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与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任碧雪[1](2021)在《《益世报》健康传播观念呈现与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康传播对社会平稳发展、公共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从近代起,我国媒体就开始了自身的健康传播实践。殖民者的侵袭与西方文化的浸润,使得近代健康传播承载了中西之争、民族复兴的复杂意象。在此背景下,我国近代媒体的健康传播事业的发展状况及报道水平究竟呈现出何种面貌?以这个问题为出发点,笔者选择了天津《益世报》作为研究对象,从中西交流、卫生观念表述、疾病与药品观的呈现等维度,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研究。《益世报》在中西医平和交流的基础上,突出了中国医学发展本身的重要性。不拘泥于中西之别、身份之差,中西医群体主动向对方学习、交流。积极以自身话语重新表述他方经验。在此过程中,中医副刊的主动引介有利于西医知识与中国社会的本土化融合;而西医副刊对中药价值的强调,显示了中国西医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此种互动贯穿于《益世报》健康传播的整个历史,是中西医学交流中的有益尝试。在对现代卫生观的再创造上,中医邪祟文化、养生文化以卫生话语得到了重新表述。来自西方的卫生观念,在国家、个人、社会三个层次得到了解构与重构。其中不乏优秀的医学常识普及案例,值得今日媒体进行学习。近代,萦绕于国人及民族的东亚病夫阴影,也影响到了《益世报》的健康传播行为。《益世报》在疾病与药品观的表述中,表露出对于补品价值的高度重视。彼时肺结核的治疗面临极大不确定性,《益世报》编者将鱼肝油这一补品视为肺结核的特效药。对于医学研究中“不确定性”沟通的失败,加重了近代社会对于特定疾病的歧视与恐惧。通过研究文本发现,在历时性的变迁中,《益世报》中西医副刊的健康观念发生了较大变化。中医副刊由初期的文化守成心态,转变为主动反思中医的理论基础。西医副刊初期的科普实践基本遵循着科学严谨的原则,后期出现了科普异化、传播内容失真等问题。但从整体上来看,《益世报》西医副刊仍有力地促进了近代天津地区医学知识的传播。
李全平[2](2020)在《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文中研究指明医疗社会史是史学界的一个新型领域和分支学科,国内外已有不少成果。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我国集体化时代的农村医疗卫生。目前医疗社会史对这一时期的医疗卫生给予的关注不够。事实上,集体化时代的医疗史既承续着几千年中国传统医疗史的积淀以及近代中国医疗多元型变的复杂头绪,又是新中国大规模开启医疗卫生整体改造工程的奠基段落,亦与当代健康中国建设的现实状况紧密相连。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入乡村社会内部从医疗卫生的方方面面实施了一系列变革,不仅迅速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保健网和独具特色的集体保健医疗制度,同时有力地发动了遍布城乡的爱国卫生运动,使得乡村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民众整体健康水平大幅跃升。那么,医疗史应该对这一社会历史现象作出自己的阐释和理解。山西地区在整个集体化进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影响,熔铸了鲜明的时代表征。集体化时期的山西不仅有西沟和大寨这样的模范村,而且在医疗卫生方面也不乏全国典型。1955年成立的高平县“米山乡联合保健站”,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卫生保健站的记录,成为我国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发祥地;稷山县董家庄乡太阳村是集体化时代爱国卫生运动闻名全国的红旗单位。由于这两个地方的医疗卫生经验当时在山西和全国多个地区推广,因而其医疗史价值和历史经验颇值得挖掘。山西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这种独特性又同山西在近代中国的独特历程紧密相连。本文选取山西在集体化时代医疗卫生方面的历史实践,尝试以医疗社会史的视野开展区域性专题研究,努力通过区域认识整体,通过医疗观察集体化时代的中国乡村社会。为克服当前大量相关研究成果惯于将集体化时代的医疗框定在卫生系统和制度史范畴内,以及由宏大叙事治史路径造成的空疏之弊,本研究尝试引入“场域”概念构建长时段、立体性和多元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依此把集体化时代医疗史的相关问题回置到历史现场,突破过去研究偏重合作医疗的制度和卫生政策的梳理之单一维度,通过医疗场域的总体呈现,解读和阐发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生发与展开的具体机制,把握国家话语与乡村社会融入医疗场域的内在理路,挖掘集体化时代医疗实践的历史语境和底层逻辑,弥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研究路径的分野,从而展示历史图景的丰富复杂性。传统农村医疗场域扎根于以家族、父系、亲属和熟人互惠规则为特征的乡村社会之中,与传统乡村社会有机糅合并镶嵌一体。近代以来,伴随着西医的传入,医学、教会与商品相结合很快挤占和打破了传统医疗的结构分布,传统医疗中固有的生产和再生产机制之维续迎来较大挑战。在医疗多元型变的时代,医场中的医学、技术和医者围绕不同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资本等竞相角逐。逮至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军队进驻山西农村,大面积开辟抗战根据地,通过革命的底层深进直接触及乡村传统医疗,新政权努力对传统乡村医疗进行再塑,开了农村医疗集体化的先声。新中国成立后,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推动了乡村整个社会场域的急骤变化,这既为农村集体保健医疗制度的诞生创造了条件,也使得医疗卫生的相当部分与传统医疗形成脱嵌后而被归纳到新的国家政治社会情势之中。场域更变使得医学技艺习得、行医方式和医药空间均被重新改塑,中西医关系的历史意涵在激烈变动时代不断被拉扯和重构。面对强大的传统医疗的惯性、特别是传统医疗所依附的传统社会结构以及无数个经过传统社会浸润过的医者与乡民,负载着新的社会文化意义的医疗卫生改造充满艰辛,于是国家诉诸于社会运动力量来推动医疗卫生的变革。社会史视野使我们更清晰地关照到不同医者、干部、医务人员和普通乡民等面对医疗场域发生更变时的抉择和向背以及新旧观念的冲突,也展示了国家如何通过各种符号、话语、组织网络、资源动员等策略将广大民众组织参与到医疗卫生改造中的丰富实践面相。在集体化时代,广大民众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医疗卫生运动的同时,也参与了国家新的意识形态之内化学习和行为实践、参与了国家新的政策主张以及新的道德评价规则的认知和运用之中,并从中获得了新的身份和体验。传统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的关系纽带被新的负载着国家话语、民族主义以及新型意识形态的社会运动反复动员、感召、冲击和改造,最终不仅改变了农村缺医少药和卫生观念薄弱的落后状况,同时实现了国家新政权建设、意识形态重塑和整个医疗社会的改造,这是一个紧密交糅的动态过程。另一方面,传统乡村社会在变革中既有适应也有变迁。在国家努力重构医疗卫生与乡村社会的过程中,传统乡村社会发挥作用的机制由显性而变为隐性,但传统医疗场域的机制和惯习始终潜藏背后并在极为细腻的环节里隐现出来,而合作医疗最终的解体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新旧体制的交冲和妥协,折现出医疗演变的复杂性所在。
刘慧鸿[3](2020)在《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精神养生被认为是中医养生方法之一,并贯穿于养生始终,是养生活动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人民在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等诸多方面的健康需求如何实现,是一个在宏观层面涉及社会文化,在微观层面涉及精神调摄的多层面问题。中医药学凝聚着的深邃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对于创造性的解决如此宏大的健康需求提供了可能性。本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对精神养生的文献、理论、案例和策略研究,对此种实际上涉及面甚广的健康需求提出精神养生的理解和主张,探索精神养生在现代社会中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实现。方法:研究方法也属于人的精神心理活动或观念认知方面的事物。如有中医学者所认为的“由于时代性的遮蔽”,养生缺少精神独立的系统研究。解除时代性的遮蔽是社会文化层面的宏大的精神需求。所以在研究方法上,立足传统文化、体现文化自觉,从而其根本方法就是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的“道学的”“观照的”方法。同时研究内容,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根本上也是传统文化和文化自觉。所以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是相应、相融、相生的,在传统文化的“共冶一炉”中,这也是文化自觉的一个重要面向。个体、群体就是在文化的抱持中健康成长的,放眼古今中外,没有比文化自觉更能提升人民精神境界、鼓舞人心和促进个体健康的事物。“道学的”“观照的”方法的特征,首先是境界取向。境界立意高远,就能“整全”“顾及全面”。借鉴整体论、内省法、创造性诠释等已有的思想方法,这些思想方法无论是历史渊源还是思想内核,都承继了传统文化。同时,论文也使用文献研究、案例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由此呈现“整全的顾及全面的多层远近观”。具体步骤为,首先对精神养生与道学的关系进行探讨,然后以精神养生、心理养生、情志养生、心性修养等为检索关键词在中英文数据库对文献检索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精神养生的传统智慧进行阐释。借鉴于阐释得到的洞见,先在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进行考察以完成理论探索,并明确理想和主张;最后通过精神养生相关的实践进行体验和考察,对如何实现理想和主张提供策略建议。成果:在文化层面,立足传统文化,以“道学”的阐释能力,展示精神养生的内在体系,阐明精神养生的“道”与“术”、“知”与“行”,使得对精神养生之本来面目有一个意会。并将道学这个研究方法与精神养生这个研究对象交融在一起,呈现为文化自觉的一种形式。在个体层面,通过道学的观照使得个体对精神养生的面貌有一个俯瞰,心中对如何精神养生有一个总览而不失细节的心智地图,协助个体在有限的生命和急迫的生活节奏的两难中找到可行、必行、乐行的实践道路。结论:本研究开启精神养生的新的自觉,在最大的文化自信和理论自主的基础上阐释精神养生,在体现精神养生所追求的“精神内守”“独立守神”的境界中观照精神养生。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一、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创造性的在养生学研究中运用整体论的、自本体诠释的方法、内省的方法等体现道学观照的方法;由分析式、还原式的研究范式,转向道学、整体论的、内省的方法;由以西诠中的解释转向自身解释,转向文化自觉的解释。论文将相关的现代健康理论、方法和技术纳入道学的观照之中,也就等于纳入了精神养生的理论和实践,这种纳入也是一种“与新科技相结合,多学科交叉”,是“超世界水平的发展方向”的一种可能形式,是文化自觉的呈现。二、论文以问道的精神把精神养生作为生命过程始终存在的一种本质。创造性的提出了“入道-养生-疗疾”的健康实践连续谱,鲜活的呈现了精神养生贯穿于养生始终,同时强调养生贯穿生活始终。三、论文阐释了精神养生“道”与“术”的知识体系结构,“施”与“受”的实践体系结构,“知识体系结构”与“实践体系结构”形成的真知真行结构,构成了精神养生的三重太极结构。论文清晰了精神养生知识丛林的观感,拓展实践视野,有利人们在生活中找到、选择自己的健康道路。四、论文从精神养生内生的理论视角初步提出发挥精神养生社会价值的建议。
朱晓荣[4](2020)在《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整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戴恩来教授的中西医结合思想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和总结,传承其学术思想,以便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提高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文献学习、专题讲座、临床跟师等方法,对戴恩来教授有关中西医结合的学术思想进行总结研究。结果:戴恩来教授在中西医结合之路的探索中,坚持“中西医并重”的原则,其中西医结合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中西医结合历史沿革阶段的划分”、“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汇通”、“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三个方面。1.中西医结合历史沿革阶段的划分,导师根据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对传统医学产生的影响,将中西医结合历史划分为“个别影响阶段、中西医汇通学派形成时期、中西医结合的发展时期”三个时期;2.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汇通,包括生理功能认识上的汇通,如:“肾气”与“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轴”的关系、“肾主骨”与1,25-(OH)2D3的关系;病理反应认识上的汇通,如:“开阖失司”与“球-管失衡”、“肾失封藏”与“肾性蛋白尿”;3.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包括病名的汇通,如:“百合病”与“干燥综合征”、“狐惑病”与“白塞氏综合征”、“阴阳毒”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西医发病机制的汇通,如:“慢性肾脏病毒损肾络的病机观”、“半夏泻心汤抑制幽门螺杆菌的机理”、“温阳法对激素的增敏作用”、“血瘀证内涵的阐释”、“肾脏病“感染”与“湿热”关系”、“糖尿病发病机制的阐述”;治法方面的结合,如:倡导“病证结合,优势互补”模式、倡导“中西药有机结合运用”模式。结论:戴恩来教授客观认识中西医的差别,在对中西医结合历史沿革阶段的划分,中西医生理、病理反应方面的汇通,以及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认识方面,具有系统性。
杨丽[5](2020)在《中西医身体观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运用传统文献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对中西哲学身体观、中西医学身体观、中西医学史、中西医结合简史等相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整合、对比、归纳、演绎,在身体观的民族性、世界性、时代性的基础上,结合人类健康的需求、中西医结合突破困境的需求、医学重新定位的需求以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身体观特点,初步勾勒中西医结合身体观模式,并在身体观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新范式,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与视角。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哲学与医学身体观古今文献的检索、整理和分析,运用美国着名哲学家、心理学家肯·威尔伯的整合法,从三层次、四象限纵横两方面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演绎,形成中西医结合身体观模式。结果:1中西医身体观皆呈曲线发展,是一由整体走向局部再走向更高整体的过程。2中西医是侧重于同一身体的不同层次和角度:中医重神气而轻形,西医重形而轻功能与灵魂,西医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属于中医“形”的层次。3中西医结合的身体观是一种全象限、全层次的身体模式,表示为:意识/躯体/文化/社会与自然——形-气-神。4基于全象限、全层次身体模式的中西医结合是一种主次圆融的集大成医学体系,所有与生命相关的事物都可纳入进来。结论:全象限、全层次的医学身体观模式,可以作为中西医结合的基本研究对象,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
赵晓云[6](2019)在《传统与现代:山西医科大学前身的医学教育(1919-193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学东渐以来,中国传统数理化逐渐融入世界科学大潮,中医却因为其与中国文化密切相关呈现出不一样的发展路径,其与西医的对抗伴随着整个民国。山西医科大学前身产生于民国前期,最初是一所中医学校,后来却转型为西医教育机构。放眼全国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同时,由于该校是国内唯一一所由省级官员创建的中医学校也是民初山西省创建的唯一一所公立医学校,所以对该校的医学教育转型进行研究无论在山西省内还是全国范围内均兼具稀缺性和典型性,该研究对于当前高等医学院校尤其是中医院校的管理改革有很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本文在语境论的指导下,吸收管理学中的治理理论和组织结构理论,采用内外史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将山西医科大学早期的发展(1919-1937)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发现其教育转型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转型过程中该校从微观到宏观多层面都发生了转变。本文认为,山西医科大学早期的教育转型从外部因素看,是由于西医教育的全面渗透,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军政事件的冲击以及新教育运动的影响。其中,西医教育全面渗透是外部主要原因。从内部因素看,是因为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开展中医研究效果不理想,学校内部集权与自治间的冲突,学生对中医教育的不认同。中医研究效果不理想是内部主要原因。这些内外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促成了山西医科大学早期的教育转型。山西医科大学早期的教育转型从不同层面进行,首先是微观层面的课程设置与教员组成的改变,随之而来的是中观层面办学理念的变化,最后是受外界影响较大的宏观层面的治理模式发生了变化。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受以上多因素影响,先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微调,之后随着治理模式的变革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微观的改变比较温和,课程设置与教员组成从以中医为主转变为完全的西医属性;办学理念从“以西医促中医”的教育转变为完全西医教育。宏观层面的治理模式变革则比较激进,在学潮推动下从官员治校转向教员治校。内部组织结构的转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与中微观变化有关的渐进转变,另一种是与治理模式转变有关的快速而彻底的变革。本研究填补了山西医学教育领域的空白,成为国内研究中西医教育关系的一个典型案例。
林振邦[7](2019)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作为研究对象,从身体观的视野梳理出资料并加以分析和比较,以达到本研究的目的:理解古代医家如何理解患病的身体和疾病本身、分析其认识框架的思维和当代哲学的定位,最终阐明中国古代疾病观及其改变的价值。把临床技术分析提炼成医学哲学史的研究,探索理论体系的变迁,判断其方法学和认识论。利用简帛医书中的医疗记述作为入口,说明古代医学转化期的医学哲学思想。研究方法本研究按临床体系,从现象到本质作分析,用语言、技术、思维、方法学、认识论、本体论的内在逻辑来指导研究。从疾病的定义、疾病的语言、病因学、诊断进路和治疗五个方面作出探索,从而总结出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研究内容首先,总结了简帛医书中的病症,分析疾病的基本定义内容及其转变。简帛医书展现了疾病定义转化的不同阶段,最早由解剖问题作为主要疾病的定义,及后可以见到痛感和身心的功能失常的加入,然后健康的失落和自然秩序的偏离而成为疾病最广的定义。证明简帛医书中展现的疾病定义是从解剖模式逐步转化向功能模式和失调模式。透过身体空间的拓展,新加入的医疗生理系统与不同的身体感应结连,令身体的议题成为医疗议题。同时,简帛医书中内景的认识亦从仅有内外之分,到经脉简帛中可以发现经络通道和脏腑内外关系的建构。身体感应的发现和确认逐步把疾病场域拓展,把不同内在空间和精神的不适与外部的符号联系起来,渐渐建构出身体与不适感关系的典型例子,并成为一种感知与定义疾病的文化与技能。第三章透过研究病症中的语言和病痛经验,分析简帛医书中的对患病经验的表达和分类方法。发现一些本来作为描述解剖词语和病症的意义都逐步转移为气的失调。或与自然性质的用语搭配,继而与相应的身体感受结连。说明身体感受的表述是从日常语言转向阴阳五行学说为本的感知文化和认识方法,寒热虚实成为描述疾病和身体状况的基本符号系统。反观,后世比较少继承使用解剖用语作为解剖疾病的分类(例:心疝),说明了古代医家的取舍。第四章从简帛医书中病因学的内容分析古人对疾病的归因。发现跟鬼神崇拜的病因逐步被风所取代,风又再演变成气论下的风。反映鬼神论逐步被自然能量的病因论所取代,再进一步自然能量转变为气论下的自然哲学病因所取替。从信念式的鬼神因,至自然哲学因,再转化至可以被身体感连结和论证的阴阳五行体系。世界观从存在论自然主义,转向为本体论自然主义,鬼神之说从存而不论,转至部分医家对鬼神作出直接否定。第五章考察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其资料收集及疾病本质推理的方法。发现简帛医书中从视觉资料拓展至收集触觉和气感等身体感受资料,医者在诊断过程中是感知主体而非单纯的思考主体,从积累的普遍感受去判断触诊中的感受及其意义。而在运用诊断资料时,简帛医书从捷思式的单一资料对应转变为疾病本质的探求,疾病的独立本体消解,转成附属于人体气论生理病理的本体之中。第六章从简帛医书中的防治方法以分析古人对疾病的态度、处置及其临床决策。发现了简帛医书中移除了疾病的社会标签和惩罚,从单纯的医疗角度探讨疾病。并且展现了临床结果的积累,和重视临床效果的思想,从治疗与疾病间的因果关系决定方案。同时,在治疗时,对于鬼神和时间崇拜有所脱离,并以临床理性对治禁作出判断,摒弃了相关性关系为主的方术体系对临床行为的控制。研究结论最终总结临床体系的考察,我们归纳出在先秦两汉简帛医书中有五种流行的疾病观。分别是鬼神疾病观;自然能量疾病观;气-解剖身体疾病观;经脉疾病观;气-阴阳-脏腑疾病观念。本研究发现这些疾病观曾经在社会中并存,并且在医家的圈子中转化。这些疾病观的转化,透视了社会公共资源如何渗透进医学中建构出体系,改变了医者和人们对疾病的观察、理解和思考模式,也改变了疾病的隐喻和社会意义。透过新观念关系的诞生,概念层阶的调整和排除,让方技成为较纯粹的方技,让临床行为不受社会思潮的宰制。其具体的方式是,疾病的定义改变为身心全人的失调模式,身体的感受逐步受到重视,并加以阴阳五行的框架理解和记录,人与自然以气作为沟通中介而成为相关而区隔的系统。继而使身体感受与阴阳五行化的身体建构成生理病理网络,最终让知识得以积累,治疗与阴阳五行的病理生理学建立因果关系,让体系可检证和容易传播。走出中医文化的框架,我们以《临床医学的诞生》作为中外医学体系塑造期的比较对照点。考察中西临床医学的蜕变方法,如何排拒空想和幻想的内容,并成为可以有客观论证和可重复。简帛医书中可见,中医以身体感应连结临床现实与理论体系,使之可以修正和积累,让医学不受其他社会权力和思想的干扰。从当代科学哲学的方法中,可以认为简帛医书中的疾病观转化,具有建构实在论的特征。配合气论的文化体系下,从实践所得建构框架,以语言的外推把身体和病痛经验转化成阴阳五行式的身体感语言;并以实践性的外推,把阴阳五行的身体建构推展到其他社会脉络中。这两种外推最终联系上不同医者建构的微世界(医疗体会)和社会脉络,使知识可以整合,使医疗知识普遍化且具有真理价值。总结而言,以疾病观为核心内容,从实质的临床技术中找出理论和思想的脉络。本文完成研究预期,并且从普世的医学哲学中说明中医医疗文化不独是一种珍贵的民族文化,更在普世的医学哲学和科学哲学上具有充份的合法性和价值。资料收集的广度和深度仍可再加强,有待更多简帛的解读和公开,让我们可以以更丰富的临床资料分析思想和方法的流变。
陈佳丽[8](2018)在《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文中指出知识是时间延续的问题,它在川流不息的时间中进行传承;知识的流通并非单向度传递,它在不同的时空中进行传播;知识拥有不同的面貌,新旧知识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每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媒介都可能为知识传承发挥重要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媒介或许能为看待历史提供新的思考与视野。通过媒介,能将此处与彼处相连接形成社会,将过往与当下相连接形成延续。于是媒介如何将新知识传递扩展到更宽广的空间,便被赋予了新意义。熟悉并认同陌生的知识或许是关于传播的问题。西方卫生知识与其他知识不同,社会变革使它上升至关乎社会文明、国家兴盛、种族存亡的层面,进而完成由外来知识到常识准则的演变。从卫生史现有研究成果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多关注卫生的政治性,或卫生是非对错的讨论。但值得思考的是,如若将西方卫生知识放置到传播过程中去探讨,便会发现其他值得讨论的问题。当有悖于传统知识体系的西方卫生知识传入时,媒介扮演了什么角色?时人因何理由、经由何种媒介接受了这种陌生的知识?其中是否存在争论?知识的传播者如何使它被信任?本文的主旨便是讨论近代中国媒介环境的变化与西方卫生知识生产流通之间的关系。全文按时间顺序铺成,以不同的媒介环境为分期,探寻每个社会阶段媒介对西方卫生知识传播产生的影响。将西方卫生知识的传播过程放在政治变革和技术发展的整体背景中去看待,阐述新知识经过何种媒介传入中国并落地生根,进而探究媒介与知识、媒介与社会等诸多层面的关系。根据媒介学理论对媒介的解释,每一章节阐述不同的媒介形态对知识的影响。具体分为译着对明清时期西方卫生知识输入的作用、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的建立、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的塑造、新式出版环境对西方卫生知识的普及四个阶段。依托史料,从媒介环境的视野揭示作为外来知识的西方卫生知识逐步成为国人常识的过程。通过具体论述可以发现,不同的媒介形态呈现出西方卫生知识不同的面貌,它表现为处方和就医环境、政治观点、新政实践、行为准则……耶稣会士翻译的译着使知识局限在特定阶层,内容以西方古典医学知识为基础;新教传教士创办的新机构使知识摆脱空间限制和阶层局限流传开来,内容集中在用水、环境与防疫方面;现代报刊呈现了知识精英将西方卫生与民族、文明、国家相关联的过程,传统知识改造与西方知识认同同步;教科书等出版物和视觉媒介将知识精英与政府机构挑选的知识普及给民众,最终成为国民认知的现代卫生常识。总体而言,每一种新的媒介都会带来新的环境。将媒介的政治经济属性与知识的社会属性相连接,便会发现不同知识间此消彼长。当媒介史、知识史与社会变革等时空背景在一起时,媒介形态演变与叠加所带来的变化,使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演变过程更为清晰。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媒介史的视角来看待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生产流通的过程。第一,通过对大量报刊、书籍等史料的爬梳,展现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实际上是知识、媒介、社会等因素多重交织的过程,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选择、融合、遗失的相互关系;第二,从媒介与知识普及的角度出发,看待历史情景中的媒介实践,丰富健康传播史相关研究。
何娟[9](2018)在《中医药西传研究 ——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视角》文中认为中医药因其独特的疗效,在世界各地勃然兴起,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及医学思维方式等差异,中医药的理论和文化内涵没有得到有效的传播。西方国家对中医药的认识仍停留在一知半解、以偏概全的层面。在西方国家中,中医药被公认为“补充医学”,在大多数国家中仍没有获得合法地位。自中医药西传研究的论题出现以来,学术界的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取得了一系列的相关成果,但是目前该研究基本上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书籍对中医药西传的研究主要处于史料收集阶段,侧重于知识的普及。一些文章只是从某个方面、某个角度,对中医药西传进行研究,还没有形成一套实施性较强的传播模式。明末清初的西方医学入华,如同当代的中医药西传一样,从本质上来说都是一种异质文化和异质医学体系在异域文化中的输入和接受问题,同样存在着中西方文化和医学思维方式等差异。西方医学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传入中国并产生较大影响,其中定有符合传播学的规律可寻。探寻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可以为当代我们破解中医药西传的困境提供借鉴。本文基于传播学相关理论,运用文献学、比较研究、描述性、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切入点,再结合当代中医药西传自身的特点来探讨中医药西传的模式,并基于这一模式,进一步探讨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论文第一部分首先回顾了中医药西传的历史概况,主要梳理了中医药西传的代表人物、内容、效果等等,分析了中医药西传的历史特征以及启示,旨在以史为鉴,借鉴成功经验;接着,较为系统全面地梳理了当代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传播现状,分析了中医药西传的促进和阻碍因素,重点论述了造成目前中医药西传困境的主要原因,为研究中医药西传的模式和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提供史料支撑。论文第二部分,首先对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原因、内容、影响及意义进行全面系统地梳理和分析,并根据传播学“7w”模式,深入剖析了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的接受之路,总结了其传播模式。重点阐述明末清初的西方医学是在基督教神学的框架下传入中国的。为了更好地实现其传播目的,传教士采取了以中国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策略,即传播者、传播情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分别与受众进行协调,从而减少了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阻力,提升了传播效果。接着本文对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对当今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进行了分析,结合传播学相关理论,提出了当今中医药西传的“9w”模式。论文第四部分主要根据中医药西传的“9w”模式,进一步探讨了当代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重点论述了以传播目的为基准来协调各个传播要素;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积极吸纳受众的反馈;以临床经验技能的传播来带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以受众为中心的中医药西传策略选择等等。
郑言[10](2018)在《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近代西方医学的传入不仅为中国社会带来异质性的医学知识,而且改变着中国社会的医疗格局。尤其是中西医两种医学体系并存的局面,直接引发中西医学的比较和抉择问题。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中医学在异质性的西医学面前表现出明显的颓势,尤其是西医学体制与本土政治的结合使其保有强劲的发展势头,严重挤压了中医学的生存空间。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中医界的焦点从最初对两种医学知识医理层面的比较转为对“废止中医”论的抗争,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模仿西医学体制的尝试。正是在这些探索中,近代中医学体制化才得以实现。本文以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为研究对象,从其社团的组建、中医群体的职业化、学校教育的创办以及中医院的创建四个方面展开讨论,以近代中医学的整体发展为背景,重点考察其体制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分析影响其体制转型的因素,以期呈现出较为完整的中医学体制化进程。除此之外,文章还考察了现代国家建设因素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的作用,以此来探讨医学与国家的关系。文章主体由导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其中正文部分包括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四个章节。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近代中医社团的体制化,主要包括对传统中医群体医疗以及交流模式的考察。通过对传统民间中医群体自组织形态的讨论,分别以构成其主体的“坐堂医”和“游医”为研究对象,呈现出传统医者在医疗活动中的个体性和分散性。传统社会中中医学一直被划归为“技”的范畴,医者行医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医术决定的,这就造成了医者对自己所掌握的医技(包括药方)持有一种保密心理。但是随着中医学理论的发展,金元时期出现的学派争鸣为传统中医群体的交流构建出新的模式,不仅加深了医者群体间的交流,而且极大地促进了中医学知识的发展。尽管学派的建立为医者的群体性活动提供了条件,但是由于它主要以医学理论和方法作为区分标准,缺乏维系学派持续运行的制度性保障,使得这些学派间的交流呈现阶段性和无序性。直到明代才正式出现了由医者创立的专业组织,代表着传统医者群体社团意识的觉醒。除此之外,西医社团体制在中国的根植为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提供了可以借鉴的蓝本,尤其是中华博医会的创建,拉开了中国近代医学体制发展的序幕,其社团的组织机构及运行机制为中医社团体制化奠定了基础,《博医会报》的刊行成为医学知识交流的新平台。在西医社团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境内建立起为数不少的中医社团,文章选取在中医学体制化过程中发挥主要作用的三个社团进行重点研究:包括中西医学研究会、神州医学总会和上海医界春秋社。组织方式和制度、组织结构系统及其运行机制在体制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组织结构变迁代表的是社团观念的转变。随着中医学在对抗“废止中医”论中的浮沉,一些中医社团也在不断地改变章程和进行改组,本文主要从考察这三个社团组织方式的变化背后带来的社团宗旨的改变进而分析中医群体价值的塑造。除此之外,医学刊物作为社团的喉舌,是其群体价值最直接的体现,文章在对上述社团的机关刊物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试图对其各自的办刊宗旨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各自在近代中医界的抗争中所起的作用。第二章主要探讨中医群体在致力于近代医学体制化进程中对自身职业化的诉求。传统官医群体的职业认同遵循着较为严格的制度,比如人才选拔制度、考核制度以及奖惩制度等,而且他们受制于专门的医政管理机构的管辖。从这个意义上说,官医群体的职业化比较完善。鉴于民医的个体性、分散性以及保密性,致使国家在其管理上长期缺位,民间行会制度也只是对开业医生群体有一定的约束作用。绝大多数民医的职业身份认同来自民众对其医术的认可,而其行医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基本上是依靠医者的品德自律实现的。儒家德性价值在古代社会具有普遍性,医者将医术标榜为“仁术”,而以德性价值为基础的医德规范散见于各类医书中。近代医学传教士是职业医生的前身,随着传教事业的开展,传教与医疗活动逐渐分离开来,具有医学学位的专业医生成为医学传教活动的主要践行者。为满足中国民众对西医的需要,本土西医生的培养提上日程,西医群体职业化进程正式开始。在他们的意识里,医生作为一种职业不仅能为民众解除病痛,还关系到民族的复兴,承担着全民健康的重任。西医群体对自己的重新定位,是对医生职业的内涵和责任更深刻的认识。与西医职业化相伴随的是中医群体为争取行医合法权的论争,随着《医士管理暂行规则》以及《中医条例》的颁布,逐渐确立了中医在法律上的合法地位,中医职业化取得了重要成果。第三章是对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的研究,首先进行的是传统中医教育方式以及中医人才培养状况的梳理。传统中医教育分为官学教育和民间师徒制传承两种,虽然官学教育机构自南北朝时期被建立后一直处于完善中,学生入学制度、医学分科制度以及考试制度等都越来越细化和规范化,但是师徒相授方式没有被摒弃,依然在官学教育中占据一席之地。而且鉴于官学教育在培养人才数量上的局限性,民间师徒制传承是传统医学教育体制的主要内容。由于民医的个体性和流动性以及其“技”的归属,使其文字记载资料匮乏,我们只能从整体上把握师徒制的类型及特点,尤其对中医学知识的缄默特性与师徒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一方面表明师徒制度在中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对近代学校教育中存在的缺陷进行了探讨。中医在近代的式微,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因素造成的,尤其是近代中医在瘟疫治疗中的束手无策,致使其在国家卫生体系中失势,特别是民国时期公共卫生体制建设的提出,彻底将中医学医疗体系排除在外。源自西方的公共卫生概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为了实现全民医疗,国民政府提出创建“公医制度”的理念,并创办公立医科大学培养公共卫生人才。为了挽回发展颓势,中医界在力争学校教育合法权的同时开展了学校教育的各种尝试,并在中医学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中央国医馆的建立以及卫生署内中医委员会的设立,标志着中医行政管理体制化的实现。中医教育合法权在全国性的抗争活动中最终获得通过,中医纳入学制的章程被确定下来,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第四章的焦点是近代中医院体制化。首先从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着手考察,分析这种方式下医者与病人的关系以及传统公共医疗组织与社会救济的关系。其次通过分析国民对陌生空间的想象式建构,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以及“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梳理近代教会医院体制在中国社会的被接受过程。再次从托管制在医院模式中的运用以及作为医院体制核心的卫生制度入手,分析近代中医院体制在诊疗空间上的转变。最后对中医院与中医学校的关系进行简单探讨,当初嘉约翰创办博济医校是因为医疗人才的供不应求,也就是说是医院体制的建立促进了学校体制的发展。但是在中医学体制化进程中,二者的关系似乎是反过来的。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是中医学体制化的核心内容,为此中医界进行了数次全国性的抗争,最后国民政府规定创办学校必须设立附属医院,于是中医院体制的建立在满足提供新式医疗的同时又被赋予协助中医学校取得合法权的责任。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近代中医学校与医院的关系是以院带学模式。随着医学体制化的深入,医院与学校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而且呈现出相互促进的发展倾向。结语部分对首先影响中医学体制近代转型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即所谓的双动力机制。一般认为学科体制化的动力机制有两种,即权威系统驱动模式和权力系统驱动模式,在实际的体制化过程中这两种模式同时存在,既需要权威系统的行动又需要权力系统的介入。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制度化了的权力是法定的、强制性的,权力系统代表的是官方的价值取向,而制度化了的权威则是非强制性的,代表的是系统成员内部的共同意志。推进中医学体制化进程的动力机制包括西医学体制的移植和国家公共卫生体制政策的制定。尤其是本土化了的西医学体制对中医学体制化的影响是直接的,加之它与政治的结合,使它成为阻碍中医学体制化的主要力量。政治权威对医学体制发展的影响在古代中国就表现得很突出,尤其是皇权政治在中医官学体制化中发挥着指导作用,甚至可以说传统中医学体制的建立就是为了满足皇权阶层的需求。近代国家对社会的改革诉求增大,公共卫生体制建设提上日程,鉴于中医学在群体预防层面的劣势,以及国家摒除旧思想、旧文化的政治目标,所以中医学在国家医疗体制中失势了。中医学被排除在国家公共卫生体制建设之外,这直接激发了中医界寻求改革的动力。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是一种体制转向另一种体制,是并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继承性发展,中医学体制化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二、中西医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与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与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益世报》健康传播观念呈现与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益世报》研究综述 |
(二)近代天津医疗史研究综述 |
(三)健康传播史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 |
五、创新点及不足 |
第一章 西学逼仄:《益世报》健康传播图景 |
1.1 《益世报》健康传播的历史背景 |
1.1.1 医疗卫生建设起步 |
1.1.2 现代医学发展受限 |
1.1.3 中西医之争与传播 |
1.2 《益世报》健康传播图景勾勒 |
1.2.1 零散分布:专栏与专页传播 |
1.2.2 集中整合:五大医学副刊 |
1.3 医学副刊创办团队 |
1.3.1 平津中医名家云集 |
1.3.2 社团主导西医传播 |
第二章 沟通互鉴:中西医思想交流 |
2.1 身份冲突:西医声援中医改革 |
2.1.1 独树一帜:津门中西医平和交流 |
2.1.2 西医声援中医第一人 |
2.2 重新表述:西医东渐下中医自我调适 |
2.2.1 主动引介:中医副刊沟通西学 |
2.2.2 重新表述:童便入药 |
2.3 历史身份认同:“废医存药” |
2.3.1 挖掘与解构中药价值 |
2.3.2 历史实效:药不可废 |
第三章 改革利器:现代卫生观念确立 |
3.1 关注卫生事业建设 |
3.1.1 关注本地医疗事业 |
3.1.2 强调国家卫生建设责任 |
3.2 强调个体卫生 |
3.2.1 保持卫生以躲避灾祸 |
3.2.2 强调卫生以弥补权力缺位 |
3.3 积极介入社会卫生建设 |
3.3.1 倡导社会卫生理念 |
3.3.2 建立社会卫生秩序 |
第四章 恐惧救赎:药品与疾病观念 |
4.1 恐惧表达:肺结核与梅毒 |
4.1.1 传染力恐惧:梅毒 |
4.1.2 不确定性沟通:肺结核 |
4.2 药物新宠:鱼肝油和维生素 |
4.2.1 肺结核最佳补品:鱼肝油 |
4.2.2 保卫身体:维生素 |
第五章 《益世报》健康观念的变迁 |
5.1 由比附西医到反思中医理论 |
5.1.1 文化守成:比附西方科学文化 |
5.1.2 断尾求生:否定阴阳五行 |
5.2 从医学常识传播到科普异化 |
5.2.1 客观严谨:引介西方医学 |
5.2.2 夸张想象:异邦神药柠檬与榴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相关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对象及理论方法 |
第一章 传统医疗与乡村社会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疗场域诸题 |
第二节 山西医疗场域的近代因素 |
第三节 卫生防疫与近代山西医疗 |
第二章 革命深进与医疗型变 |
第一节 空间融入:医政机构直接驻地乡村 |
第二节 资源登册:在地资源的调鉴与整合 |
第三节 关注苦痛:疾疫、伤亡与情感政治 |
第三章 集体生产与集体保健 |
第一节 农业合作化的整体形势 |
第二节 全国首家联合保健站成立 |
第三节 集体医疗体系的全面构建 |
第四章 医疗系统的全面改造 |
第一节 医学技艺的习得 |
第二节 行医方式的改变 |
第三节 医药空间的改塑 |
第五章 医学转型与政治建构 |
第一节 结合与冲突:中西医学 |
第二节 “祖国医学”的历史意涵 |
第三节 “新医学”与后殖民抵抗 |
第六章 医疗卫生与国家想象 |
第一节 卫生动员的策略与机制 |
第二节 米山医疗的典型化之路 |
第三节 新中国典型治理的机制特征 |
第七章 透过医疗场域看乡村社会 |
第一节 医疗场变的多面效应 |
第二节 场域更变与合作医疗的终结 |
第三节 乡村社会的适应与变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3)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问道的精神 |
1.1 道学与养生 |
1.1.1 问“道” |
1.1.2 何谓道学? |
1.1.3 道学与养生 |
1.2 道学与精神养生的交融 |
1.2.1 精神养生及与道学 |
1.2.2 “入道-养生-疗疾”健康实践的连续谱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对象、意义与论文题目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意义 |
1.3.3 题解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精神养生的历史回望:超越时空的传统 |
2.1 历史回望的文献范畴 |
2.2 相关研究进展 |
2.2.1 精神养生与道学的交汇 |
2.2.2 精神养生、道学与“西学”的交汇 |
2.2.3 精神养生与疗疾的交汇 |
2.3 精神养生的知识结构——“道、法、术” |
2.4 儒家与精神养生 |
2.4.1 儒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4.2 儒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4.3 教化与师表 |
2.5 道家与精神养生 |
2.5.1 道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5.2 道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5.3 俗世即道场、临炉指点、道侣 |
2.6 佛家与精神养生 |
2.6.1 佛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6.2 佛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6.3 迷时师度与船子投江 |
2.7 古代医家与精神养生 |
2.7.1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之道 |
2.7.2 古代医家的精神养生“法术” |
2.7.3 主体的转换——医者与患者,养生家与养生之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反思: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与问道东方 |
3.1 西方文明范围中现代人的精神状况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研究 |
3.1.2 雅思贝尔斯《时代的精神状况》 |
3.1.3 加缪《鼠疫》 |
3.1.4 小结 |
3.2 精神养生与现代研究 |
3.2.1 精神境界的现代研究 |
3.2.2 精神养生“法术”的现代研究 |
3.2.3 精神养生与养生的社会人文研究 |
3.3 精神养生与身体——我们该如何意识我们的身体? |
3.3.1 立足于身体的精神养生 |
3.3.2 当代身体意象的分裂特征 |
3.3.3 当代身体实践的分裂特征 |
3.3.4 精神养生与身体实践的内在统一性 |
3.3.5 精神养生视野中的清醒与睡眠 |
3.3.6 小结 |
3.4 精神养生与语言——我们该如何言说健康? |
3.4.1 当下健康流行语言的荒诞与后现代主义的反抗 |
3.4.2 精神养生与诊治的语言 |
3.4.3 精神养生与食、药的语言 |
3.4.4 精神养生与疾病谱、预防医学的语言 |
3.5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的心性修养与人民的健康促进 |
3.5.1 健康面临的人性挑战 |
3.5.2 中医养生学视野中健康促进的理念与实践 |
3.5.3 生生之道与中医养生学心性修养的实践观 |
3.5.4 小结 |
3.6 以道莅天下——《黄帝内经》“独立守神”的意义发现 |
3.6.1 独立守神的渊源与探索路径 |
3.6.2 早期社会文化与“独立守神” |
3.6.3 “独立守神”在传统文化实践中的显现 |
3.6.4 “独立守神”在生物医学实践中的显现 |
3.6.5 “独立守神”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显现 |
3.6.6 小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则精神养生案例及其启示 |
4.1 案例1: 何以解忧——竹林七贤作为团体形式精神养生的滥觞 |
4.1.1 古代社会生活中团体的存在 |
4.1.2 竹林之游的精神养生属性 |
4.1.3 古代团体养生的存在状态及价值 |
4.1.4 小结 |
4.2 案例2: 某温泉度假村调训养生课程的精神心理效果考察 |
4.2.1 调训课程介绍 |
4.2.2 课程方案举例与纪实 |
4.2.3 问卷调查部分 |
4.2.4 调训课程组织者对课程的理解 |
4.2.5 解读 |
4.2.6 小结 |
4.3 案例3: 某瑜伽自然疗法静修营实践 |
4.3.1 背景 |
4.3.2 内容 |
4.3.3 讨论 |
4.3.4 小结 |
4.4 案例4: 某院慢性病辟谷实践的总结及比较研究 |
4.4.1 某医院利用辟谷治疗代谢综合征的当代实践 |
4.4.2 古今辟谷与正念饮食干预的比较研究 |
4.4.3 小结 |
4.5 启示 |
第五章 前行策略: 充分发挥精神养生力量的讨论 |
5.1 提出策略建议的方法 |
5.2 个体的内求为本 |
5.3 个体内求与中医院校教育内求的相融、相生 |
5.4 全民教育——全民的内求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题目作为核心论点之一 |
6.2 健康实践的连续谱与精神养生的道学内涵 |
6.3 文化自觉的一种呈现——方法与对象的同一 |
6.4 精神养生的道与术、施与受、知与行的三重太极结构 |
6.5 理论探索总结: 现代人的精神状况及精神养生 |
6.6 案例启发与策略建议总结 |
6.7 根本的结论 |
结语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特点与不足之处 |
特点 |
不足之处 |
自反性陈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4)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整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中西医结合的前身—中西医汇通 |
1 “汇通”的含义及其理论渊源 |
2 中西医汇通的产生 |
3 中西医汇通的形成与发展 |
3.1 中西医汇通派的产生的背景 |
3.2 中西医汇通派的代表人物 |
3.3 中西医汇通的具体实践 |
3.4 中西医汇通派对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贡献 |
小结 |
第二章 建国后中西医关系的探索研究 |
1 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 |
2 建国后有关中西医的实践探索 |
2.1 中西医结合的理论研究 |
2.2 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思想的研究 |
1 戴恩来教授简介 |
2 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之渊源 |
3 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 |
4 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思想的基本内容 |
4.1 戴恩来教授对中西医结合历史沿革阶段的划分 |
4.2 戴恩来教授对中西医基础理论的汇通 |
4.3 戴恩来教授对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实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科研获奖成果 |
(5)中西医身体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选题背景 |
1.1 哲学背景 |
1.2 医学背景 |
2.研究的意义与内容 |
3.研究方法 |
3.1 整合法 |
3.2 比较法 |
3.3 归纳演绎法 |
4.论文的基本组成 |
5.本文的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医学身体观的民族性 |
1.中医身体观 |
1.1 秦汉时期——奠基期 |
1.1.1 《黄帝内经》身体观 |
1.1.2 《伤寒杂病论》身体观 |
1.2 隋唐时期——展开期 |
1.2.1 孙思邈 |
1.2.2 王冰 |
1.3 两宋金元时期——过渡期 |
1.3.1 庞安时 |
1.3.2 许叔微 |
1.3.3 陈言 |
1.3.4 成无己 |
1.3.5 刘河间 |
1.3.6 张从正 |
1.3.7 李东垣 |
1.3.8 朱震亨 |
1.4 明清时期——转变期 |
1.4.1 身体的主体化 |
1.4.2 身体的具象化 |
1.5 中医身体观小结 |
2.西医身体观 |
2.1.古典医学时期——奠基期 |
2.2.文艺复兴时期——背离期 |
2.3.二十世纪以来——觉醒期 |
第二部分 医学身体观的世界性 |
1.普遍性 |
1.1 整体性 |
1.2 层次性 |
1.2.1 包含与超越 |
1.2.2 高级与低级 |
2.特殊性 |
3.特殊性中体现普遍性 |
第三部分 医学身体观的时代性 |
1.哲学身体的回归 |
1.1 身体坟墓说 |
1.2 机械的身体 |
1.3 关联的身体 |
2.现代医学模式中的身体 |
2.1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 “人体-环境”系统医学模式 |
2.3 四元医学模式 |
2.4 自然-生物-心理-社会系统医学模式 |
2.5 生物-心理-环境-人文医学模式 |
2.6 整合医学模式 |
2.7 生态医学模式 |
第四部分 中西医结合新范式 |
1.现实的需要 |
1.1 人类健康的需要 |
1.2 中西医结合走出困境的需求 |
1.2.1 中西医结合的困境 |
1.2.2 中西医结合困境的突破 |
1.3 医学重新定位的需要 |
2.新范式的建立 |
2.1 中西医结合身体观 |
2.1.1 纵深说 |
2.1.2 横向说 |
2.1.3 纵横交错说 |
2.2 基于身体观的中西医结合新范式——主次圆融体系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国内对中西哲学、医学身体观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6)传统与现代:山西医科大学前身的医学教育(1919-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内容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教育转型的外因 |
1.1 西医教育的全面渗透 |
1.1.1 中医教育权的丧失 |
1.1.2 “向西学”的教育 |
1.2 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 |
1.2.1 高等教育体系的规范 |
1.2.2 对立案的强制性要求 |
1.3 军政事件的冲击 |
1.3.1 易帜事件 |
1.3.2 中原大战 |
1.4 新教育运动的影响 |
第二章 教育转型的内因 |
2.1 中医研究效果的不理想 |
2.1.1 研究与教育的关系 |
2.1.2 研究效果的不理想 |
2.2 集权与自治间的冲突 |
2.2.1 集权的正负效应分析 |
2.2.2 “驱逐校长案”及影响 |
2.3 学生对中医教育的不认同 |
2.3.1 医学教育基础 |
2.3.2 西医课程的设置 |
第三章 微观层面的变迁 |
3.1 中医教育时期 |
3.1.1 中医为主的课程 |
3.1.2 西学化的教员队伍 |
3.2 中西医教育时期 |
3.2.1 混杂的课程设置 |
3.2.2 高比重的中医教员 |
3.3 西医教育时期 |
3.3.1 完全西医课程的安排 |
3.3.2 重视留日教员的结构 |
第四章 中观层面的变革 |
4.1 以西医促中医的教育 |
4.1.1 普及性的教育 |
4.1.2 研究型的教育 |
4.2 中西医共存的教育 |
4.3 完全西医的教育 |
4.3.1 教育部立案 |
4.3.2 首次尸解课 |
第五章 宏观层面的改变及影响 |
5.1 学校治理模式的骤变 |
5.1.1 官员治校的形成 |
5.1.2 官员治校到教员治校 |
5.2 内部组织结构的变革 |
5.2.1 组织结构的形成与转变 |
5.2.2 简单到复杂结构的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附录 |
(7)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一、简帛文献中的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二、黄帝内经病症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三、中国古代疾病观及相关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四、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疾病与治疗的研究综述 |
参考资料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进路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1.3 研究材料与方法 |
1.3.1 研究材料 |
1.3.2 研究内容:疾病观的概念界定与辨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创新点及价值 |
1.4 研究预期 |
第二章 疾病的定义:简帛医书中病症的内容与发生空间 |
2.1 第一节简帛医书的疾病用语 |
2.1.1 简帛医书病症名称的整理、分类与分析 |
2.1.2 简帛医书的地域与疾病议题探讨 |
2.1.3 简帛医书与传世先秦两汉病症用语比较 |
2.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1 医方类简帛医书中疾病定义的扩张 |
2.2.2 经脉简帛医书中的医疗拓展 |
2.2.3 简帛医书中考察养生与性功能的医疗化 |
2.2.4 简帛医书的情志与身心病症的医疗化 |
2.2.5 小结:疾病定义拓展的方法分析 |
2.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身体与疾病的关系 |
2.3.1 解剖身体的突破:疾病发生空间的转变 |
第三章 疾病的语言:简帛医书的病痛经验与疾病性质 |
3.1 第一节简帛医书中病症的用语构成分析 |
3.1.1 《五十二病方》病症用语分析 |
3.1.2 《居延汉简》及《居延新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3 《足臂/阴阳十一脉灸经》及《脉书》中病症用语分析 |
3.1.4 《武威汉代医简》病症用语分析 |
3.1.5 老官山《六十病方》及《诸病》 |
3.1.6 小结:病症的性质和疾病空间的配搭 |
3.2 第二节特定病症用语的考察与分析 |
3.2.1 百病之长——风的病症用语分析 |
3.2.2 形下病症的用语的配搭与转化 |
3.3 第三节简帛医书中的病痛经验 |
3.3.1 疾病描述和分类中的病痛经验 |
3.3.2 身体感受的用语研究 |
3.4 第四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疾病的语言与思维 |
3.4.1 简帛医书中的疾病叙事:病痛事实下的不同叙述基点 |
3.4.2 气与身体感成为认识疾病的思维工具 |
3.4.3 语义的转化与隐喻的应用 |
3.4.4 病症语言改变中的医学理性拓展 |
3.4.5 简帛医书中整全身心的医学身体建构方式:身体感 |
第四章 疾病的成因:简帛医书的病因学考察 |
4.1 第一节一般病因学内容 |
4.1.1 外感六淫 |
4.1.2 内因及不内外因 |
4.1.3 其他 |
4.1.4 小结:混杂的临床病因观念 |
4.2 第二节简帛医书与《黄帝内经》的特定疾病病因比较 |
4.2.1 大风 |
4.2.2 疟 |
4.2.3 异梦 |
4.2.4 龋齿 |
4.2.5 痉 |
4.2.6 疼痛的病因 |
4.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世界观 |
4.3.1 自然哲学与巫术混杂的病因观念 |
4.3.2 鬼神文化淡出医学的方式 |
4.3.3 疾病“事物因”展现的世界观:形上学自然主义 |
4.3.4 病因的逆向建构 |
第五章 疾病的诊断:简帛医书的诊断方法分析 |
5.1 第一节诊断资料的收集 |
5.1.1 诊断资料的类型 |
5.1.2 诊断过程中感官运用形式分析 |
5.2 第二节从证候到疾病本质的思考方法 |
5.2.1 直接按形态或症状作捷思式的判断 |
5.2.2 按形态作鉴别诊断 |
5.2.3 按症状鉴别诊断 |
5.2.4 按身体感作鉴别诊断 |
5.2.5 综合鉴别诊断 |
5.2.6 小结:简帛医书中诊断方法和基本思维 |
5.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对疾病本质的探求方法 |
5.3.1 从现象开始的溯因进路 |
5.3.2 老官山医简与《黄帝内经》的鉴别诊断法比较 |
5.3.3 从捷思到“病因病机”模式的转化 |
5.3.4 疾病的本体论转变 |
第六章 疾病的防治:简帛医书中对疾病的应对方法分析 |
6.1 第一节疾病治疗的思想 |
6.1.1 药物治疗:从药病相对到辨证思想的萌芽 |
6.1.2 经脉相关的诊疗思想分析 |
6.1.3 时间节律与治疗的思想分析 |
6.1.4 祝由术治疗的思想分析 |
6.2 第二节预防疾病的思想 |
6.2.1 与天地合参作为生命的目的 |
6.2.2 与时相应的生活方式 |
6.2.3 修炼得道的养生工夫 |
6.2.4 方术身体观的残留:埋胞术 |
6.3 第三节医学哲学分析:简帛医书中的临床决策 |
6.3.1 “脱巫入医”的医疗行为转化 |
6.3.2 临床证据的检验与应用 |
6.3.3 临床决策的范式转变 |
第七章 总结:简帛医书疾病观的综合分析 |
7.1 主要章节的核心医学哲学结论总结 |
7.2 疾病定义的转化 |
7.2.1 “从解剖到气论”的疾病命名 |
7.2.2 身心一体的“情绪”和“神志” |
7.2.3 失调模式统括病痛与疾病 |
7.2.4 疾病空间:病理生理学的“内”化 |
7.3 简帛医书中疾病核心意义的转化 |
7.3.1 疾病与正常的连贯:生命状态离常或适应力失却 |
7.3.2 疾病的本体:从致病原的存有到依附于人体的存有 |
7.4 简帛医书的疾病观分类 |
7.4.1 神灵疾病观 |
7.4.2 自然能量疾病观 |
7.4.3 气-解剖身体疾病观 |
7.4.4 经脉疾病观 |
7.4.5 气-阴阳-脏腑/五行疾病观 |
7.5 疾病观脱巫入医的转化核心:因果关系 |
第八章 简帛医书疾病观的溯源与比较 |
8.1 简帛医书疾病观转化的文化思想来源 |
8.1.1 孔子和老庄的自然主义让医疗不离人自身 |
8.1.2 身心体验成为理论与实务的桥梁 |
8.1.3 气论、阴阳五行成为医学“内向超越”的因果关系方法论 |
8.2 从老官山简帛的疾病观探讨《扁鹊仓公列传》 |
8.2.1 简帛医书与扁鹊仓公的病症比较 |
8.2.2 从简帛医书反观扁鹊仓公的医术 |
8.3 简帛医书疾病观与18 世纪欧洲“临床医学”诞生的医学哲学比较 |
8.3.1 基于《临床医学的诞生》的比较方法 |
8.3.2 疾病本质的建构与意义 |
8.3.3 临床策略:转向以人为中心的方法 |
8.3.4 东西方医学与虚幻空想的距离 |
8.3.5 小结:“气-阴阳-五行”疾病观与解剖病理学突破的医学哲学比较 |
8.4 简帛医书中疾病观转化的科学哲学意义 |
8.4.1 “气-阴阳-五行”系统发展史具备建构实在论特征 |
8.4.2 建构实在论所回应的问题 |
8.4.3 建构实在论与早期中医发展史 |
8.5 总结:东方“轴心突破”的医学文化建构 |
第九章 结语 |
9.1 本研究创新点的当代意义 |
9.1.1 当代学术意义:疾病观的现代及原典意义 |
9.1.2 当代社会意义:回应中医质疑 |
9.1.3 当代中医临床及教育意义:身体感作为体系的重要特点 |
9.2 本研究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9.2.1 本研究的不足 |
9.2.2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资料 |
个人简历 |
致谢 |
附录 -简帛医书中疾病内容分类辑录 |
博士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8)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媒介与知识 |
1.1.2 理解媒介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卫生含义内涵研究 |
1.2.2 关于卫生叙事方式研究 |
1.2.3 关于卫生传播媒介研究 |
1.2.4 关于卫生研究路径研究 |
1.2.5 结论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 |
1.3.1 研究限定 |
1.3.2 研究框架 |
1.3.3 研究视角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1.4.1 创新点 |
1.4.2 难点 |
2 明清译着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入华 |
2.1 偏隅一方的知识 |
2.1.1 中国传统卫生知识 |
2.1.2 西方卫生知识演变 |
2.2 暗流涌动的知识 |
2.2.1 耶稣会士:译着传教 |
2.2.2 中国文人:不变应之 |
2.3 小结 |
3 新机构与西方卫生知识之建立(1840-1898) |
3.1 本章概说 |
3.2 建立知识的机构 |
3.2.1 医院诊所:新空间新体验 |
3.2.2 书馆学会:新机构新启蒙 |
3.3 迁移知识的报馆 |
3.3.1 外文报刊:引入新知的模板 |
3.3.2 中文报刊:传播新知的效仿 |
3.4 小结 |
4 现代报刊对西方卫生知识之塑造(1898-1911) |
4.1 本章概说 |
4.2 再造知识的报刊 |
4.2.1 报刊之新景象 |
4.2.2 报刊中的卫生 |
4.2.3 知识之新呈现 |
4.3 小结 |
5 媒介新环境与现代卫生知识之普及(1911-1937) |
5.1 本章概说 |
5.2 出版界:卫生知识的销售 |
5.2.1 教科书:普及卫生常识 |
5.2.2 .卫生广告:萌生知识经济 |
5.3 学术界:卫生知识的分类 |
5.3.1 学科教学:改变课程设置 |
5.3.2 专业期刊:提升学术意识 |
5.3.3 工具丛书:重建卫生图谱 |
5.4 读者与民众:卫生知识的获得 |
5.4.1 可视可听:卫生的形象化 |
5.4.2 信任与否:遗失传统卫生 |
5.5 小结 |
6 结论 |
6.1 转型呈现:知识、社会、媒介多重交织的过程 |
6.2 卫生释义:选择、融合、遗失相互作用的结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1874年-1907年[上海]《万国公报》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
附录二 1876年-1892年《格致汇编》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
附录三 1864 年-1885年THE NORTH-CHINA HERALD AND SUPREME COURT& CONSULAR GAZETTE(1870-1941)关于卫生的篇目 |
附录四 1904年-1919年《东方杂志》关于医学卫生的篇目 |
附录五 其他报刊关于卫生的篇目 |
附录六 1903年-1911年《北洋官报》关于卫生的篇目 |
附录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会议目录 |
(9)中医药西传研究 ——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概述 |
1 选题意义与研究角度 |
1.1 选题意义 |
1.2 研究角度 |
2 相关概念界定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第一部分 中医药西传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
1 中医西传的历史概况 |
1.1 早期的中医药西传 |
1.2 明清时期的中医药西传 |
1.3 近代的中医药西传 |
1.4 中医药西传的特征 |
1.5 中医药西传的历史启示 |
2 中医药西传的现状分析 |
2.1 中医药在西方国家的传播情况 |
2.2 中医药在西方国家发展的特点 |
2.3 当代中医药西传的促进因素 |
2.4 当代中医药西传存在的问题 |
第二部分 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及其对当代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 |
1 传教士将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原因 |
1.1 基督教与西方医学的密切关系 |
1.2 基督教行医传教的传统 |
1.3 文艺复兴后西方医学的发展 |
1.4 行医传教对中国社会的适应 |
2 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内容 |
2.1 传教士对西方医学知识的介绍 |
2.2 传教士在华的医事活动 |
3 西方医学在华传播的影响及意义 |
3.1 中医界对西方医学知识的接受 |
3.2 “类同化”现象分析 |
3.3 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意义 |
4 西方医学在华的传播模式 |
4.1 在基督教神学的框架下传入中国 |
4.2 以受众为中心,以提升传播效果 |
5 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对当今中医药西传的借鉴意义 |
5.1 可行性分析 |
5.2 差异性分析 |
5.3 中医药西传模式初探 |
第三部分 中医药西传的具体实现路径 |
1 以传播目的为基准来协调各个传播要素 |
2 组织多种形式的互动,积极吸纳受众的反馈 |
3 以临床经验技能的传播来带动中医药文化的西传 |
4 以受众为中心的中医药西传策略选择 |
4.1 以受众分析作为开展中医药西传的前提 |
4.2 多传播主体协调合作逐步深化受众对中医药的认知 |
4.3 营造良好传播情景,调动受众的主动性 |
4.4 根据受众所需选择传播内容 |
4.5 全方位整合传播媒介,拓宽受众接触面 |
结语 |
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结论 |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发表论文 |
(10)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从个体到群体:近代中医社团体制化 |
1.1 传统中医群体的自组织形态 |
1.1.1 “坐堂医”与“游医”交织的医疗网络 |
1.1.2 学派构建出的交流网络 |
1.1.3 一体堂宅仁医会的组织运行 |
1.2 近代医学社团的创办 |
1.2.1 中华博医会的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 |
1.2.2 《博医会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
1.2.3 中华博医会的影响 |
1.3 中医群体的价值塑造 |
1.3.1 中西医学研究会与西医知识的传播 |
1.3.2 神州医学总会与中医职业利益的争取 |
1.3.3 上海医界春秋社与中医学术的唤醒 |
1.4 中医学刊物与医学知识的交流与宣传 |
1.4.1 《中西医学报》与医学知识的交流 |
1.4.2 《神州医药学报》与中医学术的整理 |
1.4.3 《医界春秋》与中医合法地位的争取 |
1.5 小结 |
第二章 从自律到他律:近代中医职业化 |
2.1 传统中医职业身份的认同与管理 |
2.1.1 官医与医政管理机构 |
2.1.2 民医行为规范与行会 |
2.2 近代医生的职业化 |
2.2.1 传教士医生的双重身份 |
2.2.2 专业医生与职业化伦理规范 |
2.2.3 自由职业群体与中医职业意识 |
2.3 行医资格与中医职业化 |
2.3.1 《医士管理暂行规范》与中医行医资格 |
2.3.2 中央国医馆与中医管理 |
2.3.3 《中医条例》与执业规范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从师徒制到学校制:近代中医教育体制化 |
3.1 传统官学教育体制与师徒制 |
3.1.1 “学在官府”制度与中医官学教育 |
3.1.2 师徒制与中医人才培养 |
3.1.3 中医学缄默特性与师徒制 |
3.2 近代西医教育体制与公共卫生建设 |
3.2.1 西医教育体制的移植 |
3.2.2 公医人才的培养与西医教育 |
3.2.3 中医公共卫生意识的觉醒 |
3.3 中医学校教育体制化 |
3.3.1 利济医学堂模式 |
3.3.2 中医学校教育合法权的争取 |
3.3.3 构建中医学科体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从家庭到医院:近代中医院体制化 |
4.1 传统家庭式的诊疗空间 |
4.1.1 “家庭”空间的营造 |
4.1.2 社会救济与传统公共医疗组织 |
4.2 近代医疗空间的转换 |
4.2.1 教会医院与国民想象式空间的建构 |
4.2.2 委托制与传统伦理秩序的交锋 |
4.2.3 “家庭”对医院空间的渗透 |
4.3 中医院之设 |
4.3.1 托管制度与医院模式 |
4.3.2 卫生制度的引入 |
4.3.3 以学兴院与以院带学模式 |
4.4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四、中西医学融合的研究思路及方法与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益世报》健康传播观念呈现与变迁研究[D]. 任碧雪. 河北大学, 2021(02)
- [2]集体化时代山西的医疗场域与乡村社会[D]. 李全平. 山西大学, 2020(03)
- [3]回归上古天真 ——道学观照中的精神养生[D]. 刘慧鸿.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4]戴恩来教授中西医结合思想的整理研究[D]. 朱晓荣.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1)
- [5]中西医身体观的研究[D]. 杨丽.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传统与现代:山西医科大学前身的医学教育(1919-1937)[D]. 赵晓云. 山西大学, 2019(02)
- [7]先秦两汉简帛医书的疾病观研究[D]. 林振邦.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5)
- [8]传播与流变 ——媒介视野下西方卫生知识在近代中国的流通(1840-1937)[D]. 陈佳丽.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9]中医药西传研究 ——以明末清初西方医学在华传播模式为视角[D]. 何娟.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中医学体制的近代转型研究 ——基于医学与国家关系的分析[D]. 郑言. 山西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