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化与教育改革: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京召开(论文文献综述)
武智[1](2021)在《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职业教育是当代中国参与国际人才竞争的一个重要平台,是联结教育、职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纽带。职业教育政策不仅是规范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指针,而且是国家重视职业教育发展的具体写照,更成为了职业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源泉。本研究主要是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将职业教育政策置于理论分析的中轴,从历史制度主义独特的时间观、历史观和制度观出发,对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职业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和分类,阐释政策文本的丰富意涵,对职业教育政策发展演变进行合理归因,并揭示不同历史阶段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特征和政策演进的可能路向。本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从论文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学术史梳理,辨析历史制度主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政策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研究主要方法等。简要介绍了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理论基础和本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和路径依赖的分析范式,形成了由宏观结构—中层制度—微观行动者的解释框架。第二部分(第一至二章)对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分阶段研究。历史制度主义方法论有助于我们分析长时段的教育政策变迁。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历经七十年的变迁,在不同历史时期,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教学模式持续变革。具体而言,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分为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三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包括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五个方面。这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重点从政策环境分析、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小结。研究过程中从经济发展、政治体制、文化观念等宏观因素出发,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结构性互动及其影响,试图通过追寻事件发生的历史轨迹找出过去对现在的重要影响。论文援引历史制度主义的时间观,将关键节点、序列、事件等引入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史的追溯之中,具体从纵向线性历史序列和横向的点状历史节点两个层面出发,强调不同时期职业教育政策的特殊性,考虑制度内生机制的影响和偶然因素的影响,体现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鲜明的渐进性和时序性,力求生动地呈现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第三部分(第三章)是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历史既是过去的时间性存在又决定着当下的现实性存在。纵观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历程,一方面,职业教育制度具有内生性特征,政策的演变遵循着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是一个逐步完善和持续改进的过程;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政策受偶然变量的影响,行动与制度互动的同时,历史过程中出现的偶然性导致意外性制度变迁的发生。通过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段和八个“关键节点”的职业教育政策变迁动因分析,集中探讨外生性变量、内生性变量和行动者变量等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从政府理性选择、学校理性选择两个方面对职业教育政策变迁进行合理归因,并分析了投入效能和产出效能,揭示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第四部分(第四章)是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整体上呈现出“断裂均衡”的特征,可以归纳为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制度变迁方向、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和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新中国成立后,现有的一系列职业教育政策迫切需要变革,梳理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演变过程,大致经历了专业技术教育体制的建立、中等专业学校的建立、技工学校和职工教育得到发展、城市职业学校的兴办、“文革”时期导致职业教育停滞的过程。改革开放是新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节点,掀开了历史发展的新篇章。新中国成立七十年间相继出台了职业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举措,职业教育也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总体来看,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主要是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和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势在必行。先前的职业教育政策对后续的职业教育发展有持续性的影响,同时,后来发生的政策演变对此前的历史实践也具有经验总结和规则承续的意义。进入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以高速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逐渐恢复提升,并且中职教育逐步向农村地区延伸,以发挥其服务“三农”、助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功能,突出了职业教育政策的包容性,从战略高度推动职业教育向高质量方向持续发展。
宋哲琦[2](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许静婷[3](2020)在《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与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教育组织的考察》文中指出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对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为教科书研究拓展新的领域。教科书国际对话就是将教科书置于超越国家的脉络,通过多种合作方式,就教科书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对教科书内容进行修订与改进,最终促成理解与和平的一种活动。教科书国际对话伴随着世界的现代化进程持续发展,至今已有百年时间。本文以国际教育组织的努力为线索,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的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历史,探寻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动力,从教科书对话的各个方面总结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特征,从教科书国际对话面临的现实挑战出发展望其演变趋势。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首先是绪论。包括研究缘由、研究目的及意义、概念界定、国内外有关国际教育组织和教科书的文献综述、具体研究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教科书国际对话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梳理了教科书国际对话百年间历经的四个时期:对话意识觉醒,初创起步期;传统模式成形,探索发展期;组织机构壮大,拓展深化期;研究视域融合,多元开放期。第三章探寻了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动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综合影响、国际教育组织的组织引导、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引领、教科书自身的相对独立性。第四章从对话的产生、内容、取向、组织、主题、形态总结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特征。第五章从对话的范围、目标、成果、阻碍、方法论研究五个方面展望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未来演变趋势。最后是结语。对本文进行回顾与总结,并指出不足之处。
胡碧洋[4](2020)在《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内容分析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工程,经过“211工程”、“985工程”、“省部共建大学”、“2011计划”等政策的大力发展,我国高水平大学进步显着,2015年伊始,我国大学开始进入追求高质量和内涵式发展的“双一流”建设阶段。“双一流”建设工程旨在全面提升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使我国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我国高水平大学储能发力,力求能够跻身世界高水平大学行列并得到全球认可,这就需要我国高水平大学充分把握近二十年蓬勃发展的世界大学排名活动。21世纪以来,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和THE世界大学排名等排名相继出现,为高水平大学的界定提供了相对清晰和共通的标准,即位于排名前列的大学就是公认的世界高水平大学。这为思考和评价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方向、建设策略和建设成效提供了相对客观、可观察和可借鉴的路径。但是,我国大学在追求提升大学的世界排名过程中,出现了观念上和理解中的盲目现象与极端现象,脱离国情,唯世界大学排名马首是瞻,甚至仅仅以某个或某些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个别或部分指标为标准,构思和实践高水平大学建设。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我国,各种世界大学排名是引进的新事物,我们实际上缺少对世界大学排名全面的、科学的、历史的理解。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前列的国外着名大学,确实是举世公认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学习、借鉴和追赶这些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迫切心态,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我们对世界大学排名的理解和实践。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大学排名这一评价工具、如何正确认识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如何制定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长期的有效的发展战略,成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课题。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厘清大学排名的沿革、性质、运用原则和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工具的指标体系与内在共性价值取向,明确大学排名的工具性价值。二是,以全球认可度较高的QS、THE、ARWU世界大学排名指标数据为依据,探求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现状、存在问题、与世界高水平大学间的差距。三是,对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五所世界高水平大学进行个案研究,深入剖析其发展历程及个性特色,以及世界高水平大学所呈现的共性要素,以求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更为丰富详实的信息和启示。通过上述研究工作,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世界大学排名作为判定大学发展状态和水平的工具,具有自身产生的背景、内容、性质和取向,无论是大学抑或是国家,借鉴或运用世界大学排名,应该清晰把握世界大学排名工具的这些要素,基于自身实际加以参考或借鉴,而不是简单地、不假思索地直接搬用。第二,尽管不同的世界大学排名各有其背景、内容、性质和取向,但都包容了若干重要的共同要素。基于这些共同要素可以看到,近五年来,我国高水平大学尤其是其中的顶尖高水平大学,经过一系列建设工程,都取得了显着的进步,科学研究领域的进步更是明显,这提升了我国高水平大学在世界大学排名中的位置。第三,基于世界大学排名的共性要素,我国高水平大学在冲击世界高水平大学的过程中面临挑战。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水平呈现明显不平衡状态,其间差距显着甚至呈现扩大趋势。第四,三大世界大学排名中名列前位的世界高水平大学在建设过程中呈现了一些基本的共性,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质量;其二,高度重视高质量的科学研究;其三,高度重视高质量的办学过程。世界大学排名的各项数据分析和世界高水平大学成长的路径,为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了丰富和具体的价值信息和经验启示,针对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现状和面临困境,本研究提出如下发展建议:第一,关注学科规划布局,有效推进高水平学科建设。第二,优化科学研究激励机制,鼓励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第三,坚守文化本位,孕育和厚培高质量人才成长的氛围和环境。第四,提高国际化水平,深化和丰富学术交流。第五,逐步优化生师比和师职比,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外,高水平大学所在地方政府应当高度重视高水平大学建设,尤其是在资源配置和生态氛围建设方面,选择实际路径,推行有效举措,促进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
赵耀[5](2020)在《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多源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外语是所有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课程设置和语种布局由国家统一规划。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外语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特征使得外语生活呈现出多语种、多模态、超文本的时代面貌,外语的社会功能被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向未来的外语教育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在国际理解教育主阵地作用,并以发展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为目标,促进我国从“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变。进入“新时代”的基础外语教育立足语言资源观,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进行了科学的外语语种规划:改革后的中学外语课程调整了外语规划语种,学生可在英、日、俄、德、法、西六种外语中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进行学习、参加高考,基础外语教育自此开启了多语种并举的新篇章。本文以基础教育的“外语语种规划”为切入点,应用多源流政策理论模型,充分运用历史文献法、质性访谈法和话语分析,回顾了我国自晚清时起不同历史时期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变迁脉络,深度解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政策议程。研究发现,我国自进入“新时代”时起同欧盟、法国、德国确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此举促进了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在中国的推广,已成为我国推动双边、多边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其中,世界“四化”新格局凸显出的多语种语言价值、我国加强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是推动改革的“问题源流”;“两会”代表与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地方学校积极开展多语种教学实践是促进改革的“政策源流”;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立德树人”指导国际理解教育,以及智能时代发展国家语言能力的需求是促进语种增加的“政治源流”;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新一轮基础外语教育改革,则为各源流耦合提供了“机会之窗”。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在人文外交、经济建设、知识传播、信息空间安全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社会功能,成为了我国政策决策者增加其进入基础教育国家课程的重要因素。
刘宝存,臧玲玲[6](2020)在《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教育:机遇、挑战与使命》文中研究表明全球化是当今比较教育发展的时代背景和主流话语。在全球化语境下,比较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视野不断拓展,研究重要性日益凸显。同时,比较教育面临着研究范式转型和教育服务能力提升的挑战。面对大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比较教育要形成新的全球主义世界像,转换研究视域,提升方法论素养,不断增强自身影响力及其对教育学科的贡献;聚焦中国教育发展,通过高水平人才培养、参与全球治理等助力中国发展,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孙勇[7](2019)在《博弈与调适:教育改革的逻辑》文中研究指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改革成为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中国的教育理论界和实践界都对之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本研究纵向上追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改革的历程,横向上运用多重制度逻辑的理论框架剖析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模式选择、评估机制,阐明发动教育改革涉及的各种利益主体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定位和执行机制,最终对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及教育改革本身进行理性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呈现了独特的历史发展轨迹,在改革定位上,教育从“依附经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走向“社会民生之首”;在改革内容上,从“单项改革”逐步走向“综合改革”,从“碎片化”改革逐步走向“系统化”改革;在改革方向上,从“农村包围城市”逐步走向“城乡融合发展”,展现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的独特历史轨迹。在这一过程中,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渐趋明晰,教育领域的各类问题逐步解决,教育自身的规律得到了凸显,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在这一不断调整和适应的过程中走向深化。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是在与国际教育改革的互动中逐步推进的,在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相调适的同时,还被教育领域本身的问题所倒逼。在这一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学校(校长、教师和学生)、社会公众以及专家不同的行动逻辑参与其中,或推动、或制约着教育改革的展开。由于教育改革的这种复杂性,教育改革的模式选择也在不断调整适应中,既有自上而下的“科层式”、自下而上的“草根式”,还有上下协作的“互动式”。在推进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选择一定地区先行开展试点,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是行之有效的办法。本研究还指出,对于教育改革的评估,要坚持正确的评估取向,建立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估机制,关于教育改革成效的评估要理性客观看待,充分考虑教育改革经验推广的条件和方式,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提供路径借鉴。最后,教育改革要在坚持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基础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法治化为方式、以治理现代化为保障。同时,教育改革并非越多越好,教育改革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育发展。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客观认识并充分尊重不同制度逻辑,充分发挥和调动各种利益主体的积极性,理念要与技术并重,从而推动教育改革走向深化。
刘俭[8](2019)在《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文中提出知识经济时代的全面到来,使作为知识生产单位的大学不可避免地被推向了经济社会的中心。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内,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传统学科的边界变得愈发模糊,与此同时,知识生产模式也越来越多地从原来的学科逻辑转向问题逻辑,人们关注多元化的技能、跨学科的合作、组织的柔性以及知识的实用价值。博士生教育中“探究的场所”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另外,在象牙塔的高墙之外,越来越多的博士毕业生进入工商业、政府部门工作,博士就业的现实与博士生教育培养未来的大学教授这一传统目标之间出现较大的偏离。面对现实,我们需要思考:我们的博士生教育培养了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目前的博士生教育是否实现了这一目标?其实,这些问题最后都聚焦在一个话题上,即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博士生培养目标处于博士生教育目标体系的中观层面,是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和最终成果的预想,代表了各高校或学科对博士生教育所要达到的期望规格或要求,有较强的学科和学校差异性。本研究关注的是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工科是学术与现实连接最近的学科,近年来的工科博士就业去向也表现了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与毕业生去向之间的背离。本研究通过访谈14位来自学术界和13位来自工业界的相关人士群体后,根据扎根理论法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路,初步构建了《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清单》(以下简称《目标要素清单》),以期为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构建提供参考。与此同时,本研究还通过考察我国18所高校292个工科领域一级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现状,一方面,调查了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的基本方向、特色及要求,另一方面,结合调查结果对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进修正,形成最终的《目标要素清单》并发现,当前各学科点的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体现了博士生教育的正确方向、对国家层面博士生培养总目标的重视以及部分的学科特性;但在目标设置的重要性、设置原则的把握及满足现实需求等方面,仍存不足。最后,本研究根据目标设定理论和目标管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在形成目标构建原则的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为例,通过分析学科发展历史、现状及高校、学科特色,以及已有博士就业及职业发展状况等,在参考《目标要素清单》的基础上对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培养目标进行了构建尝试。总地来说,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应在充分考虑博士生教育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关注当前越来越多的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毕业生进入工业企业就职的现实需求,通过借鉴国外大学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案例,把握目标设置的全过程,做好目标设置前的充分准备、目标设置中的广泛讨论和目标设置后的反馈检验等相关工作。
马海燕[9](2019)在《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文中指出人文精神是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精神文化动力,展现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人类不断提升、发展和超越自身的内在动力。大学生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群体,其人文精神水平的高下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发展。因此,本文关注于这批伴随着我国经济腾飞、国力日益强盛时代而成长的90后、00后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在新时代来临之际,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政治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必然要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如何培育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了重大的时代命题。通过对人文精神的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对其历史沿革进行整理,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本文在以下方面有所创新:第一,本文探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人文精神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虽然由于全球化进程加速,人类文明进一步趋同,但坚持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国当代之人文精神意义重大。第二,探讨了当代人文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性,阐述了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价值导向。第三,本文基于互联网革命性发展和国外媒体数字化发展的趋势,提出在大学建立融媒体平台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建设。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绪论部分对文章撰写的时代背景、重要意义等进行了论述,对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为全文作了基础铺垫。第二部分是人文精神的理论概述。这部分主要对人文精神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首先从三个方面对人文精神的理论来源进行了阐述:马克思关于人文精神的主要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借鉴;然后讨论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及三个内在要素:核心是人,具有强烈的社会取向、道德取向和价值指向;最后对人文精神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科学精神、大学精神等相关概念进行了关系论证。第三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要义。这个部分首先从大学生个体发展和民族复兴两个角度讨论了重视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为依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的三个培育原则;以及“真、善、美”三个方向的培育内容;指出了两个培育方向,即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第四部分是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这部分主要从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和缺失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与原因分析,辩证地阐述了因当代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等因素对大学生人文精神造成的诸多影响。文章的第五部分对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一是从践行真、善、美的角度分析了人文精神的培育方案;二是从高校角度,提出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融媒体平台建设这两个重点途径;三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运用;家庭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自我完善这四个方面,讨论了社会、家庭和学生个人在提升人文精神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期多角度、全方位地促进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在当代,我们一方面要传承和发扬人类古老的文明和智慧,另一方面要与时代发展和变革相俱进,以促进人文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培养中国的大学生以卓越的精神面貌带动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继而推动世界文明的前进,以期共赴一个更加美好的人类共同的未来。
王艳[10](2019)在《“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文中认为面对国际新工业革命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制造业自身发展不足的困境,我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战略,确定了力争成为世界制造业强国的目标,为新时代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同时也对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要求。工程教育转型发展的成效和人才培养新需求的达成,最终都需要落脚到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这一微观层面。如何探寻“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课程改革路径,成为实现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基础性课题。本研究首先介绍问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对研究现状进行文献梳理和概念界定,确定研究方法和形成研究思路。其次,基于“中国制造2025”的时代背景,分析了该规划对新时代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诉求,阐述了人才培养与大学工科专业课程体系间的内在关系,并通过实证调查、规范分析、专家访谈和个案分析等具体研究方法,对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现状、问题和原因进行了探讨。本研究认为: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目标与人才目标、课程结构与工程需求、课程内容与工程实际、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课程评价与诊断激励等,彼此之间的契合度不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脱离社会需求,课程结构肢解工程能力,课程内容陈旧,评价方式单一等,这些问题都与教育观念落后、学科范式固化、教师工程经历局限和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等密切相关。基于此,“中国制造2025”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需要不断更新课程理念,树立“大工程观”、“大人才观”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学理念;需要根据现代工程能力和素质重建课程目标;需要优化课程结构,以模块化工程结构代替传统的课程结构;需要采取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合方式;需要将信息技术、工程项目、创新创业教育、激发性和情境化教学引入课程教学中,采取新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最后,从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五个层面提出了改革的路径建议,确保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二、“全球化与教育改革: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京召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球化与教育改革: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京召开(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
第三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创新点与存在不足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49-1977) |
第一节 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1949—195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57—196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文革”时期职业教育政策(1966—1977)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章 改革开放至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职业教育政策变迁(1978—2019) |
第一节 职业教育内在需求型发展阶段政策(1978—198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职业教育巩固提高型发展阶段政策(1990—1998)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职业教育深化改革型发展阶段政策(1999—200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四节 职业教育内涵提升型发展阶段政策(2010年—2016)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五节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型阶段政策(2017—2019) |
一、政策环境分析 |
二、主要政策文件及内容 |
三、政策主要特征及实际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路径依赖和效能分析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分析 |
一、外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二、内生性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三、行动者变量在职业教育政策变迁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
一、政府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二、学校理性选择与职业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三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能分析 |
一、投入效能分析 |
二、产出效能分析 |
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效应考察 |
第四章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历史经验 |
第一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基本规律 |
一、政治结构形塑职业教育政策变迁方向 |
二、经济结构调节职业教育政策演化过程 |
三、利益主体制衡职业教育政策迭代更新 |
第二节 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经验 |
一、以问题为导向完善职业教育政策 |
二、构建统一协调的职业教育动力机制 |
三、职业教育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中国职业教育相关政策文件一览(1949—2019)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3)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与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教育组织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由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四、概念界定 |
五、文献综述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理论基础 |
一、世界文化理论 |
二、交往行为理论 |
三、全球治理理论 |
第二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历史 |
一、对话意识觉醒,初创起步期(1919-1938) |
二、传统模式成形,探索发展期(1939-1969) |
三、组织机构壮大,拓展深化期(1970-1991) |
四、研究视域融合,多元开放期(1992-至今) |
第三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动力 |
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共同影响 |
二、国际教育组织的组织引导 |
三、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引领 |
四、教科书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
第四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特征 |
一、对话的产生:由“自说自话”到“对话沟通” |
二、对话的内容:由“排除异己”到“理解包容” |
三、对话的取向:由“民族主义”到“国际思维” |
四、对话的组织:由“单一主导”到“主体交叉” |
五、对话的主题:由“诠释内容”到“深度探究” |
六、对话的形态:由“书面文本”到“电子媒体” |
第五章 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趋势 |
一、打破地域局限性,扩大教科书国际对话范围 |
二、培养全球化公民,明确教科书国际对话目标 |
三、共编共享教科书,推广教科书国际对话成果 |
四、思考官方的角色,突破教科书国际对话阻碍 |
五、重视方法论研究,完善教科书国际对话研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4)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内容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大学排名的主要研究 |
二、国外高水平大学建设与大学排名的主要研究 |
三、已有研究评价 |
第三节 研究构想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路径设计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大学排名 |
二、高水平大学 |
第二节 大学排名分析的合理性与局限性 |
第三章 世界大学排名沿革与实践 |
第一节 大学排名的沿革 |
第二节 大学排名的柏林原则 |
第三节 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工具及特征 |
一、QS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
二、THE世界大学排名指标体系 |
三、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指标体系 |
第四节 大学排名分析的运用原则 |
第四章 我国高水平大学排名现状 |
第一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沿革 |
第二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现状 |
第三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现状 |
第四节 我国高水平大学在ARWU世界大学排名中的现状 |
第五章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间的比较 |
第一节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在QS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较 |
第二节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在THE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较 |
第三节 我国与世界高水平大学在ARWU世界大学排名中的比较 |
第四节 世界高水平大学的共性与个性 |
一、高水平的科学研究 |
二、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
三、高水平的人才培养 |
四、高水平的国际化程度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我国建设世界高水平大学的改进路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后记 |
(5)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多源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我国的外语语种规划古已有之 |
1.1.2 多语化是世界多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
1.1.3 中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成绩瞩目 |
1.2 前期研究回顾 |
1.2.1 关于“政策”与“规划” |
1.2.2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
1.2.3 外语教育规划研究中的相关研究 |
1.2.4 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 |
1.2.5 外语语种规划研究 |
1.3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3.1 对前人研究的反思 |
1.3.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3 研究的意义与可行性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政策系统及政策变迁 |
2.1.2 多源流政策理论模型 |
2.2 研究数据 |
2.2.1 论域界定 |
2.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思路 |
第3章 中国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历史变迁 |
3.1 近现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外语语种规划 |
3.2 新中国初期基础教育的外语语种规划 |
3.3 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的外语语种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驱动因素 |
4.1 焦点事件:中国发展“新时代”特色“人文外交” |
4.2 问题源流 |
4.2.1 世界“四化”新格局凸显多语种语言价值 |
4.2.2 开设多语种课程的中小学校增多 |
4.2.3 多语种发展不均衡遏制教育公平 |
4.3 政策源流 |
4.3.1 “两会”代表对外语教育规划建言资政 |
4.3.2 外语特色国际化课程管理的探索 |
4.4 政治源流 |
4.4.1 教育国际化带动民间“多语种热” |
4.4.2 “立德树人”指导国际理解教育 |
4.4.3 智能时代拓展外语能力内涵 |
4.5 机会之窗: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讨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专家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专家访谈大纲示例 |
附录3: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专家访谈转写稿示例 |
附录4: 全国中小学各外语语种教师学历分布(2009—2018) |
(6)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教育:机遇、挑战与使命(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二、全球化时代下比较教育面临的机遇 |
(一)“全球治理”为比较教育开启新的研究领域 |
(二)大数据时代需要比较教育为各国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
(三)“一带一路”倡议为比较教育拓宽了研究视野 |
(四)世界比较教育走出高原期,出现大发展的复兴态势 |
三、全球化时代下比较教育面临的挑战 |
(一)对比较教育研究范式的挑战 |
(二)对比较教育服务能力的挑战 |
四、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新使命 |
(一)转换研究视域,传播和践行最新教育理念 |
(二)提升方法论素养,不断推动学科知识前沿 |
(三)培养高水平国际化人才,传播好中国经验与中国声音 |
(四)聚焦中国教育发展,致力于解决中国问题 |
(五)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
(7)博弈与调适:教育改革的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设计 |
第一章 教育改革的历史变迁 |
第一节 从“服务经济”到“两个大计” |
一、从“依附经济”到“国之大计” |
二、从“组成部分”到“民生之首” |
三、从“一个服务”到“四个服务” |
第二节 从“单一”到“综合” |
一、从“体制改革”走向“综合改革” |
二、从“单兵突进”走向“统筹推进” |
三、从“管理”走向“治理” |
第三节 从“农村包围城市”到“城乡融合发展” |
一、从“农村”到“城市” |
二、从“城市”到“高校” |
三、从“分立”到“融合” |
第二章 教育改革的动力机制 |
第一节 与经济适应的教育改革 |
一、发端于经济改革的教育改革 |
二、与经济改革同步推进的教育改革 |
三、以综合思维推进教育改革 |
第二节 被问题倒逼的教育改革 |
一、起因于问题的教育改革 |
二、作为教育改革动力的倒逼机制 |
三、以前瞻谋划推进教育改革 |
第三节 与国际互动的教育改革 |
一、同行于国际的教育改革 |
二、与国际教育改革潮流一致的教育改革 |
三、以中国特色推进教育改革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主体的执行机制 |
第一节 中央政府的调控逻辑 |
一、中央政府谋划 |
二、中央政策驱动 |
三、局部开展试点 |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执行逻辑 |
一、地方政府响应 |
二、地方政府博弈 |
三、各级政府的利益平衡 |
第三节 学校的实施逻辑 |
一、基层学校实施 |
二、学校内部权衡 |
三、学校的内生动力激发 |
第四节 社会公众的参与逻辑 |
一、教育改革中的“民意” |
二、社会公众预期 |
三、社会公众参与的限度 |
第五节 专家的咨询逻辑 |
一、教育改革的“专家” |
二、建言者与引导者 |
三、专家参与的限度 |
第四章 教育改革的模式选择 |
第一节 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 |
一、科层式:自上而下的改革模式 |
二、自上而下改革模式的改进 |
第二节 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 |
一、草根式:自下而上的改革模式 |
二、自下而上改革模式的改进 |
第三节 上下互动的改革模式 |
一、互动式:上下结合的改革模式 |
二、上下互动的教育改革模式的动力 |
第五章 教育改革的评估机制 |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评估取向 |
一、教育改革可评估吗? |
二、教育改革评估的价值取向 |
三、教育改革评估的框架建构 |
第二节 教育改革的评估主体 |
一、客观看待政府主导的评估 |
二、教育改革评估中社会参与的限度 |
三、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估机制 |
第三节 教育评估的结果运用 |
一、动态评估教育改革 |
二、理性看待教育改革的经验 |
三、教育改革经验的推广 |
第六章 教育改革的价值意蕴 |
第一节 教育改革的价值取向 |
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 |
二、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
三、坚持法治化推进教育改革 |
四、坚持治理现代化作为重要保障 |
第二节 教育改革的理性反思 |
一、改革不应该是教育的常态 |
二、教育改革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
三、教育改革的理念和技术要同步推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教育改革大事记(改革开放至今)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设置举足轻重 |
1.1.2 环境的重大变化使博士生培养目标泛焦 |
1.1.3 现实问题需要我们重新定位博士生教育 |
1.1.4 我国博士生培养目标设置有待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博士生培养目标 |
1.3.2 研究型大学 |
1.3.3 工科领域 |
1.3.4 学术型博士生 |
1.4 研究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篇章结构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扎根理论法(通过质性访谈法收集数据) |
1.6.3 文本分析法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大学的教育目的 |
2.1.1 两种教育价值取向 |
2.1.2 最有效的和谐 |
2.2 博士生教育目的 |
2.2.1 21 世纪以来围绕美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讨论 |
2.2.2 博洛尼亚进程对欧洲主要国家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影响 |
2.2.3 我国博士生教育目的的历史演进 |
2.3 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1 以研究为本的博士生培养目标 |
2.3.2 就业现实对博士生培养目标的冲击 |
2.3.3 博士生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与调整 |
2.3.4 博士生培养目标要素的探索 |
2.4 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 |
2.4.1 工科领域博士生培养目标的普遍性与独特性 |
2.4.2 目标要素的探索 |
2.5 文献评述 |
2.5.1 观点的争论 |
2.5.2 文献的启示 |
2.5.3 潜在的研究缺口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调查访谈与编码分析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方法的选择 |
3.1.2 访谈原则与对象 |
3.1.3 访谈过程的实施 |
3.2 数据收集 |
3.2.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2.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3 样本统计 |
3.3.1 博士生导师群体 |
3.3.2 工业界相关人士群体 |
3.4 编码分析 |
3.4.1 初始编码 |
3.4.2 聚焦编码 |
3.4.3 理论编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目标意义阐释与构建 |
4.1 目标的内在意义及其结构关系 |
4.2 目标构建原则 |
4.2.1 理论基础 |
4.2.2 构建原则 |
4.3 初步构建的目标要素清单 |
4.3.1 清单的讨论 |
4.3.2 清单的使用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现状分析、对比与修正 |
5.1 调查对象 |
5.2 调查方法 |
5.3 调查统计与分析 |
5.3.1 从培养方案中提取目标要素 |
5.3.2 目标要素的频次统计分布 |
5.3.3 目标要素在现实与访谈中的比较 |
5.3.4 《目标要素清单》的最终形成 |
5.4 调查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构建尝试与政策建议 |
6.1 目标构建基础 |
6.2 选取案例的目标设置现状分析 |
6.2.1 目标内容的文本分析 |
6.2.2 目标设置原则的分析 |
6.3 选取案例的目标构建尝试 |
6.3.1 目标的意义阐释 |
6.3.2 目标的构建与分析 |
6.4 案例借鉴与政策建议 |
6.4.1 案例介绍 |
6.4.2 借鉴与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7.1 主要的研究发现及贡献 |
7.1.1 研究发现 |
7.1.2 研究贡献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性 |
7.4 未来可能的研究展望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9)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的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外人文精神的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本文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研究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本文创新点 |
1.4.1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代人文精神的重要影响 |
1.4.2 中国当代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
1.4.3 大学建立融媒体体系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 |
第2章 人文精神的理论概述 |
2.1 人文精神的理论来源 |
2.1.1 马克思关于人文精神的主要理论 |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
2.1.3 西方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借鉴 |
2.2 人文精神的内涵及内在要素 |
2.2.1 人文精神的内涵 |
2.2.2 “人”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要素 |
2.2.3 人文精神中的社会取向 |
2.2.4 人文精神中的道德取向 |
2.2.5 人文精神中的价值指向 |
2.3 人文精神相关概念辨析 |
2.3.1 人文精神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的区别 |
2.3.2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
2.3.3 人文精神与大学精神 |
第3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要义 |
3.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 |
3.1.1 有利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
3.1.2 有利于增强民族自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3.2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原则 |
3.2.1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
3.2.2 坚持以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为依托 |
3.2.3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 |
3.3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内容 |
3.3.1 “真”是人文精神的基础 |
3.3.2 “善”是人文精神的根本 |
3.3.3 “美”是人文精神的体现 |
3.4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方向 |
3.4.1 促进大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
3.4.2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现状及原因分析 |
4.1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的表现 |
4.1.1 创新活跃度增强 |
4.1.2 自由而全面发展意识的提升 |
4.2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提升的原因分析 |
4.2.1 良好的社会支持 |
4.2.2 “后喻时代”的激励 |
4.3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表现 |
4.3.1 缺乏对“真”的执着追求和客观评判 |
4.3.2 缺乏对“善”的信仰笃定和知行统一 |
4.3.3 缺乏对“美”的审视能力和独立思考 |
4.4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分析 |
4.4.1 高等教育办学中的功利倾向 |
4.4.2 “中国式家长”的教育裹挟 |
4.4.3 网络媒体传播下多元文化的冲击 |
第5章 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途径 |
5.1 大学教育践行人文精神之“真善美” |
5.1.1 鼓励和培育大学生探求和坚定“真” |
5.1.2 引导大学生悟“善”的道德情怀 |
5.1.3 提升大学生审“美”的创造力 |
5.2 高校改革发展促进大学生人文精神养成 |
5.2.1 高校改革发展须与时代发展要求同步 |
5.2.2 融媒体平台建设助力引领信息时代话语权 |
5.3 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人的支持与配合 |
5.3.1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引领 |
5.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承与智慧运用 |
5.3.3 中国家庭教育在新时代的转变 |
5.3.4 当代大学生的自我完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制造2025”相关研究 |
1.2.2 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相关研究 |
1.2.3 工科专业课程教学相关研究 |
1.2.4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课程相关研究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中国制造2025” |
1.3.2 工科专业课程 |
1.3.3 重点大学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与课程间的内在逻辑 |
2.1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工科人才培养目标 |
2.1.1 具有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 |
2.1.2 具有全面的技术实践基础 |
2.1.3 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 |
2.1.4 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2.1.5 具有信息化与智能化的工程思维 |
2.2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对课程改革的诉求 |
2.2.1 课程目标需要支撑新工科人才培养目标达成 |
2.2.2 课程结构需要体现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 |
2.2.3 课程内容需要充实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
2.2.4 课程教学需要培养学生创新与自主学习 |
2.2.5 课程评价需要激励师生教学改革积极性 |
第3章 我国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
3.1 课程设计层面的考查 |
3.1.1 课程目标的“四性”分析 |
3.1.2 课程结构的特点分析 |
3.1.3 课程内容的实然分析 |
3.1.4 课程教学的状态分析 |
3.1.5 课程评价的多样性分析 |
3.2 课程实施层面的问题 |
3.2.1 课程目标脱离社会需求 |
3.2.2 课程结构分离工程能力 |
3.2.3 课程内容偏离工程实践 |
3.2.4 课程教学远离学生中心 |
3.2.5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陈旧 |
3.3 课程体系现存问题的成因 |
3.3.1 教育观念不适应新形势 |
3.3.2 课程学科范式根深蒂固 |
3.3.3 教师工程经历的局限性 |
3.3.4 高校顽固坚守“象牙塔” |
3.3.5 校企合作育人机制缺失 |
第4章 “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路径 |
4.1 更新课程理念 |
4.1.1 工程观:面向现代工程界的新需求 |
4.1.2 人才观:符合未来工程师的新要求 |
4.1.3 课程观:适应大工程实践的新体系 |
4.1.4 教学观: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范式 |
4.2 重建课程目标 |
4.2.1 以培养学生现代工程素质和能力为目标 |
4.2.2 工科毕业生综合工程能力和素质模型 |
4.2.3 课程目标重建的策略 |
4.3 优化课程结构 |
4.3.1 课程结构优化的方向 |
4.3.2 课程结构优化的要素 |
4.3.3 模块化工程课程结构 |
4.4 重组课程内容 |
4.4.1 课程内容重组的原则 |
4.4.2 H高校和G高校课程内容重组案例 |
4.4.3 螺旋式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
4.5 精选课程教学方法 |
4.5.1 信息技术改革课程教与学 |
4.5.2 工程项目引导学生体验学习 |
4.5.3 创新创业引导理论联系实际 |
4.5.4 激发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
4.5.5 现场创设引导情境化教学 |
第5章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课题与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 A:中国高等工程教育转型发展研究调查问卷 |
四、“全球化与教育改革: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京召开(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职业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49-2019)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D]. 武智. 扬州大学, 2021(02)
- [2]《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
- [3]教科书国际对话的演变与趋势研究 ——基于国际教育组织的考察[D]. 许静婷. 长江大学, 2020(02)
- [4]我国高水平大学建设评价研究 ——基于主要世界大学排名内容分析的视角[D]. 胡碧洋. 苏州大学, 2020(03)
- [5]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多源流分析[D]. 赵耀.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6]全球化时代的比较教育:机遇、挑战与使命[J]. 刘宝存,臧玲玲. 教育研究, 2020(03)
- [7]博弈与调适:教育改革的逻辑[D]. 孙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9
- [8]我国研究型大学工科领域学术型博士生培养目标研究[D]. 刘俭.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中国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研究[D]. 马海燕. 辽宁大学, 2019(05)
- [10]“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重点大学工科专业课程改革研究[D]. 王艳.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