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制备储存稳定的LDPE/SBS共混物改性沥青(论文文献综述)
王丹阳[1](2021)在《PE/SiO2复合改性沥青温度相关特性研究》文中认为在基质沥青中添加不同类型的改性剂以提高沥青的高低温性能,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是当下沥青改性研究的重要方向。如何选择改性剂种类是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的关键。同时,基于国家建设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型公路以及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采用日常消耗量巨大的塑料(PE)类材料作为改性剂来提升沥青的路用性能是道路行业的研究热点。然而,由于塑料种类多且自身在沥青分子易发生团聚,从而使得塑料改性沥青在热储存过程中容易发生离析现象,限制了其大规模推广引用。与此同时,塑料改性剂虽提升了沥青高温性能,但目前对其低温性能的评价目前还存在争议。因此,为甄选适合的塑料改性剂,提升塑料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改善其存储稳定性,并对其低温性能演变规律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研究选取具有抗老化性的无机纳米材料SiO2作为添加剂与不同类型的塑料对基质沥青进行复合改性,基于存储稳定性试验、流变试验、低温试验,探讨了不同改性剂类型与不同添加剂掺量下复合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流变性能差异,甄选了最佳塑料改性剂类型与SiO2添加剂最佳掺量,综合评价了其低温性能演变规律,定量分析了复合改性沥青微观成分、结构形貌试验,对微观成分变化规律、结构形貌变化特征进行定量分析,得到其微观成分、结构形貌性能与宏观路用性能之间的关联。研究表明:(1)3种不同PE类塑料(LDPE、HDPE、LLDPE)复合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与塑料改性剂本身的性质有关。在相同SiO2掺量,不同塑料类型条件下,LLDPE改性剂由于其分子量分布较窄、熔点高、耐热性较好,其复合改性沥青整体软化点差较小,离析率低。SiO2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使沥青中的塑料改性剂分布均匀,形成较为分散的空间结构。然而,由于SiO2粒度小,在掺量较多时塑料颗粒将变得更加致密。且SiO2的亲油疏水物理特性使其在0.4%、0.6%掺量时会影响基质沥青的轻质组分含量,进而影响塑料改性沥青的存储稳定性。(2)PE/SiO2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如软化点、粘度等都是影响其存储稳定性的因素,通过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到其存储稳定性影响因素大小排序为:SiO2掺量>软化点>PG分级>针入度>粘度>70℃相位角。(3)PE/SiO2复合改性沥青相较于单一的塑料改性沥青来讲,其低温条件下的延度随着添加剂的增加而增大,因SiO2添加剂自身发散的性质的在内部结构形成了一种网状空间结构,与沥青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变大,在宏观上表现为低温延度的增大,提升了抗开裂能力。(4)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定量表征了老化前后复合改性沥青中主要官能团含量变化情况,研究发现含SiO2添加剂的复合改性沥青受老化作用的影响较小。利用Matlab图像处理技术对改性沥青的微观形貌进行量化表征,研究表明LLDPE复合改性沥青的的分散情况优于LDPE和HDPE复合改性沥青。(5)微、宏观关联度分析表明,与微观的官能团指数关联度较大的是宏观蠕变速率,离析程度与官能团指数因素关联相关性最低。与改性剂分布指数关联度较大的是70℃下的复数模量,改性剂的分布特征与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性能相关性较高,且0.2%SiO2添加剂的复合改性沥青各项指标较优于其它掺配比。
张星烁[2](2021)在《功能型LDPE/WGRT TPE及LDPE/EPDM TPV的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废旧轮胎胶粉(WGRT)共混型热塑性弹性体(TPE),以线型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SBS)作为增容剂,研究了增容前后体系的的力学性能、微观结构和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行为。以系列金相砂纸为模板,通过模板法构建了基于LDPE/WGRT TPE的柔性超疏水表面;研究了模板类型、基体组成对模压表面微观形貌和疏水性能的影响,采用经典超疏水理论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以解释其超疏水机理,并通过可视化图像对其黏附力和自清洁行为进行研究。此外,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了低密度聚乙烯(LDPE)/三元乙丙橡胶(EPDM)热塑性硫化胶(TPV),并以系列金相砂纸为模板通过模板法制备了基于LDPE/EPDM TPV的柔性超疏水/超亲油功能材料,系统研究了模板类型对模压表面微观形貌和疏水性能的影响,并将超疏水/超亲油性能的LDPE/EPDM TPV表面卷绕后放入直通阀中作为直吸式压力响应阀进行油水分离实验,探究了膜的种类、卷绕膜间隙、油的种类和分离压力对直吸式压力响应阀的油水分离能力、油水分离效率和油水分离速率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SBS增容前后LDPE/WGRT TPE的力学行为和粘弹行为研究结果表明,LDPE/WGRT质量比为40/60的TPE样品经SBS增容后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均显着提高;在单轴循环压缩过程中,增容前后的LDPE/WGRT TPE样品均存在明显的Mullins效应,且增容后样品的瞬时残余应变、内耗、阻尼因子(tanδ)和应力软化因子均显着下降,表明SBS增容可显着改善LDPE/WGRT TPE的高弹性;升温可增强LDPE/WGRT TPE Mullins效应的回复程度,且最佳回复温度为100 ℃,SBS增容也可使体系回复能力进一步提升。(2)以系列金相砂纸为模板,通过模板法在前期制备的LDPE/WGRT TPE样品基体上构建了超疏水表面。疏水性测试结果表明,增容剂SBS可以显着提高材料超疏水性能,且以W10砂纸模压LDPE/SBS/WGRT TPE(质量比为40/15/60)的表面具有最佳的超疏水性能(接触角为164.6°±3.0°,滚动角为4.4°±1.9°),通过光学图像观察证明该表面具有较低的粘附力和自清洁性能。FE-SEM观察表明模压后TPE表面存在大量由LDPE塑性形变产生的纤维状粗糙结构,这些纤维状结构呈卷曲状且厚度约40μm,通过Cassie模型公式进行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3)采用动态硫化法制备的LDPE/EPDM TPV(质量比为60/40)的样品为基体,以系列金相砂纸为模板,通过模板法构建了基于LDPE/EPDM TPV的柔性超疏水/超亲油表面,系统研究了模板类型对TPV模压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W7砂纸模压的LDPE/EPDM TPV样品表面具有最佳超疏水性能的同时兼具超亲油性能。FE-SEM观察发现TPV模压表面存在大量纤维状撕裂带结构,证明TPV在模压后与砂纸剥离的过程中树脂相发生塑性形变使得表面具有复杂的粗糙结构;采用Cassie模型公式计算所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4)将超疏水/超亲油LDPE/EPDM TPV表面卷绕后放入直通阀中组成直吸式压力响应阀并用于油水分离实验,系统研究了分离膜种类、分离膜间隙和油的种类对直吸式压力响应阀油水分离能力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分离膜间隙和分离压力对直吸式压力响应阀油水分离效率和油水分离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吸式压力响应阀具有优异的油水分离能力,且分离膜种类、分离膜间隙和油的种类可显着影响其油水分离能力;分离膜间隙和分离压力可显着影响其油水分离效率和油水分离速率。
李艺铭[3](2021)在《树脂橡胶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耐候性的研究》文中指出丁苯橡胶(SBR)改性沥青自从被发现及使用以来一直以较好的低温性能而着称,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荷载及频次的不断增加,SBR改性沥青高温抗变形能力的不足以及老化后性能劣化严重的问题逐渐在使用中突显出来,影响SBR改性沥青的使用与发展。为提高SBR改性沥青高温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能,使其应用于夏炎热冬寒冷地区的气候环境,开展SBR改性沥青的进一步综合改性研究。采用物理共混法,在基质沥青中加入丁苯橡胶(SBR)和热塑性酚醛树脂(PF)进行综合改性,制备成树脂橡胶改性沥青(PSBR)。通过物理性能试验,研究两种改性剂的掺配比例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化PSBR的制备工艺参数。采用动态力学分析法(DMA)结合CAM模型分析PSBR在宽温度域内的流变特征,研究PF对SBR改性沥青抗永久变形能力的影响;通过线性振幅扫描试验(LAS)研究PSBR的耐久性及抗老化能力。利用旋转薄膜烘箱(RTFOT)室内模拟沥青不同程度的老化,对比研究老化作用对沥青物理及流变性能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荧光显微镜(FM)在微观尺度下研究沥青结合料的热稳定性,探究其行为机理。在此基础上,对PSBR混合料原样及经短期、长期老化后的混合料分别进行浸水马歇尔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研究老化、水侵蚀以及冻融循环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并基于Logistic损伤模型研究不同条件下沥青混合料的损伤行为特征。此外,分别对PSBR混合料原样、短期及长期老化后的混合料进行不同次数的冻融循环(5/10/15、50/100/150)作用,利用半圆弯拉疲劳试验(SCB)研究老化、温度变化、冻融循环等气候环境因素作用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研究PSBR混合料的耐候性,考虑环境因素研究PSBR混合料疲劳寿命规律。研究结果表明:PF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SBR改性沥青的物理及流变性能,拓宽使用温度范围,使其适用于更高的交通荷载等级。SBR与PF的掺配比例及制备工艺参数对PSBR的性能影响较大,综合考虑PSBR性能及其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改性剂的最佳掺配比例为3%PF+4%SBR(S4P3),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剪切温度175℃、剪切时间45min、剪切速率为3500rpm。PSBR不但高低温性能良好,同时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PSBR在长期老化过程中,羰基及亚砜类化合物生成少且生成速率较低,丁二烯键裂解速率低,化学体系保持稳定性。PSBR、SBR和基质沥青中大分子(LMS)的含量与不可恢复蠕变柔量(Jnr)及蠕变恢复率(R)具有较好的相关性。LMS的含量越高,不可恢复蠕变柔量越小,蠕变恢复率越大,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越小。PF加入后的SBR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及水稳定性明显改善,与SBR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动稳定度能提高74%、累积变形量可降低25%;冻融损伤发展速度和冻融损伤程度更低,且老化作用对水稳定性的影响更小。建立了考虑老化和冻融作用的PSBR混合料疲劳寿命方程。SCB疲劳试验结果表明PSBR混合料具有更加良好的耐久性,加入PF可以有效减缓老化、冻融及水分侵蚀等气候因素对混合料耐久性产生的影响。与SBR改性沥青混合料相比,PSBR混合料的疲劳寿命在10℃、15℃、20℃下分别提高了 65.7%、65.2%、75.7%;疲劳寿命损失率更小,且损失率曲线斜率低,具有更加良好的耐候性。综上所述,PSBR及其混合料具有较好的高低温性能及耐候性能,并可在较长时间内维持性能的稳定,适用于夏炎热冬寒冷地区的沥青路面。研究结果可为耐久性路面的建设提供技术性能优良、耐候性强的新型路面材料。
聂鑫垚[4](2020)在《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相容体系和流变学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性能改性沥青具有优异的高低温性能以及流变性质,可用于高抗车辙性能的场景或特种路面,从技术和成本的角度考虑,高浓度SBS改性沥青是实现沥青材料高性化的可行方案之一。SBS与沥青之间在分子量、极性、密度上的差异较大,高浓度的SBS难以分散在沥青中,需要改善SBS与沥青之间的相容性,以解决加工困难、产品性质较差的问题。此外,基质沥青质量变差,也加剧了相容性的矛盾。因此,为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开发绿色环保的增容体系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 SBS在沥青中的分散过程,研究了 SBS的分子结构、分子量、S/B 比对其在沥青中分散过程的影响,讨论了 SBS的浓度、性质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质和流变性质的影响,并根据SBS在沥青中的溶胀机理和聚合物共混理论,提出了在高沥青质含量、高浓度SBS条件下的增容机理,即补充芳香分提高SBS的溶胀程度或加入第三组分降低沥青相和SBS相之间的界面张力。为探索增容机理,开展了芳烃油和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酯的废生物油作为第一种相容剂的研究。结果表明,芳烃油可以有效提高SBS在沥青中溶胀程度;废生物油可以明显缩小SBS在沥青中的分散粒径,这可能是由于其极性、表面性质刚好满足作为SBS相和沥青相之间相界面的条件。此外,废生物油作为相容剂制备出的改性沥青具有优异的低温延度、弹性恢复以及抗老化性,均显着高于传统的芳烃油相容剂。针对第一种相容剂加入导致的改性沥青高温性能下降,开展了采用C9石油树脂作为第二种相容剂的研究。研究了 C9石油树脂浓度对改性沥青微观形貌、物理性质以及流变性质的影响规律;采用溶解度参数的计算和分析、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荧光显微镜(FM)等手段,研究了 C9石油树脂与沥青、SBS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发现其可以在沥青相中的软沥青质(Maltene)组分与SBS中的PS相畴之间充当相界面,从而达到缩小分散粒径、强化网状结构的目的。采用废生物油/C9石油树脂制备出的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的软化点、60℃零剪切黏度、5℃延度分别达到了93.5℃、67391 Pa·s、54.7cm,远高于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技术要求。基于聚合物共混理论,研究了废生物油/C9石油树脂复合增容体系对制备工艺参数的影响。在本文实验条件下,该复合增容体系可将SBS在沥青中的分散时间从3h缩短到1h以内,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改性沥青的物理、流变性质。提出了一种硫磺与沥青预反应、后分散SBS的预硫化工艺,解决了采用传统工艺中由于局部硫磺(交联剂)浓度过高导致生成不熔不溶物的问题。该工艺制备出的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在热储存后几乎不发生离析,且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流变性质。
文颖峰[5](2020)在《导热型沥青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文中研究指明微电子元器件的高度集成化和微型化导致热功率密度急剧升高,有效散热成为电子设备稳定可靠运行的关键。在元器件和热沉之间填充高导热性能的热界面材料,有利于降低接触热阻、促进热量耗散,从而保证电子设备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因此,研究、开发低成本、高性能的热界面材料成为推动电子产业发展的关键。沥青具有优异的粘接性能和密封性能,且易加工、价格低廉,是极具潜力的热界面材料基体。但沥青热导率低、力学性能弱、耐热性差,难以满足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的需求。本学位论文选用价格低廉的沥青为基体,通过添加高导热填料构建有效的填料导热网络以提高沥青的导热性能,同时提高沥青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论文的主要工作与学术贡献如下:(1)采用预混料法,将表面接枝硅烷偶联剂的微米氧化铝粒子(m Al2O3)分散在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三嵌段共聚物(SBS)中,然后与沥青共混,制备了Al2O3微米粒子选择性分布在SBS相中的沥青/SBS/sd-Al2O3复合材料。SBS/m Al2O3相形成的导热网络结构提高了沥青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模量、拉伸强度和软化点。同时沥青/SBS共混物的成本仅为环氧树脂、硅橡胶类热界面材料基体的1/5、1/6,选用沥青/SBS共混物作为热界面材料的基体在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2)为进一步提高沥青/SBS/sd-Al2O3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热性,采用高效、环保、可控的高能电子束对沥青基复合材料进行辐照。在电子束辐照过程中,SBS发生交联反应,同时与沥青进行接枝反应,提高了富SBS相的力学性能,强化了富SBS相与富沥青质相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沥青/SBS/sd-Al2O3复合材料经电子束辐照后,导热性能几乎保持不变,但其拉伸强度、模量和耐热性得到显着的提升。(3)采用液相剪切法,在SBS/NMP溶液中实现了石墨的原位剥离和非共价修饰,然后将共沉淀制备的SBS/石墨纳米片(GNP)纳米复合材料与沥青进行共混,制备GNP选择分布于SBS相中的沥青/SBS/sd-GNP复合材料。SBS/GNP纳米复合材料中的GNP分散均匀、界面热阻低,在沥青/SBS/sd-GNP复合材料中形成高效的导热通路,显着提高了沥青基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与球形微米Al2O3粒子相比,GNP更容易形成高效的导热通路,沥青/SBS/sd-GNP复合材料在2.9 vol%填充量下的填料导热增幅()为30.7%,远高于沥青/SBS/sd-Al2O3在30 vol%填充量下的值(9.3%)。(4)采用工艺简便、高效、环保的三辊研磨法,在沥青中原位剥离石墨。GNP在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中形成完善的导热网络。当填充量为25 vol%时,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为1.95 W·m-1·K-1,比直接熔融混合制备的沥青/c-GNP复合材料高出114%。同时,GNP在沥青基体中分散均匀、与沥青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强,因此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模量、拉伸强度和软化点。
关铭鑫[6](2020)在《充油SBS/LLDPE/EVA共混体系微相结构与压缩性能的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开发出一种具有优异密封性能和高实用性的新型密封材料,本研究以充油聚苯乙烯-聚丁二烯-聚苯乙烯(SBS)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为主要原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辅料,通过熔融共混的方式制备出了充油SBS/LLDPE/EVA共混体系,并探索了各组分含量对体系力学性能、加工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充油SBS/LLDPE/EVA质量比为50/35/15的共混试样在定应变为40%(参考盖垫包装时的实际形变值)的条件下压缩应力可以满足作为瓶盖盖垫的要求,且经三次循环压缩后回弹性能没有明显变化,其应力-应变曲线还能用于指导实际工业生产。此外,体系的硬度和压缩模量随着充油SBS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LLDPE含量增加而增大,而熔融指数(MFR)变化趋势则与此相反;EVA的含量对体系的硬度和MFR影响均不显着。(2)充油SBS、LLDPE含量对共混体系透明度的影响并不显着,但EVA的加入可以提高体系的透明度,在加入含量较低时变化显着。充油SBS含量的增加会降低体系的相容性,LLDPE则与之相反。EVA含量的增加会促进体系的相分离,并使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移动,内耗增大。(3)在定应变压缩的条件下,体系应力随时间推移而衰减,衰减速度先快后慢,且温度越高,初始应力越小。根据时温等效原理(TTS),不同温度下的应力松弛曲线可叠合为一条应力松弛模量总曲线,该曲线可以预测到体系1.5×108s(约4.7年)的应力松弛行为,此时对应的应力依然可以满足密封要求;同时可以得到对应的WLF方程,且拟合程度较好。广义Maxwell模型对体系应力松弛曲线拟合效果较好,且n值越大,拟合效果越好,但拟合参数也会越多。
陈文强[7](2020)在《基于网络结构演化的聚乙烯改性沥青的流变及稳定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聚乙烯(PE)改性沥青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聚乙烯改性沥青高温储存稳定性为切入点,通过添加聚乙二醇(PEG)稳定聚乙烯网络结构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通过改变聚乙二醇的分子量、聚乙二醇的含量、添加反应性物质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等实验条件,制备不同体系的改性沥青,从而获得具有高模量、高弹性、高温稳定性较好的改性沥青材料。考察不同分子量的PEG对沥青/PE体系的影响。研究发现,改性沥青复合模量的提高并不是随着PEG分子量的增大而呈现单调递增关系,其中改性效果较好的两种PEG分子量为8×102和8×106。结合DSC结果,当温度低于70°C(PEG8×106的熔点附近)时,复合模量最高的为PEG8×106的沥青/PE/PEG体系,当温度高于70°C时,复合模量最高的为PEG8×102的沥青/PE/PEG体系。相分离结构表明,PE富集相在所有的改性沥青体系中均形成网络结构,有助于提高改性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在180°C恒温退火过程中,PEG8×102的沥青/PE/PEG体系具有更稳定的网络结构,从而提高了改性沥青的复合模量,反映了其较好的抗变形性能和抗车辙性能。基于前一部分的研究结果,PEG分子量为8×102的沥青/PE/PEG体系具有很好的流变性能,以及其在改性沥青体系中为非晶态,能直接区分结晶相和非晶相,以便清楚地观察PE富集相网络结构的演化过程。考察不同含量的PEG对沥青/PE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E含量不变而PEG含量逐渐增大时,改性沥青的复合模量整体提高,且各体系的复合模量随温度的变化都呈现出一个先下降再保持稳定的趋势,即存在一个模量平台,反映出改性沥青在平台温度范围内的流变稳定性,直至PE完全熔融平台模量才陡然下降。PEG含量的增大可以有效降低平台起始温度,使得改性沥青的高温流变稳定性与实际路面的最高温度相匹配。相分离结构表明,沥青/PE/PEG体系都能通过粘弹相分离形成由PE富集相构成的网络结构,而PEG含量较高时,PEG形成的分散相可防止PE相网络结构的破碎,从而提高体系的复合模量及抗车辙性能。基于以上研究,选用分子量为8×102的PEG,它的羟值较高,化学反应活性较高,与MDI发生化学反应提供条件。以沥青/PE/PEG体系为主体,向体系中加入反应性物质MDI进行改性沥青。研究发现,MDI的加入不会影响改性剂的熔融结晶行为,但能提高改性沥青的复合模量,其流变性能的提高与改性沥青体系中新物质生成有关。相分离结构表明,加入MDI后的改性沥青体系,PE富集相网络结构的分散性、互连性、高温稳定性更好,有助于平衡和稳定改性沥青性能。
王文奇[8](2018)在《新型有机降黏型温拌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占国土面积四分之一的青藏高原等地区进一步修建公路是必然趋势。因为温拌沥青技术节能减排、对环境友好、延长施工的季节、适合高原地区的应用、扩大沥青混合料的应用范围,有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和推广必要性。我国需要价格较低、性能较好的国产沥青温拌剂,更需要可以对沥青改性的温拌沥青改性剂。本文依托四川省教育厅项目“低碳环保沥青路面材料新技术及工程应用研究”(项目编号:16ZB0164)、省部级学科平台课题“绿色节能的沥青路面材料研究及其工程应用”(项目编号:szjj2015—074)、道路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金“基于节能减排的沥青路面材料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编号:15206569),分别以国产的有机降黏型的ACMP温拌改性剂、ACMP温拌改性沥青、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开展试验和理论研究。重点对沥青微观结构、纳观结构以及温拌机理、改性机理等基础理论开展研究,研究了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并研究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以及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温拌改性沥青路面进行寿命预测。主要的研究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开展了国产新型的ACMP温拌改性剂、温拌改性沥青的性能试验,并与基质沥青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综合各项指标,确定了ACMP—1型、ACMP—2型和ACMP—3型温拌改性剂的内掺法的最佳掺量分别是8%、9%、15%。(2)针对我国目前温拌改性沥青基础理论研究还存在不够完善的问题,采用扫描电镜、荧光电镜、原子力显微等仪器对ACMP温拌改性沥青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结合红外光谱、能谱分析、核磁共振谱等分析,对ACMP温拌改性沥青的分子结构、温拌机理和改性机理等基础理论进行研究。通过上述微观和纳观的手段,结合红外光谱、能谱分析、核磁共振谱,从表面微观和纳观、化学组分、分子结构、胶体结构类型、能谱等角度分析研究了该材料的温拌机理;从分散相、分子量、相容性、反应和交联、聚合物共混、胶体结构类型等角度研究了该材料的改性机理。通过研究ACMP温拌改性剂的降黏机理,分析阐述了温拌改性剂对沥青实现温拌的技术原理;通过研究ACMP温拌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分析了施工完成后提高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改性技术原理。(3)开展了以密实悬浮结构AC—13型为代表的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以及密实骨架结构SMA—13型为代表的两种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采用ACMP—1型温拌改性沥青,对于通常比AC沥青混合料更难拌和的SMA沥青混合料,采用120℃的拌和温度,可以延长拌和时间至120s。基于工程经验分析、室内试验与理论研究,指出了确定ACMP—1型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温度的方法,通过实验室试拌和并调整拌和温度,该方法比黏度—温度曲线方法更为恰当。完成试验和理论研究,在此的基础上指出:综合研究后确定ACMP—1型温拌改性沥青在130℃140℃、ACMP—2型温拌改性沥青在110℃120℃、ACMP—3型温拌改性沥青在70℃80℃拌和混合料。通过开展冻融劈裂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弯曲等试验,研究并检验了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通过试验,验证了国产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部分指标,如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超过基质沥青的热拌的相同级配的混合料,性能与进口温拌沥青混合料相当。研究了新型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分析其强度增长的特点,并做了机制分析。(4)选择适用范围更广、性能较好的AC—13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UTM等试验设备,开展了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小梁试件疲劳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该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小梁的抗疲劳的性能,论证了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特性。验证了ACMP温拌改性沥青AC—13型混合料的疲劳试验性能超过基质沥青的AC—13型混合料的试验数据,但不及SBS改性沥青AC—13型混合料的、橡胶改性沥青AC—13型混合料的以及温拌橡胶改性沥青AC—13型混合料的。(5)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使用MATLAB软件编制程序,结合路面变寿命设计理念,构建出了预测温拌改性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的方法。该方法切实可行,精度较高。(6)依托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试验路和实体工程,进行了ACMP且温拌改性沥青的成本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的效益分析,验证了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工程应用的可行性和显着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该技术既可以对混合料实现温拌,还可以对沥青实现改性,有助于沥青混合料在低温地区的推广应用,有助于延长沥青路面寒冷季节的施工时间,还充分利用废旧材料,是一项环境友好、节能减排的技术。
梁明[9](2017)在《聚合物改性沥青多相体系的流变学和形态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性沥青作为集料的胶结料广泛应用在路面铺装上,路面性能主要由沥青的性能决定。然而,近年来交通量和车辆载重的快速增加及极端气候对路面的整体性形成严峻的考验,导致了车辙、开裂等病害,这些问题都与沥青的流变性、黏弹性直接相关。因此,研究沥青的流变学是提高沥青材料性能及解决路面病害的根本途径。而聚合物的结构对改性沥青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深入研究改性沥青“结构-性能”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实际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并结合荧光显微镜(FM)、统计分析方法、相场理论(PFT)等研究了聚合物改性沥青多相体系的黏弹性、相态、相容性和储存稳定性;深入分析了聚合物结构与黏弹性及相态与黏弹性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判定相容性的流变学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及相场理论模拟了改性沥青的相分离过程和储存稳定性。主要内容如下:为研究典型改性沥青的“构-效”关系,利用DSR和BBR分别对不同结构的四种典型改性沥青(SBS、PE、EVA和胶粉改性沥青)进行了全面的流变学测试,并结合时-温等效原理、广义Maxwell模型等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讨论,得到了SBS的嵌段比、PE的密度、EVA的VA含量及胶粉的粒径对黏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最佳的嵌段结构使得SBS的模量、零剪切黏度等指标最大;S/B的增加使得沥青对剪切变得不敏感而且低温脆性增加。MDPE对沥青高温性能提高最显着,呈现明显的剪稀现象,并采用Ostwald模型描述了该剪稀现象;LLDPE对低温性能提高最明显。EVA中VA的增加使得高温性能先变好后变差,而低温性能呈单调性变好。随胶粉粒径的增加,胶粉改性沥青的模量和零剪切黏度增大,体系趋向于非牛顿流体,沥青黏度对温度的敏感性降低。采用流变曲线研究了改性沥青的相容性,对主曲线、等时图、Black digrams、Han图和Cole-Cole图进行了优选,发现Cole-Cole曲线的对称性与体系的相容性存在最直接的对应关系,曲线对称性好对应着相容性好,并且准确性和灵敏度较好。进一步采用该判据研究了聚合物结构对改性沥青相容性的影响,发现嵌段比适中的SBS及LDPE的相容性最好,增加VA含量及减小胶粉粒径有利于提高相容性。流变学方法研究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的结果表明,S/B=30/70的SBS改性沥青最稳定,增加VA含量及减小胶粉粒径使得储存稳定性变好。Cole-Cole图判断出的相容性与实际储存稳定性结果存在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采用荧光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结构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微观相态,并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定量表征了聚合物相的尺度和分布。深入分析了微观相态与宏观黏弹性、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BS改性沥青的三种相结构(SBS相为分散相、双连续相和SBS为分散介质)与储存模量的依频、依温曲线存在很强的对应关系,对相态的区分较灵敏。为探究改性沥青相分离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改性沥青的相分离过程,建立了适用于聚合物改性沥青多相体系的相场模型,并确定了各改性沥青的相场模型参数;为更真实的模拟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将Navier-Stokes方程和相场模型进行耦合,进一步模拟了SBS、PE和EVA改性沥青实际热储存条件下的微观相态变化,并用实验结果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耦合Navier-Stokes方程的相场模型可以较真实的模拟改性沥青实际热储存过程中的相态变化,模拟结果清晰的显示了改性沥青在热储存过程中聚合物和沥青发生相分离的全部过程。模拟结果与储存稳定性研究结果是一致的,且模拟图像接近荧光显微图像。
杨勇[10](2017)在《废旧轮胎再生炭黑改性沥青应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每年都产生大量的废旧轮胎,热解是处理废胎的最优途径之一,将热解炭黑用于沥青改性是大量回收利用废胎、使废物增值的有效办法。本文将热解炭黑应用于沥青改性,改性后沥青的部分性能(如高温性能)显着提升,为使其它性能进一步改善,利用再生炭黑与废胎胶粉、胶粉塑料合金、SBS对沥青进行复合改性,通过沥青和混合料试验对相应改性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行探究,提出废旧轮胎再生产物(尤其是炭黑)在沥青中较优的利用模式,以弥补再生炭黑、废胎胶粉或胶粉塑料合金单独对沥青改性时性能的短板,使废胎再生产物得到合理的利用,降低改性沥青的生产成本。本研究先采用再生炭黑对沥青进行改性,检测其针入度、软化点和低温延度指标,评价其对沥青的改性效果,进而分别选定橡塑合金掺量和炭黑掺量为自变量,对橡塑合金/SBS复合改性沥青和再生炭黑/橡塑合金/SBS复合改性沥青进行深入研究,着重从常规性能(针入度、延度、软化点、TFOT和离析)、流变性能(温度扫描、频率扫描、多应力重复蠕变恢复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弯曲蠕变劲度试验以及布氏粘度试验)两个不同的测量体系对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和施工可操作性能进行评价。本文对沥青混合料进行了标准马歇尔试验、车辙试验、低温小梁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水稳定性。通过研究发现,(1)再生炭黑对沥青有明显的加劲作用,可改善沥青的高温性能,对低温性能影响不大;(2)胶粉塑料合金、SBS复合改性使沥青的高温性能更加突出,低温延度有所减小,但低温性能仍旧较好;(3)再生炭黑、胶粉塑料合金、SBS复合改性沥青高温性能最优,高温贮存稳定性和弹性良好,抗疲劳性有所改善,低温性能影响不大;(4)再生炭黑对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有提升明显,低温柔韧抗裂性有所改善,水稳定性能影响不大。胶粉塑料合金与SBS两种改性剂复合用于沥青改性,做到优势互补。发挥SBS高温优势的同时又体现橡塑合金对沥青低温柔韧性能的改善,在橡塑合金与SBS复合改性的基础上,再加入热解再生炭黑,可进一步改良复合改性沥青的抗高温、抗老化的能力,且对低温柔韧性能、水稳定性能影响不大。
二、制备储存稳定的LDPE/SBS共混物改性沥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制备储存稳定的LDPE/SBS共混物改性沥青(论文提纲范文)
(1)PE/SiO2复合改性沥青温度相关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发展趋势 |
1.2.1 改性剂类型及改性机理 |
1.2.2 塑料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研究 |
1.2.3 塑料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原材料及试验设计 |
2.1 原材料 |
2.1.1 基质沥青 |
2.1.2 塑料改性剂(PE) |
2.1.3 SiO_2 |
2.2 试验设计 |
2.2.1 复合改性沥青制备工艺 |
2.2.2 三大指标试验与粘度、老化试验 |
2.2.3 动态剪切试验 |
2.2.4 离析试验 |
2.2.5 低温弯曲梁流变试验 |
2.2.6 傅里叶红外光谱试验 |
2.2.7 荧光显微试验 |
3 PE/SiO_2复合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研究 |
3.1 PE/SiO_2掺配比例对基础物理性能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 |
3.1.1 掺配比例对基础物理性能的影响 |
3.1.2 掺配比例对流变性能的影响 |
3.2 PE/SiO_2掺配比例对存储稳定性的影响 |
3.2.1 基于软化点差的评价 |
3.2.2 基于离析率的评价 |
3.3 存储稳定性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3.1 灰色关联度 |
3.3.2 影响因素敏感性灰色关联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PE/SiO_2复合改性沥青低温性能研究 |
4.1 PE/SiO_2掺配比例对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影响 |
4.1.1 低温延度 |
4.1.2 低温蠕变性能 |
4.2 PE/SiO_2掺配比例对老化后改性沥青低温性能影响 |
4.2.1 延度保留率 |
4.2.2 蠕变速率/劲度模量损失率 |
4.3 本章小节 |
5 复合改性沥青微观性能与宏观性能关联分析 |
5.1 微观性能研究 |
5.1.1 组成成分分析 |
5.1.2 微观形貌特征 |
5.2 多尺度影响因素关联度分析 |
5.3 本章小节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功能型LDPE/WGRT TPE及LDPE/EPDM TPV的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废旧高分子材料概述 |
1.1.1 废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危害、来源、分类与回收利用 |
1.1.2 废旧橡胶胶粉的分类、来源、制备及应用 |
1.1.3 废旧轮胎胶粉(WGRT)概述 |
1.1.3.1 废旧轮胎胶粉(WGRT)的制备与性能 |
1.1.3.2 废旧轮胎胶粉(WGRT)的组成及分类 |
1.1.3.3 废旧轮胎胶粉(WGRT)的应用现状与前景展望 |
1.2 热塑性弹性体(TPEs)概述 |
1.2.1 热塑性弹性体(TPEs)的发展历程 |
1.2.1.1 热塑性弹性体(TPEs)的分类、制备、结构及性能 |
1.2.1.2 热塑性弹性体(TPEs)的行业分析及发展前景 |
1.2.2 热塑性硫化胶(TPVs)的相关研究 |
1.2.2.1 热塑性硫化胶(TPVs)的硫化体系、分类方式及制备方法 |
1.2.2.2 热塑性硫化胶(TPVs)的微观结构表征与性能 |
1.3 热塑性弹性体(TPEs)的功能化研究 |
1.3.1 超疏水现象概述 |
1.3.1.1 超疏水表面的理论研究 |
1.3.1.2 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
1.3.1.3 超疏水表面的实际应用与发展前景 |
1.3.2 油水分离材料研究概述 |
1.3.2.1 油水分离材料的理论基础 |
1.3.2.2 油水分离材料的分类方式及制备方法 |
1.3.2.3 油水分离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 |
1.4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LDPE/EPDM TPV的制备、结构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主要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系列LDPE/WGRT TPE的制备 |
2.2.4 力学性能测试 |
2.2.4.1 拉伸强度及扯断永久变形的测试 |
2.2.4.2 撕裂强度测试 |
2.2.4.3 硬度测试 |
2.2.4.4 100%定伸永久变形测试 |
2.2.5 压缩Mullins效应及其可逆回复 |
2.2.6 微观相结构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系列未增容LDPE/WGRT TPE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
2.3.1.1 系列未增容LDPE/WGRT TPE的微观结构 |
2.3.1.2 系列未增容LDPE/WGRT TPE的力学性能 |
2.3.1.3 未增容LDPE/WGRT=40/60 体系TPE的粘弹行为分析 |
2.3.2 系列SBS增容LDPE/WGR=40/60 体系TPE的微观结构与性能 |
2.3.2.1 SBS增容LDPE/WGRT TPE的微观结构 |
2.3.2.2 系列SBS增容LDPE/WGRT TPE的力学性能 |
2.3.2.3 SBS增容前后LDPE/WGRT TPE的粘弹行为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DPE/WGRT TPE表面疏水结构的构建及自清洁行为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原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系列增容前后LDPE/WGRT TPE模压表面的制备 |
3.2.4 疏水性能测试 |
3.2.4.1 接触角测试 |
3.2.4.2 滚动角测试 |
3.2.4.3 表面能测试 |
3.2.4.4 水滴黏附行为测试 |
3.2.4.5 自清洁行为测试 |
3.2.5 微观相结构表征 |
3.2.5.1 超疏水LDPE/WGRT TPE的表面形貌结构 |
3.2.5.2 超疏水LDPE/WGRT TPE的侧面脆断形貌结构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基体材料组分对模压LDPE/WGRT TPE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3.3.1.1 WGRT含量对模压LDPE/WGRT TPE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3.3.1.2 增容剂SBS对模压LDPE/WGRT TPE表面疏水性的影响 |
3.3.2 水滴在超疏水LDPE/WGRT TPE表面的黏附行为 |
3.3.3 超疏水LDPE/WGRT TPE表面的自清洁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疏水/超亲油LDPE/EPDM TPV油水分离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主要原料 |
4.2.2 主要设备仪器 |
4.2.3 系列LDPE/EPDM TPV模压表面的制备 |
4.2.4 润湿性能测试 |
4.2.4.1 疏水性测试 |
4.2.4.2 亲油性测试 |
4.2.4.3 滚动角测试 |
4.2.4.4 表面能测试 |
4.2.5 油水分离性能测试 |
4.2.5.1 油水分离能力测试 |
4.2.5.2 油水分离效率及油水分离速率测试 |
4.2.6 微观相结构表征 |
4.2.6.1 超疏水/超亲油LDPE/EPDM TPV的表面形貌结构 |
4.2.6.2 超疏水/超亲油LDPE/EPDM TPV的侧面脆断形貌结构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系列LDPE/EPDM TPV模压表面的疏水亲油性 |
4.3.2 超疏水/超亲油LDPE/EPDM TPV模压表面油水分离性能相关研究 |
4.3.3 分离膜种类及层间隙对油水分离临界抽力的影响 |
4.3.4 直吸式压力响应阀对不同油的分离能力 |
4.3.5 直吸式压力响应阀油水分离效率的影响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社科论文 |
攻读学位期间申请专利情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3)树脂橡胶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耐候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制备工艺对树脂橡胶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1.1 沥青 |
2.1.2 改性剂 |
2.2 树脂橡胶改性沥青(PSBR)的制备 |
2.3 掺配比例对PSBR性能的影响 |
2.3.1 PSBR的物理性能分析 |
2.3.2 PSBR的温度敏感性分析 |
2.3.3 PSBR的稳定性分析 |
2.3.4 PSBR最佳掺配比例的确定 |
2.4 PSBR制备工艺参数的优化 |
2.5 本章小结 |
3 树脂橡胶改性沥青的流变特性及耐久性 |
3.1 试验方法 |
3.2 PSBR主曲线的建立及粘弹特性分析 |
3.2.1 频率扫描试验(FS) |
3.2.2 时间-温度等效原理 |
3.2.3 CAM模型拟合 |
3.2.4 主曲线分析 |
3.3 温度对PSBR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1 温度扫描试验(TS) |
3.3.2 弯曲流变试验(BBR) |
3.3.3 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MSCR) |
3.4 基于线性振幅扫描的PSBR耐久性分析 |
3.4.1 线性振幅扫描试验(LAS) |
3.4.2 PSBR耐久性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树脂橡胶改性沥青的热稳定性 |
4.1 试验方法 |
4.2 老化时间对PSBR性能的影响 |
4.2.1 老化时间对PSBR三大指标的影响 |
4.2.2 老化时间对PSBR流变性能的影响 |
4.3 老化时间对PSBR微观结构特征的影响 |
4.3.1 FTIR结果分析 |
4.3.2 GPC结果分析 |
4.3.3 FM结果分析 |
4.4 树脂橡胶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分析 |
4.5 微观结构特征与沥青性能的相关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树脂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高低温性能及水稳定性 |
5.1 沥青混合料的组成设计 |
5.1.1 矿料 |
5.1.2 最佳沥青用量 |
5.2 PSBR混合料路用性能 |
5.2.1 高温稳定性 |
5.2.2 低温抗裂性 |
5.2.3 水稳定性 |
5.3 混合料的老化及水稳定性试验方法 |
5.3.1 短期老化(STOA) |
5.3.2 长期老化(LTOA) |
5.3.3 浸水马歇尔试验 |
5.3.4 冻融循环试验 |
5.4 老化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5.5 冻融作用对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的影响 |
5.5.1 常规多次冻融循环作用(CFT) |
5.5.2 快速多次冻融循环作用(RFT) |
5.6 冻融循环过程中损伤特性 |
5.6.1 Logistic损伤模型 |
5.6.2 损伤模型建立及结果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气候条件对树脂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 |
6.1 疲劳试验方法 |
6.1.1 试件制备 |
6.1.2 试验过程及参数 |
6.2 温度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 |
6.3 冻融作用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 |
6.3.1 冻融后试件破坏形式分析 |
6.3.2 CFT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 |
6.3.3 RFT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 |
6.4 老化作用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 |
6.4.1 短期老化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 |
6.4.2 长期老化对沥青混合料耐久性的影响 |
6.5 沥青混合料疲劳寿命预估模型的建立 |
6.6 混合料耐久性与沥青耐久性的相关性分析 |
6.6.1 失效破坏 |
6.6.2 疲劳寿命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4)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相容体系和流变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课题背景 |
1.2 沥青改性技术的发展 |
1.2.1 沥青改性的意义 |
1.2.2 沥青改性技术 |
1.3 SBS改性沥青技术 |
1.3.1 SBS改性沥青的改性机理 |
1.3.2 相容性和热力学相容性 |
1.3.3 基质沥青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1.3.4 SBS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1.3.5 加工工艺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1.4 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添加剂 |
1.4.1 相容剂 |
1.4.2 增塑剂 |
1.4.3 稳定剂 |
1.4.4 抗氧化剂 |
1.5 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流变学 |
1.5.1 流变性质的评价 |
1.5.2 流变性质与改性沥青微观结构的关系 |
1.6 聚合物共混理论 |
1.6.1 共混物的基本形态 |
1.6.2 共混物的相界面 |
1.6.3 影响共混物形态的因素 |
1.7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内容和方法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原料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基质沥青 |
2.2.3 SBS改性剂 |
2.2.4 相容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基质沥青及油品的四组分分析 |
2.3.2 SBS在沥青中的溶解实验 |
2.3.3 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 |
2.3.4 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评价 |
2.3.5 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表征 |
2.3.6 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的表征 |
2.3.7 其他分析方法 |
第3章 基于高浓度SBS对改性沥青影响的相容机理研究 |
3.1 SBS的表征 |
3.1.1 核磁共振氢谱 |
3.1.2 凝胶渗透色谱 |
3.2 SBS在沥青中的溶解分散过程 |
3.2.1 SBS的分子结构对分散过程的影响 |
3.2.2 SBS的分子量、S/B比对分散过程的影响 |
3.3 SBS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 |
3.3.1 SBS浓度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3.2 SBS性质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3.4 SBS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3.4.1 SBS的浓度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3.4.2 SBS的性质对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3.5 高浓度SBS在沥青中的增容机理 |
3.6 小结 |
第4章 油品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研究 |
4.1 油品的基本性质 |
4.1.1 物理化学性质 |
4.1.2 红外光谱 |
4.2 油品与基质沥青的相容性 |
4.3 油品对SBS在沥青中溶解分散过程的影响 |
4.4 油品对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 |
4.5 油品对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4.5.1 温度扫描 |
4.5.2 频率扫描 |
4.6 小结 |
第5章 热塑性树脂对SBS改性沥青的影响研究 |
5.1 热塑性树脂的种类对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的影响 |
5.1.1 热塑性树脂的表征 |
5.1.2 热塑性树脂的溶解度参数 |
5.1.3 树脂类型对改性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 |
5.1.4 热塑性树脂对SBS在沥青中溶解分散过程的影响 |
5.2 C_9石油树脂的浓度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
5.2.1 微观结构 |
5.2.2 物理性质 |
5.2.3 流变性质 |
5.3 C_9石油树脂在SBS改性沥青中的作用机理 |
5.3.1 频率扫描曲线 |
5.3.2 热流曲线 |
5.3.3 改性机理 |
5.4 废生物油/C_9石油树脂制备高黏度改性沥青 |
5.4.1 高黏度改性沥青的技术指标 |
5.4.2 C_9石油树脂的表征 |
5.4.3 C_9石油树脂、废生物油浓度对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5.4.4 C_9石油树脂的性质对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 |
5.4.5 高黏度改性沥青性能的综合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废生物油/C_9石油树脂复合增容体系的研究 |
6.1 反应温度对改性效果的影响 |
6.1.1 熔体黏度 |
6.1.2 物理性质 |
6.2 相容剂对剪切时间的影响 |
6.2.1 物理性质 |
6.2.2 流变性质 |
6.3 复合相容体系对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物理性质的影响 |
6.4 复合相容体系对高浓度SBS改性沥青流变性质的影响 |
6.4.1 零剪切黏度 |
6.4.2 抗车辙性能 |
6.4.3 流变学分析 |
6.5 小结 |
第7章 预硫化工艺制备高浓度SBS改性沥青研究 |
7.1 沥青的硫化机理 |
7.2 传统硫化工艺的局限性 |
7.3 预硫化工艺的工艺参数的研究 |
7.3.1 预硫化温度 |
7.3.2 预硫化时间 |
7.4 相容剂对预硫化工艺的影响 |
7.4.1 不同油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
7.4.2 油/C_9石油树脂体系对改性沥青的影响 |
7.5 硫化前后流变性质的对比 |
7.6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成果与创新 |
8.3 研究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博期间学术成果 |
(5)导热型沥青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前言 |
1.2 热界面材料及其发展方向 |
1.2.1 热界面材料简介 |
1.2.2 热界面材料的分类 |
1.3 沥青的特点与应用 |
1.3.1 沥青的组成与结构 |
1.3.2 聚合物改性沥青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4 导热型沥青基复合材料 |
1.4.1 材料导热基础 |
1.4.2 导热网络的设计 |
1.4.3 界面调控 |
1.4.4 导热模型 |
1.5 论文的选题意义和主要内容 |
2 氧化铝在沥青/SBS共混物中的选择性分布及其复合材料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材料制备 |
2.2.3 仪器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2.3.2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2.3.3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2.3.4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2.3.5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耐热性 |
2.3.6 沥青/SBS/Al_2O_3 复合材料的成本估算 |
2.4 本章小结 |
3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氧化铝复合材料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3.2.2 材料制备 |
3.2.3 仪器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化学结构 |
3.3.2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相结构 |
3.3.3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流变性能 |
3.3.4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拉伸性能 |
3.3.5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共混物的耐热性和热储存稳定性 |
3.3.6 电子束辐照改性沥青/SBS/sd-Al_2O_3 复合材料的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4 石墨/SBS体系的液相剥离及其沥青基纳米复合材料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4.2.2 材料制备 |
4.2.3 仪器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G的液相剪切原位剥离 |
4.3.2 SBS/GNP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 |
4.3.3 SBS/GNP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4.3.4 沥青/SBS/GNP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4.3.5 沥青/SBS/GNP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4.3.6 沥青/SBS/GNP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5 石墨/沥青体系的原位剥离及其纳米复合材料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5.2.2 材料制备 |
5.2.3 仪器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NG在沥青中的三辊原位剥离 |
5.3.2 NG在沥青中原位剥离的条件控制 |
5.3.3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形态结构 |
5.3.4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5.3.5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5.3.6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 |
5.3.7 沥青/GNP纳米复合材料的耐热性 |
5.4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II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6)充油SBS/LLDPE/EVA共混体系微相结构与压缩性能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 |
1.2.1 密封材料要求 |
1.2.2 高聚物粘弹性理论 |
1.2.3 时温等效原理(TTS) |
1.2.4 原料选择 |
1.2.5 共混改性方法 |
1.3 研究进展 |
1.4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充油SBS/LLDPE/EVA共混体系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 |
2.2.2 充油SBS的制备 |
2.2.3 充油SBS/LLDPE/EVA共混样品的制备 |
2.2.4 充油SBS/LLDPE/EVA共混样品的力学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循环压缩性能 |
2.3.2 充油SBS、LLDPE和 EVA含量对共混体系硬度和流变性能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充油SBS/LLDPE/EVA共混体系微观结构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 |
3.2.2 微观结构及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充油SBS、LLDPE和 EVA含量对体系透明度的影响 |
3.3.2 充油SBS、LLDPE和 EVA含量对体系断面形貌的影响 |
3.3.3 EVA含量对体系热力学上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充油SBS/LLDPE/EVA共混体系长期应力松弛预测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与仪器设备 |
4.2.2 应力松弛测试 |
4.2.3 长期应力松弛行为预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温度对共混体系应力松弛行为的影响 |
4.3.2 共混体系的长期应力松弛行为预测 |
4.3.3 共混体系应力松弛行为本构模型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基于网络结构演化的聚乙烯改性沥青的流变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改性沥青的高温储存稳定性 |
1.2.1 高温储存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1.2.2 高温储存稳定性改善方法 |
1.3 聚乙烯改性沥青的研究现状 |
1.3.1 聚乙烯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 |
1.3.2 聚乙烯改性沥青的低温性能 |
1.3.3 聚乙烯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2 不同分子量PEG对聚乙烯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样品制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流变性能 |
2.3.2 低温性能分析 |
2.3.3 DSC测试与分析 |
2.3.4 微观相结构 |
2.3.5 结构变化与改性沥青热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
2.4 小结 |
3 PEG含量对聚乙烯改性沥青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样品制备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EG含量对PE/PEG改性沥青流变性能影响 |
3.3.2 流变性能变化原因分析 |
3.3.2.1 红外光谱 |
3.3.2.2 XRD分析 |
3.3.2.3 DSC分析 |
3.3.2.4 改性沥青的相结构 |
3.3.3 PEG含量对PE/PEG改性沥青高温抗车辙性能影响 |
3.3.3.1 抗车辙性能 |
3.3.3.2 蠕变性能 |
3.3.4 低温性能 |
3.3.5 不同冷却方式处理PE/PEG改性沥青 |
3.3.5.1 处理后的流变结果 |
3.3.5.2 流变结果原因分析 |
3.4 小结 |
4 MDI对 PE/PEG改性沥青的结构与性能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样品制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流变性能 |
4.3.2 DSC分析 |
4.3.3 红外光谱 |
4.3.4 热稳定性分析 |
4.3.5 微观相结构 |
4.3.6 沥青/PE/PEG耐水性能测试与分析 |
4.4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8)新型有机降黏型温拌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 有机降黏型温拌沥青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现状 |
1.3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现状 |
1.3.2 国内现状 |
1.4 当前研究存在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拟解决的关键性技术问题 |
1.5.4 技术路线 |
1.5.5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有机降黏型温拌改性沥青材料特性与机理 |
2.1 温拌改性剂及其测试分析 |
2.1.1 新型国产沥青温拌改性剂基本情况 |
2.1.2 新型国产沥青温拌改性剂性能与分析 |
2.2 温拌改性沥青制备与性能试验 |
2.2.1 试验材料 |
2.2.2 温拌改性剂最佳掺量及其沥青性能检验试验 |
2.2.3 温拌改性剂最佳掺量 |
2.2.4 温拌改性沥青存储稳定性分析 |
2.3 温拌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性对比及分析 |
2.3.1 温拌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指标对比 |
2.3.2 温拌改性沥青的性能分析 |
2.3.3 温拌改性剂的降黏温拌的效果分析 |
2.4 温拌改性沥青与沥青的对比分析 |
2.4.1 国产新型温拌改性沥青与其他温拌沥青 |
2.4.2 国产新型温拌改性沥青与其他改性沥青 |
2.5 ACMP温拌改性沥青微观和纳观尺度的研究 |
2.5.1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5.2 荧光显微镜 |
2.5.3 原子力显微镜 |
2.6 ACMP温拌改性沥青分子结构分析 |
2.6.1 红外光谱分析 |
2.6.2 能谱分析 |
2.6.3 核磁共振谱分析 |
2.7 ACMP温拌改性沥青的温拌机理和改性机理研究 |
2.7.1 温拌机理 |
2.7.2 改性机理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型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与机理分析 |
3.1 试验材料和设备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设备 |
3.2 温拌改性沥青密实悬浮结构材料试验过程及结果 |
3.2.1 密实悬浮结构试验的材料 |
3.2.2 密实悬浮结构材料试件制备与养生 |
3.2.3 密实悬浮结构材料配合比设计 |
3.2.4 ACMP温拌改性沥青与70#基质沥青的混合料性能的对比分析 |
3.2.5 水稳定性能试验研究 |
3.2.6 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
3.2.7 低温性能试验研究 |
3.3 温拌改性沥青密实骨架结构材料试验过程及结果 |
3.3.1 加纤维的密实骨架结构材料试验 |
3.3.2 不加纤维的密实骨架结构材料试验 |
3.3.3 加纤维与不加纤维的密实骨架结构材料比较分析 |
3.3.4 密实悬浮结构与密实骨架结构材料性能比较分析 |
3.4 ACMP温拌改性沥青与其他沥青的混合料的性能对比和分析 |
3.4.1 ACMP温拌改性沥青与基质沥青的混合料 |
3.4.2 ACMP温拌改性沥青与其他温拌沥青的混合料 |
3.4.3 ACMP温拌改性沥青与橡胶改性沥青的混合料 |
3.4.4 ACMP温拌改性沥青与SBS改性沥青的混合料 |
3.5 ACMP温拌改性沥青温拌的效果评价 |
3.6 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强度增长机制 |
3.7 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机理的研究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疲劳特性研究 |
4.1 疲劳试验材料 |
4.2 疲劳试验设备 |
4.3 疲劳试验方案 |
4.3.1 试验基本情况 |
4.3.2 试验参数 |
4.4 疲劳试验准备及试验过程 |
4.4.1 试验准备 |
4.4.2 试验过程 |
4.5 疲劳试验结果 |
4.6 温拌改性沥青与其他沥青的混合料的疲劳性能对比分析 |
4.6.1 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与基质沥青的热拌混合料 |
4.6.2 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与SBS改性沥青的热拌混合料 |
4.6.3 ACMP温拌改性沥青混合料与橡胶改性沥青的热拌混合料 |
4.6.4 ACMP温拌改性沥青与温拌橡胶改性沥青的混合料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灰色系统与变寿命设计理念预测沥青路面寿命 |
5.1 灰色系统理论知识 |
5.1.1 预测方法 |
5.1.2 数列灰预测方法步骤 |
5.2 灰色系统预测在沥青路面寿命预测中的应用 |
5.2.1 灰色系统预测沥青路面寿命的程序框图 |
5.2.2 灰色系统预测沥青路面寿命的算法 |
5.2.3 计算实例及分析 |
5.3 变寿命路面设计理念预测沥青路面寿命 |
5.3.1 路面变寿命设计理念和等寿命设计理念的比较 |
5.3.2 沥青路面各层次使用寿命 |
5.3.3 变寿命设计理念的意义 |
5.3.4 变寿命设计理念指导确定预防性养护时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国产温拌改性沥青工程应用及成本效益分析 |
6.1 试验路 |
6.1.1 试验路基本情况 |
6.1.2 施工工艺 |
6.1.3 技术检测分析与评价 |
6.1.4 工程近况 |
6.2 不同类型材料的工程应用 |
6.2.1 密实悬浮结构材料应用 |
6.2.2 密实骨架结构材料应用 |
6.3 路用性能长期观测 |
6.3.1 密实悬浮结构材料的路用性能 |
6.3.2 密实骨架结构材料的路用性能 |
6.4 应用方面的技术进步 |
6.4.1 解决高原高寒地区施工困难的问题 |
6.4.2 延长施工季节 |
6.4.3 扩大沥青混合料运输距离 |
6.4.4 沥青混合料利用率高 |
6.5 成本效益分析与应用前景 |
6.5.1 成本分析 |
6.5.2 效益分析 |
6.5.3 应用前景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9)聚合物改性沥青多相体系的流变学和形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用于沥青改性的聚合物 |
1.2.2 沥青流变学研究进展与国内外现状 |
1.2.3 聚合物与沥青相容性研究现状 |
1.2.4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和相分离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聚合物改性沥青多相体系的流变特性研究 |
2.1 SBS嵌段比对改性沥青流变特性的影响 |
2.1.1 实验与方法 |
2.1.2 线性黏弹性 |
2.1.3 黏流性质 |
2.1.4 低温蠕变性 |
2.2 PE分子结构对改性沥青流变特性的影响 |
2.2.1 实验与方法 |
2.2.2 线性黏弹性 |
2.2.3 黏流性质 |
2.2.4 松弛和低温蠕变特性 |
2.3 VA含量对EVA改性沥青流变特性的影响 |
2.3.1 实验与方法 |
2.3.2 动态线性黏弹特性 |
2.3.3 非线性黏弹性 |
2.3.4 黏弹特性与VA含量的关系 |
2.4 胶粉粒径对改性沥青流变特性的影响 |
2.4.1 实验与方法 |
2.4.2 常规指标 |
2.4.3 线性黏弹性 |
2.4.4 稳态黏流性 |
2.4.5 粒径对黏度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流变方法的聚合物改性沥青相容性和稳定性研究 |
3.1 黏弹曲线与相容性的关联关系 |
3.1.1 储存模量和损失模量的依频性 |
3.1.2 主曲线(master curves) |
3.1.3 等时图(isochronal plots) |
3.1.4 框图(Black diagrams) |
3.1.5 Han图 |
3.1.6 Cole-Cole图 |
3.2 聚合物分子结构对改性沥青相容性的影响 |
3.2.1 嵌段比S/B对 SBS改性沥青相容性的影响 |
3.2.2 不同PE改性沥青的相容性 |
3.2.3 VA含量对EVA改性沥青相容性的影响 |
3.2.4 胶粉粒径对改性沥青相容性的影响 |
3.3 基于流变方法的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研究 |
3.3.1 不同聚合物改性沥青的储存稳定性 |
3.3.2 相容性判据对储存稳定性的预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物改性沥青多相体系的相态及其流变学表征 |
4.1 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相态结构及其与黏弹性、稳定性的关系 |
4.1.1 不同S/B嵌段结构的SBS改性沥青的相态 |
4.1.2 SBS改性沥青的相态与黏弹性、稳定性的关系 |
4.1.3 不同密度的PE改性沥青的相态 |
4.1.4 PE分子结构与相态、黏弹性的关系 |
4.1.5 不同VA含量的EVA改性沥青的相态 |
4.1.6 VA含量与相态、稳定性的关系 |
4.1.7 不同粒径胶粉改性沥青的相态 |
4.2 聚合物改性沥青两相形态的流变学响应特征 |
4.2.1 两相形态结构的类型 |
4.2.2 两相形态的流变曲线响应特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相场理论的改性沥青相分离和稳定性模拟研究 |
5.1 理论背景 |
5.1.1 相场理论 |
5.1.2 相分离动力学 |
5.1.3 黏弹相分离 |
5.2 聚合物改性沥青多相体系相场模型的建模 |
5.2.1 用于聚合物改性沥青的相场模型修正 |
5.2.2 模拟实施、边界条件和参数设定 |
5.3 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的比对及模型参数校正 |
5.3.1 SBS改性沥青相态变化的实验和模拟结果 |
5.3.2 PE改性沥青相态变化的实验与模拟结果 |
5.3.3 EVA改性沥青相态变化的实验与模拟结果 |
5.4 基于耦合Navier-Stokes方程相场理论的改性沥青储存稳定性研究 |
5.4.1 耦合Navier-Stokes方程的相场模型 |
5.4.2 模拟执行、边界条件和参数设定 |
5.4.3 SBS改性沥青热储存相分离过程模拟及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5.4.4 PE改性沥青热储存相分离过程模拟及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5.4.5 EVA改性沥青热储存相分离过程模拟及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符号说明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废旧轮胎再生炭黑改性沥青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原料及性能表征 |
2.1 试验原料 |
2.1.1 基质沥青性能 |
2.1.2 改性剂性能 |
2.1.3 集料性质 |
2.2 试验仪器与设备 |
2.3 性能测试及表征 |
2.3.1 沥青常规性能表征 |
2.3.2 沥青流变性能表征 |
第三章 复合改性沥青常规性能测试与分析 |
3.1 改性沥青及改性剂简介 |
3.1.1 改性沥青 |
3.1.2 改性剂 |
3.2 炭黑改性沥青试验室制备 |
3.3 改性沥青常规性能试验与分析 |
3.3.1 炭黑改性沥青常规性能试验与分析 |
3.3.2 废胎胶粉/橡塑合金改性沥青常规性能试验与分析 |
3.3.3 胶粉塑料合金/SBS复合改性沥青常规性能试验与分析 |
3.3.4 炭黑/胶粉塑料合金/SBS复合改性沥青常规性能试验与分析 |
3.3.5 炭黑/胶粉塑料合金/SBS复合改性沥青微观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改性沥青流变性能测试与分析 |
4.1 流变学测量方法简介 |
4.2 高温分级 |
4.3 粘弹-流变性能评价 |
4.3.1 温度扫描 |
4.3.2 频率扫描 |
4.4 高温抗车辙性能评价-多应力蠕变恢复(MSCR)试验 |
4.5 中温抗疲劳性能评价-线性振幅扫描(LAS)试验 |
4.6 低温性能评价-弯曲蠕变劲度(BBR)试验 |
4.7 布氏粘度试验(RV)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测试与分析 |
5.1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
5.1.1 矿料级配选择 |
5.1.2 混合料最佳油石比确定 |
5.2 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能评价 |
5.3 沥青混合料低温抗裂性能评价 |
5.4 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后续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制备储存稳定的LDPE/SBS共混物改性沥青(论文参考文献)
- [1]PE/SiO2复合改性沥青温度相关特性研究[D]. 王丹阳. 浙江师范大学, 2021(02)
- [2]功能型LDPE/WGRT TPE及LDPE/EPDM TPV的结构与性能[D]. 张星烁.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3]树脂橡胶改性沥青及其混合料耐候性的研究[D]. 李艺铭.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4]高浓度SBS改性沥青制备过程中的相容体系和流变学的研究[D]. 聂鑫垚.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8)
- [5]导热型沥青基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D]. 文颖峰. 华中科技大学, 2020
- [6]充油SBS/LLDPE/EVA共混体系微相结构与压缩性能的关系研究[D]. 关铭鑫.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基于网络结构演化的聚乙烯改性沥青的流变及稳定性研究[D]. 陈文强. 重庆理工大学, 2020(08)
- [8]新型有机降黏型温拌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D]. 王文奇. 西南交通大学, 2018
- [9]聚合物改性沥青多相体系的流变学和形态学研究[D]. 梁明.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废旧轮胎再生炭黑改性沥青应用技术研究[D]. 杨勇. 重庆交通大学, 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