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词语的类型及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林佳锐[1](2021)在《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习得研究》文中指出语言的类型特征常常对二语习得产生影响,这是学界已达成的共识。英语作为前置词语言,表达空间关系一般用“介词+名词”的形式;而汉语作为附置词语言,表达空间关系则多用框式介词“介词+名词+方位词”的形式,尤其是方位词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汉英两种语言的这种类型差异对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在”类框式介词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如框式介词的偏误率高、偏误类型分布广、偏误成因复杂等,这使汉语框式类介词习得一直是英语母语者学习汉语语法的一大难点。汉语学界(二语习得学界)历来都非常关注汉语框式介词的本体研究和习得研究,其研究成果颇丰,但就目前国内二语习得领域关于“在”类框式介词的研究来说,多见于对某个框式介词的偏误分析,缺少对学习者习得某类框式介词的总体中介语情况的把握和研究。因此,我们还不能准确地认识英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对汉语框式类介词的习得规律及特点,更不能为汉语框式介词习得提供强针对性的策略。本文选取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在X上”“在X下”“在X里”“在X中”四大类,基于丰富的汉语中介语语料,从语义和句法两层面全面系统地考察了英语背景的二语学习者汉语框式介词的习得特点和规律,在此基础上从“在”类框式介词的不同语义类型出发,深入细致地描写了学习者的偏误类型及特点,并试图从汉英语的语言类型特征、学习者的概念迁移等层面给予一定的解释。全文共分为六章,我们的主要观点如下:一、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语义表达: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范围义和方所义,最低的是状态义。从偏误率来看,偏误率较高的是时间义、情况义和方面义表达,最低的是过程义。总体来说,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习得中,基本义(即方所义)和抽象空间义(即范围义)习得情况较好,其它引申义习得结果不理想。英语母语者习得某个框式介词时不同语义类型的习得存在差异。通过语料的观察和分析,同一种语义类型,在不同框式介词中的习得情况也可能完全相反。如:同样是方所义表达,“在X上”“在X下”中习得情况最好,“在X里”“在X中”中习得情况最差。二、英语母语者习得框式介词的优势语序:框式介词多位于主谓之间做句中状语,位于句首的情况略低于句中。“在”类框式介词置于动词后的句式较少,且多出现在方所义表达中。从偏误率来看,偏误率最高的也是主谓之间句,其它两个句式的偏误率相差无几,略低于主谓之间句。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句式的使用趋势与汉语母语者大体一致,在不同语义中句式的选择倾向性呈现出英语母语者的个性特征。同一个句式结构,在不同的语义表达中所占比例具有较大差异。如“在XL”句首状语句,用于“在X上”中的使用频率最低、偏误率最高,用于“在X里”和“在X中”中的习得情况完全相反,使用频率最高、偏误率最低。本文通过分析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特征和规律,挖掘影响英语母语者句式选择倾向的因素和导致语序偏误的根本原因。三、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中间成分X:体词数量远大于谓词,谓词性成分正确率较体词高。使用频率最高的前三位分别是抽象名词、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使用频率最低的前三位分别是动词、时间名词和处所词。从正误来看,正确率最高的是形容词、处所名词和动词,偏误率最高的是时间名词、抽象名词和普通名词。总体来说,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抽象名词和普通名词充当中间成分X占据比例高、偏误率高,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中间成分X对框式介词的习得具有较大影响,提高英语母语者正确使用X进入框式介词的能力,要从X词义的全面性、进入句子的限制条件及其与句式和语义的关系全方位着手。此外,我们对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中间成分X的语义类型和频次做了统计表。四、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主要出现在后置词上。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类型主要包括缺失、冗余和错用三大类。偏误出现的频率由高到低分别是后置词、前置词、中间成分X和语序偏误。本文按照中间成分X的构成对偏误类型进行再分类,归纳出每一类偏误的特点并分析成因。总体看来,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类型中,后置词的偏误率最高,且占据绝对优势。其次是前置词和中间成分X,语序和整个框式介词的偏误不多。本文对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偏误特点和规律做了归纳与总结,结合具体例句,多角度分析偏误产生的原因,借助语序类型学和概念迁移理论,揭示偏误产生的根源。五、通过四个“在”类框式介词的习得分析,我们发现“在”类框式介词对英语母语者的习得具有一定难度。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使用频率较高,但正确使用“在”类框式介词的能力有待增强。后置词的偏误是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的关键问题。英汉分属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英语母语者习得汉语框式介词常常受到英语前置词语言类型的影响,忽略汉语后置词的存在导致偏误发生。同时受到英语VO语言VPP语序特征的固化概念模式限制,增加了对汉语PPV语序理解和运用的难度,从而引发语序偏误。总体说来,英语母语者习得“在”类框式介词除了语义和句法因素,受语序类型学和母语概念迁移的影响较大。结语部分,主要对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的习得情况做全面总结,提出实现全面提高英语母语者正确使用框式介词能力的终极目标,同时指出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廖子慧[2](2020)在《基于知识图谱的英语语法智能题库系统研建》文中提出英语作为全世界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点学科,如何有效地帮助学习者吸收英语知识,一直是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们倾向于在线上练习英语题目。由于语法是学习英语的基础,在琳琅满目的英语练习题中,语法题目通常会被列为英语练习的重中之重。然而,层出不穷的语法题目并没有在目前的在线学习平台中得到智能化处理,大多数仍然依赖于专业教师的人工解析。本文将知识图谱相关技术应用于英语语法学习领域,设计实现了一个基于知识图谱的英语语法智能题库系统。本文的主要内容为:(1)构建了英语语法知识图谱。首先分析英语语法知识,提取了相关的名称、概念、举例、结构;然后设计了语法知识图谱概念模型,并利用Neo4j对图谱进行存储和可视化。构建的英语语法知识图谱共包含了18类语义关系、1103个语法知识点实体。(2)对英语语法智能题库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和功能设计。根据用户的学习需求,设计了题目分类、知识图谱查看、题目推荐、智能问答等功能,并实现了系统架构设计和数据库设计等。(3)基于前面构建的英语语法知识图谱对系统的题目分类、题目推荐、智能问答等核心功能模块进行了设计实现。题目分类采取SVM算法,以知识图谱特征、正确答案词性特征、TF-IDF特征作为题目特征向量;题目推荐采取深度搜索知识图谱的策略,返回与用户错题知识点相关的易混淆知识点从而推荐题目;智能问答采取基于模板匹配的方式,构建SVM分类器对用户输入的自然语言问句分类,最后利用Cypher语句在知识图谱中查询答案。本文研究并构建的智能题库系统作为知识图谱在英语语法学习领域的初步尝试和应用,不仅可以为用户提供相对全面精准的英语语法知识网络,同时迎合了教育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教育部[3](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璐[4](2020)在《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汉语后修饰语是学界历来研究的难点问题。前人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始终未能在该现象的界定层面达成一致。同时,以往研究在后修饰语的描写层面不够系统深入,就其产生的解释层面尚存不足。有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在结合学界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至上”“自同一层面”的三维研究模式,对后修饰语进行界定与分类描写,并对后修饰语的产生加以阐释,为现代汉语建构相对全面、完整的后修饰语系统。首先,本研究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层次、元功能、系统与语境思想为依据,在回顾前人研究并尊重汉语实际的基础之上,对后修饰语现象进行了界定。研究指出,后修饰语是指名词词组中位于中心词之后表达“有定”的成分。在语义上,主要是通过详述、延伸、增强等方式对中心词从不同方面进行扩展,以协助名词词组实现所指的“事物有定”。在形式上,后修饰语系统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次级系统,即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以及同位结构的后位。由此,本研究分别对三个次级系统的语义功能、句法功能,以及各次级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考察,在佐证本研究对后修饰语界定完善的同时,实现对汉语后修饰语更加系统和深入的描写。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在语义上均是通过增强的方式对中心词进行扩展,具体包括界定其指示、明确其数量、明晰其比例、确定其顺序、凸显其极性、圈定其类型、锁定其时间和空间位置。由此,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在理论上可以分为7类,即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发生位移的种类限定词和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它们各自又可以根据表达的不同语义,被划分为更加细致的次类别,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有定”或“无定”特性。然而在句法上,各类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内部,只有倾向于表达“有定”特性的,才可以视为后修饰语,而倾向于表达“无定”特性的则不能在句法中出现。总体上,句法中出现的上述七类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它们均表达“有定”且可以视为后修饰语。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在语义上是通过延伸的方式对中心词进行扩展,其语义功能可以刻画为一个以“描写”和“分类”为两级的连续统。这两种语义功能呈现为等级性,它们之间是此消彼长的牵制关系。由此,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可以分为“分类性语义功能为主导”和“描写性语义功能为主导”的两类。其中,前者倾向于表达“有定”,而后者则倾向于表达“无定”。在句法上,通过对比两类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研究指出只有“分类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即倾向于表达“有定”)才能视为后修饰语,而“描写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则被视为独立小句的谓体。同位结构的后位,在语义上是通过增强、延伸和详述三种方式对中心词(即前位)进行扩展,它与前位之间是“语义共指”的关系。首先,按照“语义共指”关系的不同实现方式,同位结构的后位可分为两类,即“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其中,前者可以划分为“绝对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相对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后者则可以划分为“前位>后位”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和“前位<后位”的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此外,同位结构的后位中还存在一种特殊的类型,即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根据其中“实际所指”与“修辞所指”的位置关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可以划分为“修辞所指+实际所指”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和“实际所指+修辞所指”类修辞同位结构的后位。总的来看,同位结构的后位是对中心词语义的详述(对前位内容的明确)、延伸(对前位本质/属性的描写)及增强(即对前位本身或数量的强调)。在句法上,同位结构内部均呈现为从属关系。其中,只有表现为:(1)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2)“前位<后位”的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的后位,以及(3)“实际所指+修辞所指”类同位结构的后位,才能视为后修饰语。鉴于在封闭的同位结构内,前、后位可以实现相互限定与说明,因而后位一定程度上均可以看作是“有定”的。其次,后修饰语系统内部此三个次级系统之间,以及后修饰语系统与后修饰语系统外部之间,均存在并协与互补的关系。在后修饰语系统内部,三个次级系统有各自表达的语义功能,但在本质上又具有统一性,即均是对中心词逻辑语义的扩展,以实现名词词组所指的“事物有定”,只不过在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当次级系统类型的解读出现歧义时,可以按照“同位结构的后位>发生位移的限定词>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让步顺序,择取“有定性”程度高的次级系统做出相应的功能句法分析。在后修饰语系统外部,后修饰语与名词词组、小句以及语篇中的成分属于不同的语言层次,但本质上均可以协助名词词组表达“事物有定”。只不过,后修饰语与后修饰语系统外部成分之间遵循“协作”的原则,包括同类性质的相互叠加和异类性质的相互配合。因此,后修饰语还需要依据系统内部的“让步”原则和系统外部的“协作”原则共同作出判断。最后,后修饰语的产生是语言系统各个层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具体来说,(1)语音/音系层面对音韵美感的追求,(2)词汇—语法层面对句式变化的要求,以及句法核心存在尽早确认的倾向,(3)语义层面对语义的强调,以及语义存在精密化发展的趋势,(4)语境层面语篇连贯,以及古汉语时期汉语句式的遗留,五四运动前后外来句式的影响,均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后修饰语的出现。总体而言,本研究创新性地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对现代汉语中的后修饰语现象进行了界定与分类描写,并对后修饰语的产生加以阐释,为现代汉语建构了相对完整的后修饰语系统。从理论层面来看,本研究的成果有利于丰富汉语后修饰语的相关研究,提升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词组层面的精密度,推进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本土化进程。从实践层面来看,本研究也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
吴越[5](2019)在《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文中提出本文在类型学理论指导下讨论汉语及方言(主要以吴语瑞安话为例)代词(与相关形式)的指称问题。第二、三章讨论指示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二章以普通话为对象,明确区分指示词短语整体的语用功能和指示成分所指对象的语义解读,根据指示词短语中量词的不同种类,依次讨论不同的指示词短语,认为它们都允许所指对象语义上无指。此时,指示词短语仍允许为“定指”且指示词短语内部容纳具“个体化”功能的量词,体现汉语是语用优先型语言,也显示汉语个体指—类指、有指—无指是密切相关、彼此交叉的平行概念。量词能对实体和特征进行个体化。第三章描写瑞安话的定指“量名”(并与粤语比较)、定指“两量名”及“一量名”结构(并与普通话比较)的功能,分析方言间句法自由度和语用因素制约情况差异。第四、五章讨论疑问词的指称问题。第四章以普通话指人疑问代词为例,以“是”字疑问句为环境,考察“什么人、谁、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什么人”用于类指,有属性和指称用法;“哪(一)个人”用于个体,只有指称用法;“谁”用于类指和个体,有属性和指称用法。“是”字句中,句法位置并不“决定”而仅“影响”疑问代词的指称。起决定作用的是疑问代词本身的指称解读。第五章主要考察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普通话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很大程度上受强制同现的量化成分“都”影响,“都”的核心功能是根据语域内的信息明确客观对象的“数目准确性”,这更多地是语用性的。吴语任指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更严格地受句法条件的整体制约。第六、七章讨论人称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第六章讨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的指称,提出普通话“人称代词+们”表达受语用因素制约的集体(关联)范畴,瑞安话“俫”可能是更严格的集体标记。这虽然在“人称代词+俫”中不明显,但“普通指人名词+俫”“专名+俫”等都是更严格地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的实指集体。第七章以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为例,指出一些方言的领属范畴可能“寄生”了指称范畴,由不同的领属标记区别被领有者的实指性。第八章为结论。本文的基本结论是:①汉语的类指—个体指、有指—无指是彼此密切相关、相互交叉的两对平行概念而非上下位概念;②汉语中唯一成熟的范畴是个体指,标记是量词;③方言中可能已形成较不成熟的实指范畴,以“寄生”方式存在;④通过指称系统整体考察,发现:普通话是更典型的语用优先型语言,吴语更受整体句法条件制约,句法自由度低、语用制约影响较小。
杜小红[6](2019)在《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语句使用广泛,具有汉语区别于印欧语的显着特征,是构建中国特色语法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料显示:名词性独语句(下文称NICs)占所搜集独语句语料的71.45%。本研究以独语句的一个典型次类——NICs为主要研究对象。名词性独语句是由名词性成分植入一定语气组成的、能独立表达完整句义的句子。不同于只有一种添补可能的省略句,NICs有多种添补可能或根本无法补出其他成分。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研究始于刘复(1920)提出的“独字句”,近百年来,从“省略说”到“去省略说”,从“零句说”到“词组本位说”、“字本位说”和“小句中枢说”,每次语法理论的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NICs的发展。然而,现有针对NICs的研究多囿于其界定、分类、语用和修辞特征,句法语义描写尚处于零星状态、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亟待深入开展、准入条件研究一直未有突破性进展。鉴于现有成果的研究空缺,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第一,NICs显着的句法和语义特征是什么?第二,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是什么?第三,NICs的语义建构受到哪些条件限制?为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首先对NICs进行重新界定和分类,详细描写其句法语义特征。然后在认知语法框架下,汲取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对NICs语义生成机制阐释的有益成分,构建“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下文称“PRG框架”),旨在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系统研究。本研究总体上遵循从观察、描写到解释的路径。语料主要来自北京语言大学BCC现代汉语语料库、文学作品和前期研究中的经典例句。研究发现和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名词性独语句可统一归入“(A)(的)N(M)”构式,在此基础上,将其划分为:原型式名词性独语构式“N”及其扩展形式“NM”;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及其扩展形式“A(的)NM”。该分类能涵盖搜集到的所有语料,有效避免了分类标准不一、覆盖面窄等问题。第二,在对大量语料进行观察、统计、分析和概括基础上,发现NICs的句法语义特征并非不可描述或无需描述,而是具备显着特点。句法特征主要包括:(1)句法结构的独立性。(2)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3)与动态助词“着”、“了”共现的可能性。(4)“的”字“隐”、“显”与修饰语词性“虚”、“实”的正相关性。(5)句法组合的顺次性。语义特征主要包括:(1)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2)NICs的指称性。(3)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4)“时”的非突显性与“体”的突显性。(5)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6)NICs的多义性。第三,发现了汉语不同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基于Langacker(2017b:18)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结合其关于不同语言情境植入研究的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概括了其区别于英语的情境植入成分和植入特征。第四,构建了“PRG框架”,分别从原型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和偏正式NICs及其扩展形式四个方面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进行系统阐释。研究发现,除偏正式NICs的参照点与部分情境植入成分因显化而有别于原型式NICs外,四类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并无二致,均可借助本研究构建的认知分析框架进行阐释。第五,从认知语法视角分析了名词不同次类准入独语句的限制条件。研究发现:(1)双音节或多音节专有名词具有直接准入独语句表达完整句义的潜势;单音节专有名词则需植入称谓等成分方能准入独语句。(2)个体名词前无论是否植入个体量词,均有独立入句潜势。(3)抽象、集合与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的共性条件为:与其他独语句共现,或在其前植入修饰成分使其转化为偏正式NICs。(4)偏正式名词性独语构式“A(的)N(M)”中,构件“A”的准入词性可以为12种词性中的任何一种。“A”为虚词的语料虽不丰富,接受度也不够高,但有上升趋势。本研究的主要理论意义:首先,“PRG框架”的构建,不是囿于认知语法某一理论在汉语中的应用,而是利用各个理论间互相修补与完善的机制,将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进行嫁接和修补而进行的理论创新。该框架不仅可以对NICs语义生成的认知机制和准入条件进行统一阐释,也为借助不同理论研究同一语言现象提供了借鉴。其次,参考Langacker对英语情境植入成分特征的描述及其开放性主张,提出了汉语NICs的情境植入假设并概括其特征,赋予了情境植入理论新的内涵,推动了该理论的跨语言研究。再次,解决了长期存在的NICs准入条件问题,不仅深化了对汉语独语句的认识,也有助于挖掘汉语本体特征、助推现代汉语语法体系的完善。另外,本研究为汉语语法教材编写也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孙成娇[7](2019)在《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区分了句层面的句法话题(话题1或Hockett-话题)和语用话题(话题2或Prague-话题)以及语篇层面的实体话题(话题3或Geluykens-话题)。在句层面,话题1/述题结构是静态的形式二分,话题2/焦点结构是动态的意义二分。例如,英语句首NP是话题1,却未必是话题2,也可能是焦点。在篇层面,句所含实体都是话题3。本文进一步确立辨认汉语主语和话题的标准,并定义出左置句法话题句ST1、右置句法话题句ST2和中置句法话题句ST3。主要形式ST1包括话题化、左偏置、汉语式以及论元分裂式话题句。本文继续证明,汉语话题化结构不存在孤岛限制,并非通过wh移位生成;不论其述题是否含孤岛结构,其中的空位都更宜处理为由语境赋义的真空位。此论证过程还揭示出:ST1的允准和解读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ST1可分为边缘话题1和述题;述题本身必须合语法,而边缘话题1必须能够自然融入述题语义(亦即建立起显性或隐性的先行词-代词关联);ST1既要对边缘话题1与述题的陈述关系释义,又要对述题小句进行满足语境的完整释义。因此,本文根据动态句法理论(DS)从边缘话题1如何贡献于话题句理解的视角来探究它与整个句法过程的关系。本文基于DS构建起汉语动态解析模型,又运用模型对ST1和ST2做出了统一的链接解析,将ST3处理为单一Ty(t)树。ST1述题独立的合语法性体现为逆向链接于Ty(e)话题树的Ty(t)命题树;左置话题1向述题的自然融入体现为链接转换中复制需求的满足。各次类的区别是述题中承接复制性语义值的成分不同。ST2的解析相似,不过只有在确定边缘成分能满足复制需求的前提下才可建立链接关系。若ST1或ST2的述题内还嵌有ST1,则内ST1的解析树需先置于待定位置,等命题式生成后再合并进外层树的相应位置。若ST1的左置话题1不止一个,则话题Topl-Topn解析为依次逆向链接的Ty(e)树,而Topn投射的Ty(e)树又链接于最右述题投射的Ty(t)树。此外,由无指成分担任边缘话题1的ST1并非普通意义上的话题结构,需解析为待定节点合并的过程。这证实了 Cannetal.(2005)关于所有语言的左边缘结构都有链接与待定节点合并两种解析方案的论断。从左至右的线性解析也能捕捉到各类话题句的完整释义过程。本文的形式刻画不仅证实了汉语话题结构的多样性,而且反映出左、右边缘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是一致的(都是句法、语义、语用互动的过程),而中置话题句确属特殊话题结构。全文论证表明,汉语的话题优先性更宜理解为话题1/述题结构整体的优先性。
杨柳[8](2019)在《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文中认为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英语读者自主选择译介中国网络幻想小说无疑具有积极意义,粉丝翻译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更易于被读者接受。本文以描写译学为出发点考察网络仙侠小说英译文本塑造的中国形象及影响,采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结合形象学的“异国形象”观点对数据发现进行阐释。英译小说以翻译文学的身份进入英语世界,构建出英语文学中的“异国形象”,其中既包含原作者的自塑,也包含译者的他塑。相应地,研究主干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1)作者、译者合力塑造的中国形象;2)中国形象的他塑元素;3)译者/读者转变为作者之后塑造的中国形象。本研究选取了7部英译“经典”仙侠/玄幻作品和2部英语原创仙侠小说作为考察对象,参照语料包括2部英译古龙作品和4部经典英语奇幻小说,一共13部小说,7004473单词。文本塑造的形象分为语言形象、人物形象和事物形象。具体而言,语言形象分为词汇丰富度和文本信息量。人物形象分为主要人物设置和主要人物动作。事物形象包括具体与抽象事物,通过名词词表和专有名词进行分析。文本处理工具包括:文本检索工具AntConc3.4(跨库检索部分使用WordSmith4.0),词性标注工具CLAWS7,中文分词软件Yacsi0.96和词图制作工具WORDSIFT。研究结果表明:首先,关于语言形象。英译仙侠小说的语言具有翻译共性的简化倾向;同时,整体语言水平较高,忠于原文,表达较为准确、丰富。其传递的信息量低于汉语原文,而大于英语原创。相应地,阅读难度也高于英语原创奇幻小说。译者“厚译”是形成较高词汇密度的原因之一。第二,关于人物形象。英译网络仙侠小说主人公形象设置方面类型化特征明显:以青少年男性角色为主,开篇登场、全程在线。人物特质突出:开朗乐观、百折不饶、不断成长,追求成为强者。动词参数显示,主人公动作描述最多,话语、心理描述较少。女性角色频次偏低。一方面,这种类型化的单一人物设置模式在文学性方面有所欠缺,性别主义遭到诟病。另一方面,人物积极进取的形象充满感染力。此外,电子游戏式的功能向(function-oriented)特点对某些读者特别具有吸引力。第三,关于事物形象。词表揭示出“sword”(剑)是唯一在词频上显示出显着性的词,是仙侠小说的标志性物象。这与文学史上的剑仙小说一脉相承。道教以及佛教等相关术语的使用更多是发挥了某种道具的作用或帮助构建背景,作品并未真正触及道家及佛教思想。专有名称大致可分为地点、宗派、神仙魔怪的名字、器物法宝和一些宗教术语,文中归纳了频次最高的颜色和地点等具体名词。此外,对于中国形象的他塑元素及其所受影响有以下发现:第一,译者具有译者和“粉丝”的双重身份。翻译以“厚译”为主,包含大量文化注释。并且译者不满足于文本翻译,他们建立网站、发布视频、甚至转化为仙侠小说创作者,成为传播中国网络小说、构建中国文学形象的一支重要力量。第二,他塑元素既包括译者,也包括读者。网络媒介使译者与读者的交流更加便捷,影响彼此对文化形象的认知,深度参与到翻译复合形象的塑造。第三,从英语创作的仙侠小说看,一方面留有中国文化刻板印象的痕迹;同时也可看到作者积极融入中国元素、传递中国文化的努力。总的说来,中国网络文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英语译者和作品的相遇更像是一种必然。仙侠小说披着道家文化的外衣,蕴含着突破自我、成为强者的精神内核,对中外读者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在全球化和网络化的今天,译者们对中国形象既非“乌托邦”式的美化到底,也非“假想敌”式的一味抹黑,而是在娱乐中产生了共情。从源语到译入语、再到英语原创文本,网络仙侠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经历了一场文化的旅行,成为了一幅富于中国情调的文化拼贴画。
乔丽婷[9](2020)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文中提出作为学习型词典的重要分支之一,双语学习型词典区别于单语学习型词典的最大特征在于针对目标人群的国别差异化编纂理念。尽管《牛津高阶》、《朗文当代》等单语学习型词典多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所青睐,但其面向全球非母语学习者的普适性设计理念使其对中国用户而言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国英语学习者对在设计特征上更具针对性,具有国别化设计特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有需求,双语词典学研究理应对此展开积极的理论创新探索。具体到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方面,编纂者需要充分考虑不同类型的词条由于受到语言文化认知差异影响而表现出的不同习得规律和结果,对不同词汇采用不同的描写方式,即针对不同类型的词条进行差异化描写。此外,现阶段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的语言学习需求已经从最初以解码为主逐步走向解码和编码并重,而且编码需求日益凸显,学习者需要更为充分有效的词汇编码知识。因此,英汉学习型词典需要为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适用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其编码能力的提升给予积极的帮助。本论文基于以上时代背景,以中国中高级英语学习者为目标用户,探讨名物词条目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的深度描写模式。本研究选择名词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类,即名物词展开针对性探讨。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在动词、名词和形容词三大词类中,针对动词和形容词的研究已广泛开展,而对于名词的研究尚不充分;现有研究中更多是对抽象名词的关注,对名物词的研究数量偏少。事实上,尽管名物词的概念意义较为简单直白,但其延伸出的抽象语义往往极其丰富和复杂;此外,名物词语义中往往涉及很多文化内涵,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这对于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如果对这类名词缺乏深度认知,势必会造成学习者在名物词使用过程中的一些编码困难,进而影响名物词及相关词类编码的有效性,甚至还可能引发跨文化交际方面的误解或失误。鉴于此,如何面向中国英语学习者的编码需求对名物词条目进行必要的深度描写,这是英汉学习型词典研编过程中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本论文的研究始于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三大理据探讨,即深度习得、编码差异和词典文本表征。首先,由于名物词本身具有丰富的语义内涵,对其进行深度习得是全面准确强化名词学习的重要方面。此外,对名物词的深度习得还会影响英语语言的全面习得。名物词作为基础名词,它们不仅是动词和形容词的认知基础,动词语义的表达也常常需要借助名物词来实现,形容词语义内容的具体化也有赖于名物词。因此,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具有编码相关的特殊重要性,词典编者需要在学习词典中对其进行深度描写来提供更为丰富的编码知识,以促进对于名物词的深度习得。其次,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概念差异、结构差异和语境差异三方面。这些差异在很多情况下会对二语学习者语言编码造成一些障碍,成为语言习得中的难点,学习型词典同样需要通过深度描写来凸显这些具体的差异信息,促进学习者语言编码的得体性与有效性。再次,从双语词典的文本特殊性来看,传统词义描写大多只关注对应词的选择,只限于表现词的概念意义,这种浅层描写模式显然无法实现对名物词丰富语义的深度描写,难以满足学习者编码所需的词汇深度知识。为此,词典编纂者需要借助词典文本的多层次结构,比如微观结构的细化处理,再借助中观结构,将单个词目的译义描写与多个词目关联起来,使静态的词典文本形成动态的语义网络,从而更有利于复制学习者头脑中对名物词条目的认知模式,也可以更为全面地展现学习者编码所需的丰富语言文化知识。综上,就辅助中国学习者语言编码的需求而言,在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对名物词进行深度描写非常必要,也很重要。本论文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该理论所提出的名词描写体系不仅关注名词词义之间的纵聚合关系,也关注名词和其他词类之间的横组合关系;同时,生成词库理论更关注名词的语义信息对于句中其他成分、乃至整个句子的语义所产生的影响。因此,该理论可以有效地说明句子中词语之间的意合方式和运作机制,有利于充分挖掘名物词与其他句子成分之间的句法语义互动关系;此外,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共组运作系统能够充分解释一词多义现象。总体来看,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结构描写体系和语义生成机制为英汉学习型词典文本中名物词深度描写的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支持与较为适用的分析框架,同时该理论也为名词本体知识结构的展现提供了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描述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作者根据生成词库理论,思考并提出了名物词深度描写应坚持的普遍原则,即:多维度与多层次相结合、隐性与显性相结合的总体原则。与此同时,根据不同类型名物词的不同语义特征,本文结合语料分析又分别提出了不同类型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具体原则: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形式凸显原则”,即:凸显形式角色,强调文化差异,显示多种用法;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功用凸显原则”,即:突出功用角色,强调文化背景,展示句法搭配;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原则为“全角色描写原则”,即:兼顾四类物性角色,全面描写用法,特别注意例证翻译。最后,本论文提出了面向编码的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可以简单概括为:以生成词库理论为理论基础,在词典文本中通过词典的外部材料、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分别采取知识性引导、非常规收录、类型化处理和多维整合等不同的表征方式,借助词典文本,全面呈现名物词条目的语法、语义、语用、搭配和文化编码信息,最终形成综合体现名物词相关信息的语言文化知识网络。本研究还对该模式的效用进行了实证测试,结果显示,按照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完成的自编条目确实能够有效帮助受试习得更多相关名物词的语义、搭配和文化信息等知识,而且这些知识的获取对其编码起到明显的辅助作用。本论文为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编写探索出一整套可资借鉴的描写原则和实践方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名词条目的创新研编思路及编纂实践将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从理论上来说,本研究将认知语言学、词汇语义学、二语词汇习得相关理论与词典学研究相结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进行深度描写研究,体现了跨学科研究的特点,深化了学习型词典学研究,具有积极的创新探索意义。从实践价值来看,本研究借鉴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理论,从词典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到微观结构通过多维度、多层次、多结构的整合,探讨双语学习型词典中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并尝试构建了实践模型,对英汉学习型词典的编纂实践有指导意义。此外,本研究对于词汇理论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深度习得”给出了工作定义,最终提出的深度描写模式目的在于促进词汇深度习得,进而对词汇编码起到辅助作用,这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及英语教师的词汇教学实践都提供了有益参考。
魏家海[10](2017)在《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文中提出随着国内对海外汉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汉学研究成果的反思性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汉学家的中国文学翻译作品(包括唐诗翻译)有力推动了中国文学在海外的传播和接受,扩大了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汉学家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不断受到我国古代文学界的重视,但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研究获得的关注还不够,有待拓展和深化。本研究立足于实实在在的翻译文本,对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的轨迹进行了梳理,丰富了翻译史研究和文学翻译批评研究的思想内涵,为中国文化的翻译研究引入了新的资源。通过总结他的翻译方法、翻译思想、传播和接受的经验教训,为中国典籍的翻译发展提供借鉴,为中国文学“走出去”寻找代言人,为培养更多紧缺的高层次的汉译英翻译人才,为我国制定适当的图书对外推广政策和计划,推动中国文化的外译、出版、发行和海外传播,增强中国的“软实力”,扩大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核心价值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这为促进美国社会对中美文学与文化关系的了解,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此外,本研究也有助于重新认识海外唐诗研究的价值,为我国的唐诗研究提供反思。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从宇文所安的唐诗研究着作和中国文学选集中的唐诗翻译的文本出发,不仅总结了宇文所安在不同学术研究阶段中的唐诗翻译特征的异同,而且挖掘了翻译背后的中西诗学思想、文化思潮和哲学观念的影响,具有翻译文化史意义。本研究在中西诗学、修辞学、语言学、接受美学和传播学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理论与文本阅读相结合的方法,围绕宇文所安的唐诗英译的学术性和文学性相互交融这条主线,对着作中的主体文化和文学语境进行宏观描写和分析,对译文文本和原诗文本的语言和文体风格进行微观比较和解释,并把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同其他汉学家的唐诗翻译进行比较,旨在探讨译文的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传播价值、翻译思想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借鉴意义。主要内容如下:宇文所安的着作《韩愈和孟郊的诗》中的诗歌翻译的实验性,契合了雅克·拉康的“镜像理论”。宇文所安的早期翻译的实验性,通过孟郊和韩愈诗歌翻译的个案研究,可以发现他的翻译注重“可读性”,但努力追求忠实性。译文受到一些西方汉学家的高度评价,但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特别是研究资料不足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存在翻译的僵化、讹误和过度阐释现象。这些翻译误读背后既有译者自己的局限性,也有翻译目的使然,还有社会文化思潮的影响。总体而言,宇文所安《韩愈和孟郊的诗》中的翻译实践透视了学术研究初期阶段翻译理念的特征。《初唐诗》是宇文所安从唐诗个案研究向系统研究的转折点,开启了系统化翻译的新阶段。随着从耶鲁大学博士生到耶鲁大学职业汉学家的身份转换,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的理念也发生了变化。宇文所安受到各种理论思潮,特别是耶鲁大学学者们的理论的影响,其次,还有中国传统的哲学和诗学的影响。这些理论不仅是唐诗研究的理论资源,而且也是唐诗翻译研究的隐形理论支柱。翻译的差异性阅读和翻译的修辞性构成这个阶段的两个基本特征。他的唐诗翻译阐释中渗透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的传统。译文虽有某些不准确和松散之处,但地道性和可接受性占主导地位。宇文所安在《盛唐》的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比较法、训诂法、阐释法等多种方法,对翻译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的翻译诗学的“正典”既有中国古代的“文以载道”、“诗言志”、“诗缘情”的文论思想,又有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的影子。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中的审美自主性、审美陌生性和审美非大众性在宇文所安的翻译中有所体现。不过,宇文所安并非仅仅是理论的消费者,他的“非虚构”诗学理论对翻译中意义的非隐喻化和显化都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中西诗歌创作中的方法论不仅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借入翻译研究过程之中,苦吟的诗学、隐秘的诗学,还有西方极简主义的诗学等都是创作经验的提炼,可用以观察、评价和阐释宇文所安晚唐诗翻译中的文学文化价值。宇文所安的晚唐诗翻译反映了“苦吟”诗学的本质特征。宇文所安在唐诗翻译中,也受到极简主义诗学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翻译中对唐诗中某些复杂的意象和高难度词语的淡化处理,就是极简主义在唐诗翻译中的具体运用。“追忆”本是宇文所安的文学研究方法论,但可以解释宇文所安对晚唐诗中的文学文化的翻译。《中国文学选集》是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经典化的标志,作为中国文学课程的通识教材,对美国大学生了解中国文学(包括唐诗)的意蕴和风貌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同其他汉学家的唐诗翻译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宇文所安的唐诗文本的选择标准、倾向、内容和体例,以及对唐诗传播版图的重构意图,在语言形式选择中,尽管他不把韵律效果作为翻译主要的考量标准,但通过补偿手段也能翻译部分音乐效果。宇文所安对意象的翻译以再现为主,变通为辅。副文本也是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的特色,对译文的正文本的语境进行了补充和延伸,这对教材的阅读很有帮助。研究发现,宇文所安的中国文学翻译选集在西方有广泛的传播力,深受评论家和读者的高度关注和评价。宇文所安的翻译思想散见于译例言、导言、诗学研究着作、论文和访谈之中。他对文学翻译功能的认识,对翻译中的“中国性”和“世界性”的“中和”式把握,契合了中国哲学中的“中和”思想。他的归化和异化相融合的理念,中国诗歌史的重构和民族文化可译性的观点,对译者角色的理解,对不同语域中的翻译策略的解释,以及翻译作为文化代言人的思想,构成了翻译思想的基本因子,藉此可对中国文化的翻译规模、方法、赞助和效果等进行反思。宇文所安的翻译模式,包括名人译者模式,翻译策略模式,翻译传播模式,翻译“代言人”模式,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且并对国内的中国诗歌评论和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宇文所安的唐诗翻译主要是“学术翻译”,同时又有“文学翻译”的特性,他的唐诗研究或诗学研究类着作中的唐诗翻译以配合学术研究为目的,翻译的忠实度很高,通过大量的副文本中的训诂和文化典籍的语境补充,使翻译体现了学术性,并且兼顾文学性和可读性。
二、英语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词语的类型及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词语的类型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习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指导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对象 |
1.2 研究综述 |
1.2.1 框式介词的本体研究 |
1.2.2 框式介词的习得研究 |
1.2.3 英语介词的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
第二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上”的习得研究 |
2.1 “在X上”的习得情况考察 |
2.1.1 “在X上”的语义特征 |
2.1.2 “在X上”的句法分布 |
2.1.3 “在X上”中X的类型 |
2.2 “在X上”的偏误分析 |
2.2.1 表示范围义的“在X上” |
2.2.2 表示方所义的“在X上” |
2.2.3 表示方面义的“在X上” |
小结 |
第三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下”的习得研究 |
3.1 “在X下”的习得情况考察 |
3.1.1 “在X下”的语义特征 |
3.1.2 “在X下”的句法分布 |
3.1.3 “在X下”中X的类型 |
3.2 “在X下”的偏误分析 |
3.2.1 表示情况义的“在X下” |
3.2.2 表示条件义的“在X下” |
小结 |
第四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里”的习得研究 |
4.1 “在X里”的习得情况考察 |
4.1.1 “在X里”的语义特征 |
4.1.2 “在X里”的句法分布 |
4.1.3 “在X里”中X的类型 |
4.2 “在X里”的偏误分析 |
4.2.1 表示方所义的“在X里” |
4.2.2 表示范围义的“在X里” |
4.2.3 表示时间义的“在X里” |
小结 |
第五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中”的习得研究 |
5.1 “在X中”的习得情况考察 |
5.1.1 “在X中”的语义特征 |
5.1.2 “在X中”的句法分布 |
5.1.3 “在X中”中X的类型 |
5.2 “在X中”的偏误分析 |
5.2.1 表示范围义的“在X中” |
5.2.2 表示过程义的“在X中” |
5.2.3 表示方所义的“在X中” |
5.2.4 表示时间义的“在X中” |
5.2.5 表示其它义的“在X中” |
小结 |
第六章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的习得特征和影响因素 |
6.1 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习得特征 |
6.1.1 英语母语者“在”类框式介词的使用频率 |
6.1.2 语义特征分布 |
6.1.3 优势语序的选择 |
6.1.4 中间成分X的多样类型 |
6.1.5 以后置词为主的偏误类型 |
6.2 影响习得的因素 |
6.2.1 语言的类型特征影响 |
6.2.2 概念迁移的影响 |
6.2.3 其它因素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英语母语者框式介词“在XL”中间成分X频率 |
附录2 英语母语者汉语框式介词“在XL”语料原文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基于知识图谱的英语语法智能题库系统研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知识图谱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智能学习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英语语法题库系统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
2 相关理论和技术 |
2.1 知识图谱概述 |
2.2 文本特征提取算法 |
2.3 文本分类算法 |
2.4 NLTK和 Jieba分词工具 |
2.5 Neo4j图数据库 |
2.6 Flask框架 |
2.7 Vue.js前端框架 |
2.8 本章小结 |
3 构建英语语法知识图谱 |
3.1 构建整体流程 |
3.2 必要性分析 |
3.3 英语语法数据获取 |
3.3.1 语法书籍数据 |
3.3.2 百度百科数据 |
3.4 知识图谱设计 |
3.4.1 实体设计 |
3.4.2 关系设计 |
3.5 知识存储 |
3.5.1 统一数据格式 |
3.5.2 数据导入Neo4j |
3.6 知识可视化 |
3.7 本章小结 |
4 系统总体设计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4.2 系统架构设计 |
4.3 系统核心功能模块设计 |
4.3.1 基于知识图谱的题目分类功能模块设计 |
4.3.2 基于知识图谱的题目推荐功能模块设计 |
4.3.3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功能模块设计 |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4.1 MySQL数据库设计 |
4.4.2 Neo4j图数据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5 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实现 |
5.1 基于知识图谱的题目分类功能模块实现 |
5.1.1 获取题目训练数据 |
5.1.2 文本预处理 |
5.1.3 特征向量设计 |
5.1.4 构建SVM分类器 |
5.2 基于知识图谱的题目推荐功能模块实现 |
5.2.1 获取错题知识点 |
5.2.2 查询易混淆知识点 |
5.2.3 推荐题目 |
5.3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问答功能模块实现 |
5.3.1 问句分类 |
5.3.2 模板匹配 |
5.3.3 答案生成 |
5.4 本章小结 |
6 系统测试与结果 |
6.1 系统测试 |
6.2 测试环境 |
6.3 系统测试工具 |
6.3.1 Postman |
6.3.2 JMeter |
6.4 测试与结果 |
6.4.1 功能测试 |
6.4.2 非功能测试 |
6.4.3 系统运行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4)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视角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本文结构 |
2 文献综述 |
2.1 引言 |
2.2 1920s-1950s初的后修饰语研究 |
2.3 1950s末-1990s末的后修饰语研究 |
2.4 2000 s至今的后修饰语研究 |
2.5 小结 |
3 理论基础 |
3.1 引言 |
3.2 层次的思想 |
3.3 元功能的思想 |
3.4 系统的思想 |
3.5 语境的思想 |
3.6 小结 |
4 汉语后修饰语的潜势系统及语义功能 |
4.1 引言 |
4.2 后修饰语的潜势系统 |
4.3 后修饰语的语义功能 |
4.4 小结 |
5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 |
5.1 引言 |
5.2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1 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2 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3 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4 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5 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6 发生位移的类型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2.7 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的语义功能 |
5.3 发生位移的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1 发生位移的指示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2 发生位移的数量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3 发生位移的比例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4 发生位移的序数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5 发生位移的最高级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6 发生位移的类型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3.7 发生位移的时空限定词的句法功能 |
5.4 小结 |
6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
6.1 引言 |
6.2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语义功能 |
6.2.1 修饰语语义功能的回顾 |
6.2.2 修饰语语义功能的再思考 |
6.3 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的句法功能 |
6.3.1 “分类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
6.3.2 “描写性语义功能主导”的发生位移的前修饰语 |
6.4 小结 |
7 同位结构的后位 |
7.1 引言 |
7.2 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
7.2.1 “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
7.2.2 “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后位的语义功能 |
7.3 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
7.3.1 “语义同指”类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
7.3.2 “语义蕴含”类同位结构后位的句法功能 |
7.4 小结 |
8 后修饰语系统的并协与互补 |
8.1 引言 |
8.2 后修饰语系统内部的并协与互补 |
8.3 后修饰语系统外部的并协与互补 |
8.3.1 名词词组层面句法成分的影响 |
8.3.2 小句层面句法成分的影响 |
8.3.3 语篇层面语境的影响 |
8.4 小结 |
9 后修饰语的产生 |
9.1 引言 |
9.2 语音/音系层面因素 |
9.3 词汇—语法层面因素 |
9.4 语义层面因素 |
9.5 语境层面因素 |
9.6 小结 |
10 总结 |
10.1 研究发现 |
10.2 研究贡献 |
10.3 研究局限 |
10.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目的 |
1.2 研究对象和术语定义 |
1.2.1 代词:对象范围与术语定义 |
1.2.2 指称:术语的选择与定义 |
1.3 采用的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与具体讨论相关的重要理论内容 |
1.3.2 理论支持:语言类型学 |
1.3.3 研究方法 |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4.1 指示(代)词相关的研究 |
1.4.2 疑问(代)词相关的研究 |
1.4.3 人称代词相关的研究 |
2 指示词短语的属性(无指)解读 |
2.1 汉语指示词短语的指称特点 |
2.2 “指量名”结构中量词种类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
2.2.1 “指示词+一般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
2.2.2 “指示词+种类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
2.2.3 “指示词+集体(集合)/不定量词+名词”的属性(无指)用法 |
2.3 “这、那”在指示词短语无指解读中的不对称表现 |
2.4 本章小结 |
3 指示词短语和相关形式的指称功能及类型特征 |
3.1 吴语定指“量名”结构的指称用法——以瑞安话为例 |
3.1.1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句法表现差异 |
3.1.2 两种定指“量名”结构的语用分工 |
3.1.3 量名A式和量名B式的实质 |
3.1.4 从瑞安话定指“量名”结构看“量名”结构两种类型的关联 |
3.1.5 小结 |
3.2 “两量名”结构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用法与无指用法 |
3.2.1 定指用法:准指示词型和准冠词型的分工 |
3.2.2 无定用法 |
3.2.3 数量(无指)用法 |
3.3 定指“量名”“两量名”结构与吴语的类型特点 |
3.4 “一量名”结构指称用法(有指用法)和无指用法 |
3.4.1 汉语的数量结构 |
3.4.2 普通话的“一量名”结构 |
3.4.3 瑞安话“一量名”结构:更受制于句法整体制约的指称解读 |
3.4.4 小结 |
3.5 吴语和普通话指称化标记:句法限制vs.语用制约 |
3.6 本章小结 |
4 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以指人疑问代词为例 |
4.1 “是”字句:讨论疑问代词指称问题的典型环境 |
4.2 与指人疑问代词同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
4.2.1 语言中的刚性指称语和“直指指称语” |
4.2.2 与疑问代词共现的名词性成分的指称解读 |
4.2.3 小结 |
4.3 指人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
4.3.1 “谁”的指称解读 |
4.3.2 “什么人”的指称解读 |
4.3.3 “哪(一)个人”的指称特征 |
4.3.4 小结 |
4.4 指称特征对指人疑问代词与名词性成分同现规则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非疑问用法疑问代词的指称解读 |
5.1 疑问代词非疑问用法的指称问题的已有研究 |
5.1.1 “虚指”解读:需被激活的无定解读 |
5.1.2 “任指”解读 |
5.2 “都”:影响“无界”任指解读的重要量化成分 |
5.2.1 量化和量化成分的类型 |
5.2.2 对“都”的已有研究 |
5.2.3 对“都”核心功能的再归纳:语用性的功能 |
5.2.4 小结 |
5.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
5.3.1 瑞安话的两类任指疑问词 |
5.3.2 任指疑问词功能的分化手段:瑞安话的两个“都”类量化成分 |
5.3.3 瑞安话任指疑问词的指称解读 |
5.4 本章小结 |
6 实现于人称代词的指称范畴及其标记 |
6.1 普通话“们、(一)些”及与名词性成分(如人称代词)的同现 |
6.1.1 普通话的“们” |
6.1.2 普通话的“一些”及其与人称代词的同现 |
6.2 “人称代词+们”的搭配及其对“们”的影响:汉语史的证据 |
6.2.1 人称代词之后:“们”最早出现的句法位置 |
6.2.2 人称代词对“们”指称功能的影响 |
6.3 方言中的“们”及其相类成分 |
6.3.1 加在人称代词后的标记 |
6.3.2 瑞安话的“俫” |
6.4 本章小结 |
7 人称代词作领有者的领属结构及其寄生指称功能 |
7.1 领属关系的不同类型 |
7.1.1 瑞安话的五种领属语义 |
7.1.2 领属语义与核心名词私有化等级的对应关系 |
7.2 瑞安话的四种主要领属结构 |
7.2.1 以“个”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
7.2.2 以“拉”为领属标记的结构 |
7.2.3 “Pr(人称代词)+Pd”直接并置的结构 |
7.2.4 小结 |
7.2.5 指量结构作领属标记 |
7.3 非无标领属标记对指称解读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8.1.1 “个体—类”及“指称—属性”的交叉关系与汉语事实 |
8.1.2 “定指—不定指”“实指—非实指”范畴化程度的跨方言差异 |
8.1.3 汉语指称概念范畴化差异反映的方言类型差异 |
8.2 本文的创新点、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8.2.1 创新点 |
8.2.2 不足及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瑞安话指示词表 |
B 瑞安话疑问代词调查表(原表设计:盛益民) |
B.a 疑问用法 |
B.b 非疑问用法 |
C 瑞安话人称代词表 |
D 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6)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术语选择及其理据 |
1.3 研究对象 |
1.4 研究问题 |
1.5 理论指导 |
1.6 研究方法和语料搜集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语料搜集与检索 |
1.7 结构安排 |
第2章 文献回顾 |
2.1 引言 |
2.2 国内“独语句”的发展 |
2.2.1 “省略说” |
2.2.2 “去省略说” |
2.2.3 “零句说” |
2.2.4 “词组本位说” |
2.2.5 “字本位说” |
2.2.6 “小句中枢说” |
2.3 国内“名词性独语句”研究梳理 |
2.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研究 |
2.3.2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语义、语用和修辞研究 |
2.3.3 名词性独语句的准入条件研究现状 |
2.4 国外独语句研究回顾 |
2.5 小结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3.1 引言 |
3.2 认知突显观 |
3.3 “认知参照”观 |
3.4 “情境植入”观 |
3.4.1 情境植入理论 |
3.4.2 汉语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假设 |
3.4.3 名词性独语句的情境植入特征 |
3.5 本研究分析框架的构建 |
3.5.1 认知突显、认知参照和情境植入理论整合的理据 |
3.5.2 基于“认知突显和认知参照的情境植入分析框架”的构建 |
3.6 小结 |
第4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与分类 |
4.1 引言 |
4.2 独语句与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
4.2.1 独语句的界定 |
4.2.2 认知语法视阈下名词性独语句的界定 |
4.3 名词性独语句的分类及其理据 |
4.3.1 名词性独语句的形式分类 |
4.3.2 名词性独语句分类的认知语法理据阐释 |
4.4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分类 |
4.5 小结 |
第5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考察 |
5.1 引言 |
5.2 原型式和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共享的句法特征 |
5.2.1 句法结构的独立性 |
5.2.2 句法形式的非拷贝性倾向 |
5.2.3 与动态助词“着”或“了”共现的可能性 |
5.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的句法特征 |
5.3.1 “的”字“隐”或“显”与词性“虚”或“实”的正相关性 |
5.3.2 句法组合的顺次性 |
5.4 小结 |
第6章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考察 |
6.1 引言 |
6.2 名词性独语句的语义特征描述 |
6.2.1 名词的原型性与准入独语句潜势的正相关性 |
6.2.2 名词性独语句的指称性 |
6.2.3 语义角色原型的多样性 |
6.2.4 “体”的突显性与“时”的非突显性 |
6.2.5 语言的经济性与情感表达的丰富性 |
6.2.6 名词性独语句的多义性 |
6.3 小结 |
第7章 “PRG框架”下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3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3.1 “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3.2 “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4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5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扩展形式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5.1 “A(的)N+M1”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5.2 “A(的)N+M2”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机制的认知分析 |
7.6 小结 |
第8章 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
8.1 引言 |
8.2 原型式名词性独语句语义生成的限制条件 |
8.2.1 专有名词准入独语句有音节数量限制 |
8.2.2 个体名词准入独语句受“识解方式”影响 |
8.2.3 抽象名词准入独语句需个体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
8.2.4 集合名词准入独语句有偏正化或句群化倾向 |
8.2.5 物质名词准入独语句需边界化、偏正化或句群化 |
8.3 偏正式名词性独语句修饰语词类的开放性倾向 |
8.4 名词的“界性”与其准入独语句的潜势 |
8.5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发现 |
9.2 研究意义 |
9.2.1 理论意义 |
9.2.2 实践意义 |
9.3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研究展望 |
9.3.1 研究局限 |
9.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问题与目标 |
1.2 研究理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5 论文结构 |
2 话题结构研究述评 |
2.1 话题概念 |
2.1.1 Prague-话题与Halliday-主位 |
2.1.2 Hockett-话题 |
2.1.3 句法话题及句法话题结构 |
2.2 句法话题结构的形式特征 |
2.3 句法话题结构的功能特征 |
2.3.1 边缘成分的话题身份 |
2.3.2 边缘成分的信息状态和语篇功能 |
2.3.3 句法话题结构的信息包装 |
2.4 汉语话题与主语 |
2.4.1 赵元任等的观点 |
2.4.2 李讷(Li)等的观点 |
2.4.3 曹逢甫等的观点 |
2.5 汉语主语、话题及话题结构的辨认 |
2.5.1 汉语主语的辨认 |
2.5.2 汉语话题、话题结构的辨认 |
2.6 汉语话题结构的语法机制 |
2.6.1 传统解释 |
2.6.2 形式句法解释 |
2.6.3 语义/语用解释 |
2.6.4 动态句法解释 |
2.6.5 评述 |
2.6.6 总结 |
2.7 本章小结 |
3 理论框架:动态句法(DS) |
3.1 理论概述 |
3.1.1 自然语言的组合性与语境依赖性 |
3.1.2 自然语言处理之标示不足 |
3.2 核心概念 |
3.2.1 语言知识 |
3.2.2 句法与语义 |
3.2.3 语言解析与语言生成 |
3.2.4 语境 |
3.2.5 线性与递增性 |
3.2.6 合式性/合语法性 |
3.3 模型工具 |
3.3.1 树逻辑及节点修饰 |
3.3.2 树结构“生长” |
3.4 理论优势 |
3.5 DS对边缘结构的处理方案 |
3.5.1 左边缘结构 |
3.5.2 右边缘结构 |
3.5.3 DS模式下的话题和焦点效应 |
3.6 本章小结 |
4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 |
4.1 DS的语言共性/个性观 |
4.2 汉语的整体句法特征 |
4.3 汉语动态解析模型的基本内容 |
4.4 汉语的计算规则——命题模版的构建 |
4.5 汉语的词项行为(一)——名词短语(NP)的解析 |
4.5.1 汉语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2 汉语专有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3 汉语非无定限定词短语的解析 |
4.5.4 汉语光杆名词短语的解析 |
4.5.5 总结 |
4.6 汉语的语用行为 |
4.6.1 汉语代词的解析 |
4.6.2 汉语空成分的解析 |
4.6.3 汉语领属结构的解析 |
4.7 汉语的词项行为(二)——动词短语的解析 |
4.7.1 DS对动词短语的刻画 |
4.7.2 动词的标示不足 |
4.7.3 汉语动词短语的解析 |
4.8 本章小结 |
5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1 汉语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简介 |
5.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5.2.1 DS对话题化、悬置话题左偏置及附着性左偏置结构的处理方案 |
5.2.2 汉语左置句法话题句的DS处理方案 |
5.3 话题化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3.1 不含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2 含有非特指、非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3 含有特指、特谓性孤岛结构的话题化话题句 |
5.3.4 总结 |
5.4 左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5.4.1 汉语左偏置话题句与话题化话题句的不同 |
5.4.2 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4.3 非论元共指性左偏置话题句的解析 |
5.5 话题化和左偏置结构解析的英汉对比 |
5.5.1 汉英话题化结构的解析 |
5.5.2 谓词之左NP的解析 |
5.5.3 Ty(e~*→t)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4 无定、无指性边缘话题的解析 |
5.5.5 总结 |
5.6 本章小结 |
6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1 汉语式话题结构简介 |
6.2 汉语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6.3 时地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4 领格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5 上位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6 背景语域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6.7 本章小结 |
7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1 论元分裂式话题结构简介 |
7.2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7.3 数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4 指量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5 “的”字短语作宾语的分裂式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7.6 论元分裂式主谓句的动态解析 |
7.7 本章小结 |
8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1 右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8.1.1 人类语言里的右边缘句法话题结构 |
8.1.2 汉语里的右置句法话题句 |
8.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2.1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合格条件 |
8.2.2 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8.3 汉语右偏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 与话题化结构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4.1 形容词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2 主谓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3 名词谓语句中主语的易位 |
8.4.4 跟“的”字结构有关的主谓易位 |
8.5 与汉语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5.1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可选性论元位置的情形 |
8.5.2 右置话题能够补回汉语式话题位置的情形 |
8.6 与论元分裂式话题句对应的右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8.6.1 右置话题跟数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2 右置话题跟指量短语相关的情形 |
8.6.3 右置话题跟“的”字短语相关的情形 |
8.7 其它易位句的动态解析 |
8.7.1 副词的易位 |
8.7.2 述语和宾语之间的易位 |
8.7.3 连动结构所涉及的易位 |
8.7.4 兼语式所涉及的易位 |
8.8 本章小结 |
9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1 中置句法话题句简介 |
9.2 中置句法话题句的动态解析方案 |
9.3 受事类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4 拷贝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5 分裂式中置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9.6 状语中置话题化的动态解析 |
9.7 “把”字句的动态解析 |
9.8 本章小结 |
10 多话题句的动态解析 |
10.1 多话题句简介 |
10.2 述题主谓结构之内嵌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1 话题化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2 左偏置结构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3 汉语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4 论元分裂式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2.5 右置话题句述题之内含有话题结构的情形 |
10.3 左边缘话题多于一个的情形 |
10.3.1 左边缘含话题化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2 左边缘含左偏置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3 左边缘含汉语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3.4 左边缘含论元分裂式话题的多话题句 |
10.4 本章小结 |
11 结话 |
11.1 本研究的过程与结果 |
11.2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11.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8)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源起 |
1.1.1 网络仙侠小说 |
1.1.2 网络仙侠小说与中国形象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基本概念阐述 |
2.1 网络仙侠小说 |
2.1.1 网络仙侠小说与传统仙侠小说 |
2.1.2 网络仙侠小说与经典武侠小说 |
2.1.3 网络仙侠小说与网络玄幻小说 |
2.1.4 网络仙侠小说与西方幻想小说 |
2.2 粉丝翻译 |
2.3 中国形象研究 |
2.3.1 文学研究中的“中国形象” |
2.3.2 形象学中的“中国形象” |
2.3.3 翻译研究中的“中国形象”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献综述 |
3.1 网络仙侠小说研究现状 |
3.1.1 国内研究概况 |
3.1.2 国外研究概况 |
3.2 中国形象研究现状 |
3.2.1 国内研究概况 |
3.2.2 “中国形象”国外研究概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自塑与他塑的合力——英译本塑造的仙侠形象 |
4.1 研究方案 |
4.1.1 小说样本选择——七部英译仙侠小说 |
4.1.2 研究方法——基于语料库的形象研究 |
4.1.3 检索参数 |
4.1.4 使用工具 |
4.2 语言形象——基本信息比较 |
4.2.1 词汇丰富度 |
4.2.2 译文难度——词汇密度 |
4.3 人物形象 |
4.3.1 主要人物设置 |
4.3.2 主要人物动作 |
4.3.3 案例分析——Stellar Transformation的主要人物刻画 |
4.3.4 英译仙侠小说人物形象小结 |
4.4 事物形象 |
4.4.1 名词词表分析 |
4.4.2 专有名词词表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力中的他塑元素——译者与读者 |
5.1 文本内——形象的迁移 |
5.1.1 语言形象 |
5.1.2 文化形象——文化专有项 |
5.2 文本外——译者的现身 |
5.2.1 厚译——与读者的对话 |
5.2.2 翻译之外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自塑影响之下的他塑——英文创作的仙侠形象 |
6.1 Legends of Ogre Gate——从译者到作者的创作 |
6.1.1 人物形象 |
6.1.2 事物形象 |
6.1.3 其他 |
6.2 Blue Phoenix——从读者到作者的创作 |
6.2.1 人物形象 |
6.2.2 事物形象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英语学习者二语学习现状 |
1.1.2 英语学习型词典研编发展趋势 |
1.1.3 英汉学习型词典功能研究现状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术语界定 |
2.1.1 名物词 |
2.1.2 词汇深度习得 |
2.1.3 深度描写 |
2.2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学理论研究述评 |
2.3 名物词条目描写相关的词典文本实践研究述评 |
2.4 中国英语学习者名物词习得相关研究述评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据探讨 |
3.1 名物词深度习得的重要性 |
3.1.1 名物词与动词、形容词的认知关联 |
3.1.2 名物词与隐喻、转喻的生成机制 |
3.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差异性 |
3.2.1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概念差异 |
3.2.2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词汇结构差异 |
3.2.3 英汉名物词编码的语境差异 |
3.3 双语词典条目描写的文本特殊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理论框架 |
4.1 生成词库理论概述 |
4.1.1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描写系统 |
4.1.2 生成词库理论的语义生成机制 |
4.2 基于生成词库理论的名物词语义深度分析 |
4.2.1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结构系统描写 |
4.2.2 名物词编码与语义共组运作描写 |
4.3 面向编码的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总体原则 |
4.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分类原则 |
4.3.2.1 自然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3.2.2 人造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3.2.3 合成类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模式及实践策略 |
5.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信息选择 |
5.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表征 |
5.2.1 总观层面的编码性知识引导 |
5.2.2 宏观层面的非常规收录 |
5.2.3 微观层面的多维度整合 |
5.2.4 中观层面的类型化处理 |
5.3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类型差异 |
5.3.1 自然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
5.3.2 人造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
5.3.3 合成类名物词的深度描写 |
5.4 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模式及样条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文本表征效用 |
6.1 研究设计 |
6.1.1 研究问题 |
6.1.2 研究方法 |
6.1.3 研究对象 |
6.1.4 研究工具 |
6.2 数据收集与分析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有效性 |
6.3.2 名物词条目深度描写的用户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发现 |
7.1.1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理据 |
7.1.2 名物词深度描写的原则及模式 |
7.1.3 名物词深度描写模式的效用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不足 |
7.4 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207 基本词表 |
附录2 前测(Pre-test) |
附录3 后测1(Test 1) |
附录4 后测2(Test2) |
附录5 Test1 参考词条(《新英汉词典》) |
附录6 Test2 参考词条(自编词条) |
致谢 |
(10)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宇文所安其人及其主要着作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际应用价值 |
三、国际政治价值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基本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及述评 |
一、近年国内外唐诗英译研究现状 |
二、宇文所安的诗学思想研究和唐诗研究的述评 |
三、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述评 |
第一章 《韩愈与孟郊的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实验性 |
第一节 翻译镜像的实验性 |
一、“想象界”的镜像 |
二、作为“他者”的镜像 |
(一) 句法顺序结构的翻译模仿 |
(二) 以古语措辞译古语措辞 |
三、原诗在译诗镜像中的凝视与被凝视 |
(一) 译者的主题选材的选择性凝视 |
(二) 译诗的认同与再现凝视 |
第二节 翻译的实验性的总体识度 |
一、意象翻译的可读性 |
二、语言修辞翻译的可读性 |
(一) 语言翻译的简洁性 |
(二) 修辞翻译的简明性 |
三、文化翻译的可读性 |
(一) 神名和圣贤名的翻译 |
(二) 传说中的人物和风物的翻译 |
(三) 精灵鬼怪形象的翻译 |
第三节 翻译的实验性的局部识度 |
一、意象翻译中的弱化与误译 |
二、词语的误读与误译 |
(一) 词语的误译 |
(二) 表达方式的误译 |
(三) 翻译中过度阐释与误译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初唐诗》中的唐诗翻译的学术传统 |
第一节 文本意义解构翻译中的修辞学传统 |
一、道法自然与翻译修辞的“存在之真” |
二、修辞的翻译与翻译的修辞 |
三、差异性修辞阅读中的翻译的修辞性 |
(一) 翻译的隐喻性 |
(二) 翻译的转喻性 |
(三) 翻译的双重转喻性 |
四、“俄狄浦斯情结”与翻译修辞的超越性 |
(一) 对语言同一性的超越 |
(二) 释义对译诗文本修辞的超越 |
第二节 文本翻译中的结构主义诗学传统 |
一、“语言”相对固化中的“言语”翻译的调整 |
(一) 专有名词翻译的微调 |
(二) 特殊词语修辞翻译的微调 |
二、句子结构的翻译重组 |
第三节 翻译阐释中的人文主义传统 |
一、作为创造者的译者主体性与中国人文传统的植入 |
二、作为解释者的译者与中国人文传统的解释 |
(一) 解释译文中的语言意义 |
(二) 补充译文中的文化蕴涵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盛唐诗》中翻译的中西正典影响 |
第一节 中国诗学“道”“志”“情”的影响 |
一、“文以载道”与正统之“道”在译诗中的还原 |
(一) 德之“道”与译之“德” |
(二) 理之“道”与译之“理” |
(三) 事之“道”与译“事”之“道” |
二、“诗言志”与译诗中的世界关系的塑造 |
(一) 言“政”与译“政” |
(二) 伦理之“志”与译诗的伦理定位 |
(三) 作诗言“志”与翻译心理 |
三、“诗缘情”与译诗中的情感跨越 |
(一) 山水幽情 |
(二) 边塞豪情 |
(三) 友人别情 |
(四) 狂幻纵情 |
第二节 布鲁姆的新审美批评的影响 |
一、审美自主性与译者的审美自觉 |
(一) 情美 |
(二) 气美 |
(三) 画美 |
二、审美陌生性与译者的审美创新 |
(一) 意象的陌生化翻译 |
(二) 修辞形式的陌生化翻译 |
三、审美非大众性与译者对审美传统的坚守 |
(一) 浪漫情怀的审美价值 |
(二) 诗的“诗性”审美价值 |
第三节 非虚构诗学的影响 |
一、意义翻译的非隐喻化 |
(一) 生活经历的真实化在翻译中的实现 |
(二) 事件的真实化在翻译中的反映 |
二、潜在意义翻译的显化 |
(一) 诗歌意义中的宇宙结构的感知模式的自然显化 |
(二) 诗歌的意义和模式由隐变显 |
三、翻译中联想方式“类”义的跨界 |
(一) 译者对心理感觉“类”义的跨越 |
(二) 译者对视觉联想“类”义的跨越 |
(三) 译者对听觉联想“类”义的跨越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晚唐》中的唐诗翻译的文学文化的辐射 |
第一节 诗歌创作方法论在翻译中的辐射 |
一、苦吟的诗学与诗歌翻译的文学文化价值 |
(一) “苦吟”与翻译的节奏 |
(二) “苦吟”与声律和意象翻译的玩味 |
二、隐秘的诗学与文学文化价值翻译的等化 |
三、极简主义诗学与文学文化的淡化 |
(一) 联想意义的淡化 |
(二) 复义的单义化 |
第二节 译者声音的辐射 |
一、译者“声音”的翻译选材 |
二、译者“声音”中的译文语言特征 |
(一) 文化词语 |
(二) 修辞与叙事 |
(三) 语篇 |
第三节 追忆在翻译中的辐射 |
一、翻译中的诗性审美追忆 |
(一) 审美追忆中的翻译追忆的本质 |
(二) 对诗人审美认知和表达的追忆 |
二、注释中的文化追忆 |
(一) 译注追忆中的文化传承 |
(二) 个案分析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文学选读》中翻译的经典重构与阅读 |
第一节 文本选择论 |
一、汉学家的唐诗文本选择对比 |
二、唐诗译介选择的社会文化考量的分析 |
第二节 语言选择论 |
一、音韵节奏翻译的差异与补偿 |
二、句法形式的移植与变异 |
(一) 诗句结构的节奏转换 |
(二) 对仗句的转换 |
第三节 意象选择论 |
一、心理意象 |
二、生理意象 |
三、物理意象 |
四、史典意象 |
(一) 文学语典意象 |
(二) 文化典故意象 |
第四节 副文本补偿论 |
一、题解的时间维度对诗人形象的重构 |
二、注释的空间维度对唐诗中的文化形象的重构 |
第五节 小结 |
(一) 有关宇文所安译作的国际译评 |
(二) 有关沃森译作的国际译评 |
(三) 关于西顿的译作的国际译评 |
第六章 宇文所安的文学翻译思想及其启示 |
第一节 文学翻译思想 |
一、文学翻译的功能 |
(一) 翻译是中国古典诗歌成为“世界诗歌”的前提 |
(二) 中国古典诗歌翻译思想中的融合与中和 |
(三) 文学翻译对文学经典的重构 |
二、文学和文化的可译性 |
三、译者的角色 |
四、文学翻译的效果 |
(一) 文学翻译语域和风格的多样性 |
(二) 文学翻译的透明性和本土性 |
第二节 宇文所安的翻译模式对中国文学翻译的启示 |
一、名人译者模式 |
二、翻译策略模式 |
四、翻译“代言人”模式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英语专有名词转化为普通词语的类型及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英语母语者汉语“在”类框式介词习得研究[D]. 林佳锐. 吉林大学, 2021
- [2]基于知识图谱的英语语法智能题库系统研建[D]. 廖子慧.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4]系统功能视角下现代汉语后修饰语研究[D]. 李璐.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5]现代汉语代词及相关形式的指称研究[D]. 吴越. 浙江大学, 2019(01)
- [6]名词性独语句的认知语法研究[D]. 杜小红. 河南大学, 2019(05)
- [7]汉语话题结构的动态句法[D]. 孙成娇. 浙江大学, 2019(01)
- [8]网络幻想小说英译塑造的中国形象研究 ——以仙侠小说为例[D]. 杨柳.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9]英汉学习型词典名物词条目的深度描写 ——生成词库理论视角[D]. 乔丽婷. 南京大学, 2020(10)
- [10]宇文所安唐诗翻译研究[D]. 魏家海.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