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朝乾隆皇帝诗赞建茶(论文文献综述)
廖定一[1](2021)在《北宋士大夫礼物馈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鑫雨[2](2021)在《豫剧“杨家将”剧目探究》文中研究说明豫剧是极具地方性的大众艺术,它饱含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展现着这方土地人民的是非道德与爱恨情仇。因此,豫剧在诞生发展的过程中,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剧种特色与创作规律,这样的独特性也影响到了豫剧“杨家将”剧目的创作。豫剧中的“杨家将”传统剧目大概有四十多出,其来源大体可归为八类:来源于《昭代箫韶》等大戏、或连台本戏的剧目;来源于《杨家将演义》等志传小说的剧目;来源于艺人口述本的剧目;来源于民间传说的剧目;来源于其他剧种移植的剧目;来源于元杂剧的剧目;来源于鼓子词的剧目;来源于河南坠子小唱本的剧目。根据具体来源,可以将豫剧“杨家将”剧目的创作类型大致归为五种:来源于志传小说的剧目创作;取材于连台本戏的剧目创作;根据民间传说创作和老戏改编的剧目;剧种间相互移植的剧目创作;其他来源的剧目创作。需要强调的是,各类剧目的创作是无法用单一的取材来源和单一的创作方法去归类解释的,比如一部《破天门》就会同时向元杂剧、连台本戏、小说取材,它的创作方法也涉及到了复杂的时代背景和剧种地域特色等等,因此,各类剧目取材的交错的现象和关系是很难理清楚界限的。豫剧“杨家将”剧目塑造了一批目的相同、行为近似的群体英雄形象,但却因为寻找到了每一个英雄的不同特点而使得他们的故事并不显得重复单调。它们在民间艺术的土壤里生根,汲取着民风民俗成熟发展,是过去苦难社会中百姓的精神避难所,不仅紧贴着古今观众的审美及道德评判,更是戏剧创作丰富的素材宝库。
钱吟柠[3](2021)在《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寺观园林是集寺观建筑、宗教景物、人工造景与自然山水为一体的园林,其往往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浙江自古以来佛道文化兴盛,拥有“千山千水千才子”的灵秀山水及人文历史,浙江寺观园林在此背景下形成了山寺相融的地域特色,其园林营造理念与艺术手法值得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文献整理、实地调研、归纳总结等研究方法,并基于前人的普查成果,对浙江遗存的寺观园林进行择要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通过查阅古今文献中对浙江寺观园林的相关研究,探析了寺观园林的特殊性及其宗教哲学,并梳理出浙江寺观园林的起源演变发展。浙江寺观园林在魏晋南北朝初具雏形,隋唐五代时期逐渐发展,两宋时期融入文人气息达到鼎盛,至元明清时期发展成熟。(2)根据各地方志、宗教志的记载以及实地调研,对浙江寺观园林的遗存现状进行了整理,并总结出浙江寺观园林艺术理法及地域特征。通过对浙江寺观园林遗存价值评述及修复依据的丰富程度进行择要分析,选择了天台国清寺、杭州抱朴道院和黄龙洞作为优秀案例进行深入研究,杭州灵隐寺、新昌大佛寺则作为择要修复研究对象。(3)对择要的三个优秀案例进行实地调研、拍照、测绘等分析,并通过探讨相地择址、空间布局、叠山理水、意境营造等园林艺术理法以直观地呈现浙江优秀遗存寺观园林的造园特色。此外,通过文献资料整理对灵隐寺、新昌大佛寺的历史沿革、历史评价等理解与认知,再基于对灵隐寺及大佛寺遗存现状调研、测绘和寺观外部园林化环境认知,并结合文献资料中历史园林的样貌对其提出修复设计,并对其景观特征进行探讨与分析。(4)基于对择要案例修复设计的经验及对优秀个案的研究分析,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与遗存现状分析,提出对浙江寺观园林的保护与修复设计建议。
杨国栋[4](2020)在《大作家们与北苑御茶》文中提出一北苑御茶园地处福建建瓯的凤凰山,凤凰山因山峰形似凤凰而得名。五代闽国时,种茶富户张延晖把凤凰山方圆30里的茶山悉数献给闽王,列为皇家御茶园,因该园地处闽国北部,故称北苑御茶园。凤凰山种植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南北朝。当时建州(今建瓯市)的老百姓就已经人工栽种茶叶并从事茶叶加工生产。到了唐代开元、天宝年间,建州生产的茶叶声名远播。北宋熙宁、元丰年间,是北苑御茶发展的历史大好时期。那时节,茶田、茶山、茶园、茶
王超[5](2020)在《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宋代是我国封建时代经济文化最发达的一个朝代,它的各个方面都对后代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这一时期,茶叶生产在唐至五代的基础上获得了长足发展,全国茶叶产区有所扩大,植茶范围更为广泛,茶叶产量也有增加。论文结合古籍、地方志及今人研究成果,对宋代茶叶产区、产量、茶叶品名以及茶叶兴盛发展的原因及意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关于宋代茶产区,在前人研究基础上辨析整理得出北宋时产茶区分布于19路、122个府州军、306县,南宋时产茶区分布于16路、117个府州军、305县,南宋产茶州数较之北宋略有减少应是战争导致南宋版图缩小,而地处淮水以南的南宋辖境几乎全部产茶,且通过分析南宋的产茶州及产茶县所占比率均高于北宋,反映出南宋时茶叶种植面积扩大,且产茶区内部的茶产地比重提高。较之唐代,两宋时期的茶叶产区分布呈现出茶区南移、由分散分布到集中分布、总体分布的不平衡性逐渐缩小的趋势。两宋时期茶产区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主产地是江南路,其次是荆湖、两浙和福建路。某种程度上而言,宋代基本奠定了后世茶叶产地分布格局的基础。关于宋代茶产量,宋代茶叶分为东南茶和川茶(边茶),北宋前期禁榷东南茶,以买茶额为基础结合折税茶、耗茶、贡茶、私茶等,估算东南茶产量约5411.5万斤,与此同时川茶通商,因缺乏具体数据采用茶税推算出川茶产量1443.75万斤,合计6855.25万斤以作为北宋时全国茶叶年产量;南宋绍兴年间东南茶和川茶均禁榷,东南茶同样以买茶额为基础估算约4607.88万斤,川茶产量以成都府路、利州路和夔州路的史料数据推算,至少约2100余万斤,合计6707.88万斤以作为南宋时全国茶叶年产量。南宋茶产量与北宋相比略有下降,应也是受战争影响使淮南路茶叶生产遭到破坏。考虑到估算的误差及数据统计的出入,南宋时期茶产量应相较于北宋变化不大,甚至部分路的茶产量比北宋时期还有较大幅度增长。宋代茶叶数量众多、名品荟萃,从外形上分片茶(团饼茶)、散茶(草茶)两大类。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宋代各路产茶地具体到府州县,并标明现今所在地,列表整理分析所产茶叶及品类,共考证茶叶数249个。宋代茶类逐渐出现的由片茶向散茶转变的趋势,为后朝开启全新的散茶冲泡饮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代茶叶发展的原因及历史意义,主要从政治层面、经济层面及文化层面三方面分析讨论其原因;从增加宋朝政府财政收入,维护边疆稳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推动茶馆业、陶瓷业的兴盛以及促进茶类生产的演变等方面探究其历史意义。
王爱军[6](2020)在《北宋净土文学研究》文中认为净土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客观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净土法门与诗文创作相互融合而成的结晶。净土诗文因净土法门而生,净土法门随净土诗文而盛。北宋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高峰时期,净土法门又兴盛于当时,故净土法门与文化二者之间必然会发生碰撞,产生广泛而深刻的联系。此等碰撞与联系的纽带即为诗文酬唱,故诗文成为净土法门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北宋长达一百六七十年的时间里,净土法门与文人士大夫通过诗文联系起来,净行僧人利用诗文结交士大夫,士大夫用诗文抒写净土情感。故以净行僧人和文人士大夫为主体,北宋净土文学的创作盛极一时。既继承了晋唐以来的净土文学创作传统,又开启了南宋及后世净土文学创作的新风。本文以北宋作为核心时间节点,系统考察净土文学的发展状况,深入揭示净土文学的内在特征,全面分析净土文学的形成动因。具体而言,主要从思想背景、形成动因、发展脉络、主旨内容和风格手法等方面,展开对北宋净土文学的研究。绪论部分对净土文学的内涵与外延作出了规定,提出北宋净土文学的概念。第一章阐述了北宋净土文学产生的思想背景。净土法门的兴盛是净土文学兴盛的前提。北宋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社会环境的不公,迫使民众归向净土法门。佛教各家宗派对净土法门的容纳令其地位日益重要,净土结社实现了净土法门的世俗化。三教融合思潮的涌现,直接推动了净土信仰的传播,更促进了儒家思想与净土法门的结合。净土僧人自我雅化的实现,文人士大夫净土情怀的践行,净土交游风气的熏陶,皆令净土法门更加流行。第二章梳理了北宋净土文学的创作状况。前期创作以五代入宋的作家为主,主要有永明延寿、赞宁、钱俶等人。此一时期是准备阶段,奠定了北宋净土文学创作的基本模式,规定了其创作内容。中期创作主体的构成者皆出生于北宋建立之后,主要涉及到省常、知礼、遵式、智圆等人。以西湖莲社的兴起为标志,北宋净土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此一时期是酝酿阶段,此阶段的净土文学创作仍以僧人为主导,文人士大夫尚处于附庸地位,且僧人的创作数量与质量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后期形势发生了逆转,文人士大夫已然成为北宋净土文学创作的主力军。无论是在净土义理的阐释方面,还是在信仰情感的抒发方面,文人士大夫毫不逊色于僧人,且在创作者和作品数量上有所超越。第三章分析了北宋净土文学的形成动因。净土法门所具备的信仰、修行、解脱模式,是北宋净土文学创作体系生成的根本原因。《净土三经》自身文学性的直接影响和净土法门特性的深层作用,是其艺术特征形成的重要原因。文人士大夫厌离浊恶尘世与向往美好纯净境界的心愿,与净土法门的内在特质相通。弘道为先的使命感令净土行者不辞辛苦地去宣扬净土法门,净土辩疑令其义理逐渐为天下所知。有意承继净土先贤之志令其信心更为坚定,目标更为明确。正是在此等因素的推动之下,才诞生了数量丰富的净土诗文。第四章论述了北宋净土文学的主旨内容。对于一部分佛教信仰者而言,修行净土法门是为了追求往生,往生又以欣厌心为前提。对于不以往生为目标的人而言,也同样怀有欣厌心,厌离尘世而欣求一种更加美好纯净的境界。他们或将西方净土当作一种修行的方便法门,或对西方净土心怀向往而加以称叹,却并不渴求往生。此等思想反映在文学创作中就形成了欣厌主旨。围绕这一主旨,出现了相关的诗文创作。包括批判尘世、欣向极乐、称赞西方净土、称赞诸佛菩萨(以称赞阿弥陀佛和观音菩萨为主)、发愿起信等方面的内容。以净土修行和净土抒情为核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学创作体系。与净土修行相关的诗文创作主要有吟赞称名念佛、颂叹十六观法、寄情净业三福等,与净土抒情相关的诗文创作主要有歌咏净土意象、追思净土先贤等。第五章探讨北宋净土文学的艺术特色。其艺术特色具备三个主要特征,即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内涵丰富的净土意象,体裁形式及语言风格的多样性。净土文学是北宋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之进行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乃是全面了解宋代文化的必要途径,也是正确认识和评价宋代文明的重要参考。因此,北宋净土文学研究的进一步拓展与深化将是一件极具意义的工作。
张凯[7](2019)在《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文中提出10至13世纪是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发展的兴盛期。一方面,罗汉思想持续丰富,传播空间不断扩大,信仰圣地得以确立;另一方面,罗汉画家及画评出现,造像数量增加,图像类型增多,艺术水平达到顶峰。将罗汉图像与信仰视为整体给予分析,对于研究东亚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罗汉信仰文本生成并型塑图像,即从佛教典籍、民间故事和士人诗文三个层面,确立罗汉图像创作理念,丰富表现内容,拓展禅意维度。与此同时,华严与禅宗思想的流布赋予了罗汉图像创作语境。而文本在东亚各国接受中的不同解读,又引发罗汉图像在技法、风格、组合上更为复杂地变化。其次,罗汉图像对信仰产生助推与制约,即从场景配置、物质载体、图像运用三个层面影响信仰。一方面,十六、十八、五百罗汉在场景空间中与佛菩萨图像的不同配置,既是对信仰文本的观照,也反映了文本在具体解读中地延伸和融合。另一方面,图像在塑绘材质上的丰富性增强了信仰的亲和力,比例尺寸特征体现出信仰中的秩序感。特别是图像载体由壁面向纸面的转化,在丰富图像创作手法,促进传播效率的同时,也造成信众观看方式的变化,从而促使信仰发生降格,推动罗汉信仰的民间化与世俗化。再次,罗汉图像与信仰作为整体在东亚地区互动地和多层次地进行传播,体现在传播者与受众、传播媒介和传播空间三个层面。一方面,其传播来自于社会各阶层信仰主体的共同作用。僧侣既是受众也是传递者,特别是来往于陕北、巴蜀、湘赣、江南的行脚僧、以及往返于中日的巡礼僧和禅宗高僧成为传播的主要力量。而宋代士人凭借特殊地位扮演着引领者的角色,商人则作为传播中的新鲜血液,不仅在巴蜀、荆湖、淮浙等地“纵价收市”,而且借助中日间外冷内热的贸易往来输送图像至日本,催生出了明州罗汉画家群体。另一方面,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除了依托文本外,还有真迹手工摹本、画样粉本、模印拓本等多种形式。而这些传播现象背后所折射的是佛教艺术交流空间从中印向东亚,从西域向东海的整体转向,呈现出交流高规格,传播环流化,手段多样化等特征。10至13世纪罗汉图像与信仰在东亚地区的发展与传播,是镶嵌在东亚文化圈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地,折射出各地区、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以及民族意识自觉。既体现文化圈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观,以及东亚社会所共有的权力观和功用观,也体现了文化涵化过程中,彼此在价值、审美选择上的适应与认同。不过,在整体融合的背后,我们仍能看出不同地区自身文化无意识的展现和对身份建构的诉求,促使他们不断推进罗汉图像的民族化和本土化,使得东亚地区的罗汉图像及其信仰向着更加成熟、完善、多元的方向发展。
姜露洁[8](2019)在《江西传统书院园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书院是我国教育体制下催生的特殊产物,伊始为文学家私人藏书、学习或学子们集聚探讨学术问题的场所。江西地区虽远离中原政治中心,但自唐宋以来利用地域优势,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江西书院园林发展繁盛。本文通过收集文史资料,运用文献归纳、实地调研、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结合书院发展的时代背景,梳理江西书院园林的发展脉络,归纳其园林类型特点,从相地选址、造园技艺、要素及意境营造等方面总结江西传统书院园林特色。江西传统书院园林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1)唐代为书院园林萌芽期。书院多为家族书院,出现时间早,数量多。江西书院园林选址偏向于风景优美的自然环境,书院具有藏书、教学功能。(2)两宋时期为书院园林的发展期。书院作为思想传播的载体,办学活动兴盛、造园技艺发展快速,书院选址在背山面水环境优美之处,建筑布局遵循礼制,庭院内凿池种荷,园林意境深远。(3)元代为书院园林的成熟期。书院办学得到统治者支持,出现官化现象,书院选址由风景优美的自然山水中逐渐往城郊移动。叠山理水技巧趋于成熟,空间布局遵循礼制,新增泮池、礼圣殿等祭祀建筑,书院内新增骑射空间。(4)明清时期为书院园林的成熟后期。书院官化严重,书院选址由城外迁往城市内。书院园林中建筑布局、植物种植、叠山理水等造园手法愈加成熟,园林艺术达到顶峰,园林更加精致,空间多样而富有变化。园林内新增祭祀文昌阁、魁星阁等建筑,出现兼容并蓄、雅俗共赏的审美意趣。江西传统书院园林作为文化发展的载体,分布广泛,数量众多。书院园林选址由依山傍水向城市内移动。书院园林布局多遵循礼制,有明显的等级制度,造园艺术愈加成熟,利用自然山水格局营造丰富的园林环境。书院园林意境深远,有素雅之美、隐逸之美的审美意趣。
崔婷婷[9](2019)在《江西古代士人园林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西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深厚灿烂的历史文化底蕴孕育了众多优秀的士人园林。本文以江西地区的古代士人园林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归纳、个例研究、实地调研、归纳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每个朝代的历史背景,梳理出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发展脉络,并从相地选址、园林要素、造园技法、空间布局、园林意境等方面总结其艺术特色。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发展大致分为五个时期:萌芽期为两汉时期,隐逸思想促使士人们到偏僻的郊野建茅舍或筑土室隐居;兴起期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有机交融,玄学兴起,寄情山水和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士人们选择山水风景优美之处建舍而居;发展期为隋唐五代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诗画艺术繁荣,士人园林增多,造园技法提升,文人开始参与造园,园林富有诗情画意;成熟期为两宋时期,经济文化大繁荣,造园活动兴盛、技艺成熟,写实与写意相结合,园林意境深远;全盛期为元明清时期,士人园林全面文人化,园林艺术达到顶峰,园林更加精致,空间多样而富有变化,加上受到市民文化的浸润,人工化、市民化意味越来越明显,“娱于园”风气盛行。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在造园技巧、空间布局、园林意境等方面与江南园林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由于江西山川湖泊众多,园林借助于周围优美环境条件和园内引水凿池的现象更为普遍,且植物类型丰富,野生动物种类多,常被借入园中增加活力和野趣。
李靓[10](2013)在《乾隆文学思想研究 ——以“醇雅”观为中心》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清代盛世之帝王,乾隆的文学思想紧紧围绕“醇雅”观而展开。所谓“醇雅”观是指乾隆在儒家诗教传统影响下,结合帝王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形成的醇正典雅、温柔敦厚的文学观。具体而言,乾隆的“醇雅”文学观主要体现在其“言之有物、抒情言志”的诗学观、“醇正典雅,有裨时运”的古文观以及“温柔敦厚,经世致用”的文学传播观中。本文第一章探讨了乾隆“醇雅”观的形成缘由。铸就乾隆“醇雅”观的缘由是多重的。首先乾隆自小便受到康熙“尊崇理学、崇尚雅正”、雍正“尚为时用、清真雅正”思想的影响,更有朱轼、蔡世远、福敏、徐元梦等理学名师的教导,由此奠定了乾隆“醇雅”思想的基础。其次,受清代学术思潮的影响,乾隆朝形成了程朱理学与乾嘉汉学并行之局面,使得乾隆文学观中出现了“载道”与“根柢经训”的思想;而此时诗歌创作的“原本学问”、古文创作的骈散融合以及词曲创作的“亦庄亦媚”都影响了乾隆的“醇雅”观。第二章探讨了乾隆“言之有物,抒情言志”的诗学观。在内容上,他要求诗歌能体现写实性原则,并对“史”有所反映。他认为写实是对朝廷日常生活的记载,“史”应为其日常生活与治理国家之史。以此为基础,乾隆提出了“诗歌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与“诗歌合为政而作”之创作论。在情感上,他认为诗歌是“言为心声、情志相通”的。情感因素是诗歌创作的基础,此“情”不仅仅为一己之哀乐,还包含了修身立性的情感特性与慈惠爱民的情志相通。至于诗歌之功用,乾隆继承了传统的诗教观,秉持“诗以载道,教化世心”的理念。在他看来,“道”含义甚广,主要包含有“以史鉴今的为政之道”、“社会伦理之道”以及“治学、生活之道。”第三章就乾隆“醇正典雅、有稗时运”的古文观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古文内容应“根柢经训,理法皆备”,行文中应融合经义的阐述、记事状物之内容,同时还当为性情之抒发。其主张古文以“尚用为本”,且须“关乎时运”。以此为基础,乾隆指出古文的创作当用以“推阐经义,尚论古人”、“裕治平之理、措治平之业”以及名物考辨、“颂扬功德”。在对待骈、散问题上,他认为应抱有通达的审美观,不能以时代、骈散为标准判断古文的优劣。在他看来,文章之道应本于“自然”,“天之文”、“地之文”都是“化工”所成,不应拘泥于形式的骈散。第四章研究了乾隆“温柔敦厚、经世致用”的文学传播观。首先,在敕修诗歌选本中,乾隆虽明言不以人废言,却又坚持“因人而举言”、“因人存诗”的取舍观,以文人的道德伦理观为作品取舍之标准。在对待唐宋诗作上,他保持了相对通达的态度,下令敕修了《御选唐宋诗醇》与《御选唐宋文醇》。其次,在对古文的品评上,乾隆坚持了“温婉平和”的原则,肯定及继承了康熙所提倡的“庄敬深婉,出入风雅”,倡导雅正温柔之言,认为离经叛道的文章是古文写作之异端,而“熔经铸史”才是古文写作之典范。除此外,乾隆还通过敕修《御定四书文》宣示了其词达理醇,有补于世的时文规范。再次,乾隆通过《钦定四库全书总目》对词进行了品评与指导,即“典丽归正,崇雅黜浮”。他认为词起源于诗歌,是诗歌之变体,故其创作应当继承风雅精神,“得乐府之遗”。以此为旨归,他批判了背离风雅、内容俚俗之词,大力提倡深有寄托、符合风雅之词。对于词的风格,他认为大致可分为:“雅”、“清婉”、“高秀”、“慷慨”与“纤秾””等五类。最后,为了钳制民心,乾隆对小说与戏曲实施了严厉的“祛俗存雅,寓教于乐”的禁毁原则。所谓“祛俗存雅”是针对作品内容而言的,乾隆认为戏曲与诗词同源,故应恪守风雅之则。所谓“寓教于乐”则是相对于作品的删改而言的,即以作品是否有益治道为标准,将封建统治观念灌注于作品之中,达到治世治民之功效。因此乾隆秉持因人删改与因语禁毁的原则,力求使小说与戏曲的内容符合封建统治思想。乾隆“醇雅”观的形成对乾嘉以后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温柔敦厚”的诗教观贯穿了清诗发展的始终,“醇正典雅”的古文观指导了桐城派古文理论的发展,“典丽归正”的词学观则推动清词从此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而“寓教于乐”的小说、戏曲观改变了两者发展的轨迹。一言以蔽之,乾隆“醇雅”文学观引导了乾嘉以后文学发展的主流态势。
二、清朝乾隆皇帝诗赞建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清朝乾隆皇帝诗赞建茶(论文提纲范文)
(2)豫剧“杨家将”剧目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豫剧“杨家将”剧目的来源及发展 |
第一节 “杨家将”故事的历史源头 |
第二节 “杨家将”故事在戏曲中的发展 |
第三节 豫剧“杨家将”剧目的来源及发展 |
第二章 豫剧“杨家将”剧目的创作 |
第一节 来源于志传小说的剧目创作 |
第二节 取材于连台本戏的剧目创作 |
第三节 据民间传说创作和老戏改编的剧目 |
第四节 剧种间相互移植的剧目创作 |
第五节 其他来源的剧目创作 |
第三章 豫剧“杨家将”剧目的艺术价值 |
第一节 豫剧“杨家将”剧目中的群体英雄形象 |
第二节 独特的女性英雄形象 |
第三节 豫剧“杨家将”剧目的艺术特色与创作特点 |
第四章 豫剧“杨家将”剧目的影响与流传 |
第一节 民风民俗的展现 |
第二节 豫剧“杨家将”剧目的流变与传承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 研究进展 |
1.2.1 研究内容层面 |
1.2.1.1 寺观园林相关研究成果 |
1.2.1.2 浙江寺观园林研究进展 |
1.2.2 研究方法层面 |
1.2.2.1 遗存择要相关研究 |
1.2.2.2 古园复原相关研究 |
1.2.3 小结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2.1 理论意义:弥补浙江寺观园林学术研究不足 |
1.3.2.2 实践意义:为寺观园林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 |
1.4 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1.1 文献查阅法 |
1.4.1.2 实地调研法 |
1.4.1.3 归纳总结法 |
1.4.1.4 学科交叉法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2 浙江寺观园林概述 |
2.1 寺观园林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寺观 |
2.1.2 寺观园林 |
2.2 寺观园林的特殊性 |
2.2.1 山水相融的营建基址 |
2.2.2 别具一格的宗教色彩 |
2.2.3 开放包容的公共性 |
2.3 寺观园林中的宗教哲学 |
2.3.1 “空寂灵妙”之禅宗美学 |
2.3.2 “自然天成”之造园理念 |
2.3.3 “道法自然”之园林艺术 |
2.4 浙江寺观园林演进过程 |
2.4.1 魏晋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初具雏形 |
2.4.2 隋唐五代时期——公共空间,游览之地 |
2.4.3 两宋时期——禅风兴盛,文人气息 |
2.4.4 元明清时期——中轴序列,成熟园林 |
3 浙江寺观园林艺术理法 |
3.1 相地择址 |
3.1.1 择址于城市——闹中取静,大隐于市 |
3.1.2 择址于山林——因山筑寺,其趣恒佳 |
3.1.2.1 山顶型 |
3.1.2.2 山腰型 |
3.1.2.3 山麓型 |
3.1.2.4 山谷型 |
3.1.3 择址于水系——因势利导,运用水源 |
3.1.3.1 临溪涧型 |
3.1.3.2 临江湖型 |
3.1.3.3 临海型 |
3.2 空间布局 |
3.2.1 空间类型 |
3.2.1.1 前导空间 |
3.2.1.2 宗教空间 |
3.2.1.3 园林空间 |
3.2.2 平面布局 |
3.2.2.1 轴线式布局 |
3.2.2.2 天井式布局 |
3.2.2.3 自由式布局 |
3.3 叠山理水 |
3.3.1 叠山置石 |
3.3.2 理水艺术 |
3.4 植物造景 |
3.4.1 植物种类的选择 |
3.4.2 植物种植的形式 |
3.5 意境营造 |
3.5.1 楹联匾额 |
3.5.2 摩崖石刻 |
3.6 浙江寺观园林的地域特征 |
3.6.1 山水灵秀的择址环境 |
3.6.2 因地制宜的空间布局 |
3.6.3 情景交融的宗教意境 |
4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 |
4.1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现状 |
4.1.1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概况 |
4.1.2 浙江寺观园林地域分布概述 |
4.1.3 浙江寺观园林分布现状原因 |
4.1.3.1 政治经济方面 |
4.1.3.2 自然地理方面 |
4.1.3.3 宗教文化方面 |
4.2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价值评述 |
4.2.1 历史价值 |
4.2.2 艺术价值 |
4.3 浙江遗存寺观园林相关文献情况 |
4.4 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 |
4.5 浙江寺观园林修复研究原则与修复方法 |
4.5.1 修复原则 |
4.5.2 修复方法 |
5 浙江遗存寺观园林择要研究 |
5.1 天台国清寺 |
5.1.1 背景概述 |
5.1.1.1 历史沿革 |
5.1.1.2 园林现状 |
5.1.2 园林艺术理法 |
5.1.2.1 相地择址——五峰环抱,双涧回澜 |
5.1.2.2 空间布局——五轴布设,秩序井然 |
5.1.2.3 理水艺术——巧借水源,体念众生 |
5.1.2.4 园林营造——因借地利,园林寺院 |
5.2 杭州抱朴道院 |
5.2.1 背景概述 |
5.2.1.1 历史沿革 |
5.2.1.2 园林现状 |
5.2.2 园林艺术理法 |
5.2.2.1 相地择址——背倚葛岭,面朝西湖 |
5.2.2.2 空间布局——依山就势,分层布局 |
5.2.2.3 掇山叠石——因壁理山,混假成真 |
5.2.2.4 园林营造——远山近水,以景化境 |
5.3 杭州黄龙洞 |
5.3.1 背景概述 |
5.3.1.1 历史沿革 |
5.3.1.2 园林现状 |
5.3.2 园林艺术理法 |
5.3.2.1 相地择址——山林俊秀,自然幽静 |
5.3.2.2 空间布局——以水为心,构景灵活 |
5.3.2.3 掇山叠石——因壁理山,混假成真 |
5.3.2.4 园林营造——多方胜景,咫尺山林 |
6 浙江遗存寺观园林择要修复设计 |
6.1 杭州灵隐寺 |
6.1.1 背景概述 |
6.1.1.1 历史变迁 |
6.1.1.2 园林现状 |
6.1.2 复原依据与方法 |
6.1.2.1 修复设计的必要性 |
6.1.2.2 修复设计方法与依据 |
6.1.3 遗存考证 |
6.1.4 布局重构 |
6.1.4.1 山水环境探原 |
6.1.4.2 前导空间复原 |
6.1.4.3 宗教空间复原 |
6.1.5 平面复原 |
6.1.5.1 图文互证 |
6.1.5.2 平面复原示意图 |
6.1.6 景观特征 |
6.1.6.1 山水相融:灵隐寺营建景观基础 |
6.1.6.2 山寺相融:灵隐寺风景寺庙特征 |
6.2 新昌大佛寺 |
6.2.1 背景概述 |
6.2.1.1 历史变迁 |
6.2.1.2 相关评价 |
6.2.2 遗存考证 |
6.2.3 布局重构 |
6.2.3.1 修复的必要性与原则 |
6.2.3.2 修复设计方法与依据 |
6.2.3.3 推测性修复设计 |
6.2.4 景观特征 |
6.2.4.1 山水形胜:大佛寺景观营建基础 |
6.2.4.2 沉谷为寺:大佛寺空间格局特征 |
6.2.4.3 探幽寻胜:大佛寺景观空间序列 |
7 浙江寺观园林的保护及修复建议 |
7.1 浙江寺观园林的保护建议 |
7.1.1 分类保护 |
7.1.2 分级保护 |
7.2 浙江寺观园林的修复建议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4)大作家们与北苑御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5)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专着研究现状 |
1.3.2 宋代茶叶产区与茶名 |
1.3.3 宋代茶叶产量与价格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创新点及难点 |
2 宋代茶叶产区与产量 |
2.1 宋代茶叶产区 |
2.1.1 北宋时期茶叶产区及分布特点 |
2.1.2 南宋时期茶叶产区及分布特点 |
2.1.3 不同时期茶叶产区的对比 |
2.1.4 宋代茶产区与唐代的对比 |
2.2 宋代茶叶产量 |
2.2.1 北宋时期茶叶产量 |
2.2.2 南宋时期茶叶产量 |
2.2.3 不同时期茶产量的对比分析 |
3 宋代茶叶品名 |
3.1 宋代东南诸路茶叶 |
3.1.1 淮南路茶叶 |
3.1.2 江南路茶叶 |
3.1.3 两浙路茶叶 |
3.1.4 荆湖路茶叶 |
3.1.5 福建路茶叶 |
3.1.6 广南路茶叶 |
3.2 宋代川峡四路茶叶 |
3.2.1 成都府路茶叶 |
3.2.2 潼川府路茶叶 |
3.2.3 利州路茶叶 |
3.2.4 夔州路茶叶 |
3.3 宋代京西路茶叶 |
3.4 宋代京东路茶叶 |
3.5 宋代陕西路茶叶 |
3.6 宋代茶叶品名的数量分析 |
4 宋代茶叶发展原因及意义 |
4.1 宋代茶叶发展原因 |
4.1.1 政治层面 |
4.1.2 经济层面 |
4.1.3 文化层面 |
4.2 宋代茶叶兴盛的历史意义 |
4.2.1 提供巨额茶利来源,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4.2.2 维护边疆地区稳定,促进经济文化交流 |
4.2.3 茶馆业、陶瓷业兴起发展 |
4.2.4 促进茶类生产的演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北宋净土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动机及选题意义 |
二、理论定位及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概述 |
四、研究范围及框架安排 |
五、学术价值及努力方向 |
六、基本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北宋净土文学的思想背景 |
第一节 净土法门的理论与实践 |
一、圆融的理论模式 |
二、简易的修行方法 |
三、真切的实践活动 |
第二节 诸宗对净土法门的容纳 |
一、各宗容纳净土的依据 |
二、华严宗对净土的容纳 |
三、禅宗对净土的容纳 |
四、天台宗对净土的容纳 |
五、律宗对净土的容纳 |
第三节 三教融合思潮的推动 |
一、王室支持佛教发展 |
二、僧人极力融合三教 |
第四节 净土交游风气的盛行 |
一、士大夫归信净土 |
二、诗文酬唱中的净土交游 |
三、结社中的净土交游 |
四、吸引众多创作者 |
第二章 北宋净土文学的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奠定基础的萌芽时期 |
一、僧人主导的创作主体 |
二、初具规模的诗文创作 |
三、凝练简要的创作特色 |
第二节 积蓄力量的酝酿时期 |
一、文人渐增的创作主体 |
二、不断拓展的诗文创作 |
三、精细深入的创作特色 |
第三节 僧俗并驰的兴盛时期 |
一、僧人和文士雁行的创作主体 |
二、规模宏大的诗文创作 |
三、彰显欣厌主旨的创作特色 |
第三章 北宋净土文学的形成动因 |
第一节 逃离尘俗的迫切意念 |
一、世间匪类扰乱 |
二、世间名利缠缚 |
三、否定世俗人生 |
第二节 深沉的弘道使命感 |
一、行者弘法化世 |
二、行者决疑弘道 |
三、行者以文护教 |
四、行者劝修净土 |
第三节 净土先贤的示范性 |
一、追思净土祖师 |
二、追思庐山诸贤 |
三、称赞净土余贤 |
第四节 净土经典的直接影响 |
一、《净土三经》自身的文学性 |
二、对净土文学创作的影响 |
第五节 净土法门的内在作用 |
一、包容性与风格多样化 |
二、易行性与明白畅达 |
三、实践性与注重实用 |
第四章 北宋净土文学的主旨内容 |
第一节 赞叹阿弥陀佛 |
一、择瑛《赞佛偈》 |
二、元照《无量寿佛赞》 |
三、杨杰《安乐国赞(三十章)》 |
四、遵式《释华严贤首赞佛偈(两首)》 |
第二节 歌咏西方净土 |
一、宗赜《西方净土颂》 |
二、有严《临行自饯》 |
三、若愚《颂净土并辞世》 |
四、杨杰《安乐国赞(三十章)》 |
第三节 抒发信愿之情 |
一、以文启信 |
二、诗文辨信 |
三、诗颂赞信 |
四、诗文彰愿 |
第四节 吟赞称名念佛 |
一、慈受怀深《念弥陀颂(六首)》 |
二、从谏《示陈行婆颂(并序)》 |
三、道因《念佛心要颂(并序)》 |
四、慧亨《化导念佛颂》 |
第五节 颂叹十六观法 |
一、观想念佛的来历与功用 |
二、歌咏《观无量寿佛经》 |
第六节 寄情净业三福 |
一、读诵大乘经典 |
二、持戒求往生 |
三、孝养父母 |
四、放生与行善 |
第五章 北宋净土文学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体裁兼备的表达形式 |
一、净土诗歌 |
二、净土杂文 |
第二节 不避雅俗的语言风格 |
一、朴素与华丽并存 |
二、净土经典的援引与化用 |
三、简洁明了却蕴涵深沉 |
四、譬喻手法的常态化运用 |
第三节 内涵丰富的净土意象 |
一、净土造像 |
二、净土道场 |
三、莲及莲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7)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意义 |
四、文献综述 |
五、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第一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概况 |
第一节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盛行背景 |
一、何为“东亚” |
二、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社会巨变 |
三、末法思想对罗汉信仰的促发 |
第二节 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兴起 |
一、早期罗汉观念的滥觞 |
二、经典与圣地的确立 |
三、供养法会中的罗汉圣、俗信仰形态 |
四、东亚地区罗汉信仰的不同建构路径 |
第三节 东亚罗汉图像的成熟 |
一、罗汉图像在信仰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
二、罗汉画家与画评出现 |
三、罗汉图像类型与数量增多 |
四、东亚罗汉图像交流及其特征 |
小结 |
第二章 罗汉信仰文本对图像的生成与型塑 |
第一节 佛典文献与罗汉图像经典化 |
一、《法住记》确立罗汉形象与图像主题 |
二、华严思想影响下的经典图式 |
第二节 民间故事与罗汉图像世俗化 |
一、民间故事中的世俗信仰诉求 |
二、民间罗汉故事的文化特征 |
三、世俗信仰对罗汉图像发展的影响 |
第三节 士人诗文与罗汉图像禅意化 |
一、诗文中的《渡水罗汉图》 |
二、士人禅趣影响下的罗汉画风格 |
第四节 日本、高丽的罗汉信仰文本解读与图像呈现 |
一、日本罗汉经典的三种解读 |
二、日本罗汉信仰特征及对图像的影响 |
三、高丽罗汉信仰与图像特征 |
小结 |
第三章 罗汉图像对信仰的助推与制约 |
第一节 场景空间中罗汉图像配置样式 |
一、图像配置样式与特征 |
二、图像配置的信仰呈现 |
第二节 制作工艺中罗汉图像物质载体 |
一、塑绘材质对信仰的调节 |
二、比例尺寸体现信仰中的等级秩序 |
第三节 图像运用中物质与观念的转化 |
一、观看方式改变信仰神性 |
二、水陆法会中图像对氛围的营造 |
小结 |
第四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机制 |
第一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者与受众 |
一、作为传播先驱的僧侣 |
二、士人是传播的引领者 |
三、商人的促进作用 |
四、普通民众的传播力量 |
第二节 罗汉图像与信仰的传播媒介 |
一、手工图像摹本 |
二、画样和粉本 |
三、模印和拓本 |
四、文本的传递 |
第三节 从罗汉形貌演变看佛教艺术的多中心传播 |
一、梵僧相罗汉传播以蜀地为中心 |
二、汉僧相罗汉传播以江南为中心 |
三、佛教艺术传播的新空间及其特征 |
小结 |
第五章 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的审美文化交流 |
第一节 从明州罗汉画看东亚地区审美互动 |
一、明州在东亚地区交流中的地位 |
二、明州罗汉画的商业特性和艺术风格 |
三、明州罗汉画体现出的东亚审美交融 |
第二节 禅宗审美在罗汉图像中的体现 |
一、禅宗在东亚的流布 |
二、罗汉图像中的禅宗审美趣味 |
三、东亚地区罗汉画中的禅宗审美继承 |
第三节 东亚地区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意识自觉 |
一、罗汉信仰体现出的东亚文化和谐观与功用观 |
二、东亚地区罗汉图中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来源 |
致谢 |
附录一:画史文献中关于10至13世纪罗汉画家的记载 |
附录二:现存10至13世纪重要石窟中的罗汉造像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江西传统书院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江西传统书院园林发展环境 |
2.1 江西地域概况 |
2.1.1 江西历史沿革 |
2.1.2 优越的山水格局 |
2.1.3 湿润的气候条件 |
2.2 政治经济人文环境 |
2.2.1 经济条件 |
2.2.2 政治因素 |
2.2.3 人文因素 |
2.3 江西书院园林的发展概述 |
2.3.1 江西书院园林类型 |
2.3.2 江西书院园林的发展阶段 |
2.3.3 江西书院园林发展的影响因素 |
3 文风开放,书院缘起—隋唐五代江西书院园林 |
3.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3.1.1 简化行政划分,出现江西名称 |
3.1.2 人口南迁,带动江西文化发展 |
3.1.3 儒、释、道三足鼎立,文化蓬勃发展 |
3.2 江西书院的起源 |
3.3 主要书院园林 |
3.3.1 宜春市书院园林 |
3.3.2 九江市书院园林 |
3.3.3 吉安市书院园林 |
3.4 小结 |
4 理学盛行,书院发展兴盛—两宋江西书院园林 |
4.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4.1.1 行政划分明确,江西分属二路统治 |
4.1.2 社会稳定,江西经济发展蓬勃 |
4.1.3 文化思想发展快速,江西形成三大着名学派 |
4.2 主要书院园林 |
4.2.1 鹰潭市书院园林 |
4.2.2 吉安市书院园林 |
4.2.3 南昌市书院园林 |
4.2.4 宜春市书院园林 |
4.2.5 抚州市书院园林 |
4.2.6 萍乡市书院园林 |
4.2.7 上饶市书院园林 |
4.2.8 九江市书院园林 |
4.2.9 赣州市书院园林 |
4.3 小结 |
5 尊孔崇儒,书院发展繁盛—元代江西书院园林 |
5.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5.1.1 种植业、手工业快速发展,印刷技术运用广泛,促进书院发展 |
5.1.2 文化发展蓬勃,官学、私学并重 |
5.2 主要书院园林 |
5.2.1 鹰潭市书院园林 |
5.2.2 宜春市书院园林 |
5.2.3 抚州书院园林 |
5.2.4 新余书院园林 |
5.2.5 景德镇书院园林 |
5.3 小结 |
6 心学崛起,江右儒林繁盛—明代江西书院园林 |
6.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6.1.1 赋税沉重,人口流动频繁 |
6.1.2 王守仁破山贼,带动赣南书院园林发展 |
6.1.3 艺术繁荣发展,文化思想活跃,促进书院园林发展 |
6.2 主要书院园林 |
6.2.1 吉安市书院园林 |
6.2.2 宜春市书院园林 |
6.2.3 上饶市书院园林 |
6.2.4 南昌市书院园林 |
6.2.5 新余市书院园林 |
6.2.6 萍乡市书院园林 |
6.2.7 九江市书院园林 |
6.2.8 抚州市书院园林 |
6.3 小结 |
7 由盛到衰,书院退出历史—清代江西书院园林 |
7.1 时代背景与书院园林发展概述 |
7.1.1 城镇经济发展繁荣,带动书院的发展 |
7.1.2 八股取士,心学文化发展受限,书院由盛转衰 |
7.2 主要书院园林 |
7.2.1 吉安市书院园林 |
7.2.2 上饶市书院园林 |
7.2.3 宜春市书院园林 |
7.2.4 南昌市书院园林 |
7.2.5 新余市书院园林 |
7.2.6 萍乡市书院园林 |
7.2.7 九江市书院园林 |
7.2.8 赣州市书院园林 |
7.2.9 抚州市书院园林 |
7.3 小结 |
8 江西书院园林艺术总特征 |
8.1 相地选址 |
8.1.1 相地影响因素 |
8.1.2 相地类型 |
8.2 总体空间布局 |
8.2.1 书院园林的空间类型 |
8.2.2 书院园林的平面布局类型 |
8.2.3 书院园林的空间处理手法 |
8.3 建筑景观分析 |
8.3.1 书院建筑景观 |
8.3.2 园林建筑景观 |
8.4 水景 |
8.4.1 池塘之景 |
8.4.2 泮池之景 |
8.4.3 墨池之景 |
8.5 山石景观分析 |
8.5.1 借自然山石之景 |
8.5.2 碑石 |
8.5.3 摩崖石刻 |
8.6 植物造景 |
8.6.1 君子比德类植物造景 |
8.6.2 芳香类植物造景 |
8.7 意境分析 |
8.7.1 多方胜景,咫尺山林 |
8.7.2 楹联牌匾,点景传情 |
8.8 文化内涵分析 |
8.8.1 和谐自然观 |
8.8.2 礼乐相成的思想 |
8.9 审美意趣 |
8.9.1 素雅之美 |
8.9.2 隐逸之美 |
8.9.3 雅俗共赏 |
8.9.4 兼容并蓄 |
8.10 文人活动影响 |
9 结论 |
9.1 结论与启示 |
9.1.1 研究结论 |
9.1.2 启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江西古代士人园林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概念界定及研究范围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2 国外相关领域研究动态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成果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结果 |
1.5 研究基础条件和方法 |
1.5.1 研究基础条件 |
1.5.2 研究方法 |
1.5.3 技术路线 |
2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发展环境 |
2.1 江西古代历史发展沿革 |
2.2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发展背景 |
2.2.1 自然背景 |
2.2.2 人文背景 |
2.3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2.3.1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的类型与特征 |
2.3.2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发展阶段与概况 |
2.4 小结 |
3 士人园林萌芽期——两汉 |
3.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萌芽概述 |
3.1.1 儒学独尊,礼法盛行,江西尚儒崇贤风气重 |
3.1.2 党锢之争兴起,士子避祸隐居,士人园林开始萌芽 |
3.2 主要士人园林 |
3.2.1 南昌市士人园林 |
3.2.2 宜春市士人园林 |
3.2.3 新余市士人园林 |
3.3 小结 |
4 士人园林兴起期——魏晋南北朝 |
4.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4.1.1 社会趋于安定,经济曲折发展 |
4.1.2 玄学盛行,寄情山水和崇尚隐逸成为社会风尚 |
4.1.3 佛道与退隐风气笼罩江州 |
4.1.4 士大夫普遍追求“林泉之隐” |
4.2 主要士人园林 |
4.2.1 九江市士人园林 |
4.2.2 宜春市士人园林 |
4.2.3 新余市士人园林 |
4.2.4 抚州市士人园林 |
4.3 陶渊明的田园理想对后世士人园林的影响 |
4.3.1 确立了山水田园风格,开创了士人园林的先河 |
4.3.2 对后世园林命名的影响 |
4.3.3 对后世园林造园手法的影响 |
4.3.4 对后世园林造园特点的影响 |
4.4 小结 |
5 士人园林发展期——隋唐五代 |
5.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5.1.1 江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大量北人迁入 |
5.1.2 政权南移,科举取士,外来文人引领风骚 |
5.1.3 山水诗画兴盛,园林富有诗情画意 |
5.1.4 佛道鼎盛,三教合流,士大夫立足儒学而兼取佛道 |
5.1.5 融合“兼济独善”,产生“中隐”思想 |
5.2 江西优美的自然风景吸引各地的文人隐士 |
5.3 主要士人园林 |
5.3.1 九江市士人园林 |
5.3.2 上饶市士人园林 |
5.3.3 南昌市士人园林 |
5.3.4 宜春市士人园林 |
5.3.5 抚州市士人园林 |
5.3.6 鹰潭市士人园林 |
5.3.7 吉安市士人园林 |
5.4 小结 |
6 士人园林成熟期——两宋 |
6.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6.1.1 区位优势增强,政治地位突出,赣南地区发展 |
6.1.2 农业经济空前繁荣,产生富室别墅与农庄 |
6.1.3 朝廷以文治国,江西富而重教,文人志士大量崛起,文人园林出现 |
6.1.4 三教融合,“中隐”思想流行 |
6.2 主要士人园林 |
6.2.1 九江市士人园林 |
6.2.2 上饶市士人园林 |
6.2.3 景德镇市士人园林 |
6.2.4 南昌市士人园林 |
6.2.5 宜春市士人园林 |
6.2.6 新余市士人园林 |
6.2.7 抚州市士人园林 |
6.2.8 鹰潭市士人园林 |
6.2.9 吉安市士人园林 |
6.2.10 赣州市士人园林 |
6.3 小结 |
7 士人园林全盛期——元明清 |
7.1 时代背景与士人园林发展概述 |
7.1.1 移民为赣南士人园林发展带来机遇 |
7.1.2 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士人园林逐渐世俗化 |
7.1.3 思想活跃,文化艺术繁荣,促进士人园林发展 |
7.2 主要士人园林 |
7.2.1 上饶市士人园林 |
7.2.2 景德镇市士人园林 |
7.2.3 南昌市士人园林 |
7.2.4 宜春市士人园林 |
7.2.5 新余市士人园林 |
7.2.6 萍乡市士人园林 |
7.2.7 抚州市士人园林 |
7.2.8 鹰潭市士人园林 |
7.2.9 吉安市士人园林 |
7.2.10 赣州市士人园林 |
7.3 小结 |
8 江西古代士人园林主要特点 |
8.1 相地选址,因地制宜 |
8.1.1 山林地 |
8.1.2 江湖地 |
8.1.3 城市地 |
8.1.4 郊野地 |
8.1.5 乡村地 |
8.2 巧布建筑,典雅精致 |
8.3 营造山水,自然境界 |
8.4 生物景观,勃勃生机 |
8.4.1 植物景观 |
8.4.2 动物景观 |
8.5 园景题名,雅致生趣 |
8.5.1 造园者之“号”与园名的相似性 |
8.5.2 景题常蕴含造园者的思想追求 |
8.6 文化艺术,诗情画意 |
8.6.1 受儒释道哲学和隐逸思想的影响 |
8.6.2 受山水诗、山水画传统艺术的影响 |
8.6.3 具有浓厚的文化、艺术气息,充满士人情趣,常有文人活动 |
8.7 造景讲究,意境深远 |
8.8 富室农庄,田园别墅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10)乾隆文学思想研究 ——以“醇雅”观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三、主要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一章 乾隆醇雅观及其形成缘由 |
引言 乾隆“醇雅”观 |
第一节 先帝文学观之影响 |
一、康熙“尊崇理学”、“崇尚雅正” |
二、雍正“尚为时用”、“清真雅正” |
第二节 理学名士之陶冶 |
一、朱轼 |
二、蔡世远 |
三、福敏、徐元梦等 |
第三节 学术思潮之渗透 |
一、程朱理学官方哲学思想的确定 |
二、乾嘉汉学之兴盛 |
第四节 文坛风会之影响 |
一、复兴诗教与原本学问的诗坛风尚 |
二、崇实通经与骈散互融的古文创作观 |
三、亦庄亦媚与尊南尚雅的词学创作 |
第二章 言之有物、抒情言志的诗学观 |
第一节 诗歌创作活动:依心而言、即事而发 |
一、意气风发的创作热情 |
二、五花八门的创作活动 |
三、包罗万象的创作内容 |
第二节 诗歌内容论——关注现实,以诗纪史 |
一、写实的诗歌创作传统 |
二、“写实性”原则与“诗以纪史”的改造与重建 |
三、“以诗纪史”之内涵 |
第三节 情感论:言为心声,情志相通 |
一、注重情感的创作传统 |
二、“言为心生”——“情”之地位与内涵论 |
三、诗歌创作中所体现的情感论 |
第四节 诗歌功用论:诗以载道,教化世心 |
一、诗以载道之渊源 |
二、诗之功用的强化与改造 |
三、诗歌创作中所体现的“道”之内涵 |
第三章 醇正典雅、有裨时运的古文观 |
第一节 乾隆之文与其文集 |
一、为文之爱好与文之内容 |
二、文之体例 |
第二节 文之内容论:根柢经训、文理明通 |
一、根柢经训之传统 |
二、根柢经训与文理明通 |
三、古文创作中对内容的要求 |
第三节 文之功用论:尚用为本,关乎时运 |
一、古文的社会功用传统 |
二、关切政治与尚用为本 |
三、古文创作对功用观的具体诠释 |
第四节 文之骈散论:融合古今,兼收并蓄 |
一、骈散的论争与融合 |
二、不分骈散之古文观 |
三、四库馆臣对乾隆古文观之补充 |
第四章 温柔敦厚、经世致用的文学传播观 |
第一节 乾隆朝敕修书籍概述 |
一、敕修书籍的编纂 |
二、敕修总集叙录 |
三、敕修书籍与乾隆之文学传播观 |
第二节 温婉中和、唐宋兼采的文本接受论 |
一、温婉的文学批评传统 |
二、中正平和之品评观 |
三、通达之诗文观 |
第三节 以人存诗、词达理醇的作品取舍论 |
一、敕修书籍的存目标准 |
二、因人而异,以人存诗 |
三、词达理醇,有补于世的时文规范 |
第四节 典丽归正,寓教于乐的文艺管制论 |
一、帝王的文艺管制 |
二、典丽归正,崇雅黜浮的词学指导 |
三、祛俗存雅,寓教于乐的禁毁原则 |
结语 |
一、诗学观及其影响 |
二、古文观及其影响 |
三、词学观、小说戏曲观及其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乾隆联句活动一览表 |
附录二:乾隆古文创作一览表 |
附录三:《御选唐宋文醇》中的“康熙御批”一览表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清朝乾隆皇帝诗赞建茶(论文参考文献)
- [1]北宋士大夫礼物馈赠研究[D]. 廖定一. 西南大学, 2021
- [2]豫剧“杨家将”剧目探究[D]. 李鑫雨. 中国戏曲学院, 2021
- [3]浙江寺观园林遗存择要研究[D]. 钱吟柠. 浙江农林大学, 2021(08)
- [4]大作家们与北苑御茶[J]. 杨国栋. 福建文学, 2020(08)
- [5]宋代茶叶产区、产量及品名研究[D]. 王超.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6]北宋净土文学研究[D]. 王爱军. 陕西师范大学, 2020
- [7]10至13世纪东亚地区罗汉图像与信仰研究[D]. 张凯. 东南大学, 2019(01)
- [8]江西传统书院园林调查研究[D]. 姜露洁.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9]江西古代士人园林调查研究[D]. 崔婷婷.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10]乾隆文学思想研究 ——以“醇雅”观为中心[D]. 李靓.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