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重视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高度重视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一、重视建设高素质党校师资队伍(论文文献综述)

王茹霞[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校干部教育政策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徐昀[2](2021)在《新时代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J省党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基石,要保持党的活力,就必须要重视对党的领导干部开展干部教育培训这一基础性、战略性工作。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进入了新时代,要想实现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党校应该充分发挥其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在新时代新要求下,找准党校定位,发挥党校优势,进一步提高党校办学质量与干部培训水平,是党校工作事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课题。省级党校在全国党校系统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研究新时代省级党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明确新时代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目标,有助于省级党校补足工作短板,破解发展困境,提高全省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履职能力等。本论文以J省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实践活动为例,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系统研究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在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首先对干部教育培训、党校及其功能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对本次研究所适用的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政党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还有人力资本理论进行简要阐述,介绍了干部教育培训的特征及原则,最后特别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其次对J省党校开展干部教育培训的沿革与现状进行了分析,从J省党校发展沿革、现状、干部教育培训规模统计和干部教育培训管理基本做法方面进行分析,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的结果,总结当前J省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与学员需求不相匹配,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教学方法有待改进,培训管理不到位等几个大的方面。最后总结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提出方法对策。建议省级党校要从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创新管理机制等几个方面入手,破解当前制约干部教育培训发展的问题,不断完善省级党校的干部培训管理模式,提升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水平,使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更加适应新时代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段亚轩[3](2020)在《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这是历次党代会中首次将“高素质”、“专业化”当作建设干部队伍的目标和方向,是新时代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思想的新发展。就如何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3月10日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的党政领导干部都应该成为复合型干部,不管在什么岗位工作都要具备基本的知识体系,法律就是其中基本组成部分,对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大家都得掌握、不可偏废,在此基础上做到术业有专攻。”2018年7月3日至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关键”“要教育引导干部健全基本知识体系、强化能力之基”“把理想信念教育、知识结构改善、能力素质提升贯彻干部成长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构建基本知识体系、培养复合型领导干部,指引了发展的方向。研究基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复合型领导干部的要求,围绕如何有效培养复合型领导干部,从而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从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现状出发,就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的培养机制提出了一些创新型的对策和建议。研究旨在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提出针对有效的意见建议,阐明只有在干部教育培训、评价、任用、流动、激励等各个环节确立新的机制,才会构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进而促进国内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研究中,选取A地区为例,就其在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机制方面的情况展开全面分析,以期研究结果能够为其他地区的干部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周伟欣[4](2020)在《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绩效管理[1]。而近年来的中央政府报告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提出政府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过紧日子和简政放权,给新时期的财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财政系统公务员是财政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财政系统干部队伍关系到国家财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有效贯彻落实,也关系到财政工作能否顺利推进,更关系到现代财政制度能否得以建立。市直财政系统是连接省直财政部门和县级以下财政部门的重要职能部门。作为公务员公共管理核心内容之一的政府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如何通过加强公务员培训来提升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业务和综合素质成为了当前市直财政系统工作的一个日益重要的课题。本文以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文献研究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对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情况和主要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总结。主要问题包括培训理念滞后有待更新造成培训重视不够、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造成培训效率低下、培训机会不均等造成培训资源浪费、培训形式灵活性多样性不强造成不能满足需要、培训机制不健全造成培训可持续性不强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个较为适于比较系统化的福州市直财政系统的公务员培训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建立统筹培训管理组织、开展精准需求分析、制定科学培训计划、进行严格培训管理、开展及时培训评估。结合该模式,针对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运用相关理论和结合工作实践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工作的对策与建议:更新培训理念,营造积极参训主动学习氛围;统筹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满足多元化培训需求;力促解决工学矛盾,保障全员参训;健全培训保障机制,推动培训不断优化。笔者希望通过以此次研究,为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工作提供一个具参考意义的范式,也希望能为其他地区和其他系统公务员培训工作提供一个可借鉴的实例。

周英东,敬海新[5](2020)在《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与理论品质初探》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深刻分析了新时代干部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系统阐述了干部教育的基本内容、方式方法,全面部署了推进干部教育创新发展的重点工作,形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有机整体。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基本内容的论述涵盖干部教育的地位、领导、目标、主体、客体、机构、师资等方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知行合一的实践特质和兼容并蓄的宏大视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对于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对于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更好地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王熙琪[6](2020)在《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进行研究,可以不断探索公务员培养的创新路径。K市作为全国县域经济的领头羊,近年来不断探索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特别是对公务员的基本能力、职业能力、岗位能力、自我发展能力等四个方面进行培养的创新发展式的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因此,通过对K市的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进行梳理总结,可以为全国基层公务员培养提供鲜活样本。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理论分析和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及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成人学习理论、胜任力理论和岗位适配理论分析当前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中充分考虑培训理念、培训主体、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资源和培训考评等各个环节。本文全面系统地对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的内涵特征、主要机制和实践成效进行归纳阐述,通过分析发现培训中主要存在培训课程供给不平衡、培训方法较为单一、培训统筹协调能力较弱、培训师资素质参差不齐和培训评估发挥不够明显五个方面的问题。而后,通过对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在借鉴国内外公务员培训先进经验和总结启示的基础上,对完善和提升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提出优化培训设计理念、强化培训顶层设计、着眼多维度机制的建构、创新资源管理整合策略、加强培训法治保障和深化多领域合作六大方面建议。

于瑶[7](2020)在《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无德不立,官无德不为,国无德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可谓是时代所需、现实所急、党之所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员领导干部的政德观及其培育问题,强调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新时代只有切实做好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工作,才能不断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境界,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锻造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队伍。本文针对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进路,在思想基础研究、历史经验反思和现实境遇关照的基础上,从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论三个层面系统勾勒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理路,给新时代如何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问题以积极的理论回应和现实回应。第一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主要内容包括政德及政德观的涵义,政德观培育的要素及特征,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等。本文认为,对政德的涵义,可以从三个维度加以把握:从主体维度看,政德是“从政之德”;从内容维度看,政德是“为政之德”;从功能维度看,政德是“用权之德”。政德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为价值取向,主要功能在于规范公权力的行使。政德观是对政德的态度和看法,它由一定的政治信仰统摄,通过从政行为表现出来,体现了党员领导干部对一定政德规范认同、遵循和践履的自觉性。从应然层面看,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树立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政德观培育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将应然层面的、以“为公”为价值方向的政德观转化为党员领导干部实然的政德观的实践活动。政德观培育包含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和培育环境等要素,具有意识形态性、人民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等特征。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助于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第二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本文认为,思想基础分为“灵魂”、“根基”和“源流”三个层次。新时代培育政德观,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又要有民族风格和发展眼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纲领,新时代培育政德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相关思想为灵魂。中国优秀传统官德文化和官德培育思想是中国古代先贤政治智慧的结晶,在传承中积淀成为党员领导干部从政心理结构的一部分,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历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用中国话语体系解释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承继前人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丰富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是新时代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第三章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主要梳理了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期间政德观培育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德观培育逐渐向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经验主要有: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第四章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进入新时代,政德观培育在一系列积极举措下取得了很多阶段性成果,主要表现在:其一,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其二,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其三,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其四,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其五,培育环境在调适中得以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诸多挑战,主要表现在:其一,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缺乏统一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负责部门,存在整体合力不足问题。其二,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尚未对政德教育或者政德观培育的具体内容作出明确的规范和说明,理论界也没有形成共识。其三,培育方式存在路径依赖下的低效性弊端问题,单向教条式的灌输难以对党员领导干部形成足够的吸引力,“口号式”的提要求往往让政德教育流于形式。其四,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选择执行、片面执行、变通执行,甚至不执行等制度执行不力问题依然突出。其五,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四风”问题、官僚主义问题、新形式主义问题仍旧存在,各种社会思潮错杂交织,滋生出不少干扰性、对抗性、破坏性因素。第五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本文认为,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有其内在的逻辑遵循,这种逻辑从理论、现实、实践三个向度展开,表现为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三个方面,三者分别构成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的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逻辑明确指导思想,现实逻辑定位目标方向,实践逻辑解锁原则要求,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应当以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为目标,遵循主体维度的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内容维度的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方式维度的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保障维度的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环境维度的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等原则,以实现政德观培育的高质量发展。第六章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本文认为,可以从五个方面对新时代的政德观培育进行加强和优化。第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之间的互动,要求党组织加强集中统一领导,从顶层设计入手,将政德观要求嵌入干部教育、选任、监督、考核、惩处等各个环节,引导各要素协同向政德观培育聚集。另一方面是培育实施者与培育对象之间的互动,尊重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性,调动党员领导干部主动修养政德的积极性。第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培育内容要兼顾“政”和“德”两方面的个性,既要讲求政治性,也不能脱离人文性,本文认为,可以从政治观、权力观和修身观三个维度构建政德观培育内容体系,分别契合新时代“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政德观培育目标。其中,政治观反映了党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导性内容;权力观反映了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主体性内容;修身观反映了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是政德观培育的基础性内容。培育政治观,要重点抓好政治理想教育、政治理论教育、政治忠诚教育、政治担当教育、政治纪律教育。培育权力观,重点要抓好宗旨意识教育、责任意识教育、实干意识教育、法治意识教育、廉洁意识教育。培育修身观,应当重点抓好集体主义道德观教育、传统修身文化教育、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人文精神教育、清廉家风教育。第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可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丰富理论教育形式以充分透彻说理,二是强化政德实践锻炼以力促知行合一,三是加强网络平台建设以发展线上教育,四是发挥榜样示范效应以消解情感困惑。第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通过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将“以德为先”的干部评价标准贯穿从“入口”到“出口”的全过程,形成政德观培育制度保障的闭环,实现政德观培育与赏罚回报之间的良性互动。第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通过淬炼端正严明的党风政风,多措并举繁荣发展政德文化,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社会价值观共识,提高全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不断防范、过滤、削减政德观培育环境中的干扰性、破坏性、对抗性因素,以持续净化的政治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为政德观培育注入场域动力支持。总之,本文认为,政德观培育是一个多要素、复杂的系统工程,系统整体功能的优化有赖于各环节的整体推进和诸要素的协同发展。新时代加强政德观培育,需要从顶层设计入手,实现培育主体、培育内容、培育方式、培育保障、培育环境等各要素的同向而行。

任建勋[8](2020)在《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 ——以G省为例》文中认为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程,重视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法宝。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传统粗放的干部教育培训中,“供给错配”“供给真空”等问题突出,“大水漫灌”“一刀切”等现象普遍,难以满足干部多元化、个性化和层次化的培训需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强调:“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开展精准化的理论培训、政策培训、科技培训、管理培训、法规培训,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精准化”理念在干部教育培训领域的提出,为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指明了方向。G省是集民族地区、西部省区、革命老区于一身的自治区,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对于提高其干部队伍素质、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G省为例,梳理总结其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有益探索,结合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提出优化的理论模型和操作路径,为G省及其它类似地区的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和分析,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图,研究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第二章阐述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第三章以G省为例,阐述其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现状,介绍问卷调查及分析情况;第四章阐述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存在的培训需求情况不清、配套资源保障不足、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落实执行变形走样、考核评估效果不佳等六个方面问题,并剖析问题成因;第五章提出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实现路径,尝试提出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理论模型图和操作模型图,提出各个环节精准化供给、具体操作精准化供给、体系流程精准化供给三个实现层面,并提出精准开展需求调研、精准配置配套资源、精准匹配优质师资、精准改进教学方法、精准运行保障机制、精准实施考核评估等六个方面操作路径。研究结论及展望认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信息化发展背景下,干部教育培训要实现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推动实现全流程全体系精准化供给。

何彦霏[9](2020)在《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而党的事业成败关键在干部。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既离不开社会实践熔炉的锻炼,更离不开党实施的科学教育和培训。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党员干部进行理论学习、深化理论武装以及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环节,不仅提高了党员干部的素质与能力,更重要的是统一了思想,保证党的团结与统一,最终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组织保障。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奋斗的历史中,始终坚持在实践中锻炼干部,在学习培训中提高干部,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干部教育第一”,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再到新时代的“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对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从未松懈过。考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考察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之一的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了解党的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是一个比较有效的角度。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优势的干部教育培训格局与体系,即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办学机构布局及功能定位。目前,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有以下几类: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部门和行业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承担干部教育培训任务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等。除了以上实体类培训基地外,还有网络学院、在线学习平台等虚拟类培训基地。本论文主要研究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之一的干部学院,这是因为,相较于党校(行政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干部学院覆盖范围更广,服务基层党员更多,组织培训方式更灵活。因此,研究干部学院的干部教育培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研究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理论与实践,就是要将其作为党的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部分放入到党的理论武装、理论强党和党的思想建设的整体研究当中,从整体上全面把握干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要从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把握干部学院建设的全面性和科学性;要从历史和现实的关系中把握干部学院建设的传承性和发展性;要从宏观文本史料与微观实证调研两种形态结合中把握干部学院建设的特色性和创新性。因此,本论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理论基础、历史脉络、现状概述、策略趋势为逻辑理路,坚持史料梳理与实践解读相结合,历史发展与现实情况相结合,宏观概述与微观细究相结合,在充分研究理论和历史发展中,结合当前干部学院建设的调研分析,对党的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作出深入细致的研究。具体而言:绪论,阐释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价值、述评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绍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以及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存在的研究不足。第一章,阐述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相关概念与功能定位。本章分析了当前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格局,界定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有关概念,并通过与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对比,明确了干部学院的功能定位与办学特色。基于此,界定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内涵、要素及作用,明确了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章,概述了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本章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相关理论,即:从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思想到列宁有关党员干部教育的思想,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有关干部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思想。同时,归纳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干部队伍建设、干部教育培训和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政策,为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政策的支持。第三章,梳理了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本章依次研究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党的干部学院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以一些影响较大的干部学院为例,解剖麻雀,具体分析这些干部学院的建设,探索发展规律,总结经验,以史为鉴,为研究干部学院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第四章,研究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发展的基本情况。本章首先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干部学院建设面临的情况,接着基于国家级三所干部学院和2019年4月党中央批准备案的64所省部级干部学院为研究对象,围绕办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式、师资队伍以及体制机制进行了有关数据分析与研究,并总结了取得的成效。第五章,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策略及趋势。本章基于前几章已有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策略,并针对国家法制化、社会多元化、网络信息化等新形势,指出干部学院建设也呈现出新的发展样态,表现出更加专业化、制度化、网络化和特色化的发展趋势。

王科[10](2020)在《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自1993年实行《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以来,党政机关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逐步实现凡进必考、择优录用,以保障基层公务员具备应有的工作能力。2006年《公务员法》正式施行后,更是将对各级公务员的教育培训、挂职锻炼制度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重视党的政治建设,各级地方政府也将提升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放到了重要地位,而且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各级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的政治素质、政治胜任力得到很大提升。但是近年来,在提升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要求,还有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过程中也出现一些形式主义、急功近利等问题。鉴于基层公务员的重要地位,如何优化和改进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的提升方式的问题,制度性持续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现实问题了。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历史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的现状进行了研究。本文通过网络形式在全国东、中、西地区共26个省的基层公务员中,发放并回收528份调查问卷作为样本开展研究:(1)运用李克特五点量表、他人评价的方式测量了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水平;(2)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测量了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对政治胜任力的影响作用,(3)运用文献分析法研究政治胜任力及提升的逻辑基础,提升方式作用机制及信度效度;(4)运用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方法分析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问题和改进意见;(5)运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交流锻炼和行政问责方式的发展逻辑、现实问题及原因;(6)运用比较分析法研究西方发达国家政治胜任力的提升方式来作为参考和借鉴;(7)综合全文提出政治胜任力提升方式的优化进路,为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履职尽责,忠诚、干净、担当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提供参考。一般来说,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就是指其能够忠于国家、忠于宪法法律、忠于职守,从而能够客观、公正、公平履行职责的能力。与西方国家坚持“文官中立”原则不同,在中国,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就是指公务员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忠于职守,以及能够客观、公正、公平履行职责的能力。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的提升,就是指通过各种方式使基层公务员不断强化国家意识、宪法意识、职责意识,从而提升其在复杂环境下客观、公正、公平履行职责的能力。在中国,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的提升,则指通过教育、实践等方式,使基层公务员不断增强理想信念、不断增强“两个维护”意识、以人民为中心意识、忠诚干净担当意识,从而提升其在复杂环境下履行职责的能力。本文的研究内容:(1)提出研究问题,并阐释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梳理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研究创新;(2)对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评述,探索研究空间;通过对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政治胜任力提升等相关概念的涵义进行了界定,明确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根据研究的需要,对胜任力理论、公共产品理论、职位分类理论进行论述,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与指导作用;(3)测量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现实水平及影响因素,通过他评的方式测量基层公务员当前的政治胜任力状况,并从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分析其影响效果,形成结论并为后文奠定基础;(4)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的教育培训方式的实证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满意度、教育培训的有效性以及未来的改进策略;(5)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交流锻炼方式和行政问责方式的规范研究,分析两种方式发展的历史逻辑,以及当前提升方式面临的问题,诸如法律建设不足,动力不够、保障欠佳和缺乏绩效评估等,并分析其原因;(6)国外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域外经验,分析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国家的提升经验、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导向型的提升经验,以及两种提升方式对中国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借鉴;(7)提出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优化路径。从“教育培训”、“交流锻炼”和“行政问责”三个维度完善提升对策,主要包括加强法治建设、激发提升动力、实施管理创新、健全保障机制、强化监督评估等,以期实现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得到有效提升的目标;(8)总结主要研究结论,分析主要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如下:第一,本文针对基层公务员这一群体的政治胜任力提升开展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有所创新。基层公务员在公务员队伍中人数最多、分布广泛,且直接服务群众,是政府同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所以政治胜任力应该是基层公务员首位胜任力。比较现有的研究成果将基层公务员能力或胜任力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本文提出政治胜任力的概念,并指出其在各项胜任力中的核心地位,深入研究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及其提升的有关问题,这样的研究对象确定是有比较明显的新意的。第二,本文将政治素质的研究由定性研究转入定量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既往的政治素质研究主要运用的是家庭出身和阶级成分的审查评价法、日常观察和谈话了解的评语鉴定法等定性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按照判定标准作出定性的文字描述,研究结论往往过于简单、主观性强、表述笼统,不利于全面客观的把握政治素质及其提升过程。定量研究方法在学术研究中比较容易操作、标准规范、易于比较、匿名性强、主观性少,研究资料也容易获取。通过采用成熟的调查问卷,运用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或者两者结合的测量方式,发放问卷并回收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处理数据,得出结论。通过量化分析能够更为准确的分析政治胜任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提升方式的现状与问题,并针对性的提供对策建议。第三,本文建立了一个“理论-实践-监督”的“三维框架”以提升基层公务员的政治胜任力,在研究框架上有所创新。在这个“三维框架”中,“理论”是教育培训方式;“实践”是交流锻炼方式;“监督”是“行政问责方式”。根据胜任力的冰山(洋葱)模型,这个“三维框架”能够改变胜任力模型中的五个要素(知识、技能、自我概念、特质、动机),教育培训能够改变知识、自我概念和动机;交流锻炼能够改变技能、自我概念和特质;行政问责能够改变技能和自我概念。比较已有研究成果往往只关注“三维框架”中的某一个方面,比如教育培训一个维度,本文的观点不仅是全新的,而且对于政治胜任力的提升作用也应该是全面的。

二、重视建设高素质党校师资队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重视建设高素质党校师资队伍(论文提纲范文)

(2)新时代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J省党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评述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局限
        1.4.1 研究创新
        1.4.2 局限
2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相关概念
        2.1.1 干部教育培训
        2.1.2 党校及其功能
    2.2 干部教育培训的相关理论
        2.2.1 学习型社会与学习型政党理论
        2.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3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特征及原则
        2.3.1 管理性质具有政治性
        2.3.2 培训内容具有特定性
        2.3.3 培训对象具有特殊性
    2.4 新时代与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
        2.4.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特征
        2.4.2 新时代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意义
        2.4.3 新时代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新要求
3.J省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沿革与现状
    3.1 J省党校的发展沿革
    3.2 J省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情况
        3.2.1 J省党校现状
        3.2.2 J省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规模统计
        3.2.3 J省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基本做法
4.J省党校干部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情况
    4.1 课程内容设置不够科学合理
        4.1.1 重统一轻特色
        4.1.2 重理论轻实践
        4.1.3 针对性时效性不够
    4.2 师资力量方面
        4.2.1 师资结构不合理
        4.2.2 专业化水平不高
        4.2.3 实际工作经验不够
    4.3 教学方法培训方式重灌输轻研究
    4.4 培训管理方面
        4.4.1 培训理念重计划轻市场
        4.4.2 培训过程重组织需求轻个人需求
        4.4.3 学员管理重监管轻考核
        4.4.4 调训方式重组织调训轻自主选学
5.新时代加强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建议
    5.1 优化课程体系
        5.1.1 建立以不同类别、层次为划分标准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5.1.2 建立以满足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为标准干部教育培训机制
        5.1.3 学好用好讲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5.1.4 深挖红色资源,拓展现场教学基地
    5.2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5.2.1 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
        5.2.2 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5.3 改进教学方法
        5.3.1 建立“三结合”干部教育培训方式
        5.3.2 采取灵活多样的干部教育培训方法
    5.4 创新管理机制
        5.4.1 建立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机制
        5.4.2 建立有效的干部教育培训感召机制
        5.4.3 建立强效的干部教育培训监督机制
        5.4.4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学员管理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干部教育培训效果的调查问卷
致谢

(3)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的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理论基础
第二章 复合型领导干部的内涵与特征
    2.1 复合型领导干部的定义
        2.1.1 复合型领导干部需要具备专业背景及基本知识体系
        2.1.2 复合型领导干部需要经历多岗位锻炼
        2.1.3 复合型领导干部需要具备多种能力
    2.2 培养复合型领导干部需把握的原则
    2.3 复合型领导干部需具备的基本知识体系
第三章 A市在培养复合型领导干部方面的探索实践
    3.1 大规模精准化培训干部
        3.1.1 在党校开展干部培训
        3.1.2 在高校开展干部培训
    3.2 开展干部挂职锻炼交流实践活动
    3.3 加强选调生等干部源头培养
第四章 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情况问卷调查
        4.1.1 调查方法及样本基本情况
        4.1.2 问卷内容及方式
        4.1.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4.2 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干部队伍结构失衡
        4.2.2 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性不够
        4.2.3 干部挂职锻炼交流实践渠道不畅
    4.3 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4.3.1 地缘经济不发达对于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有一定影响
        4.3.2 干部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4.3.3 干部管理选拔体制需进一步健全
        4.3.4 干部主观意识的偏差阻碍了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进程
第五章 加强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的对策建议
    5.1 构建更有针对性的完善培训体系
    5.2 完善干部挂职锻炼交流机制
    5.3 树立良好的选人用人导向
    5.4 引导干部注重自身提升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务员
        2.1.2 市直财政系统
        2.1.3 公务员培训
    2.2 理论基础
        2.2.1 培训需求分析理论
        2.2.2 柯氏四级评估法
        2.2.3 胜任力模型
        2.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3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调查分析
    3.1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培训整体情况
        3.1.1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主要概况
        3.1.2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组织管理部门
        3.1.3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培训概况
    3.2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调查设计与分析
        3.2.1 问卷的设计
        3.2.2 问卷的分析
4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 培训理念滞后有待更新造成培训重视不够
    4.2 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不强造成培训效率低下
    4.3 培训机会不均等造成培训资源浪费
    4.4 培训形式灵活性多样性不强造成不能满足需要
    4.5 培训机制不健全造成培训可持续性不强
    4.6 小结
5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模式构建
    5.1 建立统筹培训管理组织
    5.2 开展精准需求分析
        5.2.1 开展组织需求分析
        5.2.2 开展任务需求分析
        5.2.3 开展个人需求分析
        5.2.4 努力实现三层次需求最优结合
    5.3 制定科学培训计划
    5.4 进行严格培训管理
    5.5 开展及时培训评估
6 优化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的对策建议
    6.1 更新培训理念,营造积极参训主动学习氛围
    6.2 统筹整合优化培训资源,满足多元化培训需求
    6.3 力促解决工学矛盾,保障全员参训
    6.4 健全培训保障机制,推动培训不断优化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调查问卷
附录 B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机制结构原理模型
附录 C 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班质量评测表
致谢

(5)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与理论品质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全面把握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
    (一)地位论:干部教育工作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环节
    (二)方向论:坚持党对干部教育工作统一领导
    (三)目标论:培养符合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四)主体论:各级党委担负干部教育主体责任
    (五)机构论:党校(行政学院)是干部教育的主渠道
    (六)客体论:干部教育对象是党的执政骨干
    (七)内容论:干部教育以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为重点
        1.加强理论教育。
        2.加强党性教育。
    (八)校风学风论: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干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1.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是校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要倡导优良学风。
        3.要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育培训。
    (九)师资论:干部教育教师是党直接掌握的理论队伍
        1.高度重视师资力量在干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2.客观分析师资队伍的现状。
        3.提出了提高干部教育师资水平的途径。
    (十)动力论: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干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深刻理解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的理论品质
    (一)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二)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
    (三)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彰显知行合一的实践特质
    (四)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展现兼容并蓄的宏大视野

(6)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一、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一) 概念界定
    (二) 理论基础
    (三) 分析框架
二、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现状分析
    (一) 新时代公务员提升履职能力的新需求
    (二) 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的内涵特征
    (三) 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的主要机制
    (四) 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的实践成效
三、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 培训课程供给不平衡
    (二) 培训方法较为单一
    (三) 培训统筹协调能力较弱
    (四) 培训师资素质参差不齐
    (五) 培训评估发挥不够明显
四、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培训课程理念更新度不够
    (二) 对履职能力培训的重视不足
    (三) 培训资源整合不够到位
    (四) 培训方式缺乏创新
    (五) 培训评估没有形成科学共识
五、国内外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的经验与启示
    (一) 国外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的经验
    (二) 国内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的经验
    (三) 启示
六、完善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的路径
    (一) 优化培训设计理念
    (二) 强化培训顶层设计
    (三) 着眼多维度机制的建构
    (四) 创新资源管理整合策略
    (五) 加强培训法治保障
    (六) 深化多领域合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7)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基本问题
    一、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相关概念
        (一) 党员领导干部
        (二) 政德与政德观
        (三) 政德观培育
    二、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要素
        (一) 培育主体
        (二) 培育内容
        (三) 培育方式
        (四) 培育保障
        (五) 培育环境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特征
        (一) 意识形态性
        (二) 人民性
        (三) 时代性
        (四) 系统性
    四、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意义
        (一) 锻造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
        (二) 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
        (三) 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
第二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基础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灵魂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相关思想
        (二) 列宁的相关思想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根基
        (一) 中国古代官德的主要内容
        (二)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方法
        (三) 中国古代官德培育的保障
    三、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源流
        (一) 毛泽东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二) 邓小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三) 江泽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四) 胡锦涛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五) 习近平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思想
第三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经验借鉴(1949-2012)
    一、新中国成立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一)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良好开端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曲折探索
        (三) “左”倾思想影响下的迂回波折
    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大的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三届四中全会时期的恢复发展
        (二)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到十六大时期的积极推进
        (三) 党的十六大到十八大时期的继续发展
    三、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历史经验
        (一) 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二)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方向
        (三) 将理论教育与实践锻炼相结合
        (四) 发挥制度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五) 重视环境对政德观的塑造作用
第四章 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与现实挑战
    一、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积极举措
        (一) 培育主体重视程度增强
        (二) 培育内容愈加广泛深入
        (三) 培育方式趋于多样化
        (四) 培育保障制度不断更新
        (五) 培育环境在调适中改善
    二、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现实挑战
        (一) 政德观培育诸要素尚未并轨
        (二) 培育内容缺乏针对性设计
        (三) 培育方式存在低效性弊端
        (四) 培育保障制度实施机制不健全
        (五) 外部场域环境存在干扰因素
第五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与目标原则
    一、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逻辑遵循
        (一) 理论逻辑: 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德观培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二) 现实逻辑: 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培养高素质党员领导干部
        (三) 实践逻辑: 以实现政德观培育诸要素的同频共振为方法论要求
    二、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目标
        (一) 国家层面的目标——明大德
        (二) 社会层面的目标——守公德
        (三) 个体层面的目标——严私德
    三、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原则
        (一) 主体维度: 组织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二) 内容维度: 时代性内容与继承性内容相融合
        (三) 方式维度: 理论教育与实践淬炼相统合
        (四) 保障维度: 教育引导与制度约束相耦合
        (五) 环境维度: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整合
第六章 新时代加强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整合政德观培育主体,实现主体间良性互动
        (一) 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主导作用
        (二) 重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体作用
        (三) 建立政德观培育的联动协作机制
    二、优化政德观培育内容,契合新时代培育目标
        (一) 培育政治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明大德”
        (二) 培育权力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守公德”
        (三) 培育修身观,引导党员领导干部“严私德”
    三、创新政德观培育方式,提升政德教育实效
        (一) 丰富理论教育形式,充分透彻说理
        (二) 强化政德实践锻炼,力促知行合一
        (三) 加强网络平台建设,发展线上教育
        (四) 发挥榜样示范效应,消解情感困惑
    四、加强政德观培育保障,健全政德赏罚机制
        (一) 落实“以德为先”的选拔任用制度
        (二) 细化“奖优扬善”的考评激励制度
        (三) 完善“失德必查”的监督问责制度
    五、澄清政德观培育环境,注入场域动力支持
        (一) 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 建设健康积极的社会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 当前S省领导干部政德状况问卷调查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 ——以G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分析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的创新之处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干部教育培训
        2.1.2 精准化供给
        2.1.3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
        2.1.4 路径
    2.2 理论基础
        2.2.1 精细化管理理论
        2.2.2 精准化管理理论
        2.2.3 人力资本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现状
    3.1 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主要举措
        3.1.1 供给侧改革不断加快
        3.1.2 党性教育平台建设本土化
        3.1.3 行动学习法引入并推广应用
        3.1.4 委托办班开展专业化能力培训
        3.1.5 信息化和网络平台建设加强
        3.1.6 坚持从严管理培育优良学风
    3.2 问卷调查及分析情况
        3.2.1 培训供给效果总体评价
        3.2.2 培训供给实施情况评价
        3.2.3 培训供给离精准化要求的差距评价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G省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培训需求情况不清
        4.1.2 配套资源保障不足
        4.1.3 师资水平参差不齐
        4.1.4 教学方法陈旧单一
        4.1.5 落实执行变形走样
        4.1.6 考核评估效果不佳
    4.2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缺乏培训需求调研意识
        4.2.2 缺乏资源配置统筹机制
        4.2.3 缺乏师资培养战略规划
        4.2.4 缺乏现代教学方法创新
        4.2.5 缺乏落实执行协调机制
        4.2.6 缺乏考核评估科学办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实现路径
    5.1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实现层面
        5.1.1 理论模型图
        5.1.2 各个环节精准化供给
        5.1.3 具体操作精准化供给
        5.1.4 体系流程精准化供给
    5.2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的优化路径
        5.2.1 操作模型图
        5.2.2 精准开展需求调研
        5.2.3 精准配置配套资源
        5.2.4 精准匹配优质师资
        5.2.5 精准改进教学方法
        5.2.6 精准运行保障机制
        5.2.7 精准实施考核评估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调查问卷(Ⅰ) (对象:主要领导)
附录 2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调查问卷(Ⅱ) (对象:干教工作管理者)
附录 3 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调查问卷(Ⅲ) (对象:其他人员)
附录 4 调查问卷发放情况统计表
附录 5 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供给情况统计表
附录 6 市县党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情况统计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
        (二)研究不足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概念阐述与功能定位
    1.1 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机构的格局
        1.1.1 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和社会主义学院是主渠道主阵地
        1.1.2 部门和行业系统干部教育培训机构是重要力量
        1.1.3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社会培训机构是有益补充
    1.2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概念及功能定位
        1.2.1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内涵
        1.2.2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功能定位
        1.2.3 与党校(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异同
    1.3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概念及作用
        1.3.1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内涵
        1.3.2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要素
        1.3.3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作用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基础与政策依据
    2.1 马克思恩格斯无产阶级政党教育思想
        2.1.2 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内容
        2.1.3 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方法
        2.1.4 无产阶级政党教育的途径
    2.2 列宁关于党员干部教育的思想
        2.2.1 加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性
        2.2.2 党员干部教育的内容及要求
        2.2.3 创建专门的干部教育机构
    2.3 党的十八大前党的领导人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3.1 毛泽东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3.2 邓小平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3.3 江泽民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3.4 胡锦涛的干部教育与干部教育机构建设思想
    2.4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和中央政策法规
        2.4.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
        2.4.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有关政策法规
第三章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实践探索
    3.1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前的干部学院建设
        3.1.1 党创建初期和大革命时期的干部学校教育与湖南自修大学
        3.1.2 土地革命时期中央苏区的党政干部学校和红军干部学校
        3.1.3 全面抗战时期延安的各级各类干部学校
        3.1.4 解放战争时期各解放区创办的干部学校
    3.2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干部学院建设
        3.2.1 党的执政能力考验与干部学院地位的确立
        3.2.2 恢复、新建各级各类干部院校
        3.2.3 干部学院建设的特殊时期
    3.3 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前的干部学院建设
        3.3.1 干部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及干部政策的落实
        3.3.2 确定干部队伍建设“四化”方针,明确具体要求
        3.3.3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新局面的开创
        3.3.4 国家级干部学院的建立以及干部教育培训新格局的形成
    3.4 党的十八大前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基本经验
        3.4.1 高度重视党的领导,突出办学原则的政治性
        3.4.2 始终围绕党的任务,彰显培训目标的时代性
        3.4.3 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推进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3.4.4 依据时代发展变化,注重教育方法的创新性
        3.4.5 采用专兼结合方式,确保教师队伍的充足性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实践创新
    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面临的形势
        4.1.1 国际国内形势带来新挑战
        4.1.2 干部队伍建设提出新要求
        4.1.3 干部学院现状凸显新需求
    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的建设与发展
        4.2.1 办学理念建设
        4.2.2 课程内容建设
        4.2.3 教学方法建设
        4.2.4 师资队伍建设
        4.2.5 运行机制建设
    4.3 取得的主要成效
        4.3.1 干部学院覆盖范围更广,层次划分更清
        4.3.2 充分依托当地资源,形成整体联动发展
        4.3.3 更加注重办学理念建设,突出办学特色
        4.3.4 内容、师资、方法和机制建设更加科学规范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策略及趋势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遵循的理念
        5.1.1 遵循党性与人民性相一致
        5.1.2 遵循理论性与业务性相结合
        5.1.3 遵循传承性与创新性相贯通
        5.1.4 遵循本土性与借鉴性相补充
    5.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具体路径
        5.2.1 先导:树立科学正确的办学理念
        5.2.2 基础:明确全面精准的课程内容
        5.2.3 途径: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5.2.4 关键:确保充实专业的师资队伍
        5.2.5 保障:完善合理健全的运行机制
    5.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发展趋势
        5.3.1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专业化
        5.3.2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制度化
        5.3.3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信息化
        5.3.4 干部学院建设更加特色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10)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五、研究创新
第一章 文献综述、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二节 研究相关的概念界定
        一、公务员与基层公务员
        二、胜任力与政治胜任力
        三、政治胜任力提升一般方式
    第三节 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
        一、胜任力理论
        二、职位分类理论
        三、公共产品理论
第二章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及其提升研究的逻辑框架
    第一节 政治胜任力研究的法律逻辑与政策逻辑
        一、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政治胜任力的论述
        二、法律法规关于政治胜任力的规定
        三、政策文件关于政治胜任力的要求
    第二节 政治胜任力提升方式的作用机制
        一、教育培训的作用机制
        二、交流锻炼的作用机制
        三、行政问责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政治胜任力提升的效度与限度
        一、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效度
        二、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限度
第三章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的现实状态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政治胜任力现实状态的数据描述与样本特征
        一、本章的数据来源
        二、政治胜任力的测量
        三、组织与个人因素的测量
    第二节 组织因素对政治胜任力的影响
        一、组织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二、职级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三、职务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四、专业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五、区域之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第三节 个人因素对政治胜任力的影响
        一、个体性征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二、年龄区间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三、教育程度的政治胜任力差异
    第四节 本章的结论与启示
        一、政治胜任力现实状况的分析与启示
        二、组织和个人因素的影响效用的分析与启示
第四章 教育培训方式提升政治胜任力的现状研究
    第一节 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数据描述与样本特征
        一、本章的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二、教育培训方式的满意度调查
    第二节 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有效性调查
        一、培训内容方面的问题分析
        二、培训方式方法的问题分析
        三、培训监督管理的问题分析
    第三节 政治胜任力教育培训方式的改进意见调查
        一、培训分类方式的改进调查
        二、培训管理机制的改进调查
        三、培训教学师资的改进调查
    第四节 本章的结论与启示
        一、教育培训满意度分析的结论与启示
        二、教育培训有效性调查的结论与启示
        三、教育培训的改进意见的结论与启示
第五章 交流、问责方式提升政治胜任力的现状研究
    第一节 交流锻炼与行政问责的历史逻辑与现状分析
        一、交流锻炼的历史逻辑与现状分析
        二、行政问责的历史逻辑与现状分析
    第二节 交流锻炼方式现存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交流锻炼方式现存问题的分析
        二、交流锻炼方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行政问责方式现存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行政问责方式现存问题的分析
        二、行政问责方式现存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美国为代表的市场导向型国家提升方式
        一、教育培训的经验启示
        二、交流锻炼的经验启示
        三、行政问责的经验启示
    第二节 日本为代表的政府导向型国家提升方式
        一、教育培训的经验启示
        二、交流锻炼的经验启示
        三、行政问责的经验启示
    第三节 域外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方式的启示
        一、教育培训的经验借鉴
        二、交流锻炼的经验借鉴
        三、行政问责的经验借鉴
第七章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的优化进路
    第一节 教育培训方式的优化进路
        一、更新基层政府的培训理念
        二、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及方式
        三、优化与调整培训组织机构
        四、建立健全监督保障的机制
    第二节 交流锻炼方式的优化进路
        一、健全法规体系与统筹规划
        二、积极深化认识与转换观念
        三、完善工作流程与工作机制
        四、构建考核评价与奖惩机制
    第三节 行政问责方式的优化进路
        一、加强法治建设与事权划分
        二、理顺行政问责的工作机制
        三、构建多元的问责评估体系
        四、理顺党政问责之间的关系
研究结论及展望
    一、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本文研究的局限
    三、本文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 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调查问卷
附录二 基层公务员教育培训的调查问卷
附录三 多选题项的卡方显着性检验列表
致谢

四、重视建设高素质党校师资队伍(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校干部教育政策演变研究[D]. 王茹霞. 兰州交通大学, 2021
  • [2]新时代省级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J省党校为例[D]. 徐昀.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3]A市复合型领导干部培养机制研究[D]. 段亚轩.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福州市直财政系统公务员培训研究[D]. 周伟欣.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5]习近平关于干部教育重要论述的基本内容与理论品质初探[J]. 周英东,敬海新. 理论探讨, 2020(05)
  • [6]K市公务员履职能力培训研究[D]. 王熙琪. 苏州大学, 2020(03)
  • [7]新时代党员领导干部政德观培育研究[D]. 于瑶. 山东大学, 2020(12)
  • [8]干部教育培训精准化供给路径研究 ——以G省为例[D]. 任建勋.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中国共产党干部学院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 何彦霏. 山西大学, 2020(12)
  • [10]基层公务员政治胜任力提升研究[D]. 王科.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高度重视高素质党校教师队伍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