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PRS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陈亚雷[1](2021)在《基于互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汽车工业和车联网技术的发展,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可以将汽车行车信息实时显示在平台上,为不同客户群体提供服务。论文结合在线车载诊断、GPS定位、车辆事故预警、GPRS无线传输、服务器系统研发、PC端软件开发、手机APP开发等技术,研发具备实时车况监测、故障诊断、定位跟踪、车辆事故预警、行车历史数据查询、车队管理和精准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车联网服务平台。首先,根据驾驶人、车队管理机构、汽车4S店三个主体的需求和车联网服务平台研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以智能车载终端、云服务器、服务端平台三部分组成的车联网服务平台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并对OBD诊断系统接口、OBD故障码、OBD-II通信协议,CAN总线通信以及CAN总线报文结构等车载诊断技术进行了分析。其次,根据硬件设计方案构建了智能车载终端硬件电路总体设计图,确定了硬件芯片具体型号,设计了最小系统电路、OBD数据采集电路、GPS定位电路、GPRS通信电路、稳压电路和陀螺仪模块电路,对各个模块进行软件程序调试,并将各模块集成为智能车载终端。对定位模块、通信模块和陀螺仪模块以及集成后的智能车载终端分别进行了多次性能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模块性能良好,可以实现行车数据的采集与上传。再次,利用Visual Studio开发平台完成了服务器的开发,将所开发的服务器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对云服务器端口进行了配置,完成数据库的创建,将接收到的智能车载终端所上传的数据信息实时存入数据库中,车联网服务平台可以随时访问数据库。并通过提取智能车载终端上传到数据库中里程数据,设计了动态里程预测算法,分析车辆到达维护保养周期所需要的时间,以便汽车4S店为客户提供精准服务。最后,面向驾驶人用户、车队管理机构和汽车4S店分别开发了车联网服务平台。针对个人用户开发设计了“智能出行”手机移动端APP;针对车队管理公司和汽车4S店用户开发设计了“智能车联网平台”PC端网页版软件。此服务平台可以为驾驶人提供行车数据查询、定位信息查询、故障诊断查询、事故预警等服务;为车队管理机构提供车队车辆管理、实时车况查询、历史记录查询等服务;为汽车4S店提供客户车辆精准服务信息。
张铧文[2](2021)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控制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内低压配电网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且以单相用电负荷居多,这些负荷的特点是波动性和不规律性均较大。通常,当一相或者两相负荷出现较大波动将导致低压电网三相不平衡度上升,造成低压配电网长期存在着三相不平衡问题,严重影响着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本文首先介绍了改善三相不平衡国内外研究现状、三相不平衡基本原理和各种三相不平衡度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改善三相不平衡的换相系统总体方案及其配置原则。建立了基于小生境改进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函数和约束条件,进而提出了基于换相系统的三相负荷不平衡治理的优化策略,即在换相控制系统自检正常后,读入每个执行终端传送的各负荷用电数据,在本控制周期内换相次数未超标情况下,以三相电流不平度和换相经济成本为综合考虑目标,采用改进遗传算法,得到最佳换相方案。然后,按照模块化思想对换相系统进行了软硬件设计,换相控制系统包括DSP微处理器、信号调理模块、交直流转换模块、模数转换模块、电源模块、存储模块、通信模块以及人机交互模块等功能模块,换相执行终端重点介绍了过零检测模块和切换动作单元等功能模块。此外,本文通过三相不平衡实例仿真分析,在MATLAB平台对一个带有15个负荷区的低压台区进行试验仿真,验证换相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对一套换相系统进行了挂网实验,测试换相系统对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的治理效果。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基于换相系统解决低压配电网三相不平衡问题,换相系统是一种用于改善低压配电网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自动换相装置,主要由换相控制系统和换相执行终端两部分组成,其功能是在不中断用户供电的情况下,通过对用户侧接入相序进行调整,把用电负荷均匀分配在各相中,达到三相平衡的目的。
李寒[3](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可耕种土地面积逐渐减少,农业种植土地集中化成为大势所趋,传统的耕种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我们当今社会的需求。目前大多数农业大棚采用有线传输和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方式,针对单一大棚进行环境监测和设备控制,存在通信距离短,组网复杂,受网络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以物联网技术为载体,结合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技术以及无线通信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套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大棚控制系统。首先,对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技术进行了阐述,针对该系统的具体需求,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架构,系统可分为信息采集节点、数据传输节点、执行设备控制节点以及远程监控节点四个部分,节点间采用LoRa无线通信技术实现数据传输。接着,设计了系统硬件部分的整体架构,对系统中各节点的主控制器、采集传感器、LoRa模块、Wi-Fi模块以及GPRS模块进行选型和外围电路设计。同时,利用Altium Designer软件设计了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电路,完成了PCB的绘制与焊接,设计并制作了控制380V电机设备的控制箱,可对卷帘机和风机等设备进行控制。接着,利用Keil5软件对各节点的STM32单片机程序进行设计和编写,对LoRa组网方式和数据传输方式进行了改进,完成了智能决策程序的开发,绘制了各节点功能模块的程序流程图。然后,设计了基于B/S架构的Web信息管理系统,前端开发使用vue.js、Element UI以及Echarts技术,后端开发使用Spring Boot和Mybatis-Plus框架,可实现实时监测大棚内环境信息,查询历史记录以及对大棚进行管理等功能。用户可以对棚内执行设备进行手动控制,也可以开启自动控制模式,实现对大棚更加科学的管理。如果设备出现异常情况,会及时进行上报,便于后期维护工作。最后对系统整体进行搭建,分别测试了各部分的主要功能和稳定性,重点对LoRa无线通信性能和Web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功能完整,稳定性较好,解决了传统无线通信方式通信距离较短、组网复杂以及进行多发一收时出现消息碰撞等问题,可以满足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张菊[4](2021)在《植物液流监测仪设计与应用》文中指出液流是植物重要的生理参数,是分析耗水特性、研究水分传输机理的重要生理指标,在蒸腾耗水规律研究及相关应用中需要对液流进行长期、精准、实时、在线监测。本文针对国外商用液流仪价格偏高,模块化液流仪在体积、性能、野外供电、液流计算和通信方式等方面的不足,采用热扩散原理和集成化设计理念,面向低功耗单株监测和大规模多株监测不同的应用需求,设计了两种高性价比的植物液流监测仪。本文主要工作及结果如下:1)仪器硬件设计。采用嵌入式微处理器STM32、外部存储器SRAM、实时时钟PCF8563等组成主控模块,重点设计了由AD620和OP07组成的低噪声精密放大电路、以及由LM317和精密电阻组成的恒流源加热电路,设计了SD卡存储、GPRS通信和人机交互模块,并设计了低功耗单株监测和大规模多株监测两种供电模块。2)仪器软件设计。在硬件设计基础上,通过u Vision5和Eclipse开发工具完成软件部分的设计,其中终端软件是在μC/OS-III的基础上移植FATFS文件系统及STemWin图形界面库,结合用户总体需求,进行任务设计和调度,而后台软件是在云服务器上建立数据库,完成数据的永久存储与液流计算。3)试验和应用。研制了两套样机,经过调试、测试和对比试验,表明监测仪功能正常、性价比高,使用简单,通道易扩展。在安徽省泾县、广德县开展长时间、多株监测应用,并与竹林环境参数同步监测,为研究环境对毛竹液流的影响提供了数据支持。
杨佳澎[5](2021)在《牵引供电网高次谐波监测及评估系统开发》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电气化铁路的发展,车网匹配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交-直-交”型电力机车的投入运行大幅降低了牵引网中的谐波含量,但其脉宽调制控制方式会产生高次谐波注入到牵引网中,发生高次谐波谐振、放大现象,高次谐波会不仅会对27.5kV侧电气设备及机车造成危害,还会对110kV或220kV电网以及所自用电系统内设备产生损害,严重威胁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首先对当前国内外对车网耦合以及牵引网高次谐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通过对牵引负荷高次谐波在牵引网中的传播路径进行分析,阐述了高次谐波在整个牵引供电系统、平行导线、牵引变压器以及牵引变电所380V低压侧的渗透机理;对高次谐波的危害及关键风险进行分析,阐述高次谐波在27.5kV高压侧对设备和电力机车的影响及危害,以及在380V低压侧对所自用电设备等造成的危害;并针对高次谐波传输问题,提出了对高次谐波测点的布置方案。然后对牵引变电所自用电系统的高次谐波监测方案进行设计,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完整的牵引供电系统和所自用电系统仿真模型,对高次谐波对自用电系统的影响进行分析;根据仿真及实测数据,采用SVD算法对自用电负荷谐波阻抗参数进行辨识;基于仿真结果设计自用电系统滤波方案及内嵌式高次谐波监测装置,并验证了该套装置的滤波性能。接着基于车载式谐波巡检装置对动车组高压电气系统的过电压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Shufflenet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的过电压图像识别方法。利用B2G算法将牵引网中6种典型实测过电压波形映射为灰度图像,输入到Shufflenet网络中进行模型的训练,并从学习率、样本批次大小、网络复杂度以及纹理数量四个方面研究模型参数对分类性能的影响,同时又与其他六种浅层机器学习模型作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方法能够在很小数据集下快速准确的识别过电压类型,模型的泛化能力强,识别结果可靠。最后对监测系统的软硬件进行开发与验证,硬件监测终端基于32位ARM架构嵌入式系统开发设计,通过RS485通信协议与数据传输单元连接,数据传输单元通过2G(4G)/GPRS网络与云平台进行数据传输,实现了暂态波形捕捉及存储、异常预警及定位的功能;软件云平台基于ASP.NET环境开发设计,采用B/S架构进行可视化界面及相关算法设计,实现了数据分析处理、异常事件位置捕捉及过电压辨识等功能;并采用内网穿透原理对云平台进行了部署,实现了数据传输、共享以及多用户同时接入的功能。
胡志珍[6](2021)在《面向宣城电网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宣城地区地处安徽南部,气候湿润多雨,辖区内南部丘陵山地较多,小气候特点明显,输电线路覆冰频率高,宣城电网山区、丘陵区线路经常因线路覆冰发生断线、脱冰跳跃、甚至倒塔事故,影响地区电网安全运行。及时掌握输电线路覆冰状态,对于保障宣城电网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论文在调研分析宣城电网覆冰运维需求的基础上,开展了适合本地区架空线路运维工程实际的覆冰监测系统研究,研究结果希望为架空线路覆冰防治提供参考。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开展了面向宣城电网的覆冰监测系统总体设计,结合现有的覆冰监测系统的性能、适用范围、工作条件,设计了监测系统硬件框架,并在监测系统的信号采集、传输、处理方面,对监测系统进行了方案优化;分析选择了监测系统的处理器、通信接口电路和电源电路,并设计了监测系统电源在杆塔上的布置方案。(2)分析了已有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对系统信息采集单元选型和布置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了拉力和压力传感器在架空线路上的安装使用情况,确定了采用拉力传感器作为系统的应力信息采集单元;结合观冰站建筑和地形特征,分析了观冰站各部位的信息采集效果,确定了覆冰监测系统图像采集、温湿度采集和风速、风向采集单元的布置方案。(3)开展了基于应力、弧垂、气温等因素的覆冰模型的计算分析,分别获得了观冰站点模拟线路覆冰厚度的图像测量值、基于拉力传感器覆冰厚度的计算值、实际运行线路覆冰厚度的人工测量值,结合运维数据,采用回归分析法推导了不同海拔、高差、走向、风向等条件下上述三个覆冰厚度值之间的关系,提高了本系统适应性、可靠性。在此基础上,分析获得了面向宣城电网的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策略。
余永俊[7](2021)在《基于物联网和云架构的光伏发电运维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光伏竞价、平价项目的开展,降本增效成为了投资商、光伏企业、设计单位的共同目标和焦点问题。在光伏平价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有线组网监控,人工管理方式可能都不再适用,其运维效率低、成本高、不易扩展且无法满足降本增效要求。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无线通信和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将这些核心技术应用于光伏系统运维,建立一个时效性好、安全性高、灵活高效的光伏运维云平台已成为该行业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行业发展需求及相关技术规范,以物联网、无线通信和云计算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光伏运维云平台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光伏运维云平台的建设需求,提出了光伏电站运维系统的设计目标和总体结构。并选择GPRS作为无线通信,给出了具体设计方案及数据通信协议;对于数据网络交互模块,采用socket网络通信完成数据解析和处理。2)给出了运维云平台软件实现方案,采用MVC架构模式,选用Django框架作为web开发,ajax技术实现网页动态刷新,JSON作为前后端数据传输格式,完成了对各界面功能模块设计。并以阿里云ECS服务器作为云平台,My SQL为数据库,根据E-R模型建立了系统数据表。3)通过nginx和uwsgi技术完成对Django项目的云服务器部署,实现外网访问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并以实验室现有的光伏设备搭建测试环境,从云服务器性能监控、GPRS模块通信及整体系统搭建三个方面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监测到光伏逆变器运行状态,时效好,效率高。
曾佳慧[8](2021)在《基于GPRS的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空气污染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也越来越大,人们开始意识到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性。为此,国内外研发了各式各样的空气质量检测设备,但是大多数是针对卧室和商场这些场景的设备,缺少专门针对教室空气质量监测和调控的设备。而且大多数设备存在价格昂贵,性能不够稳定的问题,不适用教室空气质量的调控。因此,针对教室空气质量差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GPRS的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分析了师生用户功能需求,并确定了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又根据总体方案论证了感知与调控系统主控制芯片方案、教室空气质量调控方案和远程通信方案。采用模块化方法设计了教室空气质量感知系统的温湿度模块、PM2.5/PM10模块、二氧化碳模块、甲醛模块、挥发性有机物模块等子模块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其次,基于新风机调控方案设计了 PWM控制电路、过零点检测电路和新风机风速档位驱动电路。设计了液晶显示模块的硬件电路和液晶屏幕的开关机页面、主页面、锁屏和解锁界面,实现了空气质量数据的液晶显示和新风机风速的控制。然后,设计了基于GPRS通信方式设计了网络通信平台的软硬件,使得感知系统和调控系统能通过GPRS与服务器端通信。为了实现教室空气质量数据在PC端远程显示功能,完成了 WEB端软件程序的设计。最后,对整机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感知系统的实时感知的结果测量结果较为准确,测试结果与当地实际的空气质量相符;液晶屏幕能正常清晰显示感知教室空气质量,调控系统能控制新风机通过高速、中速和低速三个档位进行调节教室空气质量;网络通信平台发送和接收数据完整,实现了空气质量PC端的数据可视化。
杨雯[9](2021)在《一种近距离集群传感网络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研究方法》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城际客车交通线路网更加密集。为了更好地保障乘客的乘车安全,一个可靠地可以检查乘客是否系好安全带的监测系统很重要。本文针对系统产品化程度过低问题、客车安全带监测单元耗电量过大问题、安全带传感采集器与客车数据接收器之间智能识别问题和信息管理系统联动问题等,以物联网传感网络为技术基础设计出近距离集群传感网络信息采集系统。针对城际客车应用背景,研究出一套完整物联网监测系统。通过设计安全带卡扣状态采集器和数据接收器,使得安全带卡扣状态采集器可以精确识别安全带扣合状态,从而判断安全带是否正确系好,并以433MHz短程无线通讯的方式将状态信息发送给数据接收器,数据接收器可以通过CAN总线与其他车载终端(如车载显示屏等)相连并实现数据通信,数据接收器将状态数据处理整合成安全带卡扣插拔的状态信息通过无线GPRS网络传送到监管后台留待后续处理。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在客车安全带监测中的节能设计是本系统的挑战。针对客车安全带监测单元耗电量过大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RFID传感器节点的低功耗布局和参数设置的软硬件设计方法。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深度睡眠节电方式时,周期电量消耗远低于常规睡眠节电方式(电量消耗分别为0.45m As和3.49m As)。节点使用寿命比一般的节能设计(寿命年限分别为5.35年和0.69年)要长得多。同时,对于电量低、已损坏的监测单元,提出了完整更换方式和流程,使整套产品有机结合,操作人性化。针对安全带传感采集器与客车数据接收器之间智能识别问题,设计了接收器与座位节点之间的一对多配对配准方法。与传统的使用其他软件将座位识别码写入集成电路卡中不同,本项目中的节点ID可以直接存储到接收器中,这样可以减少中间操作,降低开发成本。针对车辆安全带插拔状态的信息管理问题,通过GPRS向管理系统传递信息,从产品的角度设计并使用python-Django框架搭建信息管理后台,从管理创新角度精准定位到具体车辆的具体座位,最终实现高效率的交通安全监管。
蒋艳荣[10](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变终端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智能配变终端是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中的核心设备,具备数据采集、故障检测、数据存储、与云平台信息交互等功能。配变终端的性能直接影响到配电网的供电质量,是构建配电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充分研究配变终端的功能需求后,采用ARM微处理器和Linux操作系统结合的系统设计架构,以“硬件平台化”和“软件定义终端”为设计理念,分模块设计为设计思路,设计了一种新型智能配变终端,并对智能配变终端的总体架构、底层硬件、软件系统、业务功能等进行了分类、分项介绍。设计选用AM3358微处理器为核心控制模块,扩展RS232和RS485通信接口模块、电源模块、电能计量模块、电容器投切控制扩展装置模块、GPRS无线通信模块、温度检测模块、烟雾报警模块、存储单元模块等。以Linux操作系统为软件设计平台,充分利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多任务处理能力实现配变终端与云主站通信、数据采集、无功补偿、数据存储等业务功能。经硬、软件和系统功能测试,验证智能配变终端对下可实现与配电台区其他辅助配电设备间的广泛互联与监测控制,对上可实现与云平台服务器的实时信息交互,实现云平台对配电台区运行状态的可观可控,满足配电物联网对智能配变终端的功能需求。
二、GPRS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PRS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互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车联网服务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概述 |
1.2.1 国内外科研机构的车联网服务系统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汽车企业的车联网服务系统发展现状 |
1.2.3 国内外第三方科技公司开发的车联网服务产品 |
1.3 目前存在的实际问题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2 车联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及车载诊断技术分析 |
2.1 车联网服务平台总体架构 |
2.2 车载诊断技术分析 |
2.2.1 OBD系统概述 |
2.2.2 OBD-Ⅱ诊断系统接口 |
2.2.3 OBD-Ⅱ故障码 |
2.2.4 OBD-Ⅱ通信协议标准 |
2.2.5 CAN总线通信技术 |
2.2.6 CAN总线报文结构格式 |
2.3 本章小结 |
3 智能车载终端的设计 |
3.1 智能车载终端设计的总体框架 |
3.2 核心控制器的设计 |
3.2.1 核心控制器的选择 |
3.2.2 STM32F103C8T6 简介 |
3.2.3 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3.2.4 主控芯片引脚连接 |
3.3 OBD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3.3.1 OBD数据采集模块硬件设计 |
3.3.2 OBD数据采集模块软件设计 |
3.4 GPS定位模块的设计 |
3.4.1 GPS定位模块的选择 |
3.4.2 GPS定位模块硬件设计 |
3.4.3 GPS定位模块软件设计 |
3.4.4 GPS定位芯片性能测试 |
3.5 陀螺仪模块设计 |
3.5.1 预警数值的确定 |
3.5.2 陀螺仪模块的选择 |
3.5.3 陀螺仪模块性能测试 |
3.6 GPRS通信模块的设计 |
3.6.1 通信方式的选择 |
3.6.2 通信模块的选择 |
3.6.3 GPRS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6.4 GPRS通信模块软件设计 |
3.6.5 GPRS芯片通信测试 |
3.7 电源模块设计 |
3.8 智能车载终端模块集成 |
3.8.1 串口资源分配 |
3.8.2 模块集成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
3.9 本章小结 |
4 服务器的开发 |
4.1 服务器开发工具选择 |
4.2 云服务器端口配置 |
4.3 云服务器数据接收 |
4.4 云服务器数据库创建 |
4.5 精准服务模块动态里程预测算法 |
4.6 本章小结 |
5 PC端车联网服务平台的开发 |
5.1 开发工具、框架及数据获取 |
5.2 开发功能 |
5.2.1 车辆管理机构功能 |
5.2.2 汽车4S店企业功能 |
5.3 系统流程图 |
5.3.1 车辆管理机构流程图 |
5.3.2 汽车4S店企业流程图 |
5.4 系统设计 |
5.4.1 车队管理 |
5.4.2 车辆管理 |
5.4.3 车辆车况信息 |
5.4.4 车辆定位 |
5.4.5 故障信息 |
5.4.6 行驶记录 |
5.4.7 行驶轨迹 |
5.4.8 精准服务 |
5.5 车队管理机构服务平台 |
5.5.1 车队管理 |
5.5.2 车辆管理 |
5.5.3 查看车辆信息 |
5.5.4 显示车辆车况 |
5.5.5 显示车辆定位信息 |
5.5.6 查看车辆故障信息 |
5.5.7 查看车辆行驶记录 |
5.6 汽车4S店服务平台 |
5.6.1 车队管理 |
5.6.2 车辆管理 |
5.6.3 精准服务 |
5.7 本章小结 |
6 手机移动端车联网服务平台开发 |
6.1 开发工具、框架及数据获取 |
6.2 开发功能 |
6.3 系统用例图 |
6.4 系统流程图 |
6.5 系统设计 |
6.5.1 注册模块 |
6.5.2 登录模块 |
6.5.3 行车行驶数据模块 |
6.5.4 车辆定位模块 |
6.5.5 获取故障码模块 |
6.5.6 车辆预警模块 |
6.5.7 传感器模块 |
6.6 驾驶人服务平台 |
6.6.1 注册登录界面 |
6.6.2 行车数据界面 |
6.6.3 故障检测界面 |
6.6.4 车辆预警界面 |
6.6.5 传感器数据界面 |
6.6.6 汽车定位界面 |
6.6.7 帮助界面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一 数据库 |
附录二 雪佛兰汽车保养表 |
(2)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电能质量概述 |
1.1.2 三相不平衡造成的后果 |
1.2 国内外三相不平衡的研究现状 |
1.2.1 负载补偿装置 |
1.2.2 配电网络重构 |
1.2.3 优化换相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换相系统实施方案的设计和实现 |
2.1 三相不平衡的定义与运算 |
2.1.1 三相不平衡定义 |
2.1.2 三相不平衡度运算方式 |
2.2 换相系统实施方案的构思和实现 |
2.2.1 换相系统设计思路 |
2.2.2 换相系统方案基本原则 |
2.2.3 换相系统安装匹配原则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换相系统的三相不平衡换相策略 |
3.1 换相策略设计 |
3.2 改善三相不平衡的换相模型 |
3.2.1 三相电流不平衡度 |
3.2.2 最少的换相动作 |
3.3 三相不平衡换相模型中遗传算法的改进 |
3.3.1 遗传算法的作用机理分析 |
3.3.2 基于小生境技术的改进遗传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换相系统硬件设计 |
4.1 换相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1 DSP控制单元设计 |
4.1.2 电源模块设计 |
4.1.3 信号调理模块设计 |
4.1.4 交直流转换/AD转换模块设计 |
4.1.5 通信模块设计 |
4.1.6 显示模块设计 |
4.2 换相执行终端硬件设计 |
4.2.1 换相切换动作单元 |
4.2.2 过零检测模块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换相系统软件设计 |
5.1 换相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1 数据采集及处理 |
5.1.2 GPRS通信模块 |
5.2 换相执行终端软件设计 |
5.2.1 换相执行终端主控程序设计 |
5.2.2 换相程序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实例仿真与挂网试验 |
6.1 实例仿真分析 |
6.1.1 仿真条件 |
6.1.2 仿真设计过程 |
6.1.3 实例仿真结果 |
6.2 换相系统挂网试验 |
6.2.1 换相系统的样机 |
6.2.2 挂网试验结果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物联网概述 |
2.1.1 物联网概念 |
2.1.2 物联网体系结构 |
2.2 云平台概述 |
2.2.1 阿里云简介 |
2.2.2 阿里云物联网平台架构 |
2.2.3 MQTT协议基本概念 |
2.2.4 MQTT报文结构 |
2.3 无线通信技术 |
2.3.1 几种无线通信技术比较 |
2.3.2 LoRa技术介绍 |
2.3.3 LoRa调制参数 |
2.4 无线传感网络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慧农业大棚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3.1 系统的需求分析 |
3.2 系统的功能 |
3.3 系统的总体架构 |
3.4 系统的工作流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慧农业大棚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4.1 硬件设计的总体架构 |
4.2 主控制器选型及电路设计 |
4.2.1 STM32 主控芯片 |
4.2.2 单片机最小系统基本电路设计 |
4.3 采集节点传感器选型及电路设计 |
4.3.1 土壤温度传感器 |
4.3.2 土壤湿度传感器 |
4.3.3 空气温湿度传感器 |
4.3.4 光照强度传感器 |
4.4 数据传输节点硬件设计 |
4.4.1 Wi-Fi通信模块 |
4.4.2 GPRS通信模块 |
4.4.3 LoRa通信模块 |
4.5 执行设备控制节点硬件设计 |
4.6 电源模块设计 |
4.7 PCB电路板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慧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1 软件设计的总体架构 |
5.1.1 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
5.1.2 系统软件总体架构 |
5.2 LoRa无线通信软件设计 |
5.2.1 LoRa模块参数配置 |
5.2.2 LoRa模块数据收发 |
5.2.3 LoRa组网方式 |
5.2.4 LoRa轮询采集设计 |
5.3 信息采集节点软件设计 |
5.3.1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 |
5.3.2 空气温湿度采集软件设计 |
5.3.3 土壤温度采集软件设计 |
5.3.4 土壤湿度采集软件设计 |
5.3.5 光照强度采集软件设计 |
5.4 数据传输节点软件设计 |
5.4.1 WI-Fi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5.4.2 GPRS网络通信程序设计 |
5.5 执行设备智能决策程序设计 |
5.5.1 卷帘机智能决策设计 |
5.5.2 风机智能决策设计 |
5.5.3 灌溉智能决策设计 |
5.5.4 补光智能决策设计 |
5.5.5 逐级寻优控制设计 |
5.6 看门狗程序设计 |
5.7 物联网平台的服务端搭建与部署 |
5.7.1 创建产品和设备 |
5.7.2 设备接入子程序设计 |
5.7.3 数据流转 |
5.8 Web信息管理系统软件设计 |
5.8.1 系统架构的选取 |
5.8.2 系统功能设计 |
5.8.3 MySQL数据库设计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智慧农业大棚控制系统搭建与测试 |
6.1 系统的整体搭建 |
6.2 信息采集节点功能测试 |
6.3 数据传输节点联网测试 |
6.3.1 Wi-Fi联网测试 |
6.3.2 GPRS联网测试 |
6.4 LoRa无线通信测试 |
6.4.1 LoRa模块通信组网测试 |
6.4.2 LoRa模块RSSI测试 |
6.4.3 LoRa模块丢包率测试 |
6.5 Web信息管理系统测试 |
6.5.1 数据监测 |
6.5.2 设备控制 |
6.5.3 系统管理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植物液流监测仪设计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 |
2.1 液流监测原理 |
2.2 应用需求 |
2.2.1 单株监测 |
2.2.2 大规模多株监测 |
2.3 总体设计 |
2.4 开发工具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件设计 |
3.1 主控模块 |
3.1.1 主控芯片 |
3.1.2 外部存储器 |
3.1.3 实时时钟 |
3.1.4 人机交互 |
3.2 TDP探针及恒流加热电路 |
3.3 低噪声精密放大电路 |
3.3.1 仪表放大器AD620 |
3.3.2 运算放大器OP07 |
3.3.3 信号放大电路 |
3.4 数据存储与发送模块 |
3.4.1 数据存储 |
3.4.2 数据发送 |
3.5 电源模块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 |
4.1 终端软件模块 |
4.1.1 需求分析 |
4.1.2 中间层 |
4.1.3 硬件驱动层 |
4.1.4 软件应用层 |
4.2 后台软件模块 |
4.2.1 工具及平台介绍 |
4.2.2 需求分析 |
4.2.3 数据接收模块 |
4.2.4 液流计算模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调试、测试及应用 |
5.1 调试与测试 |
5.1.1 电路调试 |
5.1.2 功耗测试 |
5.2 单株监测试验 |
5.2.1 毛竹液流监测 |
5.2.2 海棠树液流监测 |
5.2.3 试验结果分析 |
5.3 大规模多株监测应用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牵引供电网高次谐波监测及评估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牵引网高次谐波传播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牵引网高次谐波治理研究现状 |
1.2.3 谐波阻抗参数辨识技术研究现状 |
1.2.4 过电压类型分类及辨识技术研究现状 |
1.2.5 牵引网高次谐波监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组织安排 |
2 牵引供电系统高次谐波传播特性 |
2.1 牵引负荷高次谐波传播路径分析 |
2.1.1 V/v接线牵引变电所模型 |
2.1.2 牵引负荷高次谐波横向传播机理分析 |
2.1.3 牵引负荷高次谐波纵向传播机理分析 |
2.2 高次谐波的危害及关键风险分析 |
2.3 高次谐波在线综合监测方案及测点布置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所亭自用电滤波装置的谐波监测与评估系统设计 |
3.1 高次谐波对低压自用电系统的影响分析 |
3.1.1 基于实测数据的影响及量化分析 |
3.1.2 基于仿真数据的影响及关键因素分析 |
3.2 自用电负荷谐波阻抗的参数辨识 |
3.2.1 低压自用电系统数学模型及电路模型 |
3.2.2 基于奇异值分解的参数辨识方法 |
3.2.3 谐波阻抗辨识参数的应用探讨 |
3.3 低压滤波装置设计与内嵌式监测系统开发 |
3.3.1 低压滤波装置的结构和主要性能指标 |
3.3.2 基于二阶HPF的低压侧谐波抑制方案 |
3.3.3 低压谐波抑制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
3.3.4 内嵌式谐波监测装置的设计与开发 |
3.4 案例仿真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频谐振过电压识别方法 |
4.1 动车组高压供电系统过电压特征 |
4.1.1 机车过分相过电压 |
4.1.2 工频过电压 |
4.1.3 高频谐振过电压 |
4.1.4 铁磁谐振过电压 |
4.2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过电压信号辨识思路 |
4.2.1 基因特征 |
4.2.2 过电压灰度图像映射算法及特征提取 |
4.2.3 特征选择 |
4.3 基于深度学习的过电压信号辨识算法设计 |
4.3.1 ShuffleNet网络架构 |
4.3.2 数据集获取及数据预处理 |
4.4 参数调整和结果分析 |
4.4.1 模型训练 |
4.4.2 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软硬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5.1 综合监测系统的软硬件关键技术 |
5.2 监测终端的设计与开发 |
5.2.1 监测终端硬件架构 |
5.2.2 电压采集模块的设计 |
5.2.3 电流采集模块的设计 |
5.2.4 主控核心STM32F407ZGT6 最小系统 |
5.2.5 GPS+北斗定位模块 |
5.2.6 SD卡存储模块设计 |
5.2.7 监测终端硬件成品展示 |
5.3 通信方案设计与实现 |
5.3.1 DTU数据传输模块 |
5.3.2 数据链路层的设计 |
5.4 基于云平台概念的综合监测及分析系统设计与开发 |
5.4.1 B/S架构 |
5.4.2 云平台的开发与设计 |
5.4.3 数据库设计 |
5.4.4 Web云平台的发布与部署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内嵌式谐波监测装置程序源代码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面向宣城电网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输电线路的覆冰形成条件和特点 |
1.1.2 安徽电网及覆冰情况介绍 |
1.1.3 宣城电网覆冰情况介绍 |
1.2 覆冰在线监测技术国内外发展、应用情况 |
1.2.1 国外覆冰监测技术的发展 |
1.2.2 国内覆冰监测技术的发展 |
1.3 宣城地区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必要性 |
1.3.1 输电线路运维的要求 |
1.3.2 输电线路检修的要求 |
1.3.3 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要求 |
1.4 现有覆冰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面向宣城电网的覆冰监测系统总体设计 |
2.1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设计要求 |
2.1.1 基本功能要求 |
2.1.2 技术指标要求 |
2.2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总体架构 |
2.3 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研究 |
2.4 电源、通讯元件选取和传感器布置 |
2.4.1 取电模块设计 |
2.4.2 通信方式设计 |
2.4.3 气象采集元器件安装布置 |
2.5 基于观测数据的状态方程选取和风险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硬件设计研究 |
3.1 监测分机硬件整体设计 |
3.2 处理器的选择 |
3.3 GPRS通信接口电路 |
3.3.1 无线通信模块MC55i |
3.3.2 MC55i与 LPC2368 接口电路 |
3.3.3 MC55i与 SIM卡接口电路 |
3.4 电源电路和供电方式选择及布置 |
3.4.1 感应取电 |
3.4.2 铅酸蓄电池充放电特点 |
3.4.3 太阳能电池对硅能蓄电池 |
3.5 模拟量与数字量采集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覆冰监测系统信息采集单元选取及布置方案研究 |
4.1 传输线和传感器布置的总原则 |
4.2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布线优化 |
4.3 拉力和倾角传感器选择 |
4.3.1 拉力传感器选择 |
4.3.2 双轴倾角传感器传感器选择 |
4.4 结合覆冰监测站点建设的采集装置布置优化 |
4.4.1 观冰点布置平面 |
4.4.2 图像采集传感器元件布置和选择 |
4.4.3 温湿度和风速风向采集传感器元件选择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输电线路覆冰厚度计算模型的优化及验证 |
5.1 架空输电线路应力与覆冰厚的关系 |
5.1.1 输电线路导线力学基础 |
5.1.2 悬挂点等高的情况 |
5.1.3 悬挂点不等高的情况 |
5.1.4 基于拉力传感器的覆冰厚度计算 |
5.2 基于观冰站点模拟导线图像识别厚度 |
5.2.1 模拟导线与运行导线高度差对覆冰厚度的影响 |
5.2.2 海拔对覆冰厚度的影响 |
5.2.3 导线运行温度温度对导线覆冰的影响 |
5.3 覆冰厚度回归方程验证 |
5.3.1 回归分析法介绍 |
5.3.2 解决思路 |
5.3.3 样本选择 |
5.3.4 覆冰厚度关系特点 |
5.3.5 特殊线路条件下的计算 |
5.4 覆冰灾害风险分析及预警 |
5.4.1 特殊线路条件下的计算 |
5.4.2 风险评估 |
5.4.3 不同重要程度线路的覆冰预警及处置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7)基于物联网和云架构的光伏发电运维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动态及研究现状 |
1.2.1 物联网技术应用及研究 |
1.2.2 云计算技术应用及研究 |
1.2.3 光伏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光伏运维云平台需求分析与总体架构 |
2.1 太阳能光伏发电 |
2.1.1 光伏电池发电原理 |
2.1.2 光伏发电系统分类 |
2.2 光伏运维云平台需求分析 |
2.2.1 需求分析 |
2.2.2 业务需求分析 |
2.2.3 功能需求分析 |
2.3 运维云平台建设目标 |
2.4 运维云平台总体架构 |
2.5 本章小结 |
3 光伏运维云平台远程通信方案设计 |
3.1 远程通信介绍 |
3.1.1 有线远程监控 |
3.1.2 无线远程监控 |
3.2 基于GPRS无线通信方式设计 |
3.2.1 GPRS-DTU简介 |
3.2.2 GPRS通信模块功能及初始化 |
3.2.3 GPRS模块配置及通信协议 |
3.3 网络交互模块设计 |
3.3.1 socket通信概述 |
3.3.2 socket通信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光伏运维云平台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MVC框架在监控平台中应用 |
4.1.1 开发工具选择 |
4.1.2 Django框架 |
4.1.3 Ajax技术 |
4.1.4 数据传输格式 |
4.2 监控平台各功能模块设计 |
4.2.1 登录注册模块 |
4.2.2 主页界面 |
4.2.3 实时监测模块 |
4.2.4 统计报表模块 |
4.2.5 能效分析模块 |
4.2.6 系统管理模块 |
4.3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3.1 My SQL数据库概述 |
4.3.2 E-R模型 |
4.3.3 主要数据表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5 云服务器部署及系统测试 |
5.1 云服务器部署 |
5.1.1 部署环境 |
5.1.2 nginx与 uwsgi技术 |
5.1.3 部署流程 |
5.2 系统测试 |
5.2.1 服务器性能监控 |
5.2.2 GPRS-DTU通信测试 |
5.2.3 整体系统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基于GPRS的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空气质量感知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空气质量调控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组织结构 |
1.3.1 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1.3.2 论文组织架构 |
2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总体研究与设计 |
2.1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1 感知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2 调控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2.1.3 人机交互方式功能需求分析 |
2.2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总体设计 |
2.3 系统方案论证 |
2.3.1 感知与调控系统主控制芯片方案论证 |
2.3.2 调控系统方案论证 |
2.3.3 远程通信方案论证 |
2.4 本章小结 |
3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系统设计 |
3.1 感知系统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
3.1.1 温湿度模块 |
3.1.2 PM2.5/PM10模块 |
3.1.3 二氧化碳模块 |
3.1.4 甲醛模块 |
3.1.5 挥发性有机物模块 |
3.2 感知系统主控制模块电路设计 |
3.2.1 室内感知系统主控制模块 |
3.2.2 室外感知系统主控制模块 |
3.3 感知系统软件设计 |
3.3.1 温湿度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
3.3.2 PM2.5/PM10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
3.3.3 二氧化碳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
3.3.4 甲醛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
3.3.5 挥发性有机物模块软件程序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4 教室空气质量调控系统设计 |
4.1 新风机模块 |
4.1.1 PWM控制电路设计 |
4.1.2 过零点检测电路设计 |
4.1.3 新风机风速档位驱动电路设计 |
4.2 液晶显示模块 |
4.2.1 液晶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
4.2.2 液晶显示模块界面设计 |
4.3 调控系统主控制模块 |
4.4 调控系统软件设计 |
4.4.1 新风机模块软件设计 |
4.4.2 液晶显示模块软件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网络通信平台设计 |
5.1 GPRS网络通信平台硬件设计 |
5.2 GPRS网络通信平台软件设计 |
5.3 WEB端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
6.1 教室空气质量感知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
6.1.1 室内空气质量感知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
6.1.2 室外空气质量感知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
6.2 教室空气质量调控系统功能测试与分析 |
6.2.1 新风机模块功能测试与分析 |
6.2.2 液晶显示模块功能测试与分析 |
6.3 网络通信平台功能测试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一种近距离集群传感网络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研究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系统需求分析及可行性研究 |
2.1 系统总体需求 |
2.1.1 系统功能需求 |
2.1.2 系统性能需求 |
2.2 技术可行性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及确定 |
3.1 系统总体方案的设计 |
3.2 状态采集器与数据接收器注册方案 |
3.3 信息管理系统后台开发方案 |
3.3.1 后台开发方案对比 |
3.3.2 开发方案的确定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FXTH870902DT1 状态采集器方案设计和实现 |
4.1 状态采集器硬件方案设计和实现 |
4.1.1 硬件结构框架 |
4.1.2 硬件选型 |
4.1.3 原理图设计 |
4.1.4 PCB设计 |
4.2 状态采集器软件方案设计 |
4.2.1 开发平台 |
4.2.2 状态采集器软件基本框图 |
4.2.3 状态采集器发射协议 |
4.3 状态采集器软件方案实现 |
4.3.1 采集器各方案内容及对应流程图 |
4.3.2 状态采集器程序说明 |
4.4 低功耗方案设计及时限预测 |
4.4.1 状态采集器硬件低功耗方案 |
4.4.2 状态采集器软件低功耗方案 |
4.4.3 节点电池使用时限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MC9S12G64 数据接收器方案设计和实现 |
5.1 接收器硬件方案设计和实现 |
5.1.1 硬件结构框架 |
5.1.2 原理图设计和实现 |
5.1.3 PCB设计原则 |
5.2 接收器软件方案设计 |
5.2.1 开发平台 |
5.2.2 接收器软件方案设计 |
5.3 接收器软件方案实现 |
5.3.1 程序流程图及解析 |
5.3.2 下载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6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测试 |
6.1 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 |
6.1.1 系统架构功能设计 |
6.1.2 流程设定及功能具体描述 |
6.1.3 数据库设计 |
6.2 后台管理系统的实现 |
6.2.1 系统开发环境及主要相关技术 |
6.2.2 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 |
6.2.3 Socket通信接口的调用 |
6.2.4 系统数据库的实现 |
6.2.5 Web部署 |
6.3 信息管理系统测试 |
6.3.1 系统测试环境 |
6.3.2 系统测试内容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研究成果 |
(10)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变终端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智能配变终端需求分析 |
2.1 配变终端功能概述 |
2.2 配变终端系统架构 |
2.3 终端性能指标分析 |
2.3.1 环境条件 |
2.3.2 工作电源 |
2.3.3 配变终端接口需求 |
2.3.4 电能信息监测功能需求 |
2.3.5 平台软件功能需求 |
2.3.6 故障检测及报警需求 |
2.3.7 数据存储需求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配变终端系统硬件设计 |
3.1 配变终端硬件设计模块 |
3.2 核心控制模块 |
3.3 通信接口模块 |
3.3.1 远程通信接口 |
3.3.2 本地通信接口 |
3.4 业务功能模块 |
3.4.1 电源模块设计 |
3.4.2 电能信息采集单元设计 |
3.4.3 无功补偿单元设计 |
3.4.4 温度检测单元设计 |
3.4.5 烟雾报警单元设计 |
3.4.6 实时时钟单元设计 |
3.4.7 存储单元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配变终端系统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架构 |
4.2 Linux核心功能 |
4.3 系统初始化 |
4.4 主站监测功能实现 |
4.4.1 Ethernet方式通信 |
4.4.2 GPRS方式通信 |
4.5 监测电能参数功能实现 |
4.5.1 校表程序设计 |
4.5.2 电能参数采集程序设计 |
4.5.3 电能参数计算 |
4.6 无功补偿功能实现 |
4.6.1 获取复合开关状态程序设计 |
4.6.2 电容投切算法 |
4.6.3 投切命令协议设计 |
4.7 温度监测功能实现 |
4.7.1 设置DS2482S |
4.7.2 环境温度采集 |
4.7.3 油温采集 |
4.8 烟雾报警功能实现 |
4.9 实时时钟单元实现 |
4.10 存储单元程序设计 |
4.10.1 AT24C04 读写程序设计 |
4.10.2 FM25L160 读写程序设计 |
4.11 数据库存储功能实现 |
4.11.1 数据表设计 |
4.11.2 数据存储程序设计 |
4.12 守护进程程序设计 |
4.1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智能配变终端功能测试 |
5.1 系统硬件检查测试 |
5.2 硬件功能模块测试 |
5.2.1 远程通信接口测试 |
5.2.2 本地通信接口测试 |
5.2.3 电容器投切控制扩展装置测试 |
5.3 软件功能测试 |
5.3.1 业务功能单元测试 |
5.3.2 系统集成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四、GPRS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互联网和智能车载终端的车联网服务平台设计[D]. 陈亚雷. 烟台大学, 2021(09)
- [2]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配电网三相不平衡控制技术研究[D]. 张铧文. 长春工业大学, 2021(08)
- [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农业大棚控制系统设计[D]. 李寒. 河北大学, 2021(09)
- [4]植物液流监测仪设计与应用[D]. 张菊.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5]牵引供电网高次谐波监测及评估系统开发[D]. 杨佳澎.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6]面向宣城电网的输电线路覆冰监测系统研究[D]. 胡志珍.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
- [7]基于物联网和云架构的光伏发电运维系统研究[D]. 余永俊. 中北大学, 2021(09)
- [8]基于GPRS的教室空气质量感知与调控系统设计与实现[D]. 曾佳慧.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9]一种近距离集群传感网络物联网信息采集系统设计研究方法[D]. 杨雯.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1)
- [10]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配变终端的设计与实现[D]. 蒋艳荣. 合肥工业大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