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克林霉素磷酸酯搽剂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1](2021)在《张丰川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的辨证思路总结及用药特色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总结张丰川教授对寻常痤疮病因病机的理解及辨治思路,探讨张丰川教授的组方、用药特色,对其治疗痤疮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中医药临床对寻常痤疮的辩证、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并将张教授的经验系统化整理,便于今后的传承与发展。研究方法:①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收集张丰川教授门诊中肺胃热盛证型的寻常痤疮患者病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②通过跟诊学习、阅读中医文献及张丰川教授既往撰写的文章,结合张丰川教授亲自讲授,对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辨证思路及用药特色进行总结,并对收集的经典个案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次临床观察的30例有效病例中,女性26例,男性4例,年龄以26-30岁之间居多;观察到最长病程为14年,最短为半年,其中以1-3年间最多见;多数患者的皮肤性质为油性皮肤(17例,57%)及混合性皮肤(12例,40%)。相关风险因素分析发现,饮食辛辣、油腻、月经不调及熬夜被患者认为是影响痤疮加重的主要因素;多数患者自觉痤疮加重与季节无关(14例,47%),部分自觉夏季加重12例,40%),少有自觉秋冬季加重者(4例,13%)。量表评估显示,轻度焦虑者2人(7%);轻度及中度抑郁患者分别为2人(7%)及6人(20%);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较多(23例,76%),其中大部分患者有失眠情况(16例,53%);分别有7例(23%)、5例(17%)和5例(17%)的患者在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方面的生活质量受到痤疮影响。皮损数量方面,治疗第2周及第4周时皮损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90%及97%,平均皮损计数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 34%、58%,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过治疗后,患者的皮损数量有所减少;中医证候方面,治疗2周、4周后的平均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分别下降了 38%、71%,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均较前有所改善;结合皮损及中医证候评分进行综合评价,治疗第2周时有效4人,无效26人,总有效率13%;治疗第4周时显效15人,有效14人,无效1人,总有效率97%;在观察期间用药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事件,安全性较好。张丰川教授认为,痤疮的发病根本为郁,与湿、热、瘀、毒相关,病位在肺胃、肝肾,临床中根据痤疮的发病时间及病程分期辨证,从阴阳角度以阳证、阴证、半阴半阳证辨治痤疮皮损,从三焦角度宣通上焦、运化中焦、通利下焦,还根据皮损形态、皮损部位、皮损轻重多个角度进行痤疮的特色辨治。治疗时以自拟的消痤汤为核心处方,擅用疏风清热、清热凉血、逐瘀散结、补益肝肾、解郁安神类药物,常配伍加减的方剂有枇杷清肺饮、麻杏石甘汤、青蒿鳖甲汤、二至丸等。结论:采用消痤汤加减治疗肺胃热盛证痤疮,在皮损及中医证候方面均有改善,具有较好的效果。张丰川教授对寻常痤疮的诊疗有其独到的见解与体悟。他以“郁”为痤疮的发病根本,结合脏腑辨证及分期辨证,并从阴阳、三焦、皮损形态、皮损部位等多个角度进行痤疮的特色辨治,以核心处方为主,灵活加减用药,注重散郁火的同时固护阴液及正气,在临床中颇具疗效。
陈焕婷[2](2020)在《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8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痤疮在短期疗效、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等方面进行对比。从而明确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有效性,进一步为中医特色疗法治疗寻常型痤疮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40例给予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治疗,隔2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40例给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涂患处治疗,每日涂抹2次,3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数目以观察两组的短期疗效;治疗两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总皮损数目、痤疮严重等级以计算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结束后两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统计两组复发例数以对比两组的复发率。结果:治疗一个疗程后两组患者的皮损总数目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间的皮损总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0.05);治疗两个疗程后两组患者间的皮损总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05);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未痊愈患者痤疮严重等级进行秩和检验,得出P=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过两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40例患者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体的有效率为87.5%;对照组40例患者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2例,无效9例,总体的有效率为77.5%,经检验P=0.04<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后2个月对两组痊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16例痊愈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12.5%;对照组8例痊愈患者中有3例复发,复发率为37.50%,但结果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28>0.05);治疗过程中治疗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两组均可自行缓解,未退出实验。结论: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及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外涂两种疗法在治疗寻常型痤疮时均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两者在短期疗效方面无明显差异,但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治疗2个疗程后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局部外涂,且治疗结束2个月后随访的复发率也低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例数也低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局部外涂,说明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联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比局部外涂异维A酸红霉素更安全有效。
金凤[3](2020)在《益水疏木饮治疗肾虚肝郁型女性迟发型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观察益水疏木饮治疗肾虚肝郁型女性迟发型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初步探讨益水疏木饮治疗女性迟发型青春期后痤疮的安全性及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通过SPSS26.0生成的随机数字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女性迟发型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口服中药益水疏木饮,对照组予口服丹参酮胶囊,两组均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疗程共4周,随访2周。于各观察时点(第0、2、4、6周)记录两组患者GAG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生活质量指数,并记录试验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事件、复发情况。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7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复发率7.14%,对照组复发率29.17%,两组复发率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不仅在数值上有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2.GAG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比较:(1)两组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随着时间的推移,GAG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改善,提示两组在改善皮损、临床症状、证候方面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2)组间比较:在第2周时,治疗组GAG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在数值上均低于对照组,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在第4、6周时,治疗组GAGS评分、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在数值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在改善皮损、临床症状、中医证候方面优于对照组。3.治疗前后DLQI评分:(1)两组在治疗前后DLQI评分方面,p<0.01,说明两组治疗方案均对患者生活质量指数有改善。(2)在第4周时,两组DLQI评分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水疏木饮治疗肾虚肝郁型女性迟发型青春期后痤疮疗效确切,在改善患者皮损、症状、证候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本治疗方法具有复发率低、安全有效的特点,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方元芝[4](2020)在《毫火针治疗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毫火针治疗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座疮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和优势,以期为临床治疗痤疮提供更快捷、更有效的方法,并更进一步为火针治疗奠定基础。方法:将62例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座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治疗组予毫火针辨证治疗痤疮,每次选取(面、胸、背部)7-8个皮损点刺,并清除黑头粉刺或脓疱分泌物,再辨证取穴点刺(风热证取肺俞穴、大椎穴;湿热证取胃俞穴、大肠俞穴;冲任失调取肝俞穴、肾俞穴、膈俞穴),每隔1天1次,2周为1疗程。对照组白天予局部皮损外涂过氧化苯甲酰凝胶1次,睡前外涂维A酸乳膏1次,交替用药,连续使用,2周为1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后评价并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复发率,得出结论。成果:治疗4周结束后,总共收集62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0例,脱落1例患者,对照组29例,脱落2例患者。1.基线资料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痤疮分级和中医证型经卡方检验,P>0.05,说明两组的性别、痤疮分级和中医证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年龄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P>0.05,说明两组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痤疮的皮损分布、数量、程度、颜色、肿痛、皮损总积分在满足正态分布及方差齐性的情况下用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的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经检验后均P>0.05,说明两组的皮损分布、数量、程度、颜色、肿痛、皮损总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上说明,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治疗4周后,两组的皮损分布、数量、程度、颜色、肿痛、皮损总积分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后,两组的皮损分布、皮损总积分有差异(P<0.05),而两组的皮损数量、程度、颜色、肿痛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2)治疗4周后,毫火针组有8例痊愈,16例显效,3例有效,3例无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0%。西药外治组有5例痊愈,9例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0%。对两组的总有效率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4周后,毫火针组风热证、湿热证、冲任失调这三种中医证型的疗效进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随访1个月后,随访到所有治疗有效的47例患者中,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有1例复发,对照组有4例复发,两组复发率进行卡方检验,无明显差异(P>0.05)。(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没有发生严重的不良事件,可见两种疗法安全有效。结论:1.毫火针疗法和西药外治法对青春期寻常型痤疮均有良好的疗效,但毫火针疗法的疗效优于西药外治法。2.与西药外治法相比,毫火针疗法在改善青春期寻常型痤疮患者的整体皮损情况,尤其在减少皮损分布方面疗效更明显。3.毫火针疗法与西药外治法在改善青春期寻常型痤疮患者的皮损数量、程度、颜色、肿痛方面疗效相当。4.毫火针疗法与西药膏法在防治痤疮复发方面疗效相当。5.毫火针可有效辨证治疗风热型、湿热型、冲任失调这三种中医证型的痤疮,其不良反应轻,操作安全简便,值得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李思莹[5](2019)在《舒郁补肾清解汤联合火针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舒郁补肾清解汤联合火针治疗肝郁肾虚痰湿型女性迟发性痤疮患者皮损的改善及其他全身症状的改善情况。方法:将纳入观察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为舒郁补肾清解汤联合火针加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对照组为舒郁补肾清解汤加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两组给与相同的生活指导。共分两个疗程,每个疗程4周,两组患者均于就诊时及用药的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各做一次疗效观察,记录患者的皮损改变及各项观察指标的评分。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且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两组皮损、中医症状、月经及生活质量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且在皮损改善方面,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安全性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间没有显着性差异。结论:舒郁补肾清解汤联合火针治疗肝郁肾虚痰湿型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显着,对女性患者的月经及其他异常的中医症候表现均有明显改善,且通过生活干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故本疗效观察为女性迟发性痤疮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较有价值的参考方案,值得推广。
张衡[6](2019)在《温经汤加减方治疗女性痤疮(冲任失调证)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指出目的:通过研究温经汤加减方治疗女性痤疮(冲任失调证)的临床效果并初步观察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本方治疗顽固性女性痤疮提供更多的参考。方法:将纳入试验的女性痤疮患者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温经汤”加减方口服,对照组给予中药汤剂“二仙汤合知柏地黄丸”口服,两组均给予“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外用。共治疗8周,随访3个月;记录皮损积分、证候积分及复发情况,统计分析两组疗效差异。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经MannWhitney U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治疗前后两组总积分值相比,经Mann-Whitney U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对比两组患者3个月复发情况,治疗组复发率为66.67%,对照组复发率为50%,经Fisher精确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治疗前后两组组内皮损及证候积分经Wilcoxo符号秩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积分比较经Mann-Whitney U检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温经汤加减方能明显改善冲任失调型患者的皮损及症状。2.“温经汤”加减方与“二仙汤合知柏地黄丸”治疗女性痤疮(冲任失调证)的综合疗效相当;在控制疾病复发率方面、皮损及证候改善方面效果相当。3.“温经汤”加减方在治疗女性痤疮方面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李璇[7](2019)在《达郁调冲汤治疗女性迟发型痤疮(冲任不调型)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皮损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达郁调冲汤与维胺酯胶囊治疗女性迟发型痤疮(冲任不调型)的临床疗效,评价二者在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面的差异,并从中医辨证论治和现代药理学角度讨论达郁调冲汤治疗冲任不调型女性迟发型痤疮的理论依据,探索中医药治疗女性迟发型痤疮(冲任不调型)的新方法。方法:病例均来自于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来河北省中医院皮肤二科门诊就诊的病人,将临床符合女性迟发型痤疮的西医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属冲任不调证型的6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外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每日2次;治疗组给予达郁调冲汤水煎剂,每日1剂,早晚温服;对照组给予维胺酯胶囊口服,50mg,每日两次。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开始和治疗4周时记录患者的皮损积分(皮损数量、皮损形态、皮损颜色、皮损性质)情况,同时记录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并观察复发情况。且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率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结果:在本研究过程中,经过病例的剔除和失访,最后进入统计分析的病例共63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入选标准,经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皮损严重程度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经过4周的治疗后,比较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皮损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及复发率,并进行安全性评价。临床疗效比较如下:1.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13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8.13%。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4.52%。两组有效率经秩和检验,得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治疗组在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2.治疗组共2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8例出现轻度不良反应,2例出现中度不良反应。经秩和检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3.治疗组中痊愈加显效患者共17例,复发2例;对照组痊愈加显效患者共7例,复发4例。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4.两组不良反应均未经其他特殊处理,自行好转,两种疗法均比较安全。结论:达郁调冲汤治疗冲任不调型女性迟发型痤疮临床疗效优于维胺酯胶囊,其复发率及不良反应也低于维胺酯胶囊。该疗法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杨洁[8](2018)在《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78例痤疮患者,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0、38例。治疗组通过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对照组38例,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共8周。疗程结束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对照组68.42%,两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痤疮的疗效满意。
夏甜[9](2018)在《痤疮面膜联合内服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痤疮面膜联合内服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及评估,为寻常痤疮患者探求一种疗效高、痛苦及副作用小、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美容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痤疮患者,共66例,并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以痤疮面膜联合内服中药治疗的患者作为治疗组,共33例;以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内服中药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33例。在首次治疗前(第1天)与治疗4周后(第28天),根据痤疮皮损的形态、数量以及疼痛程度等进行痤疮疗效积分评估,疗效判定以寻常痤疮积分得出的疗效指数作为标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愈显率分别为为69.7%与33.33%;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4%与7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3.13%与1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痤疮面膜联合内服中药治疗寻常痤疮这一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优于对照组(P<0.05)。痤疮面膜这一特色疗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
郑淇,顾云东,曹艳云,茹意,李欣,李斌[10](2018)在《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评价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完整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MEDLINE、Cochrane、EMBASE数据库中近10年的相关研究。按照制订的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筛选研究,提取有效数据,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局效应指标以相对危险度(RR)及其95%可信区间(CI)形式表示。结果共纳入25个研究项目(2 735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 429例,对照组1 306例。纳入研究的质量均较低。总效应量分析结果显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寻常痤疮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纯西药组(RR=1.33,95%CI=1.271.39);而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低于联合治疗组(RR=1.30,95%CI=1.041.61)。润燥止痒胶囊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寻常痤疮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较低,该疗效需更加严谨的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验证。
二、1%克林霉素磷酸酯搽剂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克林霉素磷酸酯搽剂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张丰川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的辨证思路总结及用药特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寻常痤疮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寻常痤疮的流行病学特征 |
1.1 流行病学特点及分布 |
1.2 寻常痤疮的发病因素 |
2. 寻常痤疮的现代医学治疗 |
2.1 外用药物治疗 |
2.2 系统药物治疗 |
2.3 物理治疗 |
3. 中医对寻常痤疮的认识及治疗 |
3.1 中医病因病机的认识 |
3.2 中医治疗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一 研究方法与临床资料 |
1. 研究方法 |
2. 临床资料 |
二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量表评估 |
3 疗效评价 |
三 讨论 |
1. 资料分析 |
2. 张丰川教授治疗痤疮的临床经验总结及用药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介 |
(2)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及分级标准 |
1.2.2 中医诊断及分型标准 |
1.2.3 病例纳入标准 |
1.2.4 病例排除标准 |
1.2.5 病例脱落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3.1 分组方法 |
1.3.2 治疗方法 |
1.4 观察指标 |
1.4.1 全球痤疮分级系统(GAGS) |
1.5 疗效评价 |
1.5.1 疗效指数 |
1.5.2 疗效评定标准 |
1.6 不良反应观察 |
1.7 复发情况观察 |
1.8 资料分析和统计方法 |
1.9 研究结果 |
1.9.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
1.9.2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情况 |
1.9.3 治疗结束2个月后复发情况 |
1.9.4 不良反应 |
2 讨论 |
2.1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与研究 |
2.1.1 “痤疮”病名的来源及演变发展 |
2.1.2 痤疮的病因病机及辨证分型 |
2.2 西医对寻常型痤疮的认识与研究 |
2.2.1 寻常型痤疮的流行病学研究 |
2.2.2 寻常型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3 治疗方法的理论依据 |
2.3.1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的概述 |
2.3.2 耳尖放血的概述 |
2.3.3 选穴依据 |
3 研究结果分析 |
4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寻常型痤疮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3)益水疏木饮治疗肾虚肝郁型女性迟发型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3 研究方案 |
3.1 制定调查表 |
3.2 样本量估算 |
3.3 随机分组法 |
3.4 治疗方案 |
3.5 观察指标 |
3.6 总疗效判定标准 |
3.7 不良反应事件观察及处理 |
3.8 复发情况 |
3.9 统计分析方法 |
4 技术路线图 |
5 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基线比较分析 |
5.3 临床疗效分析 |
讨论 |
1 研究背景 |
2 女性迟发型痤疮概述 |
2.1 女性迟发型痤疮的中医认识 |
2.2 女性迟发型痤疮的西医认识 |
2.3 导师对女性迟发型痤疮的认识 |
3 中医选方理论依据 |
3.1 中医组方依据 |
3.2 方中对药分析 |
3.3 药理研究 |
4 西医选药理论依据 |
4.1 丹参酮胶囊治疗痤疮的机理 |
4.2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治疗痤疮的机理 |
5 笔者对女性迟发型痤疮的认识浅谈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一 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医学对痤疮的概述 |
1 历代古籍关于痤疮病名的记载 |
2 历代医家对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3 历代医家对痤疮的治疗概况 |
(二)当代医家对青春期后痤疮的研究概述 |
1 关于青春期后痤疮病因病机的认识 |
2 当代医家对痤疮的治疗概况 |
二 西医研究进展 |
(一)流行病学研究 |
(二)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 痤疮丙酸杆菌定植 |
2 毛囊皮脂腺角化及皮脂分泌 |
3 内分泌因素 |
4 炎症损害及免疫失常 |
5 心理精神因素 |
6 饮食因素 |
7 其他因素 |
(三)痤疮的治疗 |
1 外用药物治疗 |
2 系统药物治疗 |
3 其他疗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痤疮临床轻重分级表 |
附录2 不良反应表 |
附录3 随机数字表 |
附录4 安全等级评价分级标准 |
附录5 痤疮综合分级系统评分表 |
附录6 临床症状评分表 |
附录7 中医证候评分表 |
附录8 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量表 |
附录9 病例报告表 |
附录10 知情同意书 |
附录11 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毫火针治疗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一节 西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一、痤疮定义及流行病学调查 |
二、痤疮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三、目前西医治疗概况 |
第二节 中医学对痤疮的认识 |
一、痤疮的历史渊源 |
二、痤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诊疗标准 |
一、病理诊断标准 |
二、纳入标准 |
三、排除标准 |
四、剔除、脱落、中止标准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分组方法 |
二、实施方案 |
三、注意事项 |
四、观察指标(见附录1) |
五、疗效评价 |
六、不良事件观察和评价 |
七、两组复发率的评价标准 |
八、安全性评价 |
九、统计学方法 |
第四节 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病例入组情况 |
二、基线数据情况 |
三、治疗后结果及分析 |
四、随访情况 |
五、不良事件情况 |
第三章 讨论 |
第一节 疗效分析 |
第二节 临床疗效探讨 |
一、选择火针疗法的依据 |
二、选穴的依据 |
三、研究不足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简单随机分组表 |
附录2: 痤疮观察表 |
附录3: 知情同意书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发表论文 |
致谢 |
附件 |
(5)舒郁补肾清解汤联合火针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一、病例选择标准 |
(一)诊断标准 |
(二)病情分级标准 |
(三)纳入标准 |
(四)排除标准 |
(五)剔除标准 |
二、研究方法 |
(一)病例来源 |
(二)分组情况 |
(三)治疗方案 |
(四)疗程 |
(五)观察指标 |
(六)疗效判定标准 |
三、一般资料对比 |
(一)两组年龄对比 |
(二)两组病程对比 |
四、研究结果 |
(一)两组皮损治疗前后状况比较 |
(二)两组中医症候治疗前后状况比较 |
(三)两组月经治疗前后状况比较 |
(四)两组生活质量治疗前后状况比较 |
(五)两组有效率比较 |
(六)安全性结果 |
(七)依从性结果 |
讨论 |
一、迟发性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 |
(一)中医对迟发性痤疮病因病机的研究 |
(二)现代医学对迟发性痤疮发病机制的研究 |
二、女性迟发性痤疮与月经关系的研究 |
(一)中医对女性迟发性痤疮与月经关系的研究 |
(二)现代医学对女性迟发性痤疮与月经关系的研究 |
三、舒郁补肾清解汤的组成及分析 |
(一)舒郁补肾清解汤组成 |
(二)方药分析 |
(三)舒郁补肾清解汤对月经的调节作用 |
四、火针治疗迟发性痤疮的研究 |
五、生活干预对女性迟发性痤疮影响的研究 |
六、临床疗效分析 |
(一)皮损、中医症状 |
(二)月经 |
(三)生活质量 |
(四)总有效率 |
(五)安全性指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痤疮中西医外治法进展 |
一、痤疮中医外治法 |
(一)中药外治法 |
(二)其他外治法 |
二、痤疮西医外治法 |
(一)西药外治法 |
(二)其他外治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 女性迟发性痤疮临床观察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 |
(6)温经汤加减方治疗女性痤疮(冲任失调证)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资料 |
2.1 研究对象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病例选择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3.3 剔除与脱落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样本量计算及病例分组 |
3.2 治疗方法 |
3.2.1 治疗组 |
3.2.2 对照组 |
3.3 疗程及随访 |
3.3.1 疗程 |
3.3.2 随访 |
3.4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及日常护理 |
3.5 技术路线图 |
3.6 疗效观察指标及计分标准 |
3.7 疾病(皮损、证候)评分标准 |
3.8 安全性评价方法 |
3.8.1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
3.8.2 一般体格检查项目 |
3.8.3 安全性评价级别 |
4.统计方法 |
5.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 |
5.2 基线比较 |
5.2.1 年龄分布 |
5.2.2 病程分布 |
5.2.3 皮损严重程度分布 |
5.2.4 开始服药时间分布特征 |
5.2.5 治疗前皮损积分比较 |
5.2.6 治疗前证候积分比较 |
5.3 临床疗效分析 |
5.3.1 受试者治疗前后组内积分比较 |
5.3.2 两组组间积分比较 |
5.3.3 受试者治疗前后总积分差异比较 |
5.3.4 受试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比较 |
5.3.5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
5.4 剔除及脱落分析 |
5.5 安全性分析 |
6.讨论 |
6.1 中医对女性痤疮的认识 |
6.1.1 病因病机 |
6.1.2 辨证论治 |
6.1.3 四川文氏皮外科流派治疗痤疮特色 |
6.1.4 导师辨治痤疮的特色 |
6.1.5 冲任失调对女性月经及痤疮的影响 |
6.2 温经汤的认识与研究 |
6.2.1 方药来源 |
6.2.2 方药解析 |
6.2.3 组方中单味药在古代医籍中的记载 |
6.2.4 温经汤加减方及其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6.3 对照组内服药物的选择 |
6.4 二仙汤及知柏地黄丸方药来源及解析 |
6.5 本研究的创新点 |
6.5.1 发挥中医药优势 |
6.5.2 源于仲景,精于辨“证” |
6.6 西医对痤疮的认识 |
6.6.1 流行病学调查 |
6.6.2 病因及发病机制 |
6.6.3 治疗 |
7.结论 |
8.问题及展望 |
8.1 存在的问题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 痤疮的中医研究概况 |
1.病名及病因病机的认识 |
1.1 古代医家的认识 |
1.2 现代中医对痤疮的认识 |
1.3 当代皮肤科名家对痤疮的认识 |
2.痤疮的中医治疗方法 |
2.1 内治法 |
2.1.1 辨证论治 |
2.1.2 验方 |
2.1.3 中成药 |
2.2 外治法 |
参考文献 |
附录1:典型病例图片 |
附录2:临床观察表 |
附录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达郁调冲汤治疗女性迟发型痤疮(冲任不调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皮损积分标准表 |
附录2:女性迟发型痤疮记录表 |
综述 女性迟发型痤疮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诊断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4 疗效判定标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效果的对比: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9)痤疮面膜联合内服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痤疮分级标准 |
4 病例选择标准 |
4.1 纳入病例标准 |
4.2 排除病例标准 |
5 剔除、脱落病例标准 |
5.1 剔除标准 |
5.2 脱落标准 |
6 治疗方法 |
6.1 治疗组 |
6.2 对照组 |
7 观察标准 |
7.1 主症 |
7.2 次症 |
8 疗效评价 |
8.1 疗效评价方法 |
8.2 疗效评价标准 |
9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结果 |
1.1 病情程度对比 |
1.2 评分对比 |
1.3 疗效对比 |
2 疗效分析 |
3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痤疮发病的原因 |
2 痤疮面膜作用分析 |
2.1 面膜中药功效 |
2.2 作用机理 |
3 清热除湿消痤汤组方分析 |
4 研究的不足与对未来的期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发表论文 |
(10)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文献检索 |
1.2 文献筛选标准 |
1.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和筛选 |
1.4 资料提取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纳入研究筛选 |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
2.3 偏倚风险评估 |
2.4 Meta分析结果总有效率 |
2.4.1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药组VS西药组 |
2.4.2 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药组VS润燥止痒胶囊组 |
2.5 敏感性分析 |
2.6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四、1%克林霉素磷酸酯搽剂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张丰川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的辨证思路总结及用药特色分析[D]. 王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穴位注射配合耳尖放血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研究[D]. 陈焕婷.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益水疏木饮治疗肾虚肝郁型女性迟发型青春期后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D]. 金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毫火针治疗青春期轻中度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D]. 方元芝.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舒郁补肾清解汤联合火针治疗女性迟发性痤疮疗效观察[D]. 李思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6]温经汤加减方治疗女性痤疮(冲任失调证)的临床疗效研究[D]. 张衡.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达郁调冲汤治疗女性迟发型痤疮(冲任不调型)的临床观察[D]. 李璇. 河北中医学院, 2019(01)
- [8]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联合他扎罗汀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J]. 杨洁.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9)
- [9]痤疮面膜联合内服中药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评估[D]. 夏甜.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10]润燥止痒胶囊治疗寻常痤疮的系统评价[J]. 郑淇,顾云东,曹艳云,茹意,李欣,李斌.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8(06)
标签:青春痘论文; 克林霉素磷酸酯凝胶论文; 寻常性痤疮论文; 克林霉素论文; 中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