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纸生产中添加剂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李光耀[2](2021)在《Humicola insolens角质酶的功能优化、高效表达及在处理废纸胶黏物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森林木材资源的不断减少,废纸的回收再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废纸回收再利用过程中产生的胶黏物会在纸浆中絮凝沉积,影响产品产量,易引发生产事故。生物酶解法可通过酶解胶黏物中某些组分的酯键,防止胶黏物的絮凝。角质酶(EC3.1.1.74)具有降解聚酯的能力,且相关研究表明,某些具有结合聚酯能力的锚定肽可以将目的蛋白固定在特定聚酯上发挥作用。因此,本研究选取Humicola insolens来源的角质酶HiC,通过其在再生纸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来探究其应用潜力;为提高HiC对胶黏物的降解效率,将锚定肽Tachystatin A2(TA2)和OMP25分别与HiC蛋白进行融合;之后对融合蛋白的酶学性质及对胶黏物模式底物的降解效率进行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HiC在胶黏物处理中的初步应用。通过纸浆胶黏物的降解实验,发现HiC对于纸浆中的胶黏物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使用40 L和3000 L发酵罐分别对工程菌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 KM71/pPIC9K-HiC进行高密度发酵,最高酶活分别为2372.15 U·m L-1和2213.26 U·m L-1;通过添加剂配方的优化实验证实20%甘油+3‰山梨酸钾+3‰苯甲酸钠+10%PEG600(w·v-1)的添加剂配比可以显着提高HiC的储藏稳定性;将HiC用于再生纸的工业生产中,结果表明与商品酶Optimyze?525相比,HiC处理后的脱墨废纸浆中残余的胶黏物总面积减小49.53%、胶黏物数量降低33.90%、且生产期间纸张的断开次数纸机的平均维修时间缩短19.05%、胶黏物沉积物的重量减轻30.63%。(2)融合蛋白的分子构建、重组表达及酶学定性。相关研究表明锚定肽TA2和OMP25具有结合聚酯的能力;将HiC基因分别与锚定肽TA2和OMP25的基因相融合,并将构建好的质粒pPIC9K-HiC-TA2和pPIC9K-HiC-OMP25转化至P.pastoris KM71中。摇瓶发酵的最高酶活分别为21.09 U·m L-1和55.22 U·m L-1;融合蛋白HiC-TA2和HiC-OMP25的最适温度均为80℃,在30℃和50℃下半衰期分别为192 h和168 h,最适pH范围均在8.0-8.5之间;对重组菌进行3 L罐的高密度发酵,最高酶活分别为228.58 U·m L-1和631.42 U·m L-1,分别是摇瓶酶活的10.83倍和11.43倍。(3)融合蛋白对胶黏物模式底物的降解性能表征。以聚丙烯酸乙酯(Polyethyl acrylate,PEA)和聚醋酸乙烯酯(Polyvinyl acetate,PVAc)作为胶黏物模式底物进行降解实验,结果表明HiC-TA2和HiC-OMP25降解PEA后,反应体系的浊度变化量分别是HiC的1.46和1.48倍,粒径减小值分别是HiC的6.78倍和6.45倍,降解产物乙醇的含量分别是HiC的1.29倍和1.13倍;使用HiC-TA2和HiC-OMP25降解PVAc,底物的粒径分别减小了505.40 nm和497.30 nm;检测降解产物乙酸的含量,HiC-OMP25和HiC-TA2分别是HiC的4.86倍和1.91倍;将从再生纸生产线中收集到的胶黏物沉积物研磨后作为底物进行降解实验,HiC-TA2和HiC-OMP25的浊度变化值分别是HiC的5.88倍和3.41倍。
王双妮[3](2021)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愈发重视,对废水处理和水资源保护的投入也越来越大。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含有较多有机物并且具有一定热值,如果能将其当作资源加以有效回用,则可以在环境治理的同时变废为宝,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备水煤浆就是一条资源化利用高浓度有机废水的高效途径。本文主要采用实验与理论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展开研究,聚焦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体系的分散调控机制和添加剂作用机理,以期对废水水煤浆的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文将高浓度有机废水分为两大类:水分含量高的工业有机废水和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有机废液,其中疏水性强的有机废液又分为含油废液和有机溶剂,针对这些废水的不同特性展开针对性研究,进行添加剂适配性实验,并结合煤水界面特性实验得到了不同体系中添加剂的分散稳定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阴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含油废液水煤浆中非离子添加剂效果较好,有机溶剂中大分子添加剂效果较好。对于废水中的重要组分氨氮和酯类有机小分子,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吸附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其对添加剂在煤颗粒表面吸附的影响,获取了吸附构型等微观特性,得到分子密度分布和吸附能等数值模拟结果。研究表明,在酯类有机小分子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增加且吸附构型更加紧密,有利于提高水煤浆的成浆浓度;在氨氮溶液中,添加剂的吸附量也增加但吸附构型疏松,导致水化膜中密封的水分子的数量增加,溶液中的自由水减少,不利于提高成浆浓度。运用扩展DLVO理论对浆体两相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能进行探究,考虑了极性相互作用能、静电相互作用能、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空间稳定化作用能。结合接触角、Zeta电位、离子浓度和吸附层厚度等实验测量数据,可直接计算废液水煤浆体系中的各种相互作用能,为体系的分散调控提供理论指导。研究发现,水煤浆体系中的范德华相互作用能和极性相互作用能均为负值,属于吸引力;而静电相互作用能和空间位阻作用能均为正值,属于排斥力。要使整个体系处于分散稳定状态,则应使体系的总相互作用能为正值。因此大分子添加剂往往具有较好的分散稳定性能,但同时由于其具有明显的增粘效应,需在粘度和稳定性两种性能间进行平衡衡量。
武月茹[4](2021)在《添加导电碳材料缓解再生纸废水颗粒污泥钙化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废纸造纸具有节约木材资源、污染小等优点,契合清洁化生产的理念与要求,因此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在废纸回用过程中,无机盐在系统中不断累积,导致水中Ca2+含量过高,在废水厌氧处理时易造成颗粒污泥钙化,严重影响废水处理效率。对于提升厌氧处理效率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近年来发现,导电碳材料是一类可以有效提升污泥产甲烷性能的添加剂。但是钙化影响污泥活性以及添加导电碳材料改善污泥活性在微观层面的机制仍不清晰,且导电碳材料是否能使钙化污泥的活性得以恢复尚未被广泛研究。因此,本研究借助纳米CT技术与高通量测序技术,探究了钙化如何通过影响污泥微观结构与微生物群落结构来影响其厌氧活性。在此基础上,采用多壁碳纳米管、物理法单层石墨烯与导电炭黑这三种导电碳材料作为添加剂强化厌氧反应,同样从微观角度阐述其作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分别取钙化与未钙化厌氧颗粒污泥进行厌氧活性、微观结构与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对比。结果显示,与未钙化污泥相比,钙化污泥的密度略有增大,有机物占比和胞外聚合物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4.68%和27.11%。在钙化污泥中,一部分无机晶体沉积在污泥表面堵塞了孔隙,限制了传质速率;另一部分无机晶体以方解石的形态沉积在污泥内部,挤压了生物量的空间,降低了生物量密度。钙化污泥中主要的水解发酵菌丰度略有下降,Methanosaeta(产甲烷丝菌)的丰度降低了34.02%。此外,钙化还降低了污泥的产甲烷潜力。这些因素使得钙化污泥的累积产甲烷量与比产甲烷活性分别降低了26.82%与16.23%。(2)在未钙化厌氧颗粒污泥的反应器中添加不同导电碳材料进行短期的培养。结果显示,添加多壁碳纳米管使累积产甲烷量与比产甲烷活性分别提高了10.23%和17.53%,将未钙化污泥中的钙沉积减少了5.32%,孔隙率增大了7.52%。添加物理法单层石墨烯分别将污泥的日产甲烷量与有机物占比提高了9.89%与6.26%。添加导电炭黑对污泥的比产甲烷活性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Choloflexi(绿弯菌门)的丰度较对照组降低了26.56%,但其对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基因通路与甲烷相关酶通路丰度的提升作用最明显。(3)在钙化厌氧颗粒污泥的反应器中添加不同导电碳材料进行短期的培养。结果显示,添加多壁碳纳米管使累积产甲烷量与比产甲烷活性分别提高了20.53%和29.41%,将钙化污泥中的钙沉积减少了32.81%,孔隙率与生物量占比增大了9.88%和22.93%。多壁碳纳米管与导电炭黑的添加使优势菌群从TA06变为了Choloflexi,物理法单层石墨烯的添加使优势菌群变为了Actinobacteriota(放线菌门)。导电炭黑对KEGG基因通路与甲烷相关酶通路丰度的提升作用最明显。
孙千惠[5](2021)在《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合成应用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乙烯亚胺(PEI)作为一种强阳离子聚合物,其不同的相对分子质量在不同领域都有着显着的功效。本工作分别采用低中高分子量聚乙烯亚胺拟解决两种问题:氧化铝生产工业中,管道内部难以清理的钠硅渣结疤导致其能源消耗大、生产成本高,如何高效简便的阻止或处理管道内的结疤成为了氧化铝工业迫在眉睫的问题;随着特种纸的不断发展与多样化,市场对纸张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市场中大量使用的纸张增强剂大多存在释放甲醛、含有有机氯醇等不利于人体与环境的弊端,合成效果优越且绿色环保的湿强剂成为了目前纸张助剂的研究重点。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用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1-氯辛烷对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PEI)进行疏水接枝改性,将疏水的烷基长链接枝在PEI链端,同时提高PEI的支化度,增大空间位阻,制备一种聚胺阻垢分散剂,在氧化铝工业中对铝硅酸钠颗粒具有良好的阻垢分散作用。通过FTIR、TG、粒径分析、Zeta电位测试等分析改性后聚胺阻垢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PEI被成功接枝改性,改性后产物热稳定性提高、黏度增大、表面张力降低、溶液粒径增大。将改性聚胺阻垢剂用于分散铝硅酸钠颗粒,对处理前后的颗粒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并通过对悬浮分散液进行稳定性、颗粒沉降等测试,评价聚胺阻垢剂的阻垢分散性能并初步讨论其分散机理。当m(PEI,Mw=10000):m(KH560):m(1-氯辛烷)=10:2:0.5,反应时间 6h,反应温度75℃时,合成的阻垢剂分散性能最佳。当结疤的质量浓度为30 g/L时,悬浮液颗粒沉降速度达到最低值0.047 cm/d,沉降速率减小程度达到94.8%,分散性显着提高。经过改性后的PEI在氧化铝工业生产中具有高效的阻垢作用,可通过在工厂进行条件优化,进一步替代传统的强酸型阻垢剂,减小管道腐蚀程度,降低能耗。2.采用环氧氯丙烷(ECH)对中高分子量聚乙烯亚胺进行环氧交联改性,同时提高PEI的阳离子性,制备出环氧交联型PEI纸张湿强剂,再进行浆内施胶后抄纸。改性PEI型湿强剂的加入可以与纸张纤维发生静电结合与交联反应,增强纤维之间的结合作用力同时减少纤维之间的空隙,协同作用以提高纸张湿强性能。采用FTIR、TG、粒径分析、Zeta电位、黏度等分析改性PEI-ECH湿强剂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示,环氧基团成功的接枝在了 PEI的长链上,改性后聚合物热稳定性提高、黏度增大、Zeta电位正向提高。通过测试纸张的抗张强度、环压强度、撕裂强度、耐折次数、吸水性、纸浆Zeta电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探讨出不同分子量PEI的最佳改性配比,及对纸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示:环氧改性的最佳条件为:m(PEI,Mw=75W):m(环氧氯丙烷)=10:2,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4 h、m(PEI,Mw=6W):m(环氧氯丙烷)=8:4,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 h,两种分子量湿强剂固含量均为12%。与原纸相比,经过PEI-ECH增强过后的纸张其物理性能较优,湿抗张强度指数从3.58 N·m·g-1增加到17.68 N·m·g-1,提高了 394%,干抗张强度指数从31.25 N·m·g-1增加到70.60 N·m·g-1,提高了 126%;纸张的环压强度指数从6.25 N·m·g-1增加到17.52 N·m·g-1,提高了 180%;纸张的撕裂指数从9.76 mN·m2·g-1增加到17.60 mN·m2·g-1,提高了 80%;纸张的耐折次数从500增加至2848次,提高467%,纸张湿强性能及多种物理性能得到了显着的提高。相比于目前增湿强效果最好的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PEI-ECH型湿强剂的的增湿强性能达到了现有成熟型PAE性能的90%,在其余多种纸张强度上均有所提高。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纸张纤维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与分析,并结合纸浆Zeta电位、纸张红外光谱与纸张X射线光电子能谱提出了纸张增强机理。结果表明:PEI-ECH附着在纤维的表面同时进入纤维内部发生反应,PEI长链上的胺基与羟基发生氢键作用、PEI-ECH链端的环氧基与羟基形成醚键结构,在多种协同作用下,增强了纸纤维之间的结合强度,填补了纤维间的空隙,形成具有抗水性的交联网络,纸张性能更优越。
陈春霞[6](2020)在《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从生活用纸所用纤维原料和辅料、生产工艺与产品主要质量指标的关系出发,借鉴欧盟先进法规对生活用纸生产过程包括从原料、抄造过程控制、终端成品的用途及化学品辅料残留量等全要素进行合规评价。针对原料以次充好、非法添加废纸浆料的问题进行生活用纸纤维原料原生态分析;针对化学助剂有害残留的问题重点监控生活用纸生产过程中化学助剂的迁移路径,如湿强剂的特性及其可迁移性研究;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促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发展;针对生产用水、白水封闭循环利用污染累积问题监测白水封闭循环系统中累积性过程物质对生活用纸质量的影响。最后对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进行工艺绿色指数综合评价。围绕上述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开展研究。1、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进行生活用纸抄造所用原料是否属于原生浆料的鉴定。分析原生浆料生产线及废纸浆料生产线不同工段浆料以及抄造的生活用纸成品,明确原生浆料与废纸浆料的形态特征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废纸浆抄造的卫生原纸的浆料及成品虽经脱墨工艺处理,但依然存在油墨残余脏迹,纤维种类组成复杂,存在染色为黄色的机械浆纤维,及其未分散纤维束。纤维较短细,D65荧光亮度高,有效残余油墨浓度高,帚化率较高。结合回收纤维的典型特征以及因回用加工过程造成的纤维老化特性,选择生活用纸的特征参量进行检测,应用多指标复合分析技术鉴别生活用纸是否掺有回收纤维。选择荧光性物质、D65亮度、D65荧光亮度、残余油墨含量、帚化率以及是否含有黄色机械浆纤维等作为特征参量,对废纸浆纤维的鉴别分析进行系统研究。进行纸巾纸纤维原料产品标签标注鉴别,分析实际使用的产品原料与其标识标注的相符状况,分析产品主要原料标识不一致的情况,有助于解决纸巾纸产品原料标识标注混乱的问题。2、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及危害控制研究对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残留进行危害分析,重点选取湿强剂为研究对象,建立经皮肤摄入的风险评估模型及风险指数。研究检测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残留的简便高效方法,使用SPME-GC-MS/MS MRM通过离子对分析测试生活用纸中PAE湿强剂的有害有机氯代物DCP残留量以及高残余风险的DCP的可迁移量。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检测条件为应用固相微萃取进行平衡吸附,平衡温度45℃、平衡时间30 min,吸附45 min。MRM多反应离子监控模式高级程序测定标准工作溶液和待测生活用纸样品及滤液的响应值,在此条件下获得了分析物较低的检测限(LOD),良好的线性(r2≥0.9901)。生活用纸样品加标回收率是97.11%-108.03%,萃取液加标回收率是102.75%-113.00%;RSD分别为6.1%和5.0%。研究不同孔径修饰的石墨烯膜对去除湿强剂有机氯代物同步浓缩的方法技术,研制新型生物基高效化学品CMX/PAE二元体系,从源头上推进生活用纸化学助剂无害化。研究成功制备了分子量较高的羧甲基半纤维素,明晰了其与PAE湿强剂联用时的效果及机制,有效提高了PAE湿强剂的作用效果。3、生产用水系统研究,对现有生产进行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在生活用纸制造过程中,原料、化学助剂等带来的污染风险,随着白水封闭循环利用,存在污染累积的隐患。通过系统监测分析,有效监控水质状况,科学地指导造纸系统水的回用及白水封闭循环。研究建立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探究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周期的推进,系统状况逐渐变化,PAE中DCP含量随着PAE储存时间的变化含量上升,依据DCP含量随存放时间的变化规律拟合方程进行计算。再考虑系统中的DCP进入白水中的比例,其随白水循环程度变化的规律,不同白水回用次数下DCP的分布规律,其在纸张、白水、周围环境中的含量变化规律。建立多因素多变量白水系统有机氯代物DCP累积运算模型。由全过程包括纤维原料、湿部化学助剂、白水循环系统、风险过程控制加权拟合推导出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为指导实际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熊如芬[7](2020)在《高性能吸水涂布纸涂料配方的开发与涂布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性能吸水纸属于特种纸的一类,常用于卫生护理、食品包装和医疗用品等领域。高性能吸水涂布纸的性能受到吸水材料、添加助剂、复合工艺和原纸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本文通过溶液聚合法制备丙烯酸高吸水树脂,研究了由三种不同纤维原料抄造而成的原纸对涂布纸吸水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三种涂布胶黏剂对吸水纸各项物理性能的影响。最后对各项涂布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到了最优的涂布添加剂和涂布工艺参数。本论文首先研究了溶液聚合法制备聚丙烯酸型高吸水树脂(SAP)的工艺参数。实验得到合成SAP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丙烯酸单体中和度为90%,引发剂的用量为3.5%(相对于单体用量),交联剂的用量为5%(相对于单体用量),聚合温度为50°C,反应时间为3 h。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SAP的吸水倍率为301g/g。为研究不同纤维原料抄造而成的原纸对涂布纸吸水性能和机械性能的影响,选取了三种不同的纸浆纤维(针叶木浆、阔叶木浆和非木材纤维原料)进行打浆并抄造成纸。通过在纸张上进行SAP/羧甲基纤维素(CMC)涂布,研究了涂布过程对手抄片吸水性能、物理强度和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纸张吸液量和Cobb(60)值随打浆度的增加而降低。三种纤维抄造而成的纸页的抗张指数、湿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随打浆度的升高而增加,撕裂指数随打浆度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涂布过程能有效的提高纸张的吸水性和物理强度。将制备得到的SAP和SAP/CMC分别配制成涂布液,探讨了涂布助剂CMC、氧化淀粉(OS)和聚乙烯醇(PVA)对涂布液和涂布纸页的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VA作为涂布助剂的涂布纸,纸张的Cobb(60)值、吸液量和撕裂指数提升幅度最大。添加OS作为涂布助剂的涂布纸,纸张的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提高最大。添加CMC作为涂布助剂的涂布纸,纸张的湿抗张指数的提升幅度最大。涂布助剂的加入提高了纸张透气度,降低了纸张平滑度(相对于SAP涂布)。考虑综合效果,选择PVA作为涂布助剂用以提升树脂粘附性以及涂布纸的物理性能最为适合。通过响应面设计分析方法,对表面涂布工艺参数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了涂布液固含量(X1)、PVA配比(X2)、SAP粒径(X3)、涂布量(X4)对涂布纸张的吸液量和Cobb(60)值等指标的影响,并拟合了四个因素对目标参数的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四因素对吸液量的交互影响不显着,X1X4交互项对Cobb(60)值、耐破指数和透气度影响均最大,X1X2交互项对抗张指数的影响最大。最佳涂布工艺条件为:涂布液固含量为5.0%,PVA配比为5.0%,SAP粒径为100~120目,涂布量为5.0 g/m2,制备得到的涂布吸水纸的吸液量为3.00 g/g,Cobb(60)值为326.65 g/m2,耐破指数为1.70 k Pa·m2/g,抗张指数为10.83 N·m/g,透气度为16.47μm/(Pa·s)。涂布纸表面SEM图像显示表面涂层铺展均匀,涂料与纤维间结合紧密。
王璐[8](2020)在《臭氧漂白中纸浆黏度的保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二十年来,臭氧用于纸浆的漂白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目前,纸浆臭氧漂白仍然还没有得到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纸浆臭氧漂白过程中臭氧对纸浆碳水化合物的严重破坏,造成纸浆黏度大幅度下降。论文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自行设计的实验室装置模拟高浓、中浓及低浓纸浆臭氧漂白过程,对比研究漂后纸浆的黏度、结晶度、羧基含量等纤维性能表征因数,结果表明臭氧漂白时纸浆浓度严重影响漂后纸浆纤维性能。其中低浓纸浆臭氧漂白过程脱木素选择性最高,对碳水化合物的破坏最少,可以获得较好的漂后纤维性能,其较佳的工艺参数和结果如下:浆浓3%,臭氧用量1%;漂后纸浆白度:39.6%ISO,卡伯值:12.6,黏度:743 m L/g。本论文对臭氧漂白过程中纸浆黏度保护剂的研究是在低浓纸浆条件下进行的。论文对比研究了已知的、效果较好的保护剂如草酸、叔丁醇、硫酸镁等与新的黏度保护剂壳聚糖在臭氧漂白过程中的作用效果,通过对漂后纸浆物理性能及结晶度、红外、纸浆羧基含量的对比研究,进行了壳聚糖保护机理的初步探讨。结果表明:添加壳聚糖后,纸张物理性能有所提高,抗张、撕裂及耐破指数分别提升了54.45%、15.79%及29.89%。纸浆结晶度上升,羧基含量下降,脱木素选择性提高,对碳水化合物的保护作用增强,所入选对比的黏度保护剂中,壳聚糖对改善漂后纸浆性能的效果最好,单段臭氧漂后纸浆白度:42.9%ISO;卡伯值:11.7;黏度:796 m L/g。在前面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添加壳聚糖作为黏度保护剂的臭氧漂白工艺,分别就壳聚糖分子量、脱乙酰度及浓度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设计了壳聚糖脱乙酰度(A)、壳聚糖浓度(B)、壳聚糖分子量(C)三因素三水平试验,并对试验结果以纸浆的黏度、白度、卡伯值为表征进行响应面分析,预测最优结果。结果表明,脱乙酰度:95%;浓度:4%;分子量:9万的壳聚糖作为添加剂时,得到漂后纸浆黏度、白度及卡伯值的均值分别为806 m L/g、44.3%ISO及10.71,此时黏度保护剂效果最佳。对比原浆、低浓臭氧漂后浆料及添加壳聚糖的臭氧漂后浆料的结晶度及比表面积和吸附行为,发现臭氧漂后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纤维间的结合,结晶度升高。添加壳聚糖后,对碳水化合物的保护作用增强,且Zeta电位论证了添加的壳聚糖吸附于纤维素表面,纤维吸附能力下降。红外特征峰的变化及扫描电镜的微观分析表明,添加壳聚糖对纸浆黏度的保护有积极作用。
蔡慧[9](2020)在《筛分与低浓磨浆优化废旧箱板纸浆性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废纸浆在造纸用浆中的占比由于森林资源保护和纤维循环回用意识的加强而逐年提高。但因废纸来源不稳、使用和回收次数的增加、储存周期不一等问题,废纸浆纤维长度分布非常不均,目前还缺乏系统对废纸制浆工艺性能的试验研究。因此将废纸制浆生产工艺进行优化,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筛分和磨浆是废旧箱板纸制浆的两个关键工段,而纸浆纤维悬浮液在筛分与磨浆系统内的流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高效处理与浆流速度、压力、浆浓、筛鼓结构、旋翼类型、磨盘特性等有关,掌握它们对筛分和磨浆效率的影响规律是本文研究目标所在。因此,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方面,还是指导实际应用研究层面,进行废纸浆筛分和磨浆机理的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纸浆筛分与磨浆的设备与构件、过程控制及机理研究进展的分析,结合当前废纸制浆实际生产线存在的技术问题,阐述了微纤化纤维(MFC,microfibrillated cellulose)的制备方法;其次,研究了筛板形状、孔缝尺寸、体积浆渣率Rv和孔缝速度Vs等变量对美国废旧箱板纸纸浆(AOCC,American old corrugated container pulp)筛分性能的影响;此外,试验对不同磨盘齿形和磨浆强度下的AOCC浆纤维特性、浆料特性、磨浆能耗和成纸性能等方面进行分析;基于MFC的相关研究经验基础上,以AOCC浆为原料,在没有任何化学药品添加和化学预处理的前提下,采用磨浆设备批量制备出不同磨浆能耗下的MFC;最后,对比目前废纸制浆生产实际,将AOCC浆的筛分、长纤维组分低浓磨浆以及添加MFC相结合,以能耗评价模型为基础,研究了添加MFC对成纸性能增强的作用机制,最终提出新的更为优化、更为合理的废纸制浆技术工艺流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1)对AOCC纸浆纤维悬浮液,在相同的体积浆渣率Rv和孔缝速度Vs条件下,使用不同型式筛鼓的纤维通过率值不同。当体积浆渣率Rv=0.15、孔缝速度Vs在0.5~1.0 m/s范围内时,采用0.20 mm缝筛、0.15 mm缝筛和0.81 mm孔筛的纤维通过率P分别为0.90、0.60和0.35,即采用0.81 mm孔筛的纤维通过率P要比0.20 mm缝筛和0.15 mm缝筛分别小61.11%和41.67%。表明与0.15 mm和0.20 mm的缝筛筛鼓相比,0.81 mm的孔筛筛鼓更有利于AOCC浆长纤维的分级,其筛分效果较好。(2)AOCC浆纤维通过率P随着孔缝速度Vs、体积浆渣率Rv和等高线高度h的降低而降低;在孔缝速度Vs和体积浆渣率Rv的交互作用下,AOCC浆纤维通过率P主要受到孔缝速度Vs的影响;较低的纤维通过率P(筛分效果更好)可以通过较低的体积浆渣率Rv和孔缝速度Vs组合来实现。(3)AOCC浆筛分后长纤维组分(尾浆)和短纤维组分(良浆)的游离度受孔缝速度Vs的影响更显着。其中短纤维组分的游离度Fa随着孔缝速度Vs和体积浆渣率Rv的增大呈增大趋势,长纤维组分的游离度Fr随着孔缝速度Vs和体积浆渣率Rv的增大呈减小趋势。(4)在一定磨浆能耗范围内,无论是使用2.01 km/rev BEL磨盘还是0.99 km/rev BEL磨盘的AOCC浆低浓磨浆,纤维长度、卷曲指数、扭结指数和游离度都随着磨浆程度(比磨浆能耗SRE)的增加而降低;而细小纤维含量和成纸的抗张强度却与磨浆程度(比磨浆能耗SRE)呈正相关。在相同磨浆能耗(总比磨浆能耗SRE相同)下,与0.99 km/rev BEL磨盘相比,使用2.01 km/rev BEL磨盘磨浆的AOCC浆纤维切断更少、成纸抗张强度更大。当使用2.01 km/rev BEL磨盘低浓盘磨AOCC浆时,纤维长度和成纸抗张强度分别增加了4.08%和4.95%;与0.99 km/rev BEL磨盘相比,抄造相同成纸抗张强度的纸页,采用2.01km/rev BEL磨盘所需的磨浆能耗可节省约20.02%。(5)在低浓磨浆条件下,AOCC浆成纸抗张指数随着总比磨浆能耗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加,并且抗张指数Tindex与总比磨浆能耗Es间满足Tindex=aEs2+bEs+c函数关系。由于AOCC浆磨浆过程的复杂和多变,实际工业生产过程中,在预测AOCC浆抗张强度方面可直接使用回归方程Tindex=-2.8611?10-4Es2+0.1865Es+40.6662。模型可为废纸制浆相关技术人员调整磨浆参数提供理论参考。(6)在0~150 kWh/t比磨浆能耗范围内,对于未经筛分直接低浓磨浆的AOCC浆,采用先筛分再长纤维组分单独低浓磨浆的成纸抗张强度、环压强度、撕裂强度和耐破强度分别可提高约13.11%、9.63%、18.45%和21.07%。(7)采用粗细磨盘组合对AOCC浆纤维悬浮液进行低浓磨浆处理,可以纯机械地批量制备出MFC。先使用磨齿较粗的2.01 km/rev BEL磨盘使AOCC浆纤维充分疏解和部分细纤维化,然后改用齿形较窄的12.90 km/rev BEL磨盘使单根纤维不断剥离和裂解,形成细小纤丝。(8)将AOCC浆纤维的筛分、低浓磨浆处理以及添加MFC相结合,提出一种更为优化、更为合理的废纸制浆技术工艺流程。在能耗相同的条件下,与未筛分AOCC浆的成纸强度相比,新工艺经过筛分、低浓磨浆并添加MFC-1340混合后的成纸抗张强度可以提高约28%;当抄造抗张指数为50 Nm/g的纸页时,直接低浓磨浆处理AOCC浆需要的总比磨浆能耗为87.71 kWh/t,而采用新制浆工艺达到相同的成纸抗张强度所需要的总比磨浆能耗仅为18.00 kWh/t,可以节省约80%的能耗。本文从理论上和试验验证上,解决了实际废纸制浆生产工艺中的部分技术问题。提出的废纸制浆新工艺能够有效减少资源的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可为废纸制浆造纸的高效节能降耗工艺提供理论依据。是一项完善的、可转化为生产力的新工艺技术,具有确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于品育[10](2020)在《利用自组装细小组分改善高得率浆纤维的结合性能》文中指出近些年来,高得率浆纤维由于其独特的性能(较高的松厚度、挺度和不透明度等),逐渐在许多纸种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高得率浆纤维含有较多的木素和半纤维素,纤维不仅白度较低、光学稳定性较差,而且纤维较为挺硬、柔韧性差,不易分丝帚化,成纸时结合强度较差,这限制了高得率浆纤维在不同纸种中应用比例的增加。本课题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不同类型自组装细小组分对高得率浆长纤维的结合性能的影响,并重点探讨经复合的羧甲基纤维素(PDADMAC-CMC,简称P-CMC)在提高纤维间结合强度、保持其松厚度方面的相关作用机制。首先,利用鲍尔筛分仪对杨木P-RCAPMP纤维进行分级处理,取级分为R30的长纤维作为实验原料。运用不同手段对不同尺寸的细小组分进行自组装,包括: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复合羧甲基纤维素(P-CMC)、阳离子微纤化纤维素(CMFC)、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复配化学浆细小纤维(C-Fines),分别表征三种细小组分自身性质,并利用自组装细小组分改善高得率浆长纤维的结合性能,通过调整三种细小组分的添加量比较其作用效果、分析不同细小组分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组装后P-CMC、CMFC、C-Fines分别在尺寸上呈纳米级(414.1 nm)、微米级(7573.4 nm)、毫米级(212.9×103 nm),组装后都由原来的阴电性转变到阳电性,电荷密度相近,分别为+153.6 mmol/kg、+172.0 mmol/kg、+157.3 mmol/kg;在 3%的添加量下,P-CMC 的在纸浆上的留着率提升96.4%,提升幅度最高,CMFC和C-Fines分别较MFC和化学浆细小纤维分别提升了 77.14%和47.69%;在10%的添加量下,C-Fines的抗张指数分别可以达到另外两组的1.52和2.2倍,而松厚度与原浆长纤维相比损失约一半;仅添加P-CMC的手抄纸页的松厚度在抗张指数增加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了高得率浆长纤维网络的松厚度,在添加量为5%时松厚度仅损失了空白样的20.37%,同时抗张指数提高了 201.92%。SEM图片显示,P-CMC呈纺锤状地吸附并包裹在纤维上;而CMFC通过“捆扎”附近的纤维形成网状结构;C-Fines则提高了纤维网络的交织程度,压实纸页。其次,运用酶水解法测定了不同CMC的取代基分布情况,选取羧甲基取代度介于0.73-0.8但取代基分布均匀度不同的P-CMC添加到高得率浆长纤维体系中,检测添加细小组分后的浆料保水值变化,使用纤维质量分析仪检测了单根纤维的粗度、平均长度、卷曲指数和扭结程度,讨论不同P-CMC的取代度分布与其对纤维形态分析结果和浆料保水性的影响的相关性,最后探究P-CMC的取代指数SI对纸页松厚度和抗张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水值随着P-CMC的取代指数增加而增加,在3%的添加量下,保水值与取代指数高度相关,相关系数可达到0.95;对纤维形貌的分析结果表明,吸附P-CMC的HYP长纤维的粗度、平均长度、卷曲指数和扭结指数上升,其中纤维粗度增幅最大,在取代指数为0.9时其最大值329.2 mg/100m,比空白纤维粗度提高了 16.45%;另外,手抄片物性测定结果表明:抗张指数与取代指数相关性微弱,而松厚度与取代指数呈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9,即SI数值越大,CMC链的取代基分布越均匀,对应手抄片的纤维网络结构越蓬松。最后,在调整组装环境中NaCl离子浓度的前提下使用两种高低分子量的PDADMAC进行P-CMC细小组分的组装,得到的不同尺寸和构型的P-CMC添加到高得率浆长纤维中,抄片后检测其相关物性,探讨P-CMC尺寸和构型与纸页物理性能的相关性,并通过FBRM检测加入高得率浆纤维体系中的细小组分尺寸分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LMw-B(低分子量PDADMAC组装P-CMC)组在松厚度损失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其抗张指数比HMw-A(高分子量PDADMAC组装P-CMC)组好,在离子强度为0的组装条件下其最大值9.42 N·m/g,是同条件下HMw-A组的2.97倍;随着离子强度的升高,LMw-B组抗张强度逐渐降低,在离子强度为10-2 mol/L时的抗张指数仅为零离子强度时的60.83%;另外,LMw-B组纸页的伸长率和裂断长是HMw-A的2-3倍;LMw-B组随着离子强度的增高纸张松厚度增大、强度变差,而HMw-A组随着离子强度的增高纸张松厚度变差、强度变好。显微镜下观察到NaCl离子浓度的提高产生的静电屏蔽造成阳离子电荷补丁脱离CMC表面或让系统易产生大面积的絮聚,FBRM显示尺寸小于10 μm的LMw-B的组分数量约为同一浓度下HMw-A的两倍多,组分尺寸越大的区域LMw-B越少,P-CMC尺寸越小越有利于纸张强度的提高。总之,使用低分子量PDADMAC且离子浓度越低时组装的P-CMC尺寸更小,小絮聚体更加的均匀,聚电解质能平整吸附在CMC表面且不易成团,更有利于HYP纸页结合性能的提高和松厚度的保留,这给如何更好的提高P-CMC的使用效果提供了新思路。
二、造纸生产中添加剂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造纸生产中添加剂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Humicola insolens角质酶的功能优化、高效表达及在处理废纸胶黏物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胶黏物的概述 |
1.1.1 国内外废纸回收再利用的现状及意义 |
1.1.2 胶黏物的危害及组成成分 |
1.1.3 胶黏物的处理方法 |
1.1.4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1.2 角质酶的概述 |
1.2.1 角质酶的来源及性质 |
1.2.2 角质酶的制备 |
1.3 融合蛋白的概述 |
1.3.1 融合蛋白简介 |
1.3.2 锚定肽的简介及应用 |
1.3.3 连接肽的简介 |
1.4 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概述 |
1.5 立题依据及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与质粒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1.4 主要培养基 |
2.2 分子生物学操作方法 |
2.2.1 PCR扩增目的基因及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2 E.coli JM109感受态细胞的热激法转化 |
2.2.3 重组质粒DNA的提取与线性化 |
2.2.4 P.pastoris KM71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2.3 发酵方法 |
2.3.1 P.pastoris高拷贝转化子的筛选及鉴定 |
2.3.2 P.pastoris的3L罐发酵表达 |
2.3.3 P.pastoris的40L罐发酵表达 |
2.3.4 P.pastoris的3000L罐发酵表达 |
2.4 分析方法 |
2.4.1 菌体浓度的测定 |
2.4.2 菌体湿重的测定 |
2.4.3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 |
2.4.4 SDS-PAGE分析 |
2.4.5 角质酶的酶活测定 |
2.4.6 蛋白浓度的测定 |
2.4.7 蛋白纯化方法 |
2.4.8 酶学性质研究 |
2.5 胶黏物的检测方法 |
2.5.1 纸浆中胶黏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
2.5.2 胶黏物沉积物经降解后的浊度测定 |
2.6 胶黏物模式底物的表征方法 |
2.6.1 PEA的降解性能表征 |
2.6.2 PVAc的降解性能表征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HiC在降解胶黏物中的初步应用 |
3.1.1 HiC对胶黏物的降解效果分析 |
3.1.2 重组菌P.pastoris KM71/pPIC9K-HiC的高密度发酵 |
3.1.3 添加剂配比对HiC储存稳定性的影响 |
3.1.4 HiC在工业造纸生产过程中对胶黏物的降解效果分析 |
3.2 HiC-TA2和HiC-OMP25在P.pastoris中的表达及酶学性质 |
3.2.1 重组菌P.pastoris KM71/pPIC9K-HiC-TA2和P.pastoris KM71/pPIC9K-HiC-OMP25的构建表达 |
3.2.2 HiC-TA2和HiC-OMP25的酶学性质研究 |
3.2.3 HiC-TA2和HiC-OMP25的3L发酵罐表达 |
3.3 HiC-TA2和Hi C-OMP25 对胶黏物模式底物的降解性能表征 |
3.3.1 HiC-TA2和HiC-OMP25降解PEA的性能表征 |
3.3.2 HiC-TA2和HiC-OMP25降解PVAc的性能表征 |
3.3.3 HiC-TA2和HiC-OMP25对胶黏物沉积物的降解效果分析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制备合成气技术发展现状 |
1.2.1 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高浓度有机废水水煤浆气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水煤浆添加剂概述 |
1.3.1 水煤浆添加剂的分类 |
1.3.2 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
1.3.3 水煤浆添加剂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研究 |
1.4 悬浮液体系中的分散稳定机理研究 |
1.5 分子动力学模拟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1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6.3 本文研究方法及路线 |
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煤粉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2.2.1 煤粉制备 |
2.2.2 粒径分布 |
2.2.3 分子结构 |
2.2.4 微观形貌 |
2.3 水煤浆浆体制备及性能表征方法 |
2.3.1 水煤浆的制备 |
2.3.2 水煤浆的浓度 |
2.3.3 水煤浆的稳定性 |
2.3.4 水煤浆的流变性 |
2.4 添加剂吸附特性表征实验方法 |
2.4.1 添加剂吸附量测量 |
2.4.2 吸附层厚度测量 |
2.5 煤水界面特性表征 |
2.5.1 接触角测量 |
2.5.2 Zeta电位测量 |
2.5.3 表面张力 |
2.6 液相特性表征 |
2.6.1 含水量测量 |
2.6.2 离子浓度测量 |
2.6.3 有机物成分分析 |
2.6.4 废水主要指标测量 |
2.7 本章小结 |
3 工业有机废水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3 废水水煤浆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
3.3.1 阴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3.2 阳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3.3 非离子添加剂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3.4 添加剂对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
3.4 废水水煤浆复配添加剂的适配性研究 |
3.4.1 阴离子-阴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4.2 阴离子-阳离子添加剂复配水煤浆的成浆性能 |
3.5 添加剂在煤表面的作用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工业有机废水中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氨氮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
4.3.1 添加剂的吸光度与浓度间的关系 |
4.3.2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
4.3.3 氨氮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
4.4 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简介 |
4.4.1 力场 |
4.4.2 牛顿运动方程 |
4.4.3 周期性边界条件 |
4.4.4 系综 |
4.4.5 计算时间和步长 |
4.4.6 控温控压方法 |
4.4.7 分子动力学模拟的主要设置 |
4.5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4.5.1 模拟参数设置 |
4.5.2 模拟结果分析 |
4.5.3 吸附能计算 |
4.6 本章小结 |
5 工业有机废水中酯类有机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材料 |
5.3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吸附的影响 |
5.3.1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量的影响 |
5.3.2 酯类小分子对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厚度的影响 |
5.4 添加剂在煤表面吸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
5.4.1 模拟参数设置 |
5.4.2 模拟结果分析 |
5.4.3 吸附能计算 |
5.5 本章小结 |
6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材料 |
6.3 含油废液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
6.3.1 含油废液煤浆的成浆特性 |
6.3.2 含油废液煤浆的稳定性 |
6.4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添加剂适配性研究 |
6.4.1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成浆特性 |
6.4.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稳定性 |
6.5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作用机理研究 |
6.5.1 含油废液水煤浆中的煤粉特性 |
6.5.2 含油废液水煤浆的分散稳定机理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7 有机溶剂废液水煤浆中添加剂的适配性及分散机理研究 |
7.1 引言 |
7.2 实验材料 |
7.3 相互作用能计算方法 |
7.3.1 极性相互作用能 |
7.3.2 静电相互作用能 |
7.3.3 范德华相互作用能 |
7.3.4 空间稳定作用能 |
7.4 实验结果讨论 |
7.4.1 废液水煤浆的微观形貌 |
7.4.2 不同添加剂的分散效果 |
7.4.3 黄原胶含量对浆体性能的影响 |
7.4.4 Zeta电位测量值 |
7.4.5 接触角测量值 |
7.4.6 离子浓度 |
7.5 相互作用能计算结果 |
7.6 黄原胶作用机理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本文总结 |
8.2 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附录 界面相互作用能的计算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4)添加导电碳材料缓解再生纸废水颗粒污泥钙化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现状及钙化问题的研究进展 |
1.2.1 废纸造纸废水处理现状 |
1.2.2 厌氧颗粒污泥钙化的形成原因与控制方法 |
1.3 导电碳材料促进厌氧反应的机制 |
1.3.1 厌氧产甲烷的理论基础 |
1.3.2 导电碳材料影响厌氧产甲烷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钙化对厌氧颗粒污泥的影响:微观结构及微生物群落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种泥与模拟废水 |
2.2.3 厌氧消化实验 |
2.3 分析方法 |
2.3.1 常规检测 |
2.3.2 SMA的检测方法 |
2.3.3 EPS的提取及组分分析方法 |
2.3.4 颗粒污泥钙化核心的表征 |
2.3.5 颗粒污泥内部微观结构分析 |
2.3.6 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分析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钙化对于种泥的基本性质、有机物组成以及产甲烷性能的影响 |
2.4.2 钙化核心的结构分析 |
2.4.3 钙化对颗粒污泥内部结构的影响 |
2.4.4 钙化对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2.4.5 钙化对厌氧颗粒污泥产甲烷潜力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导电碳材料对未钙化厌氧颗粒污泥活性的促进作用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导电碳材料及实验仪器 |
3.2.2 种泥及模拟废水 |
3.2.3 实验装置及启动运行方式 |
3.3 分析方法 |
3.3.1 常规检测 |
3.3.2 比产甲烷活性的计算 |
3.3.3 EPS的提取与各组分含量 |
3.3.4 细胞色素c相对含量分析 |
3.3.5 颗粒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 |
3.3.6 颗粒污泥内部微观结构分析 |
3.3.7 颗粒污泥中产甲烷菌的定量分析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导电碳材料对污泥的基本性质和产甲烷性能的影响 |
3.4.2 导电碳材料对污泥EPS组成及细胞色素c相对含量的影响 |
3.4.3 导电碳材料对污泥中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3.4.4 碳纳米管对未钙化污泥微观结构的影响 |
3.4.5 导电碳材料对KEGG基因通路及产甲烷相关酶丰度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导电碳材料对钙化厌氧颗粒污泥的活性恢复作用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导电碳材料与实验仪器 |
4.2.2 种泥与模拟废水 |
4.2.3 实验装置及启动运行方式 |
4.3 分析方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导电碳材料对污泥的基本性质和产甲烷性能的影响 |
4.4.2 导电碳材料对污泥EPS组成及细胞色素c相对含量的影响 |
4.4.3 导电碳材料对污泥中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
4.4.4 碳纳米管对钙化污泥微观结构的影响 |
4.4.5 导电碳材料对KEGG基因通路及产甲烷相关酶丰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合成应用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1 绪论 |
1.1 聚乙烯亚胺(PEI) |
1.1.1 聚乙烯亚胺的合成 |
1.1.2 聚乙烯亚胺的应用 |
1.2 氧化铝生产过程中的结疤来源、危害及研究现状 |
1.2.1 结疤的来源、组成与分布 |
1.2.2 结疤的危害 |
1.2.3 结疤的防治研究现状 |
1.3 常见的阻垢分散剂 |
1.3.1 树枝状聚合物 |
1.3.2 胺类聚合物 |
1.3.3 醚类聚合物 |
1.3.4 羧酸类聚合物 |
1.4 纸张增强剂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纸张湿强剂的分类 |
1.4.2 纸张增强机理 |
1.5 现有湿强剂及存在问题 |
1.5.1 脲醛树脂(UF) |
1.5.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MF) |
1.5.3 聚酰胺多胺环氧氯丙烷(PAE) |
1.5.4 聚乙烯亚胺树脂(PEI) |
1.5.5 聚丙烯酰胺(PAM) |
1.5.6 其他类型湿强剂 |
1.6 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6.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6.2 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硅疏水改性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阻垢剂的制备应用及机理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的原料及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疏水接枝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制备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聚合物阻垢分散剂的测试表征 |
a 聚合物红外光谱测试(FTIR) |
b 聚合物热失重测试(TG) |
c Zeta电位及光散射测试(DLS) |
d 溶液表面张力测试 |
e 溶液粘度测试 |
f 溶液稳定性测试 |
2.3.2 聚合物阻垢剂的应用性能评价 |
a 悬浮分散液稳定性测试 |
b 颗粒沉降实验 |
c Zeta电位测试 |
d 处理前后结疤颗粒红外光谱测试 |
e 不同浓度结疤颗粒悬浮液的粒径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改性聚胺阻垢剂的结构表征 |
a 红外光谱(FITR)分析 |
b 热稳定性分析(TG) |
c 溶液粒径(DLS)分析 |
d 溶液表面张力分析 |
e 溶液黏度分析 |
2.4.2 改性聚胺阻垢分散剂的性能评价 |
a 分散液稳定性分析 |
b 颗粒沉降实验分析 |
c 悬浮液Zeta电位分析 |
d 结疤颗粒红外光谱分析 |
e 不同质量分数颗粒悬浮液的粒径分析 |
2.5 硅疏水改性PEI阻垢分散机理 |
2.6 本章小结 |
3 环氧交联改性中高分子量聚乙烯亚胺造纸湿强剂的制备应用及机理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的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PEI-ECH型湿强剂的制备 |
3.2.4 PEI-ECH型湿强剂制备的条件选择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PEI-ECH树脂的表征 |
a 红外光谱测试(FTIR) |
b 热稳定性测试(TG) |
c 溶液黏度测试 |
d 溶液稳定性测试 |
e 溶液粒度及Zeta电位测试 |
f PEI-ECH树脂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g PEI-ECH树脂溶液中的有机氯含量测试 |
3.3.2 纸张理化性能测试 |
a 手抄纸制备 |
b 纸张红外测试(FTIR) |
c 纸张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测试 |
d 纸张热稳定性测试 |
e 抗张强度测试 |
f 纸张环压强度测试 |
g 其余物理性能测试 |
h 纸浆Zeta电位测试 |
i 吸水率Cobb值测试 |
j 纸张表面接触角测试 |
k 扫面电镜(SEM)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PEI-ECH树脂表征结果 |
a 红外光谱(FTIR)分析 |
b 溶液热稳定性分析(TG) |
c 改性比对溶液黏度的影响 |
d 改性比对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
e 改性比对溶液粒径的影响 |
f 改性比对溶液Zeta电位的影响 |
g 溶液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 |
h 溶液中的有机氯含量分析 |
3.4.2 纸张理化性能测试结果 |
a 纸张红外光谱(FTIR)分析 |
b 纸张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 |
c 纸张热稳定性分析 |
d 纸张抗张强度分析 |
e 纸张环压强度分析 |
f 纸张撕裂强度分析 |
g 纸张耐折强度分析 |
h 纸浆与溶液Zeta电位分析 |
i 纸张吸水率(Cobb 30)分析 |
j 纸张接触角分析 |
k 纸张扫描电镜(SEM)分析 |
3.5 PEI-ECH型湿强剂的反应及作用机理 |
3.5.1 湿强剂的制备机理 |
3.5.2 湿强剂与纸张的作用机理 |
3.6 本章小结 |
4 结论 |
4.1 总结 |
4.2 创新点 |
4.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活用纸的原料规定 |
1.2 生活用纸的质量标准规定 |
1.3 生活用纸生产主要的化学品及危害 |
1.3.1 化学品的应用 |
1.3.2 湿强剂残留的危害 |
1.3.3 湿强剂残留的检测 |
1.3.4 湿强剂残留的控制方法 |
1.4 生活用纸生产过程白水系统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二章 生活用纸纤维浆料原生状态分析研究 |
2.1 实验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步骤 |
2.2 结果讨论 |
2.2.1 废纸浆系列 |
2.2.2 原生浆系列 |
2.2.3 混合浆系列 |
2.3 结论分析 |
2.3.1 不同浆料纤维分析结果 |
2.3.2 纤维鉴别特征指标与方法 |
2.3.3 纤维鉴别判定规则 |
2.3.4 纤维标注状况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分析及风险评估 |
3.1 实验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色谱条件 |
3.1.3 实验步骤 |
3.1.4 方法确认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状况分析 |
3.2.2 生活用纸湿强剂PAE的残留风险评价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活用纸典型化学助剂残留控制及去除途径探索 |
4.1 去除湿强剂氯代有机物同步浓缩的方法研究 |
4.1.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1.2 实验步骤 |
4.1.3 实验结果 |
4.2 开发源于天然绿色产物的新一代生物助剂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良好生产规范GMP合规评价 |
5.1 欧盟法规的概况 |
5.2 欧盟法规的技术内容 |
5.2.1 原材料方面的规定 |
5.2.2 良好生产规范 |
5.2.3 GMP危害清单和建议的预防措施 |
5.2.4 质量要求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生产白水系统污染累积研究 |
6.1 DCP累积变化规律及运算模型 |
6.2 风险走势及预警趋势分析 |
6.3 风险控制 |
6.3.1 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控制 |
6.3.2 绿色助剂有效净化累积污染物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生活用纸绿色制造过程工艺绿色指数评价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高性能吸水涂布纸涂料配方的开发与涂布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高吸水树脂 |
1.2.1 高吸水树脂的分类 |
1.2.2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方法 |
1.2.3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机理 |
1.2.4 高吸水树脂的应用领域 |
1.3 涂布加工技术 |
1.3.1 树脂涂布机理 |
1.3.2 高吸水树脂涂布纸吸水机理 |
1.3.3 影响高性能吸水涂布纸的因素 |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1.4.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其涂布性能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2.2.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2.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2.3 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测定 |
2.2.4 原位聚合法制备复合吸水纸的制备及其吸水倍率的测定 |
2.2.5 高吸水树脂涂布纸的制备及性能检测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合成树脂的表征及吸水性能分析 |
2.3.2 复合吸水纸的宏观形貌及其吸水性能分析 |
2.3.3 涂布前后纸张的表面形貌及物理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性能吸水涂布纸用涂料添加剂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实验原料和方法 |
3.2.1 实验原料与药品 |
3.2.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3.2.3 三种添加剂涂布液的制备 |
3.2.4 涂布吸水纸的制备 |
3.2.5 涂布后纸张表面微观形貌观察 |
3.2.6 涂布纸张物理指标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涂布助剂对涂料黏度的影响 |
3.3.2 涂布后纸张表面微观形貌观察 |
3.3.3 涂布对纸张吸水性能和物理指标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吸水树脂涂布工艺的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原料与方法 |
4.2.1 实验原料及化学试剂 |
4.2.2 主要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涂布液黏度分析 |
4.3.2 响应面结果分析 |
4.3.3 最优条件下涂布纸表面微观形貌分析 |
4.3.4 纸张渗透性分析 |
4.3.5 高性能吸水涂布纸与其他纸样的性能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臭氧漂白中纸浆黏度的保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纸浆漂白技术的发展 |
1.1.2 纸浆臭氧漂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2 臭氧漂白的现状及应用 |
1.2.1 中高浓纸浆的漂白现状 |
1.2.2 低浓纸浆的臭氧漂白 |
1.2.3 臭氧的性质及制备 |
1.2.4 臭氧漂白的作用机理 |
1.3 臭氧漂白过程的选择性及其改善 |
1.3.1 臭氧漂白选择性差的原因 |
1.3.2 改善臭氧漂白选择性的措施 |
1.4 新型添加剂壳聚糖的研究发展趋势 |
1.4.1 甲壳素和壳聚糖的理化性质 |
1.4.2 壳聚糖在制浆造纸工业上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高、中及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工艺的对比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装置 |
2.1.3 实验方法 |
2.1.4 分析与检测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浆浓对漂后纸浆性能的影响 |
2.2.2 高、中和低浓纸浆臭氧漂后纤维结果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黏度保护剂的筛选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装置 |
3.1.3 实验方法 |
3.1.4 分析检测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各种保护剂用量对低浓阔叶木浆臭氧漂白的影响 |
3.2.2 添加剂对臭氧漂后纤维的影响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添加壳聚糖的臭氧漂白工艺的探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原料 |
4.1.2 实验装置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分析与检测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添加壳聚糖的臭氧漂白过程单因素实验 |
4.2.2 响应面法分析优化纸浆臭氧漂白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壳聚糖在低浓臭氧漂白中机理的初探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5.1.3 分析与检测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结晶度分析 |
5.2.2 红外光谱分析 |
5.2.3 羧基含量及漂后浆料Zeta电位分析 |
5.2.4 纤维比表面积及吸附行为分析 |
5.2.5 扫描电镜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筛分与低浓磨浆优化废旧箱板纸浆性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立题依据 |
1.1.1 废纸制浆在造纸工业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
1.1.2 废旧箱板纸的来源、结构与纤维特性 |
1.1.3 制浆造纸装备概况 |
1.1.4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1.5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及研究技术路线 |
1.1.5.1 课题来源 |
1.1.5.2 研究技术路线 |
1.1.6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目标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纸浆纤维悬浮液筛选分级研究现状 |
1.2.1.1 筛选分级设备及构件介绍 |
1.2.1.2 筛选分级过程自动控制 |
1.2.1.3 筛分机理演变 |
1.2.1.4 浆料筛分性能的影响因素 |
1.2.2 纸浆纤维悬浮液磨浆研究现状 |
1.2.2.1 磨浆设备及构件介绍 |
1.2.2.2 磨浆过程自动控制 |
1.2.2.3 磨浆理论研究进展 |
1.2.2.4 影响浆料磨浆质量的因素 |
第二章 AOCC浆筛分性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仪器、设备和方法 |
2.1.2.1 低浓打浆处理 |
2.1.2.2 AOCC浆筛分试验 |
2.1.2.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影响AOCC浆筛分效果的参数 |
2.2.1.1 增浓因子T对AOCC浆筛分效果的影响 |
2.2.1.2 体积浆渣率Rv对AOCC浆筛分效果的影响 |
2.2.1.3 孔缝速度Vs对AOCC浆筛分效果的影响 |
2.2.1.4 孔缝大小/等高线高度对AOCC浆筛分效果的影响 |
2.2.2 AOCC浆筛分后游离度的变化 |
2.2.3 筛分过程AOCC浆纤维悬浮液流态分析 |
2.2.3.1 孔缝速度Vs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2.2.3.2 等高线高度h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2.2.3.3 体积浆渣率Rv对流场的影响分析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OCC浆低浓磨浆性能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仪器、设备和方法 |
3.1.2.1 AOCC浆低浓磨浆试验 |
3.1.2.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磨盘齿形对AOCC浆磨浆效果的影响 |
3.2.1.1 磨盘齿形对AOCC浆纤维特性的影响 |
3.2.1.2 磨盘齿形对AOCC浆游离度的影响 |
3.2.1.3 磨盘齿形对成纸抗张强度的影响 |
3.2.2 磨浆强度对AOCC浆磨浆效果的影响 |
3.2.2.1 磨浆强度对AOCC浆纤维特性的影响 |
3.2.2.2 磨浆强度对AOCC浆游离度的影响 |
3.2.2.3 磨浆强度对成纸抗张强度的影响 |
3.2.3 筛分处理对AOCC浆磨浆效果的影响 |
3.2.4 AOCC浆成纸抗张强度的回归分析 |
3.2.4.1 回归分析方法概述 |
3.2.4.2 回归分析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OCC浆微纤化纤维MFC的制备研究 |
4.1 微纤化纤维MFC的研究概况 |
4.1.1 MFC的命名及其物化特性 |
4.1.2 MFC的制备方法 |
4.1.3 MFC的批量制备及能耗 |
4.1.4 MFC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 |
4.2 微纤化纤维MFC的中试制备 |
4.2.1 试验部分 |
4.2.1.1 试验原料 |
4.2.1.2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方法 |
4.2.1.3 制备路线 |
4.2.2 MFC性能表征分析结果与讨论 |
4.2.2.1 MFC外观特征 |
4.2.2.2 MFC纤维长度分布 |
4.2.2.3 MFC表面形貌SEM分析 |
4.2.2.4 MFC性能探讨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AOCC浆微纤化改进纸张性能及其作用机制 |
5.1 废纸制浆工艺技术的演变 |
5.1.1 典型废纸制浆生产工艺流程 |
5.1.2 先进废纸制浆生产工艺流程 |
5.2 优化废纸制浆工艺的构想 |
5.3 材料与方法 |
5.3.1 试验材料 |
5.3.2 试验仪器、设备和方法 |
5.3.3 以能耗评价模式添加废纸浆MFC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AOCC浆微纤化对对纤维特性的影响研究 |
5.4.2 AOCC浆微纤化对浆料特性的影响研究 |
5.4.3 AOCC浆微纤化对成纸性能的影响研究 |
5.4.3.1 MFC改进成纸抗张强度性能的研究 |
5.4.3.2 MFC改进成纸环压强度性能的研究 |
5.4.3.3 MFC改进成纸松厚度性能的研究 |
5.4.3.4 MFC改进成纸撕裂强度性能的研究 |
5.4.3.5 MFC改进成纸耐破强度性能的研究 |
5.4.4 添加MFC对成纸微观结构的影响研究 |
5.4.5 添加废纸浆MFC的作用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物理量符号、名称及单位表 |
附录 |
附录一 0.99 km/rev BEL磨盘的低浓磨浆试验数据 |
附录二 2.01 km/rev BEL磨盘的低浓磨浆试验数据 |
附录三 不同磨浆强度下的低浓磨浆试验数据 |
(10)利用自组装细小组分改善高得率浆纤维的结合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高得率浆纤维的特点与应用 |
1.2 关于纸页增强机理的研究 |
1.3 高得率浆提高强度及结合性能的研究进展 |
1.3.1 打浆的作用 |
1.3.2 化学或生物改性 |
1.4 细小组分概述 |
1.5 细小组分的留着 |
1.6 论文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流程 |
2.3 实验方法 |
2.3.1 纤维预处理 |
2.3.2 细小组分的组装过程 |
2.3.3 细小组分的表征 |
2.3.4 CMC取代度分布测定 |
2.3.5 纤维和浆料性能 |
2.3.6 手抄片的抄制和性能检测 |
3 结果与讨论 |
3.1 不同自组装细小组分对高得率浆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 |
3.1.1 纤维形态分析 |
3.1.2 组装后细小组分表征 |
3.1.3 细小组分留着表征 |
3.1.4 对比细小组分组装前后对纸页抗张强度和松厚度的影响效果 |
3.1.5 添加细小组分纸页的物理性能评价 |
3.1.6 SEM分析 |
3.2 P-CMC自组装细小组分的取代基分布对高得率浆长纤维性能影响 |
3.2.1 组装用CMC取代分布测定 |
3.2.2 P-CMC的取代指数与纤维保水值的相关性 |
3.2.3 不同取代指数P-CMC对纤维形态的影响 |
3.2.4 P-CMC取代指数对纸页松厚度/抗张强度的影响 |
3.3 探究P-CMC自组装细小组分的尺寸在高得率浆长纤维网络中的影响机制 |
3.3.1 添加不同尺寸P-CMC对纸张物理性质的影响 |
3.3.2 自组装细小组分的尺寸分布 |
4 结论 |
4.1 全文总结 |
4.1.1 不同自组装细小组分对高得率浆纤维物理性能的影响 |
4.1.2 P-CMC自组装细小组分的取代基分布对高得率浆长纤维性能影响 |
4.1.3 探究P-CMC自组装细小组分的尺寸在高得率浆长纤维网络中的影响机制 |
4.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5 展望 |
6 参考文献 |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8 致谢 |
四、造纸生产中添加剂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Humicola insolens角质酶的功能优化、高效表达及在处理废纸胶黏物中的应用[D]. 李光耀. 江南大学, 2021(01)
- [3]高浓度有机废水协同制水煤浆中添加剂作用机理及分散调控机制[D]. 王双妮. 浙江大学, 2021
- [4]添加导电碳材料缓解再生纸废水颗粒污泥钙化的机制研究[D]. 武月茹. 广西大学, 2021(12)
- [5]改性聚乙烯亚胺的合成应用及机理研究[D]. 孙千惠. 陕西科技大学, 2021(09)
- [6]生活用纸绿色制造及安全性评价研究[D]. 陈春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7]高性能吸水涂布纸涂料配方的开发与涂布工艺研究[D]. 熊如芬.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臭氧漂白中纸浆黏度的保护 ——壳聚糖的应用研究[D]. 王璐.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筛分与低浓磨浆优化废旧箱板纸浆性能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 蔡慧. 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10]利用自组装细小组分改善高得率浆纤维的结合性能[D]. 于品育. 天津科技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