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发水果生物防腐剂

美国开发水果生物防腐剂

一、美国开发出水果生物防腐剂(论文文献综述)

王荣[1](2021)在《《从公众健康角度看21世纪的食品安全》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安全关系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食品的种类越来越丰富,但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目前,国内有关食品安全领域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和疾病预防方面;相比之下,国外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更侧重于食品安全专业知识、检测手段和技术应用层面。基于此背景,本文选取外文书籍Food Safety in the 21st Century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一书中的三个章节为材料进行翻译,对食品安全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展开研究探讨。在纽马克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本研究报告从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综合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三个角度出发,通过具体译例展示了两种翻译理论在词汇和句法层面的具体应用。译者在语义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直译、顺译等翻译方法,分析了缩略词和包含专业术语的句子的翻译;译者在交际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采用语态转化、分译、句式重构等翻译方法,对长句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此外,译者还综合运用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这两种理论,对表格的翻译进行了分析概括。本翻译实践不仅提高了笔者的翻译技能,而且扩充了纽马克翻译理论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对日后此类文本的翻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本译文可以让消费者进一步从知识技术层面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对避免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何思琪[2](2021)在《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文中认为食品安全问题不仅仅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更是重要的社会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与担忧。但目前我国中学教育中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有限,不能满足学生生活以及成长的需要。因此,基于高中生物学教学,开发和开展“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选修课程,除了能培养学生对食品安全知识方面的素养外,对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及其社会责任感也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本研究以食品安全与检疫为主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挖掘高中生物学相关课程资源,进行“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以期提升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引导学生养成安全饮食的行为习惯、了解我国食品安全检疫流程,同时,能够向身边的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提高食品安全社会责任感。研究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食品安全与检疫科学知识以及国家课程标准作为指导,采用文献法、调查法、SWTO分析法、观察法、实验研究法等方法,展开了对“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研究首先在昆明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师生中展开调查,进行学校环境分析及学生需求分析,以此结果为依据确定了“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其次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程内容,制作课程讲义及教案。接下来以选修该课程的5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实施该校本课程,并对校本课程进行了评价和反思。研究表明,“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发展学生健康生活素养,提升学生能力,还能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力推动学校特色校本课程的建设。

乔柱[3](2021)在《异源表达细菌素BMP32r杀菌和抑制生物膜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食源性致病菌及其生物膜是诱发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威胁食品工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致病菌存在的抗生素耐药性增加了人类感染的风险,给医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细菌素是一类细菌核糖体合成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被认为是天然的食品防腐剂和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此外,由于对化学防腐剂安全性的担忧,消费者更倾向于选择天然防腐剂用以防控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高效、安全的细菌素作为食品防腐剂和抗菌剂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基于实验室前期挖掘到的细菌素BMP32基因,本研究通过异源表达获得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重组细菌素BMP32r,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研究其理化性质、抑菌活性、杀菌机制、抑制生物膜机制及对混合生物膜的抑制作用,并将其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以期为其应用奠定理论基础。具体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细菌素BMP32异源表达系统的构建及选择:基于面包乳杆菌MN047基因组扩增出细菌素BMP32基因,构建了p ET-30a(+)-BMP32重组质粒,将其转入大肠杆菌BL21;根据毕赤酵母密码子偏好性,合成细菌素BMP32编码基因序列,构建了p PIC9K-BMP32重组质粒,并将其转入毕赤酵母GS115。分别诱导表达后结果显示,两套表达系统均能实现目标细菌素的异源表达,原核表达系统制备细菌素样品对大肠杆菌指示菌的抑菌效价为320 AU/m L,而其在真核表达系统中的抑菌效价为20 AU/m L。结合原核表达系统表达周期短、目标样品活性高等优势,选择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作为细菌素BMP32的制备方式。(2)细菌素BMP32r的纯化、鉴定和理化性质: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携带有HIS标签的重组细菌素BMP32r,并对其进行纯化和鉴定;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其的最小抑菌浓度,并对BMP32r的稳定性和溶血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建立的Ni-NTA亲和层析柱和高效液相色谱结合的两步纯化方案能有效的纯化细菌素BMP32r,LC-MS/MS鉴定到细菌素BMP32r的表达,纯化后的细菌素BMP32r对大肠杆菌ATCC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9.2 mg/L和18.4 mg/L,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该细菌素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p H稳定性、贮藏稳定性和化学试剂稳定性。此外,细菌素BMP32r在0-147.2 mg/L浓度条件下具有低的溶血活性。(3)细菌素BMP32r的抑菌活性及抑菌机制: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细菌素BMP32r的抑菌谱;通过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测定其抑菌和杀菌作用;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细菌素BMP32r处理对指示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微观结构的影响,通过碘化丙啶吸收和乳酸脱氢酶释放试验测定细菌素BMP32r对指示菌细胞膜的损伤。结果表明,细菌素BMP32r具有广谱抑菌活性,能抑制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包括一些多重耐药菌;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具有杀菌作用;细菌素BMP32r造成大肠杆菌细胞表面碎片,结构断裂,内部质壁分离,胞内物质分布不均匀,甚至造成细胞裂解;能引发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凹陷,内部质壁分离,胞内物质分布不均匀的现象。此外,细菌素BMP32r处理增加指示菌碘化丙啶摄取和胞外乳酸脱氢酶的含量。这些结果说明,细菌素BMP32r通过破坏细胞膜完整性,诱导胞内物质流失,甚至裂解细胞的方式诱导细菌死亡。(4)细菌素BMP32r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作用机制:采用二倍稀释法测定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通过生长曲线和杀菌曲线测定其亚抑菌浓度、对浮游菌的抑制和杀死作用;利用结晶紫染色、CCK-8、平板计数法、半固体平板、钌红染色、实时定量PCR和扫描电镜探究亚抑菌浓度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CCK-8和平板计数法评价细菌素BMP32r对成熟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破坏作用;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顽固菌的杀死作用。结果表明,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6 mg/L。在4×MIC浓度条件下处理3 h能完全杀死单增李斯特浮游菌。亚抑菌浓度(1/16×MIC和1/32×MIC)的BMP32r几乎不影响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但可以降低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量,减少生物膜内菌的数目,抑制细菌的泳动,减少胞外多糖的分泌,下调群体感应和毒力基因的表达。浓度为2×MIC和4×MIC的细菌素BMP32r能减少成熟生物膜的形成量,杀死生物膜内菌,破坏生物膜结构。4×MIC的细菌素BMP32r能在4 h内完全杀死单增李斯特顽固菌。这些结果说明,细菌素BMP32r能通过杀死浮游菌、减少生物膜形成、破坏成熟生物膜和杀死顽固菌等多个方面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5)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和CCK-8测定混合生物膜的形成规律;采用结晶紫染色、平板计数法和银染法探索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的抑制作用;采用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素BMP32r对成熟混合生物膜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大肠杆菌的添加降低混合生物膜的形成量及生物膜内菌的代谢活力,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添加有助于混合生物膜的形成并增加生物膜内菌的代谢活力。细菌素BMP32r处理能显着降低混合生物膜的生成量和粘附菌数目,光学显微图像显示,细菌素BMP32r能降低混合生物膜内菌的聚集和胞外物质生成。此外,细菌素BMP32r能有效破坏成熟的混合生物膜,但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的混合生物膜对BMP32r的耐受性较高。这些结果说明,细菌素BMP32r能有效的抑制混合生物膜的形成、破坏成熟的混合生物膜,但对于单增李斯特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的混合生物膜抑制效率降低。(6)细菌素BMP32r在食品及医药方面的应用:采用平板计数法分别测定细菌素BMP32r对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杀死作用及对食品级材料基质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探索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HFF细胞增殖试验测定细菌素BMP32的细胞毒性,采用小鼠皮肤伤口耐药菌感染模型开发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贮藏期内,细菌素BMP32r能有效抑制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4×MIC的BMP32r在第一天就能完全杀死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且没有出现再次生长的现象。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受到温度和粘附材料的影响,在25℃条件下的形成量大于4℃条件下的形成量,在粘附材料上的生物膜形成量为硅胶表面>不锈钢表面>玻璃表面。细菌素BMP32r处理能有效降低生物膜的形成量。此外,细菌素BMP32r可以通过杀死小鼠伤口感染的多重耐药菌促进小鼠皮肤伤口愈合。细菌素BMP32r对HFF细胞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即使高浓度(200 mg/L)的细菌素对小鼠主要器官也无明显的损伤,细菌素BMP32r具有一定的生物安全性。这些结果说明,细菌素BMP32r有潜力开发为食品防腐剂和抗菌剂应用于食品和医疗领域。

李芮廷[4](2021)在《不同质量控制方式的羊肉非靶向定量脂质组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滩羊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性产品,具有脂肪分布均匀,腥膻气味小,肉质细嫩等特性,但是其质量控制成效较差,经济效益较低。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亟待对目前滩羊肉的研究继续深入以提高人们对其品质及营养的认知并推动产业升级。本研究采用高分辨质谱结合脂质组学方法对不同质量控制方式的滩羊肉中标志性脂质进行鉴定,分析其动态变化趋势及生物学功能,阐述脂质代谢通路。具体研究内容与相关结果如下:1.冷链(-20℃)是连接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重要的储存和运输系统,可有效保障羊肉的质量和安全。受脂肪酶与光照等因素影响,羊肉的脂质在冷链贮藏过程中会发生转化,影响产品最终的脂质组成。目前针对羊肉在冷链贮藏过程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系统分析方面的研究较少,宰后冷链贮藏过程中的脂质动态转化机制尚不清楚。针对上述问题,利用脂质组学结合高分辨质谱法,通过解析脂质分子的断裂机理与特征碎裂片段,阐明其在羊肉冷链贮藏过程中的动态转化机制。不同贮藏周期的羊肉样品经异丙醇提取后,共鉴定出67个显着性变化脂质,分别属于脂肪酰肉碱、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等亚类。宰后冷链贮藏的前12天,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和脂肪酰肉碱持续累积,但在12天后发生自氧化代谢;在整个冷链贮藏期间溶血磷脂酰乙醇胺、溶血磷脂酰胆碱和神经酰胺呈增长趋势,鞘磷脂呈减少趋势,持续氧化分解使得羊肉品质劣变。实验发现12天为羊肉冷链贮藏的最佳周期节点。该研究为复杂基质中脂质分子鉴定、定量与转化规律的应用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为肉类产品在冷链贮藏过程中脂质变化规律及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2.热加工是大多数生肉制品采用的杀菌方法,有助于确保肉制品的卫生安全。受温度和水分等因素的影响,羊肉的脂质在热加工过程中会发生转化,影响产品最终的脂质组成。目前基于脂质组学结合通路分析对热加工后生肉制品中脂质的研究较少。针对上述问题,利用高分辨质谱结合脂质组学技术,解析了脂质动态变化趋势,阐明了蒸、煮、烤滩羊肉中脂质转化机制。研究发现神经酰胺和鞘磷脂、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胆碱两组脂质分别基于鞘脂代谢和甘油磷脂代谢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转化。基于鞘脂代谢,煮后鞘磷脂向神经酰胺方向转化。富含神经酰胺和低含量鞘磷脂的饮食对人体具有积极作用。基于甘油磷脂代谢,蒸后磷脂酰胆碱和溶血性磷脂酰胆碱转化趋于平衡且损失最小。富含磷脂酰胆碱和溶血磷脂酰胆碱的饮食对人体具有积极作用。这表明蒸和煮滩羊肉是人体健康较为合适的选择。实验中共鉴定出90个差异性脂质,分别属于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乙醇胺等亚类,可用于鉴别不同热加工的滩羊肉。该研究以脂质分子水平研究了热加工对肉制品中脂质的影响并提供了合理的烹饪方式。3.食品防腐剂可以有效减缓或防止化学、物理和微生物等因素导致的肉制品腐败变质以达到提高其品质的目的。研究表明防腐剂对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也会对其感官特性和营养成分产生不利影响。目前基于脂质组学研究食品防腐剂对肉制品的影响十分鲜见。本实验采用高分辨质谱结合脂质组学方法,研究了山梨酸钾和乳酸链球菌素对滩羊肉中脂质组成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乳酸链球菌素和山梨酸钾的滩羊肉中脂质含量均明显低于不添加防腐剂的滩羊肉中脂质含量,并且山梨酸钾比乳酸链球菌素对滩羊肉中脂质含量的损耗更大。同时防腐剂的浓度越高,脂质的损失程度越大。肉制品中脂质的流失会导致人体营养物的摄取减少。因此乳酸链球菌素可作为延长滩羊肉货架期并减少脂质流失较合适的防腐剂。实验中共鉴定出106个差异性脂质分子,分别属于溶血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胆碱、三酰甘油等亚类,可用于鉴别添加乳酸链球菌素、山梨酸钾和不添加防腐剂的滩羊肉。该研究结果为防腐剂在肉类食品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郭鹤[5](2020)在《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的研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指出蓝莓,是一种酸甜适口、风味独特的小浆果,多成熟于高温多雨的夏季,果皮薄果汁丰富,室温条件下贮藏极易腐烂变质。蓝莓叶中的营养成分含量不逊于蓝莓果实,但废弃蓝莓叶常以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还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冷藏保鲜与化学保鲜相结合成为蓝莓等小浆果的最常用的贮藏方式。化学保鲜处理虽然可以延长蓝莓的货架期,同时也伴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因此,安全无毒的天然生物源保鲜剂的研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以“蓝丰”蓝莓红叶和动物源天然保鲜剂羧甲基壳聚糖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抗氧化特性的研究,选择出抗氧化性较强的复合保鲜剂。将得到的复合保鲜剂应用于“布里吉塔”蓝莓进行贮藏实验,通过对不同浓度复合保鲜剂处理后蓝莓果实贮藏过程中理化特性和抗氧化特性的变化情况的测定,分析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的保鲜效果,为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研究结果如下:(1)针对蓝莓叶提取物及羧甲基壳聚糖进行抗氧化特性的研究表明,含量为1.5%的羧甲基壳聚糖涂膜液的抗氧化性最强,相同质量浓度的蓝莓叶提取物与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中,同1.5%羧甲基壳聚糖进行复配的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的抗氧化性显着强于蓝莓叶提取物。经主成分分析可知,3.5 mg/m L蓝莓叶提取物+1.5%羧甲基壳聚糖和4.0 mg/m L蓝莓叶提取物+1.5%羧甲基壳聚糖两种涂膜液的综合抗氧化能力强。(2)不同涂膜处理均可以推迟蓝莓的腐烂变质,对其有显着的保鲜效果,经4.0mg/m L蓝莓叶提取物+1.5%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处理的蓝莓多数感观性状和理化成分保留较好,其失重率、腐烂指数、感观评定、果实硬度等10项理化指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3)不同涂膜处理后蓝莓的抗氧化成分和抗氧化能力差异显着,其中经4.0 mg/m L蓝莓叶提取物+1.5%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处理蓝莓的营养成分、抗氧化酶类及抗氧化能力等均显着优于对照组。(4)综合对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抗氧化性及其对蓝莓鲜果的贮藏保鲜研究得出结论:4.0 mg/m L蓝莓叶提取物+1.5%羧甲基壳聚糖涂膜处理保鲜效果最佳。

李康宁[6](2020)在《植物乳杆菌抑制真菌特性及其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物乳杆菌作为一类公认安全的微生物,利用其抑制真菌特性替代化学防腐剂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可极大的降低真菌污染几率、提高食品质量和保障食品安全。目前,植物乳杆菌抑制真菌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生理生化相关,尚缺乏不同分离株抑制真菌活性差异分子机理的分析和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抗真菌植物乳杆菌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本研究以122株植物乳杆菌为研究对象,基于6种常见腐败真菌的抑制试验和耐酸耐胆盐试验开展抗真菌活性菌株筛选,利用液质联用技术进行抑菌活性物质鉴定,评估强抑制真菌活性菌株在食品防腐领域应用的潜力。同时,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对122株具有不同抑菌活性的植物乳杆菌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借助NCBI数据库构建551株植物乳杆菌的基因集,通过深入分析其遗传背景、进化过程和相关功能基因,丰富植物乳杆菌种群进化理论,揭示不同抑菌特性差异发生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从122株植物乳杆菌中筛选出一株对6种指示真菌均具有抑制活性且耐酸耐胆盐的植物乳杆菌IMAU80174。其抑菌活性物质主要为乳酸(3.35g/L)和乙酸(0.88g/L),其他低浓度的丙酸、苯乳酸、4-羟基苯乳酸、杆菌素、双乙酰协同参与整个抑菌过程。(2)将植物乳杆菌IMAU80174活菌或发酵上清液作为生物防腐剂添加到侵染黄曲霉和扩展青霉的水果和面包上,能够明显减缓腐败变质的速率。(3)551株植物乳杆菌泛基因集包含57132个基因,核心基因集包括661个基因占比仅为1.16%,表明植物乳杆菌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4)基于核心基因和全基因组SNP位点将系统发育结构细化为5个分支/子分支,不同来源植物乳杆菌分离株在遗传进化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植物源分离株均匀地分布在整个系统发育树上,支持先前报道的游牧进化模型。动物和乳制品来源的分离株在进化支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偏好,表明其基因组进化过程和分离源存在紧密联系。鉴于这两类植物乳杆菌分离株与食品密切相关,其进化可能部分受到人类饮食文明和食品工业发展的影响。(5)基于122株植物乳杆菌抑菌活性,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鉴定到一个与抑制真菌表型直接相关的SNP位点Chr2030723,该位点处于穿孔素编码基因上。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得到的植物乳杆菌IMAU80174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作为生物防腐剂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通过大规模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首次揭示了动物和乳制品来源分离株与其生态位的相关性,为该物种在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进化机制提供了新的见解。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对植物乳杆菌抗真菌活性关键因子的定位,可作为抑制真菌植物乳杆菌快速筛选的参考指标。

王换男[7](2020)在《ε-聚赖氨酸协同高温瞬时对NFC血橙汁杀菌工艺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文中认为非浓缩还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果汁因其酸甜可口、感官愉悦以及营养丰富而备受消费者青睐。相较于国际一流NFC果汁产品,我国NFC果汁由于加工工艺及机理的研究相对较少,以及对贮藏过程中NFC果汁品质变化规律缺乏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产品质量不达标、加工及杀菌过程中营养物质损失严重等。血橙的营养及商业价值远高于其他橙种,因此,本论文以塔罗科血橙为实验原料,主要探究非热杀菌(ε-聚赖氨酸)、高温瞬时杀菌以及二者协同杀菌作用对NFC血橙汁杀菌效果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通过优化工艺、研究贮藏品质及杀菌效应,为NFC血橙汁加工及贮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优化NFC血橙汁制备工艺。以稳定系数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了NFC血橙汁均质条件。结果表明,NFC血橙汁最佳均质条件为:均质压力28 MPa,均质2次,进料温度为26℃。以杀菌率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分别优化了ε-聚赖氨酸组、高温瞬时杀菌组、ε-聚赖氨酸协同高温瞬时杀菌组的杀菌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杀菌条件分别为:ε-聚赖氨酸组:ε-聚赖氨酸浓度为200μg/mL,温度为26℃,自然pH。高温瞬时杀菌组:高温瞬时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4 s、自然pH。ε-聚赖氨酸协同高温瞬时杀菌组:高温瞬时杀菌温度96℃、杀菌时间4 s、ε-聚赖氨酸浓度为150μg/mL、自然pH。协同杀菌组的ε-聚赖氨酸用量比ε-聚赖氨酸组低25%,杀菌温度比高温瞬时杀菌组低25℃,杀菌时间均为4 s。其次,研究NFC血橙汁贮藏品质变化。在最佳均质及杀菌条件下,分别制备4组NFC血橙汁(未杀菌组、ε-聚赖氨酸组、高温瞬时杀菌组、ε-聚赖氨酸协同高温瞬时杀菌组),以理化指标、感官指标、营养成分、风味物质、流变特性、抗氧化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能力为指标,对其贮藏期内的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5天短贮藏期内,ε-聚赖氨酸协同高温瞬时杀菌处理的NFC血橙汁安全性高、杀菌效果好,该协同杀菌组的基本理化及营养成分指标稳定、色泽鲜亮、风味良好,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的损失率比未杀菌组分别低45.34%、32.40%、24.20%,DPPH自由基清除率、ABTS自由基清除率及FRAP抗氧化能力分别为39.02%、43.56%、25.29 mg/100 mL。综合评价最高为协同杀菌组,ε-聚赖氨酸组次之,高温瞬时杀菌组最低。最后,探究三种杀菌方式的杀菌效应。选择酸土脂环酸芽孢杆菌(Alicyclobacillusacidoterrestris,A.acidoterrestris)和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S.cerevisiae)作为NFC血橙汁的典型腐败菌,分别探究了ε-聚赖氨酸组(ε-聚赖氨酸浓度为200μg/mL)、高温瞬时杀菌组(杀菌温度121℃、杀菌时间4 s)及协同杀菌组(ε-聚赖氨酸的浓度为150μg/mL、杀菌温度96℃、杀菌时间4 s)的杀菌效应。结果表明,三种杀菌方式均降低了A.acidoterrestris和S.cerevisiae的细胞表面电负性;协同杀菌比单独杀菌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大,分别表现为协同杀菌组荧光值/OD600是对照组的6.41倍、7.55倍,而ε-聚赖氨酸杀(抑)菌组和高温瞬时杀菌组分别只有1.60倍、2.34倍和2.78倍、5.90倍。ε-聚赖氨酸杀(抑)菌对A.acidoterrestris和S.cerevisiae的细胞壁及细胞膜的损伤机制为静电作用损伤;高温瞬时杀菌则是通过高温使蛋白不可逆变性,使得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转变为β折叠或β转角;而协同杀菌则为静电作用协同高温蛋白变性机制,从而导致了其破坏强度大。此外,上述杀菌方式均可通过降低三磷酸腺苷酶(Adenosine-triphosphate ase,ATPase)、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及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的含量,从而直接影响典型腐败菌内部能量转化及三羧酸循环。

胡源[8](2020)在《ε-聚赖氨酸/S-层蛋白包被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天然防腐剂香芹酚具有广谱抗菌活性、抗氧化性以及抗癌作用,但是在光和热条件下不稳定,直接使用易降低抗菌效果。通过与其他抗菌成分联合使用以及采用递送载体包埋策略可以一定程度消除以上香芹酚的应用缺陷。香芹酚和其他防腐剂的组合使用可降低其使用浓度,同时保持抗菌效率。脂质体、环糊精等递送系统具有无毒无害,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可以将香芹酚包埋在递送载体内,保护香芹酚的抑菌活性以及掩盖其特殊气味。据此,本文研究了香芹酚和ε-聚赖氨酸的协同抑菌活性及作用模式,制备了两种不同电荷的ε-聚赖氨酸/S-层蛋白修饰的香芹酚脂质体,并对两种脂质体进行表征,考察其稳定性、释放性能以及抗菌性能,旨在提高香芹酚的抗菌效果及应用性能。主要结果如下:研究了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的协同抗菌效应及作用机制。香芹酚对E.coli和S.aureus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均为320 μg/mL,相应的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1280 μg/mL;ε-聚赖氨酸对E.coli和S.aureus的MIC分别为25μg/mL和12.5 μg/mL,相应的MBC分别为100 μg/mL和50 μg/mL。分级抑菌指数(FICI)显示香芹酚和ε-聚赖氨酸对S.aureus(FICI=0.5),E.coli(FICI=0.375)具有显着的协同抑菌效应,进一步通过生长动力学和生物被膜清除实验证实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在低浓度条件下具有显着的协同抑制E.coli和S.aureus生长及生物被膜形成作用。通过UV-Vis、FCM、SEM等手段揭示香芹酚和ε-聚赖氨酸抗菌作用机制主要为:破坏细菌细胞膜,抑制细菌呼吸活力,以及损坏细胞膜通透性导致胞内物质流出,致使细菌死亡。制备了ε-聚赖氨酸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ε-pL-β-CD-Car-LP),并研究了其抗菌性能。β-环糊精-香芹酚(β-CD-Car)包合物适宜制备条件为:β-CD-Car的质量比为1:9,包合温度为55℃,磁力搅拌时间为2h,该条件下制得的β-CD-Car的平均包合率为65.45± 2.51%,包埋率为 82.33±1.69%。β-CD-Car 为 10 mg/mL,ε-pL-β-CD-Car-LP 的粒径大小适中为 377.2±1.96 nm,PDI最小为0.223± 0.019,精油的包封率最大为74.28± 2.17%,ε-pL吸附率为79.59±1.23%。该脂质体在4℃下储存稳定性最好,变化最小,体外释放率降低。实验结果显示脂质体中香芹酚对E.coli和S.aureus的MIC分别为0.025 mg/mL,0.05 mg/mL,能够显着降低香芹酚使用量并达到抑菌效果。制备了 S-层蛋白包被的β-CD-Car-LP,并研究了其抗菌性能。应用方法提取L.buchneri 20023表层蛋白,使用SDS-PAGE鉴定条带大小在45~66.7 kDa之间,进一步将a、b两条带割胶利用MALDI-TOF-MS进行质谱鉴定为S-层蛋白,分子量分别为55 kDa和64 kDa;适宜的蛋白修饰脂质体制备条件为:当S-层蛋白浓度为30 μg/mL时,该脂质体取得最佳平均粒径为229.1±.81 nm、PDI值为0.139、Zeta电位为27.9 mV;它通过检测Triton X100处理前后脂质体内香芹酚释放率实验证实,S-层蛋白包被显着增强了脂质体膜的稳定性,S-层蛋白包被的β-CD-Car-LP的体外释放率比β-环糊精-香芹酚低4.1%,表明S-层蛋白包被后降低了脂质体的突释效应。最小抑菌浓度实验进一步证实β-环糊精/脂质体系统双层包埋可以提高香芹酚的利用率,香芹酚的MIC值由320 μg/mL降低到40μg/mL。上述研究表明,S-层蛋白包被的β-CD-Car-LP具有长效释放抗菌效果。

李湲湲[9](2020)在《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水果是人们摄取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等营养的重要来源之一,但由于水果营养丰富、含水率高,且在采摘和贮藏过程中易受到机械损伤、被致病菌感染引起腐坏,最终导致较大的货架损失。目前控制新鲜果蔬微生物感染的策略有冷藏和使用抗菌剂,但冷藏对设备要求高、造价昂贵,成本过高,同时在果蔬表面直接喷洒抗菌剂作用时间短且易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在包装材料中加入抗菌剂的抗菌包装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当包装材料与抗菌剂结合时,通常需要抗菌剂与产品紧密接触才能有效产品抑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但新鲜果蔬往往比表面积较大、形状不规则,不可能保证它们与包装材料的有效接触。非直接接触式挥发性或气态抗菌剂能够扩散到每个包装内产品暴露的表面,是抗菌包装更好的选择,而这种技术的关键就在于在适当的条件下控制抗菌药物的释放,使其释放稳定、连续。ClO2(二氧化氯)是一种安全广谱的抗菌剂,同时ClO2具有强氧化性还可减少采后果蔬的乙烯释放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果蔬保鲜剂。但气态和液态ClO2都不稳定,限制了ClO2的实际应用,而常温下为固态的NaClO2(亚氯酸钠)能够在酸性条件下释放ClO2。因此,本文以NaClO2为前驱体,首先以双层涂布的方式制备了ClO2控释瓦楞纸箱,并探究了ClO2的释放行为,评价了控释纸箱对草莓的保鲜效果。为扩大ClO2控释包装的应用,制备了ClO2控释微胶囊,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优化以提高包封率,并对优化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进行了表征,测定了ClO2的释放行为,并将其应用于圣女果包装以评价其保鲜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采用PVA(聚乙烯醇)-NaClO2-硅藻土的混合分散液对瓦楞纸箱箱体内表面进行第一次涂层,然后喷洒壳聚糖乙酸溶液以进行二次涂层,以制备ClO2控释瓦楞纸箱。对该控释纸箱的释放行为进行研究发现,控释纸箱可在高湿度条件下释放出ClO2气体,而硅藻土的加入稳定并延长了释放。随着涂层中NaClO2含量的增加,ClO2的释放浓度随之增加。在100%的湿度条件下,9 g/L NaClO2的涂层瓦楞纸箱可持续释放ClO2至第14天,浓度最高可达1.8 mg/m3。但由于涂布层均为吸水性高分子,导致控释纸箱的抗压性能相较于未处理组显着性下降。(2)将NaClO2浓度为3 g/L、6 g/L和9 g/L的控释纸箱用于新鲜草莓的包装,以未处理纸箱为对照组,评价了控释纸箱在常温条件下对草莓的保鲜效果。与对照组相比,9g/L NaClO2控释纸箱包装的草莓的腐烂率和质损率分别降低了21.88%和6.84%,同时更好的保持了表面颜色和硬度,延缓了营养物质的消耗。由此说明,ClO2控释纸箱包装了草莓后,可在草莓的呼吸和蒸腾作用产生的CO2和水蒸气的作用下,诱导NaClO2反应释放ClO2,达到延长草莓货架期的目的。(3)采用NaClO2为芯材,聚乳酸(PLA)为壁材,同时溶解或均匀分散在三氯甲烷-乙醇混合液的油相中,并以聚乙烯醇(PVA)为乳化剂,去离子水为水相,成功制备包封了NaClO2的PLA微胶囊。以包封率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对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优工艺为:PVA浓度为0.5%,油水相体积比为80:350,芯、壁材质量比为1:10,油相中乙醇与三氯甲烷体积比为1:4。此时制得的NaClO2微胶囊包封率最高,为55.75%。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结果可知,NaClO2被成功包封进PLA中。制得的微胶囊呈肉眼可见的白色圆球形,平均粒径为498.08μm,粒径分布集中在400~600μm。对微胶囊的ClO2释放行为进行测定,发现在高湿度环境下,与柠檬酸微胶囊混合的NaClO2微胶囊可释放出ClO2,且释放速率受两种微胶囊比例和温度的影响。(4)在装有新鲜圣女果的纸箱中,放置NaClO2微胶囊和柠檬酸微胶囊的混合物,两种微胶囊比例分别为3:0(M-3)、1:1.5(MA-1)和3:4.5(MA-3),以不放入微胶囊为空白对照组CK,评价ClO2控释微胶囊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在20℃和90%RH条件下贮藏,在第18天时,对照组的腐烂率达到了86.67%,而MA-3仅为31.67%,M-3的腐烂率为55.00%,MA-1有71.67%,但与CK相比仍降低了15%。质损率在四组之间比较也呈现出相同趋势,第18天时,CK的质损率达到了7.93%,而MA-3仅为5.23%,M-3为6.03%,MA-1有6.34%,与CK相比质损率都呈现降低趋势。除此之外,实验组圣女果的颜色、硬度都有较好的维持作用,同时尽管ClO2是一种具有强氧化性的气体,但从最终结果来看它没有引起圣女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以及总抗氧化能力的降低,相反CK的抗坏血酸含量是最低的。由此说明,ClO2控释微胶囊能够有效延长圣女果的货架期。M-3与MA-1相比较,M-3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说明仅用NaClO2微胶囊进行保鲜时,水果自身释放的水分和CO2也能诱导释放ClO2起到良好的保鲜效果,并且由于M-3中NaClO2微胶囊的量是MA-1的三倍,产生的ClO2更多使保鲜效果更好。

萨仁高娃[10](2020)在《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防控鲜切水果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鲜切果蔬是新鲜果蔬经过分级、整理、清洗、切分、去心(核)、修整、保鲜和包装等加工程序而制成的即食、即用食品,具有“方便、新鲜、营养、安全”的特点,鲜切加工产生的下脚料还可统一回收再综合利用,具有减少生活垃圾的环保特点。然而,鲜切加工使果蔬失去原有的保护组织且受到机械伤害,增加了果蔬对微生物的敏感性,尤其是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制约鲜切产业的发展。植物精油具有天然性、挥发性和抑菌广谱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抑菌保鲜。但植物精油在鲜切果蔬保鲜中应用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是抑菌机制不明,制约了植物精油在鲜切果蔬中的有效应用。本研究筛选了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并探究其抑菌机制,分析了植物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对鲜切水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旨在为鲜切果蔬的加工、生产、流通环节的安全性提供技术支撑。论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选择15种常用的植物精油,即百里香、肉桂、牛至、柠檬草、薄荷、迷迭香(2种)、丁香、桉树、薰衣草、茶树、艾纳、缬草、苍术和珊瑚姜,以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为抑菌对象,即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以下简称单增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通过测定植物精油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并绘制植物精油作用下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曲线,筛选抑菌效果最佳的植物精油。结果表明,百里香、肉桂和牛至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抑菌圈直径范围分别是14.07-23.60、13.07-24.00和12.27-21.87 mm,均为中敏-高敏。其它12种精油的抑菌圈直径的范围是6.00-14.40 mm,均为低敏-中敏或无抑菌作用。百里香、肉桂和牛至精油抑制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MIC分别为0.31、0.63和0.63-1.25 μL/mL。MIC、2MIC和4MIC的百里香、肉桂和牛至精油处理抑制了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1/2MIC和1/4MIC的3种精油中,百里香精油抑制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生长的延滞期最长,稳定期的抑制率最高。百里香精油的抑菌效果最佳。2.从蛋白质水平解析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百里香精油的挥发性成分,并以单增李斯特菌为目标菌,对精油处理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同时对两种不同浓度的百里香精油,即Treatment-1(0.28 μL/mL和Treatment-2(0.31 μL/mL)处理的单增李斯特菌进行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的分析。结果表明,百里香精油中含有28种成分,酚类物质含量最高,其中百里香酚占47.23%,对甲苯酚占20.37%,2,6-二甲基苯酚占16.26%。SEM和TEM观察表明,百里香精油处理后单增李斯特菌细胞出现变形、褶皱和破裂等变化,细胞完整性丧失。Treatment-1 vs Control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质100个,其中57个上调和43个下调,上调和下调蛋白质比例分别为57%和43%,蛋白质上调比例较高表明Treatment-1可能诱发单增李斯特菌的应激表达,Treatment-2 vs Control鉴定出差异表达蛋白质745个,其中220个上调和525个下调,上调和下调蛋白质比例分别为30%和70%,蛋白质下调比例较高表明Treatment-2可能干扰单增李斯特菌的应激表达和正常生理代谢。通过对差异表达蛋白质进行GO富集分析、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建立了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百里香精油分子通过渗透方式穿过单增李斯特菌的细胞壁而进入细胞膜,并与之融合,细胞膜的透性和完整性受到破坏,酚类物质干扰单增李斯特菌的能量代谢以及遗传信息的转录、翻译、RNA降解和DNA修复等加工过程,降低了细胞运动性和细菌耐药性,抑制了单增李斯特菌的生长。3.考察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TOAC)对鲜切苹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以鲜切苹果为实验材料,以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为保鲜剂,研究了4℃下不同浓度百里香精油(0.05%、0.35%和0.65%,v/v)的涂膜对鲜切苹果呼吸速率、失重率、硬度、色泽和感官品质的影响,分析了TOAC处理鲜切苹果细菌总数、大肠菌群菌落数、霉菌和酵母菌菌落数、乳酸菌菌落数的变化,研究了TOAC处理对人工接种的单增李斯特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O157:H7的抑制效果,以未处理和海藻酸盐可食性涂膜单独处理的鲜切苹果分别作为空白和对照。结果表明,0.05%百里香精油的涂膜处理显着抑制了贮藏期间鲜切苹果呼吸速率的升高,有效保持了失重率、硬度、色泽等品质指标,感官评价均为5分以上(p<0.05)。TOAC抑制了鲜切苹果上背景微生物及人工接种的4种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4.考察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对鲜切哈密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以鲜切哈密瓜为实验材料,以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为保鲜剂,其方法同鲜切苹果。结果表明,0.05%百里香精油的涂膜处理抑制了鲜切哈密瓜呼吸速率的升高,有效保持了品质指标。TOAC处理抑制了鲜切哈密瓜上背景微生物及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本论文初步解明了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研发出了防控鲜切水果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保鲜剂,该保鲜剂可在鲜切果蔬包装、贮藏、流通、销售等全过程中有效控制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同时还可有效保持鲜切果蔬的良好品质。

二、美国开发出水果生物防腐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开发出水果生物防腐剂(论文提纲范文)

(1)《从公众健康角度看21世纪的食品安全》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Report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port
    1.4 Structure of the Report
Chapter Two Theoretical Framework
    2.1 Introduction to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2.1.1 Basic Concept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2.1.2 Basic Concept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2.2 The Comparison Between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Description
    3.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3.1.1 Source Text Description
        3.1.2 Related Material Preparation
        3.1.3 Translation Tools Preparation
    3.2 Translation Process
        3.2.1 Making a Translation Schedule
        3.2.2 Understanding the Source Text
        3.2.3 Producing the Translated Text
    3.3 Post-translation Work
Chapter Four Case Analysis
    4.1 The Application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4.1.1 Literal Translation
        4.1.2 Linear Translation
    4.2 The Application of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4.2.1 Voice Conversion
        4.2.2 Division
        4.2.3 Reconstruction
    4.3 The Combined Use of Semantic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Gain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5.1.1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Theories
        5.1.2 In Terms of Translation Procedures
        5.1.3 In Terms of Language Skills
    5.2 Limitations in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ppendix Ⅲ Glossary
Acknowledgments

(2)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新课改背景推动校本课程完善
        1.1.2 社会背景:当下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1.1.3 学校教育背景:素质教育背景注重培养学生能力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校本课程开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食品安全与检疫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校本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
        2.1.2 食品安全
        2.1.3 食品检疫
    2.2 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理论
        2.2.2 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
        2.2.3 目标模式——泰勒
        2.2.4 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2.2.5 实践模式——施瓦布
        2.2.6 情境模式——斯基尔贝克
第三章 研究方案
    3.1 校本课程开发原则
        3.1.1 针对性原则
        3.1.2 以学生为本
        3.1.3 整体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原则
        3.1.4 可行性与发展性原则
        3.1.5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调查法
        3.2.3 实验研究法
        3.2.4 SWOT分析法
    3.3 研究工具
        3.3.1 问卷
        3.3.2 试卷
        3.3.3 访谈提纲
        3.3.4 量表
    3.4 技术路线
第四章 校本课程开发
    4.1 校本课程开发前的分析调查
        4.1.1 学校环境分析
        4.1.2 学生需求分析
    4.2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设计
        4.2.1 课程目标的设置
        4.2.1.1 校本课程课程目标设置的依据
        4.1.2.2 课程目标的确定
        4.2.2 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4.2.2.1 内容选择原则
        4.2.2.2 内容来源与组织
        4.2.2.3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校本课程的实施
    5.1 实施方案(阶段计划)
    5.2 教学方法
        5.2.1 演示法
        5.2.2 讲授法
        5.2.3 合作学习法
        5.2.4 情境教学法
        5.2.5 案例教学法
        5.2.6 小组讨论法
    5.3 课例分析
        5.3.1 课例一:食品安全概述
        5.3.2 课例二:食物中毒及其预防之野生菌中毒
        5.3.3 课例三:最熟悉的陌生人——食品添加剂安全知识
第六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评价和结果分析
    6.1 对校本课程本身的评价
    6.2 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
    6.3 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的评价
        6.3.1 学生前测、后测成绩结果统计分析
        6.3.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及结果分析
        6.3.3 访谈结果分析
        6.3.4 对学生课程实践活动成果的评价
第七章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研究结论与思考展望
    7.1 研究结论
        7.1.1 促进学生发展
        7.1.2 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
        7.1.3 推动学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建设
    7.2 思考与讨论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调查问卷
    附录 B 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讲义(节选)
    附录 C 校本课程“食品安全与检疫”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
    附录 D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本身开发评价量表
    附录 E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教师)
    附录 F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教学评价表(学生)
    附录 G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前测试卷
    附录 H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后测试卷
    附录 I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舌尖上的安全学生表现评价量表
    附录 J 学生对课程的看法及收获剪影
    附录 K 访谈提纲及记录
    附录 L 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选修课“舌尖上的安全”课堂剪影
    附录 M 学生“预防野生菌中毒宣传”手抄报实践情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3)异源表达细菌素BMP32r杀菌和抑制生物膜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细菌素概述
        1.2.1 细菌素的定义
        1.2.2 细菌素的来源
        1.2.3 细菌素的分类
    1.3 细菌素的纯化
        1.3.1 样品粗提
        1.3.2 色谱纯化
    1.4 细菌素的异源表达
        1.4.1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
        1.4.2 乳酸菌表达系统
        1.4.3 酵母表达系统
    1.5 细菌素的作用机制
        1.5.1 作用于细胞表面
        1.5.2 作用于细胞内部
    1.6 生物膜概述
        1.6.1 生物膜的定义
        1.6.2 生物膜的形成过程
        1.6.3 生物膜的耐药性
        1.6.4 生物膜与群体感应
    1.7 抑制生物膜的策略
    1.8 细菌素对生物膜的抑制
    1.9 细菌素的应用
        1.9.1 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1.9.2 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1.10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内容
    1.1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细菌素BMP32原核和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
    2.1 材料
        2.1.1 菌株和质粒
        2.1.2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
        2.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细菌素BMP32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构建
        2.2.2 细菌素BMP32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构建
    2.3 试验结果
        2.3.1 细菌素BMP32在大肠杆菌体系中的表达
        2.3.2 细菌素BMP32在毕赤酵母体系中的表达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细菌素BMP32r的纯化及理化性质研究
    3.1 材料
        3.1.1 菌株和质粒
        3.1.2 主要试剂
        3.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细菌素标签设计及菌株构建
        3.2.2 细菌素BMP32r的纯化及鉴定
        3.2.3 细菌素BMP32r的生信分析
        3.2.4 细菌素BMP32r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3.2.5 细菌素BMP32r的稳定性
        3.2.6 细菌素BMP32r的溶血活性
    3.3 试验结果
        3.3.1 菌株构建
        3.3.2 纯化及鉴定
        3.3.3 细菌素BMP32r的生信分析
        3.3.4 细菌素BMP32r的最小抑菌浓度
        3.3.5 细菌素BMP32r的稳定性
        3.3.6 细菌素BMP32r的溶血活性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细菌素BMP32r的抑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4.1 材料
        4.1.1 菌株
        4.1.2 主要试剂
        4.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细菌素BMP32r的抑菌谱
        4.2.2 生长曲线的测定
        4.2.3 杀菌曲线的测定
        4.2.4 扫描电镜
        4.2.5 透射电镜
        4.2.6 碘化丙啶(PI)吸收
        4.2.7 乳酸脱氢酶(LDH)释放
    4.3 试验结果
        4.3.1 抑菌谱
        4.3.2 生长曲线
        4.3.3 杀菌曲线
        4.3.4 指示菌表面微观结构
        4.3.5 指示菌内部微观结构
        4.3.6 碘化丙啶(PI)吸收
        4.3.7 乳酸脱氢酶(LDH)释放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细菌素BMP32r对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研究
    5.1 材料
        5.1.1 菌株
        5.1.2 主要试剂和溶剂
        5.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5.2 试验方法
        5.2.1 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
        5.2.2 生长曲线测定
        5.2.3 杀菌曲线测定
        5.2.4 结晶紫法测定生物膜形成量
        5.2.5 气液表面生物膜的测定
        5.2.6 生物膜内菌代谢活力的测定
        5.2.7 生物膜内活菌数目的测定
        5.2.8 泳动分析
        5.2.9 生物膜胞外多糖的测定
        5.2.10 扫描电镜
        5.2.11 实时定量PCR
        5.2.12 顽固菌的测定
    5.3 试验结果
        5.3.1 亚抑菌浓度的选择
        5.3.2 细菌素BMP32r对浮游菌的影响
        5.3.3 细菌素BMP32r对生物膜的形成的影响
        5.3.4 细菌素BMP32r对成熟的生物膜的影响
        5.3.5 细菌素BMP32r对顽固菌的影响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抑制作用研究
    6.1 材料
        6.1.1 菌株
        6.1.2 主要试剂
        6.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6.2 试验方法
        6.2.1 混合生物膜的形成
        6.2.2 混合生物膜内菌的代谢活力
        6.2.3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的影响
        6.2.4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内活菌数目的影响
        6.2.5 混合生物膜银染观测
        6.2.6 细菌素BMP32r对成熟混合生物膜的影响
    6.3 试验结果
        6.3.1 混合生物膜的形成规律
        6.3.2 混合生物膜内菌的代谢活力
        6.3.3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的影响
        6.3.4 细菌素BMP32r对混合生物膜内菌数目的影响
        6.3.5 混合生物膜的银染观测
        6.3.6 细菌素BMP32r对成熟混合生物膜的影响
    6.4 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细菌素BMP32r在食品及医药方面的应用
    7.1 材料
        7.1.1 菌株、细胞和小鼠
        7.1.2 主要试剂、溶剂和耗材
        7.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7.2 试验方法
        7.2.1 细菌素BMP32r对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的影响
        7.2.2 细菌素BMP32r对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影响
        7.2.3 细菌素BMP32r对小鼠皮肤伤口耐药菌感染的影响
    7.3 试验结果
        7.3.1 细菌素BMP32r杀死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
        7.3.2 细菌素BMP32r抑制牛奶中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的形成
        7.3.3 细菌素BMP32r用于治疗小鼠皮肤伤口耐药菌感染
    7.4 讨论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创新点和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4)不同质量控制方式的羊肉非靶向定量脂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滩羊肉概述
    1.2 肉类的质量控制技术应用
        1.2.1 冷链
        1.2.2 热加工技术
        1.2.3 肉类防腐剂
    1.3 肉类的脂质组学研究
        1.3.1 脂质组学概述
        1.3.2 脂质组学研究方法
        1.3.3 脂质组学在质量控制中的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4.3 技术路线
2 冷链贮藏期滩羊肉中脂质差异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试剂与耗材
        2.2.2 仪器与设备
    2.3 结果与讨论
        2.3.1 不同冷链贮藏期的滩羊肉中脂质鉴定及分析
        2.3.2 不同冷链贮藏期的滩羊肉中差异显着性脂质的定量分析
        2.3.3 不同冷链贮藏期的滩羊肉中差异显着性脂质的通路分析
        2.3.4 基于脂肪酸降解代谢的脂肪酰基类变化差异及碎裂分析
        2.3.5 基于甘油磷脂代谢的甘油磷脂类变化差异及碎裂分析
        2.3.6 基于鞘磷脂代谢的鞘脂类变化差异及碎裂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热加工的滩羊肉中脂质差异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剂与耗材
        3.2.2 仪器与设备
    3.3 结果与讨论
        3.3.1 不同热加工方法的滩羊肉中脂质的轮廓分析
        3.3.2 不同热加工方法的滩羊肉中脂质的统计学分析
        3.3.3 不同热加工方式的滩羊肉中差异显着性脂质的通路分析
        3.3.4 不同热加工方法的滩羊肉中差异显着性脂质的定量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添加防腐剂的滩羊肉中脂质差异的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剂与耗材
        4.2.2 仪器与设备
    4.3 结果与讨论
        4.3.1 不同防腐剂处理的滩羊肉中脂质的轮廓分析及聚类分析
        4.3.2 不同防腐剂处理的滩羊肉中脂质的统计学分析
        4.3.3 不同防腐剂处理的滩羊肉中差异显着性脂质的定量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6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的研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蓝莓简介
        1.1.1 蓝莓的概述
        1.1.2 蓝莓的功能性成分
    1.2 蓝莓叶
        1.2.1 蓝莓叶概述
        1.2.2 蓝莓叶的营养成分
        1.2.3 蓝莓叶的用途及开发利用现状
    1.3 天然生物保鲜剂
        1.3.1 微生物源生物保鲜剂
        1.3.2 动物源生物保鲜剂
        1.3.3 植物源生物保鲜剂
    1.4 天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
    1.5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2.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羧甲基壳聚糖涂膜液(CMCTS)的制备
        2.2.2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的制备
        2.2.3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
        2.2.4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2.2.5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2.2.6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浓度羧甲基壳聚糖溶液对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2.3.2 不同浓度蓝莓叶提取物与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理化特性的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3.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3.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3.2 实验方法
        3.2.1 失重率的测定
        3.2.2 腐烂指数的测定
        3.2.3 色泽的测定
        3.2.4 感官评定
        3.2.5 果实硬度的测定
        3.2.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3.2.7 pH及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
        3.2.8 数据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失重率的影响
        3.3.2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腐烂指数的影响
        3.3.3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色泽的影响
        3.3.4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感官品质的影响
        3.3.5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果实硬度的影响
        3.3.6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3.7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及pH的影响
        3.3.8 不同涂膜处理对蓝莓理化特性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蓝莓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4.1.1 实验材料与试剂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2 实验方法
        4.2.1 维生素C的测定
        4.2.2 多酚、黄酮和花青素的测定
        4.2.3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2.4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测定
        4.2.5 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
        4.2.6 多酚氧化酶活力的测定
        4.2.7 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测定
        4.2.8 过氧化氢酶活力的测定
        4.2.9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4.3.2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多酚、黄酮和花青素含量的影响
        4.3.3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4.3.4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影响
        4.3.5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
        4.3.6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多酚氧化酶活力含量的影响
        4.3.7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影响
        4.3.8 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对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影响
        4.3.9 不同涂膜处理对蓝莓抗氧化特性影响的主成分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植物乳杆菌抑制真菌特性及其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引言
    1.1 食品腐败真菌污染的概述
        1.1.1 真菌污染的危害
        1.1.2 真菌污染的控制
    1.2 抗真菌植物乳杆菌研究进展
        1.2.1 植物乳杆菌抗真菌活性
        1.2.2 植物乳杆菌抗真菌的代谢产物
        1.2.3 植物乳杆菌抗真菌活性的应用
    1.3 植物乳杆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1.3.1 植物乳杆菌功能基因研究
        1.3.2 植物乳杆菌系统发育研究
        1.3.3 微生物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及其应用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1.4.1 立题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植物乳杆菌抑制真菌特性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2.3 统计学检验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强抑制真菌活性植物乳杆菌的筛选
        2.3.2 植物乳杆菌IMAU80174抑制真菌代谢物分析
        2.3.3 植物乳杆菌IMAU80174及其发酵上清液在食品防腐中的应用
    2.4 讨论
    2.5 结论
3 植物乳杆菌比较基因组学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统计学检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植物乳杆菌基因组概况
        3.3.2 植物乳杆菌遗传进化
        3.3.3 植物乳杆菌抑制真菌特性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4 讨论
    3.5 结论
4 全文总结与展望
    4.1 全文总结
    4.2 主要创新点
    4.3 存在问题与不足
    4.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7)ε-聚赖氨酸协同高温瞬时对NFC血橙汁杀菌工艺及贮藏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写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血橙(汁)简述
    1.2 NFC果汁简述
    1.3 果汁常用杀菌方式
        1.3.1 果汁中典型腐败菌
        1.3.2 非热杀菌
        1.3.3 热杀菌
        1.3.4 栅栏效应
    1.4 NFC果汁杀菌方式研究现状
    1.5 立题背景及意义
    1.6 主要内容与研究思路
        1.6.1 主要研究内容
        1.6.2 研究思路流程图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2.1.2 主要实验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NFC血橙汁基本制备工艺
        2.2.2 NFC血橙汁均质条件优化
        2.2.3 ε-聚赖氨酸抑菌条件优化
        2.2.4 高温瞬时杀菌条件优化
        2.2.5 ε-聚赖氨酸协同高温瞬时杀菌条件优化
        2.2.6 NFC血橙汁贮藏温度确定
        2.2.7 NFC血橙汁贮藏期确定
        2.2.8 NFC血橙汁在贮藏期内的理化成分变化
        2.2.9 NFC血橙汁在贮藏期内的营养成分含量变化
        2.2.10 NFC血橙汁在贮藏期内的静态流变学特性变化
        2.2.11 NFC血橙汁在贮藏期内的风味物质变化
        2.2.12 NFC血橙汁在贮藏期内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含量变化
        2.2.13 NFC血橙汁在贮藏期内的抗氧化活性能力变化
        2.2.14 不同杀菌方式对典型腐败菌杀菌效应探究
        2.2.15 数据分析与处理
3 结果与讨论
    3.1 NFC血橙汁均质条件优化
        3.1.1 均质压力对NFC血橙汁稳定系数的影响
        3.1.2 均质次数对NFC血橙汁稳定系数的影响
        3.1.3 进料温度对NFC血橙汁稳定系数的影响
        3.1.4 均质条件响应面结果优化
    3.2 ε-聚赖氨酸抑菌条件优化
        3.2.1 ε-聚赖氨酸浓度对ε-聚赖氨酸抑菌率的影响
        3.2.2 NFC血橙汁pH对 ε-聚赖氨酸抑菌率的影响
        3.2.3 NFC血橙汁温度对ε-聚赖氨酸抑菌率的影响
        3.2.4 正交试验优化及极差方差分析
    3.3 高温瞬时杀菌条件优化
        3.3.1 杀菌时间对高温瞬时杀菌率的影响
        3.3.2 杀菌温度对高温瞬时杀菌率的影响
        3.3.3 NFC血橙汁pH对高温瞬时杀菌率的影响
        3.3.4 正交试验优化及极差方差分析
    3.4 ε-聚赖氨酸协同高温瞬时杀菌条件优化
        3.4.1 ε-聚赖氨酸浓度对协同杀菌率的影响
        3.4.2 NFC血橙汁pH对协同杀菌率的影响
        3.4.3 高温瞬时杀菌温度对协同杀菌率的影响
        3.4.4 高温瞬时杀菌时间对协同杀菌率的影响
        3.4.5 正交试验结果及极差方差分析
    3.5 NFC血橙汁贮藏条件确定
        3.5.1 NFC血橙汁贮藏温度确定
        3.5.2 NFC血橙汁贮藏期确定
    3.6 NFC血橙汁在贮藏期内品质变化
        3.6.1 pH、TA、SS变化
        3.6.2 色差值、混浊度、褐变度变化
        3.6.3 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变化
        3.6.4 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
        3.6.5 静态流变学特性变化
        3.6.6 风味物质变化
        3.6.7 维生素C含量变化
        3.6.8 总酚含量变化
        3.6.9 总黄酮含量变化
        3.6.10 抗氧化活性能力变化
    3.7 不同杀菌方式对典型腐败菌杀菌效应的影响
        3.7.1 对典型腐败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3.7.2 对典型腐败菌细胞表面电荷的影响
        3.7.3 对典型腐败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3.7.4 对典型腐败菌细胞形态的影响
        3.7.5 对典型腐败菌细胞微观结构的影响
        3.7.6 对典型腐败菌核酸和蛋白类泄露情况的影响
        3.7.7 对典型腐败菌红外特征峰的影响
        3.7.8 对典型腐败菌细胞膜外酶类的影响
        3.7.9 对典型腐败菌细胞膜内酶类的影响
        3.7.10 对典型腐败菌关键代谢酶类的影响
主要结论及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附表1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三 :主要仪器及设备图

(8)ε-聚赖氨酸/S-层蛋白包被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写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香芹酚简介
        1.1.1 香芹酚的性质
        1.1.2 香芹酚的研究现状
        1.1.3 香芹酚的应用难题及应对措施
    1.2 ε-聚赖氨酸简介
        1.2.1 ε-聚赖氨酸的性质
        1.2.2 ε-聚赖氨酸的研究现状
        1.2.3 ε-聚赖氨酸的应用难题及应对措施
    1.3 脂质体
        1.3.1 脂质体简介
        1.3.2 脂质体在食品中的应用
        1.3.3 β-环糊精脂质体
        1.3.4 蛋白脂质体
    1.4 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主要内容
第二章 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的协同抑菌效应及作用机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和仪器
        2.2.1 实验材料
        2.2.2 主要菌株
        2.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香芹酚联合ε-聚赖氨酸的抑菌活性研究
        2.3.2 香芹酚联合ε-聚赖氨酸的协同抑菌作用研究
        2.3.3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的MIC、MBC值分析
        2.4.2 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联合抑菌指数评价
        2.4.3 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联合对致病菌的生长曲线分析
        2.4.4 扫描电镜观察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复配对致病菌表面形态的影响
        2.4.5 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联合对致病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2.4.6 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联合对致病菌呼吸链脱氢酶的抑制效果
        2.4.7 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联合对致病菌胞内物质释放效果分析
        2.4.8 香芹酚与ε-聚赖氨酸复配对致病菌生物膜抑制效果
    2.5 讨论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ε-聚赖氨酸包被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和仪器
        3.2.1 主要材料
        3.2.2 主要菌株
        3.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β-CD-香芹酚的制备
        3.3.2 ε-聚赖氨酸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制备
        3.3.3 β-CD-香芹酚的表征
        3.3.4 ε-聚赖氨酸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表征
        3.3.5 脂质体溶液的储存稳定性
        3.3.6 脂质体溶液的体外释放率
        3.3.7 透射电镜
        3.3.8 测定复合脂质体对S.aureus的抗菌能力
        3.3.9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β-CD-香芹酚的制备
        3.4.2 β-CD-香芹酚的表征
        3.4.3 ε-聚赖氨酸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制备
        3.4.4 ε-聚赖氨酸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稳定性分析
        3.4.5 ε-聚赖氨酸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体外释放曲线
        3.4.6 透射电镜
        3.4.7 ε-聚赖氨酸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抗菌效果研究
    3.5 讨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层蛋白包被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制备、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材料和仪器
        4.2.1 主要材料
        4.2.2 主要菌株
        4.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布氏乳杆菌S-层蛋白的提取
        4.3.2 表面蛋白的鉴定
        4.3.3 S-层蛋白对S.aureus生长的影响
        4.3.4 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制备
        4.3.5 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表征
        4.3.6 透射电镜
        4.3.7 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稳定性分析
        4.3.8 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率
        4.3.9 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抗菌效果研究
        4.3.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L.buchneri 20023生长曲线
        4.4.2 菌株表面蛋白的提取
        4.4.3 S-层蛋白浓度的测定
        4.4.4 菌株表面蛋白的鉴定
        4.4.5 表面蛋白对S.aureus生长的影响
        4.4.6 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表征
        4.4.6.1 β-CD-Car-LP(阳离子脂质体)单因素优化
        4.4.6.2 不同浓度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粒径、PDI、Zeta电位变化
        4.4.7 透射电镜
        4.4.8 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稳定性分析
        4.4.9 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率
        4.4.10 S-层蛋白包被的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抗菌效果研究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9)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果蔬贮藏保鲜技术概述
    1.2 食品控释抗菌包装概述
        1.2.1 控制释放方式
        1.2.2 抗菌剂种类
    1.3 二氧化氯概述
        1.3.1 ClO_2的性质
        1.3.2 二氧化氯的杀菌机理
        1.3.3 二氧化氯对果蔬微生物的影响
        1.3.4 二氧化氯对果蔬品质的影响
    1.4 研究的意义与实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第2章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制备及性能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板的制备
        2.3.2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板释放速率的测定
        2.3.3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板释放效率
        2.3.4 含水率测定
        2.3.5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板机械性能测定
        2.3.6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控释瓦楞纸箱释放行为
        2.4.2 二氧化氯控释纸箱的机械性能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对草莓的保鲜效果评价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样品准备及试验方法
        3.3.2 腐烂率
        3.3.3 质量损失率
        3.3.4 色差
        3.3.5 硬度
        3.3.6 抗坏血酸含量
        3.3.7 可滴定酸含量
        3.3.8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3.3.9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讨论
        3.4.1 腐烂率的变化
        3.4.2 质量损失率的变化
        3.4.3 色差的变化
        3.4.4 硬度的变化
        3.4.5 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二氧化氯控释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ClO_2控释微胶囊的制备
        4.3.2 NaClO_2控释微胶囊的包封率
        4.3.3 微胶囊制备工艺单因素优化
        4.3.4 微胶囊形貌表征与粒径测定
        4.3.5 热重分析
        4.3.6 红外光谱测定
        4.3.7 二氧化氯控释微胶囊释放行为
        4.3.8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微胶囊制备工艺单因素优化
        4.4.2 形态特征与粒径
        4.4.3 TGA分析
        4.4.4 红外光谱
        4.4.5 二氧化氯控释微胶囊释放行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二氧化氯控释微胶囊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材料与试剂
        5.2.2 仪器与设备
    5.3 实验方法
        5.3.1 样品准备及试验方法
        5.3.2 腐烂率
        5.3.3 质量损失率
        5.3.4 色差
        5.3.5 硬度
        5.3.6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5.3.7 可滴定酸含量
        5.3.8 抗坏血酸含量
        5.3.9 总抗氧化能力
        5.3.10 数据处理
    5.4 结果与讨论
        5.4.1 腐烂率的变化
        5.4.2 质量损失率的变化
        5.4.3 色差的变化
        5.4.4 硬度的变化
        5.4.5 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
        5.4.6 总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10)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防控鲜切水果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词/符号表
1 绪论
    1.1 鲜切果蔬
        1.1.1 鲜切果蔬的定义
        1.1.2 鲜切果蔬生理生化变化
        1.1.3 鲜切果蔬污染的微生物种类
    1.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及其危害
        1.2.1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
        1.2.2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污染果蔬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1.3 鲜切果蔬食源性病原微生物防控技术
        1.3.1 物理防控技术
        1.3.2 化学防控技术
        1.3.3 生物防控技术
        1.3.4 综合防控技术
    1.4 天然抑菌剂—植物精油
        1.4.1 植物精油的主要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1.4.2 植物精油抑制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机制
    1.5 可食性涂膜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5.1 鲜切果蔬可食性涂膜种类
        1.5.2 鲜切果蔬可食性复合涂膜的活性成分
    1.6 植物精油可食性复合涂膜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
    1.7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7.1 论文的研究意义
        1.7.2 论文的研究内容
2 15种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抑制效果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2.2 植物精油
        2.2.3 实验菌株
        2.2.4 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抑菌圈的测定
        2.2.5 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MIC的测定
        2.2.6 植物精油处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绘制
        2.2.7 统计学分析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抑菌圈直径
        2.3.2 植物精油对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MIC
        2.3.3 植物精油处理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生长曲线
    2.4 本章小结
3 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2.2 实验菌株
        3.2.3 百里香精油挥发性物质分析
        3.2.4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3.2.5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
        3.2.6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百里香精油的挥发性物质
        3.3.2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3.3.3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的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3.3.4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质的定量
        3.3.5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质的SDS-PAGE
        3.3.6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质的鉴定及定量结果
        3.3.7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蛋白质的聚类分析
        3.3.8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差异表达蛋白质的GO富集分析
        3.3.9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差异表达蛋白质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3.3.10 百里香精油处理单增李斯特菌差异表达蛋白质的PPI网络分析
        3.3.11 百里香精油对单增李斯特菌重要KEGG通路的影响
        3.3.12 百里香精油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的作用机制
    3.4 本章小结
4 TOAC对鲜切苹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2.2 实验样品
        4.2.3 实验菌株
        4.2.4 海藻酸钠可食性涂膜制备
        4.2.5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菌液制备
        4.2.6 鲜切苹果涂膜处理
        4.2.7 鲜切苹果呼吸速率的测定
        4.2.8 鲜切苹果失重率、硬度和色泽指标的测定
        4.2.9 鲜切苹果品质的感官评价
        4.2.10 鲜切苹果背景微生物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析
        4.2.11 统计学分析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鲜切苹果呼吸速率、失重率和硬度
        4.3.2 鲜切苹果色泽和外观
        4.3.3 鲜切苹果品质的感官评价
        4.3.4 鲜切苹果背景微生物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TOAC对鲜切哈密瓜品质与安全性的影响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2.2 实验样品
        5.2.3 实验菌株
        5.2.4 海藻酸钠可食性涂膜制备
        5.2.5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菌液制备
        5.2.6 鲜切哈密瓜涂膜处理
        5.2.7 鲜切哈密瓜呼吸速率的测定
        5.2.8 鲜切哈密瓜失重率、硬度和色泽指标的测定
        5.2.9 鲜切哈密瓜品质的感官评价
        5.2.10 鲜切哈密瓜背景微生物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析
        5.2.11 统计学分析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5.3.1 鲜切哈密瓜呼吸速率、失重率和硬度
        5.3.2 鲜切哈密瓜色泽和外观
        5.3.3 鲜切哈密瓜品质的感官评价
        5.3.4 鲜切哈密瓜背景微生物和食源性病原微生物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显着性差异表达蛋白质结果统计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四、美国开发出水果生物防腐剂(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公众健康角度看21世纪的食品安全》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王荣.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2]高中生物学“食品安全与检疫”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D]. 何思琪.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异源表达细菌素BMP32r杀菌和抑制生物膜作用机制研究[D]. 乔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01)
  • [4]不同质量控制方式的羊肉非靶向定量脂质组学研究[D]. 李芮廷. 陕西科技大学, 2021
  • [5]蓝莓叶提取物复合保鲜剂的研制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郭鹤.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6]植物乳杆菌抑制真菌特性及其比较基因组学研究[D]. 李康宁.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6)
  • [7]ε-聚赖氨酸协同高温瞬时对NFC血橙汁杀菌工艺及贮藏品质的影响[D]. 王换男. 江南大学, 2020(01)
  • [8]ε-聚赖氨酸/S-层蛋白包被β-CD-香芹酚脂质体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D]. 胡源. 扬州大学, 2020(05)
  • [9]二氧化氯控释瓦楞纸箱和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D]. 李湲湲. 西南大学, 2020(01)
  • [10]百里香精油与海藻酸盐复合涂膜防控鲜切水果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研究[D]. 萨仁高娃.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美国开发水果生物防腐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