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英汉修辞的比较与翻译

论英汉修辞的比较与翻译

一、浅论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论文文献综述)

赵轶哲[1](2021)在《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文中研究说明学界目前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的共性和殊性,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本文采用“英汉时空性差异观”,基于自建的习语与习语翻译语料库,并从汉英大型平衡语料库与汉英口语语料库中获取真实的习语使用数据,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考察、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探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汉英习语内在组构有何异同?第二,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有何共性与个性?第三,汉英习语变异有何相同与相异之处?根据以上三个问题,本文从“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内生性与外生性”三个维度分别对汉英习语内在组构特征、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以及汉英习语变异展开探讨。主要发现有四:第一,汉英习语组构方式均具非均质性,均可大致分为词组式习语、单句式习语与复句式习语三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汉语偶对式习语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内在组构特征展开探讨。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其英译文与汉译文,揭示汉英对称式习语的本质特征及其个性差异产生的根源。汉语偶对式四字格习语是“汉有英无”的语言现象,在语言表征上无需任何关联词或语法标记,仅凭前后部分块状对称拼接便可理通意合,造就出词组及更复杂的语法单位,这与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密不可分。然而,英语成对式习语与之相去甚远,其成对词、成对短语与成对句分别由两两相对的词、短语以及句子构成,受制于其时间性特质,必须采用外显的连接手段,明示其内在组构关系。第二,对汉英习语超常规语法结构的对比研究,发现主要有三:其一,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超越了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类型,简约而不简单,内部组构关系复杂,可大致分为潜隐与缩合两类。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虽然其内部组构关系也表现出复杂性,然而其数量非常有限且使用频率较低;其二,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在形式与内容之间构成张力,但其内生性可以消解张力,而张力与内生的深层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受制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具有外生性,只能凭借外在形式来消解张力,一旦违反语法结构的要求,其张力就难以消解;其三,汉语的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的强空间性表征具有同质关系,是汉民族强空间性思维的典型表现,昭显出汉语的个性特质;而英语的超常规习语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的语言表征之间具有异质性,其语言形式通常被视为违反语法结构而难以成立。第三,“固定”与“变异”是汉英习语既矛盾又洽和的两大特征。基于汉英口语语料库,对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即替换与嵌入,进行实证性考察。研究发现,汉英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类型中嵌入型变异最多,其次为替换型变异。汉语习语变异在偶对嵌入、逻辑嵌入及临时性替换等方面表现出强空间性,其变异方式不受外在形式的约束,变异之后仍保持以意驭形、语义内生的强空间性特质。而英语习语组构成分的变异,无论是替换变异还是嵌入变异,通常都须借助于外在有形的手段才可得以实现,具有强时间性特质。第四,对汉英习语异序的实证研究发现,汉语仅靠次序的变换便可实现异序,而英语习语偏好由形态句法引发的异序。同时,基于现代汉语语料库(BCC)与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本文聚焦于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现象,旨在揭示其异同及其背后的深层缘由。发现主要有三:首先,在语言使用中,汉英对称式习语虽具固定性,但多数习语也存在异序形式。然后,较之英语对称式习语,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结构更为复杂,其异序形式也更为多样。再者,汉英对称式习语存在差异的根源在于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概而言之,本文针对汉英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分别从汉语习语的块状拼接、空间聚合关系以及内生性和英语习语的勾连延续、时间线性关系以及外生性展开探讨,研究证明了汉语习语的强空间性特质与英语习语的强时间性特质。以上这些研究,对汉英习语研究、英汉对比研究以及词典编撰等方面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袁静[2](2021)在《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国内外学界以往主要关注其具体的句法特征,鲜少揭示其句法特征所隐藏的这两种语言的本质特性差异,更未曾论及这些表象差异背后的内在成因。本文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王文斌2013a,2013b,2019a)为视角,考察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将其分成整句型与短语型,试图以此切入,透视英汉谚语句法结构差异背后所隐藏的根性差异,同时也弥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至今尚未涉足对英汉谚语研究的欠缺。主要发现有三:(1)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反映了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时间性特征与句内动词中心的分布、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显性主谓结构的组合紧密相关;其短语型的时间性特征与连接手段的种类以及主谓结构的省略程度密切关联,各类结构的时间性层级由动词主导。(2)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昭显了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其整句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句内名词的主体地位、对称句段的数目以及显性对言结构的组合关系密切,其短语型的空间性特征与名词短语的数目与对言结构的完整程度具有紧密关系,各类结构的空间性层级由名词主导。(3)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印欧语的时间性编码方式,以谓语动词实现句法结构的时间范畴定位,动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以勾连性与延续性为其主要特征;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源自汉语的空间性编码方式,以名词实现句法结构的空间特征组合,名词编码区分句法结构的不同层次,块状性与离散性是其主要特征。本文在探究英汉谚语句法特征与英汉民族思维取向的彼此联系时,主要以时贤所讨论的英汉时空性差异为视野,兼及洪堡特提出的“内蕴语言形式”观和中西思维模式的相关成果。英语谚语的形合与汉语谚语的意合,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理性与悟性之别;英语谚语的主谓结构与汉语谚语的对言格式,直接对应中西思维的演绎模式与类比模式之异。这两种差异的根因,均在于英民族的强时间性思维和汉民族的强空间性思维之殊,与“内蕴语言形式”观相契合。

张文丽[3](2021)在《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文中提出模糊性是一种不确定性,它以事物的性态或类属的边界是否清晰为判断依据,是人们认识中关于事物类属边界或性质状态方面的不明晰性、亦此亦彼性、非此非彼性。模糊性通常具有边界模糊但中心明晰性、相对及可塑性、双重性三个基本特征。模糊性作为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存在于语言系统的语音、语义、语法等不同层面,其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模糊现象便是语义模糊。语言是文学作品的基本构成要素,语言本身具有的模糊性,必然渗透于文学作品之中。中国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其灿烂文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模糊语言(特别是模糊语义),模糊语言的准确合理运用,能够为读者创造一种隐蔽朦胧、韵致深远的特殊意境。首先,从词义上看,古代诗歌运用大量具有模糊性特征的词汇,以最少的语言塑造使人产生无限想象的意象,表达诗人复杂的情感。从句义上看,汉语作为一种强调意合的语言,句子、短语,以及词语间的组合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高的自由度;汉语中连词以及句子主语的省略等现象十分常见,在客观上也导致了汉语在句义上的模糊现象。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涵义受到文化的影响,而文化又必然通过语言表现出来,古代诗歌包含很多中国传统文化,其文化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也比较明显。再次,为营造艺术氛围和美好意境,古代诗歌经常采用大量修辞手法,导致其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修辞方式取决于语言特性,社会文化因素也常反映在修辞中,而修辞表达中又蕴含了深刻的语言和文化涵义,语言、文化、修辞三者是互相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可以从不同角度、全面地分析和考察汉语的语义模糊特点和规律。虽然模糊语言为人类所共有,但是不同语言受其发展历史、民族特色、地域特征及文化背景等要素影响,彼此之间也存在很多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会给翻译带来很多不确定因素。翻译是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间传递意义的特殊过程,翻译在本质上是一种意义的选择过程,是集作者、译者和读者三要素为一体的有机统一过程,理想的翻译是以最小的意义损失获得最大意义上的对等。从模糊语义学视角来看,翻译就是将源出语文本语义的隐显有机组合,通过必要的语际间隐显转换,在译入语文本实现新的语义隐显组合的过程。由于模糊语义的复杂性,要求译者对翻译实践中的模糊语义进行系统的研究,从理论高度重视不同语言间既共同又各异的模糊性特点,从而在翻译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对具体不同的模糊表达实例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处理方法。语义的模糊性与翻译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翻译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运用模糊语义理论对翻译科学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为翻译实践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翻译学理论构建和方法研究提供参考。鉴于此,本论文以模糊语义学和相关翻译学理论为依据,以中国古代诗歌的典型《唐诗三百首》及其两版韩译本为例,建立汉韩双语对照平行语料库,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汉语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以及修辞层面的语义模糊性及其汉韩翻译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各层面语义模糊性的不同表现形式及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并针对不同层面的语义模糊性,通过汉韩翻译实例探索提出相应的汉韩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最后提出模糊语义视角下的汉韩翻译模式。本论文将模糊理论全面引入汉韩翻译研究,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考察汉韩翻译活动,通过研究形成以下三个主要观点:第一,从本质上来看,翻译活动是利用模糊化整合方式,在两种语言中寻找最佳契合状态的思维运作过程。翻译存在一系列过渡状态,总体上是一个非精确的过程。由于语义模糊性的存在,译者可根据原文本模糊性表达的具体意义对目的语进行调换,从而实现对原文本的“二度创作”。第二,汉韩翻译时,译者要对比分析汉韩两种语言词汇和句子层面、文化层面、修辞层面等多个层面的语义模糊性,以寻求等值表达信息的最佳方法;当目的语中有对应的模糊表达时,模糊语义最高效的翻译方式为模糊对等译法,若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模糊表达,可以灵活采用增删译法、变动句序译法、转换句型译法、调整成分译法、点义译法、批注译法等来处理模糊语义,以使译文语义最大程度接近原文。第三,由于中韩两国的历史渊源以及语言文化的同质性,汉韩模糊语义表达共性大于个性,大部分模糊表达都可以转达到译文中,但也有部分模糊语义在汉韩翻译过程中无法保持其完整性,需要译者结合具体语境,通过补充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等方式,以实现模糊语义的准确传达。

张楚彬[4](2021)在《余华小说前景化语言俄译研究》文中指出余华是中国现当代文坛中最具地位的作家之一,从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创作出多部令中国读者耳熟能详的长篇小说,亦结集出版了优秀的杂文和短篇集。余华的作品中蕴含着他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丰富的社会历练。《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非常受读者欢迎的两部作品,并共同入选了中国“九十年代最有影响力的十部作品”之列。前景化理论作为涵盖语言学与文学研究方法的跨学科理论,被诸多学者看作是文学语言的标志性特征,作者运用各类手法构成前景化,使其作品显示出超乎寻常的风格特点。近年来,前景化理论被广泛运用到阐释翻译活动、分析译文质量的专着与文章中,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角度。作为先锋派和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余华的创作理念深受西方理论的影响,其中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为代表的作品试图突破固有语言规则,凭借荒诞的小说情节、奇特的词语搭配、创新的修辞手法,力求使读者们获得独特的审美感受,其中前景化语言是这两部作品的重要特征,极致地展现了余华的个人写作风格。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下,世界对中国文学空前重视,中国文学作品在海外的译介也愈发广泛。余华在海外拥有大批忠实读者,其作品已被译为四十多种语言。他的小说在俄罗斯也获得多次出版,成为了中国文学走入俄罗斯的典范,但余华小说的俄译本研究目前仍相对稀少。另外,前景化语言研究目前多集中在英汉、汉英文学翻译领域,尚少涉及到俄汉、汉俄文学翻译。本文将以余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的原文及俄罗斯汉学家罗子毅(Р.Г.Шапиро)的译本为研究对象,根据利奇等人对前景化的分类,从词汇偏离、语音偏离、语法偏离、语义偏离、方言偏离、重复、排比、顶针、对比等前景化特征分析小说的原文与译文,并总结出对应、代偿、常规化三种前景化语言俄译策略,有助于从文学性和艺术性角度把握余华作品俄译本的整体质量,同时也为未来更多的中国文学走向俄罗斯提供借鉴。

孙吉娟[5](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罗珍[6](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文中指出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等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交流交往的桥梁,翻译的发展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因而翻译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就汉彝两个民族而言,二者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文化在不断融合,汉彝翻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是可以翻译的,但不可能完全实现其有效转换。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结构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等复杂性情况,语言的转换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限制因素,即可译性限度。而且其限度的大小主要在于译者,只要译者掌握文字能力并积累丰富经验,就可以寻找各种补偿办法进行表达,缩小其限度,不断向完全可译靠近,从而提高译文质量。目前在汉彝翻译界,虽然有不少优秀的翻译作品不断涌现,但译文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换句话说,翻译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者,由于奈达所说的对等并不是“完全等同”而是“基本相似”。所以,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基本相似”为可译性限度中存在的限制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空间,但目前译界很少从这一新的视角去研究可译性限度。基于此,本文将对此做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本文首先以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并以汉语彝译为例,通过其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的差异探讨汉彝翻译的限度问题,并证实汉彝翻译中存在一定的限度问题。其次,在汉彝翻译领域,译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译文质量的不断提高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为了提高汉彝翻译质量,使汉彝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更上一层楼,笔者试图寻求补偿可译性限度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尽可能地向原文靠近,从而进一步促进汉彝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来对汉彝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本文的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可译性的相关问题、汉彝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的第一章,概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和有关可译性限度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的写作做铺垫;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根据汉彝两种语言的特点,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汉彝翻译的限度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汉彝翻译中存在的限度问题,试图提出补偿汉彝翻译限度的手段,从而使源语和目的语尽可能地相似,提高译文质量,使汉彝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和完善,并对汉彝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五部分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结。

袁耀辉[7](2019)在《《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文中指出《通俗常言疏证》是近代一部收集资料丰富的民俗语言珍惜文献,按内容分为四十卷,包括重复记录共计5978条,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研究价值。目前,以《通俗常言疏证》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并不多见,缺乏具体细致的描写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词汇学和民俗语言学的视角对该书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通俗常言疏证》主要通过列书证的方式以考证当时的“通俗常言”,为我们进行成语、俗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格言等熟语以及俗语词研究留下了珍稀的文本。书中还辑录了在我们今天看来熟语性程度不强的结构成分。论文在行文中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分类的方法以及列疏证的研究方法,力图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通俗常言”进行直观具体地解读。民俗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指导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同时参考词汇学、民俗学、词典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现状、选题缘起、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正文部分共计七章。第二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进行概述。第一节主要对该书作者孙锦标生平及学术成就进行介绍。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编纂体例进行介绍。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训释方式进行介绍。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进行分析。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进行阐述。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的关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概貌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从来源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二节主要从内容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三节主要从音节上对《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进行考察。第四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词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俗语词的概念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词义类聚进行分析。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的构词法进行分析。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进行考释。第五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熟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成语进行研究。第三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谚语进行研究。第四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惯用语进行研究。第五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俗语进行研究。第六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歇后语进行研究。第七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格言进行研究。第六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的特殊词语的结构类型进行分析。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辑录特殊词语的语义进行分析。第七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新词新义进行研究。第一节主要对新词进行研究。第二节主要对新义进行研究。第八章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研究价值进行分析。分两节。第一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语言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二节主要对《通俗常言疏证》的文化学价值进行阐述。第九章为结语,主要对论文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阐述。

于思婷[8](2019)在《学术文本的英汉句法对比与长句处理翻译实践报告 ——以《历史修辞》的翻译为例》文中认为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美国着名历史学者J.H.赫克斯特(J.H.Hexter)1967年初次发表于《历史与理论》(History and Theory)杂志、经改写后收录于《国际社会科学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经典文章《历史修辞》(The Rhetoric of History)为翻译语料。文中探讨了后现代主义、历史叙事、历史解释的模式等历史哲学领域的核心问题。文章中包含了大量的长句,信息量大,体现出原作者严谨的逻辑思维和专业的研究态度。鉴于长句结构的复杂,对翻译造成巨大的挑战,因此笔者将其作为本报告的研究重点。在翻译实践报告中,笔者综合分析源文本的语言特征,并针对学术文本的特点和长句翻译这一难点,选择功能对等理论作为指导理论。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笔者探讨了英汉句法差异,采用“顺序法”、“变序法”、“分译法”以及“重组法”四种策略,具体分析如何解决英语长句的翻译问题。同时,笔者对两个版本的源文本重合部分的译文进行对比分析。基于对翻译实践项目和译文对比的实例分析,笔者发现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英汉句法的差异,灵活运用翻译策略,解决学术文本中长句多、信息量大的翻译难题,是提高学术翻译质量的有效方式。本报告旨在通过总结学术文本中长句的翻译策略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学术文本及其长句翻译的研究提供借鉴,从而实现学术交流的目的。

薛雅芹[9](2018)在《纪录片字幕中的修辞格翻译 ——以《地球上的石油》字幕翻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影视作品成为国内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关于字幕翻译的研究日益重要。由于历史文化差异,汉语与英语各自的修辞体系中,既存在相同或相似的修辞现象,也有迥然各异的修辞格。字幕翻译过程中,两种语言修辞格之间的差异要求译者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提高翻译效率与质量。本研究报告以英语纪录片Planet Oil的字幕翻译为研究对象,比较中英文修辞格之间的异同,旨在探究纪录片字幕中修辞格翻译的策略,以指导今后的翻译实践。为获得较好的研究结论,研究报告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第一,文献研究:通过阅读大量有关字幕翻译以及修辞格翻译的文献,了解修辞的定义以及具体分类,并概括现今国内字幕翻译以及修辞格翻译研究的现状,为研究字幕修辞格翻译做好理论铺垫。第二,实例分析:通过分析字幕文本中使用的修辞格,分析总结纪录片字幕中的修辞格翻译所需要的翻译策略。本报告研究分析了词义、结构及音韵三大类修辞格的翻译策略。拟通过以上实例研究表明,翻译时应基于中英不同的修辞体系,在正确传达内容的基础上灵活处理修辞,在不同情况下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在汉英修辞格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且能在译入语中找到与源语完全相同的表达方式,可采取直译的翻译策略。而若译文无法保留原文修辞时,如音韵类修辞格,或辞格相同却找不到对应的表达,此时译者须采取直译意译相结合或意译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准传递原文信息,保证译文美感,真实再现原文风格。

邵军航[10](2007)在《委婉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委婉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语言和言语现象,有关委婉语的论文很多,但委婉语研究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简单重复现象比较严重;其次,许多文章停留在浅层的介绍上,没有做深入细致的研究;第三,参考文献比较单一;第四,对委婉机制的研究很少,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委婉语的研究更少;第五,国内外有关委婉语研究的专着很少;第六,委婉语的定义缺乏科学性,因为许多委婉语的定义区别不开修辞格和语言现象、动态的言语过程和静态的言语结果;另外,委婉语的定义外延过窄。为克服以上缺点,就要对委婉语的各个方面进行较深入的研究。根据委婉语的相关要素,较科学的委婉语的定义是:“委婉语是在特定的语境中,对于使人感到痛苦即敬畏、恐惧、羞耻、不适等各种消极心理反应的事物,信息组织者(说写者)有意地运用语音、语义、语法等手段而形成的对这些事物非直接的语言或言语表达,从而避免使信息组织者本人、信息理解者(听读者)、话语涉及的第三方即信息的潜在理解者感到痛苦。”委婉语产生和心理因素有关。行为的一般的、抽象的原动力是欲望;而趋乐避苦、趋利避害是一切行为的直接的、具体的原动力。委婉语和快乐体验及利益的获得紧密相关:委婉语可以带来快乐和利益,避免痛苦和损害。趋爱避恨是委婉语的真正的、具体的原动力。恨分为对别人的恨和对自己的恨;爱分为对别人的爱和对自己的爱。对别人的恨表现为嫉妒心、报复心;对自己的恨则体现为自卑感、内疚感或罪恶感。对别人的爱体现为同情心和报恩心;对自己的爱则包括求生欲和自尊心。如果我们的言语让信息理解者感到痛苦,就会使其视我们为痛苦的根源而恨我们,然后会报复我们并使我们感到痛苦。作为一个范畴,委婉语有其自身的特点。从总的方面说,委婉语具有类典型性、伴生性、体系性、更新性、时代性、地域性五大特点;从具体方面讲,委婉语在语义上具有排挤性特点、在语用上具有目的的多样性和多重性、可接受性及语境依赖性。(1)委婉语的类典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婉指对象、存在状态上。在婉指事物中,那些被认为是禁忌的事物是委婉语产生的主要根源,所以,替代禁忌语的委婉语就具有典型性。委婉语的存在状态指委婉语存在的形式和委婉语的规约化程度。从委婉语的构成手段来看,委婉语的语义构成手段比较典型,这类委婉语的数量大;而语音手段和语法手段所构成的委婉语在数量上相对较少,在整个委婉语范畴中处于边缘地位。委婉语的规约化程度是在使用过程中委婉语被语言社团成员接受的程度。在规约化程度处于中等即委婉语刚从言语事实变为语言事实的时候,委婉语的典型性表现得最充分。(2)委婉语的伴生性特点是指委婉语是伴随直陈语的,先有直陈语,后有委婉语。直陈语多涉及概念意义,而委婉语则是在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语用修辞意义。(3)委婉语的体系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一个婉指对象的相临或相近的事物也是婉指事物,它们构成一个大的体系,其对应的委婉语也构成一个体系;其次,一个婉指对象会有许多不同的方面,那么这些方面在被指称时均需要委婉表达,产生的委婉语构成一个小体系;第三,指称同一个婉指对象或某一婉指方面的许多委婉语构成一个体系。(4)委婉语的更新特点是指婉指对象不变而旧的委婉语不断被新的委婉语所替代。当一个委婉语被使用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其和婉指对象之间的关系逐渐固定下来,人们对其也就非常地熟悉了,所激起的语义联想与直陈语越来越相似,新的委婉语就会出现。(5)委婉语的时代性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婉指对象的变化所导致的委婉语的时代性特征;二是同一婉指对象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只用于相应时代的委婉语。前者包括原有婉指对象的消失、原需婉指的事物地位提升及人们对其态度的改变、原来不需婉指的事物因地位相对下降而需要委婉表达、新的需要婉指的事物的出现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后者主要是同一婉指对象采用其所处时代的事物来构成委婉语。(6)委婉语的地域性差异体现在词语惯用差异和地域文化差异两个主要方面。在不同的地域,同一种语言中的委婉语因习惯不同而不同。同一语言社团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而地域文化差异也反映在委婉语中。委婉语的地域文化差异又分为两种情况:地域性的婉指对象导致地域性的委婉语;同样的婉指对象在不同地域因文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委婉语。(7)委婉语的排挤性特点源自禁忌语的“污染性”。禁忌语或某一禁忌语义是人们不愿直接提及的事情。委婉语的委婉义会将其它的直陈义排挤掉。受禁忌语或禁忌义的“污染”或拖累,和禁忌语或禁忌义相似的词语或意义会成了婉指的对象,被排挤出正常使用的范畴,要么是改头换面,才能继续被使用。(8)委婉语的语用特点包括委婉语目的的多样性和多重性、委婉语的可接受性和委婉语的语境依赖性。从整个委婉语范畴来看,委婉语的语用目的具有多样性。从每一个具体的委婉语来说,委婉语的目的具有多重性的特点。委婉是委婉语最表层的目的,而表层目的之下还有更深层的目的,或是敬畏,或是羞耻,或是欺骗,或是文雅,等。(9)委婉语是用来替代各种程度的、令人痛苦的直接表达或直陈语的。直接表达或直陈语具有不可接受性,作为其替代形式的委婉语就具有可接受性。委婉语的可接受程度和直陈语的不可接受程度是一致的:直陈语越不可接受,其委婉语的被接受程度就越高。(10)委婉语整体上具有语境的依赖性:委婉性越高,语境依赖性越强。语境一般包括话语产生的物理语境、已产出的话语或语篇、话语参与者的背景知识三个方面。委婉语可以运用语音手段、语义手段、语法手段等构成。语音手段主要是语音畸变形式;语义手段则包括模糊词语、概念隐喻、概念转喻、迂回表达、语义扬升、同义借词、指示语语义变异等;语法手段包括句法和词法两类,前者包括否定、疑问、虚拟等,后者则包括缩短法、掉尾法、首字母缩略法、逆构法等。委婉语涉及婉指对象、功能、构成手段、规约性程度等许多方面,委婉语可以以这些方面作为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常用的委婉语分类标准是规约性标准、婉指对象标准、语义标准、语用功能标准。按照规约性标准,委婉语被分为“规约性委婉语”和“非规约性委婉语”;按照婉指对象标准,委婉语分为“死亡与殡葬”、“疾病与伤残”、“分泌与排泄”、“性爱与生育”、“身体部位”、“犯罪与惩罚”、“职业与境遇”、“战乱与灾祸”、“政治与经济”、“缺点与错误”、“宗教与迷信”等;按照构成手段标准,委婉语分为“语音类委婉语”、“语义类委婉语”和“语法类委婉语”;按照语用功能标准,委婉语分为“利己委婉语”、“利他委婉语”和“泛利委婉语”。四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的意义各不相同:规约性标准分类有助于词典编纂时对委婉语进行选择;婉指对象标准分类则有助于委婉语词典编纂时对内容的编排;而构成手段标准分类有利于发现委婉语的形成机制;功能标准分类则有助于解决委婉语虚伪与否的争论——利己委婉语是自私的,因而是虚伪的。委婉语的委婉机制因构成手段和类型不同而不尽相同。总体而言,委婉语主要是通过使信息理解者在理解委婉语的理性意义时感到模糊而实现其功能的;这种模糊大致又分为美化式、距离式、弱化式三类。委婉语的美化委婉机制主要采用语义扬升手段,将不好的事物说好听一些。这种机制所涉及的婉指对象一般是地位卑微的职业和档次较低的商品或服务。距离委婉机制主要涉及指示语类委婉语。人际关系可通过空间概念进行隐喻性地理解,而指示语是对空间的划分或对时间、人际关系、篇章结构的空间化隐喻。人都有心理领土,而心理领土的特点是对外防备而对内亲近随和。如果一方认为自己不属于对方心理领土中的个体,为表示尊重,他就要拉大和对方的心理距离,以避免冒犯;但如果他认为对方是自己心理领土中的一员,他就会采取缩小心理距离的手段以表示和对方的亲近。因此,通过空间距离手段构成的委婉语的委婉机制就是缩小心里空间距离和拉大心里空间距离。委婉语的弱化机制就是通过使用委婉语,将直陈语给人带来的心理上的痛苦、厌恶、不适等的强度减弱。这种机制所涉及的婉指对象是除卑微职业、档次较低的商品或服务、请求、称呼等之外的其它需委婉表达的事物,所采用的手段是除语义扬升、指示变异之外包括意象替换、迂回陈述、焦点转移、语音变异、省略等的各种手段。委婉语的翻译涉及翻译标准、原则和翻译过程。委婉语的翻译标准有三个:理性信息标准;语体和感情色彩标准;通顺标准。委婉语翻译的原则有四个,即尽量保持委婉色彩,尽量保持语体的等值,尽量保持感情色彩的等值,尽量照顾到委婉手段的等值。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对原文进行透彻地理解,判断原文是不是委婉语,如果是它的语体和感情色彩如何,采取是什么样的委婉手段。其次是语码的转换。在转换过程中根据原文的特点决定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委婉语涉及许多方面。本论文虽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委婉语的定义、产生的动因及使用目的、特点、构成、类型、委婉机制、翻译等几个方面,但因为时间问题,委婉语研究的成果在外语教学、跨文化交际、对词典编纂等方面的应用没有被涵盖在本论文的研究范围。这些构成了委婉语今后研究的重点。

二、浅论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论文提纲范文)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术语界定
    1.3 问题提出
    1.4 研究方法与语料选取
    1.5 研究意义
    1.6 论文结构
2 研究综述
    2.1 汉英习语的对比基础
        2.1.1 汉英习语的界定
        2.1.2 汉英习语的规约性
        2.1.3 汉英习语的字长偏好
        2.1.4 汉英习语的文体差异
    2.2 汉英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1 汉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2.2 英语习语结构的相关研究
    2.3 汉英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1 汉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3.2 英语习语变异的相关研究
    2.4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1 汉英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4.2 英汉习语对比的相关研究
    2.5 小结
3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1 引言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观
    3.3 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3.3.1 块状拼接与勾连延续
        3.3.2 空间聚合关系与时间线性关系
        3.3.3 内生性与外生性
    3.4 小结
4 汉英习语的组构方式
    4.1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1 汉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2 英语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
        4.1.3 汉英习语组构方式的非均质性对比
    4.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1 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2.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英译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1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词组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2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单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2.3.3 从汉语偶对式习语的复句式特征看汉语的强空间性特质
    4.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1 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
        4.3.2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组构方式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3.3 从英语成对式习语的汉译看英语的强时间性特质
    4.4 小结
5 汉英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1 引言
    5.2 汉语超常规习语与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2.1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2.2 汉语四字格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2.3 汉语超常规四字格习语与汉语强空间性表征的同质性
    5.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3.1 英语习语的常规语法结构
        5.3.2 英语习语的超常规语法结构
        5.3.3 英语超常规习语与英语强时间性表征的异质性
    5.4 小结
6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1 引言
    6.2 汉英习语变异现象概观
        6.2.1 汉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2.2 英语习语的变异现象
    6.3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现象
        6.3.1 研究问题
        6.3.2 语料与研究方法
    6.4 从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1 汉英习语组构成分变异的定量考察
        6.4.2 从替换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4.3 从嵌入变异看汉英的时空性差异
    6.5 小结
7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1 引言
    7.2 汉英习语异序现象
    7.3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
        7.3.1 术语界定
        7.3.1.1 对称式习语
        7.3.1.2 对称式习语的异序
        7.3.2 研究问题
        7.3.3 语料与研究对象
    7.4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定量考察
        7.4.1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形式
        7.4.2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的语域分布
        7.4.3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异序程度
        7.4.4 汉英对称式习语的类型对比
        7.4.4.1 汉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4.4.2 英语对称式习语的类型
    7.5 汉英对称式习语异序现象共性与个性溯源
        7.5.1 共性溯源
        7.5.2 个性溯源
    7.6 小结
8 结语
    8.1 主要发现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汉语成语九用词典》与《中华成语大词典》结构对比(节选)
    附录2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缩合型(节选)
    附录3 超常规四字格习语: 潜隐型(节选)

(2)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论文结构
2 文献回顾
    2.1 英汉谚语的句法结构研究概览
        2.1.1 英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2.1.2 汉语谚语的句法结构描写与分类依据
    2.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相关对比研究
        2.2.1 对比语言学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2.2.2 翻译领域的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研究
    2.3 小结
3 理论基础
    3.1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概观
    3.2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依据
    3.3 英汉时空性差异论用于谚语研究的理论假设
4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时空性特征分析
    4.1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与短语型结构的界定
    4.2 英汉谚语的整句型结构对比
        4.2.1 英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4.2.2 汉谚的整句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4.3 英汉谚语短语型结构的对比分析
        4.3.1 英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时间性特征
        4.3.2 汉谚的短语型结构分类及其空间性特征
    4.4 小结
5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特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取向
    5.1 英汉语言的时空性编码方式在谚语句法结构上的体现
        5.1.1 英谚中时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5.1.2 汉谚中空间为主导的编码方式
    5.2 英汉谚语句法结构的异质性与英汉民族的时空性思维差异
        5.2.1 从英汉谚语之间的形合与意合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5.2.2 从英汉谚语所昭显的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看民族思维的时空性偏好
    5.3 小结
6 结语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之处与努力方向
参引文献

(3)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一、国外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二、国内模糊语义学研究综述
        三、模糊语义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第二节 《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综述
        一、《唐诗三百首》翻译概况
        二、《唐诗三百首》翻译研究概况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第一节 模糊语义学概说
        一、模糊语义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义模糊性的产生根源
        三、模糊语义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模糊语义学与翻译
        一、模糊语义学对翻译过程的影响
        二、翻译中模糊语义的显化和隐化
    第三节 小结
第三章 词汇、句子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词汇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名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 数量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三) 动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四) 形容词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五) 副词的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二、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词汇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词汇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二节 句子层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一、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 超常组合型
        (二) 想象联想型
        (三) 言外之意型
        (四) 动态变化型
        二、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策略
        (一) 句子层语义模糊转换原则
        (二) 句子层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文化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历史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社会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生态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宗教文化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文化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异化译法
        二、归化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修辞层面语义模糊性与汉韩翻译
    第一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分析
        一、比喻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二、夸张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三、拟人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四、用典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五、双关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六、借代辞格语义模糊与汉韩翻译
    第二节 修辞语义模糊汉韩翻译策略
        一、对等译法
        二、变通译法
        三、批注译法
        四、点义译法
    第三节 小结
结论
参引文献
附录一:《唐诗三百首》部分模糊词汇汉韩翻译对照表
附录二: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出版教材目录

(4)余华小说前景化语言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Реферат
绪论
第一章 理论综述
    1 前景化概念的产生与发展
    2 前景化理论内涵
    3 前景化与小说翻译
第二章 余华小说的前景化语言及其在翻译中的体现
    1 质量前景化语言及其译文
        1.1 词汇偏离
        1.2 语音偏离
        1.3 语法偏离
        1.4 语义偏离
    2 数量前景化语言及其译文
        2.1 重复
        2.2 排比
        2.3 顶针
        2.4 对比
第三章 余华小说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策略
    1 余华小说中前景化语言的识别
    2 余华小说中前景化语言的翻译方法
        2.1 仿译
        2.2 代偿
        2.3 常规化
结语
参考文献

(5)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1.3.3 研究所翻译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3.3.1 三要素整体观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4.1 中观策略概说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4.5.2 方法论意义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5.2.3 理论发展性
    5.3 语法学视角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5.4 修辞学视角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5.5 逻辑学视角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6.1 创办过程
        6.1.1 创刊背景
        6.1.2 创刊特色
        6.1.3 创刊艰辛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6.2.2 做专家型主编
        6.2.3 与读者的互动
    6.3 引领前沿
        6.3.1 国际译学视野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7.1.1 衷怀辞书
        7.1.2 编纂历程
    7.2 译学辞典批评
        7.2.1 编纂译学观
        7.2.2 编者主体性
        7.2.3 读者意识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7.3.1 一体三环论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致谢

(6)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
        (二)国外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功能对等理论及可译性限度相关理论
    第一节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一、“动态对等”向“功能对等”的转换
        二、对等而非等同
        三、力求再现原语信息
        四、内容或语义优先于形式
        五、不同层级上的对等
    第二节 可译性限度相关理论概述
        一、可译性理论基础
        二、可译性限度理论基础
        三、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的关系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
    第一节 汉语彝译中语言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一、汉语彝译中语音的可译性限度
        二、汉语彝译中词汇的可译性限度
        三、汉语彝译中语法的可译性限度
        四、汉语彝译中修辞格的可译性限度
        五、汉语彝译中文体风格的可译性限度
    第二节 汉语彝译中文化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一、汉语彝译中语言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二、汉语彝译中地域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三、汉语彝译中习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四、汉语彝译中宗教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五、汉语彝译中饮食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彝译中可译性限度的补偿策略
    第一节 语言方面的补偿策略
        一、意译法
        二、直译法
        三、综合译法
        四、音译法
        五、语素对译法
        六、解释性译法
        七、替代法
    第二节 文化方面的补偿策略
        一、归化兼异化法
        二、变通译法
        三、显影译法
        四、加注法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2 选题缘起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相关说明
第二章 《通俗常言疏证》概述
    2.1 孙锦标生平与学术成就
    2.2 《通俗常言疏证》编纂体例
    2.3 《通俗常言疏证》训释方式
    2.4 《通俗常言疏证》引证文献
    2.5 《通俗常言疏证》词条特征
    2.6 《通俗常言疏证》与明清俗语辞书
    2.7 小结
第三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概貌
    3.1 从来源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2 从内容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3 从音节上看《通俗常言疏证》词语的构成
    3.4 小结
第四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上)——俗语词
    4.1 俗语词概述
    4.2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义类聚
    4.3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构词法
    4.4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词词源考释
    4.5 小结
第五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中)——熟语
    5.1 熟语的来源、品类和特点
    5.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研究
    5.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研究
    5.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研究
    5.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研究
    5.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研究
    5.7 《通俗常言疏证》格言研究
    5.8 小结
第六章 《通俗常言疏证》词语构成(下)——特殊词语
    6.1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结构类型
    6.2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语义分析
    6.3 小结
第七章 《通俗常言疏证》新词新义
    7.1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词
    7.2 《通俗常言疏证》中的新义
    7.3 小结
第八章 《通俗常言疏证》研究价值
    8.1 语言学价值
    8.2 文化学价值
    8.3 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通俗常言疏证》引用文献表
附录2 《通俗常言疏证》成语表
附录3 《通俗常言疏证》谚语表表
附录4 《通俗常言疏证》惯用语表
附录5 《通俗常言疏证》俗语表
附录6 《通俗常言疏证》歇后语表
附录7 《通俗常言疏证》特殊词语表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学术文本的英汉句法对比与长句处理翻译实践报告 ——以《历史修辞》的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中文文摘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Task
        1.1.1 Background of the Translation Task
        1.1.2 Source Text Analysis
    1.2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1.2.1 Translation Tools and References
        1.2.2 Preparation of the Parallel Texts
        1.2.3 Translation Theory Consideration
Chapter Two Syntactic Comparison and Features of Long Sentences
    2.1 Syntactic Comparison of English and Chinese
        2.1.1 Hypotaxis VS.Parataxis
        2.1.2 Subject VS.Topic
        2.1.3 Flexibility VS.Inflexibility
        2.1.4 Impersonal VS.Personal
    2.2 Definition and Features of Long Sentences in English
    2.3 Comparison of Academic and Non-academic Long Sentences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of Long Sentences in English Academic Texts
    3.1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 Translation Methods for Long Sentences
    3.3 Case Analysis
        3.3.1 Linear Translation
        3.3.2 Variable Order Translation
        3.3.3 Division
        3.3.4 Reconstruction
    3.4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n Two Translated Version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and Deficiencies
    4.1 Conclusion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4.2 Deficiencies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个人简历

(9)纪录片字幕中的修辞格翻译 ——以《地球上的石油》字幕翻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翻译项目介绍
第二部分 翻译稿
第三部分 翻译研究报告
    第1章 翻译项目与研究报告概述
        1.1 翻译项目概述
        1.2 研究对象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报告结构
    第2章 修辞格及其翻译研究综述
        2.1 修辞的定义与分类
        2.1.1 修辞的定义
        2.1.2 辞格的分类
        2.2 关于修辞格翻译的研究
        2.3 小结
    第3章 纪录片Planet Oil字幕修辞格翻译实例分析
        3.1 各类修辞格使用情况统计与分析
        3.2 词义修辞实例分析
        3.2.1 拟人(Personification)
        3.2.2 明喻(Simile)
        3.2.3 暗喻(Metaphor)
        3.2.4 借代(Metonymy)
        3.2.5 夸张(Hyperbole)
        3.2.6 暗引(Allusion)
        3.3 结构修辞实例分析
        3.3.1 排比(Parallelism)
        3.3.2 对偶(Antithesis)
        3.3.3 反复(Repetition)
        3.3.4 设问(Rhetoric Question)
        3.4 音韵修辞实例分析
        3.4.1 拟声(Onomatopoeia)
        3.4.2 头韵(Alliteration)
        3.4.3 尾韵(Rhyme)
        3.5 小结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纪录片修辞格句子合集
致谢

(10)委婉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委婉语研究现状
    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一) 指导思想
        (二) 研究方法
        (三) 理论基础
    三、创新点和研究价值
    四、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
第二章 委婉语的定义
    一、委婉语定义所存在的不足
        (一) “张冠李戴”现象
        (二) 定义中包含仍需定义的概念
        (三) 定义中的外延过窄现象
    二、委婉语的科学定义
第三章 委婉语使用的原动力和目的
    一、能指、所指与语言灵物崇拜
    二、行为原动力和目的
    三、委婉语使用的原动力
        (一) 恨与委婉语的避恨动因
        (二) 爱与委婉语的趋爱动因
    四、委婉语使用的目的
        (一) 避讳目的
        (二) 礼貌目的
        (三) 掩饰目的
        (四) 委婉语的求雅目的
        (五) 诙谐目的
第四章 委婉语的特点
    一、委婉语的总体特点
        (一)类典型性特点
        (二) 伴生性特点
        (三) 体系性特点
        (四) 更新性特点
        (五) 时代性特点
        (六) 地域性特点
    二、委婉语具体方面的特点
        (一) 语义排挤性特点
        (二) 语用特点
第五章 委婉语的构成手段
    一、语音手段
    二、词汇语义手段
        (一) 模糊词语手段
        (二) 概念隐喻手段
        (三) 概念转喻手段
        (四) 迂回陈述手段
        (五) 语义扬升手段
        (六) 同义借词手段
        (七) 反义构成手段
        (八) 指示语语义变异手段
    三、语法手段
        (一) 句法手段
        (二) 词法手段
第六章 委婉语的类型
    一、规约化程度标准分类
    二、功能标准分类
    三、构成手段标准分类
    四、婉指对象标准分类
第七章 委婉语的委婉机制
    一、美化机制
    二、距离机制
        (一) 指示语的空间化隐喻实质
        (二) 人际关系的空间化隐喻
        (三) 人际关系空间化认知的理据
        (四) 指示语类委婉语的委婉机制
    三、弱化机制
        (一) 意象替换式弱化
        (二) 迂回式弱化
        (三) 焦点转移式弱化
        (四) 语音变异式弱化
        (五) 省略式弱化
        (六) 反义式弱化
        (七) 模糊词语式弱化
第八章 委婉语的翻译
    一、委婉语翻译的标准和原则
        (一) 委婉语翻译的标准
        (二) 委婉语翻译的原则
    二、委婉语的翻译过程
        (一) 对原文的理解和委婉语的识别
        (二) 委婉语语言体系的转换
第九章 委婉语研究展望
附录:委婉语研究部分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四、浅论英汉修辞比较与翻译(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汉英习语的时空性差异 ——习语的内在组构、超常规语法结构及其变异[D]. 赵轶哲.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2]英汉谚语的对比分析 ——以英汉时空性差异论为视角[D]. 袁静.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10)
  • [3]语义模糊视角下汉韩翻译研究 ——以《唐诗三百首》韩译本为例[D]. 张文丽.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4]余华小说前景化语言俄译研究[D]. 张楚彬.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5]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6]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D]. 罗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7]《通俗常言疏证》及其所录通俗词语研究[D]. 袁耀辉. 吉林大学, 2019(02)
  • [8]学术文本的英汉句法对比与长句处理翻译实践报告 ——以《历史修辞》的翻译为例[D]. 于思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纪录片字幕中的修辞格翻译 ——以《地球上的石油》字幕翻译为例[D]. 薛雅芹.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2)
  • [10]委婉语研究[D]. 邵军航.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04)

标签:;  ;  ;  ;  ;  

论英汉修辞的比较与翻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