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研究

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研究

一、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晓琼[1](2021)在《非热加工技术对蓝莓复合果汁品质保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蓝莓是一种种植面积广、附加值高的小浆果,但是蓝莓主要以鲜食为主,精深加工程度低。目前,传统的热加工技术很难保持蓝莓产品的感官及营养品质。在蓝莓的精深加工产品中,非热加工技术方兴未艾,应用新的非热加工技术和多种非热加工技术相结合的栅栏技术将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针对蓝莓产业化的瓶颈问题,研究添加抗氧化剂和超滤技术对果汁品质影响,并结合超高压和超声波技术,以维持果汁的感官和营养品质,保证其微生物安全性,延长货架期,对蓝莓的精深加工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不同抗氧化剂包括没食子酸(GA)、阿魏酸(FA)、抗坏血酸(VC)、柠檬酸(CA)、茶多酚(TP)、α-生育酚(VE)结合超高压技术对蓝莓复合果汁(蓝莓:红提:哈密瓜:菠萝=2:2:1:1(V/V))的品质影响。结果表明,VC、GA和TP能够较好的维持果汁的颜色,保护花色苷,抑制褐变。对浓度进行优化,在4℃贮藏4天后,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g/L的VC、GA和TP,果汁褐变程度分别减少了27.74%和29.53%和23.94%,且花色苷保存率分别为114.80%、112.58%和112.97%。此外,2~4g/L的VC、GA和TP对蓝莓复合果汁的PPO酶活有较强的抑制。因此,结果得出2g/L的VC、GA和TP对果汁的护色作用较强。对比最佳浓度下三种抗氧化剂对贮藏期间颜色的保护作用,发现添加了2g/L的GA的果汁中花色苷保存率更高,酶活抑制更强,这可能是由于GA与花色苷之间形成了一种复合物,增强了花色苷的稳定性。2.研究了不同杀菌方式对2g/L GA护色过后的蓝莓复合浊汁品质影响以及4℃下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结果得出,经过超高压、超声波和热处理后,菌落总数至少下降了2.99个对数值,霉菌与酵母总数低于1个对数值,大肠菌群数小于3MPN/m L,符合《GB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的要求。根据贮藏期浊汁中菌落总数的变化得出,超高压、超声波和热处理后的浊汁分别能够放置72天、48天、>72天。三种处理下,浊汁的p H、TSS和浊度在处理前后及贮藏期内均无显着变化(P>0.05)。贮藏期间,浊汁中花色苷和抗坏血酸含量显着下降,贮藏72天后,超高压和热处理使浊汁中花色苷含量分别下降了56.44%和31.47%,使抗坏血酸含量分别下降了23.10%和10.89%。而超声波处理下花色苷降解速率最快,贮藏48天后,降解了53.21%。三种处理之间总酚的下降速率基本一致,而DPPH抗氧化活性与总酚(r=0.832-0.846)和花色苷(r=0.787-0.896)呈现高强度相关性(P<0.01)。通过分析风味成分发现,处理前后及贮藏期间,热处理均使浊汁中的酯类和醛类物质的减少,造成了果汁果香味和绿色香气的减少。3.研究了不同杀菌方式对超滤过的蓝莓复合清汁品质影响以及4℃下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结果得出,超滤后,果汁中的菌落总数和霉菌与酵母总数分别减少了1.40、3.09个对数值,大肠菌群数低于9.4MPN/m L。同时,花色苷、总酚和抗坏血酸含量分别减少了26.59%、31.22%和26.77%。经过不同杀菌方式处理后,清汁中的微生物符合《GB7101-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的要求。根据贮藏期清汁中菌落总数的变化得出,超高压、超声波和热处理后的浊汁分别能够放置104天、72天、>104天。贮藏期间,p H无显着变化,TSS和浊度增加,透光率、L*值和a*值下降。贮藏104天时,超高压和热处理清汁的透光率分别下降15.51%和17.68%,浊度分别增加了40.21%和98.88%(P<0.05)。三种杀菌方式处理后,清汁中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在贮藏期的下降速率基本一致。但与超声波和热处理相比,超高压处理下果汁中的抗坏血酸降解更慢。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DPPH抗氧化活性与活性成分(总酚、花色苷和抗坏血酸)呈现高强度相关性(P<0.01)。清汁的感官评价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不同处理后清汁的感官品质均会显着下降(P<0.05)。4、通过对比贮藏期间清汁和浊汁中微生物的变化,发现热处理能更大程度的保证蓝莓复合果汁的微生物安全性。通过对比贮藏期间清汁和浊汁中品质指标的变化,发现超声波和热处理会影响清汁的浊度和澄清度;热处理会严重影响浊汁的风味指标;超声波处理后果汁中抗坏血酸降解速率更快;而超高压对果汁的感官品质和营养品质影响较小。研究结果表明,超高压和超声波处理是较有潜力的非热加工方法。

顾艳阳[2](2021)在《超高压处理对莲藕膳食纤维理化性质、降糖功效的影响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莲藕(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水生蔬菜,莲藕汁是一种常见的莲藕加工产品,但莲藕汁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约30%莲藕渣,莲藕渣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DF)、多酚等生理活性物质。近年来,静态超高压(HHP)处理可提高果蔬残渣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DF)的含量被广为报道,并且富含DF的饮料已经成为新的消费时尚。因此,本研究通过HHP处理对莲藕渣DF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改性,探讨莲藕渣SDF的降血糖功效,最后通过响应面法确定获得藕汁藕渣混合物中高SDF含量的HHP处理条件,并研制高纤维莲藕饮料,为实现莲藕渣的绿色高值利用与莲藕汁的功能提升提供了借鉴。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明确了HHP处理对莲藕渣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结果显示HHP处理可显着提高SDF提取率和改善SDF的理化性质。经HHP处理后,SDF表面出现大量的突起和裂缝,同时持水性、持油性和膨胀性显着增加,分别是未改性组的2.13、2.72和2.43倍。另据测定,莲藕渣膳食纤维分子量为1127~1268kDa,HHP处理可使分子量减小。莲藕渣SDF为典型的多糖结构,由甘露糖、核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岩藻糖8种单糖组成,而HHP处理可增加葡萄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和阿拉伯糖的摩尔百分比。另外,改性SDF具有较高的峰值温度,表明其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并且具有较低的粘度值。(2)研究了HHP改性莲藕渣SDF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功效。通过链脲佐菌素构建糖尿病小鼠模型后,分别灌胃盐酸二甲双胍和不同剂量的莲藕渣SDF溶液进行症状缓解。干预后,高剂量组(HSDF)小鼠的体重上升,摄食量、饮水量和空腹血糖值下降,糖尿病小鼠“三多一少”的症状得到缓解。高剂量SDF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小鼠血清中TC、TG、LDL-C和INS的含量,升高HDL-C的含量;降低肝脏和胰腺组织中MDA的含量,显着提高GSH-Px和SOD的酶活力;降低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含量。HSDF组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降脂效果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说明高剂量的莲藕渣SDF可以缓解小鼠的糖尿病症状。(3)分离得到莲藕清汁与莲藕渣,汁渣按3:1质量比混合后加入a-淀粉酶和蛋白酶,进行HHP处理。以莲藕汁中SDF含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对HHP处理参数进行优化。优化结果显示:HHP压强为408 MPa、HHP时间为21min、HHP温度为44℃时,莲藕汁中SDF含量最大,达到0.45 g/100mL,相比对照提高了2.25倍。(4)根据莲藕汁SDF含量的响应面优化结果制备高纤维莲藕汁,经风味状态调配得到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进行超高压非热杀菌,并与热杀菌样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HHP灭菌饮料的褐变度显着低于巴氏杀菌和高温蒸汽灭菌饮料;相比于巴氏杀菌和HHP灭菌饮料,高温蒸汽灭菌饮料具有更高的香气评分,但HHP灭菌饮料与热杀菌饮料的综合感官评分无显着差异;较高压强处理(500MPa,10 min)的莲藕饮料在4℃、21天贮藏期内的菌落总数满足商业要求(<10CFU/mL)。

程冯云[3](2021)在《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以石榴浊汁为原料,研究了巴氏杀菌处理(PT,85°C/30s)、高温短时杀菌处理(HTST,110°C/8.6s)和高压处理(HPP,350MPa、450MPa、550MPa/1、3、5min)对其微生物(菌落总数、霉菌酵母)和内源酶(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效果,以及对p H、可溶性固形物(TSS)、浊度等理化指标,色泽、挥发性香气等感官指标,和花色苷、总酚、维生素C(VC)等营养指标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法对石榴浊汁颜色特征与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不同加工方式处理石榴浊汁在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实验的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未处理石榴浊汁中的初始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分别为2.58 log CFU/m L和2.07 log CFU/m L,不同条件HPP处理后分别低于1.70 log CFU/m L和0.66log CFU/m L。经450MPa处理1min、5min的石榴浊汁,在4℃的贮藏期间TAB、霉菌酵母不超标,而PT处理样品在贮藏第35天霉菌酵母出现超标。HPP处理显着钝化了石榴汁中POD的活性,HPP处理后石榴浊汁中POD的剩余活性(RA)为65-83%。HPP处理能有效杀灭石榴汁中的微生物和POD,获得较长的货架期(2)HPP处理对石榴浊汁的颜色及相关参数无显着影响,而热处理(PT、HTST)显着改变了果汁颜色。石榴浊汁经PT和HTST处理后,ΔE分别为5.52±0.35和6.83±1.06,花色苷含量分别降低了27.5%和29.3%,聚合色百分比(PPC)和褐变指数(BI)显着上升。采用相关性分析发现,石榴浊汁的L*、a*、b*与BI、PPC、PC呈显着负相关,与总花色苷呈显着正相关(全部p≤0.01,|r|>0.93)。7种主要单一花色苷(矢车菊素-3-单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5-双葡萄糖苷、飞燕草-3-单葡萄糖苷、飞燕草-3,5-双葡萄糖苷、儿茶精-飞燕草-3-己糖苷、天竺葵-3-单葡萄糖苷、天竺葵-3,5-双葡糖苷)和颜色参数(L*,a*,b*)(r>0.71)均呈显着正相关。热处理可能通过破坏花色苷的不稳定结构而形成聚合型花色苷,导致石榴浊汁色泽劣变。(3)采用体外胃肠道模型考察了石榴浊汁中单一花色苷、总酚含量(TFC)、总黄酮含量(TFC)和抗氧化能力的生物可获得率。石榴浊汁的7种单一花色苷,在肠道期的回收率仅为0.4%~1.6%。在整个消化过程中,矢车菊素糖苷类是7种花色苷中含量最高的,飞燕草糖苷类在消化过程中最容易降解。经HPP处理的样品具有较高的TPC、TFC和抗氧化能力,消化过程逐渐降低。结果表明,HPP能更好地保留石榴花色苷等酚类物质的生物可利用率。

刘启辉[4](2021)在《基于原料特性的NFC果蔬汁品质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具有丰富的果蔬资源,但多以鲜销为主,缺乏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果汁作为果蔬加工的重要产品,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水果和蔬菜采后过剩的问题,还可以大幅度提高其附加值。本研究围绕云南特色果蔬资源,结合超高压(High pressure processing,HPP)非热加工技术,从原料角度出发,探究非浓缩还原(Not from concentrate,NFC)果蔬汁复合体系和单一体系的品质稳定性,具体内容包括3个部分:不同天然配方超高压NFC复合果蔬汁贮藏期品质稳定性研究;品种和后成熟度对NFC苹果汁浑浊稳定性影响研究;NFC苹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基于感官评价,构建3种在颜色、组成和配比上对比鲜明的果蔬汁复合体系:黄色的橙子-芒果-猕猴桃复合果汁、橙色的菠萝-胡萝卜复合果蔬汁和绿色的菠菜-薄荷-黄瓜-梨复合果蔬汁。通过超高压处理(550 MPa,5 min)后,采用多元数据分析和动力学模型拟合,对其贮藏期(90天,4℃)的品质变化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橙色复合果蔬汁呈现最高的品质稳定性,而以蔬菜为主的绿色复合果蔬汁贮藏期品质最不稳定。一般来说,混合具有目标品质特性(如高粘度、高抗坏血酸含量、多果香芳香族化合物等)的成分是提高HPP果汁在贮藏过程中品质稳定性的有效方法。(2)品种和后成熟度对NFC苹果浊汁浑浊稳定性影响显着。成熟度低时,NFC苹果浊汁中不溶性淀粉、沉淀敏感型酚类物质含量高高,果胶含量低,果汁中颗粒粒度较大,分布不均匀,浊度低且沉淀严重;随着后成熟度增加,不同品种NFC苹果浊汁浑浊稳定性增加但差异显着:嘎啦和金冠在第二个成熟度浊度高,浑浊稳定性良好;富士和青萍三个品种苹果浊汁的沉淀则在第三个成熟度得到最大改善;华硕苹果浊汁在3个后成熟阶段分层沉淀严重,此品种不宜制汁。品种和成熟度结合可以提高苹果制汁的浑浊稳定性。(3)利用HS-SPME-GC-MS指纹图谱技术对NFC苹果汁的香气轮廓进行扫描。结果表明:在NFC苹果汁中共检测到73中挥发性化合物,包括29种酯类、19种醇类、13种醛类、7种萜烯类、3种酮类和2种呋喃类化合物,酯类、醇类和醛类是NFC苹果汁主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品种对NFC苹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组间影响显着。采摘初期,通过计算VID系数,华硕、富士、嘎啦、金冠和澳洲青苹苹果汁中分别筛选出6、2、8、10和3种特征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青苹的挥发性香气成分总含量最低,醛类物质丰富,呈青草味;富士、黑卡和金冠果汁则表现出相似的香气组分特征,酯类、醛类和醇类物质含量丰富,具有浓郁的香甜水果气味和青草味。原料后熟可以促进富士、青萍、嘎啦和金冠NFC苹果汁香气成分的累积,但华硕苹果浊汁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含量和种类在采摘初期最丰富。

时宽芹[5](2020)在《草莓品种对其发酵酒理化性质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草莓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诱人的色香味,深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草莓果肉柔软多汁,果皮薄,不易贮运,将草莓加工成草莓酒,是减少草莓损失、提高草莓产品附加值的重要途经。酿造高品质果酒首先要选择适宜酿造的品种,本研究从安徽省长丰草莓种植基地选取了6个草莓品种红颜(Benihoppe)、章姬(Akihime)、雪妹(Xuemei)、蒙特瑞(Monterey)、法兰地(Flangdi)、红玉(Jonathan)进行酿酒实验,对其酿酒果实品质、成品酒理化与感官品质进行评价,最后筛选出最适宜酿酒的草莓品种,并对它的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6个草莓品种的果实品质,包括果实的酿酒加工特性指标和抗氧化活性成分。结果表明:6个草莓品种的可溶性固形物、还原糖含量分别为5.80~7.53 Brix、18.20~34.42 g/L,总酸和p H分别在5.32~6.57 g/L、3.61~3.82,出汁率在61.55~69.37%范围。6个品种中,法兰地草莓出汁率和还原糖含量最高,总酸含量最低。蒙特瑞草莓果汁的红度值a*最高,红色饱和度最大。6个草莓品种的抗氧化活性成分维生素C(Vitamin C,Vc)、黄酮、花色苷和总酚含量分别为40.08~52.50 mg/100m L、53.07~79.48 mg/L、29.56~57.33 mg/L和816.48~1154.35 mg/L范围。其中法兰地、蒙特瑞与红玉草莓含有相对较高的Vc、总酚和花色苷。经主成分分析,法兰地与红玉品种拥有较好的酿制酒加工品质。2.对比分析了6个草莓品种酿制的成品酒理化、抗氧化品质。结果表明,6个草莓品种酿制的果酒酒精度都在10%vol左右,干浸出物、挥发酸及可滴定酸含量分别在16.07~25.97 g/L、0.35~0.50 g/L、6.35~8.58 g/L范围,残糖含量在6.33~9.67 g/L之间,均属于半干型果酒,可溶性固形物约5.5 Brix、p H值为3.38~3.54,总二氧化硫含量均≤0.23 g/L,以上指标都符合果酒行业标准。色度明亮度L*值在85.37~90.24之间,红绿度a*值在3.19~9.21之间,低于相应果汁色度。蒙特瑞草莓酒的a*值最高,其次是红玉、法兰地草莓酒。草莓成品酒中Vc、花色苷、总酚与黄酮含量分别在5.30~13.14 mg/100 m L、20.32~41.19 mg/L、583.80~930.18 mg/L和37.43~78.58 mg/L范围。其中蒙特瑞、法兰地、红玉草莓酒抗氧化能力显着高于其他三个品种。3.对6个草莓品种的成品酒感官品质进行定量描述分析。讨论确定了18个描述词,包括6个香气属性(草莓气、酒精气、酸气、果香、花香、甜香)、10个风味属性(果味、草莓味、甜味、酒精味、酸味、涩味、苦味、热辣感、协调性、饱满性)、1个外观属性(颜色)和1个总体评价属性。结果表明,法兰地草莓酒的草莓香、果香、花香、甜香、草莓味、甜味、协调性、饱满性以及总体评价属性评价标度值最高,酒精气、酸气、酸味、苦味、涩味、热辣感等负面描述指标评价标度值最低。蒙特瑞草莓酒红色色调及饱和度最高,这与理化指标色度分析结果一致,但其酸味、苦味明显。感官评价综合分析,法兰地草莓酒感官品质最佳,其次是红玉草莓酒。4.通过HS-SPME-GC-MS方法分析了法兰地草莓酒的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共检出香气成分78种,包括酯类32种、醇类13种、酸类10种、萜烯类12种、醛类3种、酮类5种和芳香族类3种。其中酯类和醇类是法兰地草莓酒中含量最多的香气成分种类。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3-苯丙酸乙酯、乙醛等香气活度值(OAV)超过阈值,对草莓酒风味有重要的贡献。乙酸异戊酯、己酸乙酯、辛酸乙酯、3-苯丙酸乙酯等赋予草莓酒水果香、酒香、花香。丁酸乙酯、乙酸己酯、丙位癸内酯、正辛醇、芳樟醇、香茅醇等,它们赋予了法兰地草莓酒清甜香、花香和奶香。法兰地草莓酒的香气特征为明显的清甜果香、玫瑰丁香类的花香以及醇和的酒香。

朱文娴[6](2020)在《声热联合加工红肉火龙果清汁中色泽变化原因及其护色研究》文中指出红肉火龙果是一种色泽鲜亮、口感清甜且饱满多汁的水果。除鲜食外也适宜加工成果汁。果汁加工多采用热杀菌,易降低感官品质,包括因天然色素热降解导致的色泽劣变,从而降低其营养和经济价值。本论文拟通过声热联合(thermosonication,TS)处理红肉火龙果清汁,研究处理中色泽变化规律,分析其主要色变原因;分析贮藏期间果汁色变原因并预测保质期;并基于加工及贮藏期间变色主因进行护色处理,以期获得色泽稳定的高品质果汁。主要结果如下:首先,探究红肉火龙果清汁色泽随TS处理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处理强度增大,果汁a*值(红绿值)和b*值(黄蓝值)均显着降低(p<0.05),L*值(亮度值)无显着变化(p>0.05);处理温度是最主要的影响因子,如在380 W下处理40 min,当处理温度由20℃升高至60℃,果汁的ΔE值(总色差值)增大两倍。其次,从色素保留率、非酶褐变和酶促褐变三个方面分析了TS处理中果汁色泽变化的主因。结果显示,经TS处理后果汁中的主要呈色物质甜菜红素含量降低。当TS处理温度≥50℃,其降解速率加快,且呈线性降解趋势。通过UPLC-MS分析可知,未处理果汁中含有12种单体物质,其中,甜菜苷、phyllocactin、2′-O-apiosyl-betanin和2′-O-apiosyl-isophyllocactin等异构化、脱糖、脱酰和脱羧是TS处理中导致甜菜红素损失的主因。5-羟甲基糠醛和褐变度增加表明非酶褐变也是其变色主要原因之一。经TS处理后多酚氧化酶失活,但总酚保留率较高(>92.97%),推测多酚氧化酶引起的酶促褐变非主要变色原因。因此,甜菜红素降解和非酶褐变是TS处理中火龙果汁变色的两个主要原因。然后,分析了贮藏期间色泽变化原因并预测保质期。结果表明:果汁经TS处理(475W、56℃、20 min)后于玻璃瓶中贮藏,其中细菌、霉菌和酵母总数呈增长趋势,在4℃和25℃下微生物安全期分别为28 d和4 d,符合国标要求并与83℃、1.5 min热处理组持平;果汁的可溶性固形物、pH值和褐变度在贮藏期无显着变化(p>0.05);L*、a*和b*值呈线性降低趋势,导致ΔE值呈线性增加至7个单位,这与经83℃、1.5 min热处理后相近(ΔE=7.58);甜菜红素含量呈线性降低趋势,与a*值一致;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残存活性较小且稳定;因此推测贮藏期间主要变色原因为甜菜红素损失。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ΔE值与甜菜红素含量的相关性系数最大(0.95),印证前面推测。此外,玻璃瓶和PET瓶对果汁贮藏期品质无显着影响;在4℃贮藏的果汁品质优于25℃。最后,基于TS处理及贮藏期内红肉火龙果清汁变色的主要原因,拟通过加入抗氧化剂进行护色。结果表明,5 mM VC对TS处理果汁的护色效果最好,甜菜红素保留率提高2.7%,a*值变化最小,ΔE值为2.81个单位;且在贮藏期间,其果汁中甜菜红素的保留率提高了3.5%~5.9%,ΔE值变化较小,故可通过VC处理以护色。

张元元,张映曈,胡花丽,张雷刚,周宏胜,罗淑芬,李鹏霞[7](2020)在《草莓汁贮藏期维生素C的降解动力学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条件对草莓汁中维生素C降解的影响,分别采用玻璃瓶和PET瓶为包装材料对草莓汁在不同贮藏温度(4℃、20℃和37℃)下维生素C的降解规律进行分析,并分别建立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草莓汁中的维生素C对热不稳定,随贮藏温度的升高,降解速率增大,半衰期减小;同一贮藏温度下,PET瓶的降解速率大于玻璃瓶;玻璃瓶和PET瓶中草莓汁维生素C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其反应活化能分别为32.04 kJ/mol和28.26 kJ/mol。两种包装材料预测模型的验证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R2>0.99,表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可用于预测任意温度下贮藏的维生素C含量及草莓汁货架期。同时对草莓汁中维生素C活化热力学函数(ΔG≠,ΔH≠,ΔS≠,K≠)的值进行了计算分析,为阐释维生素C降解机制提供了依据。

雷云琛[8](2019)在《贮藏条件对浓缩果汁主要色素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变化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浓缩果汁是将新鲜水果榨汁之后通过加工处理,将果汁中的部分水去除掉,最终得到浓缩物,其水分含量一般不低于30%。浓缩果汁较好的保存了新鲜水果中的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活性成分等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如维持体内酸碱平衡、预防贫血和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力等,在我国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以及重要的市场地位。本实验选择了市场上常见的浓缩果汁来进行研究,主要从7种浓缩果汁(葡萄、蓝莓、草莓、苹果、橙、芒果、白葡萄)的色素成分、贮藏期间7种浓缩果汁的颜色、色素成分、抗氧化能力的变化等方面做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对7种浓缩汁的可溶性固形物、pH值、色值参数进行了分析,范围分别是54.8-72.0%、2.23-3.96、L*:20.03-32.37、a*:-1.70-4.43、b*:4.43-19.07。采用福林酚法测得7种浓缩果汁的总多酚含量范围在1.86-6.37 mg/g,其排序为葡萄>蓝莓>橙>草莓>芒果>白葡萄>苹果。7种浓缩汁中,总黄酮与总花色苷只在葡萄、蓝莓浓缩汁中检测出,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44、2.55 mg/g。总花色苷含量分别为137.43、64.01 mg/100mL。采用HPLC对7种浓缩汁的多酚成分与花色苷成分进行分析,7种浓缩汁中测得确定的多酚有8种,葡萄浓缩汁含有没食子酸、3,4-2羟基苯乙酸、儿茶酸、没食子酸丙酯。蓝莓浓缩汁含有3,4-二羟基苯乙酸、儿茶酸、表儿茶素、丁香酸、槲皮素。橙浓缩汁含有4-羟基苯乙酸、槲皮素。芒果浓缩汁含有没食子酸、3,4-羟基苯乙酸、儿茶素、4-羟基苯乙酸、表儿茶素、槲皮素。白葡萄浓缩汁含有没食子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苹果、草莓浓缩汁中未能找到与这8种多酚对应的峰。在确定的多酚物质中,蓝莓浓缩汁中儿茶酸含量最高为1305.16 μg/g,丁香酸只在蓝莓浓缩汁中检测到,含量为1.97 μg/g。没食子酸丙酯只在葡萄浓缩汁中检测到,含量为7.82 μg/g。通过HPLC分析在葡萄、蓝萄浓缩汁中确定了3类花青素,分别为飞燕草、矢车菊、锦葵色素,通过面积归一法计算飞燕草、矢车菊、锦葵3类花青素在葡萄浓缩汁中占比分别为8.10%、4.24%、69.69%,总占比为82.03%;在蓝莓浓缩汁中占比分别为18.32%、15.64%、42.62%,总占比为77.58%。通过外标法计算,在这2种浓缩汁中飞燕草色素含量分别为2.93、1.24mg/100g;矢车菊色素含量分别为1.05、0.80mg/100g;锦葵色素含量分别为49.37、6.51 mg/100g。(2)7种浓缩汁在-20、4、25、25℃光照条件下贮藏50 d,随着时间的增加,不同浓缩汁的色泽参数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在-20、4℃条件下贮藏的色值参数变化较小,△E*均小于2。25℃、25 ℃光照下贮藏的浓缩汁除亮度(L*)以外,各色值参数变化显着(P<0.05),表现为葡萄、蓝莓、草莓、苹果、橙、芒果浓缩汁的红色减退(a*),白葡萄浓缩汁红色加深(a*),葡萄、蓝莓、橙浓缩汁黄色加深(b*),草莓、苹果、芒果、白葡萄浓缩汁蓝色加深(b*);在以上两种条件下白葡萄、橙、苹果、芒果在贮藏50 d后△E*大于2。(3)7种浓缩汁的总多酚在25℃、25℃光照条件下的降解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在25℃条件下的半衰期范围为25.88-110.26 d;在25℃光照条件下的半衰期范围为24.52-98.86 d。葡萄、蓝莓浓缩汁的总花色苷在4、25℃、25℃光照条件下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在4℃条件下葡萄、蓝莓浓缩汁总花色苷的半衰期分别为182.41、288.81 d;25℃条件下分别为27.40、35.73 d;25℃光照条件下为24.15、25.39 d。温度越高,色素成分降解速率常数越大,半衰期越短,光照条件下色素成分降解速率常数更大,半衰期更短。(4)随着时间的变化,浓缩汁色素成分均有显着变化(P<0.05),葡萄、蓝莓浓缩汁中,总多酚、总花色苷、飞燕草、矢车菊、锦葵色素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P<0.05),草莓、苹果、橙、芒果、白葡萄浓缩汁的总多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显着下降(P<0.05)。在不同条件下贮藏50 d后,这些色素成分的含量高低为-20℃>4℃>25℃>25℃光照。对不同条件下浓缩果汁的总多酚、总花色苷、飞燕草、矢车菊、锦葵色素与色值参数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在25℃、25℃光照条件下这些指标与色值参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花青素的降解会导致a*值下降,b*值上升,而多酚的降解对不同浓缩汁的a*、b*值影响有所差异。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在25℃、25℃下贮藏的浓缩汁多酚、总花色苷含量与色值参数之间的拟合方程拟合度(R>0.9)要优于-20、4℃条件。(5)通过对7种浓缩果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抗氧化能力、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的测定,得出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范围为0.56-2.90 mg GAE/g,ABTS抗氧化能力范围在10.59-51.09 μg μmol TE/g,ORAC值的范围在168.79-458.26 μmol TE/g。以DPPH、ABTS法测得的抗氧化能力排序一致为:葡萄>蓝莓>橙>草莓>芒果>白葡萄>苹果。ORAC法测得的抗氧化能力排序为:蓝莓>葡萄>草莓>橙>白葡萄>芒果>苹果。根据综合评价方法得出的浓缩果汁抗氧化能力综合排序为:葡萄>草莓>蓝莓>橙>白葡萄>芒果>苹果。根具相关性分析各贮藏条件下浓缩汁的总多酚、总花色苷、飞燕草、矢车菊、锦葵色素的含量与3种抗氧化能力之间呈显着正相关(P<0.05)。在葡萄、蓝莓浓缩汁中,总花色苷、总多酚、锦葵色素对3种抗氧化能力的贡献较大。在50 d的贮藏期间内,不同贮藏条件下,3种抗氧化能力随着时间的增加均呈现下降的趋势,在-20℃、4℃条件下的3种抗氧化能力保留率均高于25℃、25℃光照条件下的保留率。草莓、苹果、橙、芒果、白葡萄浓缩汁在贮藏50 d后,3种抗氧化能力保留率均在50%以下,所以应该尽量避免超过25℃条件贮藏超过50 d。保留率最高的为-20℃贮藏,7种浓缩汁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保留率范围为:75.00-97.41%;ABTS抗氧化能力的保留率范围为:83.87-95.35%;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保留率范围为:58.27-81.63%。

陈晓维[9](2019)在《加工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NFC复合果汁品质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草莓、蓝莓和桑葚均属于浆果,含有丰富的花色苷等营养物质,但由于草莓、蓝莓和桑葚水分含量均较高、易受微生物污染、在自然条件下贮藏几天后就出现腐败现象,造成果品严重浪费。将草莓、蓝莓和桑葚加工成复合果汁,不仅解决它们的保存问题,且能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对推广非浓缩还原汁(NFC)复合果汁产业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研究了草莓、蓝莓和桑葚汁解冻技术、乳酸菌发酵技术、酵母醋酸菌联合发酵工艺及杀菌技术对果汁品质的影响,为复合果汁的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了不同解冻方式(微波解冻、超声波解冻、水浴解冻、自然解冻)对草莓、蓝莓和桑葚出汁率及其果汁品质影响,确定了草莓、蓝莓和桑葚的最佳解冻方式。结果表明,与新鲜草莓汁相比,微波解冻的草莓汁在酸度、色泽、粘度和水溶性果胶含量的差异最小,且是四种解冻方式中花色苷含量较好的处理方式,相关理化指标变化显着(p<0.05);微波解冻的蓝莓汁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新鲜蓝莓汁差异不显着,且总花色苷含量最高(62.45 mg/100g),单体花色苷检出数量最多(11种),此外,微波解冻后蓝莓汁的总酚含量(2.27 mg/g)、抗氧化能力(46.88μmoL/g)最高,对营养成分的含量保存的最好;超声波解冻的桑葚汁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新鲜桑葚汁差异最小,其粘度(0.11 mPa·s)、水溶性果胶(5.91mg/g)、总花色苷(266.17 mg/100g)、矢车菊素3-O-葡糖苷(136.15 mg/100 g)、矢车菊素3-O-芸香糖苷(87.75 mg/100 g)、总酚(2.86 mg/g)等物质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47.45μmol/g)等指标均显着(p<0.05)优于其它解冻方式。(2)开展草莓汁、蓝莓汁和桑葚汁的乳酸菌(干酪乳杆菌、肠膜状明串珠菌和嗜酸乳杆菌)发酵、酵母和醋酸菌联合发酵工艺研究,结果发现三种乳酸菌不能在草莓汁和蓝莓汁较好地生长,能在桑葚汁中较好地生长,且在发酵16 h后达到最大菌量,且三种菌发酵的桑葚汁中的蔗糖被消耗殆尽,葡萄糖、果糖、苹果酸、柠檬酸、矢车菊素葡糖苷、矢车菊素芸香糖苷含量下降,乙酸和乳酸含量增加,总酚含量和色泽差异不显着。酵母醋酸菌联合发酵草莓汁、蓝莓汁和桑葚汁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酵母发酵草莓汁的最佳时间为24 h,醋酸菌发酵草莓汁的最佳时间为60 h;酵母发酵蓝莓汁的最佳时间为120 h,醋酸菌发酵蓝莓汁的最佳时间为60 h;酵母发酵桑葚汁的最佳时间为32 h,醋酸菌发酵桑葚汁的最佳时间为60 h。(3)通过感官评价初步确定了草莓蓝莓桑葚复合果汁的较合适复配比例为1:1:2。在这个复配比例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杀菌方式和贮藏温度对复合果汁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在4℃、25℃贮藏条件下,比较了超高压处理(550 MPa,5min)与热处理(95℃,2 min)对草莓蓝莓桑葚清汁、浊汁营养品质、色泽和抗氧化能力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的复合清汁、浊汁中可溶性固形物、总酚、总花色苷和单体花色苷含量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显着下降,色差显着增大(p<0.05),特别是在25℃下贮藏的复合果汁下降程度远远大于在4℃下贮藏,说明低温贮藏有利于减少果汁营养品质的损失;相比热处理,超高压处理的复合浊汁各指标变化更小,说明超高压可更好保持浊汁的营养与色泽;复合清汁则是热处理的各指标变化更小。

李维[10](2018)在《溶氧量对超高压处理荔枝混合果汁贮藏特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荔枝果汁的褐变,风味的劣变和营养成分的改变均与氧气存在着必不可少的联系。本文采用槐枝荔枝汁、椰子水等为原料调配成混合果汁,探讨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混合果汁品质及溶解氧浓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优的预处理方式。进一步研究了该预处理方式下,溶氧量对果汁在贮藏过程中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分及香气成分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比分析溶氧量、L-抗坏血酸、总酚、还原糖、γ-氨基丁酸(GABA)等含量及褐变度,酶活力。结果显示,实验条件下氮气置换处理能有效降低果汁中溶解氧含量,比抽真空处理及超声波处理的果汁溶解氧浓度更低;氮气置换处理对总酚、还原糖、GABA含量并无显着影响,对褐变指数及荔枝混合果汁中得PPO、POD酶活性无明显影响,对L-抗坏血酸含量保留率较其他两组为最高,为88.57%。氮气置换处理的混合果汁与未处理混合果汁中L-抗坏血酸含量无显着差异。(2)在果汁罐装过程中,利用氮气置换处理降低果汁初始溶解氧浓度。初始溶解氧含量分别为DO组:0.16 mg/L,CK组:5.2 mg/L。检测这两组果汁在贮藏期间的溶氧量、L-抗坏血酸、总酚、还原糖、GABA等含量及褐变度,色泽。结果显示:DO组荔枝混合果汁在贮藏过程中各营养指标均优于CK组荔枝混合果汁,氮气置换处理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且在4℃条件下贮藏的果汁的营养指标均优于在25℃条件下贮藏的果汁,低温有助于果汁贮藏。(3)通过分析对比氮气置换联合超高压处理前后混合果汁的香气成分及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氮气处理对果汁中香气成分的流失贡献不大。超高压处理后的荔枝混合果汁氨基酸总量均稍有增加,且经过氮气置换处理的荔枝混合果汁氨基酸总量高于未处理的果汁。同时对比了贮藏前后果汁中的香气成分及氨基酸组分,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香气成分及含量,氨基酸组分及其含量均有所减少。

二、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非热加工技术对蓝莓复合果汁品质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绪论
    1.1 蓝莓
    1.2 蓝莓的加工现状
    1.3 非热杀菌技术在蓝莓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1.3.1 超高压处理技术
        1.3.2 超声波技术
        1.3.3 真空冷冻干燥技术
        1.3.4 高压脉冲电场
        1.3.5 加工过程的非热清洗技术
        1.3.6 其他相关非热加工技术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NFC蓝莓复合果汁的护色工艺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仪器
        2.2.1 实验原料
        2.2.2 实验试剂
        2.2.3 实验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蓝莓复合浊汁的制备
        2.3.2 护色剂对蓝莓复合汁贮藏色泽保护试验
        2.3.3 pH值测定
        2.3.4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TSS)
        2.3.5 颜色测定
        2.3.6 花色苷的测定
        2.3.7 褐变度(BD)的测定
        2.3.8 PPO活性的测定
        2.3.9 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3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品质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仪器
        3.2.1 实验材料
        3.2.2 实验试剂
        3.2.3 实验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蓝莓复合浊汁的制备
        3.3.2 超高压、超声波、热处理灭菌复合果汁
        3.3.3 贮藏条件
        3.3.4 微生物检验
        3.3.5 pH值的测定
        3.3.6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3.3.7 果汁颜色的测定
        3.3.8 浊度的测定
        3.3.9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3.3.10 总酚含量测定
        3.3.11 抗坏血酸的测定
        3.3.12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3.3.13 感官评价
        3.3.14 风味成分的测定
        3.3.15 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4.1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微生物的影响
        3.4.2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pH和TSS的影响
        3.4.3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浊度的影响
        3.4.4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颜色的影响
        3.4.5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花色苷含量的影响
        3.4.6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3.4.7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总酚含量的影响
        3.4.8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4.9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感官品质的影响
        3.4.10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浊汁中风味成分的影响
    3.5 小结
4 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的品质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蓝莓清汁的制备
        4.3.2 超高压、超声波、热处理灭菌蓝莓复合清汁
        4.3.3 贮藏条件
        4.3.4 微生物检验
        4.3.5 pH值的测定
        4.3.6 可溶性固形物测定
        4.3.7 果汁颜色的测定
        4.3.8 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4.3.9 澄清度的测定
        4.3.10 浊度的测定
        4.3.11 总酚含量测定
        4.3.12 抗坏血酸的测定
        4.3.13 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4.3.14 清汁的感官评价
        4.3.15 数据处理
    4.4 结果与分析
        4.4.1 超滤处理对蓝莓复合清汁中微生物及理化指标的影响
        4.4.2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微生物的影响
        4.4.3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pH和TSS的影响
        4.4.4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透光率的影响
        4.4.5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浊度的影响
        4.4.6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花色苷的影响
        4.4.7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颜色的影响
        4.4.8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抗坏血酸的影响
        4.4.9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中总酚的影响
        4.4.10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4.11 贮藏期间不同杀菌方式对蓝莓复合清汁感官品质的影响
    4.5 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2)超高压处理对莲藕膳食纤维理化性质、降糖功效的影响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1章 绪论
    1.1 莲藕及其加工利用现状
        1.1.1 莲藕
        1.1.2 莲藕的加工现状
    1.2 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
        1.2.1 膳食纤维的基本概念、分类与组成
        1.2.2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特性
        1.2.3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
    1.3 超高压技术在果蔬加工中的应用
        1.3.1 超高压技术对果蔬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改性作用
        1.3.2 超高压技术在果蔬汁及饮料加工中的应用
    1.4 富含膳食纤维果蔬饮料的研制现状
    1.5 立题背景、意义及内容
        1.5.1 立题背景和意义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HHP处理对莲藕渣膳食纤维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与设备
    2.2 试验方法
        2.2.1 莲藕渣预处理
        2.2.2 膳食纤维的提取
        2.2.3 SDF水化性能的测定
        2.2.4 红外光谱分析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2.2.6 分子量测定
        2.2.7 单糖组成测定
        2.2.8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
        2.2.9 静态流变特性测定
        2.2.10 统计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莲藕渣中膳食纤维的提取率
        2.3.2 HHP处理对莲藕渣SDF水化特性的影响
        2.3.3 莲藕渣SDF的结构特性分析
        2.3.4 莲藕渣SDF的热稳定特性分析
        2.3.5 莲藕渣SDF的流变特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莲藕渣SDF对糖尿病小鼠的降糖功效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主要试剂
        3.1.3 仪器与设备
    3.2 试验方法
        3.2.1 莲藕渣SDF的制备
        3.2.2 柠檬酸缓冲液的配制
        3.2.3 实验动物建模、分组与干预
        3.2.4 小鼠喂养期间指标的测定
        3.2.5 小鼠生化指标的测定
        3.2.6 统计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小鼠日常生长状态的观察
        3.3.2 小鼠日常摄食量、饮水量、体重的变化
        3.3.3 小鼠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的变化
        3.3.4 莲藕渣SDF对小鼠血脂水平的影响
        3.3.5 莲藕渣SDF对小鼠肝脏和胰腺组织中MDA含量、GSH-Px和SOD活性的影响
        3.3.6 莲藕渣SDF对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HHP处理提高莲藕汁SDF的工艺优化与高纤维莲藕饮料的研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主要试剂
        4.1.3 仪器与设备
    4.2 试验方法
        4.2.1 HHP处理提高莲藕汁中SDF含量的工艺优化
        4.2.2 高纤维莲藕浊汁的制备工艺
        4.2.3 高纤维莲藕浊汁的调配
        4.2.4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装罐/袋、密封
        4.2.5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分组、杀菌、冷却
        4.2.6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贮藏期试验
        4.2.7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感官评价
        4.2.8 统计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HHP提高莲藕汁SDF含量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4.3.2 HHP提高莲藕汁SDF含量的响应面试验结果
        4.3.3 HHP处理提高莲藕汁中SDF的含量测定
        4.3.4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贮藏期变化
        4.3.5 高纤维莲藕悬浮饮料的感官品质分析
    4.4 本章小结
结语
    1 结论
    2 创新点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石榴概述
        1.1.1 石榴资源现状
        1.1.2 石榴营养与功能
        1.1.3 石榴的加工与利用现状
    1.2 热杀菌与非热杀菌概况
        1.2.1 热杀菌技术概述
        1.2.2 非热杀菌技术的发展
    1.3 HPP在食品中的应用
        1.3.1 HPP对微生物的影响
        1.3.2 HPP对酶的影响
        1.3.3 HPP对果蔬汁理化性质及感官品质的影响
        1.3.4 HPP对营养物质及生物可获得率的影响
    1.4 课题的依据、目的和研究内容
        1.4.1 课题来源
        1.4.2 课题的依据和目的
        1.4.3 课题内容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微生物和酶的影响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石榴浊汁的加工工艺
        2.3.2 菌落总数测定
        2.3.3 霉菌酵母测定
        2.3.4 过氧化物酶(POD)测定
        2.3.5 多酚氧化酶(PPO)测定
        2.3.6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加工方式对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的影响
        2.4.2 贮藏期菌落总数和霉菌酵母的变化
        2.4.3 不同加工方式对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理化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pH和、浊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3.3.2 单糖含量测定
        3.3.3 VC含量测定
        3.3.4 总花色苷的测定
        3.3.5 颜色的测定
        3.3.6 褐变指数的测定
        3.3.7 色密度、聚合色素和聚合百分数的测定
        3.3.8 花色苷定性定量分析
        3.3.9 挥发性物质的测定
        3.3.10 数据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不同加工方式对pH、浊度、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3.4.2 不同加工方式对单糖的影响
        3.4.3 不同加工方式对总花色苷的影响
        3.4.4 不同加工方式对单体花色苷的影响
        3.4.5 不同加工方式对抗坏血酸的影响
        3.4.6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色泽的影响
        3.4.7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褐变指数的影响
        3.4.8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色密度、聚合色素和聚合百分数的影响
        3.4.9 石榴浊汁颜色变化与相关指标之间的关系
        3.4.10 不同加工方式对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pH和、浊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4.3.2 维生素C的测定
        4.3.3 颜色的测定
        4.3.4 动力学分析
        4.3.5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贮藏过程中石榴浊汁pH的变化
        4.4.2 贮藏过程中石榴浊汁浊度的变化
        4.4.3 贮藏过程中石榴浊汁抗坏血酸的变化
        4.4.4 贮藏过程中石榴浊汁色泽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生物可获得率的影响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仪器
    5.3 实验方法
        5.3.1 石榴浊汁体外模拟消化
        5.3.2 总酚和总黄酮测定
        5.3.3 抗氧化性的测定
        5.3.4 酚类物质的定性及定量
        5.3.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4 结果与讨论
        5.4.1 不同加工方式对总酚和总黄酮生物可获得率的影响
        5.4.2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体外消化抗氧化性的影响
        5.4.3 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体外消化中酚类物质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讨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4)基于原料特性的NFC果蔬汁品质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综述
    1.1 NFC果汁概况
        1.1.1 NFC果汁的概述
        1.1.2 NFC果汁稳定性研究现状
        1.1.3 影响NFC果汁稳定性的因素
    1.2 超高压技术
        1.2.1 超高压技术简介
        1.2.2 超高压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1.3 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课题来源
        1.3.2 研究意义
        1.3.3 研究目的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超高压NFC复合果蔬汁贮藏期稳定性研究
    2.1 前言
    2.2 实验材料与试剂
    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2.4 实验方法
        2.4.1 NFC复合果蔬汁制备和加工
        2.4.2 微生物检测
        2.4.3 pH、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的测定
        2.4.4 浊度和粘度的测定
        2.4.5 颜色测定
        2.4.6 Vc含量的测定
        2.4.7 叶绿素和总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测定
        2.4.8 糖含量的测定
        2.4.9 挥发性化合物的测定
        2.4.10 统计分析
    2.5 结果与讨论
        2.5.1 微生物分析
        2.5.2 贮藏期间感官品质的变化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NFC苹果汁浑浊稳定性研究
    3.1 前言
    3.2 实验材料与试剂
    3.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4 实验方法
        3.4.1 苹果汁的制备
        3.4.2 pH、可溶性固形物(TSS)和可滴定酸(TA)的测定
        3.4.3 浊度的测定
        3.4.4 δ-电位的测定
        3.4.5 粒度的测定
        3.4.6 不溶性淀粉的测定
        3.4.7 糖含量的测定
        3.4.8 总酚的测定
        3.4.9 可溶性蛋白的测定
        3.4.10 果胶的测定
        3.4.11 统计分析
    3.5 实验结果
        3.5.1 NFC苹果汁理化特性分析
        3.5.2 NFC苹果汁浊度分析
        3.5.3 NFC苹果汁粒度分析
        3.5.4 NFC苹果汁δ-电位分析
        3.5.5 NFC苹果汁沉淀敏感型物质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NFC苹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试剂
    4.3 仪器与设备
    4.4 实验方法
        4.4.1 苹果汁的制备
        4.4.2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提取
        4.4.3 挥发性香气成分的检测
    4.5 数据分析
    4.6 实验结果
        4.6.1 NFC苹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种类和特性分析
        4.6.2 NFC苹果汁挥发性香气成分综合分析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创新点
    5.1 全文总结
    5.2 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草莓品种对其发酵酒理化性质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草莓概述
        草莓的营养价值
        草莓的品种资源
        草莓资源的生产开发现状
    果酒概述
        果酒的酿造方法
        果酒的功能性成分及抗氧化性
        草莓酒的研究进展
    果酒的感官品质及评价
        果酒的色泽
        果酒的香气
        果酒的感官品评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2.2 草莓成品酒的理化品质分析
        1.2.3 草莓成品酒的感官品评
        1.2.4 法兰地草莓成品酒的香气成分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与仪器
        2.1.1 酿酒原料和辅料
        2.1.2 酿酒草莓果实的品质分析
        2.1.3 主要试剂
        2.1.4 仪器设备
    2.2 检测方法
        2.2.1 出汁率的测定
        2.2.2 pH值与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2.2.3 还原糖与残糖的测定
        2.2.4 可滴定酸的测定
        2.2.5 维生素C的测定
        2.2.6 色度的测定
        2.2.7 成品酒其他基本成分的测定
        2.2.8 酚类物质的测定
        2.2.9 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2.2.10 感官品评
        2.2.11 香气成分的测定
    2.3 试验设计
        2.3.1 草莓酒酿造工艺
        2.3.2 技术路线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六个草莓品种果实的品质分析
        3.1.1 草莓果实的酿酒加工特性分析
        3.1.2 草莓原料果汁的色度分析
        3.1.3 草莓果实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3.1.4 草莓果实品质特性的主成分分析
    3.2 六个草莓品种成品酒的理化品质分析
        3.2.1 草莓成品酒的基本理化成分分析
        3.2.2 草莓成品酒中抗氧化活性成分分析
        3.2.3 草莓成品酒的抗氧化能力分析
        3.2.4 草莓成品酒抗氧化活性成分与抗氧化能力的相关性分析
        3.2.5 草莓成品酒的色度分析
    3.3 六个草莓品种成品酒的感官品评
    3.4 六个草莓品种成品酒各参数的聚类分析
    3.5 法兰地草莓成品酒的香气成分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简介

(6)声热联合加工红肉火龙果清汁中色泽变化原因及其护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1 绪论
    1.1 红肉火龙果果汁加工的研究进展
        1.1.1 对营养成分的影响
        1.1.2 对色泽的影响
        1.1.3 对风味的影响
        1.1.4 对微生物的影响
    1.2 火龙果中甜菜红素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1.2.1 影响甜菜红素稳定性的因素
        1.2.2 提高甜菜红素稳定性的方法
    1.3 声热联合加工在果汁加工中的应用进展
        1.3.1 杀菌
        1.3.2 钝酶
        1.3.3 品质保持
        1.3.4 生物活性成分保留
    1.4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1.1 实验材料
        2.1.2 仪器与设备
    2.2 实验方法
        2.2.1 红肉火龙果清汁的制备
        2.2.2 声热联合处理红肉火龙果清汁
        2.2.3 色泽分析
        2.2.4 甜菜红素含量测定
        2.2.5 褐变度测定
        2.2.6 总酚含量测定
        2.2.7 糖含量测定
        2.2.8 5-羟甲基糠醛含量测定
        2.2.9 酶活测定
        2.2.10 pH值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
        2.2.11 菌落总数及霉菌和酵母总数的测定
        2.2.12 羟基自由基测定
        2.2.13 贮藏实验
        2.2.14 护色实验
        2.2.15 数据整理与分析
3 结果与讨论
    3.1 声热联合处理对红肉火龙果清汁色泽等品质的影响
        3.1.1 处理功率
        3.1.2 温度
        3.1.3 时间
        3.1.4 小结
    3.2 声热联合处理影响火龙果清汁色泽的关键因素分析
        3.2.1 TS、US和热处理对色泽的影响
        3.2.2 甜菜红素降解
        3.2.3 非酶促褐变
        3.2.4 多酚氧化酶相关的酶促褐变
        3.2.5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3.2.6 小结
    3.3 贮藏期间火龙果清汁的色泽变化分析
        3.3.1 自然菌群
        3.3.2 理化指标
        3.3.3 甜菜红素
        3.3.4 酶活性和褐变度
        3.3.5 皮尔逊相关性分析
        3.3.6 小结
    3.4 TS处理火龙果清汁护色研究
        3.4.1 酚酸护色处理
        3.4.2 V_C护色处理
        3.4.3 柠檬酸护色处理
        3.4.4 贮藏期间V_C的护色效果
        3.4.5 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论文附图和附表
附录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草莓汁贮藏期维生素C的降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1.2 仪器与设备
    1.3 草莓汁加工及贮藏条件
    1.4 草莓汁中维生素C的测定方法
2 动力学方程分析
    2.1 维生素C残留率计算
    2.2 维生素C降解动力学模型
    2.3 Arrhenius经验方程
    2.4 预测模拟方程及验证试验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贮藏温度对草莓汁中维生素C降解的影响
    3.2 不同包装材料对草莓汁中维生素C降解的影响
    3.3 不同贮藏温度下玻璃瓶和PET瓶中维生素C的降解速率及反应级数
    3.4 不同贮藏温度下玻璃瓶和PET瓶草莓汁中维生素C降解动力学参数
        3.4.1 一级反应线性图
        3.4.2 动力学参数
        3.4.3 热力学参数
    3.5 草莓汁贮藏期维生素C变化的预测模型
    3.6 降解动力学模型有效性验证
4 结论

(8)贮藏条件对浓缩果汁主要色素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浓缩果汁中色素与颜色的研究现状
        1.1.1 浓缩果汁中色素的分类
        1.1.2 色素与颜色的关系
        1.1.3 浓缩果汁中主要色素成分研究进展
        1.1.4 颜色的测量方法
    1.2 贮藏期间果汁色素与色素的变化研究进展
        1.2.1 贮藏条件对果汁色素与颜色的影响
        1.2.2 贮藏期间果汁色素与颜色关系研究进展
    1.3 果汁抗氧化活性研究进展
        1.3.1 自由基与抗氧化物质简介
        1.3.2 抗氧化能力体外评价方法
        1.3.3 果汁贮藏期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主要技术路线
2 不同浓缩果汁主要色素成分研究
    2.1 引言
    2.2 材料、试剂与仪器
        2.2.1 材料
        2.2.2 主要试剂和标准品
        2.2.3 主要仪器
    2.3 实验方法
        2.3.1 样品的制备以及色素成分提取方法
        2.3.2 标准品的配制
        2.3.3 浓缩果汁理化性质的测定
        2.3.4 浓缩果汁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2.3.5 浓缩果汁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2.3.6 浓缩果汁总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2.3.7 浓缩果汁多酚物质测定
        2.3.8 浓缩果汁花青素成分测定
        2.3.9 统计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浓缩果汁理化性质测定
        2.4.2 浓缩果汁主要色素的含量
        2.4.3 浓缩果汁多酚提取物组成分析
        2.4.4 浓缩果汁花青素提取物组成分析
        2.4.5 浓缩果汁多酚、花青素提取物成分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不同贮藏条件下浓缩果汁色素成分与色值的变化
    3.1 引言
    3.2 材料、试剂与仪器
        3.2.1 材料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浓缩果汁中色素提取方法
        3.3.2 浓缩果汁色值参数的测定
        3.3.3 浓缩果汁总多酚的测定
        3.3.4 浓缩果汁总花色苷的测定
        3.3.5 浓缩果汁花青素HPLC测定
        3.3.6 贮藏实验设计
        3.3.7 降解动力学分析
        3.3.8 统计分析
    3.4 结果与分析
        3.4.1 贮藏期间浓缩果汁颜色与色素成分的变化
        3.4.2 贮藏期间浓缩果汁色素的降解动力学
        3.4.3 贮藏期间浓缩果汁色素与颜色的关系
    3.5 本章小结
4 不同贮藏条件对浓缩果汁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试剂与仪器
        4.2.1 材料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3 实验方法
        4.3.1 样品处理
        4.3.2 DDPH清除自由基能力测定
        4.3.3 ABTS抗氧化能力测定
        4.3.4 氧化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测定
        4.3.5 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分析法
        4.3.6 不同贮藏条件下浓缩汁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4.3.7 统计分析
    4.4 结果与分析
        4.4.1 浓缩果汁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抗氧化能力分析
        4.4.2 浓缩果汁ORAC分析
        4.4.3 浓缩果汁抗氧化能力综合评价
        4.4.4 浓缩果汁在不同贮藏条件下抗氧化能力的变化
        4.4.5 浓缩果汁抗氧化能力与色素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9)加工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NFC复合果汁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略缩词
第一章 前言
    1.1 果汁加工原料概述
        1.1.1 草莓
        1.1.2 蓝莓
        1.1.3 桑葚
        1.1.4 花色苷概述
    1.2 果汁饮料的分类及加工意义
        1.2.1 果汁饮料的分类
        1.2.2 果汁加工的意义
    1.3 果汁加工技术概述
        1.3.1 解冻技术
        1.3.2 微生物发酵技术
        1.3.3 杀菌技术
        1.3.3.1 热杀菌
        1.3.3.2 非热杀菌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5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出汁率及其果汁品质的影响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2.2.2 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不同解冻方式解冻草莓、蓝莓和桑葚
        2.3.2 出汁率的测定
        2.3.3 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的制备
        2.3.4 果汁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2.3.5 果汁色差的测定
        2.3.6 果汁粘度的测定
        2.3.7 果汁水溶性果胶的测定
        2.3.8 果汁总花色苷的测定
        2.3.9 果汁单体花色苷的测定
        2.3.10 果汁总酚的测定
        2.3.11 果汁ORAC的测定
        2.3.12 果汁PPO和 POD的测定
        2.3.13 数据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出汁率的影响
        2.4.2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影响
        2.4.3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色差的影响
        2.4.4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粘度及水溶性果胶的影响
        2.4.5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总花色苷的影响
        2.4.6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单体花色苷的影响
        2.4.7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总酚及ORAC的影响
        2.4.8 不同解冻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PPO及 POD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乳酸菌发酵、酵母醋酸菌联合发酵对草莓、蓝莓和桑葚果汁品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3.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3.2.2 仪器与设备
    3.3 实验方法
        3.3.1 乳酸菌发酵阶段实验方法
        3.3.1.1 草莓汁、蓝莓汁和桑葚汁的制备
        3.3.1.2 乳酸菌培养物的制备
        3.3.1.3 草莓汁、蓝莓汁和桑葚汁乳酸菌发酵的初始最佳pH的确定
        3.3.1.4 桑葚汁乳酸菌发酵培养
        3.3.1.5 乳酸菌活菌数的测定
        3.3.1.6 pH值的测定
        3.3.1.7 糖组分的测定
        3.3.1.8 有机酸的测定
        3.3.1.9 色差的测定
        3.3.1.10 单体花色苷的测定
        3.3.1.11 总酚的测定
        3.3.2 酵母醋酸菌连续发酵阶段实验方法
        3.3.2.1 醋酸菌液体培养基的制备
        3.3.2.2 酵母和醋酸菌的活化
        3.3.2.3 酒精度的测定
        3.3.2.4 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
        3.3.3 数据分析
    3.4 结果与讨论
        3.4.1 三种乳酸菌在草莓汁、蓝莓汁中衰亡实验证明
        3.4.2 三种乳酸菌发酵桑葚阶段实验结果
        3.4.3 酵母醋酸菌连续发酵草莓、蓝莓和桑葚工艺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同杀菌方式和贮藏温度对复合NFC果汁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仪器
        4.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
        4.2.2 仪器与设备
    4.3 实验方法
        4.3.1 解冻草莓、蓝莓和桑葚
        4.3.2 草莓、蓝莓酶解
        4.3.3 草莓蓝莓桑葚果汁复配
        4.3.4 感官评定
        4.3.5 复合果汁的制备与杀菌
        4.3.6 复合果汁的储藏及取样
        4.3.7 pH、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TSS)的测定
        4.3.8 色差的测定
        4.3.9 总花色苷的测定
        4.3.10 单体花色苷的测定
        4.3.11 总酚的测定
        4.3.12 ORAC的测定
        4.3.13 数据分析
    4.4 结果与讨论
        4.4.1 复合NFC果汁复配工艺实验结果
        4.4.2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pH和可滴定酸的变化
        4.4.3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4.4.4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色差的变化
        4.4.5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总花色苷的变化
        4.4.6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单体花色苷的变化
        4.4.7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总酚的变化
        4.4.8 贮藏期间复合NFC果汁ORAC的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10)溶氧量对超高压处理荔枝混合果汁贮藏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荔枝的概述
    1.2 荔枝的加工研究现状
        1.2.1 荔枝主要加工产品现状
        1.2.2 荔枝果汁非热加工技术现状
        1.2.3 荔枝中γ-氨基丁酸(GABA)研究现状
    1.3 贮藏条件对果汁的影响
        1.3.1 氧气
        1.3.2 温度
    1.4 立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1.4.1 立题依据
        1.4.2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试剂
    2.3 实验仪器与设备
    2.4 试验设计
        2.4.1 不同预处理对果汁溶氧量和一些品质指标的影响
        2.4.2 不同溶氧量包装果汁在贮藏期间质量的变化研究
        2.4.3 贮藏前后果汁氨基酸组分及含量对比
        2.4.4 贮藏前后果汁香气成分及含量对比
    2.5 实验方法
        2.5.1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
        2.5.2 pH值测定
        2.5.3 溶解氧的测定
        2.5.4 抗坏血酸的测定
        2.5.5 还原糖测定
        2.5.6 总酚的测定
        2.5.7 褐变指数的测定
        2.5.8 色差的测定
        2.5.9 酶活性的检测
        2.5.10 菌落总数
        2.5.11 香气成分测定
        2.5.12 氨基酸组分测定
        2.5.13 感官评分
    2.6 数据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荔枝混合果汁溶氧量和品质影响
        3.1.1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混合果汁的溶氧量的影响
        3.1.2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混合果汁的L-抗坏血酸含量的影响
        3.1.3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混合果汁的总酚含量的影响
        3.1.4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混合果汁的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1.5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混合果汁的酶活力的影响
        3.1.6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混合果汁的褐变度的影响
        3.1.7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混合果汁的色泽的影响
        3.1.8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混合果汁中GABA含量的影响
    3.2 不同溶氧量对荔枝混合果汁贮藏特性影响
        3.2.1 不同溶氧量包装果汁在贮藏期间的溶氧量变化
        3.2.2 不同溶氧量包装果汁在贮藏期间对pH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3.2.3 不同溶氧量包装果汁在贮藏期间对L-抗坏血酸保留率的影响
        3.2.4 不同溶氧量包装果汁在贮藏期间对多酚含量的影响
        3.2.5 不同溶氧量包装果汁在贮藏期间对还原糖含量的影响
        3.2.6 不同溶氧量包装果汁在贮藏期间对褐变度含量的影响
        3.2.7 不同溶氧量包装果汁在贮藏期间对色泽的影响
        3.2.8 不同溶氧量包装果汁在贮藏期间对感官品质的影响
    3.3 超高压处理及贮藏前后氨基酸组分与含量变化
    3.4 超高压处理及贮藏前后香气成分变化
4 讨论
    4.1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荔枝混合果汁溶氧量和品质影响
    4.2 不同溶氧量对荔枝混合果汁贮藏特性影响
    4.3 超高压处理及贮藏前后氨基酸组分与含量变化
    4.4 超高压处理及贮藏前后香气成分变化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稳定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非热加工技术对蓝莓复合果汁品质保护研究[D]. 王晓琼. 西华大学, 2021
  • [2]超高压处理对莲藕膳食纤维理化性质、降糖功效的影响及应用研究[D]. 顾艳阳. 扬州大学, 2021(08)
  • [3]不同加工方式对石榴浊汁微生物和品质的影响研究[D]. 程冯云.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4]基于原料特性的NFC果蔬汁品质稳定性研究[D]. 刘启辉. 昆明理工大学, 2021
  • [5]草莓品种对其发酵酒理化性质与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D]. 时宽芹.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4)
  • [6]声热联合加工红肉火龙果清汁中色泽变化原因及其护色研究[D]. 朱文娴. 江南大学, 2020
  • [7]草莓汁贮藏期维生素C的降解动力学研究[J]. 张元元,张映曈,胡花丽,张雷刚,周宏胜,罗淑芬,李鹏霞.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1)
  • [8]贮藏条件对浓缩果汁主要色素成分及其抗氧化能力变化的影响[D]. 雷云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
  • [9]加工方式对草莓、蓝莓和桑葚NFC复合果汁品质的影响[D]. 陈晓维.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019(07)
  • [10]溶氧量对超高压处理荔枝混合果汁贮藏特性的影响[D]. 李维. 华南农业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草莓汁加工贮藏过程中维生素C的稳定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