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PLC在一级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郝文静[1](2021)在《太原城区市政污水处理厂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微塑料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关注的环境问题。作为微塑料汇集和排放的重要场所,研究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微塑料的赋存特征,有助于梳理微塑料的来源,从而在源头控制微塑料的产生;研究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对于微塑料的削减效率,有助于为新建污水厂在保证常规指标达标的基础上,选择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更好的处理工艺;研究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水源和陆源的排放量,有助于对污水处理厂在环境中微塑料的源头作用基础数据的掌握。为研究中国内陆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赋存及去除规律,本研究以太原市汾河以西的晋阳以及汾河以东的北郊(北部)、杨家堡(中部)、汾东(南部)四个市政污水处理厂为例,通过采用浮选和消解的预处理方法对污水处理厂采集的样品的中的微塑料进行分离提取,采用体视显微镜目视观察微塑料的形貌特征,并结合傅里叶变换显微红外光谱仪分析微塑料的组成成分。研究微塑料在不同污水来源中的特征差异,以及不同处理工艺对微塑料去除的影响,并且评估最终出水和污泥对自然环境中微塑料的源头作用。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太原市区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微塑料浓度分别为晋阳11.7 n/L、北郊54.8 n/L、杨家堡10.7 n/L和汾东21.0 n/L;进水中微塑料浓度与人口密度间未发现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纤维状是进水微塑料的主要形状;对于薄膜状微塑料,在各厂进水微塑料总量中占比均低于15%;日化生活用品中常见的颗粒状微塑料仅在杨家堡污水厂被发现(占比仅为0.7%)。四个污水处理厂进水中,小于1000μm的中小尺寸微塑料占比均大于55%;透明和黑色是四个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的主要颜色;微塑料的颜色、形状及尺寸等特征参数间均无明显相关关系。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浓度的厂间差异可能与包括服务人口、服务区域面积、土地利用程度、居民生活习惯等在内的复杂因素有关。(2)对污水处理厂样品中微塑料组成成分进行整体分析发现,四个污水处理厂中的聚丙烯-聚乙烯共聚物、纤维素、聚酯和人造丝成分,占比总量均达到55%以上。在其他成分中,位于城西的晋阳污水处理厂检测出的种类较城东三个污水处理厂更为丰富,可能与该厂服务区域最广有关。微塑料的组分与服务区域内居民对于塑料材料的使用及衣物洗涤废水有关。(3)四个三级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总体去除率范围为16.15%~89.04%,平均值为62.94%,与其他研究相比去除率偏低。对各级污水处理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进行比较,厂内各级处理工艺均对微塑料起到了一定的去除效果,但削减作用主要发生在一级处理和深度处理阶段,一级处理去除率范围为42.35%~50.94%,深度处理为9.95%~68.45%;而受回流污泥中所携带大量微塑料影响,二级处理后个别水厂微塑料去除率会出现负增长现象。作为出厂水质达标保障的深度处理工艺,各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工艺对微塑料均表现出一定的削减能力,但对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去除效率表现不同。其中,其中,杨家堡的混凝沉淀工艺对纤维状去除率最高,达到79.06%,而对非纤维状的去除率呈现负增长-21.33%;晋阳系统2的过滤工艺对非纤维状去除率最高,达到81.62%,同时对纤维状去除率也高达61.56%。(4)对不同构筑对微塑料的去除进行比较,在一级处理中,沉砂池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19.23%~34.27%,沉砂池中微塑料的去除率与尺寸和形状等无明显关系。整体上,初沉池在一级处理中对于去除微塑料的贡献率低于沉砂池。在深度处理中,晋阳系统2的纤维滤池和汾东系统2中的砂滤池,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47.22%和11.91%,纤维滤池对微塑料的去除效果优于砂滤池。高效沉淀池对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去除上,纤维状的去除优于非纤维状。(5)太原市污水处理厂出水中微塑料的浓度分别为3.5~9.8 n/L,与国内其他对污水处理厂的研究相比,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剩余污泥中微塑料浓度范围为10.4~50.4 n/g干重,处于国内的中等偏高水平。在污水处理厂满负荷运行且处理后污水全部排放的情况下进行估算,每年仍有约1.74×104亿个微塑料进入自然水体;约有1.41×104亿个微塑料通过外运污泥转移到其他环境介质中。
许清河[2](2021)在《基于物联网的市政污水处理远程维护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物联网产业不断发展,技术不断地更新,将远程维护技术应用在各个行业已成为现实。传统上的污水厂地处郊区,监管手段低下,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工程师难以及时发现并维护。为解决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故障设备维护耗时长、成本高的难题,设计一套基于物联网的市政污水处理远程维护系统势在必行。首先,以市政污水处理生产工艺背景为依托对该系统进行设计。通过研究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远程维护系统的总体设计框架,阐述了远程维护系统的硬件设计:以PLC为核心控制器,其他PLC模块作为从站对污水处理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在数据采集方面,通过相应的传感器实现系统的数据采集;在远程维护系统数据传输方面,对PLC控制器与MQTT智能网关进行配置,并利用4G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传输。其次,是以市政污水处理中液压设备故障诊断为例,构建出动态GRNN模型故障观测器,利用传感器对液压设备运行过程中数据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不同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故障诊断结果,并反馈给远程维护系统,实现远程维护系统液压设备的故障诊断。最后,详细介绍远程维护系统功能界面的设计和搭建过程,实现市政污水处理远程数据监控、实时数据曲线、设备远程故障诊断、远程控制的功能开发。系统测试证明,市政污水处理远程维护系统的建立,不仅大大提高维护工程师的工作效率,降低故障的处理时间,极大地保障污水处理的生产效率。图33幅;表6个;参51篇。
刘文新[3](2020)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SBR(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它利用悬浮微生物在好氧环境下快速降解氨氮及有机物的特性,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本文首先对SBR污水处理工艺进行了阐述,对国内外SBR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及发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国内在SBR污水处理自动化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并结合中冶美利二期污水处理项目,设计了一套基于SBR污水处理技术的自动控制系统,本课题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1)广泛查阅各种文献资料,系统地了解SBR工艺技术,了解国内外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及研究现状,了解SBR污水处理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课题研究奠定了基础。(2)对SBR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工艺分析,详细了解污水调储及预处理子系统、工艺处理子系统、排泥处理子系统等3个子系统工艺流程及控制要求,确定系统规模,制定总体设计方案。(3)对SBR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完成现场控制层PLC、变频器、罗茨风机以及液位计、流量计、PH值检测分析仪、溶解氧DO检测等自动化仪表的选型。并利用西门子博途TIA对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硬件组态。(4)对SBR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进行设计,主要包括:污水预处理过程控制设计、曝气系统控制设计、PH值中和反应控制系统设计、污泥处理过程控制设计;利用博途TIA集成的WINCC组态环境完成上位机组态画面设计。(5)利用西门子S7-PLCSIM仿真环境和博途TIA对控制程序进行了仿真调试,通过信号发生器、万用表对控制柜硬件进行了调试和检测,最终达到系统设计的目的。通过本设计方案,可以实现对SBR污水处理系统实现自动控制,达到安全可靠、稳定高效运行的目的,同时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本设计在中冶美利污水处理项目中取得了预期的设计效果,项目运行良好,对同类污水处理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齐磊[4](2020)在《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文中指出全球污水处理行业的技术都在进行着快速的迭代发展,加大对污水处理技术的投入是很多国家在政策层面的要求。而在各个污水处理场站,尤其是一级A标准下的污水处理场站,反硝化深床滤池往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污水处理工艺,因为它本身就可以作为污水处理厂的其中一段流程。反硝化深床滤池的结构以及功能上都有独特的优势,例如占地面积小、工艺流程灵活、去SS/T-N/T-P效果好,运行平稳、自动化程度高等。同时,一些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历史原因,出水水质还处于一级B阶段,但由于当前水环境治理压力攀升,环保政策日益收紧,迫切需要通过提标改造工程来优化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使得出水水质满足一级A标准。本文探究了江宁某污水处理厂的提标改造工程中最重要的分项反硝化深床滤池,该提标改造工程在进出水水质和参数要求方面,根据《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进水水质以一级B标准值执行,出水水质要求以一级A排放标准来执行,同时进、出水水质指标在一定量的余量范围内来进行设定,同步消除T-N、SS和T-P(在过滤之前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微絮凝),通过外加碳源,将深床滤池转化为反硝化深床滤池,实现脱氮去除TN的功能。并在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加持下实现了无人值守,远程操作等功能。本文从厂内工艺分析、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原理工艺和其自动化控制三个方面对该工程进行探究。最终该提标改造工程不仅实现了进一步降低CODcr和BOD5,稳定保证SS、T-P、T-N达标,处理流程一定程度地简化,投资费用进一步地降低,运行费用大幅度地减少,过滤周期进一步地延长,自动化水平也相应地提高,保障了产水量及出水水质。
何光辉[5](2020)在《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工程项目针对工业园区生产企业排放的废水的集中处理进行提标改造,在充分分析水质成分的基础上,尽量运用原有构筑物,新增深度处理工艺来保证出水的稳定性。本文对提标改造的方案进行了充分的研究论证,包括排水体制论证、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论证、厂址论证、污水处理工艺论证、尾水消毒工艺论证、污泥处理处置论证及除臭工艺论证,最终采取的工艺流程为:粗格栅提升泵房→现状调节池→新增调节池→循环厌氧池→A/O池→二沉池→现状BAF池→中间水池→BAF组合池→活性焦吸附塔→次氯酸钠消毒→排放。经过提标改造后主要的成果为:(1)将BAF分为碳氧化、硝化部分和反硝化部分。新增BAF池一座,并放有专用ECM-210载体滤料。(2)在原有A/O池中投加ECM-410优势菌种及载体、O池中投加ECM-110优势菌种及载体,配套建设生物强化发酵生产单元,为生化池提供优势菌剂。(3)污泥采用低温干化工艺,将污泥含水率降至60%以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4)项目建成运营后,预计年削减量约为CODCr:821.25 t/a、BOD5:620.5t/a、SS:711.75 t/a、TN:100.375 t/a、NH3-N:73 t/a、TP:13.69 t/a。经过单机调试、单元工艺启动和组合工艺联机调试及优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后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B标准稳定提升至一级A标准。
王鸿儒[6](2020)在《大连市某污水处理厂CWSBR工艺达标改造工程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严重,加强污水的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是缓解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由此,国家提出了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污水处理厂处理的污水出水水质要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大连市某污水处理厂原设计处理水量3×104m3/d,核心处理工艺为CWSBR工艺,原设计出水水质为一级A标准。污水处理厂前期出水水质满足设计要求,但自2014年下半年始,由于进水水质逐渐恶化,严重超过原设计进水水质标准,致使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难以稳定达标。通过对处理厂近年入水水质及污水处理厂现有设施等进行调查分析,得出超标比较严重的污染物是COD、TN、NH3-N、TP等四项,其中超标最严重的是TP,并且由于污水处理厂没有深度处理间,因此当入水TP严重超标时根本无力应对。又由于污水BOD5含量低,影响生物脱氮性能,因此需要补充碳源。根据出水水质要求,结合本污水处理厂近年实际入水水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水质分析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现有的建(构)筑物和设备,提出了三种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的工艺方案。分析比选三种污水处理工艺,最终推荐污水处理厂选用处理工艺为:预处理+BIOCOS生化处理工艺+深度处理(高密度沉淀池+转盘过滤+紫外消毒)。污水处理厂改造后的出水水质浓度(按保证率90%计)COD为27mg/L、BOD5为2.63mg/L、SS为6mg/L、TP为0.35mg/L、TN为11.62mg/L、NH3-N为2.76mg/L,各类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7%、98.6%、98.4%、96.4%、86.7%及96.1%。通过对改造后的出水效果进行分析,最终可以确定此次改造工程是可行的,可以有效处理进水中的污染物,并使排放水达到设计标准。BIOCOS生化处理工艺是在活化污泥法的基础上进行研发的,其主要区别是在二沉池的利用和污泥的回流方法。该工艺应用广泛,适合新建、改建和扩建,同等规模投资最低,结构紧凑,节约土地,运行成本低。
苏利强[7](2020)在《集散控制系统在一级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水资源环境在国家各项政策支持下,取得一定的改善,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城市污水排放问题成为当期重要的研究课题,通过将集散控制系统运用在一级污水处理厂中,有效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增强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基于此,本文阐述了一级污水处理厂中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并提出一级污水处理厂中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确保城市污水排放达到排放标准。
刘梦瑶[8](2020)在《某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赋存特征与迁移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微塑料在世界各地甚至人迹罕至的南极均有被发现,微塑料污染已成为全球性污染问题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本身有一定毒性且难降解,并具有易吸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的特点,其广泛存在于生态系统中,很容易被生物误食,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污水处理厂排放是微塑料进入自然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污水处理厂中的微塑料污染进行研究,特别是针对污水处理厂现行工艺开展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和迁移规律研究对于微塑料污染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新兴的三级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具有占地面积小、出水水质高、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等优势,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是真正的环境友好型污水处理厂,是未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选取北京某三级下沉式污水处理厂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该污水处理厂内微塑料的整体赋存特征;研究了不同工艺单元对微塑料去除效果的影响,解析了污水处理厂内微塑料的迁移规律;进而根据水厂周边水系中的微塑料污染情况,探讨了污水处理厂排放对自然水体微塑料污染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北京市某下沉式污水处理厂中进水微塑料浓度为16.0 n/L(n为微塑料个数),出水微塑料浓度为1.3 n/L,去除率为91.7%;对该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整体赋存特征进行分析,污水处理厂中存在纤维、薄膜、碎片和颗粒四种形态的微塑料,以纤维形态为主;微塑料颜色以透明和蓝色为主;检出微塑料尺寸范围在0.04-4.16mm之间,尺寸较小的微塑料(≤0.5mm)比例最高;共检出十一种微塑料,最主要的三种微塑料为聚丙烯(36.6%)、聚酯(22.2%)和聚乙烯(19.8%)。该污水处理厂最终排泥中的微塑料含量为7.0×103 n/kg干污泥;污泥中存在纤维、薄膜和碎片三种形态的微塑料,以薄膜形态为主;颜色以透明为主;检出有六种不同成分的微塑料,含量最多的为聚乙烯。(2)对该污水处理厂各工艺单元中微塑料去除效果进行分析,该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27.1%,二级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60.0%,深度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率为74.1%。各工艺单元中粗格栅、膜格栅、平流沉淀池(二沉池)、高效沉淀池和超滤池对微塑料起到了去除作用,其中平流沉淀池的去除率最高,达到86.0%,而在细格栅和生化处理单元,微塑料浓度有所升高。微塑料在污水处理厂中不是从进水到出水单向流动的,在二沉池中沉淀的微塑料会随着污泥回流重新回到生化池中,造成生化池中微塑料累积;整体上污水处理厂中的微塑料呈现从污水向污泥中迁移的趋势。(3)该污水处理厂每日排放10万吨出水至城市河道,每日随着出水将有1.3×108个微塑料排放,主要成分为聚酯纤维;每日排放污泥量为200吨(含水率80%),随着污泥外运将有2.8×108个微塑料排放,是污水排放的两倍。(4)该污水处理厂周边水系的微塑料浓度范围在1.7-3.3 n/L,排放口上、下游微塑料浓度无明显增加,表明该污水处理厂出水排放并没有引起周围水系微塑料的污染浓度增加;但污水处理厂的排放令河道内微塑料的污染种类(聚酯纤维)有所增加,表明微塑料污染的复杂程度有所增加;此外,河道上游测定的微塑料浓度本底值比部分下游样品浓度略高,表明河道水体中存在其他的微塑料污染源。图73组,表6个,参考文献93篇。
王玉玺[9](2020)在《不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新兴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兴污染物是一种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和累积性的污染物,它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就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新兴污染物主要包括抗生素、雌激素、药品以及化妆品等,尽管新兴污染物的来源广泛,但大多数新兴污染物会随着污水进入到污水处理厂中,城市污水处理厂作为水循环和污染控制的重要场所,是新兴污染物向环境迁移转化的重要来源。因此,城市污水处理厂对于新兴污染物的去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MSBR、BAF、多级A/O-MBBR三个不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处理十种典型的新兴污染物,通过HPLC-MS检测它们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浓度水平,明确不同处理系统对新兴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处理系统对新兴污染物去除的影响;通过检测污泥中新兴污染物的浓度,明确污泥对新兴污染物的吸附性能;通过检测抗性细菌的浓度水平,明确抗性细菌含量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变化情况。具体内容如下:1、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优化质谱和色谱条件,建立了污水中十种典型的新兴污染物(包括抗生素、雌激素、普通类药品)的HPLC-MS检测方法。方法完成优化后,目标物的最低检出限可以达到6 ng/L。利用外标法对方法的回收率进行验证,目标物的加标回收率在82.23%-97.08%之间,标准偏差在1.53-3.47之间,方法的重复性较好,满足实验的要求。2、不同处理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研究(1)不同处理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通过分析五种抗生素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的去除效果,发现在海泊河MSBR和麦岛BAF处理系统中,对于磺胺类抗生素这种亲水性的化合物,海泊河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更有利于对它们进行去除,而对于四环素(TC)、罗红霉素(ROX)、氧氟沙星(OFL)三种易发生吸附作用的化合物来说,麦岛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的去除效果更好,特别是对ROX的去除率达到了51.9%。在二级处理中,多级A/O-MBBR系统对五种抗生素的去除效果最好。在消毒工艺中,紫外线消毒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次氯酸钠消毒。(2)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抗生素的去除研究在海泊河污水处理处理厂中,抗生素在常温条件下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低温条件,温度的变化对海泊河污水处理厂的去除效果影响比较大。而在麦岛污水处理厂中,大多数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除了OFL,它在低温条件下的去除率达到了91.7%。而在多级A/O-MBBR系统中,OFL在低温条件下的去除率只有57.4%,其它抗生素的去除效果受温度的影响较小。(3)污泥对抗生素的吸附研究通过分析污泥中五种抗生素的含量,发现TC、ROX和OFL在污泥中的浓度较高,特别是OFL在剩余污泥中的浓度达到了737.9 ng/g,说明在污水中它们主要通过污泥吸附对它们进行去除。而磺胺甲基嘧啶(SM1)和磺胺甲恶唑(SMZ)在污泥中的浓度较低,污泥对它们的吸附效果较差。(4)不同处理系统对抗性细菌的去除海泊河MSBR系统和麦岛BAF系统对TC和SMZ抗性细菌的去除效果较好,能够去除4-5个数量级的抗性菌,而且抗生素的浓度与抗性细菌存在一定的相关性。3、不同处理系统对雌激素的去除研究(1)不同处理系统对雌激素的去除通过检测雌酮(E1)、雌二醇(E2)、炔雌醇(EE2)三种雌激素在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浓度,发现进水中三种雌激素的浓度都在45.9 ng/L以上。海泊河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对E1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为37.8%,而对其它两种雌激素的去除效果一般。在二级处理中,多级A/O-MBBR系统对E1、E2的去除效果要好于MSBR工艺,而EE2在MSBR工艺中的去除率达到了60.3%,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多级A/O-MBBR系统。消毒工艺也可以去除部分雌激素,其中对E2的去除率达到了31.7%。(2)污泥对雌激素的吸附研究通过检测海泊河污水处理厂中初沉污泥和剩余污泥中雌激素的浓度发现,EE2在污泥中的浓度相对较高,达到了75.5 ng/g,E2的浓度最小,只有42.3 ng/g,说明污泥吸附对EE2和E1的吸附效果较好,而对E2的吸附能力较差。4、不同处理系统对普通类药品的去除研究(1)不同处理系统对普通类药品的去除通过分析不同污水处理系统中咖啡因(CF)和对乙酰氨基酚(AP)的分布情况发现,在一级处理中,海泊河污水处理厂对两种药品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都在47%以上。而麦岛污水处理厂对AP的去除效果较差。在二级处理中,生物膜法相对于活性污泥法来说,对两种药物的去除效果更好,特别是多级A/O-MBBR系统对两种药品的去除率都在90%以上。(2)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普通类药品的去除研究尽管在低温条件下处理系统进水中CF和AP浓度有所增加,特别是CF在低温条件下的浓度相对于常温条件来说增加了一倍还多,其中海泊河MSBR系统达到了1436.6 ng/L,但是污水处理系统对它们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去除效果,去除率都在94.9%以上。(3)污泥对普通类药品的吸附研究CF和AP在污泥中的浓度较低,其中CF的浓度在348 ng/g左右,而AP的浓度只有87 ng/g,对比其它几种污染物来说,污泥对CF和AP的吸附效果较差,主要通过生物降解对它们进行去除。
李千振[10](2018)在《基于PROFIBUS的污水处理PLC控制系统设计》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工业强国目标的持续推进,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为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解决当前的水资源匮乏和环境污染问题,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设计一套高效、便捷的污水处理控制系统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对污水处理工艺做了简单介绍,对DCS、PLC、FCS三种主流控制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且对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与PROFIBUS现场总线做了重点介绍。结合某制药厂污水处理站一期项目,综合PLC控制系统的稳定可靠性以及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高效先进性提出了一种PLC控制系统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控制方案,最终确定并设计了基于PROFIBUS的污水处理PLC控制系统。在本污水处理控制系统中,下位机采用西门子S7-300系列PLC的CPU315-2DP作为控制主站,DanfossFC300变频器与MCC电机控制中心作为从站构成PROFIBUS-DP控制网络。上位机系统选用WinCC组态软件构建监控界面,整个监控界面包含了工艺流程画面、历史曲线、电气控制、报警记录等监控界面,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通过STEP7编程软件,使用LAD编程语言完成PLC控制程序的编写。实现了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本污水自动控制系统已在污水处理站成功运行,根据用户实际反馈情况,具有了良好的控制效果。
二、PLC在一级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PLC在一级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太原城区市政污水处理厂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污水厂微塑料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污水厂微塑料研究进展 |
1.3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提取和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
1.3.1 采样方法 |
1.3.2 微塑料提取方法 |
1.3.3 微塑料分析检测方法 |
1.4 存在的不足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1.5.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化学试剂 |
2.1.2 仪器与材料 |
2.2 污水处理厂概况及采样点设置 |
2.2.1 晋阳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2.2 北郊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2.3 杨家堡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2.4 汾东污水处理厂服务系统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采样方法 |
2.3.2 实验室预处理 |
2.3.3 分析鉴定方法 |
2.3.4 统计方法 |
2.4 质量控制 |
第3章 不同区域污水处理厂进水微塑料的赋存特征及差异 |
3.1 微塑料的浓度特征及差异 |
3.2 微塑料的形状-尺寸分布特征及差异 |
3.3 微塑料的颜色分布特征及差异 |
3.4 微塑料的组成成分特征及差异 |
3.5 小结 |
第4章 不同处理工艺对微塑料的去除分析 |
4.1 污水处理厂整体对微塑料的去除 |
4.1.1 不同污水处理厂对微塑料的去除率 |
4.1.2 不同污水处理厂对不同形状微塑料的去除 |
4.1.3 不同污水处理厂对不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2 一级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 |
4.2.1 一级处理去除率及总体去除贡献率 |
4.2.2 一级处理对不同形状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2.3 不同构筑物去除效果分析 |
4.3 二级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 |
4.3.1 二级处理去除率及总体去除贡献率 |
4.3.2 二级处理对不同形状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3.3 回流污泥中微塑料的滞留 |
4.4 深度处理对微塑料的去除 |
4.4.1 深度处理去除率及总体去除贡献率 |
4.4.2 深度处理对不同形状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 |
4.4.3 不同构筑物去除效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污水处理厂微塑料的排放归趋 |
5.1 污水处理厂最终出水中的微塑料 |
5.2 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的微塑料 |
5.2.1 微塑料在剩余污泥中的滞留 |
5.2.2 污泥浓缩脱水设备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基于物联网的市政污水处理远程维护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远程维护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外物联网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主要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安排 |
第2章 市政污水处理控制系统总体设计及关键技术分析 |
2.1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简介 |
2.1.1 一级处理 |
2.1.2 二级处理 |
2.1.3 三级处理 |
2.2 控制系统性能要求与功能分析 |
2.2.1 性能要求 |
2.2.2 系统的主要功能 |
2.3 污水处理厂远程维护系统方案 |
2.3.1 无线传感网络概述 |
2.3.2 污水处理现场控制系统 |
2.3.3 无线通讯方式概述 |
2.3.4 远程客户端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市政污水处理远程维护系统硬件设计 |
3.1 污水处理PLC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1 PLC设备选型 |
3.1.2 PLC模块选型 |
3.1.3 污水处理控制系统硬件网络设计 |
3.1.4 PLC控制系统I/O点分配 |
3.2 上位机模块设计 |
3.3 传感器选型 |
3.4 基于MQTT智能网关的数据传输 |
3.4.1 物联网网关设计要求 |
3.4.2 MQTT智能网关 |
3.4.3 MQTT协议 |
3.4.4 MQTT智能网关数据采集传输配置 |
3.4.5 MQTT通讯实现方式 |
3.5 网关数据传输实验验证 |
3.5.1 数据采集流程 |
3.5.2 实验传输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市政污水处理液压系统故障诊断研究 |
4.1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模型理论 |
4.1.1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原理 |
4.1.2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结构 |
4.2 污水处理液压系统故障检测研究 |
4.2.1 液压系统数据信号采集研究设计 |
4.2.2 构建GRNN模型故障观测器 |
4.3 基于动态GRNN模型的系统液压故障检测研究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市政污水处理远程维护系统界面设计 |
5.1 系统功能的介绍 |
5.2 系统开发环境搭建 |
5.2.1 Web服务器选择 |
5.2.2 系统开发语言 |
5.2.3 系统数据库 |
5.3 远程维护系统开发软件介绍 |
5.3.1 PHP study |
5.3.2 Navicat MySQL |
5.4 远程维护系统界面设计 |
5.4.1 用户登录界面 |
5.4.2 系统界面 |
5.4.3 数据监控界面 |
5.4.4 历史数据界面 |
5.4.5 远程诊断界面 |
5.4.6 用户管理界面 |
5.5 远程维护系统应用测试 |
5.5.1 污水处理设备远程维护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内容 |
2 SBR控制流程设计及系统总体方案 |
2.1 SBR污水处理工艺 |
2.1.1 SBR工艺流程 |
2.1.2 SBR主要测量参量 |
2.2 SBR自动控制流程设计 |
2.2.1 污水调储及预处理子系统 |
2.2.2 工艺处理子系统 |
2.2.3 排泥处理子系统 |
2.3 SBR污水处理控制方案 |
2.3.1 控制系统结构方案 |
2.3.2 控制系统软件方案 |
3 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PLC与变频器的配置 |
3.1.1 PLC选型配置 |
3.1.2 变频器与罗茨风机配置 |
3.2 现场仪表需求及选型 |
3.2.1 液位检测仪表 |
3.2.2 流量检测仪表 |
3.2.3 温度与压力检测仪表 |
3.2.4 其他分析仪表 |
3.3 控制系统硬件组态 |
4 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4.2 污水预处理过程控制设计 |
4.2.1 格栅井的控制 |
4.2.2 污水提升泵的控制 |
4.3 曝气系统控制设计 |
4.3.1 曝气控制系统建模 |
4.3.2 溶解氧浓度控制 |
4.4 PH中和反应控制系统设计 |
4.4.1 PH中和反应建模 |
4.4.2 PH值调节控制 |
4.5 污泥处理过程控制设计 |
4.6 上位机监控层的设计 |
4.6.1 博途TIA (WINCC)与PLC的通信 |
4.6.2 WINCC变量管理 |
4.6.3 监控画面的设计 |
5 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调试及工程应用 |
5.1 控制系统的仿真 |
5.2 控制系统的调试 |
5.2.1 PLC控制柜的调试 |
5.2.2 现场仪表及设备调试 |
5.2.3 控制系统的总体调试 |
5.3 控制系统的工程应用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反硝化滤池的研究意义 |
1.3 .反硝化深床滤池自动化控制的研究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工艺流程概况及提标改造思路 |
2.1 .污水处理厂进出水水质 |
2.2 .工艺流程 |
2.2.1 .一二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2.2.2 .三期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2.3 .主要构(建)筑物及设计参数 |
2.3.1 .一二期工程主要构(建)筑物 |
2.3.2 .三期工程主要构(建)筑物 |
2.4 .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分析 |
2.4.1 .进水水质 |
2.4.2 .出水水质 |
2.4.3 .处理规模 |
2.4.4 .污泥处理 |
2.4.5 .设备状况 |
2.5 .设计目标 |
2.5.1 .水量目标 |
2.5.2 .水质目标 |
2.5.3 .工程规模 |
2.5.4 .尾水排放标准 |
2.6 .项目建设条件及技术思路 |
2.6.1 .项目建设条件 |
2.6.2 .技术思路 |
2.7 .目标水质分析及应对措施 |
2.7.1 .目标水质分析 |
2.7.2 .应对措施 |
2.8 .工艺方案选择 |
2.8.1 .预处理单元 |
2.8.2 .生化处理单元 |
2.8.3 .深度处理及再生水回用单元 |
2.8.4 .污泥处理单元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原理与工艺 |
3.1 .深床过滤的工作原理 |
3.1.1 .过滤原理 |
3.1.2 .滤池脱氮的工作方式 |
3.1.3 .反冲洗的工作原理 |
3.1.4 .驱氮原理 |
3.2 .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 |
3.2.1 .主要设计参数 |
3.2.2 .反冲洗流程 |
3.2.3 .主要构筑物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自动化控制 |
4.1 .滤池自动化系统构成 |
4.1.1 .滤池现场监控站 |
4.1.2 .滤池控制设备的配置说明 |
4.1.3 .滤池自控系统组织结构 |
4.1.4 .滤池仪表配置 |
4.2 .滤池电气系统说明 |
4.2.1 .滤池电气工程标准 |
4.2.2 .滤池主控制箱说明 |
4.3 .滤池主要设备控制 |
4.3.1 .水泵的控制 |
4.3.2 .搅拌器的控制 |
4.3.3 .阀门的控制 |
4.3.4 .控制设备的供电和保护 |
4.3.5 .PLC系统连接的信号 |
4.4 .滤池日常操作 |
4.4.1 .驱氮操作 |
4.4.2 .反冲洗操作 |
4.4.3 .联机调试及试运行 |
4.5 .运行数据及分析 |
4.5.1 .出水水质数据和分析 |
4.5.2 .其它问题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所做的工作 |
5.2 .下一步要做的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 |
1.2.2 污水厂污泥处理技术 |
1.2.3 污水厂除臭技术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目标 |
第2章 提标改造前运营状况 |
2.1 污水厂简介 |
2.2 工艺运行状况 |
2.2.1 格栅 |
2.2.2 事故调节池 |
2.2.3 初沉厌氧池 |
2.2.4 复合好氧池 |
2.2.5 二沉池 |
2.2.6 曝气生物滤池 |
2.3 改造前污水处理状况 |
2.3.1 原污水厂设计进出水 |
2.3.2 原污水厂实际进出水 |
2.3.3 主要问题分析及改造思路 |
2.4 改造前污泥处理工艺概况 |
2.4.1 工艺简介 |
2.4.2 处理效果 |
2.5 改造前除臭措施概况 |
第3章 提标改造方案论证 |
3.1 建设规模与处理程度论证 |
3.1.1 污水量预测 |
3.1.2 建设规模 |
3.1.3 处理程度 |
3.2 厂址论证 |
3.3 污水处理工艺论证 |
3.3.1 原工业水处理构筑物设计参数复核 |
3.3.2 改造思路 |
3.3.3 生物强化单元技术介绍对比 |
3.3.4 污水处理深度处理技术对比 |
3.3.5 前期中试结果及推荐方案 |
3.4 尾水消毒工艺论证 |
3.4.1 常见尾水消毒工艺 |
3.4.2 尾水消毒工艺选择 |
3.5 污泥处理处置论证 |
3.6 除臭工艺论证 |
3.6.1 污水厂构筑物加盖除臭设计原则 |
3.6.2 污水厂除臭处理常用方法 |
第4章 提标改造工艺方案确定 |
4.1 污水提标改造方案 |
4.1.1 调节池改造 |
4.1.2 水解酸化池和A/O生化池改造 |
4.1.3 原BAF反冲洗池改造 |
4.1.4 新建BAF组合池 |
4.1.5 活性焦吸附塔及再生系统 |
4.2 污泥处理系统改造方案 |
4.2.1 方案介绍 |
4.2.2 设备参数 |
4.3 除臭工艺方案 |
4.3.1 收集风管 |
4.3.2 集气风机 |
4.3.3 电气控制 |
4.3.4 生物滤池 |
第5章 提标改造工艺的实施效果分析 |
5.1 提标改造工艺运行调试 |
5.1.1 提标改造调试方案 |
5.1.2 调试分析 |
5.1.3 改造后进出水情况 |
5.2 改造前后污泥处理效果对比 |
5.3 改造后除臭设施现场运行效果 |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大连市某污水处理厂CWSBR工艺达标改造工程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背景 |
1.2 本文研究的背景 |
1.3 本文研究的必要性 |
1.4 污水处理工艺概述 |
1.4.1 预处理及一级处理 |
1.4.2 二级处理 |
1.4.3 三级处理(即深度处理)工艺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污水处理厂现状分析及评估 |
2.1 污水处理厂原设计规模及设计进出水水质 |
2.1.1 处理厂原设计规模 |
2.1.2 处理厂原设计进出水水质 |
2.2 污水处理厂近年实际进出水主要污染物指标分析 |
2.2.1 COD指标 |
2.2.2 BOD_5指标 |
2.2.3 SS指标 |
2.2.4 TN指标 |
2.2.5 NH_3-N指标 |
2.2.6 TP指标 |
2.2.7 进出水各项指标对比表 |
2.3 近年实际入水水量分析 |
2.4 原设计工艺流程分析 |
2.4.1 CWSBR工艺流程介绍 |
2.4.2 工艺流程的其它问题 |
2.5 现有建(构)筑物及工艺设备生产能力评估 |
2.5.1 一级处理单元现有建(构)筑物及设备生产能力复核 |
2.5.2 生物处理单元现有建(构)筑物复核 |
2.5.3 风机房单元现有建(构)筑物及风机风量复核 |
2.6 现状自控情况及存在问题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污水处理厂改造总体方案论证 |
3.1 设计原则 |
3.2 设计规模及设计水质 |
3.2.1 设计规模 |
3.2.2 设计水质 |
3.3 污水处理方案概述 |
3.3.1 可生化性分析 |
3.3.2 生物脱氮能力分析 |
3.3.3 生物除磷能力分析 |
3.4 污水处理工艺方案分析 |
3.4.1 一级处理工艺的选择 |
3.4.2 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
3.4.3 深度处理工艺的选择 |
3.5 不同有机碳源的比选 |
3.6 中水回用方案 |
3.7 不同生物处理工艺的比选 |
3.7.1 方案一:AAO-MBBR工艺+矩形沉淀+深度处理 |
3.7.2 方案二:AAO-MBBR工艺+MBR |
3.7.3 方案三:BIOCOS工艺+深度处理方案 |
3.7.4 三种工艺方案的比较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污水处理厂达标改造方案设计 |
4.1 总体改造思路及设计进出水水质 |
4.1.1 改造总体思路 |
4.1.2 设计进出水水质 |
4.1.3 工艺流程图 |
4.2 单体工艺设计 |
4.2.1 BIOCOS生物池 |
4.2.2 深度处理间 |
4.2.3 中间提升泵池 |
4.2.4 事故池 |
4.2.5 其它需要迁建或改造的构筑物 |
4.3 药耗及设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造后效果及分析 |
5.1 对有机污染物及SS的去除 |
5.1.1 COD指标分析 |
5.1.2 BOD_5指标分析 |
5.1.3 SS指标分析 |
5.2 对TP的去除 |
5.3 对TN和 NH_3-N的去除 |
5.3.1 TN指标分析 |
5.3.2 NH_3-N指标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集散控制系统在一级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一级污水处理厂中集散控制系统的组成 |
2 一级污水处理厂中集散控制系统的应用 |
2.1 基于集散控制系统中PLC自动控制模式 |
2.1.1 手动控制模式 |
2.1.2 遥控控制模式 |
2.1.3 自动控制模式 |
2.2 应用分析 |
2.2.1 远程监测 |
2.2.2 运行控制 |
2.2.3 数据图表 |
2.2.4 中央控制室 |
2.2.5 控制网络系统 |
2.3 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
2.3.1 格栅除污 |
2.3.2 水泵房除砂 |
2.3.3 一次沉淀与氧化处理 |
2.3.4 二次沉淀 |
3 结论 |
(8)某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赋存特征与迁移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微塑料研究总体进展 |
1.2.1 海洋微塑料污染研究现状 |
1.2.2 内陆水系微塑料污染研究现状 |
1.3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污水厂微塑料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污水厂微塑料研究进展 |
1.3.3 三级下沉式污水处理厂发展现状及微塑料研究前景 |
1.4 微塑料实验方法研究进展 |
1.4.1 采样方法 |
1.4.2 预处理方法 |
1.4.3 检测分析方法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
2.1 北京某下沉式污水处理厂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环境特征 |
2.1.2 现行处理工艺特点 |
2.2 采样计划 |
2.2.1 采样点设置 |
2.2.2 采样方法选择 |
2.3 预处理方法 |
2.3.1 预处理方法选择 |
2.3.2 各工艺单元样品预处理方法 |
2.4 检测方法 |
2.4.1 检测方法选择 |
2.4.2 目检法 |
2.4.3 显微红外法 |
2.5 实验材料 |
2.5.1 化学试剂 |
2.5.2 设备仪器 |
3 某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整体赋存情况分析 |
3.1 目检法检测结果分析 |
3.1.1 微塑料形态特征分析 |
3.1.2 微塑料粒径分布分析 |
3.1.3 污水处理厂最终排泥中微塑料情况 |
3.2 显微红外扫描检测结果分析 |
3.2.1 微塑料主要组分统计分析 |
3.2.2 不同成分微塑料特征分析 |
3.2.3 不同成分微塑料显微红外扫描图谱分析 |
3.3 目检法与显微红外法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
3.3.1 微塑料检出率 |
3.3.2 不同微塑料目检法和显微红外法检测差异 |
3.4 小结 |
4 污水处理厂不同工艺单元对微塑料去除效果 |
4.1 污水处理厂整体对微塑料去除效果分析 |
4.1.1 污水处理厂对微塑料去除率 |
4.1.2 污水处理厂对不同形态微塑料的去除效果 |
4.1.3 污水处理厂对不同尺寸微塑料的去除效果 |
4.1.4 污水处理厂对不同种类微塑料的去除效果 |
4.2 不同工艺单元中微塑料的特征分析 |
4.2.1 污水处理厂一级处理对微塑料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2 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对微塑料去除效果的影响 |
4.2.3 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对微塑料去除效果的影响 |
4.3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迁移规律研究 |
4.3.1 污水处理厂最终排泥中微塑料特征分析 |
4.3.2 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的迁移规律 |
4.4 小结 |
5 污水处理厂微塑料污染对周边水系影响分析 |
5.1 污水处理厂与周边水系关系 |
5.2 污水处理厂周边地表水样品采集 |
5.2.1 采样点设置 |
5.2.2 样品采集 |
5.2.3 样品预处理 |
5.3 污水处理厂排放微塑料对周边水系的污染分析 |
5.3.1 污水处理厂周边水系微塑料赋存情况分析 |
5.3.2 污水处理厂排放对周边水系微塑料污染的影响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不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新兴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术语与缩略语表 |
第1章 绪论 |
1.1 新兴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分类 |
1.1.1 新兴污染物的来源 |
1.1.2 新兴污染物的分类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不同污水处理技术对新兴污染物的去除研究 |
1.2.2 新兴污染物检测方法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污水处理系统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试剂 |
2.3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2.4 样品的前期处理 |
2.4.1 水样的前期处理 |
2.4.2 泥样的前期处理 |
2.5 抗性细菌的检测方法 |
第3章 HPLC-MS检测方法的建立 |
3.1 质谱条件的选择及优化 |
3.2 色谱条件的选择及优化 |
3.3 质量保证 |
3.3.1 标准曲线 |
3.3.2 检出限及定量限 |
3.3.3 方法的回收率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不同处理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研究 |
4.1 不同处理系统对抗生素的去除 |
4.1.1 不同处理系统对SM1和SMZ的去除 |
4.1.2 不同处理系统对TC的去除 |
4.1.3 不同处理系统对ROX的去除 |
4.1.4 不同处理系统对OFL的去除 |
4.2 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抗生素的去除研究 |
4.3 污泥对抗生素的吸附研究 |
4.4 不同处理系统对抗性细菌的去除 |
4.4.1 TC和SMZ抗性菌在污水中的分布 |
4.4.2 抗生素浓度与对应抗性菌相关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处理系统对雌激素的去除研究 |
5.1 不同处理系统对雌激素的去除 |
5.1.1 不同处理系统对E_1的去除 |
5.1.2 不同处理系统对E_2的去除 |
5.1.3 不同处理系统对EE_2的去除 |
5.2 污泥对雌激素的吸附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不同处理系统对普通类药品的去除研究 |
6.1 不同处理系统对药品的去除 |
6.1.1 不同处理系统对CF的去除 |
6.1.2 不同处理系统对AP的去除 |
6.2 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药品的去除研究 |
6.3 污泥对普通类药品的吸附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10)基于PROFIBUS的污水处理PLC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污水处理发展现状 |
1.2.1 国外污水处理发展现状 |
1.2.2 国内污水处理发展现状 |
1.3 污水处理工艺介绍 |
1.3.1 污水处理的方法 |
1.3.2 污水处理工艺等级分类 |
1.3.3 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流程分析及系统总体控制方案 |
2.1 污水处理流程介绍 |
2.2 控制内容及要求 |
2.3 控制方案 |
2.3.1 控制系统方案比较分析 |
2.3.2 控制方案设计 |
2.4 硬件的选型 |
2.4.1 PLC简介及相关模块选型 |
2.4.3 变频器选型 |
2.4.4 MCC选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场控制层的设计 |
3.1 PLC的硬件组态及编程 |
3.2 H池废水温度指示模块设计 |
3.2.1 温度检测回路设计 |
3.2.2 程序部分设计 |
3.3 流量检测模块设计 |
3.3.1 流量检测回路设计 |
3.3.2 程序部分设计 |
3.4 液位检测报警模块设计 |
3.4.1 控制回路设计 |
3.4.2 程序部分设计 |
3.5 PH值调节控制模块设计 |
3.5.1 控制回路设计 |
3.5.2 程序部分设计 |
3.6 接触氧化池含氧量控制模块设计 |
3.6.1 控制回路设计 |
3.6.2 变频器与PLC的PROFIBUS-DP通讯设计 |
3.6.3 程序部分设计 |
3.7 MCC模块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监控层的设计 |
4.1 上位机及组态软件的选择 |
4.2 WinCC与PLC的通信设计 |
4.3 WinCC变量管理 |
4.4 监控画面的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调试 |
5.1 S7-PLCSIM的主要功能 |
5.2 建立变量表调试程序 |
5.3 系统安装调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PLC输入输出原理图(一) |
附录A PLC输入输出原理图(二) |
附录B 控制柜接线端子排列图 |
致谢 |
四、PLC在一级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太原城区市政污水处理厂微塑料赋存特征及去除规律研究[D]. 郝文静.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基于物联网的市政污水处理远程维护系统研究[D]. 许清河.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自动控制系统设计[D]. 刘文新.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2)
- [4]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D]. 齐磊.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5]某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艺研究[D]. 何光辉. 南昌大学, 2020(02)
- [6]大连市某污水处理厂CWSBR工艺达标改造工程方案研究[D]. 王鸿儒.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
- [7]集散控制系统在一级污水处理厂中的应用研究[J]. 苏利强. 低碳世界, 2020(08)
- [8]某污水处理厂中微塑料赋存特征与迁移规律研究[D]. 刘梦瑶.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9]不同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对新兴污染物的处理效果研究[D]. 王玉玺. 青岛理工大学, 2020(02)
- [10]基于PROFIBUS的污水处理PLC控制系统设计[D]. 李千振. 大连交通大学, 2018(04)
标签:污水处理厂论文;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论文; 污水处理工艺论文; 城市污水论文; 污泥负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