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隋炀帝首征高丽军队人数考(论文文献综述)
郑东珉[1](2020)在《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隋军军团编制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参考参与过隋炀帝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人物列传或墓志铭等,考察了整个隋军的军团编制。关于陆军的编制,以前以隋炀帝诏书的内容为基础,认为有"24军和天子六军"等共30个军的编制。但我们能够看到,除诏书中的30个军之外,还有遂城道军、增地道军、险渎道军、盖牟道军、新城道军、卢龙道军等6个军,参考"每天有一个军从涿郡出发,用了40天才得以出发完毕"的资料,可以推定隋朝陆军的编制有40个军。水军仅编制了沧海道军一个军,兵力数量约为70,000人。那么,可以推定陆军的兵力数量约为1,063,800人,在40个陆军中,推定34个军各军兵力数量约为25,000多人,天子六军各军的兵力数量大致为35,000多人。
鲍隆轩[2](2020)在《整合与认同:隋唐之际的地方治理与区域政治》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研究隋代与唐初的地方治理与区域政策,利用中央政权的地方治理与区域社会力量的互动为渠道,来讨论隋唐之际新王朝国家的统一进程。本文共分为四章,以时间为基本顺序并不同的区域进行分别讨论。第一章以隋王朝的两次政治改革为切入点,探讨隋王朝在完成与维持统一过程中推行的区域控制策略。从自上而下的视角观察地方治理活动对政治认同的争取及效果,进一步探讨隋王朝区域政策的核心精神及其对隋唐帝国统治的影响。第二章则着眼于隋唐之际的地方社会力量,通过观察其权力来源以及在乡里社会中担当的角色来讨论隋唐之际的基层社会政治动向。同时,本章通过对不同社会力量权力来源、地域以及政治经验的分析,探讨社会力量对统一的态度以及对新王朝国家的政治诉求。第三章以不同区域的割据政权为研究对象,透过割据政权在不同区域的政权化、割据化进程,一方面可以探究不同政权所处的不同区域社会现实。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割据政权内部的政治事件观察不同区域政治经验交锋、融合的过程。第四章以李唐政权的区域政策为中心,通过不同的材料来讨论李唐政权区域策略的转变、完善过程以及策略形成的政治经验来源。同时也对李唐区域政策与隋王朝的继承关系进行考察。总体而言,本文所讨论的是军事统一进程背后的政治认同建立过程。这一过程是由中央政权与地方社会共同完成的,隋王朝“背靠关中,东、南行政”的轴心式策略由于政治认同的缺失而没能长久维持,在隋唐之际的割据争霸过程中,不同的地方社会力量与割据政权相互争衡博弈的过程也是区域社会间政治经验交流融合的过程。最终,吸取了不同政治经验的李唐政权以其“爱之如一”的区域开放策略脱颖而出,建立了新的王朝国家所需的政治认同。
李学东[3](2019)在《陆运还是海运:隋唐征高丽粮运方略嬗变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在隋唐与高丽的战争中,如何确保军队粮饷的有效供给成为隋唐两朝君主共同关心的议题,当时军粮的转运存在陆运、漕运、海运三种方式,单纯依靠某一种方式并不能完全确保军队的粮饷供应,如何决断成为历代统治者无法回避的问题。而不同时期粮运方式的调整又受到征辽策略变化的影响,隋开皇十八年(598)与唐贞观十八年(644)陆上进讨为主的对策使得粮运以陆路运输为主;隋炀帝征伐高丽以陆军担纲重任,加之大运河的贯通,出现了陆运、漕运并重的粮运方式;贞观十九年(645)唐丽战争后,唐廷逐渐转变了作战策略,改以水军进攻为主,海运军粮也随之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渐趋成为主流的运粮方式。
刘炬,董健[4](2018)在《试探来护儿兵败平壤与萨水之战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关于来护儿兵败平壤之战与萨水之战的关系,学界很少关注,但事实上,来护儿兵败平壤,恰是隋军萨水之败的前奏,因为来护儿的水军开赴平壤的主要任务并非攻取平壤,而是为宇文述、于仲文所率的陆路军提供后勤供给;而来护儿兵败撤离平壤,使得陆路军到达平壤后粮草断绝,陷入困境并最终导致萨水之败。
王欣媛[5](2017)在《高句丽“游女”考》文中研究说明"游女"是高句丽社会中没有组成稳定对偶家庭的女性,其身份主要是未婚女性和已婚未生子女性、生子而子未长大以及失去配偶的女性,其男性伴侣并不惟一固定,游走于多名男性之间。在隋朝与高句丽战争后,高句丽"妻以"隋朝俘虏的"游女"其中有一部分为战争中丧偶的女性,是隋朝与高句丽战争后微小社会群体的一个写照,也折射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伤害。
曹柳丽[6](2013)在《隋炀帝、唐太宗征高句丽的军事后勤建设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任何军事活动都离不开后勤,军事后勤建设在战争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隋唐两代同高句丽的多次战争中,隋炀帝和唐太宗对高句丽的战争具有典型性,对隋炀帝和唐太宗征高句丽的军事后勤建设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军事后勤建设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隋炀帝和唐太宗征伐高句丽中军事后勤建设的比较和战略变化的对比研究,可知隋炀帝和唐太宗在征高句丽中要面临共同的后勤方面的困难,一是辽东特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雨季长、冬天寒冷、沼泽广布,它限制了军队的作战时间和范围;二是过长的补给路线所造成的粮食等后勤物资的补给困难,这是制约炀帝和太宗东征的两个重要因素,乃至影响到整个战略目标的实现。隋炀帝和唐太宗都非常重视后勤方面的建设,但两者在后勤建设方面有很大的不同,而后勤建设的不同对战争的结果也不一样。本文通过对隋炀帝和唐太宗东征高句丽后勤建设不同的比较研究,探索后勤建设对战争的影响。
冀英俊[7](2012)在《建国以来隋炀帝巡狩研究述评》文中指出隋炀帝将在位三分之二的时间都留在巡狩途中或巡狩之处,本文试就隋炀帝巡狩的经过及目的及影响做一简要述评,以期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彭飞[8](2011)在《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隋唐时期东北边塞的地域范围大体包括今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东部以及河北东北部。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众多少数民族和汉民族一道,共同创造着东北文明。同时,这些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和战关系同此一地区的边塞诗创作息息相关。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与之相联系的生产、生活方式铸就了东北人民顽强的意志、挺拔的精神和爽朗的性格,故与之有关的诗歌创作势必也呈现出质实雄健、清新自然的高昂格调。本文由绪论以及四章构成:绪论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对边塞诗的研究历史进行回顾并对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进行探讨;第二部分是对东北文学的地域特征予以总述,分别阐释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东北古代文学发展概述和隋唐东北边塞诗概说。论文的首章着力于研究隋唐两代帝王的东北边塞诗创作。重点突出隋炀帝与唐太宗征伐高丽的时代背景以及二人与之相关的诗歌创作。本章另有附录,旨在介绍隋炀帝、唐太宗、唐高宗三人涉及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第二章重点研究入幕、出使东北边塞诗人的诗歌创作。突出唐代文人入边幕的实际意义以及陈子昂、崔颢、高适等人的东北边塞诗创作。而在高适一节中又对燕赵文化对高适性情所产生的濡染、《燕歌行》的主题和“瀚海”、“狼山”的地域归属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第三章是对唐代东北边塞的闺怨诗创作进行研究。分别探讨了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创作时段分期、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空间意识与时间意识、“黄龙”地理意象在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反映、“征衣”意象在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反映等若干问题。对于唐代东北边塞诗中的闺怨之音进行了总体的关照。第四章是对唐代东北边塞诗所内蕴的主题予以分析。苦寒场景的描绘、对于征战的批判、给予边将的讽刺与歌颂、战事场景的描写等传统边塞诗主题在唐代东北边塞诗中的体现和这些主题在有唐一代广袤的东北大地上所具有的独特意味等问题都将在这一章中进行分析。
姜明胜[9](2008)在《隋唐与高句丽战争原因及影响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隋文帝杨坚完成统一后,中国长期的分裂割据时期暂时告一段落。现今中国版图内的东北地区在隋唐时期有一个高句丽政权却日益强大起来,不时地向辽东进兵,侵犯边疆,袭掠边民,而统一的隋朝也发动了多次对高句丽政权的征讨,而继隋之后的唐朝也发动了数次对高句丽的战争,并最终灭亡了高句丽。这历经两朝的对高句丽作战原因极其复杂,发动战争的原因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对东亚地区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仅就历经两朝的征伐战争原因及对东亚地区产生的影响展开论述,并综合比较中外学者对战争原因的分析,以期能考证战争发生的本质原因及造成的巨大影响。第一部分,概述隋唐与高句丽战争史实。隋朝二帝均对高句丽进行了征讨,但都没有获得成功;而唐朝太宗与高宗二帝也对高句丽发动了战争,并最终促使高句丽灭亡。记载的史料本身也对战争原因及影响作了简明概述。可以肯定地说,这种概述是可取的,虽然其未必能窥透战争爆发的本质原因,但至少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现状起到了一个指引作用。这一部分主要记叙客观历史,是对全文的历史背景介绍。第二部分,论述隋唐与高句丽战争的原因。本文在谈战争原因时拟从中原王朝和高句丽两个视角探析战争原因,并总结隋唐连续征讨高句丽的共同原因。而隋唐两朝君主东征高句丽的动机应该是战争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这也并非是唯一论,历史风云际幻,隋唐征讨高句丽的原因也有所不同,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这个部分笔者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系统论证。第三部分,论述隋唐与高句丽战争的影响。这一部分主要对历代学者关于隋唐与高句丽战争之原因及影响的论述进行比较分析,汇总分析其可借鉴之处,以期取其精华。重点是在这个部分彰显对战争的性质及高句丽历史地位的论述,高句丽是一个实权政治实体,拥有自己独立的政治、外交,有自己的国家权力机关及军队,因此隋唐与高句丽的战争不是统一与分裂的对立,而应该是两个政治实体之间的战争。战争的影响也应该是两方面的,一是对朝鲜半岛政治格局的影响,二是对中原王朝的影响。这要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去论述,在探讨影响时注重全局观念,不侧重某一方面而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第四部分,总结全文,理出主旨所在,给出一个整体结论。综上所述,无论从隋唐的天下观出发,还是从高句丽这个政权实体求生存、谋发展的动机出发,隋唐与高句丽之间战争是由双方当时国家利益观决定的,并非是某个君王的个人动机或一国的原因所致,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战争最终导致了高句丽国家的灭亡,但是其影响是深远的。
李德山[10](2006)在《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所研究的课题是一个既传统又具有开拓性、创新意义的课题。说它传统是因为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问题的研究是一个长久以来人们不曾中断的热门课题;说它具有开拓性,是一个创新性的课题,是因为选取隋、唐时期326年的历史进行断代研究,给予其全面系统的学术总结,是学者们尚少涉足的领域,需要作者进行一些创造性的工作。除了在选题上实现了立意创新之外,本论文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上亦有自己的特点。在研究视角上,紧紧围绕东北边疆民族与隋、唐中央王朝的关系展开讨论,在这条主线的引导下,力争把双方关系发展的轨迹清晰地描述出来。在研究方法上,采取历时性研究和共时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边疆民族与隋、唐中央王朝所发生的种种关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与概括。揭示了双方关系发展的本质特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史,特别是边疆地区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自然而然地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通过本篇论文的研究,希望能够对我国学术界及有关部门解决和探讨古今相关问题提供直接或间接的参考。因为历史是现实的借镜,研读历史,会使今人“站在人类文明的高度,检讨过去,策励将来。”本篇论文共有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论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意义、课题研究的现状,以及撰写本课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第二部分为高句丽与隋唐中央王朝的关系。重点探讨了隋、唐两朝的高句丽政策,隋、唐两朝征讨高句丽的原因,以及高句丽灭亡后东北地区的形势变化。第三部分为渤海与唐中央王朝的关系。重点探讨了靺鞨族的发展演变、渤海王国有争议问题的考证,以及渤海王国与唐朝全方位友好关系的建立并发展。第四章为契丹与隋唐中央王朝的关系。探讨了契丹与隋、唐中央王朝臣属关系的发展演变,以及隋、唐两朝的契丹政策。第五章为奚、室韦、乌罗浑诸族与隋唐中央王朝的关系。奚族之外,室韦、霫、耽罗、乌罗浑、流鬼等族都是力量比较弱小的边疆民族,对它们与隋、唐中央王朝的关系进行论述,借此可以全面审视隋、唐两代的边疆民族政策。
二、隋炀帝首征高丽军队人数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隋炀帝首征高丽军队人数考(论文提纲范文)
(1)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隋军军团编制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隋军的军团编制 |
二、隋军的兵力构成 |
(2)整合与认同:隋唐之际的地方治理与区域政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一)农民战争史研究中的隋唐易代 |
(二)隋末割据问题的研究 |
(三)隋唐易代的政治史研究 |
(四)隋唐之际的相关专门史研究 |
(五)海外学者相关研究 |
三、资料情况 |
四、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隋帝国的区域政治策略与统一破裂 |
第一节 隋帝国区域控制策略与地方认同获取——以《启法寺碑》为线索 |
一、山南道行台与隋帝国的支点战略 |
二、地方治理中的政治认同建设 |
三、地方治理与区域政治中的佛教因素 |
第二节 炀帝巡行活动中的区域控制与权力关系 |
一、中央机构改制对巡行政治的适应 |
二、巡行中的政治空间与权力关系 |
三、地方治理与区域统筹的新模式 |
第三节 大业军事改革中的地方权力与基层社会 |
一、大业年间行军改革和权力变动 |
二、地方改革与军事动员的变化 |
三、平叛策略与通守及大使的设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割据与统一进程中的社会力量 |
第一节 隋末地方整合中的武力因素——以任侠为中心的研究 |
一、任侠的构成及活动 |
二、任侠的武力与地方社会的互动 |
三、隋末任侠与地方社会的整合 |
第二节 隋唐之际地方精英的区域性活动和政治选择 |
一、士族的政治选择与区域政治现实 |
二、客游活动与士人个体的政治活跃 |
三、士族与士人的区域性和全局性影响 |
第三节 隋廷故吏的流动与隋唐之际的区域整合 |
一、隋廷故吏的流动与关中政治经验的再扩散 |
二、基层权力体系中的隋廷故吏 |
三、隋廷故吏与新旧之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新生政权与区域整合的尝试 |
第一节 李密与瓦岗军的政权化尝试 |
一、战略转变与瓦岗军的权力模式 |
二、魏公政权的军事建制 |
三、东都与魏公的区域政治意义 |
第二节 王郑、窦夏政权与隋末山东的地域政治差异 |
一、王郑与窦夏的天命失措 |
二、河南地域社会与王郑政权的政治道路 |
三、窦夏政权化进程的得与失 |
第三节 隋末江南地域社会与割据化进程 |
一、江南割据政权的两次地方整合 |
二、三王庙与隋末江南割据的南朝因素 |
三、来自北方的军事压力与政治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初的统一策略与区域整合尝试 |
第一节唐初区域政策的规划与实践——以高祖诏令为线索 |
一、臣僚合议体系的重建与拓展 |
二、统一战略与区域和解的尝试 |
三、地方治理的因循与创造 |
第二节 武德年间招抚战略的执行——兼论唐初地方治理的重建 |
一、安抚大使的选设与职能 |
二、招抚行动与军事统一的关系与影响 |
三、招抚行动与地方治理的互动 |
第三节 贞观七寺碑与唐初政治认同的建立——以《昭仁寺碑》、《等慈寺碑》为中心 |
一、碑中战史:李唐统一战争的多重面向 |
二、碑主寺从:空间构成与政治意涵 |
三、碑因人立:政治行为与区域认同 |
余论:纪念性建筑中的正统塑造与政治理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A:《启法寺》碑录文 |
附录B 隋炀帝巡行时间表 |
附录C:李密魏公政权组织结构 |
附录D:《昭仁寺碑》、《等慈寺碑》录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陆运还是海运:隋唐征高丽粮运方略嬗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陆运为主的粮运方式 |
(一) 开皇十八年隋伐高丽 |
(二) 贞观十八年唐征高丽 |
二、陆运、漕运并重的馈运方式 |
(一) 大业年间陆运、漕运粮饷的地位 |
(二) 隋炀帝时海运军粮的作用 |
三、海运为主的粮运方式 |
(一) 唐军粮饷由陆运向海运的转折 |
(二) 海运粮饷主体地位的确立 |
四、结语 |
(4)试探来护儿兵败平壤与萨水之战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来护儿开赴平壤的任务 |
二、来护儿兵败平壤与宇文述大军撤离平壤之关系 |
三、来护儿兵败平壤与高句丽抗隋策略之调整 |
(6)隋炀帝、唐太宗征高句丽的军事后勤建设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方法和意义 |
(二)研究内容 |
(三)学术回顾 |
二、隋炀帝征高句丽的军事后勤建设 |
(一)军事后勤管理部门 |
(二)战前军事后勤准备 |
(三)军费、粮秣的筹措和仓储 |
1、军费、粮秣的筹措 |
2、仓储的建设 |
(四)武器的供应和管理及种类 |
(五)医疗卫生 |
(六)交通运输 |
1、运输工具 |
2、运输路线 |
三、唐太宗东征高句丽的军事后勤建设 |
(一)战前的后勤准备 |
(二)军事后勤管理部门 |
(三)军费、粮秣的筹措和仓储 |
1、军费、粮秣的筹措 |
2、仓储的建设 |
(四)武器供应与管理 |
1、武器装备的监造、管理制度 |
2、武器装备的种类 |
(五)医疗卫生 |
1、医疗机构 |
2、唐医事制度 |
3、战时伤病员医疗运送与抚恤 |
4、有关军队多发病及流行病的记载 |
(六)交通运输 |
1、运输工具 |
2、运输路线 |
3、唐军兵员之组成 |
四、隋炀帝、唐太宗征高句丽后勤建设对战争的影响 |
(一)军事后勤基础对战争的影响 |
1、隋炀帝征高句丽的社会环境 |
2、唐太宗征高句丽的社会环境 |
(二)军事后勤思想的不同对战争的影响 |
1、隋炀帝征高句丽的后勤思想 |
2、唐太宗征高句丽的军事后勤思想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建国以来隋炀帝巡狩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巡狩之经过 |
(一) 三次南巡 |
(二) 三次北巡 |
(三) 一次西巡 |
(四) 三次东征 |
二、巡狩之目的及影响 |
(8)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边塞诗研究史回顾与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方法 |
二 东北文学的地域特征 |
1 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
2 东北古代文学发展概述 |
3 隋唐东北边塞诗概说 |
第一章 隋唐帝王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
一 隋炀帝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
1 隋炀帝征高丽之时代背景 |
2 隋炀帝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
3 隋代其它反映东北边塞战事的诗歌创作 |
二 唐太宗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
1 唐太宗征高丽之时代背景 |
2 唐太宗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
附录 隋唐帝王关于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 |
1 隋炀帝关于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 |
2 唐太宗关于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 |
3 唐高宗关于东北边塞的散文创作 |
结语 |
第二章 入幕、出使东北边塞诗人的诗歌创作 |
一 幕府释义及唐人入幕之风 |
二 陈子昂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
三 崔颢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
四 高适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
1 高适东北边塞诗创作统观 |
2 燕赵文化对高适性情的濡染 |
3 《燕歌行》主题探究 |
4 “瀚海”、“狼山”考辨 |
五 张说的东北边塞诗创作 |
第三章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创作 |
一 唐代边塞闺怨诗概说 |
二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创作时段分期 |
三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空间意识 |
四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时间意识 |
五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梦境 |
六 “黄龙”地理意象在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反映 |
七 “征衣”意象在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的反映 |
八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所反映的史实 |
九 唐代东北边塞闺怨诗中所蕴涵的复杂情感 |
十 与唐代东北边塞相关的词创作 |
第四章 唐代东北边塞诗主题分析 |
一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苦寒场景的描绘 |
二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对于征战的批判 |
三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对于边将的讽刺与歌颂 |
四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所反映的有功而不得封赏主题 |
五 唐代东北边塞诗中的战事场景描写 |
结语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学术成果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隋唐与高句丽战争原因及影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动态 |
1.3 研究的可行性与创新点 |
第二章 隋唐与高句丽的战争 |
2.1 隋与高句丽的战争 |
2.2 唐与高句丽的战争 |
第三章 隋唐与高句丽战争原因探析 |
3.1 隋唐与高句丽战争的原因 |
3.2 隋唐征讨高句丽的原因比较 |
第四章 隋唐征讨高句丽的影响 |
4.1 隋唐征讨高句丽对中原地区的影响 |
4.2 隋唐征讨高句丽对朝鲜半岛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10)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 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本课题的原因和意义 |
一、研究本课题的任务 |
二、研究本课题是形势发展的需要 |
三、学术研究的不断进步为研究本课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
第二节 研究本课题的史料和史学 |
一、研究本课题所依据的史料 |
二、本课题国内研究现状评议 |
三、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评议 |
四、本课题国内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
一、对本课题内容的认识 |
二、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 |
第二章 高句丽与隋唐中央王朝的关系 |
第一节 隋朝以前的高句丽 |
一、高句丽民族的起源 |
二、中原文化影响下高句丽民族的风俗习惯 |
三、中原文化影响下高句丽民族的社会发展 |
四、高句丽与隋以前中央王朝的关系 |
第二节 隋朝时期的高句丽 |
一、隋的统一与高句丽的臣属 |
二、隋朝征讨高句丽的原因 |
三、隋炀帝征讨高句丽的战争 |
四、战争的性质及战后高句丽社会 |
第三节 唐朝时期的高句丽 |
一、高句丽与唐朝关系的和好 |
二、唐朝征讨高句丽的原因 |
三、唐太宗对高句丽的三次征讨 |
四、高句丽的灭亡 |
第三章 渤海与唐中央王朝的关系 |
第一节 建国前靺鞨族的发展与演变 |
一、靺鞨民族的起源 |
二、靺鞨族与隋、唐中央王朝的关系 |
三、渤海王国的创立 |
第二节 渤海王国与中央王朝的密切交往 |
一、渤海王国的行政区划及其疆域 |
二、唐朝对渤海诸王的册封 |
三、唐朝对渤海王国的管辖 |
四、经济文化方面与唐朝的密切交往 |
第四章 契丹与隋唐中央王朝的关系 |
第一节 隋朝以前的契丹 |
一、契丹的族源及族称 |
二、契丹的社会发展 |
第二节 隋唐时期的契丹族 |
一、契丹与隋朝的交往 |
二、大贺氏部落联盟与唐朝的关系 |
三、遥辇氏部落联盟与唐朝的关系 |
第五章 奚、室韦、乌洛浑诸族与隋唐中央王朝的关系 |
第一节 奚族与隋唐的关系 |
一、北魏至隋朝时的奚族 |
二、奚族与唐朝的关系 |
第二节 室韦族与隋唐的关系 |
一、北魏至隋朝时的室韦族 |
二、室韦族与唐朝的关系 |
第三节 乌洛浑族与隋唐的关系 |
第四节 霫族与隋唐的关系 |
第五节 耽罗族与唐的关系 |
第六节 流鬼族与唐的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四、隋炀帝首征高丽军队人数考(论文参考文献)
- [1]612年隋炀帝第一次远征高句丽的隋军军团编制问题研究[J]. 郑东珉. 公关世界, 2020(22)
- [2]整合与认同:隋唐之际的地方治理与区域政治[D]. 鲍隆轩. 南开大学, 2020(04)
- [3]陆运还是海运:隋唐征高丽粮运方略嬗变探讨[J]. 李学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4]试探来护儿兵败平壤与萨水之战的关系[J]. 刘炬,董健. 北方文物, 2018(04)
- [5]高句丽“游女”考[J]. 王欣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5)
- [6]隋炀帝、唐太宗征高句丽的军事后勤建设比较研究[D]. 曹柳丽. 江西师范大学, 2013(03)
- [7]建国以来隋炀帝巡狩研究述评[J]. 冀英俊. 中国城市经济, 2012(02)
- [8]隋唐东北边塞诗研究[D]. 彭飞. 吉林大学, 2011(05)
- [9]隋唐与高句丽战争原因及影响探析[D]. 姜明胜. 延边大学, 2008(03)
- [10]六至九世纪东北边疆民族与中央王朝关系史研究[D]. 李德山. 东北师范大学, 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