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求井下岩层产状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罗腾腾[1](2016)在《测井信息在NLH井田勘探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的煤田测井已成为煤田地质勘探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煤炭勘查的重要手段。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更好地利用测井成果为地质服务是测井工作者一直在探寻的课题。本文以NLH井田中数字测井工作为依托,对煤田测井工作进行分析研究,分辨率高、深度可靠的测井技术是确定煤层空间位置和划分地质剖面的重要手段,也是其它地质应用分析的有效手段,实现了测井信息地质应用的目的。通过在钻孔内使用适当的测井仪器进行电、声、核等多参数、多方法完成物性数据的实时采集,再通过环境校正、曲线滤波等数据精细处理手段,最后基于已验证的定性、定厚原则,结合地质资料采用人工定性分层的方法进行复杂的综合解释,完成测井任务,实现测井的最终目的——服务于地质,并将地层的物性特征数据化、可视化。本区煤田测井最重要的工作即利用煤层特有的物性差异特征(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低密度、低自然伽马)确定其准确的深度、厚度及结构。综合分析勘探区本次施测115个钻孔和本区及邻区的11个历史钻孔的测井资料,使用侧向电阻率、伽马伽马和自然伽马曲线对岩煤层进行识别,不仅完成了岩性识别和煤层的定性、定厚、定深的基础任务,而且应用于含水层划分、地层对比等方面的研究。依据各岩性在测井中的物性反映进行定性分层,利用解释软件绘制了钻孔的地质柱状图;利用测井曲线进行了煤系地层的对比追踪,得出NLH井田大部分地层较为稳定,也查明了3-1煤层在本区局部存在分叉情况。也绘制了厚度≥0.80m的可采煤层的厚度等值线图,显示3-1、4-1和6-1煤层在全区分布,尤其3-1煤层净厚度最大可达7.05m。初步尝试了体积模型下的岩性分析和煤质分析,及井眼工程结构分析,计算井眼投影、井径扩径率和井田的地温梯度特征。本文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处理与解释和应用四个方面的研究,探索煤田测井的原理、方法及地质应用。结合煤田测井的现有技术研究煤岩层识别技术在NLH井田勘探中取得的应用效果,可知在现阶段常规煤田测井注重定性,而定量的问题较为欠缺,但煤田测井在煤田勘探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方法可靠,可操作性强,从而提高了勘探效率和勘探工作质量。
卫莉[2](2014)在《俄亥俄州嘉博气储区油气储藏和地震响应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在美国俄亥俄州东北部Canton县下的油气储藏层——“克林顿地层”,存在于皇后页岩和代顿地层(二者均属志留系)之间,为砂岩页岩互层沉积。该地层已产油气达一个多世纪,但由于地层中砂岩分布的不连续性,油气储通常彼此分区且孤立。本文基于克林顿地层的地球物理测井数据、可控震源二维地震剖面和地震属性特征,结合已有的初始油气产量分布图,研究分析了嘉博气储区克林顿地层的油气储层特征。本论文采用自然伽马测井方法,得到克林顿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分析了克林顿地层中砂质含量、砂岩厚度,建立了砂岩等厚线图,绘制了该区域的地层横向剖面图。克林顿地层平均厚度为32m,自下而上分为三个子单元:白克林顿地层,红克林顿地层和Stray克林顿地层。其中,白克林顿地层平均厚度为10m,砂岩纯度最高;红克林顿地层平均厚度为11m,厚度变化大,顶部砂岩连续性好且厚度大、地层底部砂质含量低;Stray克林顿地层平均厚度为10m,砂岩厚度薄且砂质含量低,但在地层中连续出现。本论文分析了克林顿地层的二维地震剖面特征,分析了相关的地震属性,揭示了克林顿地层的油气地震响应为地震小波干涉效应、旁瓣效应、“亮点”异常及弱振幅、低频的地震剖面特征。本论文结果表明,俄亥俄州嘉博气储区克林顿地层主要为砂岩和页岩互层,砂岩厚度薄,分布分散。由于地层厚度小、局部含油气,地震剖面出现干涉效应和旁瓣效应,还可见地震“亮点”异常。
陈勇[3](2012)在《沿空留巷围岩结构运动稳定机理与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方法,从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着手,建立了沿空留巷关键块结构稳定力学模型,分析了直接顶和实煤体帮的稳定性,揭示了沿空留巷围岩结构运动稳定机理,开发了沿空留巷围岩稳定的大变形控制技术。主要研究成果为:(1)通过对综采工作面基本顶破断规律和高水材料巷旁充填体承载特性分析,提出了沿空留巷基本顶首先在实煤体侧破断、在充填体侧(采空区侧)二次破断的观点,详细分析了基本顶2次破断的形成机制和运动特征,为确定沿空留巷巷旁支护阻力提供了依据。(2)根据沿空留巷上覆岩层活动具有明显的三个阶段的运动特点,将沿空留巷围岩变形分成三个阶段,即一次采动影响阶段、留巷稳定阶段和二次回采超前影响阶段。通过建立关键块结构稳定力学模型,揭示沿空留巷关键块结构运动稳定机理,得到了巷旁充填体的支护阻力计算式。结果表明:一次采动影响阶段巷旁支护阻力最大,是留巷最为困难阶段。(3)在基本顶给定变形条件下,建立了沿空留巷顶板下沉量和实煤体帮稳定性力学模型,得到了顶板下沉量和实煤体帮支护阻力计算式。分析顶板下沉量和实煤体帮稳定性与巷内支护阻力、巷旁支护阻力、实煤体支护阻力、煤体强度、锚杆长度、工作面采高等因素的关系,得到了影响其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确定大变形沿空留巷巷内支护提供了依据。(4)通过分析沿空留巷围岩应力、围岩变形和塑性区分布规律,得到了沿空留巷围岩大变形机理:峰值应力不断向深部转移的过程中,浅部围岩表现为沿卸荷方向的强烈扩容变形,深部围岩表现为延性体积膨胀,其变形实质是沿空留巷围岩受到多次加卸载作用,引起主应力差增大而导致围岩破坏所致。基本顶的回转、下沉和破断是引起沿空留巷大变形的根本原因,其控制的关键是提高巷道围岩完整性和自身强度,阻止裂隙发展,适应围岩大变形,控制的关键部位是充填区域上方的顶板。基于此,提出了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技术。(5)分析了巷旁充填体在三个阶段的受力特点和变形特征,得到了巷旁充填体的作用机理,研究得到了高水材料合理的巷旁支护参数。根据充填体向两侧面变形的特点,开发了充填体预应力承载结构,极大地提高了高水材料充填体的承载能力和抗变形能力,可进一步降低充填体宽度。上述研究成果在沁新煤矿、九里山矿两个典型工作面地质条件下取得成功应用。
郭强[4](2009)在《平硐摄影成像测量系统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岩体中存在很多诸如节理、断层、软弱面、层面等不连续面,是决定岩土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平硐勘察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对平硐基础资料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直接关系到勘察结果的优劣,所以,需要通过不断探索更新、更好的数据测量、数据收集和处理方法从而准确、全面、快捷、方便地记录实际地质情况。本文重点研究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平硐勘察的摄影测量方法,研制出了专门的设备并开发了相应的采集、建模和数据分析配套软件,主要的成果及创新点如下:(1)将摄影测量应用到平硐勘察中代替传统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平硐勘察的近景摄影测量方法,这种方法与传统纯光学近景摄影测量方法相似,但是有着很大的区别。相对于传统的相对测量,该方法能够提供更详细的数据,测量过程更简便,而且资料精度有望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提高。论文中采用位移编码器和三维罗盘联合定位的方法计算测量点的坐标,避免了传统摄影测量中应用控制点迭代反演的繁琐步骤和计算中的不收敛情况。(2)根据该方法的原理研制了相应的设备—平硐摄影成像测量系统。该系统主要部分包括摄像头、罗盘和位移编码器。通过这3个主要部分来采集测量点的位移、方位和对应的扫描图像,根据这些数据结合硐室结构面参数可以计算出各个点的三维坐标。(3)根据多次试验得出了设备各部件的最佳设计和运行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在该状态下设备运行平稳,不易出错,而且采集效率最高。在该基础上开发了相应的控制软件HAquisit.exe,通过软件来设置设备运行参数,控制数据的采集、传输和保存,并在出现错误时做出相应处理。针对采集数据的特点,采用多种思路和数学计算方法识别和处理硬件本身引起的错误数据,同时对数据误差提出了校正的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软件。数据采集采用位移触发,位移变化超过某个值就进行一次采集。设备运行过程中速度如果超过某一个值,就会引起数据损失,包括图像掉帧、位移数据的损失和方位数据的损失。文中提出并详细阐述了损失数据的修复方法和具体步骤,最后开发了相应的软件,试验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4)建立了该方法测量的光路示意图,得出了平硐内点的三维坐标和其在图像上投影点坐标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该模型推导出了计算平硐内像点坐标的数学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采集资料建立平硐三维模型的方法e。(5)提出了利用采集数据计算节理面产状和宽度的数学模型,并开发了相应软件CHIFileAna.exe。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的。(6)在软件编写中,涉及到动态数组、三维建模、矩阵计算和图形绘制,单纯使用底层工具开发将会耗费大量的精力,而且结果并不一定完美。该系列软件将VC++6.0作为一个开发平台,将多种工具采用各种方法应用到软件编写工作中,不仅大大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结果更准确,展现手段更灵活。
王林飞[5](2009)在《随钻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钻地震技术(Seismic While Drilling简称SWD)作为一种新兴的井中地震勘探技术,在国外迅速发展起来。它是利用钻井过程中钻头破岩产生的振动噪声为震源进行地震勘探,属于无源地震的范畴。随钻地震勘探,没有仪器设备下井风险,不干扰正常的钻井工作,不占用钻井时间,可以在钻井现场实时地采集、处理和解释随钻地震数据,能实现对井筒周围、钻头前方地层岩性和压力情况的实时预测,减少钻井风险,提高钻井勘探效率。因此,研究随钻地震勘探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随钻地震技术是一项公认的世界性难题,发展至今仍然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采集方法及其相应的处理技术。国外的部分公司逐步实现了现场应用,而在国内随钻地震技术的研究相对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学位论文依托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随钻地震(RVSP)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06AA06A108),对随钻地震勘探的关键技术展开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在熟练掌握国内外随钻地震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随钻地震基本原理,总结和论述了随钻地震数据采集方法与数据处理方法。针对目前传统随钻地震资料采集方法的缺陷,提出了随钻地震勘探最佳观测方式和随钻地震最佳波场分离技术,并应用于实际的随钻地震资料采集与数据处理,均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本学位论文通过关键技术的科研与攻关,主要取得了以下新的突破与认识:⑴系统地研究了随钻地震波场理论,将随钻地震波场进一步划分为钻头波场、钻柱波场和地表(井场)波场,综合研究了它们的形成机理及传播规律,掌握了随钻地震波场的基本特征,初步探讨了随钻地震特殊干扰波的压制方法,为随钻地震最佳观测方式和最佳波场分离研究奠定了关键性的理论基础。⑵基于随钻地震波场特征,首次提出了随钻地震勘探最佳观测方式,解决了在井场强背景噪声下,如何准确采集钻头信号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利用流动地震仪阵列,在国内首次实现了高精度的、实时的、全天候的、长时间的连续采集随钻地震数据,突破了传统随钻地震数据采集方法不能长时间记录且采集精度不高的局限性,为实时监控井下作业状态、及时预测钻前地层及压力情况,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同时也为随钻地震波场能量的长时间积累提供了有效途径。建立了以流动地震仪实时采集为主,陆用压电检波器和10Hz常规检波器采集为辅的随钻地震观测模式,实现了连续井深的测量,完成了较深井段上随钻地震数据高精度的采集。⑶针对随钻地震波场的传播规律,首次提出了基于传播特性的随钻地震最佳波场分离方法,并进一步发展了随钻地震信号加强技术,解决了如何从井场强干扰噪声背景中准确提取与恢复弱的钻头信号的关键性技术难题。利用该方法分别对G130井和LS101井的地震数据进行了波场分离,成功地提取出清晰的钻头直达波。并利用所得结果进行了初步的钻前预测。⑷通过室内波场正演模拟,室内物理实验和现场实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取得了良好的勘探效果。利用本文提出的随钻地震最佳观测方式和基于传播特性的随钻地震最佳波场分离方法,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较深井段上随钻地震钻头直达波地提取与恢复,说明上述新的采集与处理方法的正确性与可靠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本文的研究成果对随钻地震勘探资料采集与数据处理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义和重要参考价值。
彭云奇[6](2002)在《康家湾矿大型水体下防水矿柱安全开采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指出随着矿产资源的消失和不可再生,可利用的矿产资源越来越少,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而且社会对人身及财产的安全要求越来越严。因此,对矿山企业,一方面要尽可能多地回收矿产资源,另一方面又要确保人身及财产不要因为开采而受到威胁。本篇论文针对水口山矿务局康家湾铅锌矿富水层下防水保安矿柱的安全回采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并付诸于生产中运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对防水矿柱的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在含水层与矿体之间有一厚140米以上的隔水层及相对隔水层,在假定用陷落法回采的条件下,对开采所引起的导水裂隙带可能发育的高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导水裂隙带不会沟通含水层。 2 对开采防水矿柱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回采松动带及安全开采深度的计算,按照匈牙利相对隔水层理论及水体下煤矿的开采经验得出了本地的地质构造不会对安全构成威胁的论断。 3 设计采用了最优化的采矿方法——机械化上向分层充填法,这种方法机械化程度高,贫化、损失小,最主要的是采空区暴露时间短、充填体质量好,对水体下开采最适应。 4 从试验采场的效果分析得出:在结构参数和回采工艺合理的条件下,其经济效果和安全都能得到保证。
范洪利,林园[7](2000)在《求井下岩层产状的新方法》文中研究指明该文通过计算、分析、证明 ,另辟新径 ,找出一种计算井下岩层产状的新方法
二、求井下岩层产状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求井下岩层产状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测井信息在NLH井田勘探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成果 |
2 地质概况 |
2.1 地质背景 |
2.2 煤系地层 |
3 煤田测井的原理及方法 |
3.1 物性基础 |
3.1.1 地层模型 |
3.1.2 物性特征 |
3.1.3 煤层的物性特征 |
3.1.4 煤层与围岩的物性差异 |
3.2 常用测井仪器设备 |
3.3 煤田测井参数 |
3.4 测井数据的采集 |
3.4.1 测井仪器的刻度检验 |
3.4.2 测井数据的采集 |
4 测井资料的处理与解释 |
4.1 资料的处理 |
4.1.1 处理的目的 |
4.1.2 处理的内容 |
4.2 资料解释 |
4.2.1 测井解释的内容 |
4.2.2 测井基准孔 |
4.2.3 定性原则 |
4.2.4 定厚原则 |
5 应用分析 |
5.1 主要煤层物性特征 |
5.2 岩性分析 |
5.2.1 分析内容 |
5.2.2 体积模型 |
5.3 地层对比 |
5.3.1 对比方法 |
5.3.2 对比实际效果 |
5.4 煤层统计分析 |
5.4.1 可采煤层 |
5.4.2 不可采煤层 |
5.5 含水层分析 |
5.5.1 盐化测井原理及方法 |
5.5.2 井田含水层简述 |
5.6 其它应用 |
5.6.1 井身投影 |
5.6.2 地温分析 |
5.6.3 井径分析 |
5.6.4 有益矿产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2)俄亥俄州嘉博气储区油气储藏和地震响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油气勘探的理论进展 |
1.2.2 国外油气勘探的技术进展 |
1.2.3 国内油气勘探的理论现状 |
1.2.4 国内油气勘探的技术现状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自然伽马测井在油气勘探应用中的方法简述 |
2.1 自然伽马测井方法简述 |
2.1.1 自然伽马测井原理 |
2.1.2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 |
2.2 自然伽马测井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1 岩性划分 |
2.2.2 沉积相划分 |
2.2.3 地层对比 |
第三章 地震勘探技术在油气勘探应用中的方法简述 |
3.1 地震勘探技术简述 |
3.1.1 地震勘探技术概述 |
3.1.2 地震勘探技术原理 |
3.1.3 地震勘探数据采集 |
3.1.4 地震数据处理 |
3.2 油气地震检测技术 |
3.2.1 地震水平叠加剖面 |
3.2.2 地震叠后偏移剖面 |
3.2.3 地震属性分析 |
3.2.4 “亮点”技术 |
第四章 克林顿地层的油气储层特征 |
4.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案 |
4.2 克林顿地层 |
4.3 研究区初始油气产量分布图 |
4.4 克林顿地层的自然伽马测井应用 |
4.4.1 划分岩层 |
4.4.2 地层横向对比 |
4.4.3 地层砂岩等厚线图 |
4.4.4 地层砂质含量 |
第五章 克林顿地层的地震反射响应 |
5.1 克林顿地层的地震反射勘探 |
5.1.1 地震数据获取 |
5.1.2 地震数据分析 |
5.2 克林顿地层的油气地震弱振幅响应 |
5.3 克林顿地层的油气地震“亮点”异常 |
5.4 克林顿地层的各地震属性分析 |
5.4.1 地震瞬时频率特征 |
5.4.2 地震瞬时相位特征 |
5.4.3 地震平均频率特征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3)沿空留巷围岩结构运动稳定机理与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巷旁支护体与基本顶相互作用关系分析 |
2.1 沿空留巷基本顶 2 次破断模型的提出 |
2.2 沿空留巷围岩运动规律 |
2.3 一次采动影响阶段巷旁支护阻力求解 |
2.4 留巷稳定阶段巷旁支护阻力求解 |
2.5 二次回采超前影响阶段巷旁支护阻力求解 |
2.6 巷旁支护阻力计算与讨论 |
2.7 本章小结 |
3 沿空留巷顶板下沉量计算和实煤体帮稳定性分析 |
3.1 沿空留巷顶板下沉量计算 |
3.2 沿空留巷实煤体帮稳定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沿空留巷大变形机理及巷内支护技术 |
4.1 引言 |
4.2 沿空留巷数值模拟研究 |
4.3 沿空留巷围岩大变形机理 |
4.4 巷内围岩控制技术 |
4.5 本章小结 |
5 沿空留巷巷旁支护作用机理与参数确定 |
5.1 巷旁支护体作用机理 |
5.2 巷旁充填体稳定性分析 |
5.3 巷旁充填体支护参数确定 |
5.4 充填体预应力承载结构 |
5.5 本章小结 |
6 工业性试验 |
6.1 沿空留巷围岩控制原则 |
6.2 沁新煤矿 3207 工作面沿空留巷工程示例 |
6.3 九里山矿 16021 工作面沿空留巷工程示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平硐摄影成像测量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课题来源与选题依据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 |
1.5 技术路线 |
1.6 结语 |
第二章 平硐摄影测量方法的提出和基本原理 |
2.1 方法的提出 |
2.2 摄影测量的光学原理 |
2.3 计算机图形变换原理 |
2.4 数字图像处理与分析处理 |
2.5 摄影测量原理 |
2.6 结语 |
第三章 平硐摄影测量的系统构建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硬件运行参数及结构设计 |
3.3 系统精度分析和运行速度计算 |
3.4 系统运行过程控制 |
3.5 结语 |
第四章 平硐摄影测量系统数据处理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数据校正涉及的数学计算方法 |
4.3 深度数据的校正 |
4.4 方位数据的校正 |
4.5 损失数据的修复 |
4.6 数据校正的软件实现 |
4.7 结语 |
第五章 基于平硐摄影测量系统的三维模型构建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测量设备的运行过程分析 |
5.3 计算过程的优化 |
5.4 结语 |
第六章 基于摄影测量系统的岩体结构特征提取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产状的测量 |
6.3 倾向、倾角及走向的计算 |
6.4 地质特征提取的软件实现 |
6.5 结语 |
第七章 基于平硐摄影测量系统的结果验证 |
7.1 结果验证 |
7.2 实验1 |
7.3 实验2 |
7.4 结语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成果和结论 |
8.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在学期间申请的专利 |
在学期间参加的项目及编写的报告 |
致谢 |
(5)随钻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前言 |
0.1 立论依据 |
0.1.1 课题来源 |
0.1.2 选题依据和背景情况 |
0.1.3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0.2 国内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0.2.1 国外发展趋势与研究现状 |
0.2.2 国内发展与研究现状 |
0.3 研究内容 |
0.3.1 主要研究内容 |
0.3.2 技术路线 |
0.3.3 主要创新点 |
1 随钻地震基本原理 |
1.1 逆VSP(RVSP)原理 |
1.1.1 VSP |
1.1.2 逆 VSP |
1.2 石油钻井原理 |
1.2.1 石油钻井理论基础 |
1.2.2 石油钻井分类 |
1.2.2.1 顿钻 |
1.2.2.2 旋转钻 |
1.2.3 石油钻井特点 |
1.2.4 石油钻井关键技术 |
1.3 随钻地震基本原理 |
1.3.1 钻头震源 |
1.3.1.1 能量特征 |
1.3.1.2 频率特征 |
1.3.2 随钻地震最基本的原理 |
1.4 小结 |
2 随钻地震波场特征 |
2.1 钻头波场 |
2.1.1 波场能量辐射 |
2.1.1.1 轴向作用力产生的辐射 |
2.1.1.2 横向作用力产生的辐射 |
2.1.2 波场特征 |
2.1.2.1 钻头直达波 |
2.1.2.2 钻头反射波 |
2.2 钻柱波场 |
2.2.1 波场能量辐射 |
2.2.1.1 钻柱轴向波 |
2.2.1.2 钻柱扭转波 |
2.2.1.3 钻柱弯曲(挠曲)波 |
2.2.2 波场特征 |
2.2.2.1 导波 |
2.2.2.2 首波 |
2.2.2.3 钻柱多次波 |
2.2.2.4 钻柱噪声 |
2.3 地表(井场)波场 |
2.3.1 波场能量辐射 |
2.3.2 波场特征 |
2.3.2.1 低速表面波 |
2.3.2.2 钻架波 |
2.3.2.3 随机干扰波 |
2.4 小结 |
3 随钻地震数据采集 |
3.1 震源 |
3.1.1 牙轮钻头 |
3.1.2 金刚石钻头 |
3.1.2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 |
3.2 接收仪器 |
3.3 参考信号 |
3.3.1 采集方案 |
3.3.2 钻柱传输效应 |
3.3.2.1 能量吸收衰减 |
3.3.2.2 频率滤波效应 |
3.3.2.3 钻柱时间延迟 |
3.4 观测方法 |
3.4.1 地震测线 |
3.4.2 观测系统 |
3.4.3 采样间隔 |
3.4.3.1 时间采样间隔 |
3.4.3.2 空间采样间隔 |
3.4.4 采集流程 |
3.4.4.1 准备阶段 |
3.4.4.2 采集阶段 |
3.5 钻井现场噪声分析 |
3.6 牙轮钻头物理实验 |
3.6.1 实验简介 |
3.6.1.1 实验目的 |
3.6.1.2 所用仪器 |
3.6.1.3 观测系统 |
3.6.1.4 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 |
3.6.1.5 实验与野外采集的差异 |
3.6.2 资料分析 |
3.6.2.1 相同钻进条件 |
3.6.2.2 不同钻速 |
3.6.2.3 不同钻压 |
3.6.2.4 不同岩性 |
3.6.3 实验结论 |
3.7 小结 |
4 随钻地震数据处理 |
4.1 参考信号处理 |
4.1.1 钻头信号识别 |
4.1.2 钻头参考信号延迟校正 |
4.1.3 钻头信号整形 |
4.2 互相关处理 |
4.2.1 相关原理 |
4.2.2 参考信号的自相关 |
4.2.3 参考信号与地面记录互相关 |
4.3 反褶积处理 |
4.3.1 反褶积原理 |
4.3.2 钻头反褶积 |
4.3.3 地面记录反褶积 |
4.4 时空域能量积累 |
4.5 基于传播特性的波场分离 |
4.6 小结 |
5 应用效果分析 |
5.1 G130 井的概况 |
5.2 G130 井数值模拟 |
5.2.1 地质建模 |
5.2.2 模拟过程 |
5.2.3 模拟结果分析 |
5.2.3.1 波场快照分析 |
5.2.3.2 道集记录分析 |
5.2.3.3 对比分析 |
5.3 G130 井野外数据采集 |
5.3.1 采集记录设备 |
5.3.2 观测系统 |
5.3.3 施工过程 |
5.4 G130 井辅助实验分析 |
5.4.1 井场噪音实验 |
5.4.2 检波器对比实验 |
5.4.3 大炮初至标校实验 |
5.4.4 钻头钻进模拟实验 |
5.5 G130 井数据处理与分析 |
5.5.1 参考信号 |
5.5.2 顿钻记录 |
5.5.2.1 地震台站 |
5.5.2.2 陆用压电检波器 |
5.5.2.3 10Hz 常规检波器组合 |
5.5.3 正常钻进记录 |
5.5.3.1 地震台站 |
5.5.3.2 陆用压电检波器 |
5.5.3.3 10Hz 常规检波器组合 |
5.5.4 连续井深记录 |
5.5.4.1 共炮点记录 |
5.5.4.2 共接收点记录 |
5.5.4.3 初步钻前地层预测 |
5.6 遇到的困难 |
5.6.1 仪器自身的差异 |
5.6.2 钻井深度较大 |
5.7 其它井 |
5.7.1 L5101 井的概况 |
5.7.3 数据处理结果分析 |
5.8 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6)康家湾矿大型水体下防水矿柱安全开采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开采防水矿柱的意义与依据 |
1.1 矿区地质概况 |
1.2 开采防水矿柱的意义 |
1.3 开采设计依据 |
第二章 防水矿柱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研究 |
2.1 矿区水文地质工作程度 |
2.2 矿区上部含水组(I)不同岩性段的水文地质特征 |
2.2.1 下段(K_1d~1) |
2.2.2 中段(K_1d~2) |
2.2.3 上段(K_1d~3) |
2.3 主要构造对Ⅲ号矿体顶板围岩稳定性影响及与上部(I)含水层关系 |
2.4 Ⅲ号矿体围岩工程地质特征 |
2.4.1 白垩系东井组上段粉砂岩、细砂岩组(K_1d~3) |
2.4.2 白垩系东井组中段层间砾岩与细砂岩互层(K_1d~2)组 |
2.4.3 上三叠系斗岭组中砂页岩组(P_2dl) |
2.4.4 下二叠系当冲组中硅质页岩、泥灰岩组(P_1d) |
2.4.5 含矿硅化破碎角砾岩上段硅质硅化角砾岩(QB~3)岩组 |
2.5 Ⅲ号矿体水文、工程地质问题分析 |
2.5.1 上部含水组(I_1)分布区对Ⅲ号矿体开采的影响程度 |
2.5.2 Ⅲ号矿体顶板围岩的稳定性分析 |
2.5.3 钻孔在封孔中存在的问题 |
2.6 小结 |
第三章 开采防水矿柱的可行性研究 |
3.1 国内外水体下采矿的现状 |
3.2 矿区开采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条件 |
3.3 防水矿柱预留状况 |
3.4 康家湾矿水体下采矿可行性分析 |
3.4.1 设计范围防水矿柱矿体的赋存条件 |
3.4.2 回采松动带高度的计算 |
3.4.3 可行性分析 |
3.5 结论 |
第四章 采矿方法优化选择设计 |
4.1 防水矿柱矿体的赋存状况及开采技术条件 |
4.2 方法选择与设计 |
4.2.1 方法选择 |
4.2.2 方法设计 |
4.2.3 充填技术 |
4.3 技术经济及分析 |
4.3.1 开采Ⅲ—1矿体的经济效益 |
4.3.2 开采Ⅴ—3矿体的分析 |
4.4 结论 |
第五章 防水矿柱开采试验与施工技术 |
5.1. 试验矿段矿体的赋存状态及开采技术条件 |
5.2 采矿方法选择 |
5.3 回采单元划分及回采顺序 |
5.4 方法特征 |
5.5 方法构成要素 |
5.6 采准切割工程布置及工程量 |
5.7 回采工艺 |
5.8 开采的安全措施 |
5.9 技术经济分析 |
5.10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四、求井下岩层产状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测井信息在NLH井田勘探中的应用分析[D]. 罗腾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2)
- [2]俄亥俄州嘉博气储区油气储藏和地震响应特征[D]. 卫莉. 太原理工大学, 2014(03)
- [3]沿空留巷围岩结构运动稳定机理与控制研究[D]. 陈勇. 中国矿业大学, 2012(06)
- [4]平硐摄影成像测量系统的研究[D]. 郭强.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2009(10)
- [5]随钻地震勘探关键技术研究[D]. 王林飞.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 [6]康家湾矿大型水体下防水矿柱安全开采的研究与设计[D]. 彭云奇. 中南大学, 2002(02)
- [7]求井下岩层产状的新方法[J]. 范洪利,林园. 山东煤炭科技,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