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相法生产过碳酸钠工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鹏飞[1](2021)在《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洗涤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洗涤技术是人类保持健康、维持生存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追求美好生活、展示精神风貌的重要方式。人类洗涤的历史与文明史一样悠久绵长,从4000多年前的两河流域到我国的先秦,无不昭示着洗涤与洗涤技术的古老。但现代意义上的洗涤及其技术,是以表面活性剂的开发利用为标志的,在西方出现于19世纪末,在我国则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以后。前身可追溯至1930年成立的中央工业试验所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是我国日化工业特别是洗涤工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专业技术研究机构,是新中国洗涤技术研发的核心和龙头。以之为研究对象和视角,有助于系统梳理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全貌。迄今国内外关于我国洗涤技术发展的研究,仅局限于相关成果的介绍或者是某一时段前沿的综述,且多为专业人员编写,相对缺乏科学社会学如动因、特征与影响等科技与社会的互动讨论;同时,关于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系统学术研究也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基于丰富一手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院史档案,本文从该院70年洗涤技术研发的发掘、梳理中透视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的历程、动因、特征、影响及其当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价值。在对档案资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时,笔者提炼出一些问题,如:为何我国50年代末才决定发展此项无任何研发究经验的工业生产技术?在薄弱的基础上技术是如何起步的?各项具体的技术研发经历了怎样的过程?究竟哪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带动了整体工业生产水平的提升?在技术与社会交互上,哪些因素对技术发展路径产生深刻影响?洗涤技术研发的模式和机制是如何形成和演变的?技术的发展又如何重塑了人们的洗涤、生活习惯?研究主体上,作为核心研究机构的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在我国洗涤技术发展中起了怎样的作用?其体制的不断变化对技术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其曲折发展史对我国今天日用化工的研发与应用走向大国和强国有哪些深刻的启示?……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以国内外洗涤技术的发展为大背景,分别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它离子型(非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助剂及产品、合成脂肪酸等四大洗涤生产技术入手,以关键生产工艺的突破和关键产品研发为主线,重点分析各项技术研究中的重点难点和突破过程,以及具体技术研发之间的逻辑关系,阐明究竟是哪些关键工艺开发引起了工业生产和产品使用的巨大变化;同时,注重对相关技术的研发缘由、研究背景和社会影响等进行具体探讨,分析不同时期的社会因素如何影响技术的发展。经过案例分析,本文得到若干重要发现,譬如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技术是当时社会急切需求的产物,因此开发呈现出研究、运用、生产“倒置”的情形,即在初步完成技术开发后就立刻组织生产,再回头对技术进行规范化和深化研究;又如,改革开放后市场对多元洗涤产品的需求是洗涤技术由单一向多元转型的重要动因。以上两个典型,生动反映出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因素对技术研发的内在导向。经过“分进合击”式的案例具体研究,本文从历史特征、发展动因和研发机制三个方面对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洗涤技术整体上经历了初创期、过渡期、全面发展期和创新发展期四个阶段,而这正契合了我国技术研发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新不断发展演进的历史过程;以技术与社会的视角分析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反映出社会需求、政策导向、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环保要素在不同时代、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共塑了技术发展的路径和走向;伴随洗涤领域中市场在研究资源配置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我国洗涤技术的研发机制逐渐由国家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过度和转化。本文仍有一系列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和全面拓展,如全球视野中我国洗涤技术的地位以及中外洗涤技术发展的比较、市场经济环境下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核心力量的潜力发挥等。
任景俞[2](2019)在《水膜介质阻挡放电协同羟基金属氧化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文中指出放电等离子体产生的高能电子、激发态分子、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可与水中有机污染物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达到降解污染物的目的。与常规有机污染物处理技术相比,放电等离子体技术具有快速高效、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是在实践中该技术需要较高的能耗成本,如何降低能耗已成为该项技术研究和应用的热点问题。在放电等离子体处理过程中引入催化剂可提高强氧化性的.OH产量,进而提升污染物处理效果和能量效率。金属氧化物是目前最常用的等离子体催化剂,羟基金属氧化物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金属氧化物。研究发现:羟基金属氧化物与常规的金属氧化物相比催化活性更优,且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开采成本低。本研究将羟基金属氧化物引入放电等离子体系统,利用羟基金属氧化物表面丰富的催化活性位点增加OH的产量,提高对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和能量效率。主要开展的工作及研究结论如下:(1)建立同轴水膜介质阻挡放电(DBD)装置,研究不同实验参数对反式阿魏酸(Trans-ferulic acid,FA)降解效果的影响规律,探讨了该系统中活性物质的生成和演化情况。结果表明:FA的降解率随放电电压增加而增加;提高介质厚度不利于FA的降解;FA降解率随通气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弱碱条件有利于FA的降解。DBD形成的臭氧和过氧化氢在溶液中发生的过臭氧化反应能够促进.OH生成和FA降解。(2)制备羟基氧化钴(CoOOH)催化剂。分析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研究CoOOH在DBD中的催化性能和催化机理。结果表明:放电电压为11.2 kV时,投加0.5 g/L的CoOOH处理10 min,可将FA的降解率提高23.8%,达到98.2%,能量是单独DBD模式的2.9倍。CoOOH的催化机理研究发现,CoOOH表面的氧空位和Lewis酸位点是其活性位点;过氧化氢和臭氧在这些活性位点上首先被分解为类过氧化物,随后被转化为氧化性更高的OH。(3)利用Ce和Mn掺杂CoOOH增强催化活性。结果表明:0.5 g/L的CoOOH与DBD联合处理8 min时,咖啡酸(Caffeicacid,CA)的降解率为86.1%,能量效率为1.39 g/kWh。Ce1/Co9OOH 和 Mn0.5/Co9.5OOH(0.5 g/L)与 DBD 联用处理 8 min 时,CA降解率分别提高到96.9%和100%,能量效率分别为2.03 g/kWh和2.35 g/kWh。活性位点研究表明,Ce和Mn掺杂使得CoOOH中的氧空位和Lewis酸位点含量增加,从而提高了臭氧和过氧化氢向.OH的转化效率。(4)扩大被处理废水量,并将Mn/CoOOH负载于活性炭纤维(ACF)上以提高催化剂的可回收性。结果表明:DBD处理20 L的FA和CA混合废水100 min时,FA和CA的降解率可达到64.7%和76.6%。ACF有吸附性,15 g的ACF联合DBD对FA和CA的降解率为74.3%和84.4%,而15 g的Mn/CoOOH/ACF联合DBD在相同处理时间下对FA和CA的降解率为81.6%和94.2%。Mn/CoOOH/ACF能明显提高DBD在水中形成的·OH浓度,进而提高对污染物的降解率。与未使用的Mn/CoOOH/ACF相比,重复使用三次后仍有86.6%的Mn/CoOOH负载在ACF上,表明ACF可有效提高Mn/CoOOH的可回收性。
石伟[3](2018)在《超临界CO2流体中棉的氧化退浆前处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传统纺织品退浆前处理能耗高、污染性大,迫切需要一种清洁高效的退浆方式来改变这一现状。本课题以超临界CO2流体为反应介质,研究了一种绿色环保的退浆前处理方法,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化学品的使用,减少废水的排放,对纺织行业实现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溶剂化显色探针的方式,首先探讨了超临界CO2流体中二-(2-乙基己基)磺基琥珀酸钠(AOT)、乙醇、含水量、温度、压力及时间等因素对超临界CO2微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双氧水/超临界CO2微乳液退浆体系中双氧水、缓冲溶液、p H、AOT、乙醇、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并优选了退浆工艺。而且还研究了过碳酸钠/超临界CO2微乳液退浆体系中过碳酸钠、四乙酰乙二胺(TAED)、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并对退浆工艺进行了优化。另外,采用18-冠-6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对超临界CO2流体中棉的相转移氧化退浆进行了研究,并对退浆工艺进行了优化。同时,采用超临界CO2流体中皂液乳化的方式,探讨了皂液、温度、压力和时间等因素对退浆棉织物清洗效果的影响,并优选出了合适的超临界CO2流体清洗工艺。最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接触角测试、热分析(TG/DTG)测试以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仪(XPS)等测试方法对棉坯布原样、相转移氧化退浆处理样和流体清洗处理样的纤维表面形态、化学结构、聚集态结构、润湿性能、耐热性能和表面化学成分等进行了相关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显色剂甲基橙(MO)被萃取到以AOT为表面活性剂形成的超临界CO2微乳液中,且MO的最大吸收波长向低波数发生了较大偏移。在AOT浓度为0.00050.01mol L-1,乙醇相对体积分数为0.5%22.3%,水的相对体积分数为0.43%2.70%,温度为3595℃,压力为1422MPa的条件下,可以形成超临界CO2微乳液。此外,当AOT浓度为0.01mol L-1,乙醇相对体积分数为15.6%,水的相对体积分数为1.30%,温度为55℃,压力为18MPa时,超临界CO2微乳液体系有较好的稳定性。采用双氧水/超临界CO2微乳液退浆体系,在生坯棉织物上可获得较好的退浆效果,这表明超临界CO2流体氧化退浆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在本实验系统中,双氧水/超临界CO2流体退浆推荐工艺为:过氧化氢溶液为12.5m L/L,缓冲溶液(p H=11)为10m L/L,AOT为0.3g/L,乙醇为7.5m L/L,温度为85℃,压力为20MPa,时间为60min120min。在此推荐工艺条件下,棉织物的退浆失重率为4.82%,毛效为10.2cm。过碳酸钠/超临界CO2流体退浆推荐工艺为:过碳酸钠为3g/L,TAED为0.75g/L,AOT为0.3g/L,乙醇为5m L/L,去离子水为20m L/L,温度为80℃,压力为20MPa,时间为90min。在此推荐工艺条件下,棉织物的退浆失重率为5.34%,毛效为11.3cm。采用氧化剂/超临界CO2流体相转移催化体系,对实现棉坯布的超临界CO2流体相转移氧化退浆也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可获得良好的退浆效果。超临界CO2流体相转移氧化退浆的推荐工艺为:0.005mol/L 18-冠-6,10m L/L过氧化氢溶液,7.5m L/L缓冲溶液(p H=11),0.5g/L TAED,压力18MPa,温度70℃,时间60min。在此推荐工艺条件下,棉织物的退浆失重率为6.21%,毛效为8.0cm。采用超临界CO2流体中皂液乳化的方式,对棉织物具有一定的清洗效果。皂液对增加流体极性,提高清洗效率有显着影响。退浆棉织物的超临界CO2流体清洗推荐工艺为:皂液15m L/L,温度80℃,压力18MPa,时间90min。在此推荐工艺条件下,棉织物的退浆失重率可提高2.63%,毛效为8.6cm。经超临界CO2流体相转移氧化退浆和流体清洗处理后,棉纤维的表观形态和性能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红外光谱图分析表明,棉纤维中化学官能团所处的化学环境发生了变化,其特征官能团(-OH)吸收峰向低波数偏移。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棉纤维的晶体结构受到了较大影响,结晶度有所下降。扫描电镜测试结果表明,棉纤维表面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纤维表面变得光滑,其外侧的天然纹路变得更加清晰。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棉纤维的吸水性和润湿性能得到了显着地提高。热分析(TG-DTG)测试结果表明,棉纤维的耐热性能有所降低。XPS测试结果表明,棉纤维表面元素组成及比例发生了较大变化,表明氧化剂与纤维上的淀粉浆料以及杂质发生了氧化反应。
童小根[4](2017)在《水泥基泡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墙体材料改革与建筑节能政策的强制实施,推动了建筑保温材料的快速发展。传统有机保温隔热材料虽然隔热性能好、质轻和价格便宜,但是易燃,且燃烧生成有毒气体等缺陷,使得建筑节能和防火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作为理想的替代品,无机发泡绝热材料因其安全性高的突出优点而倍受青睐。但目前用于外墙的无机发泡绝热材料仍存在着容重大,易吸水,而且导热系数偏大等问题。因此,制备出一种低导热系数、憎水、轻质高强等综合性能优异且制备工艺简单的无机泡沫绝热材料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采用实验测试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单因素与多因素控制变量法分别确定了发泡剂种类及掺量、水灰比、稳泡剂等外加剂,然后针对不同发泡工艺进行了探索,最终在适合的发泡工艺下制备了水泥基泡沫绝热材料,并对制品的强度、表观密度、孔隙率、吸水率、导热系数等宏观物理力学性能参数进行了测定,同时借助SEM与Image-Pro plus (IPP)图像处理分析软件表征了材料内部孔隙结构特征。成功制备出了干表观密度214kg/m3、吸水率约8%、抗压强度0.23MPa、导热系数约0.049W/(m K)等综合性能良好的水泥基泡沫绝热材料。完成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下:(1)通过对发泡剂起泡能力和泡沫稳定性进行测试与比较,筛选出适合的发泡剂;并在分析比较物理发泡和化学发泡工艺制备水泥基泡沫材料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了物理化学复合发泡工艺制备轻质水泥基泡沫材料的新方法,最后对不同发泡工艺下的孔结构特征与材料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物理发泡工艺制备的泡沫材料综合性能最优。(2)加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作为稳泡剂以及选择合理水灰比等措施对该材料孔结构进行调控,使材料内部孔结构得到改善,并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与力学性能。(3)在已有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加入不同掺量的纳米Ti02和石墨粉,利用其具有对红外热反射的功能特性,达到降低材料导热系数的目的。研究表明:在纳米Ti02与石墨粉掺量分别为0.5%, 1.0%时,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值分别为0.048 lW/(m·K),0.0433W/(m·K),具有优异的热工性能。(4)依据聚合物苯丙乳液与乳胶粉遇水具有成膜的特性,可形成微孔内壁覆膜的封闭孔隙构造,对泡沫保温材料进行憎水改性研究。结果表明:在两者固含量相同时,乳胶粉对材料性能的改善效果要优于苯丙乳液,在大幅降低材料吸水性能的同时还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5)利用短切聚丙烯纤维可增强与水泥基体的机械啮合力对材料力学性能进行优化,并通过落球冲击试验表征材料韧性的提高程度。同时对掺入纤维后孔结构形态特征等参数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并探讨了微观孔结构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接着对不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发现他们之间具有一定线性相关性。
张小杰[5](2016)在《废旧橡胶再生行为动态力学表征及再生历程分析》文中认为本文首次采用无转子流变仪得到的再生曲线对废旧橡胶再生行为进行表征,并考察再生过程中丁基橡胶的用量、再生温度以及再生活化剂等因素对再生曲线的影响。通过考察废旧橡胶再生过程中不同处理方式对再生橡胶性能的影响,验证了再生过程中氧气作用的普适性;同时利用不同种类试剂的添加定量考察氧化程度对再生橡胶性能的影响。自主合成了两种烷基类二硫化物,并对比研究了其对再生橡胶再生性能的影响;然后分离并分析了市面上常用活化剂480结构组成;最后基于活化剂480的结构合成了一种苯酚类二硫化物,对比了它们对再生橡胶再生性能的影响。通过无转子流变仪获得的再生曲线,可分为上升区、第一下降区、反弹区和第二下降区四个区,分别与温度、交联网络的断裂、断链自由基之间结合的速度以及大分子自由基之间的偶合终止反应有关系;对比丁基橡胶含量对再生曲线影响发现,丁基橡胶不会影响再生反应过程,可作为胶粉的胶粘剂;通过再生曲线证明升高温度以及使用再生活化剂,均能加快了大分子自由基的生成,提高大分子自由基的浓度,加快再生反应速率。分别以2,2’-二苯甲酰胺基二苯基二硫和十八烷基胺为再生活化剂对废旧橡胶胶粉进行再生,定性考察再生过程中不同的处理方式对再生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冰水降温处理得到的再生橡胶的综合性能最优,证明了再生过程中适量氧气的存在有利于再生橡胶的再生;随后以活化剂450为再生活化剂,通过不同量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的添加,考察氧化程度对再生性能的影响,表明使用过氧化氢、过碳酸钠,再生橡胶的溶胶含量升高,门尼粘度下降,力学性能有所改善,综合考虑再生橡胶的加工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过氧化氢用量选择0.7phr,过碳酸钠选择1.8phr。通过柱层析分离法将活化剂480分离成三种组分,利用核磁氢谱分析其主要成分二硫代二叔丁基苯酚。基于2,4-二叔丁基苯酚合成了苯酚类二硫化物,对比了其结晶物(Y-17)以及过滤浓缩液(Y-17-0)与活化剂480对再生橡胶再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用量下Y-17再生橡胶的再生程度最高,再生橡胶的力学性能最好,Y-17-0居中,而活化剂480最差。通过活化剂480改造得到的Y-17效果好。Y-17-0中含有的副产物等不会对再生效率产生太大影响,故无需提纯产物,简化了生产工艺,降低了生产成本。
郭宇平[6](2014)在《新型包覆型溴基杀菌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包覆技术将双季铵盐包覆于固体溴杀菌剂1-溴-3-氯-5,5-二甲基海因(BCDMH)、2,2-二溴-3-次氮基丙酰胺(DBNPA)表面形成包覆型复合杀菌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评价其表面包覆情况、异养菌检测实验评价包覆前后产品杀菌稳定性及该方法的重现性,并通过正交实验初步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单因素浓度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单剂配比、并对其协同效应、广谱性、投加浓度及作用时间、缓蚀阻垢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进一步对循环水条件下的杀菌效果进行了研究,并与市售杀菌剂的性价比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工业化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通过动态模拟装置实际考察包覆型药剂的综合性能,包括投加药剂前后的常规指标、微生物指标以及挂片试管腐蚀阻垢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包覆型杀菌剂包覆情况良好,且包覆后产品性能稳定性得到提升,各组分间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投加浓度为20mg/L,作用时间4h时,异养菌杀菌率即可达到99.00%以上;与常用杀菌剂性价比对比表现出较好的市场竞争力;包覆型杀菌剂对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均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且不受冷却水中使用条件的影响,对水质常规指标的冲击较小,同时兼具较好的缓蚀阻垢功效,具备成为多功能水处理剂的潜力。
王越[7](2013)在《聚合物解堵与压裂结合工艺研究》文中指出聚合物驱油在国内各油田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使用规模越来越大,效果明显。但是聚合物使用量的增加给油田带来的负担也逐渐显露出来,如现场注入压力明显增高、泵的效率降低、能量消耗大幅度增加、投入成本越来越大等,更严重的情况会造成油井堵塞,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制约油田发展。面对这些棘手的问题,油田采取了各种压裂、酸化等增注手段,这些技术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聚合物欠注和注入压力过高的现象,但是并没有在实质上解决聚合物增注量低、作用有效期短的问题。因此研究污染小、有效期作用时间长的新型降压增注手段是十分重要的。本课题主要是针对大庆油田采油六厂高浓度聚驱井,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油井堵塞和注聚井有效期短的问题。根据对井底返排物成分的研究分析以及现场工艺要求,筛选合适的解堵剂配方和探索适用于高浓度注聚井使用的一种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通过实验室室内岩心模拟对堵塞物溶液进行降粘实验,对比解堵前后堵塞物溶液的粘度,从而确定适宜的解堵剂配方,并结合现场工艺要求和解堵情况对解堵剂配方进行微调,实验证明解堵剂解堵效果良好,解堵率可达到80%以上。实验室探索的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溶液浓度大于0.3%并且吸附时间大于40h时,吸附量可以达到饱和。通过实验室岩心模拟实验,在不同岩心渗透率条件下,对堵塞物进行解堵处理后,再注入浓度为0.3%的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溶液1PV,后续继续注入堵塞物溶液,降压幅度可达40%以上,防堵率可达70%以上。本实验研制出的解堵剂配方具有较稳定的解堵效果并且安全无污染,对于处理由于高浓度聚合物引起的堵塞问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陈惜明[8](2009)在《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集成建模技术及其在颗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气固流化床反应器中,流化床层的传递特性参数、反应效果与流化状态均受到流化床内颗粒的性质及运动状态的影响,而颗粒的性质又是随着反应过程的进行而变化的,在一些特殊的合成反应过程中,床层内物料的粒度、料层高度的波动会严重影响反应进程,因而研究流化床反应器的流体力学行为并实现物料特征参数的在线检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类似地,搅拌釜式反应器也是化工过程最常用的设备,很多化学产品如颗粒型过碳酸钠等均是在间歇釜式反应器中合成得到的。这类反应过程的显着特点就是反应器内部的物料特征,如颗粒的粒度或者物料的浓度,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地发生变化,而目前的传统方法尚难以对这种动态变化的颗粒粒度与物料浓度进行在线测量。利用被动声发射信号检测反应器内物料的特征参数具有检测灵敏、安全高效、不侵入流场、实时在线的优点。本文以声发射信号作为测量流化床或搅拌釜内物料特征参数的媒介,通过小波或小波包对声发射信号进行时频多尺度分析,由分解结果构建一种多元自变量的模式,采用一些现代的数据处理方法和建模技术,为化工过程的一些物理量,如物料的粒度、固含率(也称为浓度,下同)建立软测量模型。应用这些模型,可以通过声发射信号,实现对流化床或搅拌釜内物料粒度或浓度的软测量,算法不仅明确,而且精度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应用价值。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1)系统回顾了颗粒特征参数的测量方法,声发射技术用于颗粒特征参数检测的现状及其在化工过程中的研究进展,声发射信号的处理方法。2)介绍了小波分析和小波包分析的基本理论,并应用相关理论实现对声发射信号的多尺度分解与重构。讨论了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及小波包去噪算法、最优小波包分解等信号处理技术。介绍了现代集成建模技术,并以声发射信号为媒介,用于检测流化床或搅拌釜内颗粒的特征参数。3)通过小波分析、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建立了声发射信号与流化床颗粒平均粒度的量化关系。将采集到的声发射信号进行小波分析(waveletanalysis,WLA)或小波包分析(waveletpacket analysis,WLPA),获得低频细节信号与高频细节信号的能量,构建能量模式。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Analysis,PCA)用于消除变量之间的复相关性,并可减少变量个数,然后以得到的主成分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以颗粒平均粒度作为网络的输出,建立回归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Multi-Layer Feed Forward Neural Network,MLFN)模型,并讨论了影响模型精度的一些影响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基于Sym8小波分解与主成分分析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Sym8 WLA-PCA-MLFN)模型能实现对颗粒粒度的软测量,精度很高。对声发射信号用Haar小波包二尺度分解,得到四维能量模式。进而建立基于Haar小波包分解的径向基神经网络(Radical Base Function Neural Network)模型(Haar WLPA-RBFN)或者与主成分分析集成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HaarWLPA-PCA-RBFN),二种模型都能取得较好的计算精度。所采用的正则化RBFN模型构造方便,只需要确定一个参数即可。4)建立了利用声发射信号对搅拌釜内颗粒粒度进行分类的识别模型,首先对声发射信号用sym2小波包二尺度分解,以细节信号的能量构造模式样本,实施标准差标准化后用于判别分析,以逐步判别分析方法和马氏统计量对变量进行检验和筛选。所用判别分析方法有贝叶斯(Bayes)方法和马氏距离(Mahalanobis distance,MDis)方法。在搅拌釜转速与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所建立的Sym2 WLPA-Bayes或Sym2 WLPA-MDis模型可根据声发射信号,对搅拌釜内的物料粒度实现正确的分类。在转速与物料的粒度组成一定条件下,应用该模型也可以正确地对釜内物料浓度进行分类。5)提出Sym2 WLPA-PCA-LSSVM的模型,用于多种粒度、多种物料浓度条件下,根据声发射信号对搅拌釜内物料浓度或粒度分类。讨论了预报精度的一些影响因素。所提出的Sym2 WLPA-PCA-LSSVM的分类模型,应用于搅拌釜内物料浓度与粒度分类时,其预报与自检精度均优于Sym2 WLPA-PCA-MDis判别分析法。Sym2 WLPA-PCA-LSSVM模型也可以用于流化床粒度检测,预报结果也具有很高的精确度。基于LSSVM的模型适合于个体数量较小的样本,并且不存在神经网络的过拟合与欠学习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6)对缺少先验知识的数据集,常采用聚类分析,进行前导性研究,本章对不同条件下的声发射信号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从中得到一些颇有意义的启示。例如,在物料浓度与其它工艺参数一定的条件下,声发射信号能量模式的空间分布结构按平均粒度清晰地聚类,说明可以用一般的统计方法建立声发射信号能量模式与颗粒平均粒度之间的分类模型。采用Sym2小波包对声发射信号进行二尺度分解,从细节信号求出标准化的能量模式,谱系聚类结果表明,在浓度一定条件下,能量模式与搅拌釜内物料粒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类似地,粒度一定时,聚类结果也能近似地反映出物料的浓度类别。针对两个相邻粒度范围之间没有清晰的分割边界,以及FCM聚类算法容易收敛到局部极小,提出Sym2 WLPA-GA-FCM聚类算法,应用于搅拌釜声发射信号聚类分析,在粒度组成不变或浓度一定的条件下,基于GA-FCM的聚类分析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声发射信号个体的类属。无论是谱系聚类还是GA-FCM算法,在对多种浓度与多种粒度的声发射信号进行聚类分析时,聚类结果难以反映声发射信号个体的实际浓度类属,表明统计分析方法难以由声发射信号能量模式建立釜内物料浓度的分类模型。
韩双战,赵彦丽[9](2008)在《过氧乙酸的合成和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过氧乙酸的性质、制备方法和应用,对开发过氧乙酸新产品、开拓过氧乙酸市场有重要意义。过氧乙酸的合成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醋酸(或醋酸酐)法、乙醛氧化法和乙酰基活化剂法等。过氧乙酸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氧化剂,而且是一种广谱、高效、速效、廉价的灭菌剂,应用广泛。
赵启红[10](2007)在《过碳酸钠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研究》文中认为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农药。由于长期大量施用,它给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了危害。它在环境中的降解主要有化学降解、微生物降解和光催化降解,其中化学降解有催化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因为农药降解中间体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比母体农药的时间还要长,所以对农药降解中间体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般来说,中间体比母体的毒性要小,但是,也有的中间体具有更大的毒性。中间体相对于母体农药来说,活性较大。农药中间体对环境也存在着潜在的危害,因此有必要分析农药中间体的性质特征。过碳酸钠是一种固体氧化剂,稳定性好,易储存,对环境无污染,目前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工业中作为H2O2的来源。由于它的高含氧量和环保的特点,在近些年来的化学反应中备受关注。虽然过碳酸钠在很多工业中得到了应用,但是在农药降解方面的报道很少。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合成过程中过碳酸钠的活性氧含量的影响因素,用红外光谱法研究光谱特征随活性氧含量的变化规律,并探讨了提高过碳酸钠稳定性的方法;然后借助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分析手段,研究了过碳酸钠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影响因素,并用NMR和GC/MS分析农药降解后的降解产物,推测其可能的降解历程。文中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探讨了过碳酸钠的合成工艺和其红外光谱特征与活性氧含量的相关性。其中合成优化的工艺条件为:碳酸钠与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4;合成温度在10-15℃之间;合成与结晶时间为10min;干燥温度小于等于80℃。在过碳酸钠的红外光谱中,用红外光谱法快速的跟踪过碳酸钠的分解反应,可从954cm-1和1562cm-1峰的变化判定过碳酸钠中的过氧化氢是否大量分解。2.研究了过碳酸钠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性能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过碳酸钠对有机磷农药有明显的降解效果。随着过碳酸钠量的增加,碱性和酸性的增强,农药浓度的降低,时间的增加,温度的提高,降解率逐渐增大。降解过程中几种有机磷农药中的P=S、P=O等键因氧化而断裂,产生具有水溶性、易挥发和易降解特点的小分子物质NH3、CH3SH和CH3OH等产物,对环境的污染较小。通过研初步建立了降解有机磷农药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二、两相法生产过碳酸钠工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两相法生产过碳酸钠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0.2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0.3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
0.4 创新之处与主要不足 |
第一章 中外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1 洗涤技术的相关概念 |
1.1.1 洗涤、洗涤技术及洗涤剂 |
1.1.2 表面活性剂界定、分类及去污原理 |
1.1.3 助剂、添加剂、填充剂及其主要作用 |
1.1.4 合成脂肪酸及其特殊效用 |
1.2 国外洗涤技术的发展概述 |
1.2.1 从偶然发现到商品——肥皂生产技术的萌芽与发展 |
1.2.2 科学技术的驱动——肥皂工业化生产及其去污原理 |
1.2.3 弥补肥皂功能的缺陷——合成洗涤剂的出现与发展 |
1.2.4 新影响因素——洗涤技术的转型 |
1.2.5 绿色化、多元化和功能化——洗涤技术发展新趋势 |
1.3 中国洗涤技术发展概述 |
1.3.1 取自天然,施以人工——我国古代洗涤用品及技术 |
1.3.2 被动引进,艰难转型——民国时期肥皂工业及技术 |
1.3.3 跟跑、并跑到领跑——新中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历程 |
1.4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发展沿革 |
1.4.1 民国时期的中央工业试验所 |
1.4.2 建国初期组织机构调整 |
1.4.3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筹建 |
1.4.4 轻工业部日用化学工业科学研究所的壮大 |
1.4.5 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的转制和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2.1 我国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开端(1957-1959) |
2.2.1 早期技术研究与第一批合成洗涤剂产品的面世 |
2.2.2 早期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
2.2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1960-1984) |
2.2.1 生产工艺的连续化研究及石油生产原料的拓展 |
2.2.2 烷基苯新生产工艺的初步探索 |
2.2.3 长链烷烃脱氢制烷基苯的技术突破及其它生产工艺的改进 |
2.2.4 技术发展特征及研究机制分析 |
2.3 新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与研究(1985-1999) |
2.3.1 磺化技术的进步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α-烯基磺酸盐的开发 |
2.3.2 醇(酚)醚衍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3.3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的研究 |
2.3.4 烷基苯磺酸钠生产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2.3.5 技术转型的方式及动力分析 |
2.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全面产业化及升级发展(2000 年后) |
2.4.1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的产业化发展 |
2.4.2 主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技术的产业化 |
2.4.3 油脂基绿色化、功能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2.4.4 新世纪技术发展特征及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生产技术的发展 |
3.1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初步发展(1958-1980) |
3.2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技术的迅速崛起(1981-2000) |
3.2.1 生产原料的研究 |
3.2.2 咪唑啉型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2.3 叔胺的制备技术的突破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开发 |
3.2.4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技术更新及新品种的开发 |
3.2.5 技术发展特征及动力分析 |
3.3 其它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品种的开发(2000 年后) |
3.3.1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的开发及乙氧基化技术的利用 |
3.3.2 糖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开发 |
3.3.3 季铵盐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进一步发展 |
3.3.4 技术新发展趋势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助剂及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 |
4.1 从三聚磷酸钠至4A沸石——助剂生产技术的开发与运用 |
4.1.1 三聚磷酸钠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65-2000) |
4.1.2 4 A沸石的技术开发与运用(1980 年后) |
4.1.3 我国助剂转型发展过程及社会因素分析 |
4.2 从洗衣粉至多类型产品——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开发 |
4.2.1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初步开发(1957-1980) |
4.2.2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全面发展(1981-2000) |
4.2.3 新世纪洗涤产品生产技术发展趋势(2000 年后) |
4.2.4 洗涤产品生产技术的发展动力与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 |
5.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及技术发展 |
5.1.1 合成脂肪酸的生产原理 |
5.1.2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 |
5.1.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研发路线的选择性分析 |
5.2 我国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初创(1954-1961) |
5.2.1 技术初步试探与生产工艺突破 |
5.2.2 工业生产的初步实现 |
5.3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工业化(1962-1980) |
5.3.1 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开展的技术研究 |
5.3.2 为提升生产综合效益开展的技术研究 |
5.4 合成脂肪酸生产的困境与衰落(1981-90 年代初期) |
5.5 合成脂肪酸生产技术的历史反思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洗涤技术历史特征、发展动因、研发机制考察 |
6.1 我国洗涤技术的整体发展历程及特征 |
6.1.1 洗涤技术内史视野下“发展”的涵义与逻辑 |
6.1.2 我国洗涤技术的历史演进 |
6.1.3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特征 |
6.2 我国洗涤技术的发展动因 |
6.2.1 社会需求是技术发展的根本推动力 |
6.2.2 政策导向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 |
6.2.3 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是驱动的双轮 |
6.2.4 环保要求是技术发展不可忽视的要素 |
6.3 我国洗涤技术研发机制的变迁 |
6.3.1 国家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2 国家主导向市场引导转化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6.3.3 市场经济主导下的技术研发机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2)水膜介质阻挡放电协同羟基金属氧化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及缩写表 |
1 绪论 |
1.1 水中有机污染物处理方法 |
1.1.1 生物法 |
1.1.2 物化法 |
1.1.3 高级氧化技术 |
1.2 放电等离子技术简介 |
1.2.1 放电等离子体基本概念 |
1.2.2 放电等离子体水污染处理基本原理 |
1.3 放电等离子体水污染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1.3.1 放电等离子体水污染处理工艺 |
1.3.2 放电等离子体与其他技术联用处理污水 |
1.4 羟基金属氧化物在环境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2 DBD降解水中反式阿魏酸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3 实验方法 |
2.3 DBD对FA的降解特性研究 |
2.3.1 放电电压对FA降解的影响 |
2.3.2 介质厚度对FA降解的影响 |
2.3.3 通气流量对FA降解的影响 |
2.3.4 溶液电导率对FA降解的影响 |
2.3.5 溶液pH对FA降解的影响 |
2.3.6 FA矿化分析 |
2.4 DBD对FA降解机理研究 |
2.4.1 O_3、H_2O_2和·OH测定 |
2.4.2 O_2~(·~-)对FA降解的影响 |
2.4.3 水合电子捕获剂对FA降解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3 DBD协同CoOOH降解反式阿魏酸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装置 |
3.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3 CoOOH材料表征结果 |
3.4 CoOOH在DBD中的催化性能 |
3.4.1 CoOOH投加量对FA降解的影响 |
3.4.2 放电电压对FA降解的影响 |
3.4.3 溶液pH对FA降解的影响 |
3.5 CoOOH的催化机理研究 |
3.5.1 O_3、H_2O_2和·OH浓度测定 |
3.5.2 O_3和H_2O_2对FA降解的贡献 |
3.5.3 CoOOH活性位点分析 |
3.5.4 CoOOH表面活性物质检测及可能的催化机理 |
3.6 FA降解产物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Ce、Mn掺杂CoOOH及其与DBD协同降解咖啡酸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装置 |
4.2.2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催化剂材料表征 |
4.3.1 XRD分析 |
4.3.2 FTIR分析 |
4.3.3 XPS分析 |
4.3.4 SEM和EDS分析 |
4.3.5 比表面积分析 |
4.4 Ce、Mn/CoOOH复合催化剂的催化效果 |
4.4.1 Ce和Mn掺杂量对CA降解的影响 |
4.4.2 放电电压对CA降解的影响 |
4.4.3 CA矿化分析 |
4.4.4 催化剂稳定性分析 |
4.5 Mn和Ce掺杂对催化效果的影响机理 |
4.5.1 H_2-TPR分析 |
4.5.2 NH_3-TPD分析 |
4.5.3 O_3、H_2O_2和·OH浓度测定 |
4.6 CA降解产物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5 DBD协同Mn/CoOOH/ACF处理反式阿魏酸和咖啡酸混合废水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设备 |
5.2.2 Mn/CoOOH/ACF的制备 |
5.3 DBD对FA和CA的降解特性 |
5.3.1 放电电压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2 通气流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3 溶液流速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3.4 污染物浓度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4 Mn/CoOOH/ACF材料特性 |
5.4.1 XRD和FTIR分析 |
5.4.2 XPS分析 |
5.4.3 SEM和EDS分析 |
5.4.4 比表面积分析 |
5.5 Mn/CoOOH/ACF的催化特性分析 |
5.5.1 Mn/CoOOH负载量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5.2 放电电压对降解效果的影响 |
5.5.3 催化剂稳定性性分析 |
5.5.4 O_3、H_2O_2和·OH浓度测定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超临界CO2流体中棉的氧化退浆前处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超临界CO_2流体概述 |
1.1.1 超临界CO_2流体简介 |
1.1.2 超临界CO_2流体的应用 |
1.2 超临界CO_2微乳液的研究 |
1.2.1 微乳液概述 |
1.2.2 超临界CO_2微乳液 |
1.2.3 超临界CO_2/AOT微乳液体系研究 |
1.3 相转移催化反应研究 |
1.3.1 相转移催化概述 |
1.3.2 超临界CO_2相转移催化反应研究 |
1.4 棉的前处理退浆方法 |
1.4.1 热碱退浆 |
1.4.2 酸退浆 |
1.4.3 酶退浆 |
1.4.4 低温等离子退浆 |
1.4.5 超声波退浆 |
1.4.6 氧化剂退浆 |
1.5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超临界CO_2流体中微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2.1.3 实验方法 |
2.1.4 甲基橙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1 超临界CO_2流体中微乳液的形成及其相分离状态观察 |
2.2.2 甲基橙的标准工作曲线 |
2.2.3 甲基橙在超临界CO_2微乳液和常规水溶液中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曲线比较 |
2.2.4 超临界CO_2流体中乙醇含量对微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2.2.5 超临界CO_2流体中AOT用量对微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2.2.6 超临界CO_2流体中含水量对微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2.2.7 超临界CO_2流体温度对微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2.2.8 超临界CO_2流体压力对微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2.2.9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时间对微乳液的形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
2.3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棉的氧化退浆研究 |
3.1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棉的双氧水退浆研究 |
3.1.1 实验部分 |
3.1.1.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3.1.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1.1.3 实验方法 |
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2.1 棉坯布上浆料成分的鉴别结果 |
3.1.2.2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缓冲溶液pH值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1.2.3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双氧水用量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1.2.4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AOT用量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1.2.5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缓冲溶液用量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1.2.6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乙醇用量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1.2.7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处理温度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1.2.8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处理压力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1.2.9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处理时间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2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棉的过碳酸钠退浆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1.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3.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3.2.1.3 实验方法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2.1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过碳酸钠用量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2.2.2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处理温度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2.2.3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TAED用量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2.2.4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处理压力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2.2.5 超临界CO_2微乳液中处理时间对棉织物退浆效果的影响 |
3.3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超临界CO_2流体中棉的相转移氧化退浆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4.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1.3 实验方法 |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2.1 超临界CO_2流体中缓冲溶液pH值对退浆效果的影响 |
4.2.2 超临界CO_2流体中相转移催化剂用量对退浆效果的影响 |
4.2.3 超临界CO_2流体中过氧化氢溶液用量对退浆效果的影响 |
4.2.4 超临界CO_2流体中处理温度对退浆效果的影响 |
4.2.5 超临界CO_2流体中缓冲溶液用量对退浆效果的影响 |
4.2.6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压力对退浆效果的影响 |
4.2.7 超临界CO_2流体中TAED用量对退浆效果的影响 |
4.2.8 超临界CO_2流体处理时间对退浆效果的影响 |
4.3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超临界CO_2流体中棉的清洗技术研究 |
5.1 实验部分 |
5.1.1 实验药品及材料 |
5.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5.1.3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超临界CO_2流体中皂液用量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5.2.2 超临界CO_2流体中处理温度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5.2.3 超临界CO_2流体中处理压力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5.2.4 超临界CO_2流体中处理时间对清洗效果的影响 |
5.3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超临界CO_2流体氧化退浆对棉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6.1 实验部分 |
6.1.1 实验材料 |
6.1.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6.1.3 实验方法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超临界CO_2流体相转移氧化退浆对棉纤维表面形态的影响 |
6.2.2 超临界CO_2流体相转移氧化退浆对棉纤维大分子链及化学结构的影响 |
6.2.3 超临界CO_2流体相转移氧化退浆对棉纤维聚集态结构的影响 |
6.2.4 超临界CO_2流体相转移氧化退浆对棉纤维吸水浸润性的影响 |
6.2.5 超临界CO_2流体相转移氧化退浆对棉纤维热分解性能的影响 |
6.2.6 超临界CO_2流体相转移氧化退浆棉纤维的表面化学成分分析 |
6.3 本章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4)水泥基泡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保温隔热材料概述 |
1.2.1 传统墙体保温材料 |
1.2.2 新型墙体保温材料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发泡工艺及成孔剂 |
1.3.2 泡沫材料绝热性能 |
1.3.3 泡沫材料力学性能 |
1.3.4 泡沫材料防水性能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发泡剂优选及制备工艺分析 |
2.1 泡沫水泥浆体制备原理 |
2.1.1 泡沫形成机理分析 |
2.1.2 泡沫的稳定和固化 |
2.2 发泡剂优选 |
2.2.1 不同发泡剂种类与测试仪器 |
2.2.2 发泡剂泡沫性能测试方法与结果分析 |
2.3 原材料选用及试验方法 |
2.3.1 试验主要原材料 |
2.3.2 制品制备工艺及其性能检测方法 |
2.3.3 配合比设计原则 |
2.4 发泡工艺确定 |
2.4.1 物理发泡与化学发泡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2.4.2 物理发泡与化学发泡工艺对比分析 |
2.4.3 复合发泡工艺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2.4.4 不同发泡工艺比较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水泥基泡沫材料孔结构调控及性能分析 |
3.1 泡沫性能及制品制备工艺 |
3.1.1 泡沫性能研究 |
3.1.2 水泥基泡沫材料制备工艺 |
3.2 水灰比对水泥基泡沫材料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
3.2.1 试验原材料 |
3.2.2 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结果 |
3.2.3 试验结果分析 |
3.3 稳泡剂HPMC对水泥基泡沫材料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
3.3.1 试验原材料 |
3.3.2 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结果 |
3.3.3 试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水泥基泡沫材料热工性能优化 |
4.1 纳米TiO_2对水泥基泡沫材料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
4.1.1 试验原材料 |
4.1.2 纳米TiO_2的特性 |
4.1.3 纳米TiO_2的分散 |
4.1.4 三聚磷酸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
4.1.5 纳米TiO_2对材料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
4.2 石墨粉对水泥基泡沫材料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
4.2.1 试验原材料 |
4.2.2 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结果 |
4.2.3 试验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水泥基泡沫材料的聚合物改性 |
5.1 试验部分 |
5.1.1 试验原材料 |
5.1.2 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结果 |
5.1.3 聚合物选择分析 |
5.2 聚合物对水泥基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2.1 乳胶粉对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5.2.2 乳胶粉对材料强度的影响 |
5.3 聚合物对水泥基泡沫材料吸水率的影响 |
5.3.1 乳胶粉对材料体积吸水率与孔隙率比的影响 |
5.3.2 乳胶粉防水作用机理分析 |
5.3.3 乳胶粉对材料其他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6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泡沫材料的纤维增强分析 |
6.1 试验部分 |
6.1.1 试验原材料 |
6.1.2 配合比设计及试验结果 |
6.2 聚丙烯纤维对水泥基泡沫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6.2.1 纤维对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6.2.2 纤维对材料强度的影响 |
6.2.3 纤维对材料其他性能及孔结构的影响 |
6.3 聚合物改性水泥基泡沫材料的纤维增强机理 |
6.3.1 纤维对材料孔结构的影响分析 |
6.3.2 水泥基泡沫材料性能的线性拟合 |
6.3.3 水泥基泡沫材料综合性能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专利 |
(5)废旧橡胶再生行为动态力学表征及再生历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废旧橡胶处理现状 |
1.2.1 国外废旧橡胶处理现状 |
1.2.2 国内废旧橡胶处理现状 |
1.3 废旧橡胶的处理方法 |
1.3.1 废轮胎的直接利用 |
1.3.2 废轮胎翻新 |
1.3.3 废轮胎生产胶粉 |
1.3.4 废轮胎生产再生橡胶 |
1.3.5 废轮胎的热裂解 |
1.3.6 废轮胎的热能利用 |
1.4 废旧橡胶再生机理 |
1.4.1 自由基再生机理 |
1.4.2 相转移脱硫再生机理 |
1.4.3 亲核脱硫再生机理 |
1.5 废旧橡胶的再生方法 |
1.5.1 物理脱硫再生方法 |
1.5.1.1 微波脱硫再生方法 |
1.5.1.2 超声波脱硫再生方法 |
1.5.1.3 远红外脱硫再生方法 |
1.5.1.4 电子束辐射脱硫再生方法 |
1.5.1.5 热机械剪切脱硫再生方法 |
1.5.2 化学脱硫再生方法 |
1.5.2.1 有机二硫化物类及其衍生物再生活化剂 |
1.5.2.2 胺类和硫醇类再生活化剂 |
1.5.2.3 无机化合物类再生活化剂 |
1.5.2.4 碘甲烷类和三苯基膦类再生活化剂 |
1.5.2.5 RV类再生活化剂 |
1.5.2.6 De-link再生活化剂 |
1.5.2.7 新生再生活化剂 |
1.5.3 其它脱硫再生方法 |
1.5.3.1 微生物脱硫再生方法 |
1.5.3.2 超临界流体脱硫再生方法 |
1.6 再生橡胶再生性能的表征 |
1.7 本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内容 |
1.7.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7.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二章 废旧橡胶再生历程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基本配方(质量份) |
2.2.4 试样制备 |
2.2.5 性能测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通过无转子硫化仪获取废旧橡胶再生曲线 |
2.3.2 恒温条件下废旧橡胶典型再生曲线 |
2.3.3 丁基橡胶对再生曲线的影响 |
2.3.4 再生温度对废旧橡胶再生曲线的影响 |
2.3.5 再生活化剂对废旧橡胶再生曲线的影响 |
2.3.6 废旧橡胶再生曲线对应再生机理简要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再生橡胶制备中的氧化程度控制对再生橡胶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3.1 再生胶粉的制备 |
3.2.3.2 再硫化胶的制备 |
3.2.4 测试方法 |
3.2.4.1 再生橡胶的加工性能测试 |
3.2.4.2 再生橡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
3.2.4.3 RPA2000性能测试 |
3.2.4.4 DSC测试 |
3.2.4.5 SEM分析 |
3.2.4.6 交联密度的测定 |
3.2.4.7 溶胶含量的测定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不同处理方法对再生橡胶再生性能的影响 |
3.3.1.1 不同处理方法对再生橡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3.3.1.2 不同处理方法对再生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 过氧化氢用量对再生橡胶再生性能的影响 |
3.3.2.1 过氧化氢用量对再生橡胶溶胶含量、交联密度和门尼粘度的影响 |
3.3.2.2 过氧化氢用量对再生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2.3 200℃过氧化氢用量对再生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 过碳酸钠用量对再生橡胶再生性能的影响 |
3.3.3.1 过碳酸钠的热力学分析 |
3.3.3.2 过碳酸钠用量对再生橡胶溶胶含量、交联密度和门尼粘度的影响 |
3.3.3.3 过碳酸钠用量对再生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4 200℃条件下过碳酸钠用量对再生橡胶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 |
3.3.3.5 SEM微观结构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二硫代物类再生活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Y-1 和Y-2 的合成及应用 |
4.2.3.1 Y-1 和Y-2 的合成 |
4.2.3.2 Y-1 和Y-2 对再生橡胶再生性能影响配方 |
4.2.4 活化剂480的分离鉴定 |
4.2.4.1 展开剂的配置 |
4.2.4.2 活化剂480稀溶液的配置 |
4.2.4.3 薄层色谱分离鉴定(TLC) |
4.2.4.4 柱层析分离活化剂 480 |
4.2.5 Y-17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
4.2.5.1 Y-17和Y170 的合成 |
4.2.5.2 Y-17对再生橡胶再生性能影响配方 |
4.2.6 再生橡胶试样制备 |
4.2.6.1 再生胶粉的制备 |
4.2.6.2 再硫化胶的制备 |
4.2.7 测试方法 |
4.2.7.1 再生橡胶的加工性能测试 |
4.2.7.2 再生橡胶的力学性能测试 |
4.2.7.3 交联密度的测定 |
4.2.7.4 溶胶含量的测定 |
4.2.7.5 核磁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Y-1 和Y-2 对再生橡胶再生性能的影响 |
4.3.1.1 Y-1 和Y-2 对再生橡胶溶胶含量和交联密度的影响 |
4.3.1.2 Y-1 和Y-2 对再生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4.3.2 活化剂480的分离表征结果 |
4.3.2.1 TLC结果分析 |
4.3.2.2 柱层析分离结果 |
4.3.2.3 活化剂480各组分核磁分析 |
4.3.3 Y-17的表征及应用 |
4.3.3.1 Y-17的核磁分析 |
4.3.3.2 Y-17对再生橡胶溶胶含量和交联密度的影响 |
4.3.3.3 Y-17对再生橡胶门尼粘度的影响 |
4.3.3.4 Y-17对再生橡胶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新型包覆型溴基杀菌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敞开式循环水系统的微生物问题 |
1.1.1 微生物的来源 |
1.1.2 微生物的种类和危害 |
1.1.3 微生物在冷却水系统中的控制限值 |
1.2 杀菌剂 |
1.2.1 杀菌剂的研究历程 |
1.2.2 杀菌剂的分类 |
1.2.3 季铵盐类杀菌剂 |
1.2.4 复合型杀菌剂 |
1.2.5 微生物的抗药性研究 |
1.2.6 杀菌剂的发展趋势 |
1.3 包覆技术 |
1.3.1 颗粒包覆技术 |
1.3.2 颗粒包覆膜方法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2章 实验部分 |
2.1 包覆型杀菌剂的研制 |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2 包覆型复合药剂的研制方法 |
2.1.3 微胶囊产品包覆情况评价 |
2.2 杀菌剂性能评价 |
2.2.1 杀菌实验 |
2.2.2 缓蚀实验 |
2.2.3 阻垢实验 |
2.2.4 动态模拟实验 |
第3章 杀菌剂的包覆与杀菌性能研究 |
3.1 杀菌剂包覆情况评价 |
3.1.1 SEM表征包覆情况 |
3.1.2 稳定性能评价 |
3.2 杀菌剂杀菌性能评价 |
3.2.1 重现性评价 |
3.2.2 包覆型杀菌剂最佳单剂配比的确定 |
3.2.3 协同效应评价 |
3.2.4 不同投加浓度杀灭异养菌效果评价 |
3.2.5 不同作用时间异养菌杀菌效果评价 |
3.2.6 包覆型杀菌剂对不同微生物杀菌效果 |
3.2.7 与市售杀菌剂对比评价 |
3.3 小结 |
第4章 杀菌剂的缓蚀阻垢性能研究 |
4.1 缓蚀性能评价 |
4.1.1 包覆型杀菌剂缓蚀性能评价 |
4.1.2 杀菌剂与市售缓蚀剂的配伍性能评价 |
4.1.3 缓蚀效果影响因素评价 |
4.2 阻垢性能评价 |
4.2.1 包覆型杀菌剂的阻垢性能评价 |
4.2.2 杀菌剂与市售阻垢剂的配伍性能评价 |
4.2.3 阻垢性能影响因素评价 |
4.3 缓蚀阻垢机理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包覆型杀菌剂在动态模拟系统中的运用 |
5.1 确定冷却水系统中杀菌剂使用条件 |
5.2 动态模拟实验评价杀菌剂综合性能 |
5.2.1 系统运行的常规理化指标 |
5.2.2 系统运行的微生物指标 |
5.2.3 动态模拟系统中缓蚀阻垢性能评价 |
5.3 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聚合物解堵与压裂结合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聚合物驱油技术发展及存在问题 |
1.1 聚合物驱油技术 |
1.2 国内外聚合物驱油技术发展 |
1.3 聚合物驱存在的问题 |
第二章 高浓度注聚井堵塞原因分析 |
2.1 高浓度注聚井井底堵塞物组成及分析 |
2.1.1 井底堵塞物红外分析 |
2.1.2 高浓度注聚井井底堵塞物组成分析 |
2.1.3 高浓度注聚井采出水离子分析 |
2.2 高浓度注聚井堵塞原因分析 |
2.2.1 聚合物溶液配制过程影响 |
2.2.2 地层条件对聚合物溶液影响 |
2.2.3 聚合物在地层中吸附滞留 |
2.2.4 聚合物分子尺寸与储层孔喉尺寸不配伍 |
2.2.5 不合理开采 |
2.2.6 微生物影响 |
第三章 高浓度聚驱井解堵技术进展 |
3.1 物理解堵法 |
3.1.1 水力振动解堵 |
3.1.2 高压水射流解堵 |
3.1.3 压裂解堵 |
3.1.4 循环脉冲解堵 |
3.1.5 超声波振动解堵 |
3.2 化学解堵法 |
3.2.1 热化学解堵法 |
3.2.2 热气酸解堵法 |
3.2.3 化学氧化解堵法 |
3.3 复合解堵法 |
3.3.1 压力脉冲复合化学解堵 |
3.3.2 振动-酸化复合解堵 |
3.3.3 高能气体压裂酸化解堵 |
3.4 生物解堵法 |
第四章 高浓度注聚井解堵剂室内研究 |
4.1 实验原理和药品 |
4.1.1 实验原理 |
4.1.2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 解堵剂的研制 |
4.2.1 氧化剂选择 |
4.2.2 氧化剂最佳浓度选择 |
4.2.3 氧化剂与酸复配 |
4.2.4 解堵剂低滤失性研究 |
4.2.5 解堵剂对井筒腐蚀性研究 |
4.2.6 解堵剂时效性实验 |
第五章 高浓度聚驱井解堵增注岩心模拟实验 |
5.1 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对高浓度注聚井降压增注原理 |
5.2 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在砂岩表面吸附性能研究 |
5.2.1 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在砂岩表面的吸附性 |
5.2.2 解堵剂对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吸附量的影响 |
5.3 岩心模拟解堵增注实验 |
5.3.1 岩心渗透率为200×10~(-3)μm~2条件下解堵降压增注实验 |
5.3.2 岩心渗透率为500×10~(-3)μm~2条件下解堵降压增注实验 |
5.3.3 岩心渗透率为800×10~(-3)μm~2条件下解堵降压增注实验 |
5.3.4 实验数据处理 |
5.4 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稳定性能 |
5.4.1 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耐酸耐碱性能 |
5.4.2 低分子阳离子聚合物对钢片腐蚀性研究 |
5.5 现场试验结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8)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集成建模技术及其在颗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颗粒检测的方法 |
1.3 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颗粒检测技术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声发射信号的处理方法及现代建模技术 |
2.1 声发射现象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 |
2.2 声发射信号的处理方法综述 |
2.2.1 时频分析 |
2.2.1.1 傅里叶变换 |
2.2.1.2 短时傅里叶变换 |
2.2.1.3 小波分析 |
2.2.2 复杂性分 |
2.2.3 统计能量分析 |
2.3 小波分析概述 |
2.3.1 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 |
2.3.1.1 L~2(R)空间 |
2.3.1.2 连续小波变换 |
2.3.1.3 小波变换和自适应时频窗 |
2.3.1.4 几种主要的小波 |
2.3.1.5 离散小波变换 |
2.3.2 多分辨分析 |
2.3.2.1 一维正交多分辨分析 |
2.3.2.2 函数的正交小波分解 |
2.3.3 小波包 |
2.3.3.1 小波包及小波包的子空间分解 |
2.3.3.2 小波包的性质 |
2.3.4 信号小波去噪 |
2.3.4.1 小波阈值去噪法 |
2.3.4.2 信号的小波包降噪 |
2.4 声发射信号的小波分析 |
2.4.1 信号除噪 |
2.4.2 奇异性检测 |
2.4.3 故障诊断与控制 |
2.5 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集成建模技术的研究进展 |
2.5.1 声发射信号的特点 |
2.5.2 现代建模方法 |
2.5.3 声发射技术与现代建模技术的集成应用 |
2.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的集成技术用于流化床平均粒度的检测 |
3.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3.1.1 人工神经元网络的发展历程 |
3.1.2 神经元网络的主要类型 |
3.1.3 两种前向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学习算法 |
3.1.3.1 多层前向型网络 |
3.1.3.2 RBF网络 |
3.2 Sym8WLA-PCA-MLNN方法用于流化床平均粒度的检测 |
3.2.1 声发射信号与床层颗粒粒度的关系 |
3.2.2 声发射信号的多尺度分解 |
3.2.3 试验的实施和结果讨论 |
3.2.3.1 流化床声发射信号样本的采集 |
3.2.3.2 声发射信号能量模式与主成分分析 |
3.2.3.3 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
3.2.3.4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3.3 Haar WLPA-PCA-RBFN用于流化床平均粒度检测 |
3.3.1 小波包与分解尺度选取 |
3.3.2 RBF网络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
3.4 Haar WLPA-RBFN用于流化床平均粒度检测 |
3.4.1 能量模式与宽度分布参数的确定 |
3.4.2 RBF网络结构的确定 |
3.4.3 试验结果及讨论 |
3.4.4 三种方法的预报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小波分析与判别分析的集成技术用于搅拌釜颗粒的分类 |
4.1 现代判别分析方法简介 |
4.1.1 变量的检验和筛选 |
4.1.1.1 变量判别能力的检验 |
4.1.1.2 逐步判别方法 |
4.1.2 贝叶斯判别方法 |
4.1.2.1 贝叶斯判别的基本思路 |
4.1.2.2 贝叶斯判别的主要步骤 |
4.1.3 距离判别方法 |
4.2 搅拌釜声发射信号样本数据的采集 |
4.2.1 基本原理 |
4.2.2 声发射信号采集的装置与方法 |
4.2.3 样本数据的组成 |
4.2.4 声发射信号除噪 |
4.3 声发射信号样本的多尺度分解与能量模式 |
4.4 模式变量的检验和筛选 |
4.4.1 能量模式对粒度分类能力 |
4.4.2 能量模式对浓度的分类能力 |
4.4.3 影响分类准确性的几个因素 |
4.5 判别结果的分析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小波包分析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集成技术用于复杂体系的分类 |
5.1 支持向量机简述 |
5.1.1 经验风险最小化和结构风险最小化 |
5.1.2 用于分类的支持向量机 |
5.2 用于分类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
5.2.1 两类LSSVM分类器 |
5.2.2 LSSVM多类分类原理 |
5.2.3 用于多类分类的LSSVM编码 |
5.3 基于LSSVM的回归估计 |
5.4 基于声测量技术的PCA-LSSVM在搅拌釜中的应用 |
5.4.1 声发射信号样本能量模式和主成分提取 |
5.4.2 LSSVM用于粒度组成恒定的物料浓度分类 |
5.4.3 PCA-LSSVM用于两类粒度的浓度分类 |
5.4.4 PCA-LSSVM用于搅拌釜内物料浓度的五类分类 |
5.5 基于PCA-LSSVM的声发射法检测流化床内物料平均粒度 |
5.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搅拌釜颗粒特性的聚类分析 |
6.1 聚类分析和相关算法 |
6.1.1 聚类分析概述 |
6.1.2 谱系聚类法 |
6.1.3 基于等价关系的聚类方法 |
6.1.4 基于目标函数的模糊聚类分析 |
6.1.4.1 数据集的c划分 |
6.1.4.2 聚类目标函数 |
6.1.4.3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 |
6.2 谱系聚类法在搅拌釜中的应用 |
6.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6.2.2 浓度一定时谱系聚类分析 |
6.2.3 两种浓度下的谱系聚类分析 |
6.2.4 全部声发射信号谱系聚类分析 |
6.3 GA-FCM聚类分析在搅拌釜中的应用 |
6.3.1 GA-FCM算法流程 |
6.3.2 聚类有效性分析 |
6.3.3 浓度一定条件下GA-FCM聚类分析 |
6.3.4 两类粒度五种浓度下GA-FCM聚类分析 |
6.3.5 四类粒度五种浓度下GA-FCM聚类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作者攻博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
(10)过碳酸钠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过碳酸钠的制备 |
1.2 环境中有机磷农药降解方法的研究进展 |
1.3 水体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分析进展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过碳酸钠的合成 |
2.1 前言 |
2.2 过碳酸钠的制备 |
2.2.1 实验部分 |
2.2.2 结果与讨论 |
2.2.3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过碳酸钠对有机磷农药的研究 |
3.1 前言 |
3.1.1 研究的几种农药 |
3.1.2 过碳酸钠降解有机磷农药 |
3.2 液相色谱法研究过碳酸钠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
3.2.1 实验部分 |
3.2.2 结果与讨论 |
3.2.3 结论 |
3.3 气相色谱法研究过碳酸钠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 |
3.3.1 实验部分 |
3.3.2 结果与讨论 |
3.3.3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文章和申请专利 |
致谢 |
四、两相法生产过碳酸钠工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洗涤技术发展研究 ——以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为中心[D]. 王鹏飞. 山西大学, 2021(01)
- [2]水膜介质阻挡放电协同羟基金属氧化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D]. 任景俞.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3]超临界CO2流体中棉的氧化退浆前处理研究[D]. 石伟. 苏州大学, 2018(01)
- [4]水泥基泡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优化[D]. 童小根. 西安理工大学, 2017(02)
- [5]废旧橡胶再生行为动态力学表征及再生历程分析[D]. 张小杰.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6]新型包覆型溴基杀菌剂的研制与性能评价[D]. 郭宇平.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9)
- [7]聚合物解堵与压裂结合工艺研究[D]. 王越. 东北石油大学, 2013(06)
- [8]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集成建模技术及其在颗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陈惜明. 浙江大学, 2009(10)
- [9]过氧乙酸的合成和应用[J]. 韩双战,赵彦丽. 河北化工, 2008(06)
- [10]过碳酸钠对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研究[D]. 赵启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