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烧伤患者的功能康复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卢迎,周琴,王立娜,何亭,赵海洋,曹效亲[1](2021)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特重度烧伤患者肢体体位摆放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风险评估方法在特重度烧伤患者肢体体位摆放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根据采用的不同肢体体位摆放方法, 将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行常规肢体体位摆放的特重度烧伤患者纳入常规肢体摆放组[男19例、女11例, 年龄(40±10)岁], 将该单位2019年7月—2020年12月收治的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行FMEA风险管理肢体体位摆放的特重度烧伤患者设为FMEA肢体摆放组[男20例、女10例, 年龄(38±10)岁]。常规肢体摆放组患者待肢体创面愈合后仅由康复治疗师每日行单纯徒手肢体体位摆放, 直至出院。FMEA肢体摆放组患者入院24 h内由医师、康复治疗师、护士共同采用FMEA风险评估方法, 分析患者肢体体位摆放的潜在失效模式, 根据失效原因实施针对性的肢体体位摆放措施, 直至出院。比较FMEA肢体摆放组患者干预前后6项主要失效模式的风险优先数(RPN), 2组患者干预前后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踝关节跖屈的关节活动度(ROM)与手总主动活动度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对数据行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FMEA肢体摆放组患者干预后6项主要潜在失效模式中肢体体位摆放干预不及时、护士肢体体位摆放意识不强、肢体体位摆放评估标准不一致、护士肢体体位摆放相关知识缺乏、护士主动参与性差、患者肢体体位摆放效果不佳的RPN分别为(146±31)、(140±22)、(125±34)、(136±23)、(110±28)、(110±5)分, 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的(578±64)、(543±57)、(419±89)、(269±64)、(240±41)、(222±48)分(t=18.441、23.681、10.035、5.362、9.438、7.171, P<0.01)。干预后, FMEA肢体摆放组患者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踝关节跖屈的ROM及手总主动活动度明显优于常规肢体摆放组(t=-4.250、11.400、-15.928、10.963、-7.470, P<0.01), FMEA肢体摆放组、常规肢体摆放组患者肩关节外展、肘关节伸展、腕关节背伸、踝关节跖屈的ROM及手总主动活动度与干预前相比均明显改善(t=-35.573、33.670、-31.090、32.902、-19.647, -14.952、11.411、-33.462、-12.818、-13.672, P<0.01)。干预后, FMEA肢体摆放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78±9)分]明显高于常规肢体摆放组[(57±9)分, t=-9.055, P<0.01], FMEA肢体摆放组、常规肢体摆放组患者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35±5)、(34±4)分]明显提高(t=-22.964、-12.329, P<0.01)。结论 FMEA风险评估方法应用于特重度烧伤患者肢体体位摆放护理中, 可有效规避患者肢体体位摆放中的高风险因子, 进而维持肢体体位摆放效果, 改善患者ROM, 提高患者预后日常生活能力。
谢卫国,茹天峰[2](2021)在《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文中研究指明烧伤后因体位制动,关节、周边组织及皮肤损伤,瘢痕增生等原因,往往造成关节不同程度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对于预防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烧创伤分会组织国内烧创伤领域相关专家,就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治疗进行多次讨论,达成了共识意见,以期规范临床干预措施,提高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水平。
赵海洋,韩军涛,刘佳琦,王洪涛,周琴,朱婵,卢迎,胡大海[3](2021)在《手持续被动运动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观察手持续被动运动(CPM)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的效果。方法 2017年6月—2019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手背部深Ⅱ~Ⅲ度烧伤后瘢痕挛缩患者,对其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根据采用的治疗方法,13例患者纳入单纯压力手套组[男9例、女4例,年龄(31±6)岁],14例患者纳入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男11例、女3例,年龄(30±5)岁],16例患者纳入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男10例、女6例,年龄(29±5)岁]。3组患者均行手背部植皮术,创面愈合后6~8 d开始进行相应康复治疗,均持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总主动活动度法评定手关节活动度并计算优良比例,采用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法评定上肢功能评分并计算治疗前后差值,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定瘢痕评分并计算治疗前后差值。对数据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cNemar确切概率法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检验、Bonferroni校正、Kruskal-Wallis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单纯压力手套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治疗前分别为2/13、2/14、3/16,治疗3个月后分别为4/13、6/14、14/16。治疗3个月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显着高于另外2组(P<0.05或P<0.01)。与治疗前比较,仅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手关节活动度优良比例显着升高(P<0.01)。治疗前,3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手瘢痕评分均相近(F=0.598、0.035,P>0.05)。治疗3个月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上肢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或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手瘢痕评分明显低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单纯压力手套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上肢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t=-5.295、-7.252、-15.342,P<0.01),手瘢痕评分均明显降低(t=13.361、16.982、40.334,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CPM系统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差值、手瘢痕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或P<0.01),压力手套+功能训练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功能评分差值、手瘢痕评分差值均明显高于单纯压力手套组(P<0.05)。结论手CPM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可显着改善手关节活动度,能较好地恢复手功能并改善手瘢痕情况,其效果优于功能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值得临床借鉴。
闫中东[4](2020)在《我国烧伤康复的治疗现状》文中研究表明烧伤为临床常见病,治疗难度较大,愈合创面会出现色素沉着,影响患者外观。严重烧伤患者还会出现关节挛缩畸形和创面瘢痕增生,并遗留功能障碍,使患者遭受身心双重折磨,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烧伤康复治疗尤为重要。本文就烧伤流行病学、国内外烧伤康复治疗、康复方式进行综述,以期烧伤临床治疗和康复提供理论基础。
吕静[5](2020)在《基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构建》文中提出研究目的:为解决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问题,通过开展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在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初步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应用Delphi法对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的咨询,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研究方法:1.运用自制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和照顾者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患者版和照顾者版),于2018年11月-2019年5月,分别抽取入住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科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152名、照顾者163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的需求以及出院服务内容、服务形式、服务时间、对服务提供者的需求等维度,患者版共28个条目,照顾者版共30个条目。按Likert分级,用非常需要、比较需要、不确定、不太需要、完全不需要从高到低5个级别打分,最后有一个开放性问题:其它需求。采用描述性统计、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的延续性护理需求以及影响因素,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初步构建以及个性化出院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对患者版和照顾者版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信效度检验。2.综合文献回顾、烧伤相关指南、头脑风暴及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专家咨询问卷,应用Delphi法对其条目咨询。专家基本情况用描述性统计;专家意见集中程度用均数和满分比表示;专家积极系数、权威程度、专家意见的协调程度分别用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权威系数和变异系数来表示。最终形成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内容。研究结果:1.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和照顾者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中共调查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152名,照顾者163名。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得分3.68±1.05,出院服务内容总分35.34±9.91(伤口护理指导4.01±1.10、应对疼痛指导3.82±1.16、烧伤相关知识指导3.77±1.20);服务形式总分21.38±4.12(门诊复诊4.20±0.71、出院指导手册3.74±1.14、电话随访3.69±0.92);服务时间总分16.20±4.83(遇到不能处理的突发情况时3.52±1.10、出院后1个月1次3.42±1.23、出院后1周1次3.40±1.27);对服务提供者需求总分22.53±6.05(主管医生4.25±0.95、责任护士4.08±1.15、专业团队3.70±1.31)。照顾者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得分3.68±1.02,出院服务内容总分45.30±11.36(伤口护理指导4.14±1.07、并发症预防指导3.96±1.11、烧伤相关知识指导3.92±1.07、疼痛照护指导3.92±1.18);服务形式总分22.74±4.15(门诊复诊4.54±0.66、电话随访4.07±0.94、出院指导手册4.05±1.09);服务时间总分17.46±4.80(遇到不能处理的突发情况时3.91±1.01、出院后1周1次3.56±1.22、出院后1个月1次3.50±1.21);对服务提供者需求总分22.93±5.31(主管医生4.18±0.93、心理医生3.92±1.31、康复医生3.87±1.27)。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工作状态、特殊部位烧伤、家庭月收入、支付方式7项自变量;照顾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与患者关系、睡眠状况自评、照顾经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的支付方式和家庭月收入有统计学差异(P<0.05),R2=0.504。照顾者的性别、年龄、教育程度、与患者关系、是否有照顾经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R2=0.471。患者版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50,折半信度0.850,KMO值0.824,Bartlett’s球形检验值4114.562(P值<0.01)。照顾者版的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Cronbach’sα系数为0.951,折半信度0.835,KMO值0.841,Bartlett’s球形检验值4841.212(P值<0.01)。2.本研究邀请20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分别为83%、100%,有效回收率均为100%,意见提出率分别为45%、1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8、0.85,专家协调系数(重要性)0.175、0.220;(可行性)0.156、0.218,显着性检验结果P<0.01。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得分满分比≥80%重要性有19个条目,可行性4个条目,各个条目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的均数>4。初始专家咨询问卷共77个条目,最终包含63个条目。3.最终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内容,包括出院计划评估、出院计划实施措施、出院计划实施后评价3个一级条目,5个二级条目和55个三级条目。研究结论:1.本研究中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程度基本相同,各维度得分高低次序略有差异。患者和照顾者需求条目中相同且得分高者:出院服务内容中的伤口护理指导、烧伤相关知识需求、应对疼痛指导或疼痛照护指导;服务形式中的门诊复诊、电话随访及出院指导手册;服务时间上主要以遇到不能处理的突发情况时、出院后1周1次、出院后1月1次三个时间节点;服务提供者为主管医生。不同的是照顾者出院服务内容维度中并发症预防指导得分偏高,患者对提供者需求中以责任护士、专业团队为主,而照顾者以心理医生和康复医生为主。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相同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则不同的是患者的不同支付方式、照顾者的性别、与患者的关系和有无照顾经验。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和影响因素分析,既为构建成人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提供依据,也为制定个性化的出院计划提供参考。2.本研究邀请的咨询专家对“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熟悉程度、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威性均较高,资料分析结果可靠。构建的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朱飘飘[6](2020)在《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的研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研制《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2.分析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的知信行现状及三者间的相关性。3.探讨影响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的因素。方法1.以知信行理论作为问卷理论框架,结合烧伤相关指南和文献,通过小组讨论形成《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的条目池。2.采用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邀请22名烧伤领域和护理领域的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并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形成《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终稿。3.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三个病区的293名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运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对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照顾者的知信行水平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1.经文献研究和小组讨论,形成了3个维度和50个条目的《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条目池。2.两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应答率分别为100%和81.82%,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63.64%和44.4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5和0.925。条目相关性评分均数平均值分别为4.50和4.69分,条目重要性评分均数平均值分别为4.47和4.63分。条目相关性评价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15和0.09,条目重要性评价变异系数平均值分别为0.16和0.10。条目相关性评价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40和0.301,条目重要性评价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153和0.301。形成了3个维度,40个条目的《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初稿。3.问卷初稿各条目经临界比值法、相关系数法、Cronbach’sα系数法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筛选后删除了4个条目。最终,康复照护知识维度包含18个条目,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6.254%;康复照护信念维度包含7个条目,提取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47.957%;康复照护行为维度包含11个条目,提取1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56.708%。问卷总体的内容效度指数(S-CVI)为0.97,各条目内容效度指数(I-CVI)在0.94~1.00之间。问卷总体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6,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807~0.943之间。问卷总体的分半信度系数为0.970,各维度的分半信度系数在0.825~0.954之间。4.问卷总分平均值为(115.37±22.43)分,得分率为64.09%;康复照护知识维度平均得分为(48.97±14.06)分,得分率为54.41%;康复照护信念维度平均得分为(26.46±4.06)分,得分率为75.60%;康复照护行为维度平均得分为(39.94±7.62)分,得分率为72.62%。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康复照护知识与康复照护信念和康复照护行为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556、0.517、0.65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康复照护知识的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与患儿的亲属关系、文化程度、职业、有无康复医院或康复专科就诊经历、获得烧伤康复知识的途径和因烧伤住院次数(R2=0.464);康复照护信念的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与患儿的亲属关系、文化程度、有无康复医院或康复专科就诊经历和获得烧伤康复知识的途径(R2=0.372);康复照护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与患儿的亲属关系、文化程度、获得烧伤康复知识的途径和烧伤部位(R2=0.364)。结论1.本研究研制的《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评估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识、信念和行为的工具。2.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康复照护信念水平最高,康复照护知识水平最低;照顾者的康复照护知识、信念和行为水平呈正相关。3.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识、信念或行为的影响因素包括:照顾者的年龄、与患儿的亲属关系、文化程度、职业、有无康复医院或康复专科就诊经历、获得烧伤康复知识的途径、因烧伤住院次数和烧伤部位。
韩心怡[7](2020)在《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治疗手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过去2年间我科连续收治的手部深度烧伤后应用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与传统诊疗模式的临床患者的临床资料,从而比较不同的诊疗模式在创面愈合时间、瘢痕生长情况、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ngle of Motion,TAM)及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测试的差异。判断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的治疗效果是否优于传统诊疗模式,为手深度烧伤患者在选择诊疗模式时提供一定的临床参考与建议。方法:本课题包含2组研究,分别为研究1与研究2。研究1中,患者分为治疗组1与对照组1,手部受试创面烧伤深度为深Ⅱ度偏浅创面,创面治疗采用非手术治疗;研究2中,患者分为治疗组2与对照组2,手部受试创面烧伤深度为深Ⅱ度偏深创面及Ⅲ度创面,创面治疗采用手术治疗。治疗组1与治疗组2的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患者应用传统诊疗模式。两组研究分别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12月在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手部深度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1与对照组2的患者创面行常规治疗,术后接受常规康复训练。与此同时,对于治疗组1与治疗组2的患者,我科根据这些患者病情及病程的不同阶段,遵循中医整体观的理念,以早期应激救治、保护脏器功能为切入点,创面治疗为重点,将综合性康复治疗贯穿于诊疗全过程,针对创面封闭、瘢痕防治、功能恢复采用积极有效的创面覆盖治疗、综合运动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心理治疗、加压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记录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于治疗后6个月,依照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评分及Carroll上肢功能评定测试对患者手部创面瘢痕生长情况及手指关节活动度及手部整体功能进行评价。采用统计学分析方法,评价两种诊疗模式的治疗效果。结果: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共有80名患者参与试验治疗,其中对照组1(A组)20人,治疗组1(B组)20人,对照组2(C组)20人,治疗组2(D组)20人。研究1中A组患者男11例,女9例,B组患者男13例,女7例,C组患者男8例,女12例,D组患者男10例,女10例,研究1与2中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手部烧伤面积、烧伤总面积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对照组1(A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0.05±1.791)天,治疗组1(B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5.25±1.743)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8,P<0.01)。对照组2(C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30.35±3.265)天,治疗组2(D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22.25±3.35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39,P<0.01)。2.瘢痕生长情况的比较对照组1(A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6.45±1.395)分,治疗组1(B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3.55±1.09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4,P<0.01)。对照组2(C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8.05±1.191)分,治疗组2(D组)患者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为(6.15± 1.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61,P<0.01)。3.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的比较对照组1(A组)患者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分级评分为(2.45±0.510)分,治疗组1(B组)患者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分级评分为(3.30±0.6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9,P<0.01)。对照组2(C组)患者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分级评分为(1.95±0.605)分,治疗组2(D组)患者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分级评分为(3.15±0.74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2,P<0.01)。4.手部整体功能的比较对照组1(A组)与治疗组1(B组),两组患者手部整体功能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59,P=0.014)。对照组2(C组)与治疗组2(D组),两组患者手部整体功能评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3,P=0.041)。结论: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在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诊疗模式。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的应用相较于传统诊疗模式能使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创面瘢痕增生减轻,关节活动度增加,手部整体功能改善,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诊疗模式。
王伟[8](2019)在《现代综合医院烧伤医疗单元建筑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烧伤医疗单元是指包括大型的烧伤研究所、烧伤医疗中心、烧伤专科等医疗场所。主要承担着为患者提供手术、治疗、重症监护、康复护理等服务。我国的烧伤科室建设伴随着烧伤医学的发展,已经有近70年的历程。长期的发展和建设,综合医院内的烧伤医疗单元均存在着规模过小、布局模式不合理、功能房间不全、卫生隔离不严格等问题,所以本文通过研究,进一步梳理、探讨关于烧伤医疗单元建筑空间设计的各种问题。本文围绕着烧伤医疗单元的建筑设计进行研究,结合现代的烧伤医学、社会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现代医疗工艺等基础理论。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烧伤医疗单元,进行环境、空间、使用人群的心理需求与行为特征的走访调研。总结出我国烧伤医疗单元在现阶段的一些典型建筑设计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分析、图解表达等研究方法,对烧伤护理单元的分类、建设位置、规模大小、平面布局模式、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组织、功能房间详图、其他专业设计要求等各方面,系统阐述了烧伤医疗单元的设计基本的原则与方法。并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角度探讨了空间的人性化设计策略与方法。研究注重成果的可实践性,将设计理论与相关案例紧密结合,并对典型案例进行利详细分析研究。希望对医院建筑的研究者、设计者、建设者都能有益的帮助。
王慧,范卢明,程雨虹,孟美芬,刘文军,刘丽红[9](2019)在《基于知识转化模式构建的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管理方案》文中提出目的构建成人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管理方案。方法采用知识到行动(KTA)理论框架,检索OVID JBI、Cochranel Library、EBSCO循证护理学数据库、PubMed、EMbase、FEBM临床决策循证数据库、CNKI、万方、CBM等数据库中手功能康复相关临床实践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综述,按步骤进行文献筛选、评价、证据提取、阻碍因素评估,修订成手功能康复管理方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构建的管理方案包括手功能康复干预方案及实施流程。结论以KTA框架构建的方案对烧伤手功能康复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王慧[10](2019)在《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的研究》文中认为[目 的]1.探讨影响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2.构建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3.评估方案实施的阻碍/促进因素,转化阻碍因素,促进理论方案转化为临床实践。4.评价知识转化效果,即通过临床对照研究,评价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 法]本研究共分为三部分,各部分具体研究方法如下:第一部分: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相关影响因素研究1.文献回顾 系统回顾国内外烧伤患者功能康复相关文献,归纳出影响手部烧伤患者手功能康复的相关因素。2.访谈法 结合文献回顾分析出的影响因素罗列访谈提纲,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访谈烧伤科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及住院烧伤患者,整理分析出影响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的主要因素,为方案构建提供依据。第二部分: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以KTA模型为理论框架,参照其提倡的步骤,根据前期研究分析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知识检索、知识综合,初步形成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通过轮回咨询烧伤方面的医疗、护理及康复专家确定初步理论方案与实践之间的差距,评估方案实施的阻碍/促进因素,转化阻碍因素,整理专家意见,修改、调整、完善方案,形成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终稿。第三部分: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评价采用类实验研究法,选取某烧伤研究所2018年1月~5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住院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2018年6月~10月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住院患者为干预组,采用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进行干预。从手部烧伤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疼痛程度、综合健康状况、康复知识知晓情况等方面初步检验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χ2检验以及非参数秩和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a=0.05。[结 果]1.通过文献回顾归纳出影响手部烧伤患者手功能康复的因素包括:①疾病相关因素:烧伤深度、烧伤总面积、烧伤严重程度、是否手术、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疼痛、创面出血破溃等。②康复治疗相关因素:康复训练介入时机、训练强度、支具的制作与佩戴、康复知识宣教、是否监督患者规律训练等。③心理-社会因素:康复知识、经济状况、心理接受能力、家庭及社会支持力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等。2.通过半结构式访谈分析出手功能康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选择可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四大板块:手功能管理、疼痛管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手功能管理问题包括医护人员对康复重视度不够,患者对康复的认知不足或不正确,缺乏全程康复理念;康复治疗师主要遵医嘱进行康复治疗,康复评估主动性不足;科室没有建立专业化康复评估体系,多凭经验评估;缺乏统一的康复干预方案和操作流程;康复护士缺乏;日常康复训练监督力度不足;部分患者担心创面出血而拒绝早期康复训练。疼痛管理问题包括医务人员疼痛管理意识淡薄;疼痛评估不足;缺乏规范的药物镇痛方案和非药物镇痛方案;患者不接受镇痛药的副作用。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自卑、恐惧等;缺乏专业心理干预。健康宣教问题包括宣教形式单一,以口头宣教为主;缺乏统一的康复宣教方案和宣教流程。3.构建了科学、规范、可操作的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并制定了实施流程。4.分析了方案实施的阻碍/促进因素,转化了大部分阻碍因素,将以证据为依据的方案本土化。5.比较干预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干预效果,两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在日常生活能力、疼痛程度、手功能恢复、综合健康状况、康复知识的知晓情况方面均有显着改善,干预组在缓解烧伤背景痛、改善手功能及综合健康状况、强化患者康复知识的知晓情况方面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 论]1.采用KTA模型构建的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促进了高质量的康复护理知识转化为临床实践。2.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规范了目前实施的手功能康复护理实践,推动了最佳证据转化为实践,提高了康复护理实践水平。3.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缓解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综合健康状况和手功能等。同时,丰富患者的康复知识,培养患者正确的康复认知,加强医务人员对康复的重视。
二、烧伤患者的功能康复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烧伤患者的功能康复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2)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节功能障碍的分类 |
(一)结构型功能障碍 |
(二)瘢痕挛缩型功能障碍 |
(三)肌肉型功能障碍 |
1.肌肉无力型功能障碍: |
2.肌肉挛缩型功能障碍: |
(四)韧带型功能障碍 |
(五)失神经支配型功能障碍 |
二、关节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
三、关节功能障碍相关的诊断及康复评定 |
(一)了解病史 |
(二)肢体围度测量 |
(三)关节活动度评定 |
(四)肌肉力量评定 |
(五)手功能评定 |
(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
(七)评定中的注意事项 |
四、烧伤后不同时期的关节功能康复治疗重点 |
(一)入院及重症监护期 |
(二)创面修复期 |
(三)后期康复阶段 |
五、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及康复治疗措施 |
(一)健康宣教 |
(二)合理的体位摆放 |
(三)运动训练 |
1.关节活动度训练: |
2.牵伸训练: |
3.主动助力运动训练: |
4.主动运动训练: |
5.抗阻训练: |
6.水中运动训练: |
(四)关节松动术 |
(五)矫形器佩戴 |
(六)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
(七)其他物理治疗 |
六、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原则 |
(一)早期干预 |
(二)循序渐进 |
(三)持续治疗 |
(四)多措施联合 |
(五)患者的理解与配合 |
(4)我国烧伤康复的治疗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流行病学 |
1.1 人群分布 |
1.2 时间分布 |
1.3 地点分布 |
1.4 烧伤的主要人体部位 |
2 康复治疗 |
2.1康复治疗的难点 |
2.2康复治疗的形式 |
2.2.1烧伤早期 |
2.2.2烧伤治疗期间 |
2.2.3烧伤后期 |
2.3 心理康复和社会康复 |
3 总结 |
(5)基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相关概念 |
1.1.1 烧伤 |
1.1.2 出院 |
1.1.3 出院计划 |
1.1.4 延续性护理 |
1.2 烧伤流行病学 |
1.3 研究现状 |
1.3.1 烧伤护理研究现状 |
1.3.2 出院计划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技术路线图 |
2.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调查 |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研究工具 |
2.2.3 样本量 |
2.2.4 资料收集 |
2.2.5 数据的统计分析 |
2.2.6 质量控制 |
2.3 结果 |
2.3.1 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调查问卷患者和照顾者的一般资料 |
2.3.2 患者和照顾者关于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情况 |
2.3.3 患者和照顾者对其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 |
2.3.4 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2.4 讨论 |
2.4.1 成人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情况 |
2.4.2 成人中度以上烧伤患者和照顾者出院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
2.5 小结 |
3.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构建 |
3.1 成立课题小组 |
3.2 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池的形成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指南分析法 |
3.2.3 头脑风暴法 |
3.3 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条目的构建 |
3.3.1 制定专家咨询问卷 |
3.3.2 专家的遴选 |
3.3.3 专家咨询的实施 |
3.3.4 统计分析 |
3.3.5 质量控制 |
3.3.6 研究结果 |
3.3.7 构建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内容 |
3.3.8 讨论 |
4.总结 |
4.1 结论 |
4.2 本研究的特色 |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4.4 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6)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的研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烧伤患儿的流行病学 |
1.2 烧伤患儿康复研究进展 |
1.3 知信行理论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1.7 操作性定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的研制与检验 |
2.1 问卷研制方法 |
2.2 问卷研制步骤 |
2.3 问卷检验方法 |
2.4 问卷研制结果 |
2.5 问卷检验结果 |
2.6 讨论 |
第三章 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类型 |
3.2 研究对象 |
3.3 研究方法 |
3.4 结果 |
3.5 讨论 |
第四章 结论 |
4.1 本研究的结论 |
4.2 本研究的创新性 |
4.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4.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附录一 《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研制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二 《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研制专家咨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三 知情同意书 |
附录四 《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治疗手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手部烧伤的特点 |
2. 创面愈合机理与瘢痕发生的机制及防治 |
3. 手深度烧伤的后遗症及传统治疗方式 |
4. 构建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4.1 早期应激救治,保护重要脏器 |
4.2 中期积极的创面修复,尽早扩创,进行有效的创面覆盖 |
4.3 后期以瘢痕防治为主,在烧伤治疗全过程落实功能康复治疗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1 |
1.1 对象 |
1.2 治疗方法 |
2. 研究2 |
2.1 对象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3.1 创面愈合时间 |
3.2 瘢痕外观评估 |
3.3 手指关节总主动活动度 |
3.4 手部整体功能评定 |
4. 随访内容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一般资料 |
6.2 试验结果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手部深度烧伤创面处理的选择及手术时机 |
2. 物理因子治疗的机理 |
2.1 远红外照射治疗 |
2.2 中药浸浴 |
3. 中医按摩疗法 |
4. 心理干预疏导 |
5. 加压治疗 |
6. 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手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
7. 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的意义 |
8. 问题与展望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现代综合医院烧伤医疗单元建筑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和基础 |
1.1.0 .背景 |
1.1.1 .国外烧伤医疗单元的发展状况 |
1.1.2 .国内烧伤医疗单元的发展状况 |
1.1.3 .烧伤医疗单元专科专属医治空间研究的重要性及迫切性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相关意义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3.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烧伤医疗单元概述 |
2.1 .烧伤医学 |
2.1.1 .烧伤医学概念说明 |
2.1.2 .烧伤病人的分类 |
2.1.3 .烧伤患者心理 |
2.1.4 .烧伤患者的特点及治疗难点 |
2.1.5 .烧伤患者的护理 |
2.2 .烧伤医疗单元 |
2.2.1 .烧伤医疗机构的特殊要求 |
2.2.2 .烧伤治疗单元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2.2.3 .我国烧伤科室现状 |
2.2.4 .我国烧伤科室建筑空间问题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烧伤医疗单元的功能布局研究 |
3.1 .概述 |
3.1.1 .烧伤医疗单元的分类 |
3.1.2 .烧伤医疗单元的设计的相关规范 |
3.1.3 .烧伤医疗单元设计的基本原则 |
3.2 .外部环境要求及选址 |
3.2.1 .烧伤理疗单元的外部环境特点 |
3.2.2 .烧伤医疗单元的位置 |
3.3 .空间构成、规模及特点 |
3.3.1 .烧伤医疗单元的规模 |
3.3.2 .烧伤医疗单元的空间分区 |
3.4 .烧伤医疗单元的组合形式 |
3.4.1 .单廊式烧伤医疗单元 |
3.4.2 .复廊式烧伤医疗单元 |
3.4.3 .三廊式烧伤医疗单元 |
3.4.4 .中心式烧伤医疗单元 |
3.4.5 .混合式烧伤医疗单元 |
3.5 .烧伤治疗单元的流线组织形式 |
3.5.1 .人流流线组织(包括医护人员、病患及其他流线) |
3.5.2 .物品流线组织(包括洁净、污染物品流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烧伤医疗单元的功能房间研究 |
4.1 .功能房间设计要点 |
4.1.1 .`病人治疗区 |
4.1.2 .辅助治疗区 |
4.1.3 .医护办公区 |
4.2 .人性化环境设计 |
4.2.1 .人性化理念的提出 |
4.2.2 .人群行为和使用要求 |
4.2.3 .功能空间的人性化设计 |
4.2.4 .烧伤患者的社会服务与特殊教育空间设计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相关烧伤医疗单元工程实际案例分析 |
5.1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大楼改造工程(烧伤专科楼改造) |
5.1.1 .概况介绍 |
5.1.2 .空间和流线分析 |
5.1.3 .手术室改造 |
5.1.4 .病房改造 |
5.1.5 .BICU改造 |
5.1.6 .总结 |
5.2 .长海医院烧伤科(新建大型烧伤医疗中心) |
5.2.1 .烧创伤中心位置与规模 |
5.2.2 .烧创伤中心位置与规模 |
5.2.3 .空间和流线分析 |
5.2.4 .人性化设计 |
5.2.5 .总结 |
5.3 .上海电力医院烧伤科(新建小型烧伤科) |
5.3.1 .医院概况 |
5.3.2 .烧伤科位置与规模 |
5.3.3 .空间和流线分析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烧伤医疗单元的其他专业要求 |
给水排水 |
暖通设计 |
电气设计 |
医用气体设计 |
附录二:烧伤医疗单元内部特殊设备 |
附录三:图表目录 |
附录四: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9)基于知识转化模式构建的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管理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知识合成 |
1.1.1 组建手部烧伤患者手功能康复知识转化小组 |
1.1.2 知识检索 |
1.1.3 知识整合 |
1.2 知识应用 |
1.2.1 将知识引入具体临床情景 |
1.2.2 评估阻碍因素 |
1.2.3 形成最终方案 |
2 结果 |
2.1 纳入证据 |
2.2 专家积极系数 |
2.3 专家权威程度 |
2.4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2.5 阻碍/促进因素评估 |
2.6 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管理方案 |
3 讨论 |
(10)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的构建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评价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烧伤患者的功能康复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 [1]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特重度烧伤患者肢体体位摆放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卢迎,周琴,王立娜,何亭,赵海洋,曹效亲. 中华烧伤杂志, 2021(11)
- [2]烧伤后关节功能障碍的预防与康复治疗专家共识(2021版)[J]. 谢卫国,茹天峰.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2021(04)
- [3]手持续被动运动系统联合功能训练与压力手套治疗手背部烧伤后早期瘢痕挛缩的效果[J]. 赵海洋,韩军涛,刘佳琦,王洪涛,周琴,朱婵,卢迎,胡大海. 中华烧伤杂志, 2021(04)
- [4]我国烧伤康复的治疗现状[J]. 闫中东. 医学信息, 2020(12)
- [5]基于延续性护理需求的成人中度及以上烧伤患者出院计划的构建[D]. 吕静. 湖州师范学院, 2020(12)
- [6]烧伤患儿主要照顾者康复照护知信行问卷的研制及应用[D]. 朱飘飘. 暨南大学, 2020(03)
- [7]中西医结合一体化诊疗模式治疗手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D]. 韩心怡.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现代综合医院烧伤医疗单元建筑设计研究[D]. 王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9]基于知识转化模式构建的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管理方案[J]. 王慧,范卢明,程雨虹,孟美芬,刘文军,刘丽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9(05)
- [10]手部烧伤患者住院期间手功能康复护理方案的研究[D]. 王慧. 昆明医科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