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B6.0在弧焊变压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朱强[1](2017)在《铝合金脉冲MIG焊电流高斯波调制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铝合金材料和普通黑色金属材料相比,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比重小、抗腐蚀性好和回收再利用方便等特点,目前在汽车工业、机械制造、航空航天、化学及船舶制造业中已大量应用。但与黑色金属材料相比,铝合金材料焊接过程较困难,焊缝比较容易形成气孔、夹渣、焊塌和焊穿等缺陷,焊缝中氢气孔更是危害最大、最难以避免的常见缺陷,焊接困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广泛使用的最大障碍。本文针对铝合金焊接难点,研究了铝合金焊接过程评价方法,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熔滴过渡控制方法,并从焊接电流波形精细控制方面出发,深入研究铝合金脉冲MIG焊新型调制数学模型。针对铝合金脉冲MIG焊特点,建立基于Simulink的铝合金弧焊电源系统仿真模型,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脉冲电流波形和PID控制建模等,进行仿真分析证明模型的完善性。为了解决焊接过程电信号受到干扰问题,采用小波包去噪方法过滤采集的瞬时电流与电压波形,获得平滑的波形图形,为后继分析焊接过程稳定性提供了基础。设计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实现PID参数在线整定,对比试验表明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动静特性更为优良。针对铝合金焊接起弧困难,收弧容易引起缺陷的特点,提出特殊波形起弧和收弧新工艺,试验证明具有一定改进效果。为了研究铝合金脉冲MIG焊熔滴过滤规律,搭建试验平台绘制了直径1.2mm的ER4043铝合金焊丝一脉一滴熔滴过渡曲线,对以后电流波形精细控制提供了参考数据。深入研究后中值电流脉冲波形在多种厚度铝合金材料焊接效果,试验结果说明脉冲电流波形有后中值阶段的焊接效果比无后中值阶段的好,当后中值时间取值为6-10ms左右,后中值电流大小取值在强弱脉冲电流平均值附近时,焊接过程最稳定,焊缝成型效果最好。从增强铝合金双脉冲MIG焊稳定性,控制焊接输入能量角度出发,详细分析正弦波函数曲线波动规律,提出一个能适用于实际焊接生产的简化正弦波调制脉冲MIG焊模型。在3mm铝合金薄板上完成了正负半周周期相同的正弦波调制脉冲MIG焊接试验,试验效果对脉冲MIG焊电流正弦波调制数学模型的科学性进行了证实,该模型脉冲变化稳定,过渡平稳,无明显飞溅,同时能够通过参数调节焊接能量,所获得的鱼鳞纹焊缝也较为美观和理想。从焊接能量输入集中可控,瞬时脉冲能量平稳过渡角度出发,为了获得可操作性更强,适用性更广的焊接新工艺,创新性提出铝合金脉冲MIG焊高斯波调制数学模型(GAUSS-MIG)。通过详细分析GAUSS-MIG焊电流波形特点和能量输入,理论证明这种新型焊接模型适合铝合金材料焊接。在2-8 mm厚度铝合金材料焊接试验中,GAUSS-MIG焊模型焊接过程平稳,飞溅少,焊缝成形美观,表面鱼鳞纹规整光亮,电弧声柔和。后中值电流波形经过GAUSS-MIG焊调制后,能轻松焊接2mm厚度薄板铝合金材料。在相同能量输入前提下,与双脉冲铝合金焊接方法对比,GAUSS-MIG焊模型的焊接过程更稳定,采集的电流电压信号更工整,焊缝力学性能有很大程度提高,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和断口形貌都优于双脉冲焊缝。GAUSS-MIG模型热量输入集中,控制灵活,调整参数少,是一种铝合金脉冲MIG焊接新方法。
刘欢[2](2014)在《串联补偿装置中脉冲变压器的研究》文中指出摘要:为了满足国民经济的需求,电力行业输电电压等级不断提高,电网规模逐渐扩大。远距离、大规模输电系统的经济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串补装置提高了电网的输电能力,提高了供电的稳定性,降低了电网的运行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有利于电网的可持续发展。脉冲变压器是串联补偿装置中触发火花间隙必不可少的设备,对脉冲变压器的研究为提高串联补偿装置的性能,增强设备的稳定性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首先设计了脉冲变压器,基于脉冲变压器搭建了火花间隙触发放电电路系统,研究了高频大电流脉冲信号的测试方法,并设计了罗氏线圈。通过对脉冲变压器的等效模型及火花间隙触发电路参数的理论分析,研究了脉冲变压器的参数对触发电压上升沿的影响。第三章,通过开路短路实验研究了不同频率下脉冲变压器的开路阻抗与短路阻抗变化。建立了脉冲变压器简化等值电路并通过激磁电感理论分析,研究了匝数和电容两端电压对脉冲变压器输出特性的影响。运用Ansoft Maxwell软件对脉冲变压器磁场的分布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加气隙、改变匝数、储能电容电压等因素对脉冲变压器传输效率的影响。改变实验变量进行多组实验,对火花间隙触发电路进行实测,算出脉冲变压器传递用来触发火花间隙的有效能量和传输效率。研究了各个变量对脉冲变压器传输效率的影响。画出了与传输效率的曲线,为脉冲变压器设计优化提供了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对脉冲变压器的影响参数进行合理优化,能够保证火花间隙快速触发,提高了串联补偿的性能。
龙鹏[3](2013)在《铝合金薄板脉冲MIG焊瞬时能量测量与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铝合金材料在工业制造中所占比重逐年增加,其中铝合金薄板结构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事、船舶、交通运输等各领域。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准确测量焊接瞬时能量并优化控制算法,改进铝合金焊接中常用的脉冲MIG焊工艺,从而实现2mm以下铝合金薄板的脉冲MIG焊接。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DSP控制方案的弧焊电源硬件电路设计,并运用Simulink软件建模仿真和实际焊接平台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完善硬件参数,保证焊接电源性能可靠性,以及焊接系统平台进行铝合金焊接的可实现性。在实现铝合金焊接后,对焊接薄板的控制与工艺环节进行优化。以PID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器取代固定PID控制器,增强了弧焊电源的输入适应能力和抗干扰能力。在一脉一滴临界曲线的准确测定的前提下,试验证明了曲线上各点的能量差异与变化趋势,并据此在工艺参数选择方面进行优化。通过分析起、收弧机理,提出相应的起、收弧工艺方法,对铝合金焊接起、收弧的过程进行了优化。为实现瞬时脉冲能量变化的平稳过渡,提出了正弦波调制脉冲MIG焊电流波形控制方法,并建立了电流控制参数数学模型。利用一脉一滴临界曲线与维弧临界作为约束条件对参数数学模型进行简化,明确了模型中控制焊接能量的相关参数,并满足了铝合金薄板对焊接能量输入敏感的特点。通过试验确定了2mm以及1mm铝合金薄板的焊接参数,验证了正弦波调制脉冲MIG焊方法焊铝合金薄板的可行性。
黄文超[4](2010)在《智能弧焊电源的优化控制及其专家系统》文中认为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微处理器技术的进步,高性能电力开关元件和MCU、DSP等被不断地应用到弧焊电源领域,弧焊电源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智能弧焊电源具有参数一元化、参数自动生成、参数存储和自学习、多功能集成、工艺灵活控制、高精度控制和人性化操作界面等特点。本课题针对弧焊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数字化焊接电源进行了优化控制,设计了焊接专家系统,研制出了基于不同控制核心的Power Pulse?Ⅰ型和Power Pulse?Ⅱ型智能弧焊电源。本文首先介绍了智能弧焊电源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发展现状,分析了P-GMAW、DP-GMAW、熔滴过渡控制、弧压控制、波形控制、多功能整合、参数一元化和专家系统等关键技术,明确了课题研究的重要任务。文中第二章讨论了智能弧焊电源的总体设计方案。在功率电路拓扑的设计上,采用全桥逆变结构,并使用IGBT和非晶态变压器作为主要器件。针对不同的工艺要求和应用场合,提出了“MCU+硬件驱动”和“DSP集成控制”两种控制核心设计方案。设计了信号反馈和调理、PWM信号产生、IGBT驱动、送丝电路、各类信号检测电路,以及独立的人机交互系统,从而实现了硬件的模块化设计。针对智能弧焊电源的特点,设计了电源的系统控制软件。重点提出了P-GMAW、DP-GMAW工艺中的变频弧长控制,并引入了FIFO的队列结构,用于计算平均电压。设计了基于软件握手的人机交互系统通信协议,可以实现与主控板的准确、快速通信。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大步距标定和局部Newton插值算法的参数自调节方案,论述了参数的多属性存储原理。搭建了完整的智能弧焊电源实验平台,对电源的恒流、恒压特性(包括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测试,还对送丝系统进行了测试,获得了控制量与送丝速度的对应关系。对弧焊工艺的各过程控制进行了优化。分析了连续PID控制的特点,并用实验法对PID参数进行了整定,获得了最佳的PID参数。分析了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的原理,用MATLAB对该算法进行了仿真,证实了算法的有效性。此外,优化了起弧控制,采用特殊波形起弧,大大提高了起弧成功率。采用输出端滤波降压控制,可以将输出电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重点论述了熔滴过渡优化控制,对各种不同焊丝的一脉一滴临界电流曲线进行了标定。通过大量工艺试验,对CO2焊钢、P-GMAW焊钢、DP-GMAW焊铝等工艺的焊接参数进行了大步距标定。并且通过试验证明了基于大步距标定和局部Newton插值的参数自调节算法的有效性。
张义顺[5](2006)在《等离子-MIG焊接方法及其双弧复合特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等离子-MIG焊接是一种双电弧复合焊接方法,具有能量集中、焊接效率高等独特的优点,特别适合于有色金属的焊接。本文对这种焊接方法的工作原理和双电弧复合机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设计并研制了该方法所需要的专用设备和焊接枪体,并在国内首次完成了这种焊接方法的工程应用。 通过对等离子-MIG焊接枪体内部流场—温度场耦合模拟,对枪体各部位的热量传递过程进行了研究。经过对枪体上核心部件散热过程的模拟计算,对枪体的结构和外部冷却条件进行了优化。文中分别分析了等离子-MIG枪体在不同入水口半径、孔道长度、水流道宽度和喷嘴压缩角情况下的冷却状况,并确定了各参数的最佳值,为枪体的设计提供了定量化的依据。 在对电弧空间的气体流动和温度分布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帕邢定律分析了在有MIG电弧提供的导电通道的前提下,等离子电弧的击穿路径,确定了双电弧复合焊接时的起弧过程。通过在喷嘴上设计导弧点,提供了实现双电弧分离的方法,并通过实践研究了这种分离的效果。研究中还分析了不同焊道尺寸、电弧拖曳和喷嘴挂滴等诸多因素对复合双电弧起弧和稳弧的影响。最终通过对焊接电弧的实际观察,确实发现了上述模拟计算所预测出的多种过程。 利用模拟计算的方法分析了在双电弧复合作用下的焊件温度场,研究了不同电弧组态对焊接熔池形状的影响。确定了双电弧分离距离不同的条件下,焊缝的尺寸变化的规律。 设计并研制了由两台逆变电源组成的等离子-MIG专用焊接电源,两台电源分别具有不同的电源外特性,满足了为等离子电弧和MIG电弧供电的需求。所设计的电源具有良好的动特性和电源调节特性,并可以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相连。 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设计了焊接参数专家库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自学习能力,可以自动完成参数优化,保证了焊接过程的智能化控制。 将所研究的等离子-MIG焊接设备用于三峡电站大型开关断路器厚壁铝制罐体的制造,明显地提高了铝制构件的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刘维罡[6](2004)在《基于模糊控制软开关的串联谐振逆变器的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首先介绍了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概况。其中高频同轴绕组变压器和高频逆变器是整个系统的技术核心。根据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特殊的负载特性,详细分析并对比了并联和串联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特点,设计出应用于无接触系统中的高频全桥串联谐振逆变器的拓扑结构,进而设计并制作了系统的主电路,详细的分析了主电路的工作过程。 其次,通过对整个系统谐振频率变化的分析和研究,设计了以锁相环CD4046为核心的锁相环控制电路,同时,在综合比较锁相环控制、模糊控制以及模糊控制和锁相环复合控制三种控制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仿真,得出采用复合控制可使跟踪电路既具有锁相环路较好的稳态性能,又拥有模糊控制较好的动态性能,系统鲁棒性能好,同时也提高了逆变器的效率。 最后,提出了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功能强大的DSP芯片作为控制系统的核心器件,通过软件程序编写实现四路带死区时间保护的PWM触发脉冲,实现了高频逆变的驱动控制。同时系统中互锁保护电路和IGBT驱动电路的设计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通过对逆变器系统的仿真和试验证明了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韦福水,张新刚,张立国[7](2001)在《BX1型弧焊变压器的温升校核》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工作根据弧焊变压器在热平衡状态下产热和散热一致的原理 ,提出了BX1型弧焊变压器温升校核的新方法 ,并应用VB 6 0软件开发了BX1型弧焊变压器温升校核的程序 .本文最后列举了BX1 - 50 0型弧焊变压器温升校核的应用实例
韦福水,张立国,张新刚[8](2000)在《VB6.0在弧焊变压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基于VisualBasic (VB) 6.0具有功能强和可视性好的特点 ,开发了BX1型弧焊变压器结构设计的程序 .使用者会感到本程序操作方便 ,界面友善 .本文最后列举了BX1型弧焊变压器结构设计程序的应用实例
二、VB6.0在弧焊变压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B6.0在弧焊变压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铝合金脉冲MIG焊电流高斯波调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相关内容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脉冲MIG焊数字化电源研究进展 |
1.2.2 脉冲MIG焊电流波形及弧长控制研究进展 |
1.2.3 脉冲MIG焊熔滴过渡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二章 铝合金数字化弧焊电源系统建模与仿真分析 |
2.1 引言 |
2.2 铝合金数字化弧焊电源架构与功能分析 |
2.2.1 铝合金数字化弧焊电源框架 |
2.2.2 铝合金数字化弧焊电源模块功能分析 |
2.3 铝合金数字化弧焊电源主电路与控制电路建模 |
2.3.1 铝合金数字化弧焊电源主电路建模 |
2.3.2 铝合金数字化弧焊电源控制电路建模 |
2.4 脉冲MIG焊电源整体模型及仿真结果分析 |
2.4.1 脉冲MIG焊电源整体模型 |
2.4.2 脉冲MIG焊电源仿真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铝合金脉冲MIG焊过程信息处理及参数优化 |
3.1 引言 |
3.2 铝合金脉冲MIG焊过程信息小波包滤波 |
3.3 脉冲MIG焊自适应模糊PID控制技术 |
3.3.1 脉冲MIG焊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3.2 脉冲MIG焊自适应模糊PID控制参数优化 |
3.4 铝合金脉冲MIG焊数字化焊接试验系统 |
3.4.1 铝合金脉冲MIG焊试验系统 |
3.4.2 铝合金脉冲MIG焊电源系统性能测试 |
3.5 铝合金脉冲MIG焊过程信息评价 |
3.5.1 基于瞬时电流与电压信号定量评定 |
3.5.2 基于电流与电压概率密度统计定量评定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合金脉冲MIG焊后中值电流波形控制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铝合金脉冲MIG焊后中值电流波形控制技术 |
4.2.1 脉冲MIG熔滴过渡机理分析 |
4.2.2 铝合金一脉一滴实现 |
4.2.3 后中值波电流波形控制方法 |
4.3 后中值电流波形控制工艺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后中值阶段对焊接质量影响试验与分析 |
4.3.2 后中值时间变化对焊接过程影响试验与分析 |
4.3.3 后中值电流变化对焊接过程影响试验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铝合金脉冲MIG焊正弦波电流波型调制研究 |
5.1 引言 |
5.2 铝合金脉冲MIG焊正弦波调制数学模型分析 |
5.2.1 铝合金脉冲MIG焊正弦波参数分析 |
5.2.2 铝合金脉冲MIG焊与正弦波调制MIG焊的对比分析 |
5.3 铝合金脉冲MIG焊正弦波调制数学模型试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铝合金脉冲MIG焊高斯波电流波形调制研究 |
6.1 引言 |
6.2 高斯波形调制方法分析 |
6.2.1 脉冲MIG焊高斯波形调制数学模型 |
6.2.2 高斯波形调制脉冲MIG焊能量输入分析 |
6.3 高斯波形调制脉冲MIG焊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1 高斯波形调制脉冲MIG焊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2 后中值高斯波形调制脉冲MIG焊试验结果及分析 |
6.3.3 常规双脉冲与高斯波形调制脉冲MIG焊试验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
2. 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串联补偿装置中脉冲变压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串联补偿简介 |
1.2 脉冲变压器的研究发展现状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2 实验研究方案及测试方法的确定 |
2.1 实验装置的搭建与原理 |
2.1.1 触发放电电路 |
2.2 实验电流测试方法的确定 |
2.2.1 罗氏线圈测定实验电流 |
2.2.2 小电阻测定实验电流 |
2.2.3 电流钳测定实验电流 |
2.2.4 对以上方法初步验证 |
2.3 罗氏线圈与积分器的制作 |
2.4 脉冲变压器的设计与原理 |
2.4.1 脉冲变压器的等效模型分析 |
2.4.2 火花间隙触发电路基本参数的分析 |
3 脉冲变压器基本参数及输出特性的实验研究 |
3.1 开路短路实验 |
3.1.1 实验记录 |
3.1.2 结果分析 |
3.2 脉冲变压器输出特性影响分析 |
3.2.1 脉冲变压器简化等值电路分析 |
3.2.2 激磁电感理论分析和饱和电流的计算 |
3.2.3 匝数对脉冲变压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
3.2.4 电容两端的电压对脉冲变压器输出特性的影响 |
4 脉冲变压器的传输效率及影响因素 |
4.1 传输效率概述 |
4.1.1 磁芯损耗计算方法 |
4.1.2 铁磁材料的磁滞回线 |
4.1.3 漏感对传输效率的影响 |
4.2 传输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Ansoft Maxwell仿真 |
4.2.1 Ansoft Maxwell软件简介 |
4.2.2 Ansoft Maxwell仿真过程 |
4.2.3 加气隙Ansoft仿真分析 |
4.2.4 改变电容两端的电压Ansoft仿真分析 |
4.3 传输效率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
4.3.1 改变匝数实验 |
4.3.2 改变电容电压实验 |
4.3.3 改变脉冲变压器的形状分析 |
5 结论与总结 |
5.1 研究总结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铝合金薄板脉冲MIG焊瞬时能量测量与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铝合金 MIG 焊接 |
1.2.1 国内外铝合金薄板 MIG 焊接技术现状与发展 |
1.2.2 铝合金脉冲 MIG 焊接发展 |
1.3 铝合金脉冲 MIG 焊接中的关键技术 |
1.3.1 电流波形选择 |
1.3.2 弧长控制 |
1.3.3 焊接中的智能控制与优化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DSP 控制弧焊电源硬件设计与建模仿真 |
2.1 弧焊电源总体设计 |
2.1.1 控制核心的选择与特点 |
2.1.2 总体结构与原理 |
2.2 弧焊电源系统建模仿真 |
2.3 逆变电路设计与主电路建模 |
2.3.1 逆变电路设计与控制方法 |
2.3.2 基于 Simulink 的主电路建模 |
2.4 DSP 的选型与引脚初始化 |
2.5 控制电路设计与建模仿真 |
2.5.1 PWM 发生器与 IGBT 驱动电路设计 |
2.5.2 采样电路设计与建模 |
2.5.3 送丝电路设计 |
2.5.4 硬件保护电路设计 |
2.6 PID 控制器设计 |
2.7 系统模型与仿真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焊接系统平台测试 |
3.1 实验系统平台 |
3.2 弧焊电源硬件电路调试 |
3.2.1 PWM 驱动波形测试 |
3.2.2 主电路功率测试 |
3.2.3 D/A 与 A/D 通道测试 |
3.3 焊接电流输出的滤波测量 |
3.3.1 弧焊电源干扰源及抗干扰措施 |
3.3.2 小波滤波技术 |
3.4 恒流特性测试 |
3.4.1 静态恒流特性测试 |
3.4.2 动态恒流特性测试 |
3.5 送丝系统性能测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铝合金脉冲 MIG 焊工艺波形控制 |
4.1 单脉冲与双脉冲焊接工艺 |
4.2 正弦波调制脉冲焊原理 |
4.2.1 正弦波调制脉冲焊的提出 |
4.2.2 正弦波调制脉冲焊数学模型 |
4.3 正弦波调制脉冲焊模型参数讨论 |
4.3.1 正弦波调制脉冲焊参数取值范围 |
4.3.2 正弦波调制脉冲 MIG 焊控制参数简化 |
4.4 单脉冲、双脉冲焊与正弦波调制脉冲焊的关系 |
4.5 正弦波调制脉冲焊的工艺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焊接控制与工艺优化 |
5.1 PID 参数模糊自整定 |
5.1.1 PID 参数模糊自整定的原理与方法 |
5.1.2 PID 参数模糊自整定控制器设计 |
5.1.3 基于 Matlab 的 PID 参数模糊自整定模型仿真试验 |
5.2 一脉一滴过渡控制 |
5.2.1 一脉一滴临界曲线的测定 |
5.2.2 焊接参数选定 |
5.2.3 参数选择试验 |
5.3 起弧与收弧过程的工艺优化 |
5.3.1 起弧工艺优化 |
5.3.2 收弧工艺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铝合金薄板焊接瞬时能量控制与工艺试验 |
6.1 正弦波调制脉冲焊的能量控制参数 |
6.2 铝合金薄板焊接工艺试验 |
6.2.1 铝合金 2mm 薄板焊接试验 |
6.2.2 铝合金 1mm 薄板焊接试验 |
6.3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二、进一步研究的展望和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智能弧焊电源的优化控制及其专家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智能弧焊电源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
1.1.1 智能弧焊电源概述 |
1.1.2 智能弧焊电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智能弧焊电源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1.2.1 P-GMAW |
1.2.2 DP-GMAW |
1.2.3 熔滴过渡控制 |
1.2.4 弧压控制 |
1.2.5 波形控制 |
1.2.6 传统工艺优化和多功能整合 |
1.2.7 参数一元化和专家系统 |
1.3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智能弧焊电源的硬件设计方案 |
2.1 智能弧焊电源总体设计 |
2.2 功率电路的选择和设计 |
2.3 控制核心的选择和设计 |
2.3.1 基于MCU 的核心设计 |
2.3.2 基于DSP 的核心设计 |
2.4 模块化电路单元设计 |
2.4.1 信号反馈和调理 |
2.4.2 PWM 信号产生及驱动 |
2.4.3 IGBT 驱动电路 |
2.4.4 送丝电路 |
2.4.5 监测电路 |
2.5 人机交互系统设计 |
2.5.1 面板功能设计 |
2.5.2 人机交互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5.3 控制芯片选型和设计 |
2.5.4 CPLD 选型和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弧焊电源的软件设计思想 |
3.1 系统流程的控制思想 |
3.2 CO_2 焊的过程控制思想 |
3.3 P-GMAW 的过程控制思想 |
3.4 DP-GMAW 的过程控制思想 |
3.5 面板及通信程序设计 |
3.5.1 CPLD 逻辑设计 |
3.5.2 MCU 程序设计 |
3.5.3 通信协议设计 |
3.6 存储和一元化算法 |
3.7 基于大步距标定和局部Newton 插值的参数自调节算法 |
3.7.1 大步距标定 |
3.7.2 参数自动生成原理 |
3.7.3 局部Newton 插值算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试验系统平台 |
4.1 试验系统平台介绍 |
4.2 硬件电路测试 |
4.3 静态特性测试 |
4.3.1 恒流特性测试 |
4.3.2 恒压特性测试 |
4.4 动态特性测试 |
4.4.1 恒流动态特性 |
4.4.2 恒压动态特性 |
4.5 送丝系统测试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弧焊过程的优化控制 |
5.1 PID 参数的整定和优化 |
5.1.1 连续PID 控制 |
5.1.2 基于MCU 和硬件驱动的PID 控制参数设计和优化 |
5.1.3 自适应模糊PID 控制 |
5.1.4 基于MATLAB 和DSP 的模糊PID 自整定算法和仿真 |
5.2 特殊电流起弧控制 |
5.3 滤波降压控制 |
5.4 一脉一滴控制 |
5.4.1 P-GMAW 的熔滴过渡 |
5.4.2 一脉一滴临界电流的标定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艺试验和专家系统 |
6.1 CO_2 焊钢工艺 |
6.1.1 0.8mm 碳钢焊丝 |
6.1.2 1.2mm 碳钢焊丝 |
6.1.3 1.6mm 碳钢焊丝 |
6.2 P-GMAW 焊钢工艺. |
6.2.1 0.8mm 碳钢焊丝. |
6.2.2 1.2mm 碳钢焊丝. |
6.2.3 1.6mm 碳钢焊丝. |
6.3 DP-GMAW 焊铝工艺. |
6.3.1 1.2mm 铝合金(ER4043)焊丝 |
6.3.2 1.6mm 铝合金(ER4043)焊丝 |
本章小结 |
结论 |
1、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2、本文的创新点 |
3、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和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等离子-MIG焊接方法及其双弧复合特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等离子弧焊接 |
1.2.1 等离子弧焊接方法的特点 |
1.2.2 等离子弧焊接电源 |
1.2.3 等离子弧焊接枪体 |
1.3 双电弧焊接方法 |
1.3.1 单面双弧焊接方法 |
1.3.2 双面双弧焊接方法 |
1.3.3 复合双弧焊接方法 |
1.4 等离子-MIG焊接方法研究现状 |
1.5 对等离子弧焊、气体保护焊及双弧焊接过程的计算模拟 |
1.5.1 关于等离子发生器的数值模拟 |
1.5.2 关于电弧和等离子射流中粒子或熔滴过渡的模拟 |
1.5.3 关于气体保护焊和等离子弧焊熔池温度场和流场的模拟 |
1.5.4 关于双弧焊接过程的模拟 |
1.6 关于焊接电弧起弧及电弧稳定的相关研究概况 |
1.7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7.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等离子-MIG焊接设备主电路分析与设计 |
2.1 电源种类的选择 |
2.2 等离子电源主电路设计 |
2.2.1 主电路参数计算 |
2.2.2 主变压器的设计 |
2.3 弧焊逆变器输出电气特性的获得 |
2.3.1 弧焊逆变器外特性获得方法 |
2.3.2 弧焊逆变器的调节特性 |
2.4 MIG电源的设计 |
2.4.1 MIG电源主电路的设计 |
2.4.2 动特性控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离子-MIG智能控制系统设计 |
3.1 等离子-MIG智能控制系统软件、硬件构成 |
3.1.1 等离子-MIG智能控制系统硬件构成 |
3.1.2 等离子-MIG智能控制系统软件构成 |
3.2 等离子-MIG智能控制系统模型 |
3.2.1 焊接参数采集模块 |
3.2.2 专家系统模块 |
3.2.3 神经网络模块 |
3.3 系统软件介绍 |
3.3.1 上位机软件简介 |
3.3.2 下位机软件简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等离子-MIG焊接枪体设计及其流场、温度场分析 |
4.1 枪体总体结构分析及设计 |
4.1.1 总体分析及电极布置 |
4.1.2 主要部件的设计考虑 |
4.2 枪体内部水流场和气流场分析 |
4.2.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
4.2.2 枪体内流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3 网格生成及边界条件处理 |
4.2.4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4.3 枪体流场-温度场耦合分析 |
4.3.1 数学模型的建立 |
4.3.2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双电弧起弧与电弧稳定过程的观察与分析 |
5.1 关于电弧空间流动和温度分布的模拟计算 |
5.2 关于帕邢定律适用性的讨论 |
5.3 复合双电弧起弧及稳弧过程分析 |
5.3.1 平坦环形铜阳极上的随机起弧过程 |
5.3.2 阳极上存在凸起导弧点的情况 |
5.3.3 焊道对电弧形态的作用 |
5.3.4 对其它影响因素作用的分析 |
5.3.5 枪体强压缩方案时的电弧形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等离子-MIG复合双弧作用下的焊接温度场形态 |
6.1 双弧复合状态下的焊接温度场模拟 |
6.1.1 焊接温度场的一般特征 |
6.1.2 模拟计算条件的设定 |
6.1.3 模拟计算结果与分析 |
6.2 不同的双电弧规范对铝合金焊缝形态的影响 |
6.2.1 焊接工艺参数对铝合金焊缝尺寸的影响 |
6.2.2 工艺参数对焊缝组织的影响 |
6.2.3 接头和焊缝的力学性能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等离子-MIG焊接方法的工程应用 |
7.1 应用背景 |
7.2 设备的研制及应用 |
7.2.1 焊接系统硬件组成 |
7.2.2 焊接工艺试验 |
7.3 应用效果分析 |
7.3.1 焊接质量检测 |
7.3.2 焊接效率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模糊控制软开关的串联谐振逆变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无接触电能传输技术 |
1-1-1 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 |
1-1-2 滑动变压器 |
1-1-3 高频逆变技术 |
1-1-4 逆变器的频率跟踪 |
1-2 选题意义和研究现状 |
1-2-1 选题意义 |
1-2-2 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谐振逆变电路的结构分析 |
2-1 谐振逆变电路的拓扑结构 |
2-1-1 串联谐振逆变电路 |
2-1-2 并联谐振逆变电路 |
2-1-3 拓扑结构的选择 |
2-2 电压型串联谐振逆变器 |
2-2-1 软开关技术 |
2-2-2 串联谐振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
2-2-3 串联谐振逆变器的等效电路 |
2-2-4 串联谐振逆变器的频率选择 |
2-3 串联谐振逆变器主电路设计 |
2-3-1 主电路结构 |
2-3-2 参数设计 |
第三章 逆变器频率跟踪控制基本原理 |
3-1 锁相环控制原理 |
3-1-1 锁相环的组成和一般应用 |
3-1-2 锁相环的工作原理 |
3-1-3 锁相环的模型分析 |
3-1-4 锁相环路的稳态误差分析 |
3-2 模糊控制的基本原理 |
3-2-1 模糊控制简介 |
3-2-2 模糊控制器的结构和特点 |
第四章 模糊控制的设计与分析 |
4-1 模糊控制的设计 |
4-1-1 模糊控制器的选择 |
4-1-2 模糊控制数据库 |
4-1-3 模糊控制规则库 |
4-2 模糊控制和锁相环复合控制 |
4-2-1 锁相环的仿真设计 |
4-2-2 模糊控制的仿真设计 |
4-2-3 模糊控制和锁相环复合控制 |
第五章 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
5-1 控制电路设计 |
5-1-1 TMS320LF2407简介 |
5-1-2 编程实现PWM |
5-2 互锁保护及跟踪电路设计 |
5-2-1 互锁保护电路的设计 |
5-2-2 锁相环CD4046电路 |
5-3 IGBT的驱动电路设计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7)BX1型弧焊变压器的温升校核(论文提纲范文)
1 BX1型弧焊变压器温升校核的新方法 |
1.1 弧焊变压器产热QF的计算方法 |
1.1.1 铜损功率QCu的计算方法 |
1.1.2 铁损功率QFe的计算方法 |
1.2 弧焊变压器散热 (热交换) QJ的计算方法 |
1.2.1 对流换热 (散热) 总功率QD的计算方法 |
1.2.2 热辐射散热QH的计算方法 |
1.3 BX1型弧焊变压器温升校核新方法的理念 |
2 BX1—500型弧焊变压器的温升校核 |
2.1 产热功率QF的计算 |
2.2 散热 (热交换) 功率QJ的计算 |
四、VB6.0在弧焊变压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铝合金脉冲MIG焊电流高斯波调制方法研究[D]. 朱强.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2]串联补偿装置中脉冲变压器的研究[D]. 刘欢.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2)
- [3]铝合金薄板脉冲MIG焊瞬时能量测量与控制方法研究[D]. 龙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3(S2)
- [4]智能弧焊电源的优化控制及其专家系统[D]. 黄文超.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5]等离子-MIG焊接方法及其双弧复合特性的研究[D]. 张义顺. 沈阳工业大学, 2006(11)
- [6]基于模糊控制软开关的串联谐振逆变器的研究[D]. 刘维罡. 河北工业大学, 2004(03)
- [7]BX1型弧焊变压器的温升校核[J]. 韦福水,张新刚,张立国.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1(01)
- [8]VB6.0在弧焊变压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 韦福水,张立国,张新刚.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