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湖北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主要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黄敏[1](2021)在《湖北省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湖北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是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湖北省农业产业发展与先进省份的差距较大,城乡二元结构仍未根本解除。基于湖北省62个县域单元的数据资料,分析湖北省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首先,在总结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先后构建了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分别对湖北各县域单元的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及其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测度,并利用Geo Da空间自相关对湖北两化协调发展度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检验,在Arc GIS空间可视化的基础上,探讨了两化协调发展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异质性特征。然后,基于2017年的县域数据,采用全局回归模型(OLS、逐步回归)和局部回归模型(GWR)分析了影响两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的因素。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湖北省县域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协调发展。本文的研究结果如下:(1)整体发展水平提升,区域间的差距拉大。2006—2017年,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水平整体提升,其中各县市城镇化水平增长速度普遍快于农业产业化。两化协调发展水平整体呈上升的发展态势,到2017年,两化处于协调发展状态的县市增加至26个,处于失调状态的县市下降至36个。(2)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城镇化及其协调发展水平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即湖北中部高、东西低,其中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鄂中北以及洪湖等地;城镇化高值区分布在武汉、宜昌和襄阳三大中心城市周边;两化协调发展度的空间格局更加接近于城镇化,高值区分布在三大中心城市周边。(3)湖北县域两化协调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各个县市两化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明显“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的特征,显着“高高”聚集的县市主要分布在荆门及其周边地区,“低低”集聚特征较显着的县市主要位于鄂西南的恩施州。(4)六大解释变量按回归系数绝对值由大到小排列为:人均GDP、二三产业产值占比、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例、人均农产品产量、城镇化率、农机化投入,其中二三产业产值占比的回归系数为负值。GWR回归结果表明,同一影响因素对湖北两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在程度强弱上存在空间异质性。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城镇化发展、农业产业发展、政府宏观调控三大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湖北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城乡协调。
李婉芊[2](2020)在《基于治理理论的湖北农村生态治理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九届四中全会我国提出了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实现现代化治理的重要战略。在我国治理现代化体系中,生态治理现代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生态治理现代化。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补齐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总抓手。乡村振兴的基本要求是生态振兴,而生态振兴需要对农村生态进行治理。如何推进农村生态治理、提高生态治理的效能,助力乡村振兴,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基于治理理论,立足于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的现实,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理论联系实际,对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的历史、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优化农村生态治理的对策,以期为提高农村生态治理能力、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益借鉴。首先,本文在梳理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治理、生态治理现代化理论,提出良好的农村生态治理应该具备三方面的特征,为本文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其次,本文对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现状及问题进行了研究。湖北农村生态治理是在国家生态治理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梳理其历史发展脉络对分析当前农村生态治理及问题具有基础意义。湖北农村生态治理取得良好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矛盾、政府生态治理成效较低、政府环境治理监管能力较弱、生态环保责任意识不够,生态治理观念滞后。最后,本文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基于治理理论,并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依据良好农村生态治理的三个基本要求,提出了在乡村规划引领、管理机制、制度保障、治理主体、治理理念等方面优化农村生态治理的对策建议。
周国新[3](2020)在《创新发展理念下湖北体育彩票运营管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树立并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是发展生产力的源泉,是发展所需的重要驱动力,就彩票业来讲,完善和改进创新体育彩票的运营管理机制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和支撑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质量健康增长的重要动力和杠杆。当下,湖北省正逐步处于由“体育大省”向“体育强省”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历史进程,湖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筹集的公益金在湖北省完善体育基础设施、实现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为国培养优秀运动员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中提供重要的资金援助和保障,因此,在创新发展理念下完善湖北体彩的运营管理机制、增加公益金筹集的总额是进一步实现湖北省建设体育强省的重要目标和路径。社会大背景的催化(2011年中央确定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时间表)以及规范化的需求使在国家统一规制下的彩票业面临着体制的改革和机制的创新。本文以湖北省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湖北彩票业市场调研和深度理论探索研究,基于近年来湖北体彩详实的历时性数据,应用调查法、文献综述法等研究方法,借助经济学ISCP传导模型,首先对我国体育彩票的管理规制(I),分析其立法、执法、监督、发行结构和由财政部审定批准的确定国家联网和省属发行五大类型产品(高频、乐透、竞彩、传统足球和即开)及玩法结构的制度规定;其次,从发行和销售结构(S)上看,我国彩票的管理结构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财政部统一管理,指定民政部下辖的中国福利彩票发行中心和国家体育总局下辖的中国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两大发行机构负责全国彩票发行和组织销售工作,省市彩票中心具体负责营销和管理所形成的福利彩票和体育彩票双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再次,相对一致的制度结构、对彩票游戏玩法产品集的相对刚性规制,决定了双寡头垄断下的竞争只能是通过提升省域彩票管理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并将核心竞争力转化为省域管理中心的竞争策略集(C),以新的发展理念构建体彩中心新运营管理机制,新的运营管理机制又进一步转化为开发新的细分市场的产品组合、针对不同产品组合开拓新形式的销售渠道、针对不同细分市场运用新的价格和促销机制等新的竞争市场营销行为集(新的4P组合),新的竞争行为进而形成新的竞争格局;最后,结合湖北省2016-2018年转型发展历程的历时性数据和营销策略,从管理科学理论综合分析得出由省域管理中心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新的运营管理机制进而形成的新竞争格局是获取持续竞争优势(P)的关键之所在。2019年国家对原有彩票发行机构过度强调发行效率的发行机制进行调整,对彩票的社会责任地位进一步提升,中国体育彩票管理中心从发行主体责任上开始进行责任彩票建设,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论文针对新规制条件下对湖北省体育彩票运营管理机制创新发展提出了以下建议:创新“以彩民为中心”的营销管理策略、树立市场意识,完善基础设施、完善品牌发展策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等四个方面,以扩大湖北体彩在湖北区域市场占有率,为建设体育强省打下夯实的经济基础,同时致力打造湖北“责任体彩”的市场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文章的研究创新点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是对研究内容和视角的多元化和创新,过去对于彩票的运营管理研究主要是集中在对竞争因素的分析之中,本研究主要是针对彩票管理中心的运营管理机制进行分析,打破过去彩票管理研究的“黑箱”现象;二是研究方法的创新,本研究运用产业组织等相关理论对彩票寡头市场垄断和竞争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对企业绩效背后的成因进行分析使本研究更具针对性和说服力;三是软科学新理论的引入,本研究将引入核心竞争力、利益相关者相关软科学研究成果进行规范分析。
田野[4](2020)在《驻马店“75·8”洪水救灾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频繁发生各类灾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灾、抗灾、救灾经验。1975年8月驻马店地区发生了历史罕见的洪水灾害,台风带来的极端降雨天气以及水库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引发了严重的水库垮坝事故,境内1座大型水库-板桥水库、1座中型水库-竹沟水库和24座小型水库相继垮坝。洪水在驻马店地区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两万多人死亡,几百万人围困于洪水之中并遭受疾病的侵袭,工农业、基础设施领域经济损失极为严重。灾害发生后,在中央、省、地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自上而下迅速成立了救灾指挥机构,专门负责不同阶段的救灾工作。同时,制定了明确的灾情分类标准,以农业损失、房屋倒塌情况为依据,将受灾情况具体分为毁灭性灾害、特重灾、重灾、轻灾四种类型。救灾是一项整体性工作,但在不同阶段,工作重心有着明显的不同。驻马店地区“75·8”洪水救灾工作总体分为以处理险情为主、以临灾救助为主、以恢复生产为主三个阶段。在处理险情阶段,通过疏堵结合的方式,解决了驻马店地区严重的洪水形势。在临灾救助阶段,集中力量解救被洪水围困的受灾群众,投放生活物资,并建立临时住所。在恢复生产阶段,通过农业复产复种以及发展副业,来推动生产救灾。驻马店“75·8”洪水救灾工作有着明确的形式及特点。物质救灾、医疗救治、号召动员、灾后重建是此次救灾工作的四种主要形式。物质救灾包括发放救灾粮、救灾衣物、救灾款;医疗救治包括派驻专业医疗队伍、发动乡村赤脚医生、拨发医药器具、开展卫生防疫工作;灾后重建则包括复建农田基础设施、修复受损水库及河流堤坝、重建房屋。同时,通过表彰先进模范,树立救灾典型、开展“四大讲”“五大讲”、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思想理论学习的方式对受灾群众进行号召动员,实施精神救灾。此次救灾工作的开展有着突出的特点。救灾部署带有着鲜明的计划经济特征,同时,大规模的群众动员也是非常普遍的现象。驻马店地区“75·8”洪水救灾工作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灾后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恢复与发展,社会秩序处于稳定状态,受灾地区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得到增强。同时,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救灾工作有着泛政治化的倾向,救灾过程中出现了违犯财经纪律的问题,另外,在救灾信息的传递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此次救灾也给我们带来了重要的启示。党的领导是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救灾工作的基本遵循,救灾工作也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加强管理与监督是提高救灾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同时,救灾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信息也必须做到公开透明。
张丽[5](2020)在《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科研团队的案例》文中研究表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创新实力的水平上,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决定这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地位、综合国力。高校作为除政府、企业以外最具人才实力、科研实力的知识库,日益成为科研产出的主力军,因此,国家利用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在高校建立一批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成为发展趋势。本研究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科研团队,分析该科研团队学术生产力高产的相关因素。本研究主要运用扎根理论和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华中科技大学机械与工程学院的段正澄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展开案例调查,使用质性研究方法编码得出该团队取得众多科研成果的成功之处,重点分析科研团队与其学术生产力的关系。通过NVIVO软件对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相关材料分析发现:科研团队的环境因素对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影响最大,占比为37.21%,其中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国家、学校和团队内部三个方面;科研团队自身的创新能力是科研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基础,其与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关系为25.39%,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不仅有科研实力雄厚的带头人,团队成员之间技能互补、学科之间的交叉合作也是其科研创新的关键;优秀的领导人特质与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关系为24.49%,该团队较为明显的特征是作为团队领导人的段正澄院士具有许多优秀的特质,段正澄院士坚持、耐得住寂寞的精神和团结团队、重视实践的品质,使得他的个人魅力和超凡品质深深吸引团队成员和同行;团队共同的心理契约与团队学术生产力关系占比为16.9%,该团队目标统一、责任感统一的共同心理契约为其学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信念支持。基于研究材料,本研究认为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的关系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良好的科研环境是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学术生产力的“温室”;第二,团队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为团队学术生产力发展提供本质保障;第三,团队领导人的优秀特质促进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发展;第四,团队共同的心理契约为学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了更好地促进高校科研团队的发展,本研究尝试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为科研团队塑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第二,提升团队成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第三,健全团队领导机制;第四,建立团队的共同心理契约。
周璐[6](2019)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企业通过跨区域投资将部分生产转移至欠发达地区,这种经济现象被称为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可有效调整经济结构,促使产业升级。目前,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三次大的产业转移浪潮,日本、韩国、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也紧紧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黄金机遇实现了由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的转变。近年来产业转移的热潮已逐渐蔓延至内陆地区,湖北成为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强有力竞争者。依靠着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湖北建设了多个产业转移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此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问题。只有集中精力解决这些问题,湖北省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产业转移的首要选择。本文从现有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入手,在第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从产业转移的成因及影响、产业转移承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方面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产业转移的相关研究成果。第二部分介绍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第三部分结合湖北省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阐述了湖北省在产业转移中出现的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环境污染防治不够、投资环境欠佳等实际问题。第四部分从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两方面分析了影响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因素。第五部分介绍了国内外典型国家与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为湖北省提供些许参考。第六部分根据前文分析结果,结合湖北省产业转移承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提升产业综合配套能力;提高招商水平,加大招商力度;加强各项监管,防范潜在风险;优化投资环境,凸显湖北优势;企业重视、积极行动等应对策略。最后进行小结,并提出研究展望。
张少华[7](2019)在《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湖北广电以“立足湖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以新网络、新平台、新媒体、新业务”为目标,展示了湖北打造省级广播电视航母,在全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中占据领先地位的决心。然而,随着新媒体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用户正向新媒体渠道转移,加之其它地方广播电视产业的有力竞争,湖北广播电视产业正面临着行业变革和同行业竞争的双重挑战。因此,促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是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化挑战为发展机遇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总结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新公共管理理论、产业融合理论及产业竞争力理论首先对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外部同行业竞争、内部的发展差距、产业政策的推动和技术发展的支持是推动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接着介绍了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在新媒体集团建设、融媒体平台打造等方面的融合发展实践;其次以竞争力理论和已有的相关研究为依据,构建了评价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的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进行了测评,在此基础上并结合媒体融合发展能力较强省份的发展实践,得出了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提、基础、保障和关键条件,通过与其它17省、市的横向对比得出了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偏低的结论,根据测评结果和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现状指出管理体制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行业知名主持人奇缺;内容生产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融媒体平台影响较小,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及盈利模式单一,全媒体产业链尚未形成等是制约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因素。媒体融合发展是新媒体时代广电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湖北广电应顺势而为,文章最后提出完善媒体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优化媒体融合发展的人才体系、树立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思维、打造引领媒体融合发展的行业平台是促进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广电产业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率的可行路径。
王向前[8](2019)在《抗战后期松滋县财政研究(1942-1945)》文中认为财政乃庶政之母,财政在国家政治、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国家处于危亡的时候,由于开支的增多,财政问题尤其严峻。抗战后期松滋县财政在战争背景下运行的,而且有其运行的制度环境。松滋县境临近敌人占领区,曾经几次遭受到敌军的侵扰。虽然敌寇每次侵占时间不长,但是松滋县社会经济仍遭到重创,县财政结构发生变化。1941年之后国民政府把全国财政分为国家与自治两大系统,把省财政划归中央管理,县市财政为自治财政系统。松滋县财政独立地位得到确立,县财政开始统收统支。抗战后期,松滋县财政收入数额逐年提高,收入结构最初依赖国税分拨收入,特别是田赋分拨收入。受到田赋征实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国税分拨收入占县财政的比重不断下降,到1945年逐渐形成以自治税捐为主的财政收入结构。与其他省份不同的是,湖北省松滋县自治税捐中,“非法定的”自治商捐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自治商捐是湖北省政府通过的,没有取得中央政府承认的县税捐种类,战后被迫裁撤。县经费的匮乏,而县事务却在不断增加,使得松滋县行政机构扩大和乡镇保办公费用增加。因为物价剧涨,公务员除薪额以外非有大量的生活补贴,不能维持生活,导致行政费支出数的庞大,行政费所占的百分比愈益加大。教育经费、保育救济支出、经济建设及卫生医疗支出均稍有增加,但历年物价剧涨,此种经费支出的增加,大多是表面上的。抗战后期松滋县财政支出形成高比例的政务费支出,稳健的教育投入与低水平的经济建设投入的特点。从松滋县施政方针中,可以看出受战事影响内迁后松滋县政府能完整地行使其职权,履行其职责。在民政、财务行政、教育、保警、建设以及社会等其他方面都取得一定的成效。这都是在县财政的支持下进行的,体现了县财政对县政权的支持。另一方面,松滋县财政在抗战后期也出现一些问题,县财政不得不面对县收入来源单一、县支出结构畸形与县财务行政僵化等困境。
石逸飞[9](2019)在《基于现代产业体系的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悄然转变,正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对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言,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显得尤为重要,主导产业既关系到区域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也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湖北省作为中部地区经济较发达的省份,正在顺应现代经济的发展趋势构建以现代农业、现代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如何选择出合适的主导产业将成为关键。本文从现代产业体系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湖北省的产业结构,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湖北省三次产业进行主导产业选择,并给出具体的主导产业及推动其发展的对策建议。本文总共分为6章,讨论现代产业体系视角下如何对湖北省主导产业进行选择。第1章针对所要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进行说明,并就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同时对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研究的创新点进行阐释。第2章对现代产业体系和区域主导产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分别做界定和梳理,接着分析现代产业体系下主导产业的演化规律。第3章从经济概况、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三方面分析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并指出问题。第4章首先根据相关基准建立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然后针对湖北省第一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分别构建对比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熵权法的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第5章运用建立的方法模型对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进行实证分析,并得出相应结论。第6章就如何推动湖北省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和做优提出了6条对策建议:统筹规划壮大主导产业群、充分利用工业园区发展主导产业、以制造业为核心提升主导产业竞争力、以创新驱动促进主导产业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对产业的渗透作用、推进兼并重组提高主导产业集中度,最后针对本文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小结。本文在湖北省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视角下结合实证分析结果认为湖北省三次产业的主导产业分别为:(1)第一产业中,农业主导产业是以北斗应用系统加上粮食、油菜籽、茶叶、花生和柑橘产业形成的北斗现代农业;畜牧业主导产业是以电子商务加蜜蜂、蛋禽产业及其相关加工服务业形成的电商产业链;渔业主导产业是以出口贸易加淡水小龙虾和河蟹及其相应的加工服务业形成的出口贸易产业链。(2)第二产业主导产业是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大健康”产业群、光电子通信和集成电路产业群、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产业群。(3)第三产业主导产业是互联网金融业、现代物流仓储产业体系、知识技术型服务产业群。
万科[10](2018)在《基于国家战略的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研究 ——以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我国于2015年出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去产能”列为首要任务,要求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其产业发展核心战略目标是“化解低端过剩产能,增加中高端产能”;《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将鄂湘赣三省城市群定位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强调三者协同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为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产业发展核心战略目标是“产业协同发展”;中国制造2025战略强调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创新设计能力,其产业发展核心战略目标是“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和产业技术升级”。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发现,虽然这三大国家战略的产业发展核心目标的侧重点不同,但彼此之间存在较强的逻辑互通之处和目标统一性。其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无疑起到了全局性的核心战略指引作用,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则是为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目标的两个途径,三者的产业发展核心目标都是为了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的新增长点。基于此,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协同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本文建立起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的协同发展机理,据此作为全文研究内容的主体框架。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均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列为重点产业领域的首位,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在新常态下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支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6个主要细分领域之一,新型显示器件是光电子领域的龙头产业和信息产业中电子信息产品的基础支柱之一,其发展速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整个信息产业的发展。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起步时间较晚,目前我国新型显示的装备、零配件和材料领域的基础仍十分薄弱,核心工艺设备被少数国外厂商垄断,关键材料和核心装备方面的薄弱已成为制约我国新型显示产业发展的瓶颈。我国连续15年(2006至2020年)对新型显示产业实行进口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这凸显出我国新型显示产业核心器件和关键技术的缺乏和产业结构升级的紧迫性。鄂湘赣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实施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方位深化改革开放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区域。鄂湘赣三省在产业合作方面既有共同的利益诉求,也存在现实的制约。本文首先梳理比较鄂湘赣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发展战略与优势。在此基础上,运用区位熵法研究分析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产业集聚程度,并运用区域分工指数测算鄂湘赣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协同程度,以此研究三省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基础。在产能质量测度方面,本文首先根据2001—2015年期间鄂湘赣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面板数据,采用生产函数法计算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从而分析得出鄂湘赣各省新型显示产业的产出中资本、劳动要素产出弹性比例,以及产能过剩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使用基于DEA的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法对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能低端化程度进行测算,发现技术水平不足是制约其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关键因素,反映出其“轻技术创新,重规模扩张”的产能低端化发展弊病。在产业链协同发展方面,本文运用里昂惕夫投入产出模型,对新型显示产业的后向、前向关联产业部门分别进行定量化分析,构建新型显示产业的产业链,并得出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的主要关联部门。在运用矩阵F测度鄂湘赣地区产业链主要关联部门间联系度的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30省区市区域间投入产出表的相关数据,运用平均波及步数法测度鄂湘赣3省之间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的关联程度。在技术创新协同发展方面,本文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以技术创新环境支撑能力(E)、技术创新获取能力(G)、技术创新应用能力(A)3个维度为切入点,设计出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EGA协同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分别对鄂湘赣三省新型显示产业的序参量变量E、G、A有序度、EGA评价体系省域内协同创新能力、EGA评价体系省域间协同创新能力进行测评,从而对现阶段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创新能力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分析。综合全文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中国制造2025战略三大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核心目标要求对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发展进行的研究与分析,本文从提升高端产能、提升产业链的协同性和非均衡性、协同创新、建立政府合作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鄂湘赣3省新型显示产业进行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二、2002年湖北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主要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湖北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主要任务(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省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产业化研究综述 |
1.2.2 城镇化研究综述 |
1.2.3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2章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
2.1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相关理论 |
2.1.1 城乡发展理论 |
2.1.2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2.1.3 农业发展理论 |
2.1.4 协同论 |
2.2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辩证关系 |
2.2.1 农业产业化是城镇发展的基本支撑 |
2.2.2 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推动器 |
第3章 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水平测度 |
3.1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3.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1.2 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 |
3.1.3 城镇化评价指标 |
3.2 数据选取与测度方法 |
3.2.1 数据选取 |
3.2.2 TOPSIS熵值法 |
3.3 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水平测度 |
3.3.1 农业产业化水平分析 |
3.3.2 城镇化水平分析 |
第4章 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分析 |
4.1 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4.1.1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1.2 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分析 |
4.2 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相关性研究 |
4.2.1 探索性空间数据模型 |
4.2.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3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5章 湖北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影响因素 |
5.1 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
5.1.1 变量选取 |
5.1.2 模型设定 |
5.2 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
5.2.1 经典计量模型结果分析 |
5.2.2 GWR模型结果分析 |
5.3 基于GWR模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水平时空差异比较显着 |
6.1.2 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水平存在时空差异 |
6.1.3 湖北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较强的空间正相关性 |
6.1.4 湖北两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具有显着的空间异质性 |
6.2 对策建议 |
6.2.1 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 |
6.2.2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
6.2.3 政府实施宏观调控,促进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
6.3 不足与展望 |
6.3.1 研究的不足 |
6.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基于治理理论的湖北农村生态治理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3.4 创新点 |
第2章 核心概念与相关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乡村振兴 |
2.1.2 生态治理 |
2.1.3 农村生态治理 |
2.2 理论基础 |
2.2.1 治理理论 |
2.2.2 治理现代化 |
2.2.3 生态治理现代化 |
第3章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现状 |
3.1 湖北省农村生态治理发展历程 |
3.1.1 探索阶段(1949-1978):探索环境、资源和水利问题 |
3.1.2 开拓阶段(1978-1989):开始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
3.1.3 创新阶段(1989-2002):可持续发展观下的湖北环境保护创新 |
3.1.4 发展阶段(2002-2012):“人与自然和谐”下的湖北农村生态建设 |
3.1.5 深化阶段(2012- ):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下的生态治理阶段 |
3.2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现状及成就 |
3.2.1 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取得成效 |
3.2.2 美丽乡村建设向纵深推进 |
3.2.3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效果明显 |
3.2.4 农村污染治理取得良好成效 |
3.2.5 农村生态进一步恢复 |
第4章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
4.1.1 社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矛盾 |
4.1.2 政府生态治理成效较低 |
4.1.3 政府环境治理监管能力较弱 |
4.1.4 生态环保责任意识不够 |
4.2 湖北农村生态治理问题原因分析 |
4.2.1 社会原因:城乡二元社会结构 |
4.2.2 经济原因:地方经济发展有限 |
4.2.3 政治原因:政府生态治理行为不足 |
4.2.4 科技原因:生态科技供给不足 |
4.2.5 文化原因:环保意识较淡薄 |
第5章 他山之石:国外乡村生态治理经验借鉴 |
5.1 法国、美国、日本、韩国乡村生态治理和生态振兴经验 |
5.1.1 法国:以“生态农业”带动乡村生态发展 |
5.1.2 美国:以“生态农业”带动农村生态保护与发展 |
5.1.3 日本、韩国:东亚新兴国家的乡村生态治理做法与经验 |
5.2 国外农村生态治理经验启示 |
5.2.1 法国生态农业的启示 |
5.2.2 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 |
第6章 基于治理理论的湖北农村生态治理优化对策 |
6.1 加强规划引领 |
6.1.1 坚持政府规划主导地位 |
6.1.2 加强乡村产业振兴规划 |
6.2 完善监管机制 |
6.2.1 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
6.2.2 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
6.2.3 建立政府治理沟通协调机制 |
6.3 构建制度保障体系 |
6.3.1 完善生态治理相关法律法规 |
6.3.2 加大环保资金投入 |
6.3.3 加大生态环保科技投入 |
6.4 形成治理主体多元化 |
6.4.1 推动多主体共同参与格局 |
6.4.2 充分调动多主体参与积极性 |
6.5 加强各治理主体的生态责任意识 |
6.5.1 增强政府生态责任意识 |
6.5.2 增强企业生态责任意识 |
6.5.3 增强公民生态责任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创新发展理念下湖北体育彩票运营管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三)国内外彩票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 |
1.研究方法 |
2.结构安排 |
3.主要内容 |
(五)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二、理论基础 |
(一)产业组织理论 |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 |
(三)4P营销组合理论 |
三、湖北体育彩票市场竞争环境分析..基于ISCP模型 |
(一)制度分析-Institution |
1.行政主管部门 |
2.彩票业行政主管部门 |
(二)市场结构分析-Structure |
1.市场集中度 |
2.产品差异化 |
3.市场壁垒 |
(三)双寡头垄断结构下湖北彩票业竞争行为分析-Conduct |
1.品牌宣传分析 |
2.营销策略分析 |
3.人才队伍分析 |
4.销售网点分析 |
(四)绩效分析-Performance |
四、完善湖北体育彩票运营管理机制创新发展的策略选择 |
(一)创新“以彩民为中心”的营销管理策略 |
1.多元化的产品策略 |
2.完善销售渠道策略 |
3.丰富促销策略 |
4.规范监管管理 |
5.建立救助中心 |
(二)树立市场意识,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
1.树立市场意识 |
2.完善基础服务设施 |
(三)完善品牌发展策略 |
1.以“社区”为宣传渠道,提高宣传效益 |
2.以“体育赛事”为宣传渠道,扩大传播范围 |
(四)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1.联合高校增设彩票课程定向培养专业人才 |
2.完善湖北体彩培训体系 |
3.提升管理层业务水平 |
4.完善绩效制度 |
五、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驻马店“75·8”洪水救灾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1、救灾 |
2、救灾工作 |
3、“75·8”洪水 |
4、驻马店地区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灾荒、救灾的研究 |
2、关于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实践的研究 |
3、关于“75·8”洪水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田野调查法 |
3、案例分析法 |
(五)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重难点 |
2、研究创新点 |
一、“75·8”洪水成因及灾情影响 |
(一)灾害成因 |
1、自然因素:台风导致创世界纪录降雨 |
2、人为因素 |
(二)灾情影响 |
1、人口伤亡严重 |
2、工农业受损 |
3、基础设施瘫痪 |
4、疾病疫情的爆发 |
二、救灾机构的设立及灾情分类 |
(一)救灾机构的设立 |
1、中央、省级救灾机构 |
2、地、县级救灾机构 |
3、社、队救灾机构 |
4、军队救灾机构 |
(二)灾情分类 |
三、救灾工作的三个阶段 |
(一)以处理险情为主的阶段 |
1、疏:扒开阻水工程,加快泄洪速度 |
2、堵:加固河堤库坝,排除潜在险情 |
(二)以临灾救助为主的阶段 |
1、坚持“救人第一”,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 |
2、投放生活物资 |
3、建立临时住所安置灾民 |
(三)以恢复生产为主的阶段 |
1、恢复灾后农业生产 |
2、依托社队集体发展副业 |
四、救灾工作的形式及特点 |
(一)物质救灾 |
1、食品救济 |
2、衣物救济 |
3、发放救灾款 |
4、其它救济 |
(二)医疗救治 |
1、派驻专业医疗队伍 |
2、发动乡村赤脚医生 |
3、拨发医药器具 |
4、开展消毒防疫卫生工作 |
(三)号召动员 |
1、表彰先进模范,树立救灾典型 |
2、开展“四大讲”、“五大讲”鼓舞灾民信心 |
3、组织干部群众开展思想理论学习 |
(四)灾后重建 |
1、复建农田基础设施 |
2、修复受损水库、河流堤坝 |
3、重建房屋 |
(五)救灾工作特点 |
1、大规模的群众动员 |
2、带有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 |
五、救灾工作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
(一)救灾工作成效 |
1、推动了灾区生产生活的恢复与发展 |
2、稳定了灾区社会秩序 |
3、增强了受灾群众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认同 |
(二)救灾工作存在的问题 |
1、救灾工作存在着泛政治化的倾向 |
2、发生了违犯财经纪律的问题 |
3、救灾信息出现一定的偏差 |
六、救灾工作的启示 |
(一)党的领导是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救灾工作的基本遵循 |
(三)救灾工作彰显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
(四)加强管理与监督是提高救灾工作成效的重要举措 |
(五)救灾工作应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科研团队的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科研团队 |
(二) 高校科研团队 |
(三) 学术生产力 |
二、有关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述评 |
(一) 国外关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高校科研团队的研究 |
三、有关学术生产力的研究述评 |
(一) 国外关于学术生产力的研究 |
(二) 国内关于学术生产力的研究 |
四、有关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
第三章 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案例材料的质性分析 |
一、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介绍 |
(一) 团队带头人 |
(二) 团队成员 |
二、研究设计 |
(一) 访谈对象 |
(二) 访谈提纲 |
(三) 具体访谈过程 |
三、扎根理论分析 |
(一) 访谈资料和相关数据的整理与一级编码 |
(二) 访谈资料和相关数据的整理与二级编码 |
(三) 访谈资料和相关数据的整理与三级编码 |
第四章 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与其学术生产力的关系分析 |
一、段正澄院士科研团队相关因素与学术生产力的关系分析 |
二、“科研团队的支持环境”因素分析 |
(一) 国家支持 |
(二) 学校领导重视 |
(三) 团队文化氛围 |
三、“科研团队的创新能力”因素分析 |
(一) 团队带头人科研实力雄厚 |
(二) 团队成员技能互补 |
(三) 学科交叉合作 |
四、“团队领导人特质”因素分析 |
(一) 耐得住寂寞 |
(二) “十年磨一剑” |
(三) 团结团队 |
(四) 重视实践 |
(五) 个人魅力 |
(六) 亲力亲为 |
五、“科研团队的共同心理契约”因素分析 |
(一) 目标统一 |
(二) 责任感统一 |
第五章 结论 |
一、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的关系 |
(一) 良好的科研环境是高校科研团队培养学术生产力的“温室” |
(二) 团队自身科研创新能力为团队学术生产力发展提供本质保障 |
(三) 团队领导人的优秀特质促进团队学术生产力的发展 |
(四) 团队共同的心理契约为学术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内生动力 |
二、关于高校科研团队发展学术生产力的参考建议 |
(一) 为科研团队塑造良好的科研环境 |
(二) 提升团队成员自身科研创新能力 |
(三) 健全团队领导机制 |
(四) 建立团队的共同心理契约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段正澄院士第一次访谈提纲 |
附录2 段正澄院士第二次访谈提纲 |
附录3 段正澄院士第三次访谈提纲 |
附录4 段正澄院士第四次访谈提纲 |
酣录5 段正澄院士第五次访谈提纲 |
附录6 段正澄院士第六次访谈提纲 |
附录7 原湖北孝感九州数控机床厂李启荣、范水勤先生访谈提纲 |
附录8 原湖北孝感九州数控机床厂卜广龙、黄伯清先生访谈提纲 |
附录9 郑州纺织机械厂前任厂长李林江、信息部副主任刘旭先生访谈提纲 |
附录10 编码设置原稿 |
致谢 |
(6)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本文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重难点及创新 |
第2章 产业转移的相关理论 |
2.1 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理论 |
2.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
2.3 雁形产业发展形态论 |
2.4 重合产业论 |
2.5 梯度转移理论 |
第3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3.1.1 产业转移主要形式 |
3.1.2 产业转移层次提升 |
3.1.3 产业转移承接来源 |
3.2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
3.2.2 招商引资力度不够 |
3.2.3 环境污染防治不够 |
3.2.4 投资环境欠佳 |
第4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有利因素 |
4.1.1 自然资源较为丰富 |
4.1.2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
4.2 不利因素 |
4.2.1 国家扶持政策较少 |
4.2.2 各地产业发展不均 |
4.2.3 资源环境压力较大 |
4.2.4 产业园区发展雷同 |
第5章 国内外承接产业转移的经验借鉴 |
5.1 国际部分 |
5.1.1 日本经验 |
5.1.2 韩国经验 |
5.2 国内部分 |
5.2.1 珠三角经验 |
5.2.2 长三角经验 |
第6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应对策略 |
6.1 提升产业综合配套能力 |
6.2 提高招商水平,加大招商力度 |
6.3 加强各项监管,防范潜在风险 |
6.4 优化投资环境,凸显湖北优势 |
6.5 企业重视,积极行动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内容、方法、创新与不足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相关理论基础 |
1.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5.2 产业融合理论 |
1.5.3 产业竞争力理论 |
2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概况 |
2.1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概况 |
2.1.1 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 |
2.1.2 积极加强正向宣传,舆论引导作用显着提升 |
2.1.3 资产规模逐渐增大,经济效益增长显着 |
2.1.4 “8·20”精品工程进展顺利,内容生产能力有所提高 |
2.1.5 惠民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增效显着 |
2.2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动因 |
2.2.1 外部同行业竞争 |
2.2.2 内部发展差距大 |
2.2.3 产业政策的推动 |
2.2.4 技术发展的支持 |
2.3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实践 |
2.3.1 湖北长江广电传媒集团应运而生 |
2.3.2 媒体融合互动“微信第一摇” |
2.3.3 上线“长江云”融媒体发展平台 |
2.3.4 “频道+渠道”的垄上模式 |
3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能力评价 |
3.1 评价指标设计和指标体系 |
3.2 评价程序与评价步骤 |
3.3 测评结果分析与经验总结 |
3.3.1 加强顶层设计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前提 |
3.3.2 提高内容生产能力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 |
3.3.3 强大的传媒集团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保障 |
3.3.4 做强融媒体平台是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 |
4 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制约因素 |
4.1 管理体制滞后,资源配置效率低 |
4.2 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行业知名主持人奇缺 |
4.3 内容生产能力较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
4.4 融媒体平台影响较小,市场主体竞争力较弱 |
4.5 盈利模式单一,全媒体产业链尚未形成 |
5 促进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促进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
5.1.1 改革束缚媒体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 |
5.1.2 健全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的扶持政策 |
5.2 优化融合发展的人才体系 |
5.2.1 校企合作,培养人才 |
5.2.2 制度完善,引进人才 |
5.2.3 政策保障,留住人才 |
5.3 树立融合发展的创新思维 |
5.3.1 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内容生产 |
5.3.2 加强品牌塑造,打造精品栏目 |
5.4 打造引领融合发展的媒体平台 |
5.4.1 做大做强现有融媒体平台、集团 |
5.4.2 积极建设县级融媒体平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抗战后期松滋县财政研究(1942-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所涉问题 |
四、方法和视角 |
五、文章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战时松滋县财政运行环境 |
第一节 松滋县财政的战时背景 |
第二节 新县制下松滋县政权变革 |
第三节 松滋县自治财政的确立 |
第四节 松滋县级预决算制度情形 |
一、县级预算制度及形成 |
二、县级审计、决算的制度 |
第二章 抗战后期松滋县收入规模与结构 |
第一节 松滋县财政收入在湖北省国统区各县收入中地位 |
一、从收入规模来看 |
二、从岁入增长率情况看 |
第二节 松滋县财政收入结构 |
一、松滋县收入科目 |
二、自治税课收入 |
三、国税分拨收入及国税附加收入 |
四、税课以外之收入 |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后期松滋县支出规模与结构 |
第一节 松滋县财政支出规模 |
第二节 松滋县财政支出结构 |
一、政务费支出 |
二、事业费支出 |
三、其余科目支出 |
第三节 松滋县岁出结构特点 |
第四章 松滋县财政治理效果与困境 |
第一节 战时松滋县财政治理成效 |
第二节 战时松滋县财政的困境 |
一、县收入来源单一 |
二、县支出结构畸形 |
三、县财务行政僵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现代产业体系的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文献综述 |
1.2.1 现代产业体系相关研究综述 |
1.2.2 主导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1.2.3 述评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图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现代产业体系概念界定 |
2.1.1 传统产业体系 |
2.1.2 现代产业体系 |
2.2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理论基础 |
2.2.1 主导产业 |
2.2.2 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区别与联系 |
2.2.3 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 |
2.2.4 主导产业选择相关理论 |
2.3 现代产业体系下主导产业演化规律 |
2.3.1 发达国家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经验 |
2.3.2 不同工业化阶段主导产业演化规律 |
2.3.3 现代产业体系和传统产业体系下主导产业的区别 |
第3章 湖北省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
3.1 湖北省经济发展概况 |
3.1.1 湖北省经济总量 |
3.1.2 湖北省产业发展情况 |
3.2 产业结构分析 |
3.2.1 三次产业结构 |
3.2.2 工业产业结构 |
3.3 湖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分析 |
3.4 湖北省主导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4章 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构建 |
4.1 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的方法和模型 |
4.2.1 对比分析法 |
4.2.2 主成分分析法 |
4.2.3 熵权法 |
第5章 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解释和样本数据的说明 |
5.2 湖北省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选择 |
5.2.1 农、林、渔、牧及其服务业综合生产能力 |
5.2.2 农业现代化水平 |
5.2.3 第一产业主导产业 |
5.3 湖北省工业的主导产业选择 |
5.3.1 主成分分析法的适用性检验 |
5.3.2 求解R特征根和主成分 |
5.3.3 综合得分评价 |
5.3.4 工业主导产业 |
5.4 湖北省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选择 |
5.4.1 数据标准化 |
5.4.2 计算信息熵H |
5.4.3 求出熵权并计算综合得分 |
5.4.4 第三产业主导产业 |
第6章 结论和启示 |
6.1 主要结论 |
6.2 推动湖北省主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6.3 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10)基于国家战略的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研究 ——以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重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新型显示产业 |
2.1.2 全要素生产率 |
2.1.3 产业链协同 |
2.1.4 协同创新 |
2.2 基于CiteSpace的文献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
2.2.1 分析数据和工具 |
2.2.2 “产业协同”文献统计分析 |
2.2.3 “产业协同”研究热点分析 |
2.2.4 主要结论 |
2.3 理论基础 |
2.3.1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3.2 产业关联理论 |
2.3.3 协同学理论 |
2.4 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机理 |
2.4.1 三大国家战略产业发展核心目标的统一性 |
2.4.2 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机理 |
第3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的现实基础 |
3.1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互补性 |
3.1.1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 |
3.1.2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 |
3.1.3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 |
3.1.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战略与优势互补性 |
3.2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各省集聚度分析 |
3.2.1 模型选取 |
3.2.2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度 |
3.2.3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度 |
3.2.4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度 |
3.3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度分析 |
3.3.1 模型选取 |
3.3.2 鄂湘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度 |
3.3.3 鄂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度 |
3.3.4 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能质量研究 |
4.1 产能利用率的测算方法 |
4.1.1 生产函数模型的设定 |
4.1.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2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分析 |
4.2.1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 |
4.2.2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 |
4.2.3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 |
4.2.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能利用率比较 |
4.3 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方法 |
4.3.1 DEA方法的理论及摸型 |
4.3.2 Malmquist指数模型 |
4.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4.4.1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
4.4.2 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业链协同研究 |
5.1 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的构建 |
5.1.1 产业关联研究 |
5.1.2 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的构建 |
5.2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联系度分析 |
5.2.1 部门间联系程度的测度方法 |
5.2.2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省内联系度 |
5.2.3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省内联系度 |
5.2.4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省内联系度 |
5.2.5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部门间省际联系度 |
5.3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产业链协同实证分析 |
5.3.1 部门间经济距离的测度方法 |
5.3.2 鄂湘赣地区新型显示产业产业链关联度 |
5.3.3 鄂(上游)湘赣(下游)协同 |
5.3.4 湘(上游)鄂赣(下游)协同 |
5.3.5 赣(上游)鄂湘(下游)协同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的协同创新能力研究 |
6.1 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
6.1.1 基本概念 |
6.1.2 模型的构建 |
6.2 EGA(支撑环境—获取能力—应用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6.2.1 区域产业协同创新的形成机理 |
6.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6.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6.3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省内EGA体系协同创新能力评价 |
6.3.1 湖北新型显示产业省内协同创新能力 |
6.3.2 湖南新型显示产业省内协同创新能力 |
6.3.3 江西新型显示产业省内协同创新能力 |
6.3.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省内协同创新能力比较 |
6.4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省际EGA体系协同创新能力评价 |
6.4.1 鄂湘赣省际E协同创新能力 |
6.4.2 鄂湘赣省际G协同创新能力 |
6.4.3 鄂湘赣省际A协同创新能力 |
6.4.4 鄂湘赣省际EGA协同创新能力比较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高端产能 |
7.2 提升产业链系统的协同度和非平衡态 |
7.3 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与创新资源共享机制 |
7.4 建立政府合作协调机制,推进产业一体化进程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下一步工作方向 |
后记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四、2002年湖北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与主要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省县域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 黄敏. 湖北大学, 2021(02)
- [2]基于治理理论的湖北农村生态治理对策研究[D]. 李婉芊. 湖北工业大学, 2020(12)
- [3]创新发展理念下湖北体育彩票运营管理机制研究[D]. 周国新. 武汉体育学院, 2020(09)
- [4]驻马店“75·8”洪水救灾工作研究[D]. 田野. 武汉大学, 2020(04)
- [5]高校科研团队与学术生产力关系研究 ——基于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科研团队的案例[D]. 张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6]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周璐. 武汉工程大学, 2019(04)
- [7]湖北广播电视产业媒体融合发展研究[D]. 张少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8]抗战后期松滋县财政研究(1942-1945)[D]. 王向前.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基于现代产业体系的湖北省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 石逸飞.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7)
- [10]基于国家战略的区域产能质量、产业链、技术创新协同研究 ——以鄂湘赣新型显示产业为例[D]. 万科. 南昌大学, 2018(12)
标签: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产业转移论文;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