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论目标规划及交互方法在小康示范村规划中的实践——以西藏贡嘎县沃拉村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余鹏[1](2020)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南市旅游型村庄规划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全国各地区大力发展和推广乡村旅游,宏观政策下,乡村旅游越来越重要。近年来,旅游业逐渐成为西藏自治区的支柱产业之一,在带动城乡关系由对立转向融合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发展乡村旅游业促进了西藏的产业扶贫建设。与此同时,山南市凭借独特的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资源,乡村旅游迅速发展起来。在此背景下,研究山南市旅游型村庄规划具有积极意义。笔者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和旅游型村庄规划的理论学习与优秀案例研究,结合亲身参与的实际项目,将山南市旅游型村庄规划策略分为四个部分六个章节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即第一章节,乡村振兴背景下,国家层面积极作出政策安排,乡村旅游在脱贫攻坚方面作用越来越重要。西藏自治区层面紧抓“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办法,引导农牧民从事乡村旅游业,乡村旅游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大量农牧民摆脱了贫困。山南市层面亟需规划引导整合市域内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推进旅游型村庄发展。第二部分,即第二章节,深入解读乡村振兴和旅游型村庄规划的具体内容和总体要求,分析了乡村振兴和旅游型村庄规划的关系,即乡村振兴是实施旅游型村庄规划的政策背景和最终目的,旅游型村庄规划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优选方法和稳定途径。接着对旅游型村庄进行国内外研究综述,借鉴了优秀旅游型村庄案例的成功方法。第三部分,即第三章节、第四章节和第五章节,针对山南市区位交通条件优越、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等现状特征,详细介绍了山南市现阶段不同模式开发下的旅游型村庄案例,总结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引出了旅游型村庄规划的引领性和重要性。接着对山南市旅游型村庄作出规划策略,主要是确定多元化的发展定位和阶段性的发展目标;提档升级旅游产品和逐步完善营销活动;优化空间结构与主题化功能分区;提升旅游配套设施和村庄配套设施;完善运营机制和加强安全管理。最后进行实践应用,首先分析了努巧村的区位和旅游发展条件等概况,接着详细给出了村庄的规划策略,一是通过制定多元化的发展定位和阶段性的发展目标,实现藏文化乡村博物馆的总体发展定位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远期目标,二是通过策划“亲子休闲体验”旅游产品和“文化乡村休闲漫游”旅游产品实现村庄旅游产品提档升级,通过策划全年节庆活动和营销主题活动逐步完善营销活动,三是通过规划建设乡村美好生活中心,带动多个主题旅游聚落来优化空间结构和功能分区;四是通过配置数量足够且布局合理的乡村设施来完善配套设施规划,五是通过完善运营机制和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旅游运营管理水平,最终到规划期末实现村庄全面富裕的目标。第四部分,即第六章节,给出了论文的主要结论和下一步研究展望。
任跃旺[2](2019)在《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研究》文中提出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配置是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等诸项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是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户生活水平、保障农业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提升,对提高藏区农户基本生产、生活水平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当前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农村公共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城乡之间公共服务呈现出不均等的发展态势。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构建西藏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的指标体系,从微观农户需求角度和宏观政府供给角度对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进行分析,深入剖析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主要影响因素,进而提出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路径与保障措施,从而推动西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全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通过对已有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历史演进与特征分析入手,探讨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基本特征与供求特征,进而通过对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水平的评价,分析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二部分为实证分析,在对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农户需求角度与政府供给角度,分别对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问题展开实证分析。在微观农户需求角度,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西藏自治区农户的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意愿和满意度进行联合分析,以此为依据来判断当前西藏农户层面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更进一步以回归方法得出当前西藏农户层面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主要矛盾。在宏观政府供给角度,通过建立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评价模型,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剖析和探讨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规模效率和结构效率,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政府层面的影响因素对其配置效率的影响。第三部分为实践应用,以前文对西藏自治区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的结果,分析当前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前提条件,并提出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微观提升路径和宏观提升路径,并结合国内外农村公共服务配置中的经验与启示,从有效提高农户参与意识和能力、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财政投入、适当提高农户集中度、优化西藏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积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等方面提出提升西藏自治区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保障措施。
于媛媛[3](2013)在《蔬菜流通主要交易节点的微观经济分析》文中提出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由于人口众多,我国还是蔬菜消费大国,蔬菜在居民日常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政策的陆续出台,以蔬菜为代表的生鲜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研究逐渐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本文对蔬菜农产品流通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蔬菜生产和交易的现状、蔬菜流通特征及蔬菜流通中各主要交易环节发展现状,认为解决我国蔬菜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蔬菜流通的主要交易节点进行微观分析,主要交易节点具体包括:田间地头(农户/运销商)—批发市场(运销商/超市采购人员)—零售终端(超市/农贸市场/消费者)。(2)本文对上述各主要交易节点进行深入研究,运用微观经济学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多目标决策、消费者剩余、边际分析等相关理论知识定性分析交易过程,并建立经济学模型,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定量研究各变量的变化水平和相关影响,旨在揭示我国蔬菜流通过程中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流通不畅等问题。最后将各分模型汇总整合,进行了整体分析。(3)最后,本文针对以上内容给出了研究结论,针对蔬菜流通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政策建议,为相关政府部门及各交易主体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周伟,李祥妹[4](2003)在《略论目标规划及交互方法在小康示范村规划中的实践——以西藏贡嘎县沃拉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是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核心内容,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研究领域中,该领域的规划研究工作正在逐渐加强。本文以西藏贡嘎县沃拉村为例,介绍了目标规划及交互方法小康示范村规划中的实践,讨论了规划的过程、建模方法及模型的精度等问题,认为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由村民学习并建模的方法是今后小康村规划的发展方向。
二、略论目标规划及交互方法在小康示范村规划中的实践——以西藏贡嘎县沃拉村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论目标规划及交互方法在小康示范村规划中的实践——以西藏贡嘎县沃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南市旅游型村庄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解读乡村振兴背景 |
2.2 解读旅游型村庄规划 |
2.3 乡村振兴与旅游型村庄规划的关系 |
2.4 旅游型村庄规划的相关研究与实践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南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研究 |
3.1 山南市乡村旅游的宏观背景 |
3.2 不同开发模式的山南市旅游型村庄分类研究 |
3.3 山南市乡村旅游现状特征和存在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南市旅游型村庄规划策略研究 |
4.1 发展定位与目标 |
4.2 旅游产品及配套活动 |
4.3 功能分区与空间组织 |
4.4 配套设施规划 |
4.5 旅游运营管理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践应用——以努巧村为例 |
5.1 概况 |
5.2 发展定位与目标 |
5.3 旅游产品及营销活动 |
5.4 功能分区与空间组织 |
5.5 配套设施规划 |
5.6 旅游运营管理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相关概念 |
2.1.1 公共服务 |
2.1.2 农村公共服务 |
2.1.3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 |
2.2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理论基础 |
2.2.1 公共财政理论 |
2.2.2 公共选择理论 |
2.2.3 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理论 |
2.2.4 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历史演进及特征分析 |
3.1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历史演进 |
3.1.1 和平解放初期 |
3.1.2 人民公社时期 |
3.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农村税费改革前 |
3.1.4 农村税费改革至今 |
3.2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的配置主体 |
3.2.1 中央政府 |
3.2.2 西藏地方政府 |
3.2.3 内地援藏省份政府 |
3.3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基础特征分析 |
3.3.1 社会特征 |
3.3.2 文化特征 |
3.3.3 经济特征 |
3.4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供求特征分析 |
3.4.1 需求特征 |
3.4.2 供给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现状分析 |
4.1.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1.3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水平评价 |
4.1.4 基于灰色关联度与熵权法的模型对比检验分析 |
4.1.5 评价结果分析 |
4.2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存在的问题 |
4.2.1 农户的需求表达机制不健全 |
4.2.2 地方政府财政支农力量薄弱 |
4.2.3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权责不明 |
4.2.4 政府公共服务管理有待加强 |
4.3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农户需求的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
5.1 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分析的理论基础 |
5.2 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 |
5.2.1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5.2.2 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分析 |
5.2.3 农户对农村公共服务项目的偏好度与满意度联合分析 |
5.3 基于农户需求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3.1 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 |
5.3.2 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 |
5.3.3 Logistic回归结果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政府供给的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实证分析 |
6.1 基于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分析的理论基础 |
6.2 基于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测度 |
6.2.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6.2.3 宏观配置效率的纵向分析 |
6.2.4 宏观配置效率的横向分析 |
6.3 基于政府供给的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6.3.1 指标体系构建 |
6.3.2 Tobit模型构建 |
6.3.3 Tobit模型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提升路径 |
7.1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前提条件 |
7.1.1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内在需求 |
7.1.2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外在条件 |
7.1.3 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理论基础 |
7.2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微观提升路径 |
7.2.1 多渠道提高农户收入 |
7.2.2 建立农户需求表达机制 |
7.3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的宏观提升路径 |
7.3.1 促进农村公共服务配置主体的多元化 |
7.3.2 加强政府农村公共服务配置能力建设 |
7.3.3 建立农村公共服务配置责任分配机制 |
7.4 本章小结 |
8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经验及其启示 |
8.1 国外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1.1 美国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1.2 德国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1.3 印度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 国内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1 广东省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2 重庆市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2.3 黑龙江省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经验 |
8.3 国内外经验对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启示 |
8.3.1 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制度化管理 |
8.3.2 合理划分农村公共服务的事权 |
8.3.3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资金投入 |
8.3.4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的配置结构 |
8.4 本章小结 |
9 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提升的保障措施 |
9.1 有效提高农户参与意识和能力 |
9.1.1 全面加强农村教育建设 |
9.1.2 着力提升农户参与能力 |
9.2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配置的财政投入 |
9.2.1 完善中央对西藏自治区的转移支付制度 |
9.2.2 建立西藏农村公共服务财政绩效预算 |
9.3 适当提高农户集中度 |
9.3.1 边境地区按带状分布 |
9.3.2 腹心地区向行政中心集中 |
9.3.3 因地制宜发挥规模效应和集约效应 |
9.4 优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结构 |
9.5 积极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 |
9.5.1 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9.5.2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监督机制 |
9.5.3 积极推进公共服务投资法制化 |
9.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 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3)蔬菜流通主要交易节点的微观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 研究方法 |
1.6 论文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蔬菜农产品流通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2.3 简要述评 |
2.2 微观经济学相关理论概述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2.2 多目标决策 |
2.2.3 消费者剩余 |
2.2.4 边际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蔬菜流通现状分析 |
3.1 我国蔬菜生产和交易现状 |
3.2 我国现阶段蔬菜流通的特征 |
3.2.1 生鲜特性 |
3.2.2 供给滞后 |
3.2.3 地域性导致的非均衡性 |
3.2.4 合作性 |
3.2.5 质量安全性 |
3.3 我国蔬菜流通主要交易环节发展现状 |
3.3.1 地头交易现状 |
3.3.2 批发市场现状 |
3.3.3 零售市场发展现状 |
3.4 现有蔬菜流通的交易主体分析 |
3.5 微观经济学视角下的蔬菜流通主要交易节点的分析 |
3.5.1.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田间地头交易分析 |
3.5.2. 基于多目标决策理论的批发市场交易分析 |
3.5.3. 考虑农贸市场的超市定价方法与消费者剩余分析 |
3.5.4. 基于边际分析的超市采购预测 |
3.6 本章小结 |
4 蔬菜流通主要交易节点的描述和建模分析 |
4.1 地头农户和运销商交易节点的描述和建模 |
4.1.1 参数与假设 |
4.1.2 分析与建模 |
4.1.3 计算实例 |
4.2 批发市场交易节点的描述和建模 |
4.2.1 参数与假设 |
4.2.2 分析与建模 |
4.2.3 计算实例 |
4.3 考虑农贸市场的超市定价方法分析 |
4.3.1 参数与假设 |
4.3.2 分析与建模 |
4.3.3 计算实例 |
4.4 超市与消费者交易节点的描述和建模 |
4.4.1 参数、假设与概念解释 |
4.4.2 分析与建模 |
4.4.3 计算实例 |
4.5 本章小结 |
5 蔬菜流通过程的整体分析 |
5.1 零售商的采购计划 |
5.2 零售商与运销商的交易 |
5.3 运销商的采购计划 |
5.4 运销商与农户的交易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展望 |
6.1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6.2 本文的局限性 |
6.3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4)略论目标规划及交互方法在小康示范村规划中的实践——以西藏贡嘎县沃拉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规划过程 |
2 模型简介[12] |
2.1 目标规划数学模型 |
2.2 交互改进模型 |
3 小康示范村规划实例分析 |
3.1 沃拉村概况 |
3.2 小康示范村规划总体目标 |
3.3沃拉小康示范村目标规划模型 |
3.4 沃拉小康示范村规划模型改进 |
4 讨论 |
四、略论目标规划及交互方法在小康示范村规划中的实践——以西藏贡嘎县沃拉村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背景下山南市旅游型村庄规划策略研究[D]. 余鹏. 长江大学, 2020(02)
- [2]西藏农村公共服务配置效率研究[D]. 任跃旺.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3]蔬菜流通主要交易节点的微观经济分析[D]. 于媛媛. 浙江大学, 2013(10)
- [4]略论目标规划及交互方法在小康示范村规划中的实践——以西藏贡嘎县沃拉村为例[J]. 周伟,李祥妹. 山地学报, 2003(S1)
标签: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论文; 村庄规划论文; 配置效率论文; 乡村规划论文; 公共服务设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