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一个战略性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杨欣[1](2020)在《基于雨水管理利用的江淮分水岭地区风景园林生态景观建设的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可以说是地球上最为活跃且最不可缺少的元素,制约着人类的生产与发展,水资源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问题。然而很多地区对水资源缺乏合理的利用,因此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所学风景园林专业与水资源的利用相结合,打造一个能够合理储水用水的场地。本文通过对宏观的基本理念的概述,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归纳总结,选取江淮分水岭地区作为自己的分析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各个场所,为自己设计的案例提供了实际支撑。最后作者通过自己设计实际案例,将一套雨水储用设施设计于场地中,将其打造为一个带动周边水资源利用的海绵场地。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对相关雨水管理概念进行了基本的概述。(2)实地调研不同场地的雨水管理利用方式。在不同场地中,人们结合自然设计出了一系列的储水排水的景观工程。例如截水明沟,旱溪,储水设备等等。(3)江淮分水岭地区雨水特点和雨水管理利用的方式分析,以及相关农业园的雨水管理利用的调研,为作者下文的农业园场地与雨水管理利用的结合设计打下了基础。(4)基于对于无为县打鼓水库的现状分析,在对其现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基础上,设计规划出了新的一个集雨水净化,雨水利用,雨水储存,雨水合理排放为一体的农业园。不仅能够满足居民的雨水使用需求,而且还能够给居民提供一个休憩的场地,吸引游客的前来。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需得到更多的重视,不仅需要在硬性措施上下功夫,还需要更多的开动脑筋,在软性措施上下功夫。水资源利用只有结合自然,回归自然,才能更好的回馈于人类。
栗欣如[2](2020)在《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水利是社会、经济和生态连接的重要纽带,近些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影响加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老问题交织,水利绿色发展和水安全受到不同程度地威胁。因此,破解水利发展困境,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迫在眉睫。从绿色发展视角审视水利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水利绿色发展理论,为水利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参考。本研究借助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空间冷热点分析和空间面板Tobit模型等方法,在构建水利绿色发展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明确了水利绿色发展定量化测算方法,揭示了2010-2017年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剖析了区域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差异,探讨了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的机制和路径选择。主要进展与结论如下:(1)阐明了水利绿色发展内涵特征,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理论框架。在梳理文献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水利绿色发展的内涵。以“开发-利用-效益-监管”为主线总结了水利绿色发展的“五化”内涵特征,即水资源合理化开发、高效化利用、水利生态化输出、人文化效益和常规化监管。在此基础上,基于耦合协调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经济-社会-生态系统维度和输入-响应-输出维度双维度关联的分析框架。(2)提出了水利绿色发展维度关联指标评价矩阵,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测算模型。基于水利绿色发展的“五化”核心内涵和双维度关联关系,将水利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纳入评价指标体系,提炼了能表征经济-社会-生态维度和输入-响应-输出维度信息及其关联关系的17项综合指标,建立了水利绿色发展双维度关联指标评价矩阵。借鉴耦合协调度模型,结合水利绿色发展的双维度关联特性,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定量测算模型,用以测度水利绿色发展指数,来表征区域水利绿色发展水平。(3)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且空间分布呈现东高西低格局。2010-2017年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平均增率为16.1%。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始终呈现东部高于中部,中部高于西部的态势。研究期内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均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全局莫兰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中国水利绿色发展冷热点空间格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和湖北一直处于热点区,新疆、青海、西藏一直处于冷点区。(4)知识动机和资源动机对水利绿色发展的影响作用存在区域差异性。教育程度在东部地区对水利绿色发展呈现正向作用,在中部和西部呈现负向影响;科技创新因素在东部和西部产生正向作用,在中部作用方向为负。人均水资源量仅在中部地区产生了正向作用。控制变量废水中COD排放强度在东、中、西部地区对水利绿色发展均产生负向作用,说明环境规制对水利绿色发展具有稳定的推动作用。其余控制变量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作用有所差异,促进水利绿色发展的方式应因地制宜实施,精准施策。(5)建立了水利绿色发展实现机制,提出了水利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水利绿色发展的实现需要水资源合理化开发机制、高效化利用机制、生态化输出机制、人文化效益机制和常规化监管机制的耦合交互。在此基础上,提出水利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加强水利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引导和文化塑造,强化绿色发展意识导向;通过提高绿色创新技术,推进水资源绿色循环发展;明确利益相关者责任,综合考虑诉求,实施共同参与管理策略。完善水资源绿色发展管理制度,建立水资源综合管理保障体制。主要创新点:(1)构建了水利绿色发展的理论框架,提出水利绿色发展水平双维度定量评估方法。(2)提出了省域尺度的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时空差异和演变特征。(3)揭示了水利绿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其区域差异性。
廖倩[3](2019)在《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发展与气候变化问题近年来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低碳经济”应运而生并渗透于各个领域。随着产业地位不断提升,旅游业减排压力逐渐增大。低碳旅游作为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成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发展方向。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重要载体,构建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可有效促进低碳旅游的发展。本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基础上,应用文献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一套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游客意愿调查对其进行可行性分析。根据国内现有标准、学者研究成果确定评价标准,构建综合评价模型。以广西青秀山、大明山两处旅游景区为实证研究,进行景区低碳水平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低碳旅游发展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由低碳旅游吸引物、低碳运营、低碳管理与效益3项准则层指标,生态资源、低碳旅游产品、低碳公共设施、低碳系统、低碳餐饮、低碳住宿、低碳交通、低碳制度、低碳宣传、低碳效益10项指标层指标,27项要素层指标构成。(2)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准则层指标权重依次为:低碳旅游吸引物(0.5862)﹥低碳运营(0.2896)﹥低碳管理与效益(0.1242)。(3)游客意愿调查结果表明:92.88%的游客对建设低碳旅游景区,发展低碳旅游持支持并愿意参与的态度,评价体系中关于游客行为的指标设置具有一定实践性与可行性。(4)对南宁市大明山、青秀山两处景区的实证研究表明:青秀山景区得分84.43分,属于4星级低碳旅游景区,准则层指标中,“低碳运营”得分率最高,为89.92%,“低碳旅游吸引物”得分率稍低,为81.31%。大明山景区得分75.66分,属于3星级低碳景区,准则层指标中,“低碳旅游吸引物”得分率最高,为90.67%,“低碳运营”得分率稍低,为45.10%。(5)基于两处景区的低碳评价结果,提出旅游景区低碳发展建议:(1)切实维护自然资源安全,提高景区碳汇能力。(2)引导低碳行为,增加景区碳补偿。(3)大力发展新能源,积极引入低碳技术。(4)强化污染治理,优化景区环境。(5)健全低碳发展规划,开发低碳产品与服务。
杨晶晶[4](2018)在《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文中提出长期以来,长江流域作为中国人口集聚多、经济体量大、发展潜力足的经济地带,在协调区域发展、培育增长动能、优化空间结构中发挥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长江经济带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伴随而来的是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沿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减弱、沿岸居民的生产生活面临严峻挑战,长江经济带发展模式的转变迫在眉睫。2014年9月,国务院颁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整体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列为新时期中国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三大支撑带战略”。随后,习近平提出“长江经济带发展需要正确把握五大关系”,明确“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赋予了长江经济带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的历史重任。因此,探索长江经济带实现绿色发展的可能路径,进而为中国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提供成功经验,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也具有重大理论意义。本文是基于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经济史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相关方法,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与环境政策演变轨迹为背景,以长江经济带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互动关系为主线,分阶段考察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失衡的原因,进而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提出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路。第一章,主要是考察历史上的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分水岭,梳理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及流域开发进程。在具有数千年历史的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进程中,秦汉时期尽管华夏文明以黄河流域发展为主,但对长江流域有意识的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到宋代中后期,全国政治、经济、文化重心最终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长江流域。明清时期,奉行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长江流域人口呈现爆炸式增长,人地矛盾突出。在古代农业文明时期,长江流域始终以农耕文明为主,农业发展是流域开发的基础形态和主要经济活动。长江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比较协调。近代以来,随着手工业的兴起,长江流域内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相对落后,且没有大规模、持久性的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状况总体尚好,但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显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受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大跃进”运动、“文革”等影响或冲击,经济发展形势严峻,出现产业发展极度不平衡的问题,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重数量增长,轻质量提升”的局面。在中国工业大发展背景下,农业发展相对缓慢,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这一时期,长江流域的污染特征表现为从农业污染向农业、工业污染源并存转变,流域全域性、系统性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开始凸显。第二章,主要是研究1979-1991年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借助改革开放政策,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取得显着经济社会效益。各省市经济增长均取得明显提升,宏观经济产业结构整体上向第二、三产业倾斜,但三次产业结构变化规模较小。与此同时,来自长江流域城市和工矿企业的点源、农业面源及航运流动源的污染迅速增加。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数量的增加,及流域工矿企业排污时未经处理的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污染物排放影响的加剧。其间,尽管治理污染的投资不断加大,但仍无法有效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恶化。同时,水土流失亦不断加重,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在爆发次数和破坏程度上位于中国七大水系之首。从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上看,尽管这一时期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整体进入了快车道,探索出了一条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新路子,但未能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此前的赶超型经济发展思维,仍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经济表现。于是,在工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高速发展、农业化学化的快速推进和掠夺性资源开发的多重压力下,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进入快速恶化期。第三章,主要研究1992-2001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快速发展与环境污染加剧的情况。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方向的确立和开放区域由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的推进,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长江流域各种污染源及其污染强度随之快速增加。受国际环境形势及国内生态环境状况的快速恶化的影响,国家在1990年代中期制定并实施了可持续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受到更多重视。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开始有计划、有目标地加大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但实践中,长江流域地区各级政府仍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仍显不足。而且,随着长江流域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和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流域生态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日益激化。第四章,主要考察2002-2015年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行推进与互动。中国加入WTO以后,长江沿江区域的区域开发、人口集聚、工业化、城市化和港口建设高速推进,下游地区的污染密集型传统产业开始向中上游转移。长江流域水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态压力。这一时期,中央和长江流域管理机构均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环保政策,显着提高了环保投入水平。但长江流域生态环境在总体上呈加速恶化趋势,极大地制约了流域乃至中国的经济发展。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在长江流域已难以为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尽快完善可持续发展实现机制,彻底扭转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真正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推进,已成为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第五章,主要分析导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本文认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直接原因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态环境容量与特性认识不足,虽然存在自然因素的天然属性差异,但是人类对环境不合理地开发和干扰,才是加剧失衡趋势的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具有推动和制约的双重效用。长江流域经过多年开发后,可利用资源已日趋减少,有限的资源与快速的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原因是未能有效建立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实现机制。即使中国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二十余年,长江经济带乃至整个长江流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依然是“两张皮”,“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仍未从概念落实为行动。深层原因是处于工业化中期的中国所采取的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经济发展方式。这种发展方式从根本上制约了环保认知水平、环保投入水平和环保制度体系建设水平的提升。不从根本上彻底扭转这种发展方式,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长江经济带发展原则,将难以得到有效贯彻落实。第六章,主要提出了实现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绿色协调发展的思路。本章首先简要梳理了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进程,回顾了长江经济带战略演变的过程,总结其演变特征。其后,考察了国外大河流域发展经验和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阐明长江经济带从过去的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体现了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有其重要的内涵意义,也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因此,未来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必须采取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即以着力构建保护优先、全面保护的大保护体制和中央与流域区域共抓、共管的大保护机制,实施以重大项目为依托、以生态修复为核心的大保护工程。通过观念、制度、机制上的彻底转变,实现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重心从大开发转变为大保护,进而实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转变。
陈雄[5](2018)在《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问题实质就是发展问题,其核心是发展权之争,是国际事务的主导权之争和减排资源的分配,加强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对我国具有重要意义。发展中国家是气候变化国际谈判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开展南南技术合作也是我国实施科技“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途径。20多年来,我国与发展中国家开展的技术援助与技术培训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和丰富经验,也为进一步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研讨会、专家咨询、问卷调查、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等方式,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探讨了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案例和提出了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案,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对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按地区、按类型需求的分析,发现技术需求的重点领域主要集中在:减缓领域和适应领域,总结出了这些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发展中国家重点技术需求大多以低成本、易掌握、易维护的成熟适用技术为主,并且这些需求与其优先发展事项如减贫、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等紧密关联。(2)开展我国对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形成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可供转让的适用技术清单,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对农业、可再生能源和水资源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进行了筛选,编制了可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应用的《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3)分析了重点领域南南技术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通过在农林业、可再生资源、水资源与环境和卫生健康等几方面合作案例的实证研究,提出了我国面向发展中国家技术合作与技术转让的合作机制、模式,以及相关战略措施。(4)提出了南南技术转移主要存在的障碍及合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西非农业科技园建设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点亮非洲行动方案(减缓领域)和非洲生态守护行动方案(适应领域)等重点领域我国对发展中国家南南科技合作方案建议,促进形成我国对发展中国家技术援助的整体机制、有效平台、优先领域和重点援助项目。
张俊[6](2010)在《太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人类赖以生存以及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农业生产对水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大,水资源供不应求的供给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水需要,并制约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配置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有限的水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在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证调查,广泛收集了太原市水资源利用及供水系统发展状况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多目标规划法,建立了该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3个水平年(2010、2015、2020)和一个保证率75%的水资源供需情况为依据,拟定模型参数,运用LINGO软件对其进行求解,并对最终结果进行供需平衡分析,以此为依据编制了太原市计划用水的下达、执行、调整方案。同时对计划用水方案实施后的预期效果进行了分析。
刘艺[7](2009)在《城市中水回用发展问题研究 ——以泰安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资源问题是关系到城市在未来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要实现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现代化城市与提高城市人民生活水平和水资源息息相关。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4年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表明,2004年中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较好实现了预期目标,中国总用水量达5 500亿m3较上年增长3.4%,全国79个城市缺水,超过230万人口、1300万头牲畜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今后乃至相当长的时期,我国的水资源将面临长期严峻的挑战。统计显示,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占全球水资源6%,但人均只有2200 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在世界上名列第121位,是全球一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据预计,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出现用水高峰,届时用水总量将达到上限,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加强水资源管理、开源节流是实现水资源持续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关键。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相应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也日益加深。但是由于水资源的稀缺性及人类社会开发利用水资源的技术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水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出现了一方面用水浪费严重,另一方面人类生产、生活使水资源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产生的外部性已经使人们日益感到“水危机”不断逼近人类自身。因此,对中水的收集与利用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所谓中水,即介于“上水”(自来水)和“下水”(排水管道排污水)之间一切可再利用的水。在城市中,主要是指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一定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使用的非饮用水。我国水资源短缺,但中水利用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很多人尚不了解中水及其利用价值,其建设还很少且落后。到目前为止,全国仅有几百座中水设施投入运行,并且主要集中在大型宾馆等少数单位,而广大工业企业、机关和城市居民还没有实现中水利用。机关单位往往是用水和浪费水的大户。但是,应该看到,中水利用潜力很大,前景广阔。事实表明,推广中水利用是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淡水水资源短缺的地区,应加紧城市小区中水系统的建设,并进一步建立完善的城市中水供应使用系统。同时,必须尽快实施中水市场化,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运行机制,保障和促进中水系统的充分利用。中水利用是城市污水资源化的有效措施和解决水资源匮乏的有效手段,中水的利用还是保护环境、防治水污染的主要途径,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主要综合运用系统分析和模型分析等方法,对我国中水系统的处理流程、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出目前制约我国中水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并为中水回用的顺利实施提供参考。
陈娟[8](2008)在《青岛市七区需水量预测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青岛市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特别是城市水资源十分短缺,要解决这一突出矛盾,除了加大节水力度,充分挖掘当地水资源外,还要合理利用黄河水。本文对线性回归模型、灰色模型、BP神经网络模型、时间序列模型、分类模型和组合模型做了比较分析,根据搜集的青岛市用水量的相关因素资料,选择灰色模型和分类预测模型两种方法。在对青岛市当地水资源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和分类预测模型两种方法,对青岛市七区城市需水量进行预测和分析比较,提出青岛市城市水资源有效利用、合理配置的对策措施并对引黄济青需水量进行分析。青岛市七区现状(2005年)供水能力为81.42万吨/天。预测青岛市七区2010年需水量为130.8119万吨/天,2020年需水量为185.5645万吨/天。2010年青岛市七区实施节约用水、海水利用及中水利用等措施后缺水31.89万吨/天;2020年扣除开源节流水量后青岛市七区还缺水55.64万吨/天。根据青岛市七区用水量供需平衡分析,2010年,引黄济青需水量为61.89万吨/天,2020年为85.64万吨/天。从青岛市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情况看,从2005年起其水资源开发的难度越来越大,特别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供水水源已无开发的潜力,因此,今后青岛市当地水源的利用,主要应做好各种水源的合理配置,以达到水资源优化利用。
刘华[9](2007)在《上海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理论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城市水资源的安全利用对保障整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合理界定和分析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问题,提出切合实际的城市水资源安全管理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已有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对水资源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其研究工作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对于水资源安全的概念没有统一,理论研究和系统评价都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多数研究停留在定性的阶段;(2)关于水资源安全管理研究大多从流域、国家、区域等较为宏观的角度研究水量和水质问题,城市水资源安全研究的较少;从水资源技术,角度研究较多,从市场、经济、管理角度研究的相对较少;(3)在水资源配置方面,一部分是从提高水资源供给效率角度来分析的;另一部分则从提高灌溉效率,机器使用效率等技术角度分析,而从经济角度,经济手段来合理配置水资源,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适水型产业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目前对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合理制定水价、水资源贸易、中水回用等问题还有待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4)在安全评价和安全预警研究中,由于水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权重作为很多方法的难点,包含了极大程度的主观性,对评价和预测城市水资源安全的准确性和客观性提出了极大的挑战。本文以上海市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在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分析国内外水资源安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研究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的理论和应用问题,提出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配置和预警方法和城市水资源安全保障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1、在现有理论基础和研究成果至上,给出了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定义、内涵、外延和特征,明确指出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包括安全评价、安全配置和安全预警三个密不可分的部分。2、建立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的PSR概念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根据城市水资源的具体情况,基于PSR模型,建立了包括压力指标、状态指标和响应指标在内的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且在参考国内外标准和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衡量城市水资源安全状况的评价标准。3、确定“以供定需”的城市水资源安全配置模式,并且在这个模式下,分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对城市水资源进行具体分析,在保证城市居民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基础上,根据城市供水的实际情况对城市经济用水进行优化配置。4、对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的概念及其内容进行研究,给出了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实现的步骤和警度、警限等确定原则,并在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的基本框架。5、针对城市水资源安全系统存在的大量随机、模糊和灰色因素,采用集对分析理论对其确定和不确定性进行分析,根据其原理建立了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排序模型,并利用集对分析理论对上海市及各区县进行安全排序评价。6、建立水资源需求和供给预测模型,通过分析上海地区产业结构现状和近几年来的用水情况,揭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水资源的关系,运用最优化理论和线性规划法,提出在上海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新模式约束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分析,对优化配置上海水资源提出建设性意见7、探讨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支持向量机方法,并将其模式分类算法应用于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构建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模型,并利用这个模型对上海市进行安全预警分析。8、在对建立城市水市场体系的分析中,将水权及水交易市场作为合理配置水资源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提出水权转让制度的建设框架,并用实例分析水权转让制度和水交易市场优化配置水资源的过程。9、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提出推行城市中水回用系统,使污水资源化。中水虽然不能饮用,但可以替代自来水作为工业和生活等低质用水,从而改变城市水资源短缺的局面,缓解城市用水的供需矛盾,达到污水资源化。目前,在我国推行中水回用,还有一系列的制约因素,本文也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现状提出相应的措施。通过以上研究,本文的创新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提出了基于PSR模型的适应于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集对分析的方法,规避指标权重的估算的难点问题,建立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排序模型,并利用此方法对上海市及下属区县进行安全评价排序分析。2、通过研究国内外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需求和供给管理模式,提出了基于可持续理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新模式。通过研究,将水资源需求划分为居民生活、生态需水和经济需水三个子系统,并将经济需水划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三个二级子系统,并对未来15年上海地区的水资源需求和供给量进行预测。3、将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运用于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领域,解决了在神经网络方法中无法避免的局部极值问题和传统神经网络拓扑结构需要经验试凑的问题,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上海市水资源安全进行预警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资源利用全球化以及生态环境问题全球化,水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其可持续利用的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其水质性缺水问题对整个城市经济发展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上海的水资源安全利用问题应该引起全国水资源专家、研究学者和政府官员的足够重视。希望本文能够对此有微薄的贡献。
黄明聪[10](2007)在《闽东南地区水资源短缺调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闽东南地区是福建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地区,也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地区。如何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压力,增强水资源对社会经济的支撑能力,不仅是该地区面临的紧迫问题,也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面临的紧迫问题。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863项目,针对该区域的具体情况,探讨水资源短缺的综合调控机制,为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一条可行途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方法,建立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多水源优化配置模型,进行闽东南地区规划水平年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制定考虑“北水南调”水源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 2、经济调控机制:根据水权水市场的基本理论和制度框架,建立水权水市场管理框架。利用多层次半结构多目标模糊选优模型对“北水南调”初始水权进行了分配,利用博弈分析方法建立了水市场宏观调控模型,分析了闽东南水权建设情况。 3、风险调控机制:根据水资源短缺风险的描述、评价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利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闽东南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了评价,探讨了闽东南干旱应对机制。 4、非传统水资源利用机制:分析非传统水资源的内容和利用技术,针对闽东南地区的自然状况,探讨闽东南地区雨水利用的方式和成效。 5、节水型社会的自律机制:探讨节水型社会的内涵、指导思想、评价体系和技术措施,提出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政策建议以及构建节水型社会的道德文化支撑环境的措施。 6、信息保证机制:利用中间件、智能体等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开发水资源短缺综合调控机制的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中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一个战略性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一个战略性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雨水管理利用的江淮分水岭地区风景园林生态景观建设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文献综述 |
1.1 基本概念阐述 |
1.1.1 雨水利用和管理 |
1.1.2 风景园林生态景观 |
1.1.3 江淮分水岭地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2.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1.1 城市水问题 |
2.1.2 风景园林生态景观 |
2.1.3 两者之间的联系 |
2.2 研究主要内容 |
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3.1 研究方法 |
2.3.2 研究思路 |
2.4 研究意义 |
2.4.1 产生城市水问题的原因 |
2.4.2 雨水利用与景观结合的缺失 |
3.基本理念 |
3.1 现代生态景观建立的基本理念 |
3.1.1 天人合一 |
3.1.2 尊重原始地貌 |
3.1.3 绿色环保 |
3.1.4 可持续发展 |
3.2 现代雨水管理的基本理念 |
3.2.1 国内外古代水处理的智慧 |
3.2.2 水敏感城市 |
3.2.3 海绵城市 |
3.2.4 可持续排水系统 |
3.2.5 低影响开发 |
3.2.5.1 低影响开发的概念 |
3.2.5.2 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 |
4.江淮分水岭地区雨水特点 |
4.1 地区概述 |
4.2 地区雨水特点 |
4.2.1 地势高亢,源头短,流速急,容易干旱[40] |
4.2.2 水利基础设施有了改善,但抗旱标准仍然不高 |
4.2.3 因时而为,顺应天时 |
4.3 周围地区雨水管理园林绿地的建立 |
4.3.1 皖南地区 |
4.3.2 皖北地区 |
5.基于雨水管理利用的不同用途风景园林生态景观的建立 |
5.1 透水铺装 |
5.2 中水利用 |
5.3 绿色屋顶 |
5.4 组团绿地 |
5.5 雨水花园 |
5.6 自然排水 |
5.6.1 山体绿地 |
5.6.2 平原绿地 |
5.7 储水设备 |
5.8 旱溪 |
5.9 墙体绿化 |
5.10 线性排水 |
6.现代农业园雨水利用的规划与实践 |
6.1 相关农业园案例调研 |
6.1.1 巴布洛生态谷 |
6.1.2 海棠园 |
6.1.3 陌上花渡 |
6.2 实际案例的实践与分析 |
6.2.1 项目背景 |
6.2.2 项目规划概况 |
6.2.3 项目分析 |
7.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我国水利发展基本态势 |
1.1.2 提出问题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研究进展 |
2.1.1 研究现状 |
2.1.2 研究进展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循环经济理论 |
2.2.4 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
第三章 水利绿色发展理论分析框架 |
3.1 水利绿色发展定义及相关概念辨析 |
3.1.1 水利的概念 |
3.1.2 水利绿色发展的概念 |
3.1.3 相关概念辨析 |
3.2 水利绿色发展特征 |
3.3 水利绿色发展的内涵 |
3.3.1 合理化开发 |
3.3.2 高效化利用 |
3.3.3 生态化输出 |
3.3.4 人文化效益 |
3.3.5 常规化监管 |
3.4 水利绿色发展双维度解析 |
3.4.1 经济-社会-生态维度 |
3.4.2 输入-响应-输出维度 |
3.4.3 水利绿色发展双维度关联框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指标构建与评价 |
4.1 基于双维度关联的水利绿色发展评价方法构建 |
4.1.1 评价指标体系 |
4.1.2 数据来源 |
4.2 水利绿色发展指数模型构建 |
4.2.1 权重的确定 |
4.2.2 模型构建 |
4.3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指数 |
4.3.1 水利绿色发展的分系统综合发展指数 |
4.3.2 水利绿色发展分维度指数 |
4.3.3 水利绿色发展水平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时空格局演变 |
5.1 水利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演变 |
5.1.2 双维度空间分布格局 |
5.1.3 水利绿色发展指数空间分布特征 |
5.2 水利绿色发展水平总体空间异质演变 |
5.2.1 研究方法 |
5.2.2 总体空间异质性 |
5.2.3 空间热点演变特征 |
5.3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空间分异主控因子分析 |
5.3.1 主控因子识别方法 |
5.3.2 子系统层主控因子 |
5.3.3 指标层主控因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
6.1.1 变量选取及研究争论 |
6.1.2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1.3 模型介绍 |
6.2 东部地区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2.1 模型选择 |
6.2.2 实证结果分析 |
6.3 中部地区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模型选择 |
6.3.2 实证结果分析 |
6.4 西部地区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6.4.1 模型选择 |
6.4.2 实证结果分析 |
6.5 三大区域水利绿色发展影响因素比较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水利绿色发展机制与路径选择 |
7.1 水利绿色发展机制理论思路和逻辑 |
7.2 水利绿色发展机制构成 |
7.2.1 合理化开发机制 |
7.2.2 高效化利用机制 |
7.2.3 生态化输出机制 |
7.2.4 人文化效益机制 |
7.2.5 常规化监管机制 |
7.3 水利绿色发展实现机制的运行机理 |
7.4 中国水利绿色发展路径选择 |
7.4.1 绿色发展意识导向:加强水利绿色发展理念的政策引导和文化塑造 |
7.4.2 创新科学技术驱动:加强水利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水资源绿色循环发展 |
7.4.3 利益相关者共建: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享共建策略 |
7.4.4 综合管理体制保障:完善水资源绿色发展管理制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碳旅游研究 |
1.2.2 低碳旅游景区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评价范围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评价范围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低碳经济理论 |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 |
2.2.2 可持续旅游 |
2.3 低碳旅游 |
2.4 低碳旅游景区 |
2.4.1 低碳旅游景区概念 |
2.4.2 旅游景区低碳建设典范 |
3 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指标体系框架模型 |
3.2 评价指标提出 |
3.3 评价指标筛选 |
3.3.1 筛选方法 |
3.3.2 筛选结果 |
3.3.3 基于游客意愿调查的指标体系可行性分析 |
3.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3.4.1 权重确定方法及数据来源 |
3.4.2 权重分析 |
3.4.3 权重确定 |
3.5 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 |
3.5.1 指标分析 |
3.5.2 指标评价标准 |
3.5.3 构建综合评价模型 |
3.5.4 低碳旅游景区等级评价标准 |
4 低碳评价实例研究 |
4.1 自然地理概况 |
4.2 旅游发展概况 |
4.3 景区碳排放计算方法 |
4.4 青秀山风景区低碳旅游评价 |
4.4.1 青秀山低碳旅游吸引物现状 |
4.4.2 青秀山低碳运营现况 |
4.4.3 青秀山低碳宣传与低碳效益概况 |
4.4.4 青秀山低碳评价结果及分析 |
4.5 大明山风景区低碳旅游评价 |
4.5.1 大明山低碳旅游吸引物现状 |
4.5.2 大明山低碳运营现况 |
4.5.3 大明山低碳宣传与低碳效益概况 |
4.5.4 大明山低碳评价结果及分析 |
4.6 低碳评价比较分析 |
4.7 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低碳发展建议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 |
5.4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
三、相关概念和范围的界定 |
四、研究的断限与分期 |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长江流域历史环境演变概况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长江流域生态环境演变 |
一、第一阶段:秦汉时期 |
二、第二阶段:魏晋南北朝到唐宋元时期 |
三、第三阶段:明清时期至1949年 |
第二节 1949-1978年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状况 |
一、长江流域水利开发与治理情况 |
二、长江流域农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三、长江流域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环保体系初步构建时期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互动发展(1979—1991)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初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长江流域开发与保护的情况 |
二、经济发展战略和发展方式转变 |
三、环保理念与政策的发展变化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初步发展 |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
二、区域空间产业布局的变动 |
第三节 区域环境污染与环保治理 |
一、区域内环境污染情况及成因分析 |
二、环保政策的出台及治理 |
第四节 水环境的逐步恶化 |
一、水土流失的加重与治理 |
二、水体污染程度与变化特征 |
三、洪涝灾害的发生频次提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环保区域分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生态变化(1992—2001) |
第一节 转轨时期长江经济带的发展状况 |
一、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 |
三、环保政策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
一、经济加速发展概况 |
二、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三、产业结构矛盾突出 |
第三节 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
一、农业生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
二、乡镇企业生产环境问题突出 |
三、经济开发加剧生态环境破坏 |
四、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投入 |
第四节 水环境持续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的持续加重 |
二、水污染局部特征明显 |
三、洪涝灾害频发及成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环保多元共治体系下长江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演变(2002—2015) |
第一节 转型时期长江经济带发展概况 |
一、规模化区域规划与环境保护 |
二、经济发展方式内涵的转变 |
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推进 |
第二节 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变化 |
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 |
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扩大 |
三、产业结构的演进特征 |
四、环境问题全面凸显 |
第三节 水环境快速恶化的表现 |
一、水土流失情况严峻 |
二、水污染流域恶化明显 |
三、洪涝干旱灾害加重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长江经济带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影响 |
一、生态环境变化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
二、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修复带来的现实阻碍 |
三、对长江经济带地域生态环境的评价分析 |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环境保护体制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 |
一、区域管理缺乏统一制度安排 |
二、区域协调管理机制不健全 |
三、区域管理中环保投入不足 |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博弈 |
一、宏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
二、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治理 |
三、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思考 |
第一节 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特征 |
一、长江流域开发的历史反思 |
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演变历程 |
第二节 国外大河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启示 |
一、国外大河流域的开发模式 |
二、国外大河流域的发展模式 |
三、长江流域发展模式的借鉴与选择 |
第三节 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思考 |
一、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的对策 |
二、内涵的转变—从大开发到大保护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存在的问题 |
1.2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案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
2.1 气候变化科技合作态势 |
2.2 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助现状与特点 |
2.2.1 发达国家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
2.2.2 国际组织气候变化科技援助及合作现状 |
2.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现状与存在问题 |
2.3.1 南南科技合作现状与政策 |
2.3.2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的途径 |
2.3.3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需求分析 |
3.1 需求分析(按地区) |
3.1.1 东非 |
3.1.2 南非 |
3.1.3 西非 |
3.1.4 中非 |
3.1.5 西亚北非 |
3.1.6 东南亚 |
3.1.7 南亚 |
3.1.8 中亚 |
3.1.9 拉美 |
3.1.10 小结 |
3.2 需求分析(按类型) |
3.2.1 小岛国及低海拔沿海国家 |
3.2.2 干旱与半干旱国家 |
3.2.3 最不发达国家 |
3.3 发展中国家气候变化技术需求特点分析 |
3.3.1 重点领域与优先技术 |
3.3.2 技术需求特点 |
第4章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分析 |
4.1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 |
4.1.1 农林业 |
4.1.2 可再生能源 |
4.1.3 水资源与环境 |
4.1.4 卫生健康 |
4.1.5 节能减排 |
4.1.6 我国可供转让适用技术清单 |
4.2 我国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适用技术特征分析 |
4.2.1 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
4.2.2 已转让适用技术领域分布 |
4.2.3 适用技术来源分布 |
4.3 可转让适用技术储备分类统计 |
4.3.1 能源 |
4.3.2 农业 |
4.3.3 林业 |
4.3.4 水资源 |
4.3.5 卫生健康 |
4.3.6 建筑节能减排 |
4.3.7 工业节能减排 |
4.3.8 商业和民用节能减排 |
4.3.9 防灾减灾 |
4.3.10 基础设施 |
4.3.11 废弃物利用 |
4.3.12 交通 |
4.3.13 资源环境技术 |
4.3.14 其它 |
4.4 已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分析 |
4.4.1 已转让技术按领域分布 |
4.4.2 已转让技术按国别分布 |
4.5 小结 |
第5章 重点领域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案例分析 |
5.1 农林业 |
5.1.1 杂交水稻技术合作 |
5.1.2 种植加工技术合作 |
5.1.3 菌草利用技术合作 |
5.1.4 节水农业技术合作 |
5.2 可再生能源 |
5.2.1 太阳能技术合作 |
5.2.2 小水电技术合作 |
5.2.3 沼气利用技术合作 |
5.3 水资源与环境 |
5.3.1 水窖技术合作 |
5.3.2 给排水技术合作 |
5.3.3 坦噶尼喀湖生态监测技术合作 |
5.3.4 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技术合作 |
5.3.5 气象技术合作 |
5.3.6 生态保护技术合作 |
5.4 卫生健康合作 |
第6章 应对气候变化南南技术转移机制分析 |
6.1 南南技术转移的主要障碍 |
6.1.1 资金短缺 |
6.1.2 文化差异 |
6.1.3 受体水平 |
6.1.4 需求不明 |
6.1.5 政治与人身安全 |
6.1.6 商务障碍 |
6.2 南南科技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6.3 南南技术转移的模式、机制分析 |
6.3.1 政府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
6.3.2 市场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 |
6.3.3 国际组织/NGO主导的南南技术转移模式:三方合作机制 |
6.4 重点领域技术转移模式探讨 |
6.4.1 能源(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4.2 环境领域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4.3 农业领域的技术转移模式分析 |
6.5 中国科技部-联合国环境署-非洲水行动项目实证分析 |
6.5.1 水行动项目方案设计、建议提出及实施 |
6.5.2 水行动项目实施成效及影响 |
6.6 小结 |
第7章 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具体合作方案 |
7.1 中国-联合国-非洲水行动项目合作 |
7.2 非洲农业行动南南合作方案 |
7.3 点亮非洲项目建议 |
7.4 非洲生态守护项目建议 |
7.5 关于加强与周边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科技合作的建议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成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附录 |
附录1: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重点领域分类 |
附录2:面向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征集调查表 |
附录3:气候变化南南科技合作问题与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4:创新合作机制,深化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的建议 |
附录5: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援外及南南合作工作的建议 |
附件 |
(6)太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太原市水资源量分析 |
2.1 水资源形成条件 |
2.1.1 自然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 |
2.1.3 气象水文条件 |
2.1.4 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
2.2 水资源量 |
2.2.1 地表水资源 |
2.2.2 地下水资源 |
2.2.3 水资源质量 |
2.2.4 水资源总量与可利用量 |
2.3 供水工程供水量 |
2.3.1 现状年供水量 |
2.3.2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预测 |
2.3.3 规划水平年可供水量汇总 |
第三章 需水量预测 |
3.1 行业需水量预测 |
3.1.1 预测原则 |
3.1.2 预测分区 |
3.1.3 需水量汇总 |
3.2 生活需水预测 |
3.2.1 太原市人口规模预测 |
3.2.2 需水定额预测 |
3.2.3 生活需水量 |
3.3 生产需水预测 |
3.3.1 第一产业需水量 |
3.3.2 第二产业需水量 |
3.3.3 第三产业需水量 |
3.4 生态环境需水量 |
3.5 部门需水量 |
第四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 |
4.1 模型结构 |
4.2 模型决策变量 |
4.3 目标函数 |
4.4 约束方程 |
第五章 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 |
5.1 配置分区 |
5.2 配置原则 |
5.3 合理配置 |
5.3.1 配置方案 |
5.3.2 配置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用水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调整方案 |
6.1 计划申报 |
6.2 计划用水流程 |
6.3 年度用水计划的确定 |
6.3.1 填写申报材料 |
6.3.2 审批程序 |
6.4 新增单位用户用水计划申报 |
6.5 年度计划用水的调整 |
6.6 用水计划的编制、下达、执行、调整方案 |
6.7 特殊情况下计划用水方案的调整措施 |
第七章 计划用水方案实施预期效果分析 |
7.1 社会效益 |
7.2 经济效益 |
7.3 环境效益 |
第八章 结论和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词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城市中水回用发展问题研究 ——以泰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 本文研究内容与研究 |
2 城市中水回用相关理论 |
2.1 城市中水回用概念、类型及用途 |
2.2 中水回用的水质要求 |
2.3 城市中水回用的一般途径 |
2.4 中水利用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
2.5 城市中水系统的组成 |
2.6 城市中水系统最优化原理 |
3 我国发展中水回用可行性分析 |
3.1 中水回用技术可行性分析 |
3.2 中水回用经济可行性分析 |
3.3 政策可行性分析 |
3.4 以泰安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中水项目为例进行可行性分析 |
4 泰安市城市中水回用现状分析 |
4.1 泰安市区水资源形势 |
4.2 在中水回用方面存在的认识误区 |
4.3 中水回用存在的问题 |
5 中水回用的国际经验 |
5.1 中水回用的国际经验 |
5.2 国外水循环再利用的启示 |
6 关于中水回用发展建议 |
6.1 中水回用规划设计 |
6.2 中水规划实施对策 |
6.3 中水回收在中国的前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青岛市七区需水量预测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城市与水 |
1.2 城市水资源的特点 |
1.3 青岛市基本概况 |
1.3.1 自然地理概况 |
1.3.2 环境水文概况 |
1.3.3 社会经济概况 |
1.3.4 城市发展规划 |
第二章 青岛市水循环系统变化特征 |
2.1 青岛市七区供水、用水现状 |
2.1.1 供水现状 |
2.1.2 用水现状 |
2.2 青岛市其它水源的利用 |
2.2.1 海水利用 |
2.2.2 中水利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需水量预测原则与方法 |
3.1 城市需水量预测概述 |
3.2 常用的需水量预测方法 |
3.3 城市需水量预测方法的选择 |
3.4 城市用水量预测应注意的问题 |
3.5 本文所选用的预测方法 |
第四章 城市用水构成和用水量影响因素 |
4.1 城市用水构成的分析 |
4.1.1 工业用水 |
4.1.2 市政用水 |
4.1.3 生活用水 |
4.2 城市用水量的影响因素 |
4.2.1 城市规模 |
4.2.2 人民生活水平 |
4.2.3 经济因素 |
4.2.4 自然因素 |
4.2.5 节水因素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青岛市七区需水量预测 |
5.1 用灰色模型预测青岛市七区未来需水量 |
5.1.1 生活用水量预测 |
5.1.2 总需水量预测 |
5.2 青岛市七区需水量的分类预测 |
5.2.1 工业需水量预测 |
5.2.2 生活需水量预测 |
5.2.3 总需水量预测 |
5.3 换算 |
5.4 两种方法预测结果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供需平衡分析和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
6.1 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原则 |
6.2 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6.2.1 第一次供需平衡分析(现状) |
6.2.2 第二次供需平衡分析(2010年) |
6.2.3 第三次供需平衡分析(2020年) |
6.3 引黄济青需水量 |
6.3.1 引黄济青工程 |
6.3.2 引黄济青需水量分析 |
6.4 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
6.5 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件 |
致谢 |
(9)上海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理论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水资源安全概念 |
1.2.2 水资源安全分析方法综述 |
1.2.3 城市水资源安全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的理论基础 |
2.1 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定义和内涵 |
2.1.1 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的理论基础 |
2.1.2 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定义 |
2.1.3 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的内涵与外延 |
2.1.4 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的特征 |
2.2 城市水资源安全状况评价 |
2.2.1 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定义及原则 |
2.2.2 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2.3 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标准设定 |
2.3 城市水资源安全配置 |
2.3.1 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配置 |
2.3.2 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供给分析 |
2.3.3 城市水资源安全利用需求分析 |
2.4 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理论 |
2.4.1 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含义 |
2.4.2 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框架 |
第三章 上海市水资源安全评价 |
3.1 上海市水资源概况 |
3.1.1 上海市水资源量 |
3.1.2 上海市水质情况 |
3.2 基于集对分析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
3.2.1 集对分析理论 |
3.2.2 基于集对分析的城市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
3.3 基于集对分析的上海市水资源安全评价分析 |
3.3.1 基于集对分析的上海市水资源安全评价 |
3.3.2 基于集对分析的上海市水资源安全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四章 上海市水资源安全配置 |
4.1 上海市水资源供给分析 |
4.1.1 上海可利用水量核算 |
4.1.2 上海实际供水量核算 |
4.1.3 上海水源及其原水工程现状 |
4.2 上海市水资源需求分析 |
4.2.1 上海市居民用水需水 |
4.2.2 生态需水 |
4.2.3 经济需水 |
4.2.4 上海城市需水总量 |
4.3 上海市水资源优化配置 |
4.3.1 上海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紧迫性 |
4.3.2 上海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假设 |
4.3.3 上海水资源优化配置实证分析 |
4.3.4 结论 |
第五章 上海市水资源安全预警分析 |
5.1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方法 |
5.1.1 统计学习理论基础 |
5.1.2 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算法 |
5.1.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方法 |
5.1.4 支持向量机模型和参数设定 |
5.1.5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城市水资源安全预警模型 |
5.2 上海市水资源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
5.2.1 预警指标体系 |
5.2.2 指标预测 |
5.3 上海市水资源安全预警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上海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的政策建议 |
6.1 建立以水权为基础的水市场体系 |
6.1.1 建立有效的水权结构 |
6.1.2 创建合理的水市场体系 |
6.1.3 完善水权的转让机制 |
6.2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水价管理体制 |
6.2.1 加强城市水价的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 |
6.2.2 改革城市水价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水价形成机制 |
6.2.3 因地制宜,实现供水差别定价 |
6.2.4 完善水价监督机制 |
6.3 全面推动可持续供水管理 |
6.3.1 建立供水管网管理信息系统,提高输水效率 |
6.3.2 实现雨水资源化 |
6.3.3 实现局部管道分质供水 |
6.3.4 大力推行中水回用系统 |
6.4 建立水污染控制体制 |
6.4.1 推广清洁生产方式,发展都市农业 |
6.4.2 颁发“排污许可证”,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 |
6.4.3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10)闽东南地区水资源短缺调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区概况 |
1.2.1 区域水资源概况 |
1.2.2 水资源利用情况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进展 |
1.3.2 水权水市场的研究进展 |
1.3.3 非传统水资源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2.1 水资源优化配置理论 |
2.1.1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涵义 |
2.1.2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指导思想与原则 |
2.1.3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内容 |
2.1.4 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形式 |
2.2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
2.2.1 水资源配置系统描述 |
2.2.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 |
2.2.3 模型的建立 |
2.3 闽东南地区水量平衡 |
2.3.1 2010年需水量预测 |
2.3.2 可供水量分析 |
2.3.3 闽东南地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2.4 “北水南调”工程规划 |
2.4.1 “北水南调”对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 |
2.4.2 工程规划 |
2.5 考虑“北水南调”的闽东南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
2.5.1 模型参数的确定 |
2.5.2 优化配置结果 |
3 水资源短缺的经济调控机制 |
3.1 水权的基本理论 |
3.1.1 产权理论 |
3.1.2 水权的定义 |
3.1.3 水权的特点 |
3.1.4 水权的管理 |
3.2 水权管理制度框架 |
3.3 水权的初始分配 |
3.3.1 水权初始分配的原则及优先次序 |
3.3.2 水权初始分配指标体系 |
3.3.3 多层次半结构性多目标模糊优选模型 |
3.3.4 “北水南调”水权初始分配方案 |
3.4 水权的市场交易 |
3.4.1 水市场的涵义和作用 |
3.4.2 水市场面临的问题 |
3.4.3 水市场的培育和发展 |
3.5 水权水市场宏观调控的博弈分析 |
3.5.1 市场的作用与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
3.5.2 博弈理论与博弈分析 |
3.5.3 水市场的博弈模型 |
3.6 泉州市晋江流域水权建设 |
4 水资源短缺风险的调控机制 |
4.1 水资源风险描述 |
4.1.1 水资源风险定义 |
4.1.2 水资源风险参变量描述 |
4.2 水资源风险管理描述 |
4.2.1 风险管理的概念 |
4.2.2 水资源风险管理的基本程序 |
4.3 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
4.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
4.3.2 评价指标各级别的量化 |
4.4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闽东南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
4.4.1 支持向量机算法原理 |
4.4.2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区域水资源短缺风险评判模型 |
4.4.3 闽东南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
4.5 闽东南干旱风险应对机制 |
5 非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
5.1 非传统水资源的内容和意义 |
5.1.1 内容 |
5.1.2 利用意义 |
5.2 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措施 |
5.2.1 雨水利用技术 |
5.2.2 中水回用方式 |
5.2.3 海水利用技术 |
5.3 闽东南地区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 |
5.3.1 利用状况 |
5.3.2 利用成效 |
5.3.3 规划目标 |
6 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
6.1 节水型社会的内涵与指导思想 |
6.2 节水型社会评价 |
6.3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技术措施 |
6.3.1 农业节水措施 |
6.3.2 工业节水措施 |
6.3.3 第三产业节水家庭生活与措施 |
6.3.4 利用非传统水资源 |
6.3.5 利用新技术 |
6.4 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政策建议 |
6.5 节水型社会的文化道德环境建设 |
6.5.1 节水型社会的文化环境建设 |
6.5.2 节水型社会的道德环境建设 |
7 水资源短缺调控信息平台 |
7.1 系统目的和功能 |
7.2 系统实现技术 |
7.2.1 中间件 |
7.2.2 MVC设计模式 |
7.2.3 AAF框架 |
7.2.4 Agent与Multi-Agent |
7.3 系统体系结构 |
7.4 水权交易系统 |
7.4.1 系统框架 |
7.4.2 水权交易系统的实现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论着 |
2、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四、中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问题的一个战略性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雨水管理利用的江淮分水岭地区风景园林生态景观建设的探究[D]. 杨欣.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2]中国水利绿色发展研究[D]. 栗欣如.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3]低碳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D]. 廖倩.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4]长江经济带经济与生态关系演变的历史分析(1979-2015年) ——以水环境为中心[D]. 杨晶晶.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5]南南合作中资源开发利用技术转移模式、机制研究[D]. 陈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8)
- [6]太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及应用研究[D]. 张俊. 太原理工大学, 2010(10)
- [7]城市中水回用发展问题研究 ——以泰安市为例[D]. 刘艺.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4)
- [8]青岛市七区需水量预测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D]. 陈娟. 青岛理工大学, 2008(03)
- [9]上海市水资源安全利用理论及应用研究[D]. 刘华. 上海交通大学, 2007(03)
- [10]闽东南地区水资源短缺调控机制研究[D]. 黄明聪.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