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肽系统在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岩[1](2020)在《KLKB1基因rs3733402位点多态性及血清缓激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KLKB1基因rs3733402位点多态性及血清缓激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东省各市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261例,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DM)16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DN)96例,另收集107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Sanger测序的方法对血浆激态释放酶基因KLKB1的rs3733402位点进行筛查,以探讨山东地区患者KLKB1基因多态性与DN的相关性。收集患者的血清样本,然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试剂盒(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以上收集的所有病例进行血清缓激肽的测定,研究该指标对于DM或DN的影响。本研究方案已告知患者并取得其知情同意,且获得各医疗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1)三组之间在尿酸(UA)、尿素氮(BUN)、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PG)、血肌酐(Cr)、肾小球滤过率(e GFR)、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收缩压(SBP)、家族史(FAMILY)、吸烟史(SMOKE)、饮酒史(DRINK)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2)AGE(年龄)、SMOKE、DRINK、FAMILY、SBP、DIFFBP(脉压差)、MAP(平均动脉压)、Cr、FPG和Hb A1c是DM、DN的危险因素,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Sanger测序结果显示,KLKB1 rs3733402的基因型及各等位基因在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4)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LKB1rs3733402与DM、DN的相关性结果显示,KLKB1 rs3733402的突变与DM、DN均无明显相关(P>0.05)。血清缓激肽水平与DM和DN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缓激肽水平与DM和DN的发生密切相关,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K与DM、DN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协变量的基础上,BK与疾病存在统计学关联。BK每增加1个单位,患病风险是原来的0.9803倍,P=0.0041。(5)将糖尿病肾病组拆分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蛋白尿期、肾功能不全期,结果依然有统计学意义(P=0.0021),表示BK每增加1ng/ml,DN进展到下一期的风险是原先0.9794倍(P=0.0021),提示BK浓度越高,DN越不容易进展,BK对于DN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6)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示:DN与对照之间BK有差异:BK每增加1个单位,患DN的风险是原来的0.9651倍,P=0.012。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K与DN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K升高对微量蛋白尿期、肾功能不全期具有保护性作用。结论:1.KLKB1基因rs3733402位点多态性与DN无明显相关性。2.血清缓激肽水平与DN的发生发展相关,为DN的保护性因素。3.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收缩压、脉压差、肌酐、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是DM、DN的危险因素。
李梦[2](2020)在《尿smad1蛋白检测在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是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近期的研究发现尿smad1水平可以反映肾小球系膜基质扩张程度。本研究通过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和尿中smad1变化,评价血/尿smad1在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价值,期望为临床鉴别这两种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尤其是为甄别特发性膜性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入我院肾病内科和内分泌科治疗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肾病40例和特发膜性肾病肾病15例,以24小时尿蛋白定量≥500mg为基本入选条件,另外选取健康人20例(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病程、常见并发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等一般指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谷草转氨酶(Aspe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空腹血清C肽(C-Peptide,C-P)等常规生化指标水平并测定24小时尿蛋白定量水平,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及晨尿中的smad1蛋白含量。除需特殊表示的数据外,获得的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各组间的差异,分析血/尿smad1与糖尿病肾病及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蛋白水平的相关性,应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血/尿smad1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计算smad1在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并绘制ROC曲线。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实验对象在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空腹血糖、尿酸、血压、肌酐、肾小球滤过率、糖化血红蛋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C肽相关方面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糖尿病肾病组与特发性膜性肾病组在病程方面无显着差异(P>0.05);2.特发性膜性肾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与对照组的24小时尿蛋白含量存在显着性差异(2596.25±825.02 vs 77.75±27.94,P<0.05;2228.32±920.95 vs77.75±27.94;P<0.05);但特发性膜性肾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之间无显着差异(2596.25±825.02 vs 2228.32±920.95,P>0.05);3.糖尿病肾病组尿smad1含量显着高于特发性膜性肾病、对照组,有显着差异性(133.13±57.38 vs 39.31±29.14,P<0.05;133.13±57.38 vs 29.22±10.07,P<0.05);三组实验对象血清中含有微量smad1,糖尿病肾病与特发性膜性肾病、对照组之间无显着差异性(1.09±0.36 VS 1.12±0.41,P>0.05;1.09±0.36 VS 1.04±0.38;P>0.05);4.糖尿病肾病患者中尿液中smad1与24小时尿蛋白呈正相关(r=0.84,P<0.05),但特发性膜性肾病组尿smad1与24小时尿蛋白水平无显着相关性(r=-0.49,P>0.05);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尿smad1和24小时尿蛋白水平升高是引起糖尿病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0,P<0.05);6.尿smad1升高对诊断糖尿病肾病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6.7%)。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尿smad1蛋白明显升高,其升高水平与糖尿病肾病损害程度一致。尿smad1检测可能是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肾病有效且易操作的方法。
邹慧[3](2019)在《沙格列汀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沙格列汀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82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采取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每天总热量25~30 kcal/kg,辅以适当运动。观察组在原降糖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沙格列汀片5 mg,每日1次,胰激肽原酶肠溶片240 U,每日3次。对照组按原治疗方案治疗,如需要可增加药物剂量或联合除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外降糖药物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胱抑素C(Cys-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以及症状性低血糖发作次数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分别为7.01±1.17 mmol/L,10.13±2.01 mmol/L,(6.88±1.19)%,低于治疗前的8.98±1.29 mmol/L,12.41±2.25 mmol/L和(8.59±1.24)%,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8.58±1.21 mmol/L,11.94±1.99mmol/L和(8.47±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UAER、Cys-C分别为68.36±20.19 mg/24h,1.02±0.19 mg/L,低于治疗前的173.29±19.25 mg/24 h和1.61±0.33 mg/L,也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159.16±22.08mg/24 h和1.51±0.36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症状性低血糖发生1.91±1.11次,对照组发生2.08±1.02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明显改善血糖、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胱抑素的作用,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孟妍[4](2019)在《黄精联合抗性淀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黄精和抗性淀粉(RS)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高RS黄精饼干的最佳配方及制备工艺,并通过人群试验研究,观察其对早期DN患者的饮食干预效果。方法:1.构建DN大鼠模型,观察RS,黄精以及联合作用对早期DN大鼠的作用影响。2.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制作高RS黄精饼干的最佳配方及制备工艺。3.单中心临床试验探讨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的临床功效。结果:1.动物实验:实验4周后,除联合低剂量组外,其他各干预组空腹血糖(FBG)均降低,而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在黄精组、RS组以及联合作用组也呈降低趋势。黄精联合RS组的糖化血清蛋白(G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相比模型对照组显着下降(P<0.05)。2.高RS黄精饼干最佳配方及制备工艺为:以低筋粉100%作基准,其它添加量为RS28%,花生油40%,木糖醇18%,泡打粉3.5%,黄精24%,鸡蛋10%,水30%,烘烤温度面火170℃,底火150℃,烘焙时间20-25min。3.人群试验: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腰围、臀围、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lc)均有所下降,实验组高RS黄精饼干组的Hb A1c显着降低(P<0.05)。尿微量白蛋白(m ALB)、白蛋白肌酐比值(ACR)、丙二醛(MDA)均呈上升趋势,且实验组增加幅度小于低蛋白饼干对照组;尿β2微球蛋白实验组呈下降趋势;两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上升(P<0.05);实验组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RP均下降,其中IL-6显着降低(P<0.05);实验组患者诸多中医症状有明显改善,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黄精联合RS可显着降低早期DN大鼠的GSP、TNF-α、CRP水平,提示在控制血糖、降低炎症反应有明显功效。Q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未发现黄精和RS可以明显改善早期DN大鼠肾脏细胞外基质(ECM)m RNA及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干预时间较短有关。2.通过配方及工艺优化,制作出一款具有低热量、低蛋白、低GI、高RS的营养饼干。3.高RS黄精饼干可显着降低早期DN患者Hb A1c、IL-6水平,提高血清T-SOD水平。同时可改善中医症状,延缓尿微量白蛋白的增加,可能与减轻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有关。
杜建奎[5](2019)在《Kallikrein-8促进内皮细胞间质转化在糖尿病心脏和肾脏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组织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tissue 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s,KLKs)是一类具有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样活性的丝氨酸蛋白酶家族,KLKs可特异性地裂解低分子量激肽原以形成激肽,后者通过选择性地刺激缓激肽B1和B2受体进而发挥广泛的生物学作用。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指出KLK8上调诱导心肌肥厚以及进展性心功能障碍,并且这一作用是依赖于EGF及PAR1/2信号通路而并非激肽受体信号通路。与此同时,本课题组同样发现KLK8上调诱导心肌间质纤维化,并且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触发的内皮间质转化(Endo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ndMT)参与KLK8上调介导的心肌间质纤维化的发生。糖尿病是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全身多器官系统病变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据统计,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高达4.35亿;据估计,至204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超过6亿,糖尿病正逐渐成为全球性疾病。糖尿病如果不能够及时诊断、治疗将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糖尿病心肌病、糖尿病肾病等,而后者以器官功能紊乱以及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特征。研究指出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Kallikrein-kinin system,KKS)参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病理发生发展,然而其中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那么是否KLK8参与糖尿病心肌病以及糖尿病肾病器官功能紊乱以及组织纤维化的发生呢?因此,本研究在整体水平上采用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细胞水平上高糖处理HCAECs以及HRGECs,拟首先观察KLK8在内皮细胞高糖处理时的表达改变,继而利用KLK8转基因和KLK8基因敲除两种模式动物、通过整体和细胞水平的实验证实KLK8在糖尿病心肌以及肾脏组织EndMT和间质纤维化病理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阐明其分子机制。主要实验结果如下:第一部分KLK8促进内皮间质转化在糖尿病心肌病心肌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高糖显着上调糖尿病小鼠心脏及冠脉内皮细胞KLK8表达1.(1)腹腔注射STZ构建1型糖尿病小鼠,构建成功3/6个月后检测心脏KLK8mRNA表达,糖尿病组KLK8表达显着高于对照组,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2)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Human coronary artery endothelial cells,HCAECs)给与5.5mM、15mM、25mM葡萄糖处理120h,对照组给与mannitol处理;与对照组相比,高糖可显着上调KLK8在mRNA水平表达,并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二.过表达KLK8诱导人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发生EndMT1.HCAECs给与KLK8腺病毒转染72h以过表达KLK8,同空载体组相比,过表达KLK8可显着增加间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波形蛋白(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CD31)和内皮细胞钙粘蛋白(VE-cadherin)表达,即诱导EndMT;(2)TGF-β1中和抗体部分阻断过表达KLK8诱导的EndMT,即抑制KLK8诱导的αSMA与vimentin表达上调以及CD31与VE-cadherin表达下调;二.KLK8上调参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EndMT以及心脏纤维化应用KLK8 siRNA以敲低内皮细胞KLK8表达,对照组给与等量control siRNA;与对照组相比,KLK8 siRNA可显着逆转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即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vWF,sTM以及E-selectin均显着降低,内皮细胞活力显着升高,而单独转染KLK8 siRNA对内皮细胞功能无影响;此外,KLK8 siRNA可显着逆转高糖诱导的VE-cadherin与CD31蛋白表达下调以及αSMA与vimentin蛋白上调;三.KLK8缺失可显着减轻糖尿病心脏组织纤维化以及心脏EndMT1.KLK8缺失可显着减轻糖尿病心脏内皮功能紊乱以及心脏功能紊乱;(1)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以构建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构建成功后6个月检测血糖水平,同野生型组相比,野生型糖尿病组血糖显着增高,然而KLK8敲除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未见明显降低;(2)同野生型对照组相比,糖尿病小鼠血清vWF,sTM,E-selectin均显着升高,而KLK8缺失组糖尿病小鼠vWF,sTM,E-selectin较野生型组糖尿病小鼠显着降低;2.KLK8缺失可显着减轻糖尿病心脏EndMT;与野生型组相比,糖尿病小鼠心脏组织VE-cadherin和CD31表达显着降低,αSMA和vimentin表达显着升高,KLK8缺失可显着逆转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标志物降低以及间质细胞标志物增高,而单独KLK8缺失小鼠心肌组织内皮细胞以及间质细胞标志物未见明显改变,免疫荧光双染结果同样显示,同对照组相比,野生型糖尿病小鼠心脏CD31表达显着降低而αSMA,vimentin与fsp1表达显着增高,并且存在大量CD31与αSMA,vimentin以及fsp1共染,而KLK8缺失可显着增加心脏CD31表达且αSMA,vimentin与fsp1表达显着降低;3.KLK8缺失可显着减轻糖尿病心脏组织纤维化及心脏功能紊乱;(1)同野生型对照组相比,6个月糖尿病小鼠血压升高、心率降低、心脏收缩功能障碍,KLK8缺失可显着逆转高糖诱导的血压升高、心率降低以及心脏收缩功能障碍,而单独KLK8缺失小鼠血压、心率、心功能未见明显异常;(2)Masson染色结果显示,KLK8缺失同样可显着降低糖尿病心脏组织纤维化;四.KLK8降解VE-cadherin,进而促进γ-catenin发生核转位1.KLK8过表达诱导内皮细胞损伤以及EndMT并非通过激肽B1或B2受体,而是通过其酶的活性(1)应用B1R siRNA与B2R siRNA以下调激肽B1和B2受体表达,MTT结果显示,B1R siRNA与B2R siRNA并不能阻断KLK8腺病毒引起的内皮细胞活力降低,不仅如此,B1R siRNA与B2R siRNA同样不能阻断KLK8上调引起的EndMT;(2)应用两种蛋白酶的抑制剂:antipain与硫酸锌以阻断KLK8的蛋白水解作用,同对照组相比,antipain及硫酸锌可部分阻断KLK8诱导的内皮损伤以及EndMT,即增加内皮细胞活力,上调VE-cadherin和CD31蛋白表达,降低αSMA和vimentin蛋白表达;2.KLK8降解VE-cadherin继而引发γ-catenin发生核转位(1)Western blot结合N-末端测序KLK8可剪切VE-cadherin形成一个约30kDa细胞外片段;(2)腺病毒载体处理的内皮细胞γ-catenin位于细胞膜并且部分与VE-cadherin共定位,而KLK8腺病毒处理组细胞膜γ-catenin与VE-cadherin量显着减少,并且细胞核内存在大量γ-catenin表达;不仅如此,同腺病毒载体相比,KLK8导致内皮细胞胞膜及胞浆中γ-catenin表达降低而细胞核内表达量显着升高,而转染VE-cadherin慢病毒可逆转KLK8诱导的γ-catenin核转位以及胞膜和胞浆γ-catenin表达量;五.γ-catenin参与介导KLK8诱导EndMT,而这一作用是通过与p53相互作用完成1.γ-catenin参与介导KLK8诱导EndMT应用γ-catenin siRNA以下调内皮细胞γ-catenin表达,γ-catenin siRNA可显着逆转KLK8诱导的内皮细胞VE-cadherin与CD31表达降低以及αSMA与vimentin的表达升高;2.γ-catenin参与介导KLK8诱导EndMT的作用是通过与p53相互作用完成(1)Co-IP结果显示,γ-catenin在内皮细胞中与p53和TCF4相互联系,且KLK8过表达可进一步加强γ-catenin与p53和TCF4间的结合作用;(2)p53抑制剂pifithrin-α可逆转KLK8诱导的EndMT,然而,TCF/β-catenin通路抑制剂ICG-001不能逆转KLK8介导的EndMT;3.TGF-β1参与介导KLK8诱导的EndMT和心脏组织纤维化(1)KLK8可显着增加内皮细胞TGF-β1在mRNA的表达,这一作用可以被γ-catenin siRNA以及pifithrin-α部分逆转,然而,ICG-001不能逆转KLK8对TGF-β1的mRNA表达;(2)CHIP结果表明HIF-1α可结合到TGF-β1启动子区的缺氧反应元件,而KLK8可进一步增强这一结合作用,HIF-1α的抑制剂echinomycin不仅能够抑制TGF-β1的基础表达,而且能够阻断KLKL8诱导的TGF-β1在内皮细胞mRNA水平的表达,γ-catenin siRNA与pifithrin-α可显着逆转KLK8诱导的HIF-1α与TGF-β1的结合作用;4.p53-Smad3通路参与介导KLK8诱导的EndMT以及心脏组织纤维化(1)KLK8过表达可显着增加内皮细胞p53与Smad3的结合作用,而这一作用可被γ-catenin siRNA部分阻断;(2)KLK8过表达可显着增加内皮细胞TGF-β1/Smad3通路促纤维化靶基因包括Snail,Slug,Twist,Zeb1,Zeb2在mRNA水平的表达,然而γ-catenin siRNA与pifithrin-α可显着逆转KLK8诱导的促纤维化转录因子表达;六、高葡萄糖促进γ-catenin依赖性的p53与HIF-1α和Smad3相互作用,继而以KLK8依赖性的方式增加TGF-β1/Smad3促纤维化靶基因表达1.KLK8参与高葡萄糖诱导的γ-catenin核转位及TGF-β1依赖性促纤维化通路激活(1)高葡萄糖处理导致内皮细胞胞膜及胞浆中γ-catenin表达显着降低,细胞核中γ-catenin表达明显升高,然而KLK8 siRNA可降低细胞核且增加胞膜和胞浆中γ-catenin含量;(2)高葡萄糖处理导致TGF-β1 mRNA表达及释放显着增加,与此同时TGF-β1/Smad3通路促纤维化靶基因mRNA表达同样明显增加,然而KLK8siRNA与γ-catenin siRNA可以很大程度上逆转高葡萄糖所诱导的TGF-β1/Smad3通路促纤维化靶基因表达。2.KLK8参与介导高糖诱导的γ-catenin依赖性p53与Smad3、HIF-1α的相互作用(1)高葡萄糖可导致内皮细胞γ-catenin与p53间联系明显加强,然而KLK8siRNA可显着逆转γ-catenin与p53间相互联系。不仅如此,KLK8 siRNA与γ-catenin siRNA同样能够逆转高葡萄糖诱导的内皮细胞p53与HIF-1α和Smad3间的相互作用。CHIP结果显示:高葡萄糖能够进一步加强HIF-1α与TGF-β1启动子区缺氧反应元件的结合作用,然而KLK8 siRNA,γ-catenin siRNA及p53抑制剂可显着逆转高糖诱导的HIF-1α与TGF-β1启动子的结合作用;(2)在整体水平上,我们发现STZ诱导的1型糖尿病小鼠在24周时心脏TGF-β1 mRNA与蛋白水平及TGF-β1/Smad3通路促纤维化靶基因表达均显着增加,而KLK8缺失可显着逆转糖尿病心脏TGF-β1 mRNA与蛋白水平及TGF-β1/Smad3通路促纤维化靶基因表达的增加;(3)KLK8缺失可显着逆转糖尿病心脏γ-catenin与p53间相互联系,KLK8缺失同样可以逆转糖尿病心脏p53与HIF-1α和Smad3间的相互作用。整体水平的CHIP结果显示,同野生型组相比,KLK8缺失可显着逆转HIF-1α与TGF-β1启动子区的结合作用。结论:高糖促进心肌组织KLK8表达,进而通过诱导心脏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触发的EndMT导致心脏间质纤维化、心脏功能紊乱,而这一作用是依赖于KLK8作用于VE-cadherin-γ-catenin复合体,VE-cadherin被降解,γ-catenin发生核转位,进而激活TGF-β信号通路来完成。第二部分KLK8促进内皮间质转化在糖尿病肾病肾脏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一.转基因KLK8大鼠肾脏组织发生End MT以及纤维化1.KLK8过表达导致肾脏组织纤维化和肾脏损伤Masson染色结果显示:转基因KLK8大鼠肾脏组织较之同龄野生型相比出现明显的胶原堆积,并且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即12周龄转基因KLK8大鼠肾脏组织胶原堆积明显多于6周龄;并且肾脏组织中羟脯氨酸和胶原蛋白及TGF-β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尿蛋白检测结果同样显示转基因KLK8大鼠较之同龄野生型相比尿蛋白含量明显增加,并且均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2.KLK8过表达导致肾脏组织发生End MT同野生型大鼠相比,转基因KLK8大鼠肾脏组织vimentin和α-SMA表达显着增加,而VE-cadherin和CD31表达显着降低;进一步免疫荧光双染技术结果表明:较之同龄野生型大鼠相比,12周龄转基因KLK8大鼠肾脏组织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表达显着降低,而间质细胞标志物α-SMA、fsp1显着增多,并且存在大量与CD31共染的阳性细胞,共聚焦结果同样证实转基因KLK8大鼠肾脏组织CD31与α-SMA、fsp1存在共定位;3.过表达KLK8导致人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紊乱KLK8腺病毒转染人肾小球内皮细胞(Human glomerular endothelial cells,HRGECs)以过表达KLK8,KLK8可导致内皮细胞活力显着下降,并表现出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不仅如此,内皮损伤的标志物E-selectin,s TM,v WF的释放量明显增加,并且内皮细胞通透性显着增加;4.过表达KLK8诱导HRGECs发生EndMTKLK8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αSMA与vimentin蛋白表达,降低CD31与VE-cadherin表达;二.KLK8上调参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End MT以及肾脏间质纤维化1.KLK8上调参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应用KLK8 si RNA以敲低内皮细胞KLK8表达,MTT结果表明KLK8 si RNA可显着逆转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而单独转染KLK8 si RNA对内皮细胞功能无影响;2.KLK8上调参与高糖诱导的End MT同对照组相比,高糖可显着上调αSMA与vimentin蛋白的表达,降低VE-cadherin与CD31蛋白表达,而KLK8 si RNA可降低高糖诱导的αSMA与vimentin上调以及VE-cadherin与CD31下调;三.γ-catenin参与介导KLK8诱导End MT(1)γ-catenin si RNA可显着逆转KLK8诱导的内皮细胞VE-cadherin与CD31表达降低以及αSMA与vimentin的表达升高;此外,γ-catenin si RNA可同样逆转KLK8诱导的内皮细胞活力降低;(2)KLK8可显着增加内皮细胞TGF-β1在m RNA水平的表达,这一作用可以被γ-catenin si RNA部分逆转;(3)CHIP方法证实HIF-1α可结合到TGF-β1启动子区的缺氧反应元件,而KLK8可进一步增强这一结合作用,且HIF1-α抑制剂可逆转KLK8上调内皮细胞TGF-β1在m RNA水平的表达;结论:高糖促进肾脏组织KLK8表达,进而通过诱导心脏内皮细胞功能紊乱、End MT导致肾脏间质纤维化、肾脏功能紊乱,而这一作用是依赖于KLK8激活TGF-β信号通路来完成。
高爱滨,魏兆丽[6](2018)在《格列喹酮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格列喹酮和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并通过检测血清Cys-C的变化,探讨两者联合作用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45例,根据UAER分为对照组(A组,UAER<200μg/min)71例和实验组(B组,UAER>200μg/min)74例。将B组随机分为格列喹酮治疗组(C组)21例、胰激肽原酶治疗组(D组)32例及联合治疗组(E组)21例。B组给予药物治疗至少1周后复查Cys-C,比较治疗前后Cys-C水平的变化。结果 B组治疗后Cys-C水平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E组患者治疗后Cys-C水平下降最明显(P<0.01)。结论格列喹酮及胰激肽原酶单用均可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Cys-C水平,但两者联用降低血清CysC水平更为显着。
肖幸[7](2017)在《从CPN1在5/6肾切除大鼠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升清降浊胶囊的药物作用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近年来,慢性肾脏疾病(CKD)的发病率呈现出稳步上升之势,CKD因早期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改变不明显,患者不重视,待发展到中后期时就诊,延误治疗,增加家庭和社会负担。因此,CKD疾病的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降低其危害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组前期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原发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CKD患者的尿液进行了全面的蛋白质谱分析,观察到随着CKD病情的进展,CPN1蛋白在CKD患者尿液中的水平具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然而,目前还缺乏相关实验研究判断CPN1是否可成为提示CKD疾病发生发展的相关指标。现代医学中的CKD疾病多与中医学中“癃闭”、“关格”、“水肿”等概念相对应。广东省名医洪钦国教授根据中医学对于CKD脾肾亏损,浊毒瘀阻,本虚标实病机的判断,创立了治疗CKD的有效制剂升清降浊胶囊,现已在临床应用30余年。升清降浊胶囊主要药物组成包括黄芪、大黄、丹参、法夏、枳壳、土茯苓等,针对CKD病机攻补兼施,疗效卓着。前期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均表明升清降浊胶囊具有保护肾功能、延缓CKD进展的作用,通过对比慢性肾小球肾炎CKD患者在升清降浊胶囊治疗前后的尿液蛋白质谱发现,升清降浊胶囊可以影响CKD患者尿CPN1的水平,但CPN1在升清降浊胶囊延缓CKD进展中的作用还未阐明。故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包括:(1)通过观察CPN1在5/6肾切除大鼠尿液及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初步探讨其成为CKD诊断生物标志物的可能性以及在CK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研究升清降浊胶囊与5/6肾切除大鼠CPN1的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1)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的SD大鼠;手术组:采用5/6肾切除法建立CKD大鼠模型;假手术对照组:麻醉、消毒等措施与手术组相同,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剥离肾脏包膜及肾上腺等肾周组织,暴露左肾,不行手术切除,逐层缝合肌层和皮肤,一周后行右肾暴露,方法步骤同上;给药大鼠分组:5/6肾切除大鼠术后随机分为升清降浊胶囊低浓度组、升清降浊胶囊中浓度组和升清降浊胶囊高浓度组;(2)采集实验标本:于术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第8周末采集实验标本,包括大鼠血液、尿液、残肾组织等;(3)实验室检查肾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尿液分析采用尿液分析仪测定;肾脏病理学检查:采用HE染色、Masson染色;肾组织CPN1 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尿CPN1和肾组织CPN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Mouse CPN1 ELISA试剂盒测定。结果:(1)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及尿蛋白影响在升清降浊胶囊干预8周后,低浓度给药组(800 mg/kg)、中浓度给药组(1200 mg/kg)浓度组均较手术组显着降低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水平,其中中浓度组降低幅度较大。高浓度给药组(1600 mg/kg)显着降低尿素氮水平、但无明显降低血肌酐和24 h尿蛋白的作用。因此,综合血肌酐、尿素氮和24 h尿蛋白三个指标来说,中浓度给药组效果最优,低浓度给药组效果次之,高浓度给药组相对较差。(2)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形态的影响在升清降浊胶囊干预8周后,与手术组大鼠相比,中浓度给药组(1200 mg/kg)肾脏发生的病理改变程度最轻,低浓度给药组(800mg/kg)次之,均可见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增生,少数肾小管萎缩、坏死,间质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高浓度给药组(1600 mg/kg)肾小球系膜增生、基底膜增厚较为明显,部分肾小管坏死,肾间质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及纤维结缔组织增生,与手术组大鼠肾脏病理改变相似。故在延缓5/6肾切除大鼠肾脏纤维化方面,以升清降浊胶囊中浓度组干预效果最优。(3)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CPN1表达的影响mRNA水平:在升清降浊胶囊干预8周后,肾组织中CPN1 mRNA表达量较手术组均有上升,上升趋势为:低浓度给药组(800mg/kg)<高浓度给药组(1600mg/kg)<中浓度给药组(1200mg/kg)。因此,从上调大鼠CPN1 mRNA表达量方面来说,中浓度给药组效果最优。蛋白水平:在升清降浊胶囊干预8周后,各给药组尿液及肾组织中CPN1蛋白表达量均较手术组显着上升,且随药物浓度增高而呈现梯次上升趋势,但各给药组组间数据并无统计学差异,因此,从提高CPN1蛋白在尿液及肾组织中的表达量来说,药物浓度越高其效果越好。结论:升清降浊胶囊中浓度给药组(1200mg/kg)干预8周后,能够较好的降低5/6肾切除大鼠血清肌酐、尿素氮及24h尿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大鼠的肾脏功能;减轻5/6肾切除大鼠肾小球和肾小管病理改变,延缓肾脏纤维化进展;同时提高5/6肾切除大鼠CPN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提示升清降浊胶囊通过调节CPN1的表达,从而起到肾脏保护功能。尿液CPN1水平指标基本符合CKD潜在生物标志物选定原则,但其特异性、重复性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探索研究。
郑丽红[8](2014)在《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红芪多糖(HPS)对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肾脏病理学及肾组织中 TGF-β 1、CTGF、BMP-7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及TGF-β 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客观评价HPS对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肾脏保护作用,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HPS预防及治疗糖尿病肾脏并发症提供更深入的理论依据。方法:将50只12周龄SPF级雄性BKS背景db/db小鼠随机分为5组:HPS高剂量组、HPS中剂量组、HPS低剂量、依那普利组、模型对照组,每组10只;另外10只同品系非糖尿病db小鼠为正常对照组。HPS高剂量组给予HPS 400mg.kg-1.d-1灌胃;中剂量组给予 HPS 200mg.kg-1.d-1;低剂量组给予 HPS 100mg.kg-1.d-1;依那普利组按1 0mg.kg-1.d-1灌胃;模型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灌胃。以上均每日一次,连续灌胃治疗8周。实验期间,每周测体重,每2周测血糖,实验结束时通过摘眼球取血,留取血标本用于血液生化检测。小鼠处死后立即取出肾脏,右肾以 4%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备病理及免疫组化检测。病理行 HE和Masson染色,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形态学改变及超微结构变化,评估肾脏纤维化程度。左肾液氮冷冻后保存于-70℃冰箱用于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CTGF、BMP-7、Smad2、Smad3、Smad7 的 mRNA 表达,应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法检测上述指标的蛋白表达。结果:①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糖尿病db/db小鼠体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 1);治疗8周后,除正常组小鼠体重未见明显变化外,余各组小鼠体重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体重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其中以HPS高剂量组尤为明显。②血糖:糖尿病组小鼠血糖明显高于非糖尿病小鼠(P<0.01);在实验过程中,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血糖均不同程度上升,尤以模型组最为显着;治疗8周时,HPS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他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血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及T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HPS高、中剂量组小鼠血TG和TC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尤其HPS高剂量组差异更为明显。④肾功能:与正常对照组比较,DN小鼠血清BUN、SCr明显偏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HPS高、中剂量组与依那普利组BUN、SCr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⑤病理改变:光镜及电镜下可见正常对照组小鼠肾组织形态正常,足细胞结构完整,足突排列整齐清晰,基底膜无增厚,无系膜基质增生,肾间质未见纤维化及炎细胞浸润;模型组肾小球体积明显增大,肾小球基底膜不同程度弥漫性增厚,系膜基质增生,系膜区增宽,足突广泛融合,内皮细胞排列紊乱、脱落,部分肾小管上皮空泡变性,肾小管萎缩,可见蛋白管型,肾小囊部分粘连,可见系膜区纤维化增生及肾小管纤维化;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肾脏足突融合现象、ECM沉积和GBM厚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以HPS高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最为明显。⑥基因表达情况:RT-PCR结果提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皮质中TGF-β1、CTGF、Smad2、Smad3 mRNA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而BMP-7、Smad7 mRNA表达均显着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HPS小剂量组TGF-β 1、CTGF、BMP-7、Smad2、Smad3、Smad7 mRNA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之外,余各治疗组 TGF-β 1、CTGF、Smad2、Smad3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有下降(P<0.01),BMP-7、Smad7 mRNA表达较模型组均有上调(P<0.01),以HPS高剂量组和依那普利组最为显着。⑦蛋白表达情况: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皮质中TGF-β 1、CTGF、Smad2、Smad3 蛋白表达均显着升高(P<0.01),而BMP-7、Smad7蛋白表达均显着下降(P<0.01);经HPS治疗后,治疗组肾组织TGF-β 1、CTGF、Smad2、Smad3 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有所下降(P<0.01),BMP-7、Smad7蛋白表达较模型组均上调(P<0.01),尤以HPS高剂量组显着。结论:HPS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血糖升高,降低血脂,保护肾功能,改善糖尿病肾脏病理损害。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肾组织中BMP7、Smad7的表达,下调TGF-β1、CTGF、Smad2、Smad3的表达,从而影响TGF-β1/Smads信号通路而发挥作用。
符弟,王秋雁[9](2013)在《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其对Cys-C及尿β2-GM水平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Cys-C及尿β2-GM水平的影响.方法取我院我科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门诊和住院治疗的DM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测量两组患者血钾、肾功能、HbAIc及24hUAER、血清胱抑素C(Cys-C)与尿β2微量白蛋白(β2-GM)水平.结果胰激肽酶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DN疗效显着,其降低UAER及患者血清中Cys-C和β2-MG的作用较单用缬沙坦更为升高(P<0.05),疗效较单独运用缬沙坦治疗后显着升高(P<0.05).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缬沙坦能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蛋白,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胡丽珍[10](2013)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及或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胰激肽原酶注射液,4周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变化和24h尿蛋白定量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均显着下降(P<0.01),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胰激肽原酶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安全有效。
二、激肽系统在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激肽系统在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KLKB1基因rs3733402位点多态性及血清缓激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血浆激态释放酶基因KLKB1(rs3733402)基因多态性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诊断标准 |
3.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4.实验材料 |
4.1 实验仪器及生产厂家 |
4.2 实验耗材和生产厂家 |
4.3 主要实验用软件 |
5.实验方法 |
结果 |
1.入组人群的基准资料分析 |
2.针对非遗传因素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
3.逐步回归筛选结果 |
4.血清DNA电泳结果 |
5.Sanger测序结果 |
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析结果 |
7.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LKB1 rs3733402与DM、DN的相关性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血浆缓激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1.研究对象 |
2.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 |
3.实验材料 |
4.实验方法 |
结果 |
1.血清缓激肽水平在三组之间的差异比较 |
2.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K与 DM、DN的相关性 |
3.针对BK的敏感性分析结果 |
4.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BK与糖尿病肾病分期的相关性 |
5.缓激肽在不同的基因型人群中的表达差异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2)尿smad1蛋白检测在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
一、引言 |
二、实验对象与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五、结论 |
六、参考文献 |
七、文献综述 Smad1蛋白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及应用 |
参考文献 |
八、致谢 |
(3)沙格列汀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血糖相关指标比较 |
2.2两组肾病相关指标比较 |
2.3 症状性低血糖及不良反应比较 |
3 讨论 |
(4)黄精联合抗性淀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黄精和RS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药品 |
1.3 主要实验试剂 |
1.4 主要实验仪器 |
2.研究方法 |
2.1 动物模型建立 |
2.2 实验动物分组及给药方法 |
2.3 标本收集 |
2.4 实验指标检测 |
2.5 统计学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动物基本情况 |
3.2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体重的影响 |
3.3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脏器重量、脏器系数的影响 |
3.4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3.5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糖化血清蛋白的影响 |
3.6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血脂的影响 |
3.7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
3.8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炎性因子指标的影响 |
3.9 大鼠肾脏切片病理组织学变化 |
3.10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肾脏ECM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
3.11 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肾脏ECM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 |
4.小结 |
第二章 高RS黄精饼干配方及制备工艺研究 |
1.实验材料 |
1.1 实验原料 |
1.2 主要实验试剂 |
1.3 主要实验仪器 |
2.研究方法 |
2.1 高RS黄精饼干制作流程 |
2.2 高RS黄精饼干品质分析 |
2.3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试验 |
2.4 高RS黄精饼干营养组分测定 |
2.5 高RS黄精饼干RS含量检测 |
2.6 高RS黄精饼干淀粉消化性能测定 |
2.7 数据处理及分析 |
3.实验结果 |
3.1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单因素试验结果 |
3.2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正交试验结果 |
3.3 高RS黄精饼干配方优化验证试验结果 |
3.4 高RS黄精饼干营养组分 |
3.5 高RS黄精饼干中RS含量 |
3.6 高RS黄精饼干淀粉消化性能 |
4.小结 |
第三章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干预研究 |
1.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及样本量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排除及脱落标准 |
1.4 纳入病例 |
2.实验材料 |
2.1 主要实验试剂 |
2.2 主要实验仪器 |
3.研究方法 |
3.1 试验分组 |
3.2 干预方案 |
3.3 观测指标 |
3.4 疗效判定标准 |
3.5 质量控制 |
3.6 统计学分析 |
4.试验结果 |
4.1 研究对象基本信息 |
4.2 高RS黄精饼干对人体测量指标的影响 |
4.3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血糖的影响 |
4.4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血脂的影响 |
4.5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影响 |
4.6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蛋白指标的影响 |
4.7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 |
4.8 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 |
4.9 高RS黄精饼干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
4.10 中医证候疗效 |
5.小结 |
第四章 讨论 |
1.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 糖尿病肾病病名 |
1.2 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 |
1.3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疗法 |
2.糖尿病肾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
2.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及分期 |
2.2 糖尿病肾病的病理机制 |
2.3 糖尿病肾病的西医治疗 |
3.黄精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
3.1 黄精植物考证 |
3.2 黄精的化学成分及实验研究 |
3.3 黄精的功效及应用 |
4.抗性淀粉的研究进展 |
4.1 RS的起源及发展 |
4.2 RS的分类 |
4.3 RS的制备方法 |
4.4 RS的检测方法 |
4.5 RS的生理功能 |
4.6 RS的应用 |
5.黄精和RS对早期DN大鼠的作用影响 |
5.1 DN大鼠模型评价 |
5.2 中药治疗DN的药理研究 |
5.3 黄精、RS以及联合作用对早期DN大鼠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 |
6.高RS黄精饼干配方及制备工艺 |
6.1 高RS黄精饼干加工工艺 |
6.2 高RS黄精饼干营养成分 |
6.3 高RS黄精饼干淀粉消化性能 |
7.高RS黄精饼干对早期DN患者的饮食干预 |
7.1 DN的发病及治疗现状 |
7.2 高RS黄精饼干的组方依据及分析 |
7.3 高RS黄精饼干的疗效评价及作用机制探讨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致谢 |
查新报告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论文一 |
论文二 |
论文三 |
(5)Kallikrein-8促进内皮细胞间质转化在糖尿病心脏和肾脏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操作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一、高糖显着上调心脏及内皮细胞KLK8表达 |
二、过表达KLK8可诱导HCAECS发生内皮间质转化 |
三、KLK8上调参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ENDMT以及心脏纤维化 |
四、KLK8缺失可显着减轻糖尿病心脏组织纤维化以及心脏ENDMT |
五、KLK8降解VE-CADHERIN,进而促进γ-CATENIN发生核转位 |
六、γ-CATENIN参与介导KLK8诱导ENDMT,而这一作用是通过与P53相互作用完成 |
七、高葡萄糖促进γ-CATENIN依赖性的P53与HIF-1Α和SMAD3相互作用,继而以KLK8依赖性的方式增加TGF-β1及其靶向促纤维化基因的表达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主要仪器与试剂 |
二、实验操作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实验结果 |
一.转基因KLK8大鼠肾脏组织发生ENDMT以及纤维化 |
二.KLK8上调参与高糖诱导的内皮细胞功能紊乱、ENDMT以及肾脏间质纤维化 |
三.γ-CATENIN参与介导KLK8诱导ENDMT |
讨论 |
一、高糖通过促进肾小球内皮细胞间质转化进而参与糖尿病肾脏纤维化 |
二、KLK8诱导肾小球内皮细胞间质转化的机制 |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格列喹酮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的影响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观察指标 |
1.3 仪器和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C组、D组、E组三组治疗前后Cys-C水平比较 |
2.3 C组、D组、E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Cys-C水平的比较: |
2.4 对糖尿病肾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7)从CPN1在5/6肾切除大鼠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升清降浊胶囊的药物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CKD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
一、CKD的流行病学研究 |
二、CKD的定义与分期 |
三、CKD的发病机制 |
四、CKD的防治 |
第二节 CKD的中医研究进展 |
一、古代医家对CKD病因病机的认识 |
二、近现代医家对CKD病因病机的认识 |
三、近现代中医对CKD辨治方药的认识 |
第三节 升清降浊胶囊治疗CKD的研究进展 |
一、升清降浊胶囊药物组成分析 |
二、升清降浊胶囊治疗CKD的研究 |
第四节 CPN1相关研究进展 |
一、羧肽酶N (Carboxypeptidase N,CPN)的发现 |
二、CPN1相关生理功能的研究 |
三、CPN1与CKD的研究 |
第五节 CKD动物模型构建的研究进展 |
一、5/6肾切除肾病动物模型 |
二、腺嘌呤肾病动物模型 |
三、阿霉素肾病动物模型 |
第二章 动物实验部分 |
实验一 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及尿蛋白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实验二 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切片观察 |
实验三 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肾组织CPN1 mRNA表达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实验四 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尿液、肾组织CPN1蛋白表达的影响 |
一、实验材料 |
二、实验方法 |
三、统计学分析 |
四、实验结果 |
第三章 讨论部分 |
第一节 5/6肾切除动物肾病模型的探讨 |
第二节 升清降浊胶囊药物作用机制的探讨 |
一、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肾功能及尿蛋白影响 |
二、升清降浊胶囊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形态的影响 |
三、对CPN1在5/6肾切除大鼠中表达量改变情况的分析 |
四、升清降浊胶囊上调CPN1水平在CKD进展中的作用机制探讨 |
五、对实验结果中出现问题的分析 |
结语 |
一、全文小结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糖尿病肾病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 |
1.2 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现状 |
2.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研究进展 |
2.1 中医病名认识 |
2.2 中医病因病机认识 |
2.3 中医药治疗进展 |
3.红芪多糖的研究进展 |
3.1 红芪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3.2 红芪多糖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现状 |
4.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4.1 实验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
4.2 自发性糖尿病动物模型 |
4.3 基因工程糖尿病动物模型 |
实验研究 |
1.材料 |
1.1 实验动物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方法 |
2.1 动物分组 |
2.2 给药 |
2.3 标本采集 |
2.4 一般情况观察 |
2.5 生化检测 |
2.6 病理组织学观察 |
2.7 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BMP-7、Smad2、Smad3、Smad7蛋白表达 |
2.8 RT-PCR方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CTGF、BMP-7、Smad2、Smad3、Smad7 mRNA表达 |
2.9 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中TGF-β1、CTGF、BMP-7、Smad2、Smad3、Smad7蛋白表达 |
2.10 统计方法 |
3.结果 |
3.1 般情况 |
3.2 血液指标检测结果 |
3.3 肾组织病理结果 |
3.4 TGF-β1、CTGF、BMP-7、Smad2、Smad3、Smad7免疫组化染色 |
3.5 肾组织中TGF-β1、CTGF、BMP-7、Smad2、Smad3、Smad7mRNA表达 |
3.6 肾组织中TGF-β1、CTGF、BMP-7、Smad2、Smad3、Smad7蛋白表达 |
讨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个人简历 |
(9)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其对Cys-C及尿β2-GM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10)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治疗方法 |
1.3 检测指标用药前及用药后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 |
2.2 不良反应 |
3 讨论 |
四、激肽系统在实验性糖尿病肾病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KLKB1基因rs3733402位点多态性及血清缓激肽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 刘清岩. 青岛大学, 2020(01)
- [2]尿smad1蛋白检测在鉴别糖尿病肾病和特发性膜性肾病中的价值[D]. 李梦. 湖北医药学院, 2020(05)
- [3]沙格列汀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效果观察[J]. 邹慧. 交通医学, 2019(04)
- [4]黄精联合抗性淀粉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D]. 孟妍.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5]Kallikrein-8促进内皮细胞间质转化在糖尿病心脏和肾脏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 杜建奎.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0)
- [6]格列喹酮联合胰激肽原酶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胱抑素C的影响及临床意义[J]. 高爱滨,魏兆丽.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02)
- [7]从CPN1在5/6肾切除大鼠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升清降浊胶囊的药物作用机制[D]. 肖幸.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5)
- [8]红芪多糖对糖尿病肾病db/db小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对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D]. 郑丽红.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4(04)
- [9]胰激肽原酶联合缬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疗效及其对Cys-C及尿β2-GM水平的影响[J]. 符弟,王秋雁.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12)
- [10]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探讨[J]. 胡丽珍. 医药论坛杂志,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