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确定变水头注水试验滞后时间T(论文文献综述)
张柴[1](2021)在《垃圾土水力特性参数反演与优势渗透模拟》文中研究指明垃圾土非饱和水力特性是预测和评估填埋场内渗滤液分布和迁移状态的基础。垃圾土孔隙结构的非均质性造成渗沥液迁移过程中呈现明显的优势流现象。为了进一步分析垃圾土非饱和水力特性的变化机理及优势流效应,本文以多孔介质渗流理论和土力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反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垃圾土非饱和水力特性参数变化和优势渗透过程预测研究,主要成果如下:(1)开展了室内饱和含水率、饱和渗透系数的测试实验以及多步重力自由流出试验,采用测定的基础参数、监测的流出数据数值反演了单渗透率和双渗透率模型中相关水力参数。结果表明:干密度、粒径是影响垃圾饱和含水率、渗透系数的关键因素,单一降解龄期对其影响不大,在有限试验数据下饱和含水率、渗透系数分别与干密度成线性、指数函数关系;干密度在200~400kg/m3的陈腐垃圾土 VGM模型参数α、n、θr的变化范围分别0.181~0.21cm-1、1.45~1.618、0.092~0.147,对应 DPeM 模型基质域θrm、nrm参数可分别近似取值为VGM模型中θ、n的1.16、1.36倍,进气值倒数αm、ksm有待进一步研究与验证;(2)基于室内试验和数值反演结果分析,干密度越大,进气值倒数、孔径分布指数减小,残余含水率增大,流出量减小,粒径对水力特性的影响与干密度相反,而降解龄期越大,进气值倒数、孔径分布指数减小、残余含水率均减小;重塑垃圾土仍具有明显的优势流效应,VGM模型模拟的多步流出排水量较实际监测结果偏高,DPeM模型拟合更符合实际监测结果;(3)开展了垃圾填埋场现场单井抽-注水试验,对比分析了稳定流-非稳定流理论方法对渗透系数计算结果的影响,并通过监测抽水试验的水位变化获得了垃圾土土水特征参数。结果表明:现场试验测试的陈腐垃圾土饱和渗透系数在10-6~10-5m/s量级,抽水-注水试验对饱和渗透系数测试结果影响不大;根据抽水试验结果推测抽水影响半径约15m、单井产流量为0.3m3/h;垃圾土的平均残余含水率为0.27,较室内测试结果偏大,而垃圾土的进气值在2kPa、孔径分布指数为1.20,与室内测试结果相近;(4)基于垃圾土优势流效应,开展了典型回灌工艺条件下垃圾堆体中渗沥液的分布规律预测研究。预测结果表明:回灌速率、回灌频率、回灌量、初始含水量等因素均对提高渗滤液的影响深度、入渗量和贮水率有影响;双渗透率模型计算得到的回灌流出量明显高于传统的单渗透率模型;通过双渗透率模型模拟时下边界疏水过程近95%渗滤液均是从基质域中流出,只有5%的渗滤液从裂隙域流出,但仍存在优势渗透过程,以上成果为填埋场回灌补水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论文有图41幅,表11个,参考文献127篇。
童煜霄,魏松,陈清,邓杰妹[2](2021)在《不同方法测定水泥土渗透系数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研究适合测定水泥土渗透系数的试验方法,结合工程实际,对防渗墙进行现场钻孔注水试验,对钻芯取样的水泥土试样进行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和三轴渗透试验,对比室内试验结果和现场试验结果,探讨适合检测水泥土芯样的室内试验方法,分析三轴渗透试验中孔隙水压和围压对水泥土渗透性的影响。对重新配制的水泥土试样进行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三轴渗透试验及水泥土渗透试验,研究不同方法测定水泥土渗透系数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三轴渗透试验比室内变水头渗透试验更适合测定水泥土芯样渗透系数;三轴渗透试验中,围压为0时,水泥土芯样渗透系数会随着孔隙水压的增加而增加,围压改变时,会随着围压的增加而减小;三种室内渗透试验方法测定水泥土试样的渗透系数基本相接近,都可用于测定水泥土试样渗透系数。
陈鸿博,陈志坚[3](2020)在《钻孔变水头试验确定低渗透性土层水力参数的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低渗透性土层的水力参数对于基础工程建设、地下水资源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新干县某空旷场地为研究对象,进行钻孔变水头试验,对注水试验、竖管试验和双管试验确定低渗透性土层水力参数的方法进行比较,提出在水头下降一定范围内,运用配线法同时求出低渗透性土层的渗透系数和贮水率。计算结果表明,该研究地区的垂向渗透系数和贮水率分别为:K=7.64e-7m/s,μ=1.87e-3m-1,并用竖管试验加以验证,不同计算方法之间的误差仅为0.13%。该方法对于变水头试验条件下确定低渗透性土层的水力参数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推广意义。
杨何[4](2020)在《三峡水库滑坡堆积体渗透特性及渗流滞后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而三峡库区又历来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区域。据调查,全库区共有崩塌滑坡4664个,其中涉水滑坡2619个,自2003年蓄水以来,近700处涉水滑坡及堆积体发生了变形,严重威胁库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困扰当地正常生产生活及经济建设。三峡水库正常蓄水运行期,库水位在145~175m间周期性升降,每年30m的库水位升降变化,特别是在库水大幅下降阶段,将直接造成岸坡两侧的滑坡体渗流场发生变化,甚至引起渗透性变化。可见,滑坡堆积体的稳定性与其渗透性及渗流密不可分。因此,涉水滑坡堆积体渗透特性及渗流滞后性值得深入研究,该研究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与土木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科学价值。本文首先通过对多个典型滑坡的工程地质分析,认识到影响滑坡体渗透性的三个主要因素。针对这三个因素,从面上采用双环渗透试验对三峡库区滑坡体消落带的渗透性进行大量试验研究。接着以石榴树包滑坡为例从点上分析单体滑坡的空间渗透性。通过室内大型物理模型试验,从时间上分析滑坡体在多次的库水位周期性升降作用下渗透性的变化特征。最后对地下水浸润线解析解进行修正,以数值模拟研究渗流滞后性。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5个典型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分析,得出滑坡成因机制、滑坡体物质岩性、物质结构组成是影响滑坡体渗透性的三个主要因素,三峡库区滑坡成因机制可分为崩塌型、弯曲-拉裂型、滑移-弯曲型、滑移-拉裂型、塑流-拉裂型(平推式)五类,并提出了不同成因滑坡体的结构特征及宏观渗透性。(2)通过86个滑坡原位渗透试验以及已有滑坡渗透数据的整理,获取了三峡库区396个涉水滑坡消落带的1188个渗透试验资料,查明了三峡库区不同类型滑坡体消落带的渗透特性。三峡库区滑坡体渗透系数大小与物源岩性强度、碎块石含量呈正相关,但裂隙岩滑体渗透性则低于碎块石土滑体渗透性。三峡库区滑坡体渗透性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滑坡体渗透性以中等与良为主。消落带渗透性与其宏观渗透性相比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渗透性减弱。(3)通过在石榴树包滑坡上进行详尽的勘探工作,安装多种监测设备对该滑坡进行综合观测,同时在滑坡上进行多元渗透试验,查明了石榴树包滑坡的空间渗透性、渗流特征及地下水动态特征。研究认为石榴树包滑坡体各部位渗透性各异,变异性较大。影响滑坡体渗透性空间变异性的主要因素有成因机制、物质组成及结构、物质岩性、固结压力及应力历史、水岩作用。石榴树包滑坡前缘主要以管网状渗流为主,地下水与库水位同步变化;中后部以界面网状渗流结合孔隙渗流为主,地下水滞后于库水位的变化。滑坡体的表层(1m内)基质吸力变化范围较大,而在浅部、深部基质吸力很小,变化也小。(4)考虑滑坡体物质岩性与组成的不同,进行了三组大型的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在库水位多次周期性升降作用下滑坡堆积体的渗透性的变化特征及机理。主要表现为,前缘渗透性增加,中后部减小。影响渗透性变化的主要因素有湿陷压密、渗流作用、前缘塌岸、内部变形、库水位升降速率。硬质岩为主组成的滑坡体比软岩为主组成的滑坡体的渗透性更易受库水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软岩组成的滑坡体渗透性变化缓慢,且变形也具有长期性。(5)通过对假定条件(库水位升降速率的变化、库岸的坡度)与给水度计算公式的改变,对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岸坡地下水浸润线解析解公式进行了修正。最后将修正后的解析解应用到石榴树包滑坡的浸润线求解中,并与数值分析结果、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认为修正后的解析解在库水位变动带部分的浸润线求解结果与实际情况更接近,能够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6)采用Geo-studio中的seep/w程序软件,建立三峡库区滑坡的典型概化模型,针对不同饱和渗透系数、库水位下降速率、滑坡前缘坡度以及滑坡厚度四个影响因素对库区滑坡在库水位下降条件下的滞后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揭示了滞后系数与水位变动带坡度为影响滑坡渗流滞后性的重要因素,滑坡厚度影响较小。根据三峡库区滑坡土体饱和渗透参数范围及坡度特征,将滞后系数35作为渗流滞后型与同步型的界限值,同时对滞后性等级进行了划分。
龚正峰[5](2020)在《三峡库区石榴树包滑坡地下水动态规律及变形响应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自从三峡库区建成开始蓄水以后,每年库水位的升降高度达到30m,使原有的库岸地质环境发生了改变,加之库区雨季降雨量大,库岸滑坡地质条件复杂,对滑坡稳定性的评价和库岸地质灾害的防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由于受到区域地质构造和滑坡区域地形地貌的影响,三峡库区的堆积体滑坡极为发育,在三峡开始蓄水后,许多古、老滑坡在库水位、降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滑坡原有的地下水渗流场发生了改变,滑坡在应力重分布的过程中发生了复活,有些发生较大的变形,更有甚者滑入江中。因此,关于这类滑坡在库水位和降雨影响下的变形响应机理及其稳定性的研究十分重要。本文选取石榴树包滑坡为研究对象,通过多次的野外地质调查及勘察,结合现场渗透性试验,对滑坡的地质结构特征和渗透性特征进行分析;结合现场监测和数值模拟手段对滑坡在库水位升降和降雨条件下的渗流场、稳定性及变形进行了分析,获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通过现场调查、钻探与物探相结合,查明了石榴树包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滑坡平面形态为舌状,坡面呈折线形,滑面呈圆弧形,基岩岩层产状为70°∠20°,滑坡坡向为181°,为切层滑坡;该滑坡为三峡库区典型的堆积层滑坡,滑体的主要物质为T2b经强烈运动后形成的散裂结构和碎裂结构的岩体,滑体物质具有成层性,厚度20~50m不等,滑距达到240多米,且滑体物质整体向前倾倒。(2)通过野外现场的渗透性试验得出,滑体渗透性的在空间差异较大,其渗透性与滑体的岩性与破碎程度都有较大的关系。从平面上来看,滑坡渗透性从前到后先增大后减小,一级斜坡渗透性最大,为9.344m/d,二级斜坡渗透性较小,为0.233m/d。从剖面来看,滑体物质总体上为前缘相对于后缘破碎,深层相对于表层破碎,前缘、后部为主要为渗透性较大的泥岩碎屑土,中部为渗透性较小的灰岩、白云岩碎块石土,滑坡前缘、后部表层普遍覆盖有一层渗透性较大的第四系坡积物。因此,滑坡的渗透性总体上来说是前缘大于后缘,中部深层大于表层,前缘、后部渗透性先变小后增大。各部分渗透系数差异较大,介于0.1~10m/d之间。(3)通过滑坡地下水的监测分析,滑坡各个部位的地下水对库水位、降雨的响应方式不同:滑坡前缘地下水位与库水位的相关性最强,几乎不受降雨的影响;滑坡中前缘地下水位稍高于库水位,与库水位也有很强的相关性,在库水位处于低水位时会受强降雨的影响而升高;滑坡中部地下水位受到库水位和降雨的双重影响,且对降雨的响应有6-8d的滞后性;滑坡中后部地下水位几乎不受库水位的影响,全年基本在181-183m的范围内。(4)通过对滑坡的渗流场进行动态模拟分析:a.在一个水文年全年内,滑坡体的渗流最大的部位都是在滑坡的中前缘,降雨将在滑坡后部与滑坡中部平台的坡体表面形成厚约1m的饱和带,降雨过后滑体内的渗流普遍增大,最大增幅达到了34%;库水位上升将导致滑体内的渗流量减小65%,产生的动水压力也对应减小。b.距离库水越远的坡体受到库水变动的影响就越小;库水位上升会在滑坡体内形成“儿”字形渗流场,且随库水上涨而移动;库水位下降在坡体前缘形成的渗流场近似层流,此过程中的水力坡降主要在滑坡中部。(5)通过地表位移、深部位移、地下水三者的监测数据,结合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滑坡的变形与库水升降和降雨两者都有关联,库水和降雨通过影响滑坡体内的渗流场,导致滑坡发生变形,库水位升降条件下滑坡变形主要发生在滑体的中前部,且库水位下降工况下的变形较大,而降雨情况下滑坡的变形的最大区域主要为滑体后部,当处于库水位从高水位降至最低水位+降雨工况时,滑坡的稳定性最低。
李仁海[6](2020)在《甘肃北山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及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中释放出来的放射性核素,会分散到水中,并通过地下水的载体作用从地质圈迁移到生物圈。地下水流速流向有助于了解地下水赋存状态和查明地下水循环模式,可为开展核素迁移、处置场址长期安全评价等研究提供依据。充分认识甘肃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场址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地下水运动规律,有助于评价处置场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地下水流速流向成为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水文地质研究中关键参数。获得地下水流速流向数据,可为地下水渗流场模拟及高放废物处置库水文地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相关成果对于推动充电法流速流向测定在低渗透裂隙岩地区应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收集前人资料获取了区内地形地貌特征、气象水文特征、基础地质特征;在分析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充电法分三种试验条件测定区内钻孔BSQ11地下水实际流速和流向,注水试验法测定BSQ11地下水渗透流速,获得了钻孔BSQ11水文地质参数;通过建立三维地质模型,概化研究区地质结构和和含水层特征,开展了研究区地下水三维数值模拟研究,计算出钻孔BSQ11周边地下水流场。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以下成果:1、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是基岩裂隙水;地下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l-SO4型,TDS平均值为4.35g/L。2、区域内浅层地下水样品中δ18O和δD相对富集;沟谷地带土壤饱和渗透系数(Kfs)最大值为7.39×10-4 m/s,最小值为1.94×10-6 m/s,在垂向上随深度增加呈现指数减小。3、充电法测定钻孔BSQ11地下水实际流速过程中共进行33次电位观测,获得25个地下水实际流速值,总体上看浅部地下水实际流速介于4.48×10-4~4.58×10-3m/s之间,平均值为1.26×10-3 m/s,地下水流向介于41~70°之间。4、注水试验法计算出钻孔BSQ11渗透系数介于7.04×10-6~1.03×10-5 m/s之间,平均值为8.31×10-6m/s,地下水渗流速度介于2.11×10-7~3.08×10-7m/s之间,平均值为2.49×10-7m/s。5、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表明地下水在钻孔BSQ11四周的流向为从从南西流向北东;渗流模型范围内地下水沿着断层F1、F2走向方向流动,垂直于断层F3走向方向流动;模型计算的地下水系统多年平均总补给量为46.61m3/a,总排泄量为45.38m3/a,均衡差为1.23m3/a,基本达到平衡状态。
朱成伟[7](2020)在《常动态水位水下隧道水土压力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隧道工程在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大部分的隧道或被设计成排水隧道,或因工艺本身存在渗水通道,或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变形裂缝,这些因素都会改变隧道周围的水土压力分布。与此同时,随着东部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跨江过海隧道已被大量地建设。但这些隧道往往会经受高水压以及水位波动所带来的影响。特别是海底隧道,还会遭受循环波浪或强风暴潮的作用。因此如何考虑水位变化对隧道所带来的影响是另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通过求解渗流控制方程,获得常动态水位水下隧道渗流场响应解析解;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考虑海床与隧道相互作用的常动态水位条件下的水土压力响应规律;并通过设计水下隧道模型试验装置,研究了砂性海床中的隧道在常动态水位条件下涌水量以及孔压响应规律。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包括:(1)抛弃了已有研究中关于衬砌外等水头或者等水压的人为假定,基于稳态渗流控制方程,采用保角变化获得了能够考虑任意埋深的水下隧道渗流场解析解。在该解的基础之上,采用叠加原理获得了更接近实际工况的有限深土层水下隧道以及双线隧道渗流场的解析解。通过讨论发现忽略土层的实际厚度或者双线隧道的相互作用将高估衬砌外的孔压和涌水量大小。(2)基于叠加原理,将变水位条件下水下隧道渗流场响应分解为变水位条件下的纯地基(海床)响应和隧道产生的扰动响应,严格推导了地下水位波动和潮汐作用两种工况下渗流场响应的解析解。指出隧道的存在既会阻挡波动孔压的传播,又会对周围渗流场产生降水降压的作用。并且发现潮汐作用下海底隧道存在临界深度hc,该深度上下区域的孔压响应规律存在明显的不同。(3)考虑更为复杂的波浪作用下海底隧道渗流场响应问题,严格推导了该工况下海底隧道渗流场响应的解析解。讨论了波浪要素、土性参数以及隧道结构参数对波浪作用下海底隧道渗流场响应的影响,发现迎波侧的孔压大于背波侧同一水平位置的孔压。(4)采用多物理场软件COMSOL比较了“太沙基-伦杜里克理论”和“Biot固结理论”在渗流问题上的表现。基于COMSOL考虑流固耦合作用的“多孔弹性”模块详细讨论了常水位、地下水位波动、潮汐作用以及波浪作用四种工况下水下隧道水土压力的响应规律。发现隧道渗水会增加衬砌外的法向总应力。现有规范中关于水位波动的规定会高估地下水位波动的影响,但低估了明水位波动的作用。(5)设计并研制了能够考虑隧道衬砌渗水作用的水下隧道模型试验装置。基于砂性海床海底隧道在常动态水位作用下的试验结果,发现隧道涌水量和水位高度之间的线性关系。还观察到水位周期波动并不影响全周期内隧道的涌水量大小,以及水位波动情况下海床内临界深度的存在。验证了本文理论研究成果。
赵良杰[8](2019)在《岩溶裂隙-管道双重含水介质水流交换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岩溶地下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岩溶多重含水介质的高度非均匀性和水流运动的复杂性,严重制约了岩溶水资源的评价和有效开发利用。开展岩溶多重介质水流运动规律研究来解决岩溶水资源评价问题是一个前瞻性科学命题,该研究对正确管理、预测以及开发岩溶水资源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和试验、室内试验和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手段,以广西寨底岩溶试验场为典型研究区,开展岩溶裂隙-管道双重含水介质水动力特征研究,探索岩溶双重介质水流交换机理,取得的成果主要如下:(1)探讨岩溶管道裂隙介质结构、形成机理以及垂直分带特征。通过野外部署管道和裂隙介质水动力自动监测系统,获取的水位、流量、温度、电导率、降雨量以及水化学等监测数据,分析证实了岩溶管道和基岩裂隙水动力特征差异较大,丰、枯水期出口流量相差825倍。根据降雨、流量以及水力梯度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了岩溶管道与基岩裂隙水流运动规律,通过多组流量与水力梯度的线性和非线性回归方程,得出管道流与裂隙流的临界流量为0.8 m3/s。(2)通过钻孔注水试验和拟合曲线分别计算管道介质(ZK13)和裂隙介质(ZK16)的渗透系数分别为2.63 m/d、0.018 m/d;利用示踪试验和QTRACE2计算了岩溶管道和裂隙的平均速度、弥散系数、储水体积和雷诺数,管道水文地质参数远远大于基岩裂隙介质,两种介质具有截然不同的水动力特征,管道介质比裂隙介质具有更好的水循环能力与渗透性能。(3)通过进一步分析管道介质(ZK7)和裂隙介质(ZK6)暴雨期的电导率、硝酸根离子(NO3-)、pH值等参数证实两种介质间存在水流交换;利用AquaLITE流速流向仪确定水流从基岩裂隙流向管道介质的速度和方向,流速介于305 um/s-1056.7 um/s,流动方向介于324.7NW-257.3SW之间,可以判断地下水从基岩裂隙流向岩溶管道介质。(4)设计了岩溶管道与基岩裂隙介质水动力模拟的物理模型,提出6组管道裂隙组合模式,定量研究不同水流状态下,基岩裂隙和岩溶管道水动力特征以及介质间水流交换规律。通过多组试验以及回归分析得出水流交换量与水头差的平方根成正比。(5)修改(CFP Conduit Flow Process)源程序中管道与基岩裂隙水流交换项,构建理想模型并讨论了裂隙介质渗透系数及给水度、管道形态、水流交换系数、降雨强度以及管道非承压对水流交换的影响,并将CFP模型应用于寨底岩溶含水系统水流模拟,对比修改前后模型精确度,修改后CFP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出岩溶水流运动规律。
储洁,居晨[9](2017)在《现场注水试验计算原理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文中提出介绍了单环试坑注水试验及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渗透系数k计算公式,结合工程实测的现场数据,分析两种试验方法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k是否一致。对4种不同的试坑注水试验得到的渗透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如何处理人工湖坑壁土体才能防止人工湖渗水,具有较高工程应用价值。
孙凤娟[10](2016)在《浅谈分层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地下水为多层含水层和区块含水段等复杂储水地质区域,对已进行过勘察的工程场地采用分层抽水试验和注水试验,计算不同情况的出水量和不同土层的实际渗透系数,并与室内试验指标进行对比后综合确定实际参数,用于完善和修正勘察文件,优化设计文件,可获得更好的质量及经济效益。
二、如何确定变水头注水试验滞后时间T(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确定变水头注水试验滞后时间T(论文提纲范文)
(1)垃圾土水力特性参数反演与优势渗透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 垃圾填埋场渗流分析基本理论与数值反演 |
2.1 土壤水势理论 |
2.2 垃圾土中水分的迁移 |
2.3 垃圾土的水力学特性 |
2.4 水力特性的数值反演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垃圾土渗流过程中非饱和水力特性参数的确定 |
3.1 多步重力自由排水试验方案 |
3.2 饱和-非饱和水力参数的数值反演 |
3.3 水力特性参数影响因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垃圾土饱和渗透系数的现场测试与土水特性反演 |
4.1 试验场地概况 |
4.2 垃圾填埋场现场抽-注水试验 |
4.3 抽注水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 非饱和水力特性参数的反演 |
4.5 本章小结 |
5 考虑优势流效应条件下填埋场渗滤液回灌渗透模拟 |
5.1 优势渗透模拟参数设置 |
5.2 典型填埋场渗滤液回灌模拟方案 |
5.3 优势流效应下渗滤液回灌迁移规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2)不同方法测定水泥土渗透系数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实 验 |
1.1 方 法 |
1.1.1 室内渗透试验 |
(1)变水头渗透试验 |
(2)水泥土抗渗试验 |
(3)三轴渗透试验 |
1.1.2 现场钻孔注水试验 |
1.2 方 案 |
1.3 试样的制备 |
2 实验结果 |
2.1 现场水泥土防渗墙钻墙取芯试样试验结果 |
3 讨 论 |
3.1 三轴渗透试验与变水头渗透试验 |
3.2 渗透系数与孔隙水压的关系 |
3.3 孔隙水压不变,渗透系数与围压的关系 |
3.4 室内试样的三种试验结果 |
4 结 论 |
(3)钻孔变水头试验确定低渗透性土层水力参数的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试验原理 |
2.1 注水试验 |
2.2 竖管试验 |
2.3 双管试验 |
3 实例验证 |
3.1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3.2 现场试验 |
4 结论 |
(4)三峡水库滑坡堆积体渗透特性及渗流滞后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三峡库区滑坡土体渗透性的研究 |
1.2.2 三峡库区滑坡土体受库水周期性升降的渗透性变化 |
1.2.3 库水位升降作用下库岸边坡浸润线求解 |
1.2.4 三峡库区滑坡土体渗流滞后性研究 |
1.3 关键科学问题、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关键科学问题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三峡库区地质环境条件 |
2.1 自然地理 |
2.1.1 交通地理 |
2.1.2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第3章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及其渗透性的工程地质分析 |
3.1 石榴树包滑坡 |
3.1.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1.2 滑坡地质特征 |
3.1.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1.4 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分析 |
3.2 木鱼包滑坡 |
3.2.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2.2 滑坡地质特征 |
3.2.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2.4 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分析 |
3.3 卧沙溪滑坡 |
3.3.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3.2 滑坡地质特征 |
3.3.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3.4 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机理分析 |
3.4 向家湾滑坡 |
3.4.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4.2 滑坡地质特征 |
3.4.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5 草街子滑坡 |
3.5.1 产出地斜坡特征 |
3.5.2 滑坡地质特征 |
3.5.3 滑坡成因机制分析 |
3.6 滑坡工程地质对渗透性的影响 |
3.7 小结 |
第4章 三峡库区滑坡堆积体消落带渗透特征分析 |
4.1 概述 |
4.2 研究方法及数据 |
4.2.1 数据 |
4.2.2 方法 |
4.3 滑坡体渗透特性分析 |
4.3.1 试验过程中的渗流特征 |
4.3.2 滑坡体渗透系数统计分析 |
4.3.3 渗透性强弱具有区域分布特征 |
4.3.4 渗透性随滑坡体物源岩性的变化特征 |
4.3.5 渗透性随滑坡体组成结构的变化特征 |
4.3.6 渗透性随滑坡成因的变化特征 |
4.4 不同类型滑体的渗透系数及建议值 |
4.5 小结 |
第5章 三峡库区典型滑坡堆积体渗透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观测方法 |
5.2.1 监测及探测布置 |
5.2.2 监测设备安装 |
5.2.3 物探方法 |
5.3 滑坡空间渗透性 |
5.3.1 渗透性研究方法 |
5.3.2 滑坡表层渗透性特征 |
5.3.3 滑坡竖向渗透性特征 |
5.3.4 渗透性空间变异性及影响因素 |
5.4 滑坡体渗流系统 |
5.4.1 研究方法 |
5.4.2 渗流通道 |
5.5 地下水动态特征 |
5.5.1 地下水位对降雨的响应 |
5.5.2 地下水位对库水位变化的响应 |
5.5.3 地下水位线变化 |
5.6 滑坡体非饱和特征 |
5.6.1 非饱和监测结果 |
5.6.2 非饱和水力参数 |
5.7 滑坡位移特征 |
5.8 小结 |
第6章 库水周期性升降作用下滑坡堆积体渗透性变化的模型试验研究 |
6.1 概述 |
6.2 试验方案 |
6.2.1 模型试验原理 |
6.2.2 试验装置 |
6.2.3 模型及参数 |
6.2.4 分析工况 |
6.2.5 试验步骤 |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渗流量的变化 |
6.3.2 孔隙水压力的变化 |
6.3.3 土压力的变化 |
6.3.4 表面位移的变化 |
6.3.5 渗流场的变化特征 |
6.4 滑坡体渗透性变化特征及机理 |
6.4.1 地下水及渗透性的变化特征 |
6.4.2 渗透性变化的机理分析 |
6.5 滑坡稳定性提高的机理分析 |
6.6 小结 |
第7章 滑坡堆积体地下水浸润线计算模型修正 |
7.1 概述 |
7.2 库水升降下滑坡地下水浸润线解析解修正 |
7.2.1 基本假定 |
7.2.2 计算模型 |
7.2.3 滑体内浸润线的方程求解 |
7.3 滑坡堆积体给水度的试验研究 |
7.3.1 概述 |
7.3.2 试验土样和仪器 |
7.3.3 实验过程 |
7.3.4 试验结果分析 |
7.3.5 给水度计算公式的修正 |
7.4 工程应用及对比分析 |
7.4.1 计算模型及参数 |
7.4.2 计算工况 |
7.4.3 浸润线解析解与数值模拟、现场监测的对比分析 |
7.5 小结 |
第8章 库水升降作用下三峡库区滑坡堆积体渗流滞后性研究 |
8.1 概述 |
8.2 渗流场变化特征 |
8.3 滞后性影响因素分析 |
8.4 研究方案 |
8.4.1 模型建立 |
8.4.2 计算工况 |
8.4.3 参数选取 |
8.5 研究结果及分析 |
8.5.1 数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8.5.2 滞后性分类 |
8.5.3 滞后时间拟合 |
8.6 滞后性机理分析及应用 |
8.6.1 滞后性机理及验证 |
8.6.2 增大库水位下降速率分析 |
8.7 小结 |
结论及展望 |
结论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三峡库区石榴树包滑坡地下水动态规律及变形响应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蓄水诱发滑坡机理研究 |
1.2.2 滑坡地下水渗流场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及创新 |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
2.1 自然地理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5 水文地质 |
第3章 石榴树包滑坡地质结构及渗透性特征分析 |
3.1 石榴树包滑坡地质结构特征 |
3.1.1 滑坡的形态及规模 |
3.1.2 滑坡的边界特征 |
3.1.3 滑坡的物质结构特征 |
3.2 滑坡的渗透性特征 |
3.2.1 双环渗透试验 |
3.2.2 钻孔注水试验 |
第4章 石榴树包滑坡地下水监测及动态模拟分析 |
4.1 石榴树包滑坡地下水监测分析 |
4.1.1 滑坡地下水监测系统 |
4.1.2 地下水监测仪器布置 |
4.1.3 地下水监测仪器安装与数据获取 |
4.1.4 地下水监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4.2 基于Geostudio的石榴树包滑坡地下水渗流模拟 |
4.2.1 分析原理、软件及平台 |
4.2.2 设计工况 |
4.2.3 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
4.2.4 滑坡地下水渗流场分析 |
4.2.5 库水位匀速升降条件下滑坡地下水模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石榴树包滑坡变形响应机理研究 |
5.1 石榴树包滑坡变形监测 |
5.1.1 石榴树包滑坡变形监测手段 |
5.1.2 石榴树包滑坡变形监测仪器布置 |
5.1.3 石榴树包滑坡变形监测分析 |
5.2 基于Geostudio的石榴树包滑坡稳定性分析 |
5.2.1 分析原理 |
5.2.2 计算模型及参数取值 |
5.2.3 滑坡稳定性分析 |
5.3 基于FLAC~(3D)的石榴树包滑坡变形响应模拟 |
5.3.1 FLAC~(3D)计算原理 |
5.3.2 计算模型的建立和参数选取 |
5.3.3 计算工况的设置及各工况的计算结果分析 |
5.4 石榴树包滑坡变形机理 |
5.4.1 滑坡变形的内部因素 |
5.4.2 滑坡变形的外部因素 |
5.4.3 滑坡的形成机制 |
5.4.4 石榴树包的变形响应机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6)甘肃北山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及地下水流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流速流向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甘肃北山地区水文地质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象水文 |
2.2 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水文地质条件 |
3.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
3.2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
3.2.1 浅部地下水补给特征 |
3.2.2 径流与排泄特征 |
3.3 地下水化学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 |
4.1 充电法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 |
4.1.1 试验原理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流速和流向确定原则 |
4.1.4 结果及分析 |
4.2 注水试验法测定地下水流速 |
4.2.1 试验原理及方法 |
4.2.2 结果及分析 |
4.3 两种方法测得的钻孔地下水流速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流数值模拟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模拟范围的确定 |
5.1.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5.1.3 含水层条件概化 |
5.1.4 边界条件概化 |
5.1.5 水文地质参数的选取 |
5.1.6 模型源汇项分析 |
5.2 水文地质数学模型 |
5.3 地下水渗流模型的建立 |
5.3.1 模型空间离散 |
5.3.2 模型校核 |
5.3.3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常动态水位水下隧道水土压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常水位条件下隧道渗水引起的水下隧道水土压力响应研究 |
1.2.2 动态水位条件下纯海床及海底管道水土压力响应研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2 常动态水位水下隧道水土压力响应理论基础 |
2.1 引言 |
2.2 Biot固结理论 |
2.3 Biot固结理论的简化 |
2.4 波浪荷载作用下纯海床响应 |
2.5 关于孔压p的讨论 |
3、常水位条件下水下隧道渗流场解析研究 |
3.1 引言 |
3.2 半无限土层单线隧道 |
3.2.1 数学模型 |
3.2.2 解析解推导 |
3.2.3 解析解验证 |
3.2.4 参数分析 |
3.2.5 工程案例 |
3.3 有限土层单线隧道 |
3.3.1 数学模型 |
3.3.2 解析解推导 |
3.3.3 解析解验证 |
3.3.4 参数分析 |
3.3.5 工程案例 |
3.4 双线隧道 |
3.4.1 数学模型 |
3.4.2 解析解求解 |
3.4.3 解析解验证 |
3.4.4 参数分析 |
3.4.5 工程案例 |
3.5 本章小结 |
4、变水位条件下水下隧道渗流场响应解析研究 |
4.1 引言 |
4.2 地下水位波动条件下水下隧道渗流场响应解析解 |
4.2.1 数学模型 |
4.2.2 解析解推导 |
4.2.3 解析解验证 |
4.2.4 参数分析 |
4.3 潮汐作用下海底隧道渗流场响应解析解 |
4.3.1 数学模型 |
4.3.2 解析解推导 |
4.3.3 解析解验证 |
4.3.4 参数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波浪作用下海底隧道渗流场响应解析研究 |
5.1 引言 |
5.2 数学模型 |
5.3 解析解推导 |
5.4 验证 |
5.5 参数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常动态水位水下隧道水土压力响应数值研究 |
6.1 引言 |
6.2 数值软件介绍 |
6.3 常水位水下隧道水土压力分布数值研究 |
6.3.1 地表沉降 |
6.3.2 衬砌变形 |
6.3.3 衬砌外水土压力 |
6.4 地下水位波动条件下水下隧道水土压力响应数值研究 |
6.4.1 典型算例 |
6.4.2 参数分析 |
6.5 潮汐作用下海底隧道水土压力响应数值研究 |
6.5.1 典型算例 |
6.5.2 参数分析 |
6.6 波浪作用下海底隧道 |
6.6.1 典型算例 |
6.6.2 参数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常动态水位条件下水下隧道模型试验 |
7.1 引言 |
7.2 水下隧道模型试验装置 |
7.2.1 模型箱 |
7.2.2 隧道模型 |
7.2.3 试验用土 |
7.2.4 量测系统 |
7.2.5 波浪流多功能水槽 |
7.3 水下隧道模型试验数据分析 |
7.3.1 常水位工况 |
7.3.2 波动水位工况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8.2 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简介及相关科研成果 |
(8)岩溶裂隙-管道双重含水介质水流交换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裂隙-管道介质水流交换规律研究 |
1.2.2 多重含水介质数值模拟研究 |
1.2.3 CFP双重介质耦合模型 |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岩溶含水介质结构特征 |
2.1 岩溶含水介质 |
2.2 岩溶含水介质非均质性 |
2.3 岩溶管道裂隙介质形成机理 |
2.4 岩溶含水层的垂直分带 |
2.5 岩溶水流运动概念模型 |
2.6 典型岩溶含水介质结构与水动力特征 |
2.6.1 自然地理条件 |
2.6.2 岩溶含水介质系统 |
2.6.3 岩性及构造对岩溶含水介质的作用 |
2.6.4 水动力对岩溶含水介质的作用 |
2.6.5 岩溶裂隙-管道含水介质水流特征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岩裂隙与岩溶管道水动力特征 |
3.1 寨底岩溶水监测系统及野外试验装置 |
3.1.1 岩溶水监测系统 |
3.1.2 野外试验设备与装置 |
3.2 不同介质系统水动力特征 |
3.2.1 管道与裂隙介质水动力特征 |
3.2.2 不同介质类型对降水的响应特征 |
3.2.3 不同介质类型水文地质参数特征 |
3.3 基于泉流量过程线管道流与裂隙流识别 |
3.4 管道与裂隙介质水流交换规律 |
3.4.1 裂隙-管道介质水化学变化特征 |
3.4.2 水流交换流速及方向 |
3.5 裂隙-管道水流交换规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裂隙与管道双重介质物理模型 |
4.1 物理模型结构 |
4.1.1 基岩裂隙-岩溶管道介质系统 |
4.1.2 数据采集系统 |
4.1.3 定水头装置 |
4.1.4 数据监控软件 |
4.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结果讨论 |
4.3.1 基岩裂隙与岩溶管道流量数据分析 |
4.3.2 水流交换规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CFP程序模拟岩溶水流特征 |
5.1 CFP(Conduit Flow Process)子程序简介 |
5.1.1 CFP(Conduit Flow Process)子程序模块 |
5.1.2 理论基础 |
5.2 管道流CFP程序改进 |
5.3 改进CFP理想模型应用 |
5.3.1 理想模型 |
5.3.2 模拟网格和时间步长敏感性分析 |
5.3.3 讨论不同参数对水流交换的影响 |
5.4 模拟物理模型 |
5.5 改进CFP模型应用于岩溶含水层 |
5.5.1 概念模型 |
5.5.2 数学模型 |
5.5.3 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 |
作者简介 |
(9)现场注水试验计算原理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注水试验渗透系数k计算公式 |
1.1 单环试坑注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
1.2 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渗透系数计算公式 |
1.2.1 确定滞后时间T |
1.2.2 绘制水头比H/HO与时间T的关系图。 |
2 工程实例 |
2.1 工程概况 |
2.2 试验方案 |
2.3 试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
2.3.1 钻孔降水头注水试验数据整理 |
2.3.2 单环试坑注水试验数据整理 |
3结论 |
(10)浅谈分层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试验工程场地地质及水文情况 |
3 混合水位抽水试验方法 |
4 注水试验方法 |
5 后期采用的分层抽水试验和注水试验情况 |
5.1 抽水试验过程 |
5.2 注水试验过程 |
5.3 试验成果 |
6 综合确定实际使用参数,完善勘察文件,优化设计 |
7 试验成果对动态设计的指导 |
四、如何确定变水头注水试验滞后时间T(论文参考文献)
- [1]垃圾土水力特性参数反演与优势渗透模拟[D]. 张柴.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21
- [2]不同方法测定水泥土渗透系数的研究[J]. 童煜霄,魏松,陈清,邓杰妹. 硅酸盐通报, 2021(02)
- [3]钻孔变水头试验确定低渗透性土层水力参数的方法[J]. 陈鸿博,陈志坚. 勘察科学技术, 2020(03)
- [4]三峡水库滑坡堆积体渗透特性及渗流滞后性研究[D]. 杨何.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5]三峡库区石榴树包滑坡地下水动态规律及变形响应机理研究[D]. 龚正峰.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6]甘肃北山钻孔地下水流速流向测定及地下水流数值模拟[D]. 李仁海.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7]常动态水位水下隧道水土压力响应研究[D]. 朱成伟. 浙江大学, 2020(01)
- [8]岩溶裂隙-管道双重含水介质水流交换机理研究[D]. 赵良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9]现场注水试验计算原理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J]. 储洁,居晨. 江苏建筑, 2017(03)
- [10]浅谈分层抽水试验、注水试验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J]. 孙凤娟. 林业建设,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