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集对分析法优选杉木复合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玥[1](2021)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拥有无可比拟的自然美和地貌学价值,IUCN明确提出重点关注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系统服务。世界自然遗产作为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应该被保护起来,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威胁遗产地的生态安全。生态脆弱性评价是实现遗产地生态保护的有效措施,对维护遗产地自然景观完整性与人地和谐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地理学、生态经济学、遗产保护学、人地协调发展、生态经济平衡、遗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协同理论,针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生态脆弱性时空演变和保护管理等科学问题,在代表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生态环境总体结构和保护管理基本现状的贵州省选择施秉白云岩喀斯特与荔波-环江石灰岩喀斯特为研究区,通过对遗产地野外考察和资料收集,运用模型构建、层次分析、熵权法等研究方法,围绕生态压力、生态状态、生态响应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重点阐明自然环境因素、人为活动因素与生态脆弱性的联系,构建适用于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揭示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提出生态保护管理策略,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1)2010至2020年,施秉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整体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由0.07减少到0.04;而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压力得分增大,由0.24增加到0.26,这主要由荔波-环江遗产地较高的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所致:2010至2020年,荔波-环江遗产地污染压力得分由0.06增加到0.08,旅游压力得分由0.10增加到0.13,污染压力和旅游压力对生态脆弱性综合评分贡献度增大。遗产地周边居民使用的化肥农药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在水循环的作用下流向遗产地及其周边地区,导致植被死亡、植被覆盖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旅游开发活动加重遗产地生态环境负担,旅游设施的修建对地表植被的破坏难以修复,旅游道路的地表硬化使得土壤透水透气能力减弱,雨水的下渗速率降低,容易在雨季导致低洼处积水,对植被的生长产生威胁。(2)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施秉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30减少到0.18,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状态得分由0.18减少到0.05:植被、土地、气候是反映生态系统状况的直观因素,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涉及到整个地球圈。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气候状态、土地状态、植被状态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遗产地生态环境好转,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加;而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土壤状态得分变化趋势不明显,表明遗产地土壤状况较为稳定。(3)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均逐年减小,施秉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22减少到0.10,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响应得分由0.12减少到0.06: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管理措施和植被恢复得分均呈下降趋势,表明管理机构对遗产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有所加强和重视。外界干扰超过生态系统的最大承受能力时,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显现脆弱性特征,很难恢复到原始状态,若不加以人为保护措施的干预,生态环境可能会持续恶化。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内各景区的游客量不一,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程度不同。遗产地管理机构应严格进行管理保护,定期进行生态环境评估,实行轮流开放制度让生态环境脆弱程度高的景点进行生态恢复。(4)2010至2020年,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均逐渐降低,施秉遗产地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9减少到0.32,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指数由0.55减少到0.37,生态脆弱程度均呈现中度-轻度-轻度的转变,表明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生态脆弱程度减弱,生态环境好转:生态脆弱性是生态系统的内在属性,与自身的调节能力和外界干扰有关,在一定压力下逐渐显现脆弱性特征。喀斯特世界遗产地因其先天脆弱性和外界干扰而呈现不同级别的脆弱性特征,在对施秉、荔波-环江遗产地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动态演变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施秉模式、荔波模式和环江模式的生态保护管理策略。未来可借助3S技术手段研究遗产地内各功能分区的生态脆弱性,进一步优化喀斯特世界遗产地评价指标体系及研究方法,完善喀斯特世界遗产地不同功能区的生态保护策略制定。
黄永江[2](2020)在《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文中指出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是全面了解灌区运行状况和建设水平的基础和关键工作,然而大型灌区的用水效率评价具有影响因素多,评价指标数据获取难度大等特点,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因此,寻求科学、适宜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科学评价灌区用水效率,对完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指导灌区科学改造、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提升农业用水管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和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内蒙古引黄大型灌区为研究对象,进行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根据灌区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干旱生态脆弱区包含用水水平、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种植结构及生态环境等方面共16项评价指标组成的大型灌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2)应用LandS at8遥感影像数据,采用决策树分类法,对河套灌区2016年不同地物的面积及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了解译;利用混淆矩阵对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和作物分类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分类和作物分类的总体精度分别为86.72%和83.23%,Kappa系数分别为0.76和0.78,土地利用分类和作物分类精度理想,作物遥感解译面积为765.33万亩,统计面积为803.02万亩,相对误差为-4.69%;应用SEBAL模型计算了作物蒸散量,得出河套灌区2016年作物的蒸散量为246780.58万m3,利用基于彭曼公式得出的蒸散量对模型精度进行验证,结果表明SEBAL模型的估算精度较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水量平衡模型计算得出河套灌区2016年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431。(3)建立了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和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3种评价模型,对内蒙古5个大型引黄灌区的用水效率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均值法、Board法和Copeland法对不同评价结果进行了组合评价,结果表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的评价结果更合理,与各评价灌区的实际状况较吻合,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值的极差和变异系数较大,更有利于直观地区分各灌区的灌溉用水效率水平。(4)确定了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由高到低的5级评价等级标准与评价指标相应的5级分级标准。构建了以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值为基础,结合秩和比法、基于可变模糊理论分析法和基于集对分析法的灌区用水效率分级评价模型,对内蒙古5个大型引黄灌区用水效率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分级结果基本一致,确定的评价指标分级标准基本合理;综合3种方法的评价结果,依据少数服从多数准则,得出鄂尔多斯黄河南岸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Ⅱ级,水平较高;河套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偏上;民族团结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麻地壕扬水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Ⅲ级,水平中等偏下;镫口扬水灌区用水效率等级为Ⅳ级,水平较低偏上。(5)根据各评价灌区用水效率的评价等级与相应指标所属等级的差异,将评价指标分为3类,依据指标类别特点,对各评价灌区提升用水效率的主控因子进行了识别,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各评价灌区提升用水效率的对策。
蒋应刚[3](2020)在《西南典型山地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及驱动因素 ——基于攀枝花的实证》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因资源开发利用而兴起。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资源型城市转型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难题。受地理区位偏僻、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理念保守等多维因素限制,国内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步履维艰。攀枝花市作为我国典型的山地资源型城市,复合了山地环境和资源型城市的双重脆弱性,其转型发展面临着高度复杂的系统性挑战。围绕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抵抗外部扰动及其转型发展能力这一主题,论文综合借鉴资源型城市转型、社会-生态系统及其恢复力等学科理论,采用系统性测度模型集对分析法,定量刻画了攀枝花市社会-生态系统及其社会、经济和生态子系统的脆弱性、应对能力及恢复力指数,深入探讨了脆弱性及应对能力影响因素与恢复力的相关性,进一步探究了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的驱动机制,为攀枝花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科学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攀枝花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呈波动下降趋势,其子系统脆弱性指数差异显着。社会子系统脆弱性虽然处于中度脆弱性,但呈波动上升趋势,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46上升到2016的0.56;经济子系统脆弱性处于中度脆弱性,但总体波动下降,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57下降到2016年的0.43;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呈平稳下降趋势,由高度脆弱性下降到中度脆弱性,脆弱性指数从2000年的0.67下降到2016年的0.36。(2)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应对能力及其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均呈上升趋势,但各系统变化差异显着。社会子系统应对能力呈缓慢波动上升且整体处于中等状态,2000-2016年间仅从0.51上升到0.67;经济子系统应对能力指数变化剧烈,从2000年的0.10急速上升到2016年的0.80,完整经历了低、中、高三个阶段;生态子系统应对能力指数呈平稳上升趋势,除2000年外其余年份均处于中等状态,其应对能力指数从2000的0.31上升到2016年的0.54。(3)攀枝花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指数呈平稳上升趋势,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各子系统变化同样差异显着。社会子系统恢复力指数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且可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8年,其恢复力指数在0.46-0.51之间趋于平稳;2009-2016年,恢复力指数均高于0.55并在2014年开始上升到高恢复力阶段。经济子系统恢复力指数变化剧烈,从2000年的0.25急速上升到2016年的0.66,完整经历了低、中、高恢复力阶段。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指数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但其变化差异显着,明显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6年,恢复力指数有所上升,从0.49上升到0.57;2006-2016年,恢复力指数下降趋势明显,从2006的0.57下降到2016年的0.46。(4)根据脆弱性和应对能力影响因素与恢复力相关分析结果,可以得出山地型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影响因素与恢复力之间存在线性影响和非线性影响,不同类型的曲线其影响性质、速率和规律差异显着。线性影响可分为线性递增和线性递减曲线;非线性影响存在非线性递增、非线性递减、U型和倒U型四种非线性曲线;非线性曲线影响因素在系统发展的各个阶段与恢复力变化速率、特征差异明显。同时,初步探讨山地资源型城市增强恢复力措施和建议,为资源型城市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勇强[4](2020)在《杉木林下植物功能群构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认为杉木是我国南方最重要的速生用材常绿乔木树种之一,其林分结构单一、林地土壤质量下降、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发展林下植被是增加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提高土壤生产力、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近自然经营的杉木人工林为目标林,在调查比较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与杉木近自然林下植被多样性差异的基础上,将提升土壤养分有效性的豆科植物功能群与杉木林演替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灌木植物功能群,引入到结构单一的人工林中,进而探究引入植物功能群后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和豆科植物功能群一年后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显着。不同林龄下,由于林地光照条件及林下灌草丰富度和多样性的不同,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和豆科植物功能群的效果不同。(2)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或豆科植物功能群增加了杉木林下的植物多样性,虽然未对土壤物理性质产生显着影响,但对杉木林下土壤养分含量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中龄林中,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后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在表层土壤中显着高于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且二者显着高于对照组;近熟林下引入两类植物功能群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量和速效养分含量,且豆科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有更明显的改善作用;成熟林中,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全钾的含量有所提高,但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影响不显着;过熟林中,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的改善效果更加显着,且提高了土壤表层的速效养分含量。(3)两类植物功能群引入均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影响显着,且对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中龄林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不仅增加了土壤细菌丰富度,且增加了细菌和真菌多样性;近熟林中,引入两类植物功能群后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成熟林中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丰富度,提高了土壤真菌多样性;过熟林中,引入两种功能群的植物后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丰富度,引入豆科植物功能群后显着增加了土壤细菌多样性,引入灌木植物功能群显着增加了土壤真菌多样性。
马莉[5](2019)在《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和能源保障,与此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问题,解决矿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具有迫切性和现实性。绿色矿山是一种全新的矿山发展模式,被认为是解决矿山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随着绿色矿山建设相关政策的推广,绿色矿山试点单位数量迅速增加,绿色矿山建设稳步推进。在此背景下,研究和评价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总结与探索绿色矿山发展模式,构建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对于我国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发展绿色矿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调查和调研资料,剖析了绿色矿山发展取得的成果和存在问题,并通过设计指标体系,分行业指数化评价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归纳总结了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最后在理论分析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宏观上构建了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微观上提出了矿山企业提升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调研了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情况。首先对我国绿色矿山建设历程进行回顾梳理,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并分析了当前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研究表明,绿色矿山发展可以分为萌芽期、起步期、快速发展期和逐步走向规范四个阶段。我国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格局基本建立,在数字化、现代化矿山建设、科技创新与资源综合利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以及矿地和谐发展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同时,绿色矿山发展存在发展格局不协调、绿色矿山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矿山建设的配套政策不完善、协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面临综合利用方面、重大科技问题攻关以及环境治理方面的诸多挑战。(2)在分析现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和PSR模型分析,分矿种提出和构建包含反映共性和重要性的核心指标以及反映行业特性和矿种特色的辅助指标的指标体系;将指数化评价、集对分析法引入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分行业对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行业内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情况。煤炭、黄金、有色行业东部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领先于其它地区;油气行业东北地区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最高;化工行业中部地区进步最显着。(2)不同规模间的绿色矿山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大型矿山发展水平普遍高于中小型矿山企业。(3)行业间发展水平存在差异。油气行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为化工行业和黄金行业,建材非金属行业水平最低,综合水平差距较小。在各个发展维度上,节能减排方面差距最大,其次为科技创新和土地复垦。(4)行业间协调发展程度存在差异。油气和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各维度协调发展状态最好,煤炭、有色、冶金行业最差。(3)在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首先运用因子分析法探索绿色矿山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别为生态恢复、绿色技术、和谐社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和综合利用。在此基础上利用AMOS22.0软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潜变量路径分析,发现绿色矿山发展的6条直接路径和15条间接路径;通过路径效应分析,发展因素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企业文化、规范管理、绿色技术、生态恢复、综合利用和社区和谐。其次,根据以上分析,结合典型绿色矿山建设成功经验对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进行总结划分,有绿色管理模式、绿色技术模式、生态恢复模式、社区和谐模式和循环经济园区模式等,初步形成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体系。最后根据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和典型发展模式提出绿色矿山发展提升路径。(4)对驱动绿色矿山发展的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等因素进行了理论解读、驱动机理理论分析及博弈关系分析。理论分析显示,政府管制、公众监督、技术因素和绿色氛围均在理论上对绿色矿山发展有显着的驱动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宏观层面上构建了包含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监管机制、协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的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评价机制发现矿山企业及其政府政策和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提供现实依据。激励机制和监管机制督促企业积极进行绿色矿山建设。协同机制实现绿色矿山建设主体的目标协同与行为协同。保障机制通过一系列的政策配套措施以保障绿色矿山发展的长期顺利进行。该论文有图58幅,表48个,参考文献197篇。
周涛[6](2018)在《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演化趋势探讨 ——以贵阳市为例》文中提出喀斯特地区降水较为丰沛,但因时空分布不均以及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加大了人类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难度。近年来,由于喀斯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的大幅提升,各产业部门间规模的扩大,出现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资源短缺、水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显,尤其在枯水期矛盾更加尖锐,严重阻碍了该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鉴于该类状况,本文在叙述国内外对水资源承载力及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延伸出对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枯水资源承载力定义出发,结合喀斯特地区特殊的水文地质结构并参照前人研究,构建出驱动力(D)需水压力(P)承载状态(S)生态基础(B)人为响应(R),即DPSBR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2、以贵阳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分别计算出各指标的主、客观权重,依据最小信息鉴别原理实现两者的最优组合,运用集对分析法对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枯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在2002年至2009年间状态存在波动但仍以Ⅱ级为主,2010年至2015年处于Ⅲ级状态。受等级隶属度f1、f2和累计联系度h1、h2逐渐上升的影响,贵阳市枯水资源承载力等级将逐渐由Ⅲ级向Ⅱ级转变,累计联系度h1、h2到h3置信度距离呈逐渐变小趋势,反映出贵阳市近年来枯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率有了大幅的提升,供需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而后运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同样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历年枯水资源承载力等级由2002年Ⅳ级转变为2003年Ⅴ级,2004-2006年三年间过渡到Ⅳ级,2007-2009年枯水资源承载力变低降为Ⅴ级,2010-2015年枯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到Ⅳ级。结合客观事实依据可知,组合权-SPA模型更适合于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4、通过构建灰色关联熵模型实现对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演化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贵阳市枯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在2002年-2006年、2008年处于恶化状态,经过合理调控后于2007年效果显现,直到2009年枯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步入良性轨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抑制。文章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及措施并分析了不足与创新之处,旨在为提高当前或未来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和为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张金星[7](2018)在《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农业大国,大型灌区生产了超过全国粮食总量1/4的粮食,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针对当时灌区工程老化、年久失修,致使灌区各项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灌溉效率低下的问题,我国于1998年启动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迄今为止,工程设施以及运行管理状况都得到了极大改善。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自2003年始,国家连续15年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现代农田水利的支撑,对现代灌区发展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大力推进现代灌区建设是重要之举。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是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同时,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是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的延续和深化。由此可知,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在现代灌区建设进程中地位举足轻重,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也需将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综合效果评价囊括在内。此外,论文在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论文理论联系实际,取得的结果也具有创新性。本文论述了我国大型灌区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地位与作用,以及灌区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了我国大型灌区的发展水平。综述了国内外关于现代灌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了我国传统灌区同现代灌区间的差异以及现代灌区的内涵和特征,归纳总结了现代灌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并建立了一套现代灌区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包括基础设施、管理与服务、生态健康、安全保障、效率与效益五大方面。结合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委托的“现代灌区建设管理现状调研分析”课题资料,分析了 12个大型灌区的建设管理现状,并初步构建了一套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综合效果评价体系,采用多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对其中8个资料相对翔实的灌区进行综合效果评估,评估结果效果良好的灌区仅占所有灌区的3/8,表明灌区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需加大投入力度。以江西省赣抚平原灌区为例,根据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收集的指标资料,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加权评价模型对该灌区的现代化进程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赣抚平原灌区处于现代化初级阶段,并分析了该灌区的薄弱环节。评估结果与实际状况较为吻合,同时,也为该灌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依据。
梁爱军,孙朝升,闫彩云,张先平[8](2017)在《中条山林区人工林林分质量评价》文中研究指明以中条山林区12个林场的44块人工林资源清查样地数据为基础,用集对分析法从林地土壤、林分结构、乔木层物种多样性和林分生产力等4个方面进行质量评价。结果表明,44个样地相对贴近度值变化范围为0.292 20.840 6;林分质量较高的森林类型有华山松(Pinus armandii)+五角枫(Acer mono)混交林、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混交林、山杨(Populus davidiana)+山杏(Prunus sibirica)混交林、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混交林、白皮松(Pinus bungeana)+油松(P.tabulaeformis)混交林,其相对贴近度值分别为0.840 6、0.752 5、0.744 1、0.739 0和0.698 0;地带性森林类型油松(P.tabulaeformis)+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林质量处于中等水平;侧柏(P.orientalis)林和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质量最差。从成林树种来看,质量由高到低的变化趋势为华山松(P.armandii)>白皮松(P.bungeana)>山杨(P.davidiana)>油松(P.tabulaeformis)>侧柏(P.orientalis)>刺槐(R.pseudoacacia)。集对分析法比较客观地评价了中条山林区人工林的质量,并针对不同分类等级的森林类型提出相应的培育或经营建议。
朱玲,周玉新,唐罗忠,童婷婷[9](2015)在《我国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综合评价方法》文中提出林农复合经营是一种高效、集约、生态化的土地生产经营方式。中国悠久的农耕文化和多样的自然条件,形成了多样化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使农业经营方式得到了拓展,农村经济结构得到了优化,促进了土地的高效、可持续利用。然而不合理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也会加重经营者负担和环境压力,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林农复合经营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区域内适宜的经营模式显得十分必要。我国主要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包括:林农型、林牧型、林渔型、综合型。常用的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包括:层次分析法(AHP)、灰色关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AHP-模糊评判法等。今后有必要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系统分类、复合经营效益的综合评价以及复合经营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
孙艳[10](2014)在《百竹园26种竹种生态适应性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针对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里的26种竹子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调查其生长量,病虫害发生程度,测定这些引进竹种以及原产地的不同季节的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营养元素氮磷钾含量首先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然后用这11种元素组成矩阵因子,采用集对分析法对其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得出在百竹园中最适应竹种(V值为0.744-0.810):高节竹、花竹、金丝毛竹、白哺鸡竹、金镶玉竹、寒竹;较适应竹种(V值为0.681-0.744):小佛肚竹、长叶苦竹、光箨苦竹、高舌苦竹、仙居苦竹、乌哺鸡竹、假毛竹、黄杆京竹、花吊丝竹;基本适应(V值为0.611-0.681):黄纹竹、银丝竹、花孝顺竹、黄皮乌哺鸡竹、安吉金竹、篌竹、红哺鸡竹;不适应(V值为0.473-0.611):摆竹、短穗竹、紫竹、垂枝苦竹。其他相关评价研究结果如下:1、对这26种竹种的生长量调查发现,参照中国植物志第就九卷第一分册竹子的最大值,竹子的平均高达到或超过理论极值的一半的有19种,占73%,竹子的平均胸径达到或超过理论极值的一半的有23种,占93%。2、在百竹园中竹子在不同季节的叶绿素含量变化差异比较显着。这26种竹子的叶绿素含量在3-12之间波动,随着季节变化,叶绿素含量也相应变化。叶绿素含量春季含量最高,冬季叶绿素含量次之,秋季叶绿素含量最低。其中长叶苦竹在春季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花孝顺竹的年平均叶绿素含量最高。寒竹的年平均叶绿素含量在这26种竹子中最低。3、在百竹园中不同竹种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夏季最高,秋季次之,春季与秋季相差不大。不同竹种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在19-150之间波动。在春季的时候不同竹种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最低,到夏季急速增长,然后到秋季的时候急速下降,再到冬季的时候缓慢下降,比春季略高。寒竹在四季变化中变化幅度最大,差异最明显,脯氨酸含量在夏季达到140.560。光箨苦竹的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季节变化趋势最平缓,波动最小.4、不同竹种在不同季节的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为显着。在百竹园中不同竹种的可溶性糖在0.5-2.0之间波动。不同竹种的可溶性糖含量春季与秋季基本持平,变化缓慢,从夏季到秋季可溶性糖含量急速下降,然后从秋季到冬季可溶性糖含量又缓慢上升。这26种竹子中,摆竹的可溶性糖含量四季变化幅度最小,波动最平缓。5、不同竹种氮元素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不同竹种氮元素的含量从春季到夏季呈增长趋势,均在夏季含量达到最高值。然后从夏季到秋季,一直到冬季呈缓慢下降趋势,在冬季含量最低。其中寒竹的氮元素含量在四季中均为最高。安吉金竹的氮元素平均含量最低。6、不同竹种磷元素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不同竹种磷元素的含量从春季到夏季呈增长趋势,均在夏季含量达到最高值。然后从夏季到秋季,一直到冬季呈缓慢下降趋势,在冬季含量最低。其中花竹的磷元素含量在四季中均为最高。紫竹的磷元素平均含量最低。7、不同竹种钾元素的含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在百竹园中,不同竹种钾元素的含量从春季到夏季呈增长趋势,均在夏季含量达到最高值。然后从夏季到秋季,一直到冬季呈缓慢下降趋势,在冬季含量最低。其中小佛肚竹的钾元素含量在四季中均为最高。8、福建农林大学百竹园里的这26种竹子的新叶病害在二级以上的为0,新叶虫害在二级以上的占3.85%。老叶的病害在二级以上占7.7%,老叶虫害在二级以上的占7.7%。9、用集对分析法对从这26种竹子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在百竹园中,最适应的竹种有高节竹、花竹、金丝毛竹、白哺鸡竹、金镶玉竹、寒竹。较适应竹种为小佛肚竹、长叶苦竹、光箨苦竹、高舌苦竹、仙居苦竹、乌哺鸡竹、假毛竹、黄杆京竹、花吊丝竹。基本适应竹种为在黄纹竹、银丝竹、花孝顺竹、黄皮乌哺鸡竹、安吉金竹、篌竹、红哺鸡竹。不适应竹种有摆竹、短穗竹、紫竹、垂枝苦竹。
二、应用集对分析法优选杉木复合经营模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用集对分析法优选杉木复合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研究现状 |
(一)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二)世界自然遗产地生态脆弱性与生态保护 |
(三)生态脆弱性研究进展 |
二 研究设计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技术路线与方法 |
(三)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四)资料数据获取与可信度分析 |
三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一)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环境特征 |
1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整体特征 |
2 施秉遗产地环境特征 |
3 荔波-环江遗产地环境特征 |
(二)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特征 |
1 自然环境脆弱 |
2 人文环境脆弱 |
四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与模型 |
(一)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2 评价模型的选择 |
3 评价指标的选取 |
4 评价指标说明 |
(二)指标数据来源与处理 |
1 指标数据来源 |
2 数据标准化处理 |
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 |
五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
(一)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与等级划分 |
1 生态脆弱性指数计算结果 |
2 生态脆弱性等级划分 |
(二)生态脆弱性对比分析 |
1 生态压力分析 |
2 生态状态分析 |
3 生态响应分析 |
4 生态脆弱性指数分析 |
六 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保护管理机制与策略 |
(一)生态保护管理机制 |
1 环境预警机制 |
2 生态补偿机制 |
3 问责评估机制 |
(二)生态保护管理策略 |
1 建立监测与反馈体系,提高生态弹性 |
2 严控旅游面积开发,减少生态压力 |
3 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强健生态响应措施 |
4 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协调人地矛盾 |
(三)施秉模式 |
(四)荔波模式 |
(五)环江模式 |
七 结论与讨论 |
(一)主要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2 水文气象 |
2.3 地形地貌 |
2.4 各灌区建设与投资情况 |
2.5 研究区历年用水水平 |
2.6 小结 |
3 灌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
3.1 灌溉用水效率内涵 |
3.2 灌溉用水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3.3 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3.2 指标体系构建 |
3.3.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3.4 基于改进熵值法的评价指标综合赋权 |
3.4 灌溉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模型 |
3.4.1 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评价模型 |
3.4.2 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评价模型 |
3.4.3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评价模型 |
3.5 灌溉用水效率组合评价 |
3.5.1 平均值法 |
3.5.2 Board法 |
3.5.3 Copeland法 |
3.6 灌溉用水效率分级评价模型 |
3.6.1 结合秩和比法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
3.6.2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
3.6.3 基于集对分析灌区用水效率分级 |
3.7 小结 |
4 基于遥感的大型灌区作物种植面积及灌溉水利用系数估算 |
4.1 基于遥感的河套灌区作物种植面积解译 |
4.1.1 原始影像数据获取 |
4.1.2 遥感影像预处理 |
4.1.3 作物种植信息的遥感解译 |
4.1.4 精度验证 |
4.2 基于SEBAL模型河套灌区地表蒸散量估算 |
4.2.1 基础数据 |
4.2.2 SEBAL模型简介 |
4.2.3 地表参数估算 |
4.2.4 能量平衡分量估算 |
4.2.5 模型验证 |
4.2.6 蒸散量时间尺度扩展 |
4.3 基于遥感的河套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
4.3.1 作物蒸发蒸腾量计算 |
4.3.2 有效降雨量计算 |
4.3.3 地下水利用量计算 |
4.3.4 作物净灌溉用水量计算 |
4.3.5 灌溉水利用系数计算 |
4.4 小结 |
5 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研究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 |
5.2.1 评价指标体系 |
5.2.2 评价指标赋权 |
5.3 基于改进熵权的模糊物元法用水效率评价 |
5.4 基于改进熵权的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法用水效率评价 |
5.5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灰色关联逼近理想解相耦合法用水效率评价 |
5.6 结果分析 |
5.7 小结 |
6 灌区用水效率分级研究 |
6.1 灌溉用水效率评价等级 |
6.2 评价指标分级 |
6.3 结合秩和比法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
6.4 基于可变模糊集理论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
6.5 基于集对分析研究区用水效率分级 |
6.6 结果分析 |
6.7 灌区用水效率主控因子识别及提升对策 |
6.8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3)西南典型山地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及驱动因素 ——基于攀枝花的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目标 |
1.2.3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研究进展 |
2.1 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进展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2 恢复力研究进展 |
2.2.1 国外研究进展 |
2.2.2 国内研究进展 |
2.3 社会-生态系统研究进展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4 相关概念界定 |
2.4.1 资源型城市 |
2.4.2 恢复力 |
2.4.3 社会-生态系统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概况及矿产资源 |
3.1.1 地理区位 |
3.1.2 自然环境 |
3.1.3 矿产资源 |
3.2 社会发展 |
3.2.1 城乡发展 |
3.2.2 基础设施 |
3.2.3 教育医疗 |
3.3 经济发展 |
3.3.1 产业结构 |
3.3.2 就业结构 |
3.3.3 科技创新 |
3.4 生态环境 |
3.4.1 森林植被 |
3.4.2 水土保持 |
3.4.3 环境污染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1 构建原则 |
4.1.2 指标遴选 |
4.1.3 指标确权 |
4.1.4 模型选择 |
4.2 攀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 |
4.3 攀市社会-生态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
4.4 攀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驱动机制分析 |
5.1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影响因素 |
5.1.1 社会子系统脆弱性分析 |
5.1.2 经济子系统脆弱性分析 |
5.1.3 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分析 |
5.2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素 |
5.2.1 社会子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
5.2.2 经济子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
5.2.3 生态子系统应对能力分析 |
5.3 攀枝花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驱动机制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杉木林下植物功能群构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杉木人工林地力退化的研究 |
1.2 林下植被、植物功能群的研究 |
1.2.1 林下植被 |
1.2.2 林下植被恢复生态系统的研究 |
1.2.3 植物功能群及物种多样性 |
1.3 人工林近自然化研究 |
1.4 研究内容 |
1.4.1 植物功能群的选择 |
1.4.2 植物功能群引入后的效应与评价 |
1.5 技术路线 |
2 基于杉木林下植物多样性调查的植物功能群选择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区域概况 |
2.2.2 研究方法 |
2.3 杉木人工林和近自然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 |
2.3.1 植物多样性差异 |
2.3.2 土壤理化性质差异 |
2.3.3 微生物多样性差异 |
2.4 杉木密度林植物多样性及土壤质量 |
2.4.1 杉木密度林下物种组成及重要值 |
2.4.2 杉木密度林下物种多样性分析 |
2.4.3 杉木密度林土壤养分 |
2.5 植物功能群选择与配置 |
2.6 样地布设及种植方式 |
2.7 小结 |
3 植物功能群引入后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土壤样品采集 |
3.1.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引入功能植物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3.2.2 引入功能植物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3.3 小结 |
4 植物功能群引入后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样品采集 |
4.1.2 高通量测序 |
4.1.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
4.2.2 群落组成分析 |
4.2.3 群落差异性分析 |
4.2.4 土壤微生物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4.3 小结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1.1 土壤性质与植物多样性调查 |
5.1.2 功能植物选择 |
5.1.3 功能植物引入后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5.2 讨论 |
5.2.1 杉木人工林与近自然林土壤养分的差异 |
5.2.2 杉木人工林与近自然林下植被、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 |
5.2.3 密度对杉木人工林下物种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 |
5.2.4 杉木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 |
5.2.5 引入植物功能群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5.2.6 引入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2.7 不同林龄下引入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2.8 引入不同植物功能群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5)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
2.2 相关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现状与问题 |
3.1 绿色矿山发展历程 |
3.2 国家级绿色矿山试点单位发展现状 |
3.3 绿色矿山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
3.4 本章小结 |
4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构建与测度方法 |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关键要素分析 |
4.2 绿色矿山发展水平的评价方法 |
4.3 数据来源与指标处理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 |
5.1 煤炭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2 建材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3 油气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4 黄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5 化工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6 有色金属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7 冶金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评价实证研究 |
5.8 各行业绿色矿山发展指数的比较分析 |
5.9 绿色矿山发展协调程度分析 |
5.10 本章小结 |
6 我国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研究 |
6.1 分析方法 |
6.2 绿色矿山发展路径实证研究 |
6.3 绿色矿山典型发展模式 |
6.4 企业绿色矿山发展水平提升路径 |
6.5 本章小结 |
7 我国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
7.1 绿色矿山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
7.2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总体框架 |
7.3 绿色矿山发展长效机制构建 |
7.4 本章小结 |
8 主要结论与展望 |
8.1 基本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演化趋势探讨 ——以贵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枯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技术路线 |
2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基本理论 |
2.1 引言 |
2.2 自然-人工二元模式下的水文循环过程和机制 |
2.3 水—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理论 |
2.4 时空统一性理论 |
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内涵、及特征 |
3.1 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
3.2 枯水资源承载力定义 |
3.3 枯水资源承载力内涵 |
3.4 枯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
3.5 枯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
3.6 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原则 |
3.7 枯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一般思路 |
4 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指标体系 |
4.1 枯水资源承载力指标选择原则 |
4.2 枯水资源承载力指标构建 |
4.2.1 指标体系的结构 |
4.2.2 枯水资源承载力指标选取 |
5 基于组合权的SPA与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模型 |
5.1 集对分析概述 |
5.2 灰色关联度概述 |
5.3 组合赋权法 |
5.3.1 主观权重的确定 |
5.3.2 客观权重的确定 |
5.3.3 组合权重的确定 |
5.4 评价模型的构建 |
5.4.1 组合权的SPA评价模型的构建 |
5.4.2 灰色关联度模型的构建 |
6 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以贵阳市为例 |
6.1 贵阳市自然经济概况 |
6.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6.2.1 主观权重的计算 |
6.2.2 客观权重的计算 |
6.2.3 组合权重的计算 |
6.3 基于组合权的SPA模型评价研究 |
6.3.1 评价标准的确定 |
6.3.2 联系度的计算 |
6.4 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评价研究 |
6.5 两种方法对比分析 |
6.6 驱动因素分析 |
7 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演化分析 |
7.1 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演化理论基础 |
7.1.1 耗散结构 |
7.1.2 灰色系统 |
7.1.3 协同论 |
7.2 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演化特征 |
7.2.1 影响系统演化的因子具有多样性 |
7.2.2 系统演化过程的阶段性 |
7.3 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系统演化方向的辨析 |
7.3.1 演化模型 |
7.3.2 实例分析 |
8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大型灌区的发展历程 |
1.1.2 我国大型灌区的地位与作用 |
1.1.3 国内大型灌区发展现状 |
1.1.4 现代灌区建设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现代灌区的内涵 |
1.2.2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
1.2.3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指标体系 |
2.1 现代灌区的内涵与特征 |
2.2 传统灌区与现代灌区差异分析 |
2.3 现代灌区评价指标分析 |
2.3.1 基础设施体系 |
2.3.2 管理与服务体系 |
2.3.3 生态健康体系 |
2.3.4 安全保障体系 |
2.3.5 效率与效益体系 |
2.4 现代灌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4.1 指标选取原则 |
2.4.2 指标的选取 |
2.4.3 指标评价阈值及进程阶段划分 |
2.5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指标体系构建 |
第三章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 |
3.1 综合集成赋权法 |
3.1.1 权重集成原理 |
3.1.2 序关系分析法(G1法) |
3.1.3 熵值法 |
3.2 主成分分析法 |
3.3 多目标模糊综合评判法 |
3.4 模糊可变评价模型 |
3.5 模糊物元模型 |
3.6 集对分析模型 |
3.7 层次分析法 |
3.8 各方法评述及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的选择 |
3.8.1 各种方法评述 |
3.8.2 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四章 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评价 |
4.1 典型灌区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
4.1.1 典型灌区基本情况分析 |
4.1.2 灌排工程现状分析 |
4.1.3 灌区管理现状分析 |
4.1.4 灌区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4.1.5 灌区用水计量情况分析 |
4.2 大型灌区存在的问题 |
4.3 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综合效果评价 |
4.3.1 指标资料收集 |
4.3.2 综合集成赋权评价 |
4.3.3 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
4.3.4 多目标模糊综合评价 |
4.3.5 模糊可变综合评价 |
4.3.6 模糊物元综合评价 |
4.3.7 集对分析综合评价 |
4.3.8 评价方法比较分析 |
第五章 现代灌区评价 |
5.1 加权评价模型 |
5.2 评价体系权重方法选取 |
5.3 指标权重的计算 |
5.4 实例分析 |
5.4.1 典型灌区概况 |
5.4.2 指标数据来源及处理分析 |
5.4.3 典型灌区现代化进程评价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工作经历 |
附表 五级李克特量表 |
致谢 |
(8)中条山林区人工林林分质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2 评价指标构建 |
2.3 评价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44块样地总体集对分析评价 |
3.2 主要成林树种林分质量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集对分析法评价森林质量 |
4.2 中条林区适宜造林树种的选择 |
(9)我国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综合评价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林农复合经营概况 |
2我国林农复合经营的主要类型 |
2.1林-农型 |
2.1.1林-粮复合模式 |
2.1.2林-经济作物复合模式 |
2. 1. 3林 - 菌复合模式 |
2.2林-牧型 |
2.3林-渔型 |
2.4综合型 |
3林农复合经营效益评价方法 |
3.1层次分析法 |
3.1.1普通层次分析法 |
3.1.2改进的层次分析法 |
3.1.3网络层次分析法 |
3.2其他单一的评价方法 |
3.2.1多目标灰色局势决策法 |
3.2.2灰色关联分析法 |
3.2.3集对分析法 |
3.2.4主成分分析法 |
3.2.5模糊综合评判法 |
3.3复合模型分析法 |
3.3.1AHP-模糊评判法 |
3.3.2Hartman模型-信息系统 |
4问题与展望 |
(10)百竹园26种竹种生态适应性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竹子的生长现状及发展状况 |
1.2 竹子的功能 |
1.2.1 竹子的生态功能 |
1.2.2 竹子的文化功能 |
1.2.3 竹子的经济功能 |
1.2.4 竹子的药用功能 |
1.3 竹子的引种概况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基本概况 |
2.1.1 百竹园实验竹种 |
2.1.2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不同竹种生长量的调查 |
2.2.2 不同竹种的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2.2.3 不同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测定 |
2.2.4 不同竹种叶片可溶性糖的测定 |
2.2.5 不同竹种的病虫害的测定 |
2.2.6 不同竹种营养元素氮磷钾的测定 |
3 结论 |
3.1 竹子生长量的调查与分析 |
3.2 百竹园不同竹种叶绿素含量对比分析 |
3.3 引种地不同竹种叶片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分析 |
3.4 百竹园不同竹种叶片的可溶性糖含量对比分析 |
3.5 百竹园不同竹种营养元素含量对比分析 |
3.6 百竹园不同竹种病虫害调查对比分析 |
3.7 集对分析法分析综合评价各种引进竹种的生态适应性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应用集对分析法优选杉木复合经营模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遗产地生态脆弱性评价与保护策略 ——以施秉、荔波-环江为例[D]. 陈玥.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8)
- [2]大型灌区用水效率综合评价研究 ——以内蒙古引黄灌区为例[D]. 黄永江.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1)
- [3]西南典型山地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恢复力测度及驱动因素 ——基于攀枝花的实证[D]. 蒋应刚.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4]杉木林下植物功能群构建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 张勇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20(01)
- [5]我国绿色矿山发展水平评价及发展模式与长效机制研究[D]. 马莉. 中国矿业大学, 2019
- [6]喀斯特地区枯水资源承载力评价及演化趋势探讨 ——以贵阳市为例[D]. 周涛.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6)
- [7]现代灌区建设进程评价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 张金星. 武汉大学, 2018(06)
- [8]中条山林区人工林林分质量评价[J]. 梁爱军,孙朝升,闫彩云,张先平.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7(06)
- [9]我国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及其综合评价方法[J]. 朱玲,周玉新,唐罗忠,童婷婷.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4)
- [10]百竹园26种竹种生态适应性初步研究[D]. 孙艳. 福建农林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