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嵘《诗品》研究70年(论文文献综述)
曾萍[1](2021)在《钟嵘《诗品》“自然”诗学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白亦玄[2](2020)在《钟嵘《诗品》中的认知隐喻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梁代钟嵘的《诗品》作为我国六代时期文学觉醒阶段极具代表性的诗话作品,是我国诗话传统的开山之作之一,也是我国最早的五言诗理论评述作品。钟嵘在阐述功用说和滋味说等诗歌理论的基础上,回顾了五言诗发展史,并将历代诗人分类排序,细分品次,对每位诗人诗歌的渊源、风格和特性进行了详尽的分析。《诗品》的体例编排和评述原则对后世影响深远,已有大批学者对《诗品》的内容进行了详实考据,古代文学界对《诗品》的思想内核也有颇多深入的讨论。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诗品》中的隐喻现象进行分析,归纳了《诗品》中有关诗歌评价的概念隐喻。为了辨别钟嵘的用字在其生活年代究竟为字面用法还是隐喻用法,本文基于Pragglejaz Group的隐喻识别过程(MIP),提出了专门的识别标准。由于《诗品》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故本文将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和南北朝时期顾野王的《玉篇》作为前后两个释义参照点,同时也参考了宋代《大广义益玉篇》和当代王力先生的《王力古汉语字典》,综合推测钟嵘用字的含义及可能的隐喻用法。经分析识别,《诗品》中共有97个汉字被确定为隐喻用法,本研究将其归为本体隐喻和评价性隐喻两类。其中本体隐喻沿袭Lakoff&Johnson(1980)三分法中的概念,而评价性隐喻则借用Grady(1997)的基本隐喻概念,在本研究中特指用于评价诗歌品质的基本隐喻。评价性隐喻由 SALIENCE IN PERCEPTION IS EXCELLENCE IN QUALITY 或 AN ABSTRACT ENTIY IS A CONCRETE OBJECT 具体实现。本文发现本体隐喻可分为四类,分别涉及诗歌本体、遣词造句、诗文风格以及诗歌蕴含的情绪。其中诗歌本体的始源域主要涉及[光]和[人]两个概念,遣词造句的始源域涉及[水/液体]、[火]、[植物]、[织锦]、[雕刻物]、[花/雨],诗文风格的始源域涉及[火]、[食物],蕴含情绪的始源域则主要集中在[天气]。本文确定了共七大类、二十一小类的评价性隐喻。分别为感知觉([视觉]、[味/嗅觉]及[温感])、空间维度([宽度]、[深度]、[高度]及[体积])、力与动态图式([运动物体]、[质量&重力]及[力量])和复杂概念([清浊]、[坡度]、[湿润&饱和]、[精细度]及[生命力])等方面的共15种具体表现。其中有六小类评价隐喻的类别有待商榷:[数量]、[情感]、[声律特征]、[标出性]、[古朴性]及[正典性]。
范小娟[3](2019)在《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西方文论界,美国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具有重要地位,其理论在中国“旅行”的30年间,国内的译介呈现了由隐到显的动态过程。从最初被“遮蔽”到经典地位的确立,多个维度的考评都映证了其在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同时,国内对布鲁姆的身份归属问题存在多重阐释。本文并不试图将其划入某一特定学派,而主张将其理论界定为修正主义批评理论。本文从布鲁姆理论在中国文论界影响最大的三个观点,即他的大文学观、误读理论和经典观入手,考察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布鲁姆文学观是一种大文学观,其在国内遭遇困境,但仍有少数学者予以关注;作为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误读理论在国内得到广泛接受与认同,产生了变异的诸种形式,形成“中国化”的误读理论;以审美和精英主义为立场的经典观在国内形成了顺向阐释与逆向思考的双向并行,实现了中国文论的扩充,并对外国文学研究产生了延伸性影响。以上理论在中国的不同境遇源于深层次的文化动因。一方面,这是接受者根据中国本土语境的需要进行选择的结果。完全不同的文化宗教环境使学界回避或排斥布鲁姆以宗教、理论、文学的同质互渗为基础的大文学观,而误读理论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的契合、经典观背后的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相通则是促成两者经久不衰的深层动因。另外,接受主体的“前理解”与“期待视野”也主导着接受的程度。误读理论、经典观与国内学者“前理解”中传统文论与批评的积淀之间存在着内在的沟通,理论的相通或趋同促成了视域的融合。而大文学观的跨学科性与其中渗透的宗教背景远远超越了学界的“期待视野”,大文学观的“受阻”势所必然。统观布鲁姆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可以检视整个西方文论接受中的“得”与“失”。从根本上说,对布鲁姆的接受是以建设中国文论为宗旨的,这与中国现当代文论的发展阶段和诉求相关。在这一语境下,国内接受布鲁姆的全过程都显现了本土意识的在场:接受中的多元化阐释是对文本“召唤结构”的填补,也是对布鲁姆“本土化”的建构,体现了接受者与文本积极的交互作用。因此,现有的大部分接受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布鲁姆在中国的接受仍然存在着某种错位。表现为研究趋于定型化简单化、普遍主义倾向、现实针对性的缺乏等。针对诸种错位,应当通过强化批判意识、西方文论的“还原与语境化”等现实策略实现理论的修正与重构,引导接受者以理性平等的姿态、以对话沟通为目的进行接受和研究,形成良性并有益于中国文论的接受活动。
王立群[4](2019)在《王运熙的《文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文选》受到冷落的特殊年代,王运熙先生的《文选》研究提高了《文选》的地位;对于《文选》成书研究,他与杨明实际上推翻了长期为现代《文选》学研究所信奉的"窦常说",为实事求是地研究《文选》成书时间做出了重大贡献。其对《文选》与《文心雕龙》、《文选》与《诗品》关系的研究,通过排列三书所列作品的一致性来首肯《文选》,开新中国成立以来《文选》与《文心雕龙》《诗品》相互关系研究的先河,为学界提供了研究诸书与《文选》关系的范例,具有方法论意义,产生了巨大的学术影响。
张爱萍,李欢欢[5](2018)在《1926—2017年钟嵘《诗品》研究论着编目(三)》文中指出今年是钟嵘逝世1500周年,本刊特别连续刊发这份《编目》。自20世纪20年代迄今90多年,钟嵘及其《诗品》研究,成绩斐然,但并不平衡。90多年来对钟嵘及其《诗品》的研究,出现了三次热潮。第一次是在我国,20世纪20年代末和30年代初,有五部专着问世。第二次是在日本和韩国,20世纪60年代,日本组织的《诗品》研究班以及韩国的车柱环,都有专着出版。第三次是在我国,20世纪70年代末,乘改革开放的春风,钟嵘及其《诗品》研究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发表专着之多,大大超过了前两次之总和,更不要说论文了,就其质量来说,较前两次也有很大突破,而且这次热潮方兴未艾。《编目》所列即充分反映了这一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编目》总结和检阅了90多年来钟嵘与《诗品》研究的成果,同时,也是对钟嵘的一种纪念。自然,它也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工作上的方便。
曾诣[6](2017)在《汉语学界海外“《诗品》学”研究综述——附英语世界钟嵘《诗品》译介与研究主要成果索引》文中认为目前汉语学界海外"《诗品》学"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为论着索引和着作论文两大类,虽彰显了一定的学术价值,但专门性研究并不多。而单就英语世界情况而言,已有的相关研究又具体呈现出"少、简、重、旧"的问题。因此,相应领域在新鲜度、广度和深度上均存在发展空间。本文在对相关现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以索引的方式对英语世界钟嵘《诗品》译介与研究的主要成果进行了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以期为后续的探究提供有益的支撑。
蒋茜[7](2017)在《钟嵘“直寻”的创作美学研究》文中提出《诗品》是我国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写的第一部诗歌理论专着,“直寻”则是钟嵘在《诗品序》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诗论观点,主张以“即目”“所见”的自然景象和社会情境直接感知,自由感兴,自由生发。自此“直寻”作为一个诗歌创作的评价术语被提出,提倡“寓目辄书”的创作,并逐渐发展成为完善的诗歌创作评价理论。“直寻”作为钟嵘诗歌创作的理论核心,包括审美对象的选择、诗词表达方式的规范以及诗歌评价标准的界定,从这一层面来说,“直寻”是一个系统性的文艺理论,有着深厚的美学意蕴。本文试图从本体论、风格取向角度分析“直寻”的概念内涵,进而对“直寻”的审美对象、文学表达与文学评价方法进行探索。重点放在对钟嵘“直寻”创作美学的解读上,主要从直寻范围、文学表达、合情理的创作手法运用及“味”导向下的文学评论几方面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生出诗学上“直寻”论导向下的“直寻”家族群。司空图讲“直致所得”,严羽延伸了“直寻”与“味”评价内涵而重“妙悟”,王夫之提出“现量”说,王国维“隔”与“不隔”的理念则进一步提升了理论层次,生发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观。作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诗学话语体系,同时对当下的文学创作和当代诗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亦有借鉴意义。
石磊[8](2014)在《颜延之研究百年回顾》文中研究说明颜延之是南朝文学转型时期的关键人物,百年来关于颜延之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对颜延之的研究历程进行一次系统的梳理,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分析,总结其成就与不足,以期为今后的颜延之研究开拓视域、提供更多的借鉴。
姚越[9](2014)在《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对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指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古典诗词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江河,流淌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它是中华民族文学底蕴的浓缩,更是文学形式和人文内涵的最大集成。而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中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部分之一,同时,新课标中明确提倡注重审美教育,因此,重视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是应历史和时代之所需。然而,当前的古典诗词鉴赏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古典诗词所面临的境遇仍令人堪忧。尽管古典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由以前的被忽略,变为慢慢的受重视,可却由于教师对诗歌的文学性认识模糊,不懂诗性,缺少诗意情怀以及师生的诗歌理论欠缺、高考应试压力使得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行动总是滞后于观念转变。因此,要从根本上提升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水平,就应该从矫正师生对诗歌文学性的认识,武装古典诗词相关理论入手。中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追寻诗歌理论,更应该回归古典,即从古典论着中寻找诗歌理论,而钟嵘《诗品》则就是一部古典诗词评论的典范,是我国第一部诗论专着,其中所蕴含的诗歌理论非常丰富,对今天的古典诗词鉴赏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如“物感说”、“滋味”说、“自然”说、“三义”说等诗歌创作原则和方法,以及“溯源”法、知人论世、品第高下、较异同、“形象喻示”法、寻章摘句等诗歌的评论方法,这些诗歌理论都可以弥补师生所欠缺的诗歌理论,而其中所蕴含的诗性也能有效的矫正对诗歌诗性的认识。笔者采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有效研究方法,通过对钟嵘《诗品》诗歌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提炼,结合新课标对古典诗词教学的要求,以及当前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和语文高考对古典诗词的考查情况,为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实践策略,其中包括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应准确把握讲诗要义,包括准确把握诗歌诗人以及诗史的交叉关联、疏词达意、建构诗象、领悟诗意等;强调具体教学中应抓“诗味”,悟诗意,注重反复诵读,诵诗品情;同时,还罗列了鉴赏中应懂的一些基本的评诗技法,如“比、兴”手法、情景交融的“自然”之作、诗歌的韵律等基本的创作手法,以及在评诗过程中常用的知人论世,设身处地;较量同异,以诗教诗;咬文嚼字,含英咀华等方法,在诗歌理论的诠释中,结合一定的诗词进行分析,以便更好的理解,同时,分析具体的诗歌鉴赏教学案例,在案例中融入相关的诗歌理念和诗歌理论,从而有效的进行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双赢。
全亮[10](2014)在《论范晔《后汉书》在南北朝的传播与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范晔是刘宋时期着名的史学家,出身于士族家庭,博学多识却又恃才傲物,因此仕途坎坷。元嘉后期,宋文帝刘义隆和弟弟刘义康争夺最高权力。范晔卷入这场争斗,最后被刘义隆和大臣徐湛之诱杀。范晔之死象征皇权对相权的胜利,象征士族的衰落,象征私史传统的没落。范晔《后汉书》不但没有完成,而且立刻成为刘宋的禁书。到了南齐,史家开始重视范晔《后汉书》。可是文坛领袖沈约却努力抵制范晔及其《后汉书》,给此书的传播带来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范晔《后汉书》的史志基本上散佚,沈约难辞其咎。沈约也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大学者,从范晔《后汉书》里面学到很多知识,比如声律论。沈约甚至仿效《后汉书?范滂传》写下《宋书?范晔传》。因为宗教信仰、家族利益、生活方式、现实利益、文学观点等原因,沈约抵制范晔及其《后汉书》。沈约在当时有不少追随者。刘勰《文心雕龙》、刘孝标《世说新语注》虽然也学习范晔《后汉书》,却故意不提及范晔及其《后汉书》。沈约的反对派开始为范晔鸣不平。他们肯定范晔的文史成就,恢复范晔的部分名誉,为范晔《后汉书》的传播奠定基础。陆厥肯定了范晔对音韵学的贡献,指出沈约剽窃范晔的音韵学成果。钟嵘肯定范晔的诗歌成就,也批评沈约的诗学观点。萧子显肯定范晔的史学、书法成就,揭露沈约利用编修史书的机会公报私仇。到了萧梁,萧衍对沈约逐渐失去信任,最终排斥了沈约。范晔《后汉书》实现了公开传播。刘昭和吴均都注解了范晔《后汉书》。吴均注解本大概是范晔《后汉书》的第一个注解本。刘昭将司马彪《续汉志》附在范晔《后汉书》后面,使全书成为整体,影响很大。萧统《文选》高度肯定范晔《后汉书》的文史成就,所收范晔《后汉书》论赞的数量超越了班固和沈约。随着《文选》的“选本的力量”逐渐加强,范晔《后汉书》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萧绎、萧方等、萧该等皇族成员也参与范晔《后汉书》的研究。萧梁前期是范晔《后汉书》传播的转折点。范晔《后汉书》在北方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较大影响。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贾思勰《齐民要术》都运用了范晔《后汉书》的资料。其中郦道元《水经注》引用的次数较多。魏收《魏书》也比较重视范晔《后汉书》。东魏皇帝甚至公开朗诵范晔《后汉书》。南北朝末期,范晔《后汉书》取得了优势地位。文人、学者涉及东汉史书,基本上离不开范晔《后汉书》。徐陵《玉台新咏》、庾信的骈赋、颜之推的《颜氏家训》都运用了范晔《后汉书》。尽管颜之推并不喜欢范晔,对范晔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但他对范晔《后汉书》却有精深的研究。考察《隋书?经籍志》,范晔《后汉书》在东汉历史书籍中已经占据优势地位。总之,范晔《后汉书》从刘宋的禁书,变成了南北朝末期的通书。范晔《后汉书》在南北朝的传播与影响是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
二、钟嵘《诗品》研究70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钟嵘《诗品》研究70年(论文提纲范文)
(2)钟嵘《诗品》中的认知隐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1 Introduction |
1.1 Defining "metaphor" |
1.2 Cognitive poetics |
1.3 The structure of the study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
2.1 Studies on Zhong Rong's Shipin |
2.2 Studies on Image Criticism |
2.3 From critical images to conceptual metaphors |
Chapter 3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
3.1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MT |
3.2 CMT as a framework for this thesis |
Chapter 4 Methodology |
4.1 The MIP by Pragglejaz Group (2007) |
4.2 The MIP for Shipin |
4.2.1 The text reading of Shipin |
4.2.2 The lexical unit in Shipin |
4.2.3 The present and past meanings in Shipin |
4.2.4 Summary: the adapted MIP for Shipin |
4.3 Exemplar uses of the MIP for Shipin |
4.3.1 Identifying“明” |
4.3.2 Identifying“葱” |
4.4 Results of metaphor identification |
Chapter 5 Findings and analysis |
5.1 An overview |
5.2 Ontological metaphors in Shipin |
5.2.1 POEM per se |
5.2.2 WORDING OF POEMS |
5.2.2.1 WORDING OF POEMS IS PLANT |
5.2.2.2 WORDING OF POEMS IS BROCADE |
5.2.2.3 WORDING OF POEMS IS CARVINGS |
5.2.2.4 WORDING OF POEMS IS RAIN/FLOWER |
5.2.2.5 WORDING OF POEMS IS FOOD FOR THE POET |
5.2.2.6 WORDING OF POEMS IS FIRE |
5.2.3 THE STYLE OF A POET |
5.2.3.1 STYLE IS FIRE |
5.2.3.2 STYLE IS FOOD |
5.2.4 SENTIMENT IN POEMS |
5.3 Appraisal Metaphors in Shipin |
5.3.1 Dimensional terms |
5.3.1.1 Width |
5.3.1.2 Height |
5.3.1.3 Depth |
5.3.1.4 Volume |
5.3.2 Visual terms |
5.3.3 Gustatory/olfactory terms |
5.3.4 Thalposis terms |
5.3.5 Force-dynamic terms |
5.3.5.1 Moving objects |
5.3.5.2 Mass & gravity |
5.3.5.3 Physical strengths |
5.3.6 Complex terms |
5.3.6.1 CLARITY/PURITY |
5.3.6.2 MOISTURE/SATURATION |
5.3.6.3 FINESSE |
5.3.6.4 VITALITY/HEALTH |
5.3.6.5 GRADIENT |
5.3.7 Disputable terms |
5.3.7.1 Quantity |
5.3.7.2 Markedness |
5.3.7.3 Sentiments |
5.3.7.4 Auditory features |
5.3.7.5 Orthodoxy |
5.3.7.6 Archaic |
5.4 Summary |
Chapter 6 Conclusions |
Appendix |
References |
(3)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选题意义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思路、方法与难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拟突破的难点 |
1.3 本研究采用的主要理论 |
1.3.1 接受反应文论概述 |
1.3.2 “旅行中的理论” |
2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与文化定位 |
2.1 布鲁姆在中国的译介 |
2.1.1 译介的动态过程 |
2.1.2 译者的评论 |
2.2 布鲁姆在中国的文化地位 |
2.2.1 布鲁姆在中国的影响 |
2.2.2 经典地位的确立 |
2.3 布鲁姆在中国的多重身份阐释 |
2.3.1 主流:耶鲁学派的一员大将 |
2.3.2 自我定义:美国式犹太知识分子 |
2.3.3 其他多元身份的界定与争论 |
2.3.4 “影响的焦虑”症患者——修正主义文学批评 |
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的接受困境 |
3.1 布鲁姆的文学观念 |
3.1.1 大文学观——宗教、理论与文学同质 |
3.1.2 犹太宗教观对文学的渗透——卡巴拉主义和诺斯替精神 |
3.2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遭遇困境 |
3.2.1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受阻” |
3.2.2 少数学者对布鲁姆大文学观的关注与认同 |
3.3 布鲁姆大文学观在中国“遇冷”的原因解析 |
4 布鲁姆误读理论的中国化及其反思 |
4.1 布鲁姆的误读理论 |
4.1.1 影响—误读理论的主旨 |
4.1.2 创造性误读:六个修正比 |
4.1.3 布鲁姆对误读理论的修正 |
4.2 误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
4.2.1 中国学界对误读理论的认同及“误读” |
4.2.2 误读理论在中国发生的变异 |
4.3 中国接受误读理论的文化语境 |
4.3.1 理论相通导致的视域融合 |
4.3.2 与80年代后文学“主体性”思潮相契合 |
5 布鲁姆经典观与中国当代文论的交汇 |
5.1 布鲁姆的经典观 |
5.1.1 审美立场:对审美性文学的坚守和扞卫 |
5.1.2 精英主义立场——关于“强者”的理论 |
5.1.3 经典的中心:莎士比亚 |
5.2 布鲁姆经典观在中国的境遇 |
5.2.1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顺向阐释 |
5.2.2 中国学界对经典观的逆向思考 |
5.2.3 布鲁姆经典观影响之下中国文论的扩充 |
5.2.4 布鲁姆经典观对外国文学研究的延伸性影响 |
5.3 中国接受经典观的文化动因 |
5.3.1 英美文化研究与中国当代文化研究的承袭性与相通性 |
5.3.2 理论趋同 |
6 中国当代文论在布鲁姆理论接受中的在场与错位 |
6.1 本土意识的在场 |
6.1.1 中国文论界的期待视野:建设中国文论 |
6.1.2 本土意识贯穿接受的全过程 |
6.2 接受中的错位及现实策略 |
6.2.1 接受中的错位 |
6.2.2 应对的现实策略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1926—2017年钟嵘《诗品》研究论着编目(三)(论文提纲范文)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6)汉语学界海外“《诗品》学”研究综述——附英语世界钟嵘《诗品》译介与研究主要成果索引(论文提纲范文)
一、汉语学界相关研究现况概述 |
(一) 论着索引 |
(二) 着作论文 (含海外成果的中译) |
二、汉语学界目前对英语世界钟嵘《诗品》研究的遗憾———少、简、重、旧 |
三、英语世界钟嵘《诗品》译介与研究主要成果索引 |
(一) 《诗品》译介 (按时间顺序) |
(二) 关于钟嵘的研究 (按时间顺序) |
(三) 关于《诗品》的研究 (按时间顺序) |
(7)钟嵘“直寻”的创作美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钟嵘“直寻”的理论辨析 |
第一节“直寻”的理论渊源 |
第二节“直寻”的内涵辨析 |
第三章 钟嵘“直寻”的创作美学的解读 |
第一节 审美对象的“寻”与“感” |
第二节 直抒胸臆的文学表达 |
第三节 合情合度的创作技巧运用 |
第四节“味”导向下的文学评论 |
第四章“直寻”家族群的相关概念辨析 |
第一节 司空图“直致”论 |
第二节 严羽的“妙悟” |
第三节 王夫之的“现量” |
第四节 王国维的“不隔” |
第五章“直寻”观照下的文人创作和当代诗学理论 |
第一节“直寻”对后世创作的方法论意义 |
第二节“直寻”理论对当代诗学理论建构的触发 |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8)颜延之研究百年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颜延之研究的历程 |
(一) 文学史着作 |
(二) 学术论文 |
(三) 研究专着 |
(四) 学位论文 |
二、颜延之的专题研究 |
(一) 颜延之其人的研究 |
(二) 着作及存佚的考证 |
(三) 诗文的鉴赏与研究 |
(四) 影响与地位的评价 |
(9)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对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指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一) 关于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研究 |
(二) 关于钟嵘《诗品》诗歌理论的研究 |
一、中国古典诗歌理论与现代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
(一) 古典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及实践 |
(二) 古典文学理论与现代文学理论及文学创作 |
(三) 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在中国古典诗词理论中的地位 |
1. 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 |
2. 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影响 |
(四) 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对高中古典诗词教学实践的价值 |
二、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概述 |
(一)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内涵 |
1. 鉴赏教学的界定 |
2.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 |
(二)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特点 |
1.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本质特征 |
2.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基本过程 |
(三)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 |
1.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特点 |
2. 高中古典诗词教学的传统模式 |
3.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的问题 |
三、钟嵘《诗品》及其诗歌理论的基本内涵 |
(一) 钟嵘及《诗品》介绍 |
1. 钟嵘简介 |
2. 钟嵘《诗品》简介 |
(二) 钟嵘《诗品》诗歌理论的基本内涵 |
1. 诗歌的“物感说” |
2. 诗歌的“滋味”说 |
3. 诗歌的“自然”说 |
4. 诗歌的“三义”说 |
5. 诗歌的“风骨”说 |
6. 诗歌的评论方法 |
7. 小结 |
四、钟嵘《诗品》诗歌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策略 |
(一)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应准确把握讲诗要义 |
1. 准确把握诗人、诗歌、诗史的交叉关联 |
2. 疏词达意 |
3. 建构诗象 |
(二)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应抓“诗味”,悟诗意 |
1.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重在“品情” |
2. 反复诵读,诵诗品情 |
3. “诵诗品情”的案例分析 |
(三)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应懂评诗技法 |
1. 掌握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创作手法 |
2. 知人论世,设身处地 |
3. 咬文嚼字,含英咀华 |
4. 较量同异,以诗教诗 |
(四) 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案例分析 |
1. 案例:李清照《词两首》 |
2. 杜甫《蜀相》教学设计 |
结语与反思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论范晔《后汉书》在南北朝的传播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前人成果 |
1.3 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
第2章 范晔之死及其象征意义 |
2.1 范晔的出身及经历 |
2.2 范晔死因的争论 |
2.3 范晔之死的真相 |
2.4 范晔之死的象征意义 |
本章小结 |
第3章 范晔《后汉书》受到了严重抵制 |
3.1 范晔之死影响了《后汉书》的传播 |
3.2 南朝史学家沈约对范晔《后汉书》的抵制 |
3.3 沈约抵制范晔《后汉书》的原因和后果 |
3.4 刘勰《文心雕龙》避免提及范晔《后汉书》 |
3.5 刘孝标《世说新语注》避免提及范晔《后汉书》 |
本章小结 |
第4章 范晔的文史成就获得了承认 |
4.1 陆厥揭露沈约抹杀和强占范晔的成果 |
4.2 钟嵘挑战沈约,肯定了范晔的才华 |
4.3 萧子显提高了范晔《后汉书》的地位 |
本章小结 |
第5章 范晔《后汉书》获得了公开传播 |
5.1 萧衍排斥沈约,为范晔《后汉书》的传播扫清了障碍 |
5.2 吴均和刘昭对范晔《后汉书》的突出贡献 |
5.3 萧统奠定了范晔《后汉书》的经典地位 |
5.4 萧绎面对范晔《后汉书》的矛盾心理 |
本章小结 |
第6章 范晔《后汉书》在北朝的影响逐步扩大 |
6.1 郦道元对东汉各家史书的旁征博引 |
6.2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对范晔《后汉书》的隐蔽使用 |
6.3 贾思勰《齐民要术》和范晔《后汉书》的联系 |
6.4 北朝皇帝公开朗诵范晔《后汉书》 |
本章小结 |
第7章 范晔《后汉书》在南北朝末期确立了优势地位 |
7.1 徐陵《玉台新咏》和范晔《后汉书》的联系 |
7.2 庾信与范晔《后汉书》的复杂关系 |
7.3 颜之推《颜氏家训》与范晔《后汉书》的复杂关系 |
7.4 从《隋书·经籍志》看范晔《后汉书》优势地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取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钟嵘《诗品》研究70年(论文参考文献)
- [1]钟嵘《诗品》“自然”诗学观研究[D]. 曾萍.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21
- [2]钟嵘《诗品》中的认知隐喻分析[D]. 白亦玄.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3)
- [3]哈罗德·布鲁姆文学批评理论在中国的接受研究[D]. 范小娟. 浙江大学, 2019(07)
- [4]王运熙的《文选》研究[J]. 王立群.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1)
- [5]1926—2017年钟嵘《诗品》研究论着编目(三)[J]. 张爱萍,李欢欢. 许昌学院学报, 2018(09)
- [6]汉语学界海外“《诗品》学”研究综述——附英语世界钟嵘《诗品》译介与研究主要成果索引[J]. 曾诣. 许昌学院学报, 2017(04)
- [7]钟嵘“直寻”的创作美学研究[D]. 蒋茜. 暨南大学, 2017(04)
- [8]颜延之研究百年回顾[J]. 石磊.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4(05)
- [9]钟嵘《诗品》诗歌理论对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指导研究[D]. 姚越.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0)
- [10]论范晔《后汉书》在南北朝的传播与影响[D]. 全亮. 上海师范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