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化资源配置 做好澜沧江梯级电站环境监测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马皓宇[1](2021)在《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精细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梯级水库作为开发与利用水能资源这一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工程措施,通过对一段时期内入库径流实施有计划调蓄,梯级水库可实现洪旱灾害的防范抵御、水电企业的效益增长、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等多方面重大任务。并且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清洁能源消纳的鼓励政策,水能资源支持的水电行业已成为我国能源结构转变的关键。目前随着乌江、雅砻江、金沙江等十三大水电基地建设的逐步完成,我国各个流域内梯级水库系统的规模不断扩大,水电事业发展的重心由工程建设转至运行管理,而智慧水利这一概念的提出及先行先试工作的开展,更是凸显了强化以梯级水库为代表的水利工程设施的调度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因此亟需开展梯级水库的多目标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的研究,以期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与工程背景下,编制以最大化梯级水库系统的水资源利用率为目标的调度方案,有效协调梯级系统的防洪、供水、发电、航运等多个目标,满足新形势下各行业部门对水资源的相关诉求。本文充分考虑梯级水库优化调度的理论研究与实际生产这两方面,针对短期单目标与中长期多目标的优化调度问题,重点考虑精细化调度、“维数灾”处理、多目标调度及多属性决策等难题,基于数学规划、概率统计、智能优化、并行加速等方面的理论方法,对短期和中长期优化调度的模型构建、求解算法改进及调度方案决策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了如下的主要成果:(1)梯级水电站精细化日发电计划制定。针对传统模式下水电站的优化出力计算不够准确,进而导致调度方案在实际实行中出现偏差的不合理情况,将各时段各电站内投运机组的台数、组合及负荷与流量的优化分配纳入考虑,构建厂间-厂内一体化调度的精细优化调度模型,实现梯级电站间与各个电站内的水能资源优化分配方式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提出求解嵌套优化模型的嵌套多维动态规划算法,并通过雅砻江流域的锦西-锦东梯级系统的实例研究,验证所构建的精细优化模型与求解算法的优越性。(2)基于内存占用缩减和GPU并行加速的求解算法性能优化。针对嵌套动态规划在求解精细优化调度模型中出现的严重“维数灾”—计算任务与内存占用量均呈指数型增长,利用数据压缩与数据库技术实现程序占用内存的有效缩减,通过OpenACC标准下的GPU并行大幅提升算法的计算效率;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维数灾”的改进嵌套动态规划,监测优化策略引入前后的程序运行的内存占用量与计算时长的变化以验证改进策略的效果。(3)构建新型多目标进化算法LMPSO并应用于实际梯调问题。针对多目标降维成单目标这一处理方式的缺陷,以及经典MOEAs在处理大规模高维多目标问题上性能不足的问题,引入算法的性能评价指标—超体积指标作为个体选择标准,采用问题变换策略降低搜索空间维数;由此有效降低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的求解难度,并以SMPSO为基础设计LMPSO,将改进后方法运用在雅砻江的三库联合调度,由此验证算法在面对多目标优化调度的高维难题上相比于其它方法的计算优势。(4)对传统区间数灰靶模型进行改进并应用于最佳均衡方案决策。考虑到梯级水库入流过程的预报存在误差,通过区间数表示调度方案的各维指标值更为合理,故选择引入区间数理论的灰靶决策模型进行调度方案决策;在传统区间数灰靶模型的基础上,设计基于集值理论的权重向量确定方式与基于多维度联合抽样的期望贴近度计算策略,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改进模型;分别利用标准决策模型与改进模型实现雅砻江梯级水库系统的多属性方案决策,通过结果对比验证改进方法对区间数的处理更为合理,能有效避免计算过程中的信息失真。
郭锐[2](2021)在《水电站群调度规则两阶段聚合分解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水电是支撑我国实现能源转型及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清洁可再生能源。随着我国水电事业的高速发展,已在水能资源富集的西南地区建成多个大规模梯级水电站群,进一步挖掘梯级间的补偿调节能力以提高整个水电系统的效益已成为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过水电站群长期优化调度推求调度规则以指导水电系统实际运行,可以帮助决策者在已知当前时段水文信息的条件下做出合理的决策以获得长时期稳定的效益,具有重大意义。然而,由于来水不确定性,梯级水电站之间紧密的水力、电力联系以及庞大的系统规模,使得大规模水电系统的调度规则的推求极为困难。本文针对大规模水电系统调度规则的求解问题,以我国西南地区澜沧江、红水河及乌江三个流域梯级电站群构成的大规模水电系统为背景,推求指导大规模水电系统的调度规则。本文研究有助于优化水能资源利用方式,提升电网经济效益。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为充分发挥流域间水电站群的补偿调节能力,推求系统调度规则以指导实际运行,采用一种聚合抽样随机动态规划方法进行求解。该方法在使用历史来水场景显式的描述来水不确定性的同时,将梯级电站聚合成单个电站,采用梯级蓄能作为状态变量,大幅降低计算维度以克服多维抽样随机动态规划面临的维数灾问题。将其应用于我国西南大规模水电系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较快求出满意的解,所求得的调度规则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可以作为模拟优化算法良好的初始解。(2)由于大规模水电系统水库调度的复杂性,维数问题限制了常规抽样随机动态规划算法在大型水电系统中的应用,而传统的模拟优化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获得局部最优解。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求解大型水电系统调度规则的两阶段算法。在第一阶段,利用前述聚合抽样随机动态规划算法快速生成初始解。第二阶段采用多轮遗传算法求解模拟优化模型。该组合方法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求解时间的情况下提高解的质量。将该方法应用于我国西南大规模水电系统的运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张扬科[3](2021)在《区域光伏功率预测及水光互补短期调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高渗透率的新能源发电出力波动性和不可控性导致新能源消纳,以及多种类型电源时空协调调度等问题日益凸显,进行新能源功率预测及合理的互补调度可有效缓解此类难题。然而,如何提高新能源功率短期预测精度,利用不同调节能力的水电站及梯级电站与新能源进行短期互补调度,进而优化发电计划,提升系统运行灵活性,是进行多能源短期互补调度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以云南省澜沧江流域梯级水电站、大理及楚雄州的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围绕区域水光短期互补调度这一问题,对区域光伏功率短期预测,不同类型水电站与区域光伏的互补性分析及梯级水电站与光伏短期互补调度等3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典型代表电站和改进SVM的区域光伏功率预测。大规模光伏电源并网对区域光伏预测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传统预测方法实用性较差。因此为弥补这些不足,本文以大理楚雄二州光伏电站为研究对象,利用K-means方法结合多种信息计算并得到多个汇聚区,同时利用3种数学相关系数结合光伏电站与汇聚区的出力数据选择典型代表电站,之后利用4种评价指标验证典型代表电站选择的正确性,最后利用典型代表电站及光伏汇聚区结合改进SVM组成区域功率预测模型,最终通过算例验证此方法有效性。(2)水电站与区域光伏季节性互补调度分析。面对大量清洁能源因发电规律不确定性导致多种能源之间协调调度困难等问题,传统方法是利用调节能力很强的水电站组成水光互补模型,但未充分挖掘、分析不同调节类型水电站与不同光伏汇聚区的互补性强弱,从而进一步提升水电出力灵活性。因此,本文根据当地流域内水电站和光伏汇聚区划分结果,构建相应的水光互补调度模型并计算,最后利用3种互补指标分析多种水-光组合的各月典型日及各汛平枯时互补数据,最终根据计算结果发现不同时期的水-光组合互补性强弱有明显不同并得到各时期互补性最强的水-光组合。(3)基于等效电厂的梯级水电和光伏短期互补调度方法。基于前述研究成果,将互补性较强的水电站和光伏汇聚区组合形成等效电厂,利用该水电站调节性能尽量平抑光伏出力波动;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调峰为目标的等效电厂和流域梯级其他水电站联合互补调度模型。实际算例模拟分析,与常规水光互补调度方法进行比较,本文所提方法具有较好的互补效果;进一步验证分析不同等效电厂组合的互补性强弱,结果发现不同等效电厂组合互补性强弱有明显差异,可用于指导汛平枯不同时期下梯级水电站与光伏互补调度运行。
赵志鹏[4](2020)在《西南梯级水电站群调度复杂约束建模及求解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我国西南地区横跨中国地形三大台阶,地势落差大且河流密布,是我国水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近20年来,西南地区相继建成以金沙江、澜沧江、雅砻江、乌江、大渡河、红水河等干流梯级水电站为代表的巨型梯级水电站群。这些梯级水电站群呈现出大规模、高水头、大容量、巨型机组、面临复杂调度需求,面临灵敏水力耦合等复杂特征。这些特征进一步加剧了西南地区水电优化调度问题约束建模与求解难度。为此,本文以西南地区水电优化调度突出的四个重难点问题,即高维耦合约束下的大规模水电站调度问题,高度非凸非线性特征曲线下的大规模水电站调度问题,灵敏水力耦合的梯级水电站调度问题、复杂不规则振动区的水电机组组合问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从复杂约束建模和求解角度予以解决。主要成果如下:1.水电站调度时空耦合约束将各水电站各时段状态变量联结为一个整体,使大规模水电优化调度呈现出严重的“维数灾”现象。为解决该问题,首先采用惩罚函数法将原约束优化调度问题转化为以各水电站各时段水位作为优化变量的无约束优化问题。之后,采用逐步优化算法将原高维多阶段问题在时间耦合方向上解耦为若干低维两阶段子问题。转化后的两阶段子问题以水位为优化变量的无约束优化问题。之后引入改进的离散梯度下降法对该子问题进行求解。最后在西南地区澜沧江流域的应用结果显示该方法的高效性。2.西南地区巨型水电站非凸非线性特征曲线突出,增加了大规模问题求解难度。为此,首先利用约束聚合技术将水电站特征曲线聚合为单一的发电函数三维曲面约束。之后利用矩形栅格化技术将曲面栅格化,并采用SOS2约束建模方法对栅格化后的近似曲面建模。最后采用二进制分支模式对SOS2约束进行重构。在西南地区澜沧江流域的确定性优化模型和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的应用展示了该方法的高效性。3.回水顶托是广泛存在于西南水电站群系统中的灵敏水力耦合现象。为实现对回水顶托约束的建模,将有回水顶托水电站非线性约束聚合为顶托等效动力函数四维超曲面约束,提出基于SOS2约束建模方法的顶托等效动力函数四维超曲面约束建模方法。在西南地区某受回水顶托影响的梯级水电站系统对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证明了算法的有效和高效性。通过对比无回水顶托和有回水顶托模型计算结果说明考虑回水顶托效应的必要性。4.不规则振动区现象广泛存在于西南地区巨型水电机组之中,严重影响水电站和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成为制约西南水电安全经济运行的技术瓶颈。为此,提出基于几何关系约束表达的振动区约束,振动区模型误差约束以及振动区跨越约束的通用数学表达。并基于各约束通用数学表达,先后提出基于最优凸剖分和凸分析理论的不规则振动区自动建模方法,基于闵可夫斯基求和方法的振动区自动修正方法,以及基于图论的振动区跨越约束自动建模方法。上述模型在西南地区某含有不规则振动区的巨型水电站群的调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振动区问题相关约束均被有效考虑,充分发挥了水电的调峰能力。以上建模方法均由程序自动化实现,无需人工处理,适应于调峰、调频和电力市场化交易等一般性问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通用性。
贾毓功[5](2021)在《考虑价格不确定的水电参与电能量和调频市场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经过数年的建设,我国电力市场改革卓有成效,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起了由省级电力交易中心运营的中长期电能量市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地陆续开展了电力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的试点,给市场主体参与电力市场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水电站如何利用自身调节性能好、调节能力强的优势,在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电网调频需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通过优化申报策略,提高自身收益,成为水电企业面临的现实问题。本文对水电站同时参与电能量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进行了研究。首先介绍了我国电力市场建设情况,接着建立了水电站同时参与中长期电能量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鲁棒模型,最后对采用场景分析法对水电站同时参与电能量现货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问题进行探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中长期电能量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联合运行的电力市场建设过渡期期间水电站参与市场的问题,基于IGDT方法,建立了以可抵御调频市场价格波动幅度的最小值最大为目的的鲁棒优化模型。针对水电参与调频市场造成的水位变化不确定性,采用先假设后验证的逐次迭代方法,使得水位的变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最后,以澜沧江流域的漫湾电站作为背景进行了计算,求出水电站申报策略,分析了参与调频市场对水电站的水位波动影响,并通过构建电价场景,对所得申报策略进行效果验证。其结果证明了所求鲁棒优化模型的策略可以一定程度上抵御调频里程出清价的波动性,为水电站决策者提供了决策参考。(2)针对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和现货市场联合运营的电力市场成熟时期水电站参与市场的问题,通过K-Means聚类方法对组合市场的历史出清价进行场景缩减,提取典型电价场景,建立了基于场景分析法的水电站参与组合市场的优化模型,计算不同场景下梯级水电站参与组合市场的最优策略。最后,以澜沧江下游三座梯级水电站为背景,采用美国PJM电力市场一年的电价数据作为历史价格序列对问题进行了仿真分析,并且将所得策略和历史均值法所得策略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模型所得策略能够更好的应对组合市场价格波动性。
候赛[6](2020)在《A公司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与其他电力能源相比,水力水电能源有一定的清洁环保、电价和成本较低、上网优先等优势,因此,水电一直是当前最成熟、最重要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但不同于火电等其他能源,由于受水力资源位置的限制,一直以来水电站为更好的获取水力资源,绝大多数都选在远离市区的峡谷深山里,正是由于这种特殊性,无论是从交通出行、员工生活等等方便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能够改变这种限制,对水电站实行集控运行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随着电力科技发展,国内外众多流域水电开发公司在水电站“集控运行、关门管理”等运营模式建设层面开展了研究,获得了良好实效。同时,在水电站集中控制运行稳定后,往往会给水电企业的运营管理带来新问题与挑战,在此情形下,探索改进企业的运营管理模式势在必行,概括来说集中控制时运营管理中的问题总体包括生产管理、运行与维护、检修与安全、保障和应急管理体系建立等,是否能够更好的构建上述体系,对于水电站的安全、经济、可靠运行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水电站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基于对A公司水电企业现状、发展需求的分析,结合企业运营管理理论,概述了水电企业运营管理的内容,并针对水电站运营管理的研究历程、管理难点及特点,分析A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的优化思路与管理定位,实现“集中监控、分级管理、两地协同”。之后,针对A公司在集中控制管理时可能出现的问题,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提出了一些保障措施。在本文的最后,也得出了一些水电企业的集控运营管理模式的结论,同时对集控运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展望。
陈江,李黎[7](2019)在《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大坝安全管理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自2001年2月成立至今,历经近20年发展,总装机超过2 600万千瓦,开发投产发电的水电站共19座,通过公司的发展历程及流域水电开发情况来看,在工程建设管理及电站运行管理实践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公司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在大坝安全信息采集及感知、可视化、打造快速计算评价工具、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取得突破,在不断完善和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基础上,持续提高大坝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大坝运行安全。
胡虹[8](2019)在《“一带一路”倡议下H公司柬埔寨水电开发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下,H公司肩负着N集团进一步深化“走出去”战略的长远使命,也因其自身发展需要对境外项目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按照集团国际化战略框架,结合自身资源配置情况及所处区位优势、目标市场条件等,H公司制定了以柬埔寨水电开发为优先的新一阶段国际化战略实施方向。水电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境外项目又因政治不确定性等因素而存在较高的长周期风险。因此,科学论证该战略实施方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基于内、外部条件确定战略目标,提出科学而稳妥的实施路线和保障措施是H公司目前亟待落实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从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入手,围绕“一带一路”倡议下H公司柬埔寨水电开发这一具体战略目标,对相关战略问题进行了系统性研究,详细阐述了该战略决策背后国有企业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背景、水电行业“走出去”战略的实践价值、柬埔寨为代表的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对电力发展的需求以及柬水电开发对H公司的现实意义,结合其发展历程及国内外项目开发运营现状,综合利用PEST框架、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对实施柬埔寨水电开发的宏观、行业外部环境与企业内部条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分析战略机会,评估决策与管理风险,采用SWOT分析矩阵对前述各项要素进行策略组合,在其基础上做出战略选择,明确了战略实施的方针和目标,细化了相关战略实施路径和内容,提出了针对战略实施风险的保障措施,对国有企业“走出去”国际化战略相关研究及H公司主营业务发展并实现一流电力企业目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袁小叶[9](2019)在《多元电力市场下澜沧江梯级水电站长期发电调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和清洁能源政策的推行,水电企业作为独立发电商,逐渐以主体身份参与市场竞争。在考虑市场因素后,水电调度目标和调度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环境下,电量和电价由市场竞争决定,水电企业追求自身发电效益最大,需自负盈亏。在径流不确定性基础上,梯级水电站优化调度又增加了电价的不确定性,使得水电调度难度加大,同时也使水电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本文立足于云南电力市场,以澜沧江下游和金沙江中游梯级水电站为工程背景,考虑两梯级电站特性及市场地位,开展多元电力市场下梯级水电站长期发电调度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基于丰平枯划分的澜沧江及金沙江流域径流关系分析方法。将梯级水电站天然区间流量之和作为流域河段径流,以保证率法划分标准对澜沧江下游和金沙江中游河段进行径流丰平枯水年划分,基于划分结果进行概率统计分析,建立两个流域的径流相关关系,并提取出多个典型来水场景。(2)提出考虑多元电力市场的梯级水电站长期发电调度方法。假定梯级水电站参与省内集中撮合交易市场和西电东送市场,考虑电站电量构成,将电站总发电量分解成优先电量、集中撮合电量和框架协议外西电东送电量三部分,其中优先电量包括非竞争性电站发电量、具有年调节能力及以上水电站的调节电量和框架协议内西电东送电量。将用户信息视为已知,不考虑用户侧博弈行为,采用发电量最大模型估计对手发电能力,统计拟合各月省内需求函数,采用回归分析法确定框架协议外电量-电价关系,从流域梯级统一竞价角度出发,构建多元电力市场下梯级发电效益最大模型。(3)基于云南电力市场实际数据,以澜沧江下游和金沙江中游梯级水电站为例进行实例验证,借助Lingo全局求解器求解本文模型,从各部分电量占比、水位、出力、电价、发电量及发电效益多指标进行详细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与可靠性。从不同典型来水、不同电量比例及考虑金沙江梯级不同申报策略三方面进行不同情景下结果对比,分析澜沧江梯级电站各指标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规律。实例结果表明,该方法模型可利用电站间调节能力及各部分电量电价差异以实现发电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分配。最后,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有待改进之处进行了展望。
毕晓静[10](2019)在《糯扎渡水库水温变化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我国水电开发正处于加速发展时期,水电技术将是中国推动能源生产和利用方式变革,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在未来能源体系中,水电势必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但众多大型水电项目建设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使河流生态环境也发生变化。水温作为河流生态系统较为敏感的水文要素,大坝修建后导致的水温变化对库区生态系统以及坝下河道环境将产生直接影响。为探究澜沧江中下游梯级水电开发对河流水温的影响,选择澜沧江干流水库库容、装机规模和年发电量最大的龙头电站——糯扎渡电站库区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原型观测与数学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模拟并分析库区水温时空变化规律,并对分异规律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研究,为水生态和水环境的保护及电站调度运行方式等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电站的修建运行改变了坝下河道的水温变化过程。由于河流中原本流动的水体蓄水成库后,河流湖泊化,致使电站运行后坝下河道水温升温过程不同于天然河道,水温年较差缩小。(2)分别采用参数a—β判别法、Norton密度佛汝德数判别法以及水库宽深比判别法三种方法对糯扎渡水库水温结构进行判别计算,获得结果一致,初步判断糯扎渡水库为稳定分层型水库。后通过建模手段,模拟出糯扎渡库区水温分层变化规律。该规律符合典型分层型水库的特点,由此说明三种判别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准确,均适用于澜沧江糯扎渡水库进行判别计算。(3)糯扎渡水库库区水温分层变化规律随月份和季节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冬季由于气温较低,导致整个库区水温偏低,水库水体呈现为散热状态。表层水温为16.8℃~18℃,水温较高区域集中分布在坝前,水层厚度约30~40m,范围约为坝前至上游80km河段,随着上游来水水温降低,长度范围逐渐缩小;中层水温为15.0℃~16.2℃,水层厚度受到上游来水水温的直接影响,变化较大;春夏季水库均处于吸热状态,由于气温的持续上升,库区表层水体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也逐渐增加,致使表层水体温度持续上升,表层水温在18.4℃~22℃范围内变化。随着上游来水水温逐渐升高,库区表层水体长度范围逐渐扩大,水层厚度约为15m~30m。在水体与大气以及水体与水体间的热扩散和热交换作用的影响下,库区整体水温也逐渐升高,下层低温水厚度逐渐增大,下层水水温一直稳定在16℃~6.5℃。
二、优化资源配置 做好澜沧江梯级电站环境监测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优化资源配置 做好澜沧江梯级电站环境监测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精细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优化调度模型构建 |
1.2.2 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
1.2.3 优化调度方案决策 |
1.3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梯级水电站日发电计划精细化编制 |
2.1 引言 |
2.2 厂间-厂内嵌套优化调度模型 |
2.2.1 传统优化调度模型 |
2.2.2 精细优化调度模型 |
2.3 嵌套优化调度模型求解 |
2.3.1 单层多维动态规划 |
2.3.2 嵌套多维动态规划 |
2.4 实例计算 |
2.4.1 雅砻江流域概况及电站基础资料 |
2.4.2 模型及算法参数设置 |
2.4.3 计算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内存优化和并行设计的嵌套多维动态规划 |
3.1 引言 |
3.2 嵌套动态规划算法性能分析 |
3.2.1 算法时间复杂度 |
3.2.2 算法空间复杂度 |
3.3 “维数灾”问题的处理策略 |
3.3.1 基于数据压缩与数据库技术的内存占用缩减 |
3.3.2 基于OpenACC的GPU并行加速 |
3.4 优化策略应用研究 |
3.4.1 并行方案设置及计算条件 |
3.4.2 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LMPSO算法及其在梯级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中的应用 |
4.1 引言 |
4.2 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2.3 测试函数 |
4.3 基于超体积指标与问题变换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 |
4.3.1 基于超体积指标处理高维目标空间 |
4.3.2 基于问题变换处理高维决策空间 |
4.3.3 LMPSO算法计算流程 |
4.4 实例计算 |
4.4.1 梯级水库基础资料及参数设置 |
4.4.2 计算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进区间数灰靶模型及其在梯级水库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传统区间数灰靶决策模型 |
5.2.1 区间数的基本概念 |
5.2.2 基于区间数的灰靶决策方法 |
5.3 改进区间数灰靶决策模型 |
5.3.1 基于集值统计的权重向量计算 |
5.3.2 基于R-vine copula的多维度联合抽样 |
5.3.3 改进模型的计算流程 |
5.4 改进决策模型应用研究 |
5.4.1 调度方案设置 |
5.4.2 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水电站群调度规则两阶段聚合分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水电系统调度规则推求方法 |
1.2.1 直接优化求解 |
1.2.2 预定义规则形式 |
1.2.3 从优化结果中推求调度规则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工程背景 |
2.1 流域概况 |
2.1.1 红水河流域 |
2.1.2 澜沧江流域 |
2.1.3 乌江流域 |
2.2 电站资料 |
2.2.1 红水河梯级 |
2.2.2 澜沧江梯级 |
2.2.3 乌江梯级 |
2.3 本章小结 |
3 聚合水库抽样随机动态规划推求水电站群调度规则 |
3.1 引言 |
3.2 抽样随机动态规划(SSDP)模型 |
3.2.1 基本原理 |
3.2.2 目标函数 |
3.2.3 约束条件 |
3.2.4 模型求解 |
3.3 应用实例 |
3.4 本章小结 |
4 聚合水库SSDP与模拟-优化推求大规模水电系统调度规则 |
4.1 引言 |
4.2 梯级水电站调度规则 |
4.2.1 规则曲线形式 |
4.2.2 出力分配原则 |
4.3 模拟优化模型构建 |
4.3.1 目标函数 |
4.3.2 约束条件 |
4.4 模拟优化模型求解 |
4.4.1 遗传算法 |
4.4.2 可行域缩减 |
4.5 抽样随机动态规划初始解 |
4.6 应用实例 |
4.7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区域光伏功率预测及水光互补短期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光伏预测方法研究 |
1.2.2 多能互补方法研究 |
1.3 研究工程背景 |
1.3.1 云南电源总体概况 |
1.3.2 大理州及楚雄州能源概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基于典型代表电站和改进SVM的区域光伏功率短期预测方法 |
2.1 引言 |
2.2 光伏汇聚区建立 |
2.3 汇聚区典型代表电站选取及相关性评价 |
2.3.1 三类相关系数的选择 |
2.3.2 典型代表电站相关性分析 |
2.4 汇聚区出力预测方法 |
2.4.1 多输出SVM预测模型 |
2.4.2 区域功率预测模型 |
2.4.3 总体预测流程图 |
2.5 算例分析 |
2.5.1 汇聚区划分 |
2.5.2 典型代表电站选择及相关性分析 |
2.5.3 短期出力预测结果 |
2.6 本章小结 |
3 水电站与区域光伏季节性互补调度分析 |
3.1 引言 |
3.2 数学模型 |
3.3 求解方法及流程 |
3.4 算例分析 |
3.4.1 电站各月水光互补短期调度分析 |
3.4.2 电站汛平枯期水光互补短期调度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等效电厂的梯级水电和光伏短期互补调度方法 |
4.1 引言 |
4.2 模型构建思路 |
4.3 数学模型 |
4.4 求解方法及流程 |
4.5 算例分析 |
4.5.1 梯级电站枯水期水光互补调度分析 |
4.5.2 梯级电站汛期水光互补调度分析 |
4.5.3 梯级电站平水期水光互补调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西南梯级水电站群调度复杂约束建模及求解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西南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问题 |
1.1.1 西南水电特征 |
1.1.1.1 梯级水电站规模庞大 |
1.1.1.2 高坝大库 |
1.1.1.3 面临灵敏水力耦合 |
1.1.1.4 面临复杂调度需求 |
1.1.2 西南地区长中短期水电站调度方式 |
1.1.3 梯级水电站群优化调度基本问题 |
1.1.4 西南地区水电站优化调度问题约束复杂特性 |
1.1.4.1 高维耦合特征 |
1.1.4.2 非凸非线性突出 |
1.1.4.3 不连续性突出 |
1.2 本文关注的西南地区水电站优化调度约束建模及求解技术难点 |
1.2.1 中长期梯级水电站调度高维耦合约束下的维数灾问题研究 |
1.2.1.1 问题描述 |
1.2.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2 中长期梯级水电站调度非凸非线性特征曲线约束建模研究 |
1.2.2.1 问题描述 |
1.2.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3 短期梯级水电站调度灵敏水力耦合约束研究 |
1.2.3.1 问题描述 |
1.2.3.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4 短期调度巨型水电机组不规则振动区几何关系约束研究 |
1.2.4.1 问题描述 |
1.2.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中长期调度高维耦合约束下的离散梯度逐步优化算法 |
2.1 引言 |
2.2 基本调度模型 |
2.2.1 目标函数 |
2.2.2 约束条件 |
2.2.3 基于罚函数法的无约束优化模型 |
2.3 逐步优化算法框架 |
2.4 离散梯度逐步优化算法 |
2.4.1 梯度下降法 |
2.4.2 离散梯度计算 |
2.4.3 搜索步长的确定 |
2.4.4 停止准则 |
2.4.5 DGPOA算法总体求解流程 |
2.5 案例分析 |
2.5.1 工程背景及参数设置 |
2.5.2 不同精度下的优化结果分析 |
2.5.3 不同精度下的求解效率分析 |
2.5.4 不同初始解下的结果分析 |
2.5.5 不同来水条件下的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中长期调度水电站非凸非线性特征曲线约束线性化方法 |
3.1 引言 |
3.2 梯级水电调度确定性优化模型 |
3.2.1 目标函数 |
3.2.2 线性约束 |
3.2.3 非线性约束 |
3.3 两阶段随机优化模型 |
3.4 非线性约束聚合 |
3.5 线性化处理方法 |
3.5.1 基于SOS2约束的分段线性化 |
3.5.2 基于BBS的分段线性化方法 |
3.6 案例分析 |
3.6.1 案例1 |
3.6.2 案例2 |
3.6.3 案例3 |
3.7 本章小结 |
4 短期调度灵敏水力耦合四维超曲面约束建模方法 |
4.1 引言 |
4.2 基本调度模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线性约束 |
4.2.3 非线性约束 |
4.2.4 边界条件 |
4.3 非线性约束聚合 |
4.3.1 无回水顶托水电站约束聚合 |
4.3.2 有回水顶托水电站约束聚合 |
4.4 等效动力函数线性化方法 |
4.4.1 SOS2约束 |
4.4.2 常规等效动力函数线性化 |
4.4.3 顶托等效动力函数线性化 |
4.5 案例分析 |
4.5.1 工程背景与模型参数设置 |
4.5.2 结果分析 |
4.5.3 调峰效果分析 |
4.5.4 回水顶托效果分析 |
4.5.5 计算效率与精度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短期调度巨型机组不规则振动区几何关系约束自动化建模方法 |
5.1 引言 |
5.2 水电机组组合问题基本模型 |
5.2.1 目标函数 |
5.2.2 常规约束 |
5.2.3 常规约束构建方法 |
5.3 振动区相关约束及其构建方法 |
5.3.1 振动区约束 |
5.3.1.1 一般形式 |
5.3.1.2 构建方法 |
5.3.2 振动区模型误差约束 |
5.3.2.1 一般形式 |
5.3.2.2 构建方法 |
5.3.3 振动区跨越约束 |
5.3.3.1 一般形式 |
5.3.3.2 构建方法 |
5.4 案例分析 |
5.4.1 最优凸剖分结果分析 |
5.4.2 振动区规避效果分析 |
5.4.3 考虑振动区模型误差约束效果分析 |
5.4.4 考虑振动区跨越约束效果分析 |
5.4.5 调峰效果分析 |
5.5 与以往研究对比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考虑价格不确定的水电参与电能量和调频市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电力市场简介 |
1.2.1 国外典型电力市场简介 |
1.2.2 国内电力市场简介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 研究工程背景 |
2.1 云南省电源结构特点 |
2.2 云南省电力市场开展现状 |
2.2.1 总体情况 |
2.2.2 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开展情况 |
3 基于IGDT的水电站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鲁棒策略研究 |
3.1 鲁棒优化和IGDT理论简介 |
3.2 水电站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鲁棒策略模型 |
3.2.1 市场框架和规则假定 |
3.2.2 建模思路 |
3.2.3 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 |
3.2.4 模型求解 |
3.3 算例分析 |
3.3.1 工程背景 |
3.3.2 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场景分析法的水电站参与组合市场的策略研究 |
4.1 基于场景的电价不确定分析方法 |
4.2 聚类方法概述 |
4.2.1 聚类方法 |
4.2.2 K-Means聚类方法 |
4.3 电价典型场景的聚类生成 |
4.3.1 数据预处理 |
4.3.2 K-Means聚类方法生成组合市场典型电价场景 |
4.4 基于典型电价场景的水电站参与现货和调频市场申报策略研究 |
4.4.1 市场框架和规则假定 |
4.4.2 目标函数 |
4.4.3 约束条件 |
4.5 算例分析 |
4.5.1 工程背景 |
4.5.2 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科研项目情况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A公司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方案及路线 |
1.4.1 研究方案 |
1.4.2 研究路线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国内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研究 |
2.2 国外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研究 |
2.3 企业运营管理理论 |
2.4 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的特点及要素 |
2.4.1 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的特点 |
2.4.2 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的要素 |
2.5 水电企业集控管理模式 |
2.5.1 电力调度 |
2.5.2 水库调度 |
2.5.3 其他方面管理 |
3 A公司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A公司水电开发概况 |
3.2 A公司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简述 |
3.2.1 “分公司、子公司”结合的经营管理 |
3.2.2 “区域集控、水调集中”的发电运行管理 |
3.3 A公司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
3.3.1 电站间距离问题 |
3.3.2 调度管理问题 |
3.3.3 人员配置及素质的问题 |
3.3.4 检修管理的问题 |
3.4 A公司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历史原因 |
3.4.2 管理方式转变滞后 |
4 A公司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模式优化 |
4.1 集控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的原则与目标 |
4.1.1 集控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的原则 |
4.1.2 集控运营管理模式优化的目标 |
4.2 组织机构优化设计 |
4.2.1 优化设计流程 |
4.2.2 集控中心职能与框架设计 |
4.3 优化具体措施 |
4.3.1 进一步优化调度管理 |
4.3.2 集控中心电力调度管理优化 |
4.3.3 集控中心水库调度管理优化 |
4.3.4 “运维一体化”管理 |
4.3.5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
5 预期效果及保障措施 |
5.1 预期效果 |
5.2 保障措施 |
5.2.1 发挥企业领导决策作用 |
5.2.2 强化员工管理 |
5.2.3 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
5.2.4 健全风险管控体系 |
6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一带一路”倡议下H公司柬埔寨水电开发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有企业“走出去”战略使命 |
1.1.2 水电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践价值 |
1.1.3 东南亚国家电力市场潜力 |
1.1.4 H公司深化“走出去”战略中柬埔寨水电开发的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相关理论 |
2.2.1 战略管理 |
2.2.2 国际化战略 |
2.2.3 战略分析工具 |
2.3 文献综述 |
2.3.1 湄公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相关研究 |
2.3.2 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研究 |
3 H公司柬埔寨水电开发内外部环境分析 |
3.1 H公司开发运营情况概述 |
3.1.1 H公司发展历程与现状 |
3.1.2 H公司境外项目开发及运营情况 |
3.2 柬埔寨宏观环境分析 |
3.2.1 政治和法律环境 |
3.2.2 经济环境 |
3.2.3 社会和文化环境 |
3.2.4 科技环境 |
3.2.5 水资源禀赋 |
3.3 水电开发相关产业环境分析 |
3.3.1 项目开发上游供应商市场 |
3.3.2 当地电力消费市场 |
3.3.3 柬埔寨现有其他发电企业 |
3.3.4 柬埔寨水电开发潜在进入者 |
3.3.5 火电、光伏等替代能源 |
3.4 H公司境外水电开发能力分析 |
3.4.1 融资能力 |
3.4.2 水电开发能力 |
3.4.3 水电开发后的运营能力 |
3.4.4 针对境外项目的技术积累与供应链保障 |
3.4.5 当地合作伙伴关系 |
3.5 H公司深化“走出去”战略相关政策分析 |
3.5.1 N集团国际化战略及其对H公司的影响 |
3.5.2 H公司深化“走出去”战略实施政策 |
3.5.3 H公司现阶段所面临挑战及深化“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 |
4 H公司在柬水电开发战略构建与目标设定 |
4.1 H公司柬埔寨水电开发战略诊断 |
4.1.1 机会分析 |
4.1.2 决策风险评估 |
4.1.3 管理风险评估 |
4.2 H公司柬埔寨水电开发SWOT分析 |
4.2.1 SWOT分析模型要素梳理 |
4.2.2 SWOT分析矩阵构建 |
4.2.3 战略选择综述 |
4.3 H公司柬埔寨开发战略的目标制订 |
4.3.1 指导思想 |
4.3.2 具体战略目标 |
4.3.3 战略目标的量化分析 |
5 H公司柬埔寨水电开发战略实施路径及保障措施 |
5.1 战略实施路径及其内容 |
5.1.1 战略实施路径 |
5.1.2 战略实施内容 |
5.2 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2.1 降低决策风险的保障措施 |
5.2.2 实施阶段保障措施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小结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多元电力市场下澜沧江梯级水电站长期发电调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水库优化调度模型方法综述 |
1.2.2 市场环境下水库调度研究进展 |
1.2.3 水电企业竞价策略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研究工程背景 |
2.1 云南电力市场概况 |
2.1.1 云南省电源结构特性 |
2.1.2 云南电力市场概况 |
2.1.3 澜沧江及金沙江梯级市场地位 |
2.2 流域梯级开发概况 |
2.2.1 澜沧江流域 |
2.2.2 金沙江流域 |
2.3 小结 |
3 基于丰平枯划分的澜沧江及金沙江流域径流关系分析方法 |
3.1 引言 |
3.2 径流丰平枯划分 |
3.3 径流关系概率分析 |
3.4 典型来水过程统计 |
3.4.1 澜沧江下游典型来水过程 |
3.4.2 金沙江中游典型来水过程 |
3.5 小结 |
4 考虑多元电力市场的梯级水电站长期发电调度方法 |
4.1 引言 |
4.2 数学模型 |
4.2.1 目标函数 |
4.2.2 约束条件 |
4.3 金沙江申报电量 |
4.3.1 金沙江发电能力估计 |
4.3.2 金沙江申报电量确定 |
4.4 电量-电价关系曲线生成 |
4.4.1 省内需求曲线生成 |
4.4.2 框架协议外西电东送电量-电价关系曲线生成 |
4.5 实例验证 |
4.6 小结 |
5 不同情况结果对比分析 |
5.1 引言 |
5.2 不同典型来水 |
5.3 不同电量比例 |
5.3.1 优先电量比例不变 |
5.3.2 集中撮合电量比例不变 |
5.3.3 框架协议外西电东送电量比例不变 |
5.4 不同申报策略 |
5.5 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糯扎渡水库水温变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水库水温结构判别方法 |
1.2.2 水库水温模拟研究进展 |
1.2.3 糯扎渡水电站水温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
2.1.1 地质地貌 |
2.1.2 植被和土壤环境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特征 |
2.1.5 水温特征 |
2.1.6 鱼类资源 |
2.2 研究区内相关水电站工程概况 |
2.3 数据与研究方法 |
2.3.1 原型观测 |
2.3.2 数学模型 |
第三章 糯扎渡水库水温分层结构及观测水温变化规律研究 |
3.1 糯扎渡水库水温分层结构判定结果 |
3.2 观测大朝山水文站断面和糯扎渡水文站断面水温过程 |
3.2.1 糯扎渡水文站和大朝山水文站水温年内变化 |
3.2.2 糯扎渡水文站和大朝山水文站月平均水温变化 |
3.2.3 糯扎渡水文站和大朝山水文站实测水温日尺度变化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糯扎渡水库库区水温建模 |
4.1 糯扎渡库区水温建模 |
4.1.1 库区水下地形提取及地形图制作方法 |
4.1.2 计算网格的划分 |
4.1.3 确定计算工况 |
4.1.4 边界条件及气象条件输入 |
4.2 模型率定和验证 |
4.2.1 模型参数率定 |
4.2.2 模型验证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糯扎渡水库库区水温分布规律研究 |
5.1 库区整体水温分布规律 |
5.1.1 库区水温分层变化 |
5.1.2 库区表层、中层和底层水温变化 |
5.1.3 库区沿程水温变化 |
5.2 坝前垂向水温分布规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参研项目 |
文章发表 |
知识产权 |
致谢 |
四、优化资源配置 做好澜沧江梯级电站环境监测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雅砻江中下游梯级水库多目标精细优化调度及决策方法研究[D]. 马皓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2]水电站群调度规则两阶段聚合分解方法研究[D]. 郭锐.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区域光伏功率预测及水光互补短期调度方法研究[D]. 张扬科.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4]西南梯级水电站群调度复杂约束建模及求解方法研究[D]. 赵志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0
- [5]考虑价格不确定的水电参与电能量和调频市场策略研究[D]. 贾毓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6]A公司水电企业集控运营管理研究[D]. 候赛.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7]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大坝安全管理实践[A]. 陈江,李黎. 国际碾压混凝土坝技术新进展与水库大坝高质量建设管理——中国大坝工程学会2019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9
- [8]“一带一路”倡议下H公司柬埔寨水电开发战略研究[D]. 胡虹. 云南大学, 2019(02)
- [9]多元电力市场下澜沧江梯级水电站长期发电调度方法研究[D]. 袁小叶.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10]糯扎渡水库水温变化模拟研究[D]. 毕晓静. 云南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