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湘西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邓倩[1](2021)在《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是地质历史上生命演化的重要转折时期,古海洋中关键元素地球化学循环、沉积环境和生物发育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研究该时期沉积地层中的微量元素和碳同位素分布特征对了解震旦–寒武纪界线附近的古海洋环境、生物演化和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协同作用机制方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本论文工作以华南扬子板块和塔里木盆地为例,对震旦系–下寒武统典型地层剖面上岩石有机碳含量(TOC)、微量元素分布、碳酸盐碳/氧同位素(δ13Ccarb和δ18Ocarb)以及干酪根碳同位素(δ13Cker)等地球化学特征开展了系统的分析,主要讨论了:(1)华南扬子地区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与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埃迪卡拉生物群发育的协同演化关系;(2)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和库鲁克塔格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地层的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3)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及成藏特征;(4)塔里木盆地和华南扬子地区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从斜坡相的洞坎上剖面到盆地相的凤滩剖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的干酪根和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呈现降低的趋势,反映了不同水体深度和不同沉积环境中主导微生物类群的差异和海洋氧化还原分层的影响。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元素比值参数U/Th、V/(V+Ni)、V/Cr和Ni/Co指示了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的深水以缺氧-硫化条件为主,并存在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这种多幕式的短暂氧化事件促进了海洋生物的发育。另一方面,华南震旦系–下寒武统岩石干酪根普遍比全岩更加富集Co、Cu、Ni、Mo等微量元素,表明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的生物对这些微量元素可能存在选择性富集作用。震旦纪陡山沱中期埃迪卡拉生物群兴起时,干酪根中这些与生物发育相关的微量元素含量的增加,体现了古海洋中微量元素与生物发育存在协同演化关系。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什艾日克剖面的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雅尔当山剖面下寒武统西山布拉克组、西大山组都沉积于缺氧环境中。当时的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在上升洋流和热液的共同作用下沉积物中富集了Ba、Cu、Mo、Ni、V、Zn等营养微量元素,其浓度分别高达10000 ppm、130 ppm、79 ppm、66ppm、1935 ppm、244 ppm,远远高于上地壳中平均含量。玉尔吐斯组偏轻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4.89‰)指示了什艾日克剖面早寒武世早期以底栖藻类为主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和西大山组相对较高的干酪根碳同位素值(平均-32.65‰)指示了雅尔当山剖面早寒武世底栖藻类和浮游藻类混合的生物类型。西山布拉克组中大量浮游藻类、较高的碎屑输入和沉积速率,导致其有机碳含量比玉尔吐斯组低,但烃源岩发育层段厚度比玉尔吐斯组更大。塔里木盆地轮探1井玉尔吐斯组的发育模式与塔西北地区相似,古生产力的提高和缺氧的保存条件是控制轮探1井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的主要因素。轮探1井寒武系轻质原油相对富集三环萜烷,可能与原油较高的演化程度、较远的运移距离和特殊的母质来源有关。根据地质背景、原油与潜在烃源岩的热成熟度、生物标志化合物以及稳定碳同位素等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研究,推测轮探1井的寒武系轻质油与下伏的玉尔吐斯组烃源岩具有亲缘关系。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扬子板块的下寒武统地层在沉积地球化学特征、烃源岩发育特征等方面具有相似性。两个板块下寒武统底部碳酸盐碳同位素均存在负异常,反映了早寒武世的海侵和缺氧沉积事件。受海平面上升和构造活动的影响,两个板块均发育了一套优质的下寒武统烃源岩,是深层油气资源的重要母质来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烃源岩富集了与生物发育密切相关的微量元素,反映了当时古海洋已经具有较高的生产力。其中的一些微量元素同时具有催化活性(如Ni、Fe、Mo、V等过渡金属元素),对烃源岩的生烃过程也存在催化作用。总体来看,扬子板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中的过渡金属元素浓度比塔里木盆地玉尔吐斯组高,这可能也是造成两个板块下寒武统有机质演化程度差异的潜在因素之一。
龚刚,周航兵,韩善楚,潘家永[2](2020)在《震旦纪至寒武纪转折时期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黑色岩系作为地质历史时期特殊环境的产物,对研究地质历史与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以湘西北地区新元古代晚期至寒武纪早期典型剖面中的黑色岩系为研究对象,对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寒武纪牛蹄塘组硅质岩、磷块岩、黑色页岩等,开展了常规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黑色岩系明显富集Mo、U、V、Cd、Tl,相对富集Cu、Ni、Zn,亏损Co、Mn、Ge等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低,总体表现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δCe呈明显负异常特征,显示出黑色岩系具海相热水沉积特征:黑色页岩、白云岩以正常海相沉积为主,兼有热水作用参与;硅质岩、磷结核受海水热液作用强烈。结合氧化还原特征元素比值U/Th、V/Cr、Ni/Co、V/Sc、V/(V+Ni),MoEF-UEF协变关系及δCe异常值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分析得出剖面自底部而上沉积环境经历了弱氧化→氧化→还原(硫化)→缺氧→贫氧的变化。
黄俨然,肖正辉,余烨,焦鹏[3](2020)在《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湘西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广泛发育了一套黑色岩系,其具有有机质丰度高、多元素富集、生物化石发育和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等特点。本次研究以研究区内花页1(HY1)井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总有机碳、X射线衍射、薄片、主元素和微量元素等方面的分析。研究表明,HY1井黑色岩系主要包括石英、方解石、斜长石、黄铁矿和黏土矿物,是各种细粒碎屑物质的沉积混合。HY1井远离当时的热水活动及沉积中心,受热水沉积作用影响有限,主要为正常海相沉积形成的黑色岩系,但部分微量元素的含量可能会受热水沉积物质的影响。HY1井牛蹄塘组属被动大陆边缘的构造环境,但其元素特征与下伏地层相似,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反映的是其物源物质的构造环境特征,而不是沉积当时的构造环境。元素Al、Ti主要来自于陆源碎屑,陆源物质对黑色岩系的物质来源贡献较小,但对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显着。HY1井有机质富集与高的古生产力、还原性沉积环境及沉积速率较慢等因素密切相关。
王思贤[4](2020)在《陕西紫阳下寒武统富硒黑色岩系成因和沉积环境-有机质特征和地球化学证据》文中研究表明陕西省紫阳县属于南秦岭地区,位于大巴山北麓,区内出露典型的黑色岩系沉积,曾发生过硒中毒事件。前人研究发现下寒武统鲁家坪组中不仅有大量黑色岩系型矿床并且地层普遍富硒。前人在地层学、地球化学、矿床学和古生物学等方面对研究区内黑色岩系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可以肯定不同层位的元素含量以及有机质含量有明显区别,但这种差异形成于什么背景?它的形成机制是怎样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如何?本文在野外考察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背景,通过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及有机质形态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探讨黑色岩系的物质来源、富集规律、赋存状态和沉积环境,建立黑色岩系形成机制。区内出露的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主要由硅质岩、碳酸盐岩、碳(硅)质(页/板)岩、石煤等组成,主要矿物有重晶石、毒重石、石英、绿泥石、黄铁矿、方解石等,并有火山凝灰岩和基性岩体分布于黑色岩系层位附近,野外、镜下均多见方解石脉体和石英脉体,均暗示了热液活动;野外多见岩石表面分布大量黑色有机质,镜下可见有机质主要为腐泥质体和沥青质体,在矿物缝隙中可见团块状沥青质体,矿物表面可见弥散分布的无定形腐泥质体。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指示黑色岩系富集Ba、As、Sb、P、V等元素,且元素Se含量与元素Ba、P、V含量正相关,推测元素富集与同沉积断裂带来的深部热液上涌有关;稀土总量低、轻稀土富集等指示热液活动,Si O2/Al2O3>3.6指示热水和生物混合成因,Mn O/Ti O2均值接近或小于0.5指示水体较浅。有机碳含量测试结果指示黑色岩系中有机质含量丰度高(均值2.95%),暗示成岩成矿过程中生物作用影响较大;扫描电镜分析结果指示有机质形态主要为腐泥组的沥青质体和腐泥质体,暗示有机质来源为低等海洋藻类生物;再通过饱和烃气相色谱分析生物标志化合物相关指标(双峰型、奇偶优势不明显、偏低的值、Pr/Ph<1),表明有机质来源以低等海洋藻类为主并有细菌和陆源物质加入,后期同时受热降解和微生物降解,沉积环境为缺氧还原环境。推测黑色岩系成矿的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为海侵作用和同生断裂。研究区内黑色岩系型矿床分布于区内NW-SE向的深大断裂带附近且与地层产状一致,同生断裂为富含成矿元素的深部热液提供上升通道并改变区域构造,形成缺氧盆地和碳酸盐台地。海侵导致的上升洋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浅部水体生物繁盛,生物体大量死亡后造成底部水体缺氧还原环境,利于元素富集,并且断裂带来的大量成矿元素富集于盆地底部沉积物中,因此富有机质岩石中同时富集这些特定元素;而台地上形成的沉积物中有机质保存较差并且没有大量的热液元素补充,最终形成黑色岩系不同岩性中元素含量和有机质含量的差异。黑色岩系为热水和生物混合成因,整体沉积于缺氧还原的大陆边缘浅海-半深海水体,不同岩性的岩石沉积环境有一定区别但又密切相关。
王健[5](2020)在《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文中认为早寒武世时期,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之间由于强烈的拉张作用,形成了初始的洋壳,两个板块的碳酸盐台地之上沉积形成了一套黑色岩系,这套黑色岩系是我国重要的钒、镍、钼、铀、重晶石等的矿源层,有用元素种类十分多样。本文选取湘西北地区的黑色岩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重点对这套含铀多金属黑色岩系的地球化学特征、矿物赋存状态和成矿作用开展了讨论,主要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认识:(1)通过研究矿化元素组合,将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铀多金属矿化划分为了:(1)U-V-Ni-Mo型,(2)U-V-Cu型,(3)U-V型三种主要的元素组合类型。(2)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主量元素特征参数n(Al2O3)/n(Al2O3+Fe2O3)、TFe2O3/TiO2-Al2O3/(Al2O3+Fe2O3)、Mn O/TiO2指示含铀多金属黑色岩系的沉积构造环境以陆缘裂陷的中心带和靠近中心带的边部区域为主。n(SiO2)/n(Al2O3)、n(Si)/n(Si+Al+Fe)指示含铀多金属黑色岩系的沉积过程中有生物热水作用的参与。(3)研究区黑色岩系铀多金属矿化微量、稀土元素特征参数V/(V+Ni)、Cu/Zn、V/Cr、Ni/Co、δU、δCe等指示含铀多金属黑色岩系形成于以缺氧为主的沉积环境,Sr/Ba、Co/Zn、δEu及Zn-Ni-Co图解、Lg U-Lg Th图解、Cr-Zr图解指示黑色岩系铀多金属矿化具有明显的热水沉积特征。(4)对研究区碳氧同位素的研究得出,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在沉积形成的过程中有大量海底喷流热液所携带的深源物质的参与。εNd指示黑色岩系的沉积物具有明显的以古老上地壳物质为物源的特点。通过研究,获得铀多金属矿化U-Pb同位素年龄为503±29Ma,获得三组Sm-Nd同位素全岩年龄分别为586±113Ma;584±82Ma;454±44Ma。(5)首次在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中同时发现晶质铀矿、沥青铀矿、钛铀矿、铀石四种最为主要的原生铀矿物,并发现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中的铀多金属矿化矿物赋存位置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为沉积物的裂隙、矿物间隙、溶蚀孔洞、气泡孔洞,这些发现和认识为下一步的有用矿物的单体解离,元素萃取回收,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6)首次在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中发现硒汞矿和灰硒铅矿赋存在一起,硒元素大都富集在地幔和地核中,硒矿物的形成往往与拉张的裂谷环境关系密切,此次硒汞矿和灰硒铅矿的发现,从矿物学角度再次证明了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成岩成矿的过程中有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的参与。(7)在湘西北黑色岩系U-V-Ni-Mo型元素组合的矿化中发现的高温矿物组合为:晶质铀矿(含钇族稀土)+辉钼矿+辉砷镍矿+闪锌矿,中低温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铀石+方铅矿+硒汞矿+灰硒铅矿;在U-V-Cu型元素组合的矿化中发现的高温矿物组合为:钛铀矿+晶质铀矿(含钇族稀土)+金红石+立方体状方铅矿+闪锌矿,中低温矿物组合为:沥青铀矿+砷黝铜矿+硒(硫)铅矿+硫砷锌铜矿;在U-V型元素组合的矿化中发现的中高温矿物组合为钛铀矿+沥青铀矿+铀石+闪锌矿+方铅矿。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的铀多金属成矿作用和成矿过程归纳为:在牛蹄塘组地层沉积的时期,扬子陆块处于全球海平面升高的大背景下,深部洋流将海底热水喷流作用所携带的磷、钒、铜、镍、钼、钡、铀等元素携带至表层,在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下初步富集,其后生物在死亡下沉腐烂的过程中,使海水溶解氧含量逐步降低并最终变为缺氧环境,同时生成H2S等气体让周围逐步变为还原环境,增加了有机质的保存。同时,海底喷流热水中所携带的矿化元素通过出溶作用和还原作用在岩石的溶蚀孔洞、裂隙等空间内沉淀富集。还原作用的产生一方面是受生物体沉积腐烂过程中产生的H2S等气体的影响,另一方面是黑色岩系中所含的有机质在海底喷流热水的中高温条件下发生裂解生成H2S、H2、CH4、CO等还原性气体,这些气体将成矿溶液中所携带的铀多金属元素,还原形成晶质铀矿、铀石、钛铀矿、砷黝铜矿、闪锌矿、重晶石等。
周航兵[6](2019)在《湘西北下寒武统底部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湖南西北部地区黑色岩系层位稳定,是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作为地质历史时期环境突变的产物,黑色岩系日益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古沉积环境的热点。本文以湘西北地区老道湾剖面下寒武统底部黑色岩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扫描电镜和地球化学测试手段,对晚震旦-早寒武之交黑色岩系的草莓状黄铁矿分布特征和全岩主微量元素进行研究,分析探讨黑色岩系元素富集规律、沉积环境及物质来源,取得了以下认识和成果:(1)研究区黑色岩系明显富集Mo、U、V、Cd、Tl,相对富集Cu、Ni、Zn,亏损Co、Mn、Ge等元素;稀土元素总量较低,总体表现出轻稀土相对富集、重稀土相对亏损,δCe呈明显负异常特征。主微量元素均显示出黑色岩系具海相热水沉积特征:黑色页岩、白云岩以正常海相沉积为主,兼有热水作用参与;硅质岩、磷结核受海水热液作用强烈。(2)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黄铁矿形态特征,黑色页岩、硅质岩以具氧化还原指示意义的草莓状黄铁矿为主,而白云岩样品中黄铁矿以自形晶为主,未见草莓状黄铁矿。测量统计了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布范围,粒径主要分布在37μm之间;6个样品平均粒径自下而上呈4.60μm→5.01μm→4.99μm→5.79μm→5.47μm→6.11μm增大的趋势,反映了牛蹄塘组底部黑色页岩形成于硫化→缺氧→贫氧的环境。(3)通过氧化还原特征元素比值U/Th、V/Cr、Ni/Co、V/Sc、V/(V+Ni),MoEF-UEF协变关系及δCe异常值在剖面上的分布规律,结合草莓状黄铁矿特征,分析得出剖面自底部而上沉积环境经历了弱氧化→氧化→还原(硫化)→缺氧→贫氧的变化。从氧化过渡到缺氧环境出现在晚震旦灯影组与早寒武牛蹄塘组界线,下伏灯影组顶部白云岩总体形成于氧化的环境,牛蹄塘组底部硅质岩、黑色页岩总体形成于缺氧还原的环境。(4)盐度指标CaO/(Fe+CaO)、(MgO/Al2O3)×100显示出海水盐度逐渐降低,水动力指标Zr/Rb显示出水动力逐渐减弱,反映了当时海平面总体上升,与氧化到缺氧还原环境的变化特征相吻合。研究认为氧化还原条件的变化与海平面升降关系密切。(5)研究区早寒武世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形成于大陆边缘浅海环境,物质来源以陆壳碎屑为主,且源岩为含碱性长石较少的长英质岩。
谢再波[7](2016)在《贵州瓮安新河钒矿矿床成因研究》文中认为贵州瓮安新河钒矿产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下部的黑色岩系中。本文通过对矿层(体)产出特征及其岩、矿石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以及主量元素、微量(成矿)元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的研究,讨论矿床的物质来源和形成环境,分析矿床成因。通过研究得出以下几点认识及结论:(1)新河钒矿呈层状、似层状产出,厚0.7016.11m,平均厚6.93m;(2)岩、矿石主要由(有机)炭泥质、玉髓和方解石,少量石英、白云母和黄铁矿等矿物组成,具有含砂泥质、含粉砂泥质、泥质和栉壳状等结构,具有显微鳞片、(显微)层理、块状和脉状等构造;(3)成矿(岩)物质主要来自陆源沉积物,同时有深部热水溶液的加入;(4)矿床形成环境为大陆边缘与深海过渡地带(外陆棚区)的还原环境;(5)矿床的形成过程大致为:早寒武世初,由古陆风化剥蚀而来的石英、长石、云母、粘土矿物、碳酸盐岩岩屑等碎屑物质及化学溶解物质(Ca2+、HCO3-等)沉积于海底,在沉积物质尚未固结时,沿黔中深大断裂带来的富含V、Si等物质的热液或热泉,通过侧向扩散作用补给到矿区的沉积盆地中,由于热液(或热泉)涌入导致盆地中的水体稍有动荡,致使沉积物产生裂隙,以及生物体大量死亡,有机质降解耗氧。在此环境下,一方面是部分生物转化为(有机)炭质,沉积物中的Fe2+与S2-结合形成黄铁矿,SiO2胶体溶液经凝聚作用生成玉髓,Ca2+与HCO3-结合形成方解石(CaCO3);同时,沉积物中的长石、部分云母和粘土矿物及其它的硅酸盐矿物等发生分解形成云母类(水云母或伊利石类)、高岭石和褐铁矿等矿物。在此过程中,部分钒以V3+形式替代云母类、高岭石及氧化铁中的Fe3+、Al3+等而进入矿物晶格中,而V4+和V5+则被吸附于云母类、高岭石和有机酸中,最后形成了粘土质(云母类和高岭石)、有机炭质、玉髓、方解石及黄铁矿等相互穿插、紧密连生的微细矿物颗粒沉入海底,经固结后形成岩、矿石。初步分析认为,贵州瓮安新河钒矿床为海底热液(或热泉)沉积矿床。
王文全[8](2016)在《湘黔地区海相磷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铀多金属富集作用》文中提出首次全球性海相磷块岩大规模沉积发生在新元古代末-早古生代的地史转折期。中国南方震旦系、寒武系广泛分布富有机质磷块岩,下寒武统牛蹄塘组磷块岩具有Ni、Mo、U超常富集,Cu、Zn、Re、Tl等多金属富集的特征。作为瞬时灾变产物的多金属磷块岩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对多金属磷块岩的富集机制尚存在争议。因此,本文从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两方面,详细研究贵州中南村、贵州金顶山、湖南大坪、湖南大浒四个典型剖面,探讨黔北浅水沉积体系和湘西北深水体系磷块岩多金属富集机制。取得了如下认识:(1)湘黔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主要发育磷块岩、碳质页岩、碳质板岩、硅质岩。黔北上震旦统灯影组发育白云岩。湘西北处于陆缘裂陷环境,由于沉积时海水水深较大,上震旦统灯影组主要发育硅质岩,但局部由于古地理环境变化,海水水体变浅,发育白云岩。湘黔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多金属磷块岩具有U、Ni、Mo、Cu、Zn、Re、Tl等多元素富集的特征。研究区δU特征以及V/(V+Ni)-U/Th、Ni/Co-V/Cr元素特征比值图解投点结果均显示该区在早寒武世早期为缺氧的古沉积环境。(2)湘黔地区Fe/Ti、(Fe+Mn)/Ti、Al/(Al+Fe+Mn)值、U/Th、Sr/Ba特征比值以及Fe/Ti-Al/(Al+Fe+Mn)、Mn-Al-Fe、Cr-Zr、Ni-Co-Zn图解元素投点结果均表明研究区多金属磷块岩形成受海底火山作用和热水作用的影响显着。(3)研究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多金属磷块岩具有δCe负异常和δEu的正异常的特征,La/Yb-∑REE图解投点主要落于玄武岩区内,多金属磷块岩中εNd,Nd模式年龄,碳、氧同位素特征以及δ13CPDB-δ18OSMOW图解显示正常海水化学沉积作用、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和海底喷流热水沉积作用三者混合作用是湘黔地区多金属磷块岩沉积机制,指示多金属磷块岩在形成过程中除海水正常化学沉积和生物化学沉积外,还受海底热液喷流沉积作用的影响。(4)在黔北下寒武统牛蹄塘组底部多金属磷块岩中首次发现微晶晶质铀矿,晶质铀矿呈立方体、立方体聚形、块状体填充于溶蚀重结晶磷块岩溶蚀孔洞、微裂隙和微孔隙中,并与中高温热液矿物针镍矿、辉砷镍矿、闪锌矿、方铅矿、磷灰石共生,对重新认识多金属磷块岩中铀富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5)湘黔地区分布的多金属磷块岩层位呈带状连续分布,厚度变化较大(2cm5m),具有喷溢状产出特征,受扬子陆块陆源裂陷控制,本研究通过扫描电镜面扫描研究,查明黔北多金属磷块岩中高温矿物组合及铀的存在形式,为揭示扬子陆块东缘陆源裂陷环境下发生海底喷流和热水沉积作用提供新的微观证据,并为开发利用该类型非常规铀资源工艺、萃取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湘黔地区多金属磷块岩中铀多金属矿物共生组合、富集微观机制的研究成果是对世界磷块岩成矿理论的发展,是含铀磷块岩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成果。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区多金属磷块岩的形成归纳为以下三阶段:(1)同沉积期鲕粒磷块岩形成阶段:早寒武世早期湘西北张家界地区和黔北遵义松林地区分别位于滞留、还原条件下的陆缘裂陷和台间坳陷带中,随底层洋流上升作用,携带大量营养物质,使表层水中繁衍着大量的藻类和浮游生物,生物生产力高,在重要地质事件的作用下(全球缺氧事件)大量生物死亡下沉,形成同沉积鲕粒磷块岩。(2)海底喷流海相磷块岩溶蚀重结晶阶段:间歇性古热液喷口活动,沿深大断裂发生海底火山喷流和侵入活动,深部热源物质上涌,与海水共同形成具一定温度含多金属元素的热水溶液,进行热水循环和热水活动,溶蚀同沉积期鲕粒磷块岩,形成不规则状磷灰石和重结晶磷灰石。(3)铀多金属共沉淀析出阶段:受热液影响有机质中干酪根在发生热解、解聚、裂解的中高温热液脱碳作用过程中形成CH4、H2S还原性气体和残余碳。还原性气体还原热水溶液携带的U、Mo、Ni、Zn、Cu、Re、Tl等矿物质,导致铀多金属矿物在同沉积鲕粒磷块岩经海底喷流热水作用发生部分溶蚀和重结晶作用而产生的溶蚀孔洞、微裂隙和微孔隙中共沉淀析出,形成多金属磷块岩。
李胜苗[9](2016)在《湘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区位于扬子陆块东南缘,鄂西—湘西—黔东成矿带中段。区内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铅锌矿集区之一,研究区内已发现铅锌矿(床)点多处。本次工作通过大量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系统归纳总结了研究区内三个典型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将研究区内的铅锌矿床划分为董家河式铅锌矿、李梅式铅锌矿和江家垭式铅锌矿三种类型,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和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利用先进的GIS技术,对研究区内的铅锌矿采用特征分析法和证据权重法开展区域成矿预测,并圈定了找矿远景区。论文取得的主要认识与成果如下:1、全面搜集并整理了研究区内的地物化遥及自然重砂等资料,并建立了完善的空间数据库,为之后的地质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2、从矿床地质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岩相古地理、成矿物质来源和成矿流体特征等方面,对湘西北地区的三种类型的铅锌矿进行了系统的成矿规律研究,总结了矿床成因。3、在典型矿床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总结了研究区铅锌矿的控矿因素和区域成矿规律,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式。4、依托GIS技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了研究区内的地物化遥及自然重砂等成矿信息,并构建了综合信息找矿预测模型。5、首次利用特征分析法和证据权重法开展了湘西北地区的成矿预测研究,共划分了10个具有找矿意义的远景区并进行了分类,其中A类远景区5个,B类远景区2个,C类远景区3个,为今后找矿工作的部署提供了参考依据。6、利用含矿地质体体积法计算了湘西北地区铅锌矿的资源总量。
李苗春[10](2014)在《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以上扬子地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下古生界海相泥质烃源岩在中国南方广泛发育,为深灰至黑色细粒沉积岩,主要发育在下寒武统和下志留统,富含有机质,不仅是常规油气的烃源岩,也是南方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由于其热演化程度高、时代老、构造复杂,常规有机地球化学参数难以准确评价。本文以中上扬子地区下古生界海相泥质烃源岩为研究对象,通过有机岩石学对下古生界显微组分进行了系统划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微体古生物、干酪根碳同位素、拉曼光谱研究,综合探讨了显微组分的成因、有机质类型及生烃母质差异,并根据三岔4202钻孔牛蹄塘组剖面生物有机质的发育特征,同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详细分析了牛蹄塘组黑色岩系的沉积环境和沉积模式。下寒武统烃源岩TOC含量平均达5.85%,有机质丰度多数处于好至极好烃源岩之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烃源岩TOC含量平均值为2.40%,以中等和很好烃源岩为主。寒武系样品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o值平均2.27%,大多数都已达到过成熟状态,少数样品为高成熟阶段。志留系龙马溪组烃源岩等效镜质体反射率Ro平均值1.88%,以高成熟为主,少量处于过成熟阶段,总体上热演化程度略低于寒武系。根据有机岩石学鉴定结果,下古生界泥质烃源岩显微组分可分为有形态组分和无形态组分,有形态组分保留了生物的一些结构或者形态痕迹,包括植物型藻类体、动物型动物有机组、细菌型菌类体和混合型海相镜质体,无形态组分主要为次生组分,包括无定形体、微粒体、沥青质体、矿物沥青基质及固体沥青等。其中藻类体丰富多样,含有层状藻类体、结构藻类体1、结构藻类体2,前两者主要来源于浮游藻类,后者则来源于底栖藻类。动物型有机组分种类较多,包括海绵,有孔虫、软舌螺、笔石体、介形类几丁质壳、浮游动物体等,其中笔石体和有孔虫为下志留统所特有。研究区下古生界烃源岩中生烃母质的生物来源具有多重属性,除了大量的浮游型疑源类、微体古植物藻类,还有较多的大型底栖类生物,如红藻,海绵等,甚至志留系龙马溪组还发育低等孢粉和其他动物体。根据干酪根碳同位素对有机质类型的划分,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含少量Ⅱ1型,志留系龙马溪组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含少量Ⅰ型。生物母质类型的差异是下古生界海相泥质烃源岩的显微组分及有机质类型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来源于浮游和底栖藻类的两类不同生烃母质的拉曼光谱在1000cnr1~2000cm-1间均有明显的无序结构D峰和石墨结构G峰显示,较好地反映了不同生烃母质的分子结构信息的差异,其中浮游类生烃母质的G峰与D峰位移差小于底栖类,而D峰与G峰的强度比则大于底栖类,表明浮游类母质芳环稠和程度要低于底栖类,芳香结构有序度也低于底栖类。因此,拉曼光谱方法不仅可以提供有机质的分子组成和结构信息,相反,对于保存较差的有机质也可以提供强有力的生源证据。从而可以成为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的有机岩石学类型的精细划分的重要方法。湘西三岔4202钻孔牛蹄塘组剖面微体古生物化石及有机质发育特点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沉积环境的氧化还原条件变化明显,剖面底部为缺氧还原环境,但期间发生过短暂充氧事件,到剖面的中上部海平面逐渐下降,含氧量逐渐增大,水体深度逐渐变浅,底栖生物大量发育,岩性变化较大。另外,地球化学特征还显示剖面底部的镍钼多金属矿为热液成因。根据地质背景,三岔地区牛蹄塘组为陆棚沉积相,综合推断湘西牛蹄塘组黑色岩系沉积环境为浅海陆棚或浅海大陆架,中下部水体较深,为热水影响的浅海深水陆棚,处于缺氧还原环境,往上逐渐变浅为浅海浅水陆棚,含氧量逐渐增大至贫氧甚至富氧环境。其沉积模式为海相富有机质生产率-热水活动-上升流-陆棚变浅模式。
二、湘西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湘西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微量元素的古环境指示意义 |
1.1.2 古海洋中微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意义 |
1.1.3 地质历史时期的全球碳循环与稳定碳同位素 |
1.1.4 关键地质时期微量元素/碳同位素与生物发育、有机质富集的协同演化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震旦–寒武纪过渡时期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
1.2.2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章 华南洞坎上和凤滩剖面震旦系–下寒武统全岩/干酪根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
2.1 引言 |
2.2 区域地质背景 |
2.2.1 基本地质概况 |
2.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2.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2.3.1 矿物组成分析 |
2.3.2 总有机碳含量分析 |
2.3.3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分析 |
2.3.4 干酪根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 |
2.3.5 全岩主微量元素分析 |
2.3.6 干酪根微量元素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2.4.2 有机/无机碳同位素的分布特征 |
2.4.3 不同沉积相的全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
2.4.4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氧化还原环境的演化 |
2.4.5 干酪根和全岩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比 |
2.4.6 华南震旦纪–早寒武世海洋中微量元素、氧化还原环境与生物发育的协同演化模式 |
2.5 小结 |
第3章 塔里木盆地柯坪和库鲁克塔格地区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有机质富集保存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区域地质背景 |
3.2.1 基本地质概况 |
3.2.2 研究剖面与地层 |
3.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矿物组成分布特征 |
3.4.2 碳酸盐碳、氧同位素地层对比 |
3.4.3 有机碳含量与干酪根碳同位素的分布差异性 |
3.4.4 主、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对热液活动和陆源碎屑输入的指示 |
3.4.5 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古环境和古生产力分析 |
3.4.6 塔里木盆地东、西地区下寒武统有机质富集机制和烃源岩发育模式 |
3.5 小结 |
第4章 塔里木盆地轮探1 井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发育及其成藏特征 |
4.1 引言 |
4.2 区域地质背景 |
4.3 样品与分析方法 |
4.3.1 有机碳含量、干酪根碳同位素与主微量元素分析 |
4.3.2 核磁共振分析 |
4.3.3 岩石热解分析 |
4.3.4 干酪根催化加氢热解实验 |
4.3.5 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4.4.2 轮探1 井震旦系–下寒武统微量元素的分布特征 |
4.4.3 轮探1 井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条件与有机质富集机制 |
4.4.4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地球化学特征 |
4.4.5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的油源对比分析 |
4.4.6 轮探1 井寒武系轻质油藏勘探发现的地质意义 |
4.5 小结 |
第5章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 |
5.1 扬子古板块与塔里木古板块的可比性 |
5.2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碳同位素地层对比 |
5.3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震旦系–下寒武统烃源岩发育情况对比 |
5.4 华南扬子地区和塔里木盆地下寒武统微量元素浓度对比与有机质演化 |
5.5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2)震旦纪至寒武纪转折时期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1 微量元素特征 |
3.2 稀土元素特征 |
4 沉积环境分析 |
4.1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环境的指示 |
4.2 稀土元素对氧化还原的指示 |
5 结论 |
(3)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 矿物岩石学特征 |
4 沉积背景 |
4.1 热水沉积 |
4.2 构造环境与物源分析 |
5 有机质富集 |
5.1 古生产力 |
5.2 氧化还原条件 |
5.3 古水深与沉积速率 |
6 结论 |
(4)陕西紫阳下寒武统富硒黑色岩系成因和沉积环境-有机质特征和地球化学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 |
1.1.1 黑色岩系定义 |
1.1.2 黑色岩系的成矿性和含矿性 |
1.1.3 黑色岩系与硒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4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 |
2.2 区域地层 |
2.2.1 前寒武纪地层 |
2.2.2 古生代地层 |
2.2.3 中生代地层 |
2.3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岩相学分析 |
3.1 样品采集 |
3.2 镜下照片 |
第四章 元素地球化学 |
4.1 实验方法 |
4.2 主量元素 |
4.2.1 测试结果 |
4.2.2 讨论 |
4.3 微量元素 |
4.3.1 测试结果 |
4.3.2 讨论 |
4.4 稀土元素 |
4.4.1 测试结果 |
4.4.2 讨论 |
4.5 Se与其他微量元素的富集 |
4.6 沉积背景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有机地球化学 |
5.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
5.2 有机碳含量 |
5.2.1 测试结果 |
5.2.2 讨论 |
5.3 有机质形态 |
5.3.1 测试结果 |
5.3.2 讨论 |
5.4 生物标志化合物 |
5.4.1 正构烷烃 |
5.4.1.1 测试结果 |
5.4.1.2 讨论 |
5.4.2 类异戊二烯烃 |
5.4.2.1 测试结果 |
5.4.2.2 讨论 |
5.4.3 萜类化合物 |
5.4.3.1 测试结果 |
5.4.3.2 讨论 |
5.4.4 甾类化合物 |
5.4.4.1 测试结果 |
5.4.4.2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黑色岩系的元素富集机制与沉积环境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黑色岩系国外研究现状 |
1.2.2 黑色岩系型铀资源国外研究现状 |
1.2.3 黑色岩系国内研究现状 |
1.2.4 黑色岩系型铀资源国内研究现状 |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4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 |
1.5.1 主要研究成果 |
1.5.2 主要创新成果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2 区域地层 |
2.2.3 地质构造 |
2.2.4 岩浆活动 |
3 湘西北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1 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矿化元素组合类型划分 |
3.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1 n(SiO_2)/n(Al_2O_3)特征参数 |
3.2.2 n(Al_2O_3)/n(Al_2O_3+Fe_2O_3)特征参数 |
3.2.3 n(Si)/n(Si+Al+Fe)特征参数 |
3.2.4 TFe_2O_3/TiO_2-Al_2O_3/(Al_2O_3+Fe_2O_3)图解 |
3.2.5 Mn O/TiO_2特征参数 |
3.2.6 成矿构造环境讨论 |
3.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1 V/(V+Ni)&Cu/Zn特征参数 |
3.3.2 V/Cr& Ni/Co特征参数 |
3.3.3 Sr/Ba&Co/Zn特征参数 |
3.3.4 δU&U-Th特征参数 |
3.3.5 Cr-Zr图解 |
3.3.6 Th-Hf-Ta图解 |
3.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1 Ce异常古氧化还原条件判断 |
3.4.2 Ce异常成矿环境精细研究 |
3.4.3 Y/Ho特征参数 |
3.4.4 La/Yb-∑REE图解 |
3.4.5 Eu异常 |
4 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4.1 碳、氧同位素 |
4.2 钐钕同位素 |
4.3 同位素定年 |
4.3.1 U-Pb同位素定年 |
4.3.2 Sm-Nd同位素定年 |
4.3.3 成矿年代讨论 |
5 湘西北黑色岩系矿物赋存状态 |
5.1 U-V-Ni-Mo型元素组合矿物赋存状态 |
5.1.1 铀矿物赋存状态 |
5.1.2 多金属矿物赋存状态 |
5.1.3 矿物赋存位置 |
5.1.4 矿物组合 |
5.2 U-V-Cu型元素组合矿物赋存状态 |
5.2.1 铀矿物赋存状态 |
5.2.2 多金属赋存状态 |
5.2.3 矿物赋存位置及矿物组合 |
5.3 U-V型元素组合矿物赋存状态 |
5.3.1 铀多金属矿物赋存状态 |
5.3.2 钒赋存状态 |
5.3.3 矿物赋存位置及组合 |
6 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成矿作用 |
6.1 成矿地质背景 |
6.2 生物地球化学成矿作用 |
6.3 海底热水喷流成矿作用 |
6.3.1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
6.3.2 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 |
6.3.3 热水喷流矿物学证据 |
6.3.4 海底喷流生物热水证据 |
6.4 有机质与铀多金属矿化间的关系 |
6.5 成矿作用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湘西北下寒武统底部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华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主要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环境及古地理 |
2.1.1 大地构造环境 |
2.1.2 岩相古地理 |
2.2 区域地层 |
2.3 区域构造活动与岩浆岩 |
2.4 样品与分析方法 |
2.4.1 样品 |
2.4.2 分析方法 |
3 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 氧化还原条件地球化学判别标识 |
4.1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碎屑影响的检验 |
4.2 氧化还原敏感元素对环境的指示 |
4.3 稀土元素对氧化还原的指示 |
5 草莓状黄铁矿分布特征及意义 |
5.1 草莓状黄铁矿的形成与演化 |
5.2 草莓状黄铁矿的环境意义 |
5.3 研究区草莓状黄铁矿粒径统计结果 |
6 讨论 |
6.1 沉积环境分析 |
6.1.1 Mo_(EF)-U_(EF) |
6.1.2 特征元素比值 |
6.1.3 Ce异常值 |
6.1.4 草莓状黄铁矿粒径分析 |
6.1.5 小结 |
6.2 海水深度变化分析 |
6.3 构造背景分析 |
6.4 物源区岩石性质分析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贵州瓮安新河钒矿矿床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工作量简述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背景 |
2.2 区域地质 |
2.2.1 区域地层 |
2.2.2 区域构造 |
2.2.3 区域含矿岩系 |
2.3 区域矿产 |
第三章 矿区地质 |
3.1 矿区地层 |
3.1.1 牛蹄塘组(∈_1n) |
3.1.2 明心寺组(∈_1m) |
3.1.3 金顶山组(∈_1j) |
3.1.4 清虚洞组(∈_1q) |
3.1.5 第四系(Q) |
3.2 矿区构造 |
3.2.1 褶皱 |
3.2.2 断层 |
3.3 矿区岩相古地理 |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
4.1 含矿岩系特征 |
4.2 矿体的形态、产状及规模 |
4.3 岩、矿石的物质组成及其组构特征 |
4.3.1 化学组成特征 |
4.3.2 岩、矿石的矿物组成及组构特征 |
4.4 钒的赋存状态 |
4.5 小结 |
第五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
5.1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1 n(SiO_2)/n(Al_2O_3)值 |
5.1.2 n(Si)/n(Si+Al+Fe)值 |
5.1.3 n(Al_2O_3)/n(Al_2O_3+Fe_2O_3)值 |
5.1.4 Fe_2O_3/TiO_2—A1_2O_3/(A1_20_3+Fe_2O_3)图解 |
5.2 微量(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1 微量(成矿)元素富集系数特征 |
5.2.2 微量(成矿)元素蛛网图特征 |
5.2.3 微量(成矿)元素相关系数 |
5.2.4 微量(成矿)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3.1 稀土元素标准化配分特征 |
5.3.2 稀土元素参数特征 |
5.3.3 ∑REE—La/Yb图解 |
5.4 小结 |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 |
6.1 成矿(岩)物质来源 |
6.2 硅质来源的讨论 |
6.3 成矿(岩)环境 |
6.4 矿床成因探讨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照片及照片说明 |
附录 |
(8)湘黔地区海相磷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铀多金属富集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磷块岩型铀资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2 湘黔地区海相磷块岩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存在问题 |
1.2 选题依据、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实物工作量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与创新 |
2 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1.1 大地构造背景 |
2.1.2 区域地层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1 岩相古地理 |
2.2.2 地质构造 |
2.2.3 岩浆岩 |
3 海相磷块岩地球化学特征 |
3.1 实验方法 |
3.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3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5 Nd同位素 |
3.6 碳、氧同位素 |
4 多金属磷块岩矿物组成 |
4.1 实验方法 |
4.2 多金属磷块岩矿物组成及共生关系 |
4.2.1 晶质铀矿 |
4.2.2 磷灰石 |
4.2.3 镍矿物 |
4.2.4 辉钼矿 |
4.2.5 黄铁矿 |
4.2.6 闪锌矿 |
4.2.7 方铅矿 |
4.2.8 重晶石 |
5 铀多金属赋存状态及存在形式 |
5.1 溶蚀孔洞中铀多金属矿物 |
5.2 微裂隙中铀多金属矿物 |
5.3 微孔隙中铀多金属矿物 |
6 湘黔海相磷块岩铀多金属富集作用及形成机理 |
6.1 同沉积期鲕粒磷块岩的形成阶段 |
6.2 海底喷流海相磷块岩溶蚀重结晶阶段 |
6.3 铀多金属共沉淀析出阶段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9)湘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历史及现状 |
1.3.1 基础地质工作 |
1.3.2 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工作量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层 |
2.1.1 地层岩性特征 |
2.1.2 地层演化特征 |
2.1.3 铅锌矿主要赋矿层位 |
2.2 区域构造 |
2.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3 区域构造演化 |
2.3 区域岩浆岩 |
2.4 区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学 |
2.4.1 地球物理 |
2.4.2 地球化学 |
2.5 区域矿产 |
第3章 典型铅锌矿床研究 |
3.1 董家河式铅锌矿床 |
3.1.1 矿床成矿时代及分布特征 |
3.1.2 董家河铅锌矿地质特征 |
3.1.3 赋矿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3.1.4 岩相古地理特征 |
3.1.5 成矿物质来源 |
3.1.6 成矿流体特征 |
3.2 李梅式铅锌矿床 |
3.2.1 矿床成矿时代及分布特征 |
3.2.2 渔塘铅锌矿地质特征 |
3.2.3 赋矿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3.2.4 岩相古地理特征 |
3.2.5 成矿物质来源 |
3.2.6 成矿流体特征 |
3.3 江家垭式铅锌矿床 |
3.3.1 矿床成矿时代及分布特征 |
3.3.2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
3.3.3 赋矿地层地球化学特征 |
3.3.4 岩相古地理特征 |
3.3.5 成矿物质来源 |
3.3.6 成矿流体特征 |
3.4 湘西北地区铅锌矿矿床成因 |
第4章 区域成矿规律研究 |
4.1 区域成矿时空格架 |
4.2 区域构造演化对成矿控制作用 |
4.3 董家河式铅锌矿区域成矿规律 |
4.3.1 成矿地质环境 |
4.3.2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4.3.3 沉积建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4.3.4 董家河式铅锌矿区域成矿模式 |
4.3.5 主要找矿标志 |
4.4 李梅式铅锌矿区域成矿规律 |
4.4.1 成矿地质环境 |
4.4.2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4.4.3 沉积建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4.4.4 李梅式铅锌矿区域成矿模式 |
4.4.5 主要找矿标志 |
4.5 江家垭式铅锌矿区域成矿规律 |
4.5.1 成矿地质环境 |
4.5.2 构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4.5.3 沉积岩相与建造对成矿的控制作用 |
4.5.4 围岩蚀变与成矿的关系 |
4.5.5 江家垭式铅锌矿区域成矿模式 |
4.5.6 主要找矿标志 |
第5章 综合信息特征及预测要素提取 |
5.1 重力 |
5.1.1 数据处理 |
5.1.2 湘西北地区重力异常特征 |
5.2 化探 |
5.2.1 数据处理 |
5.2.2 湘西北地区地球化学特征 |
5.3 遥感 |
5.3.1 数据处理 |
5.3.2 湘西北地区遥感异常特征 |
5.3.4 湘西北地区深大断裂解译 |
5.4 自然重砂 |
第6章 基于GIS的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6.1 GIS技术应用 |
6.1.1 GIS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 |
6.1.2 GIS优势 |
6.2 数据准备 |
6.3 综合找矿预测模型建立 |
6.4 预测单元划分 |
6.5 定位预测 |
6.5.1 成矿预测方法选择及简介 |
6.5.2 综合信息成矿预测 |
6.6 主要远景区评述 |
6.7 资源量估算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成果与认识 |
7.2 论文创新点 |
7.3 存在问题和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以上扬子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现状及选题依据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1.2.1 主要研究内容 |
1.2.2 技术路线和方法 |
1.3 论文工作量 |
第二章 地质背景 |
2.1 研究区位置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2.1 上扬子地块构造分区 |
2.2.2 基底的形成 |
2.2.3 构造-沉积演化史 |
2.3 区域地层和岩相古地理 |
2.3.1 地层总体特征 |
2.3.2 研究目标层位地层 |
2.4 样品基本特征 |
2.4.1 样品分布概况 |
2.4.2 有机质丰度 |
2.4.3 有机质成熟度 |
第三章 有机岩石学特征 |
3.1 显微组分分类 |
3.2 显微组分的特征 |
3.2.1 有形态组分特征 |
3.2.2 无形态组分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显微组分成因及有机质类型分析 |
4.1 微体化石分析与显微组分成因 |
4.1.1 微体化石组成 |
4.1.2 化石类型与显微组分成因关系 |
4.2 干酪根碳同位素 |
4.3 生烃母质的拉曼光谱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牛蹄塘组沉积环境及发育模式 |
5.1 生物和有机质发育特征与沉积环境 |
5.2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 |
5.2.1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2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2.3 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探讨 |
5.2.4 地球化学特征与金属元素富集成因探讨 |
5.3 下古生界海相烃源岩的沉积环境和形成模式 |
5.3.1 湘西三岔4202钻孔沉积发育背景和沉积环境 |
5.3.2 三岔地区牛蹄塘组沉积模式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四、湘西北早寒武世黑色岩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震旦系-下寒武统沉积地球化学记录及有机质富集保存机制探讨 ——以华南和塔里木盆地研究为例[D]. 邓倩.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021(01)
- [2]震旦纪至寒武纪转折时期湘西北地区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J]. 龚刚,周航兵,韩善楚,潘家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31)
- [3]湘西北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J]. 黄俨然,肖正辉,余烨,焦鹏. 地球化学, 2020(05)
- [4]陕西紫阳下寒武统富硒黑色岩系成因和沉积环境-有机质特征和地球化学证据[D]. 王思贤. 西北大学, 2020(02)
- [5]湘西北黑色岩系铀多金属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D]. 王健.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20(02)
- [6]湘西北下寒武统底部黑色岩系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D]. 周航兵. 东华理工大学, 2019(01)
- [7]贵州瓮安新河钒矿矿床成因研究[D]. 谢再波. 贵州大学, 2016(03)
- [8]湘黔地区海相磷块岩地球化学特征及铀多金属富集作用[D]. 王文全.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2016(11)
- [9]湘西北地区铅锌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D]. 李胜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8)
- [10]下古生界烃源岩有机岩石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以上扬子地区为例[D]. 李苗春. 南京大学, 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