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附典型病例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冯圆[1](2021)在《自助性小组提升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的研究 ——以T市阳光家园托养院为例》文中提出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残疾人工作尤其是智力障碍儿童的工作仍然是重中之重,而且应对其自理能力的问题重视起来。智力障碍儿童往往容易被贴上无法独立生存的标签从而被社会边缘化。在阳光家园服务与阅读相关文献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智障儿童自理能力尚缺。自理能力是一个人成长和在社会上生活的必需能力,尤其是智力障碍儿童更加需要,他们最终能够在社会上生存,既是智障儿童及家长的期望,同时也是特殊教育和康复的最终目标,但是根据现状来看智障儿童自理能力的情况并不理想,而且还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困难。本文对关于智障儿童及其自理能力相关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充分的研读与整理,利用优势视角理论和场域理论决定将智力障碍儿童作为对象进行研究。从T市阳光家园托养院中选取了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等对研究对象的需求做了整理。根据智力量表以及自理能力量表评估其自理能力水平。选取了6名符合条件的中度智力障碍儿童作为自助性小组成员。设计了小组工作方案,以提升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为目的,充分挖掘服务对象的优势。在进行了6次小组活动后研究对象的自理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增强了服务对象的自信心以及在今后生活中可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本研究利用自助性小组的工作方法,是小组成员在小组中通过互帮互动的形式,在小组活动中解决问题。在智力障碍儿童的小组活动中体现社会工作的价值和理念。结合小组工作的研究成果,为提高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李贺[2](2021)在《针灸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婴幼儿发育水平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探讨针灸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与单纯针灸治疗及单纯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发育商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本研究选取35名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智力发育障碍患儿,其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7~42月,平均21.97±11.41月。随机分配至针灸组、任务导向训练组、联合组三组,其中针灸组11人,任务导向性训练组、联合组各12人。任务导向训练的所有训练项目根据患儿不同情况进行训练,训练时间为一次40分钟左右;针灸时间为每次20分钟左右,联合组在任务导向性训练的基础上联合针灸对患儿进行治疗,各组治疗频率均为1次/天,5次/周,三组均以3个月为一个疗程。本研究采用Gesell儿童发育诊断量表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的发育水平进行评估。对患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及个人-社交能区的得分进行对照分析。采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并对照分析,观察临床疗效。研究结果用SPSS26.0进行数据分析,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P<0.05为有显着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着性差异。结果治疗后各组组间比较:联合组与针灸组相比,在适应性能区和个人-社交能区的DQ得分显着高于针灸组(P<0.05)。联合组与任务导向性训练组相比,在适应性能区的DQ得分显着高于任务导向性训练组(P<0.05)。针灸组与任务导向性训练组相比,各能区的DQ得分均未见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前后各组组内比较:治疗后,针灸组在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能区的DQ得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任务导向性训练组在语言能区的DQ得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在适应性、个人-社交能区的DQ得分极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联合组在适应性、大运动、语言、个人-社交能区的DQ得分均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在婴儿-初中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得分显着高于治疗前(P<0.05),在精细动作能区的DQ得分极显着高于治疗前(P<0.01)。各组治疗前后各能区与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相关性比较:联合组在治疗后,大运动能区与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得分相关性减小,适应性能区和个人-社交能区与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得分相关性增大,其他能区未见变化。结论1、针灸可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能区取得较好治疗效果;不能对适应性能区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取得显着疗效。2、任务导向性训练可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能区取得较好疗效;不能对大运动、精细动作能区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取得显着疗效。3、针灸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可对智力发育障碍患儿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能区均取得较好疗效,同时在社会生活适应能力上也能获得一定进步。综上所述,联合运用针灸和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智力发育障碍患儿比单独应用针灸或任务导向性训练能够更全面地提高患儿各能区功能,效果更优。
宓宝来[3](2021)在《振腹推拿干预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观察及肠道菌群变化》文中提出研究背景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简称孤独症,又常被称为自闭症等,是一种以社会交往障碍为核心缺陷的发育性神经行为障碍。其核心症状主要表现为社交交流和互动方面存在持续性的缺陷,以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孤独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态势,但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明确。目前比较公认的病因集中在以遗传-基因等为主的生物学因素和孕产期失调等为主的环境因素。除孤独症的核心症状外,孤独症的共患症状也逐渐得到重视,相关资料表明胃肠道功能失常是临床发病率较高的孤独症共患躯体症状。在治疗上,目前并无特效药物可以用来治愈孤独症,而以行为训练为主。中医药在改善孤独症症状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如针灸、推拿、中药等。推拿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医治疗方法,具有安全、舒适、易于接受、疗效确切的特点。振腹推拿以腹部操作为核心,在临床中基于“小肠气化”理论干预孤独症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研究目的本试验以孤独症儿童为研究对象,以振腹推拿治疗为干预方案,在振腹推拿治疗前后对受试儿童进行量表评分和肠道菌群检测,来明确振腹推拿对该病的疗效情况,并初步探讨振腹推拿临床疗效的可能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孤独症提供思路。研究方法本研究在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推拿科孤独症儿童专病门诊收集符合纳排标准的ASD患儿,对孤独症患儿进行每周3次、为期8周的振腹推拿治疗和4周的随访。通过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进行症状评分,同时采集患儿大便样本进行肠道菌群检测,以对比振腹推拿干预前后的变化。期间共完成临床观察17例,收集到合格的大便样本13例。研究结果1.量表评分:患儿治疗前CARS评分为41.94 ± 4.62,治疗8周后评分为35.76 ±3.46;治疗前ATEC评分为110.29±2.34,治疗8周后评分为89.00±2.52,治疗前后量表评分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胃肠疾病中医量表评分中,单项症状出现频次最高的前5项为口臭、便秘/大便难、腹泻、胃脘疼痛。经过振腹推拿治疗后患儿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结果显示临床总有效率为58.82%。2.肠道菌群结果:将13对大便样本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进行组间差异显着性检验,发现经过振腹推拿治疗,在门层级下,孤独症患者肠道微生物中的厚壁菌门占比下降3.80%,放线菌门占比下降1.72%,拟杆菌门占比上升5.71%;在属(Genus)层级下,治疗前后菌种丰度占比变化幅度较大的前15种菌种分别为:拟杆菌(Bacteroides)、Faecalibacterium、norankf<sub>noranko<sub>clostridiaucg-014、Dorea、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Subdoligranulum、链球菌(Streptococcus)、Coprococcus、Anaerostipes、Blautia、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LachnospiraceaeNK4A136group、普氏菌(Prevotella)、Romboutsia、Dialister。结论1.振腹推拿能够改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的胃肠功能障碍表现,能够降低患儿CARS、ATEC量表评分;第8周的评分改善情况较第4周明显,说明振腹推拿临床起效需要一定时长的疗程。2.振腹推拿能够降低孤独症儿童肠道菌群中的厚壁/拟杆菌门比值,增加双歧杆菌属等益生菌的占比,降低拟杆菌、瘤胃球菌属等的占比,这可能与改善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水平有关。3.振腹推拿从腹论治孤独症,是否是由干预肠道菌群起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彭倩[4](2020)在《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C市S区为例》文中提出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智力障碍儿童康复相关理论、社会支持理论和政府责任理论,从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康复服务机构,政策执行方三方入手对C市S区智力障碍儿童的机构康复训练状况进行调查,探究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存在的问题,并探讨改善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状况的对策建议。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回顾,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并对智力障碍儿童康复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界定与梳理。2.定性访谈法:在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自设访谈提纲,根据自愿与信息饱和度原则对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康复服务机构管理人员与康复训练人员以及辖区政府职能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现状,探究三方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3.Colaizzi7步资料分析法:访谈结束后,将访谈资料采用Colaizzi7步资料分析法进行归纳与分析,提炼与研究目的相符的主题信息。研究结果1.S区三所康复服务机构中智力障碍儿童多以中、重度智力障碍为主,年龄段主要分为6岁及以下、7岁及以上两个年龄层,其中,L机构和X机构智力障碍儿童人数在72-83人,Y机构智力障碍儿童数量较多,约达300人。2.S区三所康复服务机构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面仍存在诸多差异,其康复训练内容虽大体类似,主要是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认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训练,不同年龄段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内容各有侧重,但在康复训练类型、康复训练形式、康复训练效果评估等方面三所机构尚未形成统一的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模式。三所康复服务机构的康复训练类型与形式不一,L、X两所机构康复训练类型均是康复训练后带回,Y机构则有全托、月托、周托、走读等多种类型,管理上较为复杂;L机构康复训练形式以一对一个训形式为主,形式较单一,X机构与Y机构的康复训练形式则有集体训练、小组训练和个别化训练三种,X机构以个别化的训练为主,Y机构则是以小组训练为主,个训为辅。在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效果评估上三所机构的评估手段与方式较为多样,提升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效果的改进措施差别亦较大,其中,L机构较为依赖评估工具,倚重评估工具的权威性进行测评与改进,X机构与Y机构是依据静态量表评估与智力障碍儿童动态能力变化以及家长的反馈多方面进行,但Y机构最重要的还是采用量表评估。3.智力障碍儿童的机构康复训练仍存在诸多困境,一是智力障碍儿童及家长对机构康复训练服务与资源支持的需求较大,但康复服务机构服务质量与需求满足有限,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且智力障碍儿童在机构康复训练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家长就业困难,但是政府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救助与家庭支持方面存在限制;二是康复服务机构缺乏规范化与专业化的发展,在选址、社会接受度、资金支持、机构审批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扰,且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导致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与服务的专业性支持不足,无法满足智力障碍儿童家庭对康复训练的现实诉求;三是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支持政策未成体系,受惠主体有限,主要侧重在6岁及以下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救助扶持,且康复服务机构管理未形成规范化,政策支持与管理较为松散,监管存在困难。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智力障碍儿童及家长对康复训练服务与资源支持的需求较大,但康复服务机构缺乏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方面尚未形成统一高效的康复训练模式,服务供给与质量有限;且政府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康复救助支持有限,康复服务机构的监管也存在困难。由此导致了智力障碍儿童家庭、康复服务机构、政策执行方三方在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与服务方面的困境与矛盾。为改善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状况,结合社会支持理论与政府责任理论,首先是政府应发挥其主导作用,统筹制定康复服务机构行业发展与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标准,积极培育、完善康复服务机构发展的扶持政策,构建形成康复服务人才培养与供应体系,促进康复服务机构的标准化与专业化发展。此外,政府还应完善智力障碍儿童康复及家庭相关支持与保障,对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智力障碍儿童实行“普惠性+针对性”的康复支持,并加强对智力障碍儿童家长的指导与扶助,为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提供正式支持。其次是康复服务机构应加强自身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建设,建立智力障碍儿童家庭康复需求与服务反馈机制,探索形成统一高效的康复训练模式,为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提供专业性支持。最后是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应正视孩子障碍问题与康复训练作用,与康复服务机构形成有效的沟通协作关系,积极寻求相关支持与扶助,从家庭层面为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提供非正式基础支持。
刘智慧[5](2020)在《事件相关电位指导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及目的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典型的广泛性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其特征表现是社交障碍、交流障碍、重复刻板行为以及兴趣受限。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患病男女比例约为4:1。目前它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并且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综合康复治疗以及特殊教育,但治疗效果欠佳。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症状大多伴随终身,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这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由于其逐年上升的发病率和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孤独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它的治疗方法的研究也逐渐增多,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ated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就是其中之一。重复经颅磁刺激是通过线圈产生的磁场穿过头皮,在运动皮层中诱导大脑兴奋性发生变化,它是一种间接的、非侵入性的方法。它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治疗方式,广泛应用于精神系统疾病,但其对于孤独症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有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孤独症的相关症状,可以作为孤独症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但其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案较单一,多以仪器厂家制定的治疗方案为主,不同孤独症患者所用的治疗方案差别不大,治疗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了使其更好的用于孤独症患者的治疗,仍需对其治疗方案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近年来有研究发现重复经颅磁刺激和事件相关电位相结合可用于治疗精神系统疾病,关于它们对于孤独症治疗的研究国内还未有文献提到,本文通过观察事件相关电位指导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方案对孤独症的治疗效果,探讨事件相关电位指导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是否可被应用于孤独症的临床治疗。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65例孤独症患者,剔除5例(中途转院2例,中途转科3例)。把最终入选的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2.训练方法:对照组给予武汉依瑞德重复经颅磁刺激仪生产公司制定的治疗方案和综合康复治疗;试验组给予事件相关电位指导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和综合康复治疗。3.疗效评定:通过比较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及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对孤独症患儿治疗前及治疗3、6个月后的量表评分来分析结果。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经过事件相关电位指导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3、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ASD患儿的CARS量表、ABC量表和ATEC量表各阶段的得分降低,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指导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优于仪器厂家制定的常规治疗方案。
马古兰丹姆[6](2020)在《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自上世纪60年代起,舞蹈/动作治疗在国外被运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干预与治疗中,并形成—套相应的治疗模式。国外研究表明,DMT治疗的形式与内容使自闭症儿童拥有愉悦的身体体验,同时对其感知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而国内在此领域则起步较晚,尤其在治疗流程、内容、具体实施、整体性评估等各个环节仍处于探索阶段,少数研究对自闭症儿童舞蹈/动作治疗个别训练进行了报告,涉及团体自闭症儿童舞蹈/动作治疗效果研究的几乎属于空白。本研究在非临床环境下,立足于国内外学者对自闭症儿童舞蹈/动作治疗的研究成果,在身心范式的背景下研究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有效性,旨在探究自闭症儿童接受舞蹈/动作治疗干预后在身心领域的发展变化,归纳并总结出针对适合我国自闭症儿童的舞蹈/动作治疗干预模式、实施流程和方法,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与展望。本研究在上海彩虹雨儿童智能康复中心的支持下,分别采取以下方案:1、选取28名自闭症儿童分为舞蹈/动作治疗组17人和对照组11人进行为期12个月的DMT干预实验,探讨干预前后在身体机能测试、身体素质测试、大动作能力测试、ABC量表、CBCL量表、SRS量表、SCQ量表RBS-R量表、情绪识别测试等方面的变化情况。2、选取17名自闭症家长进行深度访谈,从质性研究角度进行三级编码分析,探讨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干预的影响效果。3、选取1名自闭症儿童进行凯斯腾伯格动作KMP侧写分析,量化分析5次视频录像中视频动作,了解个案的动作风格及情绪障碍,探讨其动作模式与心理活动的内在联系,为舞蹈/运动治疗评估提供—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得出: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在社会交往领域和身体动作领域具有显着疗效。尤其是对自闭症儿童核心症状中的社交退缩及身体动作笨拙、协调性不佳等具有积极的提高作用。舞蹈/动作治疗以其丰富的干预内容和健康、绿色的干预方式为自闭症儿童提供了身体感知、音乐律动、情感体验的机会,能有效促进其感知运动、社会交往、情绪管理、认知等方面地发展。本研究中对舞蹈/动作治疗核心理念的正确把握、动作评估的实施、团体治疗方案的制定、干预内容、强度和时间的合理安排以及家长及时的反馈对治疗效果起关键作用。舞蹈/动作治疗中的创造性舞蹈、镜像、模仿、双人合作动作和同步动作以及团体融合的音乐舞蹈/动作形式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有积极影响。拉班芭特尼夫动作体系从身体教育角度对自闭症儿童的身体能力具有重要的改观。KMP动作观察工具可以了解、反映和扩展非言语的表达,并可以通过动作评估建立可行的动作处方,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社交和沟通,建立身体意识。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的治疗是有效和可行的,舞蹈/动作治疗可以积极影响自闭症儿童的社交技能和身心健康。本研究是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中国本土化推广应用的先行者,成果转化的“星希望”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公益项目,分别获得上海市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金奖,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公益创业赛铜奖、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项目等奖项。编写的《自闭症儿童舞蹈治疗康复手册》以及六级电视教学片,让更多自闭症儿童及家庭受益。此外,本研究成果还得到上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多次报道。
王美[7](2019)在《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小组工作服务探索 ——以江西省L县智障儿童家庭为例》文中认为智障儿童是残障人士中较为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无法独自生活,需要智障儿童家长对其进行长期的照顾和教育。家庭教育在智障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培养、性格的形成以及其他技能的成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智障儿童家长由于自身知识能力不足、所拥有的资源有限,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家庭教育社会支持和专业指导。本文以社会支持理论、社会学习理论、优势视角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参与式观察法、半结构访谈法等研究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与主题研究。L县智障儿童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和需求:第一,家长教育观念淡薄;第二,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需要;第三,护理和家庭教养技巧的需要;第四,情感支持的需要;第五,心理压力释放的需要。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开展了8次家庭教育支持小组。在小组内,家长们丰富了自己的社交活动,掌握了更多的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形成了家长互助团体,加深了与特殊教育学校老师之间的交流,拓宽了社会支持网络。小组工作改善了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优化了智障儿童家庭康复环境,同时家庭教育支持小组促进了家校合作的发展。小组活动的开展淡化了组员与学校之间的距离感,增进了组员和学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笔者在实践和理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三点建议:首先从家庭层面,父母应加强配合,共同教育智障儿童;其次从学校层面,学校应加强家校互动,促进家庭教育支持小组制度化发展;最后从社会层面,社会应加大对智障儿童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邓博文[8](2019)在《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中长期观察》文中研究说明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elective posterior rhizotomy,SPR)由徐林等人在90年代首先在亚太地区开展,用于治疗脑瘫(cerebral palsy,CP)痉挛。并在早期提出SPR解痉机理的两种理论:大环路理论和大、小环路结合理论。在二十余年的发展中,由于手术疗效确切,得到医学界的广范认可。本术式将椎板部分切除,所以不可避免的影响脊柱后柱结构的完整性,故多椎板切除是否引起术后脊柱失稳便成为主流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国内易斌等人进行短期的追踪随访,结果表明限制性椎板切除的手术方式对脊柱稳定性近期无明显影响,但缺乏中远期随访报道,故本研究以此目的进行探讨。目的观察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性瘫痪儿童腰椎稳定性中长期的影响方法将纳入标准的22例患儿,依据年龄分为A组(37岁(包含7岁))11例,B组(7岁以上)11例。分别在术前,术后半年和术后末次随访时拍摄站立位的腰椎正侧位、45°双斜位以及动力位X线片,测量手术前、后以及末次随访时的冠状位Cobb角、侧位腰椎Cobb角、骶骨倾斜角、弓顶距、腰椎前凸指数、AO/W与RO/W(Posner指数)等指标,采用面积统计方法测量术后椎板再生情况以及生活问卷调查。运用SPSS25.0统计分析软件将上述测量值进行组内、组间对比。结果(1)A、B两组患儿均获得术后随访;A组一期入院时间至末次随访时间间隔平均9.27年;B组一期入院时间至末次随访时间间隔平均9.54年。(2)术后末次随访发现22例患儿中有7例(31.8%)出现腰部疼痛;3例(13.6%)出现髋部疼痛;2例(9.0%)出现膝关节疼痛;1例(4.5%)1年1次以上出现膝关节疼痛。(3)A组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对比,各项指标差异无显着意义;B组除冠状位Cobb角与骶骨倾斜角有统计学差异,其余指标术前和术后末次随访无显着差异。(4)A、B两组Posner腰椎不稳评价指标术前、术后末次随访对比无显着差异。(5)A、B两组组间对比椎板缺损率有显着差异,B组平均椎板缺损率大于A组,其余组间对比指标差异无显着意义。(6)A组患儿术前有2例L5、S1脊柱裂,10例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1°9°),术后Cobb角度数无显着增加;B组患儿术前有6例轻度脊柱侧弯(Cobb角1°5°),术后末次随访10例轻度脊椎侧弯(Cobb角1°8°)。(7)两组均无腰椎滑脱与腰椎峡部裂。结论通过对痉挛型脑瘫患儿中远期随访,发现腰骶段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对腰椎稳定性无明显影响。手术可以降低肌张力、解除痉挛。且行SPR手术的年龄越小,椎板再生更为显着。
盛丹丹[9](2018)在《神阙穴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目的本次课题是以神阙穴进行中药贴敷的疗法治疗癌性疼痛为切入点,主要探索神阙穴中药贴敷疗法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癌性疼痛的可行性,及与单纯使用止痛药物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相比,是否具有增加止痛疗效、减轻止痛药物毒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作用。本次课题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够为中医药在癌痛的临床治疗上提供依据支持。2研究方法本次临床试验总共纳入了经临床和细胞学或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伴有疼痛的病例60例,随机分到两组,即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依据WHO三阶梯给药的法则进行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身痛逐瘀汤经神阙穴进行穴位贴敷治疗。持续观察7天,综合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程度、NRS评分、止痛起效时间和持续时间、爆发痛次数、生活质量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进行统计学分析。3结果3.1两组病例基线比较:两组病例资料在年龄、性别、病种分布、肿瘤分期、既往治疗情况、癌性疼痛程度、治疗前NRS、KPS以及QOL评分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3.2疼痛缓解程度比较:治疗后对照组的疼痛缓解率是73.3%,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是80.0%,观察组的缓解率相较于对照组要高,但是经检验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 NRS评分比较:治疗后对照组NRS评分为2.93±0.98(分),观察组NRS评分为2.60±0.968(分),观察组NRS评分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止痛药物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比较:对照组起效时间为27.10±4.00(min),持续时间为4.64±1.53(h);观察组起效时间为25.03±4.27(min),持续时间为5.05±1.31(h)。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相对更短,持续时间延长,但是两组资料经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5爆发痛次数比较:对照组爆发痛次数为1.93±0.73(次),观察组爆发痛次数为1.66±0.71(次),观察组在治疗期间爆发痛发作的次数相对于对照组来说降低,但其差异经检验分析无统计学意义。3.6 KPS评分比较:对照组的KPS评分是69.33±6.91(分),观察组的KPS评分是74.00±10.37(分),观察组的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其差异经统计学分析有显着的意义。3.7 QOL评分比较:对照组QOL评分提高10例,稳定15例,降低5例;观察组QOL评分提高18例,稳定11例,降低1例。观察组QOL评分相比较于对照组升高,其差异分析有统计学意义。3.8安全性比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较观察组多,尤其在减少便秘及恶习呕吐的发生率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治疗后的血、尿、粪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变化。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敷脐的部位均未发现明显的皮肤红肿、疼痛、破溃等。4结论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缓解程度、NRS评分、止痛药物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爆发痛的次数、药物的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KPS评分和QOL评分等,发现神阙穴中药贴敷疗法联合三阶梯止痛药物治疗对于缓解癌性疼痛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神阙穴中药贴敷联合三阶梯疗法与单纯的三阶梯治疗相比,减少阿片类药物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便秘、头晕等,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易伟爽[10](2017)在《三性训练对于智障儿童康复效果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智障儿童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急待解决的社会性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智障儿童患病的原因主要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了紊乱,目前改善智障儿童症状的比较有效途径主要是通过康复训练、教育干预的方式方法,国内外一些成功的康复训练范例让许许多多的智障儿童看到了希望。本文主要从神经系统工作模式和动作技能形成机制出发,针对智障儿童三性(协调性,灵敏性,平衡性)失调的特征,设计了一套系统的三性训练方案、构建了智障儿童身体康复的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对智障儿童实施系统的三性训练,运用相关的指标分别验证三性训练在脑神经运动功能的康复(协调性,灵敏性,平衡性能力的改善)、智障儿童身体机能(心肺功能)与基本素质(力量、速度、耐力)变化、IQ与综合能力(认知、运动感知、语言表达、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社会适应能力)改善上产生多大作用。希望能给智障儿童康复训练的从业者、患儿的家长、社会爱心人士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在松滋市特殊教育学校选取了8名12到14岁男性中度智障儿童为实验对象,进行了为期3个月三性训练对智障儿童的康复效果的实证研究。研究内容与结果:本文研究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设计了三性(协调性,灵敏性,平衡性)训练方案,构建了康复训练效果的指标评估体系,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实验前后分别对实验对象进行了三性的测试、身体机能和素质的测试、智力和六大能力的测试,其中三性(协调性指标选择跳绳、双手运球、交叉拍击、侧向交叉步,灵敏性指标选择六角反应球,平衡性指标选择闭眼单脚站立、平衡木);机能指标选择安静脉搏、肺活量,素质指标选择50米跑、立定跳远、1000米跑;并用SPSS13.5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训练前后跳绳、双手运球、交叉拍击、侧向交叉跑、平衡木P<0.01,存在高度显着性差异,六角反应球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闭眼单脚站立P>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安静脉搏、1000米跑P>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P<0.01,存在高度显着性差异;感知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IQ、运动、生活自理、认知、语言交往、社会适应P>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研究结论: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统计数据得知,通过3个月的训练,(1)8名智障儿童的协调性、灵敏性、平衡性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三性的训练改善了大脑神经对肌肉的调节功能,使三性能力得到了提高。(2)8名智障儿童的身体机能和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三性的训练锻炼了肢体的各个部分,提高了心肺能力、力量、速度、耐力等,使身体的机能和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3)8名智障儿童的智力和六大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运动能改善儿童的智力水平,三性的训练锻炼了智障儿童感知认知事物的能力、增强了动手的能力、提升了自信心和语言交流能力,使智障儿童的智力和六大能力得到提高。
二、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附典型病例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附典型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自助性小组提升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的研究 ——以T市阳光家园托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 |
0.2 研究目标和意义 |
0.2.1 研究目标 |
0.2.2 研究意义 |
0.3 创新点 |
1 文献综述及研究方向 |
1.1 国内外文献回顾 |
1.1.1 国内文献回顾 |
1.1.2 国外文献回顾 |
1.2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方向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
2.1 概念界定 |
2.1.1 智力障碍儿童 |
2.1.2 儿童的自理能力 |
2.1.3 自助性小组社会工作 |
2.2 理论基础 |
2.2.1 优势视角理论 |
2.2.2 场域理论 |
2.3 分析框架 |
2.3.1 研究框架 |
2.3.2 研究思路图 |
3 研究方法 |
3.1 社会工作方法 |
3.1.1 小组社会工作方法 |
3.1.2 自助性小组工作方法主要内容 |
3.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3.3 研究对象的资料搜集方法 |
3.3.1 文献查阅法 |
3.3.2 观察法 |
3.3.3 访谈法 |
3.3.4 问卷法 |
3.4 研究对象需求评估 |
3.4.1 访谈分析 |
3.4.2 量表分析 |
4 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调查基本现状分析 |
4.1.1 T市阳光家园托养院基本情况介绍 |
4.1.2 智力障碍儿童的基本情况 |
4.2 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存在的问题 |
4.2.1 智力障碍儿童总体缺乏自理能力 |
4.2.2 家长有效引导不到位 |
4.2.3 没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
4.3 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不足的原因分析 |
4.3.1 智力障碍儿童生理和心理原因 |
4.3.2 家庭原因 |
4.3.3 社会和特教机构原因 |
5 自助性小组提高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实务研究 |
5.1 小组的介入方案设计 |
5.1.1 小组目标 |
5.1.2 小组介绍 |
5.2 小组活动方案 |
5.3 小组活动进程 |
5.3.1 第一期小组活动 |
5.3.2 第二期小组活动 |
5.3.3 第三期小组活动 |
5.3.4 第四期小组活动 |
5.3.5 第五期小组活动 |
5.3.6 第六期小组活动 |
5.4 小组评估 |
5.4.1 小组活动过程评估 |
5.4.2 小组活动结果评估 |
5.4.3 量表评估 |
5.4.4 阳光家园老师、组员家长反馈 |
6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1.1 智障儿童自理能力薄弱需要社会工作干预 |
6.1.2 社会工作者的学科性质更有利于提供服务 |
6.2 实务过程的不足与反思 |
6.3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针灸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婴幼儿发育水平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任务 |
1.4 文献综述 |
1.4.1 智力发育障碍(intellectual developmental disorder, IDD) |
1.4.2 智力发育障碍的评估 |
1.4.3 智力发育障碍的干预方法 |
1.4.4 康复干预对智力发育障碍的作用及意义 |
1.4.5 任务导向性训练 |
1.4.6 头针、靳三针治疗智力发育障碍 |
1.4.7 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智力发育障碍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一般资料 |
2.1.2 纳入标准 |
2.1.3 排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研究分组及治疗方法 |
2.2.2 观察指标 |
2.2.3 数据处理 |
3 研究结果与结论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研究结果 |
3.2.1 治疗后各组之间各能区发育商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评定结果 |
3.2.2 各组治疗前后各能区发育商及社会生活适应能力评定结果 |
4 分析讨论 |
4.1 针灸治疗对于发育商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结果分析 |
4.2 任务导向性训练治疗对于发育商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结果分析 |
4.3 联合治疗对于发育商和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结果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1 Gesell儿童发育诊断量表 |
附件2 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表 |
附件3 儿童社会生活能力得分评定表 |
(3)振腹推拿干预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观察及肠道菌群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孤独症谱系障碍的现代医学认识 |
1. 基本概念认识 |
2. 流行病学研究 |
3. 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 |
3.1 遗传因素 |
3.2 神经因素 |
3.3 环境因素 |
4、孤独症的干预现状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中医学认识 |
1. 基础概念 |
2. 病因病机 |
3. 中医治疗 |
3.1 针灸治疗 |
3.2 推拿治疗 |
3.3 中药治疗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临床研究 |
一、临床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3 研究方法 |
4 治疗方法 |
5 观察指标 |
6 疗效评价 |
7 不良事件处理 |
8 统计处理 |
9 质量控制 |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
1 研究结果 |
2 讨论 |
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4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表1 基本信息表 |
附表2 儿童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 |
附表3 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 |
附表4 胃肠疾病中医症状评分表 |
附表5 知情同意书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C市S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 国外相关研究 |
3.2 国内相关研究 |
4 研究内容 |
4.1 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的现状及困境 |
4.2 康复服务机构发展状况 |
4.3 政府职能部门相关工作情况 |
4.4 改善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与服务现状的对策建议 |
5 研究设计 |
5.1 研究方法 |
5.2 研究对象与选取 |
5.3 研究程序 |
5.4 研究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1 核心概念 |
1.1 儿童 |
1.2 智力障碍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康复相关理论 |
2.2 社会支持理论 |
2.3 政府责任理论 |
第三章 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服务状况 |
1 机构智力障碍儿童基本情况 |
2 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服务概况 |
2.1 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内容 |
2.2 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类型与形式 |
2.3 智力障碍机构康复训练效果与评估 |
第四章 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存在的问题 |
1 智力障碍儿童的机构康复训练情况 |
1.1 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效果满意度情况 |
1.2 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对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的诉求情况 |
1.3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机构选择与需求满足情况 |
1.4 参加机构康复训练的智力障碍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与家长就业情况 |
2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发展情况 |
2.1 康复服务机构发展的外部环境 |
2.2 康复服务机构发展的内部问题 |
3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政策执行情况 |
3.1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政策的支持情况 |
3.2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的支持与管理情况 |
第五章 改善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现状的对策建议 |
1 政府层面 |
1.1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促进康复服务机构标准化与专业化发展 |
1.2 完善智力障碍儿童家庭相关支持,改善家庭困境 |
2 智力障碍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层面 |
2.1 重视智力障碍儿童家庭信息反馈,提高服务满意度 |
2.2 加强自身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形成服务特色 |
3 智力障碍儿童家长层面 |
3.1 正确看待智力障碍儿童康复训练作用 |
3.2 积极寻求相关社会支持,灵活就业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与建议 |
2 研究特色 |
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事件相关电位指导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对象 |
2.2 治疗方法 |
2.3 疗效评估 |
2.3.1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 |
2.3.2 孤独症儿童行为检查量表(ABC) |
2.3.3 孤独症治疗评估表(ATEC) |
2.4 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情况比较 |
3.2 治疗前、后各阶段CARS量表评分比较 |
3.3 治疗前、后各阶段ABC量表评分比较 |
3.4 治疗前、后各阶段ATEC量表评分比较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孤独症谱系障碍经颅磁刺激治疗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6)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自闭症人数的剧增 |
1.1.2 国家对特殊人群的重视 |
1.1.3 舞蹈/动作治疗的独特效果 |
1.1.4 舞蹈/动作治疗交叉学科理论研究的亟需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3 研究假设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5.1 研究视角创新 |
1.5.2 研究成果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自闭症 |
2.1.2 舞蹈/动作治疗 |
2.1.3 身心健康 |
2.1.4 干预 |
2.1.5 评估 |
2.1.6 具身化 |
2.2 关于自闭症 |
2.2.1 自闭症的病因 |
2.2.2 自闭症儿童身心特征 |
2.2.3 自闭症的主要疗法 |
2.3 DMT概述 |
2.3.1 DMT的发生 |
2.3.2 DMT的先驱者们 |
2.3.3 DMT的基本特点 |
2.3.4 心理学对DMT影响 |
2.4 DMT与自闭症 |
2.4.1 自闭症儿童的动作感觉 |
2.4.2 DMT对自闭症儿童的作用 |
2.4.3 动作分析与自闭症儿童DMT |
2.5 研究现状 |
2.5.1 DMT相关研究 |
2.5.2 自闭症儿童DMT相关研究 |
2.5.3 研究现状评述 |
2.6 本研究理论基础 |
2.6.1 拉班芭特尼芙动作体系(LBMS) |
2.6.2 凯斯滕伯格动作侧写(KMP) |
2.6.3 具身理论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访谈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干预设计与实施 |
3.3.1 干预目标 |
3.3.2 干预阶段 |
3.3.3 干预强度、频率、时间 |
3.3.4 干预内容 |
3.3.5 处方设计 |
3.3.6 实施过程描述 |
第4章 DMT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
4.1 所有身体指标的变化 |
4.1.1 身体机能指标的变化 |
4.1.2 身体素质指标的前后变化 |
4.1.3 大动作能力的变化(TGMD量表) |
4.1.4 分析小结 |
4.2 心理指标的变化 |
4.2.1 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干预前后的变化 |
4.2.2 社会反应量表SRS干预前后的变化 |
4.2.3 智商水平干预前后的变化干预方法 |
4.2.4 表情识别能力的变化 |
4.2.5 社交沟通能力SCQ量表的变化 |
4.2.6 社会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变化CBCL社会能力 |
4.2.7 重复刻板行为(RBS-R)的变化 |
4.2.8 分析小结 |
第5章 家庭成员反馈 |
5.1 身体维度的反馈 |
5.1.1 开放式编码 |
5.1.2 主轴式编码 |
5.1.3 选择式编码 |
5.1.4 代表性访谈内容摘录 |
5.2 心理维度反馈 |
5.2.1 开放式编码 |
5.2.2 主轴式编码 |
5.2.3 选择式编码 |
5.2.4 代表性访谈内容摘录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动作观察视角下的个案分析 |
6.1 情况与动作诊断 |
6.2 干预描述 |
6.2.1 第一次描述 |
6.2.2 第五次描述 |
6.2.3 第十次描述 |
6.2.4 第十五次描述 |
6.2.5 第二十次描述 |
6.3 数据分析 |
6.3.1 预力效Pre-Efforts |
6.3.2 力效Effort |
6.3.3 形体流Shape Flow |
6.4 KMP动作分析结论 |
第7章 总结论 |
7.1 DMT有助于自闭症儿童的身体重建 |
7.2 DMT助长或增进自闭症儿童人际间的交流 |
第8章 分析与讨论 |
8.1 “圈”的力量 |
8.2 镜像、模仿、同步动作和动作合作 |
8.3 自信与领导力 |
8.4 具身化认知 |
8.5 团体的节奏性 |
8.6 音乐与道具 |
8.7 “缺陷动作”的利用 |
8.8 身体动作能力 |
8.9 动作观察分析 |
第9章 不足与建议 |
9.1 不足 |
9.2 建议 |
9.2.1 提升对DMT的认知 |
9.2.2 建立健康的安全的治疗 |
9.2.3 治疗前全方位评估的重要性 |
9.2.4 亟需适合特殊人群的动作评估方法 |
9.2.5 中国本土化推广的价值 |
9.3 研究前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博士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7)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小组工作服务探索 ——以江西省L县智障儿童家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2 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智力障碍及智障儿童 |
2.1.2 家庭教育 |
2.1.3 社会支持 |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2.1 智障儿童教育康复研究 |
2.2.2 智障儿童家庭的研究现状 |
2.2.3 智障儿童家长社会支持的研究 |
2.2.4 社会工作介入智障儿童家长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3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需求与方案设计 |
3.1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需求分析 |
3.1.1 L县特殊教育学校概况 |
3.1.2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和需求评估 |
3.2 家庭教育支持小组的方案设计 |
3.2.1 理论依据 |
3.2.2 组员情况 |
3.2.3 活动概要 |
4 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介入过程与成效评估 |
4.1 活动内容 |
4.1.1 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4.1.2 转换思维、释放压力 |
4.1.3 掌握更多家庭教育方法和技巧 |
4.1.4 增进家校互动,提供正式支持 |
4.2 家庭教育支持小组成效评估 |
4.2.1 过程评估 |
4.2.2 结果评估 |
5 结论、反思和建议 |
5.1 结论 |
5.1.1 小组工作改善了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状况 |
5.1.2 家庭教育支持小组优化了家庭康复环境 |
5.1.3 家庭教育支持小组促进了家校合作的发展 |
5.2 反思 |
5.2.1 家庭教育支持小组介入的专业性不足 |
5.2.2 地方机构匮乏和专业人才不足 |
5.2.3 社会工作者角色分工不明确 |
5.3 建议 |
5.3.1 加强父母配合,共同教育智障儿童 |
5.3.2 加强家校互动,促进家庭教育支持小组制度化发展 |
5.3.3 加大对智障儿童家庭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中长期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传统医学对脑性瘫痪的认识 |
1.历史溯源 |
2.病因病机 |
3.辩证分型 |
4.中医治疗 |
5.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脑瘫现代治疗与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
1.脑瘫的概念 |
2.脑瘫的现代治疗 |
3.术后并发症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研究基本资料 |
2.研究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9)神阙穴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资料 |
2 研究方法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1 数据可比性分析 |
2 临床疗效分析 |
3 安全性分析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癌痛的中医学研究简况 |
2 癌痛的西医学研究简况 |
3 脐疗的作用机理 |
4 身痛逐瘀汤药用分析 |
5 研究结果分析 |
6 结论 |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三性训练对于智障儿童康复效果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2 本文选题的依据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4 本文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的综述 |
2.1 三性训练的研究 |
2.2 智障儿童运动康复训练的方法研究 |
2.3 智障儿童其他的康复训练方法研究 |
2.4 智障儿童的康复评定体系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三性训练方案的设计及康复评估指标的构建 |
4.1 三性训练方案 |
4.2 康复效果的评估体系 |
4.2.1 三性机能的评估 |
4.2.2 评估指标的说明 |
5. 实验结果 |
5.1 实验测试结果 |
5.1.1 训练前后在三性机能方面的测试结果 |
5.1.2 训练前后在身体机能、素质方面的测试结果 |
5.1.3 训练前后在智力和六大能力方面的测试结果 |
5.2 实验测试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
5.2.1 训练前后在三性能力方面的测试结果的统计学分析 |
5.2.2 训练前后智障儿童在机能、素质方面的测试结果 |
5.2.3 训练前后智障儿童在智力和六大能力方面的测试结果 |
6. 分析与讨论 |
6.1 三性训练与三性机能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
6.2 三性训练与身体机能、素质增强的相关性分析 |
6.3 三性训练与IQ及6大社会功能提高的相关性分析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大学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情况及参加的社会实践活动 |
致谢 |
四、智力障碍的音乐治疗(附典型病例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自助性小组提升智力障碍儿童自理能力的研究 ——以T市阳光家园托养院为例[D]. 冯圆. 辽宁大学, 2021
- [2]针灸配合任务导向性训练对智力发育障碍婴幼儿发育水平的临床效果分析[D]. 李贺.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0)
- [3]振腹推拿干预孤独症儿童临床疗效观察及肠道菌群变化[D]. 宓宝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智力障碍儿童机构康复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C市S区为例[D]. 彭倩. 重庆医科大学, 2020(01)
- [5]事件相关电位指导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孤独症的疗效观察[D]. 刘智慧. 郑州大学, 2020(02)
- [6]舞蹈/动作治疗对自闭症儿童身心健康影响的干预研究[D]. 马古兰丹姆.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1)
- [7]智障儿童家庭教育的小组工作服务探索 ——以江西省L县智障儿童家庭为例[D]. 王美.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腰骶段SPR术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腰椎稳定性影响的中长期观察[D]. 邓博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神阙穴中药贴敷疗法治疗癌性疼痛的临床研究[D]. 盛丹丹.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10]三性训练对于智障儿童康复效果的实证研究[D]. 易伟爽. 武汉体育学院,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