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论我国新时期风俗文化的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王飞云,汪晓莉[1](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山镇风俗文化英译研究——以戴乃迭《芙蓉镇》英译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芙蓉镇》汉英平行语料库,提取与山镇风俗文化相关的圩场、吊脚楼和民歌等意象,考察山镇风俗文化英译后的变化和原因。研究发现,原文中具有浓郁地域特征和时代特色的山镇风俗文化在译文中仅有部分保留,地方风俗的画面感和现实感被弱化,而由山镇风俗变化所折射出的时代特色和思想变迁也有所淡化。究其原因,主要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译者的文化身份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需要。
刘幸[2](2021)在《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文中研究指明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中原民俗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它们既成为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现人物性格命运及强化地域文化色彩的重要手段,又生动地表达着中原人的思想观念和文化心理,成为展现河南乡村生活、地域文化精神以及时代变革的重要元素,使读者从中领略到中原独特的地域风情以及中原人民思想精神的历史演化过程。从民俗书写的角度看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中的乡土世界,能够审视当代以来,特别是新时期以后河南农村伴随现代化发展呈现出的独特复杂的乡村风貌。本文共分为五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及文艺民俗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论文的核心概念以及需要说明的问题进行整体上的论述。第一章重点讨论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河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经济制度造就了河南独特的民俗文化,为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提供深度的背景支撑。河南浓郁的民俗氛围和作家在生活中的民俗体验催生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独特情感,成为作家们在乡村叙事中进行民俗书写的可能性条件和自觉动力。基于作家生命体验及创作意志的差异,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呈现出理性批判、温和反讽和眷恋怀念并存的多元民俗审美姿态。受特殊思想精神表达的需要,部分河南作家尝试在小说中建构出一些现实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的民俗事象,借此来展现中原乡村社会的发展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并不是一个整体,不同的小区域作家群以各自生活的文化区为依托,以每个区域不同的乡村风俗背景和样态为源泉,创作出多元化的民俗图景。河南作家的民俗书写还与时代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新中国成立至新世纪以后,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与此前不同的新特点。第二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依托民俗书写建构的当代河南乡土景观。新时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曾给中原乡村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活力,但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也给乡村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民俗文化具有稳定性,也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以中原独特的乡风民俗为切入点,对后改革时代河南乡村社会生态的发展与变迁予以观照,通过传统民俗的衰颓展现河南乡村文化生态景观,民俗的变异透视河南乡村权力景观,民俗的淡化表现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其中也包含着对现代化的哲理反思。第三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借民俗书写展现的当代中原农民生活与命运。新时期以来的河南作家在创作中集中展现了河南地区丰富多样的民俗事象,它们成为中原农民原初生活状态的显现与缩影。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乡村民俗情节的加入在展现中原地区独特生活面貌的同时,也是中原农民行为举止或文化心理的真实展现,作家用带有中原色彩的婚丧风俗来突显农民境遇的不幸和凄凉,寄托着对农民在沉重负压下的苦难命运的深刻怜悯。河南地区民间信仰风气浓重,新时期河南作家笔下的中原民间信仰描写,深刻反映了深处内陆腹地的河南地区以“天人合一”、“万物有灵”为核心的精神信仰和思想观念,它们作为小说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河南作家用以渲染地方色彩,营造乡村神秘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展现了中原农民的认识水平和精神状态。第四章论述了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以民间话语呈现的河南乡土意蕴。河南作家通过对中原方言俗语及修辞格的灵活使用来展现河南乡村世界。方言摹声拟态、随声传形的特点使读者能从各种人物的语言中分辨出他们的身份与性格,人物形象因此更显鲜明、生动。比喻、反语、双关、夸张、通感等修辞格使故事情节和人物在方言语境下更加富于个性化。新时期以来河南作家创作中的民歌民谣是凸显河南区域文化氛围和特色、表达河南人情感与精神的重要手段,具有内在的审美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河南地区神话传说蕴藏丰富,周大新小说中的民间神话传说既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又带有鲜明的时代和地方特色。第五章探讨了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民俗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现实的存在,这种兼具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特点,使它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的重要媒介。在新时期以来的河南小说中,民俗书写为作家进行地域化、个性化写作提供现实支撑,丰富的民俗书写不仅呈现出地域独特的人文风貌,更从历史文化的高度对民众生活予以观照,展示着历史与时代变迁下乡村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使作品获得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和时代意义。作为特定地区长期积淀下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地域风俗反映着该地区与众不同的性格特质和文化心理,因而具有明显的超阶级性和超时代性。河南作家在创作中加入民俗描写,使小说在表达政治主题的同时,也对人性人情有一定程度的书写和表达,对小说政治化倾向起到一定的消解作用。河南地区乡村民俗书写为河南作家进行乡土建构和艺术想象提供现实支撑,展演着中原民众生活,也揭示了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困境,蕴含着作家对现代性的反思。
谢春涛[3](2021)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探索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最新成果。李长春曾经指出,关于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最重要就是回答了文化发展朝什么目标迈进和走什么路这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决定着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路径,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文化理念,也形塑着当代中国文化的样态。本文将1978年至2012年中国共产党文化相关理论的内在逻辑与历史轨迹为考察对象,以文化的发展目标和文化发展中最重要的三对关系作为当代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命题,旨在分析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理解和定位,解答中国共产党对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文化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这三对关系的认识变迁。关于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与成就,相关研究较为充分,本文试图从文化发展道路中最重要的几个问题着手,历史性地梳理重要文献,对比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面对不同的时代挑战时思想与理论的变迁。在思想变迁的历史脉络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更加清晰,这也更加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复杂的历史互动中不断开拓与调试而形成的。本文第一章主要探讨文化发展目标与任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的定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对于文化建设目标的设定不断地进行调整。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出的初期,中国共产党的初衷是恢复党风与社会风气,十二大报告还以共产主义为核心提出了“四有”的目标。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精神文明逐渐褪去了共产主义色彩。鉴于精神文明偏重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又在1990年代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更加聚焦文化艺术和思想道德两个方面,并且更强调文化的中国特色。新世纪以后,胡锦涛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看待文化之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义的视角不断拔高,对于文化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改革开放初期更多是从以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抵制腐朽思想的角度出发,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大局。文化对于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则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与综合国力概念的形成的过程中被逐渐认识。第二章主要探讨文化的民族性和现代性问题,实质是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问题。在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出现了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全盘拥抱西方文化的虚无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为应对文化领域的思想斗争,彻底转变了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但中国共产党由于长期受到列宁“两种文化”理论的影响,试图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华与糟粕二元对立划分,直到进入新时代才突破这种二元划分方法。在应对西方文化的问题上,尽管中国共产党始终警惕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但整个社会在向西方文化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对于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倾向,如,将西方文化等同于现代文化。直到新世纪以来中共中央强调文化自信,中国气派,中国的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才逐步开始摆脱对西方的盲从。第三章围绕文化如何适应改革开放的问题,主要探讨文化与政府、市场和人民三者的关系。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文化市场的形成,文化受众被赋予更多选择权,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扩大。而当时文化是政府包办的“事业”和“工作”,在“以文补文”等小修小补无法解决文化市场供需矛盾后,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尊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对于文化生产的重要性。在理顺“两种属性”与“两种效益”的关系之后,中共中央对市场化的文化产业和公益化的文化事业进行了区分,重新定义了文化领域中政府主导文化事业、市场主导文化产业和人民作为文化发展主体的关系。第四章是坚持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多样化发展的问题。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底线思维,对触及底线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文化进行批判和抵制,并且落实二为方针增强文化活力。但在变革时代,老经验不灵、新经验不足,中国共产党在应对社会思潮过程中收获了一些教训。进入1990年代以后,中共中央在以立为本的基调下,提出了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的工作方针,放弃了以往对意识形态进行刚性约束的办法,为如何处理主导意识形态与大众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进入新世纪,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挑战,胡锦涛提出要增强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在不断推动文化的发展繁荣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更为主动地引领社会发展、推动共识形成。本文试图从三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理论建构新,本文从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角度探讨文化的民族性与现代性,从文化体制改革探讨如何摆正政府、市场与人民的关系来解放文化生产力,从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探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繁荣发展的辩证统一,能够更好地涵盖文化自身发展以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更加全面论述文化发展道路的同时,更加突出理论重点。二是材料相对较新,得益于报刊电子化和材料的公开,文章大量利用了当时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其他报刊材料,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当时党内外的观点。三是研究视角新,本文吸收传播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从文化受众的角度分析文化背景,能够更充分地展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在中国文化发展道路的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进一步理解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意义。总的来说,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用更加全面、更具民族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代替了偏重于思想道德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于文化建设战略意义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同时,中国共产党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对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两种效益”以及“两种属性”有了更加辩证统一的认识。在意识形态主导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层面,中国共产党也探索出了一元主导与多样化并存的基本思路,更加关注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健康发展。
撒磊[4](2021)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多民族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以宁夏的两个社区治理实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对“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做出了新的部署。社会治理的重点之一就是基层社区治理,社区治理方式的创新对于社会治理格局就有着促进和辅助的作用,社会治理的专业化和精细化需要社区发挥关键的作用,创新社区治理方式也是实现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举措,能够改善现有治理模式中的困境和挑战,协调社区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从基层治理出发达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效果。所以,本文以多民族社区的治理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研究和实地研究相结合,为基层多民族社区的治理提供经验上的借鉴。本文以民族关系理论和治理理论为理论支撑,在民族地区发展进步和社会治理创新的视角下,对多民族社区多年的治理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效、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多民族社区治理的特殊性、民族心理和文化变迁视角、社区治理主体和治理机制视角,对多民族社区治理问题背后的影响因素做了探索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以吴忠市金花园社区和银川市原隆村社区为研究对象,即分别选取了一个城市多民族社区和一个农村移民多民族社区,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获得相关资料,概括这两个多民族社区创新的社区治理方式和其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两个社区创新的治理方式进行总结。最后,在结合我国多民族社区治理的历史变迁和现实的多民族社区治理实践的基础上,对其他基层多民族社区治理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提出治理方式优化的具体建议。
隋军[5](2021)在《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主要是指以陕(北部和中部)、甘、宁、青、藏、新和内蒙古为主体的“文化西部”在二十一世纪以来的乡土小说中体现的审视并思考审美对象的思维角度。其中陕甘宁三省的创作极具代表性,可作为研究的中心。西部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风貌造就了西部作家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创作底色。在二十一世纪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时代背景中,西部乡村风貌则表现出迅速而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构成西部作家新的审美对象,并同文学思潮和社会思潮一起,促使西部作家进行新的审美思考和审美表达,创造出具有民俗学和传播学意义的作品。通过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可发现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至少具备三类七种审美维度。第一类为现实维度,意为面向现实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三种:一、批判现实维度,有批判传统文化和批判现代事物两个向度,倾向于在不同文化的对比中,针对文化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式书写,饱含对西部村民的深切同情;二、实录生活维度,倾向于以客观态度回忆童年乡村、感怀女性生活和书写当下家乡,力图记录即将消失的乡村生活常态,表现家乡人在不同时代的酸甜苦辣;三、昭彰模范维度,意在刻画以西部独有的血性和刚柔相济的方式解决社会问题的被作家视为模范的场景,但这些方式皆因局限性太大而成为理想。第二类为理想维度,即畅想理想世界的思维角度,包括以下两种:一、点染桃源维度,倾向于选择现实中的积极因素搭建理想世界;二、创构神域维度,偏好构想超现实的积极因素并以之创造超现实的理想世界。第三类为探索维度,包括以下两种:一、引介神力维度,致力于思索并展现超现实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性;二、求法桃源维度,侧重于探索现实中的积极因素解决社会问题的可能。三类七种审美维度具有明显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构成了审美维度的使用范例。除探索维度的两种之外,其余审美维度都具有或长或短的历史,经历过一系列的嬗变。但不论何种审美维度,背后都存在着“现实主义精神”,都具有相对稳定的色彩倾向,因为不同审美维度倾向的内容结构存在差异,不同审美维度感性和理性的强弱也有所不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作家采用的审美维度并不固定,甚至同一部作品都可能表现出多种审美维度。在不同作品中,作家的叙事技巧使用也具有多样性特征,原因为叙事技巧皆为思想表达服务,这其中又涉及到思想感情、前形式、内容、叙事材料以及叙事技巧之间的复杂关系。与此同时,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又不约而同地表现出诗意性,丰富了“诗意性”的内涵。在分析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的过程中,同时还发现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城市与乡村、人与文化及自然环境、“精英”与群众并非绝对对立,而如同中国的多民族一般,是对立中有统一的共同体。
姜山[6](2020)在《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文中提出传统的艺术形式凝聚着人类千百年来的文明与智慧,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地域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它所呈现出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轨迹,是对民族文化创造的历史成果的真实映现。我国有着五千年的光辉历史,诸多民族的智慧创造和思想结晶构筑了悠久绵长的文化版图,作为在山林中以狩猎为生的鄂伦春正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因特殊的地域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及与自然的关系,使鄂伦春人在生产、生活、道德、习俗乃至民族精神等方面,都呈现出了与其他民族相迥异的文化面貌与精神特质。正是源自这些独特的社会风貌和深厚的人文内涵,从而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森林文化,鄂伦春桦皮艺术则是这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鄂伦春桦皮艺术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组成部分之一,其不仅具有文字所无法比拟的生动性和灵活性,更能蕴含和彰显出内在深厚的民族情感以及独特的审美追求,是以“活化石”的形态,忠实地记录着鄂伦春人的历史,是对古老艺术形式的保真和地域民俗文化的坚守,也是在民族信仰中的自发创造。它既承载着过去,也启迪着未来。鄂伦春桦皮艺术,是一种以桦树皮作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如果更加严格地定义“桦皮艺术”,应该将之称为“白桦树皮艺术”。这一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的原始狩猎活动,由人们的主观意愿而自发形成的。鄂伦春桦皮艺术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在我国少数民族艺术中有着鲜明的共通点,并且在世界上众多的艺术形式中,也有着相对的普遍性。因此,对这一艺术形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上做出相对客观、理性的评估,并凸显其重要的学术性和代表性是势在必行的。本文的选题基于民族传统的艺术形式,以鄂伦春传统文化作为研究基础,以桦皮艺术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美学和文学的视角,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这一选题进行深入地论述。主要涉及到民族历史、传统文化、造型艺术、美学理论以及传承实践等几个层面,并充分结合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跨学科综合分析等研究方式,以此来归纳这一艺术形式研究的核心目的与意义。第一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本章节对鄂伦春的历史概况以及桦皮艺术的生成要素,进行了深入地挖掘,并对这一艺术形式在政治、经济、文化导向中呈现出的变迁,予以细致地分析。第二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本章节主要从画作、剪纸、用具几个方面,谈及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物象载体,分别从它们的形制、色彩、纹饰以及内容和主题,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第三章,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本章节主要根据本源民俗与信仰、民族性的审美意识、多样的艺术风格,从而论述这一艺术形式所蕴含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并通过其作为载体将它们予以再现,即是对鄂伦春桦皮艺术中呈现的民俗、宗教、精神、审美以及艺术风格的研究。第四章,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本章节主要从传承风险、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当代意义三个角度,深挖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消极因素与积极措施,并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艺术地位、学术价值以及“非遗”传承予以阐明。本文的结论部分,主要对鄂伦春桦皮艺术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这一艺术形式的属性、作用、现状、意义和价值分别进行了论述,从而得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在写作过程中,总结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创新:第一,根据民族性的审美意识,挖掘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其民族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上的重要意义;第二,通过探寻多样性的艺术风格,揭示了鄂伦春桦皮艺术与设计美学之间的联系;第三,针对鄂伦春桦皮艺术在当今的发展趋势,倡导了鄂伦春桦皮艺术内在民族文化与精神信仰的理性回归。综上所述,本文的形成得益于笔者长期和鄂伦春民众生活在同一县域,有着距离和经历上的优势,有助于对这一少数民族的了解和认识。本文以鄂伦春桦皮艺术为研究对象,通过这一艺术外在的呈现方式,挖掘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和价值,并根据这一艺术形式在传承和发展上的脉络,探寻其在学术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的相关研究,本论文的写作无意于作出主观性和诗意化的阐释,而致力于在历史和文化的深层褶皱中发掘出艺术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李冰[7](2020)在《李杭育创作研究 ——以“寻根文学”为中心》文中指出八十年代中期的寻根思潮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潮流,关于这场文学潮流三十多年来许多的学者都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回顾与解读,但是这座文化宝藏依然还有许多未开采的地方。由于寻根潮流本身的复杂与丰富,所以想要真正进入八十年代的文学现场,从具体的作家创作入手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李杭育的创作贯穿寻根潮流,一方面如同大多数的寻根派作家,他也是知青出身,另一方面他也是寻根口号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最后一个渔佬儿》、《沙灶遗风》不仅令他成为了知名作家,并且后者让他获得了全国短篇小说大奖,而此后这两篇被当时主流文坛所赞赏的作品,转身成为了寻根文学的代表作之二。而1988年左右李杭育逐渐放弃了他的“葛川江”文学世界,开始从寻根转向,这不仅是兴趣的转向,也是他的寻根文学创作遭遇困境之后的挣脱。故本论文主要聚焦于李杭育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后期的创作,试图通过对其创作之旅的解读来透视寻根本身的发展历程。此外,本文还用了对比分析的方法,以李杭育的“葛川江”世界与汪曾祺的作品为例,在对比中大致廓清寻根小说与风俗文化小说的异同。并且还用单独用一章来解读“审美现代性”在李杭育的寻根小说中的展现。
唐毅[8](2020)在《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中江县为例》文中提出乡土课程资源作为历史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以来,它的开发与利用越发受到专家学者和历史教师的关注与实践。中江历史悠久,境内历史遗迹遗址、历史名人、优秀民俗文化众多,这为在历史教学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提供了充分的资源条件。通过将中江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为个案进行研究,以探寻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运用的方式、途径与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是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从调查现状结果来看,当前中江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着使用者的素养不足、乡土教材的落后以及缺乏社会各界的支持等困境。为更有效地开发利用中江乡土课程资源,必须要参考课标以及大纲实施建议,并遵循开放性、适用性、综合性、科学性、思政性等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在开发利用的途径上也应从国家历史课程、校本课程两条途径上进行有效衔接。在国家历史课程中开发利用中江乡土课程资源必须要挖掘与统编历史教科书相关联的乡土课程资源,使其成为国家历史课程的辅助材料,以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学习国家课程,在利用的方式上既要重视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也要重视历史综合实践活动,借此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校本课程中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更注重其系统性以及各学科间的融合性,以求学生能较为完整的学习乡土文化知识。在开发利用的方式上则更提倡注重历史综合实践活动,鼓励学生通过“从做中学”。此外,针对当前开发利用的困境提出完善课程评价体系、重视对教师的素质培养、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库等优化开发利用的配置管理、鼓励编写乡土教材、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等建议。总的来说,开发利用乡土课程资源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缓解学生的学业压力、还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发展。
何阳[9](2019)在《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河南周山村为例》文中认为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是一种极富价值的探索,这种探索既为广大留守村民提供了切合需求的服务、参与公共事务的机会与平台,又帮助政府节省了动员村民参与以及村庄维稳工作的大量成本,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提供了崭新的思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主要立足于解决“乡政村治”结构中存在的理论悖论与实践困境,集中体现在基层政府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乡村治理的研究等。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则关注较少,文献相对零散,且大多研究囿于乡村社会精英视角并呈现单一问题的分析,如分析乡贤理事会、老年协会与政府合作的运行模式等等。在其参与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方面,学者更多关注的是农村社会组织提供乡村公共服务、维护村庄秩序以及发展乡村公共精神的作用,而对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影响所引起的乡村治理主体结构、治理方式、治理内容的变化研究甚少。本研究基于河南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试图展示农村社会组织推动村庄实现自治的图景。因此,本研究以周山村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参与式观察以及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进行分析,具体阐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周山村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二是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领域与方式;三是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产生的影响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有益经验。周山村社会组织是由村民自愿成立,兼具经济功能、文化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社会组织,呈现出组织成员主体意识强、公益性与互助性凸显、村民参与程度高、注重性别平等的特点,在农村社会组织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自我管理与运行过程中,周山村社会组织采取“同心圆”式的组织结构实施管理,并以宣传、激励、说服和服务等动员方法动员村民参与,同时采用不同互动形式与社会多元主体进行互动,构建起政府、村两委、媒体、专家团队、其它组织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网络,形成了较为完整且高效的内在运行机制。在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周山村社会组织积极变革文化风俗,推进乡村性别平等,促进乡村德治;培育乡村行为规则,依法修订村规民约,促进乡村法治;激发乡村治理主体自觉,探索社会经济,促进乡村自治。实证分析其产生的影响发现,在治理主体结构方面,周山村治理主体的结构已由乡镇政府村两委村民,逐渐向乡镇政府村两委、农村社会组织村民转变;分配规则方面,集体资源分配制度与规则注重性别公正,已落实出嫁女群体的合法土地权益;治理方式方面,治理主体间更加强调民主协商、互助合作、共同参与。故此,基于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实践,本研究归纳出三条有益经验,一是性别平等视角应当纳入到乡村治理进程,二是采取民主协商促进民主与法治相统一,三是正视与发挥老人与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黄灵均[10](2019)在《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空间营造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化的建设发展出现瓶颈期,城乡二元体制对立的局面,导致乡村建设不仅滞后,而且在乡村建设中,我国传统乡村文化传承与建筑风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为乡建发展提供了契机。在乡建模式中,是否以艺术手段介入乡建模式,成为当今乡建的主流方式,在乡建过程中除了政府的支撑外,乡建还需要相当量的知识分子与民众的积极参与,在乡建模式上要汲取前人的经验,同时还应结合多学科,合理构建乡建模式。近年来,在当代乡村建设中以艺术乡建在造物设计以及文化保护方面尤为突出,为更好地研究艺术乡建模式,本文从相关艺术乡建案例分析总结相关的理论支持,并选取许村艺术公社的艺术乡建为例,分析艺术乡建模式中的问题,以艺术乡建对未来乡建模式的影响意义。本论文具体分为六章:第一章,本文为何提出对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进行研究的背景、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框架进行阐述。第二章,梳理了我国乡村建设发展历程、探讨中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与困境以及中国乡村建设的需求,并尝试用艺术介入乡村的乡建思路进行回答第三章,通过从艺术乡建相关的案例中分析,艺术乡建中取得的成效并从艺术乡建实践的发起方式、实践中的艺术家角色、艺术介入形式多样、艺术乡建经济性、社会性、环境性和文化性等目标性要求研究,艺术乡建的空间营造原则和构建提出理论支撑。第四章,通过对乡建的研究分析,总结乡建中要秉承保护乡村文化的理念,并在乡建中对艺术乡建下的设计原则策略与方法的分析,并结合有关的案例进一步的验证艺术乡建下空间营造中设计方法的重要性,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为艺术乡建的发展提供学理依据。第五章,注重分析许村艺术乡建的历程,通过对许村概况的分析,探讨许村艺术乡建的空间营造和景观构建,同时分析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设计理念的研究,并通过艺术乡建模式,取得一定的成效,促进了许村的发展,对艺术乡建下的艺术区域空间营造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试论我国新时期风俗文化的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我国新时期风俗文化的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语料库的山镇风俗文化英译研究——以戴乃迭《芙蓉镇》英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
(一)语料库简介 |
(二)研究方法与步骤 |
二、研究过程 |
(一)原文中刻画的山镇风俗文化 |
(二)英译本中刻画的山镇风俗文化 |
1.英译本中圩场形象刻画的具体变化 |
2.英译本中吊脚楼形象刻画的具体变化 |
3.英译本中民歌刻画的具体变化 |
三、原因分析 |
(一)目的语读者文化背景 |
(二)译者文化身份 |
(三)中国文化走出去需要 |
四、结语 |
(2)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一章 新时期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与特征 |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俗书写的背景 |
一、河南区域的民俗文化内涵 |
二、河南作家对民俗文化的深刻体验 |
三、河南作家对民俗书写的文学传衍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特征 |
一、批判、反讽、怀念并存的民俗审美姿态 |
二、地域背景差异下的民俗多样书写 |
三、文学建构型的民俗书写 |
第三节 新时期河南作家民俗书写的时代变迁 |
一、政治意识形态下的民俗书写嵌入 |
二、民俗书写的多样化与日常化 |
三、民俗书写中的现代化反思 |
第二章 依托民俗书写建构新时期河南乡土景观 |
第一节 传统民俗衰颓的河南乡村生态景观 |
一、从“土地崇拜”到“土地丢弃” |
二、乡土风情的消失与追忆 |
三、中原传统民间工艺的失落 |
第二节 民俗变异与乡村权威格局的嬗变 |
一、“长老崇拜”的消失与河南乡村基层权力的变革 |
二、河南农民崇权民俗心理下的人性变异 |
三、乡村选举中村民自治被架空 |
第三节 民俗淡化与河南乡村的伦理裂变景观 |
一、葬俗中消失的孝亲伦理 |
二、日常交往里折射出乡邻伦理的淡漠 |
三、婚嫁陋俗里颓败的婚恋伦理 |
第四节 “诗化乡村”建构与反思——以田中禾的创作为例 |
第三章 借助民俗书写展现河南农民生活与命运 |
第一节 民俗书写里的河南农民生活百态 |
第二节 特殊婚丧风俗背后的河南农民苦难命运 |
第三节 河南民间信仰与农民的精神世界 |
一、中原信仰风气与河南民众的关系 |
二、“万物有灵”信仰与传统习俗里的精神解脱 |
三、家族祖先崇拜与农民的精神寄托 |
四、生活禁忌与河南农民思维方式 |
第四节 中原巫鬼信仰的文学观照——以阎连科的创作为例 |
一、对耙耧山脉现实生活状态的展现 |
二、对耙耧村民的精神抚慰 |
第四章 以民间话语呈现河南乡土意蕴 |
第一节 河南方言里的中原乡村世界 |
一、河南方言词汇里的中原性格 |
二、借中原方言修辞格展现乡村人情世相 |
三、中原民间语言的文学表达——以李凖的创作为例 |
第二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民谣的运用 |
一、情歌对女性内在情感的表达 |
二、歌谣成为河南人的精神投影与折射 |
三、民歌中彰显的中原地域特色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间叙事——以周大新的创作为例 |
一、神秘传说与神秘氛围的营造 |
二、传说人物与现实人物的命运对照 |
三、传说的结构意蕴与小说线索的契合 |
第五章 新时期以来河南乡土小说民俗书写的艺术功能 |
第一节 民俗书写呈现出小说的历史文化蕴涵 |
一、从历史文化层面观照现实生活 |
二、民俗变化与河南社会时代发展 |
三、对农民文化心理历史嬗变的动态捕捉 |
四、民俗背景下的乡村寓言 |
第二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情节政治色彩的消减 |
一、河南民俗生活细节与“典型化”创作手法的淡化 |
二、中原风土人情描写对乡民人性美的开掘 |
三、河南民俗心理的深描与审美表层化的弥补 |
第三节 民俗书写对小说文化内涵的加深 |
一、“诗意中原”的文学建构 |
二、中原地域文化精神的展现 |
三、对中原乡土困境与出路的探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提出:转折与建构 |
0.2 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道路相关理论的研究 |
0.3 研究创新之处 |
0.4 研究方法 |
0.5 概念界定 |
0.5.1 文化建设 |
0.5.2 文化发展道路 |
0.5.3 文化受众主体性 |
0.6 研究思路 |
第1章 目标、任务与重要性: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与定位 |
1.1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
1.1.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概念提出与目标设定 |
1.1.2 1986 年“精神文明决议”指导思想的转变 |
1.1.3 “四有”的概念提出及其演变 |
1.2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1.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概念的提出与精神文明的新定位 |
1.2.2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1.2.3 “文化强国”的概念形成 |
1.3 文化的战略意义:“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 |
1.3.1 “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
1.3.2 从服务于政治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1.3.3 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发突出 |
1.3.4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
1.4 小结 |
第2章 现代性与民族性: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2.1 批判封建主义与反思传统文化 |
2.1.1 批判封建主义是反思“文革”的必然 |
2.1.2 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评价 |
2.1.3 新启蒙主义思潮与传统文化危机 |
2.2 文化的民族性:传统文化与当代社会 |
2.2.1 “思想政治斗争”视角下的传统文化弘扬 |
2.2.2 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之困 |
2.2.3 超越“精华”与“糟粕”二元划分 |
2.3 文化现代性的探索:从学习西方到中国气派 |
2.3.1 “西为中用”与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 |
2.3.2 “体”“用”相关:盲目崇拜西方的问题由来 |
2.3.3 中国气派:文艺与哲学社会科学的现代性探索 |
2.4 小结 |
第3章 政府、市场与人民:文化发展如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
3.1 “政府办文化”与文化受众的矛盾与调试 |
3.1.1 政府包办下阻碍文化生产力发展的思维定式 |
3.1.2 “以文补文”、“双轨制”:文化体制改革的尝试 |
3.1.3 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对文化受众主体性的忽视 |
3.2 重新认识人民与市场:文化体制改革的方向 |
3.2.1 重新认识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时代意义 |
3.2.2 区分市场导向的文化产业与公益导向的文化事业 |
3.2.3 商品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统一:全面改革的展开 |
3.3 小结 |
第4章 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意识形态领导权与文化发展 |
4.1 改革开放初期的意识形态与文化发展 |
4.1.1 “二为”方向的提出:文化与政治关系的新界定 |
4.1.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
4.1.3 主体性觉醒及其应对的经验教训 |
4.2 主旋律与多样化:一元主导与多样并存的新思路 |
4.2.1 重在建设,以立为本 |
4.2.2 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
4.3 信息技术革命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与文化发展 |
4.3.1 信息技术革命与文化受众主体性的觉醒 |
4.3.2 网络文化建设与增强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 |
4.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
4.4 小结 |
结语: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与新时代的新发展 |
参考文献 |
(4)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多民族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以宁夏的两个社区治理实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1.关于多民族社区治理理论的研究 |
2.关于社区治理实践的研究 |
3.关于多民族社区治理创新的研究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1.西方社区治理理论的研究综述 |
2.关于民族认同和民族关系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田野调查法 |
(三)综合研究法 |
五、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基层多民族社区治理理论与发展研究 |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一、社区 |
二、多民族社区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社区治理理论 |
二、民族关系理论 |
第三节 新时代背景下的基层多民族社区 |
一、我国基层社区治理发展历程 |
二、多民族社区治理取得的成绩 |
第二章 宁夏基层多民族社区治理的实践研究 |
第一节 调研社区的基本概况 |
一、银川市闽宁镇原隆村社区概况 |
二、吴忠市利通区金花园社区概况 |
三、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析 |
第二节 社区公共环境和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的调查 |
一、社区公共设施了解程度 |
二、社区公共环境的满意度 |
三、社区管理工作参与程度 |
四、社区管理制度的认可度 |
五、社区服务工作满意程度 |
第三节 社区居民交往和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调查 |
一、社区居民民族交往态度 |
二、社区居民民族交往程度 |
三、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参与度 |
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认可度 |
第三章 基层多民族社区治理实践的特点和困境分析 |
第一节 基层多民族社区治理实践的新特点 |
一、政策扶持力度大,引导作用显着 |
二、科技治理手段新,治理方式多样 |
三、民族交往更频繁,治理环境复杂 |
第二节 多民族社区治理的困境与挑战 |
一、社区治理环境建设不足,制度体系不完备 |
二、社区专业人才队伍缺乏,治理能力待提高 |
三、社区成员治理参与不足,情感表达不通畅 |
第三节 多民族社区治理困境的成因分析 |
一、多民族社区治理的社会特殊性分析 |
二、文化变迁和民族交往的影响性分析 |
三、治理机制与治理主体的互动性分析 |
第四章 基层多民族社区治理方式创新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一节 发挥社区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加强工作指导 |
一、坚持思想引领,把握治理发展方向 |
二、发挥指导作用,协调治理主体参与 |
第二节 加强社区治理主体队伍建设,提升治理能力 |
一、提升治理服务能力,形成专业化治理 |
二、提升治理服务意识,形成长效化治理 |
第三节 完善社区治理制度和体系,提高治理参与度 |
一、拓宽治理参与平台,促进多元治理参与 |
二、构建治理参与机制,优化治理资源配置 |
第四节 建设包容开放社区文化氛围,增加成员归属感 |
一、尊重风俗文化多元,建设包容的社区文化 |
二、促进成员良性互动,培育社区共同体情感 |
第五节 加强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促进民族交往 |
一、强化社区成员民族团结教育,提升民族团结意识 |
二、搭建社区民族成员互动载体,拓展民族交往渠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四、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概述 |
第一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创作背景 |
一、地理背景 |
二、时代背景 |
小结 |
第二节 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涵与内容 |
一、审美维度的内涵 |
二、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审美维度的内容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现实维度 |
第一节 批判现实维度 |
一、批判传统文化 |
二、批判现代事物 |
小结 |
第二节 实录生活维度 |
一、回忆童年乡村 |
二、感怀女性生活 |
三、摹写家乡现状 |
小结 |
第三节 昭彰模范维度 |
一、血性侠情范式 |
二、侠义守望楷模 |
三、刚柔相济圭臬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想维度 |
第一节 点染桃源维度 |
一、勾勒理想传统 |
二、展现纯美人情 |
小结 |
第二节 创构神域维度 |
一、晕染神性时空 |
二、搭建超时空神域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探索维度 |
第一节 引介神力维度 |
一、神力无奈退守 |
二、探索于交错时空 |
小结 |
第二节 求法桃源维度 |
一、诉诸修心无果 |
二、受制于碎片化时空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重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第一节 文学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一、重审技巧与思想的关系 |
二、审美维度的嬗变 |
三、揭示感性、理性与作品色彩 |
四、审美维度的体系性、作家审美的复杂性与泛化的诗意性 |
小结 |
第二节 社会历史视阈下的审美维度 |
一、呼应文学思潮与社会思潮 |
二、彰显文学的民俗学和文化传播价值 |
三、昭示五组共同体 |
小结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6)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和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进路、方法和内容 |
四、研究创新 |
第一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发端与变迁 |
第一节 鄂伦春概述 |
一、鄂伦春族源 |
二、鄂伦春族称 |
三、鄂伦春人口及分布 |
第二节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原生发端 |
一、丰富的林业资源 |
二、狩猎生活的需求 |
三、森林文化的积淀 |
四、地域文化的融合 |
第三节 多元导向的艺术变迁 |
一、政治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
二、经济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
三、文化导向型的桦皮艺术变迁 |
第二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呈现方式 |
第一节 生活中的创造 |
一、日常需要的用具 |
二、建筑中的“斜仁柱” |
三、器物纹样与装饰工艺 |
第二节 剪刀下的艺术 |
一、“叙事抒情”的题材 |
二、“看图识物”的玩具 |
三、“装饰蓝本”的砸花底样 |
第三节 树皮上的画作 |
一、桦皮镶嵌画 |
二、桦皮剪刻画 |
三、桦皮自然纹理画 |
第三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的文化内涵 |
第一节 本源民俗与信仰 |
一、婚丧与祭祀 |
二、传统的民族精神 |
三、原始的宗教形式 |
第二节 民族性的审美意识 |
一、自然美 |
二、功利美 |
三、形式美 |
第三节 多样的艺术风格 |
一、比例与尺度 |
二、粗犷与细腻 |
三、抽象与具象 |
第四章 鄂伦春桦皮艺术面临的困境与传承的当代意义 |
第一节 传承风险 |
一、人为主体的缺失 |
二、内外环境的影响 |
三、窘迫的现状 |
第二节 发展的可行性 |
一、认识与观念 |
二、相关措施与政策、方针 |
三、桦皮艺术进校园 |
第三节 当代意义 |
一、艺术地位 |
二、学术价值 |
三、“非遗”传承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7)李杭育创作研究 ——以“寻根文学”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课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寻根文学”研究现状之考察 |
2、李杭育文学创作研究现状之考察 |
第一章 “寻根”前声:从“知青”书写到“葛川江”文学世界的产生 |
一、从“知青文学”创作出发 |
二、创作的探索与转向 |
三、“葛川江”:对于乡土传统的关注与思考 |
第二章 “葛川江”文学世界的魅力 |
一、“寻根”与“风俗文化小说”关系的探讨 |
二、“葛川江”文学世界的独特魅力 |
第三章 “寻根”文学的现代性审美展现 |
一、关于审美现代性的追寻 |
二、对于李杭育笔下三种人物形象的分析 |
三、焦虑与幽默:乡土意识与现代性的焦虑与幽默 |
四、死亡意识:在文化传统中追寻生命价值 |
第四章 李杭育的创作困境与“寻根热”的落潮 |
一、从获奖造成的“误会”谈起 |
二、“娘娘俱乐部”与李杭育的艺术困境 |
三、“寻根”落潮:李杭育后期的探索与转变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中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乡土 |
1.2.2 历史课程资源 |
1.2.3 乡土课程资源 |
1.3 学术研究动态 |
1.3.1 从宏观角度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
1.3.2 从微观角度对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 |
1.4 大纲及课标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规定与建议 |
1.4.1 《历史教学大纲》对乡土课程资源的规定 |
1.4.2 《历史课程标准》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建议 |
1.4.3 《课标》与《大纲》对乡土课程资源要求的变化 |
1.5 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 |
1.5.1 开放性原则 |
1.5.2 适用性原则 |
1.5.3 综合性原则 |
1.5.4 科学性原则 |
1.5.5 思政性原则 |
1.6 研究方法 |
2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基本情况 |
2.1 以忠孝为核心的传统家族文化 |
2.1.1 孝悌克己、和睦相融 |
2.1.2 忠诚爱国、为民务实 |
2.2 历久弥新的红色文化 |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色文化 |
2.2.2 新中国成立后的红色文化 |
2.3 悠久的历史文化遗存 |
2.3.1 历史遗迹、遗址 |
2.3.2 建筑景观 |
3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开发与利用的现状调查 |
3.1 现状调查说明 |
3.1.1 调查目的与对象 |
3.1.2 问卷设计 |
3.2 现状调查结果及分析 |
3.2.1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3.2.2 历史教师调查结果分析 |
3.3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使用者素养、能力精力的不足 |
3.3.2 地方、校本乡土教材的落后 |
3.3.3 缺乏学校、家长、社会的支持 |
4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利用的实践与构想 |
4.1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与统编教科书的关联整合 |
4.1.1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与人民版必修一《历史》的关联整合 |
4.1.2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与人民版必修二《历史》的关联整合 |
4.1.3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与人民版必修三《历史》的关联整合 |
4.2 在国家历史课程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
4.2.1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
4.2.2 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
4.3 在历史校本课程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 |
5 进一步完善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思考与建议 |
5.1 在开发与利用乡土课程资源时应注意的问题 |
5.1.1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
5.1.2 在历史综合实践活动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
5.1.3 在历史校本课程中运用乡土课程资源应注意的问题 |
5.2 中江县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
5.2.1 有利于落实课程标准,促进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
5.2.2 有利于改善学校历史教学,促进教育三要素协同发展 |
5.2.3 有利于弘扬发展地方传统文化,促进地方文化旅游发展 |
5.3 进一步完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
5.3.1 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 |
5.3.2 加强对教师专业素养的培训 |
5.3.3 建立乡土课程资源库 |
5.3.4 编写相适应的乡土历史教材 |
5.3.5 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对学生的问卷调查 |
附录 B 对教师的问卷调查 |
附录 C 历史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课程资源的案例——以《伟大的抗日战争》一课为例 |
附录 D 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以《中江风俗文化》校本课程为例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9)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河南周山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村民自治与乡村治理 |
(二)社会组织与农村社会组织 |
三、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关于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
(二)国外关于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
四、理论基础 |
(一)社会互动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人的主体性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一章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情境 |
第一节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与特征 |
一、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
二、当前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特征 |
第二节 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现实基础 |
一、乡村社会发展呈现新特征 |
二、政府职能转变提供制度与行动支持 |
第三节 乡村治理视角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
一、运行低效:村民参与程度低 |
二、依附性强:依赖政府与村庄能人 |
三、意识淡薄:性别平等意识相对缺失 |
四、定位模糊:公益性与互助性不明 |
小结 |
第二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概况及特点 |
第一节 周山村及其社会组织概况 |
一、周山村的基本情况 |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概况 |
第二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特点 |
一、组织成员主体意识强 |
二、公益性与互助性凸显 |
三、村民参与程度高 |
四、性别平等观念注入 |
第三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生长的动力 |
一、周山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动力 |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推力 |
小结 |
第三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组织结构 |
一、有机性组织结构的内涵 |
二、“同心圆”式组织结构 |
三、“同心圆”式组织结构的特征 |
第二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社会动员 |
一、周山村社会组织骨干:社会动员的主导力量 |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社会动员策略 |
三、周山村妇女:社会动员不可或缺的群体 |
第三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的社会互动 |
一、周山村社会组织与社会互动 |
二、周山村社会组织与内外主体的互动 |
三、周山村妇女的发展与社会互动 |
小结 |
第四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主要领域 |
第一节 推进性别平等 |
一、性别平等的风俗变革 |
二、形式多样的社区教育 |
第二节 修订村规民约 |
一、参与修订村规民约的过程及方式 |
二、促进村规民约的深化与完善 |
三、推动村规民约的全面落实 |
第三节 探索社会经济 |
一、社会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
二、周山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理念 |
三、周山村社会经济的运行模式 |
小结 |
第五章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政治影响 |
一、拓宽民主政治的参与途径 |
二、提升村民的政治效能感 |
三、优化乡村治理主体结构 |
第二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经济影响 |
一、丰富乡村经济的发展理念 |
二、促进乡村集体资源公正分配 |
第三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文化影响 |
一、推进乡村性别文化的重构 |
二、培育乡村集体意识与公共精神 |
第四节 周山村社会组织对乡村治理的社会影响 |
一、维护乡村社会秩序 |
二、丰富乡村社会公共服务 |
小结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结论 |
(一)农村社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备参与乡村治理的能力 |
(二)农村社会组织参与并完善着乡村治理主体的格局 |
二、本研究的启示 |
(一)正视老人、妇女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 |
(二)性别平等视角应当纳入乡村治理进程 |
(三)民主协商促进民主与法治相统一 |
三、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对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机制创新研究 |
(二)对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规范性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周山村社会组织成员及部分村民调查问卷 |
附录2:周山村社会组织部分采访提纲 |
致谢 |
(10)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空间营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结构 |
第二章 中国乡村建设概述 |
2.1 中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与困境 |
2.1.1 中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 |
2.1.2 中国乡村建设发展困境 |
2.2 新时期中国乡村建设的需求 |
2.3 国内外不同乡建模式 |
2.3.1 非艺术推动的乡建模式 |
2.3.2 艺术介入乡村的实践案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艺术介入乡村相关案例分析 |
3.1 相关案例概述 |
3.2 相关案例分析归纳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艺术乡建下的艺术区域空间营造策略与方法 |
4.1 艺术乡建下的艺术区域空间营造的原则 |
4.1.1 尊重文脉的设计原则 |
4.1.2 互动性的设计原则 |
4.1.3 新旧共生的设计原则 |
4.2 艺术乡建下的艺术区域空间营造的设计方法 |
4.2.1 艺术区域的规划设计方法 |
4.2.2 建筑空间的设计方法 |
4.2.3 建筑立面的更新升级 |
4.2.4 设施构件的可循环利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空间营造设计分析 |
5.1 许村概况介绍 |
5.1.1 许村计划的缘起 |
5.1.2 自然人文环境 |
5.1.3 社会经济状况 |
5.1.4 区位分析 |
5.2 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空间营造 |
5.2.1 公共空间的营造现状 |
5.2.2 景观环境系统的构建 |
5.3 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规划与设计理念 |
5.3.1 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闲置建筑旧貌状况 |
5.3.2 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规划 |
5.3.3 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交通流线 |
5.3.4 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设计理念与目标 |
5.3.5 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设计方法 |
5.4 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文化活动 |
5.5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村民经济收益的提高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
致谢 |
四、试论我国新时期风俗文化的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语料库的山镇风俗文化英译研究——以戴乃迭《芙蓉镇》英译本为例[J]. 王飞云,汪晓莉.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 [2]新时期以来河南小说的民俗书写与乡土世界建构[D]. 刘幸. 河北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1978-2012)[D]. 谢春涛. 中国人民大学, 2021(12)
- [4]新时代背景下基层多民族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以宁夏的两个社区治理实践为例[D]. 撒磊.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5]新世纪西部乡土小说的审美维度研究 ——以陕、甘、宁为中心[D]. 隋军. 西藏民族大学, 2021(08)
- [6]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D]. 姜山. 吉林大学, 2020(08)
- [7]李杭育创作研究 ——以“寻根文学”为中心[D]. 李冰.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乡土课程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以中江县为例[D]. 唐毅.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9]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研究 ——以河南周山村为例[D]. 何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许村艺术公社艺术区域的空间营造设计研究[D]. 黄灵均. 广东工业大学, 2019(02)
标签:文化论文; 风俗文化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论文; 炎黄文化论文; 中原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