸和Au(Ⅲ)的氧化还原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了探讨。在酸性介质中,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Au(Ⅲ)氧化L-脯氨酸(L-Proline)的反应动力学及其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Au(Ⅲ)是一级,对L-脯氨酸(L-Proline)也是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L-Proline]0>>[A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d随着[H+]和[Cl-]的增加而减小,并且有弱的负盐效应。据此假设了可能的反应机理,由此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很好地解释全部实验现象。
王立平,单金缓,许明远,申世刚,葛旭升[10](2006)在《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1,3-丙二醇反应动力学及机理》文中认为在碱性介质中,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了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DPC)氧化1,3-丙二醇(PG)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结果表明,反应对DPC和PG均为一级,在保持准一级条件([PG]0[Cu(Ⅲ)]0)下,表观速率常数kobs随着[IO4-]增加而减小,随着[OH-]增大而增大,没有明显盐效应.据此提出了包括配离子和PG形成络合物的前期快速平衡的反应机理,由假设反应机理推出的速率方程能解释全部实验现象,进一步求得速控步的速率常数k和平衡常数K及活化参数.
二、分光光度法研究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氧化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分光光度法研究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氧化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超价金属化合物催化氧化体系脱除燃煤烟气中Hg0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汞的危害及其在燃煤烟气中的排放现状 |
1.3 燃煤烟气脱汞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吸附法烟气脱汞技术 |
1.3.2 氧化法烟气脱汞技术 |
1.3.3 电厂常见烟气污染物控制设备脱汞 |
1.4 超价金属化合物的研究与应用现状 |
1.4.1 超价金属化合物的结构 |
1.4.2 超价金属化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3 超价金属化合物催化氧化体系的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实验平台、试剂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实验系统的建设 |
2.2.1 催化氧化反应烟气脱汞的实验流程 |
2.2.2 实验具体步骤 |
2.2.3 实验仪器和化学药剂 |
2.3 脱汞效率计算 |
2.4 超价金属化合物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
2.4.1 DPA制备和表征方法 |
2.4.2 DPC溶液的配置和标定 |
2.4.3 DPN溶液的配置和标定 |
2.5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2.6 产物分析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DPA(Ⅲ)-Ru(Ⅲ)催化氧化体系烟气脱汞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内容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DPA(Ⅲ)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3.3.2 催化剂Ru(Ⅲ)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3.3.3 反应温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3.3.4 溶液pH值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3.3.5 SO_2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3.3.6 NO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3.3.7 O_2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3.4 催化氧化法烟气脱汞平行实验和汞穿透实验 |
3.4.1 催化氧化法烟气脱汞平行实验 |
3.4.2 汞穿透实验 |
3.5 表征结果分析与脱除机理研究 |
3.5.1 产物分析 |
3.5.2 表征结果分析与反应机理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DPC(Ⅲ)-Ni(Ⅱ)催化氧化体系烟气脱汞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内容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3.1 DPC(Ⅲ)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4.3.2 Ni(Ⅱ)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4.3.3 反应温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4.3.4 溶液pH值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4.3.5 SO_2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4.3.6 NO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4.4 平行实验 |
4.5 产物分析及反应机理研究 |
4.5.1 产物分析 |
4.5.2 反应机理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DPN(Ⅳ)-Ni(Ⅱ)催化氧化体系烟气脱汞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内容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DPN(Ⅳ)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5.3.2 Ni(Ⅱ)浓度对脱除效率的影响 |
5.3.3 温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5.3.4 溶液pH值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5.3.5 SO_2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5.3.6 NO浓度对脱汞效率的影响 |
5.4 平行实验 |
5.5 反应机理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催化氧化烟气脱汞宏观动力学研究 |
6.1 引言 |
6.2 宏观反应动力学理论基础 |
6.2.1 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速率方程 |
6.2.2 相关动力学参数的计算 |
6.3 烟气氧化脱汞宏观反应动力学实验 |
6.4 模拟烟气氧化脱汞宏观反应动力学 |
6.4.1 催化氧化体系烟气脱汞反应速率常数及反应级数 |
6.4.2 催化氧化体系烟气脱汞表观活化能Ea |
6.4.3 反应条件对Ag(Ⅲ)-Ru(Ⅲ)催化氧化体系烟气脱汞反应速率的影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与对未来科研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碱性介质中Cu(Ⅲ)配离子氧化醇类、胺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配位化合物 |
1.2 配位化合物的应用 |
1.2.1 在工业生产的应用 |
1.2.2 在轻工业的应用(以化妆品为例) |
1.2.3 在生物医药的应用 |
1.3 Cu(Ⅲ)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
1.4 研究方法 |
第2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醇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1 DPC(Ⅲ)氧化新戊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1.1 实验部分 |
2.1.2 实验结果 |
2.1.3 反应机理的推导 |
2.1.4 小结 |
2.2 DPC(Ⅲ)氧化 3-苯氧基-1,2-丙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2.1 实验部分 |
2.2.2 实验结果 |
2.2.3 反应机理的推导 |
2.2.4 小结 |
2.3 DPC(Ⅲ)氧化季戊四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3.1 实验部分 |
2.3.2 反应机理的推导 |
2.3.3 小结 |
第3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胺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1 DPC(Ⅲ)氧化正丁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1.1 实验部分 |
3.1.2 反应机理的推导 |
3.1.3 小结 |
3.2 DPC(Ⅲ)氧化异丁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2.1 实验部分 |
3.2.2 反应机理的推导 |
3.2.3 小结 |
3.3 DPC(Ⅲ)氧化 1,4-丁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3.1 实验部分 |
3.3.2 反应机理的推导 |
3.3.3 小结 |
第4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碲酸合铜(Ⅲ)氧化醇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4.1 DTC(Ⅲ)氧化新戊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4.1.1 实验部分 |
4.1.2 实验结果 |
4.1.3 反应机理的推导 |
4.1.4 小结 |
4.2 DTC(Ⅲ)氧化 1,3-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4.2.1 实验部分 |
4.2.2 反应机理的推导 |
4.2.3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Cu(Ⅲ)配离子氧化醇类、羧酸类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的研究现状 |
1.2 碱性介质中Cu(III)的主要存在形式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DTC(III)氧化醇醚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1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DTC(III)氧化丙二醇甲醚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反应机理的讨论 |
2.2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DTC(III)氧化丙二醇乙醚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2.1 结果与讨论 |
2.2.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3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DTC(III)氧化二元醇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1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DTC(III)氧化 1,2-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1.1 结果与讨论 |
3.1.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3.2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DTC(III)氧化麦芬新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2.1 结果与讨论 |
3.2.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4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DTC(III)氧化羧酸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4.1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DTC(III)氧化 5-磺基水杨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4.1.1 结果与讨论 |
4.1.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4.2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DTC(III)氧化 2-氨基异丁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4.2.1 结果与讨论 |
4.2.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
1.1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的存在形式 |
1.1.1 超常氧化态过渡金属在晶体中的存在形式 |
1.1.2 超常氧化态过渡金属在碱性介质中的存在形式 |
1.2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活化中心的存在形式 |
1.2.2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的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1.2.3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引发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机理 |
1.2.4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研究 |
1.3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二章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催化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及在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2.1 鲁米诺-过氧化氢化学发光体系 |
2.1.1 过渡金属离子催化剂 |
2.1.2 金属蛋白类催化剂 |
2.1.3 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剂 |
2.1.4 纳米粒子催化剂 |
2.1.5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催化剂 |
2.2 鲁米诺-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化学发光新体系测定过氧化氢 |
2.2.1 引言 |
2.2.2 试验部分 |
2.2.3 结果与讨论 |
2.2.4 结论 |
2.3 一种新的酶反应器的制备及其在流通式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
2.3.1 引言 |
2.3.2 实验部分 |
2.3.3 结果和讨论 |
2.3.4 结论 |
2.4 基于双酶固定的流通式化学发光传感器测定乳糖的研究 |
2.4.1 引言 |
2.4.2 实验部分 |
2.4.3 结果和讨论 |
2.4.4 结论 |
第三章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作为氧化剂在鲁米诺化学发光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
3.1 鲁米诺-氧化剂化学发光体系 |
3.1.1 鲁米诺-铁氰化钾化学发光体系 |
3.1.2 鲁米诺-氧化学发光体系 |
3.1.3 鲁米诺-卤化物化学发光体系 |
3.1.4 鲁米诺-氧化剂的其它化学发光体系 |
3.1.5 鲁米诺-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化学发光体系 |
3.2 四价镍配合物作为氧化剂的鲁米诺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 |
3.2.1 引言 |
3.2.2 实验部分 |
3.2.3 结果与讨论 |
3.2.4 结论 |
3.3 鲁米诺-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银配离子化学发光新体系测定硫酸阿米卡星 |
3.3.1 引言 |
3.3.2 实验部分 |
3.3.3 结果与讨论 |
3.3.4 结论 |
3.4 鲁米诺-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硫酸双肼屈嗪 |
3.4.1 引言 |
3.4.2 实验部分 |
3.4.3 结果与讨论 |
3.4.4 结论 |
第四章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直接氧化化学发光反应的研究与应用 |
4.1 直接氧化化学发光体系 |
4.1.1 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 |
4.1.2 四价铈化学发光体系 |
4.1.3 钌(Ⅲ)联吡啶化学发光体系 |
4.1.4 铁氰化钾直接氧化化学发光体系 |
4.1.5 其他直接氧化化学发光体系 |
4.1.6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直接氧化化学发光体系 |
4.2 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银配离子直接氧化化学发光法测定尿酸 |
4.2.1 引言 |
4.2.2 实验部分 |
4.2.3 结果与讨论 |
4.2.4 结论 |
4.3 四价镍直接氧化化学发光法测定林可霉素 |
4.3.1 引言 |
4.3.2 实验部分 |
4.3.3 结果与讨论 |
4.3.4 结论 |
4.4 四价镍直接氧化化学发光法测定肾上腺素 |
4.4.1 引言 |
4.4.2 实验部分 |
4.4.3 结果与讨论 |
4.4.4 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Ag(Ⅲ)配合物氧化特种氨基酸和α-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1.1 综述 |
1.2 过碘酸根的存在形式 |
1.3 Ag(Ⅲ)配离子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1.4 重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L-谷氨酰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摘要 |
2.1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章 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肌氨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摘要 |
3.1 实验部分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章 二(过碘酸)合银(Ⅲ)配离子氧化α-二醇的动力学及机理研究 |
摘要 |
4.1 实验部分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碱性介质中铜(Ⅲ)配合物氧化醇、胺类有机物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1.2-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1 实验部分 |
2.2 结果与讨论 |
2.3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3章 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2-氨基-1-丁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1 结果与讨论 |
3.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4章 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3-氨基-1-丙醇的动力学及机理 |
4.1 结果与讨论 |
4.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5章 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铜(Ⅲ)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的动力学及机理 |
5.1 结果与讨论 |
5.2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过渡金属离子催化Ce(Ⅳ)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催化氧化动力学 |
1.1.1 催化氧化动力学国内外研究现况 |
1.1.2 Ce(SO_4)_2为氧化剂的催化氧化动力学机理 |
1.1.3 反应活性物种的存在形式 |
1.2 反应动力学研究技术 |
1.2.1 反应过程的追踪 |
1.2.2 反应中间体的鉴别 |
1.2.3 反应产物的鉴定 |
1.3 动力学基本理论及反应机理 |
1.3.1 反应动力学方程 |
1.3.2 动力学简化方法 |
1.3.3 过渡态理论与反应的活化参数 |
1.4 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及研究的意义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4.3 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钌(Ⅲ)离子催化铈(Ⅳ)离子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1 钌(Ⅲ)离子催化铈(Ⅳ)离子氧化四氢糠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1.1 实验部分 |
2.1.2 结果与讨论 |
2.1.3 反应机理 |
2.2 钌(Ⅲ)离子催化铈(Ⅳ)离子氧化1,2-丙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反应机理 |
2.3 钌(Ⅲ)离子催化铈(Ⅳ)离子氧化异丙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2.3.1 实验部分 |
2.3.2 结果与讨论 |
2.3.3 反应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铱(Ⅲ)催化铈(Ⅳ)氧化反应动力学机理 |
3.1 铱(Ⅲ)离子催化铈(Ⅳ)离子氧化乙醇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1.1 实验部分 |
3.1.2 结果与讨论 |
3.1.3 反应机理 |
3.2 铱(Ⅲ)离子催化铈(Ⅳ)离子氧化1,2-丙二醇的反应动力学机理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反应机理 |
3.3 铱(Ⅲ)离子催化铈(Ⅳ)离子氧化乙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反应机理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铬(Ⅲ)催化铈(Ⅳ)氧化双核配合物反应机理 |
4.1 铬(Ⅲ)离子催化的铈(Ⅳ)氧化甲酸的双核配合物反应机理 |
4.1.1 实验部分 |
4.1.2 结果与讨论 |
4.1.3 反应机理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碱性介质中镍(Ⅳ)配离子氧化醇、胺类有机物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氧化α-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实验部分 |
结果与讨论 |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2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氧化1,3-丙二胺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结果与讨论 |
反应机理讨论 |
第3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氧化丙酮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结果与讨论 |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第4章 分光光度法研究碱性介质中二羟基二(过碘酸)合镍(Ⅳ)配离子氧化β-氨基丙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结果与讨论 |
反应机理的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作用及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综述 |
摘要 |
1.1 脯氨酸的基本性质及用途 |
1.2 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作用及吸水机理的研究现状 |
1.3 脯氨酸与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离子反应动力学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丝瓜幼苗吸水规律的研究 |
摘要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结论 |
第3章 冬瓜幼苗吸水规律的研究 |
摘要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结论 |
第4章 酸性介质中四氯合金(Ⅲ)氧化L-脯氨酸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 |
摘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3 结果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分光光度法研究二羟基二(过碘酸根)合镍(Ⅳ)氧化丁二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超价金属化合物催化氧化体系脱除燃煤烟气中Hg0的实验研究[D]. 齐萌.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碱性介质中Cu(Ⅲ)配离子氧化醇类、胺类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的研究[D]. 王倩倩. 河北大学, 2016(03)
- [3]Cu(Ⅲ)配离子氧化醇类、羧酸类有机物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D]. 刘艳平. 河北大学, 2012(08)
- [4]过渡金属超常氧化态配合物化学发光新体系的研究与应用[D]. 杨春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2)
- [5]Ag(Ⅲ)配合物氧化特种氨基酸和α-醇的反应动力学及机理研究[D]. 杜荣健. 河北大学, 2009(02)
- [6]碱性介质中铜(Ⅲ)配合物氧化醇、胺类有机物动力学的研究[D]. 韩冲. 河北大学, 2008(S1)
- [7]过渡金属离子催化Ce(Ⅳ)氧化反应动力学及机理[D]. 刘红梅. 河北大学, 2008(S1)
- [8]碱性介质中镍(Ⅳ)配离子氧化醇、胺类有机物动力学的研究[D]. 刘红妹. 河北大学, 2007(S1)
- [9]生物材料中脯氨酸的作用及其反应动力学的研究[D]. 张素娜. 河北大学, 2007(S1)
- [10]碱性介质中分光光度法研究二过碘酸合铜(Ⅲ)氧化1,3-丙二醇反应动力学及机理[J]. 王立平,单金缓,许明远,申世刚,葛旭升.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