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温室瓜菜灾害性天气技术管理要点(论文文献综述)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1](2020)在《抗“疫”期间京郊蔬菜生产指导意见(Ⅰ)》文中认为去冬今春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产生了难以预料的影响,对农村疫情防控、春耕备耕、劳动力外出务工带来巨大压力。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2日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研究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要毫不放松做好疫情防控重点工作,加强疫情特别严重或风险较大的地区防控。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时节,各地要抓紧组织好种子、化肥、饲料等农资供应,落实好春管春种措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面对严峻疫情,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果类蔬菜创新团队等单位及部门针对当前北京地区蔬菜的生长现状、受疫情影响程度,提出了一系列生产指导意见,为切实做好全市蔬菜生产,保障产品质量和应急供应,奠定了坚实基础。本刊根据蔬菜的不同种植模式及生长阶段,将生产指导意见分成两部分,分别刊于《蔬菜》第3期和第4期上。本期所载为第一部分,以期为广大读者战胜疫情、复工复产提供参考。
朱雪荣,问亚军,马飞明,王永朝,张伯虎,孟延,李小强[2](2019)在《陕西省西甜瓜产业现状与问题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5~2017年陕西省西甜瓜播种面积稳定在7.42万~7.98万hm2,年总产量274.3万~320.0万t,总产值47.9亿~52.8亿元;近年来设施栽培比例大幅提高,区域特色基本形成,品种不断优化,西甜瓜产业稳步提升,成为陕西省高效园艺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省南北狭长,整体属大陆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充沛,非常适合西甜瓜种植。近年来,陕西省西甜瓜产业稳步提升,年播种面积稳定在7.3万hm2左右,且设施栽培比例大幅提高,区域特色基本形成,品种不断优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
付寿康[3](2018)在《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文中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碳减排压力不断增大,脱贫攻坚进入决胜阶段的大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西部民族地区的区域性整体贫困,与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巨大差距,则是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体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发展的优势在于资源,发展的矛盾也在于资源。以生态与资源为中心,“富饶的贫困”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学术界对“富饶的贫困”问题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富饶”的类型与层次多样。本文尝试从一个新的角度,将“富饶”的对象具体化为“碳”。从“碳”视角研究民族地区“碳资源富集”与贫困之间的关联,探索“碳”资源开发利用的外部性问题,思考碳交易在民族地区减贫中的重要作用。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归纳总结法、案例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以资源禀赋理论、“两山”理论、可行能力理论、外部性理论、“两个共同”理论为指导。围绕碳贫困这个中心,将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展开对民族地区资源开发负外部性,生态保护正外部性与贫困问题之间关联的研究。本文以生态文明建设与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介绍碳贫困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通过文献综述明确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方向、研究思路与方法,把握其中规律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结合已有研究与调研,对新概念“碳贫困”进行界定。以贫困发生率高与贫困程度深的民族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碳资源禀赋,发展的差距与不平等,以民族地区同步小康的实现为目标,对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研究侧重于,从地区以及人的发展权利与能力角度,探讨“碳”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外部性情况下的致贫原因、致贫机理。提出碳贫困是一种间接贫困,并指出碳贫困的特点、类型与应用,思考碳交易减贫的新方式。以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和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为碳贫困问题的研究案例。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六盘水市灰碳贫困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排放的测算,量化碳源,将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负外部性影响具体化,提出六盘水市应对灰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从外部性视角探讨生态环境保护中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的成因、特点与主要表现,通过碳储量的估算,量化碳汇量及其价值,将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正外部效应具体化,提出恩施州应对绿碳贫困的基本思路。以这两个典型案例的研究,思考看似对立实则可以统一的灰碳贫困与绿碳贫困问题,即通过碳交易破解碳贫困。将碳交易制度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制度设计,以市场化的方式解决脱贫攻坚中政府难以解决,解决不好的资源环境外部性问题。进而对碳交易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从总体上介绍世界碳排放市场的结构及发展状况,论证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述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必要性,探讨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思路。最后,提出破解民族地区碳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主要有,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肖楚洁[4](2018)在《陶诗言对气象科技事业的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一名杰出的气象科技工作者和科技创新人才,陶诗言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过程中作出过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他将人生中最宝贵的70年,全部奉献给了国内外气象科学界。他将毕生心血投入天气预报业务、东亚大气环流、中国的天气和气候、青藏高原气象等方面;他所提供的原子弹、导弹试验的气象保障工作、卫星气象学等一系列研究,为我国国防科技事发展、科技竞争力提高做出突出贡献;他的洪涝暴雨系统的研究,从源头解开了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灾害性天气成因,具有很高的理论和时间意义。同时,作为一个气象科学届的泰斗,他教育和影响着一批又一批青年科技人才,鼓励气象科技人员在科研与业务方面取得更多新进展。他为中国的气象事业出谋划策、奔忙劳碌,对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陶诗言是在西学旧学交融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少年、是在内忧外患中摸索救国道路的青年学子、也是在蓬勃发展中砥砺奋进的气象科学家。他的一生展示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后期成长起来的一批青年学子在面临国家存亡,新旧文化激烈碰撞的情况下,依然通过自身的拼搏和正确的抉择,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陶诗言身上所体现的家学与启蒙教育、气象科学研究、气象交流,及其对青年人才的气象教育经历,呈现着他一生的学术道路,暗含着引导他走向成功的科学因素,为后人留下数不清的宝贵财富。因此,本文通过搜集历史档案、学术文献、报刊书籍等资料,梳理气象科学家陶诗言的个人年谱并结合时代背景资料,叙述其求学经历、气象科学研究、气象交流、气象教育经历。在成长与求学经历中,突出旧学西学交融的历史背景和高等教育对陶诗言所产生的影响。在科研经历中突出陶诗言一生的数个研究领域,重点梳理他在这些领域中做出的贡献,并希望从其个人学术生涯中总结和提炼出成为伟大科学家的必备条件,即融贯古今的学习经历、落于实践的科研活动、学贯中西的交流活动以及乐于奉献的教育心态。在此基础上论述陶诗言对国内外大气科学交流合作做出的推动作用,对气象科学人才的教育培养,以及对我国气象事业的贡献作用。通过梳理,探讨科技发展的历史、科技发现的过程及科研成就的社会影响,以期为弘扬老科学家精神做出有益贡献。
唐利群[5](2018)在《中国水稻种植户极端气候适应性行为及效应研究》文中指出以干旱、洪涝为主的极端气候事件,对中国粮食生产尤其是水稻产量造成了严重损失。尤其在当前中国耕地面积紧缺、粮食生产条件恶化、粮食需求增加三种矛盾交织,以及在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价格与成本双重挤压、极端气候加剧三重挑战的形势下,系统分析极端气候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是提高中国粮食生产抗灾防灾能力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决策基础。目前学术界主要采用单一的宏观统计数据研究或小样本量的微观调研数据研究极端气候对粮食产量的影响,难以反映微观农户层面的适应性行为特征,也未实现微观数据与宏观数据的有效对接。因此,本文综合利用极端气候灾害数据和大规模的农户调查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极端气候灾害变化特征和中国水稻种植户对极端气候的认知及适应性行为选择的有效性,并考虑了内生性问题,运用ATE模型和ESR模型,分别估计了极端气候对稻农关键性适应性行为的影响效应,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水稻种植极端气候适应行为的微观机制,直接关系着中国水稻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基此,本文以水稻种植户为基本研究主体,以水稻种植户极端气候适应性行为研究对象,首先对相关概念和重要的理论基础进行了界定与回顾,并对国内外研究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与评述。在总结和考察近20年来中国极端气候灾害变化趋势与特征的基础上,提高了对中国极端气候变化趋势的整体认知,宏观上初步判断出极端气候造成中国粮食产量损失的基本事实。其次,利用大规模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稻农极端气候适应性行为的关键因素及其评估了适应性行为的有效性,从而识别出了稻农三种关键性适应性行为(增加化肥农药投入、选用新品种、采用保护性耕作)。基此,本文接下来三章分别从要素投入、品种选择、技术采用三个视角,实证分析了影响稻农三种关键性适应性行为的主要因素及其具体效应。最后,分别从适应能力和粮食安全两个角度,提出提高稻农极端气候适应能力,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论文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无论从受灾面积、成灾面积、干旱灾害和洪涝灾害,中国极端气候灾害呈现波动上升的总趋势,干旱和洪涝是影响最严重的两种极端气候灾害。根据遭受极端气候灾害影响严重程度依次排序为:湖南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2)稻农倾向于选择容易操作、成本较低和利己的适应性行为,首选三项适应性行为依次为“增加化肥农药投入”,“选用抗逆新品种”、“采用保护性耕作”。而对于比较难掌握、成本较高和利他的适应性行为较少选择,采用率较低。(3)极端气候对稻农的化肥农药施用行为具有挤进效应。以旱涝为主要特征的极端气候会导致农户加大对化肥农药的投入,稻农感知到极端气候影响很明显和比较明显时,分别增加了 3.42千克/亩和1.2千克/亩的化肥农药使用量。风险态度、施肥培训、是否参加产业化组织是影响农药化肥施用行为的重要因素。(4)选用抗逆性强新品种对水稻单产具有增产效应。在假定Hicksian技术中立的条件下,采用平均处理效应(ATE)模型实证发现:与未选用抗逆新品种的稻农相比,选用抗逆新品种稻农平均提高了 15.5%的单产水平,从而证实了选用耐旱耐涝等抗逆性强新品种的增产效应。(5)在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的背景下,保护性耕作具有保墒抗旱提高土壤蓄水,实现水稻持续增产的作用。实证研究发现,在反事实假设情况下,采用者和未采用者的适应效应分别为30.53千克/亩(约7%)和15千克/亩(约4%),验证了保护性耕作适应干旱和洪涝两种极端气候事件的有效性。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与结论,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加大对耐旱涝抗病虫等抗逆水稻品种的培育,加大对保护性耕作的推广与技术指导,同时需要加强农作物的后期田间管理,综合利用多种农业技术措施,如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栽培、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来促进实施品种选用和保护性耕作效果的实现。(2)加强对作物适宜播种期和农药气象灾害的预测预报服务,提高农户防灾减灾预警能力。例如及时传播灾期或灾后预警信息,指派技术专家到田间技术指导等。(3)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和水资源管理。频繁发生的极端气候事件,充分反映了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基础差,底子薄,供给不足的突出问题。因此,我国应当加强对田间灌溉技术、节水技术、排灌技术的管理,以及将各单项技术综合配套使用,因地制宜地形成的集成配套模式的管理。
祁锋[6](2018)在《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榆林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地理和环境优势明显,是陕西乃至全国设施农业发展的优生区。近年来,榆林市按照“服务城市,致富农民,快速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突出区域特色,优化产业结构,推广集成技术,重点发展“温室蔬菜、大棚蔬菜、高山露地蔬菜”基地建设。全市设施蔬菜规模不断壮大、经济效益不断提升、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同时存在规模偏小、投入不足、人才匮乏、市场滞后、产业化低、设施闲置等特点制约全市设施蔬菜的发展。如何化解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使得设施蔬菜产业在新时代乡村振兴实施、扶贫攻坚和榆林高质量发展等战略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是本论文研究的核心。本文通过对设施蔬菜投入和产出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生产成本中设施投资比例分别占总成本的37.57%、67.85%,所占比例最高;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65、1:2.29,效益明显高于本地其它大田农作物,但同设施蔬菜产业发达地区相比投入产出比还是较低。同时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以科学制定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壮大蔬菜产业;以深化蔬菜标准化生产,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以建立蔬菜生产人才培养,提高专业人员水平;以推进蔬菜产业化进程,打造榆林蔬菜品牌;以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高群[7](2016)在《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迅速发展的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从国际经验来看,世界上多数国家都根据国情对蔬菜产业实行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式的调控或监管。面对国内外的现实压力与大众舆论,我国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蔬菜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那么,针对蔬菜产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究竟应该是怎么样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主要内容、演变历程及影响因素都有哪些?面对市场价格的波动,政府的产业调控政策真的对稳定菜价有影响吗?若存在影响,其影响的正负导向作用与持续时间又是怎么样的?未来,为确保蔬菜产业良性运营,政府调控是否有必要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新形势下,修缮国内蔬菜产业政策调控机制的相关建议有哪些?这些,均是现有的文献研究未能深入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试图展开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及评价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一、梳理总结了国内外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发展概况(1)系统梳理与评价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主要内容。按照产业调控政策执行主体—中央与地方政府、产业链所处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两个视角,从调控政策实施背景、演变历程、相关内容、具体措施等方面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进行系统归纳与梳理,同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展开定性评价。(2)系统回顾与总结了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与影响因素。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演变历程,并将其总结为八大阶段,依次为:菜品自由购销阶段、国家统一制定菜品价格、调整不合理菜价体系、放开菜价管制权限、蔬菜类产品连续增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提升蔬菜类产品质量新阶段及统筹新一轮“菜篮子”工程阶段。与此同时,从政策制定和政策执行两个维度解析了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影响因素。(3)展开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评述与借鉴。从蔬菜产业基本情况、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政策概览、效果评价四个维度对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农产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国家蔬菜产业先进调控政策进行系统梳理、总结,评价这些国家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运行效果;并与中国进行对比,从而探寻、归纳出对国内蔬菜产业良性运营具有借鉴性意义的重要启示。二、基于事件分析法和案例研究科学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效果(1)基于事件分析法展开国内月度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借鉴金融学与社会学研究领域中经典的事件分析法,通过与目标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按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分门别类的展开产业历次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作用效果的评估,用并不直接受到蔬菜产业政策影响的肉类及其制品价格作对比研究,重点考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价格影响机制的正负导向作用及持续时间,并按类别的不同对历次调控政策干预措施的外生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按照其针对产业链环节的不同,对蔬菜市场价格的影响效果也不尽相同。其中,与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四个月左右的正向提价作用;与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对菜价具有三个月左右较低程度的正向提价作用;与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作用程度太低尚不足以将菜价拉至正常水平。(2)基于差分模型展开年度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市场价格影响的案例分析。利用差分模型,测算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与假设未启动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菜价模拟值之间的差额,将差额绝对值较大的年份纳入案例库。从政策背景、政策效果、政策解读等维度展开分析,综合评估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在样本考察区间内,国内蔬菜产业价格调控政策对菜价的正负导向不尽相同,且绝大多数年份的产业调控政策并没有对稳定蔬菜类产品价格起到明显的改善效果;与此同时,2000年以来国家对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干预较之以往也明显增多,干扰了市场机制在蔬菜类产品价格形成中的作用。综合而言,无论是事件分析法的研究,还是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均在一定程度上暗示着21世纪以来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并未很好的实现政策初衷,虽然,政府在引导蔬菜市场改革、维护生产者福利及促进消费等方面的确承担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然而,直接的政策干预手段对蔬菜类产品价格的维稳能力有限。三、提出完善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建议(1)建议变革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贯彻“市场机制对价格形成的决定性功效”、“政府宏观调控不能退出”、“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的指导思想,坚持四项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长期性和针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立足国内和学习国外相结合,建议重点强化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强化政府在蔬菜产业公益性、基础性和服务性环节的功能;二是毫不放松国内蔬菜类产品生产,缓解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三是综合供需双重因素,科学构建蔬菜类产品市场价格波动预警体系;四是要增强居民蔬菜消费意识及维稳蔬菜类产品价格,加强政策创新。(2)建议进一步规范并完善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实现行政手段逐步向市场化手段转变,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并从内涵界定、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三个维度解读了当前主流的两大市场化调控举措一调控目录制度和蔬菜价格保险制度,以期为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机制由行政手段向市场化手段转变提供借鉴。论文可能的创新点有:(1)给出了一种新的评估鲜活农产品调控政策效果的方法与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新意。为科学解析21世纪以来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效应,引入了金融学、社会学领域中运用较广的事件分析法和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研究,以期为未来蔬菜产业良性运营与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2)构建了涵盖蔬菜全产业链的政策发展与效果评价体系,研究视角较为新颖。本研究打破了以往学者侧重于对产业链的某一环节或某一品种进行效果评估的逻辑,试图构建涵盖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及其他环节的全产业链的蔬菜产业调控发展过程与政策效果的完整逻辑体系。
张景福[8](2016)在《武威市凉州区设施农业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文中认为设施农业克服了蔬菜、花卉和家畜等农业生产受气温波动的限制,可获得反季节农产品和高产优质产品,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因此已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武威市凉州区总人口103.5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4.12万人,通过增加设施农业提高农业人口的收入是目前亟待解决难题。本论文拟对凉州区设施农业现状进行调查,以探讨解决此难题的出路。主要获得如下结果:1、凉州区建成高坝、黄羊、发放、武南、永昌、清源、金羊等7个设施农业万亩以上乡镇;建成中坝、双城、张义等23个设施农业5000亩以上乡镇,8个设施农业2000亩以上乡镇。2、2014年设施农业面积已达5125.2hm2,约占凉州区耕地面积的5.33%,比2010年增长90.57%。牛、生猪、羊存栏分别为37.48万头、80.31万头、100.04万只,畜牧业增加值19亿元。设施农产品总产量达150.17万吨,其中,设施蔬菜59万吨,占全区蔬菜总产值的40%,产值达20亿元。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明显,特别是日光温室适应当前凉州区农民的经济条件,投入成本130元/m2左右,收入贡献率达60%以上,日光温室与养殖暖棚比重已达2:1。3、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政府行政干预加剧矛盾,设施农业信息体系建设滞后;科技创新投入不足;农业设施的建设质量偏低,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不高;农业设施成本回收周期长,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动植物疫病的防治技术薄弱。4、改进的建议如下:政府应发挥对农业资源的配置作用和服务功能,如规划、筹集资金、土地流转、科技服务与宣传,而应减少用行政手段代替市场调节;生产主体的农民应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提高农业设施建设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实现设施农业管理的机械化和智能化,构建销售渠道的网络化、信息化,发挥农产品的地域特色和品牌效应。以国家农业政策为指导方向,遵循市场的供需规律,地方政府提供引导与服务,充分发挥农民的创造力,武威市凉州区的设施农业将有较大提升。
方松林[9](2016)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文中提出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地处北方生态脆弱区,该区域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带,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其面临的主要问题。由于当地能源资源的富集和大量开采以及当地人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生态环保意识的落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大量生产耕地被毁坏,耕地面积受淹、土地盐渍化、农田荒芜,原有农业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而且损坏了地面村庄等众多建筑物,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本论文通过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研究,期望达到有效降低资源过度开采对城乡区域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效果,进一步提高社区人居环境质量。本文侧重于探讨在该地区能源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结合当地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特色产业的发展,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步骤的对当地社区进行适宜的绿色产业扶持,是实施“以工补农”的有效措施,从而建立起良好的社区人居环境。本论文深入分析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五类基本要素,系统归纳总结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原则与对策以及营建模式,同时在制度层面上进行了一定的设计和创新,希望能够丰富能源富集地区绿色社区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为我国其它能源富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概括如下:(1)采用了新的研究视角。针对当前国内社区研究中过于注重微观层面分析、注重技术层面研究的缺陷与不足,尝试从系统观、人本观和社会观的整体综合视角对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因地制宜的从该地区自然环境要素、经济技术要素、产业结构要素、社会文化要素和制度政策要素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探究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问题。本文认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不能仅仅局限在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上,而是应当积极拓展思路,充分结合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特点,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出发,揭示出区域人居环境发展的整体脉络与阶段特征;其次,对于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不仅仅依靠技术就能解决,它还涉及到地区的社会、经济、产业、文化、制度等多方面的内容,因此本文更多的通过社会学角度探讨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的营建。(2)在研究层面上,综合探讨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营建研究,进一步将多学科进行有机融合,结合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环境特点和产业特点,提出了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三类主要模式,拓展了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研究思路。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理论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3)在制度创新上,本文提出通过制度创新实现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要用好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收益,促进地区绿色产业多样化发展;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要建立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多中心生态治理模式,通过专门的生态环境治理委员会来组织地区生态环境治理。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是当地生态环境补偿和修复的主体,要建立社区居民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监督、考评机制,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包括:全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完善政府规制体系,促进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企业开展地区生态环境的补偿与修复,完善社区居民参与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保障。
宋建新[10](2005)在《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蔬菜产业是近年来河北省种植业中农民自主投入比较多、经济效益较高、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并已经成为河北省种植业的第一大产业,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本文从河北省蔬菜产业现状入手,全面分析本省蔬菜产业在区域布局、生产现状、加工出口和蔬菜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为指导河北蔬菜生产实践和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本研究以亲身推广蔬菜生产技术的实际经验为例,采用亲自推广、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结合查阅的大量资料数据,比较深入的对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河北省蔬菜产业在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等方面起步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河北省蔬菜业仍然处于数量增长型阶段,仍然处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阶段,在数量已经居于全国第二位情况下,仍然在无公害蔬菜生产、设施生产、产品质量、产业化经营等诸多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和不足,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如下对策:调整区域布局,实现规模和特色新突破;调整品种结构,实现良种引进、繁育、推广新突破;调整种植方式,实现良种良法结合新突破;调整栽培方式,实现设施蔬菜新突破;调整质量结构,实现质量安全水平新突破。
二、温室瓜菜灾害性天气技术管理要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温室瓜菜灾害性天气技术管理要点(论文提纲范文)
(1)抗“疫”期间京郊蔬菜生产指导意见(Ⅰ)(论文提纲范文)
西甜瓜 |
1 西甜瓜育苗期管理意见 |
1.1 目前存在风险 |
1.2 下一步生产技术措施建议 |
1.2.1 协调好嫁接育苗 |
1.2.2 提高棚室温度并及时通风降湿 |
1.2.3 喷施诱抗剂,提高幼苗抗寒能力 |
1.2.4 做好病害防控工作 |
2 日光温室西甜瓜定植期管理意见 |
2.1 目前存在风险 |
2.2 管理措施建议 |
2.2.1 棚室温湿度管理 |
2.2.2 科学防治病害 |
食用菌 |
3 近期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3.1 目前受到的影响 |
3.2 下一步生产技术措施建议 |
3.2.1 关注天气变化,采取正确应对策略 |
3.2.2 多元化畅通流通销售渠道 |
3.2.3 均衡食用菌采收上市量 |
3.2.4 加大病害防控力度 |
3.2.5 推迟生产计划,延迟生产物资采购 |
4 抓住升温有利天气,确保羊肚菌产量形成 |
4.1 未发现原基形成的羊肚菌种植地块 |
4.2 原基已经形成的地块 |
鲜食玉米 |
5 北京市鲜食玉米抢早播种技术指导意见 |
5.1 目前生产存在的风险 |
5.2 管理措施建议 |
5.2.1 播前准备 |
5.2.1.1 品种选择 |
5.2.1.2 播期选择 |
5.2.1.3 种植隔离 |
5.2.2 抢早播种技术 |
5.2.2.1 小拱棚育苗移栽技术要点 |
5.2.2.2 春大棚育苗移栽技术 |
5.2.2.3 深V覆膜播种技术要点 |
5.2.3 播种期管理 |
5.2.3.1 植保措施 |
5.2.3.2 肥水管理 |
5.2.4 中期管理 |
5.2.4.1 追肥 |
5.2.4.2 苗后除草 |
5.2.4.3 虫害防治 |
5.2.5 后期管理 |
5.2.6 加工贮藏 |
5.2.6.1 快速预冷 |
5.2.6.2 贮藏保鲜 |
草莓 |
6 北京市近期草莓套种技术指导意见 |
6.1 套种作物选择 |
6.2 套种品种选择 |
6.3 套种方式 |
6.4 水肥管理 |
6.5 适期采收 |
7 北京市近期草莓国有品种生产指导意见 |
7.1 目前存在的风险 |
7.2 生产技术措施建议 |
7.2.1 控制温度 |
7.2.2 合理灌水 |
7.2.3 补充养分 |
7.2.4 整理植株 |
7.2.5 科学防治病虫 |
8 北京市近期草莓安全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8.1 植株整理,清除病叶残枝 |
8.2 关注天气,合理调控温度 |
8.3 根据长势,合理补充肥料 |
8.4 环控为主,科学使用药剂 |
灾害性天气 |
9 蔬菜种苗生产灾害性天气应对指导意见 |
9.1 灾前预防措施 |
9.1.1 加固棚室 |
9.1.2 加强棚室保温透光性能 |
9.1.3 温室保温措施 |
9.2 灾后补救措施 |
9.2.1 及时清除积雪 |
9.2.2 防控棚室湿度过大 |
9.2.3 适当采取增温措施 |
9.2.4 提高棚室内光照 |
9.2.5 晴后管理 |
10 蔬菜生产应对灾害性天气的具体措施 |
10.1 雪前做好棚室检查及应对准备 |
10.2 雪中做好低温寡照的应对管理 |
10.3 雪后做好温光水肥管理 |
(2)陕西省西甜瓜产业现状与问题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陕西省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 |
1.1 生产规模基本稳定 |
1.2 产区格局基本形成 |
1.3 新品种、新技术引领产业健康发展 |
1.4 栽培模式多样 |
1.5 品牌效应扩大 |
1.6 搭建平台, 逐步走向适销对路 |
2 陕西省西甜瓜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生产成本持续增高, 简约化生产有待提升 |
2.2 产业布局缺乏长远规划, 合作组织未成气候 |
2.3 设施基础落后, 抵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弱 |
2.4 品种更新换代慢, 种植结构不合理 |
2.5 品牌效应不强, 名牌战略有待加强 |
2.6 采后处理与加工技术严重滞后 |
3 发展对策 |
3.1 研究集成先进栽培技术, 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品质和产能 |
3.2 合理规划引导产业布局, 支持新型经营主体 |
3.3 加强设施基础建设, 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
3.4 增强品种更新能力, 优化种植结构 |
3.5 充分发掘优势, 培育名优品牌 |
3.6 加强采后处理加工技术研究应用, 推进产业化发展 |
(3)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民族地区 |
(二)碳贫困 |
(三)碳交易 |
(四)绿色发展 |
四、文献综述 |
(一)国内外有关水贫困的研究 |
(二)从资源开发中人的权利能力视角解释贫困原因的研究 |
(三)有关碳源、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四)有关碳汇、碳交易与贫困问题的研究 |
五、研究思路、技术路线、研究方法与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四)主要研究内容 |
六、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论文的创新之处 |
(二)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理论基础与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理论基础 |
(一)外部性理论 |
(二)“两山”理论 |
(三)自然资源禀赋论 |
(四)可行能力理论 |
(五)“两个共同”理论 |
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碳资源禀赋特征分析 |
(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况 |
(二)民族地区传统能源资源禀赋 |
(三)民族地区生态资源禀赋 |
三、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背景下的民族地区碳贫困成因分析 |
(一)自然资源富集型民族地区资源开发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二)生态资源富集民族地区生态保护与贫困之间的关联 |
四、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族地区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碳源:贵州六盘水市灰碳贫困 |
一、贵州六盘水市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六盘水市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一)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碳源分析 |
(二)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的负外部性影响 |
(三)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外部性影响 |
三、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测算 |
(一)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
(二)六盘水市能源活动碳排放的测算 |
(三)六盘水市煤层气抽采与碳减排 |
四、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六盘水市灰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六盘水市灰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湖北恩施州绿碳贫困 |
一、湖北恩施州的资源禀赋与碳贫困概况 |
二、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效益 |
(一)生态环境保护中的碳汇种类 |
(二)林业碳汇与恩施州碳汇林 |
(三)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与碳汇的外部性分析 |
三、恩施州碳储量的估算与价值量化 |
(一)恩施州碳储量估算 |
(二)恩施州碳储总量及其总价值的分析 |
(三)恩施州户用沼气碳汇效应与碳交易 |
四、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特征与原因分析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特征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的主要原因分析 |
五、恩施州绿碳贫困中的绿色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
(一)恩施州绿碳贫困的绿色发展困境 |
(二)恩施州绿碳贫困问题的绿色减贫应对策略 |
六、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贫困的民族地区碳交易参与研究 |
一、世界碳交易市场的结构及发展概况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
(一)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紧迫性 |
(二)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必要性 |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构建的可行性 |
三、当前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成效与困境 |
(一)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 |
(二)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主要困境 |
四、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作用与意义 |
(一)新时代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模式优化的要求 |
(二)民族地区挖掘生态正外部效益,碳汇资源变扶贫效益的需求. |
(三)民族地区减小碳排放负外部效应,共享资源开发利益的要求. |
五、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与案例 |
(一)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实践探索 |
(二)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的成功案例 |
六、民族地区参与碳交易存在的问题:基于湖北恩施州的调研 |
七、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民族地区碳交易破解碳贫困的基本路径 |
一、减碳源——民族地区传统资源开发的转型升级 |
二、增碳汇——民族地区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
三、优化生态补偿制度——民族地区碳贫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
四、实施碳交易减贫——民族地区碳贫困外部性内在化的新途径 |
五、选择新的发展理念——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破解碳贫困 |
六、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经历与成果 |
附录B:生物量和蓄积量转换模型参数表 |
附录C:农作物根冠比、含碳量、水分系数和经济系数 |
附录D:碳排放系数及折标煤系数 |
附录E:六盘水精准扶贫背景下碳贫困破解路径研究的调研提纲 |
附录F:碳汇林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附录G:户用沼气利益相关者项目认知度调研问卷 |
致谢 |
(4)陶诗言对气象科技事业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陶诗言中西交融的教育背景 |
第一节 家庭环境及旧式国学教育背景 |
一、崇文好学的家庭环境影响 |
二、幼年时期小学教育的培养 |
第二节 早期西式启蒙教育的引导 |
一、嘉兴中学的西方教育模式 |
二、战乱年代的求学经历 |
第三节 系统化的高等教育奠定科研基础 |
一、中央大学战时应急课程设置 |
二、陶诗言接受高等教育培养 |
小结 |
第二章 陶诗言气象科研活动 |
第一节 陶诗言在天气预报领域的实践及成就 |
一、陶诗言在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的科研积累 |
二、开展新中国的天气预报业务 |
三、陶诗言对“两弹”试验气象保障的贡献 |
第二节 陶诗言对我国卫星气象学的推动作用 |
一、卫星气象云图的推广与使用 |
二、指导卫星气象资料应用于天气预报的实践 |
第三节 关于东亚季风系统的研究贡献 |
一、东亚季风系统的理论研究 |
二、东亚季风系统理论的实践指导 |
第四节 寒潮、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研究 |
一、准确的寒潮路径分析 |
二、1975年河南特大暴雨灾害成因研究 |
小结 |
第三章 陶诗言气象交流活动 |
第一节 推动中国参与国际气象交流合作 |
一、承担国际气象交流合作重任 |
二、积极促进气象界国际学术交流 |
第二节 促进中苏、中美气象科技界合作交流 |
一、推动中苏气象科技交流活动 |
二、参与中美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 |
第三节 推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 |
一、首次举办海峡两岸气象学术讨论会 |
二、陶诗言率大陆气象学者代表团访台 |
小结 |
第四章 陶诗言气象教育活动 |
第一节 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活动 |
一、对青年人的授课指导历程 |
二、气象业务培训班的授课指导 |
三、气象科学材料的编译和撰写 |
第二节 指导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 |
一、学以修身 |
二、学以广才 |
三、学以致用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表格、图片索引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中国水稻种植户极端气候适应性行为及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重要概念与研究对象的界定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数据来源 |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生产函数理论 |
2.1.2 气候变化适应性理论 |
2.1.3 不确定性条件下农户决策行为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气候变化对粮食及水稻生产的影响 |
2.2.2 评估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主要方法 |
2.2.3 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程度及影响 |
2.2.4 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性行为选择的影响因素 |
2.2.5 农户气候变化适应措施选择及效应的研究 |
2.2.6 文献述评 |
3 极端气候灾害变化的主要特征分析 |
3.1 中国极端气候灾害变化总趋势分析 |
3.1.1 受灾趋势 |
3.1.2 成灾趋势 |
3.2 中国主要极端气候灾害分析 |
3.2.1 干旱灾害 |
3.2.2 洪涝灾害 |
3.3 水稻主产省极端气候灾害变化总趋势分析 |
3.3.1 受灾趋势 |
3.3.2 成灾趋势 |
3.4 水稻主产省主要极端气候灾害分析 |
3.4.1 干旱灾害 |
3.4.2 洪涝灾害 |
3.5 本章小结 |
4 稻农对极端气候的认知及适应性行为分析 |
4.1 调查区域及样本特征描述 |
4.1.1 调查区域选取 |
4.1.2 问卷设计及样本特征描述 |
4.2 稻农对极端气候的认知分析 |
4.2.1 极端气候的认知 |
4.2.2 极端气候对水稻种植影响的认知 |
4.2.3 极端气候的表现及成因 |
4.3 基于认知的稻农适应性行为分析 |
4.3.1 稻农适应性行为的分类 |
4.3.2 稻农适应性行为的选择偏好 |
4.3.3 稻农对政府提供适应性措施的期待 |
4.4 稻农对生产新技术的采纳行为分析 |
4.4.1 稻农感兴趣的水稻生产新技术 |
4.4.2 稻农采用新技术的态度 |
4.4.3 稻农采纳新技术的影响因素 |
4.5 稻农适应性行为选择的有效性分析 |
4.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5.2 模型构建 |
4.5.3 实证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极端气候对稻农化肥农药施用行为及效应研究 |
5.1 理论分析 |
5.2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择 |
5.2.1 模型设定 |
5.2.2 变量说明 |
5.3 实证结果 |
5.3.1 二元Logit模型估计结果 |
5.3.2 OLS模型估计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极端气候对稻农品种选择行为及效应研究 |
6.1 理论分析与模型设定 |
6.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6.3 模型估计结果与解释 |
6.3.1 影响稻农采用抗逆水稻品种的因素分析 |
6.3.2 平均处理效应估计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7 极端气候对稻农保护性耕作技术采用行为及效应研究 |
7.1 理论分析框架 |
7.2 模型设定、变量与数据 |
7.2.1 模型设定及变量说明 |
7.2.2 数据来源与描述性统计 |
7.3 模型估计结果与解释 |
7.3.1 选择方程和水稻产量方程的联合估计 |
7.3.2 选择方程的估计结果 |
7.3.3 产量方程的估计结果 |
7.3.4 适应效应估计结果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政策启示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6)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
1.3.1 国外设施蔬菜发展的现状 |
1.3.2 国内设施蔬菜发展的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榆林市设施蔬菜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1 榆林市设施蔬菜发展的概况 |
2.2 榆林市设施蔬菜分布区域及发展现状 |
2.2.1 毛乌素沙漠南缘风沙草滩区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
2.2.2 无定河流域设施蔬菜发展现状 |
2.3 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
2.3.1 设施规模偏小 |
2.3.2 财政投入不足 |
2.3.3 专业人才匮乏 |
2.3.4 市场建设滞后 |
2.3.5 产业化进程缓慢 |
2.3.6 设施利用率低 |
2.3.7 土地流转难度较大 |
第三章 榆林市设施蔬菜效益调查与分析 |
3.1 设施蔬菜效益调查区域与依据 |
3.1.1 效益调查区域 |
3.1.2 效益分析依据 |
3.2 塑料大棚效益分析 |
3.2.1 塑料大棚生产成本 |
3.2.2 塑料大棚生产效益 |
3.3 日光温室效益分析 |
3.3.1 日光温室生产成本 |
3.3.2 日光温室生产效益 |
3.4 小结 |
第四章 榆林市设施蔬菜发展SWOT分析 |
4.1 发展优势 |
4.1.1 自然条件优越 |
4.1.2 交通条件便利 |
4.1.3 发展时机有利 |
4.1.4 经济支撑有力 |
4.2 机遇分析 |
4.2.1 政策大力扶持 |
4.2.2 市场前景广阔 |
4.2.3 投资形式多样 |
4.2.4 生活需求提升 |
4.3 劣势分析 |
4.3.1 发展水平不高 |
4.3.2 品牌意识淡薄 |
4.3.3 销售渠道不畅 |
4.4 威胁分析 |
4.4.1 自然灾害频发 |
4.4.2 劳动力老龄化 |
4.4.3 水资源缺乏 |
4.5 小结 |
第五章 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
5.1 科学制定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
5.1.1 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区域 |
5.1.2 优化设施蔬菜品种结构 |
5.2 加快设施蔬菜标准体系建设步伐 |
5.2.1 普及工厂化育苗技术 |
5.2.2 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 |
5.3 加快培育专业人才队伍 |
5.4 积极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化进程 |
5.4.1 提高设施蔬菜行业组织化水平 |
5.4.2 积极推进榆林蔬菜品牌战略建设 |
5.5 加大蔬菜流通体系建设 |
5.6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
5.6.1 积极引导土地流转 |
5.6.2 扩大农业保险范围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概念的界定与研究对象 |
1.2.1 概念的界定 |
1.2.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1 研究的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框架 |
1.4.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主要的不足与展望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均衡价格理论 |
2.1.2 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职能理论 |
2.1.3 准公共物品与福利经济学理论 |
2.1.4 农业的弱质性与城乡反差协调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有关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研究进展 |
2.2.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相关研究 |
2.2.3 文献简评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3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概况 |
3.1 国内蔬菜产业运行基本概况 |
3.2 中央财政支持蔬菜产业良性运营的主要措施 |
3.2.1 与蔬菜产业生产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2 与蔬菜产业流通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2.3 与蔬菜产业其他环节相关的调控政策 |
3.3 我国地方政府财政支持蔬菜产销经营活动的政策措施 |
3.3.1 对菜品生产环节的扶持政策 |
3.3.2 对菜品流通环节的支持政策 |
3.4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与不足 |
3.4.1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成效 |
3.4.2 各级财政支持体系的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与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演变历程 |
4.2 国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影响因素分析 |
4.2.1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制定的因素 |
4.2.2 影响蔬菜产业调控政策执行的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事件分析法的国内蔬菜价格调控政策效应分析 |
5.1 实证模型介绍 |
5.1.1 事件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5.1.2 Hodrick-Prescott Filter分析的基本原理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对相关价格影响的模型估计 |
5.3.1 2000年以后蔬菜生产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2 2000年以后蔬菜流通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3.3 2000年以后其他环节政策效应的模型估计 |
5.4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的外生性检验——“目标定位分析法” |
5.5 研究小结 |
6 基于差分模型的案例分析—产业调控政策对蔬菜价格走势影响 |
6.1 理论框架与模型介绍 |
6.2 基于差分模型的典型案例选取 |
6.2.1 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真实走势 |
6.2.2 假设未实施调控政策条件下的蔬菜市场价格走势预测 |
6.2.3 典型调控政策的选取 |
6.3 政策发生对菜价影响的政策案例分析 |
6.3.1 2006年调控政策缺位、助推菜价上昂 |
6.3.2 2008年为确保蔬菜消费、政府平抑菜价 |
6.3.3 2010年为促进蔬菜生产、政策助推菜价 |
6.4 本章小结 |
7 国际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评述与借鉴 |
7.1 美国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1.1 蔬菜产业基本情况 |
7.1.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背景与发展历程 |
7.1.3 政策概览 |
7.1.4 政策效果及评价 |
7.2 欧盟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2.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
7.2.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出台背景与发展历程 |
7.2.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2.4 政策效果 |
7.3 日本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及评价 |
7.3.1 蔬菜产业基本现状 |
7.3.2 蔬菜产业调控政策发展历程 |
7.3.3 具体的调控政策 |
7.3.4 政策效果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转变调控方式: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的蔬菜产业政策体系 |
8.2.2 革新调控手段:重点推行蔬菜市场化调控制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蔬菜产业相关的调控政策概览 |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相关课题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8)武威市凉州区设施农业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设施农业的概念 |
2.2 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历程 |
2.2.1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史 |
2.2.2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史 |
2.3 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2.3.1 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2.3.2 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
2.3.3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情况 |
2.4 小结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凉州区区域概况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技术路线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4.1 发展现状 |
4.1.1 规模 |
4.1.2 经济效益 |
4.1.3 龙头企业 |
4.2 分析 |
4.2.1 生产层面 |
4.2.2 政策层面 |
4.2.3 市场层面 |
4.2.4 管理层面 |
4.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存在问题 |
5.1.1 政府层面 |
5.1.2 生产层面 |
5.1.3 市场层面 |
5.1.4 管理层面 |
5.2 发展建议 |
5.2.1 政府层面 |
5.2.2 管理层面 |
5.2.3 生产方面 |
5.2.4 市场层面 |
5.3 展望 |
5.3.1 无土栽培等技术将普及 |
5.3.2 设施大型化、标准化 |
5.3.3 作业机械化、智能化 |
5.3.4 日光温室材料多样化 |
5.3.5 设施生产更节能 |
5.3.6 温室生物防治技术应用将普及 |
5.3.7 设施农业多样新业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几个概念 |
1.2.1 “陕甘宁”的概念界定 |
1.2.2 “能源富集地区”的概念 |
1.2.3 “社区与绿色宜居社区”的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既往学术研究的不足之处 |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组织结构图 |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
1.5.1 论文的主要内容 |
1.5.2 论文的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2 我国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恢复生态学理论 |
2.1.1 恢复生态学的定义 |
2.1.2 恢复生态学的特征 |
2.1.3 能源富集地区生态恢复 |
2.2 人居环境理论 |
2.2.1 人居环境释义 |
2.2.2 人居环境的构成 |
2.2.3 人居环境的原则 |
2.2.4 区域人居环境 |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3.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
2.3.3 能源富集地区可持续发展研究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2.4.1 循环经济的定义 |
2.4.2 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
2.4.3 循环经济模式下能源富集地区发展途径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绿色生态社区建设经验借鉴 |
3.1 国外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1.1 英国豪其顿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2 瑞典马尔默市西港BO01绿色生态社区项目 |
3.1.3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社区项目 |
3.2 国内绿色生态社区营建经验 |
3.2.1 唐山曹妃甸绿色生态社区 |
3.2.2 北京北璐春绿色生态社区 |
3.3 绿色生态社区发展趋势 |
3.3.1 因地制宜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2 全面系统的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3.3 大众参与营建绿色生态社区 |
3.4 本章小结 |
4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与现存问题 |
4.1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的地理位置与区域范围 |
4.2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人居环境历史演变 |
4.2.1 先秦时期 |
4.2.2 秦汉时期 |
4.2.3 隋唐时期 |
4.2.4 明清时期 |
4.2.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
4.3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现存的问题 |
4.3.1 乡村社区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 |
4.3.2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对乡村社区的影响 |
4.3.3 产业结构单一化,发展方式粗放 |
4.3.4 水资源极度缺乏 |
4.3.5 水土流失严重 |
4.3.6 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
4.3.7 基础设施不全 |
4.3.8 思想观念滞后 |
4.3.9 社会发展综合支撑能力弱 |
4.3.10 可持续发展能力低 |
4.4 本章小结 |
5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基本要素分析 |
5.1 自然环境要素 |
5.1.1 地质地貌要素 |
5.1.2 气候水文要素 |
5.1.3 植被要素 |
5.1.4 土壤要素 |
5.2 经济技术要素 |
5.2.1 绿色经济的生计方式 |
5.2.2 绿色经济的居住方式 |
5.2.3 低技术手段营建策略 |
5.2.4 地域适宜性技术 |
5.3 产业结构要素 |
5.3.1 生态农业产业 |
5.3.2 生态工业产业 |
5.3.3 生态旅游产业 |
5.4 社会文化要素 |
5.4.1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 |
5.4.2 民俗风俗习惯 |
5.4.3 庭院文化影响 |
5.5 制度政策要素 |
5.5.1 组织保障 |
5.5.2 制度支撑 |
5.5.3 体制保障 |
5.5.4 公众参与 |
5.6 本章小结 |
6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原则与对策研究 |
6.1 营建原则 |
6.1.1 整体性原则 |
6.1.2 以人为本原则 |
6.1.3 生态可持续发展原则 |
6.1.4 公平与共享参与原则 |
6.2 营建对策 |
6.2.1 宏观层面 |
6.2.2 中观层面 |
6.2.3 微观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7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模式研究 |
7.1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 |
7.1.1 生态农业的概念 |
7.1.2 生态农业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1.3 宜君县太安镇马场生态农业社区营建 |
7.2 生态旅游社区模式 |
7.2.1 生态旅游的概念 |
7.2.2 庆阳地区资源环境及经济发展概况 |
7.2.3 生态窑居度假社区模式营建构想 |
7.2.4 庆阳石化厂主题工业旅游型社区营建 |
7.3 特色产业社区模式 |
7.3.1 特色产业的概念 |
7.3.2 特色产业社区案例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的制度创新研究 |
8.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制度建设 |
8.1.1 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补偿机制 |
8.1.2 生态补偿的基本原则 |
8.1.3 生态补偿形式的设计 |
8.1.4 生态补偿基金制度建设 |
8.2 社区生态环境统筹协调监督机制建构 |
8.2.1 社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协调 |
8.2.2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机制建设 |
8.2.3 社区生态与环境保护监督的大众参与度 |
8.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与监控体系建构 |
8.3.1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建构 |
8.3.2 社区生态环境监控体系建构 |
8.3.3 社区生态环境监测行政与措施建构 |
8.4 构建政府主导型的社区生态环境管理模式 |
8.4.1 制定社区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 |
8.4.2 社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法律化 |
8.4.3 积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
8.5 建立切实可行的大众参与机制 |
8.5.1 观念性参与 |
8.5.2 组织性参与 |
8.5.3 法规性参与 |
8.6 经济活动的社区居民参与和收益共享: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 |
8.6.1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路径 |
8.6.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经济难题的制度保障 |
8.7 社区居民参与多中心合作治理: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难题 |
8.7.1 建立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生态环境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 |
8.7.2 破解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生态环境治理难题的制度保障 |
8.8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1.1 结论一 |
9.1.2 结论二 |
9.1.3 结论三 |
9.1.4 结论四 |
9.1.5 结论五 |
9.2 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工作 |
9.2.1 建议一 |
9.2.2 建议二 |
9.2.3 建议三 |
9.2.4 建议四 |
后记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 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社区现状及居民需求抽样调查表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10)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河北省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分析 |
2.1 河北省发展蔬菜产业的优势 |
2.2 蔬菜产业自身的优势 |
2.3 蔬菜产业在河北省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
第三章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状况 |
3.1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3.2 河北省各类蔬菜产业分类状况 |
第四章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自身制约因素 |
4.2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环境制约因素 |
第五章 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对策及政策性建议 |
5.1 发展思路和规划目标 |
5.2 调整方向 |
5.3 发展重点 |
5.4 实现蔬菜大省向蔬菜强省的跨越 |
5.5 河北省蔬菜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保障措施 |
5.6 加快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温室瓜菜灾害性天气技术管理要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抗“疫”期间京郊蔬菜生产指导意见(Ⅰ)[J].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蔬菜, 2020(03)
- [2]陕西省西甜瓜产业现状与问题对策[J]. 朱雪荣,问亚军,马飞明,王永朝,张伯虎,孟延,李小强. 中国蔬菜, 2019(05)
- [3]民族地区碳贫困类型与碳交易减贫研究 ——以贵州六盘水市湖北恩施州为例[D]. 付寿康.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4]陶诗言对气象科技事业的贡献研究[D]. 肖楚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8(01)
- [5]中国水稻种植户极端气候适应性行为及效应研究[D]. 唐利群. 浙江大学, 2018(01)
- [6]榆林市设施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 祁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1)
- [7]蔬菜产业发展政策效应研究[D]. 高群.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
- [8]武威市凉州区设施农业现状调查与改进建议[D]. 张景福. 兰州大学, 2016(11)
- [9]陕甘宁能源富集地区绿色宜居社区营建研究[D]. 方松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10]河北省蔬菜产业发展状况及对策研究[D]. 宋建新.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