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约定俗成在语音规范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波[1](2019)在《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事物和概念缘何得名?概念是怎样变了名称的?语言是如何约定俗成的?从古至今,人们从未停止追问的脚步,称名研究是哲学研究和语言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称名是指赋予某一“所指”或“事物”以某种语言符号形式。词语称名生成过程是指为场景中的客观事物创造词语符号的过程,既包括认知过程也包括社会过程。研究词语称名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研究“一片如何凝结成一点”的过程,对于了解大脑运作机制和语言的本质、语言管理与规范、词典编撰、对外汉语教学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聚焦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通过理论模式的构建和实证分析的双重模式探索汉语词语称名的规律。本研究工作如下: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的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基础。文献综述部分主要从造词研究、译名研究、新词研究、称名研究几个方面梳理了相关研究,从而明确本研究的切入点和定位。论文的主要创新性研究成果集中于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基于认知语言学、语义学和心理学理论建构了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论”。研究认为词语称名从无到有经历了“概念化”和“词化”两个阶段的认知加工过程。“概念化”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加工过程,“词化”是对概念化的符号表征过程。“概念化”阶段细分为三个具体阶段:属性感知、认知识解、认知联想;词化”阶段也细分为三个具体阶段:语义结构、称名结构、语素赋予。本研究借鉴述谓结构理论,提出语义结构的构建就是论元结构化过程。17种“论元”以谓词为中心,组合成不同的论元结构,完成了词语称名语义结构的构建,把概念化的结果“一片”变成了“一些点”的组合。词语称名的空间局限性要求称名结构对语义结构进一步概括与抽象,从论元结构中包含的谓词、施事、受事、与事、对象、工具、方式、时间、场所、材料中择取1-3个组成称名结构,最终实现对客观事物的“一片”到称名的“一点”的抽象与概括。最后为称名结构中的“点”来赋予语素,实现从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完成整个称名过程并最终获得一个词语称名。在词语称名生成的认知加工过程中,称名者为保障言语交际顺利进行遵守一定的称名原则。本研究提出三条称名原则:明晰性、经济性、表达力。做为称名行为的主体,其称名行为亦受到认知方式、语言系统、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两化六段论”词语生成认知过程模式把已有的研究整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符合逻辑的新的理论模式,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研究分析的框架。基于宏观社会语言学理论,本研究建立了词语称名生成社会过程中的约定俗成模式—“社会协商模式”。通过对词语称名在社会上获得接纳、约定俗成的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三种社会协商模式:威权模式、精英模式、草根模式,并以古今具体的文献史料来证实。这三种社会协商模式完整地涵盖了词语称名从个体言语行为成为社会语言行为的过程,为语言规划和语言管理提供了路径参考。应用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论”,对现代汉语中的职业称名进行了定量的实证研究。实证研究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调查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和《职业分类大典》中的职业称名,并对每一个词语进行了词语类型、称名结构、联想类型、释义的标注,建立了一个含有423个词语的小型语料库。通过对语料库的数据统计分析发现,在职业称名中出现的13种语义要素中,按照其数量多少的排序是“施事”、“动作谓词”、“受事”,这表明最重要的语义要素是谓词和域内论元,因为缺省原则,“动作谓词”排在“施事”之后。此外,在职业称名中,共出现45种称名结构,每一种称名结构的数量多少与对明晰性、经济性原则的遵守成正比:占比最大的称名结构其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最高;占比较小的称名结构其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要么单项很低要么双项均很低;经济性和明晰性程度中等的称名结构的占比也居于中间位置。研究还表明大部分词语都是形态语义新词,说明这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词语类型,产生途径一般是对事物本身属性的认知加工,少数源于认知联想。形态新词数量很少,且均为通过对已有词语的缩略产生,没有一例新造字。语义新词数量也很少,产生途径多源于各种认知联想,本研究中的语义新词之所以能够再次承担新义,是因为它们原来承担的语义项目较少,语义新词不是职业称名的主流词语类型。此处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字典编撰、语言规范提供学理参考。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获得的研究结果,阐述了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最后是对将来研究的展望。本研究理论上有助于加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在语言研究上有助于拓宽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汉语词汇学的研究范围,加强语言学不同分支的综合,在实践上可以为语言规范、词典编撰、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学理参考。本研究还可以揭示大脑的运作机制,为人工智能的自然语言处理研究贡献语言学科的力量。
彭婧[2](2018)在《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侗语是侗族的传统语言,侗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新创的拼音文字。侗文自创制和试行以来,为侗族的教育发展和文化传承发挥了特殊的作用。随着我国社会的全面快速发展,侗族的经济、教育、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群众的语言生活需求不断丰富和增长。调查当代侗族社会的语言文字需求和使用状况,总结侗文试行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以及侗语文教学、媒体和新闻出版的成绩和问题,有效开展侗语文规划,可以促进侗语文的现代化,使侗语文更好地为侗族群众服务。基于这一思想,本论文以侗语文规范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侗文方案(草案)》修订完善,侗语审音和词汇和语法规范,研制侗文正词法规则,研制侗语规范词表,以及人名地名以及新词术语规范等一系列与侗语文社会应用相关的问题,并研制了侗语文若干规范建议稿,以期推进侗语文的规范工作,促进侗语文的当代应用。论文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几十年来的侗语文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语文研究的成绩,指出侗语文研究中社会应用研究的严重不足。同时,还对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侗族地区的标准侗语和侗文试行情况进行了梳理,总结了侗文在学校教学、社会扫盲、新闻出版等领域的成就,也指出了试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并对原因进行分析。二、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侗文方案(草案)》的不足和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侗文方案》的修订建议。三、通过对现有几种侗语词典、侗文报刊杂志和电视新闻的侗文书写情况的比较和分析,指出了侗文书写中的问题,指出了制定系统的侗文正词法规则的重要性,并吸收国内外正词法的相关理论,参照《汉语拼音正词法》等相关规则规范,提出并阐述了侗文正词法规则的制定原则、方法和思路,并拟定了《侗文正词法》建议稿。四、考虑到侗语文的现代社会应用,本文也提出了研制侗文规范词表、对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进行规范等问题,并依据《侗文方案》修订建议以及《侗文正词法》,收集整理了第一批《侗文规范词表》(建议稿)。
沙莉莉[3](2017)在《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媒体人的习惯性误读问题探析——以《焦点访谈》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词语的习惯性误读是影响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焦点访谈》中媒体人语音面貌连续一个月的考察分析,关于媒体语言中的习惯性误读问题得出如下结论:在音节的各部分中声调的误读最多;节目中解说员比主持人和记者的误读次数多;误读主要表现为多音多义字误读和受方言影响的误读。应加强解说员这一群体的语音规范;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工作应审慎,审音原则应有理有据。
陈雪林[4](2017)在《初唐正音标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规范论的普适性原理的指导下,以《全唐五代诗》中的初唐部分为材料,通过统计用韵数量、作者数量、籍贯地数量、区域数量四个方面,并将这四个方面赋予一定权重,按照统计学相关方法,通过分摄考察计算出各用韵单位相关的最具普适性的正音单位,最后得出初唐实际正音标准。此外,通过《切韵》成书的时代背景、《切韵》的编纂者及编纂者意图和《切韵》在初唐的使用情况等方面的探讨,推断出《切韵》在初唐已经几乎成为明文规定的正音标准。将初唐实际正音标准和明文规定的正音标准进行比较,可以得到初唐约定俗成的正音标准。将初唐实际正音标准和《广韵》的“独用”“同用”情况进行比较,发现初唐实际正音标准的用韵情况和《广韵》规定大致相同。最后,将初唐实际正音标准与诸家初唐通语进行比较,得出初唐实际正音标准的韵部系统大致和诸家相同。基于初唐实际正音标准和初唐明文规定的正音标准的比较,我们发现明文规定的正音标准成为实际正音标准的实现率较低,因此《切韵》不是初唐的标准音。无论从规范的普适性理论角度出发还是从最终和诸家初唐通语音的比较结果来看,都可推论,初唐实际正音标准具有一定的实际通语音性质。本文通过使用规范论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来探讨通语音,希望为传统通语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蔡玉珠[5](2015)在《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规范”是一种标准。“规范”一词,据文献记载,最早出现于西晋初期,但中国古代先民并不缺乏“规范”观念。古代语言规范作为人们社会生活和语言生活中的重要规范,在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古代汉语语音规范在字音的规范以及国家标准语的选择及推广等问题上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因此,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的研究应引起重视。本研究以“南北朝”为时代背景,以南北朝社会外部环境与字音规范实践两大方面为研究对象,前者主要考察影响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的社会文化因素,后者主要以颜之推《颜氏家训》、顾野王《玉篇》以及陆德明《经典释文》为实践范例,最后得出古代语音规范的确实存在的重要结论,再者,结合语音规范的理论,探讨了南北朝汉民族语共同语。本研究有两个特色之处,一为将规范理论与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研究结合起来,既给现代汉语语音规范提供了历史经验,又为中古汉语通语音的研究提供了另一个思考的角度。二为运用了文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此方法由鲁国尧先生提倡并发起,对研究汉语语音规范史具有重要作用。
胡月[6](2015)在《现代汉语规范根据研究》文中指出没有语言的规范化就没有语言的正常运作。我国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代汉语规范化,为促进其作用更好地发挥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近些年来,在全球化潮流的推动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现代汉语产生许多新变化,从而给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要求。本文以中国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作为静态的语料库,以网络信息为动态的语料源,在两者结合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语音、词汇、句子以及语用规范现象进行全面考察,通过比较异说博采众长,就应如何确定现代汉语规范根据问题提出自己总结性的看法。本文共分为八个章节,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以往的现代汉语规范化工作进行整体回顾,肯定成绩,找出不足。根据“学术研究从问题开始”的精神,确立本文的预期目标、语料来源、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第二部分共四章,首先讨论现代汉语语音的规范现象,文章分别从文白异读、普方异读以及旧词新读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它们各自具体的规范处理。其次,以语料库为基础对词汇中的新现象进行论述,分析外来词、方源词、新词语、网络词语、旧词变异和詈词脏语的规范问题;再者,涉及句子的规范处理时,结合具体案例评析成分残缺、成分羡余、句式杂糅、欧化句、方言句以及新兴句式的相关规范。最后,从现代汉语的发展来看,联系人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通过考察有关伦理、变异和语体等因素的语用现象,本文就学界如何处理语用规范,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对于现代汉语四个层面的规范处理分析后,本文发现分歧主要存在语音、词汇以及句子层面。首先,语音层面中的标准音问题、普通话和方言的关系以及旧词新读现象的规范方面都存在不同看法;其次,词汇层面中以字母词、旧词变异和成语换字的规范问题争议较大;最后,句子里普遍用开的成分残缺和成分杂糅现象,能否依据以往的逻辑分析判断成病句,以及方言句式的使用是否规范等问题,人们持有不同的声音。那么导致这些分歧产生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人们对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同;另一方面在于人们对学理和俗实谁起决定作用的看法不同。第四部分,联系现代汉语不同层面的规范,文章总结出现代汉语规范的总原则,即人们需要从整体上来把握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将汉语的交际功能与其他功能统一起来,并弄清静态规范和动态规范的关系。由此得出现代汉语规范的总根据,即语言规范应以语言的稳固性、社会性和功能性为总依据,言语规范应以言语的效应性和伦理性为总根据。第五部分为结语,将全文的主要观点和结论作出概括与总结,指出本次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现代汉语规范根据的研究工作做出说明与期待。
王晖[7](2014)在《文白异读与语音规范》文中提出一引言笔者观察儿子语言发展和使用情况,注意到一个有意思的事例:他5岁时曾对"血(xuè)管里流的是血(xiě)"颇感困惑,并以"水管里流的是水"来类比,认为"血(xuè)管"里流的应该是"血(xuè)","血(xiě)管"里流的才是"血(xiě)"。这是一个有趣而值得深思的问题,孩子的逻辑是清晰的,是文白异读的语音问题使他犯了糊涂。文白异读是一种常见的语音变异现象,也是普通话审音、正音的重要内容之一。1985年发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下简称《审音表》),对文(即文读,指书面音)、语(即白
邓琴[8](2014)在《先秦汉语语音规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将先秦汉语语音规范作为研究对象,以语言学和音韵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从影响语言发展的社会因素和语言本体两方面入手。从社会因素考察先秦语音规范。结合先秦历史的特点,社会因素主要从影响语音规范的政府行为、思想学术论争和文化心理为切入点,通过对文献史料的阅读、分析,考察先秦语音规范的影响。从语言本体考察先秦语音规范。主要以《诗经》、《楚辞》两部具有代表性的辞书为研究对象,考察两部作品社会背景、语言环境,结合前人对上古韵部的研究成果,通过对作品入韵字的穷尽性分析归纳,试图得出用韵一致性事实,进而论证两部作品的语音规范性质。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以期充实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的研究成果,为现代汉语语音规范的进程提供历史借鉴。
王晖[9](2013)在《文白异读与语音规范》文中研究表明文白异读是普通话常见的一种异读现象,也是语音规范的难点问题之一。本文立足于普通话教学和测试实践,分析和讨论"血、露、剥、薄、蔓"等常见的文白异读现象,对文白异读的性质、《审音表》的处理方法及语音规范的原则进行探讨,并对教学和测试提出了建议。
陈文凯[10](2013)在《语音的社会属性与外语语音规范》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语音最重要的属性是社会属性,主要体现在语音的约定俗成及语音的社会交际性等方面。语音的社会属性对外语语音规范有着重要影响;只有进一步规范外语语音,才能确保外语语音的社会交际性。外语语音规范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在外语全球化与本土化的背景下,外语语音规范需要遵守求实性原则、适用性原则、柔性原则及可理解性原则等,同时需要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寻求可交际性共核。
二、约定俗成在语音规范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约定俗成在语音规范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问题 |
§1.3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意义 |
§1.6 术语解析 |
§1.7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外称名研究 |
§2.1.1 国外古代与现代哲学蕴含的称名学思想 |
§2.1.2 国外现代称名研究 |
§2.2 中国的称名研究 |
§2.2.1 中国古代哲学的称名学思想 |
§2.2.2 中国古代语言称名实践 |
§2.2.3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称名研究 |
第三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认知过程模式——两化六段式 |
§3.1 属性感知阶段 |
§3.2 认知识解阶段 |
§3.3 认知联想阶段 |
§3.4 语义结构阶段 |
§3.5 称名结构阶段 |
§3.6 语素赋予阶段 |
第四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原则及影响因素 |
§4.1 称名潜势 |
§4.2 称名降维 |
§4.3 称名原则 |
§4.3.1 明晰性原则 |
§4.3.2 经济性原则 |
§4.3.3 表达力原则 |
§4.4 影响因素 |
§4.4.1 认知方式的影响 |
§4.4.2 语言系统的影响 |
§4.4.3 社会文化的影响 |
第五章 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的社会协商模式 |
§5.1 威权模式 |
§5.2 精英模式 |
§5.3 草根模式 |
第六章 实证研究:现代汉语职业称名研究 |
§6.1 研究内容 |
§6.2 研究对象 |
§6.3 研究方法 |
§6.4 数据统计与结果分析 |
§6.4.1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词语中论元角色及谓词类型研究 |
§6.4.2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词语称名结构类型研究 |
§6.4.3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词语类型研究 |
第七章 结论 |
§7.1 研究内容总结 |
§7.2 研究的创新性 |
§7.3 研究不足之处 |
§7.4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现代汉语职业称名语料库 |
作者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侗语文研究综述 |
1.1.1 侗语研究概述 |
1.1.2 侗文研究概述 |
1.1.3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2 侗族人文概述及侗语使用情况 |
1.2.1 侗族人文历史概述 |
1.2.2 侗语使用情况 |
1.3 侗语文规范的意义和内容 |
1.3.1 侗语文规范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1.3.2 侗语文规范的可行性 |
1.3.3 侗语文规范的内容 |
1.4 本文内容结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1.4.1 内容结构 |
1.4.2 基本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侗族语言调查及侗文创制与试行 |
2.1 建国初期少数民族语言调查及文字创制 |
2.1.1 少数民族语言大调查 |
2.1.2 新创民族文字 |
2.2 侗语调查及侗文创制 |
2.2.1 侗语调查 |
2.2.2 侗文的创制 |
2.3 侗文的推行和使用 |
2.3.1 侗文创制初期的试行 |
2.3.2 “文革”后的恢复推行 |
2.3.3 近二十年的社会使用 |
第三章 侗语的规范问题 |
3.1 侗语特点概述 |
3.1.1 语音特点 |
3.1.2 词汇特点 |
3.1.3 语法特点 |
3.2 侗语的方言划分和方言比较 |
3.2.1 侗语的方言划分 |
3.2.2 侗语方言比较 |
3.3 语音规范 |
3.3.1 侗语的标准音 |
3.3.2 侗语的语音规范 |
3.4 词汇规范 |
3.4.1 词汇规范的原则 |
3.4.2 方言词的规范 |
3.4.3 新借词的规范 |
3.5 语法规范 |
3.5.1 语序 |
3.5.2 词的重叠 |
3.5.3 量词表示法 |
第四章 《侗文方案(草案)》的问题及改进 |
4.1 《侗文方案(草案)》及其特点 |
4.1.1 《侗文方案(草案)》的诞生 |
4.1.2 《侗文方案(草案)》简介 |
4.1.3 《侗文方案(草案)》特点 |
4.2 《侗文方案(草案)》存在的问题 |
4.2.1 字母名称及读音问题 |
4.2.2 方言声母的缺失问题 |
4.2.3 长短音的字母配置问题 |
4.2.4 声调的表示问题 |
4.2.5 借词拼写和标调问题 |
4.2.6 分词连写问题 |
4.2.7 其他问题 |
4.3 《侗文方案(草案)》的修订 |
4.3.1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原则 |
4.3.2 《侗文方案(草案)》修订的建议 |
第五章 侗文正词法及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5.1 正词法相关理论 |
5.1.1 正词法的提出 |
5.1.2 国外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
5.1.3 国内有关正词法的研究 |
5.1.4 参考和引用的标准和规范性文件 |
5.2 侗文正词法规则的研制 |
5.2.1 研制正词法的重要性 |
5.2.2 研制《侗文正词法》的相关问题 |
5.2.3 《侗文正词法》基本内容 |
5.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5.3.1 规范词表研制的必要性 |
5.3.2 研制《侗文规范词表》的原则和要求 |
5.3.3 《侗文规范词表》的研制 |
第六章 侗文人名地名和新词术语的规范 |
6.1 侗文人名地名的规范 |
6.1.1 侗文人名的规范 |
6.1.2 侗文地名的规范 |
6.2 新词术语的规范 |
6.2.1 侗语新词术语的借用方式 |
6.2.2 侗语新词术语的规范 |
6.2.3 对侗语新词术语规范的几点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侗文方案(草案)》 |
附录2 :《侗文与国际音标对照表》 |
附录3 :《侗文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 |
附录4 :《侗文规范词表》(第一批) |
附录5 :《侗文新词术语表》(第一批) |
附录6 :《侗文族名人名表》(第一批) |
附录7 :《侗文地名表》(第一批) |
附录8 :侗族分布及侗语图 |
附录9 :侗族语言文字大事记 |
附录10 :侗文分词连写示例样本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媒体人的习惯性误读问题探析——以《焦点访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 不同媒体人误读比率不同 |
(二) 声、韵、调误读的比率不同 |
三、习惯性误读频发的原因 |
(一) 多音多义字误读 |
1. 完全混读 |
2. 以生就熟 |
(二) 受方言影响的误读 |
(三) 按原来的异读音误读 |
(四) 形声字声旁干扰的误读 |
(五) 形近字误读 |
(六) 轻声字和错误变调的误读 |
四、结论与思考 |
(一) 应加强解说员、记者的语音规范 |
(二)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工作应审慎, 审音原则应有理有据 |
(4)初唐正音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正音及相关概念 |
一、选题缘由 |
二、正音的界定 |
三、正音与语音规范及通语音 |
第二节 正音研究与规范论 |
一、规范论关于规范的结构要素是正音研究的基本框架 |
二、规范论关于规范的普适性原理是正音研究的方法依据 |
第三节 古代正音研究综述 |
一、古代通语音研究 |
二、古代正音研究 |
第四节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材料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初唐明文规定之正音标准 |
第一节 《切韵》成书的时代背景 |
一、社会背景 |
二、语言背景 |
三、文学背景 |
第二节 《切韵》的编纂者及编纂意图 |
第三节 《切韵》在初唐的使用情况 |
第四节 许敬宗奏议与《切韵》的正音性质 |
第三章 初唐实际正音标准 |
第一节 研究实际正音标准的方法 |
第二节 初唐实际正音标准的分摄考察 |
一、通摄 |
二、江摄 |
三、止摄 |
四、遇摄 |
五、蟹摄 |
六、臻摄 |
七、山摄 |
八、效摄 |
九、果摄 |
十、假摄 |
十一、宕摄 |
十二、梗摄 |
十三、曾摄 |
十四、流摄 |
十五、深摄 |
十六、咸摄 |
第四章 初唐约定俗成之正音标准 |
第一节 约定俗成正音标准与其他正音标准的关系及研究方法 |
第二节 初唐约定俗成的正音标准 |
第五章 初唐正音标准的语音性质 |
第一节 初唐实际正音标准的语音性质 |
一、初唐实际正音标准与《广韵》“独用”“同用”的比较 |
二、初唐实际正音标准与几家初唐诗文韵部系统的比较 |
三、初唐实际正音标准的通语音性质 |
第二节 初唐明文规定正音标准的语音性质 |
一、初唐明文规定正音标准与实际正音标准的比较 |
二、初唐明文规定正音标准的“综合”性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5)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概说:规范、语言规范与语音规范 |
一、规范概说 |
二、语言规范概说 |
三、语音规范概说 |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的存在依据、研究对象与研究现状 |
一、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的存在依据 |
二、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的研究对象 |
三、古代汉语语音规范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意义和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南北朝社会文化与汉语语音规范 |
第一节 北朝社会文化与汉语语音规范 |
一、北朝社会文化对汉语语音规范的影响 |
二、汉语语音规范对北朝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意义 |
第二节 南朝社会文化与汉语语音规范 |
一、南朝社会文化对汉语语音规范的影响 |
二、汉语语音规范对南朝社会文化的影响及意义 |
第三章 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个案研究 |
第一节 颜之推语音规范意识与实践 |
一、颜之推生平及其家族 |
二、颜之推语音规范思想 |
三、颜之推语音规范实践 |
四、颜之推语音规范实践的意义 |
第二节 顾野王《玉篇》语音规范性质 |
一、顾野王其人其书及其语音规范意识 |
二、《玉篇》音系的“普适性” |
三、《玉篇》音系的基础方言音 |
第三节 陆德明《经典释文》语音规范性质 |
一、《经典释文》内容及版本 |
二、陆德明生平及其语音规范意识 |
三、《经典释文》音系的“普适性” |
第四章 从语音规范视角看南北朝汉民族共同语 |
第一节 从语音规范角度看南朝汉民族共同语 |
一、以金陵音为基础方言的南朝通语语音具有较高程度上的“普适性” |
二、南朝通语以金陵音为标准音,杂合了越、楚、吴等方音 |
三、南朝通语与旧时洛阳音的差异 |
第二节 从语音规范角度看北朝汉民族共同语 |
一、北朝通语以洛阳为基础方言点,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
二、北朝通语以洛阳音为标准音,杂合了北方少数民族语音 |
三、北朝通语与旧时洛阳音的差异 |
第三节 南北朝读书音规范标准的形成及其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影响 |
一、反映南北朝读书音规范标准的韵书《切韵》的产生 |
二、《切韵》在汉语语音史上的地位及其对汉民族共同语的影响 |
第五章 关于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的几点认识 |
一、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的成就 |
二、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的不足和教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现代汉语规范根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人有关研究综述 |
1.1.1 工作和成绩 |
1.1.2 问题和不足 |
1.2 本文预期目标和语料来源 |
1.2.1 预期目标 |
1.2.2 语料来源 |
1.3 本文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 |
1.3.1 基本思路 |
1.3.2 主要方法 |
第二章 语音规范处理及其原则和根据 |
2.1 语音规范具体处理 |
2.1.1 文白异读的规范处理 |
2.1.2 普方异读的规范处理 |
2.1.3 旧词新读的规范处理 |
2.2 有关原则和根据 |
第三章 词汇规范处理及其原则和根据 |
3.1 词汇规范具体处理 |
3.1.1 外来词的规范处理 |
3.1.2 方源词的规范处理 |
3.1.3 新词语的规范处理 |
3.1.4 网络词语规范处理 |
3.1.5 旧词变异规范处理 |
3.1.6 詈词脏语规范处理 |
3.2 有关原则和根据 |
第四章 句子规范处理及其原则和根据 |
4.1 句子规范具体处理 |
4.1.1 “成分残缺”的规范处理 |
4.1.2 “成分羡余”的规范处理 |
4.1.3 “句式杂糅”的规范处理 |
4.1.4 “欧化句式”的规范处理 |
4.1.5 “方言句式”的规范处理 |
4.1.6 “新兴句式”的规范处理 |
4.2 有关原则和根据 |
第五章 语用规范处理及其原则和根据 |
5.1 语用规范具体处理 |
5.1.1 涉及伦理的规范处理 |
5.1.2 涉及变异的规范处理 |
5.1.3 涉及语体的规范处理 |
5.2 有关原则和根据 |
第六章 现代汉语规范分歧及其原因 |
6.1 分歧例说 |
6.1.1 语音规范方面 |
6.1.2 词汇规范方面 |
6.1.3 句子规范方面 |
6.2 分歧溯因 |
6.2.1 原因之一:对于语言符号系统的基本特征认识不同 |
6.2.2 原因之二:对于学理与俗实谁起决定作用认识不同 |
第七章 现代汉语规范总原则和总根据 |
7.1 现代汉语规范总原则 |
7.1.1 其一:处理好保持稳定与有利发展的关系 |
7.1.2 其二:处理好交际功能与其他功能的关系 |
7.1.3 其三:处理好静态规范与动态规范的关系 |
7.2 现代汉语规范总根据 |
7.2.1 语言规范总根据 |
7.2.2 言语规范总根据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文工作盘点 |
8.2 未来努力方向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先秦汉语语音规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先秦社会因素对语音规范的影响 |
第一节 华夏族的统一和民族共同语的形成 |
第二节 政府行为对语音规范的影响 |
第三节 孔子教育思想与实践对语音规范的影响 |
第三章 先秦诸子名实观与语音规范 |
第一节 儒家名实观与语音规范 |
第二节 墨家名实观与语音规范 |
第三节 名家名实观与语音规范 |
第四章 《诗经》、《楚辞》音与雅言及标准音 |
第一节 《诗经》雅、颂语音的雅言性质与标准音 |
第二节 《诗经》国风的语音性质 |
第三节 《楚辞》的语音性质 |
第五章 雅正规范观的表现形式和初步实践 |
第一节 雅正规范观在先秦典籍中的表现形式 |
第二节 雅正规范观的初步实践 |
第六章 关于先秦汉语语音规范的几点认识 |
一、华夏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为语音规范奠定基础 |
二、统治阶级为政治需要而形成的干预性的语音规范意识和实践 |
三、教育实践促进语音规范的历史进程 |
四、先秦诸子名实观的论争为语音规范提供哲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
五、雅正规范观的文化心理是语音规范需要的心理基础 |
六、《诗经》、《楚辞》的语音实践为语音规范提供了历史参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文白异读与语音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常见问题举隅与分析 |
1. 血 |
2. 露 |
3. 剥 |
4. 薄 |
5. 蔓 |
三讨论 |
1. 关于文白异读现象 |
2. 关于《审音表》 |
3. 关于标准语的标准观 |
(10)语音的社会属性与外语语音规范(论文提纲范文)
一、语音的社会属性 |
二、语音的社会属性对外语语音规范的启示 |
(一) 语音规范的必要性 |
(二) 外语语音规范的可行性 |
三、外语语音规范的内涵及原则 |
(一) 求实性原则 |
(二) 适用性原则 |
(三) 柔性原则 |
(四) 可理解性原则 |
四、结语 |
四、约定俗成在语音规范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词语称名生成过程研究[D]. 刘晓波. 吉林大学, 2019(02)
- [2]侗语文规范问题研究[D]. 彭婧. 暨南大学, 2018(03)
- [3]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媒体人的习惯性误读问题探析——以《焦点访谈》为例[J]. 沙莉莉.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4]初唐正音标准研究[D]. 陈雪林.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5]南北朝汉语语音规范研究[D]. 蔡玉珠. 广西民族大学, 2015(12)
- [6]现代汉语规范根据研究[D]. 胡月. 安徽大学, 2015(12)
- [7]文白异读与语音规范[A]. 王晖. 语言文字应用研究论文集Ⅲ, 2014
- [8]先秦汉语语音规范研究[D]. 邓琴. 广西民族大学, 2014(03)
- [9]文白异读与语音规范[J]. 王晖. 语言文字应用, 2013(S1)
- [10]语音的社会属性与外语语音规范[J]. 陈文凯.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