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生儿Rh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例(论文文献综述)
唐思嘉[1](2021)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接受换血疗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例的病因构成,总结换血疗法的不良反应,分析不良反应相关因素,为临床应用换血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提供安全性参考依据。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接受换血疗法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换血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纳入观察组,无不良反应的病例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般情况、实验室检查指标、病因、换血前后48小时是否应用抗生素、母亲年龄、母亲孕期有无特殊疾病、母孕期有无特殊用药等有无差异。总结不良反应表现及例次,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换血后不良反应相关因素。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275例病例,对照组169例,观察组106例,病因分析结果显示出血性疾病最多,共151例(54.91%),且颅内出血居首位,共149例(54.18%),其次为新生儿溶血病119例(43.27%),其中ABO血型不合溶血最多,共97例(35.27%)。体重丢失超过10%53例(19.27%),产伤41例(14.91%),病因不明38例(13.82%)。合并2种以上病因122例(44.36%)。2.本研究累计发生不良反应134例次,其中最多为血小板减少症(69例次),其次为低钙血症(33例次),其他不良反应分别为低钾血症(16例次)、抽搐(7例次)、呼吸暂停(4例次)、呼吸窘迫(2例次)、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次),化脓性阑尾炎伴穿孔(1例次)、心功能不全(1例次)。合并2种及以上不良反应共25例次。3.换血日龄、换血前血小板计数、换血前后48小时内应用抗生素、合并产伤,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换血前后48小时内应用抗生素为不良反应保护因素(OR=0.484,95%CI0.288-0.815),合并产伤为换血疗法后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2.367,95%CI 1.085-5.164)。结论:1.接受换血疗法治疗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病因以出血性疾病占比最多,其次为新生儿溶血病,另外体重丢失超过10%、病因不明、产伤等占一定比例。2.换血疗法的不良反应以血小板减少症最多见,其次为低钙血症,严重不良反应少见。3.换血前后48小时内应用抗生素为不良反应保护因素,合并产伤为不良反应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李翠莹[2](2021)在《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诊疗策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胎儿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the fetus and newborn,HDFN)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我们对国内57家医疗机构HDFN实验室检测进行调查,并对与HDFN相关研究文献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及对国内外诊疗策略进行梳理总结,提出目前实验室检测存在的问题及不足,探讨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诊疗新策略。
范贞,乔静,庞新丰,柳沛[3](2021)在《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与不规则抗体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对非ABO血型系统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 )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妊娠前产妇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得出不规则抗体在不同血型系统出现频率,分析分娩时血清不规则抗体效价及不规则抗体具体IgG/IgM类型,以及IgG型不规则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分型,得出非ABO系统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与母婴血型不合产生的不规则抗体之间的关联。方法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本选择分娩时脐血,热放散结合微柱凝胶法进行溶血三项试验,确定是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分娩前孕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试验检测,不规则抗体初筛试验检测阳性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IgG/IgM类型,IgG效价水平测定。结果 3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中发生新生儿溶血病23例,阳性率65.7%。Rh血型系统发生HDN的21例产妇不规则抗体类型以IgG型抗体为主,占80.8%(21/26);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阳性发生HDN的产妇,血清免疫球蛋白分型以IgG1亚型为主。结论 ABO血型之外常见的7种血型系统中,Rh血型系统发生HDN比例为80.8%(21/26),高于其他血型系统。分娩非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产妇,不规则抗体以IgG型抗体为主,免疫球蛋白分型中以IgG1亚型为主。
黄蓉,何成涛,白夷,胡文静[4](2020)在《免疫阻断失败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1例》文中研究说明资料与方法1 病例资料产妇,33岁,O型,Rh血型:ccdee。其丈夫为O型,Rh血型:CcDee(表1)。2015年初次妊娠,不规则抗体阴性,孕28周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300 μg,足月剖宫产分娩一男婴,未出现黄染,产后72 h内又注射抗-D免疫球蛋白300 μg(自行注射)。无流产史,2018年第二次妊娠14周,血清中测出抗-C、抗-D和抗-G抗体,36周抗-C效价1∶2,抗-D效价1∶8,临床未进行干预治疗。
晁小云[5](2020)在《足月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并发胆红素脑病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分析足月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血清总胆红素≥427.5 umol/L)的病因构成、临床特点及并发急性胆红素脑病(ABE)的危险因素,对已换血者分析换血相关的不良反应,为临床预防及早期治疗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胆红素脑病提供帮助,为换血疗法的安全性提供临床依据。方法:1.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诊断为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413例足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2.分析所有患儿发生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临床特点,且对并发ABE的患儿(ABE组)与未并发ABE的患儿(非ABE组)的一般情况、病因、头颅MRI、AABR、NBNA评分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3.对已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者分析换血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1.413例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66例(40.19%),其次为病因不明者85例(20.58%),感染因素64例(15.50%),产伤性疾病59例(14.29%);2.ABO血型不合溶血病与RH血型不合溶血病TSB峰值及黄疸出现日龄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发生ABE者126例,未发生ABE者287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SB(OR=1.012,95%CI 1.006-1.019),B/A(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OR=1.053,95%CI 1.012-1.096),出生后体重下降值(OR=1.055,95%CI 1.001-1.111),Rh血型不合溶血病(OR=3.99,95%CI 1.242-12.937)和败血症(OR=13.193,95%CI 2.998-58.057)为发生ABE危险因素;4.对ABE的预测,TSB峰值的曲线下面积为0.824,B/A为0.811,TSB峰值临界值为529.4mmol/L,B/A为0.86时约登指数最大,分别为0.54(敏感性0.762,特异性0.787)、0.48(敏感性0.571,特异性0.913);5.比较ABE组及非ABE组之间头颅MRI、AABR、NBNA评分3种辅助检查结果,两组之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ABE组中头颅MRI、AABR异常率明显高于非ABE组,NBNA评分均值亦明显低于非ABE组;6.257例行换血治疗,不良反应中高血糖(56.42%)最常见,其次为血小板减少(42.80%),代谢性酸中毒(13.62%)和低血钙10.12%。严重不良反应有4例,分别为呼吸暂停2例,NEC1例,休克1例。4例严重不良反应中有3例合并ABE。结论:1.足月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病因为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其次为病因不明、感染因素、产伤性疾病、G-6-PD缺乏症;Rh血型不合溶血病少见,但黄疸出现早、进展快;2.TSB、出生后体重下降值,Rh血型不合溶血病、败血症为发生ABE危险因素;其中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及败血症大大增加了胆红素脑病的风险,需早期识别,积极治疗;3.TSB峰值、B/A对预测ABE有一定的临床价值,TSB大于529.4mmol/L、B/A大于0.86时需警惕ABE的发生;4.新生儿换血疗法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指标的变化,多为暂时性,可恢复,换血治疗是相对安全的,但有极少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的,需严格灵活把握换血指征。
李盛华[6](2020)在《检测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产前诊断胎儿血型》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针对ABO及RhD基因结构特点,建立一种以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为材料,产前准确、快捷预测胎儿血型的技术,找到无创产前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新方法。方法:(1)选择来本院进行抗体筛查的身体健康的O型血孕妇为研究对象,首次妊娠且为单胎,丈夫为非O血型,共收集孕妇血浆样本83份,提取胎儿游离DNA。设计出针对ABO基因保守特征性突变的非O与B引物,利用荧光PCR技术检测胎儿ABO基因型,对两种基因均无扩增的样本,通过检测RASSF1A基因来验证胎儿游离DNA的存在。孕妇分娩后采集胎儿脐带血,血清学方法确定新生儿ABO表型,并与产前基因预测结果对比。(2)选择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单胎身体健康RhD阴性孕妇为研究对象,丈夫为RhD阳性,共收集孕妇血浆样本25例,提取胎儿游离DNA。利用荧光PCR方法扩增RhD基因(内含子4,外显子5,7和10)的选定区域检测胎儿RhD血型,对胎儿血型为RhD阴性样本检测RASSF1A基因来验证胎儿游离DNA的存在。孕妇分娩后采集胎儿脐带血,血清学方法确定新生儿RhD表型,并与产前基因预测结果对比。结果:在83份O型血孕妇血浆标本中,有79份产前胎儿ABO基因检测结果与产后新生儿血清学血型相一致:A型的准确率为91.30%(21/23例),B型的准确率为97.22%(35/36例),O型的准确率为100.00%(23/23例),1例标本未提取出胎儿游离DNA。在25份RhD阴性孕妇血浆样本中,有23份样本产前基因检测和产后血清学方法检测RhD血型一致,1例样本归类于不确定组,方法总体准确度为92%(23/25),该方法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85.7%,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100%。结论:孕妇外周血中存在的胎儿游离DNA可用于胎儿血型无创产前诊断,为早期诊断新生儿溶血病找到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法。
邹冬梅,林向东,林君君[7](2020)在《2015年~2018年孕妇血型检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检测2015年~2018年建卡孕妇ABO血型及Rh血型,做好母婴血型不合孕妇的保健指导工作。方法:微柱凝胶法检测血型。结果:2567例孕妇:A+型765例,A-型1例;B+型715例,B-型4例;O+型824例,O-型4例;AB+型252例,AB-型2例;A型、B型、O型、AB型各占29.84%、28.01%、32.26%、9.89%。孕妇A型、B型、O型三种血型的分布率明显高于AB型(χ2=6.63,P<0.01);孕妇A型、B型、O型三种血型分布率无显着差异(χ2=3.85,P> 0.05)。孕妇Rh阳性血型检出率明显高于Rh阴性检出率(χ2=6.63,P<0.01)。结论:根据血型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及时地对孕妇进行血型知识的普及、健康教育和个体化指导,能够有效减少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率,保证母婴安全。
彭小友,周杰英,阳爱丽,史文元,邓怀峰,李胜涛[8](2020)在《53例患儿疑难配血原因分析与输血对策探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儿科患者疑难配血的原因及输血对策。方法对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郴州市儿童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的53例疑难配血标本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Rh表型鉴定、吸收放散试验、抗人球蛋白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试验等相关检测,找出导致配血困难的原因,依据原因采用相应的输血对策。结果 53例疑难配血患儿中,以新生儿疑难配血发生率最高(75.5%)。新生儿疑难配血中,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发生率最高(18例),其次为抗-D溶血病(6例)和纤维蛋白丝干扰(6例)。非新生儿疑难配血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7例、同种抗-M 5例、同种抗-E 1例。采用相应输血策略后,仅2例患儿出现输注无效,其余患儿输血效果良好。结论儿科患者疑难配血的原因较多,ABO血型不合溶血病、AIHA分别为导致新生儿与非新生儿疑难配血的主要原因。
彭小友[9](2019)在《换血治疗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分析》文中指出目的:了解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分析换血治疗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以及换血治疗的安全性。方法:1.对确定为研究对象的患儿,留取标本进行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学检测。2.换血前后分别留取标本检测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血清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总钙和pH值。3.观察并记录换血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1.引发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常见疾病是细菌感染、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分别占28.2%、27.5%、16.2%。2.总胆红素换血前后分别为(487.9±133.1)μmol/L、(221.8±77.7)μmol/L;间接胆红素换血前后分别为(462.6±127.0)μmol/L、(206.1±75.7)μmol/L;直接胆红素换血前后分别为(25.3±13.2)μmol/L(15.8±8.1)μmol/L;总蛋白换血前后分别为(54.0±5.7)g/L、(45.1±4.4)g/L;白蛋白换血前后分别为(34.3±3.5)g/L、(28.1±2.9)g/L。术后和术前比较,均降低显着(P<0.05)。换血治疗术对血液中总胆红素的置换率平均为54.4%。3.白细胞计数换血前后分别为(14.1±6.5)×109/L、(6.0±2.9)×109/L;血红蛋白浓度换血前后分别为(138.5±28.2)g/L、(124.0±19.7)g/L;红细胞压积换血前后分别为(0.424±0.080)、(0.378±0.050);血小板计数换血前后分别为(291±103)×109/L、(75±32)×109/L。术后和术前比较,均降低显着(P<0.05)。4.血清钾离子换血前后分别为(4.20±0.53)mmol/L、(4.30±0.68)mmol/L;血清钠离子换血前后分别为(140.5±9.3)mmol/L、(140.5±11.1)mmol/L;血清氯离子换血前后分别为(103.7±8.8)mmol/L、(102.5±3.6)mmol/L;血清总钙换血前后分别为(2.39±0.19)mmol/L、(2.21±0.22)mmol/L;pH值换血前后分别为(7.42±0.08)、(7.38±0.05)。术后和术前比较,血清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清总钙和pH值降低显着(P<0.05)。5.在所研究的病例中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共5例:术中发生心跳骤停2例、出现呼吸困难1例、需二次换血2例,发生率约为3.5%。结论:1.引发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主要为细菌感染、G6-PD缺乏,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2.换血治疗能够去除血液中过多的胆红素。3.换血治疗对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清总钙、pH值有影响。4.换血具有一定的风险。
陈为俊[10](2019)在《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指标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讨论母婴血型不相容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血清学检测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在HDN预测、诊断和治疗监测中的价值,包括ABO-HDN和少见疑难RhD-HDN。材料与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崂山院区2015年5月2016年6月确诊为ABO-HDN的264例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检查:血型鉴定、溶血病三项试验(患儿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和血清游离抗体试验)、不规则抗体、血常规、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及胆红素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4例RhD-HDN病人的孕婴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分析;同时选取溶血三项试验均阴性的新生儿1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指标同上,最后做出总结分析。结果:统计264例确诊为ABO-HDN的新生儿检测指标,溶血三项试验结果:百分比最高的组为放散试验和游离抗体试验两者均阳性占67.2%,其次为放散试验单独阳性组占18.6%,三项试验均阳性组比例最低占11.2%,但三项试验均阳性的组HDN患儿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与其余组比较明显降低,网织红细胞百分比数比较其余组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RhD-HDN,溶血三项试验均为阳性3例,直抗试验单独阳性1例,不规则抗体均为阳性,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分别为Rh抗-D2例,抗-E1例,抗-cE1例(ABO合并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发生新生儿溶血症状均在24小时之内。结论:产前孕妇血型鉴定和不规则抗体筛查应作为妇产科常规产检项目用于预测HDN,不规则抗体阳性可以作为预测Rh-HDN和ABO合并Rh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的有效依据;新生儿溶血三项试验特别是放散试验是确诊HDN最敏感的血清学检测指标;三项试验均阳性的HDN新生儿贫血严重;新生儿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胆红素检验、网织红细胞百分比可作为临床儿科诊治HDN的实验室辅助动态监测指标。
二、新生儿Rh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生儿Rh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
2.1.1 胆红素代谢及特点 |
2.1.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 |
2.1.3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诊断及治疗进展 |
2.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不良反应的高危因素研究 |
2.3 展望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方法 |
3.2.1 临床资料收集及分组 |
3.2.2 统计学方法 |
3.2.3 相关诊断标准及定义 |
3.2.4 换血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临床资料 |
4.2 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 |
4.2.1 单因素分析 |
4.2.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诊疗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HDFN的发病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
1.1 发病机理: |
1.2 胎母出血(fetal-to-maternal hemorrhage,FMH): |
1.3 胎儿红细胞抗原表达: |
1.4 胆红素代谢: |
1.5 血型抗体特异性影响: |
1.6 不同亚类抗体影响: |
2 实验室检测情况调查分析 |
2.1 产前血型及抗体检测: |
2.2 抗体的检测时机与频次: |
2.3 血型基因检测: |
3 HDFN的诊疗策略 |
3.1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辅助诊断检查: |
3.2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治疗: |
3.3 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预防: |
(4)免疫阻断失败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1例(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 病例资料 |
2 试剂与方法 |
结 果 |
讨 论 |
(5)足月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并发胆红素脑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研究对象 |
2.2.相关的诊断标准或定义 |
2.3.研究方法 |
2.3.1.临床资料收集 |
2.3.2.治疗 |
2.3.3.分组 |
2.4.资料整理和统计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研究对象一般临床资料 |
3.2.ABE发生率、换血率及治疗效果 |
3.3.病因构成 |
3.4.急性胆红素脑病危险因素分析 |
3.4.1.单因素分析 |
3.4.2.多因素分析 |
3.4.3.TSB、B/A、体重下降比对ABE的预测 |
3.5.ABE组与非ABE组头颅MRI、AABR、NBNA评分比较 |
3.6.新生儿换血的不良反应 |
第4章 讨论 |
1.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 |
2.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发生ABE的危险因素 |
3.换血相关不良反应 |
4.总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不足及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检测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产前诊断胎儿血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常用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产前无创检测胎儿ABO基因型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血浆制备 |
1.4 游离DNA提取 |
1.5 Real-time PCR法确定胎儿ABO基因型 |
1.5.1 引物设计 |
1.5.2 扩增体系 |
1.5.3 结果判断 |
1.6 胎儿甲基化RASSF1A基因检测 |
1.7 新生儿ABO血型检测 |
2 结果 |
2.1 胎儿ABO基因型检测结果 |
2.2 胎儿甲基化RASSF1A基因检测 |
2.3 ABO血型血清学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产前无创检测胎儿RhD基因型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试剂与仪器 |
1.3 血浆制备 |
1.4 游离DNA提取 |
1.5 Real-time PCR法确定胎儿RhD基因型 |
1.5.1 引物设计 |
1.5.2 扩增体系 |
1.5.3 结果判断 |
1.6 胎儿甲基化RASSF1A基因检测 |
1.7 新生儿RhD血型检测 |
2 结果 |
2.1 胎儿RhD基因型检测结果 |
2.2 胎儿甲基化RASSF1A基因检测 |
2.3 产前胎儿RhD基因与新生儿RhD血清学血型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7)2015年~2018年孕妇血型检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1.3.1 检验原理 |
1.3.2 操作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8)53例患儿疑难配血原因分析与输血对策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9)换血治疗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标本的来源 |
2.1.2 主要的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和耗材 |
2.2 方法 |
2.2.1 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病因的检测 |
2.2.2 换血术的实施 |
2.2.2.1 换血指征 |
2.2.2.2 换血前准备 |
2.2.2.3 血液选择 |
2.2.2.4 换血治疗操作步骤 |
2.2.3 观察指标的获取 |
2.2.3.1 检测项目的实施 |
2.2.3.2 不良反应观察 |
2.3 数据处理 |
3.结果 |
3.1 引起新生儿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构成 |
3.2 换血治疗对血清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蛋白、白蛋白的影响 |
3.3 换血治疗对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的影响 |
3.4 换血治疗对血清钾离子、钠离子、氯离子、总钙、pH值的影响 |
3.5 换血治疗不良反应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换血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汉缩写对照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指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材料和方法 |
1.材料 |
1.1 仪器 |
1.2 试剂 |
1.3 研究对象 |
2.方法 |
2.1 病例与样本 |
2.2 实验分组 |
2.3 检测项目和实验方法 |
3.纳入标准 |
4.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1.血型与性别 |
2.溶血三项和不规则抗体试验 |
3.其他相关检验指标水平 |
4.4例Rh血型系统引起的HDN |
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新生儿溶血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缩略词表 |
致谢 |
四、新生儿Rh并ABO血型不合溶血病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不良反应相关因素分析[D]. 唐思嘉. 吉林大学, 2021(01)
- [2]胎儿新生儿溶血病的诊疗策略探讨[J]. 李翠莹.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1(01)
- [3]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与不规则抗体相关性分析[J]. 范贞,乔静,庞新丰,柳沛.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1(01)
- [4]免疫阻断失败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1例[J]. 黄蓉,何成涛,白夷,胡文静. 临床输血与检验, 2020(05)
- [5]足月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及并发胆红素脑病的研究[D]. 晁小云. 南昌大学, 2020(08)
- [6]检测孕妇血浆中胎儿游离DNA产前诊断胎儿血型[D]. 李盛华. 山西医科大学, 2020(10)
- [7]2015年~2018年孕妇血型检测结果分析[J]. 邹冬梅,林向东,林君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07)
- [8]53例患儿疑难配血原因分析与输血对策探讨[J]. 彭小友,周杰英,阳爱丽,史文元,邓怀峰,李胜涛.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0(05)
- [9]换血治疗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的影响分析[D]. 彭小友.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新生儿溶血病血清学检测及相关指标分析[D]. 陈为俊. 青岛大学, 2019(03)
标签:高胆红素血症论文; abo论文; 抗体论文; rh论文; 母婴血型不合溶血病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