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esh-Tree两级层次结构P/G网布线优化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吕闪[1](2018)在《高速列车运行状态监测数据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作为一种绿色、便捷的交通工具,高速列车已经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高速列车速度以及功能的不断提高,如何保障其安全运行,已成为当前铁路行业研究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以高速列车运行状态为研究对象,结合数据采集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等,对列车运行状态监测数据无线传输展开研究。首先,本文阐述了列车运行状态无线传输的三层架构:车载无线监测网络、车地无线传输网络及地面监控中心,并对各部分进行详细分析,重点对车载监测网络与无线传输进行总体研究设计。其次,本文设计了以STM32F407为核心处理器的车载监测终端,综合利用多种传感器采集列车内部设备的电压、电流等状态信息,结合LoRa无线传输模块、4G模块等,实现了列车运行状态监测数据的采集与发送。接着,本文构建了由采集节点、路由节点以及汇聚节点组成的车载无线监测网络,结合星形拓扑结构,针对数据传输过程可能出现的网间冲突以及信道冲突问题,设计了车载监测网络通信组网方式、数据传输流程以及命令发布方式。然后,本文设计了车载无线监测网络数据传输协议以及车地通信规约,通过IAR软件开发平台实现了无线网络节点的协议移植,使各个无线节点按照各自的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及有效性。最后,本文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对硬件模块以及数据传输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硬件模块运行无异常,数据传输可靠性高,实时性好,基本达到预期要求。本文将软硬件进行结合,实现了列车运行状态监测数据的采集与传输,为提高列车安全运行和对突发事故预测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持,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状态修”提供了详尽有效的数据决策支撑,最大化发挥了轨道交通的效能,提高了铁路运输的效益,保证了列车以及旅客的安全出行。
俞向荣[2](2018)在《基于阵列TDC的红外传感读出电路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三维成像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红外单光子计时读出电路(Readout Integrated Circuit,ROIC)能够对光子飞行时间进行高精度测量,从而获得多种有用信息。光子计时测距成像技术的潜在应用包括先进的拦截器、目标识别、自动驾驶、障碍物检测和地形测绘等。但随着阵列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系统的检测精度、线性度、动态范围等性能提升变得越来越困难,而且还带来明显的功耗、噪声和串扰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大阵列ROIC系统的应用。针对激光测距以及3D成像应用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阵列TDC型ROIC电路,实现对目标物体的主动探测三维成像。首先,为了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同时兼顾功耗、成本、时序控制等约束条件,本文基于时钟驱动型ROIC架构,设计了一种两段式局部共享型时间数字转换阵列电路(Time-to-Digital converter,TDC),高段为像素独享的11bit周期计数型TDC,实现对时间间隔的粗计数;低段为各像素共享的1bit相位细分辨型TDC,实现对时钟相位的细分辨,从而满足高精度宽量程的应用要求。其次,通过优化电路逻辑,改善电路性能,如将DFF对瞬态相位的动态采样变成TG+DFF的复合结构采样模式,通过降低复合结构的建立保持时间,极大的降低了段间误码的出现概率。最后,版图物理设计在精简面积的前提下侧重抑制寄生效应,提高关键路径的延迟匹配,如选用适合于多电源系统的梳状电源网络布线方式。外部引入的电源线/地线布局在版图两侧,从阵列两端同时为像素供电,抑制了电源电压的跌落,提高了ROIC芯片的稳定性。本文基于TSMC 0.18μm标准CMOS工艺和Cadence EDA工具完成ROIC系统的搭建、版图设计、前后仿真和流片验证。测试结果表明,在1.8/5V电源电压、500MHz高频计数时钟、50MHz低频传输时钟、20kHz帧频以及常温27℃条件下,ROIC系统可获得1ns的时间分辨率、4μs的测试时间量程、-0.15LSB0.15LSB的微分非线性DNL、-0.3LSB0.32LSB的积分非线性INL和约490mW的功耗,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基本满足设计指标的要求。最后利用3D成像接收机进行三维成像实验,获取目标的强度信息和距离信息,实现被测物体的3D成像。
高臣臣[3](2018)在《通用存储器控制器IP核的物理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集成电路飞速发展,芯片的工艺特征尺寸已经缩小至纳米级别,带来了很多新的挑战。频率的提高和多模式多端角加大了时序收敛的复杂度,尺寸太小物理验证变得困难,功耗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本论文对新出现的物理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本设计基于GF 14nm FinFET工艺,使用Synopsys公司的系列工具对AMD Vega GPU芯片中通用存储器控制器模块进行了逻辑综合和物理设计,本设计是约有77.9万逻辑单元的数字模块,该存储控制器用来控制显示模块和存储模块内的SDRAM读写数据。论文主要完成了模块级别的逻辑综合、P&R、静态时序分析和ECO四部分内容,其中P&R包括布局规划、电源规划、标准单元放置、时钟树综合、布线等,P&R是本论文的重点。综合过程中针对出现的与物理实现过程中时序匹配较差的问题,使用了DCT综合,DCT结合了物理实现中的布局信息,加快了综合的时序收敛。同时为了优化功耗,在综合时插入了门控时钟单元。在物理实现中,本论文给出了基于数据流布局规划方法、物理单元插入方法、合理的电源规划方法,其中摆放宏单元的方法做了重点介绍。在标准单元放置过程中,采用了层次化布局方法,完成基于布线拥塞和时序优化进行的标准单元摆放工作。同时,设计了多源时钟树代替传统的时钟树来收敛时序,分析了模块内部时钟源点数和时钟树性能的关系,也介绍了时钟树设计中时钟传播延迟、时钟树偏斜、时钟转换时间、时钟不确定性、时钟树级数、时钟树缓冲器类型和控时钟单元克隆、合并相关问题。针对布线过程中遇到的布局布线拥塞、串扰、功耗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在DFM中,使用了多通孔置换了单通孔,插入了填充单元和金属填充物来提高制造良率。在静态时序分析中,介绍了本项目需要完成时序收敛的模式和约束sdc,对比了OCV、AOCV和POCV的优缺点,进行了最终版P&R的静态时序分析,结果在可修复范围之内。遗留的时序和物理规则问题在ECO过程中得到解决,其中建立时间修复主要通过修改单元的尺寸和替换单元阈值的方法,保持时间修复主要通过插入缓冲器增加延时的方法,DRC修复通过置换通孔、调整跳线、调整金属面积的方法完成。最后使用Calibre完成了严格的DRC和LVS检查,使用Prime time完成了严格的时序检查,导出了可以流片的GDS。其中UMCUCLK主时钟和SOCCLK主时钟的频率达到1.32GHz,该模块的总功耗为103mW,达到了预期目标。
张小波[4](2016)在《硅基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相控阵雷达、GSM/CDMA/LTE、WiFi以及Bluetooth为代表的一系列军用和民用产品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当前,无线通信系统正朝着高性能、低成本和高集成度的方向发展。低噪声放大器作为无线通信系统射频模拟前端的关键模块之一,其噪声、功率增益、线性度和电压驻波比等参数指标直接影响整个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由于硅基工艺低成本、高集成度等优点,基于硅基工艺设计制备低噪声放大器成为射频领域的研究热点。这对高性能、低成本的无线通信产品的开发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硅基工艺的射频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展开研究,在分析硅基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针对SiGe BiCMOS和CMOS两种工艺条件,对基于HBT和NMOS晶体管的低噪声放大器的噪声特性、电路拓扑结构及电路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1、基于IBM 0.18μm Si Ge Bi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应用于Ku波段相控阵雷达系统的低噪声放大器。根据系统指标要求,选取了两级共射-共基(cascode)结构的级联电路。第一级在共射极引入简并电感以优化噪声性能,第二级主要用于提高功率增益和线性输出功率。为了提高线性度,本文充分考虑HBT的整流作用,在不增加芯片面积和复杂度的情况下,引入线性补偿偏置电路提高放大器的线性度。仿真结果表明,在电源电压3.3V时,噪声系数低于4dB,功率增益大于22dB。在中心频率16.5GHz处,1dB压缩大于6.5dBm。与采用传统电阻分压偏置的放大器相比,本文设计放大器的1dB压缩点功率增大了一倍。2、针对我国TD-LTE无线通讯的通信频带,分析比较了几种CMOS工艺下的噪声优化方法,提出了一种在功耗约束条件下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匹配的方法。基于UMC 0.18μm CMOS工艺设计了一款两级cascode级联结构的低噪声放大器,并完成了电路原理图设计、版图绘制和流片。仿真结果表明,当电源电压为1.8V时,放大器的工作频率范围在2575-2635MHz内,噪声系数小于2.2dB,功率增益大于25dB,且输入输出匹配良好。
崔相臣[5](2014)在《某大型卫星电磁兼容性设计与验证》文中研究表明电磁兼容(EMC)是一门研究抑制干扰的科学,电磁干扰是EMC研究的核心,对于卫星来说,绝大多数电磁干扰是由星上干扰源引起的。某大型卫星载荷开机工作时功耗达上万瓦,卫星集中了X频段载荷天线和数传天线、Ka频段中继天线、S频段测控天线、L频段导航接收天线以及各种电子仪器设备和部件,在有限的面积和容积内,存在着大功率发射链路、高灵敏接收链路和高速数字处理电路等复杂的电子系统和无线收发系统,大功率脉冲工作方式和星上电源母线负载的频繁变化,使得在频谱密集、电磁环境复杂的有限空间内,电子设备的工作极易受到来自各种途径的干扰。为保证星上所有电子设备能协调工作,必须进行严格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验证。本课题针对整星装载多频段天线、载荷大电流脉冲工作的工作模式,开展卫星电磁兼容性试验技术研究,在星上产品抗空间环境辐射、构型布局优化设计、整星接地、电缆网抗干扰性能等关键方面展开分析工作,完成对卫星EMC的优化设计,并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电磁兼容性验证技术,确保卫星在轨长寿命期内高可靠运行。
翟军[6](2014)在《吸纳电流建模和IR Drop的估算》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集成电路芯片的设计进入到纳米技术阶段,电源网络设计和分析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电源网络中诸多的设计问题易于引起电路逻辑功能错误,进一步可能引起致命问题,即芯片烧毁。高效的电源网络分析技术不仅为电源网络设计的正确性提供有效的验证,而且为电源网络进一步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基础和指导。本文提出了芯片物理级电路模块吸纳电流建模方法、节点电压降估算方法以及电源网络布线面积优化方法。针对电源网络模型,引入建立了物理级电路模块吸纳电流模型,建立了改进节点方程(MNA),在保证电压降满足已有约束的前提下,采用共轭梯度法进行求解,提出了有方向选择的增量式优化方法,实现电源网络布线面积的优化。所提出的方法用标准测试电路进行测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展开:1.针对物理级电路模块吸纳电流建模问题,根据电路模块的输入输出,提出了结合电路模块面积和开关活动性,并引入随机函数的自上而下的吸纳电流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吸纳电流模型比传统的电流模型更符合实际芯片内电流的分布情况,然后将其应用于电源网络中进行节点电压降的估算,可使节点电压的波动程度更小。2.针对电源网络节点电压降估算问题,如果采用节点电压分析方法(MNA)求解的矩阵不是稀疏正定矩阵,如此算法在矩阵的求逆过程时间以及精度上都失去了原有的优势。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把供电引脚作为节点引入到MNA方程中,生成稀疏正定对称矩阵,然后利用共轭梯度法对节点电压方程进行求解的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减少了求解的迭代次数,节省了时间。3.针对多电压电源网络拓扑结构优化问题,提出了有方向选择的增量式优化方法,根据电源网络中电流密度的分布情况以及最大节点电压降的位置,以初始电源网络作为基础,有方向的选择电源线条数的增加并倍数调整节点电压降大区域的电源线宽度。实验结果表明,不仅能够有效地实现电源网络布线面积的优化,而且提升了算法的速度。
崔庆博[7](2010)在《电路中电源/地网络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集成电路工艺的发展,集成电路的规模变得日益庞大,然而其工艺的特征尺寸在不断的减小,芯片的集成度、复杂度和工作频率快速提高,电源/地网络分析的可靠性在电路设计中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深度亚微米技术的高速发展也使得功率传输噪声不可忽略,因为电源线压降过大也会导致芯片内部逻辑错误,因此在分析P/G网络时要将以上问题作为约束条件来认真考虑,让其在保障正常供电的前提下对布线作了最大的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在本文中,研究了一种电源/地网络(Power/Ground network, P/G)分析的EKOS (Extended Krylov Of Subspace,扩展Krylov子空间)优化算法。EKOS优化技术是一项有效的模拟方法,将被广泛的应用在电源/地网络分析中。与现有的随机行走算法相比,这种新的算法能够估算出瞬态反应,能够快速产生稳定的结果,因此该研究具有实用的研究意义。本文先对电源/地网络噪声问题进行了可靠性分析,明确了电源/地网络的研究内容,并且对现有的降低电源/地网络电压降算法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这些算法的优点和缺点,最后引入EKOS方法。在EKOS设计过程中,首先研究了一类非常有效的大型线性代数方程组解法,如Krylov子空间算法;在此基础上,把电源/地网络分析应用到了扩展Krylov子空间算法,把大规模的电源/地网络简化成易于求解的系统,再把结果返回到原系统中。有效的达到电源/地网络分析的目的。同时本文提出的EKOS算法,已经用C++语言进行编程实现,程序的运行结果表明通过对已有的电路的分析和优化,EKOS完全达到了对电源/地网络的优化的目的。
苏浩航[8](2008)在《深亚微米VLSI电源/地线网络信号完整性主要问题的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深亚微米/超深亚微米技术的发展,对高性能、低功耗IC设计的需求与日俱增。高性能、低功耗IC设计的特点使得晶体管特征尺寸越来越小、芯片功能越来越复杂、电源供电电压越来越低。这些新的特点造成电源/地线网络规模巨大且结构复杂,因此电源/地线信号完整性成为当前深亚微米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中一个引人注目的关键问题。电源/地线网中的信号完整性问题主要由以下噪声源引起:IR-drop、Ldi/dt-drop、LC振荡、地反弹和电迁移效应,这些效应导致电路开关速度降低,甚至电路功能失效,芯片寿命减短。因此,电源信号完整性的研究对芯片能实现正确的功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1)判断芯片中产生逻辑错误或逻辑功能失效的具体位置预测芯片的性能;(2)为版图设计中布局布线的优化奠定基础,提高整个芯片的性能。目前对电源/地线网络的分析验证主要存在以下困难:(1)电源/地线网络规模巨大,有数百万到上亿个顶点规模,目前现有的专门的分析工具根本不可能完成全芯片的分析;(2)网络存在多个非线性开关器件,导致电源/地线网络为非线性网络,增加了分析的难度;(3)网络中电压和电流的分布依赖于处理器的指令,为动态值。所以,寻找新的分析方法成为目前电源/地线网络研究的热点。目前,电源/地线网络分析主要是在求解速度、计算精度和CPU占用内存三方面进行折。本课题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具体工作:1.在VLSI电源/地线网络物理拓扑结构的基础上,研究了引起电源/地线网络中的信号完整性问题的噪声源和电源/地线网络分析和设计的关键问题,研究了电源/地线网络等效模型的建构。2.总结了国内外主要的电源/地线网络的分析方法并且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可求解节点数和计算速度等。分析了目前分析电源/地线网络的信号完整性主要的几种方法存在的缺陷。研究了电源/地线网络的压缩和分割的方法,提出了有效的网络压缩的方法,加快分析时的计算速度。3.研究了电源/地线网络方程组超大规模稀疏矩阵的存储方法,提出采用行索引的一维稀疏存储结构对电源/地线网络的大规模稀疏系数矩阵进行压缩处理,仅存储了系数矩阵中的非零元素,无需存储零元素,减小了内存的需要,提高了计算速度的提高。4.在压缩存储的基础上,针对网络本身的特点,提出了改进式Krylov-Subspace迭代算法,将BCG与BiCGStab算法引入电源/地线网络的分析中,并取得了很好的计算结果。实验数据表明本文算法适用于分析规模日益增大的微处理器中的电源/地线网络的静态和瞬态的分析。5.深入研究了随机游走算法在电源/地线网络中的应用,对电源/地线网络进行了静态分析进行了大量的模拟。提出了利用网络的拓扑的特点,将电源/地线网络简化和压缩,加快了超大规模电路的静态分析速度。在瞬态分析中,针对随机游走算法中的缺点,提出部分随机游走方法;根据在电源/地线网络瞬态分析中随机游走算法具有区域特性,提出分块计算;提出新的游走结束判定方法和提出链表加速方法。实验结果证明改进随机游走算法完全可以应用于VLSI或ULSI的电源/地线网络的静态的局部分析和瞬态全网分析中。
李瑞祥[9](2007)在《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数字基带系统的低功耗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射频识别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自动、准确、便捷获取相关信息的技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射频识别的应用领域日益扩大,并将成为未来信息社会建设的一项基础技术。然而,能否实现低功耗直接制约着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低成本的市场要求,增大识别距离的性能要求等等,使得射频识别技术的低功耗研究显得越来越迫切。本论文系统的论述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分类组成,对低功耗设计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真实有效的仿真和验证平台,可以借此观察低功耗设计在芯片中的运行情况。并对低成本低功耗的标签芯片的数字基带部分实现中的关键技术与设计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解决方案。首先,对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进行了研究,详细介绍了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组件和模型,并针对其侧重点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另外,介绍了影响射频识别系统发展的因素之一——射频识别系统的标准。其次,为降低标签芯片成本及提高标签芯片性能,研究了标准CMOS工艺低功耗的来源,分析了不同层次的功耗估计平台,为低功耗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根据ISO/IEC18000-6射频识别标签标准性能指标要求,建立了数字基带系统模型。针对不同模块设计要求,优化并实现了无源标签芯片原型。最后,提出了RFID标签数字基带系统实现的低功耗设计优化方案。整体系统采用动态功耗管理技术;在乘法器的设计中,比较了有无操作数隔离的不同功耗效果;利用状态机低功耗编码实现了有限状态机的低功耗设计;对流水线操作了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介绍了门控时钟的操作方法。通过功耗分析工具Power Compiler的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基本上实现了低功耗的设计要求。
满进财[10](2007)在《VLSI P/G网的瞬态IR-drop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半导体制造工艺、EDA工具和VLSI设计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速度越来越高,集成度越来越大。这种趋势导致电源/地线网(P/G网)上产生电压降(IR-drop)。过大的电压降会导致电源电压波动、噪声容限减小、逻辑门延迟增加、开关速度降低、产生逻辑错误甚至逻辑功能失效。由于P/G网网络规模巨大,通用的电路模拟工具根本不可能完成对P/G网IR-drop的分析。因此,对P/G网的研究已经成为国际上关注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随机游走算法和P/G网电导矩阵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应用于VLSI P/G网瞬态IR-drop分析中的随机游走算法。首先,将整个P/G网划分为三个部分:求解区,临近区和非临近区。重复划分线网,直到求解出整个线网。其次,瞬态分析中采用加速方法,只在第一个时间点进行游走,其他时间点重复利用第一次游走的记录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计算精度很高,计算速度远远优于传统的随机游走算法,CG(共轭梯度)法和ICCG(不完全Cholesky分解共轭梯度)法。
二、Mesh-Tree两级层次结构P/G网布线优化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esh-Tree两级层次结构P/G网布线优化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列车运行状态监测数据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列车运行状态监测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列车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列车无线传输架构及关键技术 |
2.1 高速列车运行状态监测对象概述 |
2.2 列车监测对象选取 |
2.2.1 列车制动系统监测 |
2.2.2 列车走行部监测 |
2.2.3 列车轴温监测 |
2.2.4 列车牵引电机电压电流监测 |
2.3 列车无线传输拓扑结构分析 |
2.3.1 列车无线传输网络整体架构 |
2.3.2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拓扑结构分析与设计 |
2.4 列车无线传输技术 |
2.4.1 LoRa无线传输技术 |
2.4.2 4G和WiFi无线传输技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车载无线监测终端的硬件实现 |
3.1 车载无线监测终端硬件整体设计 |
3.2 监测信息采集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3.2.1 压力采集硬件电路 |
3.2.2 加速度采集硬件电路 |
3.2.3 轴温采集硬件电路 |
3.2.4 电压电流采集硬件电路 |
3.3 信息存储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3.4 信息传输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3.4.1 LoRa无线信息传输模块硬件电路 |
3.4.2 4G信息传输硬件电路 |
3.4.3 WiFi信息传输硬件电路 |
3.5 主控制核心单元硬件电路设计 |
3.6 硬件电路可靠性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列车运行监测数据传输设计 |
4.1 系统无线传输网络构建 |
4.2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通信组网设计 |
4.2.1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通信流程 |
4.2.2 车载无线监测节点通信方式设计 |
4.2.3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TDMA时隙确立 |
4.3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通信建立 |
4.3.1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命令发布 |
4.3.2 采集节点与路由节点通信建立 |
4.3.3 路由节点与汇聚节点通信建立 |
4.3.4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时钟校时 |
4.4 网络通信协议设计 |
4.4.1 网络通信协议总述 |
4.4.2 勤务帧结构设计 |
4.4.3 车载数据帧结构设计 |
4.4.4 车载应答帧结构设计 |
4.4.5 车地通信数据帧结构设计 |
4.4.6 车地应答帧帧结构设计 |
4.5 车地无线传输通信方案 |
4.5.1 车地无线传输模块切换软件设计 |
4.5.2 无线数据发送软件设计 |
4.6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节点软件移植 |
4.6.1 软件开发平台 |
4.6.2 网络节点操作系统移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测试实验与结果分析 |
5.1 系统硬件测试 |
5.2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测试 |
5.2.1 无线节点LoRa通信距离测试 |
5.2.2 无线节点LoRa穿透能力测试 |
5.2.3 车载无线监测网络组网测试 |
5.3 车地无线数据传输测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LoRa电路图 |
附录B 车载终端部分原理图 |
附录C 测试实物图 |
附录D 部分核心代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基于阵列TDC的红外传感读出电路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与设计指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设计指标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阵列TDC型ROIC系统设计原理 |
2.1 红外传感读出原理 |
2.1.1 单光子APD工作原理 |
2.1.2 数字式TDC时间量化原理 |
2.1.3 激光测距成像原理 |
2.2 阵列TDC型ROIC性能表征 |
2.2.1 系统分辨率与精度 |
2.2.2 非线性特性 |
2.2.3 面积与功耗 |
2.2.4 填充系数 |
2.3 阵列TDC型ROIC架构与时序设计 |
2.3.1 阵列TDC型ROIC架构 |
2.3.2 阵列TDC型ROIC架构设计 |
2.3.3 阵列TDC型ROIC时序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阵列TDC型ROIC关键电路设计 |
3.1 关键模块电路设计 |
3.1.1 TSPC电路 |
3.1.2 时序控制电路 |
3.1.3 同步信号模块 |
3.1.4 数据输出接口模块 |
3.1.5 局部共享型两段式TDC电路 |
3.2 阵列电路设计 |
3.2.1 单像素电路 |
3.2.2 像素阵列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仿真验证和版图设计 |
4.1 系统仿真环境与条件 |
4.2 读出电路系统前仿真 |
4.2.1 系统功能验证 |
4.2.2 系统性能验证 |
4.3 读出电路系统版图设计 |
4.3.1 电源网络设计 |
4.3.2 关键模块版图设计与后仿验证 |
4.3.3 系统版图布局与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芯片测试验证与结果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系统测试验证 |
5.2.1 激励信号测试 |
5.2.2 系统功能测试 |
5.2.3 系统性能测试 |
5.2.4 接口电路测试 |
5.2.5 性能对比与结果分析 |
5.3 系统成像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 |
(3)通用存储器控制器IP核的物理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工作安排 |
第二章 通用存储器控制器介绍与逻辑综合 |
2.1 通用存储器控制器模块介绍 |
2.2 主要工具介绍 |
2.3 综合 |
2.3.1 综合过程 |
2.3.2 综合面临的挑战 |
2.3.3 DCT综合 |
2.3.4 综合结果 |
2.4 半定制物理实现过程 |
2.4.1 P&R |
2.4.2 时序验证 |
2.4.3 物理验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通用存储器控制器物理实现 |
3.1 布局规划 |
3.1.1 创建mw_lib |
3.1.2 摆放Macro |
3.1.3 插入物理单元 |
3.1.4 设置电源网络 |
3.2 标准单元放置 |
3.2.1 Place参数 |
3.2.2 Place过程 |
3.3 时钟树综合 |
3.3.1 CTS的目标 |
3.3.2 CTS主要参数 |
3.3.3 时钟树综合 |
3.3.4 多源时钟树 |
3.3.5 门控时钟 |
3.4 布线 |
3.4.1 先进工艺布线 |
3.4.2 布线过程 |
3.4.3 串扰噪声 |
3.4.4 修复噪声的方法 |
3.4.5 DFM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通用存储器控制器模块静态时序分析 |
4.1 PVT环境 |
4.2 时序约束 |
4.3 时序减免 |
4.3.1 OCV |
4.3.2 AOCV |
4.3.3 POCV |
4.4 P&R的STA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通用存储器控制器模块ECO修复 |
5.1 ECO修复方法 |
5.1.1 修复建立时间方法 |
5.1.2 修复保持时间方法 |
5.1.3 修复时序设计规则违例 |
5.1.4 物理规则违反修复 |
5.2 修复结果 |
5.2.1 时序相关的检查 |
5.2.2 物理相关的检查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硅基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无线收发机简介 |
1.3 低噪声放大器简介 |
1.4 低噪声放大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论文研究工作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硅基工艺低噪声放大器设计基础 |
2.1 噪声分析 |
2.1.1 热噪声 |
2.1.2 散粒噪声 |
2.1.3 闪烁噪声 |
2.1.4 爆米花噪声 |
2.1.5 MOS噪声模型 |
2.2 低噪声放大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2.2.1 噪声系数 |
2.2.2 1dB压缩点 |
2.2.3 三阶交调点(IP3) |
2.2.4 增益和S参数 |
2.2.5 稳定性 |
2.3 低噪声放大器的电路结构 |
2.3.1 源简并电感型共源放大器 |
2.3.2 输入端并联电阻的宽带放大器 |
2.3.3 共栅放大器 |
2.3.4 并联-串联反馈放大器 |
第三章 SiGe Bi 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 |
3.1 电路图 |
3.2 工艺分析 |
3.3 噪声优化 |
3.3.1 最优集电极电流密度 |
3.3.2 晶体管的尺寸 |
3.3.3 低噪声放大器的第一级电路设计 |
3.4 线性补偿偏置电路 |
3.5 共射-共基结构的稳定性 |
第四章 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设计 |
4.1 噪声优化 |
4.2 低噪声放大器原理图的设计 |
第五章 低噪声放大器版图设计与仿真测试 |
5.1 版图设计概述 |
5.1.1 天线效应 |
5.1.2 闩锁效应 |
5.1.3 金属走线承载电流能力 |
5.1.4 寄生参数 |
5.2 SiGe Bi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版图及后仿真测试结果 |
5.2.1 SiGe Bi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版图 |
5.2.2 SiGe Bi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后仿真 |
5.3 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版图及后仿真结构 |
5.3.1 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版图 |
5.3.2 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的后仿 |
5.3.3 CMOS工艺低噪声放大器芯片图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某大型卫星电磁兼容性设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 |
1.2 相关领域发展历史 |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卫星电磁兼容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卫星电磁兼容的研究现状 |
1.4 卫星电磁兼容管理的重要性 |
1.5 本文主要工作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电磁兼容的基本原理 |
2.1 电磁环境 |
2.2 电磁干扰三要素 |
2.2.1 干扰源 |
2.2.2 敏感源 |
2.2.3 耦合途径 |
2.3 电磁干扰控制 |
2.4 电磁兼容基本术语 |
2.5 电磁兼容性 |
2.6 电磁兼容性对卫星的影响 |
第三章 某大型卫星的电磁兼容预测和分析 |
3.1 卫星系统内EMC预测和分析 |
3.2 卫星系统间EMC预测和分析 |
3.3 电磁兼容预测和分析的数学模型 |
3.4 电磁兼容预测和分析的软件 |
3.5 某大型卫星电磁兼容预测和分析 |
3.6 小结 |
第四章 某大型卫星的电磁兼容设计 |
4.1 卫星EMC设计的基本原则 |
4.2 卫星EMC设计的基本内容 |
4.2.1 接地和搭接设计 |
4.2.2 布线设计 |
4.2.3 屏蔽设计 |
4.2.4 信号接口设计 |
4.2.5 电源品质要求 |
4.2.6 设备浪涌电流要求 |
4.2.7 构型布局设计 |
4.2.8 频率控制设计 |
4.2.9 特殊功能部件EMC设计 |
4.3 卫星在电磁环境中的主要考虑因素 |
4.4 卫星EMC设计案例分析 |
4.4.1 地址线噪声引起的辐射发射 |
4.4.2 浪涌电流过大导致产品无法工作 |
4.4.3 浪涌保护设计要注意“协调” |
4.5 卫星EMC管理设计 |
4.5.1 卫星EMC管理组织机构的建立 |
4.5.2 卫星EMC控制计划 |
4.5.3 型号研制各阶段EMC工作策划 |
4.5.4 卫星EMC试验计划 |
4.6 小结 |
第五章 某大型卫星电磁兼容试验验证 |
5.1 设备级和分系统电磁兼容试验 |
5.1.1 试验项目 |
5.1.2 试验原则 |
5.2 整星级电磁兼容试验 |
5.2.1 试验项目 |
5.2.2 试验结果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 |
6.2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6)吸纳电流建模和IR Drop的估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传统吸纳电流模型和单供电网络 |
1.2.2 基于多电压的电源网络设计 |
1.2.3 多电源网络拓扑结构 |
1.3 论文的结构和安排 |
2 吸纳电流模型和多供电网络 |
2.1 吸纳电流模型 |
2.1.1 固定电流模型 |
2.1.2 基于面积的电流模型 |
2.1.3 时变电流模型 |
2.2 多电压技术 |
2.3 电源网络模型 |
2.3.1 线段上的电路模型 |
2.3.2 电源网络的电路模型 |
2.4 IR Drop 分析 |
2.4.1 IR Drop |
2.4.2 IR Drop 分析的意义 |
2.4.3 减小 IR Drop 的方法 |
2.5 电源限制 |
2.5.1 电压降限制 |
2.5.2 电迁移 |
2.5.3 电流密度限制 |
2.5.4 电源线宽度限制 |
2.6 本章小结 |
3 吸纳电流建模及 IR Drop 的估算 |
3.1 基于面积和开关活动性的吸纳电流模型计算 |
3.1.1 提出的吸纳电流模型 |
3.1.2 具体实例 |
3.2 节点电压矩阵方程建立 |
3.2.1 节点电压法 |
3.2.2 稀疏矩阵存储方法 |
3.2.3 节点电导矩阵和电流源向量的生成 |
3.3 节点电压方程求解 |
3.3.1 节点电压方程特性 |
3.3.2 矩阵求解技术 |
3.3.3 预处理共轭梯度法 |
3.4 电压降调整 |
3.5 算法描述 |
3.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3.6.1 吸纳电流模型与电压降曲线比较 |
3.6.2 MCNC 标准电路测试结果 |
3.7 本章小结 |
4 基于电压岛的电源网络拓扑结构优化 |
4.1 电源网络拓扑结构介绍 |
4.2 电源网络分析方法 |
4.3 电源网络拓扑结构优化 |
4.3.1 问题描述 |
4.3.2 目标函数 |
4.3.3 约束条件 |
4.3.4 提出的优化算法 |
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5.1 主要工作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7)电路中电源/地网络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电源/地网络分析方法的介绍 |
1.1.1 集成电路工艺技术的发展概括 |
1.1.2 集成电路的布线技术 |
1.1.3 集成电路噪声的分析 |
1.1.4 电源/地网络分析的必要性 |
1.2 电源/地网络分析的现状 |
1.3 论文结构 |
2 电源/地网络分析方法和设计 |
2.1 电源/地网络布线概述 |
2.2 电源/地网络分析的主要内容 |
2.3 电源/地网络分析方法 |
2.3.1 电源/地网络分析方法的介绍 |
2.3.2 随机行走法 |
2.4 现有电源/地网络分析方法的优缺点 |
2.5 本章小结 |
3 电源/地网络及其路径的构建 |
3.1 电源/地网格布线的问题 |
3.2 电源/地网络布线问题的转化 |
3.2.1 网格路径图的构建原则 |
3.3 无网格格式的构建模型 |
3.3.1 无网格布线模式的讨论 |
3.3.2 无网格路径图的构建 |
3.4 本章小结 |
4 Krylov子空间算法的研究 |
4.1 Krylov算法的基本概念 |
4.2 Krylov子空间算法的基本分类 |
4.2.1 正交化算法 |
4.2.2 正交投影算法 |
4.3 如何扩展Krylov子空间 |
4.3.1 扩展的基本原理 |
4.3.2 扩展的一个例子 |
4.4 基于二次投影的多输入多输出算法 |
4.4.1 Block SAPOR算法 |
4.4.2 Block SAPOR与行主流矩阵匹配类降阶算法的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5 EKOS的优化设计技术 |
5.1 EKOS的基本原理和理论 |
5.2 电源/地优化算法 |
5.2.1 问题描述 |
5.2.2 代价函数的构造 |
5.2.3 算法分析 |
5.3 多源线性电路降序分析法的EKOS法 |
5.3.1 电源网格的分析方法 |
5.3.2 扩展Krylov子空间法 |
5.4 随机行走法的EKOS法 |
5.4.1 阻抗网络中的随机行走法 |
5.4.2 基于分析算法的随机行走EKOS |
5.5 PGSIM算法思想及其实现 |
5.6 程序输入/输出参数和代码实现 |
5.7 实验结果 |
5.8 本章小结 |
6 总结和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8)深亚微米VLSI电源/地线网络信号完整性主要问题的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VLSI CAD 技术的发展 |
1.2 VLSI 后端互连设计的分类 |
1.3 电源/地线网络信号的完整性分析验证的重要性和存在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电源/地线网络完整性分析概述 |
2.1 电源/地线网络设计简介 |
2.1.1 VLSI 电源/地线网络的基本拓扑结构 |
2.1.2 电源/地线网络设计的关键问题 |
2.1.3 电源/地线网络分析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
2.2 电源/地线网络IR-DROP 分析 |
2.2.1 IR-drop 分析简介 |
2.2.2 IR-drop 分析意义 |
2.2.3 减小电压降方法 |
2.3 电源/地线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 |
2.3.1 电源网参数提取 |
2.3.2 单元电流提取 |
2.3.3 电源/地线网络数学模型的建立方法 |
2.4 各类电源/地线网络分析方法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超大规模电源/地线网络的分割和压缩方法 |
3.1 分治策略 |
3.2 基于层次化电源/地线网络分析方法 |
3.2.1 子网划分与宏模型的建立 |
3.2.2 全局网的求解 |
3.3 电源/地线网络的压缩 |
3.3.1 网络的串联压缩 |
3.3.2 网络的并联压缩 |
3.2.3 Y→▽形电路的转换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电源/地线网络分析中的Krylov-Subspace 迭代算法 |
4.1 电源/地线网络方程组特征矩阵特性 |
4.2 超大规模稀疏矩阵的存储 |
4.2.1 大型稀疏矩阵按行索引的一维稀疏存储模式 |
4.2.2 电源/地线网络稀疏矩阵的行索引存储 |
4.3 超大规模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
4.3.1 直接法 |
4.3.2 迭代法 |
4.4 电源/地线网络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4.4.1 最速下降法 |
4.4.2 CG 法 |
4.4.3 ICCG 法 |
4.4.4 BCG 法 |
4.4.5 BiCGStab 法 |
4.5 实验结果和讨论 |
4.5.1 静态分析结果比较和讨论 |
4.5.2 瞬态分析结果比较和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电源/地线网络分析中随机游走算法 |
5.1 静态分析的随机游走算法 |
5.1.1 传统随机游走算法 |
5.1.2 实验结果分析比较和讨论 |
5.1.3 静态分析中的加快计算速度的方法 |
5.2 瞬态分析的随机游走算法 |
5.2.1 瞬态分析的随机游走算法 |
5.2.2 改进的随机游走算法 |
5.2.3 实验结果和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录用发表论文情况 |
(9)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数字基带系统的低功耗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无线射频识别系统的理论基础 |
2.1 RFID 的工作原理 |
2.2 RFID 系统的基本组件 |
2.2.1 阅读器 |
2.2.2 标签 |
2.2.3 天线 |
2.3 射频识别系统的模型 |
2.4 射频识别系统的分类 |
2.5 射频识别系统的标准 |
2.5.1 标准体系 |
2.5.2 ISO/IEC 18000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功耗技术分析与设计方法 |
3.1 低功耗技术的研究意义 |
3.2 低功耗技术的研究现状 |
3.3 CMOS 电路的功耗来源 |
3.3.1 跳变功耗 |
3.3.2 短路功耗 |
3.3.3 漏电功耗 |
3.4 低功耗设计方法 |
3.4.1 功耗估计 |
3.4.2 功耗优化 |
3.5 功耗估计平台 |
3.5.1 体系结构的功耗估计平台 |
3.5.2 综合仿真阶段的功耗估计平台 |
3.5.3 晶体管级的功耗估计平台 |
3.5.4 FPGA 功耗估计平台 |
3.5.5 实片测试平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标签数字基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1 时钟数据恢复模块的设计 |
4.1.1 检测同步头 |
4.1.2 采样时钟的产生 |
4.2 解码模块的设计 |
4.3 编码模块的设计 |
4.4 CRC 校验模块的设计 |
4.5 状态机的设计 |
4.5.1 状态机的实现 |
4.5.2 防冲突算法介绍 |
4.6 读写模块的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功耗标签数字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
5.1 动态功耗管理 |
5.2 操作数隔离 |
5.2.1 操作数隔离的原理 |
5.2.2 乘法器操作数隔离的实现与仿真分析 |
5.3 并行处理 |
5.3.1 并行设计 |
5.3.2 流水线设计 |
5.3.3 CRC 校验中流水线操作的应用 |
5.4 有限状态机编码 |
5.4.1 有限状态机的描述 |
5.4.2 状态编码的迁移概率与功耗 |
5.4.3 状态机低功耗编码 |
5.4.4 状态机的实现与仿真分析 |
5.5 门控时钟 |
5.5.1 门控时钟设计简述 |
5.5.2 门控时钟设计的仿真分析 |
5.5.3 标签数字电路系统中的门控时钟设计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VLSI P/G网的瞬态IR-dro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P/G网研究的意义 |
1.2 P/G网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现状 |
1.2.1 P/G网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P/G网IR-drop分析的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P/G网IR-drop分析方法综述 |
2.1 各类P/G网IR-drop分析方法简介 |
2.1.1 基于网络划分的嵌套式层次化分析方法 |
2.1.2 基于类多网格技术的分析方法 |
2.1.3 基于预优共轭梯度法的分析方法 |
2.1.4 Mesh与Tree相结合结构的P/G网分析方法 |
2.1.5 FDTD法 |
2.1.6 折叠法 |
2.2 各类P/G网分析方法比较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P/G网IR-drop分析模型 |
3.1 P/G网的拓扑结构 |
3.2 P/G网信号完整性中的主要噪声源 |
3.3 P/G网IR-drop分析中的等效模型 |
3.3.1 P/G网IR-drop分析的步骤 |
3.3.2 P/G网IR-drop分析的数学模型 |
3.4 P/G网线性方程组特征矩阵特性 |
3.5 P/G网特征矩阵存储结构 |
3.6 P/G网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3.6.1 最速下降法 |
3.6.2 CG法 |
3.6.3 ICCG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P/G网IR-drop分析中的随机游走算法 |
4.1 随机游走算法 |
4.2 层次化随机游走算法 |
4.3 改进随机游走算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 |
5.1 实例验证 |
5.1.1 互连线寄生电容的解析模型 |
5.1.2 互连线寄生参数提取实例 |
5.2 大规模线网求解 |
5.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附录 改进随机游走算法源程序 |
四、Mesh-Tree两级层次结构P/G网布线优化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列车运行状态监测数据无线传输技术的研究[D]. 吕闪.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4)
- [2]基于阵列TDC的红外传感读出电路设计[D]. 俞向荣. 东南大学, 2018(05)
- [3]通用存储器控制器IP核的物理设计与研究[D]. 高臣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8(02)
- [4]硅基工艺低噪声放大器的研究[D]. 张小波. 天津大学, 2016(11)
- [5]某大型卫星电磁兼容性设计与验证[D]. 崔相臣.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7)
- [6]吸纳电流建模和IR Drop的估算[D]. 翟军. 宁波大学, 2014(03)
- [7]电路中电源/地网络的优化研究[D]. 崔庆博. 北京交通大学, 2010(03)
- [8]深亚微米VLSI电源/地线网络信号完整性主要问题的算法研究[D]. 苏浩航.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8(12)
- [9]无线射频识别标签的数字基带系统的低功耗设计与实现[D]. 李瑞祥. 天津大学, 2007(04)
- [10]VLSI P/G网的瞬态IR-drop分析[D]. 满进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